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蒋琬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M*****h
发帖数: 214
1
古语云:“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指古之君子对自己要求严
格而全面,这样就能及时改过,不断向上;对别人宽容而平易,使别人乐于为善。宽容
是一种智慧,是道义坚守中的包容,是对他人的关爱和负责,它需要有宽广的胸襟和与
人为善的心态。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
呢?”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恕”,就是宽容的意思。古人注重修身,
时时观照、省察自己,并且能用宽容的心,涵容他人过失,不仅自己的德业可以增长,
也能够感化、善化他人。以下为古籍中记载的几个故事。
宋就以德报怨
战国时期,梁国有一位叫宋就的大夫,曾经做过一个边境县的县令。这个县和楚国相邻
界,梁、楚两国都设有边亭,两国边亭的人员各自种了一块瓜田。梁人十分勤劳,多次
给瓜田浇水灌溉,他们种的瓜长势很好。而楚人懒惰,给瓜田浇水灌溉的次数少,他们
种的瓜长势不好。
楚人出于妒嫉,在深夜去践踏和扯断梁人的瓜藤。梁人发现后,去请示县令宋就,认为
要报复,准备去践踏楚人瓜藤,宋就听后摇摇头说:“怎么可以这样做呢?与人结怨,
是招祸的门径。人家对我们不好,我们也对人家不好,这多么狭隘...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宽容忍让 厚德载物 传统文化君子之风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18 16:23:08 2015, 美东)
宽厚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即便自身需要忍让,需要吃亏,即便自己被误解。民国时
期文人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我认为宽容是中国文化最伟大的品质
,它也将成为成熟后的世界文化的最伟大的品质。”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滋养慰籍着朝朝代代。中国文化教人安天知命,顺应自然,
重德行善。“仁,义,礼,智,信”是人们一直尊崇的传统美德。宽容,礼让,以德报
怨,更是令人敬仰的谦谦君子,历朝历代都有许多因宽容而为世人所敬重者,史书上之
记载数不胜数。
古语云:“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意思是说古代的君子对自
己要求严格而全面,对别人则宽容而平易。宽容是一种智慧,是坚守道义中的包容,它
需要宽广的胸襟和与人为善的心态。孔子的学生子贡曾问孔子:“有没有一个字,可以
作为终生奉行的原则呢?”孔子说:“那大概...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姜维等坚守剑阁,惊悉绵竹失守,接着,一日三惊,有的说后主想固守成都,有的说后
主要向东投奔盟国东吴,有的说后主要向南进入建宁。姜维恐腹背受敌,即引军退至巴
西境,至郪县(今四川射洪西)时,后主诏书传来,命令全军投降。姜维伤心落泪。但事
已至此,只好奉诏到涪城向钟会投降。“将士咸怒,拔刀斫石”(《三国志·蜀书·姜
维传》)。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
蜀汉的灭亡 蜀汉自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相继执政,陈寿评二人的政绩说:“
蒋琬方整有成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
家和一”。在当时鼎立的三个国家中,蜀汉最为弱小,蒋琬、费祎二人虽无赫赫之功,
但能够安稳地保住基业,说明诸葛亮挑选的接替人还是不错的。蜀汉的柱石大臣除了诸
葛亮、蒋琬、费祎以外,还有董允。常璩《华阳国志》卷7《刘后主志》把以上诸葛亮
等四人号为“四相”,也称“四英”。诸葛亮时,把宫中府中视同一体,诸葛亮死后,
宫、府之事由蒋、费、董三人共同管理,他们合作得很好,三人都是诸葛亮精心挑选与
培植的辅政大臣。董允,父和,曾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
马府事。后主时,迁黄门侍郎。...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Sat Sep 1 16:36:02 2012, 美东) 提到:
已经读到王莽了。做一些读书笔记备忘。
周纪一
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
-- 命魏斯、赵籍、韩虔为诸侯。(司马光的评论: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
分莫大于)
-- 魏斯(魏文侯)
-- 智襄子、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三家灭智,张孟谈说二子
-- 豫让刺赵襄子
-- 魏文侯,魏桓子之孙。以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为师。
-- “家贫思良妻,国乱思良相。”“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
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 吴起杀妻,残忍薄行之人。
慎靓王二年(前319年)
三年(前318年):楚赵魏韩燕伐秦,秦败五国之师。
四年(前317年):苏秦被刺杀。张仪说魏襄王事秦。
五年(前316年):秦司马错伐蜀,蜀属秦。
周赧王元年(前314):燕国内乱,齐伐燕,杀子之与燕王哙。
二年(前313年):楚王中张仪之计,绝齐而六百里地不得。
三年(前312年):秦大败楚师,取汉中地。燕昭...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6708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评诸葛亮用人与魏延之悲剧
汉末三国时代的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在我国古代政治家中确实是一位佼佼
者。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为追求天下统一大业而鞠躬尽瘁的奋斗精神,以及高尚的品
德和人格风范,确实使人敬佩。可他也不是完人,也有他的短处。对于诸葛亮其人,历
史学家和政治家们都曾有过不少评述,可惜由于历史的局限,或者由于“为贤者讳”之
类的思想所囿,抑或由于敬仰之情,不愿言其瑕者甚多,尤其是在他对待和使用蜀国大
将魏延问题上更是讳莫如深。《三国演义》中“魏延脑后有反骨”这一说,为好多人所
熟悉和接受。这就须从历史本来面貌来辨其真伪。这里我只就诸葛亮用人之得失和魏延
之悲剧发点议论。
在汉末军阀割剧、群雄争霸的夹缝中求生存和发展的刘备是很有抱负和胆识的,他
深知人才之难得,怀着求贤若渴的心情礼贤下士,不惜“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来做自
己的得力助手。当时刘备已是47岁的皇室将军,而诸葛亮则是27岁的书生,而就是
这位“乡下知青”在见面时竟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的战略决策。在短短三百字的《
隆中对》里分析和预测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历史趋势,并从政治、军事、内政、外
交诸方面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以说它是蜀汉开国... 阅读全帖
w***t
发帖数: 8175
6
新网成都8月15日电(记者杨杰)“扶不起的阿斗”、“乐不思蜀”等成语典故,对三国
蜀后主刘禅作了无情嘲弄。不过,在提交15日举行的纪念刘备入蜀1800周年暨诸葛亮国
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中,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三国文化专家罗开玉和谢辉所著《三国
蜀后主刘禅新论》认为,从帝业上看,刘禅不失为中常之君;从帝品上看,刘禅是中国
历史上肚量大的、节俭的、真正爱民、宁愿自己蒙怨,又确被后人误解千年的仁德之君。
《三国蜀后主刘禅新论》 作者认为,刘禅为帝41年,大体可分三阶段:诸葛亮时
期(223-234年),刘禅“以父事之”;蒋琬、费祎执政时期,无为而治时期(234-253年)
;帝权失控期(253-263年)。
作者认为,诸葛亮对刘禅评价较高,如赞其“知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朝廷
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而在诸葛亮时期,刘禅对诸葛亮“以父事之”,始
终如一,凡事谦让,表现出大气的特点。刘禅对诸葛亮大小权独揽的代政方式,虽有不
满,但以大局为重,始终克制。
在无为而治时期,从蒋琬执政开始,刘禅便基本掌握了帝权,实际上控制着蜀汉,
这主要表现在刘禅实际上掌握着最高大臣的任命权。
费祎死后...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7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蜀汉为何少人才
很多人认为蜀汉人才少是因为诸葛亮事必亲躬,又不注意培养人才。其实这是对诸葛亮
的误解,诸葛亮是很注意培养、选拔人才的,他死的时候已经为后主留下了蒋琬、费祎
两代丞相,这在历代大臣里是独一无二的。而且他对手下的工作是很放手的,他的多数
时间是在汉中的军中,朝政完全托付给了蒋琬、费祎等人全权处理,自己基本不干预,
怎能说他事必亲躬,又不注意培养人才呢?
要说蜀汉为何人才少,客观上来说,蜀汉在三国中面积最小、人口最少,而且地处偏远
,教育水平和中原地区有一定差距,出人才相对肯定要少些。从主管上来说,应该说和
诸葛亮的选材观念有很大关系。诸葛亮深受汉末清流思想的影响,认为的能管理好国家
的官员,首要的是品德,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能受到他的重用。比如蒋琬、费祎、姜维
、王平等人在私生活方面都非常严谨、俭朴,在工作中任劳任怨、奉公守法,堪称世代
楷模,也应该说是德才兼备的样本。而对于杨仪、魏延等品德上有所缺陷的人,虽然也
要用,但并不把他们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尤其不能作为自己事业的继承人。这和曹操
、刘备的唯才是举,德在其次几乎相反,其实曹操也喜欢德才兼备的人才,对某些品德
不高的人,他并不喜欢,但
r*****y
发帖数: 53800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祭拜袁督帥
诸葛第五次北伐兵力十万以上是有史书明确记载的,资治通鉴和晋书都明确记载了这一
点。到了你这里耍耍流氓就以虚数给否定了?南蛮已平并不需要太多人防守,五千人足
够了。东吴是盟国而且之前李严在永安的确是有一两万人防备东吴的,但是诸葛剥夺李
严兵权时顺便把李严的人马都收编用于第五次北伐了。况且诸葛第一次北伐也是史书明
确记载有10万人,很可能多于当面的魏军。《汉晋春秋》记载:或劝亮更发兵者,亮曰
:“大军在祁山、箕谷,皆多於贼,而不能破贼为贼所破者,则此病不在兵少也,在一
人耳。”(《三国志诸葛亮传》注引)。第五次北伐作为诸葛亮最重视的一次北伐,出
动10万以上完全可能。
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晋书宣帝纪》)这是最直接的蜀
军进攻兵力的历史记载。以诸葛亮的智力才能,蜀汉的总兵力自然要比即将灭亡的蜀汉时
期要多,这一点想来大家一定都赞同。因此此时期,蜀军总兵力在12-13万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么蜀汉方面是否在其他地方还有重兵呢?答案是没有:
——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前,就已经把江州的主力2万人抽调到了汉中,这样东面不会再有
很多的兵力了。同时本次战役是与吴国联合进攻曹魏...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
明帝继续,两位废帝
魏纪六
烈祖明皇帝下 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讨辽东,斩公孙渊父子,诛襄平城内七千余
人,作京观,辽东四郡平。吴吕壹乱政,伏诛。魏帝疾,以燕王宇为大将军,后以曹爽
为大将军。
三年(239年):正月,魏帝殂。齐王芳即皇帝位;曹爽、司马懿辅政。曹爽任用何晏
、丁谧、李胜等人。司马懿为太傅。汉蒋琬为大司马。十二月,吴将廖式兵变,吕岱、
唐咨平之。
邵陵厉公上 正始元年(240年):越雋蛮叛汉,汉张嶷平之。
二年(241年):四月,吴伐魏,司马懿统兵却之。汉姜维为凉州刺史。魏邓艾屯田两
淮。管宁卒。
四年(243年):正月,魏帝加元服,立皇后甄氏。曹冏上疏言封建亲王之利,曹爽不
从。
五年(244年):正月,吴陆逊为相。夏侯玄伐汉,不利,乃还,关中为之虚耗。汉蒋
琬病,以费祎为益州刺史。
六年(245年):吴太子与鲁王不和,顾谭、顾承、张休徙交州,张休死。吾粲下狱,
诛。陆逊愤而卒。汉蒋琬、董允卒。
魏纪七
邵陵厉公中 正始七年(246年):幽州刺史母丘倹击高句骊。吴以步骘为丞相。汉以凉
州刺史姜维为卫将军。汉主游乐日盛,谯周谏之,不听。
八年(247年):魏曹爽专擅... 阅读全帖
l******3
发帖数: 293
10
建兴六年春天(公元228),诸葛亮北伐中原,亲自率军攻打祁山。由于南安、天水、
安定三郡叛魏归降诸葛亮,引起了关中巨大震动。魏明帝曹睿亲率大军坐镇西安,手下
大将张郃与马谡在街亭交战。由于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作战部署,行动失当,被张郃打
败,街亭也丢失了。诸葛亮的大军退回到汉中以后,诸葛亮处死了马谡。为此事,诸葛
亮还自贬三级,由丞相降为右将军。在处斩马谡时,三军垂泪,诸葛亮也是垂泪而为,
这就是有名的典故“挥泪斩马谡”。
在有些史书记载当中,说马谡临刑时,十万人为他流泪。马谡下狱时,有人替马谡求情
,诸葛亮没有答应。后来接替诸葛亮执政的蒋琬来到汉中,对诸葛亮说:“春秋时楚国
杀了大将得臣,然后文公才高兴,这是很清楚的事情。现在天下还没有安定,这个时候
杀了一个有智慧有计谋的人,难道不是太可惜了吗?”诸葛亮哭着说:“兵圣孙武所以
能够制胜天下,就在于他用法明确。”
楚国杀大将得臣是发生在楚成王时期的事情。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国在城濮发生了
一场大战。战前,楚成王本来打算撤兵回国,但大将得臣不同意,要求和晋国作战,楚
成王给了他很少一部分兵力,自己回国去了。战争期间,晋国军队实行了“退...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1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蜀国败亡,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
很多人建议孩子从小就阅读名著,这固然是好事情,但是少有阅历的孩子读名著也
多是读得热闹、崇拜得简单、恨得浅薄,若能在成年之后重新拾起曾经读过的那些名著
,我相信岁月的积淀一定会让阅读有更多、面目一新的收获。
诸葛亮,在中国耳熟能详,小说、民间传说、影视作品,更是将诸葛亮“神化”了
,孩童时代的我是多么崇拜那神一般的诸葛亮啊!等过了不惑之年,认真阅读完罗贯中
的《三国演义》、吕思勉的《三国史话》、陈寿的《三国志》、《易中天品三国》之后
,我才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曾经的“神”已经幻灭,眼前的只是一位普通的历史人物,有
他的智慧,也有他的缺点,甚至因为他的缺点而造成了一系列的历史悲剧。
我不是学历史的,我学的是物理,我认为:分析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重要的不是
纠结史书、小说中的情节和事件的真实性,而应当从众多的事件中找出其必然的逻辑联
系。毕竟“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毕竟历史有太多无法记载的内容,后人总可以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想象去描述、修饰、改写已经成为历史的人物和事件,即便是事件经
历者,也很难客观、全面地讲述事件和评价人物,更何况是后人呢?但庆幸的是,再华
丽的描述、修饰和改写也改变不了...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Abbott123(奈斯兔米特油),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题: 扶不起的阿斗,诺贝尔欠你一个和平奖!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07:50:49 2017,GMT)
前几天,诺贝尔和平奖颁布了,这个奖被戏称为挨骂奖,今年还算公允,至少没多
少批评。和平奖的评判标准嘛,至少要能平事止戈、推动和平。
按这个标准,乱翻史书,发现有个一直背着无能大锅的人,也该得这个奖慰问下,
这就是三国时,一个小名叫阿斗的蜀后主刘禅。
史上一度评说刘禅是昏庸、弱智,要不怎么骂人就说“真是扶不起的阿斗”,演绎
的电视剧里多是个心宽体胖、一笑就眯眼的角儿。
后来又有人给刘禅平反,说他是大智若愚、才华内敛。
其实这种争论很早就有了,现在的成都武侯祠是与汉昭烈庙合建在一起的,而昭烈
庙里阿斗像是几塑几毁,说明古人们对刘禅的功过是非,也十分纠结,扯不清、理还乱。
壹权谋君透过厚厚古书,看到了却是一个只想做个好人、不惹事不折腾不强撑的平
常人,就是和咱差不多的凡人一枚。
给他的评价是败絮其外、金玉其中,也许他的...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费祎还对姜维说:“吾等不如丞相亦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不如
且保国治民,谨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为希冀徼幸,决成败于一举;若不如
志,悔之无及”(《资治通鉴·卷第七十六》)。
延熙十六年(253年)春,费祎去世,姜维得行其志。三月,吴太傅诸葛恪再次兴师
攻魏,发兵20万进攻淮南。姜维也乘机率数万人出石营(今甘肃省西和县西北),经董亭
(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南),包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率军解围,进至洛门(即洛门聚,
今甘肃甘谷西)时,姜维因久攻南安不克,军粮已尽,撤围退走。
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主持蜀国内外军事。二月,魏中书令李丰与皇后之父光
禄大夫张缉等密谋废易大臣,欲以太常夏侯玄代替司马师为大将军。事泄,司马师杀李
丰、夏侯玄等,废张皇后,魏国一时陷于混乱。魏狄道长李简密向蜀汉请降。六月,姜
维乘机率军攻魏,李简献城降,姜维占狄道(今甘肃临洮)。十月,姜维率军进围襄武(
魏陇西郡治,今甘肃陇西南)。魏将徐质反击,蜀前军荡寇将军张嶷战死。姜维率军继
至,击败魏军,斩杀徐质。魏军撤退,姜维乘胜进击,破河关(今甘肃临夏西北)、临洮
(今甘肃岷县)等县,并迁河关、...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birdnodead(不死鸟), 信区: paladin
标题: 刘备虎将多早亡,后期仅存十良将!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8 08:47:23 2017,GMT)
刘备早年颠沛流离,备尝艰辛……
却也凭借独特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人才。其中不乏顶尖的猛将和谋士。
武有:关 张 赵 马 黄 陈到 魏延 吴懿 傅肜 张嶷 霍峻 马忠 姜维 关平 关兴 张苞
廖化 张翼 刘封 严颜 向宠 马岱 吴班 陈式 吴兰 雷铜 傅俭 罗宪 王平 霍弋 句扶等。
文有:诸葛亮 庞统 法正 许靖 李严 马良 董允 蒋琬 费祎 郭攸之 廖立 来敏 向朗
杨洪 胡济 彭恙 樊建 伊籍 糜竺 马谡 邓芝 杨仪 李恢 费观 费诗 焦周 郤正等。
前期一败涂地的刘备在赤壁之战后,终于开始拥有属于自己的地盘。
尤其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这位大咖,确定未来的军事战略计划。
在法正、黄忠等人协助下,拿下汉中,达到势力的巅峰时期。
刘备拿下汉中称王,本来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加之关羽坐镇荆州,诸葛亮的“隆中
对战略”已经实现大半。
然而危机总是存在于狂欢之后。
万万没有想到,关羽在襄樊之战中,... 阅读全帖
j*********a
发帖数: 658
15
1 那是刘备的意思 安当时的人员 张飞粗鲁 赵云黄忠等还不够格独当一面 相对来说关羽是刘备亲信同时算是文武兼备 诸葛临走还有担心 特意嘱咐 东和孙权 北拒曹操
2 西蜀刚定 曹魏很可能攻击 刘备领走几乎全部主力 再没有强人坐镇西川 可能得而复失
3 魏延那不是奇谋 那是投机 诸葛亮是稳中求胜 初次北伐 不可冒险失去锐气 "诸葛一生唯谨慎"
4 平定南蛮不算打仗? 攻取西川诸葛没参与? 平定汉中? 北伐中 魏军"畏蜀如虎" 又何以解释
5 努力收复姜维不算培养人才? 南征带蒋琬 费一参加 诸葛死后 蒋琬 费一 董允 姜维 又使实力最弱的蜀国存活了17年之久 出师表 遗表都有 "提拔幽隐" 选拔人才的内容
6 当时蜀国最弱 刘备之败 失去几十万的军队 所以蜀国最容易被人吃掉 诸葛是以攻为守 同时前后出师表 提到为什么要兴兵
请仔细研读 再来发言 否则让人感觉很肤浅
q*d
发帖数: 22178
16
要说落后,那也首先是文化落后.
事实上当时的四川并不算差,
写三国志的陈寿,俺们南充人
前面还有司马相如这样的文人.
为什么诸葛在位的时候,益州没有人才?
大概一个很大的原因是益州人根本没有被重用.
从刘焉刘璋时代起,益州的政权就是外来的,
都是要提防本地人,重用外地人的.
诸葛治下的益州,也没改变这一格局,政权没有本土化,
三国志蜀书里有传的君主以下的认为:
诸葛亮:琅琊人
关张马黄赵,外地人
庞统法正,外地人
许麋孙简伊秦,只有秦宓是益州人
董刘马陈董吕,全部外地人
刘彭廖李刘魏杨:只有彭羕是益州人
霍王向张杨费,张,杨,费是益州人
蜀书12里10个人,益州人6个
蜀书13里6个人,益州人6个
蜀书14里3个蒋琬,费祎,姜维,全部外地
蜀书15里4个人,两个益州人
全部56人,益州人19人,只占1/3,还都是些不怎么重要的角色.
反观刘备,最大量的人才都是在荆州时期攒下的当地人:
诸葛,庞统,魏延,黄忠,蒋琬,费祎,邓芝等共计23人是荆州人
蜀汉到益州稳定下来以后,仍然不敢使用当地人,
重要的如丞相,大将军的职位只能从荆州人和降将里找,
选择的范围自然窄了
h*****g
发帖数: 596
17
摘一段看看,好像说的有些道理, 尤其说陈寿的那段.
细说三国》二七、诸葛亮德为人
在所有的三国人物之中,最能受到当代与后世的人崇敬的,是诸葛亮。孙权与蜀汉
结盟,盟书中没有提到后主,也设有提到他孙权自己,却明明白白标出了“诸葛丞相”
四个字。赞扬诸葛丞相“信感阴阳,诚动天地”。
被诸葛亮打得抬不起头来的司马懿,一生不曾在别人手中吃过败仗,应该是对诸葛
亮“恨之入骨”了。这位司马懿却在蜀汉军队撤退以后,视察了一番诸葛亮的营垒布置
,忍不住说出“天下奇才”四个字,表露了内心对诺葛亮的佩服。
诸葛亮不仅有才,更重要的是他有德。刘备在临死的时候,一面对诸葛亮亲口说:
“君才十倍曹丕”;一面写给后主与鲁王、梁王等几个儿子,说“能叫人佩服的不是才
,而是德。……你们应该以(诸葛)丞相为师”。字里行间,刘备向儿子们称许了诸葛亮
的道德足以服人。
刘备左右的两员虎将,具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关羽、张飞,膂力与诸葛亮不成比例,
在年龄上也比诸葛亮多出了一大截,而且关羽也念过《左氏春秋》之类的书,张飞写字
也写得出够资格刻在石头上作为碑铭的雄浑的字;这两人虽然在刘备开始对诸葛亮礼遇
之时,有点儿不以为然,过不了...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32
18
刘备手下无叛将,这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
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
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
吴,只好去投了魏国。这个成绩相对于魏吴两国是相当了不起的。当然,有人可能会吐
槽,那张飞是怎么死的。被自己的部将所杀,跟刘备当然没有关系了。
刘备手下为何很少出现叛将
识人才、用人才、笼络人才,即通常所说的“人和”,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君臣
之间良好默契的关系,则是最为历朝百姓津津乐道的美谈。我们并不否认刘备吸纳人才
的高超技巧和本领。但是,刘备识人用人笼络人的目的,则是从其事业和统治需要出发
的,聂绀弩说过:“封建统治需要忠臣,远过于需要明主。没有明主,只有忠臣,江山
还是江山;只有明主而无忠臣,这明主就可能寸步难行。”这一点我们不能不加以注意。
关于刘备的“君臣情谊”,我们不妨看看以下几个人的遭遇:
先看关羽。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起事的原班人马,一直忠心耿耿。先期,刘备手头仅“
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着意笼络下,二人情同手足。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如果谁一而再,再而三的争不上一口气,直白点的会痛骂:“扶着赖狗上不去墙”。而
文艺点的会叹息:“扶不起来的阿斗。”
好似阿斗=赖狗,可历史上的阿斗真的扶不起来吗?
1、颠簸流离
常山赵子龙的成名作便是在长坂坡杀了个“七进七出”,只为保护怀中那熟睡的小
主人。作为全剧配角的刘禅在紧要关头还充当了煽情工具,自己那一摔把子龙与主公的
心紧紧连在了一起。
可那是小说!真实的历史哪有如此美好?!刘备在三国可谓是逃跑能手,于各方势力
之中闪转腾挪,可是各位注意过没有,跟着他跑的永远有关、张二兄弟,唯独少了家属。
在小沛,刘备被曹操撵着跑。襁褓中的刘禅与亲娘被遗弃,一阵颠簸流离之后才在
荆州团聚。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年,刘备又在新野被曹操撵着跑,刘禅又被爸爸抛弃了。
躲躲藏藏中,几岁的刘禅随着人流跑到了汉中。有个人贩子一看这小孩子身边没大
人,转手就给卖了。来汉中避难的扶风人刘括碰巧买了阿斗。一番盘问之后,史书上记
载“问知其良家子”。
这里学问就大了,“良家子”是普通良民家的孩子,可刘禅并不是。也就是说,阿
斗在几岁的时候就知道自己家世不一般,任凭大人如何盘问也不交代实情。如果刘禅老
实交代,谁能保证... 阅读全帖
j*******6
发帖数: 10
20
荐公一掬建业水 听我三终梁父吟——从诸葛瑾看诸葛恪,从诸葛恪谈诸葛亮
按计划本篇应该写刘封,但是关于诸葛恪的话题酝酿了更久,思路也更成熟,所以我们
在此插播一篇诸葛恪、诸葛瑾和诸葛亮的文章。
诸葛家族是东汉时期典型的官宦家庭,传至诸葛亮父亲一辈,因为战乱,家道中落,但
也正因为战乱,诸葛家族的很多成员能够一展头角。诸葛瑾、诸葛亮和堂弟诸葛诞齐名
,时人有言:“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诸葛融在吴
国封侯爵禄,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同样名扬海外。三国时代可谓诸葛家族的黄金年代
,如此谈资岂容错过?
人物导读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
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胸怀宽广,温厚诚信,深得孙权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
的关系。孙权称帝后,诸葛瑾官至大将军,领豫州牧。
诸葛恪(203-253年),字元逊,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瑾长子,诸葛亮之
侄。从小就以神童著称,深受孙权赏识,弱冠拜骑都尉,孙登为太子时,诸葛恪为左辅
都尉,为东宫幕僚领袖。曾任丹杨太守,平定山越。陆逊病故,诸葛恪领其兵,为大将
军,主管上游...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023
21
来自主题: _Riddles版 - 2007游子竞猜年度佳谜
1、孔明之后,蒋琬继之;蒋琬之后,费祎继之。(象棋用语二,1+4) //毛毛虫
2、昨天品行莫记,今起安分守己(五唐) //晓风残
3、声望虽糟糕,附势获提拔(四字赛事用语) //燕云
4、轻烟飘飘起东畔(五字交通词语) //施志
5、独自操劳宴贵派(六字礼貌用语) //未央
6、松柏天寒翠半凋(鸟名) //donia
7、没有长进遭淘汰(五字广播体操动作) //微风
8、七个曾子、庄子,不及一个孔子(古书简称) //wangye05
9、破口而骂,大打出手(字) //wangye05
10、为古埃及王的军队立传(四字称谓) //菊生
r*****y
发帖数: 53800
22
诸葛生前就预料到了自己死后魏延可能不从命,也针对这种可能作了安排。蜀汉群臣如
琬、允等咸保仪疑延,多少可以说明问题。魏延是个很难驾驭的潜在炸药包。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
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適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
“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
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
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
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
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才)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
、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
保仪疑延
r****z
发帖数: 12020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演义中九十九个虚构 zz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於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
,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白骨深感认同ing-.-”)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瓚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
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袞州刺史刘岱,河
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
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於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
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
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瓚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於张杨当时和刘备一
样,只是义勇军,而刘备当时亦只是跟随出征.
5.关公斩顏良,诛文丑:斩顏良确有其事,诛文丑的却是曹操的部下所為。
6.张飞鞭督邮︰实乃刘备所為
7.徐州诛车冑、古城斩蔡阳:此乃刘备所為。
8.土山约三事:那次战役关羽是战败被擒,并非有“土山约三事”如此堂皇之事....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reknaz (拖把套),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三国演义中九十九个虚构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20 19:08:34 2014, 美东)
1.桃源结义:正史并无写到三人有结拜只提到情若兄弟(年龄:关羽>刘备>张飞)
2.温酒斩华雄:实华雄死於江东猛虎孙坚刀下,三演反把孙坚写成是华雄的手下败将
,这对孙坚太不公平了。(白骨深感认同ing-.-”)
3.三英战吕布︰吕布实被孙坚击退(公孙瓚没有参加讨董联盟,所以刘、关、张三也
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
4.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只有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袞州刺史刘岱,河
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广
陵太守张超,长沙太守孙坚和曹操只有这十三家.孔融当时正忙於对付黄巾贼,不可能分
身去讨董,陶谦当时只有贡献一些金钱,并无参加战役,马腾当时尚未接受招安,怎可以参
加讨董行列,当时公孙瓚正要对付鸟桓,亦不可能参加讨董行列,至於张杨当时和刘备一
样,只是义勇军,而...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2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三国武将排名

~~~~~~~~~~~~~~~~~~~~~~~~~~~~~~~~~~~~
~~~~
包括随诸葛亮的一次吧? 要不另有别史教我?
 二年,亮卒,维还成都,为右监军辅汉将军,统
诸军,进封平襄侯。延熙元年,随大将军蒋琬住汉中。
琬既迁大司马,以维为司马,数率偏军西入。六年,迁
镇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十年,迁卫将军,与大将军
费□共录尚书事。是岁,汶山平康夷反,维率众讨定之
。1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
等战於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
2十二年,假维节,复出西平,不克而还。维自以练西方
风俗,兼负其才武,欲诱诸羌、胡以为羽翼,谓自陇以
西可断而有也。每欲兴军大举,费□常裁制不从,与其
兵不过万人。〔一〕
〔一〕 汉晋春秋曰:费□谓维曰:「吾等不如丞相亦
已远矣;丞相犹不能定中夏,况吾等乎!且不如保国治
民,敬守社稷,如其功业,以俟能者,无以为希冀徼幸
而决成败於一举。若不如志,悔之无及。」
3十六年春,□卒。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
,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
4明年,加督中外军事。复出陇西,守狄道
n*******w
发帖数: 670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志-蜀书-关张马黄赵传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先主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
之御侮。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
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先主之袭杀徐州剌史车胄,使
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而身还小沛。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
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
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
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
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乃羽杀颜良,曹公
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
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从先主就刘表。表卒,曹公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孙权遣兵佐先主拒曹
... 阅读全帖
o******y
发帖数: 31
27
作者:宋晶路
第一篇 总评自序
作为第一篇的总评自序我们先来整体看一下这些三国人物吧,我们摘取一些三国人物的
合称,主要是在《三国演义》中的,本书讨论的并非仅限于《三国演义》,但故事情节
大部分都会基于《三国演义》。因此,《三国演义》之外的人物,咱们就先不说了。
一龙:(龙头)华歆、(龙腹)邴原、(龙尾)管宁
首一位,做了魏国三公,后两位,各无甚显眼的政治建树,但史书中记载各位牛人对他
们评价甚高,单论演义中,戏份自然没有华歆多。
二张:张昭、张纮
此两位并非兄弟,一位彭城人,一位广陵人,两人在演义中同时被孙策请出,打开东吴
建业的序幕,江东二张之名遂为天下所知,后孙策为了稳住曹操,将张子纲派去朝廷中
(类似华歆?!),张子纲临终前劝孙权建业秣陵,独霸江东,张子纲离去后,张昭为
东吴文官首领,孙策死后,张昭作用尤显,虽然赤壁一战极力劝降,但也算是一时英杰
,何况和则立,不和则分本就是东吴的外交基本国策,何必苛责子布太多;
三诸葛:(龙)诸葛亮、(虎)诸葛瑾、(狗)诸葛诞
第一位,天下尽知,不谈;第二位的儿子天下尽知,不谈;第三位,也先不谈了……
三曹:曹操、曹丕...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11416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我最烦赵云了
你就不要嘴硬了,资治通鉴虽然没有通读过,三国部分还是
看了的,倒是看不出哪有空城计的故事
卷第七十一
初,越巂太守马谡才器过人,好论军计,诸葛亮深加器异。汉昭烈临终谓亮曰:“马
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君其察之!”亮犹谓不然,以谡为参军,每引见谈论,自昼
达夜。及出军祁山,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谡督诸军在前,与张郃战
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措烦扰,舍水上山,不下据城。张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士卒离散。亮进无所据,乃拔西县千馀家还汉中。收谡下狱,杀之。亮自临祭,为
之流涕,抚其遗孤,恩若平生。蒋琬谓亮曰:“昔楚杀得臣,文公喜可知也。天下未
定而戮智计之士,岂不惜乎!”亮流涕曰:“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是以扬干乱法,魏绛戮其仆。四海分裂,兵交方始,若复废法,何用讨贼邪!”谡之
未败也,裨将军巴西王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及败,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
自守,张郃疑其有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亮既诛
马谡及将军李盛,夺将军黄袭等兵,平特见崇显,加拜参军,统五部兼当营事,进位
讨寇将军,封亭侯。亮上疏请自贬三等,汉主以亮为右将军,行丞相事
b********g
发帖数: 4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魏灭蜀-政治篇
黄权同刘备的关系是知遇之恩,黄权被困江北被迫投降,刘备说了句”孤负权,权未负
孤“,黄权听到人说自己妻子被杀时候也摇头不相信,二人是绝对相互信任的。黄权父
子各位其主,谈不上什么所谓的收买。
姜维穷兵黩武没几个人支持,后主当时也是让他出去晃荡,自己省心。诸葛亮之后的蒋
琬 费老大,还有王平 廖化等武将都反对他用兵,甚至有人怀疑费老大之死同姜维有关
。所以你说他这个军事集团不存在。
你文章最大的问题是掺杂了你很多的预测,比如
”所以他们被派出去支援姜维,自然不免主动请战,虽然书里好像没记载。当然我前一
篇里用的都是“派”字“
”憔周应该只是一个代表,如果朝廷里除了憔周,没有势力主张投降,那么刘禅怎么会
放着高城不守,直接投降呢?“
后主在蜀国统治了40多年,其人我同意你 是非常聪明的,从后来的乐不思蜀就能看出
来,所以他要投降,是他自己的决定;他要抵抗,你组成一个100人的益州反对团也无
济于事。樵周其人是诸葛亮亲自提拔的,史书上着了些笔墨写他,更多是为了找个替罪
羊。后主更多的是觉得诸葛瞻大军覆灭,蜀国大势已去而已。
H***y
发帖数: 340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曹魏配享太庙的名单
呵呵~~文职将军很多啊。没有兵权,其他权有什么用啊。
比如说陈群,以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的身份接受托孤。
钟繇,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扫平一切啊。
蒋琬,为尚书令,俄而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
张昭,孙策举事时,张昭出任长史、抚军中郎将,最后官至辅吴将军。
l*****l
发帖数: 4170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徐向前刘伯承粟裕是一类人才
这个派不派政委,派谁做政委,完全反映了毛对这个军事一把手的态度。最不放心的就
是刘伯承,当年那过草地的时候可是跟张啊四的,所以一定派一个死硬毛派286,看得
他死死的。等到千里跃进的时候,明明是昏招,因为有286,就是能执行下去。其次就
是徐向前了,本人身体又不好,找个借口把他挂起来,解放战争实在没人打山西了,就
给他一个纵队去打,很像当年蒋琬对付姜维,每次北伐只给1万人。老彭是个有反骨的
魏延,虽然是嫡系的中央红军来的,也是要控制使用的,快解放了也就20万兵。那声势
,和亲信里的亲信林彪比,100万雄兵,差远了!
R****i
发帖数: 2387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漫谈失街亭
从史料来看,魏延作乱无疑。
不过诸葛亮和魏延的矛盾是用兵理念的矛盾,不是私怨。
诸葛亮这方面表现应该说没什么太大的疑问,唯一的疑点可能是刘封,这是另一个故事。
诸葛亮一贯不是耍小手段整人的人。
所以说诸葛亮临死都不忘至魏延于死地还是说不太通,说通了反而显得丞相太妖孽了。
我个人觉得,魏延那一出可能是这么回事:
1,诸葛亮死的时候,魏延在最前线(费袆传话可以佐证),
因此魏延是不知道诸葛亮的死讯的。
2,魏延断后,姜维次之的撤退安排,没有太大的问题。
3,杨仪派费袆传达布置,可能没敢说诸葛亮已死,只说重病所以要撤退,
如此魏延说岂能以一人而废天下事更能被理解。
4,费袆回去添油加醋一番,杨仪也怒了,就先开路了。
5,从杨仪后面的表现来看,诸葛亮死后,内部会议搞不好真有人提出全师降魏。
魏延身边估计也有人劝说。
6,蒋琬对杨仪的处理,看起来对杨仪办的事情很不满意。
综上,我觉得魏延作乱这一出更像事故而非预谋。
魏延可能觉得诸葛亮一死他可尽展才华,没想到却落到身死夷族的下场。

的:
j*********a
发帖数: 658
33


内容
到费一 董均 蒋琬 不在了是17年 之后刘禅完全自己执政
S*******C
发帖数: 7325
34
☆─────────────────────────────────────☆
taishici (tsc) 于 (Sun Apr 11 21:42:34 2010, 美东) 提到:
都是军事上过硬,政治上偏弱的。 所谓政治上偏弱,大概可以理解成在大是大非前是
否能够坚持原则。当然狭隘的也可以理解成是否在关键时刻与毛保持一致,贯彻执行毛的战略思想。这一点从解放战争事情,四大野战军领导的配置上可以看出来。
一野: 老彭性格刚烈,独断专行,军政全才,所以兼任政委。
二野: 刘帅号称战神,但政治上有所欠缺,所以由邓小平担任政委。事实上,邓小平也是二野的一把手。
三野:陈毅政治上强,资历深厚,军事上稍弱。如果粟裕完全得到中央信任的话,应该是粟裕担任司令员,陈毅担任政委并任一把手。可惜粟裕与毛交往太少,资历略浅。
四野:林彪多谋善断,但常犯本位主义,所以由罗荣桓担任政委。又因为林不喜欢别人掣肘,所以由他担任了一把手。
说到徐帅,我想起抗战时期的一件事。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彭德怀建议中央并任命徐向前担任一纵司令的。 但后来彭向中央报告,建议给徐向前配备一个强有力的政委。而中央干脆把
徐帅...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伯约没啥吧
眼瞅着老师把家底折腾光了还要接着玩众黩旅,这就算不上一流了。蒋琬费祎还都知道
要休养生息。
b*******n
发帖数: 8420
36
诸葛亮死后蒋琬费祎都没有北伐,按理来说人口不会大量下降
姜维独自掌权一共不超过十年
b**********u
发帖数: 2817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蜀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攻克成都,至景耀六年(263年)冬,刘禅向邓艾投降
,共历年四十九.
钟会待姜维等甚厚,发还他们原平的印号节盖,钟会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并对长史杜预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蜀书·姜
维传》)。
不久,钟会与邓艾争功,陷害邓艾,魏元景五年(264年)正月,钟会抵达成都,将
邓艾押往洛阳。钟会心存异志,姜维看得很清楚。便想借钟会构成魏国的内乱,然后伺
机复国。便对钟会说:“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
,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
邪!”钟会道:“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
姜维心领神会,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资治通鉴·卷第
七十八》)。从此两人感情越发好起来。
钟会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又掌握庞大的远征军,遂密谋反叛。钟会想让姜维
率兵五万为先锋出斜谷,自领大军随后,前往洛阳争夺天下。但司马昭对钟会怀有野心
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1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使钟
会措手不及。... 阅读全帖
b**********u
发帖数: 2817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蜀自建安十九年(214年)夏刘备攻克成都,至景耀六年(263年)冬,刘禅向邓艾投降
,共历年四十九.
钟会待姜维等甚厚,发还他们原平的印号节盖,钟会与姜维出则同车,坐则同席。
并对长史杜预说:“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三国志·蜀书·姜
维传》)。
不久,钟会与邓艾争功,陷害邓艾,魏元景五年(264年)正月,钟会抵达成都,将
邓艾押往洛阳。钟会心存异志,姜维看得很清楚。便想借钟会构成魏国的内乱,然后伺
机复国。便对钟会说:“闻君自淮南已来,算无遗策,晋道克昌,皆君之力。今复定蜀
,威德振世,民高其功,主畏其谋,欲以此安归乎!何不法陶朱公泛舟绝迹,全功保身
邪!”钟会道:“君言远矣,我不能行。且为今之道,或未尽于此也。”
姜维心领神会,说:“其他则君智力之所能,无烦于老夫矣”(《资治通鉴·卷第
七十八》)。从此两人感情越发好起来。
钟会排除了有灭蜀大功的邓艾,又掌握庞大的远征军,遂密谋反叛。钟会想让姜维
率兵五万为先锋出斜谷,自领大军随后,前往洛阳争夺天下。但司马昭对钟会怀有野心
早有戒备,遣中护军贾充率1万步骑入蜀进占乐城,随即亲率10万大军进驻长安,使钟
会措手不及。...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463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姜维:一次失败的蒸笼棋局
从经济人口规模来说,蜀国确实差点,但以小吞大不是没有可能,历史上多了。
吕思勉提过,诸葛亮死后,魏国颇乱了一些年(政归司马氏),那时候北伐是有机会的
,但是蒋琬费祎一直只给他很少的机会,兵不过一万,干不成什么大事。等费祎死了,
姜维可以说话算数了,魏国已经稳定了,没什么机会了。。。
顺便说一下,我对曹真生了曹爽这么个奇葩实在无语
f****y
发帖数: 7425
40
没了荆州刘备照样失去天下。
蜀国中后期的人才几乎一水儿是从荆州带过去的。
要是法正活着估计也会和刘备一起去打荆州。诸葛亮关键是分身乏术,刘备这个人其实
不怎么能听劝,论打仗又没有曹操的本事,蜀国阵营里面能说的动刘备的也就是诸葛亮
和法正。诸葛亮当时跟刘备去的话,蜀地谁来守?
四川这地方古代是乱世混战的时候,资质一般的人用来躲猫猫的。那个时候天下就剩三
家了,要是没有荆州咪在四川早晚是死,刘备比谁都清楚。他打荆州难道不是估算了雍
州和荆州比起来,还是后者东吴是软柿子?
夷陵之败的关键在于诸葛亮没料到曹丕那么白痴,居然不摘桃子。早知如此,他跟着刘
备去,哪怕就留个马超匹夫守汉中,只要配上个李恢或者蒋琬就可以了。
a*****9
发帖数: 1884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刘备好像不看重上庸这个地方
后来蒋琬提出过走水路攻上庸,也不了了之了
C*****h
发帖数: 926
42
刘备<诸葛亮<曹操
刘备:不识庞统和蒋琬
诸葛亮:不识马谡
曹操:能够废物利用,比如,张辽,庞德这样的降将,都能大用。
d*******s
发帖数: 695
43
要评价,就得有标准。个人认为,君主识人能力应该用挑相来评估,因为引荐人才是相
的责任,不是君主的职责。而宰相的识人能力该用他引荐的人才来评估。
曹操不用提了,挑了荀彧。令君引荐了一大批人才,比如郭嘉荀攸神马的。
刘备挑了糜竺(徐州别驾),诸葛亮。糜竺什么牛人都没带来,诸葛亮在他活着的时候
,也没引荐什么牛叉的人才。挑相的能力一般。
诸葛亮挑了蒋琬费祎姜维等人,眼光还是不错的,虽然看错了一些人,但总来来说挑对
的比较多,尽到了一个作相的职责。
所以按照君主挑相,相挑人的标准,曹操>诸葛>刘备。
o*********1
发帖数: 2608
44
攻下江油之后,邓艾的部队应该慢慢的都赶上来了。但是他没有后援(也不可能有后援
)。
这个时候从形式上还是胶着状态: 姜维将钟会主力堵在剑门。邓艾从江油(南边)有
包姜维饺子的意味。如果诸葛瞻能守住涪城,牵制住邓艾,可以先将邓艾当作饺子馅包
了。可惜他放弃了涪城,退守绵竹。其实如果他坚守绵竹, 等待成都和吴国的援军,
还是完全能扭转局势的。毕竟魏劳师袭远,补给都成问题。邓艾军队也不多。
当然,邓艾拿下江油,涪城之后, 邓艾和魏军明显有心理和实力优势,而蜀国几乎到
了草木皆兵的地步。加上姜维和诸葛瞻不和,主帅间没有协调。 当然主要问题还是诸
葛瞻战略太差。一个错误一个错误接着来。出兵之后每次选择都是最差的。 他退回绵
竹之后知道自己犯了大错,于是sb冒进了。摆开阵势决一死战。开始还取得小胜,后来
战死。即使这样,蜀国当时最后的机会还是死守成都,派兵牵制邓艾。邓艾没有增援,
粮草补给各种问题比姜维大(姜维毕竟做了一定的准备)。
可惜刘禅中后期政治上比较腐败。当时蜀国内部矛盾重重,荆州旧部,甚至东洲集团都
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人物(蒋琬,费祎在三国后期算是不错的人才了;都死了好些年了)
。而受压制...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诸葛亮北伐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这是拿结果来解释原因,
因为位高权重的都是外地人,
所以本地人不行。
最根本的原因,是蜀汉政权根本没有本土化,
蜀汉灭亡时户籍人口100万量级,
蜀书里有传的人物里我以前查过一次,
本地人只占大概1/5.
从诸葛亮、蒋琬、费祎到姜维,
4个实际一把手里没有一个是本地的,
宁用姜维这样的降将都不用本地人,
这个现象很有意思。
b*********n
发帖数: 540
46
通过查阅史料,我们发现《三国志》等史书所记载的赵云并没有像《三国演义》那样身
居高位。据载,刘备在成都称汉中王后,封了级别最高的四位将军,即前将军关羽、右
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而赵云只是个翊军将军,还没入高级武官之列。
当时赵云的地位连魏延都不如,刘备封魏延为镇远将军、汉中太守,汉中为成都的门户
,这个汉中太守的职位相当于首都卫戍区的司令员,是个要职。刘备这样的封赐既合常
理又不合常理。
说它合常理,是因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从资历和声望确实可入大将之列,魏延的
才干也可担当拱卫京师的要职。之所以这样说,因为关羽、张飞最早跟随刘备起兵,南
征北战,战功显赫,时人都称关张为“万人敌”的虎将,更何况当年关羽暂时依附曹操
,在其麾下打工时,于万军之中取袁绍帐下第一名将颜良的首级,对于一个武将而言,
那是很荣耀的事。刘备集团进驻荆州后,建立的黄牌兵种——水军,是由关羽负责的,
当年曹操的特种部队五千“虎豹骑”穷追刘备于当阳长坂,危急关头是靠关羽水军救驾
的;刘备入川后又将荆州重地托付给关羽,可见对其之信任和肯定。因而关羽列四大将
军之首是情理之中的事。《三国志》称张飞勇武仅次于...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175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蜀汉为什么第一个灭亡?
大家都知道,三国是由魏蜀吴三个国家组成,这三个国家,魏先建国,蜀次之,吴最后。而灭亡时却打乱了这个顺序,蜀先亡,魏次之,吴压轴。
但在三国建国初期,最有希统一天下的是谁?不是曹操,而是刘备。 我们习惯称魏蜀吴,其实蜀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国号不是蜀而是汉,所以历史标准称呼是蜀汉。代表大汉正统。蜀汉之盛,就在刘备诸葛君臣合力,谋取汉中大胜之时,大家劝进汉中王时,张飞曾言:今天下大哥已取一半,当个皇帝都可,如何当不得汉中王?
可见刘备呼声之高。荆州、益州、汉中均在其手,湖北湖南陕西四川。占据当时半个中国。
为什么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国家,却第一灭亡呢?表面上看,蜀汉亡于魏将邓艾的一次偷袭,实际个根本原因不在此。
当邓艾兵临城下时,诸葛亮儿子诸葛瞻匆匆应战一触即溃后,后主刘禅已无大将可用,满朝文武纷纷做投降的打算。
显然,人才的枯竭才是蜀汉灭亡的根本原因。
蜀汉后期,“人才市场”严重衰败。蜀中已无大将,人才枯竭断档严重。平庸廖化作了先锋,费祎蒋琬有德无才,大都将就材料,诸葛亮故去之后支撑蜀汉军事局面的两位大将,姜维与夏侯霸,竟都来自曹魏阵营。最后文武百官悉数听命于弱智的皇帝,纵然诸葛亮鞠躬尽瘁,...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549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蜀汉为什么第一个灭亡?
90万人口,再怎么折腾也掰瞎。

后。而灭亡时却打乱了这个顺序,蜀先亡,魏次之,吴压轴。
蜀吴,其实蜀的情况比较特殊,它的国号不是蜀而是汉,所以历史标准称呼是蜀汉。代
表大汉正统。蜀汉之盛,就在刘备诸葛君臣合力,谋取汉中大胜之时,大家劝进汉中王
时,张飞曾言:今天下大哥已取一半,当个皇帝都可,如何当不得汉中王?
中国。
次偷袭,实际个根本原因不在此。
,满朝文武纷纷做投降的打算。
了先锋,费祎蒋琬有德无才,大都将就材料,诸葛亮故去之后支撑蜀汉军事局面的两位
大将,姜维与夏侯霸,竟都来自曹魏阵营。最后文武百官悉数听命于弱智的皇帝,纵然
诸葛亮鞠躬尽瘁,庸才辈出的蜀汉亦焉有不亡之理?!
赤胆。这与刘备用人很大关系。刘备用人比较宽松、容忍个性并善于用人之长。所以刘
备时期的蜀汉造就黄金一代。
,他对人才求全责备,不容人才个性。
b***d
发帖数: 304
49
刘备手下无叛将,这是刘备的过人之处。终刘备之世,只有一个孟达投敌叛变,但孟达也是出于无奈,临跑之前还写了一封信给刘备,颇多疚辞,最后又倒戈了。还有一个黄权,不过情况特殊。那是火烧连营之后,黄权归途被陆逊切断,他又不愿投降东吴,只好去投了魏国。这个成绩相对于魏吴两国是相当了不起的。当然,有人可能会吐槽,那张飞是怎么死的。被自己的部将所杀,跟刘备当然没有关系了。
识人才、用人才、笼络人才,即通常所说的“人和”,是刘备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君臣之间良好默契的关系,则是最为历朝百姓津津乐道的美谈。我们并不否认刘备吸纳人才的高超技巧和本领。但是,刘备识人用人笼络人的目的,则是从其事业和统治需要出发的.
先看关羽。关羽是刘备桃园结义起事的原班人马,一直忠心耿耿。先期,刘备手头仅“三五个人,七八条枪”,着意笼络下,二人情同手足。但是随着事态的发展,情况渐渐变得微妙起来,原因是关羽的发展太过迅猛,以致难以驾驭。尤其是下邳降汉不降曹后,曹操极力笼络,表奏为偏将军、汉寿亭侯,在官爵上已与刘备并驾齐驱。而在这同时,关羽只顾报答曹操恩情,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却使投身袁绍处的刘备身陷险境,性命堪虞。此后又收...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可法的处境绝不比傻大木强
史可法就是个文官,应该留在首都。
他装作自己是费祎蒋琬没有用。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