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航天史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p*********w
发帖数: 23432
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from 政府丑闻 by 政府丑闻
原始来源: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519-328546-1.html
编辑说明:找了找,确实属实,见CNN:http://www.cnn.com/WORLD/9603/china_rocket/
问起航天史上最大灾难,稍有常识的人大概会说苏联1960的那次火箭爆炸。连战略
火箭军元帅都赔上了性命,总共一百多人死亡。
但如果从死亡人数来说的话,1996年发生在中国的那次才叫真正的灾难。一个小区
至少500人尸骨无存! 前几天买到了一套关于世界航天的扭蛋,其中提到中国发生过
一场惨剧。
当时就很奇怪,印象中没这回事啊。上网,开百度,当然是毫无结果。想了想,开
Google,输入关键字“xichang rocket crash”。大家也可以试试看,应该马上就能看
到结果。
太可怕了。火箭刚离开发射台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一侧发动机火焰异常大,整个火
箭直接在空中转弯,扎进了边上的一个居民小区。28吨重的火箭,70%以上是高能燃料
,会发生什么结果大家都能想得出来。
事发后,现场...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aodaniang (老大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NASA航天史又一次牺牲 青蛙被火箭气浪吹上天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12 22:09:09 2013, 美东)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马烈】“我在月球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历史上迈出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如实说,如今一只青蛙也可以这么讲“我比所有的同伴都离月球更近”。到
底是怎么什么回事呢?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9月11日报道,上周五晚上,NASA的米诺陶五号火箭从
佛吉尼亚的发射台升空,携带LADEE探测器踏上月球之旅。场景壮美,激动人心,史诗
浩荡。但也免不了有所牺牲,据一个远程相机拍摄到的图片显示一只青蛙被火箭发射的
气流吹上了天。
据报道,这张照片由NASA的遥控摄像机拍摄,从图片一只青蛙不幸遭到人类探索而
误伤,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可能很大、但肯定表情非常惊讶的青蛙。
据Universe Today 的Nancy Atkinson证实,这张照片中的维特鲁威蛙的架势是因
为它被突然的爆炸吓坏了,不然的话只能解释为被火箭发...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日宣布,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F遥九火箭组合体已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根据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
神舟九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9日10时30分,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随后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测试和人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
这位发言人说,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于6月初降轨至对接轨道,在轨运行正常。目前,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
记者昨日在发射塔现场采访一位权威专家,他介绍说:神舟九号已经确定了第一发射窗口,将于本月16日下午发射。这与以往大多数时间在夜晚发射的时间不同,专家介绍,确定这个窗口,首先是此次是载人交会对接,载人航天,人命关天,万一发生意外,在白天可以展开有效搜救工作;此外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经过测算,在降轨运行后,在那个时刻正好在预定的对接轨道,等待神舟九号的交会对接。
现场...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着陆器和月球车八台设备全部开机
字号:小中大2013-12-23 20:31:55
更多
154
关键字 >>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设备开机探测器天文雷达月基天文望远镜嫦娥奔月头条观
察者头条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今天(12月23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八台科
学探测设备全部开机。探测器正在争分夺秒对月球开展探测活动。除了昨天观察者报道
提到的X谱仪探头和红外成像光谱仪之外,其他设备还包括月基天文望远镜和天文雷达。
嫦娥三号最新消息:着陆器和月球车八台设备全部开机
嫦娥三号着陆器
绕月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本月初接受采访时说,着陆器上有一台天文望远
镜。“在月亮上观测天文,这是史无前例的。它有什好处?地球上刮风下雨,云遮雾罩
,电离层搅着,又有污染,限制很多。月球上真空,可以观察得更清楚,这是天文学家
观测天文梦寐以求的环境。” 欧阳自远说。
另外,据欧阳自远介绍,着陆器上还放了一台极紫外望远镜,用于观测地球的等离子体
层的密度、结构的变化,它反映了地球空间大范围的环境变化。欧阳自远说:“阿波罗
16曾经放置过一台极子相机在月亮上,但它的波段、观测的...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5
月面软着陆:中国1次成功 前苏联11次失败,美国3次失败
来源: 天天喝茶 于 2013-12-15 04:59:02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
已被阅读:49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专家谈月面软着陆:中国1次成功 前苏联11次失败,美国3次失败
专家谈月面软着陆内幕:中国1次成功 前苏联11次失败
2013年12月15日 15:15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月面着陆而发起首波冲击的是前苏联“月球”号和美国“
徘徊者”号系列探测器,但在它们递交的初始成绩单上却是一连串“失败”。 ■月面
软着陆是最关键、最惊心动魄的一个环节:前苏联
■从上世纪50年代末开始,为月面着陆而发起首波冲击的是前苏联“月球”号和美国“
徘徊者”号系列探测器,但在它们递交的初始成绩单上却是一连串“失败”。
■月面软着陆是最关键、最惊心动魄的一个环节:前苏联直到第12次尝试才首获成功,
美国也在品尝了3次失败苦果后方平安着陆。
嫦娥三号是我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
这也是人类第130次探月...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635
6
让青年成为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主力军——中国航天科工四院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纪实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所属第四研究院是我国固体弹道导弹的摇篮,创造了中国航天史
上的多个第一,为国防武器装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四院围
绕二次创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青年创新人才队伍培养和建
设步伐,目前该院35岁青年已占到在岗职工总数近一半,青年创新人才骨干业已成为推
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主力军。
科技强军:砥砺青年创新人才成长“主战场”
作为国防武器研制骨干研究院,四院秉承“科技强军、航天报国”的神圣使命,承担着
为国家提供高科技武器装备的重要职责,在建设“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弹道导弹和固体
运载火箭研究院,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和服务企业”新征程中,青年创
新人才正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四院被誉为“中国固体弹道导弹的摇篮”、“铸造
共和国脊梁的地方”,在中国航天史上谱写了“巨浪”奔腾、“东风”浩荡的壮丽篇章
,涌现了以两弹元勋黄纬禄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英才。而今,沿着老一辈航天人富
国强军的足迹,四院青年创新人才勇敢地扛起了责任,在载人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不仅马斯克的SpaceX牛
不仅马斯克的SpaceX牛,还有一批美国航天公司要秀肌肉。美航天业百花齐放,生机盎
然!
不仅马斯克的SpaceX牛,还有一批美国航天公司要秀肌肉
埃隆马斯克的spaceX又干了件大事!
北京时间 2 月 7 日凌晨,SpaceX 成功发射了重型猎鹰火箭,将一台Tesla Roadster
电动超跑与一个身着完整功能太空服的Starman假人送入太空。并且还成功回收了两台
一级外挂助推器,不过中级火箭的两台发动机点燃失败未能成功回收。
最重要的是,重型猎鹰火箭高70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拥有64吨的极限运力,轻松超
越了全球现役最高运力的重型火箭“德尔塔IV型”,后者运力28吨,不及spaceX新火箭
的一半。此前采用最新款Merlin 1D FT发动机的猎鹰9号火箭(falcon 9 v1.2),其极
限运力也达到了27.2吨。
当然,航天历史上运力最高的火箭是美国土星五号,高达140吨,还有前苏联的能源号
,运力也达到了100吨。不过两者早已退役,超高的制造成本也让他们成为了历史。
不仅马斯克的SpaceX牛,还有一批美国航天公司要秀肌肉
猎鹰系列火箭数据
这次SpaceX重型猎...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8
神舟發射--哈工大托起中國航天夢
送交者: 九天 2003年10月15日18:07:27 于 [教育与学术]http://www.bbsland.com

大陸培養航天人才最好的高校是哈爾濱工業大學。可能台灣人不知道
,好像台灣有一個姓孫的官員是從那裡畢業的。
向台灣網友介紹一下。
總指揮 李繼耐 畢業於哈工大
副總指揮 胡世祥 哈工大
神州號總設計師 戚發軔 北航
神州號總指揮 袁家軍 北航(曾就讀於哈工大)
神州號火箭總設計師 劉竹生 哈工大
神舟"從哈爾濱"發射"--哈工大托起中國航天夢
日前,舉國矚目的"神舟"四號的發射已經進入了倒計時,近日記者來到
了為我國航天事業作出巨大貢獻的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了深入的採訪報
道。
哈工大人才技術遍"神舟"
新一代運載火箭
載人航天計劃是中國航天史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系統最複雜、技術
難度最高的工程。從1986年我國確定要開展載人飛船的研製工作時起,
中國載人航天史上已經寫上了哈工大的名字。神舟號系列飛船研製中的
多項技術難題都是被哈工大攻破的:地面模擬太空環境大型真空容器、
宇航員訓練用載人離心機、星務數管計算機、故障診斷系統、神舟號焊
m****o
发帖数: 189
9
新华社北京10月15日电(记者吴登峰 田兆运)截至15日9时10分,神舟六号已进入太空
三昼夜,飞行了72小时,两名航天员在太空已经亲眼目睹了48次日升日落,行程约202万
公里。
从北京时间12日9时10分进入预定轨道以来,两名航天员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完成了一
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在我国航天史上刷新了一系列记录:第一次进入轨道舱,第一次
进行真正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第一次进行航天医学空间实验研究,第一次进行压
力服穿脱试验,第一次在“太空马桶”解手、自测血压......
据悉,飞船刚入轨时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47公里的椭圆形轨道上运行;现在
飞船正运行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上,并以每秒7.8公里、每日飞行675664公里的
速度,继续刷新着中国载人航天史上行程最远的记录。
到目前为止,航天员在天上没有出现任何空间运动病的症状,感觉一切良好。飞船
运行正常。
b*******k
发帖数: 16989
1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我第一次看到那个录像的时候也很惊讶,国内当年可是一点相关报道都没有,
我出国前还以为中国的航天发射从来就不出重大事故呢。
好像是1996年的事情吧。共匪洗脑的功力确实厉害,我够反共得了吧,
可我出国前一直以为中国的火箭技术能力和美国差不太多,而且比美国安全得多。
l*****g
发帖数: 1234
1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这个搁哪也要封锁消息,就看能封多久。
t**********t
发帖数: 12071
1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老谣言了。
b*******k
发帖数: 16989
1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美籍五毛又出洞了。
p*********w
发帖数: 23432
1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500人死亡是作者的猜测而已
w**a
发帖数: 4743
1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为这件事情,航天部内部整顿学习了半年。至于死多少人,不是重点。干啥不死人?
L*****s
发帖数: 24744
1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航天史上最大的灾难zz
问题是,发射中心周围就不应该有民居呀!这和技术问题没有关系呀!是根本没有把老百
姓的生命放眼里!!!!
K******2
发帖数: 824
1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天宫和神舟对接成功标志着太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人敞开, 是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点的重要性从西方媒体和政府在天宫和神舟对接成功后全面保持鸦
雀无声状态的现象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它们心里很寒冷很寒冷). 虽然以后在中国人征
服太空的征程上可能还会有种种艰难险阻, 但是, 这次中国人正式打开太空的大门, 表
明了中国人自由往返太空和中国太空科技从此以后获得爆炸性发展的时代 正式 开启,
其意义之重大是文字所不能表达.
天宫和神舟 以及 蛟龙 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大能力
和宏伟气概. 西方媒体和政府可以对这第一次的天宫和神舟对接成功无奈地保持沉默,
但它们将无法对今后中国人频繁地自由往返太空和中国太空科技从此以后获得的爆炸性
发展保持持久的沉默. 不过, 对这一点我们会在乎吗?
祝愿祖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谨以此文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并向全中国的为国家的富强而无私奋斗献身的科学家工程
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附: 那些曾经被误认为是国家的"天之骄子, 祖国的未来", 却为了自己每个月的几个小
钱而流落海外的 los...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8
】新华网6月9日首页要闻第三条就是《神舟路》,间隔四条是《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
?》
据「新华资料」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我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系统组成最
复杂、技术难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最高的跨世纪国家重点工程,目前由航天员、空间应
用、载人飞船、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空间实验室等八大系统组成。
报道还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八大系统涉及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高度密集,全国
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
看完了《神舟路》再来看看《明天,我们还能吃什么?》,其实这是全国十几亿人口最
关心的事。点开一看,是一个专题《「镉米」来了,我们怎么办?》。
报道说,除早前广东食安办公布的多批次来自湖南的大米被检出镉超标外,连日来,在
一些媒体报道以及微博爆料中,南方的多个省份也被指存在相当大数量的镉超标大米。
一时间,在与镉大米有关的一些地方,恐慌气氛蔓延,人们谈「米」色变。「我可以不
喝牛奶,不吃羊肉,教育我的小孩让他不要吃布丁……但我总不能不吃大米吧?」一位
网友的心声颇具代表性。
古人讲「民以食为天」,你中共拿着老百姓的钱可劲...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701
1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神十太空授课:聂海胜悬空打坐
神十太空授课:聂海胜悬空打坐
中国航天史上首次太空授课10点开课,指令长聂海胜在太空中给大家表演高难度动作—
悬空打坐。而女航天员王亚平随即施展“大力神功”将聂海胜轻轻推开。
http://youtu.be/KRQyqBGHAjU
http://youtu.be/edcK5_YGGEo
http://youtu.be/dJkx2a3EYmU
f***o
发帖数: 883
20
新京报讯 昨日12时55分,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中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手控对接在阳照区进行
据悉,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在阳照区进行,神舟九号飞船采取倒飞姿态,天宫一号
采取正飞姿态。
此前,3名航天员已按计划顺利撤出天宫一号,依次关闭天宫一号实验舱和神舟九
号轨道舱、返回舱舱门,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坐椅就座。
昨日11时12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按照地面指令分离,神舟九号自动撤离
至与天宫一号相对距离400米停泊点处。
随后,神舟九号以均匀的速度和稳定的姿态向天宫一号逐渐靠拢。
据新华社报道,手控交会对接相当于“百里穿针”,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
细性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
刘旺操作控制手柄
昨日11时47分,当神舟九号到达140米停泊点时,地面科技人员对两航天器飞行状
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
12时38分,神舟九号飞船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就座在中间坐椅的航天员刘旺操作
平移和姿态控制手柄,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缓缓接近。航天员景海
鹏、刘洋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神舟...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636
21
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堪称航天史上的里程碑,曾随航天员登上过月球的全球唯一“登月
相机”日前也被作为“珍贵文物”在奥地利维也纳拍卖,并以55万欧元的天价成交。
据悉,美国太空总署(NASA)在1969年至1972年成功登月7次,其间航天员曾携带14
部相机拍摄月球景象,但为腾出空间让宇宙飞船把珍贵的月球石带回地球,航天员把另
外13部相机都留在了月球,只带回了这一部。
奥地利拍卖行Westlicht的老板科林称,这台“登月相机”满载月球的尘埃,举世
无双。1971年第5次登月时,航天员欧文曾用这部硕果仅存的相机在月球拍摄了299张相
片。
c***s
发帖数: 70028
22
垂直组装厂房大门开启,船箭塔组合体开始转运(新华社记者王建民6月9日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9日宣布,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F遥九火箭组合体已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技术区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这标志着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已进入最后准备阶段。根据计划,神舟九号飞船将于6月中旬择机发射。中国首位女宇航员将进入太空,实现零的突破。
神舟九号飞船在完成推进剂加注后,与运载火箭吊装对接构成一个完整的组合体。9日10时30分,承载着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驶出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安全转运至发射塔架,随后将陆续进行飞船、火箭功能测试和人船箭地联合测试等工作。
这位发言人说,神舟九号飞船、长征二F遥九火箭等飞行产品自4月初陆续进场后,按照发射场测试发射流程,已完成总装、测试等技术区的主要工作,发射场、测控通信、着陆场等地面参试系统已基本完成任务实施的各项准备。航天员飞行乘组已按计划完成飞行任务理论、专业技术等训练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手控交会对接模拟训练,各项操作技能熟练,身体和心理状态良好。神九女航天员已确定,须已婚育。天宫一号目标飞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在距离地球约300多公里的近圆轨道,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孤独”地飞行了200多天,等待与神舟九号飞船“相吻”,迎来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此前,“天宫一号”的两次出场亮相,已经被载入中国乃至世界的航天史。未来几天,“天宫一号”还将再次出场,在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中,为航天员营造温馨家园。
睡眠
睡袋镶在舱壁 像站着睡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高10.4米、重8.5吨,分为实验舱和资源舱,舱体的最大直径达3.35米。与之前的载人航天器相比,“天宫一号”为航天员提供的可活动空间大大拓展,达15立方米,能够同时满足3名航天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天宫一号”的设计非常人性化。据介绍,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小舱内噪音、灯光等对航天员睡眠的影响,在目标飞行器的舱内,专门设计了航天员独立的睡眠区。在这个睡眠区里,设计了两个“房间”,以保证航天员在太空里也能睡上单间。为何是两个而不是三个“房间”?因为睡觉时是不能大家都去睡的,总要留下一个人来值班,因此两个“房间”已经足够。
睡袋是航天员在轨道上睡觉的“被子”。在“天宫一号”组合体里,为使航天员睡得舒服,技术人员专门设置了三个睡袋,也就是说,航天...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刘洋进入轨道舱时玩起了自拍,杨利伟评价她非常自信
继16日成功赴太空“约会”,神舟九号昨天与天宫一号顺利“拥吻”,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也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解读了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这是开启未来空间站的一扇门”
记者: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获得成功,为什么是景海鹏打开那扇门,第一个进入天宫一号?
杨利伟:根据安排,他们有不同的分工。景海鹏作为指令长,同时作为第二次飞行的航天员,他对自己身体的把控,对操作的了解程度比另两位航天员更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就编排成这样了。
记者:打开轨道舱的前舱门后,航天员特地来到对接机构照相,这应该是希望看一下锁紧状况下对接机构的真实状态。
杨利伟:对。我们的航天员要第一时间把对接机构拍下来,提供给我们的工程人员,因为它毕竟在太空中飞行了很长时间,同时也给我们以后的航天员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记者:景海鹏在推开天宫一号的那扇门,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杨利伟:我想,这扇门就像开启我们将来的空间站一样,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意义。
记者:所以开启的不仅...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刘洋一人升空 全家鸡犬不宁
神九发射,中国女航天员刘洋首次进入苍穹并迅速成为全民偶像。与此同时,围绕刘洋的宣传攻势也呈白热化趋势,各路媒体纷纷进入河南省林州市泽下村,探访这一中国首位女航天员的故乡。
泽下村是太行山区一个向来沉寂的小山村,相关报道描述了它的偏远:林州距离郑州220余公里,从林州到五龙镇还有50余公里,而从镇上到刘洋的老家泽下村,还有几公里。
刘洋和泽下村乃至林州市的交集,仅仅来自于她幼年时期的一次回乡探亲之旅。刘洋的五爷爷刘天才今年已经72岁,他对刘洋仅存的一点记忆,是30年前6岁的洋洋回过泽下村。在这个小山村,与刘洋最近的亲属除了爷爷辈的刘天才外,还有叔叔辈的刘海燕。
最近,这两位长辈正为家族里出了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高兴而又苦恼。为了接受记者采访,担任五龙镇国土所所长的刘海燕,已十多天没能正常上班,他现在成了媒体追逐的红人。而72岁的刘天才,十数天里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回忆和搜寻与刘洋有关的零星记忆,这着实让老人家有些吃不消,以至于一度躲到山里去了。后来还是镇政府出面盛邀,他才肯“出山”。这位可怜的老人已接待500多名各路记者,大约不难想见从未见过这阵式的老人被采访所困扰和刁难的场景了。
对于航天精...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6
刘洋淡妆出舱,微笑着招手,还理了理头发
虽然落地打了个滚,还是给神九回家打高分
神九返回时,外壳2000℃舱内30℃
回家
“回家耶回家,回家是我永远的牵挂。回家耶回家,回家是我坚定的步伐。”太空遨游13天后,3名航天员乘坐神九返回舱回家了,“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回到祖国也就是回到了家。
温家宝宣读贺电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贺电说,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进展。全体航天人建立的丰功伟绩将彪炳史册,祖国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曾荫权29日代表全香港市民祝贺“神舟九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曾荫权说:“这次任务为我国航天史缔造多项创举,标志着国家载人航天技术不断超新突破。香港市民欣喜雀跃,更为国家的非凡成就倍感自豪。”
前几日连续的阴雨,将29日内蒙古自治区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上的天空洗得碧蓝。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站在6月的草原上,仰着头看徐徐...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昨天,北京师范大学首次披露由其承担的航天员情绪实验部分结果。该项目负责人、北师大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罗跃嘉透露,神九升空时,曾经有过一次“飞天”经历的指令长景海鹏情绪最为稳定,而女航天员刘洋的心跳波动最明显。
升空过程景海鹏情绪最稳定
这项名为“面向长期空间飞行的航天员作业能力变化规律及机制研究”的973计划项目实验,随着神九的升空而备受关注。北师大专门开发了软件随神九一同 “飞天”。该软件每天数次记录航天员的脑电波变化,每次约半小时,数据记录在专门的电脑上。目前,科研人员正在对数据进行“解读”。此外,航天员脉搏、唿吸、尿样、唾液等数据和舱内影像资料也一并被纳入研究。
“神九发射前,景海鹏的心跳最稳定,一直保持在每分钟50次左右,只有发射升空的一瞬间略有升高。”罗跃嘉说,心跳速度与情绪变化联系密切,从心跳指标来看,有过一次“飞天”经历的景海鹏情绪最稳定。而航天员的唿吸规律变化与心跳基本相同。
神九在轨运行时,航天员刘洋身上连着各种仪器进行体育锻炼的画面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研究人员表示,根据目前“解读”的数据来看,航天员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心绪较为平静、放松。刘洋在空中打太极拳时,情绪...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8
近日,美国太空标准和创新中心专家公布研究结果称,1月下旬撞坏俄罗斯“太空球透镜”卫星的肇事者极有可能是中国2007年进行反卫星试验导致的太空碎片,这一“大胆”猜测不仅被中国外交部斥为“不专业、不负责任”,而且撞击受害者俄罗斯方面也颇不以为然,甚至高度怀疑其背后包含的用意。的确,对这个与美国政府,特别是五角大楼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组织及其专家的上述研究结果,人们即使认为其用意不是在试图影响中俄关系,也是为其继续推进天基监视系统建设,强化单边太空优势寻找理由和借口。
大撒太空钉子
谁把太空当垃圾桶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俄罗斯卫星被撞事件祸起太空碎片,虽然美国跟踪太空卫星与太空碎片的技术精度全球领先,但把矛头指向中国,则要拿出碎片相关观测数据和轨道参数数据,经过实际验证之后,才能在技术上说明这样的猜测是否科学。而到目前为止,美国太空标准和创新中心专家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前提下,通过猜测而得出来的,用了诸如“可能”、“应该是”等词语来描述。用“不专业、不负责任”来形容它是恰如其分的。然而,就是这样经不起推敲的分析研究,经过美国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放大和有意无意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9
近日,美国太空标准和创新中心专家公布研究结果称,1月下旬撞坏俄罗斯“太空球透镜”卫星的肇事者极有可能是中国2007年进行反卫星试验导致的太空碎片,这一“大胆”猜测不仅被中国外交部斥为“不专业、不负责任”,而且撞击受害者俄罗斯方面也颇不以为然,甚至高度怀疑其背后包含的用意。的确,对这个与美国政府,特别是五角大楼保持千丝万缕联系的组织及其专家的上述研究结果,人们即使认为其用意不是在试图影响中俄关系,也是为其继续推进天基监视系统建设,强化单边太空优势寻找理由和借口。
大撒太空钉子
谁把太空当垃圾桶
中科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认为,俄罗斯卫星被撞事件祸起太空碎片,虽然美国跟踪太空卫星与太空碎片的技术精度全球领先,但把矛头指向中国,则要拿出碎片相关观测数据和轨道参数数据,经过实际验证之后,才能在技术上说明这样的猜测是否科学。而到目前为止,美国太空标准和创新中心专家所有的研究结果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定前提下,通过猜测而得出来的,用了诸如“可能”、“应该是”等词语来描述。用“不专业、不负责任”来形容它是恰如其分的。然而,就是这样经不起推敲的分析研究,经过美国一些不负责任的媒体的放大和有意无意地...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0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今日上午10时开讲。神舟十号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央视直播授课实况,人大附中将作为“地面课堂”,与神十航天员天地连线。
6000万师生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这次太空授课安排的实验项目,将展示失重环境下的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航天员们进行了认真备课,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将为太空授课活动提供全面支持和保障。
教育部昨日发布通知,此次太空授课活动由教育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科协共同主办,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要高度重视,妥善调课。全国8万余所中学的6000余万名师生将同步组织收听收看太空授课。
据报道,为了配合太空授课直播,央视邀请了全国6所中学的学生,到央视演播厅展示各自设计的“太空实验”。录制现场还有一些科学大家,如杨振宁、欧阳自远、孙家栋等,以及来自清华、北大、港澳台高校的多位科学家,他们与学生们探讨了太空实验方案。
这6所学校学生在观看直播后,将有记者连线采访,由听课学生提问,专家进行解答。
太空授课已征集到问题千余条
据了解,早在今年2月,教育部的一份关于“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中,...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1
只要一拉你就能回来,乔治大叔牺牲得好冤(《地心引力》剧照)
好莱坞年度科幻口碑之作《地心引力》(Gravity)上周二起登陆中国内地,由于仅90分钟的片长能多排几场、3D及3DIMAX格式的票价较高,该片在中国内地5800多块银幕6天报收3550万美元———约2.16亿人民币,创下华纳公司影片内地开画成绩第二高的佳绩,仅次于暑期档的《环太平洋》,其中在123IMA X银幕上收入740万美元的成绩更是打破了这一巨幕格式在内地的首周末票房纪录。这部科幻片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斩获5.77亿美元。
该片除了视觉特效让人叹为观止、其精心营造的太空体验让人有如身临其境之外,到底片中展现的危机有没有可能发生?如果发生了会怎样?宇航员的着装和设备真是这样的吗……连串疑问也成为爱研究的影迷们“死磕”的目标。
该片在今年10月于北美上映时就被外媒通过采访NASA前宇航员、科学家等方式,“揭露”过这部影片有哪些是完美还原现实的,有哪些是“纯属扯淡”的。天体物理学家Neil de Grasse Tyson在该片于北美上映时在Twitter上指出片中的若干个“错误”;《E W》杂志采访了天文学家PhilPlai...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2
定位导航是居家旅行必备良品。特别是对“路痴”群体,那绝对是福音啊!可说起定位导航,大家还是首先想到GPS,美国的GPS由于资历老、名气大,甚至成了导航定位的代名词,几乎处于垄断地位。
但是!Everybody!这垄断几十年的“大网”,终于要被中国打破了!一把来自东方的利剑已经出鞘!它就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
在5月23日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透露,我国已全面启动北斗系统第三步建设,即北斗三号系统,今年下半年发射6~8颗全球组网卫星。
这意味着,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北斗卫星将正式开始全球组网,拉开北斗系统面向全球服务的帷幕。
接下来,还将上演2018年前后18颗北斗卫星的发射大戏。冉承其说,这将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直到2020年我国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终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听上去,是不是太过高大上?如果你想更轻松地了解北斗系统是什么,不妨看看下面这段演讲视频。
演讲者徐颖,1983年生,导航系统科学家,从事北斗相关研究工作十余年,中科院光电研究院建院以来最年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
这场演讲...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access05(), 信区: History
标题: 史上唯一的\"阿波罗\"登月计划,到底是怎么回事?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0 10:34:14 2017,GMT)
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中,有数位航天员登陆月球,这也是目前人类唯一登陆过
的地外星球。那么,这个“阿波罗”登月计划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阿波罗”登月计划!
“阿波罗”登月计划也称“阿波罗”工程,是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组织和实施的一项
载人登月工程。阿波罗是古希腊神话中太阳神的名字,他和月亮女神阿耳忒弥斯是双胞
胎,所以,美国人用“阿波罗”作为登月计划的名字。“阿波罗”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
人登月飞行,并对月球进行实地考察。
​“阿波罗”工程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把人类的足迹移上了另
外一个星球。工程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结束,共组织了2万家企业、200多所
大学和80多个研究机构约30多万人参加,历时11年,共耗资255亿美元。
​“阿波罗”工程包括运载火箭——“土星5号”和载人飞船——“阿波罗号”飞
船两大...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40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世界各国运载火箭的发展
发展航天飞行的运载火箭,无疑是20世纪航天史上最重大的成就之一。自1957年10
月4日,前苏联用"SS-6"洲际导弹改装成运载火箭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近地
轨道,从此运载火箭作为航天运载工具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以来,前苏联、美国、法国、
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竞相发展运载火箭,迄今已形成能适应各种航天发射需求的若
干系列,并已走过它的两个里程碑。
第一个里程碑:用导弹改装
在运载工具的研制方面,最发达的国家是前苏联、美国、法国、中国、日本和印度
。这些国家在运载工具的发展初期,为了抢时间,几乎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即用导
弹稍加改装,使其适应不同卫星的发射需要。这个思路,首先是由前苏联的第一位航天
总设计师卡拉廖夫提出来的。如前苏联第展一枚运载火箭,实际上只是将"SS-6"洲际导
弹的弹头改换成卫星,火箭全长29·2米,最大外径10.3米,起飞重量269吨,起飞推力
3900千牛,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载火箭。后来,将这种运载火箭作为芯级在其外侧
捆绑4个助推器,而分别形成发射卫星和发射前苏联最早的3个"月球号'宇宙探测器的"卫
星"型和"宇宙"型两级运载火箭系列。在此基础上,
g*******a
发帖数: 26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神舟飞船将从神八开始批量生产
新华网北京9月26日电 “从神舟八号开始,神舟飞船将基本定型,进入批量生产阶
段。”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26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透露。
张柏楠说,“神舟八号飞船将有两个重要使命,一是突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二是实现
载人运输飞船定型。”
“神舟飞船定型后,不再做大的改动,将成为我国空间站至地球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
也能为其他国家提供人员和货物的天地运输服务。”
定型后的神舟飞船具备三个特点:第一,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第二,能够运输3人飞
行7天,具备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的能力;第三,国产化水平高,能够批量生产,短时间
高密度发射。
如今世界上正在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主要有美国的航天飞机和俄罗斯的联盟号飞
船,这两种航天器无不经历了数十次试验才最终定型。
仅仅发射8艘飞船就能生产制造成熟的天地往返运输器,这在世界航天史上是史无前例
的。
从神一到神七,神舟飞船从未重复,每一次发射都是一次重大突破,以极高的效率连上
7个大台阶。
张柏楠说,神舟飞船技术起点很高,设计分析到位。而大量地面试验和7次太空飞行也
使飞船各项性能指标得到了充分验证和考验。因此,飞船定型具备良好的技术基础。
定型后
d********y
发帖数: 6566
36
放眼全球主要航天国家的航天机制和机构,美国宇航局NASA无疑是最成功的一个,与此
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前苏联僵化、封闭、集权的体制葬送了本国的航天工业本来的领先地
位。而中国航天由于长期受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影响, 体制上仍然处于转型期,种种
航天机构呈现相当分散的局面,且对民众过于封闭,以致大部分人分不清“航空”与“
航天”。
花费纳税人巨资的航天事业能否真正可持续地蓬勃发展、大放异彩、深入民心、为民化
利,是比航天探索本身更大的事情,核心在“人”,关键是“体制”,具体在“机构”
设置上。
美国建国仅200多年,但取得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成就之高在人类历史上极为
罕见。什么原因?答案只有一个:制度优越。
也正是这个原因,在航空航天领域,这个国家不可思议地帮助不会飞翔的人类实现了飞
行之梦,并用短短66年时间实现了从第一架简易飞机试飞,到第一座飞船登月的奇迹般
跨越,实现了将航天器发射到太阳系边缘、寻找外星人的壮举。
NASA:一个最优秀的典范
美国航天如今已经成为美国高科技的象征,成为世界各国学习借鉴的目标。美国到底有
怎样的航天体制,它是如何提供强大动力,让它快速赶超先进,保持第一... 阅读全帖
J*********r
发帖数: 5921
37
【历史揭秘·一位前苏联航天员的不归路】许多中国人都记得,他们的中学课本里,世
界上第一位在宇
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科马洛夫牺牲前眼含热泪:“为宇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
无悔!”这篇题
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已被证实是彻头彻尾的编造。真相是这样的:
http://t.cn/h1drlN
==
科马洛夫是世界上第一位在飞行中的宇宙飞船中丧生的宇航员。
许多中国人都记得,在他们学过的中小学课本里,这位前苏联宇航员牺牲前眼含热
泪地说:“为宇
航事业献身是神圣的,我无怨无悔!”
这篇题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已经被证实是彻头彻尾的编造。
但真相究竟怎样,却一直是个谜。最近美国的《探星者》一书,披露了科马洛夫之
死的绝密内容
———
1
弥天大谎《悲壮的两小时》
1995年第2期《读者》杂志刊登了一篇题为《宇航员之死》的文章,此文后来被选
入全国通用的
小学和初中《语文》课本,以及新加坡高中课本《高中华文》,成为学生诵读的“范文
”。
这篇改标题为《悲壮的两小时》的课文描写道:1967年8月23日,前苏联著名宇航
员科马洛夫驾
驶“联盟1号”宇宙飞船归航,宇宙飞船返回大气层后,因为减速...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15836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质疑登月的都是技术盲
嗯。虽然我们不能否认航天飞机的贡献,但是整个航天飞机(无)计划我觉得其实算是
美国航天史上的耻辱
了。弄出这么一个中看不中用,极其昂贵脆弱的东西,竟然还用了那么多年,实在是搞
笑。
S*********4
发帖数: 5125
39
美国航天飞机时代宣告结束
张梦然
2011年07月22日07:49 来源:《科技日报》 手机看新闻
打印 网摘 纠错 商城 分享 推荐 微博 字号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5时58分(北京时间21日17时58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
飞机成功返回地面。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球时发生解体事故。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73秒后发生爆炸,导致机上7名机组人员全
部罹难。
1995年6月,“阿特兰蒂斯”号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实现历史性的一幕——对接。
美国东部时间7月21日5时58分(北京时间21日17时58分),美国“阿特兰蒂斯”号
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着陆。由于这是最后一架穿梭于天际的航天飞机,此次
着陆也意味着美国为期30年的航天飞机项目宣告终结。
美国航天飞机于1981年首次发射,一路走来每一步都是人类航天探索的记忆和感情
。其30载历程,功勋与诟病并存、欢颜与悲歌交会,棋枰荣辱,翻覆如斯。
即便到了航天飞机卸甲归田的这一刻,它的身前身后仍不安宁——回首成败,其身
前事究竟会剩得几行青史几句是非?而在其身...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40
探月工程专家解析“嫦娥二号”远征难点
奔月难,奔向150万公里深空更难。嫦娥二号卫星奔赴拉格朗日L2点(以下简称L2点)
的这次旅程,无疑是中国航天史上距离最远的一次“跨越”。在这背后,有多少前所未
有的困难?
近日,专家对“嫦娥二号”此次远征遇到的难点进行了解析。
轨道设计:须兼顾日、地、月三大引力场
“从4月1日‘嫦娥二号’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到6月9日飞离月球、奔向深空,需要短短
两个月时间内设计出全新的轨道方案,这是个很大的挑战。”嫦娥二号卫星主任设计师
黄昊说。
此项轨道设计的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
“首先,这是个复杂的多天体引力场轨道设计。”他说,对于地球卫星而言,轨道设计
时只涉及一个引力场,即地球;月球探测卫星的轨道,则要考虑地球和月球两个引力场
,以及其间的拼接过程。而这次轨道设计,除地、月外,还必须兼顾考虑太阳的引力场。
同时黄昊表示,L2点非常敏感,对卫星入轨时的位置、速度要求非常高,稍有偏差就会
出现失误,导致卫星飞向更远的深空,或是飞回地球。因此整个飞行轨道都必须经过精
确的规划和设计。
此外他还介绍说,L2点是个不稳定点,在环绕飞行阶段,卫星只要受到任何一点扰动...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1
中国神舟八号极有可能是中国的太空轰炸机!
出处: 作者:miss_chun 时间:
日本右翼在集会中除继续美化侵略和否认南京大屠杀外,还把矛头指向了“神舟八号”
。日本右翼人士一致认为中国将从神舟八号开始,批量生产神舟飞船,而神舟八号将具
有“太空轰炸机”的功能。
神舟八号:中国将具有短时间高密度发射航天飞船的能力
“神舟8号”将在2010年发射,实际上是小型空间实验室,结构不同于以往的三段
式的神舟飞船,外形为两段式,主体为短粗的圆柱型,直径比神舟飞船更大,前后各有
一个对接口。“神舟9号”则在紧接着“神舟8号”发射,是一艘标准的神舟飞船,但不
搭载航天员,舱内满载补给品(食物、水、氧气再造板等),与 “神舟8号”进行无人自
动对接试验。“神舟9号”实际上起着货运飞船和救生飞船的双重作用。
从神舟八号开始,神舟飞船将基本定型,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定型后的神舟飞船具
备三个特点:第一,可靠性、安全性更高;第二,能够运输3人飞行7天,具备与空间
站交会对接的能力;第三,国产化水平高,能够批量生产,短时间高密度发射。
如今世界上正在使用的天地往返运输工具,...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824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可上九天揽月, 可下五洋捉鳖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天宫和神舟对接成功标志着太空的大门正式向中国人敞开, 是中国乃至世界航天史的一
个重要里程碑. 这一点的重要性从西方媒体和政府在天宫和神舟对接成功后全面保持鸦
雀无声状态的现象就得到了充分的验证(它们心里很寒冷很寒冷). 虽然以后在中国人征
服太空的征程上可能还会有种种艰难险阻, 但是, 这次中国人正式打开太空的大门, 表
明了中国人自由往返太空和中国太空科技从此以后获得爆炸性发展的时代 正式 开启,
其意义之重大是文字所不能表达.
天宫和神舟 以及 蛟龙 向世界宣告了中国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宏大能力
和宏伟气概. 西方媒体和政府可以对这第一次的天宫和神舟对接成功无奈地保持沉默,
但它们将无法对今后中国人频繁地自由往返太空和中国太空科技从此以后获得的爆炸性
发展保持持久的沉默. 不过, 对这一点我们会在乎吗?
祝愿祖国蒸蒸日上日新月异.
谨以此文纪念这个伟大的时刻并向全中国的为国家的富强而无私奋斗献身的科学家工程
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附: 那些曾经被误认为是国家的"天之骄子, 祖国的未来", 却为了自己每个月的几个小
钱而流落海外的 los...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3
神八完美返航,中国突破五项关键技术!
来源: 龙翔五洲 于 2011-11-18 16:27:57
神八完美返航,中国突破五项关键技术!
2011-11-19 08:01:16.0
北京时间11月17日19时32分,环绕地球飞行262圈的中国「神舟八号」飞船返回舱
在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区成功着陆,再次书写了中国航天史的辉煌。据北京航天
飞行控制中心主任、交会对接任务测控通信指挥部指挥长陈宏敏介绍, 通过执行此次
任务该中心成功突破了5项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
陈宏敏说,作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飞行控制中心,该中心不仅拥有10多项关键航天飞
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此次更是以100%的测控成功率,顺利完成了神舟八号飞船
返回的飞控任务。他还表示,在任务中中心还突破了以下5项载人航天飞行控制技术:
“神八”昨晚回家 全友卫浴祝贺对接任务圆满完成
一、基于状态的飞行控制自动规划技术。
陈宏敏说,针对交会对接过程两目标控制关联性强、约束条件复杂、状态变化快、
协同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指控中心基于两目标关联控制的约束条件,通过制订相关规则
,以消除两目标控制事件在资源和时间上的冲突,从而制约快速...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44
屠老,一路走好!
中国第一款洲际导弹DF-5总设计师屠守锷逝世
http://mil.news.sina.com.cn/2012-12-17/1644709911.html
2012年12月15日05时05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
我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导弹和火箭
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
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务院颁发的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屠守锷同志,因病
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同志生平
屠守锷同志1917年12月5日生,浙江省湖州人。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抗战期间并入西南联合大学,转
航空系),毕业后在成都航空研究所工作。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飞机设计及
结构强度分析硕士学位,毕业后应聘为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回国,先后任
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教授,北京航空学院副教务长
、系主任、院长助理。1957年调...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796
45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洲际导弹总设计师屠守锷逝世
2012年12月17日
中新网12月17日电 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网站消息,2012年12月15日05时05分
,中国航天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著名导弹和火
箭专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
天科工集团公司高级技术顾问,国务院颁发的首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屠守锷同志,因
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5岁。
屠守锷同志生平
屠守锷同志1917年12月5日生,浙江省湖州人。1948年1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
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系 (抗战期间并入西南联合大学,转
航空系),毕业后在成都航空研究所工作。1941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飞机设计及
结构强度分析硕士学位,毕业后应聘为美国寇蒂斯飞机厂工程师。1945年回国,先后任
西南联合大学航空系副教授,清华大学航空学院副教授、教授,北京航空学院副教务长
、系主任、院长助理。 1957年调入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工作,历任一分院二室主任、第
二设计部主任、一分院副院长兼第二设计部主任、一... 阅读全帖
t**********8
发帖数: 1683
46
明天上午十点航天员将在神十太空讲课2013年06月19日07:39 新闻晨报 我有话说(
2326人参与)
教育部要求组织中学生收看 上海部分学校考试,不推迟,事后看重播
□晨报记者 杨育才
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将于明天上午10时04分至10时55分开课,央视将
进行全程直播。教育部昨天下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中学妥善调课,组织学
生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的太空授课活动。
为配合太空授课的直播,央视还从全国6所中学征集了几项“太空实验”设计,作
为这堂太空科普课程的“地面课堂”。
老师学生将“天地对话”
昨天下午,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为配合此次太空授课活动,中国
载人航天工程网在今年5月24日至6月10日期间举办了“我问航天员”——太空授课大型
问题征集活动,收集青少年朋友对载人航天科技、航天飞行、空间科学及航天员太空工
作、生活等领域的提问。
截至目前,已经征集到数千个相关问题。这些问题,除了部分由参与过飞行任务的
航天员或航天专家在活动后期以访谈、文字或“微访谈”方式回答外,还将在此次太空
授课中提交给神舟十号的三位航天员在太空予以解答。此外,还将挑选...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47
水球水膜陀螺仪等镜头,将无数次出现在各国拍摄的关于人类航天史的纪录片中,出现
在各类航天的片头与花絮中
l********g
发帖数: 6760
48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朱马烈】“我在月球迈出的一小步,是人类历史上迈出的一大步”
阿姆斯特朗如实说,如今一只青蛙也可以这么讲“我比所有的同伴都离月球更近”。到
底是怎么什么回事呢?
据美国《大西洋月刊》杂志9月11日报道,上周五晚上,NASA的米诺陶五号火箭从
佛吉尼亚的发射台升空,携带LADEE探测器踏上月球之旅。场景壮美,激动人心,史诗
浩荡。但也免不了有所牺牲,据一个远程相机拍摄到的图片显示一只青蛙被火箭发射的
气流吹上了天。
据报道,这张照片由NASA的遥控摄像机拍摄,从图片一只青蛙不幸遭到人类探索而
误伤,可以看出这是一只可能很大、但肯定表情非常惊讶的青蛙。
据Universe Today 的Nancy Atkinson证实,这张照片中的维特鲁威蛙的架势是因
为它被突然的爆炸吓坏了,不然的话只能解释为被火箭发射的气流吹上了天。Nancy
Atkinson同时表示,不知这只青蛙是否受到伤害,如果牺牲了也不是毫无意义的:这只
青蛙,我们可以有把握地假定,比它所有的同伴都离月球更近。这是青蛙的一小步,也
是全部无尾目的一大步。
g***j
发帖数: 40861
49
草菅蛙命 有什么脸打叙利亚
H*********S
发帖数: 22772
50
这青蛙目测有猪那么大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