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著净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i
发帖数: 334
1
来自主题: Talk版 - “六根不净”妄谈佛
網友又爆出邪教法輪功教主李洪誌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豪華大酒店開總統套間
包養多名“神韻”女演員的猛料,聞之讓人嗤之以鼻。覺得這事奇怪也不奇怪,
新鮮也不新鮮。因為李洪誌做這種見不得人的的事情太多了,也符合他的道德人
品,也在他的情理之中吧。
壹、既有色心,又有色膽。據李洪誌當年的老同學、老戰友講,這小來子生來就
是壹個情種,腦瓜又管用,鬼點子又多,長的又神模佛樣,所以偷個雞子摸個狗
也就理所當然了。上學時就很通男女之事,時常談論女性,想法挨近女性。參軍
入伍後在部隊文藝宣傳隊吹小號,盡管部隊對談戀愛管理很嚴,可還是擋不住既
有色心又有色膽的李洪誌。部隊轉業剛參加工作,他就迫不及待和李瑞結了婚生
了子,按說有了妻女家室,應該過壹下幸福美滿的平靜生活了。可不安分的李洪
誌沒有滿足,也不會滿足,借他二妹李萍嫁泰國之機跑到泰國。在泰國他真正找
到了學“武”用“武”之地:吃了飯啥不幹,色情場所常常見;人妖表演鴛鴦
浴,狎妓泡鈕占齊全。飽嘗了壹番淫欲色情的美味佳肴,既解了淫“渴”,又練
了“佛”功。壹舉兩得,何不快哉!
二、當上教主,色火愈旺。在泰國煉成壹身“神模佛樣”後,李洪誌回國開始創
辦了法... 阅读全帖
e*g
发帖数: 498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净瑜(李明哲妻子)告华人书
我是一个长期从事白色恐怖历史研究的工作者,但在面临自己所爱的人遭受牢狱之灾的时
候,心里依然会非常的惶恐与不安。我努力使自己冷静下来,仔细的思索。我知道在白色
恐怖历史里面,在一个国家的法治依然没有达到国际水平的时后,任何的法律辩护,都是
没有用处的。我们只作人道与人权辩护。因为该特别法不是建立在普世的价值之上。
因此,我很慎重的向大家宣布,我将放弃聘请律师,不做法律性的无谓辩护。
所有的人权工作者,所有把希望带到任何一个需要人权伸张的角落,都是无罪的。因为此
类奉献行为将增益人类文明。
我先生带著这样无私的对人类的爱,我相信他的行为绝对是值得被尊敬的
我决定,亲自前往北京,去了解状况,去营救我的先生。
李明哲妻 李净瑜
2017/3/31
l****j
发帖数: 922
3
来自主题: TheStrait版 - 等著看海基捐多少
这么麻烦啊,以后两岸搞净捐款好了。两边把捐款金额喊好拍板,然后轧帐,净捐出方
把钱汇给对方。
j*****6
发帖数: 1059
4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真道手册》 王永信牧师 著
第十一章 教会史略
序言
旧约中历史的记载,始于亚当夏娃之被造,终于犹太人被掳归回,尼希米、以斯拉
率领犹太人重建圣城、圣殿为止。此记载之终止,时在主前430年左右。
从此时直到耶稣降生前一切事,圣经无记载。历史称此一时期为两约之间的时代。
其间,犹太人先后受波斯及希腊统治,然后享受了一百年的独立时代,最后于主前63年
被罗马征服。
新约圣经的历史部份,记载主耶稣在世的一生事迹,主升天后初期教会的开始,及
第一代使徒四出传道情形。(注:新约的预言部份记载远达末世、大灾难、千禧年、新天
新地等,不在此讨论范围内。)
教会历史的目的是接续新约圣经初期教会的记录,将历代教会之沿革、发展及重要
事迹,按着年代,有系统的记载下来,使信徒从其中得到教训及警惕,并明白神在信祂
的人身上(或说在教会中)一贯的心愿与目的。
新约教会历史约可分为下列七时代:
(一)使徒时代(或称初期教会时代):主后30-100年
(二)迫害时代:主后100-313年
(三)国教时代:主后313-590年
(四)天主教时代:(或称黑暗时代)主后590-1517年
(五)宗教改革时代:主后1517-1648年
(六)普世布道... 阅读全帖
j*****6
发帖数: 1059
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真道手册》 王永信牧师 著
第十二章 个人谈道
"太监对腓利说:请问,先知说这话,是指着谁......腓利就开口从这经上起,对他
传讲耶稣。"(徒八34-35)
个人谈道之重要
个人谈道(或说个人福音工作),是福音工作里最单纯、最普遍、最有效、最重要、
最基本的工作之一;几乎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作,若有恒心,都可以得到果效。
关于个人工作,圣经中的记载甚多;例如:主耶稣对撒玛利亚的妇人谈道,腓利为
埃提阿伯的太监解经,保罗和西拉引领狱卒归主,甚至使徒彼得之得见耶稣,也是藉着
安得烈的个人工作与带领。
个人福音工作是安静的,是任重的,是吃苦的,是需要牺牲的,是不出人头地的,
是不轰轰烈烈的;但却是有效的、基要的、结果子的、该作的、是神祝福的、神所喜悦
的。
有些人愿意在多人面前作见证、讲道,却不愿对一个人传福音,认为是过于浪费时
间;但我们的主却不是这样,他可以向大批群众讲,也愿意向一个人谈。对我们的主来
说,这两种同样重要。
个人福音工作之优点甚多:每一个真实基督徒皆可作,随时可作,随处可作,可针
对个人需要而行。很多人在大聚会中未能接受主,却在个人谈道中信了耶稣。
从事个人工作应具备之条件
* 自己必须是重生得救...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40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悲惨世界>>索达吉堪布 著
红蜻蜓与花蝴蝶
一天,天下大雪,鹅毛般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着,地面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透过窗
户,我看见一个小和尚恭恭敬敬地端着一个饭盒走过来,他叫净彭,今年十岁了。他走到
门口,扑打一下身上的落雪走进了屋。他说给我送一点儿菜。
又说:"都春天了,还下这么大雪!"
"是的,春天马上就到了,你在家时春天都玩些什么?"我问。
"你玩过红蜻蜓没有?"小净彭反问我。"没有"我回答。
他告诉我他在家时可喜欢捉蜻蜓玩了,他们家靠近池塘,春雨过后,池塘里的水慢慢
涨起来,荷叶也长出了水面,气温升高后,水底的蜻蜓幼虫也纷纷苏醒过来,它们爬到荷
叶上蜕变为一只只红蜻蜓,在空中飞来飞去,很是好看。
"你们怎样捉红蜻蜓?"我好奇地问。他说:"我和伙伴们拿着竹扫把,对准空中飞的
红蜻蜓猛地扑下,这样红蜻蜓便被我们扑到地上了。傍晚时,红蜻蜓飞累了,会停在灌木
丛的细枝上,我们便从它们身后慢慢地伸过手去,然后猛地一抓,便用手指把红蜻蜓捏住
了。"他似乎在向我介绍经验,还唱起这样一首歌:"晚霞中的红蜻蜓,请你慢些飞,让我
捉到你……"歌声是优美的,这美丽动听的歌声中包含着怎样的内容呢?他们把捉到的红
蜻蜓用毛草穿成一
w********e
发帖数: 18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什么叫修行【净元禅师著】
什么叫修行
净元禅师
壹、前言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参、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肆、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伍、结语
壹、前言
谈到修行,难免会有人把它和参禅打坐,念经念佛,行善积德等事联想在一
起,其实那只是修行的形式,不是它里面的意思。修行,应该是一种心性的锻练,
一种透过观照的工夫,去防非止恶,开发一切善法,达成圆融的、究竟的精神世
界的方式。不论你如何称呼修行的名相,亦不论用何法去修行,如它的结果相同
就可以了。
但身为一位修行者,在刚起步之前,必先认清一些基本的观念:
(1).我为什么要修行?
(2).我应抱持怎样的心态?
(3).如何拣择修行的方法?
这三个问题看似易解,仔细研究却又十分模糊,如果不弄明白,一定会陷在
修行的泥沼里,卒至万劫不复。
贰、我为什么要修行
假如一个人生活十分优裕,所求所愿,无一不遂,那他想修行的动机应该是
最少的。因为耽于享乐,不知人生有痛苦,就无法感受修行的重要性。假如一个
人的生活不但贫病交迫、三餐不继、甚至妻离子散、家破人亡,那这人的修行机
会也是很少的。因为食苦成习,已经不以苦为苦,同时日日与生活搏斗,根本自
顾不
o*****s
发帖数: 193
8
在前面已经说过,佛教的各宗各派,都是由于学佛者的根性及时代环境的不同而产生。
所以如果站在佛教的根本立场上说,宗派是多余的,如果执一非全,那不唯是学佛者个
人的损失,更是整个佛教的不幸;正像浙江的宁波人喜欢吃臭,湖南人喜欢吃辣,山东
人喜欢吃辛,山西人喜欢吃酸,那末你说,究竟那种该吃,那种不该吃呢?
佛教的内容,无所不包,虽不即是科学,但不违背科学;虽不即是哲学,但却超乎哲学
;虽不即是文学,但却确有文学;虽不即是美学,但已创化了美学;虽不即是宗教,但
也不缺宗教的素质。
因此,我们修学佛法,最好是选择近于自己根性或兴趣的,作为入门的方便。在中国的
大乘八宗之中,唯识近于科学,三论近于哲学,华严及天台近于文学,真言及净土近于
美学,禅宗是佛法的重心,太虚大师说:‘中国佛教的特质在禅’,任何一宗,均可汇
归禅的精神;至于律宗,乃是整个佛教的基础,它对佛教的重要性来说,正像六法全书
对于中华民国,所以严格地讲,律宗不该自成一宗,律宗应该遍属于各宗,至于宗教的
素质,乃是各宗皆备的。
自晚唐以下的中国佛教,禅宗特盛,继而禅净合一,晚近,禅宗出了寄禅及虚云,净宗
出了印光,律宗出了弘一,天台出
p******1
发帖数: 177
9
关于食素问题
有关藏传佛教的一些疑问,请堪布回答。
问(1):在小乘佛教中,由于乞食的关系,允许吃三净肉。但《梵网经》、《楞严经
》、《涅槃经》等大乘经典,都明确禁止吃众生肉,认为吃肉是断大慈悲种。汉传佛教
依大乘经典而有素食的传统,并以此成为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藏传佛教同属于大乘佛
教,可我见到的藏地僧人多是不禁肉食的。而一些学习密宗的人,似乎也认为这是理所
当然的事情,还有素食者无法修气脉明点之说。不知堪布对这个问题是怎么理解的?
答:梁武帝根据《涅槃经》、《楞伽经》等诸多教典,出于悲心而著有《断酒肉文》
四篇,主张僧尼应一律戒荤茹素,并自此之后使吃素成了汉地广大出家众都必须遵守的
一项制度。不惟出家人要遵守食素之规,很多在家居士也纷纷效法,他们要么选择终生
,要么选择在某些特定时段内吃素戒肉,凡此种种优良传统都是非常值得藏传佛教及其
教徒赞叹随喜的。尽管梁代以前的汉地佛教徒未必将吃素定为人人都得遵照执行的规则
,但无论如何,坚持素食的修为实在值得每一个大乘修行人赞叹、称扬。
至于说到藏传佛教教义对待吃素的态度,首先必须声明的一点是:藏传佛教从未提倡
、褒扬、赞叹过吃肉的习惯,更严...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0
见性成佛与即身成佛
问(7):禅宗有“见性成佛”之说,但这个“佛”主要成就的是法性意义上的“佛”
。而密宗则有“即身成佛”之说,我想知道的是,密宗所说的“即身成佛”的“佛”,
和禅宗所说的“见性成佛”的“佛”是否一样?
答:不论禅宗标榜的是“见自本心、识自本性”还是“见性成佛”,强调的都是“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的概念。一个修行人若能当下回光反照、溯本还原,透过种种色相而见
境后之心,他便可谓已深解祖师西来密意了。正所谓:“汝心是佛,佛即是心,心佛不
异,故云即心即佛。若离于心,别更无佛。”所谓的“见性”也即是“明心”,那么修
行者到底要悟一颗什么样的“心”呢?这种“心”又具备什么样的功德与特征?通达“
明心见性”的途径又是什么?禅宗的硕德黄檗断际禅师对此曾作过异常精辟的阐述:
“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蠢动含灵,皆有佛性,同一心体。所以达磨从西天来,唯
传一心法,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识取自心,见自本性,更莫别求
。云何识自心?即如今言语者正是汝心。若不言语,又不作用,心体如虚空相似,无有
相貌,亦无方所。亦不一向是无,有而不可见故。祖师云:‘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
。...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1
唯识见与中观见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2
唯识见与中观见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
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
圆满教法。可是在藏传佛教中,似乎是以中观般若见为最高正见。而按照汉传佛教来看
,般若的性空见和一切众生皆能成佛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知见。我想知道的是,藏传佛
教在中观见的指导下,是如何将两种不同层面的内涵统一在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中?
答:藏传佛教的所有教派一致公认,显宗中的最高正见为中观见,若以为汉传佛教的最
高正见为唯识宗的见解,只有藏传佛教才将中观见当成最高见解,这实在是不懂佛教教
义的表现。唯识宗的见地与中观正见孰高孰低的判断,并不以汉地、藏地的地域之分而
见分晓,判定二者谁最究竟的唯一依据只能是佛经经论。正是在教证、理证的推导下,
藏传佛教界才将中观见奉为显宗的最高正见。而藏地的中观传承皆禀自善解佛陀密意的
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是释迦牟尼佛亲自授记过的当在自己涅槃后完全通达佛法奥义并能
弘扬圣教的大菩萨。世尊曾亲口在《楞伽经》中授记说:“南方...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566
13
(三)慧。就是般若。般若就是没有法翻译了。在华文中没有一个适当的名词来翻译般
若,所以没有翻。有时勉强用“大智慧”以别于常用的智慧。在三无漏学与六度中,般
若都是最重要的。教中常说,前五度如盲,般若如目。这就是说单修前五度的每一度,
若没有融会般若,那么修者就同瞎子一样,你的修行就是盲修瞎练。纵然是善事能得福
报,但如仰箭射虚空,福尽,箭还是坠落到地面。般若是什么?勉强来说,那就是能显
清本有心体,消除妄想执着的心力。参证《法华经》,也可以说:是你能了悟佛的知见
而证入佛的知见的智慧。《法华经》十方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兴于世。佛为什么到
世间来?唯独为这样一件大事因缘才来。什么事呢?就是要开佛知见,示佛知见。给众
生开示佛是什么知什么见。释尊悟道的头一句话就是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一切众生
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话要是佛不说谁能知道!所以佛就为这个大事因缘来的,然后
众生就依止佛的知见,放弃自己的知见。我们都是众生知见,就是情见,都是从情出发
的,也就是妄见。所以要去掉我们的知见,转换成佛的知见。那要靠什么?就要靠般若
嘛!但般若不是我们情见所能达到的。佛当时就说,众生的妄心像太末虫...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14
我看著看著
芯中暗暗替你流淚
兄弟
撐住
h******u
发帖数: 5
15
首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举要
黄念祖老居士著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
言,功德实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
己对观音耳根圆通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
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
信深、愿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
佛众生,三无差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
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
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
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
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
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
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
f***2
发帖数: 162
16
一、宣讲阿弥陀佛修法的原因
在关于临终诀窍的开示中曾讲过,当我们活着时,需要作一个选择:是期望往生莲花生
大师的刹土,还是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以便在中阴身或是临终时,能够一心
一意地再三祈祷,往生至自己选择的清净剎土。这种十分确定的渴望往生之心非常重要
,这就是今天讲阿弥陀佛修法的由来之一。
另外,阿弥陀佛修法对大多数人来说,原本就是非常重要的。已经证悟大圆满的人,或
者是修持密法已臻很高境界的人,不一定需要修阿弥陀佛的修法,因为他们即生便可以
成就,最晚在中阴之时也可以解脱,所以他们不会有来世,也就不需要选择往生的刹土
。但对其他人来说,往生极乐世界却是相当重要的。
从佛教历史上来看,即使是达到很高境界的龙树菩萨,最终也是去了极乐世界;像法王
如意宝那样的大圆满成就者,从表面上看,还是选择去往极乐世界。当然,这只是劝勉
后人要向往极乐世界的一种方便示现,对于法王如意宝等大成就者来说,去极乐世界或
是其他地方都是一样,哪里有度化众生的事业,他们就会到哪里去,不会有这样的分别
,但从表面上来看,是会有这样的选择。这也更突显了阿弥陀佛修法对一般修行人的重
要性。
因为此修法既没有深...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7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诸佛为度化根器、意乐不同之无量众生,宣说了种种甘露妙法,密宗便是在显宗基础上
具有不共同殊胜方便、从果起修、即身成就的法门。近年来,赴藏学密者日渐增多,不
少人匆匆忙忙求灌顶听法,但对如何修习密宗缺乏基本的了解和观察,存在很大的盲目
性和危险性。有感于斯,兹对学密者所应具之基本条件作一介绍。
入密乘者首先需对佛教有坚定不退的信仰,更需对密法及金刚上师具有特殊的信心。具
此两个条件,方有资格进入密乘。
进入密乘的标志是接受密宗的灌顶,未得灌顶者无权修学密法,否则犯盗法罪。与别解
脱戒与菩萨戒不同,密乘戒并无单独的授戒形式,在灌顶同时,便已得到了密乘戒的戒
体,而且已圆满具足了皈依戒、别解脱戒与菩萨戒。密乘戒条细分有成千上万,主要可
归纳为大幻化网五条根本戒:1、不舍无上,即不舍密宗甚深等净无二之义;2、恭敬上
师;3、不间断修本尊、念心咒;4、慈悲同坛灌顶的金刚道友;5、密宗甚深见解与行
为不向外泄漏。此五条中最主要的为不舍密法与上师。
进入密乘后,无论生起信心与否,都永远不能舍弃密法和上师,若舍弃则必堕金刚地狱
,金刚地狱并非显宗所说的无间地狱,根据...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8
传法者的资格限定
问(3):近年来,在社会和教界都出现了西藏热。也有很多藏地的活佛和上师来到汉
地传法,并在汉地拥有相当一部分的信仰者。通常,这些活佛和上师会为信众们灌顶并
传法,我想知道的是,在藏传佛教中,传法者是否有资格的限定?
答:近几年来,有越来越多的藏族僧侣进入汉地弘法利生,这之中当然不乏一些浑水摸
鱼之辈以捞取名闻利养为动机目的,但也有一些真正的高僧大德鉴于某些地方佛法衰微
的状况而毅然决然踏上中原大地,以种种善巧方便为当地民众普降妙法甘霖。就我了解
到的部分情况来看,许多汉族四众弟子,特别是分别念相对增盛的知识分子,他们自觉
藏传佛教最吸引他们的地方就在于藏传佛教拥有一整套完整、严密、次第相衔的闻思修
体系,而这种清净传承在如今的大多数地方都已几近绝迹。别的不说,单以五部大论而
言,别的地方有哪一家寺庙或佛学院能成年累月地为几百、数千甚至上万的修行人一遍
遍地传讲呢?而在藏地,几乎每一个稍具规模的正规寺院、佛学院都会如是展开佛法的
教育传统。像《释量论》、《现观庄严论》之类的大论在藏地四大教派所属的各大寺庙
中,一直被按照各自的清净传承未曾间断地讲授着。如此严谨而正规的闻...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19
炒完還黏在一起的炒飯
焦香隨著軟中帶脆的口感
s*******s
发帖数: 9926
20
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下面几个州 哪一个州黑人加上老墨占人口一半以上
(1)纽约州 (2)加州 (3)德州 (4)伊利诺州 (5)佛罗里达州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 这是单选题
这里面唯一正确的答案就只有德州超过50%以上
http://quickfacts.census.gov/qfd/states/48000.html
你答对了吗?
这个答案十个中国人恐怕有九个都是答错的
德州前景堪忧 下面是德州真实的现况
Texas on the Brink
A handful of highlights/lowlights:
Education
‧ Elementary and Secondary Public School Enrollment: 2nd
‧ Average Salary of Public School Teachers: 31st
‧ Percentage of Population Graduated from High School: 50th
State of the Child
‧ Percent of Uninsured C... 阅读全帖
g******5
发帖数: 7923
21
来自主题: gardening版 - 走向高山, 走向湖泊, 走向宁净
是啊, 真的是湖面如镜.
我就坐在湖边石头上, 不动的, 看著夕阳的光影一寸一寸的从山陵退去, 到四周
完全的漆黑了下来, 再到一弯明月与满天的星斗照亮了整个的星空. 那个宁静...
v******o
发帖数: 3417
22
来自主题: gardening版 - 【2012春征文】 我带著期望而来
震撼~~~~~~~~~~~~!!!!!!!!!!!!!!!!!!!!!!
膜拜~~~~~~~~
我家后院4棵大树几棵小树,把地方几乎都占尽了,种菜都没有什么地方了。白桦红桦
玉兰榆树紫薇,净是些没用的。能不能在这些的枝头上嫁接?
j*****6
发帖数: 1059
2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真道手册》 王永信牧师 著
第十三章 生命粮选
"祢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一一九105)
"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四4)
神的救恩
必须悔改
*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三23)
* 罪的工价乃是死。(罗六23)
* 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徒三19)
* 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路十三3,5)
* 你们必须重生。(约三7)
*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九27)
如何得救
* 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十六31)
* 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弗二8)
* 你若口里认耶稣为主,心里信神叫他从死里复活,就必得救。(罗十9)
* 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罗十13)
* 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徒十43)
* 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西一14)
*神爱世人,甚至将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三
16)
*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
的不义。(约壹一9)
* 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壹一7)
灵命生长...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193
24
禅宗就是禅定吗?
不。禅宗和禅定是有分别的,因为,禅宗固然主张参禅习定,凡是禅定,却未必就是佛
教的禅宗。
禅宗一名,是在中国创立的,当佛陀的时代,并没有禅宗一名,而只有禅的工夫和禅的
内容。佛教的解脱道的修持法,是以戒为起步,以定为重心,以慧为目的,戒、定、慧
,称为三无漏学,三者缺一不可,三者相互关连,相互助长,成一螺旋形的状态──由
戒生定,由定发慧,由慧起修──直向解脱之道上升。其中的定,就是禅定。
事实上,中国的禅宗,乃是重于悟而不重于定的。
同时,定的种类也有很多,有佛教的出世定,称为‘灭尽(了烦恼的)定’,
有外道凡夫乃至畜类的世间定,那就是通常所称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也是佛教出世
定的过程,唯因外道修世间定是以生天为目的,佛教修世间定,是以进入出世间定为目
的,所以外道称为世间禅,佛教则为根本净禅。
在佛教的禅定中,也分有小乘禅与大乘禅,小乘禅是以解脱生死为目的,大乘禅是以艺
术化的生活为目的,比如中国的禅宗,以为担柴挑水都是禅,契饭睡觉也是定,是重于
精神的宁静不动,而不执著肉体的枯坐守寂。
再说,禅与定,乃是梵语禅那(Dhyana)的音义合璧,是静虑的意思,故也可
p*******y
发帖数: 782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净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
1生平
远公大师(公元334年---416年),东晋时代人,俗姓贾,出生于雁门楼烦
(今山西代县)世代书香之家.远公从小资质聪颖,勤思敏学,十三岁时
就随舅父游学许昌,洛阳等地.精通儒道,旁通老庄.二十一岁时偕同母
弟慧持前往太行山聆听道安法师讲<<般若经>>,于是悟彻真谛,感叹的
说:"儒道九流学说,皆如糠枇."于是发心舍俗出家,随从道安法师修
行.纵观法师一生的德业,可以概述为四:
(1)弘护佛法,尊严僧格
远公大师出家后,卓尔不群,发心广大,"常欲总摄纲维,以大法为己
任",精进为道,无时或懈,道念日纯.道安大师常常赞叹说:"使佛道流
布中国的使命,就寄托在慧远身上了!"由此可见远公的器识超出常伦.
远公二十四岁时,便开始升座讲法,听众有不能理解的地方,远公就援
引庄子的义理为连类,采用格义的方法,令听众清楚的领悟.由于这种
讲经的善巧方便,道安大师便特许远公阅读外道典籍.远公讲道之余亦
勤以著述,相传鸠摩罗什大师读到远公所著<<法性论>>后,大加赞云:
边方未见经,便暗与理合,岂不妙哉!
在弘法传道的过程中,许多人归投到远公座下.东晋太元四年(公元379
年),道安大师为前秦符
p*******y
发帖数: 782
26
大佛顶首楞严经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浅释
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一九七五年一月十日宣化上人讲于台湾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金刚藏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大佛顶首楞严经
‘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七个字是《楞严经》的经题;‘大势至菩萨
念佛圆通章’是这一章的题目。《楞严经》这经题,因为限于时间的
关系,所以在这一次讲经先不解释。因为单解释经题,一定要很久的
时间才能解释完,那就简略讲一讲这‘大佛顶首楞严’。
这一部经其中有〈楞严咒〉,这〈楞严咒〉的‘楞严’两个字,就翻
译成‘究竟坚固’。这一部经在中国来说是很重要的,所谓:
成佛的法华,
开慧的楞严。
我也很愿意讲这《楞严经》和《法华经》。因为这两部经既能开智
慧,又能成佛,所以不单我愿意讲,我希望每一个人都把它研究明白
了,尤其是《楞严经》。
讲到《楞严经》,在中国有一位智者大师,他在一生之中,只听见这
部经的名字,他就想要读诵这一部经,就向印度天天叩头礼拜,希望
见到这一部经。叩头礼拜了十八年,结果也没有见著这一部经。智者
大师的智慧已经是出类拔萃,他的辩才已经是无碍了,但他还是恭敬
礼拜这一部《楞严经》,可见这一部《楞严经》的重要性。
有这
a*******g
发帖数: 867
27
序2
宗教会不会成为社会发展、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呢?会的,但并非决定性的。研究宗教史
,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宗教会适应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而随时改造自
己,改变自己。在欧洲,路德的宗教改革是一个例证。在亚洲,佛教小乘改为大乘,大
小二乘在个别国家,比如说在日本,改为和尚能结婚,能成家立业,也是一个例证。在
日本,佛教不可谓不流行,但是生产力也不可谓不发达,其间的矛盾并不太突出。我刚
从日本回来,在日本,佛教寺院和所谓神社,到处可见,只在京都一处,就有一千七百
多所。中国所谓“南朝四百八十寺”,同日本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我参观的
几所寺庙占地都非常大。寺里绿树参天,净无纤尘,景色奇秀,幽静宜人,同外面的花
花世界,形成鲜明的对照,人一走进去,恍如进入另一世界。日本人口众多,土地面积
狭小,竟然留出这样多的土地供寺院使用,其中必有缘故吧。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
常有趣、非常有意义的现象,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佛教在日本,
不管是以什么形式存在,一方面能满足人们对宗教的需要,另一方面又不妨碍生产力的
发展,所以才能在社会上仍然保持活力呢!我感觉到,我的这些议
S**U
发帖数: 7025
28
这是误解,不合阿含。论师解释十二缘起,修道断的是因支-无明与爱,不是断受。受
是过去业力的果,缘俱即生,无法断。
阿罗汉有离系受。如瑜伽论说∶
如是为欲永断诸缠、拔随眠故,修循身念,于有色身观无常性,于身染著净修其心。于
随自身诸受分位,由无常门观无常性,如实了知诸名色故,便于诸漏心得解脱;观身坏
已,当来诸受皆悉断灭。又于其身住当坏想,乃至命在,常能领受离系诸受。如是名为
依修习力,舍离随眠。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7/yinshun37-09.html
五取蕴的「四取」,以爱为主因。
Y**u
发帖数: 5466
29
☆─────────────────────────────────────☆
runsun (runsun) 于 (Wed Jul 6 10:16:30 2011, 美东) 提到:
第三讲 137
當定和觀智穩固時,禪修者可以日、夜禪修而不會感到任何的身心不適。禪修的所緣好
像自動出現在心 中,如實智藉由毫不費力的正念流暢地轉起,無常、苦、 無我的真理
自動地顯現。當此如實智成熟時,能觀的心與所觀的所緣雙雙止息,這就是藉由聖道而
躍入涅槃
=======================
马哈希尊者的这段话,和传统的上座部观点有所不同,按照传统的南传观点,在证涅磐
刹那,并没有什么能缘和所缘双双止息,而是能缘的道心以所缘的涅磐为目标,认识涅
磐的特性。这个能缘的道心,属于五蕴当中的识蕴,是有为法,所缘的涅磐,则是灭谛
,是无为法。这种观点,在部派佛教有争议,并且受到大乘龙树的批判。
而马哈希尊者在这里却提出了能所止息的观点,我个人认为,马哈希尊者的这段话,是
实修经验的直接总结,并没有受到传统南传阿毗达摩理论的影响,难得可贵。
之前曾经有网友贴出这样的段落,当时以为是马哈希...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0
上师应为弟子传何法
问(5):我认识一位信徒,她曾经接触了一些不同的上师,有的上师说她可以修这个
法,有的上师又说她不能修这个法,结果使她感到无所适从。那么,在藏传佛教中,什
么人可以修什么样的法,是否有具体的标准?
答:我们首先应明确一条基本原则,即并非所有佛教徒的话都百分之百地可信,因一些
所谓的佛教徒根本就不深钻佛教教义,他们也从不按佛陀的教导切实次第实修。在这些
人异想天开的白日梦中,似乎只要依止一位上师就可以解决一切修行上的事情。在他们
的眼目中,个体的解脱、往生的希望、摆脱轮回的梦魇,所有这些需要修行者自己励力
去做的事情,仿佛统统都可以交给上师代劳。其实藏地的大成就者华智仁波切早就说过
,上师再好,也不可能像抛石块一样把你扔到清净刹土,最主要还是要靠你个人的努力
修行。
对这位无所适从的信徒来说,我个人认为,如果某个上师说她不能修某个法,那就似乎
意味着她本人可能不具备修这个法门的根基,也即她的根器不能适应这个法的要求。
不过一般说来,一个上师是不应该限定弟子修某些法的,因弟子的根基千差万别,正是
为了因材施教,释迦牟尼佛才随宜开演出八万四千法门以救度不同根性的众生。如果...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31
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2
您主文在『甲 首明宗第四段』中提到了 :
『又密宗最重发大菩提心,其教典《菩提心义》云:「菩提之心,成佛之本。大事因缘,
莫过于此。」又《菩提心论》云:「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诸佛功德法故。若修证出现,
则为一切导师。若归本则是”密严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
那我们就来看看佛说的密严土,具体是指什麼 :
《大乘密严经》卷1:
『解脱者亦尔,惑尽而清凉,入於无漏界,密严之妙土。
此土最微妙,非餘所能及,佛与诸菩萨,清净之所居;』
《大乘密严经》卷2:『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訶萨言:密严佛土是最寂静、是大涅槃、是
妙解脱、是净法界,亦是智慧及以神通诸观行者所止之处;本来常住,不坏不灭』
佛是要大乘行者都亲自到达密严净土的境界,就是要行者们都证得自心如来,亲自领受
自心如来的种种殊胜而难可思议的境界。到了卷三,经文的最后,就为大眾直接说明了
眾生自心如来 – 密严净土是哪个心:
《大乘密严经》卷3:『当知赖耶识,即名为密严。』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
所以, 我们先不论实参实...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ZZ
阿弥陀佛和他的极乐世界
陈义孝居士著
一、极乐世界的有无问题
在我们还未针对问题作出分析之前,要请您且先看看,一些关于佛教与科学十分巧合的
数据如下:
●古人普遍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佛却说地不是方的,而是圆的,叫做‘地轮’。
此事后来科学发达了,测知地的确是圆的,叫做‘地球’。
●《华严经》和《梵网经》等记载,华藏世界,如云似海,重重无尽。
近代世界著名的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以数理证明宇宙是四度空间的连续体,认
为宇宙是膨胀的,而且是极其宏大乃至无穷无尽的!他引用‘相对论’来说明质量与能
量所表现的一个静的宇宙和一个动的宇宙,两者间的错综组合,形成了变化莫测的宇宙
。这与佛教所说的重重无尽的宇宙观,相当接近。
●佛教说,百亿须弥,百亿日月,构成一个三千大千世界,那只是一佛之化土而已。
所谓‘三千大千世界’,即一千个太阳系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现代的天文学家已探测到在银河系中,有著本身发光
如同太阳的恒星近十亿个,依理推测应有三百亿个之多。并在太阳系的空间,还有数不
尽、算不清的星云星系,而且每一个星球都有一或两个卫星月球。这与...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論明心見性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连载于《禅》刊 1991 年 1~4 期
绪说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乙)明心见性之证成
禅宗
净土宗
密宗
(丙)悟后真修
(丁)证体启用
(戊)归宿问题
(己)结 论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大
、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47
35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子经》节录
《优婆塞戒经》节录
《大般涅槃经》节录
《般泥洹经》节录
《七佛灭罪经》节录
《戒德香经》节录
《楞严经》节录
《禅要经》节录
《四十二章经》节录
《罪福报应经》节录
《大乘造像功德经》节录
《分别善恶报应经...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6
☆─────────────────────────────────────☆
danieljoyful (danieljoyful) 于 (Tue May 24 23:21:32 2011, 美东) 提到:
《杂阿含经》节录
《别译杂阿含.第二四四经》
《中阿含.哺利多经》节录
《长阿含.游行经》节录
《增一阿含经》节录
《善生子经》节录
《生经.分卫比丘经第二》
《撰集百缘经》节录
《贤愚经》节录
《杂宝藏经》节录
《大庄严论经》节录
《法句譬喻经》节录
《道行般若经》节录
《修行道地经》节录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节录
《无量寿经》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藏会》节录
《大宝积经.菩萨见实会》节录
《大宝积经.优陀延王会》节录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节录
《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普门会》节录
《华严经》节录
《优填王经》节录
《摩邓女经》节录
《月上女经》节录
《菩萨诃色欲法经》节录
《佛说法受尘经》
《解忧经》节录
《五无反覆经》节录
《佛名经》节录
《观佛三昧海经》节录
《正法念处经》节录
《法灭尽经》节录
《密严经》节录
《八师经》节录
《海龙王经》节录
《大萨遮尼干...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7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8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3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我所见的真感应
弥陀接引、陀罗尼被现金莲花
灵蛇报恩
放生行善,众教奉行
业报难逃偿宿债
随缘,欢喜放生
今能念佛,又能放生,九品莲台高步无疑
大龟报恩
人间行者
存心愈大,植德弥深
浩瀚师恩,无以为报
十年放生有感
后记
放生十...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Belief
标 题: 转:放生感应奇迹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20 01:26:40 2013, 美东)
原文在: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266.htm
---
放生感应奇迹记
莲子居士编述
前言
念佛放生,舍报安详
放生感应二则
不杀为诸戒之首,而放生为众善之先也
放生—放慈悲心生,放自己重生
孝心·诚心·佛心
常行放生,众难解脱
杀生果报,如影随形
心路拾掇
历劫重生忆观音
至仁所感,惠及群生
悲心济物,自感业消
背觉合尘,悯众生八苦交煎,放生得度
梦境成真
火焰化红莲
一根小蜡烛,点燃家人法身慧命
落尽繁华忏前愆
挨两刀,免震灾
起心动念皆是业
婚嫁不宜杀生
呒通钓鱼,钓鱼会破病(台语)
只将此心,推及物类
放生而后重生
闻访嘉义
夫妻本是同林鸟,病苦来时相扶持
视仇如亲系于心
久病,非片刻之法药能愈
放生,真的很好
蠢动含灵,皆具佛性
观音慈,普贤行
佛为大医王,放生念佛治绝症
家,就是修行道场
慈心所致,广被有情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生天之论--天堂有路何为径
1.十善业道:生天的福德(条件)

持五戒未来世可以继续生而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 。如《佛为首迦
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修习何业得生欲天?修十善业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与力行十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十恶业道就是身、口、意的十种恶业。也就
是身恶业有三:杀、盗、淫;口恶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绮语);意恶
业有三:贪欲、瞋恚、愚痴(恶见、邪见)。
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 第24 之1〉中云:
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
、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
所以,十善业就是指不造这十恶业,因为这十恶是一切众罪的根本。经中接著说:
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
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
作?
也就是说这十个业与道中,心的三业是我们的意识和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
为造作出来,只... 阅读全帖
k*****c
发帖数: 1670
4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云龙吟5
第一章
阳光透过枝叶,斑斑驳驳地洒在身上,空气仿佛凝滞了,没有一丝微风。虽 然是仲春
天气,董超与薛霸却走得汗流浃背,两人只拽了根哨棒,行李、包裹都 挂在林冲的木
枷上。
“贼厮鸟!”薛霸恶狠狠道:“莫若就在此地结果了他!也少走后面几千里 的路。”
“噤声!”董超压低声音道:“昨晚你施计策拿开水给他烫脚,这厮的眉毛 也不挑一
下,滚开的水烫上去,脚背不见半点红!你还瞧不出林教头这一身的好 功夫?”
薛霸急道:“老董!咱们拿了钱的!你若是打退堂鼓,太尉府那钱可是好白 拿的?”
“偏是你急!”董超拉着薛霸又堕后几步,远远瞧着林冲的背影道:“这厮 功夫扎手
,等闲制不住他。若是用强,怕是坏了我一 一人的性命。”
薛霸悄声道:“依你之见?”
董超从袖中摸出一根竹管,然后拿出腰间的水囊,拔开塞子,把竹管的蜡封
蓦骜岭 ^、揭开,将里面的粉末倒进去。
“这是我花了 一个银铢才买来的,饶是大罗金仙,只要吃下去,一时三刻也要 筋酥骨
软……”
忽然旁边呼喇一声,把两人唬了 一跳,仔细看时,却是一只野鸡从林间拍着翅 膀飞出。
薛霸眼明手快,抄起哨棒将那只野鸡打下来。两人对视一眼,董超提着野鸡的 两只翅
...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宁玛派
藏传佛教宁玛派
刘立千著
一、 宁玛派的传承
宁玛派的教法传承是与前弘时期【1】的法统一脉相承的。在禁佛【2】时期是采取
极为隐蔽的方式进行传授。吐蕃王朝崩溃后,很长时间无寺庙、无僧团,只有一批在家
俗人咒师维护法统,有的则采取在家庭中父子相传的方式进行传法,法脉因而赖以不断
(《青史》【3】上84页)。《青史》说,这些在家庭或居山岩的俗人对佛法非常敬重
,也重修持。安达?热巴坚王【4】以前所有的《甘珠尔》、《丹珠尔》【5】他们都保
持得很完整。过去吐蕃时期所译经典,大部分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得到(《青史》上84页)
。为什么这些俗人没有遭到灭法厄运?由于当时达磨赞普【6】破坏的对象是寺庙和僧
团,还未来得及对付这些在家的信徒。《西藏王臣记》【7】说,有些外表是在家的俗
人,实际是在家修持密咒金刚乘【8】的人士,他们没有露出出家人相,当时藏王和他
的左右大臣都未注意到,故未遭到迫害。像这样的人还为数不少。一切智者?耶桑孜巴
【9】说,那时律乘教法【10】虽然衰落了,但大密咒金刚乘教法方面直到如今都未衰
落过《西藏王臣记》76页)。公元10-11世纪时期即后弘初期就有人或自费或被派到...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9章 云门家风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45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6
☆─────────────────────────────────────☆
GWZW (GWZW) 于 (Tue Mar 29 14:33:47 2011, 美东) 提到: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
《大乘密严经》卷3:
「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
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
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
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
经文语译:
【佛陀所开示的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佛门内外许多的的知识们,都不能知道.「如
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如此甚深的义理。十方诸佛所证如来无垢识,其实就是由因地时的
阿赖耶识辗转所修成的。由因地的阿赖耶识修成三大阿僧祈劫以后的如来无垢识的过程
,就显示出阿赖耶识心体就是如来无垢识心体,是没有差别的;就如同将黄金打造成金
指环的过程,金指环是由金体辗转打造而成,金指环还是原来的金体,所以金体与金指
环体是没有差别的。】
行者在因地时证得阿赖耶识,虽然能观见阿赖耶识体如同黄金一样的清净无染,但却是
函藏著无明贪爱等业种、函藏著七识心所相应的不净种、所知障随眠…等,所以透过福
慧双修、定慧等持而努力修行三大阿僧祈劫,把阿赖耶识体中的所有不净种子修除净...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8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49
作者:楼宇烈 [2001-9-29 17:38:48]

宗密(780—841)在其所著《禅源诸诠集都序》一文中认为,禅修是三乘学人欲求
圣道的必由之途。然修禅者不可不知,禅法乃有浅深阶级之不同。他把禅门分为五等,
即:外道禅、凡夫禅、小乘禅、大乘禅和最上乘禅。在这五等禅中,宗密最为推尊的是
最上乘禅,亦即达磨所传之禅,中国禅宗所传之禅。对此最上乘禅之要旨,宗密概述说

“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依
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禅。亦名如来清净禅,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
昧根本,若能念念修习,自然渐得百千三昧。达磨门下展转相传者,是此禅也。”〔1

宗密以“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元无烦恼,无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毕竟无异
”来概括达磨所传之禅法(其实主要是慧能以后禅宗南宗所传之禅法)的特点,应当说
是很准确的。试以《坛经》中所记述的慧能思想考之,他最强调也正是这几点。如慧能
的得法偈,即针对神秀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