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舜典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
b**********r
发帖数: 2530
1
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再往前没地名了,洛书河图全尼玛符号儿,再往前就是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但《舜典》就是五典之一

发帖数: 1
2
五千年辉煌神传文化之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
【千古英雄人物】尧舜禹(4) 顺天意帝尧禅舜
一、尧寻访继承人
尧清楚自己的儿子丹朱德才不足以继承帝位,他时常注意寻访继承自己帝位的人。
《吕氏春秋》记述,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子州支父婉言谢绝。
《高士传》记载,帝尧让位给许由,他不接受,说自己要“修身养性,不问世事。”
尧欲以天下让巢父,巢父也不受。
尧又让位于蒲衣子,蒲衣子说道:“帝勿过分焦虑,贤人早降人世,近日即可得也。”
尧征询四岳,谁能继承帝位,四岳向帝尧推荐了舜。
二、风雨童年
在古冀州平阳之西南数百里有一个小小村落,叫姚墟,其中一户人家姓虞,是颛顼的后
代。舜就出生在这户人家。
据《史记》,舜的父亲是瞽叟,母名握登。
舜,名“重华”,传说目有双瞳而得此名,舜是其谥号,《谥法》说:“仁圣盛明曰舜
。”
瞽叟和握登生了两个儿子,舜是其次子,生于姚墟,故姓姚。自小聪明睿智,排行第二
,所以又叫仲华。
据《竹书纪年》,舜“母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姚墟。目重瞳,故名重华”。
此外,舜的形体还有许多奇异之处:他的掌心,有文如“褒”字,前额突出,眉骨隆起
,头...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北大撕逼文,不知道房德邻有没有领到NED的狗粮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北大房顶在此
http://www.hist.pku.edu.cn/news/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
您现在的位置: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 科研 >> 正文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定稿)
 房德邻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1]收录的《尹诰》是一篇伪作,要证明这个观点
,我得从编者为《尹诰》所加《说明》的一处错误说起。《说明》写道:“《尹诰》为
《尚书》中的一篇,或称《咸有一德》……《殷本纪》云‘伊尹作《咸有一德》’,事
在汤践位后,介于《汤诰》、《明居》之间,而孔传本及《书序》则以为太甲时,列于
《太甲》三篇之下,与《殷本纪》不合。按司马迁曾问学于孔安国,孔安国亲见孔壁《
尚书》,所说自然可信。现在简文所叙,很清楚时在汤世,伪《咸有一德》的谬误明显
。”这一段有一处错误,即说《书序》将《咸有一德》误列于《太甲》三篇之下。其实
《书序》不错,它只有一句话“伊尹作《咸有一德》”,未说作于何时。编者说它错,
可能是因为编者误把伪古文《咸有一德》正文开头的一段话当作...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舜象传说的演变新探
张雪
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uizjyxyxb200701011.aspx
中图分类号:I 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83(2007)01-0040-04
A New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of Legends about Shun and 象
Zhang Xue
(Guizhou Education Institute, Guiyang, Guizhou, 550003)
Abstract:
In the handing down of the legend about Shun and 象,it underwent three evolvements. In the beginning, it evolved gradually from a political legend to a moral and ethical one. In the earliest myth, the original story was about hunting...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3088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老子与圣经》
一、春秋末年,老子、孔子、墨子的哀叹:大道隐去了!
有一个时代,我们引为自豪,它的灵魂却充满了羞愧。
有一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宝,他们却为失去的东西痛惜了一生。
我指的是春秋末年,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先后。那时出了老子、孔子和墨子,创
立了道家、儒家和墨家1。如今古老苍黄的中国文化,就是那时呱呱坠地的。此后两千
多年间,中国有了独特的血液和乳汁,有了自己的先哲与圣贤,有了敬仰、骄傲和玩味
的国宝 2。
然而,事实令人难堪。不是别人,正是孔子、老子和墨子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中
华道统大失落的可悲年代,他们无力回天、痛心疾首、遗恨终生,而儒术不过是万般无
奈中退而求其次的替代品而已!
孔子
孔子一生的遭遇便是那个时代的写照。孔子35岁时,鲁国斗鸡引发战乱,移居齐
国。齐国大夫想害他,又返回鲁国。看到鲁君沉溺于美女舞乐三日不上朝,愤然去了卫
国。卫君听信谗言用兵骚扰他,只好去陈国。路上误被复仇民众围困了五天,又回到卫
。卫君爱美色胜过爱德行,孔子失望而去。在宋国,司马想害他。逃到郑国,郑国人称
他是丧家狗。到了陈国,正赶上晋、楚、吴轮番地攻打,便感叹说,还是回老家吧。路
过蒲邑,孔子被一伙... 阅读全帖
R*****i
发帖数: 513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理水 鲁迅
1〕本篇在收入本書之前,沒有在報刊上發表過。
〔2〕“湯湯洪水方割,浩浩怀山襄陵”語出《尚書·堯典》:“湯湯洪水方割,蕩
蕩怀山襄陵,浩浩滔天。”漢代孔安國注:“割,害也。”“怀,包;襄,上也。”意
思是說:洪水為害,浩浩蕩蕩地包圍著山并且淹上了部分的丘陵。
〔3〕舜我國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號有虞氏,通虫虞舜。相傳堯時洪水汜濫,舜繼位
后,命禹治水,才將水患平息。
〔4〕關于鯀治水的故事,《史記·夏本紀》中有如下記載:“當帝堯之時,鴻水滔
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憂。堯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鯀可。……于是堯听四岳
,用鯀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堯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攝行天子
之政,巡狩,行視鯀之治水無狀,乃殛鯀于羽山以死。天下皆以舜之誅為是。”按“殛
”通常解作“誅”的意思,但《尚書·舜典》孔穎達疏則以為“流”、“放”、“竄”
、“殛”“俱是流徙”;照這說法,則鯀是被流放到羽山后死在那里的。
〔5〕禹我國古代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建立者。《史記·夏本紀》說禹“名曰文命”
,在他的父親鯀被殛以后,奉命治水:“堯崩,帝舜問四岳曰:‘有能成美堯之事(按
即治水之事)者,使居官。’...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古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
http://cclw.net/gospel/explore/sdyzggr/htm/5.htm
第五章 中国古人所敬拜的皇天上帝
在我们进一步研究之前,必须首先认识中国人所认识的最初的上帝。当中国的祖先
在公元前2247年左右告别巴别塔,由美索不达米亚的两河流域从西向东,迈进中国大地
时,我们发现当时的中华祖先所敬拜的,正是《圣经》中所说到的义人挪亚和他儿子闪
的上帝。传说中的“五帝”中最后二位分别是尧和舜。这二位先帝的一直以圣王的美名
而流传了下来。论到尧,孔子这样说:
原文: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
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译文∶孔子说∶“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崇高啊!只有天最大,唯独尧能效法天。
他的恩德广博无边,老百姓不知道怎样去称赞他。他的功业真崇高啊!他的礼仪制度也
太美好”《论语·泰伯第八》
《书经·舜典》中记载舜帝“肆类于上帝。”从这两则短短的描述之中,可以看出
尧和舜都是敬拜真神上帝的。在前一章我们提到中国上古社会所传习的圣人之道,也是
自尧舜开始。中国最古老的《书经》的第一篇就是《尧典篇》。
因此,我们似...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东夷是周秦对华夏族的污称,知道被周人蔑称东夷人舜是正宗的华夏人吗?
周秦的礼乐文人往往对历史任意装扮,为了掩饰美化自己的用暴力杀戮的卑鄙行为
,用及其残忍手段夺取天下的正当性,他们不惜黑白颠倒,随意清理南国历史,清理不
了的也要歪曲一番,更不用说作假虚构历史了。比如,他们为了美化周秦礼乐文化制度
,大搞上古断代历史工程,明目张胆清理一切上古南方华夏历史和楚国历史事实,否定
长江流域为起源的三苗联邦、夏、商、楚的历史事实,并且将亚洲大陆的南方长江流域
文明起源北移到洛河流域,并牵强附会子无虚有仿照一套地名来, 目的是为了证明他
们的周秦文化制度起源于北方,是有唯一正统性和政治正确性!
比如,历史上说商汤与夏桀大战鸣条之野,夏桀大败而被商汤擒获,才有“放桀于
南巢而还,诸侯八泽而来者千八百国。”
这个古鸣条战场到底是他们说的今山西夏县之西还是在江南地区呢?真实的夏商鸣
条之战到底在哪儿?让我告诉你!
很明显, 鸣条者,南方荆楚之地也。荆楚之“荆”其实就是鸣条的意思。
《竹书纪年·帝舜有虞氏》有“四十九年帝居于鸣条”和“鸣条有苍梧之山”的记
载。还... 阅读全帖
z*****a
发帖数: 380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青青子衿),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新:我是坚信夏王朝之存在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6 06:22:38 2014, 美东)
何新:我是坚信夏王朝之存在的
《夏小正》即孔子所谓“用夏之时”的夏代物候及历法。
我是坚信夏朝之存在的。近代西方介入以前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循序演进的逻辑进
程。孔子编撰《尚书》以“尧典”及“舜典”为始,并非偶然。陶唐氏(帝尧)及有虞
氏(虞舜)乃是华夏族初肇的城邦联盟时代。夏、商、西周三大王朝,则是作为天下宗
主的天王、天子出现的王朝时代。秦以后到清末民国是行郡县制的统一大帝国时代。
秦始皇建立了皇帝极权的第一帝国。而大禹建立的有夏,则是中国历史中权力尚未高度
集中的贵族王朝时代的第一王朝。
否定夏朝存在论来自近世的西方史学。
殊为荒谬的是,近世西方史学以非常晚出、且作者及来历皆不明的所谓“荷马史诗”(
出自小亚细亚的传说作品)为根据,凭空杜撰和伪造出一个子虚乌有的所谓“希腊殖民
帝国”。而他们对中国谱牒传承有序,流传至少已历2000年—...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3219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青青子衿),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何新:我是坚信夏王朝之存在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16 06:22:38 2014, 美东)
何新:我是坚信夏王朝之存在的
《夏小正》即孔子所谓“用夏之时”的夏代物候及历法。
我是坚信夏朝之存在的。近代西方介入以前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循序演进的逻辑进
程。孔子编撰《尚书》以“尧典”及“舜典”为始,并非偶然。陶唐氏(帝尧)及有虞
氏(虞舜)乃是华夏族初肇的城邦联盟时代。夏、商、西周三大王朝,则是作为天下宗
主的天王、天子出现的王朝时代。秦以后到清末民国是行郡县制的统一大帝国时代。
秦始皇建立了皇帝极权的第一帝国。而大禹建立的有夏,则是中国历史中权力尚未高度
集中的贵族王朝时代的第一王朝。
否定夏朝存在论来自近世的西方史学。
殊为荒谬的是,近世西方史学以非常晚出、且作者及来历皆不明的所谓“荷马史诗”(
出自小亚细亚的传说作品)为根据,凭空杜撰和伪造出一个子虚乌有的所谓“希腊殖民
帝国”。而他们对中国谱牒传承有序,流传至少已历2000年—...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何新:我是坚信夏王朝之存在的
何新:我是坚信夏王朝之存在的
《夏小正》即孔子所谓“用夏之时”的夏代物候及历法。
我是坚信夏朝之存在的。近代西方介入以前的中国历史是一个有规律循序演进的逻辑进
程。孔子编撰《尚书》以“尧典”及“舜典”为始,并非偶然。陶唐氏(帝尧)及有虞
氏(虞舜)乃是华夏族初肇的城邦联盟时代。夏、商、西周三大王朝,则是作为天下宗
主的天王、天子出现的王朝时代。秦以后到清末民国是行郡县制的统一大帝国时代。
秦始皇建立了皇帝极权的第一帝国。而大禹建立的有夏,则是中国历史中权力尚未高度
集中的贵族王朝时代的第一王朝。
否定夏朝存在论来自近世的西方史学。
殊为荒谬的是,近世西方史学以非常晚出、且作者及来历皆不明的所谓“荷马史诗”(
出自小亚细亚的传说作品)为根据,凭空杜撰和伪造出一个子虚乌有的所谓“希腊殖民
帝国”。而他们对中国谱牒传承有序,流传至少已历2000年——3000年以上,且不断被
出土考古发现所证实的《尚书》、《国语》、《左传》、《史记》等极可信史籍中有明
确记载之夏王朝持否定论。
这里有一个隐蔽的险恶用心。就是存在一个史学的“阴谋”——通过否定有夏及否定唐
、虞时代城邦联盟的存在,而将中国文明的...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37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中国人祖先的信仰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之礼也”[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七] 由此可知国家有大的丧事,可以停止宗庙和父母
的丧祭,足见祭天地之礼,大于宗庙的祭祀,也大于父母的丧事.
古代的君王执行祭天之礼. “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为可.今为天之子而
不事天,何以异是.是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 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九
] 古代的皇帝称为天子.为儿子的必定要事...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737
14
早在儒教,道教,产生之前,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之前,祭天在华夏已经有千年的历史。
一. 中国文化祭祀的起源:
中国文化祭祀的记载,始于公元前2205年之前,尧舜的时代.书经、舜典: “肆类
于上帝.” 记载舜向上帝献祭的史实.
魏元珪、《中国历代祭祀与祖宗崇拜之分析》中说: “祀天乃起源于封禅,所谓
封禅乃在泰山上筑坛祭天叫做封 ,在梁父祭地叫做禅.古代凡易姓而王天下的时候,必
行这种典礼.后来这种祭祀,不必定须到泰山上去,乃多在京城外举行,此即叫做郊社
之祭 ,古时冬至祀天于南郊,夏至祀天于北郊.”
中国文化最注重的是 “郊祭”,是由皇帝(天子)代表向天献祭.汉朝大儒董仲舒
记载: “春秋之义,国有大丧者,止宗庙之祭而不止郊祭.不敢以父母之丧,废事天地
之礼也”[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七] 由此可知国家有大的丧事,可以停止宗庙和父母
的丧祭,足见祭天地之礼,大于宗庙的祭祀,也大于父母的丧事.
古代的君王执行祭天之礼. “为人子而不事父者,天下莫能以为可.今为天之子而
不事天,何以异是.是故天子每至岁首,必先郊祭以享天.”[ 春秋繁露、郊祭第六十九
] 古代的皇帝称为天子.为儿子的必定要事...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山东乃中华文明唯一之正朔
徐州的“徐”从哪儿来?
东夷多半迁到了河南,安徽,江苏一代,
历史上的“徐”国人,最早就是东夷,也就是在山东南部,后来被周人攻打,迁走。
山东的“潍”水,就是“淮”河,这两个字过去是一个,淮河称谓来自“潍”
很多人考证过的。这也证明,过去潍水居住的“东夷”人后来迁到了淮河流域。
山东是中华文明(周文明)的唯一正朔,不假。
高中语文,韩非子“五蠹”:徐国的地盘曾很大: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
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
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
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鐵銛矩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郑斀駹庫
稓饬Α}R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
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
是言之,...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6
徐州的“徐”从哪儿来?
高中语文,韩非子“五蠹”:徐国的地盘曾很大:
古者文王處豐、鎬之間,地方百里,行仁義而懷西戎,遂王天下。徐偃王處漢東,地方
五百里,行仁義,割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國,荊文王恐其害己也,舉兵伐徐,遂滅之。故
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世異則
事異。當舜之時,有苗不服,禹將伐之,舜曰:『不可。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共工之戰,鐵銛矩者及乎敵,鎧甲不堅者傷乎體,
是干戚用於古不用於今也。故曰:事異則備變。上古競於道德,中世逐於智郑斀駹庫
稓饬Α}R將攻魯,魯使子貢說之,齊人曰:『子言非不辯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
言所謂也。』遂舉兵伐魯,去門十里以為界。故偃王仁義而徐亡,子貢辯智而魯削。以
是言之,夫仁義辯智,非所以持國也。去偃王之仁,息子貢之智,循徐、魯之力使敵萬
乘,則齊、荊之欲不得行於二國矣。
东夷多半迁到了河南,安徽,江苏一代,
历史上的“徐”国人,最早就是东夷,也就是在山东南部,后来被周人攻打,迁走。
山东的“潍”水,就是“淮”河,这两个字过去是一个,淮河称谓来自“潍”
很多人考证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古地名“诸冯”!这个地名可不是历朝历代造假的山西那个伪“诸冯”啊。它在湖南永
州境 内的冯水,因为《水经注》说“营水又西经营道县,冯水注之。水出临贺郡冯乘
县东北冯岗。其水导源冯溪,本北流,县以托名焉”。这里所提到的“管道县”即是现
今的江永和道县,冯水即为江华县的冯河,而江华自古称为冯城,冯水、冯城(冯乘)、
冯岗、冯河、加起来就是“诸冯”。另外,葬舜的九嶷山,历史上也叫历山,也在湖南
永州那个地方,可以算是舜故里吧!舜死后葬在那里也算是落叶归根了!因为,他青年
时候一直定居在那里耕种,对那里的山山水水太熟悉了,而且那里是最早出现制陶业的
。难怪,历史上周人的《书·舜典》这样骂舜的南方华夏居地为:“帝居曰皐陶 ,蛮夷
猾夏 ,寇贼姦宄,汝作士。”
k******0
发帖数: 1073
1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厦大女教授造假事件进展ing
后姓历史名人:
后 稷:中国古代周族的始祖。传说是邰氏之女所生,初生时曾被遗弃,故名弃。在
尧、舜时代(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为农官,封地于邰,号后稷,别姓姬氏。据说他善于
种植多种粮食作物,教民耕种。后来周族奉他为始祖,并认为他是最早种稷和麦的人。
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农业还很原始,后稷对当时农业(种植业)的发展做出过贡献,
因而许多古籍如《诗经·生民》、《尚书·舜典》及《史记·周本记》等都歌颂和记述
了他的功绩。所以后来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时设置的农官,就称为后稷。
后 羿: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夷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当时夏王
“启”的儿子“太康”耽于游乐田猎,不理政事,被后羿所逐。太康死后,后羿立太康
之弟仲康为夏王,实权操纵于后羿之手。但后羿只顾四出打猎。后来被亲信“寒浞”所
杀。神话传说“后羿”是“嫦娥”的丈夫。后羿在的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烧得草木
,庄稼枯焦,后羿为了救百姓,一连射下九个太阳,从此地上气候适宜,万物得以生长
。他又射杀猛兽毒蛇,为民除害。民间因而奉他为“箭神”。
后 处:姓后,名处,字子里,春秋末期齐(今山东省)人,为孔子七十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9
汉书卷九十四下 匈奴传第六十四下
呼韩邪单于归庭数月,罢兵使各归故地,乃收其兄呼屠吾斯在民间者立为左谷蠡王
,使人告右贤贵人,欲令杀右贤王。其冬,都隆奇与右贤王共立日逐王薄胥堂为屠耆单
于,发兵数万人东袭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兵败走,屠耆单于还,以其长子都涂吾西
为左谷蠡王,少子姑瞀楼头为右谷蠡王,留居单干庭。
明年秋,屠耆单于使日逐王先贤掸兄右奥鞮王为乌藉都尉各二万骑(1),屯东方以
备呼韩邪单于。是时,西方呼揭王来与唯犁当户谋,共谗右贤王,言欲自立为乌藉单于
,屠耆单于杀右贤王父子,后知其冤,复杀唯犁当户。于是呼揭王恐,遂畔(叛)去,自
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鞮王闻之,即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亦自立为乌籍单于。凡五
单于(2)。屠耆单于自将兵东击车犁单于,使都隆奇击乌籍。乌籍、车犁皆败,西北走
,与呼揭单于兵合为四万人。乌籍、呼揭皆去单于号,共并力尊辅车犁单于。屠耆单于
闻之,使左大将、都尉将四万骑分屯东方,以备呼韩邪单于,自将四万骑西击车犁单于
。车犁单于败,西北走,屠耆单于即引西南,留闟敦地。
(1)为:犹“与”。(2)五单于:即呼韩邪单于、屠耆单于、乌藉单于、呼揭单于、车犁
...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0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1
日,sx的基督教。
上帝一词首先出现於儒家經典——五经,这五部经書都提到了该词,其中最早的是《尚
书》的“虞书·舜典”。除此之外,四书等其他的儒家经典以及各史书中也提到了上帝
,有時也称昊天上帝,在古代中国的原初神话和宗教体系中,指的是至上神,字面意思
就是“在上的帝王”,意味着“最高的主宰”,也称为“帝”,或者“天”,“太一”
。北京天壇祈年殿即為歷代君主祭祀上帝之處,內供奉有昊天上帝之神位
f****o
发帖数: 8105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活着不为一口气 吉祥常伴善良人(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6 17:16:06 2016, 美东)
故宫养心殿。(网络图片)
因气生百病,故养生宜制怒。一般情况下,人在压力大、工作忙的情况下更容易发脾气
上火,故制怒必先养心。
养心
养心有修炼心性之意。故宫有一座养心殿,其名字总是让人回味无穷。前殿明间的宝座
后屏正面两侧有对联,是乾隆帝御题——“保泰常钦若,调元益懋哉”,这一副对联或
许可以成为“养心”的最好注释了。
《尚书·尧典》说:“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钦若,有敬
顺之意。
调元,谓调和阴阳,执掌大政。也指调理元气。
《书·舜典》:惟时懋哉。《后汉书·章帝纪》:又盛大之意。呜呼懋哉。注:“美也
。”
对联的字面意思即是,要想保身体康泰和国泰民安,就要常常敬顺天意;调和阴阳和元
气,有益于盛大之美。
学会制怒
愤怒是会传染的,所以老人讲,“生气生不... 阅读全帖
w***3
发帖数: 387
2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浅谈汉字的文化内涵
“福”
“福”,左边从“示”,“示”是祭坛的象形文字,多与祭祀、神明、祈祷有关,古代
的人接近祭坛,是要得到上帝的引领和神性的启示,后来这个象形字的意思引申为 “
启示”,当用作部首时,代表上帝或神明。右边的“逼”字旁,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有
神所赐的一口田(良心田),找回那心灵的一方净土,福即至。
“福”本义作“佑”解,表示尊奉上天垂相,尊道贵德天道佑护才能有福,才能逢凶化
吉,无所不顺。如《左传》上说:“福,佑也”;《说文》中说:“福,备也。备者,
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人人都希望平安幸福,未来美好,没有人愿意凶危
多难,但唯有通晓“福”之真谛,懂得培“福”之因,才能积福、造福,迨至福至心灵。
福与德紧密相关,古人称“德曰福”,明了“好德”为一切好运和福份的根本,行善积
德,让自己的存心和言行举止都能合乎天理,唯有如此,才会百福具臻,千祥云集,正
如古语所云:“君子万年,福禄宜之”、“至诚合天,福之将至”。
“命”
“命”,从口、令。令,乃发号之意,有发令权者,以口指挥人为命,故命之本义作“
使”解(《说文》),乃使人依发令者之表示而行之意。
命是一种具有传承功能的载体,其...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226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奸”、“姦”用法考
剛才看到軍版有人抱怨簡體字合併了“奸”和“姦”,認爲應該寫“漢奸”和“強姦”
我考證了一下這兩個字的區別,轉發到這裡。
(順便說一下,我原則上是一貫不贊成簡體字裏合併同音字的。比如后和後,裏和里。
合併不同音的字就更是胡整了:比如种和種
但是“奸”、“姦”合併沒有什麽錯。需要考證一下,以正視聽)
奸和姦自古就是混用的。如果一定要分辨用法,應該是這樣的:
《說文解字》:
奸:犯婬也。从女从干,干亦聲。古寒切
姦:私也。从三女。𢙶,古文姦,从心旱聲。
《廣韻》:
奸:以婬犯也。
姦:私也,詐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註》劫人曰𡨥,殺人曰賊,在外曰姦,在內
曰宄。
《左傳》竊賄為盜,盜器為姦
根據上面的解釋,應該是“漢姦”,“強奸”才對
但是現在香港臺灣的媒體幾乎都是反過來用的:
兩岸史話-汪精衛是漢奸還是英雄 (中時)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308/112013042400475.h
林昭任案 律師:教授公款公用 判比強姦重 (中時)
http://news.chinatime...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292
25
原文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4113d0101oxp3.html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姜广辉 付赞 邱梦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戎
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元前
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饰语
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不
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目。
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见于
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现代
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孔子
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百零
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假
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 阅读全帖
r****z
发帖数: 12020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姓氏源流
zz
原标题:你贵姓:姓氏揭秘你的血统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图)
文章来源: 倪方六博客 于 2015-04-05 22:37:09
中国人姓氏源流调查
本文作者 倪方六
“你贵姓?”“我姓——”这大概是中国古今最为传统和最为流行的社交语言。但是,
在大家都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背后,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姓氏的源流密码?
在早期,“姓”,表示一个人的血统来源,说明是哪个老祖母的后代;“氏”,则是姓
的细分和发展,是老祖母不同子孙间的代码,根本作用是“别婚姻”。南宋郑樵《通志
·氏族略》称, 三代之时“男子称氏,妇人称姓”,就是这个意思。到秦始皇兼并六
国后,姓和氏也被“统一”了,两者变成了一个意思,姓即氏,氏乃姓。
在几千年发展变化中,姓氏的内容从简单走向复杂,意义从单纯变得世俗,分出了贵贱
,出现了大小,被赋予了复杂的社会、政治功能,产生出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在贵族,
姓是身份 的象征;在民间,姓则是“寻根”的线索,家家有本家谱……
人为何要有姓?区别贵贱和婚姻的需要
姓氏之现象,历代学者都在研究。
姓氏是由“姓”和“氏”组成,现在是一个意思,但在先秦时,两者有各自不同的含义
和作。姓”和“氏”...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连续剧第三季,姜广辉、付赞、邱梦燕等人对程浩的商榷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y*d
发帖数: 2226
29

奸和姦自古就是混用的。如果一定要分辨用法,應該是這樣的:
《說文解字》:
奸:犯婬也。从女从干,干亦聲。古寒切
姦:私也。从三女。𢙶,古文姦,从心旱聲。
《廣韻》:
奸:以婬犯也。
姦:私也,詐也。
《書·舜典》𡨥賊姦宄。《註》劫人曰𡨥,殺人曰賊,在外曰姦,在內
曰宄。
《左傳》竊賄為盜,盜器為姦
根據上面的解釋,應該是“漢姦”,“強奸”才對
但是現在香港臺灣的媒體幾乎都是反過來用的:
兩岸史話-汪精衛是漢奸還是英雄 (中時)
http://news.chinatimes.com/reading/1105130308/112013042400475.h
林昭任案 律師:教授公款公用 判比強姦重 (中時)
http://news.chinatimes.com/politics/11050202/112013032300583.ht
印度7歲女童公立學校遭強姦 (星島)
http://www.singtao.com/breakingnews/20130302b160304.asp
其實,奸和姦兩個字混用從漢以前就開始了,比如
《釋名·釋言語... 阅读全帖
h******1
发帖数: 16295
30
这个咋叫地域坑,歧视谁了?
b**********r
发帖数: 2530
31
歧视幽州,流放之地
d*******s
发帖数: 695
32
LZ文盲还说大家。。。古文今文都分不清楚。
i*****y
发帖数: 3449
33
慕容骁抬手甩脆扇,开篇唱个肥喏:
四川风流状元郎,
贬官统战到云南。
一生频传汉文化,
心中美女脚不长!
今日掏史的主角是杨慎。乍看名字陌生,可说起的他的成名作,列位看官卡拉OK时都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临
江仙》”
这首《三国演义》开篇词很多人误以为是罗贯中写的,其实是毛宗岗批刻《三国》时,
从杨慎的《二十一史》弹词里抄来的,原题是《说秦汉·临江仙》。二十多年前,琼瑶
老师的偶像剧《几度夕阳红》也是朝这方向起的名。这首词的确写得好,慷慨弘迈,回
味悠远,一看就知道作者是位历经沧桑的主儿。这杨慎一生到底有多坎坷,他确立的美
女标准究竟是怎么回事儿?且听俺慢慢掏来。
“大明著作第一,首推杨慎”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杨慎一家世代书香,爷爷杨春是湖
广提学佥事,老爸杨廷和是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家庭良好教育加上自身聪明好学
,杨慎打小就是神童:七岁熟背唐诗,十一岁能作诗,十二岁时跟爷爷学《易经》,不
到一个月背得一字不漏,还...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34
有空去趟芝加哥博物馆吧 土鳖
在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的发掘物和传世品中,有一种形状奇特的玉器,它呈扁平近
圆形,中间有孔,外缘边上有三个对称、斜向并朝同一方向旋转的齿牙。这种玉器最早
著录于清末金石学家吴大微的《古玉图考中》,并被定名为“璇玑”。
“璇玑”,出自于古代典籍《尚书.舜典》“在睿玑玉衡,以齐七政”一句。《尚书
》是中国最古老的史书,语句晦涩难懂,后世学者对《尚书》的解释也是众说纷纭,莫
衷一是。到了西汉时期,儒家学者们认为“睿玑玉衡”或是一种玉制可运转用于观察天
象的仪器,或指的是北斗七星。
吴大微提出“璇玑说”之后,他的看法为许多古玉学家,特别是西方学者接受并作进
一步发挥。
1912年美国汉学家劳佛在《玉器——中国考古与宗教的研究》一书中,译述了吴氏的
“璇玑说”,并相信这种有齿牙的玉器就是一种观天象的仪器,还增添了一些关于器形
特点的宗教意义的解释。尽管许多中西学者都相信了这位学者的说法,把一切外缘带有
齿牙状突起的玉器都叫作“璇玑”,但谁也说不出它们的使用方法。
1947年,比利时人密舍尔提出了一个看法,他肯定“璇玑”是天文仪器,认为它是“
环极...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4666
35
来自主题: QueerNews版 - 从汉字看女同的历史之久远
从仓颉的时代就有了,而且专门早了个字: 姦.(只能会意。反正是三女同在一起,没提怎
么样,估计是远古的女同喜欢3P。本义:奸邪,虚伪狡诈).常见于先秦.
后演变为姧(太露骨了,就一上一下二女干,不知道是否造字者仔细观察了女同的生活,基
本解释: 古同“奸”),见于康熙字典.
再后简化得不成样子了,就是奸(当然还是女同自己干,考虑到女同的发展,数量就没有限
制了).
该字在古代的使用如下: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年》
多贼姦些。――《楚辞·招魂》。注:“恶也。”
姦宄是防。――张衡《西京赋》。注:
B***s
发帖数: 41
36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镇压反革命的运动。在运动中,有些地
方出现了过火行为,这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为了控制界限,制止这一倾向,毛泽东在
1951年4月30日特意批示:“杀人不能太多,太多则丧失社会同情,也损失劳动力。…
…凡无血债或其他引起民愤的重大罪行,但有应杀之罪者,例如有些特务或间谍分子,
有些教育界及经济界的反革命等,可判死刑,但缓期一年或二年执行,强迫他们劳动,
以观后效。”5月8日,毛泽东又亲自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对犯有死罪的反革命分子应
大部分采取判处死刑缓期执行政策的决定》,正式提出了“死缓”一词。这个决定下达
不久,全国公安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死缓”刑名。
毛泽东提出“死缓”这一全新的刑名,是与他重视人的思想改造密切相关的。毛泽东多
次强调:“人是可以改造的,就是政策和方法要正确才行。”1965年8月,在一次接见
外宾的谈话中,他特别指出:“犯了罪的人也要教育。动物也可以教育嘛!牛可以教育
它耕田,马可以教育它耕田、打仗,为什么人不可以教育他有所进步呢?问题是方针和
政策问题,还有方法问题。”可见,毛泽东提出“死缓”刑名,实际上就是主张慎施刑...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4666
3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从汉字看女同的历史之久远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Queer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 (良知), 信区: QueerNews
标 题: 从汉字看女同的历史之久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23 21:00:10 2010, 美东)
从仓颉的时代就有了,而且专门早了个字: 姦.(只能会意。反正是三女同在一起,没提怎
么样,估计是远古的女同喜欢3P。本义:奸邪,虚伪狡诈).常见于先秦.
后演变为姧(太露骨了,就一上一下二女干,不知道是否造字者仔细观察了女同的生活,基
本解释: 古同“奸”),见于康熙字典.
再后简化得不成样子了,就是奸(当然还是女同自己干,考虑到女同的发展,数量就没有限
制了).
该字在古代的使用如下:
姦,私也。――《说文》
姦,盗也。――《广雅》
在内曰姦,在外曰宄。――《三苍》
用轨之财者为姦。――《国语·鲁语》
寇贼姦宄。――《书·舜典》
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衺。――《墨子·辞过》
故以刑治则民威,民威则无姦,无姦则民安其所乐。――《商君书·开塞》
荡渨湋之姦咎兮。――《梦辞·惜贤》。注:“乱在内曰姦。”
盗器为姦。――《左传·文公十八
H********g
发帖数: 43926
38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9%BD%E9%97%AD
^ 明代周祈《名义考》:“幽闭若去牝豕子肠,使不复生。”
^ 徐树丕的《识小录》:“男子割势,妇人幽闭。皆不知幽闭之变。今得之。乃得于牝
剔去其筋,如制马豕之类,使其欲心消灭。国初帝用此,而女往往多死,故不可行也。”
^ 明朝王兆云《碣石剩谈》:“妇人椓窍,椓字出《吕刑》,似与《舜典》宫刑相同,
男子去势,妇人幽闭是也。昔遇刑部员外许公,因言宫刑。许曰:‘五刑除大辟外,其
四皆侵损其身,而身犹得以自便,亲属相聚也。况妇人课罪,每轻宥于男子,若以幽闭
禁其终身,则反苦毒于男子矣。椓窍之法,用木槌击妇人胸腹,即有一物坠而掩闭其牝
户,只能便溺,而人道永废矣。’”
^ 鲁迅《病后杂谈》
o*****e
发帖数: 435
3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新年好!
(ZZ)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
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
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
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
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
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
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
“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
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
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
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
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
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
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
代规定一样,所以又
w*****t
发帖数: 127
40
来自主题: NCEPU版 - 【咏春】 聊聊“咏”字
红楼梦的十二钗有贾元春、贾探春、贾迎春、贾惜春,恰恰没有贾咏春,不明白为什么
?可能那些春都是假的,咏春才是永恒的主题,赞版版的立意!
到网上一搜,咏字竟然有经典意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爲命切,音泳。《說文》歌也。《玉篇》長言也。
《增韻》詠歌謳吟也。《書·益稷》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傳》以合詠歌之聲也
。《爾雅序》敘詩人之興詠。《疏》詠者,永言也。《前漢·藝文志》詠其聲謂之歌。
又鳥鳴亦曰詠。《陸機·悲哉行》耳悲詠時禽。《註》禽聲應時而變也。 又通作咏
。《史記·樂書》歌詠其聲也。《禮·樂記》作歌咏。 又《說文長箋》省作永。《書
·舜典》詩言志,歌永言。
用咏做名字的大名人就是李咏,他的着装、谈吐、 主持风格在一向四平八稳的中央电视
台中不算鹤立鸡群,也堪称独树一帜。在今年春晚上,和老婆一起出尽了风头。
还有咏春拳:詠春拳是近代新興及流行的中國武術門派。1950年代,葉問將詠春拳從中
國內地帶到香港,於1968年組織成立詠春體育會。
咏字本事的含义有三个:
歌唱,以充滿抑揚頓挫的語調吟唱。如:「吟詠」。
論語·先進:「風乎舞雩,詠而歸。」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从地理角度看泰山非常特殊。泰山相对于周围海拔高,这就会造成泰山一山独大的感觉
。类似的还有武当山金顶,武当山金顶是形成了七十二峰朝格局的感觉,让人看了就觉
得这山尊贵非常。
从文化角度看,泰山是地府的入口,如《汉书》中就一“"中国人死,魂归于岱(泰)山地
也”。但一地狱入口,对泰山来说还是不够威武!
泰山还被视为沟通上天之山,唐《史记正义》中有“此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
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言禅者,神之也。”
也就是说,从文化角度来看,泰山可以沟通天地人鬼神,是特别灵的神山,这也是泰山
区别于其他五岳的地方。
从玄学角度看,泰山为东岳,东西南北中,东为青乙木,为生气之地!虽天一生水,地
六成之。但在古人眼中,青乙木的生气最重要!如此气有错影响农业,必将民不聊生。
故在天子眼中泰山尊贵。
从阴阳角度来看,阴阳相生,有生必有死。泰山为生气之极,故泰山下必一死气质极。
所以在泰山一地,能沟通天地鬼神。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早在《尚书·舜典》中就有:“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泰山
)。”然后才是别的山。
这在《礼记·王制》中也有体现,天子五年一巡守,最先去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49
42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敦敏
康熙字典里,懋: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 莫 切,音茂。《說文》勉也。从心楙聲。《書
·舜典》惟時懋哉。 又盛大之意。與楙通。《書·大禹謨》予懋乃德。《註》禹有是
德,而我以爲盛大也。 又或作茂。《董仲舒·天人策》引書,茂哉茂哉。蓋古者懋與
楙通,而楙又與茂通也。
y****e
发帖数: 1785
43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唐虞之道》存简29枚,竹简两端平齐,简长28.1至28.3厘米。
《唐虞之道》赞扬尧舜的禅让,着重叙述舜知命修身及具有的仁、义、孝、悌的品德。
简文有关舜的史实亦见于《史记·五帝本纪》等书,但简文全篇未见传本。 [1]
注①整理者为荆门市博物馆,郭店楚简释文工作由彭浩(荆州博物馆)、刘祖信及王传
富负责。 [2]
文字释读编辑
释读:唐虞之道,禅而不传。尧舜之王,利天下而弗利也。禅而不传,圣之盛也。利天
下而弗利也,仁之至也。故昔贤仁圣者如此。身穷不贪,没而弗利,穷仁矣。必正其身
,然后正世,圣道备矣。故唐虞之(道,禅)也。
夫圣人上事天,教民有尊也;下事地,教民有亲也;时事山川,教民有敬也;亲事祖庙
,教民孝也;太学之中,天子亲齿,教民弟也;先圣与后圣,考后而甄先,教民大顺之
道也。
尧舜之行,爱亲尊贤。爱亲故孝,尊贤故禅。孝之施,爱天下之民。禅之传,世亡隐德
。孝,仁之冕也。禅,义之至也。六帝①兴于古,皆由此也。爱亲忘贤,仁而未义也。
尊贤遗亲,义而未仁也。古者虞舜笃事瞽叟②,乃戴其孝;忠事帝尧,乃戴其臣。爱亲
尊贤,虞舜其人也。禹治水,益治火,后稷治土,足民养生。(夫唯)顺乎脂...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經傳釋詞
經傳釋詞
作者:王引之[清]
《經傳釋詞》,王引之撰,共十卷。是一本解釋經傳中所出現虛詞的專著。

卷一

㠯、以、已

由、猶、攸
繇、由、猷




于(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二

粵、越

欠(音聿)、聿、遹、曰
安、案



卷三
惟、唯、維、雖
云(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員


抑、意、噫、億、懿
一、壹

伊繄



台(音飴)
卷四
目录
惡、烏

遐瑕
號(音豪)
曷害
盍、蓋、闔


況、兄、皇
鄉(音向)、嚮
汔(音迄)
歟、與
邪(以遮反)




於(音烏)

噫、意、懿、抑
嘻、譆、唉、誒、熙
竽(簡繁轉換有誤此節待校正)
卷五



憖(魚覲反)

宜、儀、義



豈、幾




其(音記)、記、忌、己、䢋(正文此字待改)
其(音姬)、期、居

詎(巨遽二音)距、钜、巨、渠、遽
固、故、顧




卷六
乃、迺(正文此字待改)








儻、黨、當、尚




疇、[C120]、[1234]
卷七


...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46
2015年4月21日,乙未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河南新郑市举行。 CFP 资料
西安市副市长、西北大学原校长、历史学家方光华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许嘉璐
方光华
许嘉璐先生在2015年9月7日《光明日报》国学版发表《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级拜
祭》文章,提出应该把拜祭黄帝上升为国家级拜祭。这对于提高民族文化自觉未尝不是
一个好的建议,但文章却说,对黄帝的国家级拜祭只能在河南新郑黄帝故里,这很令人
诧异。
作者是知道陕西有个黄帝陵的,因为他一开始就说要把新郑黄帝故里拜祖上升为国
家祭奠,首先要处理好与陕西黄陵拜祭的关系。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因 为“历代对黄
帝对先祖是‘拜庙不拜陵‘。特别是进入周代以后,先祖拜祭都是在宗庙中进行,这就
解决了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和陕西黄帝陵拜祭的关系”。既然“历 代对黄帝对先祖是‘
拜庙不拜陵’”,庙祭比陵祭重要,而陕西黄陵县只有黄帝的陵寝,没有黄帝的宗庙,
在这里的拜祭就无关紧要了。
遗憾的是,这个主张却经不起历史事实的推敲。
首先,历代对黄帝陵寝真是不祭拜的吗?传说的不算,就历史记载的来看,历代对
黄帝陵寝是祭拜的。《史记》载,汉武...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47
黄帝、黄帝部族与黄帝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这在今天。已
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识了。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 的
考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对于黄帝的祭奠活动,这些活动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有一个问题让人不得其解,就是各个地方都争着说黄帝是自己那个地方 的人氏。
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儿出生的,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个地方故去的,或说黄帝的都邑在
自己那儿,或说黄帝的足迹到过自己那个地方。这些地方北到今燕山 以北的涿鹿,东
到今山东曲阜,即古代的寿丘,西到今陕北高原,南到今浙南的缙云山区,当然更有今
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果真黄帝都到过这许多地方吗?黄帝到 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
又是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的?作为历史学者,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
答。这篇短文,即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个简单交待。

首 先我们应明白的是,黄帝之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
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上的表现。它与真的历史并不是一回
事。这种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早在华夏民...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上甲微的"砌中"与"归中"
http://www.gmw.cn/content/2009-05/11/content_919697.htm
2009-05-11
作者:武家璧
《宝训》讲商先公上甲微报复有易氏,使之"服厥罪",其主要手段是"?中于河"。
《竹书纪年》载"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
竹书》曰"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李学勤先生释文"假中于河",殆拟合"假师
于河伯"之意,虽文意可通,但字形不合。
"?"字从石从刀,赵平安隶写为"?"甚确。此字见《龙龛手鉴》《四声篇海》《正字
通》等,谓"砌"之俗字。辽释行均撰《龙龛手鉴》辑录大量俗字、异体字、古文字及简
体字,在释读敦煌文献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辨识古俗字的重要工具。《说文》"砌,阶?
也。""砌中"即以?石垒砌成台阶状的"中"坛。《汉书・礼乐志》"帝临中坛,四
方承宇。"石砌台阶状中坛,见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方形祭坛,陶寺文化观象台半
圆形基址外壁也有一圈卵石围栏,殆即祭告天地之场所。中坛选址一定采用了"辩方正
位"的科学方法,坛中央可能立有定方向用的表杆,是谓"立中"或者"立极"。上甲...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a/200904/t32280.shtml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
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
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
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
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
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其领导人
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从1926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
(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物—
—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需
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1621
50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47:31 2013, 美东) 提到:
说它经典是因为,曹雪芹在红楼梦里说,情产生的过程,“既悦其色,复恋其情”。这
是比较自然的,人本来就是动物,人最先感知的也是一个人生物特征,生物特征的相互
吸引,带来了情感和肉体的交流,然后是各种社会经济现实,决定了最终的关系走向,
李瓶儿和西门庆是情,欲,钱,交织的关系,这种关系也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
☆─────────────────────────────────────☆
charmed (仙境别红尘) 于 (Sun Dec 22 11:55:55 2013, 美东) 提到:
情,欲,钱,交织的关系,的确是最真实的男女关系,不过我就读不进金瓶梅,它太不
风花雪月了,不适合YY。。。

☆─────────────────────────────────────☆
volontaire (volontaire) 于 (Sun Dec 22 11:59:0... 阅读全帖
1 2 3 4 5 下页 末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