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诏令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g
发帖数: 7244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教,唐时诏令敕制谕的区别
呵呵,律、令、格、式 是法律文书;制、诏、册、赞是诏令文书。
诏令文书各朝各代的规矩略有不同,按照唐朝的规矩
诏,用来颁布一些重大的政令,诏的本意就是告诉,诏书就是让普天之下臣民都要知道
的文告(所以常说“诏告天下”),归于这一类的譬如新皇帝登基,老皇帝死的时候的
遗命,还有重要的大赦,这些都必须是全天下每个都要传达到的。诏有时也用作其他场
合,譬如批复臣子的请示,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发布重大政令;
制,其实就是“誓”,也是皇帝发布的命令,通常是用来任免比较重要的官爵的,给与
大的赏赐或者恩典的。武则天在位的时候,因为“诏”与她的名字同音,为了避讳把诏
全部改为制,后来中宗的时候又改回来。广义上说所有的诏令文书都可以称制;
策主要是向群臣问询的文书;
册在东汉末年以前也作“策”,主要用于封立太子,诸侯王,后妃,后来为了区别,才
写作“册”;
诰,其实和诏是同一个字,太上皇用的,唐高祖退位,他的命令不能再被称为“诏”,
好在汉字比较丰富,“诏”字还有一个不同的写法“诰”,诰的意思和诏一样,就是告
诉的意思,颁布太上皇的命令。另外任命官员的告身也有别称为“诰”的。
圣旨在唐代不算作文书,是皇帝
d********l
发帖数: 161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教,唐时诏令敕制谕的区别
唐三省制和后期中书门下体制时,以皇帝名义发布的文书,由中书起草而经皇帝画敕和门下
副署。看到的皇帝诏令类文书有:制、诏、策、敕、册、诰、旨、令、谕等。军国
要事、法律命令、赏赐封赠、刑罚惩戒、田赋徭役、天文历法等一切国家的大政方针和
重要事务都是由这些文书发布。
请教这些文书之间的区别。这其中那些是政务类诏令,那些是法律类的?
google搜到的信息都不太详细,只知道发布政令的常用文书是敕,令为法律类(律令格
)。
r******u
发帖数: 4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教,唐时诏令敕制谕的区别
全唐文里面那几个皇帝名下的文章大部分都是诏书,另外还有一本专门的《唐大诏令集》。看看例子就比较好理解了。
例子:
制:秦王太尉陕东行台制,秦王天策上将制,答张行成因旱请致仕表手制,定乐舞制,令官民投匦雪冤制,加镇国太平公主实封制
诏:改元大赦诏,封隋帝为酅公诏,讨辅公祏诏,立中山王承乾为皇太子诏,授房元龄杜如晦左右仆射诏,答虞世南上圣德论手诏
敕:赐萧瑀手敕,赐许绍敕书
册:册秦王天策上将文,命皇太子即皇帝位册文,即位告天册文
诰:答太宗陈让表手诰
令:讨薛举令,定户口令,为文德圣皇后荐福令,谕普光寺僧众令
谕:谕李袭志书,谕普光寺僧众令
另外还有
教:徒隶等准从本色授官教,授老人等官教,授逸民道士等官教,献嘉禾教,罢放栎阳离宫女教等。
书:赐高丽王建武书,赐郑元璹书,赐百济王璋玺书,克高丽报皇太子书,谕李袭志书
疏:为太穆皇后追福手疏
文:祀北岳恒山文,祭征辽战亡将士文 等
诏最常见,册比较正式,有固定格式,策比较罕见,诏,敕,令,谕,制,教等应用范围相重叠,其中,谕又可作诏令的开头,比如谕XX敕,谕XX令,书偏重书信的功能,一般和远方通信用,文偏重祭祀。
其实,除了册是固定的册封所
t******o
发帖数: 2792
4
关于具体的决策程序,唐代的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很多细节也是前后不一,能力所及,这里先说个大概:

政事堂的决策面很宽,凡是军国事务都涉及,根据来源,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皇帝直接下达命令,这也是五花八门的,可以是婚丧嫁娶,也可以是讨论改革方案,官员任免。对此政事堂会议有权拒绝。如元和初,河东节度使王锷求兼宰相。密旨下:“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但是当时主持政事堂的李藩却以笔涂“兼相”字,上奏:“不可”。第二类是臣下的奏疏,有的是先递给皇帝,皇帝转发给政事堂讨论;有的是中央各机构向皇帝所上奏状主动要求转发政事堂,尚书省诸司的某些奏状也可以直接上报政事堂处理。第三类是宰相们认为有必要讨论的政事。如唐武宗时回鹘逼近河套天德军一带,政事堂在讨论后拟定了十一条措施。
第二类、第三类这里可以归到一起,属于政事堂自己的决策,宰相们协商一致后形成“熟状拟定”,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呈递皇帝,如果批准,熟拟就作为与诏令具有同等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被否决,其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帝的命令(即第一类),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政事堂讨论通过,...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5

政治制度方面俺一直糊涂的说

关于具体的决策程序,唐代的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很多细节也是前后不一,能力所
及,这里先说个大概:

政事堂的决策面很宽,凡是军国事务都涉及,根据来源,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
皇帝直接下达命令,这也是五花八门的,可以婚丧嫁娶,也可以是讨论改革方案,官员
任免。对此政事堂会议可以予以拒绝。如元和初,河东节度使王锷求兼宰相。密旨下:
“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但是当时主持政事堂的李藩却以笔涂“兼相”字,上奏
:“不可”。第二类是臣下的奏疏,有的是先递给皇帝,皇帝转发给政事堂讨论;有的
是中央各机构向皇帝所上奏状主动要求转发政事堂,尚书省诸司的某些奏状也可以直接
上报政事堂处理。第三类是宰相们认为有必要讨论的政事。如唐武宗时回鹘逼近河套天
德军一带,政事堂在讨论后拟定了十一条措施。
第二类、第三类这里可以归到一起,都属于政事堂的决策,由宰相们协商一致后形
成“熟状拟定”,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呈递皇帝,如果批准,熟拟就作为与诏令具有
同等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被否决,其
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史上灭佛的“三武一宗”
佛教书籍中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与麻衣和尚的一段对话。赵匡胤先前担任五代后周禁军
高级将领时,看到周世宗柴荣禁佛,把菩萨铜像毁坏铸造为钱币,便密访麻衣和尚。赵
匡胤问麻衣和尚:“自古以来有灭佛的皇帝吗?”
麻衣回答说:“何必问古人的事,请看柴世宗家族即将遭到的报应就可验证。”赵匡胤
问:“主上(周世宗)神武聪明,任人以贤,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以求统一天下,有
唐太宗之风范,不知天下何日能平定?”麻衣说:“到甲子年天下就安定了。”
赵匡胤于是又问:“古代帝王毁灭佛法,与大周相比结果都怎样?”麻衣说:“北魏太
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
,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
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
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
赵匡胤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毁佛法不是国家的福啊,该怎么办?”麻
衣说:“已显现白气预兆,过不了多久,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圣明的皇帝兴起则佛法
也随之兴旺,而且传世无穷。...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史上灭佛的“三武一宗”
佛教书籍中记载了宋太祖赵匡胤与麻衣和尚的一段对话。赵匡胤先前担任五代后周禁军
高级将领时,看到周世宗柴荣禁佛,把菩萨铜像毁坏铸造为钱币,便密访麻衣和尚。赵
匡胤问麻衣和尚:“自古以来有灭佛的皇帝吗?”
麻衣回答说:“何必问古人的事,请看柴世宗家族即将遭到的报应就可验证。”赵匡胤
问:“主上(周世宗)神武聪明,任人以贤,日夜操劳,励精图治,以求统一天下,有
唐太宗之风范,不知天下何日能平定?”麻衣说:“到甲子年天下就安定了。”
赵匡胤于是又问:“古代帝王毁灭佛法,与大周相比结果都怎样?”麻衣说:“北魏太
武帝拓跋焘灭佛,拆除寺庙,焚烧佛经,捣毁佛像,坑杀僧尼,七年后被宦官宗爱谋杀
,其父子都不得好死;北周武帝宇文邕毁佛寺经籍,强迫僧尼还俗,不久便身患恶疾,
全身糜烂,死时年仅三十六岁,不到三年,国家也灭亡了。唐武宗李炎毁天下寺庙,灭
佛,当年就因服食丹药过量中毒而亡,死时年仅三十二岁,而后黄巢又起兵反唐。”
赵匡胤说:“国家长期混乱,百姓厌倦战争。毁佛法不是国家的福啊,该怎么办?”麻
衣说:“已显现白气预兆,过不了多久,就有圣明的皇帝出现。圣明的皇帝兴起则佛法
也随之兴旺,而且传世无穷。...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8
朱永嘉: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与近百年来中国历史的结论(全文)
作者:朱永嘉
按:
这是我一篇讲中国近代史的旧作,作于今年四、五月间,在箱底压了半年多,写作的
目的是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故在十月间,放在博客上,供大家阅读批评,纪念
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回顾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走过的历史进程,还是富有历史和现实意
义的,这一百多年如果以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分界的话,前面我们是在民族危机和
灾难深重中跌跌冲冲地慢慢跋涉过来的,49年以后的历史,我们同样也是摸索中不断前
进的,邓小平说过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换一句话,我们是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摸索着前进的,现在人们喜欢说中国的崛起,换一句话说从49年起,中国人民站起
来了,逐渐摆脱别人的指挥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要走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我们也为
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也吸取了不少教训,但毕竟走过来了,中国也就是中华民族在国
际上的地位影响,已是举世瞩目的对象了,我们并不讳言,我们还存在许多问题,无论
政治、经济、文化那一个方面都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们可以站着摸索着走自己的路,
同时我们又是与世界各国人民最友好的国家和民族,总结...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907
9
改革的攻坚之年,终于到来。在晚清最后十年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哪一年比1908年更为
关键——呼唤真改革的民意,在这一年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爆发出来。朝廷如何应对这
汹涌澎湃的民意,直接决定着人心的去留与改革的成败——但终究,朝廷还是义无反顾
地走上了假改革、反改革之路;革命,也终于不可避免……
反改革案例一:下达谕旨,禁止绅商和学生“干预国家政治”
1907年12月,清廷下达谕旨,用十分严厉的口吻谴责“各省绅商士庶”干预朝政。谕旨
说:近年以来,各省绅商士庶,遇有内外政事,动辄拿立宪说事,“相率干预,一唱百
和,肆意簧鼓”,以此干预朝廷决策,着实可恶。谕旨明确强调,立宪法开议院这种国
家大政,决不是人人都可以议论干预的——“各国君主立宪政体,率皆大权统于朝廷,
庶政公诸舆论,……其开设议院专为采取舆论,……固非人人皆得言事,亦非事事皆可
参预。”
禁止“绅商士庶”议论立宪事宜的同时,1908年1月,作为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学
部,也秉承朝廷谕旨,明文禁止学生干预国家政治。在其下达给“大学堂”(清末大学
的通称)的文件里,如此严厉规定:
“(学生)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离经叛道、联名纠众、立会...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1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 33
第一章
清晨时分,悠扬的晨钟还在洛都上空回荡,一匹疲惫不堪的健马踏着青石板上的白
霜,迈进通商里的坊门。它显然走了很长的路,赤红的皮毛上沾满尘土,马鼻喷出大团
大团的白气,矫健的四蹄也显得有些蹒跚。
马上的骑手是一名女子,她披着厚厚的披风,戴着一顶围着纱罩的兜帽,衣上同样
沾满风尘。她轻轻拍了拍马颈,一边游目四顾,似乎在寻找什么。
斜刺里闯来一条人影,一只手拉住马辔上的缰绳。阮香琳手指扣住袖箭,待看清来
人,提起的心才放下。
敖润戴了一顶翻毛的皮帽,穿着一袭灰扑扑的旧衣,看上去与街边的闲汉别无两样
。他牵着马绕到背巷,在一处不起眼的客栈前停下,然后呶了呶嘴,示意阮香琳进去。
阮香琳心下会意,她拍了下马侧的皮囊,低声道:“有信交给衙内。”说着拿起行
李翻身下马。
敖润点了点头,随即牵起马匹,绕到街巷另一面的文泽故宅。
刚一站定,阮香琳就觉得双腿又僵又木。为了及早把货物送到,她昨晚从伊阙入关
之后,一路未曾休息,连夜赶到洛都,城门刚一开启,便即入城。这会儿终于找到地方
,紧绷的心神略一松懈,顿时觉得疲劳难耐。可一想到即将见到那个人,这点疲惫也算
不得什么了。
客栈的掌柜她也曾见过,是与敖润...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2314
11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o (长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被霍光废掉的皇帝刘贺墓开棺直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3 11:45:40 2015, 美东)
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刘彻之子,天汉四年(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成为
西汉第一位昌邑王。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谥号哀王,史称昌邑
哀王。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拥立为帝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时年二十一岁。因为汉昭帝没有
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玺书说:“诏令昌邑王:派代理执行大鸿胪事务
的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征召王,乘坐七辆驿站的马车前
往长安府邸。”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着打开玺书。这天中午,刘贺就出发了,下午
四五点到定陶,赶了一百三十五里,侍从人员的马一匹接一匹死在路上。郎中令龚遂向
刘贺进谏,刘贺才令郎官、谒者五十多人返回昌邑。刘贺到济阳,寻求鸣叫声很长的鸡
,路上买合竹杖。经过弘农,让身材高大的奴仆善用装载衣物的...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13
http://www.zh5000.com/ZHJD/ctwh/2007-12-07/2170416453.html
陈庆之(484—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江苏宜兴西南)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杰出的
军事家。
陈庆之自幼为萧衍的随从。当时围棋风靡一时,萧衍更是通宵达旦而弈。其余的随从皆
已休息,唯陈庆之不睡,招之即到,所以萧衍对其甚见亲赏。
南 齐末年,东昏侯萧宝卷为政残暴,至使陈显达、裴叔业、崔慧景等名将先后反叛。
南齐永元二年(公元500年)十一月,萧衍(时为雍州刺史)也起兵反齐,陈庆 之随萧衍一
直攻克建康。天监元年(公元502年),萧衍代齐称帝,国号梁,是为梁武帝。陈庆之被
任命为主书,在任期间,他散财聚士,常思效用。
普 通六年(公元525年)正月,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叛乱不成,在彭城降梁,并请求梁武
帝派兵接应。梁武帝以陈庆之为武威将军,与胡龙牙、成景俊率梁军前去接 应。回军
后,陈庆之任宣猛将军、文德主帅,并率2000人送豫章王萧综入镇徐州。五月,魏遣安
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2万来拒,屯据陟□。元延明先遣其 将丘大千筑垒,以切断
梁军的进军路线。陈庆之进逼其垒,魏...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4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印刷术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16
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刘彻之子,天汉四年(前97年),刘髆被封为昌邑王,成为
西汉第一位昌邑王。后元元年(前88年)正月,昌邑王刘髆去世,谥号哀王,史称昌邑
哀王。刘髆死后,年仅五岁的刘贺嗣位,成为西汉第二位昌邑王。
拥立为帝
元平元年(前74年)四月十七日,汉昭帝刘弗陵去世,时年二十一岁。因为汉昭帝没有
子嗣,大将军霍光征召刘贺主持丧礼。玺书说:“诏令昌邑王:派代理执行大鸿胪事务
的少府史乐成、宗正刘德、光禄大夫丙吉、中郎将利汉征召王,乘坐七辆驿站的马车前
往长安府邸。”凌晨一点左右,用火烛照着打开玺书。这天中午,刘贺就出发了,下午
四五点到定陶,赶了一百三十五里,侍从人员的马一匹接一匹死在路上。郎中令龚遂向
刘贺进谏,刘贺才令郎官、谒者五十多人返回昌邑。刘贺到济阳,寻求鸣叫声很长的鸡
,路上买合竹杖。经过弘农,让身材高大的奴仆善用装载衣物的车辆装载抢来的女子。
到了湖县,使者就此事责备昌邑相安乐,安乐告诉龚遂,龚遂进去问刘贺,刘贺说:“
没有这事。”龚遂说:“即使没有,为什么因为舍不得一个善来败坏名声呢?请把善交
给法官处置,来洗刷大王。”就揪住善,交给卫士长执行法津。
刘贺到霸...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第一百八十九章 现在和当年的一些小事情
唐小棠伸手揉了揉雪狼崽儿柔软的腹部,想着先前看到的那个画面,看着兄长的后背好
奇问道:“那头狼是怎么回事?”
“或许多年前夫子远游北荒时曾经见过那匹狼,那匹狼之所以能开窍,大概就和这
次相遇有关吧,不然普通公狼如何自行领悟天地之力?”
唐小棠震惊道:“夫子连狼都能点化?这也太厉害了吧……哥,你说夫子和宗主两
个人究竟谁更厉害?”
唐的脚步微微一顿,沉默片刻后说道:“老师当年自然不及夫子,但他修二十三年
蝉之后……我想应该还是不及夫子。”
“哥,你前些天告诉我,唐国那些文武大臣绝大部分都在书院里学习过,二层楼的
人更是不好惹,而夫子已经做了一百多年的书院院长……那夫子说一句话,岂不是唐国
都要摇晃不安?唐国皇帝难道不担心?”
“担心什么?”
“他的皇位啊。”
“夫子眼中怎么可能会有皇位这种东西。”
“那难道唐国皇帝不担心夫子影响朝政?当皇帝的谁愿意头顶还有一座大山。”
“不管唐国皇帝愿不愿意,在他出生之前,夫子这座大山已经在长安城南边静默存
在了很多年,至于朝政这种小事情,夫子又怎么会关心?”
“朝政都是小事情?那你说如果我们和唐国打起来了,夫子会...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一章 军营里的十三先生
大唐天启十四年,流落极北寒域千年之久的荒族南归,抢占左帐王庭大片草地,直接导
致王庭骑兵对更南方的中原骚扰侵袭。为应对十年未遇的危险局面,西陵神殿发出诏令
,号召昊天道信徒及正道同仁援助燕国抵达蛮人的入侵。
与此同时,大唐帝国派出西路边军援燕,号援燕军。
因为援军的到来,左帐王庭部落骑兵扰边显得收敛了很多,尤其是当大唐援燕军的
先锋部队依着氓山东缘来到燕北荒原后,左帐王庭单于加大了对各部族的约束,寒风呼
啸的原野上,再也难以找到蛮人游骑的踪影。
蛮人骑兵之所以不好应付,是因为他们背后占有大片宽阔的草原……见势头不对便
遁入漫漫长草之中,根本无法追击。除非当世各国君王有当年大唐太祖皇帝的雄心野魄
,不然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个威胁完全消除。
所以当蛮人骑兵对燕境的侵扰变得不那么严重,左帐王庭派出谈和使者之后,聚集
在燕境北方的中原部队没有就此强势北上,而是选择就地驻扎,把主要心神都放在各处
边陲要塞的防守之上,边塞的情势变得平静了很多。
驻守在燕境外的十余万部队号称中原各国联军,实际上除了来自南晋月轮诸国的年
轻修行者,基本上是燕国本土军队以及大唐帝国...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9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第一百八十九章 现在和当年的一些小事情
唐小棠伸手揉了揉雪狼崽儿柔软的腹部,想着先前看到的那个画面,看着兄长的后背好
奇问道:“那头狼是怎么回事?”
“或许多年前夫子远游北荒时曾经见过那匹狼,那匹狼之所以能开窍,大概就和这
次相遇有关吧,不然普通公狼如何自行领悟天地之力?”
唐小棠震惊道:“夫子连狼都能点化?这也太厉害了吧……哥,你说夫子和宗主两
个人究竟谁更厉害?”
唐的脚步微微一顿,沉默片刻后说道:“老师当年自然不及夫子,但他修二十三年
蝉之后……我想应该还是不及夫子。”
“哥,你前些天告诉我,唐国那些文武大臣绝大部分都在书院里学习过,二层楼的
人更是不好惹,而夫子已经做了一百多年的书院院长……那夫子说一句话,岂不是唐国
都要摇晃不安?唐国皇帝难道不担心?”
“担心什么?”
“他的皇位啊。”
“夫子眼中怎么可能会有皇位这种东西。”
“那难道唐国皇帝不担心夫子影响朝政?当皇帝的谁愿意头顶还有一座大山。”
“不管唐国皇帝愿不愿意,在他出生之前,夫子这座大山已经在长安城南边静默存
在了很多年,至于朝政这种小事情,夫子又怎么会关心?”
“朝政都是小事情?那你说如果我们和唐国打起来了,夫子会...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0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第二卷凛冬之湖 第一章 军营里的十三先生
大唐天启十四年,流落极北寒域千年之久的荒族南归,抢占左帐王庭大片草地,直接导
致王庭骑兵对更南方的中原骚扰侵袭。为应对十年未遇的危险局面,西陵神殿发出诏令
,号召昊天道信徒及正道同仁援助燕国抵达蛮人的入侵。
与此同时,大唐帝国派出西路边军援燕,号援燕军。
因为援军的到来,左帐王庭部落骑兵扰边显得收敛了很多,尤其是当大唐援燕军的
先锋部队依着氓山东缘来到燕北荒原后,左帐王庭单于加大了对各部族的约束,寒风呼
啸的原野上,再也难以找到蛮人游骑的踪影。
蛮人骑兵之所以不好应付,是因为他们背后占有大片宽阔的草原……见势头不对便
遁入漫漫长草之中,根本无法追击。除非当世各国君王有当年大唐太祖皇帝的雄心野魄
,不然根本没有办法把这个威胁完全消除。
所以当蛮人骑兵对燕境的侵扰变得不那么严重,左帐王庭派出谈和使者之后,聚集
在燕境北方的中原部队没有就此强势北上,而是选择就地驻扎,把主要心神都放在各处
边陲要塞的防守之上,边塞的情势变得平静了很多。
驻守在燕境外的十余万部队号称中原各国联军,实际上除了来自南晋月轮诸国的年
轻修行者,基本上是燕国本土军队以及大唐帝国...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1
唯识宗的创立
玄奘西行求法归来,通过翻译经典和传授学徒等方面的工作,将当时印度唯识学的最新
成果介绍到中土,最终创立了以佛教义学见长的法相唯识宗。玄奘在翻译佛典的过程中
,为中国佛教培养了一代精通唯识、因明学说的高僧,特别是其高徒窥基继承光大其学
说,留学僧人圆测将玄奘之学传播到新罗国,对于唯识学说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影响。
说玄奘是法相唯识宗的创始人,是由于他把法相宗的主要经典都翻译成汉语并作了初步
的宣传;说窥基是法相宗的实际创始人,是因为窥基在玄奘所奠定的基础上,扩大了这
一宗派的理论影响。公正地说,法相唯识宗是玄奘、窥基两代高僧共同努力创立的。
第一节 玄奘与唯识宗的创立
依照现今学术界、佛教界的普遍认识,玄奘西行的时候,中国佛教已经处于学派佛教与
宗派佛教交替发展的时期。玄奘先后礼拜了十二位老师,但其中并不包括被认定为佛教
宗派的天台宗僧人,也没有礼拜三论宗的祖师吉藏为师。玄奘西行的动机之一就是出于
消弭学派佛教差别诠释所带来的混乱。回国之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佛教经典的翻译活
动,在其弟子们的继续努力下,终于创立了一个新的佛教宗派。
玄奘在国外之时,中土佛教界存在和发生的争论,...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盛世律师——玄琬
唐太宗废太子李承乾
武德二年,秦王妃长孙氏为李世民诞下了嫡长子。根据史书的记载,因为这位皇子生于
太极宫承乾殿,故以此殿为名,取名李承乾,字高明。不过“承乾”二字虽为宫室之名
,然而用作人名时却有着无比深意,是以“承乾”一名当为唐高祖李渊为这个嫡孙亲赐。
武德三年,尚在襁褓中的李承乾被封为恒山王。
武德五年,李世民将妻子的侄子、长孙炽之孙长孙家庆任命为李承乾的侍读。
武德七年,李承乾徙封中山王。而李世民平定王世充后,将陆德明与孔颖达这两位儒学
大师双双任命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令他们教导李承乾儒学经典,所以李世民即位后,在
册封太子的诏书中称承乾“早闻睿哲,幼观《诗》《礼》”,并非夸夸其辞。
同年,李世民又将长孙家庆的胞弟长孙祥任命为李承乾中山王府的功曹。
武德九年,李世民即位,是为太宗皇帝,十月癸亥,年仅8岁的李承乾被册立为太子。
史书记载承乾“性聪敏”“特敏惠”,“丰姿峻嶷、仁孝纯深”,太宗非常喜欢他,而
李承乾作为大唐的皇太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万众瞩目的生活也就此开始了。
贞观三年,太子太师李纲因为脚疾只能乘着轿子进宫,于是李承乾亲自将自己的老师引
上殿并恭恭敬敬地行礼,又向其虚心...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三武一宗灭佛遭惊天果报 贵为帝王难逃厄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17 13:04:34 2015, 美东)
历史总是在重复中警示后人,但总有自作聪明的人,想标新立异,自负英明,妄图改变
这果报的规律,结果反而再次告诉后人谤佛之人必遭报应。图为张大千的一副名山水画
。(大纪元图片库)
神州华夏是神传的文化,对神佛的敬仰贯穿着整个五千年的历史。纵观中华历史上仁德
之君,无不敬天顺道,对修炼人也非常敬重;老百姓普遍信奉神佛,相信天理,遵守神
给人定下的生存准则,相信因果。而那些谤佛的人都没有善果,历史上记载的最有名的
就是三武一宗灭佛造成的灾难,不仅百姓受苦,灭佛者也都遭到果报。
中国历史上有道明君,敬仰神佛,惠泽八方,使万民安康,文化发达,天下归顺,四海
景仰。如汉文帝、唐太宗、康熙分别开创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
”流芳百世。
而中国历史上也出现了不敬佛的帝王,如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后周世宗,
他...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蕃之死与党锢之祸(下)
延熹五年(公元162年),是时宦官方炽,任人及子弟为官,布满天下,竞为贪淫,朝野嗟怨。在中央方面,太尉杨秉与司空周景(周瑜的堂祖父)联合上书,要求将宦官的爪牙从各级单位上驱逐下去。桓帝予以支持,那些爪牙或免或死,天下莫不肃然。三年后, 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杨秉又参奏中常伺侯览之弟,益州刺史侯参暴虐一方,侯参惶恐自杀。杨秉又进而参奏侯览与具瑗这两个权宦,结果桓帝迫不得已,罢免侯览的职务,削去具瑗的封地。但是同时桓帝又以河南尹李膺、大司农刘祐、廷尉冯绲忤旨的罪名,为以上两个权宦抵罪。太尉陈蕃虽据理力争,然桓帝不听,不得宽赦。
同时,在地方方面,党人集团与宦官集团展开拉锯战,南阳太守成缙诛杀了与宦官勾结而作奸犯科的张汜;太原太守刘瓆诛杀了贪横放恣的小黄门赵津;山阳太守翟超没收了中常伺侯览的财产;中常伺徐璜之侄徐宣因射杀太守李暠之女;东海相黄浮则将处死徐宣一门,宦官集团就凑请皇帝将他们处死。太尉陈蕃又出面为此四人请命,桓帝反而大怒,将他们全部治死于狱中。陈蕃因是名臣,未敢加害,形势对党人集团颇为不利。
次年,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宦官集团向党人集团反扑。起因是一个与宦官交结的方伎张成...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27
这个话题不轻松,我水平又有限,胡乱写点抄点东西就权当是抛砖引玉好了。

先从尚书中书门下三省说起:
尚书最初是"六尚"之一,和尚衣、尚食都属于帝王身边的勤杂人员,管文书自然就
是秘书,从武帝起逐渐受到重视,东汉设尚书台分夺三公之权,但编制还属于少府,魏
晋始称省。
至于门下,指黄门之下,显然是宫内的,门下之官包括散骑,侍中等等,汉朝带“
中”字的职务,往往和宫内有关。东汉侍中寺管理殿内门下之事,三国时沿袭,侍中统
领近侍诸官,读过出师表的不会陌生“侍中侍郎……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必能…”,可见这个位置当时是权要之职。至晋又有门下三省,侍中是门下的长官,有
谋议谏诤之任,又有平尚书事之权,尤其在东晋,衰微的皇权需要一个制衡外臣、裁抑
尚书省权力的助力,皇帝更是颇为倚重侍中,甚至想出了中书起草诏令一定要得到侍中
的审核的法子,这在南朝成为制度,后来也为北朝效仿。
中书也是皇帝近旁的人员演变而来,最初的时候,如果是阉人则称中书(实际是中
尚书的简称),非阉人称尚书。当尚书省权柄益重时,皇帝又提高中书的地位来分尚书
的权,因为权重,早早就有凤凰池...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279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朝投机政客主父偃
汉武帝刘彻在对匈奴用兵的同时,丝毫没有放松对国内的控制。对外用兵是为了维护国
家主权,对内控制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一个“主权”,一个“集权”,构成武帝思想
的两大核心。说到底,他是要通过维护主权和加强集权,开疆拓土,安定国民,以使自
己的皇权统治更加稳固和长远。汉朝前期,地方诸侯王的势力一直是相当强大的。汉高
祖刘邦开国以后,兼而实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封了许多同姓诸侯王和异姓诸侯王。各个
诸侯王拥有自己的土地,自设官吏,自建军队,自定政策,自收赋税,从而成为割据一
方、目无中央的土皇上,把诸侯国变成“国中之国”,动辄谋反,企图独立。汉高祖生
前意识到这种分封制的弊端,花了很大的精力平定了韩信、彭越、黥布等异姓诸侯王的
叛乱,临死时留下遗嘱:“非刘氏不得封王”。高后吕雉专权期间,违背汉高祖的遗嘱
,大封吕氏子侄为王,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吕氏外戚集团,险些断送了刘汉江山。从汉文
帝开始,遵从汉高祖遗嘱,只封同姓王,不封异姓王。即便如此,同姓王同样存在野心
,时时想着独立,常与朝廷分庭抗礼,汉景帝时爆发的吴楚七国之乱便是证明。汉武帝
即位后,诸侯王的势力大大削弱,但以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为代表的... 阅读全帖
n****l
发帖数: 3375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习近平很像汉宣帝
都属于年少时期被整的很惨,意外登基,清理权臣
因为小时候受的待遇不公,所以极端痛恨贪官污吏
出身[编辑]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曾孙,祖父为卫太子刘据。祖母史良娣,汉武帝元鼎四年(前113年
)入为卫太子的良娣,生刘进,号史皇孙。史皇孙刘进于汉武帝太始年间(前96年——
前93年)娶王翁须,生刘病已,时号称“皇曾孙”。
受难[编辑]
汉武帝征和二年(前91年),“巫蛊之祸”爆发,刘病已曾祖母卫子夫、祖父卫太子刘
据、祖母史良娣、父亲史皇孙刘进、母亲王翁须均因此被杀,刚刚出生数月的刘病已也
被投入大牢。由于他还是个婴儿,邴吉在狱中挑选两位女囚赵征卿与胡组做他的乳母,
暂时免除二人刑罚。
巫蛊之狱连年不决,汉武帝后元二年(前87年),因为有人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武帝
命令处死所有犯人,廷尉监邴吉据门不纳使者,保住了刘病已的性命。第二天武帝就撤
销了这道命令。后遇大赦,刘病已遇赦出狱,结束了五年的牢狱生涯。
平民生活[编辑]
出狱后的刘病已被邴吉送至祖母史良娣的娘家。史家怜其孤苦,对其照顾甚厚。不久刘
病已恢复宗室身份,诏养于掖庭。是任掖庭令的张贺是卫太子刘据的故吏,哀卫太子无
辜受难和皇曾孙的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代早已有三权分立
错得没谱了 中书省 起草诏令 门下省 审核诏令 尚书省 执行诏令。
f****o
发帖数: 810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宇祥:因果之报影随形 莫违天理莫欺心(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8 22:25:50 2016, 美东)
因果报应,是宇宙间不变的真理,无论人相信与否都要受其制约,“善因善报,恶因恶
报”。有人一听说因果之事,便会相信,从而自觉遵守道德。但也有些人,不信也不愿
听,总以为自己做的什么事别人看不见,没有了心灵的约束,肆意胡为而给自己造下无
端罪业,因违背了天理、良知而导致恶报,古籍中记载了许多这方面的事例以警示后人
,以下举几个例子。
一、诬陷恶报
宋代的林希在元祐初年曾任中书舍人。中书舍人在当时是个要职,在这个位置上,不仅
主管中书六房(吏、户、礼、兵、刑、工)承办各项文书,更重要的是为皇帝起草诏令
。但林希任职不久因“行谊浮伪”,也就是说品行不佳,便被贬出京城外任了。
章惇为相时,想陷害元祐年间的直谏之士,因找不到合适的人担任中书舍人而发愁,此
时有人向他推荐了林希。适逢已任成都知府的林希来京领命,于是章惇召见了他...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3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e**5
发帖数: 645
3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中国转一个身非常困难
作者:欧阳斌
在寓居海外的华裔汉学家中,余英时是独一无二的。他幼年时在故乡安徽省潜山县居住
,在一个彼时几乎与现代文明隔绝的环境中,零距离地体验了中国传统社会。1945年日
本战败,余英时离开故乡,却又亲历了中国现代史上最为激烈的沧海桑田,先东北,后
北平,再香港,辗转颠沛,最终定于美国。他的知识体系也同样斑驳。幼时接受过传统
的私塾教育,年少时还曾在古文重镇桐城客居,在香港时则更有机会师从国学大师钱穆
。姑且不说其治学专业,仅从诗文应和中,人们也能体会到他深厚的国学根底。青年时
代负笈哈佛,他更系统地接受了西方的学术训练,并在西方学术体系下获得煌煌成就。
“中西兼备”实不为过。
虽然去国多载,余先生对当下大陆政局社会始终保持着浓厚兴趣,频繁发言,语出犀利
,而他的著述在大陆屡屡出版、加印、重印,被奉为经典。我们聊及这一点时,他也是
哈哈大笑,表示不解。
客居海外几十年的余先生乡音浓浓,自1978年短暂访问大陆之后就再也没有踏上故土。
但他却对我说他没有乡愁,“都安排好了,你能看到什么?”但这显然并不是全部,当
我问他为何屡屡对大陆当下时局激烈批判时,他将之归为“对故国不能忘情的表现”...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1118
34
孙仲山的大胆猜测并没有错,片刻之前段修派人送来的那份紧急公文,内容的确是和突
竭茨的大腾良部和完奴儿部有关。
大前天的傍晚,左营派出游弋的一队骑兵在黑水河以西大约百许里的一个小湖泊巡
逻时,被一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突竭茨兵偷袭;仓促应战的赵兵吃了点小亏,死了
两个人。
当时左营的人都判断这股敌人是鹿河被击溃的突竭茨人余部,因此并不是很在意,
也就没有把消息报告中军。
前天上午,前去驱赶这批残敌的一哨骑兵又被打回来,左营这才稍微有了点重视。
但是他们依旧没有警觉。
直到昨天晌午派去肃清残敌的两个多哨人马遭遇到人数差不多的突竭茨骑兵并且被
敌人击溃,作为左营指挥的段修还是没有重视。
正常情况下,这个时候左营就应该把三次战斗的经过和结果向中军作详细的汇报。
但是这一回,打了半辈子仗的段修也不知道出于什么想法,却偏偏没有这样做。
他调动了手头能够抽出来的兵力去那个小湖泊,非得把那股敌人剿灭了不可。
结果临时拼凑起来的六百多赵军一头就撞在铁板上,被数倍的敌人前堵后截包了饺
子。
要不是黑夜来临帮了赵军的忙,乱战中几...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824
35
李佑知道,黄师爷说的没错,自己即便当不了那心仪已久的五城提督,只怕在扬州也
没多少时间了。迎驾时以区区扬州府同知衔,做出了方面官架子。不但在朝廷面前展示
出了卓异功业,树立起了自己的能臣大员形象,同时也将自己那打破官场常规的专权暴
露在朝廷眼中。
那么多言官不是吃素的,肯定已经有所议论了。现如今扬州官场显然已经严重失衡
,向来注重制衡的朝廷大概不会让他继续留在扬州做官了,肯定要将他升迁到别处。
但这次他不是牺牲品,而是因为太出色拔尖,所以肯定不能只给个二三流官职就打
发掉。即便没有五品都御使提督五城兵马司,也该铨叙一个稍稍像样的官职。
认清自己即将离去这个现实,李佑对于老师来当知府打心底是欢迎的。起码他所创
造的局面可以很好的延续下去,所用的人可以顺着关系继续投靠老师,从而避免了人去
政息的忧虑。
而且李佑也相信,以老师的能力足以掌控局面,再说还有黄师爷这个精熟人物在旁
辅助。
话说陈英桢到扬州府接收李佑这个名义学生的摊子,对他自己同样也是件很有利的
事情。李佑已经打下了非常不错的基础,他可以顺理成章的承续李佑创造的成果。不会
像升迁到别的地方那样两眼一抹黑,彻底人生地不熟,导致一切都...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3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九十九章 东瀛和鲜花
狭长的遍布岛屿的蓝色海峡中,一艘艘钢铁巨舰静静停泊,森冷的炮口好似血火獠牙,
准备撕碎一切敢于挑衅的力量。
当中国人庞大的舰队出现在长崎港时,正号召各藩与中国人决战的孝明天皇、幕府
家臣们都吃惊的将满腔怒火压了下来。
现时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刚刚继位,而且年幼,刚刚十三岁,幕府由其家老们把持,
代表人物就是大老井伊直弼、中老阿部正弘等巨擘。
阿部正弘更是长崎海军传习所的实际操办者,胜海舟等海军军官阵亡的讯息传来后
,阿部正弘三日三夜未曾合眼,在寺庙中静龘坐。
“忍”,胜海舟用生命代价换来的讯息传到了阿部正弘的耳中,阿部正弘悲痛的知
道,胜海舟是对的。
是以当中国人的舰队将即将引爆的日本人的怒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后,幕府随即派
出了求和使团,星夜赶来长崎求和。
就算孝明天皇及支持他的强硬大名们,也只能静观其变。
各藩亲近天皇的大名中,实力最强横的莫过于长州藩的毛利氏族,也就是日本战国
时代赫赫有名的毛利元就之家族。毛利元就号称日本第一智者,在日本策略游戏中,他
与中国的诸葛亮智力都被设定为满分,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其的推崇。
后来毛利元就的孙子参与西军反对幕府,西军战败后毛...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3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我的老婆是军阀 作者: 录事参军
第九十九章 东瀛和鲜花
狭长的遍布岛屿的蓝色海峡中,一艘艘钢铁巨舰静静停泊,森冷的炮口好似血火獠牙,
准备撕碎一切敢于挑衅的力量。
当中国人庞大的舰队出现在长崎港时,正号召各藩与中国人决战的孝明天皇、幕府
家臣们都吃惊的将满腔怒火压了下来。
现时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刚刚继位,而且年幼,刚刚十三岁,幕府由其家老们把持,
代表人物就是大老井伊直弼、中老阿部正弘等巨擘。
阿部正弘更是长崎海军传习所的实际操办者,胜海舟等海军军官阵亡的讯息传来后
,阿部正弘三日三夜未曾合眼,在寺庙中静龘坐。
“忍”,胜海舟用生命代价换来的讯息传到了阿部正弘的耳中,阿部正弘悲痛的知
道,胜海舟是对的。
是以当中国人的舰队将即将引爆的日本人的怒火当头浇了一瓢冷水后,幕府随即派
出了求和使团,星夜赶来长崎求和。
就算孝明天皇及支持他的强硬大名们,也只能静观其变。
各藩亲近天皇的大名中,实力最强横的莫过于长州藩的毛利氏族,也就是日本战国
时代赫赫有名的毛利元就之家族。毛利元就号称日本第一智者,在日本策略游戏中,他
与中国的诸葛亮智力都被设定为满分,由此可见日本人对其的推崇。
后来毛利元就的孙子参与西军反对幕府,西军战败后毛...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梅桑榆:中国历史上34个没有

其一: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于扯旗造反,夺得帝位之前,便不断地搞大清洗、
搞“整风”运动,乱杀自己的弟兄。

其二: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以“分田地”为许诺,鼓动农民起来造反,夺取帝
位后,又将分给农民的土地夺回。

其三: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夺取帝位后不大赦天下,而是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屠
杀。

其四: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以一个“引蛇出洞”的“阳谋”,一举把全国50多
万知识分子打成“阶级敌人”。

其五: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把“阶级斗争”做为治国纲领,使尽阴谋阳谋,无
休无止地挑动全国臣民斗来斗去,并且越斗“阶级敌人”越多。

其六: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相信粮食亩产10万斤,谕令饥饿的百姓:“粮食吃
不了,一天可以吃五顿饭。”①

其七: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对农民实行“共产”②,把他们的财产掠归集体,
使其一无所有,如同奴隶,甚至将他们强行赶出家门,集中居住,名曰“军事化管理”。

其八: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命全国农民吃大食堂,发现谁家有一点存粮,即强
行收缴...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39
其一: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于扯旗造反,夺得帝位之前,便不断地搞大清洗、搞“
整风”运动,洗脑自己的百姓,乱杀自己的同胞。
其二: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以“分田地”为许诺,鼓动农民起来造反,夺取帝位后
,又将分给农民的土地夺回。
其三: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夺取帝位后不大赦天下,而是利用运动在全国进行大规
模屠杀。洗脑百姓,让几亿人天天喊自己万岁爷。
其四: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以一个“引蛇出洞”的“阳谋”,一举把全国50多万知
识分子打成“阶级敌人”。
其五: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把“阶级斗争”做为治国纲领,使尽阴谋阳谋,无休无
止地挑动全国臣民斗来斗去,并且越斗“阶级敌人”越多。
其六: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相信粮食亩产10万斤,谕令饥饿的百姓“粮食吃不了,
一天可以吃五顿饭。”武昌鱼、红烧肉不断。
其七: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对农民实行“共产”,把他们的财产掠归集体,使其一
无所有,如同奴隶;甚至将他们强行赶出家门,集中居住,名曰“军事化管理”。
其八: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命令全国农民吃大食堂,发现谁家有一点存粮,即强行
收缴之。
其九: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在本国人民啼饥号...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0
刘幽求见她娇喉宛转,楚楚可怜,便满口答应。凑巧李隆基入宫,就将草制呈上,替上官婉儿代为申辩。但李隆基却说:“此婢妖淫,渎乱宫闱,怎可轻恕?今日不诛,后悔无及了。”遂杀了上官婉儿。
文章摘自《帝王后宫私生活之谜》 作者:华浊水 出版:大众文艺出版社
上官婉儿(664~710年),唐女诗人。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上官仪孙女。仪被杀,随母郑氏配入内庭。年十四,即为武则天掌文诰。中宗时,封为昭容。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临淄王(即玄宗)起兵,与韦后同时被杀。上官婉儿是陕州陕县人,是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麟德元年,上官仪因替高宗起草将废武则天的诏书,被武后所杀,家族籍没。尚在襁褓之中的上官婉儿与母亲郑氏同被配没掖庭。她十四岁的时候,出落得妖冶艳丽,秀美轻盈,一颦一笑,自成风度,加上天生聪秀,过目成诵,文采过人,下笔千言。仪凤二年上官婉儿曾被武则天召见宫中,当场命题,让其依题著文。上官婉儿文不加点,须臾而成,珠圆玉润,调叶声和,尤其她的书法秀媚,格仿簪花。武则天看后大悦,当即下令免其奴婢身分,让其掌管宫中诏命。此后,武则天所下制诰,多出上官婉儿的手笔。...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1
图注:太平天国末期的女囚犯
长期以来,太平天国被贴了太多“平等”、“革命”一类的标签,天国是个好地方,无等级,无压迫,妇女得解放,人人都是兄弟姐妹。领袖洪秀全也被誉为“先进的中国人”,“不愧农民革命领袖本色”。但在民间,却长期流传着另一个荒淫好色的洪秀全。历史的真相究竟怎样?天国真有“妇女解放”吗?
正文:
天国要求平民一夫一妻,规定夫妻不得同宿同房
金田起义前,洪秀全就颁布“男有男行、女有女行”的规定对男女进行严格隔离。在急行军时,对“男女”作区分,实行军事化管理实不足怪。可是在打下大片江山后,太平天国领导层并没有因时变通,反而走向了极端,将这种举措推广到整个社会,把天国活生生地变成“军营”。
1853 年春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不久,太平天国就宣布“男有男行,女有女行,男习士农工商,女习针指中馈,一夫一妇,理所宜然”,明确规定实行一夫一妻制度,同时要求男女分开住,并将已婚的男女强行分居。以都城天京为例,全城居民以25人为单位,分别按照性别被编入男馆或女馆,俗称“男营”、“女营”,民女入馆后,“无论老少,呼曰‘新姐妹’,聚二十余人为一馆”。这些被组织起来的民女不得缠足,一律被勒令放足,...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近日,关于离退休人员薪酬调整的话题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热点。退休养老古已有之,而不同历史时期,古代“公务员”的退休待遇也有所不同:比如明代官员待遇较低,流行“裸退”;唐朝五品以上退休高官可以领取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可领全俸;宋朝对官员的待遇最为优厚,有功之臣和高官一律给予全俸,另有名目繁多的赏赐,为历朝之最。
陆游写过这么一首诗:
幸有湖边旧草堂,敢烦地主筑林塘。
漉残醅瓮葛巾湿,插遍野梅纱帽香。
风紧春寒哪可敌,身闲书漏不胜长。
浩歌陌上君无怪,世谱推原自楚狂。
诗后还有一句小注:“辛幼安每欲为予筑舍,予辞之,乃止。”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辛弃疾跟陆游是好朋友,他见陆游住的房子太简陋,于是想资助一笔钱,帮老朋友盖一所新房子,陆游谢绝了他的好意。
写这首诗的时候,陆游已经八十多岁,辛弃疾已经六十多岁,俩人都已经退休,闲着无事,经常在一块儿喝酒聊天。
通过闲聊,陆游得知辛弃疾帮朋友办了不少事,花了不少钱。比如说大哲学家朱熹有一学生,得了很严重的眼病,没钱医治,辛弃疾听说后,自告奋勇请来名医给他看病。再比如说一位名叫杜旃的朋友想在山中买地隐居,钱不够,请辛弃疾帮忙,辛弃疾为他买了地皮。还有...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nyn (hamster),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梅桑榆:中国历史上34个没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6 15:05:12 2010, 美东)

其一: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于扯旗造反,夺得帝位之前,便不断地搞大清洗、
搞“整风”运动,乱杀自己的弟兄。

其二: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以“分田地”为许诺,鼓动农民起来造反,夺取帝
位后,又将分给农民的土地夺回。

其三: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夺取帝位后不大赦天下,而是在全国进行大规模屠
杀。

其四: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以一个“引蛇出洞”的“阳谋”,一举把全国50多
万知识分子打成“阶级敌人”。

其五: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把“阶级斗争”做为治国纲领,使尽阴谋阳谋,无
休无止地挑动全国臣民斗来斗去,并且越斗“阶级敌人”越多。

其六: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皇帝相信粮食亩产10万斤,谕令饥饿的百姓:“粮食吃
不了,一天可以吃五顿饭。”①

...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4
印象中玄宗一朝换相相对很频繁

所及,这里先说个大概:
是皇帝直接下达命令,这也是五花八门的,可以婚丧嫁娶,也可以是讨论改革方案,官
员任免。对此政事堂会议可以予以拒绝。如元和初,河东节度使王锷求兼宰相。密旨下
:“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
形成“熟状拟定”,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呈递皇帝,如果批准,熟拟就作为与诏令具
有同等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被否决,
其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
如景龙中甚至十余人,时称“政出多门, 滥官充溢,人以为三无坐处,谓宰相、御史
及员外官也。”
致,有些像陪审团,向皇帝递的熟拟需要全体宰相的联合署名,在前期还要有中书舍人
的署名,只要有一个宰相拒绝署名,此状即为废状。若是宰相们扯皮,各以己见上奏,
则属于违反联署制度,通常
相判四方之事有堂案,处分百司有堂帖。”堂后五房主书发遣堂帖,须有秉笔宰相签署
,宰相决策会议的其他成员同署。堂帖可以号令四方,在宋朝称作札子或堂扎。与此对
应,皇帝有时也不经中书门
议没有商量,突然拍脑袋拍出个idea让底下实行的次数应该有限,如果这皇帝靠谱一些
的话。其二,说是堂帖只是日常事务,给人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明朝末年也曾经大量扩招太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13 10:52:30 2013, 美东)
要不怎么说,一爱上共产党,人就变成弱智了呢。
《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2期76-81
明代社会自宫风气
帅艳华1黄阿明2
(安徽大学历史系,合肥230039;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上海200062)
自宫现象中国古已有之,历代皆有禁令。明以前,自宫现象仅为零星的社会现象,远未
至一种社会风气。至明代,自宫由零星现象衍变成社会风气,蔚然大观,屡禁不止。20
世纪30年代,王崇武先生与日本学者清水泰次开明代宦官与自宫现象研究之先河。[1]
近年来国内有学者对此问题又进一步深入研究[2],但这些研究主要局限于某一方面,
而未能对明代社会自宫风气予以整体性考察。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有明一朝,对自宫风
气的发展情况、国家的禁止措施、成因及其带来的影响作一番梳理,藉以见出明代自宫
社会风气的整体情况。
一、明代社会自宫风气的发展
明代自宫蔚然成风,与明朝...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罗塞塔石碑原文
罗塞塔石碑原文
埃及王位的正统继承人,神的虔诚的信徒,埃及王国的重建者和人类文明的维护者,不
可战胜的,使埃及繁荣长达30年的,上下埃及的主人,拉神之子, 永生的,普塔神的
爱子托罗密王,在他在位的第9年的Xandikos季的第四个月为了鼓励与赞扬那些决定永
远侍奉神的人们,根据埃及人的第18Mekhir的惯例,颁布诏令。 诏令 永生的,普塔神
的爱子,托罗密王,THE GOD EPIPHANES EUCHARISTONS,即老托罗密王和王后Arsinoe
的儿子,他有恩于所有的庙宇及住在庙宇中的人们,是他捐献了自己的物品——这些物
品代替了神庙的税收,是他带来了埃及的繁荣,并且捐助建立了神庙,还有所有他的其
他慷慨恩赐。他减免了各种苛捐杂税为了使他的臣民在他的统治期间能更富裕的生活。
他减免了王国中的穷人们的债务。他赦免了那些有罪的人。 他声称,众神应该继续享
有神庙的供奉就像他父亲时代所做的。他还宣布,考虑到祭司的(特殊身份),他们仍
旧可以继续只交从他父亲时代起直至他即位以来所规定的税收量的权利。并且他还减少
了年度前往亚历山大城听取神谕的人数。他指出,对于海军的印象将不再被雇佣...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