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著述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r
发帖数: 522
1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z*******2
发帖数: 2643
2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
。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
辰科状元翁同龢。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
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
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
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 (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
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
宫廷政变,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
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14887
3
谁签署了遇罗克的处决令——为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而作
作者:王锐
二O一O年三月五日是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祭日。遇罗克无疑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知
识分子群体中最勇敢,也最有深度的思想者之一。
遇罗克当年被处决的“处决令”是由谁签署的(这里指的是在相关机构相关人员的处决
报告上最后签字批准的人),多年来一直有不同说法。去年,笔者终于从一位收藏者那
里得到一份有关遇罗克等人被处决的原始文本,得以对此作些探索,并就教于海内外。
关于遇罗克被处决的不同说法
遇罗克事件被报刊披露后,关于遇罗克的被处决,最早是笼统以“被林彪、‘四人帮’
迫害而死”一语带过。或者说,明知事实不是如此,但在表述时,作些省略,让人读来
仍好像是处决命令是“四人帮”或同党下达的。
金春明等人一九八O年代末期编著出版的《“文革”时期怪事怪语》一书中的“《出身
论》事件”条目中,谈及遇罗克被处决是如此说的:
一九六七年四月,中央文革成员戚本禹说,《出身论》是“反动文章”。作者于一九六
八年以“恶毒攻击”和“组织反革命集团”罪被逮捕,一九七O年三月五日被处决,一
九八O年平反昭雪。(《“文革”时期怪事怪语》第一五七页,求实出版社,...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2 20:14:33 2013, 美东)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
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
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
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
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
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
十页就催眠般地重复这个论调,但通篇没有令人信 服的论证来支持他的主张。
不妨以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为例,这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依据 陈寅恪
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 德国、瑞
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从1918年...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6929
5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个普通人的自戕,都是让人悲痛
的;何况那么多国家民族的精英和栋梁之材,其中不少还是所在领域的权威、泰斗、大
师级人物啊!他们的离去给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民族带来的损失,更是无可估量的
,那是历经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时间都是无法弥补的!
所谓批斗,就是要当事人在群众大会上双膝跪地(不是地板,而是水泥地、沙石地
、煤渣地、甚至是玻璃渣地!),或是低头弯腰、两手向后翘起(所谓喷气式!),颈
上悬挂着大块纸板、木板、甚至几十斤重的铁板,上面写着“x x 份子x x x”的大字
,在酷暑烈日之下...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465
6
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
拖延和阻挠恢复老干部工作、平反冤假错案,被认为是华国锋的主要错误之一
。但是说到具体情形,几乎所有的著述都是讲的汪东兴;至于对华国锋,只有简单
的政治结论,事实则含糊不清。
1980年11月,中央政治局连开九次会议批评华国锋。胡耀邦在发言中说
过这样一段话:“对大批受迫害的、有能力的老同志的解放、使用,我觉得国锋同
志不积极,不热情,不公正。我当组织部长以后,国锋同志公开地同我讲哪一个人
不能解放,这倒还没有,我总要讲一个公道话,从一九七八年以后,确实没有过。
但是,我经常向他反映一些干部的情况,他总是说,哎呀,这个事我不熟悉,把材
料弄清楚吧。多半是这种情况。”〔47〕华国锋主政时期,胡耀邦是中组部部长
,又曾经与华共事,对华比较了解,他的评论应该有分量。胡耀邦说得很清楚,华
没有反对解放哪个老干部,只是“不积极,不热情”。“不积极,不热情”同有意
“拖延和阻挠”当然不是一回事。
事实上,一些史料和口述,还反映出华的另一种状况。以胡耀邦本人为例。1
976年“批邓”运动中,胡耀邦受到严厉批判,已经被边缘化,在家中赋闲。胡
耀邦透露,...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7
文革中自杀的精英人才名单(部分105名)
最近转贴了文革中悲惨自杀的案例,我进一步去了解和思考这方面的情况。于是,就有
了下面这个名录。所谓知识精英,是指知识分子中比较有影响有成就的部分,他们是文
教、科研、艺术、医学、体育等领域的中坚和骨干。限于条件,我们还无力做全体受害
者的名录,那就先从这些人做起。这个名录是我对网上查找到的材料所作的初步梳理(
包括核实、筛选、补充),目的是让自己、也让周围的朋友,对当年运动的真相、对我
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阶层所付出的沉重代价,作更多的回忆和思考。
十年文革,惨案无数,“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以千万计,有人估计其中死于自尽的
至少也有几十万、上百万之多。编制个百人名单,完全是挂一漏万之举。但是,在缺乏
全面普查、而且在有关当局压根儿不想开放档案、不想作任何认真普查的情况下,我们
这些草民也只有通过这种“举一知万”的办法,来记录历史,记录下这个万恶的年代。
梳理并编制这一名录的过程,我的心情一直是压抑和沉重的。我仿佛再次看到了当
年的恐怖和残暴。众多鲜活的生命,众多年富力强充满创造活力的生命,竟然如此无奈
又如此壮烈地毁于一旦,这是多么巨大的悲哀!任何一...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被枪决的1955年高考状元
每年高考放榜时,便是状元“群星闪耀”时。自大陆设立高考招生制度,除文革曾中断
过招生,数十年来输出估计上千名状元。他们学成后多数步入学界、政界、商界,成为
社会中坚。但并不是所有状元都前程可期,中共建政后的历史上,曾有过一名命运极度
悲凉的状元。他叫沈元,系1955年全国文科状元。如果他还活着,今年该有78岁,但今
天很少有人知道沈元这个名字。
热闻之下,还有“冰点”。他是旧时学霸,以治学成名。还在北大读书时,沈元就被誉
为天才学者,可惜反右运动中被打成极右派。摘帽归来24岁的他,在《历史研究》发表
《急就篇研究》,同题研究的论文质量被指高过王国维。25岁,他又在该杂志发表《洪
秀全和太平天国革命》,后被《人民日报》整版摘录,在《人民日报》的出版史上前无
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沈元最终因治学命丧黄泉。文革中的1970年“一打三反”,年仅32岁的他被以所
谓的投敌叛国“反革命罪”错误枪决,文革后才平反。这期间,和沈元同被枪决的北大
同窗还有:中文系林昭,外语系顾文选,哲学系黄中奇,化学系张锡琨。本是“人中龙
凤”的他们,可惜生错时代。林昭的名字想必很多人已听闻,但留下著述文字最多的沈
元...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本文原载《清华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观察者网特此转发全文,以期帮助读者了解
最真实的学术界。全文如下: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术发展
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去政治化的政治:对文史研究“去郭沫若”现象的反思
分享到:
时间:2017-09-30 09:32
•来源: 察网
•作者: 李斌
•浏览:644
评论: 0
字号: 大 中 小
郭沫若研究在80年代以来的遇冷,跟“非郭沫若”认识装置有关。“去革命化”“现代
化范式”“为学术而学术”“纯文学”是这种认识装置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学术和文学
创作为革命和现实生活服务的革命者郭沫若,被排除在这种认识装置之外,在相关的文
学史和史学史研究中被割裂、放逐、抛弃。同时,郭沫若研究受“非郭沫若”认识装置
的影响,一些成果出现了偏差。反思“非郭沫若”认识装置,需要反思80年代以来的社
会思潮,但又不是回到“革命史范式”,而是突破专业分工,重建一种更具包容性和整
体感的研究范式,从而寻求知识分子跟政治、社会、阶层、种族、媒体等构建新型关系
的另一种可能性。
去政治化的政治:对文史研究“去郭沫若”现象的反思
李斌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尽管自80年代以来,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郭沫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
可讳言的...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1
董并生:“希腊古文献”为后世伪造
2017-10-28 15:15:46 来源:何新老家伙的博客 作者:董并生
点击:335 评论: 0(查看)
0
1.所谓“希腊古文献”的来源(以亚里士多德著作为例)
1997年1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了10卷本约300万字的《亚里士多德全集》中译本。中
文版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来源于19世纪中叶由德国柏林科学院授命编辑的《亚里士多
德全集》标准本。
十九世纪德国柏林科学院《亚里士多德全集》“标准本”
苗力田在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序言》中说:“标准本的《亚里士多德全集》是
由柏林科学院授命,在伊曼努尔·贝克尔(Immanuel?Bakker)主持下编辑的。全书共5大
卷,从1831到1870年历经40年才最后完成这一巨著。……这部《全集》的出版被认为给
亚里士多德研究奠定了新基础。这个版本是从最优秀和最古老的手稿中整理出来的、以
亚里士多德为名的全部著作的版本。”
《亚里士多德全集》“标准本”的构成
标准本《亚里士多德全集》为五卷本,其中第一、二卷是亚里士多德著作的希腊原
文,第三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拉丁文译本,第四卷是由布兰迪斯(C.A.Bra...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对“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反思
来源:文艺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斌 时间:2017-12-27
92 0 意识形态安全 字号:A-A+
分享到:
2 收藏 打印
提要:“重写文学史”、“为学术而学术”影响下的“非郭沫若”认识装置的出现,主
要源自知识界对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质疑。他们急于抛弃社会主义中国和左
翼知识界的历史,拥抱“历史的终结”和资本主义的全球化。
80年代以来,尽管还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坚持郭沫若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无可
讳言,在文史领域,郭沫若研究已经成为相当冷门的专业。在文学史专业中,郭沫若研
究不仅不能跟鲁迅研究相比,也无法跟周作人、沈从文研究相比;在史学史和近代思想
史研究领域亦如此,与研究章太炎、胡适、陈寅恪等人相比,用“冰火两重天”来形容
郭沫若研究一点都不为过。
郭沫若研究在近三十年来遭受遇冷的原因,与其说是郭沫若在婚姻生活、道德品质、人
生道路以及学术成果等方面不尽如人意,不如说是我们关于郭沫若及其所代表的知识分
子的奋斗目标、人生路向及活动方式的认识装置发生了改变。新时期以来,对于中国独
特的现代化道路,以及知识分子在其中应扮演何种角色,知识界...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吴宝珠 陶哲轩 都是南方人后裔
你看看我们河北大数学家李冶早就看出南蛮子朱熹那套是他妈的垃圾,会阻碍文明进步
,真是震烁古今之言
不朽的数学家李冶
1251年,史天泽驻守真定,他兴教育,劝农桑,广纳贤士。在秋高气爽的暮色中,一
位59岁的儒士在学子们的簇拥下踏上了真定路栾城县的故土,他就是金元之际最伟大的
数学家李冶。
□梁 勇

李冶家学深厚,博览群书,兼修文学、史学、数学、经学。时人称赞他“经为通儒
,文为名家”。
李冶(1192~1279),字仁卿,号敬斋,元代真定路栾城县(今石家庄市栾城区)人
。他出生的年代,正是金朝由盛而衰的历史时期。李冶父亲李遹是位博学多才的学者,
在大兴府尹胡沙虎手下任推官,母亲姓王。
泰和八年(1208年),蒙古成吉思汗的军队开始向金朝进攻。李遹的上司胡沙虎是
金朝臭名昭著的大权奸,“声势炎炎,人莫敢仰视”,动辄打骂同僚,甚至“虐杀不辜
”。李遹常据理力争,置个人生死祸福于度外。但行走于虎狼之室,不得不小心。他为
防不测,把妻儿送回故乡栾城。少年李冶,就到栾城邻县元氏封龙书院求学。
至宁元年(1213年)胡沙虎篡权乱政,李遹被迫辞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崔永元:文革好像已经开始了!
凤凰男进来学习了
文革自杀105知识人名录
1、白辛:1920年生,吉林永吉人,赫哲族,原名吴宇洪。著名剧作家。1939年开始从
事戏剧活动,创作了多部抗日剧作。1945年参加革命,解放战争中随军南下,后又参加
抗美援朝战争。1958年调到哈尔滨话剧院。他先后创作或改编了20多部歌剧、话剧和电
影文学剧本,影响较大的有《冰山上的来客》、《赫哲人的婚礼》、《焦裕禄》等。文
革开始,《冰山上的来客》被江青点名打成“大毒草”遭受批判,1966年9月白辛在松
花江边自杀。
2、曹亨闻:1910年生,浙江临海人。新闻史学家,教授。1937年获英国伦敦大学新闻
学硕士,并参加反帝大同盟,宣传抗日。1939年起一直在复旦大学新闻系任教,主讲中
国和外国新闻史。文革中被诬为“英国间谍”,遭迫害,1968年6月19日自杀。
3、陈邦宪:1914年生,江苏嘉定人。著名医学教授。1938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
学部,在重庆等地从事医务工作。抗战胜利后任上海市卫生局防疫保健处处长。1947年
留学美国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随后回国,任圣约翰大学教授、仁济医院院长。1954
年起任上海第二医学院卫生学教研室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为什么朝鲜军不在仁川港布地雷
睁开你的狗眼看看,金日成到底有没有预测到美军在仁川登陆?
“中央文献研究室原主任逄先知和现任副主任李捷撰写的于2000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
版的《毛泽东与抗美援朝》一书中引用了毛泽东这个电报的内容。但是,毛泽东、周恩
来的提醒和建议没有引起朝鲜同志的重视。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一举成功。”
http://www.people.com.cn/GB/198221/198449/203085/12735970.html
抗美援朝四大谜团:求援信谁呈给毛泽东
2010年09月15日17:34
有关抗美援朝的几件事,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一直以讹传讹:一是谁是中国最早
判断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人;二是金日成、朴宪永联名的求援信是谁送到北京呈给毛
泽东的;三是使用“志愿军”的名义是否因黄炎培的建议确定的;四是关于当时美国参
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奥马尔·布莱德雷一段名言的引用。新近出版的一本书,在上述四件
事中至少有三件是以讹传讹的。这促使笔者撰写此文。对于上述四件事中第一件和第三
件事,笔者于1995年和1997年专门写过文章,对第二件和第四件事笔者虽未专门写过文
章,但在自著的《巨人的较量──... 阅读全帖
D*V
发帖数: 3096
16
谁签署了遇罗克的处决令——为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而作
作者:王锐
二O一O年三月五日是遇罗克遇难四十周年祭日。遇罗克无疑是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国知
识分子群体中最勇敢,也最有深度的思想者之一。
遇罗克当年被处决的“处决令”是由谁签署的(这里指的是在相关机构相关人员的处决
报告上最后签字批准的人),多年来一直有不同说法。去年,笔者终于从一位收藏者那
里得到一份有关遇罗克等人被处决的原始文本,得以对此作些探索,并就教于海内外。
关于遇罗克被处决的不同说法
遇罗克事件被报刊披露后,关于遇罗克的被处决,最早是笼统以“被林彪、‘四人帮’
迫害而死”一语带过。或者说,明知事实不是如此,但在表述时,作些省略,让人读来
仍好像是处决命令是“四人帮”或同党下达的。
金春明等人一九八O年代末期编著出版的《“文革”时期怪事怪语》一书中的“《出身
论》事件”条目中,谈及遇罗克被处决是如此说的:
一九六七年四月,中央文革成员戚本禹说,《出身论》是“反动文章”。作者于一九六
八年以“恶毒攻击”和“组织反革命集团”罪被逮捕,一九七O年三月五日被处决,一
九八O年平反昭雪。(《“文革”时期怪事怪语》第一五七页,求实出版社,...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7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施爱东:学术行业生态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 18:14:07 2017, 美东)
在大多数人眼中,学术圈曾经是一片“圣洁的土地”,这里的人“一心只读圣贤书”。
但不知从何时起,公众对于学术圈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这里的人和圈外的人一样,有
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
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叫卖与吆喝。学术圈再也不是一方
净土,嘈杂如同菜市场。
如果说外界对学术圈的评价还有些隔岸观火看不真切,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的施爱东则用一篇正规学术论文回应了外界的看法。学术圈确如人们通常认为的那样,
充满了利益相争和同行相轻。同时他还总结到,许多貌似不良的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
术生态必然会滋生出来的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
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
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8
摘要:如果我们把学术研究还原为一种普通的社会职业,那么,学者们学术生活中惯
行的学术行为,也就可以视为一种“行业民俗”。通过对中国现代学术生态的民俗志书
写,我们可以发现:学术研究的行业民俗与其他社会职业的行业民俗并没有本质差别,
在学术界,一样有祖师崇拜、有学术赶集、有资辈亲疏、有派系与行规、有反抗与革命
,有主流与边缘的对立、有师承与圈子的壁垒、有尊老与维亲的传统、有王婆卖瓜似的
叫卖与吆喝。通过对普通学者行业民俗的功能分析,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貌似不良的
学术风气,却是现代学术生态滋生出来的必然结果。学术界的行业民俗是学者们在特定
学术体制下必然选择的生存方式,是受到传统生活伦理深刻影响的典型世俗生活。现行
学术体制使大多数普通学者成了学术行业的弱势群体。
关键词:学术史 学术生态 学科危机 学术革命 行业民俗
传统学术史多为思想史、发展史或者编年史。能够进入学术史的只是极少数对学
术发展有突出贡献的知名学者,而与他们同时的绝大多数普通学者,都被排斥在学术史
的大门之外。如果我们能够换一种眼光,把学术研究看作一种特殊的行业类别,就会发
现,作为“学术工匠”的普通学者,他们所处的学...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9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20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劝君免谈陈寅恪 易中天
一 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
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年文坛荧屏上是有不少
“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
症似的。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正
王朝》。前者已自己坦言是“戏说”,后者则被史学界斥为“歪说”。历史在文艺作品
中能不能“戏说”或“歪说”,这是另一个问题(比如《西游记》就是戏说,《三国演
义》则是歪说,或不乏歪说成分)。但戏说、歪说不等于实说、正说,总归是一个事实
。它们和陈先生以及陈先生所治之史八杆子打不着,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历史小说和
历史剧走红,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也会走红,也该走红,何况那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还是
戏说和歪说?事实上历史学家无论生前身后多半都是很寂寞的。唐长孺先生曾自撰墓志
铭曰:“生于吴,殁于楚,勤著述,终无补”,说的大抵是实话。一个历史学家可能会
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文化名人,却很难因此而成为热点人物。如果成了,那就一定有别
的原因,比如吴晗。
陈寅恪也不...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10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BALLETERNAL (糗蛹生),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基督教研究院: 我们错了 (三) 神的本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6 23:09:10 2010, 美东)
第二章 论公开信的议题:关于神的本质
公开信中的议题,不仅论及地方教会向福音派基督徒提起诉讼的历史,也牵涉地方教会
的某些教训,包括神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以及福音派教会和公会的正当性。这封信在论
及这些教训时说,“因为李常受以下的陈述,似乎抵触,或有违基督徒信仰的基本教义
,所以我们慎重地请求水流职事站和‘地方教会’的领导人,撤回并停止出版此类言论
。”
公开信接着摘录李常受所谓的非正统教训,却没有解释这些说法为何不正统;该信作者
可能认为,任何懂得神学的读者,都能从这些陈述的本身,看出异端之处。我们很快就
会看见,这封信的起草人和署名人都犯了严重的错误,多数署名者很可能对地方教会少
有研究,只是读过起草人提供的摘录而已。因着公开信非常精简,所以不难将全文的要
点一次抄列,但我宁愿逐段为之,在每段之后加...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huang (春风又绿江南岸),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刘宗迪/廖明君:《山海经》与上古学术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7 04:15:00 2011, 美东)
http://iel.cass.cn/expert.asp?newsid=783&expertid=58
刘宗迪博士
一、 钟敬文先生与现代《山海经》研究
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宗迪兄,最近你发表了关于《山海经》研究的系列论文,对《
山海经》这部古老典籍提出了与传统观点大相径庭的解释,尤其是你证明此书的《海经
》部分其实讲的不是地理,也不是神话,而是讲的上古天文历法制度,是一部被人遗忘
的“天书”,可谓出人意表,在学术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兴趣。我本人对你的研究也深
感兴趣,你对《山海经》新解释的意义其实已经超出了《山海经》本身,它涉及到中国
学术史,尤其是上古学术史中许多重大问题,因此,今天请你就这一研究的缘起、基本
观点和学术意义等系统地谈一下。
刘宗迪(以下简称刘):很高兴有这个谈论《山海经》的机会,不过,在开谈之前,请
...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110
23
第二章 论公开信的议题:关于神的本质
公开信中的议题,不仅论及地方教会向福音派基督徒提起诉讼的历史,也牵涉地方教会
的某些教训,包括神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以及福音派教会和公会的正当性。这封信在论
及这些教训时说,“因为李常受以下的陈述,似乎抵触,或有违基督徒信仰的基本教义
,所以我们慎重地请求水流职事站和‘地方教会’的领导人,撤回并停止出版此类言论
。”
公开信接着摘录李常受所谓的非正统教训,却没有解释这些说法为何不正统;该信作者
可能认为,任何懂得神学的读者,都能从这些陈述的本身,看出异端之处。我们很快就
会看见,这封信的起草人和署名人都犯了严重的错误,多数署名者很可能对地方教会少
有研究,只是读过起草人提供的摘录而已。因着公开信非常精简,所以不难将全文的要
点一次抄列,但我宁愿逐段为之,在每段之后加以回应。
公开信从地方教会文献中所引用具争议的言词,第一系列标题为“关于神的本质”,引
用李常受的陈述如下:
“子称为父,所以子必是父。我们必须看见这事实。有些人说,祂称为父,但祂不真正
是父。但祂怎能‘称’为父,却不‘是’父?……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地方(提前六16)
,神是父。当祂出来彰...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24
第二章 论公开信的议题:关于神的本质
公开信中的议题,不仅论及地方教会向福音派基督徒提起诉讼的历史,也牵涉地方教会
的某些教训,包括神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以及福音派教会和公会的正当性。这封信在论
及这些教训时说,“因为李常受以下的陈述,似乎抵触,或有违基督徒信仰的基本教义
,所以我们慎重地请求水流职事站和‘地方教会’的领导人,撤回并停止出版此类言论
。”
公开信接着摘录李常受所谓的非正统教训,却没有解释这些说法为何不正统;该信作者
可能认为,任何懂得神学的读者,都能从这些陈述的本身,看出异端之处。我们很快就
会看见,这封信的起草人和署名人都犯了严重的错误,多数署名者很可能对地方教会少
有研究,只是读过起草人提供的摘录而已。因着公开信非常精简,所以不难将全文的要
点一次抄列,但我宁愿逐段为之,在每段之后加以回应。
公开信从地方教会文献中所引用具争议的言词,第一系列标题为“关于神的本质”,引
用李常受的陈述如下:
“子称为父,所以子必是父。我们必须看见这事实。有些人说,祂称为父,但祂不真正
是父。但祂怎能‘称’为父,却不‘是’父?……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地方(提前六16)
,神是父。当祂出来彰...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3781
25
第二章 论公开信的议题:关于神的本质
公开信中的议题,不仅论及地方教会向福音派基督徒提起诉讼的历史,也牵涉地方教会
的某些教训,包括神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以及福音派教会和公会的正当性。这封信在论
及这些教训时说,“因为李常受以下的陈述,似乎抵触,或有违基督徒信仰的基本教义
,所以我们慎重地请求水流职事站和‘地方教会’的领导人,撤回并停止出版此类言论
。”
公开信接着摘录李常受所谓的非正统教训,却没有解释这些说法为何不正统;该信作者
可能认为,任何懂得神学的读者,都能从这些陈述的本身,看出异端之处。我们很快就
会看见,这封信的起草人和署名人都犯了严重的错误,多数署名者很可能对地方教会少
有研究,只是读过起草人提供的摘录而已。因着公开信非常精简,所以不难将全文的要
点一次抄列,但我宁愿逐段为之,在每段之后加以回应。
公开信从地方教会文献中所引用具争议的言词,第一系列标题为“关于神的本质”,引
用李常受的陈述如下:
“子称为父,所以子必是父。我们必须看见这事实。有些人说,祂称为父,但祂不真正
是父。但祂怎能‘称’为父,却不‘是’父?……在人所不能靠近的地方(提前六16)
,神是父。当祂出来彰... 阅读全帖
r********7
发帖数: 887
26
玖、聚会所的历史文献(一)-倪柝声
一、神的计划-基督的中心与普及-(1934年)
关于倪柝声的部份,1934年他在第三次得胜聚会里讲到西一15的信息有两个版本,当时
是登于复兴报第34期,后来分别登于「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一册,第二篇「神的
中心」或「基督的中心与普及」的第九十三页中(简称「第一版」),另一个登在「神
的计划与得胜者」一书(单行本,两个主题同列一书,「神的计划」部分论及「基督的
中心与普及」)的第七页中(简称「第二版」)。对照二者,全书的内容在基督的身位
上稍有不同,而不同的部份至为关键,我把不同的部份列之如下:
1. 「神的中心」或「基督的中心与普及」(「倪柝声文集」,第一辑,第十一册)(
第一版)
壹、在创世以前的基督
贰、在创造里的基督
-基督在万有和人类的创造上居首位-
「…在创造里,子是受造之物的首生者,(西一15,)也是受造之物的第一个。(启三
14。)…所以在神的计划里,子是第一个受造的。因此,祂是受造之物的元首。神计划
,子创造,创造完了,是为着子。神所以创造万有,就是要满足子的心。…他是阿拉法
,因为万有都是出于他。他是俄梅戛,因为万有都要归于他...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8775
27
你说的是这个么?
没必要评论,让大家看好了。
马礼逊
编辑
马礼逊是西方派到中国大陆的第一位基督新教传教士,他在华25年,在许多方面都有首
创之功。他在中国境内首次把《圣经》全译为中文并予以出版,使基督教经典得以完整
地介绍到中国;编纂第一部《华英字典》,成为以后汉英字典编撰之圭臬;他创办《察
世俗每月统纪传》,为第一份中文月刊,在中国报刊发展史上位居首尊;他开办“英华
书院”,开传教士创办教会学校之先河;他又和东印度公司医生在澳门开设眼科医馆,
首创医药传教的方式。他所开创的译经、编字典、办刊物、设学校、开医馆、印刷出版
等事业,使其成为开创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
目录
1生平简历
2出版
3汉学研究
《圣经》中文全译本
辞书编纂及汉语研究
与马礼逊有关的报刊
4学术评价
5大事年表
1生平简历
1782年1月5日,马礼逊(Robert Morrison)出生于大不列颠岛北部的
马礼逊
马礼逊
小镇莫佩思的一个贫雇农家里,在他之前已有七个兄姐,他排行最小,家境极为贫困。
后来,他父亲把全家搬到纽开斯尔谋生,专以制鞋坯为...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31
28
剖析异端“三自”
(蒙恩之SLMN——基督之使女:基督之见证人)
“判断‘三自’体系是异端” (错谬的分辨)的几项理由:
1.“三自”体系任凭不信的人插手于其中,与世界联合,服在政府政权的下面,判定
该体系是团体之异端。
2.教堂门口悬挂“‘三自’两会(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中国基督教
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诏示牌”,自已说明不是属基督的,没有教会之事实与表显,
是事实上的“稗子”。该体系内中存有不多数目之已蒙恩之会众,实属糊涂之宗教徒,
本应尽早脱离该体系,得蒙神之悦见。
3.三自体系曾经的头目——吴耀宗、丁光训(已故)均是“不信派”异端之人。丁光
训讲偏重“因爱称义”,是传“另一个福音”,二人均是假先知。
4.先圣们用血和泪甚至生命的代价坚决走与该体系分别之义路,诸如前贤以巴弗、王
明道夫妇、倪柝声、林献羔、李慕圣(李天恩)、袁相忱夫妇、谢模善、郑惠端、杨心
斐、汪纯懿、余崇恩、胡振庆、蒋贻庆等,证明走与之分别的道路为义途,现今信徒必
须认定这条义路走之,直至该体系彻底瓦解。
5.神极大地使用了该体系以外之许多坚决走与该体系分别为圣道路的忠心的神之仆人与
使女以及圣徒,...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31
29

----------------------
弟兄糊涂,(不过好多牧师也揣着明白装糊图)还把他们往好处想,他们是和合共合作的
)请仔细读一下首贴的文章吧,这里还附送一篇:
剖析异端“三自”
(蒙恩之SLMN——基督之使女:基督之见证人)
“判断‘三自’体系是异端” (错谬的分辨)的几项理由:
1.“三自”体系任凭不信的人插手于其中,与世界联合,服在政府政权的下面,判定
该体系是团体之异端。
2.教堂门口悬挂“‘三自’两会(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中国基督教
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诏示牌”,自已说明不是属基督的,没有教会之事实与表显,
是事实上的“稗子”。该体系内中存有不多数目之已蒙恩之会众,实属糊涂之宗教徒,
本应尽早脱离该体系,得蒙神之悦见。
3.三自体系曾经的头目——吴耀宗、丁光训(已故)均是“不信派”异端之人。丁光
训讲偏重“因爱称义”,是传“另一个福音”,二人均是假先知。
4.先圣们用血和泪甚至生命的代价坚决走与该体系分别之义路,诸如前贤以巴弗、王
明道夫妇、倪柝声、林献羔、李慕圣(李天恩)、袁相忱夫妇、谢模善、郑惠端、杨心
斐、汪纯懿、余崇恩、胡振庆、蒋贻庆等,证...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31
30

----------------------
弟兄糊涂,(不过好多牧师也揣着明白装糊图)还把他们往好处想,他们是和合共合作的
)请仔细读一下首贴的文章吧,这里还附送一篇:
剖析异端“三自”
(蒙恩之SLMN——基督之使女:基督之见证人)
“判断‘三自’体系是异端” (错谬的分辨)的几项理由:
1.“三自”体系任凭不信的人插手于其中,与世界联合,服在政府政权的下面,判定
该体系是团体之异端。
2.教堂门口悬挂“‘三自’两会(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中国基督教
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诏示牌”,自已说明不是属基督的,没有教会之事实与表显,
是事实上的“稗子”。该体系内中存有不多数目之已蒙恩之会众,实属糊涂之宗教徒,
本应尽早脱离该体系,得蒙神之悦见。
3.三自体系曾经的头目——吴耀宗、丁光训(已故)均是“不信派”异端之人。丁光
训讲偏重“因爱称义”,是传“另一个福音”,二人均是假先知。
4.先圣们用血和泪甚至生命的代价坚决走与该体系分别之义路,诸如前贤以巴弗、王
明道夫妇、倪柝声、林献羔、李慕圣(李天恩)、袁相忱夫妇、谢模善、郑惠端、杨心
斐、汪纯懿、余崇恩、胡振庆、蒋贻庆等,证... 阅读全帖
m*1
发帖数: 1997
3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從死海古卷看聖經
從死海古卷看聖經
袁 偉
古卷內容
“死海古卷”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從聖經的研究角度說,死海古卷
使我們對聖經有了前所未有的清晰瞭解,也引發了許多的猜想和爭執。
廣義上的死海古卷,包括在死海沿岸陸續發現的古洞中所發掘出的文卷。狹義上的
死海古卷,則就是我們通常所指的,在死海西北沿岸,昆蘭地區的一條乾涸的河岸旁十
一個古洞中所發現的古卷。
從1947年開始,有近四萬個書卷或書卷的碎片被找到。這些書卷大都儲存在瓦罐中
,大部份是以希伯來文寫在羊皮上的,少數用亞蘭文(阿拉米語)寫成。據估計,古卷
的成書時間,從公元前三世紀到公元一世紀不等。古卷經過了兩千年後,大部分都已變
成碎片,只有少數的書卷比較完整地保留下來。又經過專家們大約五十多年的努力,近
五百卷書卷部分或全部的復原,其中保存最完整的是《以賽亞書》。
古卷的內容也豐富多彩,主要分三大類。首先,古卷中近一百卷的書卷,是舊約聖
經經卷。除了《以斯帖記》外,舊約聖經的每一卷書都出現了,而且許多卷多次出現(
見註1,附表);其次,古卷包括了許多聖經注釋,聖經評論,解經書,次經和偽經;
最後,還包括了非聖經文獻。
在非聖經文獻中,...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231
3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剖析异端“三自”
剖析异端“三自”
(蒙恩之SLMN——基督之使女:基督之见证人)
“判断‘三自’体系是异端” (错谬的分辨)的几项理由:
1.“三自”体系任凭不信的人插手于其中,与世界联合,服在政府政权的下面,判定
该体系是团体之异端。
2.教堂门口悬挂“‘三自’两会(即: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与中国基督教
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诏示牌”,自已说明不是属基督的,没有教会之事实与表显,
是事实上的“稗子”。该体系内中存有不多数目之已蒙恩之会众,实属糊涂之宗教徒,
本应尽早脱离该体系,得蒙神之悦见。
3.三自体系曾经的头目——吴耀宗、丁光训(已故)均是“不信派”异端之人。丁光
训讲偏重“因爱称义”,是传“另一个福音”,二人均是假先知。
4.先圣们用血和泪甚至生命的代价坚决走与该体系分别之义路,诸如前贤以巴弗、王
明道夫妇、倪柝声、林献羔、李慕圣(李天恩)、袁相忱夫妇、谢模善、郑惠端、杨心
斐、汪纯懿、余崇恩、胡振庆、蒋贻庆等,证明走与之分别的道路为义途,现今信徒必
须认定这条义路走之,直至该体系彻底瓦解。
5.神极大地使用了该体系以外之许多坚决走与该体系分别为圣道路的忠心的神之仆人与
使女以及圣徒,...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3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南传佛教-百度百科
简介
南传佛教是由印度向南传到斯里兰卡并且不断发展形成的佛教派系。在教义上,南
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
生活,因此称为「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上座部佛教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
、泰国、柬埔寨、寮国等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以及我国云南省的傣族、布朗族、崩龙族
一带地区。上座部佛教使用的经典语言属于巴利语体系,所以也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上座部佛教流传至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不能够更系统一点地去
了解和上座部佛教同时或者更晚时期盛行过的其它部派佛教(说一切有部除外),因为
他们大多数是在漫长的岁月之中湮灭无闻了,遗留下来的至多是一两部经典论著,甚至
只是片言断语。然而,南传佛教不但非常完整地保存了一套巴利语三藏圣典以及许多重
要文献,而且这些经典是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相当大的地域中唯一不可争辩的权
威性著作。在南传佛教国家,我们至今依然还能够看到按照佛陀当年所教导的行为规范
一样过着剃除须发、三衣一钵、托钵乞食、半月诵戒、雨季安居等等如法如律生活的比
库[1]僧团,使我们仍然能够亲切地感受到最接近于二千五...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觉囊派
藏传佛教觉囊派
刘立千  著
一、觉囊派的传承
觉囊是地名,全名觉摩囊,在西藏日喀则专区的拉孜县境彭措林寺东的一座
山沟内,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觉囊寺是公元十三世纪时衮邦?吐吉尊追①
(1243─1313)所建。他初是萨迦派僧,曾为萨迦八思巴弟子。后来他从衮钦?却
古沃色②听《时轮讲解》和《六支瑜伽》③,得到却古沃色暗以他空见解释时轮
的教授,经过实修,证悟了他空中观④乐空双运之理。他又以他空见讲解《时轮
六支瑜伽》。于是遂独成一派,因其驻锡地为觉摩囊后遂称为觉囊派。(《青
史》904-905页)。
他空见最早的创造人为裕莫?木居多吉⑤,公元十二世纪时人,从裕莫起已
暗传七代才到衮邦?吐吉尊追。裕莫初是个瑜伽行者⑥,出家更名迪巴杰布,曾
亲近索律师等大德甚多。又从克什米尔班钦?达瓦贡布听讲《时轮》法。依达
瓦贡布弟子卓敦?南拉孜⑦译师学《时轮本续经》以及注疏要门⑧等,还学《密
集》⑨的明炬释和要门等,随后到后藏乌郁⑩地方专修《时轮法》,定中见到空
色天身⑾从内显发,又阅《如来藏经》等经,说“一切众生皆本具相好庄严⑿之
佛身,名如来藏⒀。于是生起胜义本有⒁之他空见。木居多吉将时轮教授和这...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5
第7章 临济法门(二)——黄龙宗派
一、慧南思想
慧南(1002-1069),一作惠南,信州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他十
一岁出家于本州定水庵智銮。十九岁落发受具足戒,后到各地参访游学,先后师事于庐
山归宗自宝、栖贤澄湜、泐潭怀澄、福岩审承等人,又与丛林奇士云峰文悦、芭蕉谷泉
相友善。景佑三年(1036年),坚请入石霜慈明室,蒙其印可。又作短期游学之后
,开法于同安寺(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乡凤栖山),后移住归宗寺(在庐山),因归宗
寺失火遭罪入狱,出狱后主临济祖庭黄檗寺,于溪旁结积翠庵居住。治平二年(106
2),应洪州太守程师孟等人请,入主黄龙寺(在江西修水县黄龙山),直到圆寂并瘗
于黄龙山。
慧南是临济宗自五代以来,第一位影响巨大、法席鼎盛的弘法大师。早在他参学的
时候,即在泐潭怀澄门下为书记,分席接纳,远近知名。他开法同安,刚一到座开堂,
即有传云“石霜一派迸入江西也”,当时在泐潭寺的僧徒即纷纷投到他的门下。住归宗
寺时,他的佛法机锋已为时所重,远近参学日增。原石霜门下的僧人也往往随其倡法(
翠岩可真即为其首座),当时名士如程师孟、潘延之...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37
第七章 結 論
由於種種原因,現年已九十七歲高齡的印順法師在歲月的長河中不斷地寫作,以自
己的想法和方式出版了大量的著作,從而最終奠定了其在臺灣佛學研究界的權威地位。
與此同時,自從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印順法師的著作開始緩慢地但卻是持續不斷地
流入大陸地區,從而也在大陸佛教界和佛學界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對於他在學界的聲望
,中國復旦大學哲學系王雷泉教授的評價很有代表性。他說:
印順法師的佛學著述和闡揚的「人間佛教」思想,為佛教從信仰層圈出發,契入社
會、文化層圈,完成佛教的現代轉向奠下了理論基礎。印順以他透徹的理性思辨和冷靜
的科學精神,提升了臺灣佛教的學術水準,其著述絲毫不遜於一流的日本佛教學者和基
督教神學家。可以這樣說,在當今中青年佛教徒和佛教學者中,不管是印順思想的忠實
信徒,還是從原教旨主義角度對印順提出批評者,幾乎無一不受到印順思想的洗禮。慈
濟功德會、佛光山和法鼓山這三大山頭的社會實踐和事功,在相當程度上實現了印順人
間佛教的理論。……出家人以本身的學術實力進入大學任教,亦成為尋常之事。
據此,他將印順法師視為是「出家眾的傑出代表」。
對於學術界如此看重的印順法師,由...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法藏法师 wikipedia
法藏法师(643年-712年),唐朝佛学高僧,又称贤首国师,华严宗三祖。
简介
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十七岁入太白山求法。经智俨云华寺讲授《华
严经》,为智俨所赞赏并收为门徒。[1]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法藏年二十六岁
,智俨圆寂前付托其于弟子道成、薄尘,请授菩萨戒,讲《华严经》兼讲《梵网经》[2
]。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则天为树福田,度僧,并把住宅施舍作太原寺。于
是道成、薄尘等京城耆德连状荐举,度法藏为僧,并且令隶属太原寺。此时法藏只受了
沙弥戒[3],奉诏在太原寺讲授《华严经》。后居云华寺,武则天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
足戒,并赐《华严经》中贤首菩萨之名,一般称为贤首国师。自此,法藏频繁参于翻译
、广事讲说和著述。
武后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法藏重译的《华严经》,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
。[4]前后讲新旧《华严经》三十余遍。中宗、睿宗都礼请他作菩萨戒师。睿宗先天元
年(公元712年),圆寂于长安大荐福寺,年七十岁。葬在神禾原华严寺的南边,秘书
少监阎朝隐为作碑文,概述法藏一生行化,即现存“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
”。智俨所创教相和观...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9
其实汉传佛教 也在潜移默化地变动着
国内静坐的风气也是越来越浓,正如市场经济
有了消费者, 自然汉传的寺院很多也开设了禅修班。
但是汉传僧团的问题依旧积重难返。。。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厌智”。
如果大陆汉传如果连印顺法师的著作都没有中肯中道的学习和理解
想要发展是很难的。 尤其是现在政府对意识形态的洗脑甚嚣尘上, 想要利用佛教
对抗基督教的兴起。
转贴
========================================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
2017. 1. 30 Mon.
* 以下修改自本部落格舊文,刊於2017/2《弘誓》雙月刊以及鳯凰佛教網
印順佛學與大乘是佛說——2016無錫「批印」研討會之回應
去年(2016)十月底本人參加江蘇無錫惠山寺為期兩天的佛教義學研討會,會議主題是
「印順法師佛學思想研討」;我是極少數「躬逢其盛」而與主辦單位持相對立場的學者
,不少人問起我這次的會議,在此簡短表示一些看法如下。
推動印順思想深入探討?
該研討會「邀請函」表示:印順法師是現代最著名的僧人學者,著述浩繁影響深遠,在
兩岸佛教學術界、思想界堪稱泰斗,共尊為導師;在印順法師誕生...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2766
40
来自主题: _OccultWisdom版 - 术数简介(ZT)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圣哲如孔子,也希望了解天命所在,他的学生子夏则直截
了当地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孔子“晚而喜《易》,韦编三绝”。我国古代博大精
深的传统文化、神秘的阴阳五行八卦学说、丰富的天文学知识孕育了各种各样的预测算
命方法,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四柱、紫微斗数、奇门遁甲、六壬、六爻、相学、梅花
易数、铁板神数、堪舆等,蔚为大观。
一、四柱
四柱预测法俗称看八字,是根据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排出八字、大运,据以推
算其一生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八字预测法为唐代李虚中所创,以年月日三柱推命,
宋初徐子平发展为四柱,以生克制化为法则,配以十神心性和各种神煞推命,至此四柱
预测法基本形成完善的体系,故四柱预测法也称子平术,《渊海子平》、《滴天髓》、
《子平真诠》、《神峰通考》、《三命通会》及当代邵伟华老师的《四柱预测学》是历
代著述中最有影响的著作,当然,你即便对这些古代著述烂熟于心,也未必能进行八字实
际预测。相形之下,邵老师的修订本《四柱基因学》更实用,不过书中对旺衰用神及断语
的使用条件等内容没有讲。
四柱预测法是我国流传最广的预测方法,是传统预测法中的大宗之法。所谓...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1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中等水平的陈寅恪是如何走上神坛的
为学者树碑立传,最重要的是厘清传主的学说,以及其在专业领域的学术贡 献,
但在《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里,这方面的内容是付诸阙如的,这就好比给 修昔底德
立传而不细谈《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给查尔斯达尔文立传而对进化 论语焉不详。尽
管陆键东在开篇即称陈寅恪为“学术大师”(第8页),“一生 学贯中西,能运用十数
种语言文字从事文史研究,这种学识与眼界,表明陈寅恪 在二十世纪中叶已站在一个
旁人难以企及的学术境界,实惟世纪难遇的一个奇才” (第23页),并且每隔十几二
十页就催眠般地重复这个论调,但通篇没有令人信 服的论证来支持他的主张。
不妨以陈寅恪“精通十余国文字”为例,这很可能只是以讹传讹之说。依据 陈寅恪
1956年亲笔在中山大学填写的“个人简历”,1914年以前,他先后在日本、 德国、瑞
士和法国留学各一年,从1918年到1921年,各在美国和德国留学三年, 嗣后即归国担
任教职,按照常理并无“精通十余国文字”之可能。当然我们不能 排除陈寅恪是语言
天才的或然性,但非常之主张需要非常之证据,如果陆键东能 够证明陈寅恪出版过和
十余种语言相关的著译,或者最低限度曾用十几种语言写 过读...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2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3
黃花崗雜誌第三十三期
( 之二 )
安長林 童瀟竹
第二篇 《 採訪錄 》評點 (上)
標題﹕××ㄨㄨㄨ:看清蔣介石真面目的人
蔣早年好色孤僻
(2006-11-23 00:47:34 來源: 南方人物週刊)
點評﹕
這是中共著名權威學者第一個“被邀請”到美國閱讀蔣介石日記期間,第一次接受親共
報紙採訪時,所披露的第一個重大閱讀成果。這一首創的閱讀成果,如前評所述,曾在
海外引起讀者嘩然,更引起大陸中共報刊的“熱烈響應”。于是,在美的國民黨學者連
忙接受同一家報紙採訪,是為婉曲地以正視聽;于是,“學者”一回國,就立即接受了
國內眾多黨媒的採訪,南方人物週刊只是其中一家。該專訪發表後,在國內影響之大,
流傳之廣,只需略在網站搜尋,便能夠一目了然﹕它也是“第一”。
中共的第一個目的即企圖“公正地丑化蔣介石”的目的,似乎達到了。
採訪錄;
從中學校園到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用了18 年;由人民教師變成歷史學家
,×××差不多用了30年。如今,擁有中國社科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近代史研究所
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等諸多身份的 ×××,因為長期研究蔣介石而廣為人知
。作為一名...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4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王权论》绪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Jia 俱乐部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FaJia
标 题: 《王权论》绪论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2 21:07:19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非正常人类研究中心主任), 信区: Wisdom
标 题: 《王权论》绪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0 01:28:46 2010, 美东)
序言
http://book.sina.com.cn 2009年08月11日10:36 新浪读书
提要:
◆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政治现象,背后都有不同思想意志的斗争和妥协。当失
败者退出历史舞台时,纵然肉体已经消灭,但他的思想意志并不会随之死去,并能在一
定的条件下复活——某些时候的复活甚至是必然的。不惟如此,这种思想意志还能指导
新生代在新的*中取胜。
◆鲁迅先生曾这样描述萧伯纳,萧伯纳让绅士淑女们上场,然后撕掉了他们的“假面具
、阔衣装,终于拉住耳朵,指给大家道:‘看哪,这是蛆虫!’连磋商的...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zz
百年五牛图之三:关于张季鸾
作者:梁由之 提交日期:2005-10-08 11:10相关:
百年五牛图之五:关于林彪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百年五牛图之二:关于蔡锷
百年五牛图之一:关于鲁迅
一.从何说起
现在的报纸很多。但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委实没有多少看头。我已经很少看报了
。想起曾经象追星族一样追着读过多年的两份报纸,恍如隔世。
我指的是<<体坛周报>>和<<南方周末>>。
老读者应该都还记得<<体坛周报>>在上届世界杯前后卑劣下作进退失据的丑陋表现
。让人倒足了胃口。从那以后我就没再买过这份报纸。
至于<<南方周末>>,情形则更为复杂一些。自从空降一个新主编后,每况愈下,一
蹶不振,终至惨不忍睹。有心的读者仔细看看前期它煞费苦心为顾雏军预作的无罪辩护
和对长虹管理层曲线收购化公为私的回护,再看看该报科龙和长虹的广告,就知道南周
与资本早已沆瀣一气,甚至已然不顾起码的体面。可叹的是,一些痴心的朋友还在盼望
它能起死回生呢。
我曾买过南周十余年,一期不拉。后来是积习难除,偶尔买买。现在已是意兴索然
,割袍断义。偶然在图书馆翻翻,常常也只是一声叹息。它完了。
唐人诗云:露重飞难...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872
46
对原联邦德国总理斯密特先生的最新(2012年2月15日)专访记录
独立记者:黄金散 微薄http://t.qq.com/q191247227
斯密特其人:
赫尔穆特.斯密特Helmut Schmidt先生今年已经93岁高龄。曾历任联邦德国原国防部长
、财经部长、经济部长、外交部长及总理(1974-1982),是德国政界公认的最有建树
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一直致力于中德友好,在关乎中国的台湾、西藏、新疆问题上一致
给予理解的态度,对六四事件也有西方政治人物鲜有的理性见解。退休以后,斯密特先
生先后来中国15次,中国成了他后半生研究的焦点课题,至今出版了《伟人与大国》、
《不在其位》 两部有关中国的著述,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扮演者除基辛格之外,独一无
二的实战派中国战略学者。在同中国的广泛交往中,他曾面见过毛泽东,还与邓小平、
朱镕基两代国家领导人建立了良好的个人友谊。
采访背景:
斯密特先生曾经接受过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专访,在德国也经常接受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
中国问题兴趣者的采访。在2012年世界政治、经济舞台风云诡谲,在中国再一次面临十
字路口之际,我想广大中国朋友会非常渴望听到来自德国...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4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636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拿破仑密码信拍得近19万欧元
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写的一封密码信2日在巴黎南郊枫丹白露被高价拍
卖。巴黎书信手稿博物馆以18.75万欧元(约合152万元人民币)拍得这封密函。在密函中
,拿破仑说要炸毁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宫。
这封密码信的拍卖预估价在1万至1.5万欧元之间。这封信是拿破仑写给其外交大臣
的,日期为1812年10月20日,他以自己名字的头三个字母“Nap”作为签名。当时拿破
仑率领法国军队入侵俄罗斯,严冬将至,攻入莫斯科的法军开始撤退。拿破仑在信中说
:“我要在22日3时炸毁克里姆林宫。”
克里姆林宫部分建筑和围墙遂遭法军炸毁,日后照原样重建。
在这次拍卖中,还有一份长达300页的拿破仑著述原稿以37.5万欧元(约合303万元
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也被巴黎书信手稿博物馆收入囊中。拍卖公司说这创下拿破仑著
述原稿拍卖价的最高纪录。
在这部于英国圣赫勒拿岛流放期间完成的军事著述中,拿破仑回顾了在1812年远征
俄罗斯的军事行动,他认为法军当时只是撤退而非战败。拿破仑发动的这次战役被后人
认为是法国在欧洲力量开始衰落的转折点。
d******a
发帖数: 32122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揭露大饥荒的第一炮: 南方人物周刊1959-1961年的大饥荒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7:07:15 2012, 美东)
孙景泽如何解开一九六○年全国人口之谜
巩献田
近些年来,某些人打着所谓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迎合国际上帝国主义和国内外反
动派的需要,杜撰所谓“改写”、“重写”甚至“戏说”历史的文章,大做包括中国社
会和共产党历史的翻案文章,极尽其混淆是非、颠倒黑白之能事。他们污蔑栽赃毛泽东
同志、攻击诋毁中国共产党,妄图达到搞臭、颠覆人民民主专政和抹黑、推翻社会主义
制度的罪恶目的。他们与混进党和政府内的腐败分子一起,败坏了党风,污染了社会风
气,毒化了人们的思想,致使本有的社会诚信严重缺失,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
系受到了强烈的损害。
西方反华反共反社会主义势力和国内的自由化分子不厌其烦地拿我国六十年代暂时困难
人口非正常减少问题来说事,就是目前污流浊浪中泛起的很不可小视一股。他们把这作
为毛泽...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0
1971年9月13日,身为毛泽东接班人的林彪,在乘机外逃途中意外机毁人亡。对于“九一三”事件的内幕,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可以肯定的是,来自事件重要当事人,林彪之女林立衡(林豆豆)以及林彪未婚儿媳张宁的回忆无疑是目前最具价值的材料。文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韩钢撰文《“九一三”事件考疑——以《林豆豆口述》为中心》,还原林彪“九一三”事件扑朔迷离的真相。全文如下。
林彪“九一三”事件坠机现场,烧黑的草地上到处都是飞机的残骸
关于“九一三”事件,官方著述基本沿袭了事发之后不久下发的一系列中共中央文件的说法,这些文件包括:1971年9月18日中发【1971】57号,关于林彪出逃的《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0月6日中发【1971】65号,《中共中央通知》;1971年11月14日中发【1971】74号,《中共中央通知》(印发《“571工程”纪要》和影印件至相关级别);1971年12月21日,中发【1971】77号,《中共中央通知》【《粉碎林陈反党集团反革命政变的斗争》(材料之一)】,等等。
海内外研究者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迄今为止,各种说法的依据大多是直接或间接当事人的回忆,鲜少原始文字资料的...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