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 发帖数: 2019 | 1 其他类型设计
牛顿式设计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卡式的主镜均是一个凹球面反射镜,它的设计方法请参考前面介绍.副
镜是一个平面镜(又叫对角镜)作为转象系统.由于光线经主反射镜后行成光锥,其截圆面积
越来越小,它与平面镜相交成椭圆形,因此平面镜最好是椭圆形.这样它在主镜上投影就呈
圆形,遮挡光线少.可是椭圆磨起来麻烦,有时将其磨成八角型或者长方形.见图.
平面镜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b=D/f*P+2(f-P)*tg(a/2)
式中D:口径,f:主镜焦距,P:平面镜中心离焦点距离,a:视力场角(一般选1度以下),b:椭圆
短边长度.
为了能制作容易和有较好的效果,介绍用球面镜代替抛物面的一些数据,见表(单位:毫米).
表中所列出的数据相对焦距制作与抛物面镜相差很少,所以可视为抛物面镜.
主镜口径 50 10 200 400
焦距 280 700 1780 4486
相对焦距 5.6 7.0 8.9 11.2
马克苏托夫式设计
马克苏托夫式望远镜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它的镜筒短,象差小,视场大,加工容易,有一定磨
制卡式镜经验的人,可以试磨马克苏托夫式.但这种望远镜适合照相,观测不便,如果配行个
导星 |
|
c**r 发帖数: 2019 | 2 其他类型设计
牛顿式设计
牛顿式反射望远镜与卡式的主镜均是一个凹球面反射镜,它的设计方法请参考前面介绍.副
镜是一个平面镜(又叫对角镜)作为转象系统.由于光线经主反射镜后行成光锥,其截圆面积
越来越小,它与平面镜相交成椭圆形,因此平面镜最好是椭圆形.这样它在主镜上投影就呈
圆形,遮挡光线少.可是椭圆磨起来麻烦,有时将其磨成八角型或者长方形.见图.
平面镜大小计算公式如下:
b=D/f*P+2(f-P)*tg(a/2)
式中D:口径,f:主镜焦距,P:平面镜中心离焦点距离,a:视力场角(一般选1度以下),b:椭圆
短边长度.
为了能制作容易和有较好的效果,介绍用球面镜代替抛物面的一些数据,见表(单位:毫米).
表中所列出的数据相对焦距制作与抛物面镜相差很少,所以可视为抛物面镜.
主镜口径 50 10 200 400
焦距 280 700 1780 4486
相对焦距 5.6 7.0 8.9 11.2
马克苏托夫式设计
马克苏托夫式望远镜应用是比较广泛的,它的镜筒短,象差小,视场大,加工容易,有一定磨
制卡式镜经验的人,可以试磨马克苏托夫式.但这种望远镜适合照相,观测不便,如果配行个
导星 |
|
f*r 发帖数: 3968 | 3 没有完美的望远镜。六英寸道布森镜肯定不适合所有人。
也许它的四英尺长的镜筒放不进你的车里面。也许你住在一个公寓里,
希望从阳台上观测。长镜筒,摇动范围大,目镜距地面高度只有两三英尺,
这些因素可能使选择它变得不现实。或者你可能想要一架可以方便地携带上飞机
的望远镜。
为了追求便携性,我们有一些选择。所有这些选择都意味着口径上的某些牺牲。
紧凑的施密特-卡塞格林镜或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镜提供了3.5 - 5 英寸
(90 - 125毫米)的口径,48英寸焦距的光学系统被折叠在一个不超过
12英寸长的镜筒内。整个望远镜可以被放在飞机座椅下面。
另一种选择,短焦距折射镜提供了2.7 - 3.1 英寸(70 - 80毫米)的口径,
镜筒短到可以放进照相机包里面。主要设计用来做低倍率广角恒星观测,
这些折射镜对于中倍率行星观测也表现良好。所有这些都需要稳固的三角架,
那是要额外花钱的。
大约价格:600 - 1200 美元 对于一个 3.5 - 5 英寸的马克苏托夫或
施密特-卡塞格林镜。300 - 800 对于一个短焦距折射镜,不包括三角架 |
|
f*r 发帖数: 3968 | 4 一些购买者具有多种兴趣。他们希望有一个设备来担负双重任务。
他们也想用它来作为白天的观景镜来观察后院里的鸟,或是观察野生动物。
流行的牛顿反射镜,不论何种架设,都不是很适合白天使用。
影像是上下翻转的并且不容易将其正过来。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2.7英寸
到4英寸的折射镜,或者3.5英寸到5英寸的施密特-卡塞格林镜
或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镜。所有这些都可以安装一个正像棱镜选件。
避免用专门的观景镜。它们的固定或变焦目镜在白天应用良好,
但是不适合更严酷的夜间天文应用
大约价格:600美元到1200美元对于 3.5 - 5 英寸马克苏托夫或
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镜400到2000美元对于 2.7 - 4 英寸折射镜
带地平仪架设和三角架 |
|
f*r 发帖数: 3968 | 5 没有完美的望远镜。六英寸道布森镜肯定不适合所有人。
也许它的四英尺长的镜筒放不进你的车里面。也许你住在一个公寓里,
希望从阳台上观测。长镜筒,摇动范围大,目镜距地面高度只有两三英尺,
这些因素可能使选择它变得不现实。或者你可能想要一架可以方便地携带上飞机
的望远镜。
为了追求便携性,我们有一些选择。所有这些选择都意味着口径上的某些牺牲。
紧凑的施密特-卡塞格林镜或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镜提供了3.5 - 5 英寸
(90 - 125毫米)的口径,48英寸焦距的光学系统被折叠在一个不超过
12英寸长的镜筒内。整个望远镜可以被放在飞机座椅下面。
另一种选择,短焦距折射镜提供了2.7 - 3.1 英寸(70 - 80毫米)的口径,
镜筒短到可以放进照相机包里面。主要设计用来做低倍率广角恒星观测,
这些折射镜对于中倍率行星观测也表现良好。所有这些都需要稳固的三角架,
那是要额外花钱的。
大约价格:600 - 1200 美元 对于一个 3.5 - 5 英寸的马克苏托夫或
施密特-卡塞格林镜。300 - 800 对于一个短焦距折射镜,不包括三角架 |
|
f*r 发帖数: 3968 | 6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我也想看鸟 一些购买者具有多种兴趣。他们希望有一个设备来担负双重任务。
他们也想用它来作为白天的观景镜来观察后院里的鸟,或是观察野生动物。
流行的牛顿反射镜,不论何种架设,都不是很适合白天使用。
影像是上下翻转的并且不容易将其正过来。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是2.7英寸
到4英寸的折射镜,或者3.5英寸到5英寸的施密特-卡塞格林镜
或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镜。所有这些都可以安装一个正像棱镜选件。
避免用专门的观景镜。它们的固定或变焦目镜在白天应用良好,
但是不适合更严酷的夜间天文应用
大约价格:600美元到1200美元对于 3.5 - 5 英寸马克苏托夫或
施密特-卡塞格林望远镜400到2000美元对于 2.7 - 4 英寸折射镜
带地平仪架设和三角架 |
|
M******a 发帖数: 6723 | 7 人民日报1981年02月10日第7版
封雄
新上任的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最近说,这些年来美国由于错误地估计了苏联
的意图而造成一些严重问题,而使“中央情报局大部分人员情绪低落”。他要求采取一
些步骤使中央情报局的工作“更加有效”。
这些含蓄的言辞说明,在美国和苏联的间谍战中,中央情报局似乎吃了亏。从下面两件
不久前在西方报刊广为刊载的新闻,可以看出中央情报局和克格勃这两个超级特务组织
在“黑暗中”勾心斗角的激烈程度:
今年1月9日,美国巴尔的摩法院判处一名苏联间谍18年监禁。这个名叫大卫·巴耐特的
美国人将机密情报供给苏联间谍机关克格勃,得到九万多美元报酬。巴耐特曾经在美国
中央情报局工作过12年,1970年退休。1979年又被聘去担任特务教练。他在1976年由于
经济拮据被克格勃收买,提供了七个中央情报局打算收买的苏联人的材料,并指证了30
个美国中央情报局人员的活动。
去年12月下旬叛逃到西德杜塞尔多夫的苏联翻译科罗柳克原来就是个克格勃少校。这位
31岁的参加维也纳东西方裁军会议的苏联首席翻译带了一大包秘密文件交给了西方情报
当局。尽管详情如何尚待分晓,但这件事却被认为是克...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4186 | 8 《大象与蚂蚁的较量:苏芬冬季战争》 第13节
作者: jdzheng_sh
在阵亡的俄国人中有第34坦克旅的旅长斯特潘.伊万诺维奇.孔德拉耶夫(Stepan
Ivanovitch Kondratjev)以及包括4名女性打字员在内的所有总部军官。阵亡者还有孔
德拉谢夫(Kondrasev)将军,第18师的一些军官,第56军的炮兵指挥官博罗托夫(
Bolotov)上校。加起来总共有310名高级军官跟他们手下的112名士兵躺在一起。
这些人不像那些在战役早期见到的肮脏的破衣烂衫的军人,而是衣着整洁,在缝制
良好的制服底下穿着白色衬衫。他们整个就是另外一个阶层的人,更像是和平时期参加
阅兵的。这支部队是莫斯科的精英部队——跟其他的、大多数来自苏联卡累利阿的前线
战士迥然不同。
芬兰人阵亡者中包括萨洛蒂(Salotie)中尉和梅尔雅莫(Merjamo)中尉,他们在
离俄国人尸体前20码的距离并肩躺着。另外有5名指挥部的士官在阻止敌人突围的战斗
中牺牲,这场战斗使得3,000名俄国士兵死亡。这就是东勒门蒂柴堆的最终的结局。
那天傍晚,一个受伤的俄国营长,来自莫斯科的古鲁特基(Gulutji |
|
j****n 发帖数: 7636 | 9 朱科夫确实是救火。不过也是时来天地皆同力。
不是人人都能打赢这一仗,不过应该也有些人能做到。德国最后的攻势在利赫文和罗斯
托夫也不是被挡住了?
朱科夫的牛在于他知道啥仗是打不赢的,啥仗是打得赢的,而且能打赢那些能赢的仗。
可能唯一的例外就是火星乐? |
|
f*r 发帖数: 3968 | 10 城市人可能会以为他们需要特别的望远镜。事实上,我们的首选六英寸反射镜仍然
适用。
不过,如果你预计你大多数的观测目标是月亮行星的话,
(因为这些是在光污染的天空中看起来最清楚的天体),你可以考虑一架赤道仪架
设的望远镜
而不是道布森镜。
虽然架设起来比道布森困难,赤道仪架设提供了一个关键的特性:
具有一个驱动电机,因而它可以追踪地球自转造成的目标在天空中的移动。
对于高倍率月亮行星观测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否则你需要每分钟重新对准目标好
几次。
在赤道仪望远镜中,目标一直在目镜的中心,没有颤动,便于研究目标细节。
一架六英寸反射镜带电机驱动赤道仪架设比相似的道布森镜几乎贵一倍。
但是所带来的方便或许是值得的。
赤道仪架设的较小的4.5 英寸(115毫米)牛顿镜,和 3.1 到 3.5 英寸(80 到
90毫米)的折射镜,
在较低的价格下提供了不错的行星影像,尽管比起六英寸反射镜来暗一些,分辨率
也低一些。
这两类望远镜中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型号。
在较高的价格下,七英寸和八英寸马克苏托夫和施密特-卡塞格林镜提供了赤道仪
架设,内含驱动电机。
更大的口径提供了良好的月亮和行星影像。
大约价 |
|
f*r 发帖数: 3968 | 11 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天文。但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往往发现许多望远镜使用起来
很困难,
甚至根本不可能。目镜太高或太低或摇动起来幅度太大。
如果你要从一个固定的座位来观测,请考虑一架3.5英寸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镜或
五英寸施密特-卡塞格林镜。不论是瞄准南天还是头顶,目镜几乎保持在相同的位
置。
这些望远镜可以被放在桌子上,让轮椅上的人可以方便的靠近目镜。
大约价格:600美元到1200美元 |
|
f*r 发帖数: 3968 | 12 折射镜用透镜(实际上是一对透镜)来聚光。最流行的是2.4英寸(60毫米)到
四英寸(10厘米)口径。高级四英寸或更大的超消色差型号,使用特殊玻璃制成的
透镜来
消除明亮天体边缘的彩色散射,折射镜提供了耐用的设备,它们不需要光学系统的
调整。
另一方面,反射镜使用一个大的主镜,它是偶尔需要校准的。牛顿反射镜(以它的
发明者
Isaac Newton命名)使用一个小平面辅镜使光线偏转从镜筒侧面射出至目镜。
施密特-卡塞格林和马克苏托夫望远镜也是反射镜,不过它们有附加的透镜状校正
片。
规律是,和相同口径的反射镜比起来,折射镜提供了更清晰的影像。
然而,反射镜,特别是牛顿镜,在相同的价格下比折射镜提供了大得多的口径。
那么哪个更好呢?一架好的折射镜提供了性能,一架好的反射镜提供了价值。 |
|
f*r 发帖数: 3968 | 13 德国式赤道仪架设在长筒望远镜,诸如折射镜反射镜中是很流行的。
施密特-卡塞格林镜和马克苏托夫镜常常使用赤道仪叉式架设。
配上电机,极轴对准了,两种型式的架设都可以自动跟踪天空。
这对于目视观测很方便,对于天体摄影则是必需的。
然而,赤道仪架设可能会笨重昂贵,初学者可能难以掌握其设置和操作。
更糟的是,许多低档望远镜配备的赤道仪架设看起来很高级,
但不稳定,从而破坏了影像
地平架设也许要稳固的多也便宜得多。初级折射镜配备的可以上下和左右移动。
最好的型号在两个轴上都具有慢动控制,提供了精确的定位调整。
道布森架设(以其推广者业余爱好者John Dobson命名)是一种地平架设。
这些木质架设在从三英寸到三十六英寸的牛顿反射镜上都很流行。
它们容易设置,即使没有慢动控制也移动平滑,提供了出类拔萃的价值。
对于绝大多数出学者来说,一具稳固的道布森架设比一具重量轻摇摇晃晃的,
或者一具稳固但是笨重昂贵的赤道仪架设要强得多。 |
|
f*r 发帖数: 3968 | 14 城市人可能会以为他们需要特别的望远镜。事实上,我们的首选六英寸反射镜仍然
适用。
不过,如果你预计你大多数的观测目标是月亮行星的话,
(因为这些是在光污染的天空中看起来最清楚的天体),你可以考虑一架赤道仪架
设的望远镜
而不是道布森镜。
虽然架设起来比道布森困难,赤道仪架设提供了一个关键的特性:
具有一个驱动电机,因而它可以追踪地球自转造成的目标在天空中的移动。
对于高倍率月亮行星观测来说这是非常有用的,否则你需要每分钟重新对准目标好
几次。
在赤道仪望远镜中,目标一直在目镜的中心,没有颤动,便于研究目标细节。
一架六英寸反射镜带电机驱动赤道仪架设比相似的道布森镜几乎贵一倍。
但是所带来的方便或许是值得的。
赤道仪架设的较小的4.5 英寸(115毫米)牛顿镜,和 3.1 到 3.5 英寸(80 到
90毫米)的折射镜,
在较低的价格下提供了不错的行星影像,尽管比起六英寸反射镜来暗一些,分辨率
也低一些。
这两类望远镜中有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型号。
在较高的价格下,七英寸和八英寸马克苏托夫和施密特-卡塞格林镜提供了赤道仪
架设,内含驱动电机。
更大的口径提供了良好的月亮和行星影像。
大约价 |
|
f*r 发帖数: 3968 | 15 任何人都可以享受天文。但是那些行动不方便的人,往往发现许多望远镜使用起来
很困难,
甚至根本不可能。目镜太高或太低或摇动起来幅度太大。
如果你要从一个固定的座位来观测,请考虑一架3.5英寸马克苏托夫-卡塞格林镜或
五英寸施密特-卡塞格林镜。不论是瞄准南天还是头顶,目镜几乎保持在相同的位
置。
这些望远镜可以被放在桌子上,让轮椅上的人可以方便的靠近目镜。
大约价格:600美元到1200美元 |
|
f*r 发帖数: 3968 | 16 折射镜用透镜(实际上是一对透镜)来聚光。最流行的是2.4英寸(60毫米)到
四英寸(10厘米)口径。高级四英寸或更大的超消色差型号,使用特殊玻璃制成的
透镜来
消除明亮天体边缘的彩色散射,折射镜提供了耐用的设备,它们不需要光学系统的
调整。
另一方面,反射镜使用一个大的主镜,它是偶尔需要校准的。牛顿反射镜(以它的
发明者
Isaac Newton命名)使用一个小平面辅镜使光线偏转从镜筒侧面射出至目镜。
施密特-卡塞格林和马克苏托夫望远镜也是反射镜,不过它们有附加的透镜状校正
片。
规律是,和相同口径的反射镜比起来,折射镜提供了更清晰的影像。
然而,反射镜,特别是牛顿镜,在相同的价格下比折射镜提供了大得多的口径。
那么哪个更好呢?一架好的折射镜提供了性能,一架好的反射镜提供了价值。 |
|
f*r 发帖数: 3968 | 17 德国式赤道仪架设在长筒望远镜,诸如折射镜反射镜中是很流行的。
施密特-卡塞格林镜和马克苏托夫镜常常使用赤道仪叉式架设。
配上电机,极轴对准了,两种型式的架设都可以自动跟踪天空。
这对于目视观测很方便,对于天体摄影则是必需的。
然而,赤道仪架设可能会笨重昂贵,初学者可能难以掌握其设置和操作。
更糟的是,许多低档望远镜配备的赤道仪架设看起来很高级,
但不稳定,从而破坏了影像
地平架设也许要稳固的多也便宜得多。初级折射镜配备的可以上下和左右移动。
最好的型号在两个轴上都具有慢动控制,提供了精确的定位调整。
道布森架设(以其推广者业余爱好者John Dobson命名)是一种地平架设。
这些木质架设在从三英寸到三十六英寸的牛顿反射镜上都很流行。
它们容易设置,即使没有慢动控制也移动平滑,提供了出类拔萃的价值。
对于绝大多数出学者来说,一具稳固的道布森架设比一具重量轻摇摇晃晃的,
或者一具稳固但是笨重昂贵的赤道仪架设要强得多。 |
|
s**********e 发帖数: 33562 | 18 第二章 边境会战
战争终于爆发了。苏联的西部边境立刻陷入了爆炸,火焰和硝烟中。几乎没有防备的苏
联红军在一片混乱里投入了战斗,拉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的序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红军的驻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状态。德国人集中了
大量火炮对付布列斯特要塞,炸得地动山摇,火箭炮把要塞打成一片火海,600mm攻城
迫击炮炮弹落出,绝无生还者。甚至有德国兵回忆说这是他在整个二战里见过的最猛烈
的炮火。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红军参加骑兵和体育学校的边防军学员几乎全部阵亡,
因为他们的楼炸塌了,官兵们要么被砖石压死,要么葬身火海。最前沿的观察哨里的边
防军官兵全部牺牲。幸运的是其他地方的红军官兵伤亡不大,因为极为厚实的要塞墙体
挡住了炮火。从睡梦里惊醒的官兵们晕头转向地乱喊乱叫:“地震啦!”“打雷了!”
“德国进攻匈牙利啦!”。
伴随着炮火,德国人的突击队也来了,130步兵团3营的突击队奋力把冲锋舟划过了布格
河,准备登陆后迅速突进去占领主要的桥梁,割裂红军各部的联系。可是突然一声惊天
动地的巨响,一颗炮弹在德军冲锋舟里炸开,瞬间一半的德国官兵非死即伤。郁闷的是
,他们后来发现是被自己的炮弹...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2071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igereatmeat (谢天谢地饭来了),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苏德战争之边境会战[原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3 11:08:31 2015, 美东)
边境会战
战争终于爆发了。苏联的西部边境立刻陷入了爆炸,火焰和硝烟中。几乎没有防备的苏
联红军在一片混乱里投入了战斗,拉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的序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红军的驻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状态。德国人集中了
大量火炮对付布列斯特要塞,炸得地动山摇,火箭炮把要塞打成一片火海,600mm攻城
迫击炮炮弹落出,绝无生还者。甚至有德国兵回忆说这是他在整个二战里见过的最猛烈
的炮火。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红军参加骑兵和体育学校的边防军学员几乎全部阵亡,
因为他们的楼炸塌了,官兵们要么被砖石压死,要么葬身火海。最前沿的观察哨里的边
防军官兵全部牺牲。幸运的是其他地方的红军官兵伤亡不大,因为极为厚实的要塞墙体
挡住了炮火。从睡梦里惊醒的官兵们晕头转向地乱喊乱叫:“地震啦!”“打雷了!”
“德国进攻匈牙利啦!”。
伴随着...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0 米格的天空:米格-25
早在 50 年代后期,苏联情报部门就获悉美国正在秘密研究双三(三倍音速、三万
米升限)飞机,包括截击机、侦察机和轰炸机,这就是后来的 YF-108、SR-71 和 B-70
计划。苏联的各飞机设计局也开动起来,力求尽早推出对等的飞机,避免陷苏联于被
动之中。对于米格来说,这就是 61 年 3 月 10 日启动的 Ye-155 计划。在技术上刚
刚突破双二的时候,人们对突破双三十分乐观,但双三在技术上是一个坎,有很多意想
不到的困难。除了发动机外,最大的问题是材料。在气动加热严重的环境下,除了基本
的机体结构材料外,如何保证座舱透明材料、机身上的橡胶密封材料和连接件等具有足
够的耐热性,这些都是大大的问号。就连大功率的空调系统都是一个问题。面对巨大的
技术风险,米格设计局内部也有很大的争议。原来安排的总师布鲁诺夫拒绝受命,老当
益壮的格列维奇只好亲自披挂上阵领军。64 年格列维奇以 74 岁高龄退休后,另一个
米格总师马丘克接任。双三的技术方向还是由米高扬拍板,Ye-155 是米高扬亲自过问
的最后一架战斗机,这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米格-25 的前身。
由于双三需要...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2071 | 21 边境会战
战争终于爆发了。苏联的西部边境立刻陷入了爆炸,火焰和硝烟中。几乎没有防备的苏
联红军在一片混乱里投入了战斗,拉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的序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红军的驻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状态。德国人集中了
大量火炮对付布列斯特要塞,炸得地动山摇,火箭炮把要塞打成一片火海,600mm攻城
迫击炮炮弹落出,绝无生还者。甚至有德国兵回忆说这是他在整个二战里见过的最猛烈
的炮火。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红军参加骑兵和体育学校的边防军学员几乎全部阵亡,
因为他们的楼炸塌了,官兵们要么被砖石压死,要么葬身火海。最前沿的观察哨里的边
防军官兵全部牺牲。幸运的是其他地方的红军官兵伤亡不大,因为极为厚实的要塞墙体
挡住了炮火。从睡梦里惊醒的官兵们晕头转向地乱喊乱叫:“地震啦!”“打雷了!”
“德国进攻匈牙利啦!”。
伴随着炮火,德国人的突击队也来了,130步兵团3营的突击队奋力把冲锋舟划过了布格
河,准备登陆后迅速突进去占领主要的桥梁,割裂红军各部的联系。可是突然一声惊天
动地的巨响,一颗炮弹在德军冲锋舟里炸开,瞬间一半的德国官兵非死即伤。郁闷的是
,他们后来发现是被自己的炮弹炸了,死得...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2071 | 22 第二章 边境会战
战争终于爆发了。苏联的西部边境立刻陷入了爆炸,火焰和硝烟中。几乎没有防备的苏
联红军在一片混乱里投入了战斗,拉开了长达四年的战争的序幕。
在布列斯特要塞,红军的驻防部队在第一时间就陷入了极其被动的状态。德国人集中了
大量火炮对付布列斯特要塞,炸得地动山摇,火箭炮把要塞打成一片火海,600mm攻城
迫击炮炮弹落出,绝无生还者。甚至有德国兵回忆说这是他在整个二战里见过的最猛烈
的炮火。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红军参加骑兵和体育学校的边防军学员几乎全部阵亡,
因为他们的楼炸塌了,官兵们要么被砖石压死,要么葬身火海。最前沿的观察哨里的边
防军官兵全部牺牲。幸运的是其他地方的红军官兵伤亡不大,因为极为厚实的要塞墙体
挡住了炮火。从睡梦里惊醒的官兵们晕头转向地乱喊乱叫:“地震啦!”“打雷了!”
“德国进攻匈牙利啦!”。
伴随着炮火,德国人的突击队也来了,130步兵团3营的突击队奋力把冲锋舟划过了布格
河,准备登陆后迅速突进去占领主要的桥梁,割裂红军各部的联系。可是突然一声惊天
动地的巨响,一颗炮弹在德军冲锋舟里炸开,瞬间一半的德国官兵非死即伤。郁闷的是
,他们后来发现是被自己的炮弹...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3
莫洛托夫鸡尾酒
目录
简介
莫洛托夫鸡尾酒-由来
莫洛托夫鸡尾酒-历史
简介
莫诺托夫鸡尾酒是土制燃烧弹的别称。莫诺托夫鸡尾酒是游击队等非正规部队、街
头暴动群众的常用武器。其实最早使用土制燃烧弹作为反坦克武器的是苏联人在西班牙
内战中的应用,不过后来却被芬兰人发扬光大。
莫洛托夫鸡尾酒-由来
莫洛托夫鸡尾酒
莫诺托夫鸡尾酒是土制燃烧弹的别称。来自苏联的外交人民委员(外交部长)维亚
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莫洛托夫。
二次大战时苏联入侵芬兰,芬兰士兵无论是人数或装备皆处於下风。面对红军的坦
克,芬兰人借用了之前在西班牙内战时,这种由苏联人支持的共和派人发明的燃烧瓶武
器。
在苏芬战争中,苏联轰炸机曾用燃烧弹轰炸芬兰的城市和平民目标。面对国际社会
的指责时,莫洛托夫宣称苏联飞机没有向芬兰人民扔下炸弹,而是向他们空投面包。
芬兰军民便将苏联燃烧弹称为“莫洛托夫面包篮”,并将他们准备的这种燃烧瓶称
为莫诺托夫鸡尾酒,用来招待苏联坦克。芬兰军方在之后持续的战事中大量生产燃烧瓶
,以手或掷石器投掷。
莫洛托夫鸡尾酒-历史
莫洛托夫鸡尾酒
1939年苏芬冬季战争中,苏联在...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24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095
高 华
◇ 一本奇书
雷光汉的未刊书稿《我的中国心结: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苏联流亡记》是一本奇书
,这是一位为躲避文革中“一打三反运动”的镇压,于1970年“外逃到苏联”的前北大
历史系毕业生在苏联中亚地区飘泊沉浮的实录。二十世记以来,虽然中国人写的旅苏观
感为数可观,但称的上是名篇的却不多,只有20年代瞿秋白的《饿乡记程》和《赤都心
史》、30年代初曹谷冰的《苏俄视察记》和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等。及至郭沫若
1946年的《访苏记行》和1952年的刘白羽的《莫斯科访问记》,已完全落入程式化的俗
套,无一不是对苏联新制度直白的赞美。建国后的访苏游记写得好的也是曲指可数,给
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尚未结集,发表在1957年春《文汇报》上徐铸成的访苏游记,从
中多少能捕获一些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的变化(1975年我曾拿着介绍信在南京图书馆
逐日翻看1957年的《文汇报》,时间一长,警惕性很高的管理员觉得不对头,就打电话
到我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就禁止我再看了)。另...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7225 | 25 新浪体育讯 北京时间5月14日16点,2016年江阴四国青年足球邀请赛展开第3轮
争夺,中国U17国青队0-5惨败乌兹别克斯坦国青队。中国队以1胜2负的战绩结束了本次
四国赛,三场比赛进3球失11球,显示出了巨大差距。
99年龄段国青队是今年新近组建的一支队伍,由于迄今为止尚未产生主教练,因而
中国足协临时从北京足协借调了原国脚李辉担任教练组组长。这支U17国青队此前在北
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集训,然后参加本次四国赛。参赛队除了中国队之外,还有乌兹别
克99年龄段队伍以及伊朗和日本的2000年龄段队伍,后两者是为今年9月份的印度亚少
赛而进行练兵。中国队首战2-1战胜伊朗,第二轮1-5惨败日本。
第3分钟萨伊达兹莫夫左侧一脚回敲,外围伊扎托夫一脚射门偏出球门。乌兹别克
斯坦第7分钟就打破僵局——对手开出右侧角球,中路伊扎托夫高高跃起力压防守球员
头球攻门得手,1-0。
第13分钟,索比罗夫左路带球推进到前场中路,再给右侧的伊扎托夫,后者迎球怒
射将球打高。第17分钟米尔扎克马多夫上抢犯规吃到黄牌。乌兹别克斯坦在第27分钟扩
大比分——阿斯卡洛夫主罚禁区左侧任意球,右脚轰出一记又快弧度又...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6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返回讨论区]
[回复本文][原帖] 发信人: tulsi(蓝袜子),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葛岩: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9月03日08:52:35 星期一)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2637-1-1.html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从1960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
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
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
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中、“星星画派”的艺术家中,《走向未来》丛书的编辑中和
参与改革设计的策士中,不少人是在地下读书活动时开始了其知识和文化的准备。对此,
坊间已经有了相当数量的回忆和评论。
不过,从1968年上山下乡开始至 1977年恢复高考,地下读书活动延续十年之久。
其间
,“老三届”中学毕业生,...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3:44:09 2016, 美东)
本主题共有 5 篇文章,分 1 页, 当前显示第 1 页 [返回讨论区]
[回复本文][原帖] 发信人: tulsi(蓝袜子), 信区: masterpiece
标 题: 葛岩: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12年09月03日08:52:35 星期一)
http://www.yantan.cc/bbs/thread-112637-1-1.html
[转帖] 七十年代:记忆中的西安地下读书活动
作者:葛 岩
从1960年末期开始,不少曾积极参于文革的大中学生失意于现实。其中的一些人开始阅读
禁书,形成今人所说的地下读书活动。这种时为禁忌的活动分布广泛,参与者众多,在某
种程度上,是19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在民间的序幕,是催生日后许多理想主义文化精英的
摇篮。《今天》杂志的诗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十月革命:一种文化视角的回溯与思考
2017-11-02 15:39:01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作者:吴晓都
点击:110 评论: 0(查看)
0
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阐明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时有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受人敬仰”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
这句名言对于评价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创举也完全适用。虽然十月革命距今已整整一
百年,列宁和他领导布尔什维克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不复存在,但是,
十月革命及其后由列宁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就像一首伟大的史诗,依然在人类社会
发展史和文化史上熠熠生辉。
一、十月革命:历史必然性与当今俄国社会的理性认知
当代俄罗斯社会与学界从未忘却,原本落后的俄罗斯社会与人的精神面貌实实在在
是在列宁领导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中得以焕然一新的。十月革命的深远影响在俄罗斯至
今仍是一个无可争辩也不容回避的重大问题,这从当今俄罗斯社会对它的种种认知就可
见一斑。今天,依然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俄共对十月革命的态度无须多言,就连普京
总统在2016年12月的国情咨文中也依然沿用苏联时期对这一划时代事件最...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1406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armerson (农村出生的人),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试论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之失策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8 11:37:36 2014, 美东)
http://www.maguang.net/archives/102
提要:对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史学界鲜有争议,认为和约的签订给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以暂时的喘息机会,避免了政权的过早夭折,是俄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但笔
者对之表示怀疑。实际上,通过对和约签订前俄德双方的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分析,通过
对和约带给俄德及其他国家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和约的签订是俄国外交政策
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关键词:布列斯特和约 列宁 国际局势外交失误
试论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之失策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4级历史学基地班,马光)
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1918年3月3日,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为了争取时间巩固政权,与同盟国的德、奥、保、土四国集团签订了停战和
约——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1406 | 30 http://www.maguang.net/archives/102
提要:对于布列斯特和约的签订,史学界鲜有争议,认为和约的签订给新生的苏维埃政
权以暂时的喘息机会,避免了政权的过早夭折,是俄国外交史上的一次伟大胜利。但笔
者对之表示怀疑。实际上,通过对和约签订前俄德双方的国情和国际局势的分析,通过
对和约带给俄德及其他国家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和约的签订是俄国外交政策
上的一次严重失误。
关键词:布列斯特和约 列宁 国际局势外交失误
试论俄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之失策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04级历史学基地班,马光)
1917年11月,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1918年3月3日,新生的
苏维埃政权为了争取时间巩固政权,与同盟国的德、奥、保、土四国集团签订了停战和
约——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对此,大多数史学家认为:它虽然是一个“不幸的
和约”,但是和约的签订使苏俄退出了一战,赢得了喘息的机会,从而得以集中力量解
决国内的政治经济问题和准备反击外国武装干涉;这是一种革命的妥协,是为了以后更
容易地战胜强盗,是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原则性和灵活性,利用帝国主义... 阅读全帖 |
|
r*a 发帖数: 1503 | 31 4. 阴谋
从1955至1956年,朝鲜的国内和国际形势允许一个反对派集团在党的领导层内部出现。
这是在金日成统治的朝鲜的整个历史上唯一的一次机会。在此之前,出现这种情况的可
能性被战时条件和外国的强有力控制所阻止。 1956年后,金日成政权变得更专制成了
预防因素。直到1956年,而北朝鲜是(借用J. Rothschild的表达方式)“在成熟的斯
大林主义”,任何对苏联支持和中国批准的金日成的挑战显得是而且最有可能也是自寻
死路。1 即使领导层内部的一些成员不喜欢现行政策或他们自己在体系中的地位,他们
将被迫对此保持沉默。朴宪永和国内其他派别的领导人等人在苏联当局的默许下被清洗
的命运,令人信服地表明了任何金日成的潜在的对手所可能面临的命运。 2 从1950年
到1953年,朝鲜正在打一场大规模战争,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党政干部可能感觉到,对
金日成的权威挑战,就等于背叛自己的国家和共产主义,而这对大多数人仍然相当严重
的问题。
不过,在1955年和1956年,在苏联发生的深刻变化影响了其他共产党国家的局势,并导
致了改革和亲民主运动的爆发。这些运动中,匈牙利革命和 “波兰十月”都是很...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h.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2:39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以其反文化特征闻名於世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常常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焚书坑
儒”的比喻流传於文字记载之中。其实,这是一种并不全面的历史错觉。就其全过程而
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顺从与抗争,幻灭与追寻,疯狂与觉醒错综交织,相互转化的政
治思想运动。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焚书”的结果是激起了一代青年人倍增的读书欲望
;反文化的悖论是造就了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尤其是异质文化如饥似渴的汲取。与熟
为人知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相伴相随的,文革中的中国还有过一场不为人知的冷静的地
下读书运动。
学会的兴起:读书运动的初次尝试
这场自发地蔓延於全国,自觉地发自一代人心底的读书运动,滥觞於一九六七年全
面内战中。经历了“一月革命”,“二月逆流”和六,七,八月的全国大武斗的文革,
已成了一场全民族的“革命”与“被革命”的循环混战。曾经是运动主力的青年红卫兵
此...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33 第六章 台风
基辅战役的结束,意味着德军夺取了苏联的重要工业农业地域,而且扫清了南方的苏联
红军。现在德军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地必然是莫斯科。9月24日,在冯搏克元帅的主
持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向莫斯科进军的计划。会议制定的计划
里,德军将以三路大军直捣莫斯科:
• 北面是斯特劳斯的第9集团军和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
• 中路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和霍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
• 南路是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
一个集团军配一个装甲集群,坦步搭配,干活不累,坦克突破,步兵围歼。德军决心以
北路和中路各为一个钳刑攻势的铁钳,打到维亚兹马会师,合围西方向上苏军的主力,
而南路则计划完成中心在布良斯克的合围。这次攻势的代号叫“台风”,进攻时间确定
在10月2日。
应该说,德军的优势相当之大,因为兵力达到了190万人之多。而红军方面力量要小得
多。在德军台风正面从北到南依次是红军的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
,分别由科涅夫上将,布琼尼元帅和叶廖缅科上将指挥,兵力分别是54万人,47万人和
22万人...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马英八:我弟弟要滚蛋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6 00:07:53 2016,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6f61420100bq5h.html
夏冬红 http://blog.sina.com.cn/davidxiadh 2008-11-20 22:32:39
文化大革命中的地下读书运动(1)
以其反文化特征闻名於世的中国文化大革命,常常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焚书坑
儒”的比喻流传於文字记载之中。其实,这是一种并不全面的历史错觉。就其全过程而
言,文化大革命是一场顺从与抗争,幻灭与追寻,疯狂与觉醒错综交织,相互转化的政
治思想运动。颇具讽刺意义的是:“焚书”的结果是激起了一代青年人倍增的读书欲望
;反文化的悖论是造就了他们对人类全部文明,尤其是异质文化如饥似渴的汲取。与熟
为人知的狂热的红卫兵运动相伴相随的,文革中的中国还有过一场不为人知的冷静的地
下读书... 阅读全帖 |
|
h*******r 发帖数: 84 | 35 送交者: COPY121 2002年6月23日00:08:48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新疆民族军
提及新疆的和平解放,无法回避新疆三区革命,而提及三区革命。就不能回避新疆民族军
。所谓新疆民族军就是新疆三区革命的武装。部队的渊源很多,内中成分复杂,其中主要
组成部分有:
1、乌斯满、达力克汗(1949年任新疆民族军高级将领,在赴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时由于飞
机失事去世)的阿山哈萨克族武装。这个武装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一手扶植下发展
壮大起来的。乌斯满和达力克汗都是新疆阿山地区哈萨克人,乌斯满早在30年代就组织武
装反抗盛世才,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三区革命胜利后被三区临时政府任命为阿山地区专员
,1947年投靠国民党政府,新疆和平解放后沦落成新疆最猖獗的土匪。1951年2月在青海
柴达木被解放军剿匪部队活捉,两个月后在迪化经公审后枪决。
2、新疆伊犁解放组织。该组织成分十分复杂,有大土耳其分子(东突分子)、泛伊斯兰
分子、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在苏联学习归来的苏共在伊犁地下组织成员、进步青年和伊犁
民族起义人员(如巩哈暴动人员)。人员众多、装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转自人民网文史频道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974/199957/12798933.html)
援助与限制:苏联与中国的核武器研制(1949-1960)
沈志华
尽管和平利用原子能可以成为研制核武器的技术基础,但是要实现这一步跨越却绝
非易事,这不仅需要具有各种特殊的设施、设备和仪器,更需要掌握从铀分离、提纯到
核爆炸的一系列专门技术和工艺。美国和苏联跨出这一步用了5-7年,以中国当时的工
业基础和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当时西方进行经济技术封锁的冷战环境,要在同等时间里
试制出原子弹,只能依靠苏联的帮助。事实也是如此,中国能够以震惊西方的速度成功
地爆炸原子弹,无论如何是离不开苏联援助的,虽然是不完全的援助。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
国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
讨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1)所采取的方针。对这个
问题,可以从苏联的核政策、中国的核发展以及中苏关系三个角度来考察现有的研究成
果。在近年冷战国际...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7 作者:沈志华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国
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讨
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所采取的方针。本文使用的材料
,除了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外,还有一些俄国的档案文件和当事人口述史料,而这些是很
多中国研究者没有看到或引用过的重要资料。在研读这些史料的基础上,笔者拟考察
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方针及其形成的基础、变化的原因,以求对这
一课题。
一、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斯大林绝对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共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
术,甚至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斯大林拒绝了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
出的这一要求,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记录片。不仅如此
,斯大林甚至表示出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的意愿。苏联外交部起草的中苏同盟条
约(第二稿)信心十足地提到,当缔约国的一方被迫采取军事行动时,“另一方即尽其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在苏联刚刚拥有核武器的情况下,这种说法无...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38 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帮助与制约
有关核问题的历史──包括各大国核技术的发展、核政策
和核战略的演变以及超级大国之间的核军备控制和禁止核试验谈判等,无疑是冷战史研
究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要讨论的是其中一个侧面: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核武器所
采取的方针。本文使用的材料,除了中国的公开出版物外,还有一些俄国的档案文件和
当事人口述史料,而这些是很多中国研究者没有看到或引用过的重要资料。在研读这些
史料的基础上,笔者拟考察1950年代苏联对中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的方针及其形成的基
础、变化的原因,以求对这一课题。
一、赫鲁晓夫开启了中国原子能和平利用之窗
斯大林绝对没有想到,还在苏联第一次核试验之前,中共就知道莫斯科已经掌握了核技
术,甚至提出了参观核设施的要求。斯大林拒绝了刘少奇在1949年8月秘密访苏期间提
出的这一要求,作为补偿,苏联人请中共代表团观看了有关核试验的记录片。不仅如此
,斯大林甚至表示出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核保护的意愿。苏联外交部起草的中苏同盟条
约(第二稿)信心十足地提到,当缔约国的一方被迫采取军事行动时,“另一方即尽其
全力给予军事及其他援助”。在苏联刚刚拥有核武器...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39 斯大林去世以后,苏联领导层接连不断地发生激烈的权力斗争。赫鲁晓夫为了战胜其政
治对手,积极调整对华政策,并一再讨好毛泽东。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再次考虑研制核
武器的问题。1954年10月赫鲁晓夫访华时,主动问中方还有什么要求,毛泽东趁此机会
提出对原子能、核武器感兴趣,并希望苏联在这方面给予帮助。赫鲁晓夫对这个突如其
来的问题没有准备,稍做迟疑后他劝说毛泽东应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不要搞这个耗费
巨资的东西,并表示只要有苏联的核保护伞就行了。赫鲁晓夫最后建议,由苏联帮助中
国建立一个小型实验性核反应堆,以进行原子物理的科学研究和培训技术力量。
赫鲁晓夫强调核试验耗资巨大,中国国力难以承受,确属实情。不过,莫斯科的主要忧
虑并不在此。同斯大林一样,赫鲁晓夫对毛泽东领导的中国也心存疑虑。此外,赫鲁晓
夫还有一个不便明言的理由,即当时美苏正在谈判防止核扩散问题。实际上,早在苏联
成功进行核试验之前很久,美国就试图禁止核试验,从而垄断核武器。1946年6月14日
,美国驻联合国原子能委员会代表团团长巴鲁克(BernardBaruch)提出一项由国际组
织控制核试验的方案,史称“巴鲁克计划”,而苏联...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40 http://view.news.qq.com/a/20121011/000035.htm
2012年10月13日08:42学习时报
徐元宫
[导读]古西科娃教授提供材料证实:当时,在分解钚的实验室里的年轻姑娘每天都沉浸
在特别大的危险之中。当时,“灯塔”放射化学工厂的废料流入一条叫“捷恰”的小河
,导致当地大批农民患上了辐射病。
作者系历史学者
1942年,苏联驻外情报部门从英国和美国收集了大量关于铀问题的文件资料。这些情报
资料都是以翔实的学术报告、复杂的数学计算和学术专著的副本形式发回莫斯科的。由
于无人能看懂,这些材料被放在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保险箱里藏了一年多,无人读过。
根据现有的档案文件和回忆录来看,1942年5—6月斯大林收到了原子弹问题的简要报告
。斯大林看后定夺说:“应当搞这件事。”
1942年秋天,一些物理学家被召到莫斯科参加咨询会议。他们接受的任务是:就恢复对
原子弹的研究和出于军事目的使用原子弹必须展开哪些具体工作起草一个报告。一批较
年轻的原子弹专家在秋天被召到莫斯科,他们是弗廖罗夫、库尔恰托夫、基科因、阿里
汗诺夫和哈里顿。
1943年3月10日,斯大林签...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050 | 41 江泽民黑箱作业出卖国土
海参崴、伯力、尼布楚、庙街、外兴安岭、库页岛、江东六十四屯……这些地名在
中国人的头脑中也许永远都无法消除。炎黄子孙的祖先们在中国东北曾经留下了这片肥
沃的土地,而如今它们却成为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和屈辱。
1999年12月9日和10日,是中国人耻辱的日子。在这两天里,江泽民在北京与来访
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东
西两段的叙述议定书》(以下简称《议定书》)。那片本来完全可以如香港、澳门一样
回归祖国的土地,却被江泽民为了个人的目的,背着全国人民,拱手奉送给俄国,断了
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后路。
众所周知,中俄边界近百年来纷争不断,60年代甚至曾为此爆发战争。如果条约真
的一劳永逸地和平解决了中俄边界的百年纠纷,那么可以说这是一个功盖千秋的大事,
一向好大喜功、号称要发展“中俄战略伙伴关系”的江泽民,绝不会错过这个在媒体前
大大露脸的机会。
但是,1999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中关于这个条约只有一个一百字的简短
介绍。在江泽民委托库恩写的《江泽民传》中,对这样一件关乎国家民族的大事甚至连
提都不敢提...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2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hijieshi/special/sudezhanzheng/d
8月25日的进展如下:
第二十四装甲军方面:第十摩托化步兵师经过柯尔美(Cholmy)和阿夫杰耶夫卡(
Avdeievka)前进;第三装甲师经过柯斯托波布尔—诺夫哥罗德—谢韦尔斯基到达杰斯
纳河。第四装甲师本在苏多斯特河的西岸担负肃清残敌的工作,现在第四十七装甲军的
部队可以来接替它,于是它也就跟在第三装甲师的后面继续前进。
第四十七装甲军方面:第十七装甲师经过波乔普向苏多斯特河南岸移动,并且向杜布齐
夫斯克(Trubchevsk)进攻,渡过了杰斯纳河左岸以后,就一直西南向沿着河岸前进,
使第二十四装甲军便于渡过这个宽广的河川。这个军的其他单位正继续由罗斯拉夫尔地
区向前开进。
8月25日的清晨,我到了第十七装甲师方面,亲自监督他们渡过苏多斯特河和它在南面
的支流罗格河(Rog)。我所经过的道路都是恶劣不堪,有一部分车辆中途抛锚。那时
是12点30分。我只好从姆格林发出无线电,调集新的装甲指挥车、人员载运车和机车来
应用。这对于前景是一个很不祥的预兆。14点3... 阅读全帖 |
|
J*********y 发帖数: 31 | 43 纪念高华老师,虽未上过他的课,但是其人其文,高山仰止。
下面是转载高华老师的一篇文章。
出处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9117
高华《在历史的“风陵渡”口》自序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
作者: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09-10-21
本站发布时间:2009-10-21 1:51:52
我的论文集《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出版在即,时代国际出版公司的编辑来电嘱我为
这本集子写一篇序言,读着手上的校稿,既有几许欣慰,也不乏一丝苦涩之味,不由得
想起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思绪一下从现在又跳回到过去,于是拉拉杂杂写下这篇文字,
权当“立此存照”吧。
如果说从进入大学的历史系就算正式学习或研究历史,我在史学领域已呆了二十多
年,也在南京大学渡过了自己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岁月。我和南京大学最初的渊源,是
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结下的,却是和大学原来的意义没有任何关系。我虽然从小就对
大学充满向往,很早就读过苏联作家特里方诺夫的《一年级大学生》,但很清楚读大学
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文革前我就知道家庭成份不好,成绩再好也考不...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4 1978年4月20日,被苏联防空军击落的大韩航空902号班机(波音707)。苏15截击机发射两枚P-60导弹。第一枚导弹幸运地错过了目标,但第二枚导弹击中了客机的左翼,飞机迫降在科皮亚维湖的冰面上。
1978年首次击落韩国客机
1978年4月20日,大韩航空902号班机(波音707),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在距离北极点780公里处,加拿大航空管制员告知韩国飞行员飞机已偏离预定航线。飞行员未能正确执行操作,反而将飞机偏航至白令海上空,而此处恰恰是苏联领空。苏联防空雷达起初认为是一架波音747,并派出苏15战斗机进行拦截。当战斗机接近波音707后,韩国飞行员请求着陆并开启了着陆灯。然而,苏15战斗机已接到将其击落的命令。根据美国情报局资料显示,苏联飞行员曾多次试图让上级相信这只是一架民用飞机并且请求取消攻击指令。最终,苏联飞行员不得不服从命令,发射出两枚P-60导弹。第一枚导弹幸运地错过了目标,但第二枚导弹击中了客机的左翼,使左翼严重受损。导弹弹片击穿了机体,导致两名乘客因为机舱气压剧烈降低而死亡。韩国飞行员将客机紧急下降至1500米高空。密密的云层使得苏联战斗机失去了目...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5 http://cul.qq.com/a/20161027/002630.htm
腾讯文化
闻一2016-10-27 07:01
[摘要]对于这种危险,列宁从来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日夜担心这种危险的现实可能性。
列宁把这看成是布尔什维克建设新世界进程中“最后的斗争中的一次斗争”。
本期作者:闻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最后的斗争中的一次斗争”
耐普时期的有名的政治宣传画:“新经济政策的俄国一定会成为社会主义的俄国”。
在实施新经济政策后,列宁从没有放松过意识形态的斗争。相反,无论在代表大会、代
表会议,还是在工人集会上,他都不断地提出“小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的问题。1921
年3月9日,他在关于政治工作报告的总结发言中说:“小资产阶级反革命势力比邓尼金
还要危险”。(《列宁全集》,第41卷,第29页)
列宁所指的这个危险是苏维埃政权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所面临的权力危险——苏维埃政权
能否存在下去,布尔什维克领导有无失去权力的危险。对于这种危险,列宁从来没有掉
以轻心,而是日夜担心这种危险的现实可能性。列宁把这看成是布尔什维克建设新世界
进程中“最后的斗争中的一次斗争”。19...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2262 | 46 近代中国是个大舞台。这个舞台演绎了多少兴衰、美丑、胜败。原先默默无闻者,可以
在这个舞台上大放异彩;大放异彩者,最终又在这个舞台上暗淡失色。加拉罕当年给孙
中山的礼物,是鲍罗廷。蒋介石最后给鲍罗廷的礼物,是通缉令。而鲍罗廷身后站着的
是斯大林。本文摘自《苦难辉煌》,作者金一南,华艺出版社出版。
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被认为是对当代世界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三位思想巨人。
三人又都是犹太人。
对中国革命产生很大影响的也有来自共产国际和苏联的两位犹太人:鲍罗廷和米夫。鲍
罗廷在国民党中发现了蒋介石。米夫在共产党中发现了王明。被发现的这两人,皆因此
居于各自政党的高位。
很多人原以为蒋介石是孙中山选定的接班人。于是就说,接班人选错了。蒋介石也常以
“总理唯一的接班人”自居。原因据说孙中山临终时口中直呼“介石”;情之深切,意
之难舍,痛于言表。
可惜此说来自蒋介石自己修订的《蒋公介石年谱初稿》。当年寸步不离孙中山病榻的床
前侍卫李荣的回忆是:
“(3月11日)至晚8时30分钟止,(孙)绝终语不及私。12日晨一时,即噤口不能言。
4时30分,仅呼‘达龄’的一声,6时30分又呼‘精卫’一声,延至上...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7 二战结束后,西方学术界开始研究极权主义和威权主义。他们描述极权主义的特点是:
高度技术理性的统治权不受限制地被领导者个人操控,鼓动社会革命,热衷社会动员和
控制,一元化的政治结构,单一的意识形态统治等等;威权主义则是其专制程度比极权
主义温和,政治结构具有不充分的多元化,意识形态则是多种理念的混合,不搞政治动
员和群众运动等等。前者如斯大林苏联和二战时期的德国与意大利;后者如当时的西班
牙和葡萄牙。
其实,20世纪的最典型的极权主义是党国体制的横空出世。党国体制是一种变相的政党
制度,其本质是一党凌驾于国家和法律之上、党国一体的极权专制制度,其特点是党在
国之上、领袖在党之上的一党专政。列宁斯大林领导的苏联,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德国和
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就是最具典型、最富特点、最具影响、最富危害的党国体制。
列宁:苏联党国体制开创者
列宁是党国体制的开创者,这就是他创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它是共产党凌驾于国家之上
、“直接凭借暴力而不受任何法律限制的”的极权主义政治制度。所谓无产阶级专政,
1919年,列宁解释为“一党专政”。他说:“我们所依靠的就是一党专政,而且我们绝
不能离开这个基地。”意大...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8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电 题:李克强寄语中俄“90后”:做维护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
新一代
中新社记者 张蔚然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
是长江与黄河,还有珠穆朗玛峰儿是最高山坡……中国祝福你,你永远在我们心里,中
国祝福你,不用千言和万语。”
8月24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与正在访华的莫斯科大学学生代
表座谈。莫大学生科切托夫用汉语高歌一曲《大中国》,表达他在华研修的感受,赢得
李克强的夸赞,“唱得很好,我们也衷心祝福俄罗斯!”
科切托夫是现场300名莫斯科大学学生中的一员,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是“90后”
。今年4月28日,李克强访俄期间在莫斯科大学发表演讲,代表中国政府邀请该校300名
学生于暑期来华研修。同学们自18日抵京后,分赴北京、陕西、四川等地,游览名胜古
迹,走进汽车实验场、大熊猫基地,还在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聆听讲座并与
中国大学生互动交流。
科切托夫告诉李克强,讲述古人类遗迹的金沙博物馆、都江堰、大熊猫,都向我们
展示了中国生态的多样性,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建筑的高超水平,川菜更是
给大家留...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11639 | 49 第三章 西方“民主”遇上中国“实事求是”
一、慕尼黑的一场辩论(1)
2007年6月下旬,在慕尼黑郊外的一个风景如画的避暑山庄,知名的马歇尔论坛举行了
一场中国问题研讨会,由我主讲中国的崛起及其国际影响。讲完之后的讨论很有意思。
一个欧洲学者问我:“您认为中国什么时候可以实现民主化?”我反问:“您的民主化
概念怎么界定?”他颇有点不耐烦:“这很简单:一人一票、普选、政党轮替。”说完
还补充了一句:“至少这是我们欧洲的价值观。”我表示完全理解和尊重欧洲价值观,
但我随即问他:“您有没有想到中国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其中之一就是实事求是,英文
叫做seek truth from facts(从事实中寻找真理)。”我接着说:“我们从事实中寻
找了半天,就是没有找到发展中国家通过您所说的这种民主化而实现了现代化的例子。
我走访了一百多个国家,还没有找到。”我随即客气地请他提供一个这样的例子。他一
下子回答不上来。我说;“您可以想一下,再告诉我。”这时,一个美国学者举手,大
声说:“印度。”我问他:“您去过印度吗?”他说:“没有。”我说:“我去过两次
,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都去过。我的感觉是印度比...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1267 | 50 论无产阶级为什么难当主人---作者:欲海漱石生
无产阶级, 闲话, 主人, 难当, 作者
历史上的无产阶级(工人和贫困农民)革命名为民主革命,那当然是要建立人人有话语
权或表决权的民主社会(即以民主表决作为政治生活方式的社会)。建立民主社会的目
的就是为了更有效地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自然权利(不仅仅是指那种被人随意增减的‘
公民权’,而是一种契约化的应有权利)。假如只保障无产阶级的自然权利,而不保障
另一些阶级的自然权利,那么,这样的社会同样是人吃人的不平等的奴役性社会,不同
的只是无产阶级和别的阶级调换了统治位置。民主制度是以普选权为基础的,目的是要
建立代议制以及司法和行政分立制度。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第十六条:凡权利(
指人的自然权利)无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宪法只是赋予或限制政府
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社会契约,但归根结底说来主要是一种限制政府权力的契约。政府只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必要之恶,前公民社会的政府权力主要是靠统治阶级的道德自律来限
制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以德为政”。公民社会是一种政治道德契约化的社会,所以
用宪法来限制政府权力是公民社会赖于成立的基础。公...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