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训诂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c**v
发帖数: 1936
1
历史学家赵俪生点评25位名人
2014-11-22 新浪博客 陈小雅2013
2014-11-18 赵俪生 水煮百年网


编者注:赵俪生(1917—2007),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1934年入清华大学外语
系就读,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1935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1937年参加山西新军任营
指导员,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
教授。



张申府

我18岁那年初识张申府先生,记得他身材较高,方脸膛,微胖,穿一身考究的西服
,严整的打着领带,用一口并不浓重的河北中部口音讲课。一次到他的办公室去,看到
他正把两条腿架在书桌上读杂志,这样的架势,像是后来看到的丘吉尔和尼克松照片中
的形象。那时,他在清华大学是教《逻辑学》的教授,但当时还“吃不开”,此前却是
大人物,曾是中国共产党巴黎支部、柏林支部的创建者,黄埔一期生入学口试的主持人
。他的《逻辑》课很少讲逻辑学,而是骂蒋介石,成为热门的政治论坛。听他课的人不
外两部分,一部分是保持着自己见解从拥护或者反对立场上来挑拣...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还是那句话,清华简到底真的假的我现在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有不同意见,学术讨论不
同意见很正常,谁是谁非两说。这些不相信清华简的人也可能错了,但我不相信他们都
是在NED等领狗粮的
清华简《咸有一德》《说命》真伪考辨(一)
张岩
【按语】本文原是为一次学术讨论会(“古史史料学研究的新视野——新出土文献
与古书成书问题国际学术讨论会”)撰写的参会论文,但在会前提交论文时被会议主办
方(上海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及上海大学历史系主办,中国先秦史学会协办)拒绝。
数月前,会议主办方给我发来的会议邀请函(见附录:本次学术讨论会的邀请函)提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是近年来最重要的“新出土文献”之一,这些“新材料”对
“古代文献学以及相关的历史学课题的研究都将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我据此选定参
会论文的主旨:清华简是否属于“新出土文献”。据我所知,学术会议主办方(不是因
为论文主旨超出规定的论题范围,也不是因为论文质量问题)拒绝一篇参会论文的情况
十分罕见。其原因:我的文章是在质疑此次学术会议的研究前提(也就是对清华简的证
伪)。
本文的研究结论:(1)清华简《咸有一德》和《说命》中的作伪破绽十分明...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6
3
来自主题: BNU版 - 王宁
王宁
女,1936年出生,浙江海宁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导
师,中文系古代汉语教研室主任,汉字与中文信息处理研究所
所长。是现代著名的文字训诂学专家,中国传统语言学的重要
继承人之一。曾获北京市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委
普通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项。
主要著作有《训诂方法论》、《训诂与训诂学》(与老师陆
宗达教授合写)、《训诂学原理》、《说文解字与汉字学》、
《汉字构形学导论》、《汉字汉语基础》(主编)等专著,及
《汉字与文化》、《汉字的优化和简化》、《汉字构形理据与
现代汉字部件拆分》《20世纪汉字问题的争论与跨世纪的汉字
研究》等。
论文百余篇。主持完成或正在完成多项部级、国家级重点科研
项目。
王宁教授是北京市人大代表,兼任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语
言文字学专家评审组组员、全国自学高考中文专业委员会委
员、国家教委中文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并担任中国文字
学会常委理事、首都女教授联谊会副会长。同时是北京语言文
化大学等数校的兼职教授。
o******e
发帖数: 1761
4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ZT imac 出品:三字经今解
13。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
古人说,亲人去世时候,按照亲近程度的不同,服丧者穿着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
缌麻五种丧服进行时间长短不同的哀悼。五礼、六乐、五射、五驭、六书和九数这些技
能,(古人眼里的)古人都很擅长,如今都散失了,你们这些小朋友要努力学习,树立
超越你们父辈恢复祖宗荣光的长远目标。
(斩齐衰,大小功。至缌麻,五服终。)五服是古代服丧礼节的一个规定,越亲近的人
穿越差的衣服,服丧时间也越长。最常见的用法是表示亲疏远近,“五服之内”意味着
还是近亲,一般大家族都有家法规定不得通婚。“五服之外”就没有服丧的义务了,也
就是远亲了。
(礼乐射,御书数。古六艺,今不具。)周朝的古人都精通礼仪、音乐、射击、驾车、
文学和自然科学。你们这些小朋友啊,天天光看好莱坞的片子不学好,不知道自己祖宗
个个都是007。其实这些到了明朝,知识发展了,基本都只能分科教育了(生员教育就
是按这六艺分科的)。
14。惟书学,人共遵。既识字,讲说文。有古文,大小篆。隶草继,不可乱。
古人说,以前的人都跟007一样猛,我们不如他们猛(上一篇讲的“古六艺,今不具”
...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
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
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
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squimau (雪门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7:41:25 2012, 美东)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 阅读全帖
s********h
发帖数: 938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理解“慎独” (ZT)
传统上多数解释为“独处要谨慎”。但放到上下文中则显牵强。
搜到一篇新解,各位看看 (以下为转贴部分):
朱熹论“慎独”
梁涛
【摘要】据出土简帛材料,慎独的“独”并非空间上的独居、独处,而是心理上的
“未发”或未与外物接触,指“舍体”,即内在的意志、意念;“慎”应从《尔雅》训
“诚”,独慎独即“诚其意”。朱熹看到郑玄释慎独为“慎其闲居所为”的不足,故扩
大了独的内涵,使独包含了精神性、内在性的含义,这是他的一个创造。但由于独居、
独处的先入之见,他在解释《大学》“小人闲居为不善”一段,完全偏离了文本的原意
,对后人曲解慎独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由于《中庸》文本的特殊性,朱熹在解释《中
庸》慎独时也存在种种问题。从宋代理学“居敬涵养”、“惟精惟一”的修养方法看,
慎独的原意可能更符合其思想,朱熹等人之所以不能丢掉独居、独处的成见,与古籍的
失传造成的慎独原意佚失有关,慎独理解上的这种变化成为经学诠释中的特殊案例。
【关键词】朱熹 慎独 人所不知己所独知之地 诚其意
慎独是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内容人们一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
也要谨慎不苟”(...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8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周流溪 男,1946年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赵振铎男,1928年生,四川大学文新学院教授、博导
一位是63岁著作等身的博导周流溪,一位是音韵、训诂学界的大师级人物赵振铎……很难相信,两位在国内举足轻重的博导竟成为了师徒关系,但这样的佳话却在真实地上演。记者近日从四川大学获知,80多岁高龄的四川大学音韵、训诂大师赵振铎虽退休已久但仍在带博士,现在门下还多出一位重量级的弟子——北师大博导周流溪先生。而周流溪堪称四川大学历史上最牛的博士。
一位音韵文字世家传人
在音韵、训诂学界,赵老是响当当的人物。一生选择寂寞治学,成为音韵文字世家的继承人。
上个世纪,赵老的祖父赵少咸反袁坐牢几个月。在牢房中没事,赵少咸请家里带了一本许慎的《说文解字》,每天就钻研这本书。几个月下来,赵少咸就把《说文解字》反复看了几遍,对语言文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转到学术界的赵少咸一心做学问,专攻音韵文字学,一生写下两部比较重要的书稿,《广韵疏证》和《经典释文集说附笺》。
音韵学讲究口耳相传,是最难学最难懂的,赵少咸不仅把它钻通了,还能够深入浅出地讲给别人听。祖父对赵振铎影响很大,赵振铎也爱上了传统文化,终成音韵文字
S*******C
发帖数: 7325
10
☆─────────────────────────────────────☆
lacri (lacri) 于 (Mon Oct 4 10:30:50 2010, 美东) 提到:
本来大波无故封我我不想在这里发言了,但看到那个大坑就不得不说几句。
一些ID有很多常识性错误,估计都是看市面上畅销书看的,或是看了某个学者的著作
就以为真相在握了。
清,篡改历史,压制汉人,都是证据确凿的,但文化落后却不好说,清代确实是集中国
学问之大成的时期,名家辈出,像考据训诂的进展和发达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说是
前面几个朝代加起来也比不上的,清诗宗宋,比明高了一个档次。而金石,术数,医药
等方面的研究整理也是值得称道的。以上的细节都可以google。
清代皇帝权力大是封建社会空前的,但历史愈发展,皇帝权力越大,后来的朝代的皇帝
专权总是比前面大,这也就反面证明了明朝并不是所谓的什么民主萌芽。明朝国初时朱
元璋就废了宰相,各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朝臣可以当庭脱了裤子打板子,皇帝权力无限
大。有人不知看了啥老jw张居正,实在不知道,张居正的权和太监的权都是皇帝给的
,本质上都是皇帝的,想收回去就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
即使是不懂易学的人恐怕也不会否认《易经》在今天再一次成为显学这一事实。很多城
市的书摊上将易学的书与反映性生理、心理学的书及有浓厚色情描写的“文学”刊物并
列在一起出售,这却是让我们些讲惯了高雅的大《易》哲学的人不愿承认,却又根本不
能否认的事实!近十年来,国内大小出版社先后出版和再版了三、四十种易学著作,学
术刊物上发表了二、三百篇有关论文,易学界召开了十几次大小规模的研讨会。于是乎
,易学由此便日益热闹起来,而且大有继续升温的趋势。人们从各个角度展开了对它的
研究: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以及占卜、堪舆
,气功、六壬、遁甲等等。真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备!”乃至大有视《易经》
为古今全部科学之源的趋势。
然而,仔细研读了近十年来主要的易学论著之后,我不禁想大声疾呼:“当代易学研究
正处于困境!”
具体说来,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研究方法的陈旧。其二,理论思
维的贫乏。其三,着眼点及论证材料的狭隘。在上述三者中,最首要的问题是研究方法
的陈旧,它是当前易学研究处于困境的核心问题。
我们知道,方法论问题是从事科学研...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14
何新在国学上有所建树
1981年我给黎澍先生初做助手时,黎澍曾批评我“昧于经学”,这是当初激励我读经,
研究“小学”及朴学的开始。7
我读书领悟的速度快。古人有所谓“皓首穷经”之说,要读通一经,往往弄白了头发。
但我借助于 “五四”以来近世新经学的各种工具,借助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
学的知识背景,以及戴、钱、王氏父子(王念孙、王引之)等清儒的经学考证学及训诂
学成果,再借助于王国维、郭沫若、闻一多、黄侃、陆宗达等20世纪新史学及新文字学
的解读方法,仅用三、四年时间,即初步打通了阅读经史重要典籍的门槛,其后登堂入
室,渐有心得。
我曾经通过乾嘉朴学——钱、戴、二王8的著作去研习经学和训诂学。但是我的灵活运
用以及所获得的新知,超过清人以至章、黄9。我案头有一部《新说文解字》,还未最
后定稿,可正本清源纠正前人在文字训诂上的一些误读与误说。在这一领域中,我多有
超越前人的新知。
例如《说文》开篇有“元”字,许慎说“元”即“大”字。殊不知“元、兀”本是同源
同音字,乃即第一人称“我”(或“吾”)之本字。今闽南语自称“我”仍读为“元”
。而“我”字之本来字义则是一种兵戈之器,并非人称之...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e***d
发帖数: 8248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五四时期的疑古派,胡适、顾氏这些人,与乾嘉时期的训诂派是一脉相承的吧,
重史料考据,极晦涩而无实据的,本着实事求是的训诂派原则,皆不作处。
是否就可以解释他们都熟视“谜面”而无睹?大胆假设且小心求证,希望从民俗、语言、
建筑、服饰等细节上求证清代的背景。
更重要的一点是,疑古派也好,训诂派也罢,都特别强调一点:远离政治。
e***d
发帖数: 8248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八一下《紅樓夢》的作者與寓意
五四时期的疑古派,胡适、顾氏这些人,与乾嘉时期的训诂派是一脉相承的吧,
重史料考据,极晦涩而无实据的,本着实事求是的训诂派原则,皆不作处。
是否就可以解释他们都熟视“谜面”而无睹?大胆假设且小心求证,希望从民俗、语言、
建筑、服饰等细节上求证清代的背景。
更重要的一点是,疑古派也好,训诂派也罢,都特别强调一点:远离政治。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刘正教授论文《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 》
当代易学研究的困境
即使是不懂易学的人恐怕也不会否认《易经》在今天再一次成为显学这一事实。很多城
市的书摊上将易学的书与反映性生理、心理学的书及有浓厚色情描写的“文学”刊物并
列在一起出售,这却是让我们些讲惯了高雅的大《易》哲学的人不愿承认,却又根本不
能否认的事实!近十年来,国内大小出版社先后出版和再版了三、四十种易学著作,学
术刊物上发表了二、三百篇有关论文,易学界召开了十几次大小规模的研讨会。于是乎
,易学由此便日益热闹起来,而且大有继续升温的趋势。人们从各个角度展开了对它的
研究:如哲学、史学、文学、经济学,医学、物理学、生物学、数学,以及占卜、堪舆
,气功、六壬、遁甲等等。真所谓“《易》道广大,无所不备!”乃至大有视《易经》
为古今全部科学之源的趋势。
然而,仔细研读了近十年来主要的易学论著之后,我不禁想大声疾呼:“当代易学研究
正处于困境!”
具体说来,这种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研究方法的陈旧。其二,理论思
维的贫乏。其三,着眼点及论证材料的狭隘。在上述三者中,最首要的问题是研究方法
的陈旧,它是当前易学研究处于困境的核心问题。
我们知道,方法论问题是从事科学研...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19
反正也被人说诽谤了, 估计也被咒下地狱了, 索性都贴了, 哈哈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75d4df0102eew2.html
肖鹰点评:南怀瑾、于丹们的文化行骗
关于南怀瑾答《羊城晚报》记者何晶…
徐晋如
----------------------------------------------------
肖鹰点评:
徐晋如博士此文,当做批斥当今流行名星学者之徒的通文一读,南怀瑾如是,于丹如是
,余秋雨如是,易中天如是,凡此之流皆不出于是。当今所谓“大师”,以四大为要:
痴心妄胆大,不择手段大,趋炎附势大,厚颜无耻大。
徐晋如博士此文,为我所不认同者是其所言:“请不要拿易中天先生和南怀瑾、于丹并
列。易先生有思想,有学问。”易中天相比完全“不学而术”的于丹(肖鹰:《中国学
者为何“不学而术”?——兼谈“…》)可说有点学问,但徐博士称“易中天有思想”
,除非以“有思想”谓“江湖术”,否则徐博士此言真有欺天人。易中天与南、于、余
,皆是学问不通、江湖技绝之徒。(肖鹰:《说说易中天先生的“汉子”》 )
徐晋如博士文中,如下一则,切中时弊之至:...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4124
20
☆─────────────────────────────────────☆
bluewater0 (ocean) 于 (Mon Oct 26 04:45:19 2009, 美东) 提到:
要亡一个国,先亡其学,先让你的人民不知道有其民族文化。
胡适的说法并不对。不是先有一个“国故学”流行,然后大家省称、简称,才有了
国学。
陈独秀讲,研究国学、整理国故好像是在大粪里面找香水,而我们现在是要从西方
引进香水。
作为研究体系的国学才有新旧,作为研究对象的国学没有所谓新旧。
时间: 2009年10月14日上午
地点: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陈来办公室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将于2009年11月1日举行成立大会。此时距上世纪三十年代以
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代表的清华大学国学院停办,整整过去了八十年。
八十年间,国学饱经风霜,无论其性情还是面貌,都有了很多改变。对此,作为重新恢复的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的院长,陈来先生会有一些什么样的感触,面对梁启超等四先生所留
下的思想遗产,今天的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是要“照着讲”还是“接着讲”?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1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郭沫若《卜辞通纂》述评
郭老是甲骨学史上著名的甲骨四堂之一,他的成名作《卜辞通纂》更是研究甲骨学必须
予以精读的重要参考书和学术经典。在纪念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之际,重读此书,重温
他老人家留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观点,对于我们今后开展甲骨学研究有着特别重要的指
导意义和学术价值。
一、《卜辞通纂》的由来及其诸多版本叙录
1932年,郭老在日本访求公私各家所藏殷墟甲骨,所见约有三千多片。他决心“征集诸
家所藏以为一书”。但因公私各家所藏多未拓存,编书之事没有成功。于是,他便决定
先选释传世甲骨中部分精品。他在该书自序中曾对自己从事甲骨研究的经过做了如下陈
述:“殷墟出土甲骨多流入日本,顾自故林泰辅博士著《龟甲兽骨文字》以来,未见著
录,学者亦罕有称道。余以寄寓此邦之便,颇欲征集诸家所藏以为一书。去岁夏秋之交
即从事探访。计于江户所见者,有东大考古学教室所藏约百片、上野博物馆廿余片、东
洋文库五百余片、中村不折氏约千片、中岛豪山氏二百片、田中子祥氏四百余片,已在
二千片以上。十一月初旬,携子祥次子震二君赴京都,后见京大考古学教室所藏四五十
片、内藤湖南博士廿余片,故富冈君撝氏七八百片,合计已...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4
吕思勉(资料图)
严耕望称钱穆、陈垣、陈寅恪与吕思勉为“史学前辈四大家”已广为人知,严氏在其《通贯的断代史家》一文中又称许吕思勉“贯通”的特点亦为人广泛征引,吕氏著述之多、范围之广又为四人之冠,“贯通”二字当为定论已无疑义。而吕氏著述又与当时风气不合,亦是事实。由于机缘遇合,2008年顷,我有幸成为吕氏著作《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吕思勉文集》之一种)的责任编辑,在细读《九种》之时,时时感叹他读得真细。吕氏“执微”的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撰文略加评介,谨表晚辈景仰之情。
当日风气
“四家”之中,“二陈”对新材料之使用最为重视。海宁王国维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陈寅恪继而大倡“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开风气之先。又言“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截钉斩铁,与先生平日语气不同,表示对治学要运用新材料这一点的强调。后傅斯年“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成一时名言,风气遂成。而其间新会陈援庵以其《元也里可温考》及《摩尼教入中国考》二文对...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5
汪涵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计划,他出资465万元,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2009年9月21日,北京,汉唐乐府学术与文化产业论坛上汪涵担任主持人。 东方IC 资料
澎湃新闻7月10日报道(记者 彭玮)“方言离我们的生活很近,它消亡的速度令我们很惊。”7月9日,澎湃新闻记者见到湖南卫视主持人汪涵的时候,他正在化妆前等待拍摄一组广告,他的左眼充血得厉害,却还是瞪大着眼睛,道出每十天消亡一种方言的近与惊。
日前,他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響應”计划,由他一人出资465万元,该计划将用5-10年的时间,组织10支调查研究团队,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众所周知,他是湖南卫视收视率王牌综艺节目《天天向上》的制片人兼主持人。今年3月底《我是歌手3》(在线观看)直播里,汪涵在处理孙楠宣布退赛的那七分钟,被称为主持人教科书式的一役。
如今,相比灵光一现,汪涵想抓住些更切近和踏实的东西。或者说比起进传媒教科书,他更想让自己的... 阅读全帖
v*****s
发帖数: 20290
26
………………
“小学,即中国的“传统语言文字学”,必须有“传统”二字,因为它不是指现代的语
言文字学。通常说“小
学”即文字、音韵、训诂,这样说是不甚合适的,因为小学的这“三门”原本是“浑然
一体”的,文字、音
韵、训诂不是孤立存在的,所以,这里这样强调一下。”
x*******n
发帖数: 96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妲己为什么被称作九尾狐
看来是土耳其,也就是突厥话里狐狸的音转
tilki(http://translate.google.com/#en|tr|fox
如果熟悉中古音训诂的,应该熟悉妲己的普通话da ji,应训为tal ki。
照此,史记里的上古的简狄、飞来、恶虎都应做印欧语系的训诂处理,而不是姓简名狄
m********y
发帖数: 2190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妲己为什么被称作九尾狐
妲己是苏护的女儿,生得貌美,强行被周王征为妃子。九尾狐狸看上周王伟岸,于是附
身在妲己身上。
训诂,俺们不懂了,那个太难太难。据说训诂课,选课的都没有及格的。
w****j
发帖数: 558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代学术极简史
清学术发展确实没大成就,主流清学术史的观点是这和清政府专制文化政策是密切相连
的,我基本也认同这个结论,不过说儒学的历史在进入清朝以后没有发展就不对了。清
学术发展的大致脉络是这样的:康熙到乾隆官方学说还是提倡宋明理学的,但自清初顾
炎武黄宗羲开始,出于亡国之痛后的反思,就对理学进行深刻批判,并带动学术主流思
想朝离开理学的方向发展,提倡务实,反对空谈。既然是反思,自然要清理以前的学术
积累,有所谓正本清源,但这些梳理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这两位是开路先锋,后来者还
很多呢。然后,随着清朝统治巩固,经济恢复,民族矛盾减弱,反满的情绪渐渐平息,
知识界接受了清统治者的正统地位。学术上则沿着顾炎武的路子向汉学发展。以阎若璩
,毛奇龄,胡渭,万斯同,顾祖禹等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形成了清早期的学术特征:强
调读书,反对空谈。颇具怀疑精神,考证方法日趋精密。例如阎若璩,胡渭推翻古文尚
书,姚际恒做 古今伪书考,对梳理学术史贡献很大,注重考据其实是史学走向近现代
的关键之处。古典时期的历史学家,东西方都一样对事实的精确性缺乏概念,常常为了
宣传自己的理念而篡改历史。辨伪这条路,到崔东壁算是达到这方面的顶...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四重证据说视野下的京都考证学派(上)
【内容提要】四重证据法的讨论发端于近年来国学方法论与时俱进的更新需要。国内外
学术界在进行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和历史研究时,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多重证据的
思路,这对时下的四重证据的探讨说有重要借鉴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四重证据说为
理论参照,对日本汉学界著名的京都学派汉学家们的学术研究方法,进行重新审视和评
估,兼及该派方法与留日的中国学者罗振玉、王国维等人的关联。
【关键词】四重证据说、日本汉学、京都学派、考证学
文学人类学和历史人类学作为现代学术研究的新模式。在方法论上与传统的乾嘉考据学
相对接,王国维最初提出“二重证据说”,即是指史书记载与出土文献相印证。到90年
代饶宗颐、杨向奎、叶舒宪等分别提出“三重证据说”。于是,人类学视野与研究方法
的介入给传统国学带来了研究模式的变新。再到21世纪初,叶舒宪提出了“四重证据说
”,即把考古得来及传世的器物、图像等列为文化研究的第四重证据。由此引发出当下
国学方法论更新的特点话题之一。
二重证据说首先出自王国维。他主张:
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fenge (大风), 信区: PKU
标 题: 百年北大中文系 百位知名毕业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18 22:25:24 2010, 美东)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 阅读全帖
a****k
发帖数: 3457
32
训诂和考据不一样,
考据是置疑真伪,
训诂是说文解字
d**********i
发帖数: 4877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文史哲可以归入艺术类
法律,教育,经济学, 心理学,外语这样的实用社会学专业可以归在社会学类。
文化革命的对象,应该是彻底否定中国的训诂,理学,道学,以及附生在其上的琴棋书画
这些艺术学科的社会指导作用。大清就是败在桐城学派上,清代统治者本来知道汉人
文人集团的傻屄德性,不想让他们接受新知识,就规定他们只能搞训诂啊,理学啊这些
废话屁话,但是天理昭彰,最后这些人的话语权,把满清贵族自己也忽悠了。唯一可惜的
是,这些屁话一直忽悠到现在,49-79虽然有短暂的文艺复兴性质的启蒙时代,否定
了这些文史哲傻屄的忽悠,但是总师上台以后,琴棋书画又称了有文化的表现,傻屄
文人复辟了。
g***j
发帖数: 40861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RexHong (RexHong),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1 03:33:37 2015, 美东)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后代的文字学家归纳和
概括出来的。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
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
、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
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
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二...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http://liwoteng.blog.sohu.com/302996786.html
黎贵惇之《抚边杂录》与越南十八世纪对西沙的统治
2014-05-11 08:35 阅读(1442)评论(11)
黎贵惇之《抚边杂录》与越南十八世纪对西沙的统治
黎蜗藤
中越西沙之争再起。在中国国内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辈的人都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
一向“没有争议”的西沙群岛突然就变成了“中越争议”的群岛了。这个感觉并不奇怪
,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很多日本人的感觉也是类似。事实上,越南现代史上对西沙的
主权要求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比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主张还要早40年。
越南和西沙群岛的关系极深,因此在历史上有很多有利于越南方面的证据。在这儿无法
一一论述,本文着重讨论一下越南在18世纪时对西沙的统治。
在十八世纪,越南正处于后黎朝,但实际上是南北分裂,北方由郑主政权把持,南方由
阮主政权把持。这时,北方出现了一个不世出的大学问家 黎贵惇(L Qu n)。
黎贵惇是越南古代最杰出的学者之一,他身兼学者、文人、史学家、哲学家、将军和政
治家于一身,在后黎朝(郑氏政权)官高至副宰相,其学术成就在古代越南... 阅读全帖
h****3
发帖数: 339
36
黄啸
早就发现台湾女子温婉懂事,但是生猛起来也不含糊,比如动辄自称老娘。上周蔡依林
演唱会没有安可再出场,事后说“老娘就是要改变你们看演唱会的习惯”。李敖路见老
娘相当不爽,说“这是继小S自称老娘后,又一奇观”,他给年轻人上了一课:“把丈
夫称老公(老公本义宦官)、自己称老娘(老娘本义接生婆)、女朋友称马子(马子本
义夜壶),都吃了暗亏。”李大师这辈子跟女明星有冤有缘,隔三差五被娱乐圈点名。
大战小S
李敖当年大战小S,是台湾娱乐乱象的最高级别了。李敖不用说,他这辈子把打官司当
养生,你要以为李老英雄逮谁跟谁打官司,那就错了,比如我这儿再怎么白乎,他也不
会搭理的。这是他比连保姆都告的香蕉女儿高级的地方,李敖锁定的是李登辉,陈水扁
,五院院长,媒体法人这个级别的人物。坊间评价,李敖骂陈水扁,就像农村老子骂儿
子,一声“阿扁”叫得巨亲切,然后就是什么“王八蛋”、“骗子”、“欠揍”都骂出
来了。所有被告大人物基本上声都不敢吭,一是跟这个职业诉讼人耗不起,二是李敖把
训诂校勘学的功底用在侦缉取证上不得了,你永远不知道他怎么弄到那么多小纸条小密
件,关键时刻置你于死地,至少是斯文体面的死地,所...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15642
37
收了欢欢喜喜的双黄包,寝食难安,只好赶紧写出来还债。
《小学常识》是民国年间一套国学常识书中的第一本,全套共十本,有小学、音韵、经
学、理学、史学、子学、文学、诗学、词学和说部(小说传奇等)十种。这套丛书的作
者徐敬修,生平难考。给这套书题词写序的人却史上有名:民盟黄炎培,和太祖有过著
名的“周期率”对话;政要张一麐,同盟会早期会员,当过云南讲武堂总办,任过教育
总长;文人金天翮,和曾朴一起写作《孽海花》,还写过《女界钟》。金天翮是徐敬修
的授业师,从他的序来看,徐敬修很年轻,说他“学成而志益高,学益专,慨然叹国学
之将沦替,暇辄从事于四部之搜讨,寒暑昕夕不倦,今年(1924)乃成国学常识十种”。
此时金天翮五十一岁,由此推测书成时徐敬修最多不到三十岁。
以上满足一下我的八卦心,下面说书。《小学常识》主要介绍文字常识,讲文字的源流
,介绍六书,最后还有一点字形正伪,并且讲了训诂学的发展。其中最有趣味的是文字
源流,讲了很多那时或是常识而今日很少学到的东西。比如说文字的写法起源于结绳记
事,所以上古文字很多结构都是单线条或者双线条,而组合字就是线条的组合。古文的
上字为“二”,即“一”在...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048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被误读的文史常识
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2015-11-04 历史重读
“丰碑”自古不是碑
碑本来指的是没有文字的坚石或桩,其主要作用有三:一是立于宫庙前以观日影、辨时
刻。《仪礼·聘礼》曾说:“上当碑南陈”,郑玄的注释就是:“宫必有碑,所以识日
影,引阴阳也”。二是竖于宫庙大门内拴牲口。三是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最早的碑
上有圆孔,施轳辘以绳被其上,引以入棺也,亦即下棺的工具(和现在工地上上楼板所
用的叼板机的工作原理很相似)。古时往往用大木来引棺入墓,这大木的特定称呼就是
“丰碑”.秦代以前的碑都是木制的,汉代以后才改用石头。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用丰碑来牵引自己的棺材。《周礼》有云:“公室视丰碑,三
家视桓楹。”所谓“公室视丰碑”,就是公室成员死后,要用以大木立于墓圹的四周,
上设辘轳,用以下棺于圹。该规格本来为天子之制,后来诸侯也僭用之。即使到了春秋
战国时代,对于丰碑的使用范围仍然有着严格的限制。季康子的母亲去世之后,公输般
劝说季康子用丰碑来下棺,结果就遭到了别人的一番挖苦(事见《周礼·檀弓》)。
显然,所谓的丰碑在当时的语境之下,就是一种特殊的葬礼规格。先是只有天子才可使
用,后来发展到公...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2015年终晒书单活动】
哇,是日语吗?不仅是少有人搞的训诂,而且是日语训诂……你看了多少经史子集?牛
啊。
谢谢参加,包子在活动结束后由站务统一发放。你这么满腹经纶,开个长一点的主帖、
吃个大包子吧?十分期待!
R*****g
发帖数: 682
4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
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后代的文字学家归纳和
概括出来的。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
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
、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
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
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
:“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
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五曰
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
,令长是也。”
形声字 秀才识字认半边
形声,“形”即形旁...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928
4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一篇偏激的
严谨的说,作者的定义是对的。
“新诗”也就是“poetry”,不属于任何中国古典意义上的“诗”。古文中的“诗”字
,从“言”从“寺”。从定义上讲必须是具有音乐美感的文字。所谓“诗言志,歌永言
,声依永,律和声。”古诗包括后来的词曲,从来没有放弃过格律上的要求。最宽松的
情况下,也是要押韵的。还有其他隐形的诗体要求,先不一一谈了。
而近代产生的,“完全自由体”诗歌无法归入任何中国古典诗歌分类,甚至定义上也和
“诗”相去甚远。因此用西人的诗歌分类以及定义来探讨古汉语诗歌是行不通的。文体
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尽相同。更何况,古代诗论已有大量的论述,其中的名词和西诗的名
词也很难对应。直接摒弃古人诗论,采用西方观点评论古诗,极不合理。《谈艺录》中
曾经做了很多比较文学的尝试,我觉得基本的分寸大约也就到此为止。至于,仅为了自
欺欺人,搞一些英文词汇来显示学问,而不细究古今词汇内涵的,并不在我讨论之列。
宽泛的讲,我不赞成作者否定新诗的态度。新诗的产生有其时代合理性。需要认清的只
是,新诗古诗是截然不同的文体。他们之间或可借鉴。但绝不可随意互换名词,尤其是
从西诗中生吞活剥来的名词。在这个版上我一再看...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805
42
来自主题: Thoughts版 - 读书,让我告别无智与无趣
“智”为般若,梵语为慧,译成中文,则是智慧。当“智慧”归于宗教仪轨以后,
“无智”便跳出了欲界、色界、无色界。而我,俗人一个,智境俱泯,跳不出三界,故
而只有无知,不会无智。
不管无知也好,无智也罢,酒肉穿肠了多年,懒惰成了醉我的毒素,使得我素餐有
余、智性不足,天天浑浑噩噩,糊里糊涂。忽然有一天,一觉醒来,懵懂如旧,而无趣
中生,更为可怕的是,一番“咀嚼”,舌尖的味蕾,敏感度陡然下降,嘴里没有半点儿
咸味。借问“医家”,医家说是少了“维生素”。我恍然大悟!
原来,知识就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维生素”!
不是吗?身体少了维生素,会得病;生活少了维生素,会无趣;而一个人若没有知
识所支撑,与行尸走肉有啥两样?于是,我检视自己走过的路,恍惚发现,如鸟行兽迹
一般,不禁惶恐,汗颜。幸好,迷离的醉眼,还能识起几个方块字。于是乎,我仿了猪
八戒,腋下夹上了半刀草纸,有事没事的,拿起书来,胡翻乱看。
别说,陶潜的“开卷有得”,还真没白说。翻开书本,竖排的载道妙笔,或怡情悦
性、真心自住,或跌宕恣肆、从善真我,不是中庸之道的担当,就是无知、无欲、无为
的超越。而横排的璧坐玑驰,笔底斑斓,气象万千,字里行...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332
43
温儒敏: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北大中文系百年图史》一书,近日将由北大出版社出版。其最后一
节列数
北大中文系100年来的100位知名校友。书中这样说明:100年来,北大中文系培养了
8000多名
本科生,2300多名研究生,600多名博士生,还有留学生、作家班、师范班、专科班、
进修教
师、访问学者、旁听生,等等,总计近2万人。中文系的校友大都成为栋梁之才,在各
个历史
阶段和各行各业为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文化建设贡献才智,建功立业。这里列举100
位著名
的校友,代表100年来北大中文系教育的辉煌成就。100名只是很小的部分,挂一漏万,
许多优
秀的校友都未能列举。可以理解的是,这不是严格的评比选拔,更多是一种纪念与回顾
。名录
的拟定曾征求过多方面意见,主要考虑业绩、成就、名望和社会影响等,尽可能照顾各
个领域
的平衡。广义上说,凡是曾在中文系就读或任职者,都是校友,但限于篇幅、资料等原
因,这
里只收录在本系的本科与研究生毕业,或者曾在本系就读过的。在北大中文系任教的很
多知名
学者,也都是本系的毕业生,由于前面已另有专门章节述及,此处也就不再...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4
来自主题: _Kindle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z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导读
 ——兼论近代通史体系的推陈出新
沈渭滨
----
注:黻 fú 古代礼服上黑与青相间的花纹:黼~。
---
现在的青年人,对蒋廷黻这个名字,恐怕大多数是很陌生了。可是在新中国成立前
,无论在学界还是政界,他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在学界,他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先后
做过南开大学历史学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以主张史学改革著称于时;在政界,
他是著名的外交家,先后出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政务处长、驻苏联大使、驻联合国常任
代表,1949年后又一度作为台湾当局驻美"大使"。在国民党政府的官僚群中,以"知外
交"闻名于世。
作为政治家,他是当时"书生从政"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以所学为国家所用。在国
共两党斗争中,尽管站在国民党政府立场,并在联合国中阻挠和反对恢复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合法席位,但至死都不愿加入国民党,还经常批评当局的政略失当和政治腐败;作
为学者,他是当时公认的中国近代外交史专家和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从治外交史
扩及中国近代史,写出了若干很有分量的专题论文。他一生治学严谨,著作不多。其中
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反而不是花... 阅读全帖
k****u
发帖数: 1686
4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三字经
三字经全文
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欲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
t******o
发帖数: 2792
46
不得不说,那个考生是有两把刷子的,能写出那样的文字,一定是在汉语言文字上下了相当功夫,下了功夫合该得到奖励,碍着谁的事了?
高考语文应该考什么,就是考考生的中文水平;高考作文应该考什么,就是考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破格录取值得商榷,但给高分是他/她deserve的,因为同龄人中这样的水平不多见。
用不着瞎担心该考生白话写作交流能力,要是一个人仅凭临场发挥而非事先知道题目特意准备,就能写出几百个你完全不认识的汉字,知道其读音,理解其含义,运用起来合格得当。那他的汉语水平就远在你上。
况且文字不是只能用来交流,研究甲骨文的一样有存在的理由。一个高中生,将来干什么的可能都有,有兴趣搞训诂经石什么的也是才尽其用。高考为这样的人给出一席之地,作文给个高分有什么过分的。
某些ID实属杞人忧天,诸如“如果古文体等于满分作文,必定会使相当一部分学子走入歧途,产生新的孔乙己,沉浸在曲高和寡自我欣赏的满足感中,而成为对社会失去作用的“专业精英”,这既辜负了教育的本意,又耽误了学子的前程。”
根据这个立意可以杜撰一段文字,“如果足球踢得好等于高薪水,必定会使相当一部分学子走入歧途,产生新的
T***n
发帖数: 643
47
同意!

了相当功夫,下了功夫合该得到奖励,碍着谁的事了?
的文字驾驭能力。破格录取值得商榷,但给高分是他/她deserve的,因为同龄人中这样
的水平不多见。
目特意准备,就能写出几百个你完全不认识的汉字,知道其读音,理解其含义,运用起
来合格得当。那他的汉语水平就远在你上。
干什么的可能都有,有兴趣搞训诂经石什么的也是才尽其用。高考为这样的人给出一席
之地,作文给个高分有什么过分的。
走入歧途,产生新的孔乙己,沉浸在曲高和寡自我欣赏的满足感中,而成为对社会失去
作用的“专业精英”,这既辜负了教育的本意,又耽误了学子的前程。”
部分学子走入歧途,产生新的高俅,沉浸在低俗喝彩和简单肉体欢愉的满足感中,而成
为对社会失去实际作用的人,耽误了前程。更严重的是,如果大家都去踢球,不从事生
产,那日常生活何以延续,长此以往,非但国将不国,地球也将不球了,所以断断不能
开球星得高薪之先例。”
了市场社会自我调节的能力,什么事都非要有个人英明神武,眼光长远的人把关才行。
却不知道,玩生僻字误了前程和踢球荒废了学业一样是个人选择,因为这个责怪球星身
价高和古文获高分是毫无道理的。当然,高考本来是计划
t******o
发帖数: 2792
4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也说说江苏高考的满分作文
不得不说,那个考生是有两把刷子的,能写出那样的文字,一定是在汉语言文字上下了相当功夫,下了功夫合该得到奖励,碍着谁的事了?
高考语文应该考什么,就是考考生的中文水平;高考作文应该考什么,就是考考生的文字驾驭能力。破格录取值得商榷,但给高分是他/她deserve的,因为同龄人中这样的水平不多见。
用不着瞎担心该考生白话写作交流能力,要是一个人仅凭临场发挥而非事先知道题目特意准备,就能写出几百个你完全不认识的汉字,知道其读音,理解其含义,运用起来合格得当。那他的汉语水平就远在你上。
况且文字不是只能用来交流,研究甲骨文的一样有存在的理由。一个高中生,将来干什么的可能都有,有兴趣搞训诂经石什么的也是才尽其用。高考为这样的人给出一席之地,作文给个高分有什么过分的。
某些ID实属杞人忧天,诸如“如果古文体等于满分作文,必定会使相当一部分学子走入歧途,产生新的孔乙己,沉浸在曲高和寡自我欣赏的满足感中,而成为对社会失去作用的“专业精英”,这既辜负了教育的本意,又耽误了学子的前程。”
根据这个立意可以杜撰一段文字,“如果足球踢得好等于高薪水,必定会使相当一部分学子走入歧途,产生
D********n
发帖数: 1161
4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毛泽东,鲜为人知的故事
毛泽东国学读书笔记————《讲堂录》选读
(选自《毛泽东早期文稿》)
毛泽东《讲堂录》笔记共47页,一万多字,字全部为毛泽东用“兰亭体”小楷字书写而
成。前面11页为《离骚》、《九歌》全文抄录,一丝不苟;后面36页主要是国文和修身
的听课笔记。涉及范围很广:先秦哲学、楚辞、汉赋、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讲堂录》选读
毛泽东
(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
……
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
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
不谈过高之理 心知不能行,谈之不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
两军交绥,安者胜矣,骄则必败。
师若真心爱其徒,虽顽梗亦化矣。
真精神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
有雷同性,无独立心。有独立心,是谓豪杰。
国文
……
精神心思,愈用愈灵,用心则小物能辟大理。
……
题须简要,故善诗者不必观其诗,即于其列题焉观之,必有不同者矣。
……
题视窍,窍得则用神入内,奇理自辟。
随便记录,陶写胸襟,可以养气(指游程记)。
胜景、古迹、险隘、民风,以及通商之步岸,游程之所必记。
贤相不以自己之长...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161
50
毛泽东国学读书笔记————《讲堂录》选读
(选自《毛泽东早期文稿》)
毛泽东《讲堂录》笔记共47页,一万多字,字全部为毛泽东用“兰亭体”小楷字书写而
成。前面11页为《离骚》、《九歌》全文抄录,一丝不苟;后面36页主要是国文和修身
的听课笔记。涉及范围很广:先秦哲学、楚辞、汉赋、汉书、唐宋古文、宋明理学以及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与文学家。。。。。。
《讲堂录》选读
毛泽东
(一九一三年十月至十二月)
……
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
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
不谈过高之理 心知不能行,谈之不过动听,不如默尔为愈。
两军交绥,安者胜矣,骄则必败。
师若真心爱其徒,虽顽梗亦化矣。
真精神 实意做事,真心求学。
有雷同性,无独立心。有独立心,是谓豪杰。
国文
……
精神心思,愈用愈灵,用心则小物能辟大理。
……
题须简要,故善诗者不必观其诗,即于其列题焉观之,必有不同者矣。
……
题视窍,窍得则用神入内,奇理自辟。
随便记录,陶写胸襟,可以养气(指游程记)。
胜景、古迹、险隘、民风,以及通商之步岸,游程之所必记。
贤相不以自己之长...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