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编码序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踩烂癌细胞”信念改命运
“踩烂癌细胞”信念改命运 日医师30天癌愈
综合报导 / 李小奕
美国生物学家布鲁斯·立顿认为,信念在挑选我们的基因、决定我们的行为。(
shutterstock)
很多从重病中康复的人几乎都有三个共同点:改变饮食、改变生活习惯,以及“改变信
念”。其中以人的信念尤为关键,越来越多的“身心灵医学”研究发现,人的情绪、信
念和思想能左右生理健康、甚至改变遗传密码(DNA)。
日精神科医师一个月抗癌成功
日本精神科医师渡部芳德在其书《一个月,从癌症生还》中记述,自己在一次健检中发
现肺癌。他下定决心,开始透过饮食、健走,以及运用正念来调养自己的身体。一个月
后他再回医院做检查,原本3~5公分的肿瘤竟消失无踪!
渡部芳德在书中讲述了自创的“抗癌(想像)健走法”。身为精神科医师,渡部芳德非
常了解情绪与疾病的关系:当人处在焦虑状态下,免疫力就会下降。于是他很快收拾自
己负面的心情,采取一种积极的“焦虑控管”技巧:在每日健走的时候,集中心力对抗
癌症。
“我走在喜欢的路途上,每走一步就想像自己用力踩烂癌细胞。”他说:“每天持续这
个方法,想像力就变得越来越清晰。我的脑海里开始浮现癌细胞被踩烂的具... 阅读全帖
p**********u
发帖数: 15479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utomobile 讨论区 】
发信人: tiaomaren01 (条码人lol彪哥), 信区: Automobile
标 题: mit雄文转贴:北美车行面面观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9 17:59:02 2013, 美东)
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现水区已经没有此帖了,mitbbs小编就知道删帖。特转发备
份,供大家参考。
共九集,一次发完。
=============================================================
发信人: WillyBass (微粒鲈),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美国车行面面观。(第一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30 15:45:49 2011, 美东)
上次写了中餐馆的事获得大家的热情鼓励,包子收了不少。有多人要求我写写美国车行
的内幕,今天没大事就写几段。笔者在B城多家车行干过销售员。多数是大学毕业后专
业没着落,零打碎敲的过路活,也有在被裁员的时候专业干过Internet Sales
Manager一年多。车行销...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450
3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如果相遇的尽头注定是错过ZT
基因是包含有启动子 外显子 内含子等的一段序列,启动子打开了才能变成RNA,
但是只有RNA中外显子那一部分是能编码蛋白质的mRNA. RNase 是能降解掉RNA的一
种蛋白。
不知道这样算简单解释清楚了没有。
e****a
发帖数: 4783
4
来自主题: Seattle版 - 是不是话痨很聪明啊?
人类开口说话源于基因突变
拟南芥 发表于2011-11-21 21:31:00
也许一个基因在几十万年前的突变让人类学会了复杂的语言。与黑猩猩相比,人类的
FOXP2基因有两处不同。其中很可能有一个是有用的,因为另一个突变在狼和狗的身上
也有,但似乎没有让它们变得特别聪明,更没让它们开口说话。
在11月12-16日于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神经科学学会年会上,德国马普进化人类学研究所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y)的神经生物学家薛韦斯(
Christiane Schreiweis)报道了他的实验室对语言进化的最新研究结果。
十几年以前,科学家注意到英国的一家人,其祖孙三代都有严重的语言障碍。进一步的
研究发现,这一家族的成员的一个叫FOXP2的基因不能正常工作。所以,当时的研究人
员猜测这个基因和语言的产生有关。
通过比对不同物种的FOXP2,研究人员发现除了人类以外,大多数脊椎动物的基因序列
几乎相同。而人类与黑猩猩相比,这个基因编码蛋白中的两个氨基酸发生了突变。如果
把人类版本的FOXP2基因转入小鼠中,新产生的转基...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35582
5
问题是这个往哪里塌缩不是你能控制的,所以你无法按照自己的意图去把信息编码靠这
个方式发出去。
比如说我有一堆光子,你有一堆,他们互相纠缠。我只能让他们塌缩,最简单的做
polarization检测。但是我没有办法按照制定的010101的序列顺序去让他们塌缩。也就
是你能超光速传递信息,但是这个信息是什么你无法控制。
所以,这个不违反相对论。
b**********a
发帖数: 930
6
欧洲拒绝转基因食物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804980.shtml
为什么欧洲美国人们不吃,因为在不了解有无长久危害之前,没有人想当小白鼠。
首先申明,本人目前在美国,不是五毛也不是美分,只是作为一个老潜水员,看到
此次消息,感觉愤懑无比,浮上来透气。美国人不吃转基因,买ORGANIC是风气(就是
国内标的有机),没有见过小麦转基因的,因为他们的粮食主要是(小麦)面粉做的,
如果有,美国人早就造=反=了。有人说美国转基因用的很多,对,是那样,但是他们
用在大豆,玉米。油菜上。大豆油菜玉米都可以用来榨油,油脂相对比有毒蛋白要好一
些。玉米主要用来做燃料乙醇和喂动物。没见过拿玉米当主食的。
此次应用的技术:
1.物种间的区别不是长的像不像,归根到底是他们的基因组一样还是不一样。
2.转基因不同于杂交,杂交是将原来存在于水稻中的优良基因通过一代一代融合,
而使之集中在某一后代上,从而利用这一后代作为种子培育。通俗说就是一个父亲想要
一个双眼皮,大耳垂的孩子,而他自己不是,就必须找一个双眼皮,大耳垂的妻子,使
他孩子可...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aturnV (土星五号),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体制问题,天才科学家穷困潦倒学霸得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23 12:17:28 2012, 美东)
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为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
amp;middot;查尔菲(Martin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Y.Tsien)三人,他
们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共同分享了这一殊荣。
无疑,获奖的三人是当之无愧的,但对于这样一个慧及人生的项目,有两个曾在过
程中起到关键的奠基作用的人却被遗忘了。
本年度诺贝尔化学奖实际围绕荧光蛋白展开,这是一种可以发出萤光的蛋白质,日
本科学家下村修发现了绿荧光蛋白,俄罗斯的卢基扬诺夫在此基础上通过珊瑚又发现了
红色荧光蛋白(DsRed),美国科学家道格拉斯·普莱舍(DouglasPrasher)第
一个认识到GFP可以被应用在细胞生物学中,即通过...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8
日前出版的Cell research的一篇研究中,南京大学张辰宇教授课题组展示了一项非常
令人惊奇的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
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
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
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类长约19至24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它通过
与靶基因的信使RNA(mRNA)结合的方式抑制相应的蛋白质翻译。该课题组之前的研究
成果表明微小核糖核酸可稳定存在于哺乳动物的血清和血浆(循环微小核糖核酸)中,
是由组织和细胞主动分泌的(分泌型微小核糖核酸)。因此,循环微小核糖核酸是一类
新型的疾病标志物,可应用于疾病,如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的指证等方面,分
泌型微小核糖核酸也是新的一类重要的信号分子,调控细胞间和组织间的信号传递。
该课题组发现:外源性的植物微小核糖核酸可以在多种动物的血清和组织内检测到,并
且它们主要是通过进食的方式摄入体内的。这些发现证明食物中的外源性植物微小核糖
核酸可以通过调控哺乳动物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摄食者... 阅读全帖
O**********0
发帖数: 61
9
☆─────────────────────────────────────☆
BHistory (往者的影子) 于 (Fri Sep 9 00:20:11 2011, 美东) 提到:
俺曾认为生命是进化起源的,后来越找越发现进化论像是信仰而非科学结论。可是每有
飞机网友觉着俺如此看待进化论是反科学了。
所以俺本着科学的精神,问个问题,求各位飞机进化论牛人给个科学的答案。
大家知道达尔文进化论是以遗传机制为基础的,第一个有遗传机制的生命怎么来的,当
时根本没有提及。
后人发现这一问题后,就又提出了化学进化论,就是无机分子在某种机制下,自动组合
出了第一个有遗传的生命。此后达尔文进化论似乎可以take care(其实未必,今后再
讨论)。
今天我们先看比第一个有遗传生命的出现简单万亿倍的问题,第一个蛋白质如何化学进化出
现?
先亮亮俺一个愚昧基督徒的愚见:
已知最简单的具有遗传机制的单细胞生命的复杂度已经远远超出人们最初的想象,大概
有400种蛋白质几十万个组成。其中较小的蛋白质大概100个氨基酸,如果在随机热运动
中组成,因为自然界对称的氨基酸不少于40种(20多种氨基酸及...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102
10
http://www.genetics.ac.cn/edu/GRAD/expert/wangxiujie.htm
中科院人才引进真是牛啊 不得不佩服...
王秀杰女, 博士, 1977年出生。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98年获南开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200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2004年获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 同年在洛
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王秀杰博士领导的创新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学。我们将发挥计算机在处
理大规模生物学数据上的优势, 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 对公共数据库中的生物数据,
尤其是与基因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 以从宏观上阐释生命调控的规律。
近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真核生物中microRNA调控机理的研究, microRNA 及其所调节的mRNA 的预测。
MicroRNAs 是真核生物自身编码的一类长度为20- 25
nt的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已知的microRNA 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序列互补
x*******i
发帖数: 1237
11
河南安阳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抑或生性多疑的曹操真有七十二疑冢?面对
各界持续不休的争论,生命科学家决定不再袖手旁观--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日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
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对的方式,推
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
据介绍,根据遗传规律,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
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也就是说,同一父系男性的Y染色体是一样的。不过Y染色体共
有6千万个碱基对,它们在不同的支系中会有很细微的差别,根据这些变化特征,可以
使关于家族系列的推断更为精确。专家解释说,所谓碱基对,即形成DNA、RNA单体以及
编码遗传信息的化学结构。曹操所有后人的Y染色体在不到两千年的时间中不会发生本
质的变化,而属于同样的类型。
目前,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已有的基因检测数据库中,找到了48位
曹姓男性的Y染色体。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和甘青地区。对比这些曹
姓男子的Y染色体,发现中原曹姓的Y染色体类型主要是M134型,而
x*******i
发帖数: 1237
12
果然是李大师借曹坟名人效应搞的项目哈
大家踊跃捐血样啊

河南安阳发现的到底是不是真正的曹操墓?抑或生性多疑的曹操真有七十二疑冢?面对
各界持续不休的争论,生命科学家决定不再袖手旁观--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日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
测,以期通过检测这些男性的Y染色体类型并进行归类,然后借助序列比对的方式,推
测曹操应有的Y染色体特征,用DNA技术来解答曹操墓真伪之问。
据介绍,根据遗传规律,Y染色体只能父子相传,所以研究Y染色体,可以发现人群在父
系关系上的迁徙和发展。也就是说,同一父系男性的Y染色体是一样的。不过Y染色体共
有6千万个碱基对,它们在不同的支系中会有很细微的差别,根据这些变化特征,可以
使关于家族系列的推断更为精确。专家解释说,所谓碱基对,即形成DNA、RNA单体以及
编码遗传信息的化学结构。曹操所有后人的Y染色体在不到两千年的时间中不会发生本
质的变化,而属于同样的类型。
目前,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已有的基因检测数据库中,找到了48位
曹姓男性的Y染色体。这些人主要分布在中原地区、东北地区和甘青地区。对比这些曹
姓男子
s******y
发帖数: 28562
13
中国科大研制成功世界上最快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 2015-06-29
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军等和英国牛津大学的同事合作,实验实现了68
Gbps的高速量子随机数发生器,相关论文发表于仪器领域权威期刊《科学仪器评论》[
Rev. Sci. Instrum. 86, 063105 (2015)]。美国著名的科技评论杂志MIT Technology
Review以“世界最快的量子随机数发生器在中国诞生(World's Fastest Quantum
Random Number Generator Unveiled in China)”为题对该项工作进行了报道。该成
果为未来超高速量子密码系统的量子随机数需求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随机数发生器是用来产生随机数序列的一种器件,真随机数通常基于物理系统并具备不
可预测性、不可重复性和无偏性等特征。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是基于量子物理原理或量子
效应而产生真随机数的系统,在实用化量子密码系统等对随机性质量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的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比特率是量子随机数发生器最重要的指标。早期的量子随机
数发生器利用单光子路径选择方案,比特率仅为4 ... 阅读全帖
k*****u
发帖数: 1688
14
应该是到了组建公司的时候了
板上的兄弟们要不要团结起来,振兴中华?
实在不行,还可以贩卖海外各种知识视频,要是天朝真的封网的话,youtube上大量优
质视频可以加工加工转卖了
国务院关于印发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7〕3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
2017年7月8日
(此件公开发布)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
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战略态势
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新阶段。经过60多年的演进,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
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
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
大数据驱动知识学习、跨媒体协同处理、人机协同增强智能、群体集成智能、自主智能
系统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重点,受脑科学研...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105
15
本文献给YL

(十) 永远的转录因子
第一个模块的实验结束以后,我们进入第二个模块的实验。这个实验的指导教授叫Al Courey。
这个模块的实验主要是要从Hela细胞里纯化AP-1。AP-1是一种很重要的sequence specific转录因
子,在很多生理过程里都有作用。AP-1其实不是一种均一的蛋白质,实际上一种二聚体结构,要么
是Jun-Jun 或者是Jun-Fos dimer。Jun和Fos都是alpha helix的结构。Helix的一边有很多Leu,和
另一个helix形成Leucine Zipper的结构,而helix另一边就是碱性的氨基酸居多,所以可以和DNA
结合。这个转录因子看起来就象一双筷子夹着DNA。
sequence specific转录因子是极其重要的一类蛋白质,真核生物的基因有5~10%是用来编码
这种蛋白的。这个模块涉及的一些实验是最经典的一些分离转录因子的方法,所以很有用。
怎么才能分离纯化呢?首先要确定要纯化什么因子,换句话说就是要决定纯化跟什么特异DNA
序列相结合的转录因子。决定了这个,才能有一个活性检测系
g*********d
发帖数: 233
16
The Top 10 Everything of 2010
In 50 wide-ranging lists, TIME surveys the highs and lows, the good and
the bad, of the past 12 months
http://www.time.com/time/specials/packages/article/0,28804,2035319_20348
40_2034813,00.html #ixzz17yPOZzGt
Top 10 Medical Breakthroughs
AIDS Drugs Lower the Risk of HIV Infection
Synthetic Cell
Blood Test for Alzheimer's
FDA Approves Botox for Migraines
Taking the Resuscitation Out of CPR
The FDA Restricts Avandia
Blood Test for Heart Attack
Predicting IVF Success
...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604
g*********d
发帖数: 233
1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2011-1月20日《自然》杂志精选
用流行病学研究工具分析金融危机
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英格兰银行负责金融稳定性的执行董事Andy Haldane和流行病学家
Robert
May,利用通常更多用来分析生态系统食物链及传染病扩散情况的工具,对2007年导致
国际银行体系
全球危机的风险的性质进行了分析。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从这次危机可以吸取一些教训,为未来公共政策方面的决策提供借
鉴。认为其他
领域的理论可应用于金融机构的观点并不被普遍接受,由Neil Johnson 和Thomas Lux
进行的一
场论坛辩论就反映了这个问题。
白血病细胞中的基因变异
对不同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所作的全基因组分析显示了广泛的遗传异质性。现在,两个小
组对“急性淋巴
母细胞白血病”(ALL)患者进行了全面分析。
Mel Greaves及其同事获得了来自60位ETV6-RUNX1-阳性ALL患者的大量单细胞突变分布
图,而
John Dick及其同事则对BCR-ABL1-阳性ALL患者进行了分析。
两个小组都推断出了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亚克隆是如何形成的演化途径。
转移该疾病的白血病传播细胞映照大体积肿瘤的基因变异,从而为在基因层面上了解这
些...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19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MicRNA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
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
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
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MicRNA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
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
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
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其研究组主要从事人体及细胞能
量代谢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在Cell,
Nature, Science及其系列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具体参见专访南京大学生科院院长张辰
宇:勿以善小而不为。
据EurekAlert报道,微小核糖核酸(microR...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423
20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MicRNA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
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入人体血液和组织
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式影响人体的生理
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
生物通报道:来自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MicRNA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植物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可以通过日常食物摄取的方式进
入人体血液和组织器官。并且,一旦进入体内,它们将通过调控人体内靶基因表达的方
式影响人体的生理功能,进而发挥生物学作用。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
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辰宇教授,其研究组主要从事人体及细胞能
量代谢的分子作用机理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在Cell,
Nature, Science及其系列杂志发表多篇文章,具体参见专访南京大学生科院院长张辰
宇:勿以善小而不为。
据EurekAlert报道,微小核糖核酸(microR...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21
我觉得你最好把限制酶之前的序列也测一下(自己设计一个引物,倒过来往上游
测)
一般而言,要保证不移码的话,最好是这样:
1。放kozak sequence,
2. 在kozak sequence 之前的编码不要有ATG, 而最好有stop codon.
d****u
发帖数: 1553
22
去NCBI找cDNA序列的时候,ATG前边和中止密码子后边的都是非编码区。
B******s
发帖数: 52
2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数学家的问题所在
感觉LZ对两个领域的人都有偏见
说到底,数学家是靠从地基开始一步一步砌上去的,当然需要先考虑理想简单的情况,
然后再考虑复杂的情况,如果了解纯数学和物理领域里的研究的话应该能看出来这些趋
势。。。
生物领域里面是,从顶上开始分解系统,然后不断靠实验去了解这个黑盒子,所以才会
钻到细节里面去,比如要去验证各种可能的例外。。。
准确的说两种方式都需要。。。但是从生物学研究的历史上来看,从个体到组织到细胞
到亚细胞到分子到原子层面 已经 被disect得差不多了,确实有很多东西未知。。。
但是!其中的一个rough framework 已经有了(central dogma + molecular
interaction network---这是目前人们对于生物系统的认识水平),所以才会emerge出
来一个问题,这个系统如何collectively work,所以才会有很多人去想办法 定量,去
找更动态的数据 去找resolution更高的实验手段,去找能把不同scales整合起来的手
段。。。
但是至少这个方向是对的,尽管出现了很多手段和技术并不一定是万金油,很多研究者
在这方向上努力也无... 阅读全帖
k******0
发帖数: 1073
24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mitochondrial也遵循中央法则吗?
比较一下线粒体编码的13个蛋白质和线粒体基因组的序列不就行了?
b******k
发帖数: 2321
2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Obama unveils brain mapping project
我其实非常不理解现在推brain actiivty map的根基何在,在我看来这就是个从概念(
为什么觉得activity map重要?为什么不是connetivity map,不是chemical map决定
了大脑功能?),到技术(几篇review里提到的新技术idea与其说是技术,不如说是科
幻)都远不成熟的想法,为什么现在就急吼吼的上大项目去搞?
类比一下HGP,当时骂的人也不少,但是HGP之前至少用sager seq测一个物种的序列已
经很成熟了,无非是human genome大一点而已。
另外再补充一点,炒connetome也好,炒BAM也好,这些人上来就是human brain或者至
少mammalian brain。就这一点上我就觉得与其说他们想做science,还不如说他们想圈
钱。否则的话完全可以从最简单的动物做起,来个优美的proof-of-concept再说。线虫
的connetome早就有了,从中我们得到什么信息编码的algorithm了么?没有,还是得靠
wet lab一点点描述。cortex上几百个neuron级别的activity map也有不少了吧,我... 阅读全帖
d****7
发帖数: 109
2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问个学术问题
数据库里的序列不对?去看看IMGAGE clone,看看里面的plasmid,你的蛋白到底是S还
是T
我们组曾经研究过一个蛋白,我们买的IMAGE clone里的cds编码出来的蛋白有一个AA和
Entrenz/ensemble里的不一样,然后我们blast了一下,发现IMAGE clone的那个AA是
evolutionarily conserved,Entrez/ensemble里的并不保守,所以可能是数据库错了
a**r
发帖数: 352
27
先bless孩子。
对代谢病不了解,单从genomics角度看,
WES 应该是检查不到genome rearrangement,
特别是非编码的调控序列的relocation可能会造成下游gene的异常表达。
这种情况下应该检查pathway相关的基因的表达量吧,qRT-PCR?
s*********y
发帖数: 579
2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热议韩春雨
海内外学者、读者热议“韩春雨”现象
原创 2016-05-10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韩春雨(右)及其合作者沈啸(左)、高峰(中)。供图:沈啸
编者按:
5月8日,《知识分子》发文(详见《韩春雨:“一鸣惊人”的中国科学家发明世界一流
新技术 | 特稿》)介绍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团队发表的NgAgo-gDNA基因编辑
技术的学术贡献和意义后,引发巨大反响。文章发表仅一天,通过《知识分子》在微信
、微博、今日头条、知乎上的传播渠道,就获得超过320万阅读量,近2600条评论。国
内外生命科学界学者纷纷就这项技术的突破性意义发表评论,各方读者也就韩春雨的“
另类出身”在网络上展开评论。《知识分子》搜集并摘编了部分精彩观点,与读者分享。
● ● ●
01
高屋建瓴派
饶毅:北京大学讲席教授
韩春雨的工作对基因编辑技术的推进作用是国际一流的。与现有CRISPR相比,可以看到
的优点是新技术使用DNA,因而更稳定,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真正比较二者优缺点
以及适用范围的异同。此外,韩春雨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做出这样的工作,让我们更加
关注中国广大科技工作者。
鲁白: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
在一所不太...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70
29
看来学术界已经逐渐达成了共识,如果连张锋和Doudna都重复不出来,还有
啥话好讲?
“在数百个基因中都重复失败,韩春雨的基因编辑技术恐遭弃用”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王盈颖
http://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538953
因为大面积无法重复实验,作者和所在单位又不出面应对质疑声,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
韩春雨领衔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重复工作已经遇冷。
自2016年5月2日在《自然-生物技术》在线发表论文,NgAgo已经问世5个月,韩春雨在
论文中描述的NgAgo是一项和目前主流的“基因魔剪”CRISPR拥有同样效率的基因编辑
技术,能高效地实现对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
但在近日哥本哈根举办的“CRISPR Genome Editing(CRISPR基因编辑)”大会上,美
国、丹麦、德国在基因编辑领域顶尖的实验室参会,却无人提及NgAgo。
美国生物学家张锋、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乔治·丘奇(George
Church)各自所在的实验室是基因编辑领域的权威。知情人士向澎湃新闻(www.
thepaper...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646
30
病毒有效感染组织细胞的前提之一,是该细胞表面有足够的受体表达。
已知某些短肽能够特异性靶向某些组织细胞,因此,可以考虑将该短肽的编码基因和你
的目的基因融合到一起(中间用序列隔开)。这种修饰过的病毒,也许会增强感染效率
w********h
发帖数: 12367
31
日本科学家制成世界首个人造DNA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的科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
成功地合成出了世界首个几乎是百分之百的人造DNA分子。这一新技术不仅将有助于改
进基因治疗方法,甚至还能驱动未来的纳米级电脑或者其它高科技装备。
世界首个人造DNA分子诞生
在即将于7月23日出版的最新一期《美国化学协会会刊》上,日本科学家将公布他
们的这项最新研究成果。多年来,科学家们一直在探索一种储存密度更大,存储状态更
稳定的信息载体。由于脱氧核糖核酸(DNA)有一大特性,就是能够携带生物体的大量基
因物质。它惊人的信息存贮容量给科学家们以启迪。他们试图研制人造DNA作为未来的
新型信息载体。利用人造DNA存储信息,即所谓的生物存储,这是对DNA上述特性的充分
利用。科学家们此前还曾利用过首个大肠杆菌的DNA,之后让酵母细胞来复制DNA,然后
将它们组装到一个人造染色体上。目前,DNA技术已经可以应用于制造简单电路。
众所周知,DNA的核苷酸序列是遗传信息的贮存形式。DNA一般是通过四种基本构件
(核苷酸)对蛋白质进行编码,决定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此前,已有一些科
H******i
发帖数: 4704
32
MIT牛人解说数学体系(推荐~)来源: 彭成的日志
数学如何一步步从初级向高级发展,更高级别的数学对于具体应用究竟有何好处。
集合论:现代数学的共同基础现代数学有数不清的分支,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基
础——集合论——因为 它,数学这个庞大的家族有个共同的语言。集合论中有一些最
基本的概念:集合(set),关系(relation),函数(function),等价 (equivalence),
是在其它数学分支的语言中几乎必然存在的。对于这些简单概念的理解,是进一步学些
别的数学的基础。我相信,理工科大学生对于 这些都不会陌生。
不过,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就不见得那么家喻户晓了——那就是“选择公理” (Axiom
of Choice)。这个公理的意思是“任意的一群非空集合,一定可以从每个集合中各拿出
一个元素。”——似乎是显然得不能再显然的命题。不过,这个貌似平常 的公理却能
演绎出一些比较奇怪的结论,比如巴拿赫-塔斯基分球定理——“一个球,能分成五个
部分,对它们进行一系列刚性变换(平移旋转)后,能组合成两个一样大小的球”。正
因为这些完全有悖常识的结论,导致数学界曾经在相当长时间里对...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90
33
来自主题: Science版 - 中科院引进的1977年出生的博导
http://www.genetics.ac.cn/edu/GRAD/expert/wangxiujie.htm
王秀杰女, 博士, 1977年出生。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1998年获南开大学生物学学士学位, 2000年获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
2004年获洛克菲勒大学(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生物信息学博士学位, 同年在洛
克菲勒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4年度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王秀杰博士领导的创新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是生物信息学。我们将发挥计算机在处
理大规模生物学数据上的优势, 运用现代生物信息学技术, 对公共数据库中的生物数据,
尤其是与基因组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挖掘, 以从宏观上阐释生命调控的规律。
近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真核生物中microRNA调控机理的研究, microRNA 及其所调节的mRNA 的预测。
MicroRNAs 是真核生物自身编码的一类长度为20- 25
nt的具有重要调节功能的小分子RNA。已知的microRNA 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序列互补
性与它们的靶mRNA 相结合, 从而调节
i*****s
发帖数: 15215
34
东方蝾螈(红点蝾螈)可能是在近代才进化出了器官和肢体再生的能力。
人们一般认为,动物器官的再生能力是所有多细胞动物都具有的古老特质。然而,
对蝾螈的遗传分析表明,这种能力出现的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远。
红点蝾螈(Notophthalmus viridescens)尽管十分小巧,但它的器官再生能力却
远超那些最高级的生物技术实验室。这种蝾螈可以再生失去的器官,包括心肌、中枢神
经系统成分,甚至眼睛的晶状体。
医生们希望这种能力是基于一个尽管潜在,但是对所有动物(包括哺乳动物)都普
遍存在的遗传程序基础,这样就可以将其应用于再生药物。例如,小鼠可以在心肌损伤
后产生新的心脏细胞。
然而,德国巴德诺海姆的马克斯普朗克心肺研究所的汤姆斯·布朗(Thomas Braun
)和同事的研究却表明,这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寻找蝾螈中与人类、小鼠以及果蝇相同的遗传机制的研究早已停滞不前,因为蝾螈
的基因组非常庞大,超过人类基因组的十倍。于是,布朗和同事检查了蝾螈基因表达时
产生的RNA(称为“转录组”),并运用了3种分析技术来汇总数据。
团队首次汇总了红点蝾螈(N. viridescens)的全部RNA转录本...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