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茨威格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
b****r
发帖数: 2555
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茨威格的祥瑞
正在看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看到这么个真实的段子。
茨威格年轻的时候写过一部戏剧《忒耳西忒斯》,完成后不久柏林王家剧院联系
他,说是打算搬上剧场,并且让当时最伟大的两位德国演员之一马特考夫斯基
(另一位是凯恩茨)演阿喀琉斯。年轻的茨威格非常兴奋,舞台排练也按部就班
的进行着。正当茨威格打算去柏林参加首映的时候,消息传来,马特考夫斯基
挂掉了。
不久凯恩茨又联系他,希望能演剧中的忒耳西忒斯,可惜的是剧院方面不看好,
计划搁浅。不过凯恩茨非常欣赏他,让茨威格为自己单独写了一幕短剧。年轻
的茨威格非常兴奋,然而就在凯恩茨出演之前,他也挂掉了。
茨威格感觉到有点心理障碍,若干年后才开始重新写剧本。城堡剧院的经理贝
格尔男爵选定了他的《海滨之屋》,茨威格把演员表研究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
名角,于是同意了。然而就在第一次排练之前,经理兼导演贝格尔挂掉了。
茨威格这时候比较抓狂了,一直到若干年后,他的朋友莫伊西希望出演他的话剧,
也被他拒绝了。不过这事没完,几年后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新剧打算在维也纳
由莫伊西首演,托人带话来说希望茨威格能帮忙把剧本翻译成德语。
结果大家想必都能猜到,莫伊西在前往维...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茨威格的祥瑞
正在看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看到这么个真实的段子。
茨威格年轻的时候写过一部戏剧《忒耳西忒斯》,完成后不久柏林王家剧院联系
他,说是打算搬上剧场,并且让当时最伟大的两位德国演员之一马特考夫斯基
(另一位是凯恩茨)演阿喀琉斯。年轻的茨威格非常兴奋,舞台排练也按部就班
的进行着。正当茨威格打算去柏林参加首映的时候,消息传来,马特考夫斯基
挂掉了。
不久凯恩茨又联系他,希望能演剧中的忒耳西忒斯,可惜的是剧院方面不看好,
计划搁浅。不过凯恩茨非常欣赏他,让茨威格为自己单独写了一幕短剧。年轻
的茨威格非常兴奋,然而就在凯恩茨出演之前,他也挂掉了。
茨威格感觉到有点心理障碍,若干年后才开始重新写剧本。城堡剧院的经理贝
格尔男爵选定了他的《海滨之屋》,茨威格把演员表研究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
名角,于是同意了。然而就在第一次排练之前,经理兼导演贝格尔挂掉了。
茨威格这时候比较抓狂了,一直到若干年后,他的朋友莫伊西希望出演他的话剧,
也被他拒绝了。不过这事没完,几年后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新剧打算在维也纳
由莫伊西首演,托人带话来说希望茨威格能帮忙把剧本翻译成德语。
结果大家想必都能猜到,莫伊西在前往维... 阅读全帖
o**a
发帖数: 472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茨威格人物传记系列 (转)
《精神疗法》
斯蒂芬·茨威格 著
西苑出版社
ISBN:7801081048
1998年1月出版 18.00元
本书作者是以思想性见长的著名文学家、人物传记作家茨威格
,他以优美的笔触,深刻独到的分析,论述发明催眠术的奥地利医生
梅斯梅尔、基督教科学创始人玛丽·贝克尔-埃迪 和精神病学者弗洛
伊德的生涯,并介绍了曾一度被推崇器官治疗的学院式医学排斥的,
现在越来越被医学家重视的精神疗法。熔科学性与文学性于一炉,是
关心精神与身体健康的现代人必备的床头书。
《与魔鬼作斗争》
斯蒂芬·茨威格 著
西苑出版社
ISBN:7801081064
1998年1月出版 16.00元
本书论述了三个有精神病向的作家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和尼采
的生活历程,他们都具有强烈的精神导师的倾向。在生活中,总是从
精神上苛求自己,追求人类精神自由完美的巅峰状态。
《自画像》
[奥]斯蒂芬·茨威格 著
西苑出版社
ISBN:7801081072
1998年1月出版 16.00元
本书叙述了作家萨诺瓦、司汤达和托尔斯泰的生活,描绘了他们的书
与他们的生活怎能样的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探讨了作家生活与其作
品之间的水乳
l*****a
发帖数: 38403
4
简介:
《异端的权利》讲述的是欧洲大陆在灿烂黎明之后重新沦为黑夜时的一个小故事。
宗教改革英雄加尔文此时已经是日内瓦君临一切的最高统治者和暴君。
而温和的充满人道主义气质的学者卡斯特利奥,以“苍蝇战大象”式的勇气,
对加尔文的倒行逆施展开了英勇的对抗。如果不读茨威格的这本书,
加尔文在人们心中完全是概念化的、光辉的形象:改革家、反封建斗士,
他站在历史的一个阶梯上,与无数长袍长髯的伟人排在一起。
如果不读茨威格,谁也不能那么明白地知道,就是这个因怀有理想而受迫害、
遭追捕、不得不亡命他乡的新兴资产阶级,一旦登上权力的宝座,对那些曾是、
甚至依旧是他的朋友和同志的人,会表现出那样的常人难以置信的专横、
残忍与卑劣。这些人根本没有丝毫觊觎他的权势的念头,不过想就几个纯学术
问题与他商榷——货真价实的商榷,因为文稿是在未发表之前,
就寄给了“亲爱的兄弟”敬请指正的。
===================================================
著名奥地利犹太裔作家-茨威格
著作有:
《巴尔扎克》
《玛丽亚·斯图亚特》
《玛丽·安东尼特》
f******d
发帖数: 6361
5
【奥】斯·茨威格 象棋的故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09118/
第一次看好像是小时候在图书馆,很精彩,没看过的一定要看,茨威格有一篇文章曾在
中学语文课本收录过,好像是讲雕塑家罗丹的。
f******d
发帖数: 6361
6
【奥】斯·茨威格 象棋的故事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6509118/
第一次看好像是小时候在图书馆,很精彩,没看过的一定要看,茨威格有一篇文章曾在
中学语文课本收录过,好像是讲雕塑家罗丹的。
p***r
发帖数: 20570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重读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
十几年前读过。茨威格就是个小开,收了不少好古董,美其名曰经个手,帮忙保管一下
。结果仗一打起来,全玩完。现在,法西斯主义思想在各国酝酿的过程,和三十年代差
不太多。人的群体思维如时钟一般摆动,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回想一下,十几年
前,前前前女友,还是女友,在个Mall里买衣服,我老人家捧着书,找个地方一坐,看
得心潮澎湃。人命运的非线性,和这世界,也相似。
b**e
发帖数: 3199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重读茨威格 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里,很多人中美通吃,以后怎么办?

:十几年前读过。茨威格就是个小开,收了不少好古董,美其名曰经个手,帮忙保管一
下。结果仗一打起来,全玩完。现在,法西斯主义思想在各国酝酿的过程,和三十年代
差不太多。人的群体思维如时钟一般摆动,一个极端摆到另一个极端。回想一下,十几
年前,前前前女友,还是女友,在个Mall里买衣服,我老人家捧着书,找个地方一坐,
看得心潮澎湃。人命运的非线性,和这世界,也相似。
b****r
发帖数: 2555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茨威格的祥瑞
作为局外人当个八卦看看挺有趣,不过我更喜欢作者本人的总结。
茨威格在说这个事情的时候,认为他当时如果过早在戏剧界成功,可能未必是
好事;会反而夺取他学习和成熟的机会。所以他最后的总结是:
“一个人的生活道路原来是由内在因素决定的;看来,我们的道路常常偏离我
们的愿望,而且非常的莫名其妙和没有道理,但它最终还是会把我们引向自己
看不见的目标。”
b****r
发帖数: 2555
1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茨威格的祥瑞
茨威格是富二代,人才不在乎理财。。。
x**i
发帖数: 403
1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茨威格的祥瑞
有一部恐怖小说,那多的“百年诅咒“,就是根据茨威格的这个故事写的。非常好看,
非常恐怖。
a******1
发帖数: 47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茨威格的祥瑞
不得不承认茨威格是一个很神奇的人物,尤其当看完《昨日的世界》之后。
b****r
发帖数: 255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中的祥瑞
正在看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看到这么个真实的段子。
茨威格年轻的时候写过一部戏剧《忒耳西忒斯》,完成后不久柏林王家剧院联系
他,说是打算搬上剧场,并且让当时最伟大的两位德国演员之一马特考夫斯基
(另一位是凯恩茨)演阿喀琉斯。年轻的茨威格非常兴奋,舞台排练也按部就班
的进行着。正当茨威格打算去柏林参加首映的时候,消息传来,马特考夫斯基
挂掉了。
不久凯恩茨又联系他,希望能演剧中的忒耳西忒斯,可惜的是剧院方面不看好,
计划搁浅。不过凯恩茨非常欣赏他,让茨威格为自己单独写了一幕短剧。年轻
的茨威格非常兴奋,然而就在凯恩茨出演之前,他也挂掉了。
茨威格感觉到有点心理障碍,若干年后才开始重新写剧本。城堡剧院的经理贝
格尔男爵选定了他的《海滨之屋》,茨威格把演员表研究了一遍,发现没有什么
名角,于是同意了。然而就在第一次排练之前,经理兼导演贝格尔挂掉了。
茨威格这时候比较抓狂了,一直到若干年后,他的朋友莫伊西希望出演他的话剧,
也被他拒绝了。不过这事没完,几年后意大利作家皮兰德娄的新剧打算在维也纳
由莫伊西首演,托人带话来说希望茨威格能帮忙把剧本翻译成德语。
结果大家想必都能猜到,莫伊西在前往维...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722
14
来自主题: PKU版 - 国际象棋的故事
偶看茨威格的小说是在初中的时候,无聊,到图书馆找本书看,当然
只有勇气找短篇,而且很意外的是把茨威格的整个短篇小说集都看完
短篇小说只能靠情结吸引人,象战争与和平里的那种jjww在短篇里是
不可能有的。茨威格的短篇情结跟加诡异,而且都是旁观者的口气,
叙述一个听来的故事,分析人性的扭曲,嘿嘿..结局有都是悲剧的,
所以看完以后得好几天才缓的过来,不过那是十多年前的我,现在嘛
应该好些....写这种小说的人一般很矛盾,结局也惨,茨威格好象是
自杀了,茨威格是个犹太人,而且是在奥地利?
好象有一年的高考题就有茨威格的一片散文,是说看托儿思太的墓地
好象是91年的高考。
<<象棋>>被拍成电影,而且还得了奥斯卡,想来应该去租盘带子来看
看。回想起茨威格的小说,觉得不管什么时候,在多数人安逸太平胜
世,或者盲目热衷一种运动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很平静的节奏不为所
动,茨威格和海明威。近一点的有钱中书,只要想一想钱的同班同学
中那些风云一世的众多牛人(曹禺,乔冠华,吴含....),就知道什么
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钱则是留下一本小说,和一部据说没人看的
懂得文艺评论管锥篇,嘿嘿,还只是管中之一斑..
s****n
发帖数: 786
15
茨威格被好友高尔基称赞为“世界第一流的作家”,但这一评价却并非公论。茨威格从
未获过任何文学奖项,他的作品确实曾经风靡一时,但不是在欧美国家,而是在前苏联
和前东德,今天则发生在了中国。在西方世界,茨威格的文学声誉不算高,一般被视为
欧陆派的浪漫小说家。他的小说多次被搬上银幕,主要是看重其情节和人物的戏剧化,
但这些电影绝大多数都受到冷落。传统学术界把他的位置也放得较低,认为他思想平庸
,只是混杂了“弗洛伊德的负罪感和尼采的癫狂”,所以对他的生平以及作品都研究得
不多。很多人以为在西方主要是女权主义者对茨威格心怀不满,但实际上西方的普通大
众对他也不亲近。原著翻译家、国际茨威格协会中国秘书长张玉书曾经讲过,他在欧洲
的大学里讲解《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时,许多青年人是不屑一顾的,根本不认同这种
单恋和自毁的“爱情”。
如果熟悉西方文化里源远流长的人本主义传统,茨威格受到非议完全是意料中事。他纵
容自己笔下的人物在潜意识的驱使下所犯下的“激情之罪”,这种缺乏现实感的、疯狂
的、激情崇拜的非理性冲动,一向是讲求理性规范的西方主流价值观最为警惕的。而对
于自由民主政体下的民众来说,即使他们不是
t**********k
发帖数: 511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文革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文革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的一篇著名小说。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他主要写中
短篇小说,特别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他不能算那种影响深远的大家,是那种极有特点
的作家。所以读他书的人不会多,但他从不缺乏粉丝,特别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
中。尽管许多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都给他很高的评价,但他肯定不是那种流行作家。
他出身富裕,家庭开明,并不信犹太教。可以想象得到,他过着知识分子梦想一般的生
活:不缺钱,到处游历,写作,然后就是成名,许多当时的大作家都是他的朋友。但这
一切都被希特勒打断了,他只能逃跑。1942年,正是纳粹德国最得势的时候,他跑到里
约热内卢,那时的欧洲已经到处是战火,没有地方好呆了。尽管南美对他非常友好,茨
威格和妻子双双服用镇静剂自杀。——“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出于对他的“精神
家园欧洲”的毁灭的痛心。
我对茨威格感觉一般,他不算是我特别喜欢的那一类作家。那个时代的德语作家,我最
喜欢的是雷马克的《凯旋门》,其中那种孤独和绝望的调调很对我的胃口。《铁皮鼓》
也非常好,前提是...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文革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文革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的一篇著名小说。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他主要写中
短篇小说,特别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他不能算那种影响深远的大家,是那种极有特点
的作家。所以读他书的人不会多,但他从不缺乏粉丝,特别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
中。尽管许多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都给他很高的评价,但他肯定不是那种流行作家。
他出身富裕,家庭开明,并不信犹太教。可以想象得到,他过着知识分子梦想一般的生
活:不缺钱,到处游历,写作,然后就是成名,许多当时的大作家都是他的朋友。但这
一切都被希特勒打断了,他只能逃跑。1942年,正是纳粹德国最得势的时候,他跑到里
约热内卢,那时的欧洲已经到处是战火,没有地方好呆了。尽管南美对他非常友好,茨
威格和妻子双双服用镇静剂自杀。——“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出于对他的“精神
家园欧洲”的毁灭的痛心。
我对茨威格感觉一般,他不算是我特别喜欢的那一类作家。那个时代的德语作家,我最
喜欢的是雷马克的《凯旋门》,其中那种孤独和绝望的调调很对我的胃口。《铁皮鼓》
也非常好,前提是...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8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最后的夏天 单世联
最后的夏天
作者:单世联  来源:拙风文化网
1914年7月上旬,茨威格是在奥地利东部的小城巴登度过的,他计划在此避暑
并完成其名作《三大师》中关于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稿子。这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世
界显得亮丽而又合乎情理,就像一片可喜的庄稼。“当我今天一说起夏天这个词,我一
定会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一年我在维也纳附近的巴登度过的七月天。”
不是1900年,而是1914年的这个夏天,拉开了20世纪的帷幕。6月28
日,奥地利斐迪南王储在波斯尼亚被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分子刺杀,因此引发7月28
日开始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欧洲文明的一次颠覆性转折点。流行于19世纪的理性
主义、自由主义、乐观主义都在这个夏天被葬入深渊,这就有了“昨天”和“今天”之
分。“昨天”,每个人都以单一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一生,自始至终过的都是一种生活,
没有平步青云,没有式微衰落,没有动荡,没有危险,只有一种小小的焦虑和令人觉察
不到的渐渐转变的生活,一种用同样的节奏度过的生活,安逸而又平静,是时间的波浪
把他们从摇篮送到坟墓。他们从生到死生活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座城市里,甚至几乎
是同一座住宅里。外面世界上发生的事情,仅仅...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42
19
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爱看书的人那么沉醉于纸页之间,他们完全不了解一本书对一个人
情感的冲击力。就像那些不明白为什么有的人痴迷赌博,倾家荡产一样,不爱读书的人
也就无从知道读书人从阅读中体验到的非凡的快感。
在各种文体中,我独爱小说。小说就是一个故事,就是一条流动的河。身为女人,对那
些最了解女人心思的作家更为敏感。但,你知道在作家行列中,谁最了解女人吗?难道
研究心理学的弗洛伊德吗?非也。是弗洛伊德的一个好朋友——茨威格。他曾致信茨威
格,说茨威格是最了解女人的作家。《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让茨威格捕获无数读者的
眼泪,甚至大哲学家恩格斯都说自己看了这部小说,被女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打动,竟然
不知羞耻的哭了起来。
看来,最了解女人的莫过于茨威格了。当时我读作品的时候,我觉得这简直像是钻进了
女人的心里一样,比女人还要多分柔情与痴情,所以,在我心里,我一直以为茨威格是
个女作家。后来,才得知,他是非常有才气,但是一辈子并没有获过奖的无冕之王。他
的短篇小说极为精彩,一篇一篇,读的人心肠发烫,脑子发烧,完全失去理智。可以读
来感受感受。
wh
发帖数: 141625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看了个老片
是很刻意对比新旧两个世界的反差。不过可以理解这种心情,茨威格的《昨日的世界》
也是这样的主题。我前天翻旧时笔记,当时做了十几页,可见心情之激动。茨威格从小
长大的欧洲,在他看来是秩序、文化、人道主义的代表,他从没看见父亲急匆匆地走路
,从没慌张失措过。从容不迫和中庸节制是社会标准。艺术趣味也是磨炼后的平稳、成
熟、严格和规矩。然而一朝之间“剧烈的地震三次摧毁了我的家园和生活,使我和过去
脱离了任何联系……理性遭到最可怕的失败,野蛮在时代的编年史上取得最大的胜利”
,“从未有过像我们这样一代人,道德会从如此高的精神文明堕落到如此低下的地步。
”茨威格更多地从战争而言,但和所谓现代社会的精神变异、高雅堕落为急躁功利等说
法完全合拍。茨威格有战争为依托,亲身经历这种社会变化,写得具体切实,感人肺腑
。legend of 1900这个电影则稍有点架空,当然本来也只是个虚拟的故事,想把这种分
裂推到极端来打动人,不过虚得稍嫌煽情了。
wh
发帖数: 141625
21
jindj贴的荆州照片里有一幅对联:“青龙偃月从此消浩劫红羊”:
“红羊劫”指逢丙午、丁未年国家遭遇的祸患,因“丙”、“丁”和“午”五行属火为
红,“未”生肖属羊,故称红羊劫。著名的红羊劫有靖康之耻、文革之乱——杨绛有《
丙午丁未纪事》专为之记。
杨绛在《<论语>趣》里自谦古文不好,可她的小说《洗澡》的三部标题“采葑采菲”、
“如匪浣衣”、“沧浪之水清兮”皆取自诗经,含蓄意远,绵里藏针。《丙午丁未纪事
》这一标题也是同样的风格。我迫不及待找来,读起来恍如《干校六记》。两相对照,
《丙午丁未》可谓前传,记66、67年被戴牛鬼蛇神高帽批斗;《干校》续写此后69-72
年的下放河南。字里行间,历史辛酸。
《丙午丁未年纪事》开头写杨绛与钱钟书分别被“揪出来”,自己做牌子挂胸口。外文
所与文学所各自规定的牌子一圆一方,一黑一白。两人如小学生做手工,精工细制;如
爱丽丝梦游奇境:“Curiouser and curiouser!”这句引得无比妥贴与嘲讽,令人欲笑
无声,欲哭无泪。
文革对人的侮辱是惊人的,杨绛的白描是平静的:
“有人用束腰的皮带向我们猛抽。默存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浆糊,渗透了薄薄... 阅读全帖
t**********k
发帖数: 511
22
文革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
《象棋的故事》是茨威格的一篇著名小说。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犹太裔作家。他主要写中
短篇小说,特别擅长人物的心理分析。他不能算那种影响深远的大家,是那种极有特点
的作家。所以读他书的人不会多,但他从不缺乏粉丝,特别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群
中。尽管许多大作家和文学评论家都给他很高的评价,但他肯定不是那种流行作家。
他出身富裕,家庭开明,并不信犹太教。可以想象得到,他过着知识分子梦想一般的生
活:不缺钱,到处游历,写作,然后就是成名,许多当时的大作家都是他的朋友。
但这一切都被希特勒打断了,他只能逃跑。1942年,正是纳粹德国最得势的时候,他跑
到里约热内卢,那时的欧洲已经到处是战火,没有地方好呆了。尽管南美对他非常友好
,茨威格和妻子双双服用镇静剂自杀。——“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出于对他的“
精神家园欧洲”的毁灭的痛心。
我对茨威格感觉一般,他不算是我特别喜欢的那一类作家。那个时代的德语作家,我最
喜欢的是雷马克的《凯旋门》,其中那种孤独和绝望的调
C***3
发帖数: 2226
23
宋兆霖 主编 雨林 编:
诺贝尔文学奖文库·散文卷
《世界文学》编辑部 编:
外国优秀散文选
易漱泉 曹让庭 王远泽 张铁夫 金易 选编:
外国散文选
魏萌 选编:
脱衣舞的幻灭——外国后现代主义散文随笔
杨奔(编):
外国小品精选
《读者文摘》编辑部 编:
隽永小品集
万象杂志:
万象译事(卷一)
贺年 主编:
世界经典演讲辞金榜
姚春树 主编:
外国杂文大观
林洪亮 蒋承俊 主编:
桔黄色旅行中的奇妙瞬间(东欧卷)
朱景冬 选编:
我承认,我历尽沧桑(拉美卷)
罗念生 编译:
希腊罗马散文选
潞潞 主编:
倾诉并且言说:外国著名诗人书信、日记
路晨 编:
人间传奇40篇
《读者文摘》编辑部:
人生百味
纹绮:
司汤达妙语录
歌德妙语录
显克微支妙语录
海涅妙语录
巴尔扎克妙语录
黎央 编著:
外国文学艺术家轶话
陈加洛 张英进 主编:
巴巴拉女皇(外国非虚构文学丛书)
(美)盖·特立斯:
猎奇之旅
于晓丹 选编:
玫瑰树(英国卷)
蓝仁哲 编:
现代英国散文选
(英)狄更斯:
博兹特写集(狄更斯文集)
游美札记/意大利风光
狄更斯妙语录
(英)奥斯卡·王尔德:
王尔德全集5、6·书...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4
李亚鹏
近日,李亚鹏接受《人物》杂志的采访。李亚鹏不仅在采访中正面谈及备受争议的嫣然风波与商业转型,更谈及自己当演员的往事及与女儿的私密事。
人物PORTRAIT = P
李亚鹏= L
谈嫣然风波
我说我所有与嫣然有关的工作都是自费的,包括我现在坐的这个头等舱。
P:3月初从台湾回来后,你都在忙些什么事情啊?
L:(笑)各种事情呗。因为这次事件对我们的合作产生了一个影响,所以我要去做一些沟通吧。本来都是谈了一年多的,跟医疗机构以及一些台湾的医疗资源、人员的合作,也是因为受这样一个事件的影响,大家产生了一些疑虑,我们也不能够再等政府的这个结果出来,我就特意去了一次,去跟他们做这个交流。
你已经能够看到,这个事情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多少的影响。我举一个例子,在飞机上,坐在我旁边的一位台湾客人,正巧也是公益领域的一位人士,我们做了一些简单的交流,甚至他都会突然问我一句,说李先生,你来台湾考察,是基金会付费吗?我笑了笑,我说我所有与嫣然有关的工作都是自费的,包括我现在坐的这个头等舱。
P:那么问的瞬间,你会觉得受冒犯吗?
L:这样的情况在嫣然的7年当中,虽然并不常见,但也是时有发生的,所以这些东... 阅读全帖
m*****m
发帖数: 18
25
发信人: tolune (一天到晚穿拖鞋), 信区: MovieResource
标 题: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又一场琼瑶式暗恋
发信站: 瀚海星云 (2005年04月06日21:21:55 星期三), 站内信件 WWWPOST
尽管作为一个男性作家,茨威格的原作小说不可避免地带着男性的一厢情愿:一个女人
爱一个男人爱到如此地步,以至于只愿意付出而不愿意给他添加任何麻烦。但对我而
言,茨威格之所以是文学大师而非琼瑶,在于他无意之间第一次揭示出了一场惊心动魄
的一个人的爱情:那是一种坚持,一种信仰,一种生活方式,是自己为自己建构的整个
世界。
因此,在《来信》上映之前,我一直害怕这会被拍摄成一个关于一场无望爱情的苦
情故事,或是痴情女子负心汉的道德批判,这样的改编者将掉进茨威格的瓦砾陷阱而对
珠玉视而不见。看徐静蕾的访谈,她似乎也一直在着意地避免这两个俗套,因此她反复
地引用歌德的话说:“我爱你,与你无关”;也一直在强调,这只是一部对爱情提出问
题:“爱情是什么”的电影。这阐述让我力图忽视那句充满廉价煽情的广告语:“男人
的一夜,女人的一生”———才不呢,那是她的一夜,是她的一生。
n******m
发帖数: 644
26
60年代及以前的战争题材影片大多脸谱化,好人坏人,一看就知道。好人一般浓眉大眼
,正气凛然,爱憎分明,聪明绝顶;坏蛋一般贼眉鼠眼,阴险狡猾,愚钝可笑,净干些
偷鸡摸狗的勾当。那时候我还小,和伙伴们看电影,就看打得热闹,除了看热闹,还喜
欢看电影里的女特务。
那时电影里的女特务,漂亮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乳房,能把美式军装顶起来老高,
再配上高筒马靴,扎上牛皮带,整个身体线条凸凹有致,难怪大男人们一看到女特务,
眼睛就直冒绿光,兴奋地嗷嗷叫。但女地下党、女解放军就不一样了,通常穿得很严实
,胸前平平板板,即使偶尔有“馍馍”,也就粘豆包那么大,大男人们不怎么喜欢。
还有,电影里的女特务总比身边的女人有味道,皮肤像刚剥了皮的鸡蛋,白嫩嫩,水汪
汪,怎么看怎么水灵。尤其旗袍加身时,露出白脖子,白胳膊,白大腿,男人们看着会
变得更加不安分。常有成熟起来的年轻男人在女特务出场后,使劲地吹口哨。
女特务是这些影片中唯一亮丽的色彩。那时,女性身上的“女性味”,是思想意识有问
题的表现,意味着腐朽、堕落甚至邪恶,只能在艺术作品中的女特务身上得以体现。同
时,女特务要以色相诱人,也非有浓郁的“女性味”不可...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60
27

NOD NOD!乍看茨威格时很是喜欢,看了他的十几个中篇一个长篇还有三四本传记后,就有些
餍足的感觉.尤其是<<玛丽斯图亚特>>,一场长达数十年的复杂的政治宗教争斗,怕不是由
情欲和个人冲动就能决定的吧,茨威格似乎演绎得太过了,把历史按自己的设想另讲了一遍
而已.,其可信度比起斯特雷奇的<<伊丽莎白和埃塞克斯>>来就要打些折扣了.借一句王国
维的话,茨威格太入乎其内了,不能自拔以至太煽情甚至有矫情的嫌疑,缺乏出乎其外的冷
静审视和适度节制,太偏重本能的欲望一面同样是个偏颇.回头想想,偶更喜欢<<旧书商门
德尔>>.
w****2
发帖数: 12072
28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见证者·幸存者·阵亡者:魏巍
见证者·幸存者·阵亡者:魏巍 [ 陈郢客 ] 于:2008-08-30 11:17:25
 
   魏巍先生8月24日去世了。
    也许是因为《歌唱祖国》再度流行的原因,他的死,和别的
老先生之死,到底有所不同,我的心里总梗着些什么,难以形容。他和《歌唱祖国》的
作者王莘是一代人,也和我的爷爷近乎是一代人。
    建国、朝战之时,正是他们的青春岁月。1950年,王莘32岁
,写出《歌唱祖国》;1951年,魏巍31岁,写出《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写得很快,
激情汹涌,流溢而成;浑然没有今日一些艺术家“难产”的痛苦;这不仅是他们一生中
最重要的作品,也是中国不可或缺的时代曲。
    自然会有一些酷派评论家评论他“一篇3000字的文章吃了一
辈子”,——张若虚一首唐诗《春江花月夜》 可押唐诗卷首,聂耳一首《义勇军进行
曲》将和共和国不朽;历史评价创作者,永远是“最高分有效”,和“刨去一个最高分
,再刨去一个最低分”的...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全文)
作者:克尔白的悬诗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的
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杂志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
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
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 阅读全帖
E**s
发帖数: 19
30
我提陀思妥耶夫斯基了。茨威格的传记中也写了他。我看罪与罚两次:第一次看了几十
页,实在看不下去了。隔了一段时间,看了茨威格为他写的传记,就又重读。可能是对
人名和人物关系清楚了一些,克服了一些阅读障碍,很容易就读到重点的心理描述上。
高潮啊。我现在还记得晚上在宿舍里打应急灯看到天亮。
保证再也不跳这个坑了。
f*****e
发帖数: 939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全文)
作者:克尔白的悬诗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的
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杂志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
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
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要问... 阅读全帖
r********9
发帖数: 18394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1453年之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上)
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我记错作者了, SCOTT 是他另一片文章中征服南极的的探险家的名字。茨威格《人类
的群星闪耀时》
b****r
发帖数: 255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书法家们看过来
按照茨威格的说法,作家/艺术家在灵感迸现的瞬间,是最不可捉摸的一刻;没有
任何理论可以解释/预测这一刻。而只有手稿上涂抹修改的痕迹,才能捕捉到这一
个瞬间。所以茨威格花钱收集了很多艺术家的手稿。
当然,只有大作家/艺术家才享受这个待遇。我认识的一个文学批评家,别人寄过
来质量不高的手稿,很可能被他拿去垫钢琴腿去了。
W*******a
发帖数: 1769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下)
所有那些将普通概念重复上千遍的人,群众才会把他记住。
即使撒了谎,也要厚颜无耻地撒下去,人们乐于相信弥天大谎,
而不相信小骗术......人们有时对自己在一些小事上撒谎,但
却不敢在大事上信口雌黄。因此,他们料想不到有人这样无耻
地欺骗他们......
——阿道夫·希特勒
“心理战的手法之一是用历史的过去偷换当代问题。这一方
法于80年代末曾为苏共意识形态专家们广泛使用。他们围绕20~
30年代的种种事件,围绕斯大林问题,推出了现在的历史......
第二个手法是将现代问题导入过去从今天的利益出发,挖掘历史
论据来证明今天的观点是正确的......第三个手法是‘历史’战。
在这场战争中把俄罗斯民族引以为荣,视为民族骄傲的所有英雄
和杰出人物统统通过信息手段在道德上加以诛杀。”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历史”战之一...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oxjone (fox),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全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16 04:24:52 2010, 美东)
作者:克尔白的悬诗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5113
36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
作者/ 克尔白的悬诗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的
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杂志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
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
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要问:这个国...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3238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上)
当你浏览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各种出版物时,你会感到仿佛是掉进了一个非理性的世界
——一个百般挖苦我们祖国的过去,嘲弄战场上的阵亡者,亵渎俄罗斯的光荣,戏谑俄
罗斯的悲痛的世界。
——В·利西奇金 Л·谢列平《
第三次世界大战——信息心理战》
1
毛泽东是个荒淫无耻的帝王,他杀的人超过了希特勒和斯大林的总和。
毛泽东是个抄袭大师,他所有有名的著作和诗词都是别人写的,他甚至还伪造了自
己的身高。
毛岸英为了“镀金”,结果死于一碗蛋炒饭。谢天谢地,这使我们避免了朝鲜式的
世袭......
这些年在南方系和《春秋大法》等杂志控制的平面或网络媒体上,到处可以看到对
中国革命史及其革命符号的解构,耸人听闻的各种“历史真相”翻着花样地出现,而且
使很多人都信以为真。那些正直的中国人对此异常地愤怒,他们不禁要问:这个国家到
底出了什么...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3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苏联末期的“南方系”
“历史”战之五:“回归列宁”
“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时代在社会意识中被一笔勾销之后,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列
宁的名字仿佛成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最后一座桥梁,它象征着几代人之间的继承性。因
此,损害业已形成的列宁的形象诋毁他的活动,就成了把整个苏联时期说成是黑暗和愚
昧时代并使人们离开社会主义的一个必要步骤。”(上引书,P169 )
在苏联还没有走向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末日之前,为了非斯大林化,必然要借助列
宁的威名,列宁代表了苏维埃国家的终极真理。正如赫鲁晓夫提出的“回归列宁原则”
那样;戈尔巴乔夫在“改革”初期也曾化身为列宁的忠实传人。而在苏联末期的大混乱
到来后,所有苏维埃国家的偶像与禁忌一个个被羞辱被打破;当苏联全部的历史都成了
被“清除和消灭”的对象时,列宁这个最后的禁忌也就不能幸免了。所谓“回归列宁”
的意义,可以看作是一步步地把所有的都清算完之后,最后必然来到的总结性清算。
“列宁是德国间谍”,“列宁是毁灭俄罗斯文化的罪人”,“列宁是俄国人民的刽
子手”“列宁是美好的沙皇俄国的破坏者”,这些都是老调重弹了。到了这个阶段,连
编造历史的工夫都可以省去,而直接... 阅读全帖
v****g
发帖数: 11080
39
我对这电视剧印象还蛮深的。虽然现在的眼光看来,那也是典型的美式又臭又长、靠编
剧脑补支撑下去的电视剧,但那里面的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以及白人上层社会的优雅雍
容,还是给那个年代我这种少年的心灵灌了几滴鸡汤。
后来又看过一部巴西电影《Love,Strange love》,尼玛也不知算那一路后现代流派,
电影中令人瞠目结舌的小男孩与成熟白牛的床戏把叔震惊了。叔留下印象是巴西人拍电
影也太大胆了,电检制度跟美帝也完全不一样。
说起巴西,一般都想起足球,桑巴舞,以及治安差。这次奥运会,好像都不看好,事实
也坐实了,幕还没开,中国运动员都被抢劫了。但巴西人还是有文化的。
奥地利犹太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二次世界大战时躲到巴西,后自杀,巴西政府为其举行
了国葬。
说起这个茨威格,也是个白人中的索男,胆太小,1936年奥地利纳粹还没上台呢,因为
警察一次跟排犹无关的搜查,就把他吓得房子也不要财产也不要跑到了英国,1939年,
英国宣战了可还没开打呢,他又跑到美国,1941年美国也参战但战场还远着呢,他还觉
得不安全,又跑到了巴西。就这么一路狂奔,把巴西当躲藏地,躲就躲吧,又自杀,死
在人家里。但巴西人对这...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NYT: 为什么全世界都热爱纽约?
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0171103/why-the-world-loves-new-york/
AATISH TASEER 2017年11月3日
新德里——我还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去纽约时的情景。当时我13岁,虽然之前去过一次美
国,但纽约被刻意避开了。光是这个名字就会让人想起一个充满光彩和激情的成人世界
——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神话: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54俱乐部(Studio 54)。
“那不是一个适合孩子去的地方,”我母亲坚定地说。
然而她说得可太对了!我们刚到曼哈顿不久,同性恋骄傲大游行就开始了。那时候不像
现在这样,已经是一个平淡无奇的团体活动。那时候,它就像一个狂欢节。游行实际上
有两场,而不是一场。我和妈妈以及她久居纽约的朋友被卷入第五大道的非正式游行队
伍中。那是一条奔涌的人河——其中一半裹着皮革,一半是裸体。一群无拘无束的人从
我们身边经过,头发染成蓝色、粉色和绿色,身上覆盖着亮片、纹身和仙尘。
对我这个一直被家人呵护的印度少年来说——之前我从未在现实生活中见过裸露的乳房
,更别提琳琅满目的穿孔生殖器了——...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知识分子成了小丑”
必记本 微信号 yxbijiben
功能介绍
国内首家知识匠聚合平台,专注知识生产与分发,为您幽默解读专业术语、通俗普及深
奥知识,满足学习深造、高效工作及品质生活需求。这是学生的必记本,白领的能量餐
,商务社交的充电器。#懒人上进必备神器#
知识分子,往往被认为是“社会的良心”,独立思考为首要品质。但现实是,有些时候
,他们不仅无法扮演这些社会大众期盼的角色,还与其相去甚远,这里面有很多被迫无
奈,当然也有主动参与的。
今天分享两篇文章,一中一西,所说的面向不同,但都和知识分子相关。选自学者胡文
辉先生文化随笔集《欲采蘋花》。
类似的故事,读过不少,但每读,还是感慨。
1. 当知识分子成为小丑
黄永玉有本诗集,书名是《曾经有过那种时候》。曾经有过那种时候……知识分子成了
小丑。
1958年,甘肃千里沙漠中的夹边沟农场,农业队第一大队大队长、研究新疆史出身的右
派安兆俊对高尔泰说:“我们这里,名演员偷别人的馒头,大音乐家涎着脸乞求一丁点
儿施舍,在外国拿了两个博士学位回来的学者,为抢着刮桶,打架不要命……这样的事
,多得都不奇怪了。至于自打耳光,告小状,一年到头都不洗脸不梳头不补衣服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马克思新闻出版自由经典理论之重温
作者:龚刃韧
摘要: 马克思1842年所写的《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和《关于第六届莱茵
省议会的辩论》两篇论文,对普鲁士的书报检查制度进行了透彻的批判。马克思认为书
报检查制度是出版发行前的秘密评判或“官方的批评”,其标准就是“凡是政府的命令
都是真理”。马克思还区分了行为和思想,并把新闻出版看作是不应受法律控制的思想
领域。在马克思看来,书报检查制度就是追究思想倾向,而追究思想倾向的法律是“一
个党派用来对付另一个党派的法律”,是恐怖的法律。因此,书报检查制度的存在本身
就是对新闻出版自由的根本否定,而“没有新闻出版自由,其他一切自由都会成为泡影
”。马克思认为新闻出版自由只有通过法治和良法之治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最后还简
要地分析了马克思的这两篇堪称新闻出版自由的经典论著遭到冷落的历史原因。
关键词: 马克思 新闻出版自由 书报检查制度 法治
谈到世界近代史上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经典理论,人们首先会想到相隔两个世纪的两位
英国思想家的名著,即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1644年)和约翰·斯图亚特·
密尔的《论自由》(18...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161
43
美国《新闻周刊》:中国"海归"为何不喜欢西方? 人民网
美国《新闻周刊》8月18日(提前出版)文章,原题:海归的崛起——为什么西方化
的中国人反而不喜欢西方
查尔斯·张可以说是新潮21世纪中国的象征。这位企业家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留学,
创立和管理着中国两大门户网站之一。他认为,2008年春天在华爆发的反西方浪潮完全
正当,“这是全体中国人第一次勇敢面对世界……”这样的看法在中国大陆很普遍。但
像张这样的人本该是不同的:他在国外待过,属于中国人所说的 “海归”。
他们的数量每年数以万计地增长,一旦回国就会带来巨大影响。长期以来,西方总
以为这个群体会输入西方价值观。他们被设想为使中国更开放、更自由和更亲西方的桥
梁。但今年春天奥运火炬传递期间,这个白日梦被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香港科技大学中国跨国关系研究中心主任戴维·茨威格教授目前正负责一个项目,
研究对象是数千名曾在加拿大、日本和欧洲留学的归国人员。茨威格说,调查显示“他
们的强硬丝毫不亚于那些没出过国的。正如‘无论对错,都是我的祖国’所说的。”
对一些海归来说,与西方的亲密接触只是强化了他们的防御心理。经常与海归打交
道的作
i*i
发帖数: 4739
44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这种书我觉得听比看费脑子多了。其实也不长啊。
我看的时候满脑子尽是茨威格。对我这个文盲来说,他俩太像了,但是茨威格的文字我
更喜欢些。
wh
发帖数: 141625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呵呵,这个老男人
李皖这篇写得很煽情啊,而且自视甚高。cohen和茨威格不像吧,茨威格那么注重小说
的故事性,我觉得相当于歌曲的旋律性。cohen我觉得旋律性不强的,所以我一开始听
不进去,我听歌只听旋律的。
wh
发帖数: 141625
46
就是。不过茨威格那篇我看得也不顺,他说calvin很独裁,但为什么他的独裁成就了后
来的瑞士公立国的典范,“两极相通是最奇特的转化的景象,最彻底地浸透了不宽容的
国土,成为欧洲最宽容的中心。正是那些加尔文宗教统治过的地方,卡斯特利奥(被加
尔文镇压的异端)的理想后来实现了”。茨威格没有说清这个转变,他自己可能也没想
清楚,他全心向往的是人文、人道,好像对政治统治并不在行。对了那本书叫异端的权
利。
P****e
发帖数: 389
47
昨天凌晨,坐在床上一口气读完了Peter Hessler《寻路中国》的最后一部:工厂。仿
佛一个触手可及的久违世界在我面前落下幕来,竹帘外的黑夜一时空旷孤单。我有些难
过,但自己知道那并非乡愁。脑子里忽然闪过毛姆在《面纱》中描绘女主人公和父亲间
的关系时所说的:“凯蒂与父亲之间,比陌生人更生疏。因为两个陌生人至少会彼此好
奇。” 我想这话用来形容我对于祖国的感情,也是恰如其分的。
我从不愿与人谈当今中国的话题,偶尔被人问到了,事后也总会有些恼怒——半是因为
谈话者的态度,半是因为主题本身。我想起一个满头白发、嘴唇鲜红的美国老太太,曾
关切地问我在中国有没有吃过冰激淋;想起办公室里的一个老头,会在我埋头备课时猛
然来一句“他们在中国还迫害同性恋么”;又想起我去参加别人的婚礼,那hippie打扮
的伴娘一听说我来自中国,就满怀敌意地要和我讨论西藏……
事实上,记录中国现状题材的文学是我最不感兴趣的一类。出国之后,我愿意读的中文
书无一例外都关乎古代:《晋书》与建安文学、季羡林译注的《大唐西域记》、中华书
局描绘的宋代城市风貌、明人的无数拟话本小说以及《芥子园画谱》…… 作为穿插其
间的娱乐...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8
真的啊……你贴个链接?挺惨的。这篇里面还有一段说戴高帽的技巧,“把帽子和地平
線的角度盡量縮小,形成自然低頭式。如果垂直戴帽,就得把身子彎成九十度的直角才
行,否則群眾會高喊:「低頭!低頭!」陪斗的不低頭,還會殃及主犯。當然這種訣竅
,只有不受注意的小牛鬼蛇神才能應用。我把帽子往額上一按,緊緊扣住,不使掉落,
眉眼都罩在帽子裡。我就站在舞台邊上,學馬那樣站著睡覺。”感觉她心理真是强大和
乐观。余杰批她和钱钟书批得蛮凶的。不过开头引胡河清的话“钱钟书如英气流动的雄
剑,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显锋刃”挺好玩
的。胡河清就是那个华师大自杀的老师是吧,以前买过他的书《灵地的缅想》,很有灵
气。刚去找他为什么自杀,读到一篇文章开头是“自杀的文人很多,胡河清应当是其中
不太出名的。”当中引了一句 胡河清对格非说的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这句brave也说过……都是抄朱自清的……
总是听说杨绛花六个月时间一边学西班牙语一边翻完堂吉诃德。也有人说这是谣言。不
知道哪个是真的。 你豁然开朗是因为桑丘啊?堂吉诃德好像一直很迷糊吧……茨威格
跟傅雷一样觉得世...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4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春雪
hmm,想起来问问这些德语作者的作品你读过原文没?对比英、汉译什么感觉?
国内三岛、川端康成这些主要翻译似乎就那几位,,,但每位都有恶评,,,搞的我略
无措。以前翻《天人五衰》汉译,觉得(翻译文笔)很不错,结果好事去豆瓣一瞄,发
现下面批评说这位仁兄翻的《天人五衰》和川端作品一个风格,汗,虽然这不能证明说
《天》翻的不好,但确实让我囧了。。。
言归正传,不清楚黑塞结局,只知道茨威格和老婆远走南美,二战末自杀了。茨威格的
小说我不敢恭维,但一直蛮想看他的《昨日的世界》。
生活、意义这些大词忒深奥,我不懂。。。给我无聊的生活添了乐趣是真滴~~~用王尔
德的话,旁观不幸能减轻痛苦,呵呵。
三岛是极端右翼不出意外,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他的作为似乎不能激起人们的敬佩。
呵呵,我也觉得他时常很搞笑,而且觉得他被高估了,但是很敬佩三岛滴。。。类似还
有觉得嵇康被低估,阮籍被高估,对嵇康谈不上敬佩,他也不算不小心取祸,这位弟弟
求仁得仁吧,不过我觉得他是文人,特别中国文人中少有学术水平不错的,《声无哀乐
论》真不错,比阮籍的陈词滥调强;还有谢灵运,虽然被后人编8g,和陶潜对比笑话他
谄媚莲社僧徒,灵运...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199
5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春雪
hmm,想起来问问这些德语作者的作品你读过原文没?对比英、汉译什么感觉?
国内三岛、川端康成这些主要翻译似乎就那几位,,,但每位都有恶评,,,搞的我略
无措。以前翻《天人五衰》汉译,觉得(翻译文笔)很不错,结果好事去豆瓣一瞄,发
现下面批评说这位仁兄翻的《天人五衰》和川端作品一个风格,汗,虽然这不能证明说
《天》翻的不好,但确实让我囧了。。。
言归正传,不清楚黑塞结局,只知道茨威格和老婆远走南美,二战末自杀了。茨威格的
小说我不敢恭维,但一直蛮想看他的《昨日的世界》。
生活、意义这些大词忒深奥,我不懂。。。给我无聊的生活添了乐趣是真滴~~~用王尔
德的话,旁观不幸能减轻痛苦,呵呵。
三岛是极端右翼不出意外,不过除了一小部分人,他的作为似乎不能激起人们的敬佩。
呵呵,我也觉得他时常很搞笑,而且觉得他被高估了,但是很敬佩三岛滴。。。类似还
有觉得嵇康被低估,阮籍被高估,对嵇康谈不上敬佩,他也不算不小心取祸,这位弟弟
求仁得仁吧,不过我觉得他是文人,特别中国文人中少有学术水平不错的,《声无哀乐
论》真不错,比阮籍的陈词滥调强;还有谢灵运,虽然被后人编8g,和陶潜对比笑话他
谄媚莲社僧徒,灵运...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下页 末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