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要饭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c********g
发帖数: 15629
1
谁说王朝去不还,
遗风依旧袭人间。
可怜一纸陈情表,
谪贬西南路八千。
张恺帆《彭总罢官》
http://wuliucun.ycool.com/post.3192165.html
茆家升 @ 2009-06-17 10:39
本文提要:在全国一盘棋的格局下,安徽官场也就是全国官场的一个缩影。但以曾
希圣为首的安徽省委,竭力推行毛泽东的极左路线,在全省大搞阶级斗争与消灭私有制
,政治运动连年,反右派反右倾运动都战果辉煌,大批无辜者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本来
就人材匮乏,科学技术文化落后于邻省的安徽,一蹶难以再振。
那里运动最左,那里百姓最苦,已成定律,安徽更有典型意义。突出的表现就是三年人
祸大饥荒中,非正常死亡饿死百姓主要是农民达五六百万人,按比例为全国之冠。为何
会这样,除了在大刮共产风,大放粮食高产卫星,大搞高指标高征购,以后大反瞒产私
分,种种大跃进大破坏吹大牛大灾难中,安徽表现更左之外,安徽无限制地役使百姓劳
力,也是重要原因!把已长期挨饿气息奄奄的饥民,赶上重劳动量的水库工地,无异于
加速劳动者死亡,事实也是很多善良的农民,大都猝死于水库边或力竭暴毙路边和家中。
安徽早在...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找到大饥荒的照片了,快去看
两点假定:
1. 那些照片都是民国时期的
2. 你提到的那些杂志用这些照片作为三年饥荒的证据
我的理解是:
1. 民国时期饿殍遍野是真实的,长期存在的,全国各个地方都有的,但没有突然在全
国范围出现连续几年的饥荒。
2. 投降派和反华派用这些照片作为三年饥荒的证据,会使文章丧失信誉,没有照片或
者找不到照片,那就不要用其它时期、其它地点的照片。
3. 极左派用投降派和反华派的这个低级错误来否认三年饥荒大量饿死人的事实,是站
不住脚的。
4. 为什么几乎看不到三年饥荒饿死人的照片?道理很简单,技术上,当时没有数字相
机,胶片相机也不在个人手里,主要是高干、新闻工作者、外国人(主要是友好国家人
士),普及率非常低。政治上,谁敢去拍摄这些照片?拍摄了有没有人敢给你冲洗?洗出来能否被普通群众看见?那些重灾区外面的人能否容易进去?
当时能留下来并公布的照片,都是一些成绩,包括真实的成绩和虚假的成绩。虚假的成绩这个“虚假”是后来认定的,比如土高炉、万斤粮、文革批斗彭德怀的照片等等。
看看下面张钦礼去北京告状的事情,他为什么不拍一些照片呢?照片不是更有说服力吗?他一个县长搞不到相机吗?
——————...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5691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找到大饥荒的照片了,快去看
可惜这个张钦礼后来也变了样
人坚持一时的真理不难,难的是坚持一辈子的真理

两点假定:
1. 那些照片都是民国时期的
2. 你提到的那些杂志用这些照片作为三年饥荒的证据
我的理解是:
1. 民国时期饿殍遍野是真实的,长期存在的,全国各个地方都有的,但没有突然在全
国范围出现连续几年的饥荒。
2. 投降派和反华派用这些照片作为三年饥荒的证据,会使文章丧失信誉,没有照片或
者找不到照片,那就不要用其它时期、其它地点的照片。
3. 极左派用投降派和反华派的这个低级错误来否认三年饥荒大量饿死人的事实,是站
不住脚的。
4. 为什么几乎看不到三年饥荒饿死人的照片?道理很简单,技术上,当时没有数字相
机,胶片相机也不在个人手里,主要是高干、新闻工作者、外国人(主要是友好国家人
士),普及率非常低。政治上,谁敢去拍摄这些照片?拍摄了有没有人敢给你冲洗?洗
出来能否被普通群众看见?那些重灾区外面的人能否容易进去?
当时能留下来并公布的照片,都是一些成绩,包括真实的成绩和虚假的成绩。虚假的成
绩这个“虚假”是后来认定的,比如土高炉、万斤粮、文革批斗彭德怀的照片等等。
看看下面张钦礼去北京告状的事情,他为...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三年饥荒照片的看法
huge999 (胡爷爷)在下面这个帖子谈到照片造假的问题,最后的结论是普遍挨饿但几乎
无人饿死,人口锐减是因为户籍统计中的差错造成的。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7754851.html
首先贴一下我的看法,后面的跟贴中贴一些网上的看法。
————————
我的看法:
首先两点假定:
1. 那些照片都是民国时期的
2. 你提到的那些杂志用这些照片作为三年饥荒的证据
我的理解是:
1. 民国时期饿殍遍野是真实的,长期存在的,全国各个地方都有的,但没有突然在全
国范围出现连续几年的饥荒。
2. 投降派和反华派用这些照片作为三年饥荒的证据,会使文章丧失信誉,没有照片或
者找不到照片,那就不要用其它时期、其它地点的照片。
3. 极左派用投降派和反华派的这个低级错误来否认三年饥荒大量饿死人的事实,是站
不住脚的。
4. 为什么几乎看不到三年饥荒饿死人的照片?道理很简单,技术上,当时没有数字相
机,胶片相机也不在个人手里,主要是高干、新闻工作者、外国人(主要是友好国家人
士),普及率非常低。政治上,谁敢去拍摄这些照片?拍摄了有没有人敢给你...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571
5
中国老百姓根本不知道的俄罗斯现状 太让人震惊了
文章来源: anakin 于 2012-07-23 11:46:55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13849 次)
(一)
我和先生于2006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在圣彼得堡登上游船。游船名为基洛夫号,是86年
德国造,现属于瑞典旅游公司。因为是瑞典旅游公司,所以游船上的雇员来自世界各地
,有俄国人,德国人,瑞典人,罗马尼亚人,……根据俄国航海法,内河航行的沟通语
言是俄语,所以,俄国内河的外国游船必须雇用俄国人为船长。内河游船的规模比江海
的游轮小多了,我们的游船总共住有177名游客,还有七十多名游船工作人员。
当地导游达莎骄傲地说,“我们俄国人民历尽苦难,我们经历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经
历了七十多年的共产主义统治,我们终于争取到今天的民主自由。我真幸运,再不用像
我祖母那样为了一磅面包早上五点起床去排队。”车上的游客都笑了,我听到麦克风前
达莎的格格笑声。
下车后我走向达莎,问道,“达莎,听你刚才的话,你很喜欢民主自由制度啊?”
她仰着年轻的笑脸说,“当然,民主自由多好啊!我祖母给我讲了许...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117
6
没错啊,人民日报肯定是地摊文学。
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69118/69658/7013527.html
周恩来是在1947年3月离开延安的,一别就是26年。其间,他几次想回延安看
看,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不过,延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始终牵挂在周恩来的心头。
1969年,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和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延安去插
队。周恩来得知后,非常支持。
1970年初,周秉和回北京探亲,到西花厅看望伯父。
周恩来非常想了解延安的情况,特意嘱咐周秉和找一两个从延安回京探亲的知青来
给他谈谈延安的一些情况。
于是,周秉和找了一位在延安插队的女知青,一同向周恩来、邓颖超汇报了他们在
延安的所见所闻。
他们首先谈到,延安人民的生活还很苦,时而可以看到从榆林农村来到延安城要饭
的老乡,有的农民家里还在吃糠,有的人家里一家人合盖一条被子。延安当地的老红军
常常回忆起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生活,说现在的生活不如毛主席在时那样好……
“20年啦,北京这样好,延安那样穷,怎么行呢?主席在延安时,家家还有余粮,现
在还有要饭的,老乡家里还吃糠,这怎么对得...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117
7
http://cpc.people.com.cn/GB/68742/69118/69658/7013527.html
周恩来是在1947年3月离开延安的,一别就是26年。其间,他几次想回延安看
看,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如愿。
不过,延安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始终牵挂在周恩来的心头。
1969年,周恩来的侄子周秉和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号召,到延安去插
队。周恩来得知后,非常支持。
1970年初,周秉和回北京探亲,到西花厅看望伯父。
周恩来非常想了解延安的情况,特意嘱咐周秉和找一两个从延安回京探亲的知青来
给他谈谈延安的一些情况。
于是,周秉和找了一位在延安插队的女知青,一同向周恩来、邓颖超汇报了他们在
延安的所见所闻。
他们首先谈到,延安人民的生活还很苦,时而可以看到从榆林农村来到延安城要饭
的老乡,有的农民家里还在吃糠,有的人家里一家人合盖一条被子。延安当地的老红军
常常回忆起毛主席在延安时的生活,说现在的生活不如毛主席在时那样好……
“20年啦,北京这样好,延安那样穷,怎么行呢?主席在延安时,家家还有余粮,现
在还有要饭的,老乡家里还吃糠,这怎么对得起延安人民?对不起啊!”
f****i
发帖数: 9419
8
FT,我终于明白老毛感谢日本人怎么传开的了。丫的,原来中国真有经过义务教育,结
果中文阅读不过关的人呀。这到底是啥问题?真的是智商问题?
还有啊,我记得老毛时期不是户籍制度让人并购么?不是家家村村都有民兵把守不让逃
荒么?怎么可能有流窜的要饭的?LOL
再多说一句哈,现在延安也有要饭的,多谢您了。是不是发展了7、80十年了还是不如
当初呀。真愁人呀。
C*******0
发帖数: 126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
《“三年自然灾害”备忘录》附录
安徽省凤阳县1958-1962年灾难实录(上)
金辉
笔者按:凤阳县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处北纬32°37′~33°03′
和东经117°09′~117°57′之间。东西长74.64公里,南北宽49.6公里,面积1920平
方公里,其中岗地占63.7%,浅山区占22%,平原占11.2%,湖泊占3.1%。凤阳地理
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年平均气温15℃,日照2248小时,年降雨量800-1000毫
米,无霜期210天,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四季分明,适合农作物生长。粮食作物以稻
、麦为主。1958年有耕地143万亩,人口402700人。
在中国历史上,凤阳是个有名的地方。14世纪这里出过一位朱元璋先生,此人后来成为
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凤阳花鼓也同样名闻遐迩: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骡马,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
《凤阳县志》称:人民“饥寒困苦,他处人所不能忍者,独能忍之”。
凤阳县在当代中国...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记饿——“大跃进”余波亲历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5 10:00:18 2012,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011
资中筠
【摘要:临时出国人员不得在国外购食物回国,以免损害国家形象,“授人以柄”。在
那之后,这就成为纪律,事关反帝反修大业,如还有人犯规就是客观上为敌人反华宣传
服务了。此之谓饿死事小,面子事大。】
1956-1959的三年间我奉派在国外工作,所以“鸣放”、“反右”、“大跃进”都躲过
了。只是1959年回国后赶上承受“大跃进”的后果,通常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如今
回忆起来最突出的竟是一个“饿”字,与“吃”有关的故事、轶事源源不断涌现出来。
首先要交代的是,本人当时虔诚地“爱国、爱党”,政治热情极高,毫无独立思考能力
,对一切公开的宣传和内部传达的情况、指示、精神从不怀疑,一味紧跟。越是困难、
艰苦,越认为是对自己的...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14447
11
讨论城市化,最起码你得先回答一个问题:农民为什么想进城?
答案也很简单。因为城市生活好?
如果用数据来表示,就是城市的人均资源占有要高于农村。比如说,工作资源,教育资
源,医疗资源。所以就会自然而然的产生一个虹吸效应,吸引资源少的农民去资源多的
城市,直到两方面的人均资源占有率趋于平衡。
那么,民国时期的确是不限制农民进城的。但是,民国时期的城市化却很低,为什么?
因为城市资源就那么多。1949年全中国有大学学历的,也就10万多人。学校很少,大学
很少。但是集中在几个大城市,供富人先生太太们也是绰绰有余。农民进城又如何?三
毛流浪记里的要饭儿童,就可以和阔少们一起享受城市化的好处了?就算是城市儿童了
吗?
所以说,如果老师医生就那么多,你就算让农民进城,还是一样上不起学看不起病。只
不过是横向的迁移贫困而已。
毛泽东时代的最初几年,也就是一五计划里,农民进城不受限制,但是因为建设跟不上
,经济负担很重,也不要说上学看病了,就连吃饭这一条也解决不了。
所以毛时代解决农民问题的思路,采取了一个逆向思维的模式,也就是说:与其将农村
的贫困横向迁移到城市,倒不如去建设农村,缩小城乡在教育医疗等... 阅读全帖
k*******r
发帖数: 16963
12
嘿嘿,美国完蛋了美国要饭的白人也没那么吃香了。天朝没被蛮夷打爬下来之前,有几
个喜欢白人。都是鬼子毛子的叫,鄙视到极至。黑人为啥就没白人吃香,还不是经济文
化决定的。美国拉丁化,欧洲穆斯林化,到时候看看要饭的白人会不会吃香。
M******8
发帖数: 10589
1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4288
(一)
我和先生于2006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在圣彼得堡登上游船。当地导游达莎骄傲地说,“
我们俄国人民历尽苦难,我们经历了反法西斯卫国战争,经历了七十多年的共产主义统
治,我们终于争取到今天的民主自由。我真幸运,再不用像我祖母那样为了一磅面包早
上五点起床去排队。”车上的游客都笑了,我听到麦克风前达莎的格格笑声。下车后我
走向达莎,问道,“达莎,听你刚才的话,你很喜欢民主自由制度啊?”她仰着年轻的
笑脸说,“当然,民主自由多好啊!我祖母给我讲了许多苏联时期没有自由的可怕故事
。”
我问,“你祖母还健在吗?”
她说,“还健在。”
我问,“她也拥护改革,民主自由制度吗?”
达莎肯定地点头说,“是的。”
我又问,“可我听说有些俄国老百姓有怨言,有怨言的都是哪些人呢?”
她说,“都是些老一代人,年轻人怨言少。”
我又问,“老一代人都抱怨什么呢?”
她说,“老一代人抱怨经济转型后的金融危机经济萧条使他们的储蓄贬值化为乌有了。
其实,他们以前的工资都不高,也没多少储蓄。再...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2971
14
小徐的大腿上被扎了一个小眼。
警方调查小徐曾坐过的出租车。
乘客徐天(化名)乘坐出租车时,被隐藏在车里的针头扎伤。经检验,针头内残留
液体中,HIV抗体为阳性。徐天开始吃阻断性药物,也开始了一个“假性艾滋病”患者
的生活。短短3个月,他失去了工作和女友,变得消极、压抑,体会了艾滋病人的一切
痛苦。尽管最终结果,他没有被感染艾滋病毒,但这段奇异的旅程带来的影响,似乎不
那么容易消除。何时结束,还未可知。
记者探访
90天的碎片式生活 最苦是等待
“走在北京的路上,我就像个过街老鼠,所有人都在看我。”
徐天的生活被一支针管扎成了碎片。从8月22日,第一次检测出针头上HIV抗体为阳
性,到11月22日,最终检测结果证明徐天未感染艾滋病毒。3个月,90多天,徐天的生
活轨迹不再是线性的,而是一个个片段。他能做的就是等待结果。
徐天第一次向多家媒体一起讲述事件原委的时候,是在他从海淀区东升派出所做完
笔录出来。虽然不是第一次讲,但仍然越说越激动。看见有人举起相机,立马用手挡住
,不让拍。讲着讲着,他猛地一回头,发现摄像机正对着他的背影。他抬手指着摄像机
阻止,眼里冒着红。
徐天挺害怕。记者走进他...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19053
15
LA机场附近的inglewood,要饭的满街转悠。
逢中必反的老将loser,靠发贴领钱,跟要饭的又有什么区别 :)
s*****r
发帖数: 43070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为什么有人极力摸黑薄熙来?
重庆这么好,为毛居民还去要饭。广东社会很烂没错,本地居民有去要饭的没。
I********l
发帖数: 8702
17
本版贴出来的邱会作回忆录,也足以证明所谓三千万是谣言了。
第一点,按照邱会作去考察过一个挨饿严重的广西横县的调查情况,这个县“饿死一千
人左右”。那么即使全国1300多个县都是如此,也只有100多万人的规模。但是邱文也
写的很明白,中国当年并没有出现“赤壁千里”,非正常死亡并非全国普遍现象,而是
“浮夸风严重的地区”。
第二点,我们也没有看到邱会作文里提到民兵设岗不许逃荒要饭。事实上,迄今为止,
有足够资料来证实的,只有信阳部分县存在民兵设岗防止逃荒的现象。个别地区粮食不
够吃闹饥荒,是可以逃到其他粮食相对充裕的地区的,比如说60年前后就有不少河南人
跑到新疆去躲饥荒。
第三点,从邱文也可以看出,各地驻军是了解当地情况的,中央也可以从军队了解到情
况,想要隐瞒饿死几百万人甚至上千万人,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另外,当地粮食不够
吃,就会向军队告急;而如果有饥民跑到军队营区要饭,一样是要管饭的。这是解放军
一贯的传统。
R*********r
发帖数: 1855
18
饿了能要饭的饿死了,饿了不许要饭的反倒活得更好,什么样的213或有这样的513想法?
O*******N
发帖数: 2689
1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河南老人骗证出国乞讨续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xmfdrspeech (1234),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河南老人骗证出国乞讨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4 18:22:07 2013, 美东)
去年10月上旬,正阳县公安局出入境大厅来了十余名办理护照出境旅游的老人。他们年
龄大都70岁左右,均是文盲或半文盲,还有一部分人身体残疾,前往“旅游”的国家集
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
细心的工作人员“一看来了这么多老人,就觉得不对劲”。后经当地警方调查,一个活
动多年的骗取护照出国乞讨的“老人队伍”浮出水面,涉及出国乞讨的老人有40余人。
然而近日,本报记者赴当地调查走访,揭开的却是“组团”出国乞讨背后的农村家庭养
老窘境。
“你别问了,他啥也不知道!”白青山的老伴冷冷地说。一旁73岁的白青山老人,只顾
在小火盆上翻烤鞋垫,涨红了脸一言不发。
他们的小平房东西只有两间,中间窄而杂乱的过道,算是厅堂。从院里堆着的破砖乱瓦
以及没装玻璃的厨房小窗来看,老两口的生活条件,远不如正阳县付寨乡夏庄村里其他
人家——即便去年白青山出国...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16625
20
河南老人办护照出国乞讨调查:农村低保难养老(图)
文章来源: 辽宁日报
据正阳县警方调查,近年来有40多位老人办理护照,出国乞讨。
原标题:河南正阳40余老人出国乞讨背后的生活困境
去年10月上旬,正阳县公安局出入境大厅来了十余名办理护照出境旅游的老人。他们年
龄大都70岁左右,均是文盲或半文盲,还有一部分人身体残疾,前往“旅游”的国家集
中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
细心的工作人员“一看来了这么多老人,就觉得不对劲”。后经当地警方调查,一个活
动多年的骗取护照出国乞讨的“老人队伍”浮出水面,涉及出国乞讨的老人有40余人。
然而近日,本报记者赴当地调查走访,揭开的却是“组团”出国乞讨背后的农村家庭养
老窘境。
“你别问了,他啥也不知道!”白青山的老伴冷冷地说。一旁73岁的白青山老人,只顾
在小火盆上翻烤鞋垫,涨红了脸一言不发。
他们的小平房东西只有两间,中间窄而杂乱的过道,算是厅堂。从院里堆着的破砖乱瓦
以及没装玻璃的厨房小窗来看,老两口的生活条件,远不如正阳县付寨乡夏庄村里其他
人家——即便去年白青山出国乞讨回来,也依然未见大的改观。
“那老汉去年出去好几次呢,年底才从马来西亚回来。... 阅读全帖
kx
发帖数: 16384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大海说
大海说90年访德"那个友好组织给我弄了几箱子的旧衣服,他把我们当成要饭的了。当然
那旧衣服也还不错,你也不能拒绝,我都带回来送到民政局交给敬老院去了,当时人家
就是这么看我们的。"
原来敬老院才是真正的要饭的
w******k
发帖数: 1382
22
来源: 开放网
“旧社会劳动人民吃的是猪狗食”⋯⋯可是大饥荒的许多甘肃农民竟然以人
的大便特别是干部的大便为食,而保住一条命,活得比猪狗不如。
拙作《甘肃大饥荒调查实录》上期刊出,令我回想半年多来重听、记录、整理幸存者口
述录音,伴随着的痛楚、悲伤、泪水,甚感安慰。主编的肯定和鼓励,也让人感觉大饥
荒调研路上并不孤独,处处有读者关切的目光。大饥荒的内容,又岂是一篇文章可以写
尽?
“万恶的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吃糠咽菜,干的是牛马活,吃的是猪狗食⋯&#
8943;”
这是笔者儿时学过的课本。当笔者深入农村,和大饥荒年代幸存过来的老年人聊天时,
他们长叹短嘘地说:“那阵子咋活过来的?吃柴咬草的。”
没有粮,哪里来的糠?没有自己的地,哪里来的菜?大饥荒年间,饥饿的人们吃野菜、
苜蓿、谷壳、麦壳、包谷杆、包谷芯、柳树叶、榆树叶、榆树皮、观音土⋯&#
8943;。能吃不能吃的都吃上了。一位妇女说:“啥不能吃?就椽(注:盖房子的木头
)不能吃。”
非常震惊、难以相信、难以接受的是,饿得奄奄一息挣扎在死亡线上的农民,为了求生
活下来,竟发生吃屎、吃老鼠... 阅读全帖
y*h
发帖数: 25423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各位的退休金是DB还是DC的?

如果你的DC钱在股市上,股市好你就钱多,股市崩溃了,你就要饭了。。。
如果你是DB,不管股市如何,理论上你可以按照事先的保障按月领钱。不过如果你的公
司或者政府破产了,那也就要饭了。。。
a****h
发帖数: 3780
24
草,可不,小蒋也是在蒋盖斯退了(死了)之后才登的大位。
小胡如果不升官,就会过着他之前"要饭"的日子?如果他之前是“要饭”的生活水平,
那中国13亿普通百姓过的啥日子,在地狱里活着?
r**********g
发帖数: 22734
25
古话有云,罪大不过死,要饭不再穷。
你选去要饭还是杀屁民,却是天上地下。
b***y
发帖数: 14281
26
凡是要饭的都要纵火的话,这世上还有能呆的地方吗?凡是有人要饭就都是政府的错?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z******e
发帖数: 985
27
因为同样在国内地铁要饭的很多WSN还不如去美国的地铁要~ 对吧. 毕竟要到一分钱可
以乘以6嘛.
这个社会毕竟穷人多, loser对能够到美国要饭已经很满足了, 怕就怕那些不承认自己
已经是loser的loser, 当然可能对loser的定义不同, 在他们的世界里确实不认为自己
是loser, 还要鄙视人家是loser.
不过现在对成功的定义能够最简单的量化估计也就只有钱了. 所以抵触到某些人的价值
观, 要拿那些呼吸的空气比你清鲜, 花1/10的钱就能享受到 他们所认为的 在他们自己
的认识和认知的世界里的能想像到的国内亿万富翁的生活 来不断的精神安慰自己. 毕
竟赵老太爷也姓赵嘛.
r*******g
发帖数: 32828
28
我叫冉崇碧、女、38岁、户籍地重庆市云阳县盘石镇长安路14号508,身份证号:
511224197506295884.。我女儿周冉,现年8岁(2003年9月23日出生)。从女儿8个月起
就被父亲抛弃,未支付任何抚养费,由我独自抚养女儿。2008年6月8日,我当时只有4
岁的女儿被罪犯覃立原强奸(案发地广东东莞市东城区堑头路8号)。广东省东莞三级
法院枉法、轻判被告人7年。已经4年了、幼女遭受身心摧残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赔偿!
幼女在遭受强暴后,案犯未支付分文医院的医疗费用,孩子最终因无钱治疗落下后
遗症,下体长期流下浓状物,需要接受治疗,我本人体弱多病,没有任何的经济收入、
无力承担巨额医药费,孩子现精神恍惚,误学多年。
我为了给孩子讨公道,四处奔跑多年,我在当地上访无人管,到北京上访几年无人
问。生活及其贫困、领着孩子到处要饭维持生计。2012年2月7日,广东东莞驻京办接访
人员、把我母女强行抬上火车押送广州站,东莞东城区政府领导竟然对我说:“要钱去
找罪犯要”,这是共产党的干部应该说的话吗?我女儿被罪犯强暴有赔偿钱,为什么不
给?广东省东莞三级法院没有给我们母女主持公... 阅读全帖
l*s
发帖数: 6372
29
记得有一次,一位美国四星上将讲话。他掏出一张一百美元大票,高高举起,用浓重的
南方口音说,“这张美元不过是一张纸,成本不过是几美分。可是,全世界把这张纸叫
美元,必须用相当于一百美元的产品来换我们几美分印出来的纸。这样做合理吗?不合
理。公道吗?不公道。可是为什么全世界只有接受?是因为你们。你们,强大的美国军
人,保护的就是这张纸的价值。你们听懂了吗?”全场爆发出炸雷般的回答“Sir, Yes
Sir!” ( 是的,先生,是的!)
--------------------------------------
“爸,我想参军行吗?”我在美国出生的三个儿子都曾经问过我。
“参军是好事呀。”说完这句话,我突然意识到儿子要参的可能不是解放军。我赶紧趁
美国邻居不注意扇了孩子一个嘴巴,然后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参加美军,那可是万万
不中呵!
首先,孩子,你一旦加入美军,就保不齐哪天和咱共军打起来,作为美军的家属,就是
别人不说,咱自己都觉得应该算汉奸这一类了。既然成了汉奸,就很有可能被海外的敌
后武工队除掉。--- 说不定到那时,海外各个协会都变成锄奸小分队了。华人里边学化
学的又多,到时咱都不知...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979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B超诊断怀孕是中医标准做法
哟,这还要中医?随便街上找个要饭的也能明白,中医和要饭的水平差不多?
b*****d
发帖数: 61690
31
习仲勋夫人齐心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忆仲勋
2013年10月18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有话说
忆仲勋
——纪念习仲勋同志100周年诞辰
齐 心
仲勋离开我们已11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间,与他相依相伴
的往事时常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似乎仍像以往一样,关心着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着我
的冷暖,关心着儿女们为党为国尽忠、为人民服务的情况。在仲勋百年诞辰之际,我想
写一些和仲勋共同工作、生活的往事,以此表达我对仲勋的无限怀念。
仲勋在与我共同生活中,多次谈起他的家世。仲勋出生在陕西富平一个农民家庭。
习氏和中国其他姓氏一样源远流长。1369年(明洪武二年),习家这一脉始太祖习思敬携
家带口由江西新淦(今新干县)逃荒要饭到河南邓县(今邓州市)落户。仲勋为该族西户习
魁之后第九代人。仲勋的曾祖父习玉策生子三人:习永盛、习永山、习永厚。习永盛为
长子,是仲勋的祖父。习永盛与张氏夫人在河南邓县育有一儿一女。1882年(清光绪八
年),因家境贫寒,习永盛不得不再次举家逃荒,来到陕西富平淡村落户,后相继生下
仲勋的父亲习宗德、叔父习宗仁。在淡村定居下来后,全家除靠租佃土地生活外...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14958
32
他给自己要饭找借口,说什么“鼎文化象征着人们吃大锅饭”,所以他要饭是发扬了中
国文化。可见此人一点文化水平没有。
成语”钟鸣鼎食“指的是什么?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曹雪芹《红楼梦
》这样说的 “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鼎是用来烹饪祭祀给神的牺牲,而上升为礼器,成为国家政权中君主、大臣等权力象征
。 老百姓的炊具只能是陶器。
有人说老邱是雪城大学教授。 真是无稽之谈。
L*********2
发帖数: 10195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流浪汉也会冻死在街头
嘿嘿,有shelter不去,和没地方去区别大了。如果真的那么好,在共产党下面要饭好
了,跑到美国来丢人现眼要饭干什么?
r*****2
发帖数: 3513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是变相封建世袭国家
迷信一人一票的选举才是2B
美国选出奥巴马,菌斑不是整天骂吗,菲律宾选出阿基诺三世,南非选出祖马,台湾选
出陈水扁,马英九,天天游行上街,搞得族群分裂,这种2B游戏啥问题解决不了,多鸡
巴无聊啊。
你有一票就不是奴隶了?选谁你都该要饭还接着要饭。
w********h
发帖数: 12367
35
不是不是。。。跟长江洪水没关系的,都是以前黄泛区导致的。。。
近三十年,安徽还真没什么乞丐,虽然民工和保姆很多。。。
你看过《焦裕禄》么?那个开场的镜头,兰考县火车站,
火车一来,去要饭的人都一哄而上爬上火车去到各处要饭,
这种现象以前每到冬天农闲时候在黄淮农村非常普遍,
改革开放后有工可打之后,就没了。
现在那些什么乞丐都是完全的团伙被操纵的,
其实背后的人可有钱了。。。

民。
l********g
发帖数: 492
36
弃婴和大傻是上海人,总是说安徽人是要饭的。
这下好,要饭的是他们的亲戚。
b****u
发帖数: 1710
37
他是安徽要饭的吗? 看他其它帖子上老想跟江苏上海合并。
90年代初我们那里还有安徽要饭的, 这种地方出来的人脑残可以理解。那个恨,
呵呵
T**********e
发帖数: 29576
38
1
历史其实就是一种记忆,随着年代久远,很多人和事都变得模糊不清;特别是当事
人离世后,如果没有文字留存,许多历史就从此湮灭。“人民的好公仆”—— 焦裕禄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印记的人物,距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经历过大浪淘沙的政治运动后
,很多当事人都已经不在人世。笔者有幸见到93岁高龄的张申先生,听他讲起焦裕禄的
往事。作为与焦裕禄相识10余年的老上司,张申无疑对焦裕禄有更为真实的记忆。
焦裕禄是山东淄博人,出生于1922年,念过几年私塾。在那个战乱年代,他的经历
很是坎坷,甚至坐过监狱,自然也少不了挨打。1946年,焦裕禄参加了中共。据张申回
忆,焦裕禄喜欢留偏分头,瘦长脸,大眼睛,中等个子,很有气质,讲话时爱叉腰。他
性格比较温和,平易近人,人很聪明,做事利索。因为做过长期的党内宣传工作,他很
会抓典型,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焦裕禄讲话总是很有感染力,对工作也非常热忱
;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把一天的工作再回想一遍,他说就像“过电影”。
1948年夏天,张申被上级派遣到河南尉氏,担任中共尉氏县委书记,这是他第一次
遇见焦裕禄,焦裕禄当时是宣传部干事。顺便提一下,焦裕禄的爱人徐俊雅也... 阅读全帖
l********7
发帖数: 1077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乞丐多数是白人和非裔
我早说了老莫挺勤快的,这里的黄茶党偏不信。大字不识的红脖子我都懒得看一眼,这
里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国人居然舔上高潮。
我住的城市白人占60%,老莫占30%多,剩下一点是亚裔最多是阿三,其次中国人,还有
一点黑人。
要饭的基本全是白人,少部分黑人。我来德州4年,没见过一个老莫要饭的。有他们剪
草坪、修房子、修车,搬家,我们生活才能更美好。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乞丐一句话,震惊全国 !!!
2014-07-21 创业者联盟
​​​​有个朋友爱吃水爆肚,经常拽着我在哈尔滨的大街小巷
寻找回民餐馆。后来被他找着一家,就在经纬街上,门面不大,卫生条件也让人不敢恭
维,不过爆肚确实做得很地道。一段时间里,我们经常去那饕餮一番。​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们两个又坐在那个小馆里推杯换盏,不是午饭时间,店里
只有我们两个老回头客,饭店小老板也拎杯啤酒坐我们两个旁边闲聊,这是个很慵懒的
午后。在我们要第二份水爆肚的时候,一个老乞丐推门而入。​

饭店地处繁华地带,经常有落魄者和伪装的落魄者来寻求帮助,我们也都见怪不怪,这
家小饭馆的小老板挺有人情味,每逢有这样的事,或多或少他都要给两个,今天也不例
外,没等老人开口,他掏出一块钱递了过去。老人不要,声音很含混的说不要不要,不
要钱,有剩饭给一口就成。​

这令我们很诧异――这是一个真正的“要饭”的,他不要钱。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老人,
他得有80多了,身板还算硬朗,腰挺的很直,最难得的是一身衣服虽然破旧,但是基本...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9279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美国人对捡瓶子的人是很尊重的
以前在学校,我看到有个流浪汉在翻垃圾桶。 之后有个人(估计是个教员)过去直接递
过去20美元。
我在想,其实捡瓶子的人一点也不卑贱。 诚实劳动,自食其力。 无可厚非。
我觉得有手有脚,不要饭不要人施舍。 这样的人对社会有贡献。 应该获得尊重。
当然,老邱除外。 老邱是捡瓶子,但是他还要饭。 白吃白喝糟践纳税人的钱。另外,
他还骑个擅自改装的自行车。 未经过车管所安全认证,估计也没有牌照。 理论上讲,
这是严重犯罪。 在马路上一扭一拐的行使,是对马路资源的严重破坏。 别人万一碰了
他,他下半生还有了着落了。
所以,老邱对社会弊大于利。 所以他不应该得到尊重。 他是个没有尊严的人。
j****i
发帖数: 68152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来河北人出来说说邯郸
邯郸河间沧州在河北名声不太好,坑蒙拐骗,而且人心坏心狠。保定一带骗子也不少,
但心不坏不狠。承德秦皇岛一带出要饭花子,但都是巧要饭的,偷摸拐骗的不多。
我是张家口的,俺们这儿人比较朴实。
v*********u
发帖数: 10464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来河北人出来说说邯郸
张家口,大热土,奥运会,股票大涨

邯郸河间沧州在河北名声不太好,坑蒙拐骗,而且人心坏心狠。保定一带骗子也不少,
但心不坏不狠。承德秦皇岛一带出要饭花子,但都是巧要饭的,偷摸拐骗的不多。我是
张家口的,俺们这儿人比较........
s*******n
发帖数: 10426
44
拉到吧,就看到几个富的人,中国人就富了,人均GDP才世界排名90多就牛逼哄哄了?
看看联合国的教育、医疗、收入的数据,韩国才是近三十年发展的最快最好的国家,中
国跟墨西哥还有很大差距,连马来西亚都不如。
1万个要饭的凑1五百万块钱就敢说要饭的都是百万富翁了?
笑话!
f***r
发帖数: 2916
45
周小平:热爱是一种力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10-01 00:54:25)转载▼
标签: 周小平 热爱是一种力量 六十五周年 65周年 国庆 分类: #平心而论#

周小平:热爱是一种力量
《热爱是一种力量》
文:周小平
最近一直在翻阅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资料,加上新公司开张事情一大堆,因此时评
和短文写得较少。随着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庆,不少网友发来私信说:“
周小平先生,你再写一点什么吧,至少你的笔能唤起一部分人的爱国热情。”的确,过
去两年我是写过寥寥几篇文章,但我倒不认为我能唤醒什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你都
可以给予他人,却唯有热爱是很难给予的。因此与其说是我唤起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倒
不如说是我讲出了那些心中本来就饱含热爱的人心底想说的话,从而引起了些许共鸣罢
了。
热爱它不是一种知识,也不是一种逻辑,更不是一种教条,热爱只不过是一种简简单单
的普世情怀,是一种对感情对亲情对大义的普遍认同,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而非
一种后天培养的意识形态。懂热爱的人并非看不见世界的阴暗面,但心中的热爱可以令
他坦然面对。懂热爱的人并非不知晓人性的弱点,...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2916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这个大炮仗挺壮观的
周小平:热爱是一种力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10-01 00:54:25)转载▼
标签: 周小平 热爱是一种力量 六十五周年 65周年 国庆 分类: #平心而论#

周小平:热爱是一种力量
《热爱是一种力量》
文:周小平
最近一直在翻阅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资料,加上新公司开张事情一大堆,因此时评
和短文写得较少。随着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庆,不少网友发来私信说:“
周小平先生,你再写一点什么吧,至少你的笔能唤起一部分人的爱国热情。”的确,过
去两年我是写过寥寥几篇文章,但我倒不认为我能唤醒什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你都
可以给予他人,却唯有热爱是很难给予的。因此与其说是我唤起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倒
不如说是我讲出了那些心中本来就饱含热爱的人心底想说的话,从而引起了些许共鸣罢
了。
热爱它不是一种知识,也不是一种逻辑,更不是一种教条,热爱只不过是一种简简单单
的普世情怀,是一种对感情对亲情对大义的普遍认同,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而非
一种后天培养的意识形态。懂热爱的人并非看不见世界的阴暗面,但心中的热爱可以令
他坦然面对。懂热爱的人并非不知晓人性的弱点,...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2916
47
周小平:热爱是一种力量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14-10-01 00:54:25)转载▼
标签: 周小平 热爱是一种力量 六十五周年 65周年 国庆 分类: #平心而论#

周小平:热爱是一种力量
《热爱是一种力量》
文:周小平
最近一直在翻阅整理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资料,加上新公司开张事情一大堆,因此时评
和短文写得较少。随着临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大庆,不少网友发来私信说:“
周小平先生,你再写一点什么吧,至少你的笔能唤起一部分人的爱国热情。”的确,过
去两年我是写过寥寥几篇文章,但我倒不认为我能唤醒什么,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你都
可以给予他人,却唯有热爱是很难给予的。因此与其说是我唤起了读者的爱国热情,倒
不如说是我讲出了那些心中本来就饱含热爱的人心底想说的话,从而引起了些许共鸣罢
了。
热爱它不是一种知识,也不是一种逻辑,更不是一种教条,热爱只不过是一种简简单单
的普世情怀,是一种对感情对亲情对大义的普遍认同,它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情感,而非
一种后天培养的意识形态。懂热爱的人并非看不见世界的阴暗面,但心中的热爱可以令
他坦然面对。懂热爱的人并非不知晓人性的弱点,... 阅读全帖
l****p
发帖数: 27354
48
要饭是要饭,人家混得不错,比国内多数屁民强,而且,人家就是到中国旅行、宣传,
吃香喝辣,厌倦了就可以离开了,哪像千千万万的屁民?
一个叛逃者,又被这样风光的请回去,就是告诉屁民,你要风光,可以选择叛逃。按照
邓的猫论,她是个能抓老鼠的好猫。
x*****z
发帖数: 787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独子回家父母已亡:见尸首笑了
永良是个爱美的老头,73岁了,还坚持每个月去焗油,一头黑发,咖啡色尖头皮鞋,见人
喜欢吹牛,儿子是他最大的谈资:“他要接我们去上海养老的!”
这话他说了14年。
如果没有这句话,他在社区突然消失多少会引起邻居们的警觉。
可直到他死,这个要接他去上海的儿子才第一次出现在邻居面前。
儿子14年间邻居第一次见到
作为这家里的独生子,陈小明并没有接父母去上海。他宁愿花一些钱,把父母养在老家,
却不愿带在身边。在老家养一对老人,花销会比在上海要小得多,一个月3000块,可以让
老人的生活保持在一个档次上。和许多独生子女一样,陈小明生在小城,一个人靠头脑、
青春和几分小聪明打拼到更大的城市,显然,他想要清爽、不粘滞的生活。
陈永良这一代是承重的一批人。上一代要他们养,下一代还要养,填这里,补那里,一辈
子都在承上启下。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他们正在老去,可这个寄托了父母全部未
来的孩子,却早已不愿把自己的后半生跟两个老人捆在一起。
邻居、64岁的陈小言(化名)是知青下嫁嘉兴,吃尽苦头,看尽冷暖,这个年纪,她对世事
、人伦感到伤心。陈小明父亲好酒、孤僻,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生活全不能自理,在陈
...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9074
50
那么多山东要饭的往东北跑是咋回事?山东人一边要饭还要一边吹自己有钱,真是死要
面子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