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藏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w****j
发帖数: 5581
1
好歹翻一下史记啊,书不是全烧了。按李斯的提议: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
烧之。
烧的是六国的历史,和非博士官所职的藏书。博士官的书没烧。而且私藏的书,没烧的
多了。孔鲋就躲过去了。造成重大伤害的烧书其实还是项羽干的。亏得萧何事前拿走不
少秦的档案。这其实也是后来刘邦能干掉项羽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有一套现成而行之有
效的制度,小作修改就能用了。说项羽沐猴而冠其实一点都没说错。
m********y
发帖数: 2190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认识一个左派教授
希腊人,父母都是共产党员,据说父母和中国驻希腊大使馆关系很好。他大学毕业以后
,在希腊教书,后带领学生上街游行,写大字报---他很羡慕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希望
在希腊推广。后被希腊驱逐到这边来,来的时候他向安全部门保证不搞革命,只搞学问
,因为他要养家。
现在已经70多岁了,仍然很活跃,学术成果非常之多,从他来了以后,他的书和文章一
直居系里的榜首,他告诉我,他的藏书已经全部运到希腊,希腊给他建一个以他的名字
命名的图书馆。
我就是从他那里得知,西方的左派对文革的“大民主”很推崇。他对西方的民主,嗤之
以鼻,据他说,他从来不去投票。
S********8
发帖数: 4466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水浒写得不靠谱?
谢谢,你们的藏书可真多,信手拈来阿
m******r
发帖数: 4351
4
很多事情,其实需要的就是稍微多思考那么一下子就行了。
真要比秦始皇的焚书和满清的毁书,就要比执行的可行性和效果。
秦始皇的焚书为啥那么凶悍,有如下几点。
第一,容易执行。"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
,悉诣守、尉杂烧之"。秦朝的极其简便,只要随便一翻, 就知道这本书是什么书, 除了
医药卜筮种树之书外都烧。而满清的还要仔细地翻里面是否含有禁词, 执行成本相差不
可里记.
第二,秦始皇的法令严酷的多,范围也大得多。"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 清朝也就是明史晚期和文学著作涉及到满清那一段是禁区,而
秦朝基本上历史和文学到处都是雷区。
第三,秦朝的时候文化还不发达,造纸书和印刷术没有出现,秦朝的书少而且笨重无比
而不好藏。而清朝随便一个书香门第里面藏书万卷都是小意思。也就是说,清朝挨家挨
户去搜查禁书几乎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点就是自上而下的执行效率了。秦朝能够让上百万人服劳役,而清朝光凭仅占总
人口百分之一的满族人,去压服另外99%的人热情洋溢地积极毁书,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从结果上看也很明显。秦朝的烧书,首先毁灭了中国秦以外
c******n
发帖数: 16403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比较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razyman (嘉天之锡),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斯大林与希特勒的比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4 21:31:21 2010, 美东)
二十世纪两大巨人--希特勒与斯大林的对比
在二十世纪,斯大林和希特勒作为两个最负盛名的领袖,他们都曾对他们的国家做
出过卓越的贡献,而他们死后,留下的都是万世恶名. 两个独裁者,红与黑的国度,他
们真的是如此的神似:
1、个人生活:
斯大林喜欢抽那根又老又黑的烟斗,经常饮伏特加酒,对女人没有太大兴趣。不修边
幅,活像个工人。
希特勒不吸烟不喝酒,素食,过着斯巴达式的苦修生活,对女人很可能没有兴趣。按
照古德里安的话说就是:“他从不知道怎样体会生活的乐趣。”其举止优雅,无可挑剔

2、爱情:
当斯大林对他的妻子粗暴而且蛮横,他曾当众逼迫他的娇妻喝酒,对她说:“喝了它
,母狗!”当他这位第二任妻子自杀后,斯大林一直独居。
希特勒有个情妇,这个情妇一个平凡却真诚的女人,她发自内心的喜欢上了恶魔,当
希特勒还没有注意...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鲁迅不为人知的为官史(zz)
从1912年到1926年,鲁迅在教育部任职长逾十四年,这段经历被其对头、批评家陈西
滢等人派作是
他的“污迹”。即使鲁迅为此同陈西滢论战,针锋相对,但仍解脱不了身后的非议。鲁
迅经历的一段官
场岁月,也成为研究者有意无意回避的一段历史。
在人们的脑海里,作为文坛旗手的鲁迅耿介、倔强,既不宽容,又从不妥协。他的
文章是投枪,
是匕首,一如他的为人。你也许无法想象,同样的一位鲁迅在1912年至1926年曾沉于下
僚十余年,
试图扮演好恪尽职守的公务员角色。并且,这一切真实地发生过。
许多人熟知的中学语文《藤野先生》中,通常认为,弃医从文是鲁迅早期思想发展
的一次飞跃,
它集中反映了青年鲁迅的爱国思想。但是,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在不同国家的
不同历史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而且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特殊表现。所以,弃医从文也只是鲁迅
早期思想发展
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1906年,鲁迅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由于幻灯片事件的刺激,决定弃
医从文。这
是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重要转折。回国后,从1918年至1926年,鲁迅创作出版了《狂人
日记》、
《阿Q正传》、... 阅读全帖
m********y
发帖数: 21909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家里的连环画多极了,光《15贯》就有3本,不同的人画的。那个时代的连环画,很多
都是大画家画的。
《李自成》、《三国演义》、《红楼梦》都是集体创作的结晶,很多大画家画这些连环
画,现在估计大家都不会画连环画了。《红楼梦》里面的画家最多,阵势也最强。《三
国演义》是老版本,差点。
我的书我妈都给我收藏着,后来我查看,发现大多都长霉了, 都粘在一起,无法再读
。但现在这些书都出了大开本,而且装帧比以前讲究很多,当然价格也很不菲。可以在
北京的“国林风”“风入松”买到。
m********y
发帖数: 21909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红楼梦》我最喜欢戴敦邦画的那几本。
他最不写实,但画的最有味道。
x***u
发帖数: 6421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说道15贯,想起来小时候有本小人书叫陈小官一鸟夺7命?
S*******C
发帖数: 7325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呵呵 挺有趣
但是以前的版本如果保存好 应该比现在的版本有价值吧?
q*d
发帖数: 22178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真是贵族啊,无论三国还是隋唐,我一套都没收齐过
w****j
发帖数: 558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有钱人。俺连丁丁历险记都攒不了几本。
e****e
发帖数: 975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大学毕业以后收全了小时候没能弄全的四大名著
后来又收了一些,不过成套的都不多,这些七八十年代的连环画收齐还是蛮值钱的
如果收齐五六十年代的就更值钱了
m********y
发帖数: 21909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小时候也是藏书大户
不知道我儿子辈的,能不能看懂这些。
我不指望他读原版的《三国演义》《红楼梦》,能读连环画读出乐趣也行。《西游记》
他能看动画片,直到各个的关系,乐在其中,也罢了。聊斋就算了,我不想他读,鬼太
多。
这样通俗地接受3大名著的教育,对我儿子就够了。不能只看twiligjt, new moon。
harry potter之类吧
w****j
发帖数: 5581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偷偷说一下:毛黑是没戏的
扯,我给你列一下:
李贽称始皇“千古一帝”(《藏书》)
章太炎说秦始皇“虽三皇、五帝,曾不足比隆也”(《秦政记》);
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王扫六合》)
称道一下始皇的在儒家主导的历史里少,但不是完全没有。
a*****y
发帖数: 33185
16
From 百度贴吧
目前流传的所谓“林彪日记”有三个版本。
一个是李德、舒云编纂的《林彪日记》(吧里很多人都有此书,淘宝网可以买到),说
是日记,其实是年谱性质,主作者李德曾是林彪秘书,全书1227页,共约120余万字。
书里有许多未公开,曾公开又收回,或公开不全的档案,电文,讲话等。这是首次出版
的林彪元帅的年谱,是研究林彪一生不可多得的资料。
参见:一部极有价值的林彪年谱——读《林彪日记》
http://tieba.baidu.com/f?kz=674132159
其二的所谓“林彪日记”其实就是林彪读书札记,也谓之林彪笔记。1972年2月起,由
北大、清华的文史哲教授,以及公安部的技术复制部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央新
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28人组成的清查小组奉命在毛家湾翻查林彪的七万册藏书,
两人看一本,每天看书十几个小时,每周只允许回家一次,发现 “问题”眉批就单独造
册...清查小组发现,林彪读得最多的是《四书五经》,眉批密密麻麻;其次感兴趣的是
有关韬略的书。最终查出“问题”图书200多本,林彪眉批1200多条,分类编印成11套
材料。而江青在毛家湾查到一些林彪... 阅读全帖
h*****9
发帖数: 6643
17
林彪读书札记,也谓之林彪笔记。1972年2月起,由北大、清华的文史哲教授,以及公
安部的技术复制部门、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中央新闻记录电影制片厂等单位的28人组
成的清查小组奉命在毛家湾翻查林彪的七万册藏书,两人看一本,每天看书十几个小时
,每周只允许回家一次,发现 “问题”眉批就单独造册...清查小组发现,林彪读得最
多的是《四书五经》,眉批密密麻麻;其次感兴趣的是有关韬略的书。最终查出“问题
”图书200多本,林彪眉批1200多条,分类编印成11套材料。而江青在毛家湾查到一些
林彪、叶群引用或肯定孔子的卡片,报告毛泽东。毛遂决定批林批孔。
这套资料较全的版本在《中丄共重要历史文献资料汇编》林彪专辑中有收录,(斯坦福
大学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都收藏有此书)
刘统也撰过《 揭示中南海高层政治的一把钥匙 ----林彪笔记的整理与研究》一文
参见:林彪部分笔记摘录
http://www.jsqg.org/bbs/viewthread.php?tid=31228&extra=page%3D4
http://tieba.baidu.com/f?kz=598775610
http://tieba...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7933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第二箱书也到了
http://www.archive.org/
这个网站可是鼎鼎大名,有无数哈佛大学图书馆、多伦多图书馆等1923年以前的藏书,
也有四库全书文渊阁的电子版和中美百万计划里面的书。另外,book.google.com有大
量哈佛燕京图书馆的古籍,全是高清扫描。
其实现在文史哲的学生和老师基本都依靠网上下书。不是说纸书不好,而是每年国内出
版的很多好书书店根本见不到。我在北大物美楼下、万聖书园、三联韬奋等书店从来没
见过很多有名的文史著作,因为上海古籍、广西师大等的书不是每一本北京的书店都进
货。卓越当当也未必全。
再给你推荐一个网站:
http://yentown.us/forum/viewforum.php?id=7
它马上就要关闭,赶快下书吧。
r*****d
发帖数: 1924
19
王道士,湖北麻城人。一说是陕西人,可能有误。本名圆箓,又作圆禄。大约出生于清
道光三十年(1850),死于民国二十年(1931)农历四月十八日,八十多岁,可谓高寿
。从他后来的经历可以表明他大概出身于农家,家境也不会太好,小的时侯读过几年书
。以后家乡连年闹灾荒,据《麻城县志》记载,咸丰六年(1856)因为夏季闹干旱,庄
稼几无收成,米价飞涨,饿死人之事极为普遍。因此可见王道士的童年生活并不会太美
好,从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斯坦因给他照的照片中可以看到,王道士身体矮小,也不结
实,正是他从小就营养不良的反映。后来他又因为天灾人祸而逃出家乡,来到西北的河
西走廊的酒泉一带。清光绪初,入肃州巡防营为兵勇。退伍之后,或无家可归,或想到
自己的童年与逃难经历而不想回家,也没有合适的事情可做,在那个年月象他这样的人
连吃饱肚子都成问题。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最好的办法,在当地出家受戒为道土,师傅是
一个名为盛道的当地道士,给王道士给了个道号,叫法真。
出家当了道士,本该安静地过下去,可是后来他又不满足于现状,也是因为他自己
习惯了流浪生活,离开酒泉,向西云游,来到敦煌莫高窟,时间大约在清光绪二十三年
(... 阅读全帖
j****e
发帖数: 12067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ancooper (诚能见可欲而思谦冲以自牧), 信区: Ghost
标 题: Re: [转贴]梦魇照进现实:中国古代那些稀奇古怪事 『天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2 03:50:40 2011, 美东)
11、飞来艳福千万当心
有一个叫段宰的人,带着妻子住在婺州(今在浙江金华)浦江县的一处僧舍内。有一天
,段夫人在门口歇息,一个女人来乞讨,很是可怜,段夫人见她模样也还周正,又正当
壮年,就问她的情况,女人说自己没有丈夫也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只得乞讨
为生。段夫人动了心思,说道:“既然这样,你何不做人家的小妾而甘愿做乞丐呢?”
女人答道:“我不是不想,只是我贫贱命苦,没人肯接纳我啊!”段夫人说道:“那你
干脆来我家得了。”(自己一家还寄居僧舍,还要打肿脸充胖子,给自己老公找小妾,
真是可笑可悲。)
女人说道:“要是我能到您家打打杂勉强过活,可真是老天有眼啊!”
段夫人很高兴,请她进屋,沐浴更衣,打扮一番,果然有一分颜色。教她做饭,十天即
会。教她唱曲儿,一个月内也学得像模像样,也算得上兰心蕙...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426
21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
史系研究生
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订;关于《
左传》与
《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
在他困居的
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
与世隔绝的
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单的饭菜
,夹杂着药
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
的大小便失
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以听懂的尖
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
相关的报
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史学界顶
尖的学者之
一。
在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 阅读全帖
l*********8
发帖数: 4642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党领袖钱谦益剃发逸事
"在红豆山庄居住期间,钱谦益表面上在绛云楼检校藏书,而暗中与其它地方的反清复
明势力保持联系,曾先后与南明桂王的大学士翟式耜、郑成功、张名振和张煌言等人联
系,并和柳如是一起几乎倾尽家产援助抗清义军,主要策划了东西两方面南明军队会师
长江的战略构想。"
f*******5
发帖数: 1815
23
台湾解严前后的文化记忆
民间思想解放和思乡的浪潮,不停地拍打着蒋经国垂暮之年的海岸,他终于在蒋家执政
的最后时刻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打开了民主改革之门。1987年7月15日台湾解除了长
达38年的戒严;11月2日开放了返乡探亲。而次年1月1日开放报禁和党禁,离他辞世只
有12天。
1949年,中国“忽值山河改”之际,刘季伦的外祖父“根株浮沧海”,在台湾找到了一
个报社的编辑工作。于是托人返乡,将两个女儿陆白烈与陆和珍,接往台湾读书。但不
久老先生即因政治原因被捕。十来岁的陆白烈只好休学,在台北街头摆了个小吃摊,赚
取一点薄利,为父亲送牢饭。当时台湾文网越密,收藏中国左翼文学的书籍,有可能惹
祸。所以陆白烈把家中从大陆带来的30年代文学书籍偷偷烧掉了。但实在舍不得,还是
藏起了两本书。
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期,她的孩子刘季伦,已经十来岁了,才在家中的密柜里,发现了
两本书《月芽儿》与《骆驼祥子》,他好奇地取出其中一本《骆驼祥子》读起来。作者
是1949年12月从美国回到中国大陆的作家老舍,这两本书都是他在1935年和1936年完成
的,换言之,这两本书都是他在 1949年以前完成的。
...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3417
24
岁月如歌:李肇星追忆江泽民总书记生前轶事
李肇星
我第一次见到江主席,是在1989年的秋天
。他在中南海会见外宾后,我作为当时的外交部发言人拿着写好的新闻吹风稿请他审批
。他说:
“你定吧,我不看了。”我不由得想起,几年前我第一次为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写吹风稿
向他汇报
时,他说:“这是你的事!我不管了。再见吧,不拉手了……”
两位老领导
,一样宽厚。只不过一位是四川口音,一位是江苏口音;一位告别时点点头,一位告别
时握握手
。真想不到历史在一些细节上也会有这样生动的相似之处。
自那以后,如果
用“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打比方,我作为下级,陪同江主席走的路何止万里,从他的
言谈举止
中学到的更不是通常读书所能得到的。
打开这本书,我的思绪就像出闸的波
涛,对人生的感悟也得到一次洗礼。
祖国永恒人民至上

出访途中,江主席不管是和往访国领导人正式会谈,还是与普通百姓交流,都会流露出
他对祖国
和人民的忠诚。
在乌克兰参观作家契诃夫故居时,他激动地说:“生命不在
于长短,而在于为国家、为民族做...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563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了哈唐书艺文志
初,隋佳则殿书三十七万,至武德初有书八万,重复杂糅。
藏书莫胜开元时,著录五万四千,唐人自为又二万八千。
安史乱,尺简不藏。
文宗时,四部复完。
黄巢乱,存者盖(甚少)。
昭宗迁洛,荡然无遗。
感慨了一把!
btw,(甚少)该怎么读?
s********n
发帖数: 26222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总调度长安路生:安姓的起源
一、姓氏源流
安(ān)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姬姓,为黄帝之孙安的后代,以国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
,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住在遥远的西方,曾经自立为“安息国”,成为自行
为政的国家,长时间跟中原没有关连,其子孙以国为姓,称为安氏。一直到汉朝时,才
重归中原,我国开始有了“安”这个姓氏。
2、出自以国名为氏。唐代有“昭武九姓”之一,以其原“安国”国名首字为氏。
3、出自他姓或赐姓安氏
① 据《魏书·官氏志》所载(下同),北魏时有鲜卑安迟氏改为安姓者。
② 唐时安禄山由康姓改为安姓。
③ 明朝时有元人孟格、达色等被赐姓安。
④ 唐时有回鹘人、奚人,明、清彝族沙骂氏、村密氏、吉巴氏及其它少数民族中
安佳氏、阿尔丹氏、德力根氏、安帐氏等众多别姓改为安姓者。
★★得姓始祖:安清。黄帝有子昌意,昌意次子名安,远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立安息
国(古安息国,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汉武帝时
,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清,字
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http://news.ifeng.com/history/1/jishi/200812/1201_2663_901667.s
2008年12月01日 10:49 中外文摘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
平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
碎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横扫”之后,庙
、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土里半露在
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
塑像也毁于一旦。
9、颐和园佛香阁被砸,大佛被毁。
10、王阳明文庙和王文成公祠两组建筑包括王阳明的塑像,全部在“文革”...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5246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萨苏捧蒋百里被打脸了
百里风流
萨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01m5.html在中国近代/a>
在日本老一辈人中提起这位蒋方震将军(蒋百里名方震,以字行),他的名气比在中国
还大,日本人记得他的《国防论》,他的抗日战略理论,在这位只讲武不动武的陆军上
将面前,他们说:“一个蒋百里就两次打败了整个日本陆军” -- 第一次,蒋百里在日
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时候,轻松夺魁,在所有日本毕业生面前把代表第一名的日本天皇佩
剑带走了,而他的这些同学如荒木贞夫等恰好是太平洋战争中日本陆军的主要将领,第
二次,八年血战之后,看百里将军的抗战理论,日军恰似按照将军的指挥,老老实实的
自东向西,前进到湖南,而后陷入中国泥沼式的持久战中不能自拔,直到战败。战役上
,中国失利的例子虽多,战略上,日军的失败早已注定。
他在《国防论》和其他著作中阐述的对日战略,归纳起来有三,第一,中国对日不惧鲸
吞,乃怕蚕食,故对日不应步步后退,而要主动实施全面抗战,化日军后方为前方,使
其无暇消化占领区,从而使日本无法利用占领的地区提高战力;第二,主动出击上海日
军,迫日军主力进攻路线由东...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29
鲜为人知的蒋介石“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图)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网络图片)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
1948 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
代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贻琦、胡
适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派的飞机
也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 登机南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南京送赴台湾的:一是
大陆各大专院校的负责首长;二是原中央研究院院士;三是因政治原因必须限令离开大
陆高级知识份子;四是在国内外学术上有杰出贡献者,等等。于是,一份经傅斯年、陈
雪屏和蒋经国三人共同商议拟定的“抢救”的名单很快出炉了,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
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抢救大陆学... 阅读全帖
t*******s
发帖数: 303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费尔马大定理
感叹下时光飞逝。当年初中喜欢看科普,记得有两本藏书里都提到费马猜想(那时的科
普作者不一定知道已经证明了)。可惜现在都没心情去看下别人的证明,更别提能不能
看懂了。
t***h
发帖数: 5601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推背图究竟是真是假?
我说的“原本”是指原始版本.
金圣叹批注的推背图, 印刷或抄本数量肯定很少. 缺乏藏书印证或考古学证据, 那很可
能是后世伪造的.
c***h
发帖数: 1862
32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望,再到“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
,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
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
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的基本特点。在我多年的...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605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八国联军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udu (youdu),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关于八国联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3:29:08 2011, 美东)
关于八国联军
八国联军的构成:
日本,8000人;俄军,4800人;英军,3000;美军,2100;法军,800;奥匈帝国,58
;意大利,53;德国,7000(登陆时在海上)。(总计不到3万人。)
八国联军侵华实录 :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起总攻,三日内占领全城 。
8月14日凌晨,八国联军对北京发动总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
东便门。上午11时东便门被攻破,部分美军最先攻入外城。英军中午始达北京,攻广渠
门,至下午2时许攻入。晚9时,俄、日军各自由东直、朝阳破门而入。
英人当日记道:“日本人和俄国人所面对的满城城墙,高六十英尺。顶部宽四十英
尺,”“城墙的顶上聚集着军队,这两支军队整天都被阻截住。作了无数次用强烈棉炸
药轰开城门的努力,但是,每次派人去点燃引信时都被打倒了。这样持续到日本人和俄
国人都各遭到了...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854
34
屠城烧宫殿烧藏书也是贵族传统?
w****j
发帖数: 558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字狱是清代了不得的政策
反满显然都是地下活动。冒出头来的,显然是会被砍的。伪奏稿案明显是读书人做的,
而且还是混迹于体制内的,大老粗断然做不来。
另外,乾隆手里的几个典型的文字狱,比如字贯案,徐述夔案等等,造成了江西江苏等
几个省官场的大震动,背景都是乾隆对这些地方查察禁书和为四库全书收集藏书的进度
不满。处理官员上,倒真是雷厉风行,不分满汉,一体严厉治罪。所以,解读乾隆的文
字狱,要看后面大背景。等到乾隆40年左右,这些事情都了结了,控制言论的政治大背
景不复存在后,文字狱也就松弛了,甚至还有乾隆严厉申饬地方官员不要在民间著作中
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a****5
发帖数: 10854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始皇帝“坑儒”的疑问
首先,炼丹的方士就没几个儒生,可曾听说孔子门生炼丹的?所以不存在你说的方士是
仅存的有合作精神的儒生一说,更不能用炼丹的方士来代表整个知识分子。
其次,你一再着力妖魔化的苛刑重法并不是始皇帝首创,秦国自卫鞅起就是苛法,重奖
重罚奖励耕战,而且效果显著,行政效率和官员廉洁恐怕中国历史上无出其右,对此荀
子可以作证。所以苛刑重法本身无错,错在始皇私欲过重。
李斯所说,并非“秦国厌恶知识分子”,而是时势所迫不得不为的阶段性政策,说白了
,就是一场统一思想的运动。秦始皇的一系列统一行动中,文化上的统一文字和经济上
的统一度量衡货币受到的阻力都相对较小,最大的阻力来自政治结构上的废除分封施行
郡县。而儒家的复古思想,正是列国旧势力妄图恢复周朝分封制的着力处。所以,对于
刚刚统一的秦朝来说,崇法抑儒统一思想正是维护大一统的关键措施。可惜,始皇未能
看到儒家有用的一面,于是采取了最为极端的手段。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汉武帝之后的
阳儒阴法其实是踩在始皇帝肩膀上的。倘若始皇帝真是要灭文明,何苦要收缴民间藏书
后却要藏于咸阳?恐怕项羽才是更大的罪人。
k******1
发帖数: 2883
37
靠,真服了你了。藏书真是丰富啊。 把成都军区政治部的图书室搬空了吧。
c******n
发帖数: 16403
38
腾飞之路——佐贺近代化改革考
五藤高庆/作
佐贺藩10代藩主锅岛直正
佐贺藩家纹 “抱き杏葉”
佐贺藩是日本西部的年产35万7千石的藩国,今天的日本佐贺县即是当年佐贺藩的领地
(不完全,现在一部分领地归长崎县管)。佐贺藩下辖鹿岛,小城,莲池三个小藩。首
代藩主锅岛胜茂。该藩位于日本九州岛西北。在幕府时期负责警卫当时日本唯一的开放
港口长崎港。
若纯以石高这一衡量标准来说,36万石的佐贺藩在日本并不能算是数一数二的强藩,只
能算是中上等的藩国,然而就是这个藩,在幕末实现了难以置信的腾飞,取得了规模空
前的成功。
它是当时日本唯一陆军装备重炮的藩国,也是当时日本火炮铸造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
的藩国。铸炮量达数百门之多。
它是当时日本最先全面装备西式火枪,采取西式军制的藩国。藩士的装备(橡胶雨合)
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它是当时日本最早装备西式军舰,甚至包括蒸汽动力军舰的藩国。而且是日本首个独立
完成蒸汽动力船的藩国。
它拥有日本首个钢铁反射炉。而且制造了当时最先端科技的象征——蒸汽机关和蒸汽火
车模型。而这一切都是自力完成。
它是当时日本教育水平最高的藩国之一,拥有当时日本技术最好的理化研究...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家往事——对话周启博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1797
口述者:周启博 采访者:丁东 邢小群
时间:2011年9月26日 地点:昌平香堂村
周启博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80年代负笈美国,后定居纽约,从事工程技术,兼研
文史。今年夏天他回来探亲,得以畅叙,并请他回顾了周家往事。
建德周家,是一个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家族。自第一代周馥出任封
疆大吏,推动口岸开放通商,第二代周学海、周学铭皆为光绪年进士,周学熙为近代工
业先驱、教育先驱和民国财政总长,第三代周叔弢为实业家、收藏家,周叔迦为佛学家
,周明达为数学家,第四代更出了周一良、周珏良、周艮良、周杲良、周以良、周治良
、周景良、周震良、周煦良、周炜良等学者专家,蔚为大观。
兹将和周启博先生交谈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与同好分享:
周家先辈
丁东:周家五代人名人辈出,覆盖官、产、学,是近代中国大转折时期的一个缩影。
周启博:周家是社会变迁弄潮儿里边成功的一个家庭。从头说起的话,周馥是发家
的第一代,官做到两江总督、两广总督,起步比较高。但他本人是农村教私塾出身,...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40
http://yanchh.blog.ifeng.com/article/16149266.html
颜昌海的博客
http://yanchh.blog.ifeng.com
2012-02-04 17:29:42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知识份子。 1948年
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府教育部代理部长
的陈雪屏,奉蒋“抢救大陆学人”计划名单上几乎全是清一色当时国内卓有成就的杰出
知识份子。1948年12月初,国共内战接近尾声,战局对国民政府十分不利。时任国民政
府教育部代理部长的陈雪屏,奉蒋介石之命由南京紧急飞往北平,召集北大清华校长梅
贻琦、胡适等教授开会,秘密商讨“抢救学人”的实施办法。与此同时,蒋介石亲自指
派的飞机也冒着解放军的炮火飞抵北平,停留在北平南苑机场等待被“抢救者”登机南
飞。
“抢救大陆学人”计划由蒋介石手谕指令傅斯年与朱家骅负责制定,并在具体执行和实
施上由傅斯年、陈雪屏与蒋经国三人组成小组,负责具体“抢救”事宜的研究谋划和具
体操作。
按照蒋介石的指令,此计划中以下学人是要必须“抢救”出来经... 阅读全帖
y**o
发帖数: 8897
41
胡耀邦视察工作(资料图)
《毛泽东晚年读书纪实》(中央文献出版社)详尽记录了毛泽东主席晚年的读书生活
。作者徐中远是从1966年至1976年为毛泽东主席做图书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图书服务员。
作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众多毛泽东晚年读书鲜为人知的故事。
“是不是天天看《金瓶梅》?”
胡耀邦同志爱散步,当年他每天沿着中南海边一般要走一万步。1984年至1986年期
间,因中南海部分区域开放参观,他散步就改在毛主席丰泽园故居院内。我记得,耀邦
同志第一次与我交谈时问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回答说:“我是给晚年的毛主席
做图书服务工作的,就是毛主席晚年的图书服务员。”耀邦同志说:“那我问你:主席
晚年是不是天天都看《金瓶梅》?”这是耀邦同志与我交谈时向我提的第一个问题。我说
:“说真话,毛主席晚年没有看过《金瓶梅》。我们是从1966年5月开始为毛主席做图书
服务工作的。毛主席每天看什么书我们都有登记,直到他老人家逝世,这10多年的时间
里,毛主席没有向我们要过《金瓶梅》,我们也没有发现他老人家看过《金瓶梅》,但
可以有把握地说,毛主席生前看过《金瓶梅》。”接着,我向耀邦同志汇报了毛主席先...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353
42
太不幸了,library.nu的藏书真全阿。有没有可以和library.nu媲美的地方?
t*n
发帖数: 14458
43
《周髀算经》新议
(陕)新登字001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周髀算经》新议/曲安京著一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
ISBN 7-224-06019-4
I周…Ⅱ曲·Ⅲ周髀算经一研究
1V P19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1)第094748号
(2)《周髀算经》的成书年代
假设我们把《周髀算经》的本文限定为商高与周公的问答,似乎其成书年代也就不
难断定了。可是,乾嘉以后,考据之学兴起,疑古之风日盛,到了现代,几乎所有的中
外学者都不得不接受这样的推断:不仅商高是后人假托的,甚至陈子也是后人虚构出来
的。于是,仅仅把商高问答看作《周髀算经》本文就不再有任何意义了。因此,许多学
者都将陈子问答以后的文字作为《周髀算经》全文的一个部分,不再加以区分。
如此一来,人们开始根据《周髀算经》中的内容推断它的成书年代。通常的方法可
以分成两类:天文学史专家,喜欢利用现代天文学手段,根据《周髀算经》中记录的一
些特殊的天文现象或数据,推算其应该出现的年代,并以此来确定其成书时代。例如,
日本学者能田忠亮便以《周髀算经》中的北极星(北极璇玑)到北天极的距离.归算出
其成书年代大约...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4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逆转不
了的。研究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批判尊儒反法思潮,必须认清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而要正确认识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就必须
弄清从秦 孝公到秦始皇这一百五十年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

“秦行...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45
汪士铎:“天国”与“末世”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4 20:04:18 2012, 美东)
那一年,汪士铎第一次见到,他从小熟悉的南京城禁卫如此森严。
那是咸丰三年(1853年),城外突然建起了数不清的坚实的营垒、高耸的望楼。每一营
垒,内有一道、外有三四道壕沟环绕,多者甚至有七八道壕沟,壕沟深八尺、宽六到八
尺不等……此前宽敞的城门也被砌窄,每处设巡守两人,士卒不许脱衣而寝。城内各街
亦建起更楼,若街有设馆,馆内又另置更楼……太平军占领南京后,严密的防备已经到
了“全城内外,在目如绘”的地步。
但是,这样的情形只会更加重一些人内心的恐惧,52岁的汪士铎就是如此,无论如何,
他已决定要逃离这座城市了。
1853年11月16日,汪士铎贿赂了一位采薪馆的头目,约好次日早饭后由其带出城外。第
二天,汪士铎装扮成书吏的样子,随人从守卫相对薄弱的南门出城,来到驯象门外一个
叫江疯子的人家。太平军管理采薪的人,写了一个发柴小帖给他,午饭后,汪士铎便由
江疯子带至山上。
上山后,江疯子伺机令汪士铎伏在地上,急忙拿杂草将其盖住,然后嘱咐他勿嗽勿动。
在乱草竹竿下面...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查士丁尼时代(一)史料
谈及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的西方世界,不论是西方和东方的历史读者首先想到的大概就是“黑暗的中世纪”,“野蛮的日耳曼人”之类令人窒息的字眼。这是长久以来 西欧中心史观(对于西方读者以及受其影响的东方读者)和“中国一直远远领先,最后才被勉强超越”史观(对于东方读者)酿成的思维定式。其实多拍一下脑袋我们就该想起来,罗马城完 蛋了,“罗马”可还没有完哪。事实上,公元6世纪中期,就在中国的南北朝战乱达到高潮的时候,东罗马帝国正步入后世普遍认为的所谓“黄金时代”。这个“黄金时代”的一切和这个时代的帝国统治者是那么的切切相关,人们因此通常直接把这个时代冠以这个统治者的大名:查士丁尼时代(the Age of Justinian)。
一 史料
笔者作此文的主要参考书有四本: T. E. Gregory的“A History of Byzantium”,
Edwards Gibbon有名的“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罗马帝国衰亡史),Procopius of Caesarea的“De Bellis”(“About the War... 阅读全帖
j****c
发帖数: 19908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迁看的都是哪些史料?
那他和他老爸所管理的国家档案馆(或者图书馆)里的藏书都有哪些呢?
秦始皇把六国的史书都烧掉了,周朝的各诸侯国的历史几乎看不到西周时期的,周王室所管理的据说从黄帝时代就流下来的各种“方子”和王室典籍也在王子朝逃亡楚国后毁掉了。这些史料老子应该都见到过
m******r
发帖数: 435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迁看的都是哪些史料?
官方史料确确实实地在秦始皇的焚书中被彻底毁去了,赖不到项羽头上。
还是以前的老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秦始皇本纪)
问题一,项羽烧了史书吗?
没有确切证据,大家不过都是在猜测。但是司马迁却看到了秦的史书——秦纪:
独有秦记,又不载日月,其文略不具。
秦纪的存留,至少某种角度可以说明,所谓项羽烧书,其事尚可商榷。
至于刘大魁的焚书辨,不过是后世某些人标新立异玩翻案的把戏而已:
大哥教我做论,无论怎样好人,翻他几句,他便打上几个圈;原谅坏人几句,他便说‘翻天妙手,与众不同‘。
问题二,秦有留副本吗?不知道。有人说李斯的话隐含这一点,但我看不出来。李斯原话在这里: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
只有博士官可以藏诗书,这里没有说是留副本,博士只有70人,完全是个摆设,
特备员弗用
。我们可以对照后来的清朝乾隆的禁书的做法,也是鼓励大家把书送到官府,说让官府留存一份副本,而实际上呢,2/3以上的都被损毁了,没有什么副本,就是一个欺骗手段。抄录副本费钱费力,又没有舆论压力,政府根本不屑于做:要么留存孤稿,要么损毁,最省事。
退一万步,就算...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周到秦朝时的华夷之争
嗯,古代藏书多在官方少数几个点,多以孤本形式存在,这个我信
不过我怀疑秦那个时代的法令执行严格程度,它刚刚征服天下
c******n
发帖数: 16403
50
2011年03月02日07:16 中国青年报
刘起釪
刘起釪
刘起釪一直觉得自己还能做研究,他还有太多事情没有做完。1947年在中央大学历
史系研究生毕业期间出版的《两周战国职官考》,已经过去60多年了,得重新改写与修
订;关于《左传》与《周礼》的专著也基本成稿,但还需增补些内容。
然而,在许多人看来,这已经是这个95岁的历史学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起码,
在他困居的这个位于南京市东南郊的养老院里,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
在过去的6年多里,在这家养老院一间10多平方米的病房中,刘起釪过着一种几乎与
世隔绝的困顿生活。与他相伴的,除了养老院的护工和同屋的另一个重病老人,还有简
单的饭菜,夹杂着药水和屎尿味的空气,以及大把无所事事的时光。
由于间歇性发作的帕金森症和老年痴呆,他无力行走,双手时常颤抖,并伴有长期
的大小便失禁。他双耳失聪,基本丧失了语言能力,只是偶尔从喉管里发出一些旁人难
以听懂的尖细声音。
如果不是一个偶然的机会,南京当地一家都市报的记者发现了他的存在,并刊发了
相关的报道,恐怕没有人会意识到,这个看起来已经走到生命尽头的老人,曾是中国历
史学界顶尖的学者之一。
在200...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