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褐矮星
1 (共1页)
n******e
发帖数: 623
1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科学家发现“最冷”褐矮星
2011年03月25日 来源: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3/25/c_121229284.htm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23日说,发现一颗已知温度最低的褐矮星。它的表面温度
为100摄氏度左右。
德新社报道,欧洲南方天文台先前利用位于智利的甚大望远镜,观测到一个距离地
球大约75光年的星系。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后在美国夏威夷用两个天文望远镜观测
,发现这一星系由两颗褐矮星组成。
其中一颗褐矮星表面温度为100摄氏度左右,仅相当于一杯咖啡或桑拿浴室的热
度。天文学家把这颗褐矮星标记为CFBDSIR 1458+10B,称它是已知“最冷”褐矮星。
相比之下,太阳表面温度则高不少,为5500摄氏度。
褐矮星是一种“流产恒星”,大小介于普通恒星和行星之间,形成过程与恒星相似
。不过,由于质量太小,褐矮星无法在中心产生足够的压力引发氢核聚变,因而无法像
普通恒星一样发出强烈光线,难以观测。
这颗“最冷”褐矮星相关研究报告将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天体物理学杂志》上。
研究报告第一作者、夏威夷大学天文学研究所的马克尔·刘说:“我们预计,这种
温度...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3968
2
NTT望远镜:褐矮星的形成和恒星的形成相类似
——在猎户座的星云中发现了非常年轻的亚恒星
译:Jack
概要:
一支由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组成的队伍进来宣布:在猎户座星云中,发现了一个奇怪
的现象:有很多的暗物体,它的周围围绕着尘埃盘,这些科学家们相信,这些暗物质可能
就是最近形成的褐矮星。
这次的发现归功于La Silla天文台的SOFI。它是一个特殊的红外线感应器。它在探求
亚恒星的起源和性质方面的能力是出众的,所谓的“亚恒星”也就是褐矮星了。
特别的,这些结果说明了褐矮星和恒星的起源相似,同时也说明了在性质方面,褐矮
星与恒星接近——而不是行星——也就可能有伴随的行星系统的出现。
此外,尘埃盘的出现确定了这个褐矮星团中的成员关系,也确定了这信的暗物体的性
质,和亚恒星是差不多的。这个褐矮星团是至今为止发现的褐矮星团中最大的一个。
这个重要的结果,已经上报至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了。
银河系中的亚恒星
在过去的5年中,几组天文学家确认了一种很暗的亚恒星星体。这些气体组成的天体
,质量很小,而且,因为它的核区不能够达到足以进行持续、稳定的热核反
f*r
发帖数: 3968
3
NTT望远镜:褐矮星的形成和恒星的形成相类似
——在猎户座的星云中发现了非常年轻的亚恒星
译:Jack
概要:
一支由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组成的队伍进来宣布:在猎户座星云中,发现了一个奇怪
的现象:有很多的暗物体,它的周围围绕着尘埃盘,这些科学家们相信,这些暗物质可能
就是最近形成的褐矮星。
这次的发现归功于La Silla天文台的SOFI。它是一个特殊的红外线感应器。它在探求
亚恒星的起源和性质方面的能力是出众的,所谓的“亚恒星”也就是褐矮星了。
特别的,这些结果说明了褐矮星和恒星的起源相似,同时也说明了在性质方面,褐矮
星与恒星接近——而不是行星——也就可能有伴随的行星系统的出现。
此外,尘埃盘的出现确定了这个褐矮星团中的成员关系,也确定了这信的暗物体的性
质,和亚恒星是差不多的。这个褐矮星团是至今为止发现的褐矮星团中最大的一个。
这个重要的结果,已经上报至美国天文学会会议了。
银河系中的亚恒星
在过去的5年中,几组天文学家确认了一种很暗的亚恒星星体。这些气体组成的天体
,质量很小,而且,因为它的核区不能够达到足以进行持续、稳定的热核反
S***n
发帖数: 330
4
宇宙空间充满了奇怪并且时常令人费解的事情,从完全假设的黑洞,到爆炸的星星,从
一勺物质就重达十亿吨的高密度星球,到实际上并不空空如也的空间~这里我们就跟大
家一起,看看在宇宙空间中,最神秘怪异的十件事。
第十位 褐矮星
褐矮星是宇宙中不成功的星体,有点像好莱坞电影中的小演员——不是临时演员,但
也不是真正的明星。如果把褐矮星算作行星,它的个头太大了;如果把褐矮星算作恒星
,它又太小不足以产生热核聚变。
褐矮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有时候它冰冷黑暗,独自穿越茫茫的宇宙。还有
一些存在于大恒星的周围,形成所谓的双星系统
无论怎样存在,褐矮星都是非常奇怪的。而且研究人员刚刚开始意识到,也许褐矮
星的数量和恒星的数量不相上下。但是在1995年第一次观测到褐矮星之后,仅仅有很少
一部分的褐矮星被观测到。
发现到底存在多少褐矮星,对于我们认识宇宙有很大的帮助。
第九位 中子星
中子星就像是宇宙中骨瘦如柴的一个人。但是这种奇怪的星体,有着难以置信的密
度,能够产生强大的冲击。
大恒星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所谓超新星的大爆炸方式进行。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
,大约4-8倍于我们的太阳,那么核心就会产生向内
S***n
发帖数: 330
5
宇宙空间充满了奇怪并且时常令人费解的事情,从完全假设的黑洞,到爆炸的星星,从
一勺物质就重达十亿吨的高密度星球,到实际上并不空空如也的空间~这里我们就跟大
家一起,看看在宇宙空间中,最神秘怪异的十件事。
第十位 褐矮星
褐矮星是宇宙中不成功的星体,有点像好莱坞电影中的小演员——不是临时演员,但
也不是真正的明星。如果把褐矮星算作行星,它的个头太大了;如果把褐矮星算作恒星
,它又太小不足以产生热核聚变。
褐矮星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存在着。有时候它冰冷黑暗,独自穿越茫茫的宇宙。还有
一些存在于大恒星的周围,形成所谓的双星系统
无论怎样存在,褐矮星都是非常奇怪的。而且研究人员刚刚开始意识到,也许褐矮
星的数量和恒星的数量不相上下。但是在1995年第一次观测到褐矮星之后,仅仅有很少
一部分的褐矮星被观测到。
发现到底存在多少褐矮星,对于我们认识宇宙有很大的帮助。
第九位 中子星
中子星就像是宇宙中骨瘦如柴的一个人。但是这种奇怪的星体,有着难以置信的密
度,能够产生强大的冲击。
大恒星结束自己的生命,以所谓超新星的大爆炸方式进行。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
,大约4-8倍于我们的太阳,那么核心就会产生向内
u***************r
发帖数: 11227
6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cutdown(关闭), 信区: Astronomy
标题: 木星会成为下一个太阳吗?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Aug 25 09:00:35 2017,GMT)
太阳是一颗恒星,它的主要成分为氢(大约75%)和氦(大约25%)。其中心温度和压力
极高,能把氢聚变成氦,并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作为太阳系中质量最大的行星,木星
有着与太阳相似的化学组成。那么,木星能否成为恒星呢?
显然,木星不会成为恒星,因为它的质量相对而言还是太小,仅为太阳质量的0.1%。所
以木星的中心温度和压力不够高,不足以引发氢核聚变反应。毕竟,数十亿年来,木星
一直没有像太阳那样成为恒星。
不过,太阳不是质量最小的恒星。事实上,质量最小的恒星仅为太阳的7.5%,它们被称
为红矮星。由于质量较小,红矮星的核聚变反应速度很慢,它们的寿命可以达到太阳的
数倍。最小红矮星的质量仅为木星的80倍,所以如果能给木星加入79倍木星质量的星云
,那么,木星将会有足够的质量来启动氢核聚变,从而成为一颗恒星。
此外,还有一种介于行星和恒星之间的天体,它们被称为褐矮星。其成分与恒星相似,
它有足够的质量来启动氘核...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7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天文学家发现难以归类奇特天体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4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新近发现的一颗天体令天文学家
感到非常困惑,因为它非常神奇,不属于任何已知的天文学分类。
这颗新发现的神秘天体围绕一颗褐矮星运转,构成了双星系统,位于离地球460光
年的金牛座。这颗天体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5到10倍,不过还是因质量太小而无法被划
归为褐矮星;同时这颗天体据估算大约有100万年的历史,这又让它因为太年轻而无法
被划为一颗行星。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天文学家凯文-鲁曼是该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他说:“尽管
这一小型的伴星的质量同绕恒星运转的行星相近,但是我们不认为它是像行星那样形成
的。”他说:“这似乎表明,存在两种不同的生成小型伴星的方法。”
鲁曼领导的科研小组是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和双子座天文观测台(Gemini
Observatory)取得这一发现的。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期刊》上。
这一神奇天体和褐矮星之间相距15个天文单位,两者构成了双星系统。如果它们被
置于太阳系内,褐矮星在太阳的位置,那么这颗神奇的天体将处于土星和天王星中间的
位置。该天体的质量大约是木星的5到10倍,由于质量太小无法使氘发生聚变反应
s********0
发帖数: 71
8
天文学家发现了距离地球第三近的恒星系统:WISE 1049-5319距离地球仅仅6.5光年,
是一对亮度极弱的褐矮星。褐矮星很难观察到的原因是其发出的光十分微弱,直到1994
年它们才首次被观察到,此类恒星的核心核聚变并不活跃,无法产生足够的热和光,它
们的大小也只有木星质量的13-75倍。WISE 1049-5319其实早在1978年就已经观察到,
但因为光太弱而没人注意到。距离地球最近的两个恒星系统是半人马座阿尔法星(4.3
光年)和蛇夫座巴纳德星(6光年)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銀河系發現大量新星
銀河系發現大量新星 來源不明
2017-12-8 19:45 作者: 張秉開
銀河系。(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科學家在銀河系中發現大量新星,組成30光年寬的星團,其來源不明。尤其令人驚訝的
是,科學家使用最簡單的方法即輕易地發現了這些新星。
據天文學網站「太空」(Space)12月5日報導,這些新星似乎在等待被人發現,因為科
學家使用最基本的位置與距離比較法,即輕鬆地鑑別出這些新星的位置和範圍。
因為該發現屬於歐洲蓋亞太空望遠鏡的觀測項目,所以科學家將這些新星聚集成的星團
命名為蓋亞1星團(Gaia1)。
蓋亞1星團有30光年寬,很大很亮。科學家表示,以前人們對該星團所在的空間不知研
究了多少遍,也沒有發現那裡有如此多的星體。
廣告
科學家在研究報告中寫道:「多少代的天文學家都一定注視過蓋亞1星團所在的空間,
但都沒有看到它的存在。」
來源不明
科學家無法確定蓋亞1星團的年齡、成分及來源。物理學網站phys.org 9月報導,這是
蓋亞太空望遠鏡在今年5月份首次發現的星團。
蓋亞太空望遠鏡可以非常精確地測量各種星體的質量,因此科學家測得蓋亞1星團與地
球的距離為1.5萬光...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7853
10
来自主题: Stock版 - 在十分久远的将来,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在十分久远的将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9 00:31:07 2016, 美东)
六亿年后,
太阳辐射的增加开始打乱地球碳和硅的循环。地表岩石的风化速度加快,从大气中固化
的二氧化碳增多。同时由于地球表层水的蒸发,地壳更加干燥,板块运动减慢直到停止
。火山活动的消失使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得不出补充。到六亿年后,二氧化碳浓度下降
到使C3级别的光合作用停止。所有依赖于C3光合作用的植物(占目前地球植物种类的99
%)灭绝。
八亿年后,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到使C4光合作用停止。大气中的氧气和臭氧层也随之消失。
多细胞生物灭绝。
十亿年后,
太阳辐射比现在增加百分之十。地表平均温度达到47摄氏度。海洋发散性地蒸发,大气
中的水蒸气造成不可逆转的温室效应。零星的液态水仍可能存在于极地,保留一些简单
的生命形式。
十三亿年后,
真核生物灭绝,原核生物尚存。
十五到十六亿年后,
太阳系的宜居带向外推进。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火星表面达...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6311
11
第十五章(2)
统领气得说不出话来。"搞破坏的是你们。园子本来挺漂亮,以前我没想到弄种还能
造出这么好的园子。可现在你们在破坏它。昨天我来过,知道它是什么样子。你们往这
里放了害虫。"他又一次挥舞短杖,把藏在树丛间的一网垃圾虫打跑了。织网昆虫们四下
逃窜,身后拖着银光闪闪的细丝。布鲁厄尔捅捅那张网,把网里的虫膜、枯叶和各种乱
七八糟的东西搅成一团。"看见吗?你们还千了什么好事?"他飘身向上,居高临下瞪着
她。
奇维有点发愣,没明白对方是什么意思。他不可能是那个意思。怎么可能有这么无
知的人?别忘了,他是个呆子。她手一扯树枝,飘到高于布鲁厄尔的地方,冲着他那张
蠢脸大喝:"老天,这是个零重力公园!你以为我们靠什么弄干净这儿的飘浮物?垃圾虫
一直就有,而且这会儿还有点负担过重了。"说出这话时,她原本不是那个意思。可话一
出口,她随即上下打量着统领大人,好像她指的是他这块大个)L垃圾。
两人这时已经飘到下层灌木之上了。奇维从眼角里能看见爸爸。上面是无限的蔚蓝
,交错其间的是横生的枝娅。虚拟阳光把她的后脑晒得热烘烘的。如果这种比高矮的把
戏再玩上几个回合,他们的脑袋非撞上塑料天棚不可。奇维放声...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12
中新网11月19日电 美国宇航局计划,在下月把一台太空望远镜送上环球轨道,以扫描
此前未知的遥远天体发出的红外线。这些光线因太阴黯、天空灰尘弥漫或遥远而难以观
测。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美国这台称为“广域红外线观测探险家”(WISE)
的望远镜,料将揭露太阳系中此前未知的数以万计的“近地天体”——晦暗陨石和彗星
以及遥远天空的无数星辰和星系。
将由德尔塔2型火箭运送到环球轨道的这台望远镜,订星期五拖往加州范登堡空军
基地的发射台,并预定尽早在下个月9日腾空。
此一工程耗资3亿2000万美元,科学家将借此观测全天空的红外线辐射,那些肉眼
无法看到最严寒天体发出的红外线,甚至连只对可见光敏感的许多望远镜也忽略的红外
线。
WISE观测仪器的敏感度等于宇航局和欧盟在1983年联合发射红外线望远镜的500倍。
WISE也可能发现许多褐矮星和超大明亮星系。褐矮星是无法演化成恒星的气团状天
体,质量远低于恒星,不能用光学望远镜观测,但其黯淡光线却可在红外线光谱上显现
。天文学家认为超大明亮星系是新恒星的超级“孵化场”。
a****y
发帖数: 1035
13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11/16/c_123960141.htm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一颗不围绕任
何恒星运转,而是在宇宙中自由飘荡的“流浪行星”。
对于这项发现,天文学家们显得毫不意外,因为他们早就已经猜测其存在,并且已
经花费超过10年以上的时间试图找到这样的一颗流浪行星。当然这样的搜寻将是极为困
难的,它常常会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在几千个柴火堆里找一根绣花针”。天文学家们
猜测这颗孤独的行星可能是在其形成之初便被抛了出去,它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恒星,
自由流浪于距离地球约100光年的空间之中。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研究人员和他们在欧洲的同事们使用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
远镜(CFHT)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获取的数据做出了这项重要的发现。
伊塔尼·阿提高(Itienne Artigau)是蒙特利尔大学的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她表示:“
尽管理论学家们早已猜测这种低温的年轻行星体的存在,但直到今天之前我们还从未实
际发现任何这类行星。”
由于其近旁没有恒星的巨大光芒掩盖,科学...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55
14
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学生
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
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院,为什么不去那里呢?”
这是在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
——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
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这一录取比例相对于中国的
清华、北大不足为奇,但印度理工却有其独到之处,成为世界级名校。它每年为印度的
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在美国硅谷,则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I、IT、IIT是印度的三个重要标识,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
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三个“皇家理工学院”的大学生自称“三人帮”,经常在一
起搞怪,以消解寂寞的校园生活。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
原来吃肉不一定就是坏人
印度理工学院的许多学生来自农村,一名农村男孩入校后才明白,原来吃肉的人也不一
...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335
15
http://www.tmtpost.com/56409.html
《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皇家理工学院原型,现实中闻名硅
谷的印度理工学院(IIT),校友遍布国际各大科技巨头高
管层,钛媒体访问IIT的毕业生们,看看属于印度IT人的荣
耀与失落。
大名鼎鼎的印度理工学院(IIT)的毕业生们,在世界范围
内广受欢迎。IIT的历届校友中,包含了沃达丰的首席执行
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
家、天体物理学中褐矮星的发现者,当然还有不计其数在硅
谷创业的人们。
我们都很熟悉的,2011年大热的印度影片《三傻大闹宝莱坞
》中虚拟的皇家理工学院,其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学院。这所
学校,以优秀毕业生和“修道士一般的制度”著称,每年从
几十万考生中选拔优秀人才进行培养。每年为印度的软件业
输送大批人才,不过最终众多毕业生都飞向了美国、新加坡
等发达国家,硅谷就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这些离开印度、怀揣抱负的毕业生,在澳大利亚落地生根后
,在创造成绩和财富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整个国家环境的
困惑。钛媒体特约驻澳大利亚记者Peter Cai对生活在澳洲
的IIT毕业生生存现状,进...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3280
16
微软公司今日2月5日正式宣布,现任企业及云计算业务主管塞亚·纳德拉将接替鲍尔默
为公司CEO,他也是该公司第三任CEO。同时,盖茨将担任公司技术顾问,指导未来的产
品方向,也将辅佐纳德拉。
接下微软CEO这个已经成为当下最著名的“烫手山芋”的职位,谁接手都不会是个好生
意,他被认为是微软掌门人的“安全人选”。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前微软工程师,是印度
裔移民,正成为全球科技行业中最具权力的印度裔高管。谁是纳德拉?具体可以看钛媒
体第一时间所作报道《史上最烫手微软CEO,首个“印度裔”来了》(链接:http://www.tmtpost.com/91747.html
印度不愧是盛产科技大牛的亚洲国度:谷歌董事会13位领导层中,有4位是印度裔;孟
买小伙儿Rajesh Jain创办的“印度世界”网站,创办四年,就以1.15亿美元的高价被
印度本土著名互联网公司Satyam Infoway收购;Facebook第一位女工程师Ruchi也是印
度人,已经离开Facebook回国创业。
如今,印度IT人又创造了“一个奇迹”。马年新春特别推荐钛媒体上曾经一篇经典热文
《印度IT人,凭什么桀骜国际科技巨头... 阅读全帖
q*****l
发帖数: 235
17
那么我们来谈谈暗物质和暗能量……
暗物质作为一个基本的概念来源于此:科学家们观察太空,几乎能看到自大爆炸以来的
所有事物,然后说道:“嗯,有些不对劲”。基于他们数学物理中的角速度、能量守恒
定律、质量的定义和万有引力定律与相对论等等计算得到结论是:在宇宙中,比起通过
光能看到的物质,似乎存在着更多用光看不到的物质,特别是你们在观察星系旋转的时
候。这种现象只有几种可能性:要么理论计算错了,要么真有看不到的物质。
我们要说的是这两种可能性都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不过后者更为准确。数学计算本
身并没有错,但是存在着局限,另外还有许多例外,是由于你们还没有能观察到这些物
质所以无法由实验来做出修正。所以数学计算并不是那么可靠。特别是,当提到你们对
重力和空间的理解时,你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其实科学家们早就怀疑到重力和空间理
论的不足,但是他们想不明白这些理论错了在哪里,而答案将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大
统一理论”。
现在,开始第二部分,那些科学所看不见的东西,最直接的答案就是“暗物质”。你可
能已经直观的感觉到“高维度”也是看不到的。我们要告诉你们“高维度”是存在的,
但是不会在目前的论述中展...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18
政府只是把它建了起来,然后就撒手不管了——电影《三个傻瓜》外的印度理工学院
“我就是因为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到麻省理工来的。”一位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印度学
生在开学时这样回答教授的提问,当时,教授看到新生里有一位来自印度,好奇地问:
“你怎么会在这里?你的国家有印度理工学院,为什么不去那里呢?”
这是在印度理工学院的校友中广为流传的一个段子。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好的大学,印度人考这所学校比美国人考麻省理工学院要难很多
——2010年报考印度理工的学生超过了45万,招收名额只有不到一万名,录取率为2%。
相比之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2010年秋季的录取率是10%。这一录取比例相对于中国的
清华、北大不足为奇,但印度理工却有其独到之处,成为世界级名校。它每年为印度的
软件业输送大批人才;在美国硅谷,则聚集着大批印度理工毕业生。
I、IT、IIT是印度的三个重要标识,I是指印度文化,IT指领先的印度IT产业,而IIT,
就是印度理工学院。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三个“皇家理工学院”的大学生自称“三人帮”,经常在一
起搞怪,以消解寂寞的校园生活。 (南方周末资料图片)
原来吃肉不一定就是坏人
...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27968
19
现在一堆行星都是这么发现的
靠凌日的遮光,得是周期性的
太阳大小的附近要看到地球得有10万分之一的精度估计就是扯蛋了
太阳上黑子的效应不定都更强
不过木星大小的又靠的近的还是可能的
结果就找到了千个木星大小的,离丫太阳距离小于水星距离几分之一的妖孽
原来号称行星动力学不允许明显小于水星距离的行星,因为扰动太大轨道不稳定。现在
猛扇自己嘴巴,也推翻巨行星不能太近的理论。那么猛烈的太阳风居然没把丫气球气吹
飞了也是奇葩
要看到地球尺寸的,主星得是小个头
类似褐矮星这种的。这种星尼玛比木星大不了多少,就是重几十倍。地球这种得很近的
行星还是有希望的
按木星和木卫的比例搞一坨行星围着转基本靠谱
7个吗类似一下拍七个苍蝇,数据拟合的妖孽听听就好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3
P**********n
发帖数: 6311
20
第十一章
开关星大可以换个名字,称为"准点星"。早在古老地球时期,黎明时代的人类天文
学家便观测到了它的剧变周期。一颗被划分为"褐矮孤星"的恒星,其亮度在不到八百秒
的时间内便会发生天翻地覆的惊人变化:从黯淡的二十六等一跃而为光芒万丈的四等。
三十五年之内,它的亮度会逐渐减弱,直至地球上肉眼观测不到的程度(同期还会在地球
上催生出一大批博士)。从那以后,这颗星星一直处于人类密切注视之下,其神秘也愈加
难以索解。它的峰值亮度可以出现上下高达百分之三十的变化,但从整个周期来看,开
关星的亮度变化曲线规律得让人难以置信。开、关、开、关……二百五十年一个轮回,
预测可以精确到秒。
黎明时代之后的数千年间,人类文明从地球所在的太阳系不断向外稳步扩张。对开
关星系的观测越来越细致入微,观测距离也一步步缩短。
最后,人类终于进入开关星系,在这里注视着时间一秒秒走向开关星又一次重放光
明的一刻。
托马斯·劳作了一番简短的演说,以这样一句话结束:"这个场面一定很有意思。"
大家聚集在青河营帐最大的一间大厅里观看重放光明这一幕。大厅里挤满了人,由于岩
石庞杂体的轻微引力,房间稍许有些朝着那个方向塌陷下去。...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344
21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每日一图 昴星团
昴星团
Credit: David Malin (AAO), ROE, UKS Telescope
说明: 上面这张照中的昴星团 (Pleiades),是最有名的星团之一,在晴朗的夜空,
单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昴星团学名M45,又常被称为是七姊妹星团,它是离我们最
近也是最亮的几个疏散星团之一。昴星团总共含有超过3000 颗的恒星,它的横宽大
约13光年,距离我们约400光年远。这张照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星团中的亮星都被蓝
色的反射星云所包围。天文学家还曾在昴宿星团内发现过一些低质量的褐矮星。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21201.html (linq编译)
s*******n
发帖数: 1474
22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科普征文
我现在在做一点地外行星相关的工作,比较零散,主要的一部分
是研究各种地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s or exoplanets)探测手段
的效率。下面先简单讲讲一般都用什么手段来探测地外行星(新手
上路,难免有说错的地方,请不吝赐教:-)
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所谓地外行星,是指绕母星运动的行星级别的
物体。母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主序恒星、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
行星的定义是大到能够引力保持自身,小到不能点火成为恒星。关于
行星形成的理论虽然发展了很多,但是显然还不是很完善,有待观测
数据的检验,所以先撇开不谈。先来列举一下探测地外行星的手段。
探测地外行星的基本思想很简单,即行星绕母星的运动带来的扰动会
有各种可观测的信号,从信号类型上大致分三种类型:
astrometric,photometric,and spectral signatures。
astrometric指的是天体测量(最早的天文学观测领域之一),即天体
的位置信息。因为恒星和行星在质心系内互绕,当你观测恒星在天空
上的运动的时候,扣除恒星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之后,仍会有周期性
的位置变化(在天图上的投
i*****f
发帖数: 578
23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科学家发现流浪的行星
大刘预言成真啊。
http://news.sciencemag.org/sciencenow/2011/05/homeless-planets-
过去二十年,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识别出了超过500颗类行星天体。其中大部分围绕恒星旋转,一小部分无法确定其质量,它们可能是流浪的行星也可能是恒星。对于恒星行星之间的区分,一般认为小于13倍木星质量的天体属于行星,13倍到60倍木星质量的天体属于褐矮星。日本大阪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Takahiro Sumi和同事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基于引力透镜效应发现了10个木星大小的天体,在其15亿千米——相当于太阳到土星——范围内没有发现恒星。他们认为这些天体很有可能是流浪的行星。Sumi表示流浪的行星在银河系中可能十分普遍。
s*****t
发帖数: 1994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tiger (快乐龙龙),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工作的介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2:12:03 2011, 美东)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994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tiger (快乐龙龙),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工作的介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2:12:03 2011, 美东)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3838
26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引力子的本质是什么?
捕获引力子:不可能的任务
引力是自然界四种基本力中人们最熟悉的一种,数十年来却令科学家头痛不已。引力是
否像其它基本力一样通过粒子传递?如果存在着传递引力的“引力子”,它们能被探测
到吗?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文章】题:最漫长的监视(作者:马库斯·乔恩)
是什么令引力如此特殊?在日常生活中,引力是自然界四种基本力中人们最熟悉的一种
。然而,引力的许多特性依然令人困惑。与其它力相比,引力之微弱简直不可思议。物
理学家们已经成功的建立了关于强相互作用里、电磁力和弱相互作用力的量子理论,但
引力依然是一个顽固的例外:科学家们数十年来一直试图将引力与量子力学结合起来,
但结果并不令人信服。
引力子源自何处
根据量子理论,所有的力都是通过粒子传递的:光子传递电磁力,W玻色子和Z玻色子传
递弱相互作用,胶子传递强相互作用力。这些传递力的粒子并不是凭空想象的产物,试
验已经探测到了它们的存在。然而,没有人看到过被认为能够传递引力的粒子。对此,
有人提出了一种完全的解释:引力之微弱表明,其粒子——引力子——几乎不与物质发
生相互作用。
有些科学家甚至怀疑是否存在探测到引力子的可能性。而且如果引力子是...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519
27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概念是193
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
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巴德和茨维基也观测到了一些超新星。后来
发现,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超新星, 一种是茨维基最早提出的核塌缩超新星,另一种其爆
炸机理不同,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 阅读全帖
h********r
发帖数: 519
28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概念是193
4年由茨维基和巴德提出的。他们猜测当一些恒星寿命结束时将会塌缩,然后发生爆炸,
其亮度可达到十亿甚至百亿个太阳的亮度,巴德和茨维基也观测到了一些超新星。后来
发现,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超新星, 一种是茨维基最早提出的核塌缩超新星,另一种其爆
炸机理不同,现在一般认为是白矮星...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happytiger (快乐龙龙), 信区: Physics
标 题: 超新星与暗能量的发现--今年诺贝尔物理奖工作的介绍[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5 12:12:03 2011, 美东)
这个科普太好看了。
http://bbs.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061&do=blog&id
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授予了三位在发现宇宙加速膨胀的研究中做出杰出贡献的学者:Pe
rlmutter, Schmidt和Riess. 应该说,由于这项工作无可争辩的巨大重要性,几年来他
们一直是获奖的热门人选。但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是什么仍是一个未解决的
问题,而相关的许多理论和观测还处在研究的前沿,存在许多疑问和争论,诺贝尔奖评
委会素有稳重、保守的传统,所以我原以为他们还要再过若干年才会获奖。因此,作为
一名宇宙学研究者,我为他们今年获得这项殊荣感到非常高兴。
Perlmutter, Schmidt 和 Riess 是因为对超新星的研究而获奖的。超新星的...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344
30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每日一图 昴星团
昴星团
Credit: David Malin (AAO), ROE, UKS Telescope
说明: 上面这张照中的昴星团 (Pleiades),是最有名的星团之一,在晴朗的夜空,
单用肉眼就可以看到它。昴星团学名M45,又常被称为是七姊妹星团,它是离我们最
近也是最亮的几个疏散星团之一。昴星团总共含有超过3000 颗的恒星,它的横宽大
约13光年,距离我们约400光年远。这张照片中可以明显地看到星团中的亮星都被蓝
色的反射星云所包围。天文学家还曾在昴宿星团内发现过一些低质量的褐矮星。
原文来自: http://antwrp.gsfc.nasa.gov/apod/ap021201.html (linq编译)
s*******n
发帖数: 1474
31
来自主题: _Astronomy版 - 科普征文
我现在在做一点地外行星相关的工作,比较零散,主要的一部分
是研究各种地外行星(extrasolar planets or exoplanets)探测手段
的效率。下面先简单讲讲一般都用什么手段来探测地外行星(新手
上路,难免有说错的地方,请不吝赐教:-)
首先是一些基本概念,所谓地外行星,是指绕母星运动的行星级别的
物体。母星可以是各种类型的主序恒星、褐矮星、白矮星甚至中子星。
行星的定义是大到能够引力保持自身,小到不能点火成为恒星。关于
行星形成的理论虽然发展了很多,但是显然还不是很完善,有待观测
数据的检验,所以先撇开不谈。先来列举一下探测地外行星的手段。
探测地外行星的基本思想很简单,即行星绕母星的运动带来的扰动会
有各种可观测的信号,从信号类型上大致分三种类型:
astrometric,photometric,and spectral signatures。
astrometric指的是天体测量(最早的天文学观测领域之一),即天体
的位置信息。因为恒星和行星在质心系内互绕,当你观测恒星在天空
上的运动的时候,扣除恒星和观测者的相对运动之后,仍会有周期性
的位置变化(在天图上的投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