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 发帖数: 5175 | 1 内容摘要
本文用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对唯识学的认知范畴进行了剖析,进而对唯识学的认知理
论作了总结和概括。本文首先对想心所进行分析,指出了想心所的各种类别,分析了想
心所与前五识和第六识结合时所起的不同作用,厘清了想心所的基本心理功能(即当前
想与五识形成感觉、当前想及五不同缘想与第六识形成知觉、过去想未来想及言说随眠
想与第六识形成表象、随觉想与第六识形成概念),从而奠定了唯识学认知理论的基础
。进而,本文描述了唯识学的认知过程,包括从认识的引发到感觉的内容,以及唯识学
关于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和判断推理的相应范畴和基本理论。最后,本文阐述了唯
识学认知理论的主要特征,指出在此理论中认知范畴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体系,而此理
论的根本特点是为修行服务,并以心识结构的“四分说”为例探讨了此理论的特色。
关键词
想心所·四种意识·作意心所·触心所·实法·五心论·寻伺心所·慧心所·心识结构
的四分说。
唯识学包含着丰富的心理学内容,但唯识心理学的基本范畴,既有与现代心理学的
范畴同义的一面,也有与后者不尽相同之处。且有些唯识心理学的范畴,其涵义十分隐
晦,十分费解,故而本文拟将唯...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2 第二经唯识与论唯识
现在对于唯识学的研究,在唯识学界有这样一种观点,就是认为早期的唯识学,和后期
的唯识学,在理论旨趣上是有不一样的。早期的唯识学,它是站在“体即识故,名识。
”的角度来讲识的。还记得我们在西昌的一次讨论,指出早期的唯识学讲:“体即识故
,名识。”后期的唯识学讲识是什么意思呢?是“不离识故,名识。”所以,有这样的
理论差异。“体即识故,名识。”是早期唯识学的主张,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经唯识
”,为什么叫“经唯识”?因为它主要以经典为依据。而“不离识故,名识。”的观点
,它是后期唯识学所主张的,我们称它为“论唯识”,之所以称为“论唯识”,主要是
《成唯识论》中的观点,以论为所依的根据。我们给它找出一个经典的证明。早期唯识
学主张“体即识故,名识。”如《华严经》讲:“三界所有,唯识一心。”此中心即广
义的识。后期唯识学主张“不离识故,名识。”我们给它找出论典中的依据,如《成唯
识论》卷第七讲:“如是诸法(五位百法)皆不离识,总立识名。”所以,在学界就有
这样的观点认为,早期唯识学和后期唯识学在理论的主旨上是发生了变化的,不管这种
变化是叫做进化也好,还是什么也好,反正这两者 |
|
a**u 发帖数: 8107 | 3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4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一 缘起
(第一碟)这一讲为大家准备的题目是《唯识初阶》,副标题是《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
方法,在理论与实践层面的讨论》。要学习唯识,首先就应对唯识学的历史作一简单的
介绍。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间,北印度有一位大菩萨出世,他就是无著菩萨。无著菩萨
有个同胞兄弟叫世亲菩萨。此兄弟二人在印度共同开创了瑜伽行派。瑜伽行派的内容主
要有三个方面:1、法相学,2、唯识学,3、瑜伽学。依瑜伽行派的观点,从法相而言
,法即是相,相即是法。所以自法观之,一切诸法无不是法、无不是相,所以称为法相
。从唯识来讲,以识观之,所有的法,皆是唯识。法是识所生,相是识所变,所以从识
的角度来讲,一切法皆是识,故名唯识。要证得法相和唯识的真实相,在瑜伽行派认为
,皆要通过修行瑜伽行来实现。在瑜伽行派的内容里面,主要分成以上三个部分。而瑜
伽行派的开创者无著、世亲二菩萨,他们所依据的圣典,主要是依据慈氏菩萨所说的《
瑜伽师地论》。传统的说法认为,如《成唯识论》中说,唯识学的圣典依据为六经十一
论。{六经指:1、 |
|
a*******g 发帖数: 867 | 5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九
如何认识和实证法相
第一依《摄大乘论》略说三自相义
今天下午,我们要给大家讲从缘所生法相。我们既然了解了阿赖耶识与诸转识之间有互
为因果的缘起关系,包括它受到业力的影响和制约,有十二有支缘起,塑造众生种种的
生命形态,那么更进一步来说,既然有缘起就必然有从缘所生法相,在佛教的唯识学里
面,对法相是如何进行认知和实证的呢?今天下午就给大家谈关于法相的问题。我们在
第一讲谈到,在瑜伽行派所讲的内容体系里面,它实际上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个
是唯识学,一个是法相学,还有一个是瑜伽学。唯识学里面的内容,包括我们前面讲的
八识、讲阿赖耶识、讲两种缘起,这些内容都是属于唯识学的范畴。讲到从缘所生法相
,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与实证,包括里面指出有三自性或三自相的内容,这是属于法相
的内容。当然,唯识和法相虽说有两个方面,但它两个密切相关。所以我们前面也讲了
,从法相而言,也就是从别到总而言,一切法相无不唯识。从唯识而言,也就是由总到
别而言,凡是唯识即有诸相显现,此即由唯识而到法相。要去 |
|
a*******g 发帖数: 867 | 6 http://www.confucius2000.com/buddhism/txwsxdfqjtd.htm
论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分期及其特点
李广良
内容提要: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唯识学思想的形成
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文章在分析太虚佛学思想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揭示了太虚唯
识学的“新”和“融贯”的特点。
关键词:太虚、唯识学、新、融贯
从佛学理论建树和学术创新的方面说,近代佛学是以唯识学为主要内容的。作为近代佛
教思想史上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太虚大师对近代唯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
献,本文对太虚唯识学思想的历史分期和特点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一
太虚唯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初出家到民国三年。这
一阶段,太虚所接受的还是传统的佛教训练,所学经典主要是《楞严经》、《法华经》
、《指月录》、《弥陀疏抄》等中国传统佛学经论。而他最早接触到法相唯识学著作的
时间为1907年。是年夏天,太虚从永丰寺来到天童寺,听道阶禅师讲《楞严经》,闲暇
时“从道老受《相宗八要》及《五教仪》,于教义乃略值初基”(1)。《相宗八要》
全名《相宗八要 |
|
a*******g 发帖数: 867 | 7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四 辨说识义差别
第一八识之识Vijñāna与唯识之识Vijñapti
我们首先要了解唯识学中所讲的“识”这个概念,在唯识学的圣典之中,在佛法的语境
之中,到底是怎样使用它的,我们想通过对此概念的分析,运用词源学的分析、研究方
法,对于“识”在梵文原义中是如何使用的,来了解佛法中在使用这个概念的时候,它
是什么样的意义。
在梵文中说到识的概念时候,实际上有两个单词,一是Vijñāna,一是Vij&
ntilde;apti。Vijñāna和Vijñapti这两个单词,使我们看到至少在词
形上它们是不一样的,这两个单词玄奘大师都把它翻译成“识”。所以,现在有些学者
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就认为玄奘大师对此问题没搞清楚,把两个不同的概念都翻译成了
识。但在这里我们首先要给大家说明的是,玄奘大师的翻译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可以通
过之后的分析使大家得到了解。因为玄奘法师在翻译的时候,他了解这两个词的差别,
他把Vij&nt |
|
a*******g 发帖数: 867 | 8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八 唯识的缘起
第一辨说识数差别
要谈到唯识的缘起,我们首先就要了解,在缘起的呈现中,到底有哪些结点出现,有哪
些现象出现?在早期的圣典当中,首先出现的是六识的概念。阿赖耶识是一个很麻烦的
东西,为什么?因为它是最容易让我们生起错误执著的一个存在,很多人把阿赖耶识执
著以为精魂、灵魂、神我、自我、自性,或执著以为是去后来先的主人公,这些其实都
是对阿赖耶识的错误理解,或者把阿赖耶识作为事物的本体,甚至由于不能善巧理解《
摄大乘论》中所说的阿赖耶识为一切法的所知依,而以为阿赖耶识是一切诸法的本原,
一个生成性的本体,认为由阿赖耶识来出生一切法,所以它当然是一切法生成的本体。
但是在这里我非常遗憾的告诉大家,这些全部都不符合唯识学的真义。那么我们应该怎
样来理解这个问题?这就要把我们上面千辛万苦所得来的基本观点和立场,拿来在这里
一以贯之。什么叫作六识?什么叫作八识?这些种种诸识,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
到底这些认识有多少种?是不是只有六种,只有八种?为什么《百法明门论》讲识有 |
|
|
a*******g 发帖数: 867 | 9 那么在这一点上,圣凯法师(他是我们中国佛学院的学长)写了一个《摄论学派研究》
一文,于此文中他提出Vijñāna一词的使用,文中有三个方面:
第一、Vijñāna一词,往往是和眼等感觉器官连用的,组成眼识、耳识乃至意
识,组成这样一些词。但是,如果这个“识”不是和眼等感觉器官或根连用,而是和境
界相连用的话,如说组成色识、声识乃至法识这样的概念。这个识在使用的时候,它在
梵文里不是用Vijñāna,而是用Vijñapati这个单词。对于这样的概念
和说法,可能大家听起来比较陌生,我们一般听到的是眼耳鼻舌身意识,怎么突然听到
色也是识、声也是识,乃至法也是识,这个概念我们很少听过。但是在唯识学的典籍里
面的确有这样使用的。大家去看《摄大乘论》,论中在讲到什么是依他起的时候,就说
:“此中何者依他起相?谓阿赖耶识为种子,虚妄分别所摄诸识。此复云何?谓身、身
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善趣恶
趣死生识。此中若身、身者、受者识,彼所受识,彼能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
识,此由名言熏习种子。若 |
|
a*******g 发帖数: 867 | 10 三、唯识学的系统
从佛说《解深密经》、《楞伽经》的内容到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世亲菩萨的
《唯识三十颂》、十大论师的《成唯识论》,是有系统的,内容是一层接一层。
唯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说明:
什么叫唯识?唯识的内容如何?
唯识不是否定一切色法,它是色不离心,境不离识,它不象一般的哲学、科学把心
与物分开,它不是这样讲的。唯识,有心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境不离心,色不离识。
但是色与境,是虚妄的、幻化的,梦幻泡影,应该认识心的主要,心的能动性,在修行
方面,就需要净化心灵,目的是达到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证大菩提,消灭无明烦恼
,就证大涅槃。大菩提、大涅槃,其中心思想是不舍众生,它的修学是有次序,有阶梯
的。所以,唯识者,唯即一切外境离不开心识,有识就有境,有境就有心,外境是虚妄
的,要改变外境,以心为主,心能转化一切,心是主要的因,这即是唯识的意义或者宗
旨。
现在讲什么西洋唯心论、唯物论,这些思想在古代的印度和中国都有。佛家所讲的
“唯识”,恰恰不是那么一回事,所以说到唯识唯心,有人认为是空虚的,不是那回事
,它是个综合观点,看问题是综合的,不偏于哪方面,但要抓住根本。它的教义,细分 |
|
a*****y 发帖数: 33185 | 11 http://www.fjnet.com/fjlw/200911/t20091130_142318.htm
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是一切认识理论的基础,西方哲学、中国哲学乃至印度哲学无不如
此。在佛教中,唯识学是最具系统性的反思认识理论,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也自然成为
唯识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在西方哲学中,主体与客体一般被理解为分化对立的存在,如灵与肉的对立、心与物的
对立、人与神的对立等等,这都是从主客关系中衍生出来的问题。主客二元的对立,是
人们的常识性认识,然而从本体论角度考量,产生二元对立的根源是什么?最终如何统
一或消解这种二元对立?这是西方哲学乃至神学十分关切的大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讲,
西方科学也有力图解决此问题的意图。在中国哲学中,存在的统一性是个共同信念,因
而主客二元的对立被理解为统一性的内在相对对立,它最终以“天人合一”的境界来消
解这种主客对立。在印度哲学中,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有近于西方哲学思维的,也有类
于中国哲学观念的,也有不同于二者的独特观点,如印度大乘佛教唯识学就是如此。
唯识学是把主体性与客体性问题纳入到认识论范畴来进行考量的,而西方哲学、中国哲
学乃至一些印 |
|
a*******g 发帖数: 867 | 12 五、唯识学既通于现在,更胜于现代
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社会讲人本主义,讲科学,科学就主张实验、分析、归纳、
判断,不轻信,不轻易下决断。而唯识的系统,他的理论的根据,恰恰就是这个方法,
它不是懵懂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需要说出道理的,它根据因明,有分析、有归
纳,举出事实,所以现在的大学中的研究院,研究唯识的不少。现代的科学发展,用科
学方法观察事物,完全有关系,可以说出道理,要能说出所以然,若知其然而不能知其
所以然,就不行。
那么,它胜于科学的方面是哪些呢?心物综合,谈唯识,并不是离开色,离开境,
有识就有色、就有境,有见分就有相分,色不离心,见不离相,综合的观点,就胜于科
学了,而且对于唯物论、经验论还有指导思想,可以纠正一些偏向。譬如说现在讲究物
质,讲究自然科学,专门在物质方面发展,结果人心偏向,私心杂念多,就破坏了物质
,破坏了自然,破坏了人与人的关系,不融洽,就发生社会染污、环境染污、水源染污
,什么都染污。清除这个现象,物与心不能分离,要有理性、德性,发挥人生价值,来
应用这个物质科学,纠正他的偏向,若不纠正偏向,只是从物质、经济发展,结果人欲
、我执心更重,形成争 |
|
b**d 发帖数: 7644 | 13 ☆─────────────────────────────────────☆
bdbd (maotouying) 于 (Fri Aug 14 13:03:30 2009, 美东) 提到: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本文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
他起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
|
a*******g 发帖数: 867 | 14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五 唯识思想的起源
第一 依初时《阿含》谈唯识思想的起源
(第五碟)接下来跟大家谈一下唯识思想的起源,给大家做一下简单的介绍和勾勒。一
般认为,唯识思想是在佛陀灭度后九百年,大概在公元四五世纪的时候,在印度由无著
、世亲来开创的,他们承自于弥勒菩萨的教法,所以,由于有这样的观点,就认为在早
期的原始佛教中,包括在《阿含》里面很难看到唯识思想的影子。但是,实际的情况是
怎样的呢?如果我们认真阅读佛经的话,便可以看到,在初期《阿含经》里面,就有唯
识思想的起源。我们作一个总结,给出一个开宗明义的说法。在初期《阿含经》里面,
在谈到一切法的时候,是从认识的发生这个角度来谈一切法的。在《杂阿含•三
一九经》中有这样一段经文,我读给大家听:“佛告婆罗门:一切者,谓十二入处。眼
、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是名一切。若复说言此非一切,沙
门瞿昙所说一切,我今舍,别立余一切者,彼但有言说,问已不知,(徒)增其疑惑。
所以者何?非其境界故。”这是很普通的一段经文, |
|
a*******g 发帖数: 867 | 15 第五从一有情略说本识与转识的缘起关系
(第七碟)我们昨天给大家讲到了,在唯识学中成立阿赖耶识的道理。那我们在此之前
对识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我们讲这个“识”它并不是一个带有主体性的,或者
带有实体性的,一个具备认识功能或认识能力的认识主体。在我们昨天的理解中间,我
们知道这样一个所谓的认识主体,它其实是在整体认识现象之内的一个世俗观(即世俗
观念的存在)。所谓的认识客体,实际上是一个似客观、似所缘。因此,在这个整体的
认识现象里面,它完整的包括了能认识和所认识两个方面在内。因此,就否定有一个实
在的能认识和所认识。在这里就打破了能所二边的对立。我们在谈到识是认识现象的时
候,根据不同的认识因缘不同的认识条件,虽然从整体的认识现象来讲,乃至于我们所
有的表象世界,它是不可分割的。由于是众因缘生法,是互相观待、相待而有的。这样
的一个一真法界,一个缘起的世界,一个表象的世界,实际上我们无法对它进行分割、
进行取相、进行分别。但是因为我们随着这样一个因缘的不同、条件的不同,我们也可
以把这样一个非一非异的识,把它划分成许多种。而这样的划分,实际上是随着我们所
依据的条件以及所有的种种因 |
|
a*******g 发帖数: 867 | 16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三 实我法见是怎样形成的
第一依《成唯识论》释我法义
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分析佛法里面对于世俗的认知,对于自我和法的概念有什么样的看
法。我们了解到它是一个错误的观念,它是我们对于自我以及法的一个幻觉或错觉。那
么这个幻觉和错觉是怎么产生的?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在这里我们一起来分析一段论文。如《成唯识论》卷一说:“世间、圣教说有我法,但
由假立,非实有性。我谓主宰,法谓轨持,彼二俱有种种相转。我种种相,谓有情、命
者等,预流、一来等。法种种相,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转,谓随缘施设有
异。如是诸相若由假说,依何得成?彼相皆依识所转变而假施设。”大意是说:无论是
我们世俗的语言所说的我和法,还是圣教当中所说的我和法,所有这一些名言概念,都
是依于语言文字而假立的,所以并没有实有的我和法,并无实有的物可以作为此名言概
念的对应,在名的背后并没有一个所指的实在的不变的物作为名所指的义。这就是《成
唯识论》的中心观点。那么要去证明这一点,就需要进一步的说明,既然世间、圣教都
讲 |
|
a*******g 发帖数: 867 | 17 第二 佛所觉悟的是什么
佛陀在菩提树下四十九天开悟,他为了追求宇宙人生的真理,他证悟到的是什么呢?《
华严经》中讲:“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
、执著,一切智、自然智、无师智即得现前。”从这个角度来讲,问题的根源就是人们
的妄想、执著。佛陀发现这个妄想执著,他的发现有这样一番理性的认识过程,这个就
是十二缘起,所以菩提树下最重要的觉悟,就是十二缘起。这个十二缘起也是佛陀后来
为他的弟子宣说佛法时,数数宣说的内容,所谓十二缘起即是,一、无明,二、行,三
、识,四、名色,五、六处,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
十二、老死。这里涉及到一大堆的概念。我们今天在这里讨论的唯识学,即使对佛法或
唯识学,零接触的人或对佛法没有任何了解的人,对此问题也可以去深入的了解。对于
这个问题背后所隐藏的最根本性的原因,我们首先可以给大家一个说明。佛陀通过对生
老病死原因的分析,就发现所有老病死苦产生的原因就是因为生,有了生之后就必然会
有老、病、死苦。如果你想没有老死,就必须要没有有缺陷的生、不圆满的生命,这个
生若没有的话,老病死苦就不会有,但是只要 |
|
Y**u 发帖数: 5466 | 18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谓一切法名假安立自性差别,乃至为令随起言说”。
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第一、两者皆建基于因缘性诸法。第二、两者皆与名
言具有密切的关系。第三、两者皆只是施设有,如果知道是假名安立还好,但 |
|
Y**u 发帖数: 5466 | 19 ☆─────────────────────────────────────☆
Yisu (yisnotme) 于 (Mon May 31 11:00:54 2010, 美东) 提到:
庄朝晖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都是关于认识论的,两者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本文
尝试进行南传概念法、有为究竟法与涅盘法与北传唯识学的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
性和圆成实性)的比较,或许有助于双方的交流。
1、 概念法与遍计所执性
概念法属于世俗谛的范畴,根据阿毗达摩:“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和表达方式
。它包括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如:有情、人、男人、女人、动物,
以及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于《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实质,因为
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在实际上并不是不可再分解的究竟法。它们的存在方式是概念化与
不真实的。它们只是由心构想而成的产物,并非基于其自性而存在的究竟法。”
唯识学的遍计所执性是指:遍计为‘周遍计度’义。所执是指对象。即于因缘性诸法,
不能看到其本然的真相,而浮起主观的、虚妄的揣度,加上我法的妄执所现的对象。《
解深密经》云:“遍计所执性者 |
|
a*******g 发帖数: 867 | 20 唯识初阶:唯识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中国佛学院 隆藏法师
地点:成都慧恩书院。 时间:2009年8月。
第三 凡夫觉悟有可能吗
1 关于觉悟的方法和途径
接着来说明第三个问题。凡夫觉悟有可能吗?有人说:凡夫不能觉悟真实,因为凡夫没
有办法觉悟真实。有人说:凡夫是可以觉悟真实的,因为佛陀在学佛之前也是凡夫。那
我们怎么样来看待这个问题,凡夫之所以是凡夫,就是因为他不了解真实,这是从当下
的现实来讲的,凡夫是不了解真实的。说凡夫可以觉悟,是从一个趋向性、可能性来讲
的。但是谈到可不可以了解真实,这里还涉及到途径和方法的问题。如果这个途径和方
法没有被呈现、被表现出来的话,那么,在当下的事实上来讲,他还是凡夫,还是不能
觉悟。那么就要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世间有这样一个真实的话,而作为凡夫的我们
没有见到它,所以我们与真实是隔碍的。我们为什么不能去觉悟真实?因为我们缺乏认
识真实所必须的维度。这个真实,作为区别于凡夫的境界,没有进入到我们的识域中来
。作为凡夫我们靠什么认知这个世界呢?这个问题不需要问佛法,我们是依靠见、闻、
觉、知认识这个世界的,也就是前六识的认识作用。有人说还有第六 |
|
a*******g 发帖数: 867 | 21 第三依早期大乘谈唯识思想的起源
那么,在早期大乘里面,有没有唯识思想的起源呢?我们说有。为什么呢?因为在早期
大乘里面,反映的是“依认识来反思存在”这样一个取向。在这里,给大家读一段经文
,来一起分享一下。如经云:“世间受生,皆由著我,若离此著,则无生处。”大意是
说,世间众生之所以受生,之所以有十二缘起,之所以有生老病死,为什么呢?皆由著
我。那么,要去了解这个道理,推荐大家去读一部经,一般讲十二缘起都从无明讲起,
我们去读《大宝积经•菩萨藏会•开化长者品》,在此品中讲十二缘起的时
候,讲得非常的透彻,此处所讲的十二缘起,在无明之前还有两支,一个是不正作意,
一个是不实分别。云何而有无明?因为有不正作意。因为有不正作意,所以就对你的认
识形成了遮蔽和障碍,这个遮蔽和障碍的作用就是无明。所以,这个无明是有其法的,
很多人说:什么叫无明呢?没有智慧就叫无明。不仅仅是如此,不仅仅没有智慧就是无
明。这个无明确实会在人们的认知上形成一种障碍,这个障碍就是无明。无明是一个心
所有法,如果按照唯识学来讲,是属于有种子之法。而不仅仅是明没有这样一个状况。
这一点我们要了解, |
|
r****n 发帖数: 8253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南传阿毗达摩与北传唯识学的比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5 21:17:00 2010, 北京)
多如牛毛的错误。。。。
六识弄错误,七识弄错误,八识弄错误,行蕴弄错误。。。。
整个过程,完全的错误。。。
这套东西,完全是waichi自造,即不符合唯识,又不符合阿毗达摩。名词定义乱七八糟。 |
|
a*******g 发帖数: 867 | 23 六 远离戏论如实观察
第一明一切存在即认识本身
最后,我们来作一个总结,就是通过佛法的学习,是要将“存在”向“认识现象本身”
来进行还原,而这样的认识也将主导我们的修行方法。这个修行方法在《阿含经》里面
,乃至在大乘《般若》、以至大乘瑜伽行派里面,都是共同的方法。你的认识,你的思
维模式,你的思想,你所持的见地,就决定了你所要依从的修行方法,所以这一点实在
是太重要了。你不通过这样的行持,是没有办法到达彼岸的。道理在什么呢?在于行道
之中。如果这个路我们不去走的话,它是不是路没有任何意义。但是这个道之所以能够
成为所行之道,又要首先依于正见来进行抉择。所以,这就非常重要。通过上面的学习
,我们做一个总结,就是佛法在谈到存在的时候,是依于认识现象来进行讨论的,所以
我们要把对于存在真相的探索,进一步还原到认识现象本身这个层面。所以唯识学沿着
《阿含经》所开辟出来的路径,经由初期大乘所讲的“唯心”思想,如刚才所讲:“三
界所有,唯识一心。”通过这个“唯心”的思想,最终我们把这个心作更加具体的分析
,在这个心的层面里,到底有些什么认识内容,即是眼等八识,所以依于Vijñ
āna |
|
a*******g 发帖数: 867 | 24 http://www.chandao.com/fojiaoweishizong/1/21.htm
唯识学在佛法中的地位(惟贤法师)
2004年7月21日讲于重庆慈云寺
一、唯识学思想的发展历史
佛在世时说法,当时无文字记载,佛灭度以后,佛说的法,经过弟子们三四次结集,这
就形成大小乘经典。因为是佛亲口宣说,内容即是佛的自证境界,是圣言量。后世的大
小乘论师们,根据佛的经典,加以研究发挥,就成为论义,于是有小乘论、大乘论。根
据时间的推移,论的内容,是有系统的,逐步将佛所说的法发挥光大。太虚法师在《判
摄佛法》中提到:佛灭度以后,初五百年,是小行大隐时期,就是说当时流通的是小乘
佛教,大乘佛教是隐而不彰。第二个五百年,是大主小从时期,大乘佛教开始逐步发扬
。第三个五百年,是密主显从时期,由于当时印度王朝处于衰落时期,婆罗门教复兴,
佛教的弘扬不得不依靠婆罗门教,以婆罗门教的形式来发扬佛教中观思想,采取一种密
宗的方式,所以这个五百年呢,是密主显从时期,以密宗为主,显宗为辅。大概在这个
时期,印度佛教就衰落了。
(一)第一个五百年,小行大隐时期
小乘在结集的时候,分为两部,就是上座部和大众 |
|
a*******g 发帖数: 867 | 25 第二依圣教建立阿赖耶识
1 明所知依是阿赖耶识而非空性
我们现在首先要对阿赖耶识有一个了解,阿赖耶识并不是后来的唯识学论师建立的,不
是一个想当然的成立。它有经典的依据,首先说阿赖耶识作为一个现象,作为一个法的
存在。在《阿毗达摩大乘经》中讲:“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
证得。”由此显示阿赖耶识的存在,无始时来界的“界”,在佛法中是因义,所以“法
界”就是生法之因,或说“界”是差别义,如说佛教界,学术界。但事物的差别从究竟
而言,又是因为种子的差别,而形成现行的差别。所以从此角度讲,差别义还是因义,
种子就是因。那么这个因是一切法的平等所依,由此就有了诸趣的显现,以及菩提涅槃
的证得。所以,它是世出世间的所依,来说明阿赖耶识作为所知诸法的枢纽,和所知诸
法的所依,来进行说明。但在此颂中有一个分歧的认识,有些人认为,这个“无始时来
界,一切法等依,”可以理解为空性,因为空性也是一切法的所依。{如佛陀扇多于所
译《摄大乘论》所引经中偈颂说:“无始已来性,一切法所依,有彼诸道差,及令得涅
槃。”}如《中论》中说:“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正因为一切法是空的,没有
实有的自 |
|
|
|
f*******8 发帖数: 3612 | 28 相宗的根本经典与传承
综述
以下内容皆取自成观大法师撰写之“相宗系列”书籍
要了解相宗(即法相宗,又称瑜伽宗,或唯识宗),也必须稍微了解一下中观派;
因为正如唐代义净三藏在其所著《南海寄归内法传》中所言:“所云大乘,无过二
种,一则中观,二乃瑜伽。中观则俗有真空,体虚如化;瑜伽则外无内有,事皆唯识。
”由是可知,大乘佛法有两大法脉或学派,一是中观学派,二是瑜伽学派。
中观学派是尊龙树菩萨为始祖,以其《中观论》及《十二门论》为根本论典,其后
传至提婆菩萨,着有百论,即与龙树之二论合称“三论”其传承者为罗睺罗跋多罗、青
目、婆薮、佛护、青辩等。在中国之弘传者则为鸠摩罗什,至唐,吉藏大师而集其大成
,因而开创“三论宗”。此处所说的中观学派是狭义的中观派;此派虽名“中观”实是
以空观(第一义空、一切法空)而涵摄空、假、中三观,故名:中观,又称“空宗”。
其根本经典为般若诸经与三论。
广义的中观学或空宗则包括天台宗、华严宗、禅宗等,因为这些宗派都以中观学派
的创始者及其经典为立宗之主要根据,故在大乘八大宗中,除法相宗与律宗外,其余诸
宗基本上都属于性宗(空宗)所摄(以其相对于“相宗”,切研习之本...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9 第二节 “八识”说与“唯识无境”
唯识宗思想体系的基本命题是“万法唯识”、“唯识无境”。从哲学角度考察,此“识
”既是认识的主体,又是万物得以存在的本体依据。正因为除了“识”的“分别”功能
及“变现”过程之外,并无真实的、实在的“外境”存在,因此,“唯识无境”方可以
成立。那么,这一妄识本体又是如何变现出现象世界呢?从唯识学的总体加以把握,大
致有两种密切相关的思路,即“识变说”和“种子熏习说”。此两种理路目标均指向“
唯识无境”如何可能成立。仔细辨析,“识变说”较偏重于论证本体与现象的关系,“
种子说”则兼顾染净诸法的生起与还灭。而中土的玄奘、窥基则在此基础上补充了“三
类境”说给予深化。
一、八识
与其它佛教宗派持眼、耳、鼻、舌、身、意“六识”说不同,唯识宗在“心法”问题上
,持独特的“八识”立场。唯识宗所言之“八识”均指众生之“心”。不过,依其功能
差别而有三类之别,“第八名心,集诸法种,起诸法故;第七名意,缘藏识等,恒审思
量为我故;余六名识,于六别境粗动间断了别转故。”[①]心、意、识中,第八识是本
识,即识体,其余七种皆由第八识转生,故称转识。唯识宗认为,世间万物作为虚假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0 当四册,计五十六万字的《狂密与真密》正式出版后,许多藏密上师如多识喇嘛
等,眼见藏密外道隐匿千年之底细被全盘公开,让藏密无上瑜伽双身修法的底细摊在阳
光下,从此藏密之法不再“秘密”了,面对这样的情形,多识喇嘛不但不趁此机会自我
检视反省,尽速回归佛陀正教,反欲掩盖真相,用 <<破魔金刚箭雨论 >>一书,以恶言
谩骂及颠倒事实、恶意曲解、断章取义、移花接木、恶意栽赃、张冠李戴等等手段,将
平实导师诬谤为恶魔、外道之流。我们于本章第一节略举其中一小部分,供大众检视:
所谓藏密认证的“活佛”其素质之粗糙,顶著世间大学教授崇高名声的藏密修学人,是
如何运用手法,来误导大众.
第一目 毁污
首先,我们来看多识喇嘛是如何用不如理的推论以及扭曲事实的手法来诬蔑平实
导师,我们也针对他这些说法的败阙处,略作举证与评论,以证明多识喇嘛的手法乃是
不如实的欺瞒行为:
一、【一、他没有受过佛教显密经论的正规教育,是一个十足的佛教法盲;
二、他是弄枪棒、练气功、学道术的,由此可知他对佛教和藏密的认识未超出气功
师、道士的水准。……
三、用吹牛撒谎、装神弄鬼掩盖自己的无知和卑劣。】(《破论》p.006...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443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orayu (thinkorswim), 信区: Wisdom
标 题: 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杨新宇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27 00:39:30 2014, 美东)
解 题
识,了别义,唯了别学即唯识学,言唯了别学而不言唯识学,因唯识之识字一
般做名词解,此处之了别做动词解。做名词解,识为识体,犹有“我执”;做动词解,
了别乃了别之“行”,刹那刹那迁流不息,中无实体,实乃依他起相,缘起相。若能破
除对实有的执着,建立唯了别的观点,则可以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反之,分析量子力
学这个案例也有助于理解唯了别学。
量子力学哲学诠释概述
在哲学层面上思考量子力学,则无需涉及复杂的数学细节,一个简单的双缝干
涉实验已包含了量子力学的全部奇异之处。
考虑光子由一个光源出发,通过与光源等距的两条平行狭缝,射到感光屏上,
在屏上呈现出光子的分布。在实验中,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关闭另一条,这时感光屏
上的强度分布为光子通过单缝的衍射图样。然后将双缝同时打开,这时在屏上得到的是
光子通过双缝后...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2 以下轉個帖,對禪門及大乘經教有興趣的大德們先參究參究,
=====
六祖之所悟和唯识學間的关系,
『话说惠能大师领会了五祖的意思。三更时分进入了方丈室。五祖便以袈裟遮围。不令
其他人看见, 开始为惠能大师解说金刚经。说到了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时候, 惠能言下
大悟, 发现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便向五祖提出心得报告: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
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五祖这时候知道六祖己经破参
悟了本性。便向惠能说: 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以上是佛弟子耳熟能詳的六祖壇經片段,我們看到了惠能大师悟了个那个自性, 和他老
人家说返个自性的体性(本自清净, 本不生灭, 本无动摇,能生万法) 和唯识学有那门子
的关系 ?
末学於此来做个文字连接,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入楞伽经》︰「大慧。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
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於我过自性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大乘密严经》卷2:「诸仁者。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於世同
于涅槃。…」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诸法虽生,真如不动,真如虽生诸法而真如不...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443 | 33 解 题
识,了别义,唯了别学即唯识学,言唯了别学而不言唯识学,因唯识之识字一
般做名词解,此处之了别做动词解。做名词解,识为识体,犹有“我执”;做动词解,
了别乃了别之“行”,刹那刹那迁流不息,中无实体,实乃依他起相,缘起相。若能破
除对实有的执着,建立唯了别的观点,则可以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反之,分析量子力
学这个案例也有助于理解唯了别学。
量子力学哲学诠释概述
在哲学层面上思考量子力学,则无需涉及复杂的数学细节,一个简单的双缝干
涉实验已包含了量子力学的全部奇异之处。
考虑光子由一个光源出发,通过与光源等距的两条平行狭缝,射到感光屏上,
在屏上呈现出光子的分布。在实验中,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关闭另一条,这时感光屏
上的强度分布为光子通过单缝的衍射图样。然后将双缝同时打开,这时在屏上得到的是
光子通过双缝后形成的干涉图样。这个实验反映了光的波动性。
如果在光源处换上一架机枪,则子弹通过双缝后的分布等于两个单缝分布的直
接相加,这里不发生干涉现象,反映了经典粒子的特性。
如果在光源处换成电子枪,则结果与光子干涉实验相一致,而与经典粒子的结
果不一致。
那么是否就可以把电子理解成波呢?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4 何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句话是大部分的佛子们所耳熟能
详的,然而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的真正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却是众说纷纭。
譬如有人说:“人有两颗心:一颗是真心,一颗是妄心。但大多数人都是用妄心
在生活,一般人都不太明白自己有两颗心,更是难以分清楚哪一颗是真心,哪一颗是妄
心。想要觉察自己有两颗心,并且分清楚这两颗心的真妄,其实是不容易的事。人如果
能用真心生活,那一定是很幸福的。”从以上这一段文字,我们就看得出来,其实一般
人对人到底有几个心是弄不清楚,而且充满想象的。
请问菩萨们:人是有一个心呢,还是两个心?乃至是八个心呢?事实上,说一个
心也可以,说两个心也对,说人有八个心也是正确的。奇怪啦!为什么是这样呢?这就
得请您仔细的听下去,自然就会明白。我们先来举述一位喜欢说禅的大法师,他所说的
一则公案。一般人总以为能说点禅,意境和格调似乎就提升了不少,却不知道说公案也
是最容易显示出自己未曾证悟的本质。这位大法师说:“桂琛禅师去参访玄沙禅师,玄
沙知道他深研唯识法相之学,故而指著一张竹椅问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这个汝作
么生会?”桂琛禅师答道:“既曰唯识,...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443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orayu (thinkorswim), 信区: Wisdom
标 题: 量子力学与唯了别学(杨新宇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27 00:39:30 2014, 美东)
解 题
识,了别义,唯了别学即唯识学,言唯了别学而不言唯识学,因唯识之识字一
般做名词解,此处之了别做动词解。做名词解,识为识体,犹有“我执”;做动词解,
了别乃了别之“行”,刹那刹那迁流不息,中无实体,实乃依他起相,缘起相。若能破
除对实有的执着,建立唯了别的观点,则可以畅达的理解量子力学,反之,分析量子力
学这个案例也有助于理解唯了别学。
量子力学哲学诠释概述
在哲学层面上思考量子力学,则无需涉及复杂的数学细节,一个简单的双缝干
涉实验已包含了量子力学的全部奇异之处。
考虑光子由一个光源出发,通过与光源等距的两条平行狭缝,射到感光屏上,
在屏上呈现出光子的分布。在实验中,先分别打开一条狭缝,关闭另一条,这时感光屏
上的强度分布为光子通过单缝的衍射图样。然后将双缝同时打开,这时在屏上得到的是
光子通过双缝后...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36 关于中观与唯识之间几个问题的商榷
燧石
已故大德法尊法师可谓佛学之泰斗,其求法于西藏,宏扬应成正义于内地,功不可没。
然其对于唯识宗多有微词,动辄“郑重的批判 ”。这里需要明确一点,所谓唯识,必以
佛说六经为依,慈氏五颂及《瑜伽师地论》为宗 ,无著世亲诸论为门,后人若有发展,
或可存留,若对其批判,则应就具体人,不应归咎于唯识宗门。
若法尊法师所言:“唯识宗人的知见,是只空对境外色,不空内识……以为唯识宗的知
见,是连内识也空了的,便混入中观里面去了,若说唯识宗也空了内识,试问只空外境
未空内识这样知见的人,属于哪一宗的见呢?恐怕除了唯识宗,其他哪一宗也不属。 ”
这就等于说,你肯定是是错的,我肯定是对的,假如你对了,那咱们俩就相同了,既然
咱俩不同,所以你肯定是错的。再者,唯识宗人是否也可以这样说,顽空见属于哪一宗
呢?恐怕除了中观宗……
作为唯识学人,笔者无意于对法师不敬,而法师对于唯识宗之误解,仍须澄清,另一方
面,有如是批判,必有持如是见之人,从法尊法师的文章,亦可窥见唯识学之没落,中
观唯识,当共治谬见,追求真理,才是要紧。
民族大学韩镜清居士,六十余年治慈氏学,依靠藏传唯识...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2192 | 37 唯识学的实践
了解了唯识与三性,可以说已经基本把唯识学的理论框架概括了,可是唯识学不单
是一门理论,更是一个实践体系。
现在佛教内部流行一个趋势,就是强调实修而贬低理论,好像只要谁重视理论就说
明他没有修行似的。持这观点的人其实是既不懂理论又不懂修行。佛教的经典看似浩如
烟海,可是都是教人如何修行。这就好象一个人要爬山游览,如果仅把地图研究了一遍
就觉得够了,不用爬山了,实际上一路风光一点也没见到,这样的纸上谈兵固然是不可
取的,但是,若走另一个极端,不看地图就匆匆上路,费劲不说,要是走上叉路,甚至
误入险途,岂不冤枉!两全其美的办法,先仔细看了地图,再揣着地图上路,因为仅靠
看地图的初期印象毕竟还是模糊,带着地图,边走边印证,越走越明了,登至顶峰,扔
掉地图,众山一览,岂不美哉!
我们凡夫的错误执着根深蒂固,心性又顽劣,如果不能首先说服自己,不能深切地
认同佛教的世界观、人生观,就不可能落实到修行实践上。缺乏明晰的理论思维,仅靠
体验或是情感的信,认识肯定很模糊,信心就不会坚定,稍遇挫折就会动摇,难怪竟然
有一些佛弟子跟着法轮功跑了。信佛不是相信佛的法力无边、有求必应,而是相信佛所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38 由识现起一切的唯识思想,最早的是解深密经。经中以一切种子心识为根本,一方面现
起『有色诸根及所依执受』,『相名分别言说戏论习气执受』(相),另一方面,『阿
陀那识为依止为建立故,六识身转』。从一本识而转起二类,奠定唯识思想的基本体系。
图片
┌ 有色诸根及所依
┌二执受┤
一切种子心识┤ └ 名相分别戏论习气
│
└六转识
解深密经,虽以一切种子心识为出发,但它侧重种识的不一,所以在二种执受中有
戏论习气。这一切种子识,是心,它为六识所依止的时候,这又名为阿陀那的本识,就
转称为意。它侧重本识的现行,所以除本识以外,没有别立,也不应别立转识的末那。
到慈氏的中边分别论,从识现起似根、似尘、似我、似识四类。所以说∶『根尘我及识
,本识生似彼』。本颂的内容,各方面有不同的解说。无性论师说∶根尘我三法是所取
相,识是能取相。
图片
┌根
... 阅读全帖 |
|
k****s 发帖数: 1209 | 39 引自wiki、百科,虽尽量删减,还是偏长,又分出一些。
此未名空间的unicode支持尚需改进,因为经常会把一些字符变成乱码。这篇就可以看
到。
阿賴耶識(梵文:आलयविज्ञ
2366;न,ālaya-vijñāna),又譯為阿梨耶識,也稱為一切種子識(
sarva-bījaka-vijñāna)、異熟識(vipāka-vijñāna)、阿陀那識(ā
dāna-vijñāna)(即「持身識」之義),即是第八識(aṣṭa-vij
241;āna)。
आलय Alaya house
अलय alaya non-dissolution
大概是第一个 Alaya,不敢排除第二个 alaya。
《大乘密嚴經》:
如來清淨藏(garbha),世間阿賴耶(ālaya),如金與指環,展轉無差別。
庵摩罗识(梵文:Ama...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7315 | 40
==============================================
丁福保佛学大词典:
【七识】
(术语)八识中之第七识也,名末那识。见末那识条。
[佛学大词典]
【末那识】
末那,为梵语manas之音译,意译为意,思量之义。唯识宗将有情之心识立为八种,末
那识即为八识中之第七识。为恒执第八阿赖耶识为‘我’之染污识。为与第六意识(梵
mano -vijn~a^na ,意之识,乃依末那之识)区别,而特用梵语音译称为‘末那识’。
此识恒与我痴、我见、我慢、我爱等四烦恼相应,恒审第八阿赖耶识之见分为‘我、我
所’而执着,故其特质为恒审思量。又此识为我执之根本,若执着迷妄则造诸恶业,反
之,则断灭烦恼恶业,彻悟人法二空之真理,故称染净识,又称思量识、思量能变识。
且其自无始以来,微细相续,不用外力,自然而起,故其性质为‘有覆无记’;乃不引
生异熟果,却能覆圣道、蔽心性。
法相宗依修行阶段之浅深,而在末那识中立三位,称为末那三位,即:(一)补特伽罗
(梵pudgala ,即人)我见相应位,为末那识缘第八阿赖耶识而起人我见之位。如凡夫
、二乘之有学、七地以前之菩萨等有漏 |
|
S**U 发帖数: 7025 | 41 《中阿含经》97《大因经》已经解释七识住是什么了。增壹阿含39品5经也有解释。此
七识住与唯识学中的第七末那识没有关系。
《中阿含经》大因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MA/MA097.htm
复次,阿难!有七识住及二处,云何七识住?有色众生若干身、若干想,谓∶人及欲天
,是谓∶第一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若干身、一想,谓∶梵天初生不夭寿,是谓
∶第二识住。复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若干想,谓∶晃昱天,是谓∶第三识住。复
次,阿难!有色众生一身、一想,谓∶遍净天,是谓∶第四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
众生度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念若干想,无量空处,是空处成就游,谓∶无量空处天
,是谓∶第五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空处,无量识处,是识处成就
游,谓∶无量识处天,是谓∶第六识住。复次,阿难!有无色众生度一切无量识处,无
所有处,是无所有处成就游,谓∶无所有处天,是谓∶第七识住。
增壹阿含39品5经
http://agama.buddhason.org/AA/AA349.htm
「彼云何名为七神识住处?
所谓众生若干种身[若干种]想,所谓人及天也。
... 阅读全帖 |
|
s******g 发帖数: 5074 | 42 ☆─────────────────────────────────────☆
wisdomlover (wisdom) 于 (Mon Jun 15 21:28:17 2009, 美东) 提到:
。
《成唯识论》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
[ 作者: 林国良 来自:期刊原文 已阅:3169 时间:2006-8-23 录入:
hanqinxuan
·期刊原文
《成唯识论》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物质观
林国良
[上海]上海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66-70页
【作者简介】林国良(1952- ),男,上海大学文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上海大学 文学
院,上海 200436
【内容提要】唯识学的物质观包括物质起源论和物质结构论。唯识学认为:物质和极微
(物质基本单位)不具有实在性,因为它们不存在永恒不变、不可分解的本体,物质是
由众生的第八识变现。唯识学的物质观与量子力学的正统派——哥本哈根学派的思想有
某种程度的共通性。
【关 键 词】唯 |
|
G**W 发帖数: 1865 | 43 seeU, cpath 能否帮末学看看这个,非常感谢.
『《中阿含经》97因品《大因经》:“阿难,若有比丘,彼七识住及二处知如真,心不
染着,得解脱者,是谓比丘阿罗诃,名慧解脱。”』
啥叫七识住 ? 此七识是不是唯识学中的第七末那识 ?
那麽中阿含是说有情不只有六个识了 ? |
|
a**u 发帖数: 8107 | 44 ☆─────────────────────────────────────☆
TheMatrix (TheMatrix) 于 (Wed Apr 22 15:17:32 2009) 提到:
通过WaiChi和runsun对六识以及七识八识的讨论,
结合我自己用西方科学的方法来观察认识的过程,
(我认为)我看到了小乘佛法和大乘佛法的本质区别:
小乘是科学,大乘是宗教。
我论述如下:
人类认识世界是通过感觉器官。
我们用“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来统指所有的感觉器官。
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后要送入大脑,
由大脑处理产生概念。
用佛教的语言,这相当于六识:
眼耳鼻舌身,这是前五识。大脑(的状态)就是第六识。
这接近于小乘佛法:小乘佛法没有七识和八识,就六识。
从科学来看,大脑只能认识物体,而不能主动的创造物体。
所以小乘的缘起法就不能主动的创造物体,而只能是“此有则彼有”。
什么叫主动的创造物体?我举一个例子:
现在假设地上没有一支铅笔。能不能“生”出一支铅笔来呢?
小乘佛法说“能”,但怎么个“生”法呢?是这样的:
桌子上有一支铅笔,我用手一推,就掉到地上了,
现在地上就有了一支铅笔...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2192 | 45 上虚构出来的,西方有位哲学家曾说过,“物质是感觉的组合”。有点唯识道理的意思
。普通我们认为,要产生一个认识,首先要有所认识的对象,以此为前提引发我们的认
识作用,而唯识学与我们的经验相反,正是由于有了认识作用,才产生了外在对象的感
觉,也就是说,只有能认识,没有所认识!
“能”和“所”是唯识学中的两个重要的概念, “能”是指动作的施动者,是事
物能动性的一面,“所”指动作的对象。以眼睛看色为例,我们的能动的认识作用——
眼识,是“能认识”,注意,不是眼球这个器官,器官只是认识作用的一个助缘,佛教
中叫做“根”;所看到的色,是“所认识”,佛教中叫做“境”。我们一般认为,认识
活动产生的前提:一个是具有功能的器官——根,一个是认识的对象——境,根和境接
触,才能发生认识作用,而佛教认为,恰恰是由于这个认识作用,才产生了有外在根和
境的感觉,根和境都只是心理作用。只有能认识,没有所认识,这点很难理解,只有施
动者没有受动者,这个动作能完成吗?能!佛经上常以做梦为例,在梦中是铁定了没有
所认识的对象,只有能认识的意识,梦到发财,其实还是一分钱没得着,但是这是醒来
以后才知道,没醒的时候可高兴...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47 印顺法师<成佛之道>
十二支中的识,是一期生命的开始。有些经典,从识支说起。这因为,推求现实的身心活动,到达识的结生相续阶段,已到了生死业报识的核心。后代唯识学者,以异熟的阿赖耶识为中心,来说明生死杂染的一切,可说是吻合佛意的。「缘」此结生的「识」,就「有名色」支的生起。名是心理的,色是生理(物理)的。由于识的结生,身心就开始发展。照经上说∶不但因识而有名色,也因名色而有识。这意思是说∶我们的一切身心活动,是要依于有取识(唯识学中叫作阿陀那识)的摄取而存在。反之,也因为身心的活动,有取识才能存在。正像没有领袖,就不可能有群众的组织活动;如没有群众,领袖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但在十二缘起支中,著重在识缘名色。应解说为∶名色是精血和合以后,还是肉团的阶段。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10/yinshun10-07.html
菩提道次第广论
识者,经说六识身,然此中主要,如许\阿赖耶者,则为阿赖耶,如不许\者,则为意识。
此复若愚,从不善业起苦苦果,造作增长诸不善业,此业习气所熏,现法之识者,是因位识。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2278 | 48 唯识与西哲唯心 济群法师
摘自《解深密经》讲记·导论
中西方哲学派系纷繁,门户众多,向来人们把它归纳为二类:一是唯心,二是唯物。这两种思想的区别在哪里呢?简单地说,就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本起源,或者说对第一因的看法不同吧!有人认为宇宙人生的第一因是物质,由物质派生意识,这种思想属于唯物论。如古希腊泰勒斯,以水为万物本源,认为水是不变的本体,能生万物;阿那克西美尼则主张气为万物始基;恩培多克勒提出水、火、土、气四根;印度小乘佛教以四大极微等物质元素,作为万物之因。与唯物论相反,认为宇宙人生的第一因是精神,如叔本华的世界是意志的表象,贝克莱的存在就被感知等,提倡意识派生物质,意识决定物质,这种思想属于唯心论。
佛教是宗教,但不同于一般的宗教。它有着丰富的哲理,因此很多人又认为它是哲学。哲学有唯心与唯物的不同,这样一来,有人不免要问,佛教是唯心,抑是唯物呢?从唯识学的理论体系来看,佛教显然接近于唯心,但这种唯心与西哲所说的唯心又不一样,简略而言,有四点不同:
一、心物都不是常恒不变的。佛教无论讲心,或者讲物,认为都是因缘所生。比如说到心,必须具备四缘才能生起:一因缘,是心的种子;二所缘缘,即所...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49 那么,在此我们也举出经典的依据,来证明唯识的意义。如《解深密经•分别瑜
伽品》讲:“我说识所缘,唯识所现故”。大意是说,识所缘的境相,是唯识的,唯识
所现的。所以说识所缘唯识,一定是指Vijñapti。《成唯识论》讲:“唯识言
有深意趣,识言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六位心所,所变相见,分位差别及彼空理所显
真如。”这里面包括哪些内容?一切有情各有八识,指的是八识心王。六位心所,指遍
行心所,别境心所,善心所,烦恼心所、随烦恼心所、不定心所共六位五十一个心所法
。所变相见,{指八识心王、心所,各自所变现的见相二分}指色法,这个色法是《百法
》中所说的“二所现影故”,是心王和心所所变现的影像,是心王和心所的对境,它一
定是严格按照心王和心所的对境来谈这个色法的,在这个地方我们就可以了解到,佛法
里面所讲的色法和普通意义上所讲的物质,是完全没有关系的两回事。而在我们平时的
认识中间,很多人在唯识的时候,什么叫色法呢?色法就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物质。完全
不相当于,因为我们所讲的物质完全是在唯物论意义上来谈的,它是离开认识之外,独
立的客观的实有的这样的存在。但是唯识里面所 |
|
w*********r 发帖数: 2192 | 50 三性的存在模式
说了这么多,都是为了说明我们这个世界到底是以怎样的方式存在,是心识,不是
物质,是无我无常,不是有我有常。唯识学把这个问题归纳为三性——依他起性、遍计
所执性和圆成实性,这三性可以看作是三种存在模式,这也正是唯识学的核心,
首先,依他起性,就是指刚才所说的阿赖耶识缘起的道理。“依他起”从字面上看
,就是依靠其他东西生起,而不能独立自然生起,就是指世界只是我们的认识作用,而
这认识有是阿赖耶识种子与现行交替的过程。这种存在模式是事物的运作规律,不管好
事坏事,正确错误,都以这种方式得以运行。
而我们凡夫不了解依他起性的缘起规律,却误以为世界是有我有常的,这种只存在
于错误认识之中而实际上子虚乌有的存在模式,叫做遍计所执性。
如果我们在缘起事物上,不执着有我有常,而能如实了知其本性,这种清净的真实
不虚的存在方式就是圆成实性。依他起性与圆成实性的关系就是法与法性的关系。
还以梦为例来说明,比如我做了个恶梦,梦见一只老虎要吃我,在梦里肯定是把它
当真了,急的到处跑,总怕被老虎逮着,这老虎就是遍计所执性,因为你把本不存在的
东西当成存在了;这老虎虽然没有,但这梦还是做了,我意识...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