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胡适之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o***s
发帖数: 42149
1
台湾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接受凤凰卫视《问答神州》专访时说,如果经国先生能够多活几年,多活五年,甚至多活半年,现在台湾的情况都会不一样。当年的半年后将开十二全大会,之后要选第二届民意代表。如果蒋经国任内“修宪”完成了,他定了以后,别人也不会再“修宪”,台湾的领导体制将会不同,现在就会很安定。
“八二三”立功 为蒋介石重用
金门,这个如今每一年都要接待超过20万大陆游客的旅游旺地,在1949年之后,曾经是海峡两岸军事斗争的最前线,也曾是两岸停战和解的先声之地。在这里,发生了被称为是“第二次海峡危机”的“8.23炮战”,同样是在金门,海峡两岸分别授权的民间团体签订了第一个书面协议——“金门协议”。
1958年8月23日的17点30分,郝柏村永远记得那个时刻,近3万发的炮弹分三批次从大陆倾泻到金门,“8.23炮战”爆发。而当时坐镇小金门指挥的,就是时任陆军第九师师长、39岁的郝柏村。
郝柏村:第一天打下来,把三个副司令官打死了,他们正准备去吃饭,已经先到那边坐好了,大家等部长、司令官来会餐嘛,结果三个副司令官打死了。
金门,这个距离台湾277公里的小岛,距大陆最近点却只有1800米,1949年之前...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徐志摩与陆小曼合影 资料图)
(作者:宋浩浩)我不喜欢胡适,已经在好几篇文章里说过了,本来打算写一下胡适和鲁迅的比较的,因为这样的比较文章以前在南京大学时,著名胡适研究专家沈卫威先生就要求写过,但我没写,我的原则是,我不喜欢听的课就自己看书,我不想写的文章绝不去写。我也不太喜欢沈老师写的《胡适传》,但沈老师人不错,上课很有激情,值得做个朋友,所以至今还十分想念。沈先生对胡适推崇备至,亲自到绩溪搜集了几十年胡适的资料,采访了无数胡适的后人亲戚,写成了胡适传,但也许是为尊者讳吧,胡适的劣迹沈先生一直没有揭发,沈先生只是在课堂上强调说胡适是如何杰出,名镇四海,学问极好,糟糠之妻也不曾抛弃,又讲到鲁迅,鲁迅再好还把朱安给抛弃了,害得很多学生立即喜欢上了胡适,讨厌起了鲁迅。你们看呐,鲁迅多忘恩负义见异思迁,胡适多么的忠贞老实本分啊!
其实呢?截然相反。
徐志摩是我极其喜欢的诗人,甚至对他极为崇拜,也同情他,他的那句“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伤怀黯然,单这句话就着实感动过我,几乎胜过他的所有诗句。徐志摩的那份赤子情怀以及对林徽因的终生眷恋让我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
抗战胜利后,张家孩子齐聚上海大团圆,前排从左依次为张充和、张允和、张元和、张兆和。后排从左依次为张宁和、张宇和、张寅和、张宗和、张定和、张寰和。
民国闺秀、“最后的才女”张充和6月17日下午一时在美国去世,享年102岁。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
张充和,1914年生于上海,祖籍合肥,为淮军主将、两广总督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苏州教育家张武龄的四女。在父亲的影响下,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才华横溢,公数充和为最。弟弟们多是出自北大、清华的学者、艺术家。张充和在1949年随夫君赴美后,50多年来,在哈佛、耶鲁等20多所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默默地耕耘了一生。
叶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这四个才貌双全的女子便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在苏州园林中长大的闺秀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蜕变,诗情画意的生活与错综复杂的命运不亚于宋氏三姐妹。大姐元和,喜爱文学,情系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姐允和与语言学家周有光结为伉俪;三姐兆和因为作家沈从文的追求而名声在外;四妹充和,工诗词,擅书法,成为傅汉思的夫人。她们的绝代风华牵动着人...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4
看在校友的分上,随便推荐一本啊。
《甲午中日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作者是陈寅恪的学生,这本书也是解放前他在
陈的指导下写的,写的还算公允,没有什么预设的立场。李的苦衷和面临的政治难
题在书里面写得很详细。
关于看当时的历史,我觉得有一个基本立场就是要理解当时主政人物的难处。甲午
中国刚刚被日本按住打了一顿,决定了外交不会有突破。整个晚清史,几乎所有的
经办人都被你们从头骂到尾。结果就是咸丰皇帝错,恭王错,慈禧太后错,醇王错,
曾国藩错,到了李鸿章就更错。总之整个晚清史就是一群坏人干蠢事的结果。我不
认为这样是历史的实情。
随便google一下。
出尘:陈寅恪为什么不治清史
出尘
来源:世纪沙龙
陈寅恪和胡适是我最敬重的近代学者,但俩位大学问家晚年所作学问都颇怪异,陈老
以其通天博晓的大学问穷十年之力写了似乎没什么用的《柳如是别传》,余有书籍并电子
版两套,可一次也没看完过。不怕说句侮及先贤的话,窃以为还不如美女作家彭丽君所写
的《柳如是传》来的好看。而在台湾的胡适之先生,据其得意门生当代大史学家唐德刚先
生所言,适之先生晚年时也是让他一头雾水,钻研起似乎比柳如是还更没什么用的
t******o
发帖数: 2792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量才为何遭暗杀?
报业巨子史量才为何遭暗杀?
傅国涌

1934年11月 13日,56岁的《申报》主人史量才在杭州到上海的公路上遭到国民党军
统特工有组织的狙杀。
对于史量才致死的原因,当时外界有多种传闻,比如说他“担任上海市参议会会长
后,曾阴谋搞上海市独立运动”,比如说他与1933年十九路军的“福建事变”有关,比
如说他死于私仇,“根据新、申两包内部传说,辛亥革命时,史有一位好友担任沪军都
督府的军需,因隐瞒华侨捐款,被都督陈英士枪杀,其次妻携带赃款避居史家,史即人
财两得。后来那位朋友的儿子声称要报此仇,史非常担心自己的安全,经常练习拳术,
并雇用保镖,备有钢甲避弹汽车。……据说凶手就是杭州笕桥飞机场的航空人员,为首
一人就是声称要报家仇的陶某。”[1]陈英士当年枪杀的是辛亥时镇江军队的参谋长陶
骏葆,沈秋水的相好。但这些说法都只是传说,缺乏可靠的依据。
《北洋画报》(1934年24卷1171期)发表署名“湘如”的《胡适之批评史量才》一
文说:“若论《申报》的政治主张,九一八以前向来是再稳重和平不过的,唯近年
f**d
发帖数: 2494
6
胡适之早就说过,多谈问题,少谈主义。和小平的摸着石头过河其实是异曲同工的。
h***i
发帖数: 8903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岁币加重人民负担当然是扯淡
你不要动不动就搞我的朋友胡适之
说不出15万吨铁都干什么,那不叫宗师,那叫扯淡
c*******v
发帖数: 2599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岁币加重人民负担当然是扯淡
我多少年前就贴过文章link了.
你自己搜JSTOR去.
凭啥让我把原文,原书贴给你?
我还想让人贴给我呢.

你不要动不动就搞我的朋友胡适之
说不出15万吨铁都干什么,那不叫宗师,那叫扯淡
h***i
发帖数: 8903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岁币加重人民负担当然是扯淡
比不上你老的我的朋友胡适之,哈佛教授,上来就70%
c*******v
发帖数: 2599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岁币加重人民负担当然是扯淡
KGB是很多年的老ID,我确实和他谈过这个问题.
但我说了,我可能记忆有错.不会是人家说错,多半是我听错或者记错.
这两句话,几天前我早声明过.这有什么问题?
莫非您老一贯正确,从不记错任何东西?

比不上你老的我的朋友胡适之,哈佛教授,上来就70%
h***y
发帖数: 117
11
这是wiki上对胡适的介绍和评价:http://zh.wikipedia.org/zh-cn/胡适。另外,唐德刚对胡适
的评价我觉得最为贴切,摘抄如下:胡适之先生的了不起之处,便是他原是我国新文化
运动的开山宗
师,但是经过五十年之考验,他既未流于偏激,亦未落伍。始终一贯地保持了他那不偏
不倚的中流砥柱
的地位。开风气之先,据杏坛之首;实事求是,表率群伦,把我们古老的文明,导向现
代化之路。熟读
近百年中国文化史,群贤互比,我还是觉得胡老师是当代第一人!”
C********n
发帖数: 6682
12
还不如去看看李敖写的胡适之
虽然已经是笔下留情了
h***i
发帖数: 89031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欧今天又读了一天鲁迅
扯淡
难道让年轻人去读胡适之林鱼塘?
h***i
发帖数: 8903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欧今天又读了一天鲁迅
胡适之躲进研究所打牌
林鱼塘现在也就被小姑娘耻笑阿
D**g
发帖数: 739
15
三、笔杆子,枪杆子
说到枪杆子,人们马上想到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理论著称于世的毛泽东;以为枪杆
子理论出自他的天才创造。
袁世凯最先给中国政治带进来了枪杆子。通过对枪杆子的纯熟掌握运用,满清王朝不得
不接纳他,辛亥革命也不得不接纳他。
孙中山则最先给中国革命带进来了军事。同盟会的革命活动,基本就是对武装起义苦心
竭虑的策划与发动。
于是中国的革命或反革命,一开始便具有了与别国的革命或反革命截然不同的特色。
把枪杆子用到炉火纯青地步的,还是蒋介石。
他登上中国政治舞台首先利用了鲍罗庭提供的机遇,其次便是手中的枪杆。
首先也来源于其次。鲍罗庭错以为他是一支革命的枪杆。
毛泽东对枪杆子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
他最初并不赞成暴力革命。倾向于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而不是马克思的无产阶级
专政。1919年受五?四运动影响,毛泽东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第一期《创刊宣言
》上,即针对“打倒强权”提出了一番颇为温情的理论:“(一)我们承认强权者都是人
,都是我们的同类。滥用强权,是他们不自觉的误谬与不幸,是旧社会旧思想传染他们
遗害他们。(二)用强权打倒强权,结果仍然得到强权。不但自相矛盾,...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8:13 2011, 美东)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40
18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75
这是适合普通读者的通史性质的书,介绍由列国时代到一统的秦、前、后汉(中国习惯
称西汉、东
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这学期修“汉唐史”,照理,我应当将时间花在针对各项专题的研究著作上做更深层次
的阅读或直接读
《汉书》或《后汉书》,可是有份担心促使我还是拿起这本泛泛而谈的书:从前对秦汉
或隋唐的条
件,都是考试钦定教材,脑袋里可谓充满各种因应政治或民族的自豪感的需要而编纂出
的偏见;或是
如钱宾四先生(允许我卖弄一下:))吕思勉先生等本国史家的作品,如果不用剑桥史
这样的权威的
教材来对头脑做一个清洗,我担心自己在阅读原典时会受不自觉的偏见影响而难有收获
。好吧,我承
认自己有诉诸权威的习惯,但倘不如此,有时的确寸步难行。
有关秦汉的基本史实与解读,除却些耳熟能详的观点外,也颇令我耳目一新的惊喜之处
,但其实对于
专业人士来看又是常识。
一、历史编纂学对于塑造我们的偏见所起的使用,读钦定教材或是本国史学名家如钱穆
、吕思勉的通
史时,我很洋洋得意地得到与流行的偏见一样的观点:专制王朝的接班人是一代不如...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彭小明:清华蒋南翔模式评述
2011清华百年校庆,借用人民大会堂为会场,党中央常委六人出席,给出了全国大学校
庆的最高规
格。还有一天举办蒋南翔(1913-1988)教育思想报告会。出任清华校长达十四年的蒋
南翔被誉为中
国最著名的教育家。除了文革中遭受猛烈冲击之外,蒋南翔一直受到党政喉舌的推崇和
褒奖,身后亦
备及哀荣。在风高浪险的中共文教系统中这样的高级干部相当比较少。原因在哪里?概
括地说,蒋南
翔身体力行为中国共产党打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党化教育系统。这套模式对于中国教育
到底意味着什
么?功过如何?
1. 院系调整的贯彻样板
1949年清华是否继承了原来清华的传统?按照梅贻琦校长“大学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
之谓也”说
法,应该说是。因为除了胡适和梅贻琦飞往台湾以外,重要教授都留在了北平,冯友兰
、吴晗、季羡
林、雷海宗、潘光旦、曾昭抡、叶企孙、黄万里……这样一流的人才阵容是足以担当清
华的传统和盛名
的。但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衰败的第一个重要步骤就是1952年的院系调整。决策当然
是中共中央作
出的。实行者却是以蒋南翔为代表的一批党化知识干部。清华最为典型,从一所文理兼
顾,享誉世界
的综合性大学忽然被调...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20
李淑一回忆:柳直荀判死刑时已被拷打至残废 仍被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368
21
汪荣祖,安徽旌德人,生于上海,负笈美利坚,获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历史学博士。著有《康章合论》、《史家陈寅恪传》、《史传通说》、《史学九章》等,与李敖合著《蒋介石评传》。在访谈中,汪先生以史学家的眼光对西方汉学得失作了公允的判断和评价。
盛 韵
您曾提到两岸三地都有迷信海外汉学的情况,其表现何在?
汪荣祖:我所见到的是,两岸三地往往不加甄别与选择就翻译海外外文出版有关汉学的书籍,这可能是“外来和尚会念经”的心理在作祟,更可能是书商的生意经。但如果没有市场,书商也不至于会去做赔钱生意。好像是外国人写的东西都是好的,有点像“五四”时代不知高下优劣地引进外文作品一样。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多年前台北的中国时报出版社要出史景迁的The Search for Modern China一书的中文版,要我推荐。我回话说,这本书是写给美国大学生作教科书用的,我在美国教中国近代史时也用过,但中文读者没有必要看这种书。然而我不推荐,一大堆名学者出面推荐,大做广告。这家出版社几乎翻译了史景迁所有的书,非常畅销。几年前史景迁访问台北,媒体大事报道。当时的“总统”是陈水扁,也来凑热闹,亲自接见,视如国师。这种一窝蜂缺少实...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叙伦的抄袭故事
张耀杰
90多年前,在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北京大学,曾经发生过一桩并不十分严重的抄袭事件
。抄袭人是相对守旧的北大国文系教授马叙伦,字彝初,又写作夷初,号石翁、寒香、
石屋山人、石屋老人。他在民国时期不仅长期担任北大教授,而且先后三次出任教育部
次长。1949年之后,他先后担任教育部长和高教部长,是政学两界左右逢源的一位传奇
人物。
1919年1月,傅斯年在《新潮》创刊号发表《出版界评:马叙伦着〈庄子札记〉》,其
中写道:“先生书中,有自居创获之见,实则攘自他人,而不言所自来者,例如,卷十
八,五至八页,释‘种有几,……万物皆出于机,皆入于机’一节,所有胜义,皆取自
胡适之先生《中国哲学史大纲》第九篇第一章七八两页。……胡先生此讲义,印于去冬
,马先生《庄子札记》,刊于今夏。同教一堂,不得云未见,见而不言所自来,似为贤
者所不取也。”
在傅斯年看来,马叙伦在自己的学术著作《庄子札记》中,抄袭胡适在同一所学校授课
的讲义而不注明出处,假如只是放在家里当作“自身修业之资”,是应该被称赞为“精
勤”的。但是,马叙伦把《庄子札记》公开出版,并且示意学生购买研习,甚至于在叙
目中采用“炎炎之词”自...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3
☆─────────────────────────────────────☆
mistory (Michelle) 于 (Sat Apr 23 16:12:31 2011, 美东) 提到:
原文链接 http://mistory.tk/?p=275
这是适合普通读者的通史性质的书,介绍由列国时代到一统的秦、前、后汉(中国习惯
称西汉、东
汉)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对后世的影响。
这学期修“汉唐史”,照理,我应当将时间花在针对各项专题的研究著作上做更深层次
的阅读或直接读
《汉书》或《后汉书》,可是有份担心促使我还是拿起这本泛泛而谈的书:从前对秦汉
或隋唐的条
件,都是考试钦定教材,脑袋里可谓充满各种因应政治或民族的自豪感的需要而编纂出
的偏见;或是
如钱宾四先生(允许我卖弄一下:))吕思勉先生等本国史家的作品,如果不用剑桥史
这样的权威的
教材来对头脑做一个清洗,我担心自己在阅读原典时会受不自觉的偏见影响而难有收获
。好吧,我承
认自己有诉诸权威的习惯,但倘不如此,有时的确寸步难行。
有关秦汉的基本史实与解读,除却些耳熟能详的观点外,也颇令我耳目一新的惊喜之处
,...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5286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胡适和郭末若
其实郭沫若的甲骨文基本上也是打头阵,郭沫若在日本上野图书馆
苦读《殷墟书契前编》 等书籍,回到中国就俨然成了甲骨文名家,
但最多他也只是四堂之一,和王国维董作宾等人并列。
郭沫若和胡适的差别,基本就是二流文人和大师的区别。不管是在
学术水平还是人品上都是如此
在学术水平上,郭沫若憋着劲处处想和胡适比肩,但是除了甲骨文那点
东西, 郭处处赶不上胡,
有趣的是郭一边批胡,一边又处处仿效胡,比如胡适提出“整理国故”
搞《国学季刊》,郭沫若见状一边撰文批胡适的整理国故,一边自己赶
紧写《中国文化之传统精神》之类的文章赶潮流。
胡适读《楚辞》写了篇研究屈原的文章,郭沫若就写《屈原研究》
等一些列文章研究屈原。
胡适写《中国哲学史大纲》扬名立万奠定自己在学术上的历史地位,郭
沫若就跟在屁股后面写《青铜时代》和《十批判书》,然后非常搞笑的自
己宣布自己超越了梁(启超)胡(适)二人。
人品问题上更不用说了,单看49年之前,郭对胡在不同时刻的态度就可以看出
这两个人的高下。 20年代胡适声名正旺的时候,郭沫若的女神刚刚面世不久,
需要人提拔,对胡及其谄媚,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要抱住胡适亲吻,虽然
郭之比胡...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25
☆─────────────────────────────────────☆
newboy1 (newboy) 于 (Sat Sep 10 12:43:29 2011, 美东) 提到: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创者之一,是白话文的倡导者。这个是历史的评价。
老毛是世界上用权利发表书最多的,可能只有金家可以一拼。
老毛的作品都是靠秘书润色。
那一个政治家和一个文学巨匠来比,就像用斯大林和托尔斯泰比较。
纯属丑化前者,请毛轮注意!
☆─────────────────────────────────────☆
ilvch (From here to eternity) 于 (Mon Sep 12 19:04:54 2011, 美东) 提到:
胡算个文学研究者吧
文学巨匠是指创作者

☆─────────────────────────────────────☆
cubic (黑猫) 于 (Mon Sep 12 23:56:23 2011, 美东) 提到:
原来克林顿,希拉里的回忆录都是自己写,自己润色的。
恍然大悟见真相呀。
☆─────────────────...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486
26
呵呵,以讹传讹。 我本以为胡适之的原意是不要别人massage data. 当然, 余老师基
本不是massage历史,而是刀子剪子左拆右补都用上了。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历史可不就是任人篡改的。 义和团够近了吧,还不是从妖魔到天
使再到妖魔,行头在50年里换了若干次。
c***h
发帖数: 1862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复辟与宪政的搏杀:兼论北伐
复辟与宪政的搏杀:兼论北伐
作者:论语1972.2
一、 国父之民主革命
中 华民国元年,孙中山在袁世凯接任临时大总统之后,为了践履其1910年提出之“实
行民生主义”的口号,潜心进行铁道方面的考察、规划和筹建。他当时远离政 坛,对
于同盟会等6党联合组成国民党不感兴趣,也反对宋教仁的内阁制以及相关动作,因此
只是挂名国民党的理事长,而并不负责实际政治责任。等到袁暗杀宋教 仁并不顾国会
杯葛而违法借款,中山先生才猛然醒悟,决意自卫讨袁,随之流亡日本,重组革命党。
后来,袁世凯的选举、制宪、乃至称帝,简直如同一场场闹剧, 早已背离了共和原则
,而他逝世以后的北洋诸镇,相信其宪政素质不会超越他们的老首长吧?
此时的北京政府一再用明枪和暗箭践踏宪政——毁弃 了临时约法,又迟迟不制订正式
宪法,选举了国会议员,又屡屡施之以驱逐屠杀。直到曹锟借助他的“猪仔议员”上台
,立宪在时人心中,已经成为一个污秽不堪的 名词。若非孙中山此时高倡四大民权和
五权宪法,宪政共和恐怕早已经被国民厌弃。个人认为,百年来中国战火频仍,一方面
是帝国主义及其附庸和民族主义者之间 的争战,另一方面的确是专制复辟和民主共和...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233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千古罪人刘大夏
胡适之说“大胆假设,小心求证”,gavin menzies只完成了一半
s*******w
发帖数: 2257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徐志摩嫖娼后坦白
徐志摩嫖娼后坦白:找了三四个姑娘 肉感颇富
文章来源: 大河网 于 2014-09-16 00:58:48 -
徐志摩与陆小曼合影资料图
本文摘自:大河网,作者:宋浩浩,原题为:胡适拉着徐志摩一起去嫖妓
我不喜欢胡适,已经在好几篇文章里说过了,本来打算写一下胡适和鲁迅的比较的,因
为这样的比较文章以前在南京大学时,著名胡适研究专家沈卫威先生就要求写过,但我
没写,我的原则是,我不喜欢听的课就自己看书,我不想写的文章绝不去写。我也不太
喜欢沈老师写的《胡适传》,但沈老师人不错,上课很有激情,值得做个朋友,所以至
今还十分想念。沈先生对胡适推崇备至,亲自到绩溪搜集了几十年胡适的资料,采访了
无数胡适的后人亲戚,写成了胡适传,但也许是为尊者讳吧,胡适的劣迹沈先生一直没
有揭发,沈先生只是在课堂上强调说胡适是如何杰出,名镇四海,学问极好,糟糠之妻
也不曾抛弃,又讲到鲁迅,鲁迅再好还把朱安给抛弃了,害得很多学生立即喜欢上了胡
适,讨厌起了鲁迅。你们看呐,鲁迅多忘恩负义见异思迁,胡适多么的忠贞老实本分啊!
其实呢?截然相反。
徐志摩是我极其喜欢的诗人,甚至对他极为崇拜,也同情他,他的那句“我将于茫...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30
柳直荀已被拷打至残废 竟仍被法西斯匪党判乱棍打死
从浪漫的《蝶恋花》到真实的柳直荀之死
作者:熊友渔
一九五七年五月,毛泽东填了一首《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以缅怀
杨开慧、柳直荀两位烈士。此词所赠答之李淑一女士,正是柳直荀烈士之遗孀;而杨开
慧烈士,国人咸知,是正牌的毛夫人,可不是后来的姘妇白骨精。
杨开慧(1901-1930),乃名门闺秀、“窈窕淑女”,不幸“降兮北渚”,为
韶山冲泼皮毛泽东“目眇眇兮愁予”、进而“痞子好逑”起来。湖南痞子终 于在19
21年得手,旋令杨女过上颠沛惊恐的日子,还令其成为连续不间断的生育工具。有甚
者,1927年,毛泽东终于不耐寂寞,撇下了妻小累赘,飞身逸走 井冈山;更有甚
者,毛以“空间”混打“时间差”的牌,乘机另结新欢。杨开慧遂为湖南军阀何键所执
。据诗人萧三说,杨开慧“没有作过什么共产主义的活动”; 作家刘济昆也说“她是
典型的贤妻良母,从未祸国殃民”,也谈不上“革命”二字。但此时的她,“孤儿寡母
”地身陷囹圄,并被威逼脱离跟毛泽东的关系。
正当毛泽东在井冈山寨,与“革命新人”贺子珍(孰料她从此也步上了杨开慧的后尘)
共度革命的宴尔... 阅读全帖
x**f
发帖数: 269
31
1925年9月,在上海有名的功德林餐厅诗人徐志摩和他的好友画家刘海粟请了一桌人吃饭,应邀出席的除了王庚和陆小曼母女外,还有徐志摩前妻之兄张歆海,上海名媛唐瑛,以及杨杏佛,李祖法等人,此时徐志摩脸色尴尬欲言又止,陆小曼依偎在母亲身边低头不语,陆小曼的丈夫王赓神色阴郁,刘海粟坐在主人的位置上举杯慷慨陈词说,我们都是年轻人,谁不追求幸福,谁不渴望幸福,如果没有爱情的婚姻是违背道德的。刘海粟的话音刚落,众人忍不住把目光投向王赓,此时的王赓面无表情,沉默不语,他心里明白,劝说自己同意与陆小曼离婚,才是这场酒宴的真正目的。那在陆小曼与王赓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因为王赓的社会地位一直很高,就是无论二十几岁就是少将军衔,就是警察局长,后来又当过税务团的团长,税警团的团长。
陆小曼在社交界已经非常有名望,在那个举办的一些舞会,或者是接待外国使节的一些场合,她都要去出席,那么当时呢她跟王赓的结合是王赓通过继父母唐在礼,向他们求婚的。
陆小曼1903年出生在上海的孔家弄,也是名门之后,父亲陆定出身常州陆家,在日本留学期间,曾参加过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陆定在财政部供职二十余年,也是中华...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32
康熙己卯夏四月,上南巡回驭,驻跸于江宁织造曹寅之署,曹世受国恩,与亲臣世臣之
列。爰奉母孙氏朝谒,上见之,色喜,且劳之曰:“此吾家老人也”。赏赉甚渥。会庭
中萱花盛开,遂御书“萱瑞堂”三字以赐。
这座“萱瑞堂”被认为是曹雪芹所撰《红楼梦》中“荣禧堂”的原型。康熙皇帝六
次南巡,除第一次驻跸在江宁将军署,其余五次均驻跸于江宁织造署,其中康熙三十八
年(1699年)及以后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四十六年(
1707年)都由曹寅承办接驾大典。此外,曹寅的两个女儿都嫁给亲王为妃。
曹玺是曹雪芹的曾祖父,曹寅是他的祖父。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曹寅病逝,在
江宁织造任职二十二年,驻江宁二十年。曹寅的儿子们——也就是曹雪芹的伯父曹颙、
曹子承父业,继任江宁织造近六十年。在历史上,南京的丝织业一直负有盛名,三国东
吴、东晋、南朝时期,都曾在建康(今南京市)设立锦署(织造署)。在清朝,江宁的丝织
业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江宁织造署的丝绸产品——金陵云锦只供皇帝和亲王大臣使用,
高度垄断了当时的服装奢侈品市场。江宁织造署规模弘大,共有三个工场:一在西华门
,一在常府...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羽戈:捧杀蒋介石
说罢孙中山,再说蒋介石。
同为国民党领袖,这二人在大陆的遭遇恰成对照,以前,孙中山被神化,蒋介石则被妖
魔化,如今,孙中山遭骂杀,蒋介石则遭捧杀。
妖魔化蒋介石的手段,大体而言,不外乎扭曲和遮蔽两种。且各举一例。
蒋介石的负面形象之深入人心,依赖电影更甚于文字,电影对他的最大丑化,无过于那
句铿锵有力的“娘希匹”。这句粗鄙至极的脏话,简直成了蒋介石的专利,以至好多国
人一听“娘希匹”,便如条件发射一般,联想到光头长衫、面目僵冷的蒋介石。
实则蒋介石自中年豹变,言辞恭谨,绝少说脏话;而且正确的骂法应该是“那阿姆希匹
”,省略为“娘希匹”,则是骂自己。所以这一丑化,并不高明,始作俑者,竟有些黑
色幽默的意思。后人鹦鹉学舌,把“娘希匹”挂在嘴边,实属自取其辱。
再说遮蔽。
年初我给一个游学班讲课,提及辛亥年(1911年)蒋介石的行止,这些十来岁的孩子几
乎一无所知,犹如我们当年一样贫乏。正史所塑造的蒋介石形象,集中于中年以后,对
其早年,着墨寥寥,尽是恶迹,如少年无赖,为害乡里,青年好色,流连妓院等。
这些情节固然不虚,却系一面之词。
青年蒋介石的生活,可以一言总结:“白天干革命,晚上逛窑子...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年度深度报道”:胡适开启新红学百年骗局(版本篇下)
胡适的“红学”版本论断全是谎言?
——陈林认为胡适和红学界高层早就知道《增评补图石头记》可以证伪胡适首先推崇的
程本和脂本
本报讯 胡适在1921年撰写《红楼梦考证》一文之前,已经仔细对比研究过《增评补图
石头记》和其他多种版本的《红楼梦》。陈林据此认为,胡适“没有任何可能”看不到
《增评补图石头记》小说正文跟其他版本《红楼梦》的巨大差别,“没有任何可能”不
知道“通灵宝玉图”和“辟邪金锁图”可以一举证伪他首先推崇的“程甲本”、“程乙
本”、“甲戌本”和“庚辰本”;陈林还认为,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仔细研究过
《增评补图石头记》的红学界高层人物也“没有任何可能”不知道这些情况。
(小标题)胡适“指导”汪原放撒谎?
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原是为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的新式标点本《红楼梦》所作的序,
初排版的底本是所谓“道光壬辰双清仙馆刻本”,即所谓“王希廉评本”,共印行七版
;1927年重排版的底本则是胡适所谓的自藏的“程乙本”,共印行九版。
红学界高层人物早就知道,亚东本《红楼梦》是“胡适、汪原放两人合作编印的”,“
完全是根据胡适的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袁世凯留下的烂摊子
民国时代最上层的政客,差不多都是天堂地狱之间的边缘人。因为他们所处的时代是个
波涛翻滚的转型期。前型(有两千年历史的帝国制度)已毁;后型(今后两千年的民主
制度)未奠。他们一般都是忽前忽后,不知所适地在两型之间走钢索桥。上有光明灿烂
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堂;下有怪石嵯峨、阴森险恶的万丈深渊,一步踏错,或一念之差,
便会坠入谷底,而粉身碎骨。他们自己遗臭万年不打紧,索桥被他们弄断,全民族也随
之滑坡,尸填沟壑,彼岸无期。
这种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袁世凯和汪精卫了。汪氏当年如不因误听他
那心际狭小而又生性泼辣的老婆之言,在一念之差中,当了汉奸,抗战后在蒋公弄得捉
襟见肘、无路可走之时,就是“汪先生”的天下了。哪还轮到胡适之、李宗仁来做总统
呢?
而中国共产党的政权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其第一个“千古功臣”,绝不是张学
良;张也向不以此自居。他甚或公开地说是他当年犯了错误,虽然他并不改悔。少帅就
曾向笔者说过,他是以部下身份,阴谋反对长官,他自己的部下,如果也以同样阴谋反
对他,他早就把这人枪毙了。换言之,他如果是蒋介石,他早就把他自己枪毙了。所以
他对蒋之关他五十年,毫无怨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ihai (海桑虎桑柱桑等倭杂之克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强奸东终于出来狗吠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0 02:24:28 2018, 美东)
叔早说过,
马云是鲁迅, 马化腾是胡适之, 光盘刘是郭沫若
h****g
发帖数: 1393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篇文革革命小将的战绩表
MIA?
不知道,展开说说?
我只知道胡适之把中国国宝捐献给美国博物馆
s**********t
发帖数: 2401
38
那个年代,也就是五四前后各推个十年左右,是思想界风云激荡的年代。
文学界革故鼎新,就这一条就后无来者,因为那个年代出了一些开山祖式的人物,
史学界的梁启超,顾颉刚,文学界和哲学界的胡适等等。
和鲁迅同时代的文学家多了去了,有故作呻吟的徐志摩,有手淫强身的郁达夫,
也有阿谀逢迎的胡适之先生。但是鲁迅超出了一个文学家的范畴,主要是从两点看
一个是启蒙运动,一个是救亡图存。救亡和启蒙者两大主题,鲁迅都是塔尖。
海外有一批的文学批评家,他们多数在通往2b的道路上两脚都是油门,以夏志清为典型

拼命贬低鲁迅,狂热追捧张爱玲这类人物。
迅哥牛逼的是他把文学性和思想性结合的极高,孔乙己,阿Q 故乡这几篇足可以秒杀一
大批了,鲁迅超微吃亏的是他寿命短了些,如果再活十年,同辈的人都改叫他祖宗,啥
沈从文之流根本不在话下。晚年不写小说专顾散文和杂文主要是没对手了,对手太弱,
没意思了。
g***r
发帖数: 3498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打中药就是个笑话
傻逼
sb啥意思?
跑到中文论坛上打英语
真他妈的有胡适之“汉字不废,中国必亡”的情趣

,
.
herbs
high
,
d*********o
发帖数: 6388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朱学勤: 让鲁迅重回人间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0/10/101004_cr_luxun_zhuxueqin.shtml
朱学勤 上海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至文革,除了马恩列斯毛,有全集发行者唯鲁氏一人,雄踞第六位。
如何为“撤鲁”辩护?
鲁迅有言,在中国即使搬动一张桌子,都可能流血,想不到这句话应验在他自己身上。
今日为搬动他自己在中学语文教材里的几篇文章,却成了敏感问题,扰攘不已。
负责中学语文教科书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顾之川出面辩解: “有消息说中学教材里
鲁迅作品减少了,实际并不是这样”, “过去高中三年学6篇鲁迅,现在高中三年必修
课是1.25学年,有3篇鲁迅作品,但在剩下的选修教科书里还有大量鲁迅作品”,“加
上选修课文,远不止6 篇。”
这样的辩护有苦心,却回避了更为重要的历史趋势,难有说服力。1923年胡适首次将鲁
迅文章列入初中国文课外读物,起始正常,亦见胡适之雅量。毛泽东封鲁迅为当代圣人
,一口气说了三个“空前”,事情从此起变化。1949年后,最多的一套教材里有20多篇
鲁迅作品,先后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的达32篇。至文革,除... 阅读全帖
w**k
发帖数: 320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一部分老将表态了
毛泽东:中国最好分裂成27个国家
1920年,毛泽东在长沙倡导湖南自治运动。他认为当时中国还未像苏联10月革命那样具
备全国性革命的条件,因此提出,当时的中国应先做打基础的工作:各地革命力量应该
努力推动民主运动、文化运动、学生运动和工农群众运动,以壮大革命力量。千里之行
,始于矽步;万丈高楼从地起——什么事情不是一开始便可成功、便见大效、便可争取
到多数群众的。只要大家坚决地、耐心地从近及远、从小到大做去,不因目前人数少而
动摇,革命力量就会逐渐壮大起来的。他认为中国的事,目前既不能从全国、总处下手
,就从地方、分处下手。他赞赏杨唱济说的“不谋之总谋之散,不谋之上谋之下,不谋
之己谋之人”。毛说,谋之总、谋之上、谋之己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老办法,现在应当倒
过来,先从分处、从基础、从发动人民群众着手。
从那年的9月3日到10月7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毛连续在湖南《大公报》上发表了
10多篇文章,主要谈的是,湖南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实现湖南人民真正的自主。他自己后
来在回顾这段历史时说,“那时新民学会的纲领要争取湖南‘独立’,所谓独立,实际
上是指自治。我们的团体对于北洋政府感到厌恶。认为湖南如...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6989
42
反对统一
毛泽东(一九二0年十月十日)
中国的事,不是统一能够办得好的,到现在算是大明白了。中国也不是全无热心国
事的人,也不是全然没有知识和能力。然而办不好者,中国之大,太没有基础,太没有
下层的组织。在沙渚上建筑层楼,不待建成,便要倾倒了。中国二十四朝,算是二十四
个建在沙渚上的楼,个个要倾倒,就是因为个个没基础。四千年的中国只是一个空架子
,多少政治家的经营,多少学者的论究,都只在一个空架子上面描写。每朝有几十年或
百多年的太平。全靠住一个条件得来,就是杀人多流血多。人口少了,不相杀了,就太
平了,全不靠有真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这四千年文明古国,简直等于没有国。国只是一
个空的架子,其内面全没有什么东西。说有人民罢,人民只是散的,‘ 一般散沙’,实
在形容得真冤枉!
中国人生息了四千多年,不知干甚麽去了?
一点没有组织,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看不见,一块有组织的地方看不见。中国这块土
地内,有中国人和没中国人有甚麽多大的区别?
在人类中要中国人,和不要中国人,又有甚麽大不了的关系?推究原因,吃亏就在
这‘中国’二字,就在这中国的统一。现在唯一救济的方法,就在解散中国,反对统一

中国人...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2812
43
著名作家、时评家曹天先生日前透露:自己愿意出资100000000(一亿)元人民币作为
竞选资金,参选郑州市市长。曹天承诺:参选成功后自己任期内不拿一分钱工资,并且
城管绝不可能打百姓,官员腐败定严惩。曹天表示:不用怀疑我的动机,我想用《选举
法》撬动僵硬的干部任用体制。
一亿元竞选郑州市长 独立候选人风起云涌

这是一位海外记者穆清以中国今年基层换届选举中部分民间人士根据宪法赋予的权利,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罗隆...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5873
44
呵呵,先让体制允许他竞选再说

,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
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
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
,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
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
、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 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
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
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
罗隆基先生的协商民主,更加悲壮,也更加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一开始昭示的就是一
种失败,一种悲壮,一种赴汤蹈火,最后只有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要不了多久就
会在中华大地上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他们也许才是民主的真正先行者、探路人
。文章有所缩减。
广州市民,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梁树新、社会评论家李承鹏、专栏作家五岳散人等参
加当地人大选... 阅读全帖
p********6
发帖数: 1802
45
中国的直选最终还是得靠有钱人,屁民都跪安啦

,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
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
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
,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
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
、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 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
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
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
罗隆基先生的协商民主,更加悲壮,也更加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一开始昭示的就是一
种失败,一种悲壮,一种赴汤蹈火,最后只有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要不了多久就
会在中华大地上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他们也许才是民主的真正先行者、探路人
。文章有所缩减。
广州市民,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梁树新、社会评论家李承鹏、专栏作家五岳散人等参...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354
46
吴天君怎么办?

,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
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
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
,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
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
、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 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
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
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
罗隆基先生的协商民主,更加悲壮,也更加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一开始昭示的就是一
种失败,一种悲壮,一种赴汤蹈火,最后只有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要不了多久就
会在中华大地上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他们也许才是民主的真正先行者、探路人
。文章有所缩减。
广州市民,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梁树新、社会评论家李承鹏、专栏作家五岳散人等参
加当地人大选举后,网络上又...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7441
47
ned 真的愿意投给他这一亿元人民币?

,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
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
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
,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
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
、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 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
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
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
罗隆基先生的协商民主,更加悲壮,也更加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一开始昭示的就是一
种失败,一种悲壮,一种赴汤蹈火,最后只有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要不了多久就
会在中华大地上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他们也许才是民主的真正先行者、探路人
。文章有所缩减。
广州市民,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梁树新、社会评论家李承鹏、专栏作家五岳散人等参
加... 阅读全帖
m***6
发帖数: 8479
48
1,中国也要戏子治国了?
2,一亿,丫哪里的钱?

,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
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
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
,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
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
、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 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
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
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
罗隆基先生的协商民主,更加悲壮,也更加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一开始昭示的就是一
种失败,一种悲壮,一种赴汤蹈火,最后只有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要不了多久就
会在中华大地上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他们也许才是民主的真正先行者、探路人
。文章有所缩减。
广州市民,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梁树新、社会评论家李承鹏、专栏作家五岳散... 阅读全帖
h***e
发帖数: 20195
49
文人误国

,独立于当局之外独立参选地方人大代表及其市长的综合报导。且莫说这些人是 “幼
稚无知”,更莫说这些人是“胆大妄为”,还莫说是这些人“无聊作秀”,如果我来表
达,他们是在为整个中华民族的政治转型进行一种和平、理性、合法的苦难尝试。他们
,也许会一败涂地,也许会轻轻抹去,还也许会头破血流,也许会死无葬身之地,但他
们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走向刑场,甚至是走向杀场,以一种超常的勇气、胆魄、智慧
、牺牲挑战着强大无比的集权体制,它彰显的是古老: 的华夏后裔力图以自己微弱的血
肉之躯铺就现代民主大道的殉道精神,比之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民主,比助于宋教仁先
生的宪政民主,比之于吴国桢先生的基层民主,比之于胡适之先生的呐喊民主,比之于
罗隆基先生的协商民主,更加悲壮,也更加令人肃然起敬,因为它一开始昭示的就是一
种失败,一种悲壮,一种赴汤蹈火,最后只有一种精神存在,而这种精神要不了多久就
会在中华大地上转化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他们也许才是民主的真正先行者、探路人
。文章有所缩减。
广州市民,天涯社区商务运营总监梁树新、社会评论家李承鹏、专栏作家五岳散人等参
加当地人大选举后,网络上又传出大...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50
还好了,吴彦祖也是堂堂oregon大学的建筑学硕士
我一直觉得胡适之很帅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