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茅草房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
i****o
发帖数: 40
1
来自主题: THU版 - 清华档案管里钱老的信件
说到西南联大在昆明,其实这段历史是非常寒酸的,只是勉强生存下来而已,完全不是
你想象中教书育人的象牙塔。你可以看看那个时候联大的校舍如何一改再改,最后定为
茅草房;梅校长夫人如何与其它教授夫人大街上卖定胜糕,补贴家用;华罗庚牛圈里两
年完成的30万字堆垒素数论初稿如何被重庆政府弄丢,等等等等,诸多令人寒心的事实
(我能立刻想起来的就是这些,还有很多很多,包括高能物理系的赵忠尧,在北平沦陷
的情况下,又潜回清华带出仅有的50毫克镭,化装成难民逃出,成为了高能物理系最值
钱的家当)。你叫一个工程专家、火箭专家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培养人才?报国有门吗?
这到底算不算无用功?
我觉得钱老作出的选择是对自己的抱负有利的选择,而他的抱负就是以最大的可能来报
效祖国,这个是有充足的事实依据的,这个没必要多说。质疑者往往攻击钱老回国前后
的心态变化,比如申请美国公民失败而恼羞成怒等等。这不外乎是把自己的想法代入来
揣摩,未免有点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我绝对不相信像这样一位科学大家,在四十岁
的年纪,会以投机的心态来作出回共产党中国这样人生的重大抉择。不然,在日后数十
年的沧海桑田变幻里,他早就不该是我们现
j***h
发帖数: 4412
2
雷州调风 一根电杆顶住“家” 2011-03-08 09:56:51 碧海银沙
林玉明的家,是一座20多平方米的泥砖房,建于60年代的生产队屋,整间房泥块掉落得
很严重,屋顶和四壁都有破损。靠一支电杆支撑着。
银沙网友报料 在雷州市调风镇水尾下村,人人都知道有一家三代居住在一座20多
平方米的风吹欲倒的茅草房。近日,笔者接到群众反映后,冒着细雨来到水尾下村,探
访了这个过着艰难生活的家庭。
一家三代,在危房中生活
穿过一段长长的红泥巴路,笔者在村干部的指引下找到了林玉明的家。他的家是一
座20多平方米的泥砖房,建于60年代的生产队屋,整间房泥块掉落得很严重,屋顶和四
壁都有破损。靠一支电杆支撑着。
笔者看到林玉明一家三代4口人,挤在二间土墙房里,这两间土墙房墙壁是残垣断
壁,房顶的桅杆焦黑欲断,房间内光线不足,大白天都要亮着灯。笔者在现场看到,林
玉明一家人吃喝拉散均挤在两间危房内,晴天时,将餐桌、燃灶移到房外的空地里,雨
天时就只能将餐桌、燃灶放在房间内,房间内十分拥挤。且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
林玉明告诉笔者,约在40年前,当林玉明唯一的孩子林妃凸两岁的时候,他的老婆
患...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4412
3
来自主题: Cantonese版 - 雷州北和有条14人的村子
雷州北和有条14人的村子
2011-11-27 11:25:47 来源: 碧海银沙
白土岭村的三位寿星(图片均是11月23日摄)
碧海银沙网讯(图文/陈小宁 编辑/毛晓海 棱 枫)在北和镇,提起白土岭村,相信
有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村子。因为这个村子简直小得让人不敢相信,全村仅有五
户人家,一共有14人,不说在北和镇的版图上是最小的村庄,就是在雷州半岛也许是最
小的村庄。带着极其好奇的心理,近日,笔者与好友郑育老师骑车前往该村进行采风,
试图揭开这个村子神秘的面纱。
退休教师周学会的家
白土岭座落在北和镇的东北方向,离北和镇河门村大约只有2公里。为进入白土岭
村,我们首先到河门村问路,问了几位青年,他们都不知有这么一个村子。后来,几位
上了年纪的村民才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人带你到入村的路口,恐怕你们无法找到进入白
土岭村的路。于是,河门村一位好心的中年妇女就骑车带我们到白土岭村入村的路口。
我们在通向调洋村的水泥硬底路与进入白土岭村的红泥路交界处,看到竖立着一个
大石头,但上面没有雕刻着任何的字迹,与其说是村牌,不如说是进入白土岭村的标志
。我们与那位带路的妇女告别之后,我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婆婆家是挺穷的,我第一次去的时候,也还是跟老公恋爱的阶段,还刻意考虑要不要结
婚,而且当时的感情也还没有很深到非他不嫁那个地步。
进了婆婆家之后发现房子也很破,院子也是相当的简陋,属于中国农村最穷的那种了,
可能比偏远山村住茅草房的好点,他家还是个砖瓦房,然而几乎是家徒四壁,跟他结婚
也没有婚礼,彩礼,连结婚照都没有照,就领了个结婚证。
倒也不是我脑子抽了,之所以看到这么贫穷的家庭,还是决定嫁给他,并不是因为老公
赚钱多,他还没我收入高,论颜值,我也比他好。
我是被他家的氛围给打动了。
相对的,我家里比他家的经济条件好很多很多,住的是楼房并且装修的还不错,我家里
的资产也是小中产,完全不是他家这种贫困户可以比的。
但是,我家的氛围不好啊。
我父亲是个不配当父亲的人,我小时候就被各种骂,还是带脏字的,而且他为人气量狭
小,没有朋友,是个很差劲的人,还超级的势利眼。
婆婆家虽然很穷,但是人都不错,倒也是其乐融融的,是我家所没有的氛围,所以,那
一刻,我就决定了,进这家的门。
N**k
发帖数: 3584
5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游子 家园] 家
我们家也是茅草屋,90年代因为修路拆了,一间给200块钱,这点钱连盖新房的零头都
不到,然后就再也没盖。老哥掏钱在村里买了一位老宅子,但已经不是茅草的了,屋顶
盖的瓦。
记忆中茅草房是冬暖夏凉的,隔一两年就要换一次茅草,我们那边用小麦秸秆。
还有,感觉我和楼主的经历很相似,从我们村到县城,然后到济南待了4年,再然后去
北京读研待了3年,最后来美国读博,感觉好亲切!!
t**********g
发帖数: 2791
6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游子 家园] 家
没错,茅草房虽然不好看,可是冬暖夏凉的。当初我们家改装房子的时候我们建议改成
红瓦房顶,我母亲不同意,说是瓦房中看不中用,冬天冷夏天热。
t**********g
发帖数: 2791
7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游子·家园】家乡的美食
我自诩是个适应力很强的人,从胶东人口不到300的小村庄到中国人口最多的都市,从
太平洋中间那个热带雨林小岛到干得喘不过气来连树都是蓝灰色的亚利桑那,从一马平
川的德州到雄伟的大烟山,从原来18年没有踏出过两次的小镇子到后来平均每两年搬一
次家,我好像怎么都能活得挺好的。我身上适应力最差的,大概就是我的胃口了。
听说人的胃口是惯出来的,我的不是。幼时因为贫穷,真没吃到什么特别美味的东西。
由于母亲太忙还要兼顾家里的一头猪,我们的饭食大多是在猪食上方熥熟的,包括菜。
用一个大瓷碗或者小铝盆,把切成段的白菜或者茄子放进去,放上油盐和酱油或者面酱
,如果家里正好有肉就薄薄地切些肉片放在顶上。因为煮猪食要烧好长时间,所以即使
放肉蒸熟也没有问题,蔬菜会煮得烂烂的,出锅撒上切碎的生葱和芫荽用筷子搅拌一下
就是全家的主菜。味道嘛,与美食扯不上边儿。不过营养应该是可以保证的,因为吃着
这种饭菜长大的我们姐妹俩都人高马大,典型的山东人的大骨架,比父母都高。
小时候村里民风纯朴,小孩子四处串门,玩疯了留到别人家吃饭也不稀奇,到别人家里
吃的也都是这样的熥菜,主食玉米贴饼,我们叫粑粑,或者粗面卷子。小时候粗...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2791
8
来自主题: Shandong版 - 【游子·家园】家乡的美食
我自诩是个适应力很强的人,从胶东人口不到300的小村庄到中国人口最多的都市,从
太平洋中间那个热带雨林小岛到干得喘不过气来连树都是蓝灰色的亚利桑那,从一马平
川的德州到雄伟的大烟山,从原来18年没有踏出过两次的小镇子到后来平均每两年搬一
次家,我好像怎么都能活得挺好的。我身上适应力最差的,大概就是我的胃口了。
听说人的胃口是惯出来的,我的不是。幼时因为贫穷,真没吃到什么特别美味的东西。
由于母亲太忙还要兼顾家里的一头猪,我们的饭食大多是在猪食上方熥熟的,包括菜。
用一个大瓷碗或者小铝盆,把切成段的白菜或者茄子放进去,放上油盐和酱油或者面酱
,如果家里正好有肉就薄薄地切些肉片放在顶上。因为煮猪食要烧好长时间,所以即使
放肉蒸熟也没有问题,蔬菜会煮得烂烂的,出锅撒上切碎的生葱和芫荽用筷子搅拌一下
就是全家的主菜。味道嘛,与美食扯不上边儿。不过营养应该是可以保证的,因为吃着
这种饭菜长大的我们姐妹俩都人高马大,典型的山东人的大骨架,比父母都高。
小时候村里民风纯朴,小孩子四处串门,玩疯了留到别人家吃饭也不稀奇,到别人家里
吃的也都是这样的熥菜,主食玉米贴饼,我们叫粑粑,或者粗面卷子。小时候粗...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2791
9
难道只有我一个人在跟这个节目吗?太亲切了,胶东方言,茅草房,火炕,旁边有风箱
的大锅灶,还有那个他们称之“房顶”的平台,我们那里每一家都有啊,用来晒粮食的
。 还有大风车,居然也成了家乡的特色了。
F*******t
发帖数: 9113
10
上海林家宅37号的灵异传说
小时候隔壁住着一个老刑警,由于年轻时候牵涉个人生活作风问题80年代初就提前退休
了,他告诉我的一些事情据他说在上海市公安局档案里面都找不到的,也不知道是真是
假,但是后来和一些那个年代的老人询问,有些事情竟然是真实存在的。老刑警告诉我
有一个案子一直非常奇特,而且延续了很多年。整件事情要从 1956年武宁路灭门血案
说起。
1956年的武宁路还是农田和一些沿街面的农宅以及一些工厂的仓库,老刑警说那里那个
时候属于人烟稀少,晚上基本很少有人活动,那个时候那里刚刚属
于普陀区,区政府刚搬到普雄路没有多少时间,他作为一个刚从警校毕业的民警被分配
到了刑警,就在离公安局不远的地方有个小住宅区,当然那个时候住宅区就是些茅草房
的村落而已。一天晚上他值班,半夜的时候电话响了。
电话里面开始是喘息声,然后有一个不男不女的声音说自己杀了人,是来投案自首的,
那个声音非常奇怪,而且电话里面杂声很大。那个年代私人电话很少,一般都是厂里面
或者公用电话,但是公用电话这个时候基本也打不到了。当时刑警就问电话里面那个人
在哪里,他说就在公安局隔三条街的一个住宅区。刑警感到情况很严重,... 阅读全帖
j*j
发帖数: 5564
11
看着很亲切,跟我老家养的狗猫的生活状态相似
顺便说一下,这个叫茅草房,不是茅房;茅房另有所指,是农村的厕所
j*j
发帖数: 5564
12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小时候的家
哈哈,你们两个有趣,居然着眼到猪圈上来了
我们那儿的猪圈一般是在屋外面盖个小茅草房
小时候我经常负责给猪添加糠,猪不爱吃猪食的时候,就在猪食撒层糠来引诱它们。
这项技术被我现在用来养小孩,小孩不爱吃饭的时候,我就把他们爱吃的菜拌到饭里 :)
n********k
发帖数: 2818
13
well said, and thanks a lot! 私下可以认识下...
顺便,我真没有你的第二层意思哈,整天累得跟狗似得,哪有时间精力自负呀:)))
),再说俺格局素质(如果有的话哈:)))还真得比小人的志高:)))俺骨子里还
真是个住着茅草房都可以歧视别人住别墅的那种自淫的傻X...另外,我其实有个帖子里
也谈到国内让我很抓狂的地方比如孩子,比如自然社会环境,就是想客观评述,有些帖
子本身也可以私下回,之所以公开回,也许能给某些人一些有用的信息...不是每个人
都有渠道...而且我这里应该也算一手资料了,我在本版也是骨灰级的了,一直什么样
的人其实老ID都知道...当了PI老实多了,说话其实比较顾忌了....以前云彩,
peopplem。我...一群ID读书博后的时候,在本版真的是比较随意随性,说白了,大家
都是凭自己的兴趣个性而为,谁比谁高,谁比谁牛,谁怕谁呀,拿诺奖又咋的,住
Manson又如何...博士都已经读完了,如果有些事情还没看透...我接着阿Q去呵呵
f***r
发帖数: 1126
14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两届奥赛满分选手付云皓
不否认这点,但是也确实不能排除很多人因为客观条件的因素而没能做出国做数学的。
你说的情形我也可以举出例子,有同学没钱出国,通过借钱出了国,拿了奖学金后才还
钱。
不过真要是没钱到一定地步,那还是很影响的。如果我父母住在茅草房下,那我上大学
第一件事也是赶紧挣钱(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的话)给他们换个房子----即便知道先多
借点钱读好书出了国之后可能挣得更多(如果能借到这么多钱的话)。这个仅仅是个取
舍问题,取决于你把什么放在首位。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不应该指责。
这个扯远了。退一万步来说,那些奥数的人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进了数学系,最
后却去做奥数培训了。起码他们是在自食其力。做纯数学的并不太好直接就业,奥数培
训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如果没有其他的选择的话做奥数培训总比待在
家里啃老强吧。与其指责他们,还不如指责基础数学系为什么招了这么多人。
f***r
发帖数: 1126
15
来自主题: Mathematics版 - 两届奥赛满分选手付云皓
不否认这点,但是也确实不能排除很多人因为客观条件的因素而没能做出国做数学的。
你说的情形我也可以举出例子,有同学没钱出国,通过借钱出了国,拿了奖学金后才还
钱。
不过真要是没钱到一定地步,那还是很影响的。如果我父母住在茅草房下,那我上大学
第一件事也是赶紧挣钱(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的话)给他们换个房子----即便知道先多
借点钱读好书出了国之后可能挣得更多(如果能借到这么多钱的话)。这个仅仅是个取
舍问题,取决于你把什么放在首位。无论怎么样的选择,都不应该指责。
这个扯远了。退一万步来说,那些奥数的人可能出于各种各样的理由,进了数学系,最
后却去做奥数培训了。起码他们是在自食其力。做纯数学的并不太好直接就业,奥数培
训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如果没有其他的选择的话做奥数培训总比待在
家里啃老强吧。与其指责他们,还不如指责基础数学系为什么招了这么多人。
h*********r
发帖数: 7786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onation 讨论区 】
发信人: laoqueren (dashifu), 信区: Donation
标 题: [转贴]我是怎么知道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Feb 28 16:41:38 2003) WWW-POST
************我是怎么知道OCEF(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
虹桥论坛版主 野百合
我是很偶然地知道海外中国教育基金会的。有一天我在网上闲逛, 不知怎么就看到OCEF
的连接了, 可能是从散仙谷, 也可能是从别的志愿者网页上, 总之我就过来了, 一看
, 当时的感觉是: 怎么我心底里一直想作的事, 早就有人在作了啊? 仔细读了读有关
的介绍, 觉得这个组织搞得很好, 注册了, 捐款还可以免税, 又有一定的监督, 财
务上事务上都很透明, 而且大家都是留学生, 背景跟我差不多, 所以我觉得很想加入

於是我就拿起电话来给基金会会长梁敢拨了个电话, 他的号码就列在网页上。
令我吃惊的是电话... 阅读全帖
H**********k
发帖数: 2158
17
来自主题: _Chinook版 - 一个牛X的免费网站
千万表跟我混啊,至今还住一租来的茅草房呢。
w****2
发帖数: 12072
18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彭德怀自述 一二三
第一章 童、少年的遭遇
我是一八九八年(戊戌年)旧历九月初十日出生于一个下中农家庭。家有茅房数间,
荒土山地八九亩。山地种棕、茶、杉和毛竹,荒土种红薯、棉花。伯祖父、祖母、父母
亲并我兄弟四人,八口之家,勤劳节俭,勉强维持最低生活。
我六岁读私塾,读过《三字经》、《论语》、《大学》、《幼学琼林》、《孟子》
,余读杂字——《百家姓》、《增广》。八岁时母死、父病,家贫如洗,即废学。伯祖
父八十开外,祖母年过七十,三个弟弟无人照管,四弟半岁,母死后不到一月即饿死。
家中无以为生,先卖山林树木,后典押荒土,最后留下不到三分地。家中一切用具,床
板门户,一概卖光。几间茅草房亦做抵押,留下两间栖身,晴天可遮太阳,下雨时室内
外一样。铁锅漏水,用棉絮扎紧,才能烧水。衣着破烂不堪,严冬时节人着棉衣鞋袜,
我们兄弟还是赤足草鞋,身披蓑衣,和原始人同。
我满十岁时,一切生计全断。正月初一,邻近富豪家喜炮连天,我家无粒米下锅,
带着二弟,第一次去当叫化子。讨到油麻滩陈姓教书老先生家,他问我们是否招财童子
,我说,是叫化子,我二弟(彭金华)即答是的,给了他半碗饭、一小片肉。我兄弟俩至
黄昏才回家,还没
g********n
发帖数: 231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enviair (碧水蓝天),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zt: 口述历史:三年大饥荒中的何家坝 (有名有姓, 全村96个死了34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5 00:45:18 2009, 美东)
我是四川的,我知道我们公社三年大饥荒时间风调雨顺但是饿死了很多人,很痛心现在
有不少小孩还否认这个事实。转一个有名有姓有的吧。比较长,也可以直接拖到最后看
名单(全村96人死34人,包括作者当生产队长的壮年父亲)。邻村死一半以上(小P孩
们又会叫嚣没有列姓名)。不知道小P孩们是装傻还是真的弱智,中国连战争中死亡的
战士名单都列不出来,要列出全国数千万饿死的人的每个人的名字是很困难的。根据我
老家人饿死人的数据,我绝不相信全国只饿死了3000万。没办法,三千万这个数据就已
经有人受不了了。
凯迪史海钩沉有很多人的回忆,有很多资料。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http://club2.cat898.com/newbbs/dispbbs.asp?boardid=64&id=298325
口述历史:三...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20
李庄律师被控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
第一审辩护词
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法院
尊敬的合议庭各位法官:
我们受本案被告人李庄的委托, 分别受北京康达律师事务所和京衡律师集团事务所指派
,出庭为李庄
被控“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进行辩护。根据我们庭前的调查、认真听取李庄本
人对全案真
相的介绍和自我辩解,分析控方《起诉书》和指控证据,分析《刑法》306条的构成要件
同本案的案
情,再经过今天的公开开庭的庭审质证,我们认为本案被告不构成犯罪。李庄不但无罪
,而且是一位
非常优秀、负责任、敢于冒风险对当事人负责的中国刑事律师。因此,我们决定对本案
进行完全的
无罪辩护。
本案案情不大,但包含的意义重大。中国律师在刑事诉讼中,法律规定的为被告辩护权
、会见权、
调查权、法律帮助权、帮助控告权、不被监视干扰权,其界限到底在哪里?怎样做才是
合法的?怎
样做算是违规的?怎样做是犯罪的?这个问题,从《刑事诉讼法》、《律师法》的立法
和修改开
始,长期争论着。我国的侦查权和辩护权一直发生着冲突。全国人大法工委试图进行过
协调,但一
直没有解决。法学理论和法治观念上的碰撞,在李庄案中集中表现出来。中国的最...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12
21
来自主题: _FantaSoccer版 - 罗马的建筑
看这里都有图片
http://www.travian.cn/anleitung.php?s=1
全是茅草房,哈哈
e***e
发帖数: 3872
22
来自主题: _ZST版 - [转] 乡间生死
乡间生死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
idWriter=0&Key=0&strItem=culture&idArticle=36834&flag=1
杨本芬

记得儿时骑竹马,转眼就是白头人。时间过得真快,到2000年,我离开家乡便整整四
十年了。
记得第一次返乡,是离家十二年后八月的某天。家乡的田园依旧,山林依旧,甚至屋
前的那株海棠依旧是只开花不结果。跟母亲一起哭哭笑笑了几回之后,我便问起兵桃如今
过得怎样。母亲告诉我,兵桃结了婚,夫妻非常恩爱,小日子过得蛮像样。四老倌才死几
天,还没满头七呢。
我一时说不出话来。过了一会儿,我向母亲打过招呼,便去找兵桃。
兵桃看到我,异常高兴,学着城里人,连忙地伸出手来要和我握。我赶紧一把抓住他
的双手,瞬间,有种抓住块老树皮的感觉,心里一阵难过。从堂屋走出一个女人,“这是
我堂客,叫爱莲。”兵桃说。我分出一只手抓住她的手,我们就这样手牵手地走进堂屋。
还是原来的两间茅草房,在堂屋旁用杉树皮搭了间小厨房,厨房里面搁了张单人床,
整个厨房简单干净;堂屋和卧室也是一尘
m*****i
发帖数: 1205
23
来自主题: _JapanView版 - 风又三郎 (四) - 宫泽贤治
九月五日
第二天早上是雨天,第二节课开始,天空逐渐转亮,到了
第三节课的下课十分钟时,雨终于停了。天空露出像是被
刀刮出般的块块蓝天,鳞片似的白云,在蓝天下往东飞
奔;山上,芒草丛中和栗子树上,也冒出蒸汽般的团团云
雾。
「放学后,去摘山葡萄好吗?」耕助悄声问嘉助。
「好啊!去!去!又三郎要不要一起去?」嘉助随即邀了
又三郎。
「哎,那地方不能让又三郎知道的。」耕助在一旁嘀咕。
又三郎没听到耕助的阻止,回说:
「去!去!我在北海道时也摘过。我妈还腌了两大桶
呢。」
「你们要摘葡萄的话,也带我去吧!」二年级的承吉也来
凑热闹。
「不行!怎能让你们知道那地方!那是我去年新发现
的。」
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盼望著放学。第五节课一结束,一郎、
嘉助、佐太郎、耕助、悦治与又三郎六个人,从学校出发
往上游方向走去。不多久,来到一间茅草房附近,草房前
有一小块菸草田。菸草木下半部的菸叶已经被摘光了,绿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