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l*****f 发帖数: 13466 | 4 语焉不详是这些人的特色。。。
又不是写论文
不过这种事情当然是说一个人了,难道江阴屠城之时能有两个壮烈女子同时写活人不及
死人香?
那个喝水什么的不排除袁枚添油加醋。。。记得读的时候就奇怪,那么紧急的时候,怎
么有时间写诗?而且其实啃手指头出不了多少血的 |
|
R*****G 发帖数: 1665 | 5 恩,历史上,就有人特别羡慕这个。比如袁枚,就扬言其实大观园就是他家的 |
|
R*****G 发帖数: 1665 |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妙玉粗考 哈哈,刘心武这个说法真tmd连薛大呆子都不如。和袁枚是一个德性,自个儿逛多了
妓院,染了风尘味,一恍眼就以为青楼那就是大观园。
状。还是很很新颖有趣的观点。 |
|
l*****f 发帖数: 13466 | 7 分特
虽然俺狠喜欢方以智,狠不喜欢辫子,也不得不说这位陈教授说的太牵强了。。。。还
理科唉,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俺只看到天外飞仙的假设,小心求证一点也木有。。。
红就是朱,月代表明,不能不说他比清朝文字狱还厉害~
他读过方的著作嘛,考证过方的生平么,如果写那么一本书,跟方来往的人诗文里有一
点点暗示么
相反曹雪芹的存在,以及他写红楼,可是当时人诗里提到过得,比如敦诚敦敏,比如袁枚
更何况曹雪芹开篇说的荒唐言,还有脂批所谓一芹一脂,人家毕生精力写成的,没有确
切证据,怎么能够否定
, |
|
a**u 发帖数: 7128 | 8 其他一些稍微有點名氣的作家,比他還遠古的, 留下東西都非常豐富。 雖然散失,
但還是一大堆。
曹留下的, 除了有疑問的”紅“外, 就只有“風箏製作說明書”。 我實在懷疑。
紅樓不是一般東東, 這樣的天才作者1千年出一個差不多。 曹, 可以說沒有一點旁證
可以說明他有這個文學能力。
袁枚 |
|
E*******r 发帖数: 308 | 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孔子殷人讲法好像出自这里:
“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既
歌 而入.當戶而坐.子貢聞之.曰.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梁木其壞.哲人其萎則吾
將安 放.夫子殆將病也.遂趨而入.夫子曰.賜.爾來何遲也.夏後氏殯於東階之上
.則猶在阼 也.殷人殯於兩楹之間.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
也.而丘也.殷人 也.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夫明王不興.而天下其孰能
宗予.予殆將死也.蓋寢疾七日而沒.”
搜出来是礼记,怎么记得是论语。。。
好像有人附会孔子还和殷王室有关连。。。$_$
子不语,哈哈。。。袁枚<子不语> 故事常常很无聊啊-_-#
不过看到一则帮董贤翻案的很好玩,哈哈,,,看古人的古人观蛮有意思。。。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0 补充三生石的典故和碑文:
三生石来源于佛家故事。在杭州灵隐下天竺法镜寺右侧后而的山坳里,走过一片茶园,
数户人家,由山脚往上走几步,就看到右手边的几丛乱石中的三生石。三生石是一块状
貌奇钦奇磊落的巨石,三个红色的篆字——“三生石”碗口般大小,刻在内侧很不显眼
。石头较光滑的一面,镌刻上一段东坡居士之《僧圆泽传》,使三生石名扬四海,千古
不衰。
唐代袁郊作《甘泽谣》,其中有一篇《圆观》,实为故事觞源。其后北宋朝时,苏东坡
删略袁郊旧篇,又写成《僧圆泽传》一文,故事大致未变,只是将主人公圆观改为了圆
泽。这是成语“三生有幸”的故事来源。
三生石的故事大意是:唐时李源与僧人圆泽相友善。一日二人相约同游蜀中峨眉山,圆
泽主张从长安走斜谷路,而李源则坚持从荆州走水路前往。圆泽拗不过李源,于是两人
走荆州水路。当二人走到南浦时,遇到一个怀孕三年却没有生育的女子。圆泽大哭说这
女子之所以三年不育,正是要等他前来投胎;他不想走荆州水路,正是想避开,如今遇
上了便不能避开了。李源很后悔,但也没有办法。圆泽三天后就死了,临终前与李源相
约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于杭州天竺寺外再相见。十三年后李源如期赴约,中秋月...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11 补充三生石的典故和碑文:
三生石来源于佛家故事。在杭州灵隐下天竺法镜寺右侧后而的山坳里,走过一片茶园,
数户人家,由山脚往上走几步,就看到右手边的几丛乱石中的三生石。三生石是一块状
貌奇钦奇磊落的巨石,三个红色的篆字——“三生石”碗口般大小,刻在内侧很不显眼
。石头较光滑的一面,镌刻上一段东坡居士之《僧圆泽传》,使三生石名扬四海,千古
不衰。
唐代袁郊作《甘泽谣》,其中有一篇《圆观》,实为故事觞源。其后北宋朝时,苏东坡
删略袁郊旧篇,又写成《僧圆泽传》一文,故事大致未变,只是将主人公圆观改为了圆
泽。这是成语“三生有幸”的故事来源。
三生石的故事大意是:唐时李源与僧人圆泽相友善。一日二人相约同游蜀中峨眉山,圆
泽主张从长安走斜谷路,而李源则坚持从荆州走水路前往。圆泽拗不过李源,于是两人
走荆州水路。当二人走到南浦时,遇到一个怀孕三年却没有生育的女子。圆泽大哭说这
女子之所以三年不育,正是要等他前来投胎;他不想走荆州水路,正是想避开,如今遇
上了便不能避开了。李源很后悔,但也没有办法。圆泽三天后就死了,临终前与李源相
约十三年后的中秋月夜于杭州天竺寺外再相见。十三年后李源如期赴约,中秋月...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d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Food
标 题: 古典小说里的地方名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7 18:47:08 2013, 美东)
http://www.xzbu.com/5/view-3741053.htm
古典小说里的地方名吃
发布日期:2012-12-05发布:www.xzbu.com
美文2012年第23期
王清和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
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现居住于美国新泽西州。除历史论著、译著外,在海内外发
表大量散文、诗、随笔、评论等,在多种报刊辟有专栏。近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出版有
《〈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活》《金瓶梅词话》(最新校点本)上下册等。
一次,显仁太后说:“最近子鱼大的很少。”王氏说:“我家里有的是,马上就孝
敬您一百条来。”她回来后告诉秦桧。秦桧责备她口无遮拦,无事生非。
秦桧与幕僚商量一番,于是进献了一百条青鱼。太后拍掌大笑说:“我说这个婆子
是个土鳖,果然不错。连青鱼和子鱼都分不清楚。”
秦桧拿出一百条子鱼不成问题,...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ood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Food
标 题: 古典小说里的地方名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27 18:47:08 2013, 美东)
http://www.xzbu.com/5/view-3741053.htm
古典小说里的地方名吃
发布日期:2012-12-05发布:www.xzbu.com
美文2012年第23期
王清和出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获学士、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
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工作。现居住于美国新泽西州。除历史论著、译著外,在海内外发
表大量散文、诗、随笔、评论等,在多种报刊辟有专栏。近年致力于文史研究,出版有
《〈金瓶梅〉揭密市井私生活》《金瓶梅词话》(最新校点本)上下册等。
一次,显仁太后说:“最近子鱼大的很少。”王氏说:“我家里有的是,马上就孝
敬您一百条来。”她回来后告诉秦桧。秦桧责备她口无遮拦,无事生非。
秦桧与幕僚商量一番,于是进献了一百条青鱼。太后拍掌大笑说:“我说这个婆子
是个土鳖,果然不错。连青鱼和子鱼都分不清楚。”
秦桧拿出一百条子鱼不成问题,...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3199 | 14 (鹅按:还是重口聊斋故事,还是于七旧闻;作者不详,应作于2007年前)
于七一案,连坐被诛者,栖霞、莱阳两县最多。一日俘数百人,尽戮于演武场中,碧血
满地,白骨撑天。”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的开篇笔底平易微澜下,实有汹涌,于七是蒲松龄的同
乡,前明武举人,满清定鼎天下后,于七在家乡召众起义。明史学家LYNN·A·STUVES
说“根据史实,十七世纪中叶的中国可以说没有一处能逃过兵祸的侵袭。”国势危殆之
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明代朝廷大员身上最先成了一句空话,自行溃败,望风
披靡,“闯至则降闯,献至则降献,一降不止则再”,倒是来自全国各地民间自发的抵
抗一直风起云涌,而揭竿斩木对抗铁甲兵骑无异于以卵击石。于七的起义最终被镇压,
接下来的连坐诛杀让胶东大地哀鸿遍野,人烟杳迹。尽管满清残酷的文字狱让史家和文
人噤若寒蝉,但骇人的历史至今仍透过零星的文字滴血,如袁枚《子不语·人面豆》记
述“山东于七之乱,人死者多。平定后,田中黄豆生形如人面,老少男妇,而耳目口鼻
俱全,自颈以下皆有血影,土人呼为人面豆。”蒲松龄另有《鬼隶》“北兵大至,屠济
南,扛尸百万”。
国殇背后是万千黎民的家...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15 文人掌握美食话语权
曹丕在《典论》中云:“一世长者知居处,三世长者知服食。”便是说,三辈子做
官,方懂得穿衣吃饭。
中国美食史上,掌握话语权的并非厨师,而是文人。他们中的多数人并不会做菜,
但对美食却有着天然的热爱和追求。凭着手中的一支笔,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一篇篇或臆
想或具操作性的菜谱。袁枚的《随园食单》,以其条理清晰的讲解成为离我们最近的古
代食谱,精致浪漫的江南菜式让如今的不少女性对这位隔世“大厨”充满了迷恋和想象
。同样是清代的美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篇”则提倡清淡、自然的饮食观,
与现代很多健康养生理念十分相近。而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则记录了很多
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比如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等,现代的“苏锡
帮”菜肴多出自这本菜谱。
文人菜系中最为人熟知的当属“红楼菜”。《红楼梦》中的食谱菜单受到考据学家
和美食家们的重视和青睐,有关这一菜系的研究专著洋洋洒洒不下几十本。另一位在自
己的小说中大费笔墨描写美食的作家是金庸,在其作品《射雕英雄传》中,黄蓉为师父
洪七公费心制作了多道美食。2011年5月,800年前一本记录金华主流菜系的古菜谱《吴
... 阅读全帖 |
|
R*****g 发帖数: 682 | 16 月饼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
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
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
,名曰“胡饼”。
据说起源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
月饼赏赐进士。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
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
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
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
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
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
京、津、苏、广、...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7 最近,在国内迅速窜红一首五绝《苔》,那是清朝大才子袁枚的作品。
《苔》
白日不到处, 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刚读这首诗,眼前一亮,高声叫好。 人微志大,立意高远,充满了自立自勉
向上向高的正能量。
转头一想,纳闷了,这么一首好诗为什么以前不大众? 窦疑顿生。
问题出在哪儿呢? 必有缘故。
有人看到过苔花吗?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苔藓植物实属低等生物,不会开花没有果实,只靠孢子繁殖后代。
问题就出在这里,这首诗提到的苔花,在现实世界根本不存在,不符合常识。
如果为一个不现实的志向奋斗,你说会有意义吗?
因此,中国文人还是很识货的。以往从未有人提起这首《苔》,由于它的意思
虽佳但有大大的缺陷。
据而言之,这首诗完全不必要如此大力宣传。
假如知道了真相,谁还会一个永远不可能的梦想而努力呢?
假若奋斗了努力了,但最后还是井中捞月一场空,那还不是命中注定?
我们需要激励大家,激励学生,但这首《苔》不合适! |
|
发帖数: 1 | 18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这首诗是清朝诗人袁枚写的,名为《苔》。最近,这首诗被一位叫梁俊的乡村老师和
和他的学生小梁在舞台上,经过谱曲演绎后,一夜之间便火爆全国。诗歌的意境、朴实
无华却如天籁的歌声,让亿万国人在电视机前无知无觉的落泪。
这首名不经传,孤独了300年的小诗,为何能瞬间就让中国人记住?又为何频频惹人
泪目?乡村的梁老师这样解释说,他想通过这首诗告诉山里的孩子们,“不要轻看了自
己”。在他心中,山里的的孩子们也一样绽放自己的辉煌,等来独属于自己的时刻。或
许,就如梁老师所言,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首小诗中读出感动还有那生命的意义。
每个人都是平等的,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该如何放大生命的价值我想有无数的可能
。大千世界,有的人可能如一滴水,一朵花,有的人可能如一棵小草,有的人或许天生
就就被幸运垂怜,有的人或许习惯被人生忽略,或被放逐。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
但是可以调整自己向前冲的的姿势、掌握自己加速的时机、激发无穷潜力。
生命的魅力也正是如此,没有谁生来高贵,没有谁总是一直似鸿毛轻,只要能绽放
光华,便是最美的人间图景。 |
|
r******g 发帖数: 691 | 19 袁枚也许借用了王维辛夷坞的创意: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
|
z****u 发帖数: 3461 | 20 http://comic.qq.com/a/20130828/010245.htm
业界消息腾讯动漫 [微博] 2013-08-28 10:40我要分享 8
1993年8月20日,《画书大王》漫画半月刊创刊号面世,到1994 年8月第24期被停刊,
一年而夭。这份杂志是借鉴影视手法讲故事的新一代漫画,也就是现在说的动漫,与流
行歌曲、电视剧同属大众文化,都是随着改革开放大潮从海外引进到我国的。人们不解
的是,为什么首份新型漫画杂志在襁褓中就被封杀?原因是什么?停刊对我国漫画的起
步和发展产生了什么作用?不少人这样问我,我一直没有回答。适逢20年之祭,将其前
因后果向公众做一个交代。以往事为鉴,有助于清醒,也有益于未来。
在连环画面临绝境和海外漫画大发展背景下诞生
1992年,在电视文化冲击下,中国连环画正面临绝境,连环画书几乎从所有的书店消失
,然而来自香港的一缕曙光却透出了另一番景象,那就是香港漫画正在如火如荼爆发式
地大发展。漫画家黄玉郎凭一支笔、一部连载漫画《龙虎门》打造了他的“玉皇朝”,
并奇迹般进入股票市场。“画漫画也能上市?” 这句惊问出自一位著名企业家,也同
样是许多港人...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2025 | 21 作者:木云土 提交日期:2005-7-22 14:27:41
我写作水平太滥,都说《子不语》好看,所以用有限的汉语知识,翻译成白话文给大
家看看。
李通判
广西有一个叫李通判的,非常有钱,家里面养了七个美妙如花的姬妾,拥有的珍宝堆
积的象山一样高。李通判在27岁的时候生病死掉了。他家里有个老仆人,向来都是忠诚的
,对他主人这么年轻去世非常伤心,和那七个姬妾共同设置了灵堂来祭奠。可是忽然,有
一个道士闯了进来,手里面拿了一本公德簿,说来化缘,老仆人斥责他说:“我们家主人
刚刚英年早逝,顾不上施舍你了。”,道士笑着说:“你也在想让你的主人复活吧?我可
以做法,让他起死回生。”,老仆人下了一跳,赶紧去跟七个美女去说这件事情,美女们
都很惊讶,赶紧出来会见那个道人,可是道士已经走了。老仆人和众美女都后悔慢待了神
仙,结果让神仙走掉了,都互相指责。
过了几天,老仆人去市集买东西,在路上碰到了那个道士,老仆人惊喜异常,赶忙拉
住他,跪下来求他回去复活自己的主人。道士说:“我不是骗你能复活你的主人,阴间有
条例:死去的人要还阳,必须有人来替代。恐怕你们家没有人愿意代他死吧,所以我走了
。”,老仆 |
|
h******y 发帖数: 2025 | 22 蔡书生
杭州北关门外有一所房子,经常闹鬼,人都不敢居住,所以把房子锁的严严实实的
。有一个书生姓蔡,想要买这所房子。人们都告诉他危险,蔡书生不听。买好房子以后,
他的家人都不愿意去住,于是蔡书生自己一个人去房子里点着灯烛坐着,到了半夜,只见
有一个美女飘然而来,脖子上系着红绸子,向蔡书生盈盈拜下,随后在房梁上系了一根绳
子,伸着脖子就套进去了,蔡先生一点都不害怕,,那美女又系了一根绳子在旁边,向蔡
先生微笑招手,蔡先生伸了脚一只进去,美女笑着说:“您错了呢!”,蔡先生微微一笑
:“是你错了才有今天,我可没有错!”,美女鬼莞尔一笑,又一次深深拜倒,飘然而去
。从此以后,再没有发生怪异的事情,蔡先生也高中及第,后来有人说,这个人士就是布
政使蔡炳候。 |
|
h******y 发帖数: 2025 | 23 南昌士人
江南南昌南昌县有几个读书人,在北兰寺上学,有一个年长的和一个年轻的关系非常
好。一天,年长的人回家乡探亲,却暴死在家中,年轻的不知道这件事情,仍然在寺中读
书。
晚上读完书正准备睡觉的时候,看到年长的披了一个草席进来了,随即坐到床边抚摸
着年轻的人的背说:“我和您离开还不到十天,竟然得了急病暴死,我现在是一只鬼呀,
放不下你我的友情,所以特地来告别的。”,年轻的人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死掉的这个
人说:“我如果要害你,怎么会直接告诉你我是鬼呢?兄弟你别怕,我来是有些身后的事
情想拜托你。”
年轻的人心里稍微平静了一些,问道:“是什么事情呢?”鬼说道:“我有一个老母
亲,七十多岁了,妻子还不到三十,能有几斛米吃,这辈子也就够了,希望您可以送去,
这是第一个;我有些文稿还没能出版,希望您能帮我联系出版社出版,使我的名字不至于
那么快被人忘记,这是第二个请求;我还欠卖笔的人好几千铜钱,还没有换,希望您能帮
我还掉,这是第三个请求。”年轻的人赶紧答应,死掉的人站起来说:“既然您都答应了
,那我就走了。”说完就要起身离开。
年轻的人看到死掉的人很有礼貌,和平常没有什么区别,也就不怎么害怕 |
|
h******y 发帖数: 2025 | 24 曾虚舟
康熙年间,有一个叫曾虚舟的人,自称是四川荣昌县的人,举止疯疯癫癫,预言事情
非常准,他到的地方,男女老幼都避开她走,虚舟嬉笑怒骂,所说的话都刚好说到别人的
隐私和痛楚。他和别人和蔼的说话,那人大哭着离开;他大声怒骂别人,被骂的人反而高
兴的不得了,只有和他说话的人知道他在说什么,别人都无法知道。
杭州泸溪县行政长官王子坚,被罢官回家,有人说他的祖坟风水不好。王子坚想迁坟
却没迁成,听说虚舟刚好来了,就跑去想问问他。正碰到虚舟拿了个大棒子在高台上演讲
,好多人挤在周围,王子坚过不去,正着急的时候,虚舟看到子坚来了,远远的拿大棒子
指着他,骂道:“你别过来!你别过来! 你来是想挖出尸骨!绝对不行!绝对不行!”
,子坚惊恐万分,赶紧跑回去了,后来,子坚的儿子王文璇做官做到了御史。
钟孝廉
我同年的同学叫邵又房,从小跟随一个叫钟孝廉的人,和我也很熟,钟先生是个非常
正直的人,平时不苟言笑,和邵又房在一起起居。一天半夜,钟先生忽然惊醒,哭着说:
“我要死了啊!” 又房忙问为什么,他说:“我梦见有两个官差从地低下冒了出来,来
到我床前拉我走,路是那么遥远,漫天黄沙,遍地白草,见不到一个人影 |
|
h******y 发帖数: 2025 | 25 酆都知县
四川丰都县,民间都传说是人间和阴间的交界处。县里有一口深井,百姓们每年都烧
纸钱等东西,差不多要花三仟两黄金,这叫做:“阴间行政管理费。”,如果因为嫌贵不
缴或者少缴的话,必然会出现瘟疫(猪链球菌!!?!?!)。在清朝刚建立不久的时候
,有个叫刘纲的知县来这里上任,听说有这样的事情,马上下令禁止,大家都议论纷纷,
但是县令的决心是很大的。大家就跟他说:“如果你要这么做,必须和那些阴间的鬼神说
清楚才可以。”,县令说:“鬼神在什么地方?”,大家说:“鬼神就在井底,没有人敢
下去。”,县令坚定的说:“为了百姓,死又有什么!我自己去!”,随后命令随从取来
一根长绳,绑在身上就要下去。
大家都挽留他,县令一定要下去。有一个门人叫做李诜的,是一个性格豪放的人,向
县令请求道:“我想知道鬼神的样子,让我和您一起去吧。”县令想阻止他,但是李诜不
同意,所以二人就一起下去了。
下到大概五丈深的样子,周围居然又从漆黑一片变的明亮起来了。看到了城镇,乡村
,就和阳间的非常象。这里的人身材很矮小,太阳照着,可是地下没有影子,在半空中飞
来飞去,还说:“在这里的人不知道有大地呢。”,他们见到县令来了 |
|
h******y 发帖数: 2025 | 26 1、狼军师
有个姓钱的人,一天晚上从市集回来往家走,经过山间小路的时候,忽然从旁边蹿出
几十只狼,围上来要吃他。情急之下,姓钱的急中生智,看到路边有很多农家堆积的木柴
,有好几丈那么高,就赶紧爬上去躲起来。这些狼爬不上去,但是没有走,都在柴堆下面
,其中有几只马上跑掉了。没过多长时间,它们抬着一只野兽一起回来了,野兽坐在中间
,那情形就像轿夫抬着当官的一样。狼们把耳朵凑在那野兽的嘴边,好象在听它秘授机宜
。过了没一会,就各自跳起来,开始从下面抽出柴堆的柴,很快柴堆就要散了。姓钱的吓
坏了,大声喊救命。
这时,正好有一群砍柴的人经过,听见他的叫声,就大喊着冲过来,把狼都吓跑了,
只剩下被抬来的那只野兽,姓钱的和砍柴的都很奇怪,一起研究它。这个怪兽长的像狼但
又不是狼,圆眼睛,短脖子,嘴很长,牙齿突出,后腿很长但是很软,不能自己站着,叫
的声音像猿。姓钱的说:“怪了,我跟你无冤无仇,为什么给狼出主意害我?”那怪兽一
边磕头一边哀伤的叫着,看上去特别后悔的样子。
后来姓钱的和砍柴的一起把它拎到前面村子的酒馆里,做熟吃了。
2、几上弓鞋
跟我一样大的一个人(名字太乱了,没看懂)很老才得了一个儿 |
|
h******y 发帖数: 2025 | 27 缢鬼申冤
新安有个叫赵天如的,在姓黄的人家当先生。夏天赵老师怕热,晚上总是睡不着觉,
就跟东家请求换个地方睡。东家给他找了好几个地方,他都不满意,只有一个有楼的院子
里花木繁多,还时不时有凉风吹来,赵天如很喜欢。但是东家好象不是太乐意的样子。赵
老师怀疑这里离东家家里的内房太近。东家说:“不是,这里头有鬼,所以才没敢让你住
啊。”赵天如说:“那倒没事!”就把床搬过来,晚上躺在床上,点着蜡烛等着。
半夜的时候,忽然听见房梁上有声音,抬头一看,就看见一双绣花鞋,是个二十多岁
的美人,靠着栏杆凝望月色,又拿出妆奁梳洗。然后慢慢走到阁楼上,揭起盖着瓦片的屋
脊,拿出六封银子放在桌子上,一边摆弄,一边叹气。好半天,才包好了又藏在屋瓦的缝
隙中,把瓦片盖好,回来站在赵天如床前,想掀开帐帘。赵天如跳下床大喝,那女子抽身
就跑,赵天如又追出门去,直跑到楼下,看那女子跑进后园的竹林里就不见了。赵天如偷
偷一看,那有一个新棺材,心里知道肯定是它干的好事。
第二天赵天如就去找东家,问:“后园的那个鬼是不是上吊死的?是你家的什么人啊
?”东家一听就伤心的哭了,说:那是我的爱妾张氏,特别聪明,平时就掌管家里的出 |
|
h******y 发帖数: 2025 | 28 作者:雀雀有根金羽毛 回复日期:2005-8-9 17:22:00
7 赵氏三世为神
众所周知,常州赵恭毅公是康熙时候的名臣,他去世以后,有个以前认识他的姓过的
苏州人在洞庭湖划船游玩的时候,看见一艘大船顺着风就开过来了,旗子和灯笼上都写着
“湖广城隍司”几个大字,他觉得很奇怪,就追上去看,发现赵恭毅公正襟坐在船里,正
在桌子前面处理事务呢。
又有一位陆子静先生,会请神,有一次设坛做法到了二天门外面,看见赵恭毅公正在
二天门里禀报事务。赵恭毅公的儿子侍读,因为是臣子的孩子,当时在肃州从军打仗,得
知恭毅公去世的消息,被准许回家奔丧,侍读伤心生病,每次发病的时候都瞪着眼睛叫嚷
:“吐的满地都是,让人这么难堪,我怎么还能当得起这个职务啊?”大家问是什么职务
。他就说:“痰火司。”家里人都不知道什么痰火司是什么神。第二天,赶紧到东岳行宫
去拜,看见两边的神像里果然有痰火司神。后来他去世的时候,有人看见痰火司的灯笼进
了大门。
过了一年,恭毅公的妹妹也生病了,不省人事,恍惚中到了一个衙门口,看见恭毅公
从里面出面,看见她以后大吃一惊,问:“妹妹?你怎么到这来了?”就赶紧把她让进来
,聊家里 |
|
m*****o 发帖数: 408 | 29 首先,我们得清楚中国僵尸和西方丧尸的区别,其次,我们要弄清楚这两个种族的等级
体系和力量体系,最后,我们再来分析这场大战的结局。
1 种族介绍篇
1.1 中国僵尸
僵尸是受日月精华影响而变成的妖怪。据清朝中叶著名文学家袁枚于公元1788年撰写的
《子不语》及记载,僵尸分成八个品种: 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
尸、不化骨。
紫僵,最低级的僵尸,为刚成型之形态。死后身体呈紫色确实是存在的,不过不是恐怖
片里那样的僵尸,只是一具尸体罢了。身体呈紫色是因为中了一种植物毒素,身体血液
被染成紫色死后蔓延到全身。不过这种毒素不能保持身体不腐烂,要想不腐烂还要有其
它条件。运功时身体呈现紫色,带起的尸气,随着功力的增加,尸气带有的紫气会越浓
,有可以使用一些历代僵尸先辈创下的法术。
白僵,已摆脱腐坏之气困扰,并开始具备妖气。尸体体内的血液流失,本命尸气渐生,
尸体呈白色状。白僵尸行动迟缓,非常容易对付,它极怕阳光,也怕火,怕水、怕鸡、
怕狗、怕人。
绿僵,肤色转绿,为地上僵尸之高级形态,恢复一部分生前记忆,智商逐步提高。尸体
散发出的尸气和僵尸身上的毛发,由淡白色向幽绿色转变。和白僵相...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227 | 30 发信人: LVMz(帝都), 信区: Ghost
标题: 鬼节说鬼——鬼的归宿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Sep 7 10:31:19 2017,GMT)
鬼节论鬼——鬼的归宿
俗话说,上坟念报低——糊弄鬼。俏皮而深刻,值得玩味。国人有敬鬼的传统,但
实际上,于鬼却颇乏敞意,以糊弄为主。如供飨,以美食示鬼曰,吃吧吃吧,转脸即自
食之或分而食之,无以忌。
中国传统文化里,糊弄鬼、欺负鬼、冒充鬼的故事很多,但今天想探讨一个问题,
就是,鬼最后去哪里了?这里有两个疑问,一是鬼去了地府,这么多年,肯定鬼满为患
了。常说的投胎轮回,问题更大。鬼都投胎去了,后人还祭奠个肾。古人把人死为鬼作
为常态,他们是怎么解释的,一查,还真热闹,真是大出意外啊。
首先明确一点,并不是每个人死后都会成为鬼的。除鬼之外,还有神。《礼记》指
出,“庶人庶士无庙,死曰鬼。”贵族因为在庙里享受供飨,就成为了神,只有庶人,
也就是老百姓才去做鬼。所谓穷鬼者也。但并不是所有贵人都能:建庙,这是一个极严
肃的事情。所以,就有了诸葛亮死了,政府迟迟不给立庙,而民间自发立庙的情形。
... 阅读全帖 |
|
v*****n 发帖数: 133 | 31 我无法准确地回忆起,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新鲜怪诞的名词:写食主义及写食主义者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本怪诞的书叫《西红柿炒自己》,作家们用所谓的食谱来包
装自己。
最先看见这个词汇是在《南方周末》的专栏上,一个叫沈宏非的家伙开了一间叫“写
食主义”的“饮食铺子”。看了才知道所谓“写食主义者”无非就是“喜食、写食并将进
食作为人生哲学者”,即美食家,无聊的帮闲文人。可以说,中国的“写食主义者”层出
不穷,在我们这个科学之风不盛,而食文化大行其道的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家。在古
代,最负盛名的美食家有易牙、伊尹、苏东坡、白居易、曹雪芹、袁枚等。
白居易任左赞善大夫时,因和权贵互不欣赏,“主动”下野,他放弃了早年追求的
淡泊生活,把有限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无限的吃喝上,在府内常常大宴宾客,不醉不归。有
一次,他突发奇想,在宽阔的湖面上停泊游船数只,将美酒佳肴事先装入百余个油篓中系
紧后沉入水底,当宾客们在湖面上乘船游览觉得饥肠辘辘,要求主人开饭时,白居易便一
声号令,这时婢女牵绳提出油篓,摆开船宴,众人皆大喜过望,啧啧称奇。
特别是曹雪芹,一部《红楼梦》里写了多少吃食、多少吃事?荣、宁二府简直 |
|
w********h 发帖数: 12367 | 32 清代三家诗说简析
张力夫 发布时间: 2007-04-28 09:27 光明日报
清代诗之理论随着诗话发展达到空前的高峰,出现了不少诗论之集大成者,如王士
祯、沈德潜、袁枚。
王士祯与神韵说
王士祯论诗崇尚风雅。同时他又说:“为诗要先从风致入手,久之要造于平淡。”
做诗要先求有风致,最终要造和平淡远之风致,这是他推崇的诗之最高境界,也就是他
所提
倡的神韵境界。王士祯在《分甘余话》中提到:“或问‘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之说。
答曰:太白诗‘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余亦能高咏,斯
人不可闻。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襄阳(孟浩然)诗‘挂席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常读远公传,永怀尘外踪。东林不可见,日暮空闻钟。’
诗至此,色相俱空,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画家所谓逸品是也。”这里提到的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就是神韵说的重要概念。王士
祯论诗受唐代司空图、宋代严羽的影响,讲究兴寄和神趣,讲究“味在酸咸之外。”意
思是做诗要不露痕迹,不可肤浅直白,又不可雕琢太过,“近之不浮,远之无尽,神到
不可凑泊。”通俗点讲就 |
|
x*n 发帖数: 305 | 33 顾梁汾赋“赎命词”
金庸
http://www.wenyi.com/literature/JINYONG/jysw/jysb3.htm
梁羽生兄在这随笔中连谈了三次纳兰容若,曾提到他救吴兆骞(汉槎)的事,这个
故事说起来倒也有趣,不妨比较详细的谈谈。
吴兆骞是江苏吴江人,从小就很聪明,因之也颇为狂放骄傲。据笔记小说上说,他
在私塾里念书时,见桌上有同学们除下来的帽子,常拿来小便。同学们报告老师,老师
自然责问他,他的理由是:“与其放在俗人头上,还不如拿来盛小便。”
老师叹息说:“这孩子将来必定会因名气大而惹祸!”这话说得很不错,在封建皇朝中
,名气大正是惹祸的重要原因。
另一部笔记中还说他一件逸事:有一次他与几位朋友同出吴江县东门,路上忽对汪
钝翁说:“江东无我,卿当独秀!”(本为刘宋时袁淑语)旁人为之侧目。
吴兆骞虽然狂放,但颇有点才气,对朋友也很有热情。吴梅村把他与陈其年、彭古
晋三人合称,名之为“江左三凤凰”。吴的诗风格遒劲,当时传诵的名句有“山空春雨
白,江迥暮潮青”,“羌笛关山千里暮,江云鸿雁万家秋”等。他的诗集叫做“秋笳集
”,袁枚“随园诗话”中说他原本七子而自出精神。
至 |
|
h****t 发帖数: 1640 | 34 没有韵,当然可以是诗歌。许多现代诗全不用韵,至于古诗,也有,看看袁枚的随园诗
话吧。
这个东西,如同信仰一般,谁也说服不了谁,呵呵。 |
|
h****t 发帖数: 1640 | 35 钢琴
历历黑白恨水澜,萧萧落木坠琴弦。
折戟项羽悲天意,念国肖邦碎指尖。
函谷云低声断线,乌江水冷梦飞烟。
寂音只为子期死,泣玉方知广陵绝。
哈哈,还有自己往刀口上送的,既然如此,送上门的买卖,岂能不做?
此事问题颇多。
历历黑白恨水澜,萧萧落木坠琴弦。--- “恨”字似乎下笔太重,没有任何铺垫伏笔,
却突兀而来,是否不大合适?一般而言,开始笔调淡些,有了铺垫烘托之后,可用“狠
”招。
萧萧落木坠琴弦 --- 此句似乎不错。
而问题最大的是后面,苍天啊,大地啊,你一共用了 6个典故!一下子把读者给砸晕了
,不知道诗意的指向。
记得袁枚在随园诗话里面曾说,有一书生一诗而用数典,罗列堆砌,被他恶骂了一通。
你可以 google 一下看看。
实际上,你不妨一联写景,或者抒情,只有一联用典就可以了。
减肥,减肥,要轻装上阵! |
|
|
|
M******8 发帖数: 8425 | 38 《鹤冲天》一词少年放荡。失在过真。没事儿吹吹牛也好,要写就要学学清真什么的,
伪饰伪饰,一篇艳词也要四平八稳才好,嘿嘿。
想起袁枚说有尚书索要作品集,正好他刚刻个“钱塘苏小是同乡”的印鉴,不小心就给
用上了。尚书教训他,他一开始觉得理亏低头听着;后来被说烦了,直接给顶回去,说
人家苏小留名后世,尚书你能么?哈哈
不过这家伙聪明,后来就不做官了,“六朝山水落尊前”去了。下笔就是“英雄""美人
”,“顾周郎"三字用了不下两三处,看多了颇觉恶趣味。
“放浪形骸之外”,也要待天时啊,不是时候的放浪,徒惹xxxxx..... |
|
h****t 发帖数: 1640 | 39 6:落叶 cxl
月出栖远岱,叶落思归根。
常恨人扫叶,此身不随心。
上次《分别天涯》活动,也看到 cxl, 不甚足道。这次却令人眼睛一亮。
五绝最难写,若无好的立意和俊句,诗很难立。而此五绝,却颇令人赞赏。
纵观全篇,首句未佳,甚至是强对下句,可有可无。第二句承上启下,必要却平平无奇。
而3,4 句,却深得五绝妙处。“常恨人扫叶”,只是荡开笔锋,单看也没有什么,但
是借此引出 “此身不随心”。一开一合,诗意顿出,动人心魄。
叶落本欲归根,却不料被人扫去,而不能顺意随心,大违初衷,其中滋味令人品思无限。
全诗以物寓人,正如袁枚所言,诗有言外之意,则自进一层。 |
|
f*******y 发帖数: 8358 | 40 海参兄发言,很是高明。我也来几句。
我觉得诗有很多种,有的很有张力,有的很平淡。但无外乎意境二字,意就是立意,包
括深刻的思想和真挚的感情,境就是描述一个环境,用来充分的表达意。所以诗就是以
境达意。诗本身有很多层次,一个是字面层次,一个是描摹层次,最后是思想层次。好
的诗应该兼顾这三个层次。
淡的诗,总觉得乏味和读不进去。自己下笔,喜欢奇句峻语,剑拔弩张,比如 “水阔
一帆远,月冷数星稀”这样的句子。
,体会不深。
,心性自然不同,这时口味也才由“浓”转 “淡”,逐渐体会古人所言“诗到清平能
动主, 花虽富贵不娇人”之意境。此时写诗,对于分寸最是小心。以前是唯恐不夺人眼
目,唯恐别人看不懂,恨
”。这个似乎也是袁枚中年之后的体悟,他早期的作品,也多绮丽峻拔。淡极始知花更
艳,这样的淡,实际上不是平淡,而是浓后之淡,是留白,是休止符,如果用心去读,
无声之处更动人心魄。
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等等。个中恬淡意味,如同清
茶一般,需要静心品思,才得其妙。 |
|
h****t 发帖数: 1640 | 41 包子谬赞。
现在读诗的确与以前不同了,以前是观赏性质,而现在是属于印证性质。
最近读袁枚诗集,其中有一首赠别其好友程鱼门的诗,首句说:
中年容易动深情。。。。
其他的不记得了。如果是 10 年前读此,俺一定对此扫眼而过,但是现在,感觉其真是
挚言至言。因为 10 年前,以为一切都很容易,离合悲欢并不在意,就像你的“离席笑
唱阳关调”一样。 |
|
h****t 发帖数: 1640 | 42 如此可壮诗胆,却无益于养其诗心。
这是袁枚老爷子说的。 |
|
M******8 发帖数: 8425 | 43 在俺看来,杨公子(杨慎)诗话似读书笔记,又似长者教人。一事一典,无不耐心注明
。而甚少批评,或者说甚少提出自己主旨。而在某处好不容易才点明“温柔敦厚”四字
,俺看到时,不禁要泪奔,急死俺了,半日才言明。娓娓道来,则又似良友。真温柔人
儿。
袁才子(袁枚)则任气使兴,生怕人家不知他如何作想,开篇就议论“古英雄未遇时常
无大志”,到处宣传性啊灵的,还常常自负护花云云。惹人莞尔。
然而杨公子虽然温柔,仍要低眉于古今第一温柔人:况公子周颐。作词话多赞语少讽词
。记刘改之焚化身美人之古琴,评曰“改之宜先自焚其稿”,笑翻。改之直回他重色轻
友可也,哈哈。"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吾
苍茫独立於寂寞无人之区,忽有匪夷所思之一念,自沉冥杳霭中来",有境界。
静庵自谓“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一个“拈”字多少自得。
陈廷焯著白雨斋词话滔滔不绝,也是一个能说的。不愧“沉郁”论者。犹记鹿潭一小词
云“燕子不曾来,小院阴阴雨;一角阑干聚落花,此是春归处”。当日读书时在图书馆
借书看的,没舍得花钱买。
然而俺不禁感慨,读诗须从诗中读,读到诗话诗已无。哈哈 |
|
M******8 发帖数: 8425 | 44 呃。。。这个问题太大了,:)喜欢的也有,不喜欢的比较多。
王国维算是俺喜欢的一个。当初一看见“江湖寥落尔安归”就被抓住了,追了几年。
黄景仁也算。虽然俺经常批评他。有一阵子俺天天看他的集子。还附庸风雅用他的句子
起头作了些七律;)
俺对袁枚很纠结。这个人太任气了,跟俺性格不符。可是有时候俺还是蛮喜欢他的句子。
顾梁汾蒋鹿潭都还不错。纳兰太娘了点,他的集子当年手不释卷的,终于觉得腻味了。
龚自珍也还可以。总觉得他们写起来放的太厉害了,有时候不太像诗了。
看李渔的剧本多一点。
还记得明代有个人(忘名字了)写了首梅花诗还不错,说“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俺经常喜欢把最后一句写成“诗人风味似梦寐也”,而不是“诗人风味似,梦寐也应
思”。很好玩:)
太散乱了,回头俺好好整理一下。 |
|
M******8 发帖数: 8425 | 45 倒,居然还有一个:
十二号选手:.hycent (天地远行客)
40.
也较柴米也计盐,七事知味已中年
今夜心上重温摩,遥梦和雨到灯前
久旱无霖苗欲干,忧盼农家最难眠
夜醒恰闻门响动,阿母披星去灌田
蝉噪风死炎火悬,锄禾端得趁午天
归家休道浓荫好,还顶汗巾入灶间
七斤芦鸡叫窝喧,忙厨阿母喜忧参
且喜油盐今有着,还斥小儿嘴又馋
筹算在心包在肩,山行八里喜卖烟
可恨小吏多压价,短却儿女新衣衫
午集买得酱醋盐,空腹归家急做餐
街旁叫卖岂不好,我恶腥膻母为钱
临考课忙久不还,背囊提兜送粮钱
左有半月换洗服,右有酱菜自家腌
漫忆慈亲记苦艰,忆到情动泪先酸
衣食渐丰今莫喜,已是茫茫永隔川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iterature/31187539.html
这个不好砍。分寸不好把握。
按说此诗乃极伤心事,俺都不忍卒读;又何苦来砍。
T mm你不厚道啊。。。。
说起怀念母亲,俺第一时间想起李密《陈情表》,虽然那个不是说母亲,然而其意通也
;第二想起袁枚《祭妹文》。。。。。读书不多,见笑了。
诗中悼亡之作,终觉其情浅淡。
夫子云,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 |
|
M******8 发帖数: 8425 | 46 没有啦,味不同的。对了,俺曾经看过袁枚写的一首九言所谓“诗”,就是同韵;俺朋
友还给捧臭脚,让俺猛拍回去;后来他自觉的把那首“诗”归到“曲”的范畴啦。。。
哈哈 |
|
M******8 发帖数: 8425 | 47 味是仄声字,所以不同啊。。。。。不过袁枚那个确实是同韵,念起来很怪的。。。 |
|
M******8 发帖数: 8425 | 48 非也,从四言到5,6,7,8,9到曲,实际上是走下坡路的。。。这个袁枚也说过,虽
然那家伙非常的不厚古。。。 |
|
|
M******8 发帖数: 8425 | 50 还好还好,所谓“佳人”都跑到袁枚诗里头去了,所以剩下的就不怎么佳了。。。哈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