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 发帖数: 8614 | 1 http://www.mhshw.com/lsh5/mgls/zhmskl/201008/247820.html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在南京临时政府存在的三个多月里,颁布了许多有利
于振兴实业的法令、布告。这就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使中国民
族资产阶级受到了鼓舞。他们认为创办实业的时运到了,于是纷纷组织各种实业团体,
竞相提倡实业,挽回利权。
一时全国各地出现了几十个团体。1912年在上海成立了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商学
会、中华实业团、民生团、经济协会。此外,还有西北实业协会,安徽实业协会,苏州
实业协会,镇江实业协会,黑龙江省实业总会。海外华侨在上海也组织了同仁民生实业
会,外洋华侨会员达二十余万人。
①他们认为“破坏告成,建设伊始”,应致力于国民经济建设事业。鉴于中国市场
上洋货充斥、国货稀少的情况,他们又组织了中华国货维持会,提倡国货,挽回利权;
为了扭转不务实业的社会风气,鼓励人们投资实业的兴趣,还发行了《经济杂志》、《
中国实业杂志》、《实业杂志》等刊物。工商部于19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临时工
商会议,各省到会的实业家一百... 阅读全帖 |
|
t****u 发帖数: 8614 | 2 ①此项协议因袁世凯垮台而未能实行。
随着列强之间竞争日益剧烈,为了协调侵略步伐,美、日于1917年订立了《蓝辛—
石井协定》,美国承认日本在中国的特殊利益,日本也不否认美国对中国的权利。帝国
主义为了侵略的利益,是从来不惜牺牲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利益的。
欧战期间,英国设在中国各通商口岸的大银行如汇丰银行,仍然影响着中国金融事
业的发展。怡和洋行等各大商行还在发展,开滦煤矿、英美烟草公司等大矿厂依然获得
巨大利润。虽然英国对中国贸易有所下降,但并没有被挤掉。正如《时报》所指出的:
“兹查英国近六七年中在华贸易实际,特与日本人所经营者相比,当知英人之生意确能
保守,并未被人所挤也。”②由此可见,英国仍保有其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它依然是袁
世凯政府的靠山。
总之,辛亥革命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由于革命的影响和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
利于实业发展的政策法令,消除了清政府束缚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障碍,使得“振
兴实业,挽回利权”的口号深入人心,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积极投资兴办实业,促
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欧战爆发后,欧洲帝国主义由于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3 凭你的历史知识是无法了解别人说的什么的,所以就自我臆测的编纂别人说话。何柱国
驻地在哪儿,何柱国回忆说的是九一八事变当天?荣臻的是当天事件和锦州时期对中央
政府的态度。荣臻还回忆录,你脑子没问题吧?谁告诉你何柱国回忆的事情是和地位有
关系的?他是不是决策者和何柱国回忆的内容有个毛的关系。还不如很多砖家叫兽找的
蒋介石当时在哪儿的论据靠谱呢。听你们说何柱国回忆的攻击点就知道你们根本不清楚
何柱国回忆内容和具体情况,还和何柱国是不是决策层联系起来的,真是够呛死了。还
密电,你也就知道曝真相了,什么都是加密的,必须得高层才能知道。 |
|
f****i 发帖数: 9419 | 4 去找县志自己拼去,你看看县志里面一个县重灾区才死多少人?我没说拿我们家当样本
。只是史料县志,地方志等等资料都显示我们家附近周围几百里死人的比率才是比较正
确的。我不排除死伤惨重的个例,但是从很多县志查看,3000万就是扯淡。不少通过县
志计算的从几百万到上千万的都有,但是3000的就是扯淡。平均死人密度13个人里面死
一个,我知道的是中国坐地户,方圆百里之内都能串亲戚,这个密度不是说被人都被隔
离不知道,而是最少你都会有几个亲戚死了的。当然还有人会说,有的地方一个家族人
都死绝了,那我没话说。自己判断什么靠谱。地方志在目前来说,可信度是最高的,当
然了,最近编纂过一次全国县志,我无法知道原始材料是否变动。 |
|
b*****e 发帖数: 5476 | 5 依山傍水的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熠熠阳光下格外清丽典雅、宏伟壮观。淡蓝色的琉璃
瓦屋顶覆盖在米黄色墙壁之上,洁白的石栏杆环绕在青石基台的四周,与北京故宫博物
院有异曲同工之妙。
2011年6月1日,这里贵宾云集。创作于660年前、分离于300多年前的《富春山居图
》之《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在台湾故宫博物院完美合璧。笔者躬逢其盛,触景生
情,不禁追溯此画的前世今生。
画中兰亭传世佳作
《富春山居图》是元朝画家黄公望的作品。
黄公望(1269~1354),江苏常熟人,字子久,号一峰,又号净竖、大痴,晚年又号
井西道人。幼而聪慧,勤学博读,以至于天下之事无所不知。青年时寄兴于道教。中年
时得到江浙行省平章政事张闾赏识,为书吏,又到京城做过中台察院椽吏,后张闾因贪
污事发,遭到法办。黄公望受其影响,锒铛入狱,出狱后黄公望看破红尘,成为一名道
士,居于苏州天德桥,布教传道,云游四方,以诗画自娱。
黄公望步入画坛较晚,31岁开始作画,到50岁左右才开始专门从事山水画的创作。
他酷爱自然,又有深厚的文化学养,加之早期临摹了众多古代名作,笔法学五代宋初董
源、巨然一派,后受赵孟頫熏陶,善用湿笔披麻皴,在...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6 ☆─────────────────────────────────────☆
zhaoce (蜥蜴) 于 (Wed Mar 23 14:40:00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zhaoce (蜥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法国人在历史上打仗还是很凶猛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3 14:23:51 2011, 美东)
灌点水
先看看世界主要民族的人口组成
大和,一亿两千万
德意志,本土八千万加上美利坚的四千万,一共一亿两千万,如果算上奥地利,那就更
多了
英格兰,本土四千万加上美国两千多万,澳洲两千万,加拿大三千万,也差不多一亿两
千万左右
毛子,苏联各加盟共和国大概也有一亿几千万这样子,单俄罗斯就有一亿以上人口
天朝,这个不用说了,十几亿
高潮来了,看法兰西
本土六千万加上新法兰西魁北克五百万再加新奥尔良那几百万,总和大概是七千万这样子
是所有主要大民族中数量最少的一个,但是看历史成就,恐怕比起这样一个数量来说要
高很多
也就是论人均的话,恐怕法国人会冲第一
如果说把历史上各个大国对于世界主要国家以及首都的攻占做一个列...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7 我没否定过1700万这个数字,我只是认为,光靠模型来套入计算人口很显然是忽略了很
多实际变量的,比如人口寿命变化,自然环境不一样显然结果也会不一样。疾病变量,
人祸因素等等,就算数字是对的,但是我对这个模型保持怀疑。模型这个东西计算通畅
意义,在变量不多的情况下举例准确结果很接近,但是变量太多的时候,模型却没有加
入相应的变化,那么结果就缺乏理论支持。我相信小学过来的都清楚有些时候你数学计
算的结果是对的,但是你计算的方式是错的,因为不具备通行意义。而县志也会有认为
的操控因素,但是中国地方志太多,操控的难度比较大罢了,不过前段日子听说80年代
的时候重新编定县志了,前段日子刚刚编纂好,就不清楚以后县志可信度如何了,可以
拭目以待看看新旧县志的数字变化。至于说死多少人多死几个少死几个是否能改变三年
自然灾害的性质,我个人不那么认为。这就是为什么我从不说一定死了多少人的原因,
我没有坚实的证据,但是可以肯定的是3000万肯定是扯淡。 |
|
w****j 发帖数: 5581 | 8 又是没完没了的文字狱。
文字狱清代当然是有,宋明就没有了?清代的文字狱要个案研究,比如康熙朝的戴名世
案,御史赵申乔的“素无嫌怨”怕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撞上康熙借题发挥。
戴此时其实已经很积极地与朝廷合作了,连体制内的大学士李光地都亲自出面,“欲疏
救于万死一生之地”。戴平时就孤傲,得罪的人很多,象他那个脾气,放到明朝也是不
好过。李贽就是例子。戴名世案,其实康熙还是客气的,照刑部的意思,那是要诛九族
,凌迟处死,最后只是砍了戴一颗脑袋。这个比朱棣温柔多了。至于引发南山案的南明
年号问题,乾隆四年曾修明史,特别到了嘉庆朝,皇帝特谕:甲申以后存福王年号,丙
戍以后存唐王年号,戊子以后存桂王年号。这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因写南明年号而获罪的
问题了。
然后再来看雍正的文字狱。先是查嗣庭案,这个其实文字是表象,后面连着隆科多。“
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隆科多曾经荐举”这是雍正的原话,查案结束后,雍正就开始
收拾隆科多了。所以此案其实是政治狱,非纯粹的文字狱。而查嗣庭出过“维民所止”
一题这事属子虚乌有的事,雍正鸡蛋里挑骨头说他出题有问题另有其他的题目,查没出
过“维民所止”的题目。查倒是写...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9 又是没完没了的文字狱。
文字狱清代当然是有,宋明就没有了?清代的文字狱要个案研究,比如康熙朝的戴名世
案,御史赵申乔的“素无嫌怨”怕是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撞上康熙借题发挥。
戴此时其实已经很积极地与朝廷合作了,连体制内的大学士李光地都亲自出面,“欲疏
救于万死一生之地”。戴平时就孤傲,得罪的人很多,象他那个脾气,放到明朝也是不
好过。李贽就是例子。戴名世案,其实康熙还是客气的,照刑部的意思,那是要诛九族
,凌迟处死,最后只是砍了戴一颗脑袋。这个比朱棣温柔多了。至于引发南山案的南明
年号问题,乾隆四年曾修明史,特别到了嘉庆朝,皇帝特谕:甲申以后存福王年号,丙
戍以后存唐王年号,戊子以后存桂王年号。这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因写南明年号而获罪的
问题了。
然后再来看雍正的文字狱。先是查嗣庭案,这个其实文字是表象,后面连着隆科多。“
查嗣庭向来趋附隆科多,隆科多曾经荐举”这是雍正的原话,查案结束后,雍正就开始
收拾隆科多了。所以此案其实是政治狱,非纯粹的文字狱。而查嗣庭出过“维民所止”
一题这事属子虚乌有的事,雍正鸡蛋里挑骨头说他出题有问题另有其他的题目,查没出
过“维民所止”的题目。查倒是写...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10 http://zone.haiguinet.com/chairwolf/zone_digest.php?id=27919 Hb;#aXHSd
TnqspS2;R
大陆版《中华民国史》中苏联给中共的军援 l(@UpV-
/K"koV;
作者:论语1972.2 n%]1p36
TC4W7}}
须知史学原料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1、档案、文献,2、日记和信件,3、当事人回
忆录;以上三者,其取信效力是递减的,也就是对于同一件史实的考据,用 3(回忆录
)是不可能反驳1(档案文献)的真实性的,但反过来,有时候一条1(档案文献)可以
反驳多条3(回忆录)。如果用当事人回忆录来反驳档案文献(也就是原始单据),那
是相当缺乏史学训练的做法,这在专业人员眼中会显得十分可笑。当然,极权主义国家
的档案往往有两种,一种是大家都可以接触到的,那与其说是档案,不如说是剧本;另
一种档案往往绝密封存,或仅仅在十几个人手中流传。一个国家如果没有真实档案的话
,那它的行政管理和政治考察往往无以维系,因此他们不会用灌输百姓的迷魂汤来喂养
自己。对于我们这些研究历史的人而言,...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11 一、姓氏源流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
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
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
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
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
,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
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241 | 12 图太多,贴不出来了。看完之后很疑惑。到底中国从什么时候把南沙视为国土的一部分
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ed3c30100v18z.html
地图绝大部分来自中国出版物。除明确声明的之外,都采自《中国古代地图集》(三卷
本,战国——元,明,清)。由于手头没有足够大的扫描设备,所以大部分地图只能用
照相机拍摄。故此有一些变形,但是基本还能看清。
唐宋元
1)古今华夷区域总图(1098?),选自中国第一本历史地图集《历代地理指掌图》。
中国的南疆只到达琼州。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
P1010501
2)九域守令图(1121)。中国的南疆只到达琼州。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
P1010570
3)唐一行山河分野图(1201),选自南宋唐仲友著《帝王经世图谱》。中国的南疆只
到达琼州。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
P1010502
4)历代舆图(1330)。中国的南疆只到达琼州。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
P1010504
5)大元混一图(1330)。和上图同选自南宋《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记》(目
前只有元代刻本)。中国的南疆只到达琼州。没有画出西沙和南沙。
... 阅读全帖 |
|
|
w****j 发帖数: 5581 | 14 给你提供个更好的质疑方向:你引的明史是谁编纂的啊? |
|
t**g 发帖数: 784 | 15 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11-09/01/content_270276.htm?
本报讯 (记者朱桂英)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主持编纂的《
中华民国史》(全三十六册),2011年7月由中华书局出版。《中华民国史》是国家出
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即:《中华民国史》(十六册)、《中华民国史
大事记》(十二册)、《中华民国史人物传》(八册),共约2000余万字。
奠定民国研究基础
这套书是国内首部以“中华民国史”冠名的多卷本著作,也是国内最早的系统梳理民
国史的学术工程,它的出版,意味着国内民国史研究领域,首次拥有了完整的中华民国
史权威作品,奠定了“中华民国”这一史学研究学科的基础。
《中华民国史》的论述时段,上起1894年孙中山创建兴中会,领导反清革命,下迄
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其写作时间以及出版时间跨度都较大。
1971年,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将民国史研究列入国家出版规划,中国科学院(今中
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负责组织实施此项计划。时任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的著名
史学家李新先生,受...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6 吴琦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0-14 9:30:00
长期以来,学术界将漕运置于经济的范畴,从经济制度或赋税财政的层面展开研究。然
而,漕运尤其是清代漕运,政治
意义远大于经济意义,漕运指令自朝廷下达之后,即对地方社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在
地方社会构起种种复杂的利益关系。
因此,对于漕运在地方社会运行的考察,完全应该纳入国家事务的范畴,如此才能使我
们更准确、有效地理解漕运的本质及
其与中国社会的关系。
清代漕运成为朝廷在地方持续最久、最具规模的活动。作为一项国家事务,清代漕运具
有鲜明的特征与属性,这些特征
与属性决定了清代漕粮征运在地方社会运作中的基本走向及其社会意义。
清代漕运具有高度的政治性
清代,漕运的政治意义被提升到无以复加的程度,漕粮被称为“天庾正供”、“朝廷血
脉”(光绪《户部漕运全书》卷1
《兑运额数》),这种意义在朝廷的反复强化之下,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官员的共识
,正如一些官员所言:“京师满汉
军民所仰给者,东南数百万漕粮也”(光绪《户部漕运全书》卷1《兑运额数》);“
国之大事,惟兵与漕”(林起龙:
《请宽粮船盘诘疏》,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卷46《户政》...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17 那你的观点是什么?明季南略明明白白的提到了多铎屠城,你否定明季南略的史料的意
图是啥呢?满清是不是否认不是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有没有史料记载扬州屠城的事情。
结论是有多种史料,连满清自己编纂的史料都能找出诸多线索,就更不要提其他的更直
接的史料了。你对这个史料辨析的常用方法搞明白了? |
|
b****r 发帖数: 2555 | 18 ☆─────────────────────────────────────☆
newboy1 (newboy) 于 (Sun Sep 25 11:53:03 2011, 美东) 提到:
我先抛砖引玉。
1。历史上很多被删改的,会重现。如果抗日,到底谁下令不抵抗。
2。西方列强,还有苏俄对中国的影响,会得到更多的评价。
3。1949年以后的历史,会得到真正的评价。会有更多的历史传记出现。
4。会有人像写明朝那些事一样,来写这段历史。
5。我们这代人不会看到了。估计至少50年不会看到历史的真正面貌。
6。那些历史人物,很多会被钉到耻辱柱上,很多会重新评价。很多现在的历史书,都
会被抛弃,因为是伪史!
☆─────────────────────────────────────☆
roygreat (roy) 于 (Sun Sep 25 13:05:15 2011, 美东) 提到:
很多带路党会被用生铁铸成跪像
☆─────────────────────────────────────☆
beattie (永恒的猪肉卷) 于 (Sun Sep 25 13:0...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9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香港被国共或主流论述「掩埋」的革命人物,也逐渐曝光,包括
在一八九零年成立香港首个革命团体辅仁文社的杨衢云和谢赞泰。杨衢云后在香港中环
被清廷暗杀,由于亲友害怕被滋扰,墓碑只有编号而无名字。如今在杨、谢家族后人及
作家吴萱人等奔走下,港府当局才宣布会在杨的墓旁立牌,以慰烈士之灵。港产片《十
月围城》张学友饰演的杨衢云角色,也引起共鸣。】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两岸三地众多纪念活动均环绕孙中山这位标志性人物作为主
题,但近年在热心人士的推动下,一些曾被国共官方历史或学院主流论述「掩埋」的革
命人物事迹,也逐渐为人知悉,其中香港人杨衢云、谢赞泰(亦作谢缵泰),以及他们
成立的辅仁文社在革命早期扮演的重要角色,近年亦渐为人们重视,香港与中国革命的
关系,得以藉着这段历史的拨云破雾而重新演绎。
今天香港跑马地坟场的古老坟墓当中,屹立着一座只有编号「六三四八」的无名墓碑,
这座百年墓碑以天圆地方概念设计,四边刻有青天白日图案,柱顶给削去一角,寓意墓
中人杨衢云死于非命。杨死后,亲友担心清廷继续滋扰迫害,没有在墓碑刻上名字;民
国时期,杨的革命同志和亲属多次要求民国政府将杨迁...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20
难道是袁腾飞编的?
事情的起因是八一八造反派占领了青海日报社(而不是袁腾飞所说的军火库),赵少将
派军队去夺回报社。文革后官方编纂的资料(《中国共产党青海省组织史资料》西宁,
1995)则称:“2月23日,报社内外的人越来越多,在局势异常混乱的情况下,部队战
士不慎枪支走火,误伤了自己的战士数人,误认为是占据报社的‘八•一八造反
派’先对外开枪射击,遂导致了部队开枪。部队现场指挥所的负责人虽未下令开枪,但
在部队开枪后,没有采取果断制止措施,以至酿成‘二•二三’流血事件(注:
死伤群众347人,不是袁腾飞说的几个人,更不是他所谓的劳改犯,按照现在的说法,
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其中:亡169人,伤178人)”。 |
|
f****i 发帖数: 9419 | 21 几何原本翻译都是后面的事情了,朱载堉身为皇亲研究出很多成果的,律学,数学都很
不错。开方开到那么多次的人在当时很让人惊叹。明朝不缺学术,主要是文人集团不学
无术,妄自尊大。事实上明朝成果都是不得志的文官和王族做出来的。比如周王编纂的
救荒本草,价值在当时极大。本草纲目很多东西都是救荒本草的东西。老朱家的藩王和
皇帝各项才华都很不赖。湘王也设立过景元阁整理校对书记,如果不是被建文给逼的全
家自焚了,出成果也不会差了。朱载堉的律学,数学,升学,文学艺术能力都不差。周
王的世子也是文艺青年。 |
|
|
|
|
h******e 发帖数: 1737 | 25 清史都有个稿,为什么民国史就不能先写出来个稿? |
|
|
|
h******e 发帖数: 1737 | 28 考虑到南明当时理论上也有可能反清复明成功,所以现在对于弯弯的反攻大陆成功也可
以作相同处理,该写历史,该活埋的时候不能手软啊 |
|
|
|
|
B*G 发帖数: 13438 | 32 统战考虑。啥时候台湾蔡英文选上了疯狂一把宣布中华民国结束,用不着大陆,台湾人
自己就会开始编了。 |
|
h******e 发帖数: 1737 | 33 还是说法问题, 跟一个山大王讲统一, 跟刚解放的时候跟各路土匪讲统一本质上没啥区
别. 对待台湾应该讲究剿匪或者招安, 跟他们谈统一太抬举他们了 |
|
|
|
w********h 发帖数: 12367 | 36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前不是已经出了《中华民国史》36册?
以后随着资料的齐全,编撰工作会很繁杂,很痛苦,
如果再有强大的政见区别,还不如不编。 |
|
g******2 发帖数: 241 | 37 今年大陆官方出版了《中华民国史》,你们不知道?这本书在56年立项,71年开始撰写
,81年出版第一卷,至2011年出版。经过40年写成,比民国存在时间还长。 |
|
d****z 发帖数: 9503 | 38 民国史里面,除了大炮大头光头以外,还有谁应该是本纪待遇?黎大总统,曹大总统?
李大总统? |
|
g********e 发帖数: 6425 | 39 黎大总统可以,不过当了总统就行,给个坏的谥号就行了。 |
|
|
b*s 发帖数: 82482 | 41 熟悉岳飞故事的人都知道,岳飞在绍兴十年( 1140 )郾城战役中,命步兵持长斧入阵
,专斫金军马足,建立了大破“拐子马”的奇功。很长时期内,人们把“拐子马”解释
为“穿着铁甲的连环骑兵”,即连环马。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岳飞之孙岳珂所编的 《 鄂
王行实编年 》 :“兀术有劲军,皆重销,贯以韦索(皮绳),凡三人为联,号拐子马
,又号铁浮图,堵墙而进,官军不能当,所至屡胜。”此说既出,官私史书及通俗小说
无不沿用,“连环马”成了妇孺皆知的一种作战形式。直至清代乾隆皇帝组织文人,以
他的名义编纂 《 御批通鉴辑览 》 时,才察觉此说不合情理,于是写了一段“御批”
,指出:“北人使马,唯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却
;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 …… 况兀术战阵素
娴, …… 岂肯羁绊己马以受制于人?此或彼时列队齐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其势不可
当,遂从而妄加之名目耳。”清人对旧说的批驳,可谓切中要害,很有说服力,只是对
“拐子马”一词的解释,仍令人不甚了然。
“拐子马”究竟指什么?宋史专家邓广铭所著 《 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 》
一文... 阅读全帖 |
|
f****i 发帖数: 9419 | 42 你说的后清指的是现在?如果是,那和清史稿有个毛的关系?那是大头时候开始编的。
而且现在TG已经开始编纂清史了,这个清史稿显然不会成为正式的清史。 |
|
c*********2 发帖数: 3402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4:22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 阅读全帖 |
|
T******7 发帖数: 5 | 44 今年9月初总算读完此书,因为此书在国内难以找到,以前虽看过word版的,但还是
没有看书的感觉,所以借到后就花了3天时间一气呵成地读完了。读完后顺便写了个读
后感放在空间中,不料高华先生却英年早逝,至为惋惜,且将拙文贴在此,聊表纪念之
情。
这本出自历史学者十余年的呕心之作,在没有查阅未出版的档案资料以及没有采访
当事人的情况下,主要利用官方文件、传记与个人回忆录等已公开出版的资料,详细梳
理了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探究了毛个人权威如何形塑的历史过程,资料可谓详实
,分析也很缜密,旁征博引,展现出了一幅有别于正统党史编纂学者所阐释的历史脉络
,对于不谙党史的我而言,总算清楚了红太阳原来是那样才能升起来的,也算是接受了
一次意义非凡的“洗礼”。
凡必历史上每个政权的革故鼎新,都会伴随着血雨腥风的历程,政权内部的清洗镇
压也在所难免。领袖权威也是政权成功与否的重要原因。毛具有担当领袖的霸气与魄力
,也具有刚愎自用、独断专制的个性,其统领其他中央领导及地方军政大员之政治谋略
的运用,可谓达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地步。康生之流如毛之家犬,匍匐在其脚下,
任由其恨恨地踢上几脚...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45 也不是,顾颉刚就是怀疑古史里面水分太多,要挤水分。讲个戴震的故事:戴震小时侯
学《大学章句》至“右经一章”以下,问私塾老师说:“此何以知其为‘孔子之言而曾
子述之’?又何以知其为‘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师应之曰:“此朱文公所说。”
但戴震接着指出周朝离宋朝有两千年之遥,为什么朱子能知道这些事呢?问得老师无言
以对,其师不禁赞叹“此非常儿也。”同样道理,三皇五帝出自尚书,尚书是孔子编纂
的,那么孔子是如何知道千年以前的事情呢?
而且,顾颉刚这里也就是说禹这个名字和虫有关,没说禹是一条虫。据说禹是一条虫的
说法是被柳翼謀夸大出来攻击顾颉刚的。推荐你去看一下顾颉刚的秦汉的儒生与方士。
第一次看的时候彻底颠覆了俺的史观。第二次看的时候,觉得顾写的真是TMD痛快淋漓
啊。 |
|
c*********2 发帖数: 3402 | 46 http://www.gmw.com.cn/content/2004-11/20/content_131776.htm
宋文茂 http://www.gmw.cn 2004-11-20 来源:《光明日报》
1991年7月,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炎黄春秋》创刊号正式出版。时任中
央顾问委员会常委的萧克任执行会长。
《炎黄春秋》主要记述重要的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萧老便把“求实存真”四
个字看得格外重要。他很欣赏东汉哲学家王充的两句话:誉人不增其美,毁人不益其恶
。换成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写好人好事,要写得适当,不要再去涂粉;讲坏人,讲敌
人,也不能讲过头。
1996年,萧克应邀为研究会编辑出版的《长征大事典》写序。他在《序》中进一步
阐述这一观点时,不无讥讽地说:记得70年代初,我有幸去井冈山,正遇上两个县的同
志在争论一个问题,即毛泽东在何时、何地任命林彪当团长。甲说在甲县,乙说在乙县
。双方争论不休,虽然没有说明争论的目的,根据当时的历史背景,大概不外是争点“
光”吧。
同是这个林彪,在摔死前,有些人说他是南昌起义的正确代表,说他是湘南起义部
队到井冈山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 阅读全帖 |
|
N***i 发帖数: 4104 | 47 国民党在抗战后编纂出来的南京大屠杀死亡人数的数字里面,看上去最有说服力的部分
是几个慈善机构收尸的报告。先姑且不论这些报告全是抗战后创作出来的因此可靠性成
疑,就单看其中统计的尸体数量,男女比例达到非常离奇的高。
具体的说,是十五万两千三百零五 比 两千一百七十四
要是再加上传说中的几千或者几万国民党败军被集体屠杀抛入长江的话,这个男女比就
更悬殊了。
大家怎么解读一下?
另外就是南京周边的国民党残军总共10万不到,减去逃脱的,被杀的最多也就数万,还
是没法弥补这个巨大的差距啊?
在关于南屠的各种故事里面,有没有提到日军特意把大批平民中男女分开,然后只杀男
的?要是有的话,能够补上10万人的差距么?
要我解读一下的话,就是国民党那帮子脑残和上海瘪三韩寒一个德性,做假撒谎从来都
顾头不顾腚,前后矛盾,左右不符,什么样的人间奇迹他们都干得出来。
(最后特此声明一下,本人认为日军残暴杀人无算。但是另外一方面蒋介石弄虚作假胡
编乱造,他捏造的南屠数字和实际情况没有多大关联) |
|
t*****g 发帖数: 7455 | 48 从古至今,汉语外来词主要来自梵文和波斯文还有日文,有十分之一的外来语都源自日本,其中社会学科和自然学科的词语占了70%
当中国人初次接触日语时,会发现日语中有很多的汉语词,并因此油然产生一种自
豪感;但是,如果告诉你汉语中有许多的日语词时,你会作何感想呢。
中日之间的文化交流史上,有着许多有趣味也有意味的事。从大的方面说,有两个
时期的情形特别引人注目。一是在中国唐代,一是在 近代。在唐代,是日本贪婪地向
中国学习,甚至是在与中国文化接触后,大和民族才首次与文字遭遇,从此才学会了书
写。日语的“假 名”(字母)不过是汉字的变体。而在近代,则是中国拼命地向日本
学习。别的方面且不论,仅就语言文字方面说,在近代,倒是日本成了 汉语的输出国
。日本“汉语”,冲击着东亚各国的语言系统,当然也大量进入中国的汉语中,成为中
国人日常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代由日本输入的汉语词,被称作日语“外来语”,这里也借用这种称谓。
在“外来语”上加上引号,是为了与直接来自西方的外来 语(如沙发、咖啡、逻辑等
)相区别。因为这二者毕竟有些不同。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外来语”,数量是很惊人的。据统计,我们... 阅读全帖 |
|
J*******l 发帖数: 133 | 49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
时间:2012-03-22 14:33来源:铁血论坛 作者:蓝黑无敌战舰888
一位西南联合大学的历史教授曾说过:中国史上到南宋灭亡就停止了,人们问
他为何? 他说,“崖山之后,已无中国。” 有人说:唐宋在日本,明在韩国。大清
在中国。 为什么? 因为《礼》曰: “华夏,重信义!! 而胡人,无!!” 今天的我
们,绝对是炎黄的耻辱! 在骂日本人乱改教科书的时候, 我们自己是不是也要扪心自
问, 远到甲申,近至文革,哪次我们好好反省过?
宋朝的灭亡,绝对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改朝换代;而是中国第一次亡国。有兴趣
的可以查‘崖山之后无中国’这句话,真是血泪斑斑的警句。
宋朝覆亡,厓山海战中国整个精英阶层全部殉国,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
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崖山之后,再无中国,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命题
。两宋300余年,一直都是重文抑武,在军事上屡受外敌之辱,常被称为“弱宋”。但
全面的看待,宋朝在经济、文化、科技、农业、工商业、手工业等诸多方面都达到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巅峰,其成就超过了之前的隋唐和之后...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50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逆转不
了的。研究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批判尊儒反法思潮,必须认清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而要正确认识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就必须
弄清从秦 孝公到秦始皇这一百五十年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
一
“秦行...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