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老知青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k
发帖数: 5933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踢馆】明安岭
第五章
胡清泉和刘援朝
"今年县里要就着明年开党员代表大会的事儿讨论,胡书记要求各乡书记,乡长,村代
表到县里先开一个碰头会.碰头会上胡书记就说了几句话就开车去上区委开会去了,剩
下的都是县委的副书记,部门负责人还有小张秘书组织.啥碰头会啊,一帮人乱乱哄哄
的,开了一上午毛也没讨论下来,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就散了烟了.各乡的书记和乡长都
抢着请人吃饭,那家伙二三十号人,就在县里的鹿鸣春饭店,几个雅座全给包了.还是
咱们乡长厉害呀,一把就拉住了小张秘书还有组织部的冯部长."
"就你们五个?"高景瑞问道.
"没有,后来三眼井那边的王书记还有雷乡长,还有他们乡头道沟那个老村长雷老
铁."
"雷老铁还当村长呢?他还去了?"李旺田插了一句.
"他没去,他家大儿子雷,雷啥玩意来,去的嘛.一共也是八个人嘛."刘卫东继续
说道.
"喝着喝着不知道咋的就扯到胡书记上党校的事嘛.小张秘书就说胡书记家其实背
景挺硬的咧,那就是特殊时期时候家里给冲的够呛,老头老太太都打成的右派让造反小
将愣是给整死了.前两年国家可是给平反了,说是原来单位给开的追悼会老隆重啦.你们
说胡书记...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5933
2
×××××××××××××××××××××××××××××××××
第五章《胡清泉和刘援朝》
×××××××××××××××××××××××××××××××××
“今年县里要就着明年开党员代表大会的事儿讨论,胡书记要求各乡书记、乡长、村代
表到县里先开一个碰头会。碰头会上胡书记就说了几句话就开车去上区委开会去了,剩
下的都是县委的副书记、部门负责人还有小张秘书组织。啥碰头会啊,一帮人乱乱哄哄
的,开了一上午毛也没讨论下来,到了下午三四点钟就散了烟了。各乡的书记和乡长都
抢着请人吃饭,那家伙二三十号人,就在县里的鹿鸣春饭店,几个雅座全给包了。还是
咱们乡长厉害呀,一把就拉住了小张秘书还有组织部的冯部长。”
“就你们五个?”高景瑞问道。
“没有,后来三眼井那边的王书记还有雷乡长,还有他们乡头道沟那个老村长雷
老铁。”
“雷老铁还当村长呢?他还去了?”李旺田插了一句。
“他没去,他家大儿子雷,雷啥玩意来,去的嘛。一共也是八个人嘛。”刘卫东继续说
道。
“喝着喝着不知道咋的就扯到胡书记上党校的事嘛。小张秘书就说胡书记家其实背景挺
硬的咧,那就是文化大革命时候家里给冲的够呛,老头老太太都打成的右... 阅读全帖
r*****t
发帖数: 4793
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大家听说过这个张维敏吗?
http://6park.com/news/messages/50508.html
逾千新疆返沪老知青示威 声援维权入狱老知青(组图)
新闻来源: 多维社 于November 25, 2011 11:27:26 敬请注意: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
观点内容不代表本网立场!
11月23日上午,上千名新疆返沪知青在上海市政府人民广场举行了抗议示威活动,
众人高举“上访无罪”、“张维敏无罪”纸牌,高呼口号,声援早前被判入狱的维权老
知青张维敏。大批警员抢夺及撕毁示威标语,意图驱散示威人群,一度爆发肢体冲突,
气氛紧张。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23日上午10点40分左右,上海人民广场的老知青聚集了上千人,他们手拿标语“标
语内容:上访无罪、张维敏无罪”无声的表示着自己对张维敏被抓的抗议。随后,近30
名警察将老知青们手上的标语牌抢夺、撕碎。近千名老知青一边手举“上访无罪”的标
语,一边整齐划一的喊着震天的口号“上访无罪”,气氛相当紧张,直到把警察队伍逼
退至30米外的市政府大楼后。 www.6park.com
www.6park.com
www.6park.co...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幼河的博客: 侃爱情
侃爱情
一年多前我“上山下乡”的朋友说到了他的黄昏恋。我们讨论的结果是,相信这确
实是爱情所致。我同意他的做法,而且还有点羡慕他。
朋友和我一样,曾有个极其糟糕的“出身”,也特别想上大学。后来大家都回了城
;他读了电大,当了一个部门经理。而后经朋友介绍认识了后来的妻子,一个小他几岁
,老实巴交的女工。他当时在北京连个正经家都没有,父母早就不在了,亲戚们也很冷
淡。他多么想有个家!所以朋友一介绍这个女工,他就很快就决定结婚了。在他结婚前
我问他“你真觉得和小Y(那个女工)合得来”?他笑笑,“我TMD是动物,我要性交。”
我无语。其实我的意思是“小Y和你有多少共同语言”。我俩都是知识分子家庭长
大的,颇有些“小资”。是啊,我们也是男人。我相貌远不如他。他高个儿,相貌堂堂
,眉宇间透着汉子样。凭着长相也可用挑一下嘛。我则是个“矬地炮”,女孩子们那会
儿最瞧不上的主儿。终于有个姑娘不在乎身高,后来当然是我的妻子。我和她见面没几
次就千方百计地要得到她的身体。这就是我为什么听到朋友的话无语。我们还有着动物
性呀。
现在我和妻子成了老俩口,性生活也不存在了。呵呵,我...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谈谈68年上山下乡的战略意义
转贴几篇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原因探析
2009年01月21日 15:20《党史文苑》【大 中 小】 【打印】
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伴随着共和国坎坷的步伐,走过了它
兴衰跌宕的历程。至70年代末结束时,已有近1800万城镇知青被下放到农村。它不仅改
变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它虽“随着‘文化大革
命’的结束而趋于沉寂。但是,它留下的历史震荡还没有完全消失”①。那么发动这场
运动的缘由何在呢?笔者认为,这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特有的历史现象,是多
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必然性。
一、解决城镇中小学毕业生升学问题
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的规定,中国政府对旧有的教育体制、机构等实行了
改革,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由于经验不足等原因,“教育事业的发展缺乏
计划性,盲目性很大,原来各级学校不合理的比例尚未能基本改造过来,小学发展过多
,高等及中等专业学校发展较少”②,1953年对中小学进行了整顿和巩固,压缩了初中
小学的招生人数,结果,是年未能升学的总数由1952年-10.2万人上升到1953年的213
.4万人。...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 刘伍明,牛谦在1977
转自 http://www.stdaily.com/other/dengxiaoping/chunsongcontentzhang7.htm

原书名《春晖》 ,第五章 重开高考之门 ,标题是我加的

.......

公元1977年10月22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所在的西双版纳景洪农场。

尽管已是金秋时节,但空气里还是没有多少凉意。

天刚亮,刘伍明就和战友们钻出自己亲手搭建的草屋,奔向橡胶林。割胶,这是他高
中毕业后来到这里两年半以来的主要工作。

虽然已经快到停割的季节了,但属于他任务范围内的200棵橡胶树,每天还得挨个割
过去。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树底下放一只碗,奶一样的胶汁就顺着口子流出来,流进碗
里。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一般要3个小时,直到中午温度升高,胶汁停止流淌为止。

中午,大家都纷纷收工下山吃饭了,地里只剩下刘伍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今天
割胶的时候下手有些重,割深了,胶水还在流淌。他就坐在树底下等着。


忽然,营部平时很少使用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刘伍明仔细听
,明明听清楚了,...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7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ZZ 刘伍明,牛谦在1977
转自 http://www.stdaily.com/other/dengxiaoping/chunsongcontentzhang7.htm

原书名《春晖》 ,第五章 重开高考之门 ,标题是我加的

.......

公元1977年10月22日。云南生产建设兵团一师一团二营所在的西双版纳景洪农场。

尽管已是金秋时节,但空气里还是没有多少凉意。

天刚亮,刘伍明就和战友们钻出自己亲手搭建的草屋,奔向橡胶林。割胶,这是他高
中毕业后来到这里两年半以来的主要工作。

虽然已经快到停割的季节了,但属于他任务范围内的200棵橡胶树,每天还得挨个割
过去。在树上划一道口子,树底下放一只碗,奶一样的胶汁就顺着口子流出来,流进碗
里。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一般要3个小时,直到中午温度升高,胶汁停止流淌为止。

中午,大家都纷纷收工下山吃饭了,地里只剩下刘伍明。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今天
割胶的时候下手有些重,割深了,胶水还在流淌。他就坐在树底下等着。


忽然,营部平时很少使用的高音喇叭响了起来,不断地重复着一句话。刘伍明仔细听
,明明听清楚了,...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8
老田:某省前革委会副主任谈有些知青为什么怨恨下乡
作者:老田
我在省革委会工作的时候,还亲自批过一个知青的案件,她姨妈带她来省里面反应
问题。她被下放到J州,有一天生病没有下地干活,在家里躺着休息,结果被人武部长
趁机强奸了。我一听就气炸了,这些中学生才十五六岁,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下放都
农村去就很吃苦了,还这么糟蹋她,我当即就批了“撤职查办”。那些老官僚就说,这
么定是不是太重了?断送了一个干部的前途。
另外一个女中学生下放孝感,她是一个人去的,因为当时有投亲靠友这一条规定,
结果去了之后,那亲戚家的主妇到处说,她以后要做她们家的儿媳妇,因为担心以后出
事,就不敢呆在乡下了。这样的事情,那些当权派都不做工作,听之任之,结果竟然一
级级找到省里来了。
我也下到知青点上去看,很多知青精神状态都蛮好,干活劲头也大,实验中学的小
王他们,干活下劲得很呐。春天我去E州的知青点上,跟他们一起参加劳动,我看到社
员把小麦中间的野油菜挖起来丢掉,结果都被知青捡起来拿回去当菜吃,我看了心里很
不是滋味,这些学生多可怜,连社员都不如,社员还有菜园子。所以凡是知青的事情,
我都是坚决维护他们。
省里还招...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9
作者:彭小明
中国政坛即将接纳一代知青中的政治人物成为主要领导人,于是“知青”道路的文学作
品又应运而生,尤其是所谓的青春无悔之类的喧嚣又再度红热起来。可是知青道路的“
青春无悔说”立刻遭到了迎头痛击,至少在网络世界变得难以藏身。
这里介绍一下黄宗英的情况。她是1949年前的老影星之一,后来改行写报告文学,晚年
以黄昏恋(对象是卧底文人冯亦代)出名。老知青痛恨上海女作家黄宗英!她是万恶的
上山下乡政策的吹鼓手,并籍此浪得名作家之名。德国人民不仅清算纳粹希特勒、戈倍
尔和东德昂纳克、克伦茨的罪行,也要追究具体作恶的刽子手和吹鼓手。德国小说《朗
读者》告诉人们,希特勒建立了奴役人民的暴政,女狱卒汉娜则是押解和驱遣犹太妇女
儿童走向焚毁的凶手。毛泽东发动了驱遣青年下乡的运动,黄宗英也是强迫下乡的帮凶。
知青下乡是现代中国人绕不开的悲情话题。两千万男女青年在无外敌入侵的和平时期从
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的大规模强制迁徙,牵动了中国主要大中城市的每一个家庭
和单位。造成了亿万人民财产、生命、亲情、婚恋、教育、就业一系列的严重困难,影
响了中国社会几代人的命运和精神面貌。这一场重大的变乱,牵涉其...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上山下乡:黄宗英和她的现代贞节牌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7 10:16:38 2017, 美东)
作者:彭小明
中国政坛即将接纳一代知青中的政治人物成为主要领导人,于是“知青”道路的文学作
品又应运而生,尤其是所谓的青春无悔之类的喧嚣又再度红热起来。可是知青道路的“
青春无悔说”立刻遭到了迎头痛击,至少在网络世界变得难以藏身。
这里介绍一下黄宗英的情况。她是1949年前的老影星之一,后来改行写报告文学,晚年
以黄昏恋(对象是卧底文人冯亦代)出名。老知青痛恨上海女作家黄宗英!她是万恶的
上山下乡政策的吹鼓手,并籍此浪得名作家之名。德国人民不仅清算纳粹希特勒、戈倍
尔和东德昂纳克、克伦茨的罪行,也要追究具体作恶的刽子手和吹鼓手。德国小说《朗
读者》告诉人们,希特勒建立了奴役人民的暴政,女狱卒汉娜则是押解和驱遣犹太妇女
儿童走向焚毁的凶手。毛泽东发动了驱遣青年下乡的运动,黄宗英也是强迫下乡的帮凶。
知青下乡是现代中国人绕不开的...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11
因收听敌台被判重刑《知青之歌》作者冤狱九年
任毅
不知不觉,下农村已经半年了。美好的愿望都被严峻的现实击得粉碎,严重的问题
是教育农民,还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两句话都是他老人家讲的,不能讲哪句正确
哪句不正确。
也就是在那时候,1969年5月的一天,我们来到了江浦县汤泉公社原五中插队的初
三同学伍××的小村庄,见到了南京到新疆插队的高世隆所作的《塔里木——我的第二
故乡》的歌曲。“独在异乡作异客”的共同感受深深地触动了我,唱着唱着我不由动情
了,低沉、缓慢、思念家乡的歌词也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知青。在场的不知道哪一位同
学讲:“工人有工人的歌,农民有农民的歌,我们知识青年为什么不能有一首自己的歌
曲呢?”由于原歌曲太短,不能抒发我们知青的感情,唐义龙把续写的任务交给我去完
成,我接受了。可敬的唐义龙同学无论在我逮捕后还是艰难的平反过程中,都义无反顾
地承担了责任,这在我的平反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至今我都深深地感激他,愿
他“好人一生平安”。
5月的江浦农村,正是麦收的季节。我们第一次参加这超体力的沉重的劳动。跟着
太阳起,伴着月亮归是我们那时的实际生活写照。夜已经很深了,同伴们...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12
(1973)第104号关于黄砚田、李耀东奸污迫害女知青的通报。黄砚田,黑龙江建设兵
团十六团团长,四十九岁,江苏泗阳人,一九四三年入伍,一九四四年入党。李耀东,
十六团参谋长,四十八岁,河北迁西人,一九四四年入伍,一九四三年入党。奸污、猥
亵女知青达数十人。有的被黄奸污后,又被李奸污。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国务院知青
办《情况反映》
1975年4月28日转发浙江省革委“关于处理祝江就奸污迫害女知青案件的通报”。
祝江就,浙江省江山县丰足公社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四十四岁,一九五〇年入伍,
一九五四年入党。用各种手段奸污女知青八人,猥亵八人,还奸污其他妇女八人,甚至
强奸病妇。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云南省知青办《情况反映》(第14期)关于云南生产
建设兵团破坏知青上山下乡案件的处理情况。据不完全统计,云南生产建设兵团自一九
六九年组建以来,共发生破坏知青上山下乡案件四百一十一起,其中奸污案二百零七起
,捆绑吊打案九十八起,凶杀二起,逼婚三起,打击报复五起,煽动外逃一起,死因不
明三起,猥亵八十三起,强奸未遂九起。犯罪人员中,现役军人占一百一十六人(师级
干部四人,团级九人,营级三十一...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北大荒的女知青与男干部
来源:《生命中的兵团》作者:朱维毅
2012年8月20日,原兵团54团第一任团长章某病逝于辽宁,享年86岁。5师的上海知青陆
建东给我介绍了一篇回忆他的文章,是现居美国的原54团章团长的警卫员、北京知青俞
晓阳写的,读来令人感叹。这里节选部分内容如下:
团长是一方的太上皇,38万亩土地,2.8万人的吃喝拉撒睡,革命备战生产,都是他一
肩挑。他的军人风度很足,处理事情自信心十足,动不动就发脾气,骂人,让大多数人
害怕,少数人又敬又怕。他精力十足。在团部人员修红光湖水库的时候,我白天跟他一
天,累得筋疲力尽。到了晚上,他还要从工地带回干部进办公室谈工作。通常我要到管
理排打好开水,准备好麻花或面包一类的夜宵,然后就回去睡觉了,不知道他们熬到多
晚。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我对一号(首长)的感觉只能用“敬畏”二字形容。
突然有一天,兵团颜副司令员驾临54团,召集全体现役干部在小会议室开秘密会议。我
们连送水的任务都给免了。晚上,警通排通知我到小招待所陪颜副司令休息,无非是帮
他收拾床铺,打点水洗脸洗脚。他临睡前还和我聊了天。当警卫员的第一素质是嘴要严
,我没敢造次乱打听。颜副司令员问了问我对团长的...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547
14
20世纪60年代末,我下放在苏北串场河东一个偏僻的乡村。那里的农民当时很穷,住
的房子都是茅草盖的“顶头舍”(即山墙呈南北方向,门户就开在南山墙上),吃的是杂
粮。
插队第二年的冬季,我们就遇上了可怕的粮荒。我们这些身在异乡,无任何外援全
靠分粮分草过日子的插队知青,常常寅吃卯粮,不断预支,往往麦子没上场,玉米已吃
光,而生产队除备战粮、种子粮外,也难以满足我们隔三差五的借粮要求。没有办法想
,只得晚上到集体田里挖胡萝卜充饥。
但这个办法不能长久,一旦败露后果不堪设想,况且这萝卜消化快,对我们这些饭
量正盛的年轻小伙子来说,起不了多大作用。更伤脑筋的是,我们几个知青都被分配在
男壮劳力组,尽干挑担挖沟的力气活,腹中的空虚常使我们不能尽力为之,因此又遭到
同组一些社员的议论。每晚收工回到牛棚里(当时知青宿舍还未盖,只得暂与牛同宿),
知青们一个个脸色沉重,愁眉不展,不知道这样的苦日子熬到哪一天才能出头。
有一天,缸里彻底断粮了,因超支太多,生产队再也不肯预借粮食给我们。大家坐
在铺边发呆,同组的小杨竟女人似的呜呜地哭起来。我咬咬了嘴唇,蓦地吼了一声:“
去抢粮!”大家先是一愣,随之便齐声... 阅读全帖
z*****g
发帖数: 75
15
黄丽丽,出生在上海,1975年高中毕业后分配到北大荒当知青,由于父母害怕如此漂亮
的女儿只身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吃不了那个苦,就托人找街道领导说孩子有肝炎,提前找
到了亲戚医生开了证明,就没按时下乡。可装病有装病的麻烦:不能出来找个临时工挣
钱。在家待着太无聊,她就下决心下乡去锻炼。这在家里无所事事,就比坐牢还难。坐
牢除了无期徒刑,基本上都有个时间盼头,哪怕是二十年。可这蹲在家里假装养病,不
知道何时国家才会取消知青下乡政策。可她拧不过母亲的执拗,只好下决心在家里把牢
底坐穿。
凑合了不到一年,丽丽再也不忍受了了,便跟父母摊牌:不下乡蹲在家里什么时候是个
头?那干脆死了算了。那么多人都下乡了,人家不也活着呢?我也要去经风雨见世面!
在大风大浪里锻炼成长,而不是躲在家里让父母养着作假当病人。这样,1976年初,丽
丽就下乡去了北大荒。她就成了她们那个生产队最后一位来到北大荒的上海知青。
丽丽是高中里的第一美女,她不仅学习好,性格特别开朗,深受老师们和男同学们的喜
欢和女同学们的羡慕嫉妒恨。好在丽丽不计较,跟女同学们的关系也算融洽。皮肤白皙
的她又在屋里装病捂着,到北大荒后跟在那里战天斗地与...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4019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伤痕文学:知青大返程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
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1978年云南
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了全国知青大返城的序幕。
一、到1978年年底,大规模的上山下乡运动进入第十个年头,全国下乡与支边的知青总
数已高达2000万人,实际尚在农村或边疆接受“再教育”的还有1000万。
全国的知青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插队落户,如遇机会,可以被抽调回城。另一类便是
支边的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他们名义上是兵团战士,享受微薄的工资,但不能招工回
城,也不能招干,这样的知青有200万人,占全国知青的五分之一。
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常年生活在条件
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更迫切。一
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
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
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导致这次运动的一个前提原因是,这年秋天,全国上山下乡工作会议在北京开了40多天
...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17
正文揭秘:
1978年云南知青 集体大返城事件爆发前后
2010年08月30日
核心提示:由于兵团知青大多是1969年前后从京津沪及部分省会城市来到边疆的,年数
长达七八年以上,常年生活在条件艰苦的基层连队,看不到前途,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
,所以他们要求返城的愿望比插队的知青更迫切,更强烈。然而,粉碎“四人帮”两年
过去了,国家的整体情况在好转,唯独知青的生存状态未得到根本改善,这就必然导致
他们对有关政策强烈不满。一些了解知青尤其是兵团知青内情的人不无忧虑地说:“知
青状况如果不从根本上加以解决,我看迟早要出乱子!”果然,就在1978年的年底,震
撼全国的云南知青大返城运动爆发了。
本文摘自:
《世纪风采》2010年第8期,
作者:王心文,
原题:云南知青大返城事件爆发的前前后后
1968年12月,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这一指
示的发表,标志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已发展为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大运动。其时,上山
下乡“一片红”成了“文革”的一个“战略部署”,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为运动推向
极端,从而改变了一个时代的面貌。1978年云南知青的集体抗争事件拉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2015年5月14日,我在一个知青微信群里看见了朱克家先生的一段留言——
“当年我也算是一个知青典型,这几年也参加了一些活动,其中有邢燕子,侯隽,
董加耕,薛喜梅等当年著名人物,他们中不少人都对知青运动持肯定态度。有些人会问
我,我不会口是心非,虽然我是自愿的,但对69年之后的知青运动是否定的。其实不用
多深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更左的朝鲜,将正在上学读书的学生,停
课搞运动,然后无奈地将学生送去边疆,农场,农村。69届只是小学刚毕业,53年出生
只有16岁,一片红,意味着没有选择,真正有点知识的是高中66,67届,比例很少。我
所在的傣族与僾伲村寨,另外,李建伟在的地方更原始,到公社需爬7个小时山路,无
论再苦,我们并无怨言。但是,错就是错,因为不是几个人,而是近二千万人,不少国
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仅是我,一些知青朋友对这段留言都认为作为当年一个被捧红的“知青典型”,
到了今天能够说出这番话,值得肯定!
一、无法原谅的昨天
1、无法原谅的难度在于敢不敢自我否定
朱克家,这三个字对于当今的年青人是陌生的,但对于经历了“文革”期间上山下
乡的知青们是熟悉的。
朱克家,... 阅读全帖
o****y
发帖数: 26355
19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后期,中国共产党组
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目录
简介
背景
发展
1. 起源
2. 起始
3. 序幕
4. 高潮
5. 回城
目的
形式
影响
意义
后果
评价
1. 正面
2. 反面
著作
1. 小说
2. 电视剧
3. 纪实
简介
背景
发展
1. 起源
2. 起始
3. 序幕
4. 高潮
5. 回城
目的
形式
影响
意义
后果
* 评价
1. 正面
2. 反面
* 著作
1. 小说
2. 电视剧
...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幸运的上访户,倒霉的牺牲品
我知道的李庆霖上书毛主席的一些情况-----张玉钟
1972年1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县小学教师李庆霖给中共中央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反
映他儿子李良模上山下乡中屡遭苦难的状况。信寄出4个多月后的1973年4月25日,毛主
席亲笔给他回信,并给他寄了300元人民币。随即李庆霖的名字全国家喻户晓。他的这
封信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两千万知识青年的生存状况。当年,我才23岁,也是一个下乡
知青,比较幸运的是已在莆田地委宣传部通联站工作;这是个专门从事新闻报道的机构
。由于工作关系,我多次陪同新华社记者采访李庆霖,是莆田地区内第一个知道毛主席
回信的人,也是因此事第一个接触李庆霖的人,因此我有许多第一手资料。后来我读了
许多关于此事的报道文章,其中不少与事实有出入,现在此事早已成为历史,我想把许
多还鲜为人知的情况及细节,归纳为几点解密于此以飨世人
一、李庆霖的信是如何到毛主席手上的?
1973年4月29日,也就是毛主席给李庆霖回信的第四天,新华社福建分社记者赖玉
章突然来到莆田地委,点名要我陪他去办一件事(地委宣传部通联站共9 个人中只有我
一个莆田人,他每次来莆田采访多数由我陪同)。这一次他...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1109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据说一个女知青的遭遇结束了知青运动的苦难历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2 15:04:52 2012, 美东)
一个被蹂躏致死的女知青
知青回城运动时期,知青们都使尽浑身解数,争取早日回城,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早
上会不会有新的中央文件传达:知青停止回城,就地革命到底。
因为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有权势的有关系的都回城了,剩下的男女青年都像疯子一
样暗中钻营。凡是回城的,都得过三关斩六将。这三关是,连部、营部、团部,这六将
是,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团长、团政委。
一个文弱娟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青年,也和大家一样,拚命钻营,虽然花去
了在北京当教师的母亲大半生的微薄积蓄,总算斩掉了几个大将,通过了连营两关,但
是由于她体质太弱,不能“献身”,最后在团政委那里卡了壳。
团政委对她背来的大包烟酒、奶粉,以及北京特产果脯什锦糖根本不屑一顾:“
这些东西我太多了,家里都堆满了。我只关心你在这里十来年,思想究竟有没有改 造
好?究竟听不听党的话?...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1828
2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上山下乡运动
上山下乡运动指的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中
国共产党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
目录
[隐藏]
* 1 开始
* 2 上山下乡
* 3 回城
* 4 影响
* 5 运动目的
* 6 评价
* 7 相关文艺作品
* 8 参考资料
* 9 参见
* 10 外部链接
[编辑] 开始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
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
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青年,便是
他们的典型代表。
上山下乡运动最早可以追溯到 1955年。当年,河南省郏县有一批中学生回乡参加农业
合作化运动,毛泽东为此写道:
“ 组织中学生和高小毕业生参加合作化的工作,值得特别注意。一切可以到农村
去工作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
作为的。 ”
毛的这段话,后来被广泛...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送给当年的知青兄弟姐妹们 (2015-11-11 07:31:47)
【新编三字经】
文革初,世道变,斗争近,文化远。批海瑞,评罢官。继而之,三家店。讨邓
拓,倒吴晗。清华附,走在前。红卫兵,马当先。首发起,圆明园。写三论,谈接班。
毛主席,写复函。曰马列,千千万。归一句,是造反。如醍醐,当头灌。应声起,青少
年。爹英雄,儿好汉。破四旧,摘牌匾。大学生,搞夺权。大字报,贴校园。闹停课,
搞串连。天安门,等接见。中小学,校门关。无所事,到处钻。看武斗,抢传单。新北
大,井冈山。攻大楼,断水电。挖地道,土炸弹。楼上扔,暖气片。挨了砸,抱头窜。
进清华,瞧新鲜。推校门,烧会馆。王光美,台上站。乒乓球,当项链。一折腾,近两
年。工宣队,来接管。临发配,傻了眼。这才知,被人涮。六九届,老高三。青春期,
不得闲。没学上,自己玩。热带鱼,称神仙。黑玛丽,红蓝剑。养鸽子,挥竹竿。琉璃
瓦,庙顶掀。半导体,自己攒。二极管,单双联。自己焊,线路板。矿石机,最简单。
八个管,是牡丹。外国歌,两百篇。赶时髦,听唱片。莫斯科,郊外晚。山茶树,把我
盼。飞军帽,练贼胆。拍婆子,更抢眼。学喝酒,练抽...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4
一个被蹂躏致死的女知青
知青回城运动时期,知青们都使尽浑身解数,争取早日回城,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早
上会不会有新的中央文件传达:知青停止回城,就地革命到底。
因为一切都是暗箱操作,有权势的有关系的都回城了,剩下的男女青年都像疯子一
样暗中钻营。凡是回城的,都得过三关斩六将。这三关是,连部、营部、团部,这六将
是,连长、指导员、营长、教导员、团长、团政委。
一个文弱娟秀,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女青年,也和大家一样,拚命钻营,虽然花去
了在北京当教师的母亲大半生的微薄积蓄,总算斩掉了几个大将,通过了连营两关,但
是由于她体质太弱,不能“献身”,最后在团政委那里卡了壳。
团政委对她背来的大包烟酒、奶粉,以及北京特产果脯什锦糖根本不屑一顾:“
这些东西我太多了,家里都堆满了。我只关心你在这里十来年,思想究竟有没有改 造
好?究竟听不听党的话?困难别说给我听,按照党的一贯政策,那都是要你自己去克服
的。回去想清楚,否则就别再来找我了。”
女青年回去哭了一整夜,便写了一份遗书给北京的母亲,说自己回城没希望了,只
有死路一条了。
远在北京的母亲眼看邻居同事的儿女纷纷回城,天天望眼欲穿,希望有一天女儿
...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5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薛喜梅跌入了人生的低谷。1980年,当了12年“农民”的
薛喜梅回到了郑州,组织批准她到河南农业大学深造。两年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河南省
农业科学院,后任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信息研究所所长,2006年退休。
上世纪50年代,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因毛泽东的亲笔批示而享誉全国,后来更名为“广
阔天地大有作为人民公社”。在那股波及全国的知青上山下乡的洪流中,“广阔天地大
有作为人民公社”成为中国知青运动的“圣地”。来自北京、郑州等地的知青源源不断
地涌向这里,从这里走出了全国党代表和中央候补委员卢忠阳、全国人大常委薛喜梅、
中共十大代表杜银娣、七届全国人大代表黄法娃等风云人物。
虽然,昔日闻名全国的知青典型早已黯然谢幕,他们的生活也归于沉寂。但是,那段火
红的岁月和点燃了一代年轻人热情的知青记忆永远不会被湮没。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1954年夏天,河南郏县大李庄乡大李庄、邱庄、吴堂、杨庄四个村组织32名知识青年回
村参加农业合作社,有效地解决了合作社缺乏会计和记工员的问题。这一举动在全国开
了青年知识分子参加农村工作的先例。随后,大李庄乡的做法引起了许昌地委领导的... 阅读全帖
h*h
发帖数: 27852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女知青谈乡下的男女关系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123 (小亮),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女知青谈乡下的男女关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19 03:41:14 2015, 美东)
我那时总也想不明白:我长得并不难看,怎么就没有一个男孩跟我找对象?
和我一同到“星火”插队的小芸没比我漂亮,一来就有好几个小伙子粘上了她,她还看
不上眼,隔三差五跑回镇上去和化肥厂的工人谈恋爱,在生产队劳动纯属“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有时深夜了才由男朋友自行车送回,还让我替她开门,一度令我心生憎嫌
。不过,转年她就嫁到宁波那边去了。
星火大队田多,男人做不过来,做得心烦,也就不会怜花惜玉。这里的女人太苦,生来
要担负比男人更重的责任,每天一同下田,回到家里,男人搁起脚歇力,女人烧饭、喂
猪、奶孩子。这里的姑娘都想找个机会往外跑,大都不太愿意与本队的小伙子搞对象,
听说谁和本队的搞上了,无不鼻孔里打哼哼:“闭着眼摸,还摸个好点的!”有一次,
水娥姑娘从山里相亲回来,脸上满是得意,说起山里的情形:那山叫“银子山”,村居
散落在山坞里,傍着一条弯弯曲曲的...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160
北极光
中国的农民大众千百年来忍辱负重,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每一个不是农民的中国人首先
要尊重农民,首先要视农民为平等的人,然后才是农民,西方人的思维是这样的。在中
国,很多人没有这种思维,封建时代的帝王没有这种思维,共产党的官僚更歧视农民,
他们更不可能有这种思维。他们视农民为草民,为百姓,根本没有人和人是平等的这种
思维。作为中国知青一代的一员,我曾在农村和农民同甘共苦地生活过一段时间。但在
农村生活期间,我始终认为自己是知识青年,不是农民,也就是说,我根本没有首先视
农民为平等的人这种思维。我后来回城工作,上大学,直到出国,我一直都认为农民就
是农民,从来就没有认为农民应该和我这样的城市人,国家干部一样享受完全同等的待
遇和生活。我在国外生活的头十年也没有这种思维,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后,思维方式
和思想意识才逐渐改变,才开始认识到自己在中国几十年形成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和
西方国家人民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差距很大,落后了半个多世纪。
中国的农民地位低下,受...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 难忘的1977全国高考(上
难忘的1977全国高考(上)
解滨
电视连续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中差不过有5集专门说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那些往事
。有些网友说,参加高考乃每个年轻人天经地义之权利,凭什么就为这事往邓小平脸上
贴金? 还有些网友认为那是华国锋的功劳,跟邓小平有何干系? 先撇开这些争议不谈
,我可以告诉大家,有很多人这一次是流着眼泪看《邓》剧中关于恢复高考的那几集的
。 为什么流泪? 因为《邓》剧中说的很多事情,确实就是这些人当年的亲身经历。
当年很多“知青”真的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一辈子几乎没有什么希望了。 是高考
给那些人提供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命运转折的机会。 是高考让那些人脱离了社会的
最底层。 是高考让那些人成了后来国家建设的栋梁。 也是高考使给了那些人一次自由
思想的机会,最后终于明白了以前无法明白的许多大事。 那些人之中,也包括我。 我
来说说当年参加文革后第一次高考的经历吧。
我既不属于“老三届”,也不是77级的应届毕业生,但我却和“老三届”那样,有过上
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经历。 我中学毕业时,文革已近尾声了。 那几年城市所有的高中
毕业生都必须“上山下乡”,但谁家都怕,都拼命躲避。 家...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知青--难忘上山下乡的日子
知青老照片:1968年2000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当年插队时的乘车证:承载着无限的回忆。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文章引述了毛泽东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
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在全国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此后
到1978年,有近2000万知青上山下乡,接受“很有必要”的“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
但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
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邢
燕子、侯隽、董加耕等一大批优秀青年,便是他们的典型代表。因此,广义的知识青年
上山下乡运动,从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前后经历25年,知青总数达2000万人左右。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殊的历史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条特殊的道路。在这条道路
上,有宝贵青春的荒废。有美好理想的破灭,有生活信心的动摇,更有一代知青的奋斗
业绩。在国家最艰难的岁月,是他们同当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支撑着共
和国大厦。较之后来的青年,他们更多一些对人生艰辛的领悟,更多具有吃苦耐劳的品
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单纯字面...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个知青故事
三个知青故事
送交者: 花蜜蜂 2014年11月23日09:39:22 于 [七荤八素] 发送悄悄话
知青王曼丽
蜜蜂发表于:2012-06-19 15:21
蜜蜂虽然是创作家,但是保证《知青王小妹》的悲惨故事是真实的,所谓很惨还因为县
城里尽人皆知,把人家的一生都毁了。
人到中年博你的生活处境太美丽,所以你将信将疑。再给你一个故事如何:
我跟蜂婆子结婚时候,她的一位同班男同学一起留校的也结婚,我们楼上楼下互相访问
都沉沁在改革开放的幸福中。
后来我们都有了孩子,更忙更幸福!但是他两口子常常吵架不愉快我们都去劝过,其实
他老婆王曼丽长得蛮漂亮的,女儿也很乖。
他后来去考研究生到长沙读书,不经常回家我们认为路途遥远很正常。王曼丽默默地带
着孩子,比较沉默一些我们仍然在来往。
有一次暑假我们回家乡他老兄来我家玩,竟然带来一位女同学跟蜂婆子也是同学Of
course.我妈认为他们是两口子我们都笑。后来蜂婆子陪同他们去玩,他们走了我告诉
妈他们只是同学。
我妈说:老娘几十年看人从来不走眼任何妖魔鬼怪都逃不出我的判断!
玩完后他们没有一起回来蜂婆子很不怎么地告诉我他们住旅馆去了。我说他们幸好住旅...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8502
31
☆─────────────────────────────────────☆
Physmolecule (斐丝~) 于 (Sat Aug 22 10:10:24 2009,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Luckydevil ( so what?),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诱鸡记:我的WS经历--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21 19:26:57 2009, 美东)
诱鸡记:我的WS经历
作者:张哲瑞律师 发文时间: 2009年08月21日 17:06:04
近些日子来,网上关于猥琐男(WSN)的讨论可谓是如火如荼,赞扬者有之,贬损者有之。
其实, 据我看来,WSN的有些特征不过是中国男人的传统美德:勤俭持家,艰苦朴素的
具体体现。从熟门熟路的故乡来到陌生的异国他乡,除了少数贪官或大款的子女外,谁
没有经历过节衣缩食的日子呢?退一步讲,即使在国内,这种因环境所迫的节衣缩食的
做法也曾经一度在全国很普遍,现在人民相对富裕了,但可能在少数贫困地区依然盛行
。我本人就有过这么一段难忘的WS的诱鸡经历。
那是在1975年冬天,...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玉清心:多少“逃港”知青 魂飘大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28 10:24:40 2017, 美东)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
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失败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自杀。有二百
多万人成功偷渡香港,三百多万人死在偷渡路上,两千多万人参加偷渡香港这一行列。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 阅读全帖
n****d
发帖数: 2241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主流媒体终于开始对文革批判了
专题:知青岁月真的是“青春无悔”吗?
【评论】老知青悲贱 新知青荒唐 女知青被糟蹋现象很普遍
【热议】谢逸群:某些知青说“青春无悔”纯属自我安慰
艰苦而单调的生活无异于劳改
农村生活贫苦,这是人所公知的,城市青年下乡后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其不适
也可想而知。他们中断学业,长期务农,造成知识人才严重匮乏,学术后继乏人。上山
下乡运动声称令中国城市青年能接触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但是这种以强迫封锁的方式,
使得他们了解深入知识只限于课本文字和政府宣传。在一些农村地区,知识青年受到当
地干部的管制和欺压。他们很难谈得上有人身自由,有些青年为了返城不得不行贿乃至
献身。因此有人认为上山下乡是对人民的愚弄和变相迫害。林立果(林彪之子)等起草
的反对毛泽东的纲领性文件“五七一工程纪要”指出,让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变相
劳改。【详细】
将上山下乡运动美化,鼓吹苦难,甚至说“为国家扛着苦难”,无疑是遮掩了政权作恶
的本质。所谓的“青春无悔”,应该是对青春时光的追忆,而不是对往昔苦难的向往。
否则,罪恶无法曝光,暴政得不到批判,经验得不到吸取,剩下的只是苍白追忆和虚假
的美好。

无数家庭骨肉离散...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4
从中共1949年建政,到1997年香港主权回归,每天都有逃港事件发生。每次逃亡高潮,
都出现在中共政治动荡大开杀戒或经济危机民不聊生的时期。文革期间的“逃港”,曾
有过一天逃港7万人的“井喷”记录。文革逃港潮,知青是主力军。
《偷渡香港》作者陈通教授于1979年冒死逃到香港。据他调查统计,70%的逃亡者是失
败的,20%的逃亡者死在路途中,只有10%的逃亡者有机会成功到达香港。他说,最保
守的估计,当一个人成功逃亡到香港时,至少有一个人死在逃亡途中,还有许多人逃亡
失败被抓捕毒打、批斗关押、劳教劳改、被枪毙、被饿死、被迫害致死或自杀。有二百
多万人成功偷渡香港,三百多万人死在偷渡路上,两千多万人参加偷渡香港这一行列。
当年有多少知青卷入这场偷渡潮?又有多少人葬身鱼腹?据民间调查,在广州老三届知
青中,全班百分之百的卷入偷渡潮的都有。每个班少则几人,多则十几人。以此类推,
全广州一百多所中学,该有多少人?他们历尽千辛万险,屡试屡败,屡败屡试,冒死投
奔自由世界。
陈秉安在《大逃港》中提到广州培英重点中学,那是座百年名校,师资力量雄厚,培养
了大批优秀学生。但68年,将近百分之八十的初高中...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三千六百万人的墓碑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新三八,你是上吊,还是投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25 23:37:17 2017, 美东)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4188897956527773
事实胜于雄辩!
氵-居友
12.25 17:36
阅读13万
《彻底颠覆毛派观点,毛粉看后一半上吊,一半投河的文章》
楼行健:毛究竟有什么功绩呢?
毛犯过错误,许多是重大错误,这点恐怕已是大家共识,但部分人认为毛也是有功
的,应客观完整地看待和评论毛。那么毛究竟有哪些功绩?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下。更
多文章请加yiyi86yi这里随时可能被和谐。
一,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这是最常见到的,毛的最大功绩。我们不妨来认真分析一下,所谓“三座大山”即
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则本主义。在二战前,中国许多地方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
,东北和台湾割让给日本;香港由英国掌管;澳门由葡萄牙掌管;上海、天津、青岛、
大...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6372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看王小波的知青生涯
◎每月3两花生油、38斤大米;
◎煮过蟒蛇吃、被疑用气枪打过队长家的狗;
◎老职工将其与高个女知青那佳配对;
◎喜欢象棋和书籍
喜欢赶集、象棋和书籍,不爱钓鱼爱打老鼠
王小波曾煮条10斤大蟒蛇
王小波的组长王文杨说,1组的知青共有20多个,起初大家干活都不行,过了两
三个月之后大家才渐渐进入了状态。王小波十分内向,起初他经常叫腰疼,请病假,不
吃饭。这样次数一多,就常被队长看到。
14队的老队长冯有建今年已经80多岁,采访中得知他对以前的事已经回忆不起
来,耳朵也听不见。王文杨说,当年老队长说话声音很大,语调很生硬,每次见到小波
不下地干活就大吼:“你干嘛不下地干活,又想偷懒!”这样一来小波就更不干了,他
不喜欢队长。
“后来我给他做思想工作,只要一见到他不出工我就会问他,你吃饭了没有?身
体又不好了吗?人是铁饭是钢,一定要吃饱饭,身体不好就要到卫生室去看看,要注意
身体。”王文杨说,“小波喜欢听这样话,从那以后他干活也好了,一百多斤一袋的谷
子,他一甩手就能从齐膝的水田里扛出来。”
农场的生活很单调。春夏季节早上7点半出工,中午11...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184
37
来自主题: Fujian版 - 无法删除的城市记忆
无法删除的城市记忆
(2004-06-09 13:45:58)
——永定先锋烟场厦门老知青纪事
背景交代
对于厦门人而言,1963年开始的上山下乡运动是不堪回首的。那年奔赴山区的鹭岛知青,
主要分布在永定西溪农场和先锋烟场、光泽坪溪农场、武平跃进烟场、沙县水南农场和南
阳林场、邵武宝积林场、龙海程溪农场,以及同安、浦城、三明、明溪、云霄、光泽等地
的农林场,总人数1000多人。
需要特别备注的是,这些“文革”前的老知青,其遭遇比后来的“老三届”更加苦楚。在
改革开放前,“农业工人”的身份使他们长期与招工无缘;1978年后知识青年落实政策大
返城,这些人又一次望乡兴叹。时代的阴差阳错,使他们成为被忽略的一群。
本报去年10月16日、11月1日和11月22日,曾以《不该被遗忘的群体》、《撞响心灵的回
音壁》和《留待历史存档的备忘录》等6个专版,进行《厦门老知青命运大追踪》系列报
道,本专题是这种强烈关注的继续。
少年不识愁滋味
原先锋烟场知青林福海,回忆起41年前的情景时,仍然情绪激动:“记得离家的那一天,
母亲在房中哽咽;从不掉泪的父亲,竟然嚎啕大哭。对于阅历不广的父母,永定是遥远而
l******3
发帖数: 293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女知青谈乡下的男女关系
我那时总也想不明白:我长得并不难看,怎么就没有一个男孩跟我找对象?
和我一同到“星火”插队的小芸没比我漂亮,一来就有好几个小伙子粘上了她,她还看
不上眼,隔三差五跑回镇上去和化肥厂的工人谈恋爱,在生产队劳动纯属“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有时深夜了才由男朋友自行车送回,还让我替她开门,一度令我心生憎嫌
。不过,转年她就嫁到宁波那边去了。
星火大队田多,男人做不过来,做得心烦,也就不会怜花惜玉。这里的女人太苦,生来
要担负比男人更重的责任,每天一同下田,回到家里,男人搁起脚歇力,女人烧饭、喂
猪、奶孩子。这里的姑娘都想找个机会往外跑,大都不太愿意与本队的小伙子搞对象,
听说谁和本队的搞上了,无不鼻孔里打哼哼:“闭着眼摸,还摸个好点的!”有一次,
水娥姑娘从山里相亲回来,脸上满是得意,说起山里的情形:那山叫“银子山”,村居
散落在山坞里,傍着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房子都很宽敞,楼窗、板壁散发着暖暖的松
脂香;那里的妇女不用下田,不用挑肥担秧;烧柴尤为方便,灶孔特别大,烧一顿饭少说
要一捆柴,不像这里的女人连一根稻草都舍不得浪费。水娥还介绍了山里人冬天洗澡的
奇特方式:在某人家一间小屋内,左邻右...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37
39
睡梦中听到电视很热闹,醒过来才发现正在放电视剧 《养父的花样年华》,说的
可能是文革年月的事情,一个女知青怀孕了,单位追究是谁干的,掀起巨大风波;怀孕
的女知青却守口如瓶,而真正的肇事者怕影响前程 也不承认。在追查和批斗的过程中
,女知青分娩了,却死了。追究或许还在进行?我要上班了,没有继续看下去,不知下
文。
一个女子未婚先孕要引起 这样的轩然大波?调查,追究,批斗?在今天看来这是
极其荒诞的,但在当年确实是这样的。那电视剧的情节,让我想起很小的时候我们那里
发生的两件女子未婚先 孕而引起的悲剧。两个女子和两个男子都选择了自杀,比电视
剧中的故事更为惨不忍睹。这事发生的时候,应该是1975年左右,文革的后期。我那时
候上小学, 八九岁左右吧,只知道发生大事了,死人了,但为什么死人,大人们不会
告诉我们。但从他们的悄悄的议论,以及以后逐步的了解,知道了事情的原委。
我们家居住在两个公社的交界处,一边是我们大队,叫做大柏林大队,另一面是我
上学的小学所在的大队,叫做丰禾大队。丰禾大队本来是烽火大队,这里的群山顶上,
遗留了一些古代的烽火台。丰 禾大队的大队支书姓杜,他的几个孩子和我们在一...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0
上山下乡的人口其实和同时期从农村招进城的工人人数差不多。所以上山下乡并没有影
响工业化人口增加,而是给了不同的人以机会(即城市人的机会置换为农村人)。有专
门的论文研究过这个问题。西方教授也是这个结论(该教授反对毛,但认为数据清楚表
明毛的意图是培养其心目中的一代接班人,而不是城市青年的就业,因为同时有同样多
的农村青年进城工作)。
而同时上山下乡的知青极大地发展了农村。很多农村的教师、医生、农场、机械化操作
都是这些知青开创,后来传授给当地人的。没有这些知青,谁来手把手教那些当地人呢
?我妈当年下放就是当赤脚医生的,1970年招工回城的。1970年代,尤其是1
972年国际形势缓解之后,大量制造民用产品的企业纷纷建立,我们那里很多知青都
在毛死之前就回来了。我爸一起下放的那批知青一个都没有留下,我妈一起下放的知青
除了结婚嫁给当地的,都在毛死之前招工回城了。主要是化肥厂、油泵厂、机床厂、被
单厂、砖瓦厂、面粉厂、有线电厂、罐头厂等。我岳父岳母也都是1974年回的城(
都是1955年生)。我妈1950年生,1970年回城。当时大都15、6岁初中
毕业下放。
前几个月回去看,这些厂都没了...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知青之歌》蒙难记
操,你搞反了吧?
知青下乡,名义是“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其实就是在工业停滞萎缩的时候,减少就
业压力。
文革一结束,老干部官复原职,纷纷把自己下乡的子女搞回城市,老百姓子女也不愿意
作炮灰,纷纷以各种方法请愿(1979年的各种媒体上很多报道,要知道那还都是经过粉
饰的,真实情况不知道严重多少),矬子不得不决定立即取消上山下乡政策,知青(只
要愿意)一律回城。也是形势倒逼政策。本来中央是打算制造出一定量的就业机会再让
知青回城的,可是知青这么一闹,在没有工作机会的时候就一涌回了城,造成了大批的
待业青年。政府只好开放政策,让知青自行从事很多以前不开放给非公有制的行业,比
如百货销售、建筑施工什么的。
那天看了个温州在文革结束后经济如何发展的视频,突然明白了一个事情:我老上初中
和高中是在不同的中学,可是得到的“三好学生”奖章都是一样的;到了大学,给来自
别的省份的同学看我老的“三好学生”奖章,他说跟他的也是完全一样。那时候不知道
是咋回事,还以为是团中央统一设计的。
结果在温州的这个视频里看到了,才明白,敢情都是从温州的同一家工厂里订做的!
那时候各单位食堂的塑料饭菜票、各种塑料的证件...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2
邢燕子跟人说过“我这一生啊,就跟说笑话似的,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全是急转弯:我没想出名却出名了,还闹到中央去了;我没想当官,却有了那么一大堆的职务。
燕子队田头学“毛选”
邢燕子
讲述者:邢燕子,生于1941年1月15日,天津市宝坻县人。1958年她初中毕业时,正逢我国遭受严重饥荒的“三年困难时期”,她没有回父亲所在的天津市区,而是自愿留在农村老家司家庄务农。1960年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邢燕子发愤图强建设农村》,介绍了邢燕子的先进事迹。各大报纸、电台纷纷跟进,在全国形成空前的宣传声势,此后,她成为六七十年代全国知识青年的先进典型,郭沫若曾为她写了《邢燕子歌》。
二十几年间,她先后历任县委副书记、地委常委、天津市委书记、市政协副主席等职务,两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是党的九至十三大代表,第十至十二届中央委员。
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大批知青陆续返城,邢燕子逐渐淡出了公众的视野,陆续卸下之前的所有职务,先担任天津北辰区永新知青农场任党支部副书记,1987年任天津北辰区人大副主任。2001年,邢燕子退休。
■嫁给他,当时我不大乐意,岁数比我大了六七岁;可这是党介绍、爷爷同意的
■他家是“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天气好了,王洁光推着杨捷出来晒太阳。刘园摄
前日下午,雨花区养老院会议室挤满了100多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这些来自全省各地的老人是为住在养老院的杨捷祝寿的,当天是杨捷63岁生日。这群老人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下放知青。庆祝会上,杨捷哽咽着述说着同是知青的王洁光20多年来照顾自己的故事,让大家感动不已。
姐姐其实只是“插友”
12月7日长沙街头气温骤降,住在四方坪的王洁光一早起来,便和老伴转乘几趟公交车后来到汽车南站附近的雨花区养老院看望姐姐,并带来了防寒手套等衣物。“我猜到你今天准会来看姐姐的。”养老院门卫边开门边对王洁光说。其实,门卫一直不知道的是,王洁光来看望的“姐姐”并不是自己的亲姐姐,而是当年在益阳千山红农场插队的同室知青杨捷。
“我们睡一间房,吃一锅饭,一起劳动,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回忆起1968年12月开始在沅江千山红农场四分场七队当知青的岁月,杨捷依然很动情。当年20岁的杨捷毕业于长沙机电学校,而18岁的王洁光从长沙农业学校毕业,随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两个素不相识的人被下放到农场,并被安排住在同一间房子里,一起度过了几年艰辛却又快活的日子。那时候大家只有过年才...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4
前日11:28,王先生来电:我66岁,去年底我们一帮老知青在楼外楼聚餐,大家都喝了酒。吃完饭,我们走到西泠桥想打车,但出租车都不停。有一个知青就仗着酒劲,拦下一辆出租车,并与司机起了争执。
我以前也开过出租车的,看到他们的争执影响了交通,就把出租车开出5米远,停好。
后来民警到了,说我是酒驾,我说虽然我喝了酒,但我只是把车子停停好,以免影响交通。但民警说这不管的,我总归是开了车,就是属于酒驾。他们把我带走,拘留了一天,后来法院说我危险驾驶,关了我一个月,我的驾照也被吊销了。
我认为自己很冤,我也是出于好心才去开车的,现在我十年之内都不能考驾照了。
事情虽然过去好几个月了,但想想还是冤啊!能不能不要吊销驾照?哪怕让我现在重考一次也是可以的。
图文无关(图/摄图网)
记者林琳核实报道:王先生杭州人,66岁。1969年,他下乡到黑龙江,一待就是十年,回杭后,一直和当年一起下乡的知青们保持着联系,大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聚一聚。
去年12月17日中午,王先生和这帮老朋友在楼外楼聚餐,席间聊得开心,他一个人就喝掉3两白酒。下午2点多,大家出门打车准备各自回家,但等了快半个小时,都没有打到车。
“路过...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5
☆─────────────────────────────────────☆
huge999 (胡爷爷) 于 (Sun Jun 17 11:18:46 2012, 美东) 提到:
毛泽东周恩来在六七十年代对中国农村的大战略就是农业机械化,毛的口号就是农业的
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 只有农业机械化才能把中国这样的农业国实行现代化。当时的
目标: 到八十年代末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而周总理的四个现代化目标是在20世纪末
实现工农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比四化早10年。
要农业机械化的前提,不但是要工厂生产出农机,农村也要把机耕路马路水库榘道修起
来,这就需要有点文化的知青去帮忙。 不是某些人说的知青到农村去没事做抢农民的
工作。
☆─────────────────────────────────────☆
goodegg07 (goodegg) 于 (Sun Jun 17 12:30:38 2012, 美东) 提到:
狗屁不通,
机械化是释放劳动力,
农村劳动力本来就严重过剩,
再来2000万知青,
更加过剩了.
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通过人口转移到农村从而实现...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46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iqing/200905/0504_5419_
七一年十一月七日 晴
归楞:
树放倒后,打掉树枝的树干由东方红拖拉机拉到楞场边,按四米、六米、八米,锯成楗
子。然后,抬木头归楞,按规格、
粗细分楞成堆。抬木头边练边干,真抬了,才对抬木头的危险深有体会。其危险不是自
己注意就能避免的,要靠同时抬木头的四人,或者八人同心协力、节奏一致,工具、跳
板、保险操作准确无误,才能保证整体的安全。我们的班长个小,一不小心,把腿压伤
了。
七一年十一月八日 晴
前几天,有人到老林中下套,昨天逮住一只兔子,今天又套住一只。大兴安岭的兔子全身
雪白,只有两个大耳朵尖是黑色的,个还挺大的,约5斤/个。大兴安岭有一个规矩,不
管谁打的野物,背回来一起吃,见者有份。只有皮归打着野物的人。
大家一看,白兔挺容易套,都来劲了,我也弄了一段钢丝,长1.3米,头部烧红连炉灰
一起缓缓冷却、退火,再拆成一根根的钢丝,一头用老虎钳弯曲扎成活套,套拉大到直
径25cm时,钢丝在套扣位置弯一个小弯,使套张开后暂时不滑动,一遇外力,钢丝活套
立即收小...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7
彻底颠覆毛派观点,毛粉看后一半上吊,一半投河的文章
【中华论坛】 楼行健
颠覆毛派的文章,估计毛派看后,能伤心一大片
楼行健:毛究竟有什么功绩呢?
毛犯过错误,许多是重大错误,这点恐怕已是大家共识,但部分人认为毛也是有功
的,应客观完整地看待和评论毛。那么毛究竟有哪些功绩?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下。
一, 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这是最常见到的,毛的最大功绩。我们不妨来认真分析一下,所谓“三座大山”即
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则本主义。在二战前,中国许多地方被帝国主义列强 控
制,东北和台湾割让给日本;香港由英国掌管;澳门由葡萄牙掌管;上海、天津、青岛
、大连、武汉……有许多外国租界地,等等。
1, 推翻第一座大山——帝国主义?
(1),东北的收复是随二战结束,日本投降而回归中国的,很难算做毛的功劳,毛
从来没到台湾打日本,还不是一样回归了中国?让日本在二战中决定性失败的是 太平
洋战场,中国战场并没让日军伤筋动骨。即便在中国战场上,正面作战的是“国军”,
东北战场上毛自己在《毛选》中都说“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是苏联参 战。”(见《毛~
泽~东选集》...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48
彻底颠覆毛派观点,毛粉看后一半上吊,一半投河的文章
【中华论坛】 楼行健
颠覆毛派的文章,估计毛派看后,能伤心一大片
楼行健:毛究竟有什么功绩呢?
毛犯过错误,许多是重大错误,这点恐怕已是大家共识,但部分人认为毛也是有功
的,应客观完整地看待和评论毛。那么毛究竟有哪些功绩?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下。
一, 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这是最常见到的,毛的最大功绩。我们不妨来认真分析一下,所谓“三座大山”即
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则本主义。在二战前,中国许多地方被帝国主义列强 控
制,东北和台湾割让给日本;香港由英国掌管;澳门由葡萄牙掌管;上海、天津、青岛
、大连、武汉……有许多外国租界地,等等。
1, 推翻第一座大山——帝国主义?
(1),东北的收复是随二战结束,日本投降而回归中国的,很难算做毛的功劳,毛
从来没到台湾打日本,还不是一样回归了中国?让日本在二战中决定性失败的是 太平
洋战场,中国战场并没让日军伤筋动骨。即便在中国战场上,正面作战的是“国军”,
东北战场上毛自己在《毛选》中都说“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是苏联参 战。”(见《毛~
泽~东选集》...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阅读13万 《彻底颠覆毛派观点
https://media.weibo.cn/article?id=2309404188897956527773
事实胜于雄辩!
氵-居友
12.25 17:36
阅读13万
《彻底颠覆毛派观点,毛粉看后一半上吊,一半投河的文章》
楼行健:毛究竟有什么功绩呢?
毛犯过错误,许多是重大错误,这点恐怕已是大家共识,但部分人认为毛也是有功
的,应客观完整地看待和评论毛。那么毛究竟有哪些功绩?我们不妨逐个分析一下。更
多文章请加yiyi86yi这里随时可能被和谐。
一,推翻三座大山,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这是最常见到的,毛的最大功绩。我们不妨来认真分析一下,所谓“三座大山”即
指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则本主义。在二战前,中国许多地方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
,东北和台湾割让给日本;香港由英国掌管;澳门由葡萄牙掌管;上海、天津、青岛、
大连、武汉……有许多外国租界地,等等。
1,推翻第一座大山——帝国主义?
(1),东北的收复是随二战结束,日本投降而回归中国的,很难算做毛的功劳,
毛从来没到台湾打日本,还不是一样回归了中国?让日本在二战中决定性失败的是太平
洋战场,中国战场并没让日军伤筋动骨。即...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