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 发帖数: 108 | 1 发信人: Dreamer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信区: Dreamer
标 题: 我最近跟一个也有点疯狂的毛子诺夫有莫名其妙的纠葛(转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4 19:48:19 2016, 美东)
华盛顿州那个19岁毛子伊万诺夫枪杀三人,是情杀。这个毛子真有点疯狂。巧的是我最
近遇到一个好像也有点疯狂的毛子,他的姓也是XXX诺夫,而且一看伊万诺夫的照片,
像极了我遇到的那个诺夫,只是那个诺夫没有伊万诺夫6.1那么高,只有5尺10 那么高
。这个诺夫是个医院的急诊医生,我去看病时遇到,就4个多小时是他的病人,我跟他
之间发生的是什么纠葛我都不清楚,应该跟男女情不一样,不过我还是被他小小的吓了
一跳,一直很纠结。听说这个网上好多医生,能不能帮忙分析一下。
我是大约一个月前因为急性腹泻腹痛,星期天没有医生,就去了附近的一个医院。楼主
我是一个年届花甲的老阿姨,曾经因为不育离婚,去年同居男友又绝症去世,所以就一
个人去了医院。进去后护士量血压什么的,没一会就被叫进去,不由分说地给我吊上了
盐水。一个年轻医生进来 给我做检查。他自我介绍是XXX诺夫医生,看样...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2 新浪网友:夏日土豆
最初的时候,我是为听THE BELLS才买这盘唱片,结果,我喜欢
上了SYMPHONIC DANCES,这也许这是我的宿命,注定要把我的生活
与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拴在一起。
我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了出路,四周都是眼泪,于是没有
了欢乐。当有人告诉我他们是多么地热爱拉赫玛尼诺夫,我总是沉默
,逃避宿命式的沉默。几年前的大学图书馆里,一个穷学生靠着开书
店朋友的接济才得以在宁静的图书馆里维持着完整的自己,他在白日
梦中发出快乐的呓语,靠着无线电波传来遥远的音乐,他才知道生命
原来是可以让人泪流满脸的,他一次次地沉醉于幸福之中。那一夜隔
壁翻书的声响打破了他的白日梦,图书馆外面的草地泛着日光管的灰
白,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在书页翻动的瞬间向空气逃逸。为什么
音乐会离我而去,他刚在拉赫玛尼诺夫音乐中找到了自已的影子,没
有了音乐,面对忧郁他眼角里渗出了无助的泪花。这次经历让他一直
不敢接触拉赫玛尼诺夫,忧郁的家伙,他再三对自己说。
当那个穷学生有勇气再次面对时,拉赫玛尼诺夫却以另一种面孔
让他再次感动,这次感动他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的勇气。在生命的最后
几个年头里,拉赫玛 |
|
w********h 发帖数: 12367 | 3 5月中旬,阿诗肯纳吉在伦敦节日音乐厅举行了名为“隐藏的风景”
的系列音乐会,他
与爱乐乐团合作演出了俄罗斯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经典作品,在欧
洲乐坛引起强烈反
响。
拉赫玛尼诺夫是本世纪不可多得的集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于一身
的音乐大师,而阿
诗肯纳吉与他的前辈有很多相似之处,他既是钢琴家,又是指挥家,
他在60年代从前苏
联流亡到西方,而拉赫玛尼诺夫则是在十月革命后来到瑞士定居。
阿诗肯纳吉今年已经61岁,他来到西方后,很快成为同代钢琴家
佼佼者。阿诗肯纳
吉录制的拉赫玛尼诺夫协奏曲和交响曲成为最受欢迎的拉氏作品唱片
。唯一的缺憾是阿
诗肯纳吉对作曲不感兴趣,他说:“我没有那份天才,拥有作曲的天
赋既是一种幸福,
同时又是一种祸根。如果你想通过音乐如实地表达自己,你就会经常
处于被奴役状态。
看一看贝多芬所经受的痛苦吧,那简直是一种折磨。莫扎特刚好处于
另外一个极端,他
有特殊的天赋,作曲对于他永远是一种享受。拉赫玛尼诺夫刚好处于
他们两人之间。我
认为他的早期作品非常自然,晚期作品感情很强烈,每一段旋律都是
精心磨砺的结果,
不像青年时代那样信手拈来。”
阿诗肯纳 |
|
t*n 发帖数: 14458 | 4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3月4日电 苏霍伊设计局人士向俄新社表示,属于苏霍伊航
空集团的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米哈伊尔·西蒙诺夫4日去世。
他指出:“西蒙诺夫享年81岁。”
苏联和俄罗斯飞机设计师、从1983年起担任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的米哈伊尔·西蒙
诺夫生于1929年10月29日。在苏霍伊设计局工作期间,他参与了苏-24轰炸机、苏-25
攻击机的研发工作,领导了“苏”体育特技飞机的制造。他以苏-27战斗机主要设计
师之一而闻名。
米哈伊尔·西蒙诺夫是1999年获得"俄罗斯联邦英雄"称号,1974年获得列宁奖金,他
还是劳动红旗勋章的获得者。他是技术学博士、莫斯科航空大学教授。 |
|
w********h 发帖数: 12367 | 5 拉赫玛尼诺夫的琴声
●李 维
1998年6月的一个午后,当阳光照在瑞士卢切尼湖畔一座静谧别
墅的屋檐上,叮咚的
琴声随微风轻快地飞舞在翠绿的树冠、鲜艳的野花与新嫩的草尖上。
琴声是从别墅中一
间书房的一架斯坦威钢琴上发出的,那是已于1943年去世的杰出作曲
家、钢琴家拉赫玛
尼诺夫生前使用的钢琴,而现在端坐在琴凳上弹奏拉赫玛尼诺夫的《
科莱利主题变奏曲
》的是当今乐坛上著名的指挥家、钢琴家普雷特涅夫。这是DG公司庆
祝百年之际策划的
一个全新录音计划,正是这一富于诗意与想像力的艺术行为把我们的
思绪带回到这架钢
琴、这座别墅属于它们原来主人的那个年代,正是琴声使时光倒流…
…
那是1930年的夏天,拉赫玛尼诺夫受他的朋友,准备帮助他撰写
自传的作家雷斯曼
之邀携全家来到瑞士避暑。他和雷斯曼在卢切尼湖畔漫步时深深迷醉
于那里的风景,于
是决定要在那儿盖一座别墅。拉赫玛尼诺夫买下了湖畔小村赫登斯特
恩的一块地并开始
修建房屋,1932年在大致完工后与全家搬进去住。别墅起名叫“塞娜
”(Senar),取他与
妻子的名字——塞尔吉与娜塔莎的前两个音节。塞娜别墅成为拉赫玛
尼诺夫夏季居住和
创作 |
|
w********h 发帖数: 12367 | 6 拉赫玛尼诺夫
by 王家新
我是一个音乐外行,身边也没有什么音乐界朋友。没有任何人向
我推荐过拉赫玛尼诺夫。
我是六、七年前在北京一家书店偶尔买下一盘他的钢琴作品磁带
的。从名字上看,我猜他是俄国人。当时,对我来说,钢琴加俄国--
这就够了。
果然,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从此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开的一部分
。回想六、七年前的北京,那时的人们似乎还没有想到要"换一个活
法",在冬天里不时有雪落下,树木也显得比现在更黑。拉赫玛尼诺
夫的时而沉郁时而明亮的音乐就在这样一个"黑白照片的时代"为我闪
耀着,它伴随着我经受着北中国的风霜与寒流,伴随着我写下了一首
首诗,它还伴随着我一直走向了风云变幻的异乡--1992年初我出国,
在我随身带着的几盘音乐中就有拉赫玛尼诺夫的这盘。
我再说一遍,我是一个音乐外行。当我还是一个少年,我曾梦想
自己成为钢琴家,但时代并没有为我提供这样一架可把激情和生命都
投入其中的神奇乐器,而是一片文化沙漠。因此,我在这里完全是从
非专业的角度来谈论音乐的 |
|
D*********r 发帖数: 211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wonderlich (紫),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拉赫玛尼诺夫:宿命尽头的狂欢和荒谬(Z)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un 27 00:03:13 2001) WWW-POST
新浪网友:夏日土豆
最初的时候,我是为听THE BELLS才买这盘唱片,结果,我喜欢
上了SYMPHONIC DANCES,这也许这是我的宿命,注定要把我的生活
与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拴在一起。
我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没有了出路,四周都是眼泪,于是没有
了欢乐。当有人告诉我他们是多么地热爱拉赫玛尼诺夫,我总是沉默
,逃避宿命式的沉默。几年前的大学图书馆里,一个穷学生靠着开书
店朋友的接济才得以在宁静的图书馆里维持着完整的自己,他在白日
梦中发出快乐的呓语,靠着无线电波传来遥远的音乐,他才知道生命
原来是可以让人泪流满脸的,他一次次地沉醉于幸福之中。那一夜隔
壁翻书的声响打破了他的白日梦,图书馆外面的草地泛着日光管的灰
白,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协奏在书页翻动的瞬间向空气逃逸 |
|
w******z 发帖数: 1872 | 8 洛马诺夫的观点代表了许多外国专家学者的意见,他们一致认为,中国的政治制度比西
方更有效率。
原标题:“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
共产党、中国人民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伟大政治创造,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
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习近平主席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论述引发广泛关注。接受本报记
者采访的外国专家学者表示,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既有集中统一领导,又有民主协商,
体现了广泛的参与性。中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丰富和拓展。
“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
并且一道为实现远大目标而奋斗”
前不久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中欧数字协会主席路易吉·甘
巴尔代拉发言时称,中国的成功故事谁都知道,可是中国为什么那么成功,并不是所有
人都能回答上来。“在我看来,中国之所以成功,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中国的制度优
势。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优势在于,中国共产党能够团结其他政党,在共同协商的基础
上制定出务实而长远的发展规划,...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211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wonderlich (紫),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Z)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un 27 00:11:17 2001) WWW-POST
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
对我来说,明亮、愉快的色彩不是轻易得来的。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后期浪漫主义代表人之一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v)于1873年出于俄国Novgorod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四
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岁时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8年到莫斯科音乐
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成为柴可夫斯基的得意门生。他在毕业时完成
他第一个钢琴协奏曲,得到全校最高荣誉作曲奖。
十九岁完成「升C短調前奏曲」,声誉鹊起。
柴可夫斯基去世后,一种莫名的厌烦情绪影响着他,以至于使他差点
离开了音乐这领域。1897年3 |
|
m********3 发帖数: 3280 | 10 乌克兰选择西方
奥列克桑德尔·V·图奇诺夫
乌克兰基辅——此时此刻,全世界都可以清晰地看到苏维埃帝国正在走向最后的覆灭。
克里
姆林宫一直在努力实施的帝国复兴计划已经失败:乌克兰证明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
个独
立的国家,可以主宰自己的国内和外交政策。
是时任总统维克托·F·亚努科维奇(Viktor F. Yanukovych)拒绝倾听乌克兰人加入欧
盟的渴
望,这才引发了2013年秋天在基辅的大规模抗议活动。是亚努科维奇在俄罗斯的积极支
持下
决定诉诸武力,这才导致他失去了对局势的掌控。也是亚努科维奇不择手段,向自己的
人民
开枪,才使他失去了作为总统的合法性。
克里姆林宫的一项策略是把某些地区从基辅手中抢走,在东部和南部建立类似于摩尔多
瓦的
德涅斯特河沿岸地区、格鲁吉亚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的飞地,从而削弱乌克兰。俄罗
斯需
要这种僵持的冲突,以便防止后苏联时代的各个共和国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阻碍它们
并入
欧洲和北约(NATO)的体系。
莫斯科的计划已被挫败。事实证明,在作为傀儡扶植起来的独裁者面前,乌克兰人民更强
大。反对派势力迅速掌握了局势,巩固了议会的权力,并依法设立了一个...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2367 | 11 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Vassilievich Rachmaninov, 1873-1943)
对我来说,明亮、愉快的色彩不是轻易得来的。
俄国作曲家、钢琴家,后期浪漫主义代表人之一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v)于1873年出于俄国Novgorod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四
岁开始学习钢琴,十岁时进圣彼得堡音乐学院;1888年到莫斯科音乐
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成为柴可夫斯基的得意门生。他在毕业时完成
他第一个钢琴协奏曲,得到全校最高荣誉作曲奖。
十九岁完成「升C短調前奏曲」,声誉鹊起。
柴可夫斯基去世后,一种莫名的厌烦情绪影响着他,以至于使他差点
离开了音乐这领域。1897年3月他的第一交响乐的公演失败更导致了
他失去了对自己作曲能力的信心。之后在伦敦的成功及接下来的邀稿
、旅行等都没有激发起他对音乐的兴趣及使他重拾对作曲的信心。之
后的三年当中几乎没有什么重要的作品问世。后来他接受心理治疗并
于1901年公演他病愈后第一部主要作品---第二钢琴协奏曲。
这首作品的创作得从作曲家的第一交响乐讲起。1897年3月,他的第
一首交响乐公演失败, |
|
D*********r 发帖数: 211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lassicalMusic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wonderlich (紫), 信区: ClassicalMusic
标 题: 被拉赫玛尼诺夫拉下水(Z)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Wed Jun 27 00:19:56 2001) WWW-POST
被拉赫玛尼诺夫拉下水
*孙珉 |
|
|
d******0 发帖数: 22800 | 14 最权威的诠释当然是他拉赫玛尼诺夫自己,1929年录音。RCA出品。
阿什肯纳齐版也受到权威推荐。
而我自己喜欢一个叫Leif Ove Andsnes弹的,听了他的拉3钢协,心旷神怡的冰雪啊,
转而买他的1,2的。 |
|
|
c********d 发帖数: 11593 | 16 同爱同爱,第一次听到拉二是上大学的时候,一见钟情。也就因此开始粉拉赫玛尼诺夫
;但是最爱的还是第二钢琴协奏曲,其次是第二交响曲。
后来看玛丽莲梦露的《七年之痒》,看到男主yy着用拉二勾搭女主,在男主的yy中女主
穿了一身恶俗不堪的金色晚礼服作陶醉状说不要停不要停,当时恨得那个咬牙切齿,脑
子里反反复复只有一个念头就是把这对侮辱我偶像的狗男女叉出去弹jj弹到死…… |
|
s*********r 发帖数: 9493 | 17 嗯。平生第一次听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是在一个冬日夜晚,那种毛骨悚然的
感觉现在还难以忘怀。 |
|
m******r 发帖数: 4351 | 18 马克·诺夫勒化身恐龙
不是侏罗纪才有恐龙,在摇滚乐坛一样有恐龙的存在,那些又资深又有超级技术的
摇滚乐队和乐手,常被称为"Rock Dinosaur"。例如Pink Floyd、Yes……等等。
当然,恐龙时代距离今时实在太遥远,更重要的是,恐龙早在地球上绝种,因此,
“摇滚恐龙”这个绰号,其实或多或少暗藏贬意,指的那些“老而不化”、“不合时宜
”的老牌摇滚乐队和乐手。被扣上这项充满“历史感”帽子的,有时真的会哭笑不分。
不过,前Dire Straits的主脑Mark Knopfler,相信比较接受“摇滚恐龙”这个称号
,不是说他比其他老牌乐手更“老而不化”,而是他的名字的确跟史前恐龙扯上关系。
月前,美国古生物学家在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进行发掘时,发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新品
种恐龙骸骨。估计这条恐龙活于白垩纪时期,即是六千五百万至七千万年前,于是由外
形至体积均跟我们在《侏罗纪公园》里面看到的恐龙不同。恐龙骸骨显示牠在生时的重
量只约有三十六公斤左右,而身长亦不过得一点五至一点八公尺,而且长度还包括了牠
长长的尾巴在内,即是说,牠实际的体型其实就大不过一头牧羊犬多少。 在发掘这
条恐 |
|
l****z 发帖数: 3 | 19 那怎么计算连续的洛仑兹系统的李亚普诺夫指数啊,
比如说,洛仑兹系统为:
dx/dt=a(y-x)
dy/dt=rx-y-xz
dz/dt=xy-bz
当a=10,r=28,b=2.66时
为什么说它的子系统{dx/dt=a(y-x),dz/dt=xy-bz}的Lyapunov指数是-2.65和-10.0
当子系统是{dy/dt=rx-y-xz,dz/dt=xy-bz}时,Lyapunov指数是-1.77和-1.88
大虾指点,不胜感激。
th |
|
t*n 发帖数: 14458 | 20 粪筐大刀你个冒牌梁赞诺夫迷。
两个人的车站是钢琴家的妻子开车撞了人,她是电视台里
WEATHER GIRL,很有名的,所以就求LG顶罪。於是钢琴家
就答应了。他到那个小站的时候是在回莫斯科上法庭的途
中,所以才那么着急。结果遇到了车站餐厅的女服务员维拉,
两个人不打不相识,相爱。钢琴家的LP在LG顶罪以后却一脚
把他踢开。他在监狱里表现良好,所以管理员让他去到附近
的村子里拿修好的手风琴,顺便可以跟来看望他
的妻子过一夜。到地方才发现来看他的是薇拉。。第二天两个人
起晚了,如果不在期限内赶回去就会被当作逃跑。可是怎么跑
也不赶趟了,於是两个人精疲力尽坐在高墙外的雪地上,
钢琴家灵机一动拉起手风琴,里面的管理员听到琴声,脸
上露出笑容,说,不他没有逃跑。
电影里钢琴家和薇拉重逢一段非常精彩。先是他进屋看见没人,
就东张西望走进去,桌上摆满好吃的,他拿起一个馒头(反正
象馒头一样的东西)顺手塞到自己的大衣口袋里。过一会索性
坐下来大吃。不久,薇拉回来了,提着一个大牛奶桶,进屋
放下桶,没有说话,静静地走进里屋看着他吃东西。钢琴家
看看她,还是没有说话,继续吃,又过一会儿,拿起盘子里
一个肉 |
|
a*****y 发帖数: 33185 | 2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三)
4.有没有客观真理?
波格丹诺夫宣称:“在我看来,马克思主义包括对任何真理的绝对客观性的否定,
对任何永恒真理的否定。”(《经验一元论》第3卷第Ⅳ-Ⅴ页)什么叫绝对客观性呢?
波格丹诺夫在同一个地方说,“永恒真理”就是“具有绝对意义的客观真理”,他只同
意承认“仅仅在某一时代范围内的客观真理”。
在这里显然是把下面两个问题搞混了:(1)有没有客观真理?就是说,在人的表象
中能否有不依赖于主体、不依赖于人、不依赖◎第81页◎于人类的内容?(2) 如果有客
观真理,那么表现客观真理的人的表象能否立即地、完全地、无条件地、绝对地表现它
,或者只能近似地、相对地表现它?这第二个问题是关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相互关
系问题。
波格丹诺夫明确地、直截了当地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他根本否认绝对真理,并且因
恩格斯承认绝对真理而非难恩格斯搞折中主义。关于亚·波格丹诺夫发现恩格斯搞折中
主义这一点,我们在后面另行论述。现在我们来谈谈第一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波格
丹诺夫虽然没有直接说到,但回答也是否定的。因为,否定人的某些表象中的相对性因
素,...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994 | 22 骑士的血脉血珊瑚
第四十五部
221 进入圈套
海浪涌上沙滩又迅速退去。
当海水退去之后,一艘艘小船搁浅在沙滩上,船上的人立刻跳了下来,他们用力拉
着小船上了沙滩。
沙滩上此刻挤满了人,这些人有男有女,一个个都气势非凡,显然不是普通人物,
站立在最前面的一批人已经穿好了救生衣。
「快上去,动作都快一点。」几个骑士在那里指挥着。
那些已经穿好救生衣的人倒也听话,全都拼命朝着小船跑去,不过跑动之中毕竟有
些慌乱,有几家人跑散了,所以在那里大声喊叫着。
「上了船的人全都坐好,不要再跑来跑去的,等到你们上了大船之后,仍旧会在一
起。」一个骑士大声呵斥着。
如果是在往日,他的话肯定会被当做是耳旁风,因为那些登上小船的人,每一个都
地位显赫,出身于豪门世家,是皇帝陛下的亲信。
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逃命要紧,所以这些原本心高气傲的人,都乖乖地听命于那
几个负责指挥的骑士。
很快所有的小船全都坐满了人,刚才从船上跳下来的水手,一起用力将小船推进了
水里,然后他们爬上小船,拎起船桨划动起来。
而在岸边上,又有一批人被放了进来,维持秩序的骑士给这些人分发着救生衣,并
且让他们互相帮忙把救生衣穿上。
在两百...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3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五)
第四章 作为经验批判主义的战友和继承者的哲学唯心主义者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经验批判主义单独作了考察。现在我们应当看一看它的历史发
展,看一看它同其他哲学派别的联系和相互关系。这里首先要提出的是马赫和阿芬那留
斯对康德的关系问题。
1.从左边和从右边对康德主义的批判
马赫和阿芬那留斯都是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于哲学舞台的,当时德国教授中间的时
髦口号是:“回到康德那里去!”这两位经验批判主义创始人在他们的哲学发展上正是
从康德那里出发的。马赫写道:“我应当万分感激地承认,正是他的〈康德的〉批判唯
心主义作了我的全部批判思维的出发点。但是我没有能够始终忠实于它。我很快又回到
贝克莱的观点上来了”,后来“又得出了和休谟的观点相近的观点…… 现在我还是认
为贝克莱和休谟是比康德彻底得多的思想家”。(《感觉的分析》第292页)
可见,马赫十分明确地承认:他是从康德开始的,以后走上了贝克莱和休谟的路线
。再看一看阿芬那留斯吧。
阿芬那留斯在他的《〈纯粹经验批判〉绪论》(1876)一书的前言里就已指出:《纯
粹经验批判》... 阅读全帖 |
|
l**c 发帖数: 1274 | 24 第3话 收尾
索贝的清晨显得异常寂静,马路上根本看不到行人,只有收尸车驶来驶去。
黎明时分的那场叛乱,虽然大部分战斗在中央区域进行,不过边缘的居民区也有被
波及的。
骑士间的战斗非常恐怖,在战甲面前房子像是纸做的,稍微蹭到一点就倒塌;更别
说铁血骑士临死前的自爆,威力比起同盟的轰炸厉害得多。一旦有人自爆,临近两个街
区至少有一半被炸成废墟。
战斗最激烈的中央区域几乎被夷为平地,花费无数心血建造的建筑物,现在变成一片残
垣断壁;皇宫更是不存在了,只留下无数的大坑。
在中心区域,广场上全都是躺满尸体,大部分都是普通人。
有资格住在这个区域的,要不是有身分、有地位的人物,要不是为这些人服务的仆
佣,但此刻他们全都躺在那里,从衣著上看不出来他们的区别。
叛乱从三点开始,攻进城里还没到四点,大部份人都在沉睡,身上穿的都是睡衣睡
袍。
变成一片废墟和坟场的中央区域没有任何占领价值;四周区域都是商业区、住宅区
和工厂区,没有必须控制的目标,所以叛乱军除了留下一部分人负责维持秩序,大部份
人都撤出这座城市。
前线刚经历一场大战、一场针对... 阅读全帖 |
|
G****a 发帖数: 10208 | 25 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生于1953年9月9日,经营矿石和钢铁生意起家,后进入电
信和传媒行业。2014年3月,他以186亿美元身家,继续保持俄罗斯首富的地位。
俄罗斯首富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下文称乌斯马诺夫)最近有两件事很受中国人关
注。第一是他控制的俄罗斯第二大移动电话运营商梅格丰,把40%的现金储备换成了港
币存进了中资银行。外界认为,这既有利于应对欧美可能的制裁,也方便与中国生意伙
伴结算。第二件事是他抛售了美国苹果、脸谱等公司的股票,转投阿里巴巴、京东等中
国公司。据透露,其海外互联网投资的七八成都给了中国公司。
乌斯马诺夫是个精明的生意人,在英国等西方国家也有大笔投资,且与俄罗斯总统
普京等政要关系也很密切,说得上善观风向。正因如此,他的一举一动,格外让人回味。
坐大牢改变一生
1953年,乌斯马诺夫出生在当时属苏联的乌兹别克,是4个孩子中的老大。他的父
亲是个高级检察官,把儿子送进了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希望他以后当个外交官。
1976年,乌斯马诺夫毕业了,进入一个名为和平委员会的机构工作。实际上,这是
克格勃的一个掩护单位。让乌斯马诺夫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有一天突...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6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七)
总之,今天的“物理学”唯心主义,正如昨天的“生理学”唯心主义一样,不过是
意味着自然科学一个门类里的一个自然科学家学派,由于没有能够直接地和立即地从形
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上升到辩证唯物主义而滚入了反动的哲学(注:著名的化学家威廉·
拉姆赛说道:“常常有人问我:难道电不是一种振动吗?怎样才能用微小的粒子或微粒
的移动来说明无线电报呢?对此回答如下:电是物;它就是〈黑体是拉姆赛用的〉这些
极小的微粒,但是当这些微粒离开某一物体时,一种像光波一样的波就通过以太散播开
来,而无线电报使用的就是这种波。”(威廉·拉姆赛《传记性的和化学的论文集》
1908年伦敦版第126页)拉姆赛叙述了镭转化为氦之后指出:“至少有一种所谓的元素
现在不能再看作是最终物质了;它本身正转化为更简单的物质形式。”(第160页)“
负电是物质的一种特殊形式,这几乎是毫无疑问的了;而正电是一种失去负电的物质,
也就是说,是减去这种带电物质的物质。”(第176页)“什么是电?从前人们以为有
两种电:正电和负电。当时是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证明,过去一
向叫作负电的东西,确...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7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六)
2.“物质消失了”
在现代物理学家对最新发现的论述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这样的话。例如,在路·
乌尔维格的《科学的进化》一书中,论述物质的新理论那一章的标题是:《物质存在吗
?》他在那一章里说道:“原子在非物质化,物质在消失。”(注:路·乌尔维格《科
学的进化》1908年巴黎A.科兰出版社版第63、87、88页。参看他的论文《物理学家关于
物质的观念》,载于1908年《心理学年鉴》[《心理学年鉴》(《L’AéePsychologique
》)是法国的一种心理学刊物,1895年起在巴黎出版。它的出版者起初是阿·比纳,后
来是昂·皮埃龙。--190。]。)为了看看马赫主义者怎样轻易地◎第189页◎由此作出
根本的哲学结论,我们且看一下瓦连廷诺夫吧。他写道:“对世界的科学说明’只有在
唯物主义中’才能得到确实可靠的论据,这种说法不过是一种虚构,而且是一种荒谬的
虚构。”(第67页)他把著名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奥古斯托·里希当作这种荒谬虚构的破
坏者举了出来,因为里希说:电子论“与其说是电的理论,不如说是物质的理论;新体
系不过是用电代替了物质”(奥古...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4825 | 28 http://finance.sina.com.cn/world/20141229/092121185988.shtml
5000亿离岸资金“勤王”
本报记者 付碧莲
在卢布保卫战中,有一股力量是决定性的:5000亿美元的离岸资金。
这个数据来自俄罗斯官方。俄罗斯总统顾问格拉济耶夫日前说,俄罗斯离岸资本共
计大约5000亿美元。要知道,俄罗斯现有的外储和黄金(1195.70, 0.40, 0.03%)加起来
还不到4200亿美元。
但俄罗斯经济里的“离岸宿命”无法打破。卢布大跌后,资本甚至加速逃离俄罗斯
。12月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2014年俄罗斯资本流出将达到1200亿美元至1300亿
美元。
逃跑的资本让卢布行情雪上加霜。但国家危难之际,有不逃跑的资本吗?
谁也没想到,普京的一个“勤王令”,还真的得到了俄罗斯首富阿利舍尔·乌斯马
诺夫的响应。在继当年韩国民众捐黄金帮助政府度过危机的故事后,俄罗斯富豪携巨款
回国“勤王”的壮举再度让人传颂。
乌斯马诺夫还高调表示:“只要俄罗斯需要,我准备把我拥有的全部献给俄罗斯,
因为我是它的公民,我为此而自豪。”
真的是爱国?资本家是复杂的...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9 http://jczs.sina.com.cn 《国际展望》杂志
俄罗斯特种兵试射AN-94自动步枪。
AK步枪之父:卡拉什尼科夫
从上至下为AK-101步枪口径5.56毫米。AK-103口径7.62毫米针对长期使用AK47的用户。
AK-105口径5.45毫米可看作是AKS-74U的改进型。
上图为俄罗斯三大精英突击步枪大集合。从前至后分别是AEK-971、AN-94、AK-74M。
盘点后卡拉什尼科夫时代——俄罗斯新一代自动步枪
▲ 前言
莫斯科以东1130公里、乌拉尔地区(Western Urals)的一个叫伊热夫斯克(
Izhevsk)的小地方,这个地方本身毫不起眼,要在大比例尺的地图上才找得到。正如
景德镇因为瓷器而蜚声海外,伊热夫斯克也因为一种特产而为人所知,只不过这种特产
是杀人的枪!伊热夫斯克是俄罗斯轻武器设计师们心中的麦加,这一点毫无疑问,前苏
联和俄罗斯陆军几乎所有的现代化轻武器都是从这里走下制图板,走向战场的。这些轻
武器的名字如雷贯耳,它们是AK-47、AKM、AK-74、AK-74M、马卡洛夫手枪、德拉贡诺
夫狙击步枪,随便哪一种都是世界轻武器发展史上的精品。...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30 第六章 台风
基辅战役的结束,意味着德军夺取了苏联的重要工业农业地域,而且扫清了南方的苏联
红军。现在德军的下一个目标毫无疑问地必然是莫斯科。9月24日,在冯搏克元帅的主
持下,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召开了一次会议,讨论向莫斯科进军的计划。会议制定的计划
里,德军将以三路大军直捣莫斯科:
• 北面是斯特劳斯的第9集团军和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
• 中路是克鲁格的第4集团军和霍普纳的第4装甲集群。
• 南路是魏克斯的第2集团军和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
一个集团军配一个装甲集群,坦步搭配,干活不累,坦克突破,步兵围歼。德军决心以
北路和中路各为一个钳刑攻势的铁钳,打到维亚兹马会师,合围西方向上苏军的主力,
而南路则计划完成中心在布良斯克的合围。这次攻势的代号叫“台风”,进攻时间确定
在10月2日。
应该说,德军的优势相当之大,因为兵力达到了190万人之多。而红军方面力量要小得
多。在德军台风正面从北到南依次是红军的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
,分别由科涅夫上将,布琼尼元帅和叶廖缅科上将指挥,兵力分别是54万人,47万人和
22万人...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1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二)
2.“世界要素的发现”
苏黎世大学的讲师弗里德里希·阿德勒曾用这个标题写了一篇关于马赫的文章;他
几乎是德国唯一想用马赫主义来补充马克思的著作家。(注:弗里德里希·W.阿德勒《
世界要素的发现(为庆祝恩·马赫七十寿辰而作)》,载于1908年2月《斗争》杂志[《
斗争》杂志(《DerKampf》)是奥地利社会民主党的机关刊物(月刊),1907-1934年在
维也纳出版。该杂志持机会主义的中派立场。担任过该杂志编辑的有:奥·鲍威尔、阿
·布劳恩、卡·伦纳、弗·阿德勒等。--48。]第5期,英译文载于1908年4月《国际社
会主义评论》杂志[《国际社会主义评论》杂志 (《TheInternationalSocialist
Review》)是美国的一种刊物(月刊),1900-1918年在芝加哥出版。--48。] 第10期。
这位阿德勒的一篇文章[指弗·阿德勒的《辩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弗里德里
希·恩格斯)》一文。该文载于《历史唯物主义》文集(1908 年圣彼得堡版)。--48
。]译成俄文,载于《历史唯物主义》文集。)我们应当为这位天真的... 阅读全帖 |
|
h*******r 发帖数: 84 | 32 送交者: COPY121 2002年6月23日00:08:48 于 [军事天地]http://www.cmilitary.com
新疆民族军
提及新疆的和平解放,无法回避新疆三区革命,而提及三区革命。就不能回避新疆民族军
。所谓新疆民族军就是新疆三区革命的武装。部队的渊源很多,内中成分复杂,其中主要
组成部分有:
1、乌斯满、达力克汗(1949年任新疆民族军高级将领,在赴北京参加政协会议时由于飞
机失事去世)的阿山哈萨克族武装。这个武装是在蒙古人民共和国和苏联一手扶植下发展
壮大起来的。乌斯满和达力克汗都是新疆阿山地区哈萨克人,乌斯满早在30年代就组织武
装反抗盛世才,在当地很有影响力,三区革命胜利后被三区临时政府任命为阿山地区专员
,1947年投靠国民党政府,新疆和平解放后沦落成新疆最猖獗的土匪。1951年2月在青海
柴达木被解放军剿匪部队活捉,两个月后在迪化经公审后枪决。
2、新疆伊犁解放组织。该组织成分十分复杂,有大土耳其分子(东突分子)、泛伊斯兰
分子、极端民族主义分子、在苏联学习归来的苏共在伊犁地下组织成员、进步青年和伊犁
民族起义人员(如巩哈暴动人员)。人员众多、装备...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33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之一)
对一种反动哲学的批判(节选)(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对一种反动哲
学的批判)》一书是列宁1908年2-10月在日内瓦和伦敦写的,1909年5月由莫斯科环节
出版社出版,署名弗拉·伊林。这部著作的手稿和准备材料,至今没有找到。
本书是针对当时俄国知识界出现的一股修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潮而写的。早在
1906年秋,列宁读了亚·亚·波格丹诺夫的《经验一元论》第3卷以后,就曾写了一封
长达三个笔记本的关于哲学问题的信,并打算用《一个普通马克思主义者的哲学札记》
为标题把它刊印出来(此信至今没有被发现)。1908年初,俄国马赫主义者出版了一批
书,特别是出版了《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论丛》一书,对辩证唯物主义公开进行修正
。列宁读后异常愤慨,决定写一批文章或专门的小册子来批评这些新休谟主义和新贝克
莱主义的修正主义者(参看列宁1908年2月12日(25日)给高尔基的信和《马克思主义
和修正主义》一文,见《列宁全集》第2 版第45卷第178-185页和本卷第11-19页)。尽
管列宁当时忙于《无产者报》的出版和其他党的工作,但他仍以巨大精力投入... 阅读全帖 |
|
r****f 发帖数: 145 | 34 1988年12月30日,莫斯科最高法院军事审判庭内气氛肃穆。被告席上,一个背部微
驼、呆若木鸡的人在等待审判。这个人就是勃列日涅夫的“驸马”、苏联内务部第一副
部长丘尔巴诺夫。
丘尔巴诺夫1936年出生于莫斯科。其父是莫斯科某区党委书记,母亲是家庭妇女。
1964年,丘尔巴诺夫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函授班毕业,并与妻子离了婚。1970年到内务
部工作。丘尔巴诺夫办事机敏,很快就被有关领导看中,挑选他担任勃列日涅夫千金加
琳娜的警卫。
加琳娜虽不漂亮,却是赫赫有名的风流女郎。她曾与一个马戏团经理结婚,不久离
异。接着又与莫斯科大剧院的一名舞蹈家厮混,后来虽成为合法夫妻,但又匆匆分手。
自从丘尔巴诺夫来到加琳娜身边后,这位任性的公主才逐渐收敛。
勃列日涅夫知道女儿的事后,希望女儿早日重组家庭。他通过内务部部长谢罗科夫
调查未来女婿的出身和表现,结果符合他的要求。1971年,44岁的加琳娜下嫁35岁的丘
尔巴诺夫。
背靠大树好乘凉
勃列日涅夫更关心的是女婿的前途。在他的干预下,短短几年内,丘尔巴诺夫连升
数级...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33562 | 35 第7章 莫斯科保卫战
10月7日,一架从列宁格勒飞来的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从飞机里走出来的是朱可夫
大将。他自9月10日起就在列宁格勒方向指挥作战。列宁格勒方向的局势基本稳定了下
来,而莫斯科方向却出现了危险的局面。10月5日,大本营弄清楚了德军已经全面突破
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情况,这时在莫斯科方向上没有人能够担当救火队员的角色
,于是斯大林又想起了救火队员朱可夫。他用电话通知朱可夫立刻乘飞机到莫斯科商谈
。但是因为列宁格勒战线出现了一些新的危机,朱可夫推迟了他的行程。在处理完危机
后,朱可夫飞回了莫斯科。
卫队长告诉朱可夫,当家的病了,在住所里工作。于是朱可夫立刻赶往斯大林的住所,
他看到斯大林脸色不好,一方面是因为感冒,另一方面战局的危急恐怕更令斯大林焦急
万分。斯大林告诉朱可夫,他无法得到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的最新情况,科涅夫噤
若寒蝉,布琼尼不知所终。所以斯大林委托朱可夫快去一趟西方面军司令部,弄清楚情
况,随时向斯大林本人汇报。出来后,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为朱可夫准备了浓茶和地图,
他告诉朱可夫他自己非常疲倦,紧张战局下日以继夜的工作让元帅身心疲惫,这也许是
他在战争胜...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6 央视《新闻1+1》2014年4月2日播出的《祝贺,施一公!》节目中,施一公被问到在众多可以定位自己的坐标中,认为最能标志自己的是哪一个头衔时,施一公只说我是清华大学教授。以下为文字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
一项国际知名科学大奖,一位47岁的中国科学家。
饶毅:
中国科学家还没有得过的,这个奖挺难得的,而且它也是由瑞典国王来颁发。
解说:
他曾经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分子系,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他曾手握国外多个条件优厚的邀请,但是他选择回国。
施一公:
如果我不回国,在美国生活一辈子的话,我会到了晚年极其痛苦。
解说:
回来更精彩。
施一公:
现在实验室的总体水平,做科研的深度、系统等等已经全面超过我在普林斯顿2006年鼎盛时期的水平,这也是我非常欣慰的。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施一公,爱明诺夫奖中国第一人!”
评论员 董倩: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在北京时间3月31日的晚上11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奖上,清华大学的施一公教授荣获了2014年的爱明诺夫奖。
在当天晚上,有很多奖项被颁发出去,但是在众多颁发的奖项中,只有施一公教授...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576 | 37 红色空战英雄的忠实坐骑
作者:肖世仁 摘自:DIIC
1939年1月西班牙内战尚未结束,苏联发现其空军现役的I-15、I-16(I为俄文
istrebi
tel“驱逐战斗机”之义)等第一线战斗机都不是德国Bf-109战斗机的对手,斯大
林遂
要求苏联各战机研发单位尽速研发与Bf-109抗衡的新战机。当时共有十余个设计团
队参
加这次新战机设计竞赛,包括研发I-15/16的波利卡尔波夫(Polikarpov)设计局
、苏
霍(Sukhoi)设计局和雅克列夫(Yakovlev)设计局等具有知名度的研发团队。
也许是苏联急迫需要新战斗机,几乎所有提案都获得批准,也因此促成日后Yak、
LaGG
及MiG三种系列战斗机的诞生。在这十多个团队中,还有一个默默无闻的小组,那
就是
拉沃契金(S·A·Lavochkin)、戈而布诺夫(V·P·Gorbunov)及顾德科夫(M·
I·
Goudkov)三人所组成的“拉戈顾”(LaGG)设计团队,也就是日后的拉戈顾设计
局。
拉戈顾设计局日后虽然演变为拉沃契金独挑大梁的“拉沃契金”设计局,事实上戈
而布
诺夫却是拉沃契金的老长官。1930年代末,戈氏担任...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8 8成受访者不识施一公 中国孩子更想当企业家
2014年04月03日00:28 央视《新闻1+1》 我有话说(10人参与) 收藏本文
央视《新闻1+1》2014年4月2日播出的《祝贺,施一公!》节目中,施一公被问到
在众多可以定位自己的坐标中,认为最能标志自己的是哪一个头衔时,施一公只说我是
清华大学教授。以下为文字实录:
(节目导视)
解说:一项国际知名科学大奖,一位47岁的中国科学家。
饶毅:中国科学家还没有得过的,这个奖挺难得的,而且它也是由瑞典国王来颁发。
解说:他曾经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生物分子系,最年轻的终身教授;他曾手握国外
多个条件优厚的邀请,但是他选择回国。
施一公:如果我不回国,在美国生活一辈子的话,我会到了晚年极其痛苦。
解说:回来更精彩。
施一公:现在实验室的总体水平,做科研的深度、系统等等已经全面超过我在普林
斯顿2006年鼎盛时期的水平,这也是我非常欣慰的。
解说:《新闻1+1》今日关注“施一公,爱明诺夫奖中国第一人!”
评论员 董倩: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在北京时间3月31日的晚上11点,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办的瑞典皇家科学院的颁
奖...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1803 | 39 书名:《骑士的血脉》44
作者:血珊瑚
出版:河图文化有限公司
背景介绍:
蒙斯托克共和国:主角的祖国,首都裴内斯(第二重要场录,后面的故事的发生地)
格拉斯洛伐尔市:主角的故乡(第一重要场景,故事开头的地方)
丹特同盟:正方的联盟,核心是一些老牌国家。
诺曼联盟:敌方的联盟,核心是一批新兴军事大国。
人物介绍
利奇:主角,十五岁少年。因为宪外导致血脉苏醒,在战争中寻找骑士真谛的少年。
海格特:主角最重要的合作者,年轻一代的将领中的领军人物,一个桀骜不驯的人。
管理员大叔:剑圣。主角的引路人,给予了主角“剑圣传承”。
艾斯波尔:三大神工之一,温和的老者。对于主角的帮助极大。
莎尔夫人:三大神工之一,乖张的老太婆,是主角的支持者。
安妮莉亚女皇和密斯拉公主-同盟三大帝国之中帕金顿圣国的女主。
薇利亚:105小队扩充成兵团之后的副兵团长,性格直爽的女人。
维多利亚:105小队扩充成兵团之后,出任莉娜大队的副大队长,莉娜的后母,也
是莉娜天生
的对头。
蒂迪:玛格丽特的天生对头一和主角同龄的女孩,是个很像男孩的女孩。
雪蜜儿:帕金顿圣国配给主角的联络官,是个顽皮佻脱的女孩,也是一个惹祸精。
...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0 说白了,就是你死我活的种族竞争。疆独跟藏独,从来就不缺少外力支持。
====================================
新中国时期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转帖360)
1
来源: Minor 于 2014-08-02 18:36:26 [档案] [博客]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
被阅读:740 次 (107595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各项民族政
策,赢得了各民族群众的衷心拥护,我们的民族工作也相应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新疆各
族人民真正得到解放,翻身做了主人。内地汉族同志进入新疆支援生产建设,各民族和
睦相处,团结一致,不断开创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但是与民族团结主流并存的是一
股从旧中国延续下来的分裂暗流,“赶走汉人”、建立“东突厥斯坦共和国”的分裂思
想一直阴魂不散。由于历史的原因,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潜藏的分裂暗流分为两支,
一支是伊犁“东突厥斯坦共和国”分裂活动的继续;另一支是南疆“东突厥斯坦...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1 人民日报1977年02月22日第6版
“住房证”的风波
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部队某部 崔宗建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部队某部 陈雄
苏联某企业的职工斯捷潘诺夫就要领到一张“住房证”了。新的住房,这是他“盼望已
久”的,因为原有的实在是太糟了。但当他听到工程师莫蒂列夫一家四口“挤在一个装
有公用电话、紧靠公用厕所的穿堂里居住”时,顿时“动了恻隐之心”,打算将“住房
证”出让。不料这竟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这就是苏联《苏维埃文化报》前不久披露的
一件奇闻。
先看看该企业工会对这事的反应吧。工会主席先是吃惊,怀疑斯捷潘诺夫是否“想要找
点麻烦”。在斯捷潘诺夫再三解释后,工会主席决定召开工会会议专门解决斯捷潘诺夫
的问题。委员会上七嘴八舌地向斯捷潘诺夫提出了一连串问题,诬蔑他“怀有不良动机
”。在“舆论”影响之下,连那位渴望得到新房的莫蒂列夫也疑心他“搞什么名堂”,
“宁愿再等等”。工会在调查了斯捷潘诺夫的平时表现后,虽未发现任何问题,但仍然
以“其行为与集体不相容”为由,建议给他行政警告处分,并取消他的奖金。
事情到此还没有完结。两天后,满腹委屈的斯捷潘诺夫到处被流言蜚语所诽谤、中伤。
说他已经用假...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2 中新社莫斯科3月20日电 题:俄“外交家的摇篮”对习近平到访充满期待——访莫斯
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托尔库诺夫院士
中新社记者 田冰 贾靖峰
“习近平主席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来访问我校,并发表演讲,对于我们来说是巨
大荣幸。我们对此非常珍惜并充满期待。”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纳托利·托尔库
诺夫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22日至24日对俄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此次访俄在一天半
时间内将举行近20场活动。访问期间,除与俄方领导人会见会谈,出席俄罗斯“中国旅
游年”开幕式等活动外,习近平还将广泛接触俄社会各界朋友和友好人士,开展深入的
人文交流活动,包括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出席建立中共六大纪念馆启动仪
式,参观俄罗斯国防部,会见俄罗斯汉学家、学习汉语的学生及媒体代表等。
托尔库诺夫说,“我们视习近平访俄为全面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极其重
要的事件”。预计双方领导人将会就两国未来关系、发展两国战略计划的实施、推动两
个伟大邻邦合作等主要议题进行讨论,“习近平主席的到访无疑将成为推动双边关系不
断前行的重要动力。”
他表示,访问期间,两国领导人将对国际...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43 卓娅的故事很复杂,她是英雄没错。
在纪念莫斯科保卫战胜利66周年之际,俄罗斯《军事知识》刊文披露了有关卓娅的真实
事迹,包括卓娅的真实身份,被捕及受审细节。
英雄的故事
卓娅科斯莫杰勉斯卡娅于1923年9月13日出生于唐波夫州一个名叫"山杨小林"的村
子里,两年后,弟弟舒拉出生。他们的父母都是教师,1938年,父亲在"大肃反"运动中
莫明其妙地"失踪"。1930年5月,卓娅一家迁居到莫斯科。卓娅读到了一本国内战争时
期一位女英雄的故事,这位叫丹娘的女英雄在白匪军面前英勇不屈、拒不招供,最后英
勇牺牲,她的形象在卓娅心中永志不忘。
在莫斯科保卫战的英雄史诗中,以往有关文献在提到卓娅时总将其身份说成是女游
击队员,但实际上她从未有过这一身份。她的真实身份是一名执行破袭、侦察任务的特
工,她及其小组是苏联内务部莫斯科州委下辖的一个特工组织。在1941年里,莫斯科州
的内务部机构曾通过前线向敌后派遣了5千5百名特工人员,而受过此类正式培训的特工
人员共有7千5百多名,这是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的必要行动。
1941年11月20日他们这个鲍里斯克拉依诺夫特工小组接受了一项任务:越过前线深
入敌后,"烧...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苏-27,苏联崩塌中的另一块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5 10:13:25 2019, 美东)
原创:大象公会Elephantia 大象公会 大象公会 微信号 idxgh2013
功能介绍
精神食粮。
真实历史上的苏-27战斗机,并非苏联军工的杰作和奇迹。其所代表的短视、低效、粗
陋、野蛮的系统工程水平,反而有可能是苏联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文|候知健
苏联1985年开始服役的苏-27战斗机,与台风核潜艇、SS18战略导弹等同时代巨作一样
,至今仍是人们津津乐道的红色军工传奇。
在很多人看来,它们是比较美苏体制孰优孰劣的重要指标——70、80年代苏联经济已经
逐渐陷入困境,军事建设上却仍能不断取得巨大成就,这不但体现出俄罗斯工程师的过
人智慧,更证明了苏联体制的优越。
然而,真实历史上的苏联军工研发并不支持这样的结论。短视、低效、粗陋、野蛮的系
统工程水平,反而有可能是苏联走向崩溃的重要原因。
苏-27暗黑研发史
截止到苏联解...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5 2006年,会议五十年后,当事人重聚达特茅斯。左起:摩尔,麦卡锡,明斯基,赛弗里奇,所罗门诺夫
背景
现在一说起人工智能的起源,公认是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殊不知还有个前戏:1955年,美国西部计算机联合大会(Western Joint Computer Conference)在洛杉矶召开,会中还套了个小会:“学习机讨论会”(Session on Learning Machine)。讨论会的参加者中有两个人参加了第二年的达特茅斯会议,他们是塞弗里奇(Oliver Selfridge)和纽厄尔(Allen Newell),塞弗里奇发表了一篇模式识别的文章,而纽厄尔则探讨了计算机下棋,他们分别代表两派观点。讨论会的主持人是神经网络的鼻祖之一皮茨(Pitts),他最后总结时说:“(一派人)企图模拟神经系统,而纽厄尔则企图模拟心智(mind)……但殊途同归。”皮茨眼可真毒,这预示了人工智能随后几十年关于“结构与功能”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斗争。
开聊达特茅斯会议之前,先说六个最相关的人。首先,会议的召集者麦卡锡(John McCarthy)当时是达特茅斯学院的数学系助理教授。两年前(1954...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46 文章来源: 参考消息 于 2014-10-27
[提要] 莫斯科一名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认为,乌克兰危机最坏的发展方向将是俄
罗斯丧失大片领土,被迫向邻国返还西伯利亚、“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
)、加里宁格勒等地区。伊拉利奥诺夫称西伯利亚和远东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将还给
中国。
北约22日证实,当天下午一架俄罗斯侦察机飞入北约成员国爱沙尼亚的领空,北约战机
随即起飞,对俄罗斯侦察机实施拦截。北约声称,这是俄方军机第一次飞进北约成员国
领空。资料图:梅德韦杰夫在“南千岛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的国后岛视察。
参考消息网10月27日报道 俄罗斯之声电台网站10月26日刊登题为《前俄高官:俄一旦
战败,国土将四分五裂》一文。文章称,莫斯科一名前克里姆林宫高级官员认为,乌克
兰危机最坏的发展方向将是俄罗斯丧失大片领土,被迫向邻国返还西伯利亚、“南千岛
群岛”(日本称“北方四岛”)、加里宁格勒等地区。此番言论引起批评。
冷战变热战 向中国返还远东西伯利亚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前经济顾问伊拉利奥诺夫最近表示,乌克兰危机的一个可能发展将是
由“冷战”转变成为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的“热战”... 阅读全帖 |
|
k*******p 发帖数: 8821 | 47 《列宁与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
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
列宁同志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
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
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主席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
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有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
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你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