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 发帖数: 6999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pl13 (qpl13),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玛雅人和中国人的亲缘关系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7 22:33:36 2014, 美东)
创造了世界古文明之一的美洲玛雅人和中国人在五千年前曾经是一家人。这首先从玛雅
语言和汉语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先看词汇方面的对应(第一个词是汉语,第
二个词是玛雅语):
h an(男子)汉:h an女婿、丈人;tan谈:t an说话;tan炭:taan灰;ch a叉:ch a叉;su
an酸:su u n酸;b ao包:p au o包;ch i吃:ch ii吃肉;ch i齿:ch ii口;ch a i柴
:ch e柴;ch u an船:ch em船;zh on g种:ch um种;tu an团(圆):tom圆;k en g坑:
k om坑洼;w a蛙:u o蛙;g an干(戈):k an(捍卫);an俺:en我;y i伊(他,她):y他的
;d en g登,凳:tem登,凳;tan坛:tem神坛;p an g胖:p em胖。
如果把... 阅读全帖 |
|
f********t 发帖数: 6999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pl13 (qpl13),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玛雅人和中国人的亲缘关系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7 22:33:36 2014, 美东)
创造了世界古文明之一的美洲玛雅人和中国人在五千年前曾经是一家人。这首先从玛雅
语言和汉语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先看词汇方面的对应(第一个词是汉语,第
二个词是玛雅语):
h an(男子)汉:h an女婿、丈人;tan谈:t an说话;tan炭:taan灰;ch a叉:ch a叉;su
an酸:su u n酸;b ao包:p au o包;ch i吃:ch ii吃肉;ch i齿:ch ii口;ch a i柴
:ch e柴;ch u an船:ch em船;zh on g种:ch um种;tu an团(圆):tom圆;k en g坑:
k om坑洼;w a蛙:u o蛙;g an干(戈):k an(捍卫);an俺:en我;y i伊(他,她):y他的
;d en g登,凳:tem登,凳;tan坛:tem神坛;p an g胖:p em胖。
如果把...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刘正1 黄鸣2
(1.中国人民大学 古籍所教授,北京 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从《陈寅恪诗集》中抽选出“用东坡韵”诗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考证
,认为苏东坡《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等诗歌中对“故国”和“当年”的浓厚的伤感和追
忆情绪,引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强烈共鸣,以至于他先后写下了14首步东坡韵的诗歌。本
文在指出新旧时代交替的文化心理与其自身的目盲因素对于陈寅恪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之时,进而阐明此种类型诗歌与陈寅恪先生晚年心境之关系。力求以陈先生的以诗证史
的研究方法,来还原他本人的文化心境与生命情调,为陈寅恪先生的心态史研究提供一
种路径。
[关键词]陈寅恪、苏东坡、用东坡韵、文化心理、心境
作为传统知识人所具有的特殊素养,陈寅恪养成了以诗记事的习惯。因此,对其诗的解
读,成了分析其晚年心态的重要门径。而在陈寅恪先生的诗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无
人提及,即他的“用东坡韵”诗。
据我们统计,他的“用东坡韵”诗有《丁亥元夕用东坡韵》(1947年)、《戊子元夕放
焰火呼邻舍儿童聚观用东...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 汉字没有拼音,谁告诉你两千年前的上古汉语和闽南语相似?相反,上古汉语发音要比
闽南语,客家话和广东话复杂很多。
不仅闽南语客家话粤语的发音和上古汉语没有太大关联,就连语法都和上古汉语根本不
同。我们汉语从中古汉语开始一直到今天,就逐步演变为“分析语”。而且如今不论任
何方言,词的不同格和不同词性的发音都不变,最多就是今人读古汉语时不同词性的声
调会变化。比如普通话的名词 “语” 读 yu 三声。普通话里读古汉语如果碰到“语”
作动词,就要读成四声。但是本质上不论什么词性,发音都不变。但是上古汉语不同,
上古汉语汉字也和诸如英语语言一样带有词前缀。比如一个汉字当做使动用法时,前面
就要加词缀s发音。当然,由于汉字不是拼音文字,所以这些古老的发音都消失了。举
个例子:“登”普通话读deng,但是在上古汉语里,如果“登”作为使动,使某人登,
那么就要读“steng”。
而今天陕西话里的“大大”就是上古汉语里 “大” 的古老发音Dades的残留。再比如
,现代汉语里 “窟窿” kulong 就是上古汉语“孔(klong)”的残留。我估计你(这
里的“你”应当指与作者争论的其他评论者。除与文旨过... 阅读全帖 |
|
q***3 发帖数: 5088 | 5 创造了世界古文明之一的美洲玛雅人和中国人在五千年前曾经是一家人。这首先从玛雅
语言和汉语的特殊对应关系可以明显看出。先看词汇方面的对应(第一个词是汉语,第
二个词是玛雅语):
h an(男子)汉:h an女婿、丈人;tan谈:t an说话;tan炭:taan灰;ch a叉:ch a叉;su
an酸:su u n酸;b ao包:p au o包;ch i吃:ch ii吃肉;ch i齿:ch ii口;ch a i柴
:ch e柴;ch u an船:ch em船;zh on g种:ch um种;tu an团(圆):tom圆;k en g坑:
k om坑洼;w a蛙:u o蛙;g an干(戈):k an(捍卫);an俺:en我;y i伊(他,她):y他的
;d en g登,凳:tem登,凳;tan坛:tem神坛;p an g胖:p em胖。
如果把古汉语词和古玛雅语词进行比较,对应关系就更为突出,亲属关系更加清楚:k
a苦:k a苦的;k a i歌:k a i歌唱;h iu a雨:h a雨,水;m iu a无:m a没,不,无;
tau刀:ta刀;ta肚:taa肚子;d iek直:tek(to ... 阅读全帖 |
|
n**********r 发帖数: 4 | 6 “平易近民,民必归之。”最近,一场思想文化盛宴引发人们广泛热议。“原声微视频
”“思想解读”“经典释义”“现场访谈”“互动问答”“经典诵读”,丰富的形式和
内容,让《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给人耳目
一新之感。
提起典故,往往有人会觉得艰涩难懂。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为何有如此之魅力?让人想听
、爱听、愿听,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用得上,忘不掉。总书记是如何引用中
国经史典籍中的华章佳句的?又是如何赋予典故以新的时代内涵,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
来,成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贴心话?
10月18日,光明日报邀请参与《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的专家、节目主
持人、朗诵家和相关学者、行业代表、青年学生齐聚一堂,细论总书记典故运用之妙,
探讨如何让传统文化别开生面,让中国故事历久弥新,让理论思想入脑入心。
△光明日报《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研讨会现场图 郭红松摄
“《百家讲坛》系列特别节目用一种特别的形式,把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
念新战略,以富有魅力的风格呈现出来,受到大家的欢迎。”光明日报总编辑张政说,
“平‘语’来自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7 一.无题诗与唯美
唐朝诗人李商隐做过十几首无题诗,大多晦涩难解,千百年来众说纷纭,褒贬不一。李
商隐为何独出心裁,以无题为标题?通常的说法是作者有难言之隐。比如高阳先生就认
为:“义山‘无题’,十九有本事,以难于著题而从阙”(《锦瑟详解》)。为何难于
著题?无非是诗的内容涉及党争或男女私情,不便明言。问题是有类似遭遇的古代诗人
不在少数,并没有谁像李商隐那样写出那么多晦涩难解的诗。如果仅是因为有难言之隐
,那么随便给一首诗冠以春望秋思、昼咏夜叹之类的题目,并不会使作品更容易明白。
事实上,无题诗中有些是比较浅显的,而一些有标题的诗,其主题深隐玄奥,比无题诗
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人们提起无题诗,只是个笼统说法。清朝学者纪昀曾将李商隐的
无题诗分为五类:确有寄托者;戏为艳体者;实有本事者;失去本题而后人题曰无题者
;与无题诗相连、失去本题、偶合为一者。他指出:对这些诗“宜分别观之,不必概为
穿凿。其摘诗中二字为题者,亦无题之类,亦有此数种。”纪晓岚的说法有道理,如《
锦瑟》、《为有》、《碧城》、《哀筝》、《瑶池》、《昨日》、《玉山》等,都是取
诗中二字作为标题,并无提示作品内容的作用。还有... 阅读全帖 |
|
C****a 发帖数: 7186 | 8 大家好!
我第一次来到新加坡,飞机飞过来时,往下看,以为会遇到几架搜救(注:马航MH370
)的飞机。海面波浪非常细腻,远远看下去像皮肤一样,上面一小朵、一小朵云。然后
就降落了。降落以后呢,非常快我就发现,太好看的一个岛,一个城市。
这也是新加坡的好,有点儿像日本,干什么事都如临大敌,结果来了个傻逼,不知轻重
,谈什么“母语和母国”。
我不会讲演,每次都请邀请方给题目,看看能不能说。彭导就说新加坡华人对华语的教
育,华语的前途,有各种担忧——我的无知和轻率就上来了:我想,好啊,我也在海外
待过,我也说华语,跟母国有种种纠缠的关系,那就讲“母语和母国”。多么轻率啊,
直到来了新加坡才被警告:“你踩了雷区,要慎重对待,要不然你会伤人,也伤你自己
。”
此前我成个老油子了,这回有点紧张,新加坡是个让人紧张的地方。(众笑)刚才等在
后台,看视频,看到诸位的大会开始了,好严重,像是开十八大的样子,一套一套介绍
……但这也是新加坡的好,有点儿像日本,干什么事都如临大敌,结果来了个傻逼,不
知轻重,谈什么“母语和母国”。(众笑)
昨天差不多没敢出去走,宅在宾馆房间写发言稿。前天倒是参观了孙中山待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9 陈寅恪“用东坡韵”诗中蕴含的生命情调
刘正1 黄鸣2
(1.中国人民大学 古籍所教授,北京 100872;2.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
院副教授,北京 100081)
[内容提要]本文从《陈寅恪诗集》中抽选出“用东坡韵”诗这个主题,进行分析和考证
,认为苏东坡《正月三日点灯会客》等诗歌中对“故国”和“当年”的浓厚的伤感和追
忆情绪,引起了陈寅恪先生的强烈共鸣,以至于他先后写下了14首步东坡韵的诗歌。本
文在指出新旧时代交替的文化心理与其自身的目盲因素对于陈寅恪诗歌创作的重要影响
之时,进而阐明此种类型诗歌与陈寅恪先生晚年心境之关系。力求以陈先生的以诗证史
的研究方法,来还原他本人的文化心境与生命情调,为陈寅恪先生的心态史研究提供一
种路径。
[关键词]陈寅恪、苏东坡、用东坡韵、文化心理、心境
作为传统知识人所具有的特殊素养,陈寅恪养成了以诗记事的习惯。因此,对其诗的解
读,成了分析其晚年心态的重要门径。而在陈寅恪先生的诗中,有一个重要现象至今无
人提及,即他的“用东坡韵”诗。
据我们统计,他的“用东坡韵”诗有《丁亥元夕用东坡韵》(1947年)、《戊子元夕放
焰火呼邻舍儿童聚观用东... 阅读全帖 |
|
h****t 发帖数: 1640 | 10 2. 温心二字只“爹娘"
俺刚开始读诗学诗的时候,那时是少年心性,很喜欢明快豪放的类型,对于沉郁和简淡的诗,总觉得乏味和读不进去。自己下笔,喜欢奇句峻语,剑拔弩张,比如 “水阔一帆远,月冷数星稀”这样的句子。
实际上那时读诗,也听前人说过,为诗之道,豪峻语易,简淡语难。但是却似懂非懂,体会不深。
古人说,少年好酒,中年好茶。岁月荏苒,数年转眼而过,这时人生阅历和积淀不同,心性自然不同,这时口味也才由“浓”转 “淡”,逐渐体会古人所言“诗到清平能动主, 花虽富贵不娇人”之意境。此时写诗,对于分寸最是小心。以前是唯恐不夺人眼目,唯恐别人看不懂,恨不得店小二上菜---和盘托出。而现在,却唯恐别人一览无余,宁愿门前先立照壁。
近来读袁枚《随园诗话》,其中说,“诗宜淡,文宜奇”。这个似乎也是袁枚中年之后的体悟,他早期的作品,也多绮丽峻拔。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样的淡,实际上不是平淡,而是浓后之淡,是留白,是休止符,如果用心去读,无声之处更动人心魄。
这样语淡味长的作品很多,比如张籍的“每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韦应物的“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等等。个中恬淡意味,如同清茶 |
|
h****t 发帖数: 1640 | 11 7-B 何谓诗家语?
我所理解的古诗,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语言,既不是文言文,也不是白话文,是所谓的诗家语。这个如同戏曲里的念白一样,既不同于说,也不同于唱,而是介于二者之间。而古诗,似乎也是如此。
古诗是诗家语,是因为韵律之外,其遣词造句,转折承接,修辞省略等等,自有其规则和方法,与文与赋都不同。这样的内在结构,可以说是 cohesion, 内应力吧。关于这些,需要多读多体会,一句两句很难讲清楚。
而古诗虽然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语,但是并不完全排斥口语,而是可以包容并收,实际上,口语入诗,有时可以起到自然,活泼,生动的效果,事半功倍。但是话说回来,入诗的口语,也与真正的口语有些差异,这也是因为古诗是一种特殊的书面语缘故。
比如《木兰辞》里面这几句: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前面2句口语一些,后面则更书面文雅一些。
再比如,《孔雀东南飞》里面,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吾已失恩意,会不相从许。”
这些是诗,也是经过诗化的口语,好像古人平时说话也不这样。
而写古诗,何时用文何时用白?则主要取决于全篇的风格整体考虑,不能一概而论。
比如瞿 |
|
a***n 发帖数: 1993 | 12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1105 | 13 正如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文学经典也都是当代经典。经典的魅力之光,如何能穿
越时空,照进现实?在西北大学的一堂古典文学讨论课上,师生们对于李白、杜甫这两
位大诗人经典诗篇的当代阐释,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李浩(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我们今天讨论课的主题是:李杜诗篇及其当代价值
。课前已经布置大家围绕讨论话题细读李杜作品集,刚好最近各方面都在谈经典阅读,
我们以李杜作品为细读研讨对象,也算是对此热点的一个回应。现在大家根据自己的阅
读感受开始发言。
胡永杰(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李白、杜甫的杰出成就是在学习、继承
前代优秀文学、文化经验与成就的基础上取得的,对我们当下如何正确对待经典文化极
具启示,可以说,没有对传统文化的广泛阅读、吸收与借鉴,就没有这两位在世界文化
之林展示中华文化魅力的文学伟人。
李白曾说过:“颇尝览千载,观百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轩辕以来,
颇得闻矣。常横经籍书,制作不倦”,“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杜甫也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阅读全帖 |
|
s***y 发帖数: 198 | 14 http://www.jiese.org/bbs/thread-24796-1-1.html
一月一日(丁巳十一月十九日戊申)(星期二) 气候:晴阴不定。温度:四十五度。
提要:(修学)悟则为佛,迷则众生。
(治事)晨起往青年会,见伯鸣、天池。午后涤愆、蓬 仙、涤非来。去后取《南
开思潮》阅之。晚访铁卿于其寓。
(通信)接涤愆、润泽、安甫、春生、白涛贺年片,乃如、 念远、〔季〕贤信各
一。致安甫、〔速〕达信片一。
今日是阳历的一月一日,中华民国七年也,我的日记 就从今日记起。但愿自今日
往后,一天不缺,留个纪念。
等着老年的时候想起幼时的光景,翻一翻这本日记,想着 或者有点儿趣味。若是
说留着事迹给人家看,这个我是 万万的不敢想,亦不愿真够儿有这个事。我今年已经
十 九岁了,想起从小儿到今,真是一无所成,光阴白过。既 无脸见死去的父母于地下
,又对不起现在爱我、教我、照 顾我的几位伯父、师长、朋友。若大着说,什么国家
、社 会,更是没有尽一点力了。佛说报恩为无上,我连恩还未 报,又怎么能够成佛呢
?俗语说得好:"人要有志气。"我 如今按着这句话,立个报恩的志气,做一番事业,
以安他 们...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391 | 15 Very good.
捕捉儿童敏感期
多少父母知道,婴儿刚出生时喜欢看黑白相界的地方,而不是人们通常认为的
彩球?婴幼
儿喝了糖水后为什么拒绝再喝白水?他为什么爱吃手?还对非常微小的东西感兴趣?他
为什么不断扔
掉手里的东西,你捡起来递给他,他会再扔掉?让他听磁带,他的兴趣
为什么不在听上,而是在来回装卸磁带上。。。。。。
这一切,揭示的是儿童生命过程中的一个秘密——敏感期。
所谓敏感期,是指在0 - 6岁的成长过程中,儿童受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在某个时间段
内,专心吸收
环境中某一事物的特质,并不断重复实践的过程。顺利通过一个敏感期后,儿童的心智
水平便从一个
层面上升到另一个层面。
通过十年的教育实践,以孙瑞雪为首的幼儿教育专家团队发现,敏感期得到充分发
展的孩子,头
脑清楚、思维开阔、安全感强,能深入理解事物的特性和本质。
他们还发现,儿童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0——6岁的儿童,如果敏感期没有得到良
好发展,到了6
——12岁还会有弥补的机会,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6——12岁期间,儿童必须有
一个充满爱和自由
的成长环境。但现实是,在学习压力下,这个年龄段的很多孩子... 阅读全帖 |
|
e**5 发帖数: 645 | 16 通常大家都认为无题诗乃李商隐之首创。我不敢说在他之前没有人写过无题诗,而且很
多诗虽然没有冠以《无题》,但实际上也是无题之诗。《诗经》中多数歌谣原本都没有
标题,为了方便,编辑者就取诗中的几个字作为标题,比如《关雎》、《桃夭》、《燕
燕》等等。然而,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这种写法,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至少是
由于李商隐才广为人知,才流行于世的。所以说它是李商隐的首创绝不为过。他为什么
要这样做呢?既然是写诗,不是写日记,是要拿出来让人看的,为什么不表明他写的主
题呢?显然,那一定是有难言之隐,一定是不想让读者明确地知道作者所指为何。而且
,正是由于作者没有标明主题,引起读者的猜测,注释家的研究,评论家的诠释,让诗
人们看到无题可以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才扩展了人们对诗意的理解和多层次的欣赏。
首先,让我们看看李商隐的七律《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袍送玉珂。
这不是无题诗。赏析无题诗,我却以一首有题的七律开始,这是有意为之。目的有三:
一是作为对照,对比有标题的明确性和无题的朦胧美。...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616
廖康
通常大家都认为无题诗乃李商隐之首创。我不敢说在他之前没有人写过无题诗,而且很
多诗虽然没有冠以《无题》,但实际上也是无题之诗。《诗经》中多数歌谣原本都没有
标题,为了方便,编辑者就取诗中的几个字作为标题,比如《关雎》、《桃夭》、《燕
燕》等等。然而,以《无题》作为诗的题目这种写法,我们可以很有把握地说,至少是
由于李商隐才广为人知,才流行于世的。所以说它是李商隐的首创绝不为过。他为什么
要这样做呢?既然是写诗,不是写日记,是要拿出来让人看的,为什么不表明他写的主
题呢?显然,那一定是有难言之隐,一定是不想让读者明确地知道作者所指为何。而且
,正是由于作者没有标明主题,引起读者的猜测,注释家的研究,评论家的诠释,让诗
人们看到无题可以给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间,才扩展了人们对诗意的理解和多层次的欣赏。
首先,让我们看看李商隐的七律《泪》:
永巷长年怨绮罗,离情终日思风波。
湘江竹上痕无限,岘首碑前洒几多。
人去紫台秋入塞,兵残楚帐夜闻歌。
朝来灞水桥边问,未抵青...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8 论开悟
贾题韬
第一讲 开场白
我作了一首打油诗,作为这次讲演的开场白:
昔缘未了论开悟,今又葛藤试解环;
此事当人须直取,吃瓜莫受卖瓜谩!
因为过去我曾讲了论开悟这个题目,但没有讲完,所以说是“昔缘未了”,我现在还同
大家一起象理葛藤一样地来继续讨论这个问题。“葛藤”是禅宗习用的语言,是指说话
太多象蔓草那样纠缠不休,这里用来比喻人说话不完,或者讲的不尽恰当。但是,要真
正懂得这个道理,需要你自己去亲证,单听别人讲是不行的,必须闻而思,思而行,行
而亲证,这是你自己的事。比如吃瓜,瓜是苦是甜还必须由你亲口去尝一尝,不要光听
卖瓜的说长道短,佛法究竟如何,也是需要你自己去直接体验的!
关于“开悟”,我们大家都是学佛的,都知道开悟的重要性。佛教是无神论,大家必须
把这一点认识清楚。学佛完全靠自己来解脱自己,这就是佛教的特色。其它宗教主要依
靠外力,只有佛教是靠自己解放自己。因此,开悟在其它宗教里并不算什么重要问题,
而在佛教里却是最最重要的问题。开悟是要你自己开悟。只有开悟才能明确宇宙人生是
怎么一口事,你自己也才能有个下落。如果不开悟,在佛教里来说,是没有什么力量能
来代替你解脱的。... 阅读全帖 |
|
b***0 发帖数: 373 |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bz10 (冬去春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谁抢走了我的女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4 08:46:20 2014, 美东)
题記:是泪的文字,是血的凝结,仅把我几十年历经的痛苦生涯,倾吐在纸上,以唤起
社会的良知,我们不能再恐惧下去了,要勇敢面对历史……
开篇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人和事,有些很快忘记,有些却留在脑海里,而留在脑海里最深
的莫过于是自己的父母和儿女。
我是个较早失去父母的穷孩子,是在姐姐的照看下长大成人的。1949年底,正当我姐姐
不能供养我这张嘴巴的时候,我和众多苦命的徒工一样,流着眼泪涌进了“革命”阵营
。如果有人问到我:“小鬼,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我只能用当时视为最朴素的“阶
级情感”语言回答:“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保卫翻身果实。”其实“剥削”是什么?
根本闹不清;说到压迫吧,似乎还有点门,那就是老板常常打我、骂我,对我吹胡子瞪
眼。所以说,我对旧社会的愤慨倒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困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凌辱歧视
。可谁能想到历史会在我身上重演呢?
1957... 阅读全帖 |
|
g*****7 发帖数: 111 | 20 转:
贾宝玉在中国文化史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文学形象,无论是他前世还
是出生过程以及他的性格都相当的另类,他自幼生活在女孩儿圈子里,父亲天天逼他读
书,对他管教得非常严格,可他就是不喜欢读书,到是“杂学旁收”,颇有几分歪才。
而他的祖母和母亲又非常宠爱他,他的性格也很特别,他认为“女儿为水做的,男人是
泥做的,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喜欢“意淫”,被称为“
古今第一淫人也”,他平时呆呆傻傻,有时也很有灵性,第三十五回里有人是这样评论
他:
时常没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
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咭咭哝哝的。且是连一点刚性也没有,连那些
毛丫头的气都受的。爱惜东西,连个线头儿都是好的;糟踏起来,那怕值千值万的都不
管了。
这样的男人是太怪了,给人感觉就是因为身为一个富二代,吃多了闲的!他还被人称为
“宝贵闲人”、“无事忙”,在第六十六回里,作者通过兴儿的口也介绍了宝玉的特性:
(宝玉)成天家疯疯颠颠的,说的话人也不懂,乾的事人也不知。外头人人看着好清俊
模样儿,心里自然是聪明的,谁知是外清而内浊...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1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
|
b***0 发帖数: 373 | 22 题記:是泪的文字,是血的凝结,仅把我几十年历经的痛苦生涯,倾吐在纸上,以唤起
社会的良知,我们不能再恐惧下去了,要勇敢面对历史……
开篇
人的一生中要经历很多人和事,有些很快忘记,有些却留在脑海里,而留在脑海里最深
的莫过于是自己的父母和儿女。
我是个较早失去父母的穷孩子,是在姐姐的照看下长大成人的。1949年底,正当我姐姐
不能供养我这张嘴巴的时候,我和众多苦命的徒工一样,流着眼泪涌进了“革命”阵营
。如果有人问到我:“小鬼,你为什么要参加革命?”我只能用当时视为最朴素的“阶
级情感”语言回答:“消灭剥削,消灭压迫,保卫翻身果实。”其实“剥削”是什么?
根本闹不清;说到压迫吧,似乎还有点门,那就是老板常常打我、骂我,对我吹胡子瞪
眼。所以说,我对旧社会的愤慨倒不是来源于生活的困苦,而是人与人之间的凌辱歧视
。可谁能想到历史会在我身上重演呢?
1957年“整风反右”我被定成“极右”,列入中共四川省委红头文件“四川省文艺界二
十四人反革命集团”中成员,还是“钦定”的“七君子”中“一君子”。“在劫难逃”
,接着开除公职送专政机关改造。时间也流逝得快,一晃就十五年了。临近解系的时候
,我思想... 阅读全帖 |
|
C*****4 发帖数: 8585 | 23 为什么粤语会给人一种很好听的感觉
2015-10-26 李红豪 李红豪
《夏洛特烦恼》里,大傻用一口流利的孟加拉粤语唱了两句《倩女幽魂》,马冬梅一巴
掌呼了上去说,不许侮辱我偶像。从这一巴掌的力度可以看出,粤语不好学啊。
粤语虽然难学,但很多人都觉得粤语很好听,粤语歌也很好听。平时和朋友聊天,很多
人都有这种感觉。《港囧》这片子唯一的成功之处就是为广大歌迷搜集了一个经典粤语
歌歌单。我觉得粤语歌好听,绝不仅仅只是因为旋律的问题。
骑行到广东,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粤语,还没有挨过巴掌。虽然不能像本地人
一样地道,但大部分的交流都可以应对。作为一个粤语小学生,我觉得粤语好听主要有
三个原因。
一是粤语的调多。普通话是四个调,粤语有九个调。至于这九个调怎么说,可以学一下
用粤语数数,三九四零五二七八十,这九个数刚好是粤语的九个调。粤语九个调里面除
了第一声和第二声和普通话一样外,其他七个调都是普通话里没有的。这九个调从最高
调到最低调皆有,所以听起来起伏不定,抑扬顿挫,层次感非常明显。粤语本身的音调
就像一段旋律,当它在谱上一段旋律契合的曲子,自然很好听。
调多还有一个作用是减少同音字...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4 胡适情事之一:曹佩声 后五四时代的爱情
2011-11-20 16:44:20
1,民国版非诚勿扰
阳光下并无新鲜事物。丁玲曾说:你们觉得新奇的,早就是我们当年玩剩下的(大意)
。她说的这个当年,是在五四之后,人们思想解放到空前的程度,什么都想拿来试一试
,于是1921年夏天,在杭州西湖的游船上,一场后五四版的非常勿扰得以上演。
一个男生,八个女生。男生是胡适的侄子,年轻的诗人胡思永,女生则来自浙江女子师
范,她们的同学,胡思永的小姨曹诚英,将她们召集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座的还有两位男客,一位是曹诚英的丈夫,另一位则是绩溪老乡汪静之,
他的神情,看上去有点狼狈。
这是一场爱情名下的聚会,结果却是,八个美女都不能给胡思永她们的爱情,换成非诚
勿扰里的说法就是,她们全体对他灭了灯,看来,他文二代的身份,给他增添的光彩很
有限。
胡思永倒是看上了其中有位叫绿漪(本名符竹因)的女生,回到北京他叔叔那里之后,
一个劲儿给这位姑娘写信,人家绿漪不理他,他就给其他女生写信,其他女生也都不理
他,他回过头来再找绿漪,却听说她和那天相亲会上出场的汪静之复合了。
用复合二字,乃因这俩人曾经好过,他们好上...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5 胡适情事之一:曹佩声 后五四时代的爱情
2011-11-20 16:44:20
1,民国版非诚勿扰
阳光下并无新鲜事物。丁玲曾说:你们觉得新奇的,早就是我们当年玩剩下的(大意)
。她说的这个当年,是在五四之后,人们思想解放到空前的程度,什么都想拿来试一试
,于是1921年夏天,在杭州西湖的游船上,一场后五四版的非常勿扰得以上演。
一个男生,八个女生。男生是胡适的侄子,年轻的诗人胡思永,女生则来自浙江女子师
范,她们的同学,胡思永的小姨曹诚英,将她们召集在一起。
除此之外,在座的还有两位男客,一位是曹诚英的丈夫,另一位则是绩溪老乡汪静之,
他的神情,看上去有点狼狈。
这是一场爱情名下的聚会,结果却是,八个美女都不能给胡思永她们的爱情,换成非诚
勿扰里的说法就是,她们全体对他灭了灯,看来,他文二代的身份,给他增添的光彩很
有限。
胡思永倒是看上了其中有位叫绿漪(本名符竹因)的女生,回到北京他叔叔那里之后,
一个劲儿给这位姑娘写信,人家绿漪不理他,他就给其他女生写信,其他女生也都不理
他,他回过头来再找绿漪,却听说她和那天相亲会上出场的汪静之复合了。
用复合二字,乃因这俩人曾经好过,他们好上...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1121 | 26 http://www.teachercn.com/zxyw/teacher/tsjs/195271121329279.Html
by 王思宇 (ZT)
正月崇让宅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 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 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 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 不觉犹歌《起夜来》。
这是诗人悼念亡妻之作。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径原节度使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
坊的宅邸,诗人和妻子曾在此居住。诗人的妻子卒于大中五年(851)夏秋间。此诗作
于大中十一年正月在洛阳时。
昔日回到崇让宅,见到可爱的妻子,该是多么幸福和欢乐。这次归来,却是触目生
悲。宅门牢牢上锁,重重关闭,地上长满青苔,说明久已无人居住,成了废宅;因为寂
无一人,回廊楼阁非常冷落,显得特别深迥;妻子已逝,无人与语,诗人只好在这里独
自徘徊。夜幕降临,月忽生晕,不但月光蒙上一层阴影,似有无限哀愁,而且月晕则多
风,天气也要变得更加寒冷;露寒见冷,春花也不绽开。诗的开头两联,首联扣住题中
崇让宅,写其荒凉冷落,伤心惨目;颔联扣住题中“正月”,写“风露花月,不堪愁对
”(清屈复《李义山诗笺注》)。这四...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27 片头旁白:
韩松,新华社记者,科幻作家,代表作品《火星照耀美国》《红色海洋》《地铁》
等。有评论认为韩松的作品赋有文学情趣,内涵深远,以锐利的眼光透视生活的荒杂。
以卡夫卡似的阴暗绝望建构出独特而深邃的虚构时空。美国科幻杂志《轨迹》评价韩松
说:他是中国目前在科幻和主流文学读者中,同时获得好评的科幻作家。
刘慈欣,电厂工程师,科幻作家,代表作品《超新星纪元》《球状闪电》等,2010
年以整个宇宙为描摹和写作对象的科幻巨著,《三体》三部曲,横空出世。被公认为中
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 将中国科幻文学推到了国际高度。作者的姿态更是一位中
国传统意义上的说书人。将一段宇宙往事娓娓道来,。
小崔:掌声有请大刘和韩松。
(台下一片掌声和欢呼。)
大刘身着一件特制白色三体T恤登场。
(背景音乐使用的是星战系列插曲)
小崔:真的为你们两个感到自豪。雪纯,你说咱们采访谁的时候,现场这么热烈。
雪纯:还真没有。
小崔:真的。姜文来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热烈,而且,我们这个节目是网上报名。一个小
时,票就被抢光了。
雪纯:抢不到的人,就给我们打电话,哭着说,我也想去。
小崔:对,说,我一定要见见大刘,刘慈欣。... 阅读全帖 |
|
C**********y 发帖数: 416 | 28 历代教会信条精选——海得堡要理问答解说
本书是从《海得堡要理问答》摘要、缩减而来,为米都波的牧师富凯尔所编纂,于
一六一一年出版,后为多特总会所推荐。
从本书内容可以看出这是《海得堡要理问答》的摘要,二者均分为三部分,即愁苦
、拯救与感恩,如下:
《要理问答》
Ⅰ论人的愁苦,第1至第4主日;
Ⅱ论人的拯救,第5至第31主日;
Ⅲ论感恩,第32至52主日。
《要理问答摘要》
Ⅰ问题一至十三;
Ⅱ问题十四至六十三;
Ⅲ问题六十四至七十四。
在比例上论感恩的这一段摘要比《要理问答》简短很多。这是因为论十诫的问题在
《要理问答》中删除,而在问答的11主日中予以补充。
第一章 论人的愁苦
问1:你或活或死享受真正的安慰,你所需要知道的事是什么?
答:我或生或死,身体灵魂皆非己有,而是属于信实的救主耶稣基督,他用宝血完
全补偿了我的罪债,并且救了我脱离魔鬼一切的权势;他保守我,若天父不许,我的头
发一根也不能掉下;他又叫万物互相效力,使我得救。所以他藉圣灵也使我确知有永生
,并且从此以后诚心为他而活。这实在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解说:
今生充满了忧虑、苦难痛苦的日子:劳苦愁烦。摩西在诗篇九十篇说:「...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29 摘自:http://hi.baidu.com/%D1%F4%B9%E2%CA%A6%BD%E3/blog
作者:佚名
本文精华摘录:1950年阴历九月二十三日,本空法师(印祖女弟子,----师姐编注)接
到观宗寺根慧法师来信,要求她撰写一篇缅怀印光大师文章,以纪念大师圆寂十周年。
第二天晚上,她做了个奇怪的梦,醒后追述说:梦见在一座广博严丽的大殿中,印光大
师展开金黄色坐具礼佛,只见他身形高大,全身光明显赫。我进入后,在大师身后拜佛
。礼佛完毕,感慨万千,向大师顶礼祈请:“十年了,弟子日夜翘首期待,今天终于得
见师父一面,恳求师父慈悲开示。”大师说:“你好好弘法,不要厌倦,临命终时我会
来接你。”我赶紧又问:“师父相好光明,是否就是大势至菩萨?”只听大师清楚干脆
地回答:“是,不错!”我悲喜交集,不禁长跪合掌,说偈赞颂:
金瓶宝冠拥青螺,百亿牟尼漾碧波。
绝妙香尘严极乐,无边光色净娑婆。
摄生方便归安养,念佛圆通渡爱河。
足步莲花大势至,现前接引见弥陀。
1940年的一天,她得到大师西归的讯息,如同晴天霹雳,悲痛异常,作诗道:
噩耗传来一月迟,
经窗雪夜哭吾师。
人天眼目归何处?
肠断...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neStory 俱乐部 】
发信人: MMJJ2008 (Adda),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读《杜甫诗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3 16:17:43 2010, 美东)
1
2010-03-12 20:55
写这个题目我很纠结,因为一直没弄清楚到底是喜欢杜老头还是不喜欢。
不过不管喜欢不喜欢,我读他的诗的次数竟然要超过读别人的。
我手上这本选集不算厚也不算薄,是按创作年代编排的。选诗者显然是经历过特殊年代
的,他在选到律诗时说,这些诗虽然没有三吏三别通俗而思想性好,但律诗需要一定文
化修养才能理解其美妙,不能不选。可见特殊年代实在是扭曲审美观啊。
其实我不太喜欢做选集的做法——我希望一本集子能尽量收录一个诗人的所有作品,何
必令有遗珠?何必使选诗者的审美影响到读者?不过话虽如此,我倒是只买过青莲和黄
景仁的全集。
就如这本杜诗选,如果选者只选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东西,那这本书就无甚可观了。正如
我在前面说过的,我对这些所谓“诗”的感觉如果没有100%的厌恶,至少也有90%的厌
恶度。
杜诗真正好的,就是律诗。
2...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16 | 31 http://iwr.cass.cn/zjymz/201109/t20110923_8254.htm
摩尼教是3世纪在波斯兴起的一种宗教,因其创始人为摩尼(216-277?)而得名。
中国旧译明教、明尊教、二尊教、末尼教、牟尼教等。该教在拜火教的理论基础上,吸
收了基督教、诺斯替教和佛教等教义思想而形成自己的信仰,其主要思想是世上光明与
黑暗斗争的二元论。摩尼教在波斯曾盛极一时,后来因受波斯王瓦拉姆一世(274=277
)的残酷迫害,教徒流徙四方。其中向东的一支传入河中地区,以后逐渐东传进入中国
,于762/763年再传入回纥。8-9世纪时,在回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久便替代了原来
盛行的萨满教,一跃成为回纥的国教。在漠北回纥汗国(744-840)的推动下,摩尼教
在中原地区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除了伊朗、中亚、中国之外,摩尼教还曾流行于叙利
亚、埃及、巴勒斯坦、北非、欧洲、小亚细亚乃至南亚次大陆等许多地方。摩尼教的经
典也曾由叙利亚文先后译成拉丁文、希腊文、亚美尼亚文、中古波斯文、帕提亚文、突
厥文、粟特文、汉文、大夏文、回鹘文、阿拉伯文等十余种文字。
摩尼教由于屡受迫...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2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715/c40531-22204125.html
2013年07月15日16:08来源:光明日报
秦风俗与全面继承周礼乐传统之东方诸国有明显差异。中原人曾经对秦人“夷翟遇
之”(《史记》卷五《秦本纪》),视之为“夷狄也”(《史记》卷一七《天官书》)
,史称“诸夏宾之,比于戎翟”(《史记》卷一五《六国年表》)。东方人又有“秦戎
翟之教”(《史记》卷六八《商君列传》),“秦与戎翟同俗”(《史记》卷四四《魏
世家》)的说法。东方诸国与秦人长期军事对抗,对于秦文化自然不免怀有敌意。不过
,所谓“夷狄”“戎翟”一类污蔑性言辞却也曲折反映了秦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影响下
不受礼教拘束,比较急进暴烈的特征。秦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实用主义的倾向。《史记
》卷七四《孟子荀卿列传》言东方文化“迂大而闳辩”,秦文化则风格大异,体现出对
“功用”直接的简单的急切的追求。
文化取向:从商鞅焚书到秦始皇焚书
秦始皇焚书,医学、数术之学以及农学等有实用价值的著作不在禁毁之列。据《史
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记载:“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3 2016-09-01 章诒和 世纪历史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章诒和
原标题:谁把聂绀弩送进了监狱?
有些东西靠生命和时间,是无法带走和冲洗干净的。即使抹去了,想必会在未来的某个
时刻,以另一种形式与我们不期而遇。聂绀弩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我很苦。
人在阴影中呆久了,便成了阴影的一部分
2008年春夏之交,谢泳从厦门出差到北京,我约了几个朋友一起吃早茶。边吃边聊,你
一言我一语,无主题地东拉西扯。坐在身边的谢泳低声对我说:“最近,我看到一份关
于聂绀弩的档案材料,很吃惊。”我问:“吃惊什么?”他说:“聂绀弩的告密者,主
要是像黄苗子这样的一些朋友。”
我瞠目结舌,半天回不过神来。事情太突然,太意外,太恐怖!
谢泳说:“告密材料一直汇报上去,罗瑞卿批示:‘这个姓聂的王八蛋!在适当时候给
他一点厉害尝尝。’”难以置信!我的脑子全乱了。
一年后,我在2009年2月刊纪实版《中国作家》杂志上,看到了谢泳所说的《聂绀弩刑
事档案》(简称“聂档”),全文十余万字。作者寓真,系山西省资深政法工作者。他用
事实说话,以解密了的档案材料为凭,系统又完整地揭示出聂绀弩冤案的真相。“去马
来船相上...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4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
|
a*o 发帖数: 25262 | 35 摘自:《读书》
袁行霈
中国古代对诗歌艺术的把握,不重细密的分析,而重总体的品鉴。把握的方式是直观的
、印象的、顿悟的。“郊寒岛瘦”这四个字,不知被多少人引用过。若问:何谓“寒”
?何谓“瘦”?说这话的苏东坡本人也未必能作出精确的回答。他只是把自己对孟郊、
贾岛这两位诗人的总体感受说了出来,其中的意味要靠读者自己去体会。敖陶孙说:“
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曹子建如三河少年,风流自赏。”什么叫“气韵”?怎
样是“沉雄”?说曹植“风流”倒还好理解,为什么又是“自赏”?这些问题可以在比
较中意会,而难以讲得清楚。中国传统的诗歌艺术研究大抵是这样,以三言两语说出自
己的感受,如同朋友间的对床夜语,只求心灵的启迪,而无意于逻辑的实证;注重直观
的感受,而不甚注意建立理论体系。
传统的方法自有其长处。艺术不等于数学,艺术分析不能达到也不必追求数学计算
的精确性。审美判断以审美感受为基础,而审美感受的主体需要有较高的悟性。建立在
感受的基础上、靠妙悟作出的审美判断,往往比套用某种理论模式演绎出来的结论,更
能引起别人的兴趣和共鸣。然而传统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总体把握需要细密的分析作
为补充,艺...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5763 | 36 师:天下文章一大抄。话说最近流行“中国风”,这玩意儿看似高深,写出来一大篇
,哗啦啦诗词歌赋,汉唐盛世,颇能唬人。归根结底,无非四个字--“东拼西凑”而已
。
徒:师父你说得忒简单,我初中没毕业,怎么凑?
师:不难,不难,初中学的诗够了。你学过什么诗?
徒:窗前明月光,地上鞋两双……
师:放屁!——你别急,现在写歌词可不像古人写诗,那时候是文人写给文人看,
出一点差错都是要闹笑话的。现在这世道有钱赚谁怕人笑?只要脸皮子够厚。反正文化
人人家也不听这个,都是一帮小loli在追着听。千蒙万蒙,loli最好蒙,这帮小丫头平
时又不认真读书,整天只知道追星,翻开宋词抄两句就把她们蒙得团团转,要成名一点
都不难。
徒:好耶!我也要当明星
师:且慢!先准备好作案,不,作词工具——一台电脑,一跟网线
徒:干嘛要网线?
师:google
徒:OK
师:首先要找个主题,小loli都不读书,中国历史又那么久,东西那么多,google
上面随便淘点沙子就把她们蒙倒。比如我们现在就用“四大名绣”为题编几首歪诗哄哄
她们
徒:我没听说过“四大名绣”啊
师:笨,谁要你懂这个,我们不过挂个名头而已,写的诗跟这个一点...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37 【正文三:救赎观比较】
下面就来说说基督教用何方法救人离罪。以及佛教用何方法使人脱离无明、业力及轮回
之苦。
基督教的除罪法
基督教的除罪法,分两部分同时进行。一、人必须先有悔改的心愿。二、相信耶稣救人
的能力。
先从第一方面说:一个人如想脱恶,与上帝和好,必须先悔改重生。耶稣说:「人若不
重生,就不能见上帝的国。」(约三3)悔改重生即是离开罪恶,这在心理与行动上有三
个过程。
1. 人必须先有罪恶的感觉,承认犯了罪。大卫在犯了杀、淫两大罪后,心中极为痛苦
不堪,他在诗篇第五十一篇 3、4 节中,坦白承认说:「我知道我的罪常在我面前。我
向你犯罪,唯独得罪了你……。」人在犯罪后,如反而竭力否认,那便踏不进悔改之门
了。
2. 认罪后接着为罪忧,生出忧伤的心来。大卫为所犯罪恶痛哭流涕,不能自已。他悲
哀地呼吁上帝:「上帝啊,忧伤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五一17)人在犯罪后,若
反而大喜乐,以为已达到了目的,那就无法重见上帝了。
3. 必须再进一步,热切羡慕由罪中得释放。大卫紧接着哀求上帝:「求你洗涤我,我
就比雪更白……求你涂抹我的一切罪孽。上帝啊,求你为我造清洁的心,使我里面重新
...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38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9 从反蒋英雄到毛的叭儿狗
——关于文化班头郭沫若的若干问题透视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与宋代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家眉山相距不远,可
算大同乡。四川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文人,以李白、苏轼为代表可谓名冠千古。“蜀
江水碧峨眉秀,幻出文君与相如”,也许这与四川的山水灵气有关。应该说郭沫若也沾
了一点山水灵气,他有点才,可总体看来,更多地则是“缺德”,这就让他的才黯然失
色了。关于郭沫若的人品,鲁迅曾以“流氓才子”概括之,那主要是指其生活品性方面
的问题。但那时郭政治上的品性、投机小丑和流氓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所以我们在此主
要展示一下他后来、主要是在毛统治下这些方面的表现。
本来郭沫若确也可算当时中国一个文化方面的人才,中共就封给他诗人、剧作家、翻译
家、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书法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等一大堆头衔和官衔。他的
官衔一般人不大清楚,只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头衔: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
人尽皆知。通俗地说,他是当时官、民双方都认可的毛政权下的“文化班头”。
郭这个文化班头在毛泽东当政时代可谓中国文化界的不倒翁。这一现象是很奇特的,因
为在毛统治下的中国,文化精英几乎被... 阅读全帖 |
|
M*******r 发帖数: 522 | 40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21641 | 41 孙郁
1
1939年,汪曾祺到了昆明西南联大读书,直到1946年才离开这座春城。关于那一段
的生活,他晚年写了很多短文,都传神得很,乃至成了人们研究联大重要的感性资料。
也由于他的神来之笔,昆明时代许多泯灭的故事悠然地走来,仿佛一幅幅写意的画面,
贫瘠时代的一切竟有了趣味流溢。
我读他写下的那些文章,觉得年轻时代的他不是一个好的学生,起码是个不合格的
学生。也因了战乱与动荡,学校显得松散,得以自由地读书。他入的是中文系,那里好
的老师多多,对大家要求也并不严格,随随便便。这在今天是不可想象的。
中文系的系主任是罗常培,教师有朱自清、刘文典、闻一多、王力、浦江清、沈从
文、许维通、余冠英、陈梦家等。他们多是清华来的老师,治学颇为严谨。学生们大概
可以选修别的课程,像哲学系的金岳霖的课,汪曾祺就喜欢。外语系的名家很多,钱锺
书、吴宓都在,他旁听过吴宓的课,没有太大兴趣,就远离而去了。沈从文那时在中文
系讲写作,这是汪曾祺最喜欢上的一门课。闻一多的也不错,给他很深的印象。但对他
最好的是沈从文。沈从文开设的课程是个体文习作、创作实习和中国小说史。汪曾祺选
他的这三门课,一是老师好;二是自在,...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42 136、李通判
广西李通判,家资百万财雄一方,家中金珠宝贝堆积如山,广厦千间良田万顷,豪富奢
华。更令人羡慕的是,他娶了七房妻妾,个个花枝招展美艳不可方物,时常左拥右抱高
楼饮宴,坐享齐人之福。可惜好景不长,李通判二十七岁就得了急病去世了。家人奴仆
四散,偌大一处宅院,只留下七个小寡妇和一个七十多岁忠诚老实的老仆,勉强过活。
老仆从小看着李通判长大的,感情很是深厚,乍逢巨变,老仆伤心欲绝,于是禀告七位
主母,请和尚来念经超度做法事。七个小寡妇没经过世面,自然应允。
超度法事还没结束,就听外面一个道士在聒噪,老仆很不耐烦地出去,见道士说要化缘
,就有些不耐烦了,说道:“你这道士好不通情理,我家主人新亡,刚请来和尚做法事
,超度主人亡灵,你化缘也不挑挑时候?赶紧走吧,我很忙,没工夫招呼你。”
道士也不介意,笑道:“做什么超度啊?我知道你思念旧主,所以特来做法施救,可令
李通判死而复生!”
老仆半信半疑,赶紧进去禀告七位主母,七个小寡妇很激动,也不管念经的和尚了,一
起出去迎接,不料,道士已经不见踪影。老仆四处寻找,杳然无踪,不禁更加信服道士
不是凡俗之人,懊恼不已,后悔自己没有好言留住道士...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4 多年的污染已经使渤海五分之一以上海水被污染,海洋生物濒于灭绝,犹如陆地垃圾桶,日渐成为海上荒漠。而无人为溢油事件负责,无疑是无人为整个渤海负责的缩影,中国惟一的内海就要死了。
无人为溢油事件负责,是无人为整个渤海负责的缩影,中国惟一的内海就要死了
持续近三个月的渤海溢油事件,让渤海生态成为中国全民关注的热点。
无人为溢油事件负责,是无人为整个渤海负责的缩影,中国惟一的内海就要死了
8月31日,是国家海洋局规定的事故处置大限。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中国)是否真正做到“彻底封堵溢油源、彻底排查溢油风险点”(下称“两个彻底”),尚待检验;与此同时,一场由中国政府发动的海洋生态损害大索赔,即将拉开帷幕。
财新《新世纪》获悉,8月30日下午,国家海洋局与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的四家律师事务所签订了委托合同。
此前,国家海洋局曾表态,将代表国家向溢油事故责任方康菲中国索赔。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则表示,已完成四次大规模的生态调查工作,基本上掌握了此次溢油对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生态的影响。
提起索赔的将不仅是官方。部分养殖户和渔民同样在聘请律师,并开展了初步的证据收集工作。
据康菲中国单方面统...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7325 | 45 ☆─────────────────────────────────────☆
aptget (apt) 于 (Sun Aug 1 23:28:48 2010, 美东) 提到:
我前不久贴出了别人用中古拟音念唐诗的视频。虽然这里的一些北方人表示质疑,但是
中古汉语的发音和后来它在各地发生的变化过程都是比较清楚的。
相比之下,语言学家对上古语音的还原就存在非常大的分歧了,连界定什么是上古汉语
都有分歧。(一般来说,上古汉语是那些秦前后书面语可以对照的口语。)现在比较主
流的几种方案都通过汉藏语系内部的横向比较,外加对汉字声部的推理,还有侗台语系
和其他语言的音译文,得出一些难以置信的结论,比如:
- 上古有复辅音,也就是kl gl bl hm hr这种重声母开头的发音
- 承上,上古有一字对多音节现象,有称“角落”原本是“角”一个字的发音
- 上古无声调,但有类似侗台语的紧喉音和s韵尾之类
各人觉得,上古时代中国境内的语言情况一定非常复杂。后来周朝的“雅言”口语,估
计也早不是什么纯汉藏语系语言了,而是一种以商代某汉藏语系语言为主体底层的混合
语。它一定吸收了大量的各种其他语...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46 这是程浩对丁进的商榷,也就是叫板驳斥
清华简《耆夜》篇礼制问题释惑——兼谈如何阅读出土文献(程浩)
摘要:清华简《耆夜》中“饮至礼”的仪注与《仪礼》之“燕礼”确有不合之处。这是
因为《耆夜》所记是西周王室的礼制,与《仪礼·燕礼》反映的诸侯之礼不应该放在同
一层面进行讨论。基于传世礼书建立的知识体系并不能覆盖周代礼制的全部,以所记仪
节是否符合传世礼书记载来判定清华简的真伪未必合适。在讨论出土文献反映的新问题
时,要对现今已不得见的佚失文献进行充分地考量,避免使用不加限度的“默证”。我
们阅读出土文献,不能以现有知识体系作为检验其真伪的唯一标准,更不应该因其有违
“经说”而产生先入之见。
关键词:清华简 《耆夜》 《仪礼》默证
《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刊布了丁进先生的文章,就清华简《耆夜》中的礼制问题提
出了七条疑惑,并进而对其真伪进行了质疑。[①]《耆夜》是清华简中较早公布的一篇
,学界已经有了较为充分的讨论。其间虽有学者怀疑《耆夜》并非周初实录,但还未有
将其写定年代推至战国[②]以下者。丁进先生语出惊人,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关注。然细
读丁文,笔者发现其中仍有许多可商之处。今特撰...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47
你来挑挑错吧。有一点肯定的:比什么粤语差一票没成为国语靠谱多了
说广东话比北方方言更接近中古汉语,基本属于对语言学没有一点研究的门外汉。各个
地区的方言都已经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了原有的形态了。
而粤语的边擦音声母只在壮语、临高语、黎语之中存在,和南越语也有大量的融合成分
。粤语表示“欺负”的“虾”(/ha/),武鸣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傣语是 /
jam ho/,黎语加茂方言为 /hɛ/。除粤语之外没有其他汉语族语言有这个词。粤
语表示“倒塌”的“冧”(/lɐm/),北壮语、毛南语跟粤语完全一样,泰语为 /
lom/;粤语表示“跺脚”的“揼”(/tɐm/),壮语与粤语完全相同,黎语为 /
tom/。
事实上粤语不押韵的诗词比普通话更多,但是一般没人会指出罢了。
而你所说的北方发音都是胡音更是无稽之谈。我
们暂且不考虑粟特人的因素,剩下的胡人里唯一和汉语不同的就是鲜卑语。鲜卑语属于
阿勒泰语,和蒙古语接近,是屈折语。我说啊,你们说普通话是胡音的人,就好像是在
告诉我英语发音可以影响汉语似的。这两种语言完全不具备语言发生学的关系,如何做
到影响汉语发音?...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8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50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