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老三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s
发帖数: 4394
1
(一)老高三: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
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
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
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二)老高二:1948年前后生,1964
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
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三)老高一:1949年前后生,与共
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
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
(四)老初三: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
完三年初中,升高中成梦。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因
考题难度偏浅。招工年龄条件也优于上几届。   (五)老初二:1951年前后生
,1964年进初中,196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二年,加停课,初中阶段
共在校四年多。恢复高考后,赴考相当吃力的一届,但仍...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394
2
(一)老高三: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
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
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
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二)老高二:1948年前后生,1964
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
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三)老高一:1949年前后生,与共
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
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
(四)老初三: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
完三年初中,升高中成梦。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因
考题难度偏浅。招工年龄条件也优于上几届。   (五)老初二:1951年前后生
,1964年进初中,1967年应届初中毕业生,实际读了初中二年,加停课,初中阶段
共在校四年多。恢复高考后,赴考相当吃力的一届,但仍...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394
3
你自己不识字吗?3年的学生都先后去了农村,不对吗?没去之前都停课了,没有读书
,不对吗?
(一)老高三: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
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
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
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二)老高二:1948年前后生,1964
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
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三)老高一:1949年前后生,与共
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
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
(四)老初三: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
完三年初中,升高中成梦。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因
考题难度偏浅。招工年龄条件也优于上几届。   (五)老初二:1951年前后生
,1964年进初中,1967年应届初中毕业...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394
4
是不是全部要你来证明啊,你文革的时候上课了还是闹革命贴大字报去了?
请认识字的人都读一下“停课”这两个字。
(一)老高三:1947年前后生,1963年进高中,1966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已读
完高中三年,面临高考,大学成梦,加上文革停课两年半多,高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
他们是老三届里年纪最大,读书最多的一届。优势是:文革后恢复高考最有实力;劣势
是:因年龄偏大而不受招工条件青睐。   (二)老高二:1948年前后生,1964
年进高中,1967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二年高中,加停课,高中阶段共在校
四年多。优势和劣势与老高三差不多。   (三)老高一:1949年前后生,与共
和国同龄,1965年进高中,1968年应届高中毕业生。实际读了一年高中,加停课,
高中阶段共在校三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年龄在招工条件上也优于上两届。
(四)老初三:1950年前后生,1963年进初中,1966年应届初中毕业生,读
完三年初中,升高中成梦。加停课,初中阶段共在校五年多。恢复高考后仍有实力,因
考题难度偏浅。招工年龄条件也优于上几届。   (五)老初二:1951年前后生
,1964年进初中,19...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5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
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失败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自杀。有二百
多万人成功偷渡香港,三百多万人死在偷渡路上,两千多万人参加偷渡香港这一行列。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每个班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以此类推,
全广州一百多所中学,该有多少人?他们历尽千辛万险,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冒死投
奔自由世界。
陈秉安在《大逃港》中提到广州培英重点中学,那是座百年名校,师资力量雄厚,培养
了大批优秀学生。但68年,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初高中...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玉清心:多少“逃港”知青魂飘大海
http://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17/01/escape5.jpg 文革期间的知青“逃港”,曾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网络图片)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每个班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以此类推,
全广州一百多所中学,该有多少人?他们历尽千辛...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刘涛一身贵妇打扮
演员刘涛的富豪丈夫王珂,因拖欠信用卡260万余元,被广发银行北京分行告上了东城法院。王珂称,因自己在国外,不小心忘记了还款,目前已经安排还款,他还表示双方只是一点“小误会”。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起诉称,王珂于2010年5月8日在该银行办理了一张广发信用卡,卡的种类为广发无限卡,申请表上推荐情况一栏写道:“此客户是多家银行的无限大客户,有实力、财力,最重要的是有消费能力,客户要求信用额为300万元”。开卡后,截至2011年4月8日,王珂所持的该卡已发生欠款人民币2608350.42元,经银行多次催收,王珂仍不归还,故起诉要求偿还信用卡欠款。
刘涛老公欠款被诉内幕,分析下来可能有一下几个原因。
不是超级富豪王石之子
首先要说的是,王珂绝对不是王石的儿子。王石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王珂也不是红色贵族的后代,他不是北京人,是山东人,父母是知青。父亲是山东的一个民营企业家。父亲叫王恩来,母亲叫李友荣。他们的公司叫山东烟台日江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工厂在山东莱州。
王珂的富承维京投资公司说白了其实是他父亲的。他的投资公司在东方新天地租了个门脸,员工大概有五六个人吧,说白了就是,炒股票发的...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8
2018年2月28日,陈小鲁在海南因病去世。图片来自网络
陈小鲁走了。
电话里,陈毅长子陈昊苏语气低沉。他告诉剥洋葱,陈小鲁于昨日在海南因病去世。
随后,北京生前预嘱推广协会官网发布讣告,协会会长陈小鲁先生因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在海南三亚301医院抢救无效,于2018年2月28日不幸辞世。
陈小鲁的好友计三猛发给记者的照片中,人在海南的陈小鲁笑容满面,他穿着红色条纹Polo衫、白色长裤,头发花白。今年春节,他携夫人粟惠宁在海南度过。
陈小鲁和夫人在海南过春节。受访者供图
陈小鲁1946年出生于山东,是陈毅元帅第三子。他曾有过多个身份——北京八中革委会主任、军队副师级干部、政治体制改革研究室社会改革局局长,以及商人。但“红二代”这个标签,伴随他一生。
多年前,陈小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我看来,红二代无足轻重了,应该和普通的农民工一样的。都是一帮老人,带着记忆活着而已。”
最后的时光
今天一大早,计三猛突然接到同学电话,“小鲁在海南去世了!”他吃了一惊,觉得不太可能。“前不久还见到他,小鲁很健康。”很快,又来一个电话,传来的是同样的消息。
从北京八中上学算起,计三猛和陈小鲁已经相识数十...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卫兵运动始末
红卫兵运动始末
作者:江寒
http://www.mychinanet.com/bbs/subject.aspx?
topic=66566&board=1&type=0&mtopic=66565

1. 红卫兵之谜
我国文化大革命中出现的震惊世界的红卫兵运动,究竟真相如何?对绝大多数世人来说
,目前依然是个谜。关于红卫兵运动的描述,目前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著作或文章,但
是,我认为,这些著作和文章多数与事实真相有一定的差距,相互矛盾和扑朔迷离之处
颇多。
中 国古时候有个寓言叫《瞎子摸象》,说的是有四个瞎子去摸一头大象,其中一个瞎
子刚好摸到了大象的腿,于是说,大象象一根柱子;另一个瞎子刚好摸到了大象的 尾
巴,于是说,大象象一根绳子;还有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耳朵,于是说,大象象一把
扇子;最后一个瞎子摸到了大象的牙齿,于是说,大象象一根大萝卜。目前 国内外有
关红卫兵运动的文字性论述多数与“瞎子摸象”的情况差不多。
例如,现存的关于红卫兵的回忆文字中,数量最多的是部分知识份子回忆 其在文革中
如何遭受迫害的文章,在这部分人的记忆中,留存得最多、最刻骨铭心的是这么一种红
卫兵形象:臂戴...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难忘的1977全国高考(上
难忘的1977全国高考(上)
解滨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差不过有5集专门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那些往事
。有些网友说,参加高考乃每个年轻人天经地义之权利,凭什么就为这事往邓小平脸上
贴金? 还有些网友认为那是华国锋的功劳,跟邓小平有何干系? 先撇开这些争议不谈
,我可以告诉大家,有很多人这一次是流着眼泪看《邓》剧中关于恢复高考的那几集的
。 为什么流泪? 因为《邓》剧中说的很多事情,确实就是这些人当年的亲身经历。
当年很多“知青”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辈子几乎没有什么希望了。 是高考
给那些人提供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命运转折的机会。 是高考让那些人脱离了社会的
最底层。 是高考让那些人成了后来国家建设的栋梁。 也是高考使给了那些人一次自由
思想的机会,最后终于明白了以前无法明白的许多大事。 那些人之中,也包括我。 我
来说说当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经历吧。
我既不属于“老三届”,也不是77级的应届毕业生,但我却和“老三届”那样,有过上
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经历。 我中学毕业时,文革已近尾声了。 那几年城市所有的高中
毕业生都必须“上山下乡”,但谁家都怕,都拼命躲避。 家...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谢盛友:情人节:献给老婆
老婆,感谢你 !
1976 年,中国那座大座钟的钟摆在一个方向上,摆到了尽头,但是,开始摆向另一个
方向。1970年代末高考恢复之后,成为海南岛的外语类状元,由于环境的因素, 就读
中山大学德语系。在中山大学,我遇见了爱妻张申华,1988年两人一起坐火车经过蒙古
、苏联、波兰、民主德国到西德巴伐利亚自费留学。
老婆最了解老公的身体,不管哪个部位,所以,老婆亲自裁缝制作的衣服自然合身,合
身得十分自然。自然合身的衣服穿上去就很自然、很舒服。申华说,男人的衣服领子要
挺、袖子要直,这样男人穿起来看上去具有雄心壮志、魅力无限。
三十多年了,这件衣服一直伴随着我,过去在中山大学天天穿,现在不舍得穿。我走南
闯北、从亚洲到欧洲,不知道搬家多少次,该扔的都扔了,不该扔了也扔了,可是,这
件衣服一直紧紧地贴身贴心,直至永远。
我 们成长的年代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年代。“老三届”是指中国1966年、1967年、1968
年的高中毕业生,因为他们没有机会考大学。1966年到1968 年,中国正陷于“文化大
革命”的溷乱之中,大学停止招生。在1968年至1969年的上山下乡高潮中,这三届本应
已毕业的而实际上...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6682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红卫兵运动始末--红八月打死人
6.关于“红八月”中的死人事件
文革期间的死人事件,一般有两类情况:一是在群众组织之间的武斗中彼此打死、打伤
对方人员;一是在对所谓“阶级敌人”进行“专政”行为时,通过各种肉体和精神折磨
,或将人活活打死,或导致“专政”对象因无法忍受所受到的折磨而自杀,或因加重“
专政”对象原有的病情而导致死亡。前一类行为以1967年下半年至1968年上半年最多;
后一类情况又集中发生在两个时期:其一是从史称“红八月”的1966年8月至9月、10月
这段时期,在北京及一些中心城市,这段时期是红一司最鼎盛的时期;其二是1968年下
半年开始的“清理阶级队伍”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于“工宣队”进驻全国城市各学校之
后,在这一时期,原有的老三届学生的红卫兵组织已基本退出政治舞台,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运动已经开始,代替老三届学生红卫兵的是由新招入学校的69届以后新生组成的红
卫兵。
如前所述,1966年8月时成立的第一批红卫兵组织(如北京的红一司)具有“半官办”
的性质,其领导层成员多为工作组时期由工作组扶持起来的所谓“左派”学生,其中,
高干子女占着主导地位,1966年8月至10月这段期间发生的破四旧、抄家、对社...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1141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陶铸、赵紫阳迫害彭湃烈士亲属
再贴一遍,我两个id 被不要脸的邓轮子版主给封了,没卵子的傻叉还把我揭露他的帖
子删了。难为爹妈生下他!
6.关于“红八月”中的死人事件
文革期间的死人事件,一般有两类情况:一是在群众组织之间的武斗中彼此打死、打伤
对方人员;一是在对所谓“阶级敌人”进行“专政”行为时,通过各种肉体和精神折磨
,或将人活活打死,或导致“专政”对象因无法忍受所受到的折磨而自杀,或因加重“
专政”对象原有的病情而导致死亡。前一类行为以1967年下半年至1968年上半年最多;
后一类情况又集中发生在两个时期:其一是从史称“红八月”的1966年8月至9月、10月
这段时期,在北京及一些中心城市,这段时期是红一司最鼎盛的时期;其二是1968年下
半年开始的“清理阶级队伍”时期,这一时期发生于“工宣队”进驻全国城市各学校之
后,在这一时期,原有的老三届学生的红卫兵组织已基本退出政治舞台,知识青年上山
下乡运动已经开始,代替老三届学生红卫兵的是由新招入学校的69届以后新生组成的红
卫兵。
如前所述,1966年8月时成立的第一批红卫兵组织(如北京的红一司)具有“半官办”
的性质,其领导层成员多为工作组时期由工作组扶持起...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6764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知道的上山下乡
看得我也想去支边了...
说几个我自己亲人的例子吧:
1. 我小阿姨老三届高中生,是去上海的长兴岛插队的,围海造地,很苦。结果一蹉跎
,加上自己要求高,把终身大事给耽误了,现在还是一个人。基本上以后也是要我们几
个表兄弟来赡养了。
2. 我岳母,老三届初中生,也在家乡浙江附近的农村插队,在水田里做农活,夏天天
热,在湿的席子上睡觉,落下了类风湿关节炎,现在手指都变形了。
3. 我的三姨夫,他爷爷是蒋介石那时的国民党中央大学校长,老蒋去台湾的时候,他
爷爷奶奶把所有的儿女都送到台湾去了,自己留在大陆(上海),然后把他这个长孙留
在大陆说是给家里留根苗。结果考上大学不让上,发配到新疆建设兵团,他是有案底的
人,基本上一直有人让他认罪,威胁要枪毙是常事。有一次,生了伤寒,让人用草席裹
着仍在外面,三天三夜,他命硬没死掉,让好心的当地人给救了。1978年中美建交后,
他爸爸马上把他移民到美国来,他真是命硬。他有一次回国探亲,在家里碰到几个我小
阿姨的朋友,说起来是新疆知青,好激动,几个人就聊啊聊,眼圈都红了。
o****y
发帖数: 26355
15
知识青年
百科名片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
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1970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
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目录
历史背景
年代划分
1. 早期知青
2. 前老三届
3. 其他
历史背景
年代划分
1. 早期知青
2. 前老三届
3. 其他
展开
编辑本段
历史背景


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代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
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
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 1953年人民日报就
发表社论《组织高小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
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788
16
77级、78级入学新生为67万人
这67万人中有多少“老三届”呢?最乐观的估计不会超过10万人。
而“老三届”的总人数大约为一千五百万人。
10万人在中国算多?
k****r
发帖数: 9629
17
大家都不读书了自然就没有鸿沟了。
呵呵。
恢复高考无论城里还是农村的,文革期间高中毕业的,
都考不过老三届。
1977年基本是老三届考上了大学。
这个是铁证如山的事实。
h*d
发帖数: 19309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68年上山下乡的战略意义
转贴几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2009年01月21日 15:20《党史文苑》【大 中 小】 【打印】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
兴衰跌宕的历程。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
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它虽“随着‘文化大革
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那么发动这场
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
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
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
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
,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少”②,1953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
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年-10.2万人上升到1953年的213
.4万人。...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19
南方日报2009年12月4日讯 中国科学院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
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共从296名有效候选人
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今年
同步选举产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总人数为714名,外籍院士总人数为56名。
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分属中科院各个学部,其中,广东有3位专家当选,他们是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侯凡凡、中山大学陈小明和许宁生。
广东新增院士简介:
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59岁成院士
侯凡凡从养猪女兵到女院士
侯凡凡59岁
“评上院士,可以延长工作寿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这是我最高兴的。”
自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专家李绍珍院士2001年去世以后,广东已有8年没有女院士了。这一
“空白”终于被侯凡凡填补了。
南方医院肾内科室主任办公室,59岁的侯凡凡优雅地坐在办公桌前,接受本报独家专访。
身着开襟针织外套的她,恬淡微笑,珍珠耳环别致素洁。
从一个养猪女兵起步,当工农兵学员,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再到如今的中科院院士
,这种传奇跨越让人不...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5923
20
你来说说你父母作为老三届,有没有某邓轮说的那样,老三届都被军官淫乐了?你一直
避而不谈,坚持邓轮,让人怀疑啊。
a***n
发帖数: 3633
21
没错,不过除了六四的原因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和
老三届距离太近。老三届在个人能力,社会经验,人脉等诸多方面
远胜学校书呆子。而当年整个位子就那么多,所以这几届无论在体制内,体制外
都比较差。
n******g
发帖数: 17225
22
http://news.sina.com.cn/c/2014-01-13/023929223918.shtml
宋彬彬向文革被伤害老师道歉:再不道歉没机会
新京报讯 (记者朱柳笛 张寒) 昨日,北师大女附中(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前身)“
老三届”的20多名学生与30多名老师、家属举行见面会。他们中的一些人向文革中受到
伤害的校领导、师生道歉。
这些经历过文革的学生,会上,有的对文革中身为学生运动领头人深怀歉意,有的
为副校长卞仲耘被部分学生殴打致死时的“不作为”懊悔痛苦,有的因批斗过老师而渴
望当面道歉。
在道歉的学生中,66届的刘进和宋彬彬最被人熟知。前者是女附中“文革工作组时
期师生代表会”主席。后者则是开国上将宋任穷之女,曾因登天安门城楼给毛主席献红
袖章,被人称作“宋要武”。
“为贴第一张大字报伤害老师道歉”
昨日,不到10点,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一间狭小的会议室挤满了50多人,除学生外
还有20多名老师。
会议室的一角,放置了卞仲耘的半身塑像,她两手交叠在一起,表情和善温柔。塑
像是女附中校友于2007年倡议,由500位师生捐款建成,于2011年安放在此的。校友们
希望能以此表达...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22734
23
以前整天说老三届苦,现在再没人说了,老三届成了最爽的一批,领悟了世事无常
w********t
发帖数: 12853
24
老三届都是十年内积累的精华,精英,而且大多是坚持学习的人;更何况恢复高考之后
,能上大学的人比例也是少数,老三届等于是在高层新鲜人才断代十年,而十年前大学
生也荒废十年后,第一批被正规培训出来上岗的,怎么可能不被重用 ?
绝大多数老老实实修理地球的,还是被埋没了,其中许多回城之后,也是下岗的命。
x********u
发帖数: 1322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高晓松讲的知青故事的旁证

论。
晚饭后上来,见到您的这段话,有点共鸣。
最近有一个纪录片,名叫“老三届----与共和国同行”,眼下还没看到,准备回国扫墓
时好好看看。据简介,这是九八年就由老三届里的专业人员摄制完成了的,居然
长期不能通过审查,在电视台播出。可见,正视历史是需要勇气的!
来美国,借助孩子之力养老的我,给人生最后的旅程划下三条任务。温习英语,健康养
生,厘清国是。也算给自己画一个句号吧。
慢慢来,保护好自己是第一位的,您说呢?呵呵。
M******a
发帖数: 6723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革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http://www.hxzq.net/aspshow/showarticle.asp?id=2311

文革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作者:老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一般城镇里学校的读书风气就比较好,六十年代初读毛选(*
选集)、中苏论战等政治因素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风气。文革初期,更是因应大批判与派
性斗争,以及对文革乱象困惑而进行的思考,到六十年代末期,以老三届学生为主的(
地下)读书自学风气达到高潮,尔后这些老红卫兵自然也将读书风气带到乡村及边疆。
另一方面,客观来说,无论是老三届知青还是七十年代下乡的知青,在学校接受的教育
确实有限;然而,或许正是意识到这个缺憾,当时不少知青都坚持了阅读、自学的良好
习惯,读书风气在各地知青中十分盛行。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伴随着上山下乡行程的开
始,知青们的读书生活也就开始了。
到黑龙江插队的上海知青刘琪(1954-)回忆说:“刚满十六岁的我去黑龙江呼玛
插队时,行李中最重的一个木板箱里装满了我的主要藏书。……外国文学类有狄更斯的
《大卫.科伯菲尔》和《双城记》、勃朗特的《简爱》、巴尔扎克的《高老头》和《欧
也妮.葛朗台》、雨果的《九三年》...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7
2017年7月28日,中共中央党校旗下《学习时报》在头版刊登整版文章《习近平总书记
的成长之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是在红色基因传
承中成长起来的,是在艰难曲折困境中磨砺出来的,是在复杂国际斗争中历练起来的,
是在极其丰富的革命实践中确立起来的,这个核心在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群众中是最“
走心”的,真正是众望所归、人心所向。”全文如下。
2017年7月26日至27日,中共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迎接党的十九大”专题研讨班在北京举行。图为中共总书记习近平在开班式上发表讲话
(图源:新华社)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在民族复兴关键当口
,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
党运国脉军魂。因此,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融入血
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而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守、行
动上的紧跟,最根本、最深刻的是来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心灵上的情感认同最深沉最
真挚,也最持久最牢靠。
有一种信仰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是...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之路
http://cpc.people.com.cn/n1/2017/0728/c64094-29433685.html
学习时报特约评论员
2017年07月28日07:35来源:学习时报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在强国强军新征程上,在民族复兴关键当口
,确立和维护习近平总书记这个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关乎旗帜道路方向,关乎
党运国脉军魂。因此,必须把忠诚核心、拥戴核心、维护核心作为最大的政治,融入血
脉、植入灵魂,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自觉行动。而信仰上的坚定、政治上的坚守、行
动上的紧跟,最根本、最深刻的是来自内心的崇敬与爱戴。心灵上的情感认同最深沉最
真挚,也最持久最牢靠。
有一种信仰薪火相传——习近平总书记是在浓郁革命氛围中成长起来的我党领袖
信仰的力量一往无前、源源不断;信仰的传承筋骨相连、生生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出生
在一个红色革命家庭,父母都是一生追随共产党、追求真理的老革命。父亲习仲勋曾是
党和国家领导人之一,13岁参加革命,18岁就组织领导了甘肃境内的“两当起义”,19
岁与刘志丹等同志创建陕甘边照金革命根据地,21岁被推选为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
。后来在...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玉清心:多少“逃港”知青 魂飘大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8 10:24:40 2017, 美东)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
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失败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自杀。有二百
多万人成功偷渡香港,三百多万人死在偷渡路上,两千多万人参加偷渡香港这一行列。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94654
30
来自主题: LosAngeles版 - 。。。
那个不是老三届,是顾城六四一代,比老三届小多了
l****n
发帖数: 6896
31
啊?你是考我还是不知道?因为文革时停止高考若干年,高中生下乡去了,俗称老三届
。所以后来
恢复高考时,老三届的人才读大学,所以那几届的大学生年纪偏大。
o*****d
发帖数: 609
32
来自主题: WashingtonDC版 - 受刺激阿!
我们这代人出国,是插洋队,就和文革老三届插队一样。十年以后,当年插队的知青返
城。我们很多留美华人海归潮,就象当年的知青返城。老三届插队是被迫的,洋插队是
自愿的,但诛途同归。
j****p
发帖数: 425
33
家页 | 分类讨论区 | 分类广告 | 移民专栏 | 精华区 查寻网友:
未名博客 | 俱乐部 | 未名形象秀 | 未名黄页
本站搜索: ◇ 在线用户[4506]
未名首页 - 新闻首页 - 新闻大杂烩 - 文章页 美东时间:AM 06: 03 | 北京时间
:PM 06: 03
新闻首页
军事新闻
海外新闻
体育新闻
娱乐新闻
科技新闻
财经新闻
未名交友
[更多]
[更多]



揭秘刘涛老公欠款被诉内幕 被曝是个“伪富豪”(组图)
2011年05月10日23:27:12 [新闻大杂烩]

刘涛一身贵妇打扮Mitbbs.com
演员刘涛的富豪丈夫王珂,因拖欠信用卡260万余元,被广发银行北京分行告上了东城
法院。王珂称,因自己在国外,不小心忘记了还款,目前已经安排还款,他还表示双方
只是一点“小误会”。Mitbbs.com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起诉称,王珂于2010年5月8日在该银行办理了一张广发信用卡,卡的
种类为广发无限...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东南西北中发白

东南西北中发白
张王周李四个人的友谊是从77级的学生宿舍开始的,他们的确有很多共同之处,都是老
三届那种带薪读书的,父母都有一个是老师,都已经结了婚,更为神奇的是,每个人都
有一个女儿。但实际上四个人的性格相差还是蛮大的。
老张是那种典型的北方人,身材高大,脾气倔强。那个学校在城乡结合部,周围治安并
不好,有一帮小混混总是爱欺负大学生,学生自然斯文,又爱面子吃点小亏不会声张。
但是,这一回小混混错了,这一拨人可不一样。有一天老张晚上回学校,几个人拦住他
借钱。老张说:
“都是兄弟,怎么这么见外,要就要,说借是不是有点生分了。”
“难得你这么识相,大爷今天就是要。”
“好说,好说,稍微等一等,”老张接着把外衣一脱,和书包一起往旁边树上一挂,然
后像体育课一样做了一个准备活动,最后带着微笑说:
“现在可以了,你们是一个个的上,还是一起上?不把我打昏过去,谁也别想从我这里
要钱!”
后来就有小混混给老张递烟,喊他大哥,老周惊讶得眼睛珠子都快掉了出来。老王笑着
说:
“你们恐怕...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6
35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关于孙少平,关于平凡的世界
都没看过原著?
十月份,当报纸上发表了教育部关于今年大学招生的消息后,少平象所有的青年
一样激动无比。“白卷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后采取统一考试,地市初选,学
校录取、省级批准的办法。少平和他高中时的同班同学都去应考了,但一个也没考上。
他们初、高中的基础太差,无法和老三届学生们匹敌,全都名落孙山了。这结果很自
然,没有什么可难受的。当年不正常的社会生活害了他们这一茬人。在以后几年里,
除过一些家在城市学习条件好的人以外,大学的门严厉地向他们关闭了;当老三届们
快进完大学的时候,正规条件下的应届毕业生又把他们挤在了一边。
孙少平原来就没有报多少希望,因此他对高考落榜心情是平静的。他很快又正常
地开始进入他现在的生活中去了……
d*****l
发帖数: 8441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70后真是悲惨
"赶上了福利房"个屁。
七零后这批人高考录取率那可真是不高。
七零后出学校进单位直接受到老三届这批中层干部的压制排挤和挤兑,跟现在的小年青
没啥两样,由于
老三届这批人的心理变态,情况只有更狠。
大学毕业出教育部、出学校所属工业部那可是要交培养费的,哪有现在这么自由。
。。。
d********0
发帖数: 5142
3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合集] 70后真是悲惨
☆─────────────────────────────────────☆
waka (waka) 于 (Thu Mar 31 20:29:3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小营养不足,整体发育不良。
小学,初中毕业听国家忽悠,很多进了职专,技校。后来下岗,或者当最地层的劳工阶层
高中毕业后,争取10%不到的二本录取率。等辛辛苦苦从二本毕业后,发现领导都突然
变成博士了,下一代只要不是弱智就能上国家重点线.
上不了大学的去中专,干个体,进工厂。后来为了一个留岗指标,挤出几个月的开支孝
敬领导。还是不行,就只好路边摆摊。还要小心城管
考上大学的,小心生存,谈个恋爱就会被处分. 毕业为了户口被尊敬的师长领导们吃拿
卡睡。有的还没毕业,户口档案就全去大西北了。不服从分配,那就是自绝于政府和人
民.
在机关公司实在憋屈,辞职要交违约金。出国要交培养费。不走,就消耗青春吧
老一辈要赡养,子孙要操心,择校费,医疗费,半年的工资就打水漂了
一代人累死累活当建设的主力军,功劳和金钱全是领导的,
好不容易背着几十年贷款当房奴,还要被某些80后骂
☆────────────────────...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36
38
1。
A 姐是老三届的,离过婚,八十年代前期来美留学,在亚利桑那一所大学读书。学
校旁边不远住着一个单身男人David. David 三十多岁,英俊潇洒, 有一所House, 除了
自己住,还出租给这所大学的留学生住,而且特别喜欢给亚洲来的女学生住,因为他要
的租金便宜,所以一些亚洲女留学生喜欢住在这里。A姐在第一次看房子 时就决定了租
下来,除了租金便宜,离学校近,David 英俊的外表无疑是一个强大的吸引力。那时中
国改革开放不久,许多中国女人对外国白种男人心存幻想,视为梦中的白马王子。很快
,这个A姐就和David坠入 了爱河,不久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记得在国内中学时读过一本翻译的美国侦探小说,讲的是一个美国白人,为了骗取
妻子身上的人寿保险,在一次 郊外河中划船游玩时,设计将船弄翻,他游回到了岸边
,而不会游泳的妻子则溺毙身亡,结果,他名正言顺从保险公司领取了全额的妻子的人
寿保险。但是最后,侦 探还是从沉船划桨中存留的他妻子的头发找到了他谋杀妻子的
证据,最终将他迎之于法。
David一定读过这本小说的英文原版, 因为整个过程是那样的相像。A姐和David一
起去湖里划船,... 阅读全帖
N****f
发帖数: 25759
39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高中同学
老三届?Well, I'm old, but not quite THAT old. Think the other end
of that same historic event.
跟老三届不同,俺们全班同学都老老实实上了两年高中,只有俺一人开溜了。
c*******n
发帖数: 1648
40
高分子科技2017-03-10 14:48:36新能源 化学 阅读(61) 评论(0)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
,不代表搜狐立场。举报
点击上方 “蓝字”一键订阅
李永舫,高分子化学、物理化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
机固体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苏州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特聘教授。
他是农村走出的中科院院士,28岁偶遇高考,放手一搏逆转人生轨迹;
他一直致力于有机太阳能研究的最前沿,始终相信“天道酬勤”,即便研究陷入僵
局,依然踏实努力;
他曾说:“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的应用,那么我这一辈子的工作
,就没有白做”;
他不断地探索,最大的动力就是让人们用上更轻便清洁的有机太阳能电池,他对自
己的研究前景自信且充满期待。
他就是光能转化的探索者——李永舫。
35年,农药厂的工人当上了中科院院士
1978年2月的某天,29岁的李永舫辞退自己在河南省睢县微生物农药厂的工作,告
别父母和自己农村家里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怀揣华东化工学院(曾称上海化工学
院,现称华东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满心欢喜地登上了从河南...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422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养猪女兵到工农兵大学生到中科院院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20 22:48:39 2011, 美东)
南方日报2009年12月4日讯 中国科学院4日下午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院
2009年院士增选经过推荐、公示、通信评审、会议评审等环节,共从296名有效候选人
最终选举产生35名新院士。经院士推荐、通信预选和全体院士无记名投票,中科院今年
同步选举产生6名外籍院士。至此,中科院院士总人数为714名,外籍院士总人数为56名。
这次新当选的35名院士分属中科院各个学部,其中,广东有3位专家当选,他们是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侯凡凡、中山大学陈小明和许宁生。
广东新增院士简介:
40岁读博士,45岁留学哈佛,59岁成院士
侯凡凡从养猪女兵到女院士
侯凡凡59岁
“评上院士,可以延长工作寿限,完成更多的临床研究,这是我最高兴的。”
自中山医科大学眼科专家李绍珍院士2001年去世以后,广东已有8年没有女院士了。这...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1666
42
很想看看文中提到的那个记录片,我爹妈都是50年生的,正好赶上文革,但又不是老三届
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一当就是八年。我比较喜欢的关于文革的片子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几个小子代表了北京大院里的孩子,我也经历过穿军装骑二八自行车背军挎打群架。
但那些小子没赶上红卫兵和上山下乡,或者说,他们的年纪只赶了个文革的尾巴。
哥哥姐姐们走后留下的空虚是这些孩子们的特征。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他们没什么
政治信仰,或者说,没来得及接受信仰教育就被放了羊。哥哥姐姐们都上了山下了乡,
他们只能盲目的追随哥哥姐姐们的影子。因此,这些孩子穿军装,打群架,
但这已经完全不是武斗的性质了。表现上是流氓斗殴,其实是他们在学哥哥姐姐的榜样。
也就是说,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制造了一条代沟。这条沟之前是老三届,红卫兵,
上山下乡的人,这条沟之后,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那些孩子,他们缺乏信仰,
也不用负责任,心理上也算迷惘的一代。
哥哥姐姐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他们才是文革的代表。
有些人以为,红卫兵就是打砸抢,就是搞批斗抄家武斗。其实并不完全是。这场运动中
充满了善与恶的较量,充满了信仰的碰撞,锤炼和
M******a
发帖数: 6723
4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文革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革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5 13:36:22 2016, 美东)
http://www.hxzq.net/aspshow/showarticle.asp?id=2311

文革知青中的读书风气
作者:老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陆一般城镇里学校的读书风气就比较好,六十年代初读毛选(*
选集)、中苏论战等政治因素进一步助长了这种风气。文革初期,更是因应大批判与派
性斗争,以及对文革乱象困惑而进行的思考,到六十年代末期,以老三届学生为主的(
地下)读书自学风气达到高潮,尔后这些老红卫兵自然也将读书风气带到乡村及边疆。
另一方面,客观来说,无论是老三届知青还是七十年代下乡的知青,在学校接受的教育
确实有限;然而,或许正是意识到这个缺憾,当时不少知青都坚持了阅读、自学的良好
习惯,读书风气在各地知青中十分盛行。甚至可以说,几乎是伴随着上山下乡行程的开
始,知青们的读书生活也就开始了。
到黑龙江插队的上海知青...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http://hx.cnd.org/?p=139748
在中国“文革”时期。1968年冬,毛泽东发动了让青少年“上山下乡”的猛烈浪潮,席
卷全国。
一年前(1967),毛泽东还大赞道:“我们的一些事,完全没办法。而红卫兵一闹起来
,就有办法了……不借红卫兵的力量,什么法子也没有,一万年也不行。” 现在,毛
泽东却说“靠学生解决问题是不行的,历来如此。他们只有闹一闹而已。” 1967年7月
下旬,毛泽东导演了万人“工宣队”强行闯入清华大学去镇压“红卫兵”。 而“红卫
兵”不明情况予以抗拒。1967年7月28日凌晨,毛泽东在中南海突然召见“五大造反红
卫兵领袖”(聂元梓、蒯大富、韩爱晶、谭厚兰、王大宾),明确说要让红卫兵“统统
走光,扫地出门”,他警告:“如果有少数人不听劝阻,坚持不改,就是土匪,就要包
围起来;还继续顽抗,就实行歼灭。” 至此,“红卫兵”失去了毛泽东的支持。毛泽
东以“回校闹革命”的名义让他们返回校园受“军宣队”(进驻学校的“军人宣传队”
)的控制。对于社会上的群众组织,毛泽东以“两派群众大联合”为名,予以强行解散
。这标志着全国的“造反派”作为“文革”运动中最重要的群众...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1666
45
很想看看文中提到的那个记录片,我爹妈都是50年生的,正好赶上文革,但又不是老三届
初中毕业就去当兵,一当就是八年。我比较喜欢的关于文革的片子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
那几个小子代表了北京大院里的孩子,我也经历过穿军装骑二八自行车背军挎打群架。
但那些小子没赶上红卫兵和上山下乡,或者说,他们的年纪只赶了个文革的尾巴。
哥哥姐姐们走后留下的空虚是这些孩子们的特征。和哥哥姐姐们不一样,他们没什么
政治信仰,或者说,没来得及接受信仰教育就被放了羊。哥哥姐姐们都上了山下了乡,
他们只能盲目的追随哥哥姐姐们的影子。因此,这些孩子穿军装,打群架,
但这已经完全不是武斗的性质了。表现上是流氓斗殴,其实是他们在学哥哥姐姐的榜样。
也就是说,上山下乡运动,实际上制造了一条代沟。这条沟之前是老三届,红卫兵,
上山下乡的人,这条沟之后,就是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面那些孩子,他们缺乏信仰,
也不用负责任,心理上也算迷惘的一代。
哥哥姐姐们经历了轰轰烈烈的红卫兵运动和上山下乡运动,他们才是文革的代表。
有些人以为,红卫兵就是打砸抢,就是搞批斗抄家武斗。其实并不完全是。这场运动中
充满了善与恶的较量,充满了信仰的碰撞,锤炼和
j**g
发帖数: 3091
4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老三届学生谈文革
贪官污吏才不陪你玩呐,人家早转移了。 一有风吹草动,立马就走。 我一朋友4国绿
卡,到机场1个小时就能离境。
最后就是群众斗群众,闲着也是闲着。
b*****t
发帖数: 9671
47
杨连宁:中国比美国更加滥印货币
杨连宁 干部子弟、老三届、红卫兵、下乡知青
房价像个高悬头顶的堰塞湖,一度曾拦截住了泛滥的货币。但作为临时的蓄洪区,房价
终归是个客串角色。货币洪峰爆发,它只能抵挡一阵子。我国的货币泛滥,本是个古今
中外前所未有的超大洪峰,单靠房价怎么能拦蓄得住?这不,房价止涨后,货币漫溢出
来,也就是洪峰漫过了堰塞湖开始下泄,开始造成遍地灾情——继白糖、大豆、食用油
连连涨价后,粮价、棉价的上涨也成定局。我10月初回乡探亲,看到皮稻的坐地收购价
已涨至最低1·28元/市斤(去年秋收约1元/市斤),粮商田头现金兑付,但农民还在看涨
,还在捂仓惜售。国内第一大粮仓黑龙江的皮稻价格,今秋已经冲近1.40元大关,接近
去年大米的价格了。由于农民惜售,不少碾米企业因缺米而停产。因缺棉而停产的用棉
企业也不少。山东主要棉产区滨州市的盛龙棉织原料公司,因买不到棉花而停工。报道
称,国内籽棉已涨至6元/每斤,棉花价格已由年初的每吨不到14,000元,涨至目前的26
,000元,必将推高棉布涨价3成以上,估计会连带冬衣都有1成涨幅。
经济学家嘴里,“货币泛滥”终于替代了“流动性过剩”这... 阅读全帖
y********8
发帖数: 517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读《握著权力扑来的色狼》有感
作者: 郑善
在2010-12-08的阿波罗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如下: 首次惊人报道:被强奸女知青人数超过
南京大屠杀:握著权力扑来的色狼--女知青的血泪故事。文章說 : 被奸污的女知青身
心受到严重伤害,有的留下妇女病,有的终身不育,有的成了色情狂,有的成了性冷淡
……所有被奸污过的女知青心灵上都会一辈子有一块无法痊愈的伤痕。这些账仅仅记在
那些色狼身上吗?难道没有其他的责任者吗?日军占领南京时奸污了两万名妇女,成为
震惊世界的惨案!而数万女知青惨遭奸污,不应该让历史和人类记住这悲剧吗?
以上这篇文章的内容使我想起了如烟往事:大约在1980年左右,那时我在上海的一个中
学里教书兼做班主任。那天,虹口区教办召开班主任会议。会议刚开始,有一个年纪约
五十岁左右的女老师悄悄地坐在我旁边,手里拿着一把厚实的油布伞。这实在是一把老
式样的落伍的油布伞,城市里的人已很少用它。
在会议休息其间,我看着她的油布伞说,外面下雨了?她说是的。接着她又说:“这是
我女儿留下的伞。“她继续用平淡机械的声音叙述着:“她是老三届初中毕业生,她是
个孝顺的孩子,为了不愿让我这做班主任老师的妈妈为难,自己报名去了江西农...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