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u
发帖数: 141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USTC 讨论区 】
发信人: joeliu (老猫), 信区: USTC
标 题: 快讯:中国科大硅谷科技峰会落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 17:03:00 2017, 美东)
首届中国科大硅谷科技峰会2017年10月1日在加州Palto Alto落幕。以下为快讯,新创
基金会将在一周左右发出约10篇新闻稿件,还原主题演讲到10场分会场讨论的精彩过程。
10月1日,张亚勤(78少,百度总裁,IEEE Fellow)做《走进AI时代》演讲;杨培东(
8812,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发表《人工光合作用》;
Thomas Sudhof(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
者)做《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7: A Personal Perspective》演讲;骆利群
(81少,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做《Genetic Dissection of Neural
Circuits》。
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向阳(IEEE Fellow)代表许武书记与包... 阅读全帖
w********d
发帖数: 275
2
来自主题: Canada版 - zt德布罗意~上帝就爱开玩笑1
第一个 中学物理版本
http://www.zxphy.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326
路易斯一维克多·德布罗意(1892-1987)是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物质波理论的创
立者.德布罗意主要从事理论物理、尤其是关于量子问题的研究,他在该领域取得的重
大研究成果为现代物理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24年11月,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
阐述了著名的物质波理论,并指出电子的波动性.这一理论为建立波动力学奠定了坚实
基础.由于这一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使他获得1929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同时也使他成
为第一个以学位论文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学者.
德布罗意的科学生涯
由于德布罗意的杰出贡献,他获得了很多的荣誉.1929年获法国科学院享利.彭加勒奖
章,同年又获诺贝尔物理学奖.1932年,获摩纳哥阿尔伯特一世奖,1952年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授予他一级卡琳加奖,1956年获法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金质奖章.德布罗意于
1933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土,1942年以后任数学科学常务秘书.他还是华沙大学、雅
典大学等六所著名大学的荣誉博士,是欧、美、印度等18个科学院院士.
第二
i*****s
发帖数: 15215
3
“上帝粒子”奠基人: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
环球时报驻英国特约记者 纪双城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4日宣布发现很可能是
希格斯玻色子的一种全新亚原子粒子,这被看作是宇宙形成的关键。在世界科学界欢呼
发现了“上帝粒子”时,也有媒体提醒,“饮水不忘挖井人”,作为希格斯玻色子的奠
基者,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不该被人遗忘。
英国《泰晤士报》5日说,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科学家这次发现的新型粒子,与希
格斯玻色子理论所描述的粒子一致。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帝粒子”是
一种亚原子粒子,理论上认为它是构成宇宙的最基本组成部件之一,是物质的质量之源
。根据这一理论,在宇宙大爆炸之后,一种看不见的力,这就是希格斯场和与之相对应
的粒子希格斯玻色子同时形成的。
当全世界的赞许都给予把物理研究带入新时代、位于法国瑞士边界的巨大地下实验
室时,英国媒体5日提醒外界,不要忘记今天的人类科学收获,关键还是来自于英国物
理学家希格斯。1964年,希格斯同其他5位物理学同事共同提出了“全新亚原子粒子存
在”的可能性,这也成为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科学家之后群策群力寻找宇宙起源奥秘的重
要理论基础。
希格斯于1...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3972
4
尼尔斯·波尔——诺贝尔物理学奖,量子力学奠基人
尼尔斯·波尔是丹麦AB队主力门将,丹麦国奥替补门将,带领丹麦国奥队获1908年奥运
会亚军,1922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S*****i
发帖数: 2031
5
来自主题: astrology版 - 世界与中国射手名人录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ggi_MitBBS 俱乐部 】
发信人: SpikeLi (Spiky), 信区: Saggi_MitBBS
标 题: 世界与中国射手名人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6 22:18:05 2011, 美东)
射手座名人录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白辽士 Hector Berlioz,鲁宾•斯坦Lubinsitan, 路德维希•凡&#
8226;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马克•吐温(Mark Twain——原名萨缪尔&
#8226;兰亨•克莱门斯 (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史蒂芬•斯皮尔伯
格(Steven Allan Spielberg 又译:史蒂芬•阿伦•斯皮尔伯格), 布兰
妮•简•斯皮尔斯(Britney Jean Spears), 李小龙(Bruce Lee), ...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8135
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beethoven 第九交响曲 BSO 听后感
(转载,接上贴)下面来试着谈谈巴赫。Soprano有一天对我说,她想抽空打击一下我们
这些巴赫的
爱好者。听了以后,顿觉诚惶诚恐。考虑到Soprano的功力,便提前一直再暗地里
准备:一旦见到Soprano的大作,我该如何反驳。
有个卖D版古典CD的哥们认识很多音乐爱好者,包括我。他跟我说,他做过一个统
计,在喜欢巴赫音乐的人中,理工科毕业的爱好者的比例要远远多于学文科的。
而对于李斯特和瓦格纳,这个比例正好反过来。我是这么来理解这个统计现象的:
1. 中国教育只把学生分为文理两大类。
2. 他们爱好音乐的程度基本上是一致的。
3. 音乐爱好者缺钱的程度基本上也一致。
4. 他们找到我那个卖D版音乐的哥们几率是基本一致的。
5. 理科学生受自然科学训练多年,文科学生受社会科学训练多年
6. 自然科学侧重公式定律,即自然的秩序。社会科学侧重诗词小说,即人类的情感
7. 人类总是喜欢能引起自身共鸣的东西
所以,巴赫的音乐中有更多的秩序美。证毕。
就我个人而言,一开始并没有觉得巴赫的音乐如何。是维瓦尔第的“四季”推倒了我
爱好古典音乐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推己及人的想,也许很少人能一上来就喜欢...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9421
7
走近量子纠缠系列之一:薛定谔的猫 ZZ
作者:张天蓉, 女,美国德州奥斯汀大学理论物理博士,研究课题包括相对论、黑洞
辐射、路径积分、激光等。退休前在美国加州Cadence公司任高级研究工程师。
本科普系列是想尽量使用通俗的语言,向公众介绍神秘奇妙的‘量子纠缠’。
要认识神秘的量子纠缠,首先要认识神秘的量子现象。
不管是学哪个行业的,大概都听说过奇妙的量子现象。诸如测不准原理啦,薛定谔的猫
之类的,在日常生活中看起来匪夷所思的现象,却是千真万确存在于微观的量子世界中。
许多人将听起来有些诡异的量子理论视为天书,从而敬而远之。有人感叹说:“量子力
学,太不可思议了,不懂啊,晕!”
不懂量子力学,听了就晕,那是非常正常的反应。听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大物理学
家费曼的名言吧。费曼说:“我想我可以有把握地讲,沒有人懂量子力学!” 量子论
的另一创始人玻尔(Niels Bohr)也说过:“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
没有理解量子论。”既然连费曼和玻尔都这样说,我等就更不敢吹牛了。
因此,我们暂时不要奢望‘懂得’量子力学。此一系列文章的目的是让我们能够多‘了
解’、多认识一些量子力学。... 阅读全帖
g******i
发帖数: 581
8
杨振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2),硕士(1944)
1957年以中华民国公民身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
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5年获 爱因斯坦奖章,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
守恒.与罗伯特·米尔斯一道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即非阿贝尔规范理论,对基础物理
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
李政道 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士 芝加哥大学博士
1957年以中华民国公民身份与杨振宁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健雄 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物理学士,先后在国立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
作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沃尔夫奖获得者,曾任美国物理学
会会长
1957年验证杨振宁李政道的“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1963年实验证明“β 衰
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
在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中解决了链式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
被美国物理学会宣布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之一
Madam Wu is arguably the most admired female sci... 阅读全帖
g******i
发帖数: 581
9
在我文章开篇之前,请允许我先发二十三个大字,以泄我心头愤慨。
奇耻大辱!奇耻大辱!奇耻大辱!绝对的奇耻大辱!
有人说,中国足球是第一耻辱,也有人说南京大屠杀是第一大耻辱。
这些说法很多,硬要排出个第一的话,我把中国这六十年教育排为中国第一奇耻大辱!
首先,请大家看一下这六十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名单。为什么要拿出来给你看一下
?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人在刻意遗忘这些事实!
1、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2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1岁;
2、杨振宁:1922年生于安徽,获奖时为中华民国国籍,1964年加入美国国籍,1957年
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年35岁;
3、丁肇中:1936年生于美国,祖籍山东日照,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76年获诺贝
尔物理学奖,时年40岁;
4、李远哲:1936年生于台湾,中国台湾,在台湾读完中学和大学,1986年获诺贝尔获
化学奖,时年50岁;
5、达 赖:1935年生于青海,中国国籍,1989年获诺贝尔和平奖,时年54岁;
6、朱棣文:1948年生于美国,美籍华人,1997年获诺贝尔获物理学奖,时年4...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子曰:“再得瑟我削你啊!”), 信区: Physics
标 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期待建厂捕捉“上帝粒子”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0 19:04:51 2013, 美东)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子曰:“再得瑟我削你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期待建厂捕捉“上帝粒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0 19:04:29 2013, 美东)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
希格斯,以表彰他们提出希格斯机制并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对诺贝尔奖花落
希格斯玻色子该如何解读?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对人类认识宇宙有什么重大意义?中国科
学家对发现该粒子做出了哪些贡献?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几位中国物理学
家。
等待近半个世纪
“实至名归”和“期盼已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和生
用两个词来描述今年诺...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166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lyray (lyray),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关于杨振宁、李政道的间谍身分(转载不代表本人意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7 14:56:45 2013, 美东)
关于杨振宁、李政道的间谍身分:
杨振宁、李政道,都是由吴大猷在1945年所召集的第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由蒋介石签
名担保,之后安排去美国读书,目的是学习原子弹的制造技术,换言之,他们原本都是
中华民国的军事间谍份子。因为有蒋介石的担保,故而美国政府随他们选择学校,也因
此顺着蒋介石的意思安排他们到爱因斯坦的脚下去读书,全部都研究相对论与量子物理
,表面上全是和原子弹相关的学问。
后来因为国共内战,蒋介石自身难保,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原子弹的研发,撤退到台湾后
他继续关注在美国的这一批间谍学生,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并且大量提供各种的金钱
及人脉资源帮助这一批在美国的间谍学生,认为原子弹搞出来就能复国。
可惜的是,这一批学生都没学到原子弹的任何技术,只有空谈的理论。因为他们全依附
在爱因斯坦的脚下,以为在此可以学到技术,结果是正中...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12
来自主题: Joke版 - 氧核冷裂变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nd (mi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氧核冷裂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4 10:23:14 2014, 美东)
陈一文顾问按:何祚庥、方舟子、司马南等人最为津津乐道诬陷为“伪科学”的王洪成
“水变油”项目的真相,尽管拖延了二十多年,终于大白于天下。
许驭用“氧核冷裂变”反应不仅解释了“水变油”现象,同时也为土卫六与地球油气藏
等共生矿的形成原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有说服力的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煤炭、油气藏等能源是由远古时期的动植物尸体在地质作用下逐渐演变的
。许驭指出,这种解释有一个明显的漏洞:在世界上已发现的3万多个油田中,有8个特
大油田占了全部储量的一半左右。如果说石油是由动植物演变而成的,那么就不会出现
这种情况,因为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虽然不均衡,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但绝不会
造成如此巨大的差别。从石油的储藏位置来看,世界上已发现的油气田有99%以上产生
在沉积岩中。更为有趣的是,许多油气藏与金属和非金属矿床相伴(杜乐天:矿套),
在勘探金属矿时,有时会钻出石油...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2177
13
苦坐冷板十八载,吹尽黄沙始见金
-------访前沿科学家许驭及其科研团队
在桂花飘香的金秋时节,在浙江大学一座花木掩隐的宾馆里,我见到了创立“氧核冷裂
变”新理论的前沿科学家许驭。尽管许先生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全身依旧闪烁着年
轻人的青春活力。言谈中,激情四射,妙语连珠,充满了敏锐和智慧。随和的衣着和挂
满微笑的脸庞,更告诉我们,他是一个淡薄名利,永葆童心的科研工作者。为了不过多
占有他的宝贵研究时间,我们就单刀直入地出示了采访提纲,他没有任何客套和迟疑,
爽快地一一做答。
对于眼前这位科学家,知道他的人并不多。原因就是他所从事的研究课题曾被主流媒体
广泛地误解和批判为“伪科学”。他在不被人们理解和支持的艰难环境里苦坐了18年的
冷板凳 ,耐住了寂寞和孤独,淡化了功名和利禄,顶住了冷语与闲言。这与今天某些
科研领域里弥漫着的急功近利甚至弄虚作假的浮躁氛围,无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一) 前人理论无法解释,拓荒原创责任重大
事情还得从20多年前的1983年说起,当时哈尔滨市一位名叫王洪成的民间发明家,在多
年坚持的一项实验中,发现在水中加入他偶然失误配制成的“特殊添加剂”(许驭称之
... 阅读全帖
m**d
发帖数: 21441
14
9月18日,诺贝尔奖得主、美籍华人物理学家丁肇中公布阿尔法磁谱仪项目最新研
究成果,进一步显示宇宙射线中过量的正电子可能来自暗物质。
2011年升空的阿尔法磁谱仪由国际空间站搭载,任务是寻找暗物质并探寻其起源。
根据现有理论,宇宙中的暗物质远远多于普通物质,暗物质碰撞会产生过量的正电子,
阿尔法磁谱仪可对宇宙射线中的正电子进行精密观测。
根据最新发布的数据,阿尔法磁谱仪观察到的410亿个宇宙射线事件中,约有1000
万个是电子或正电子。从8吉电子伏特(1吉等于10亿)的能量开始,正电子占电子与正
电子总数的比例快速增加,在275吉电子伏特左右停止增长。比例上升的过程较为均衡
,没有明显的峰值。此外,正电子似乎来源于宇宙空间的各个方向,而不是某个特定方
向。
研究人员说,观测到的正电子分布特征与暗物质理论的某个模型一致,该模型认为
暗物质由一种称为“中轻微子”的粒子组成。不过,这些过量的正电子到底是来源于暗
物质,还是来源于脉冲星等天文现象,还需要进一步分析确认。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
期的美国《物理评论快报》上。
研究小组在同一期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论文认为,宇宙射线中电子与正电子的通量
...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789
15
近二年由漫画改编的美国超级英雄类电影风靡全球,其中时不时会提及介于神秘学和科
学之间的活动,例如《美国队长》系列里面的九头蛇军团,《地狱男爵》中的修黎社。
老一点的观众一定记得《印第安纳琼斯》系列中的《夺宝奇兵》和《最后远征》两集里
面纳粹分别对犹太约柜和耶稣圣杯的追逐。其实这些描写都并非空穴来风,我们上一篇
里面提到大刽子手希姆莱就是纳粹当中专门主管这方面工作的。
还是说回和我们主题相关的内容吧,上一期我们提到海森堡在以约翰内斯·斯塔克和菲
利普·莱纳德两位德国老牌的诺贝尔奖得主所鼓吹的“德意志物理”的政治运动中受害
不浅,要不是有希姆莱这层关系,可能真的会悄无声息的消失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当
时很不少有名望的科学家勇敢的站出来反对斯塔克。他们当中比较著名要算是德国著名
物理学奖冯·劳厄(Max von Laue)了。看到他名字里面的“冯(von)”,大家一定已经
知道他是贵族出身了。不错,1913年时,劳厄的军官父亲获得了世袭贵族爵位,自此,
他的姓氏也从“劳厄”升级为了“冯·劳厄”。当时34岁的劳厄已经是苏黎世大学的特
聘物理学
教授,十年前,24岁的劳厄便在普朗克的指导下博士毕...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789
16
最近一直忙于工作和日常生活中的各项事物,更新的事儿暂时放了下来,不曾想一放就
是一个半月,自己的思路也渐渐有点断了。现在还得重新拾起来继续讲。
书承上文,我们讲到波尔和海森堡著名的哥本哈根会面。当年海森堡和魏茨泽克访问已
经属于德占区的哥本哈根。在一系列官方正式以及非正式活动之余,他们二人专程造访
了他们的老师玻尔。当时玻尔住在哥本哈根西南的嘉士伯荣誉寓所中。这曾经是嘉士伯
酒厂的创始人雅各布森(Jacob Christian Jacobsen)和他儿子的住所,“嘉士伯”就是
以他儿子的名字“Carl”来命名的,不过后来因为一些看法不和,卡尔自己另立门户称
“新嘉士伯”,最后在老爸去世后又回来继承产业把新老嘉士伯合并,这是后话。老雅
各布森在遗嘱中声明,他的儿子卡尔可以终生使用他的老宅,再之后则将其交由自己创
立的嘉士伯基金会,选择在科学艺术等领域贡献最为卓越之人,以作为其住所。1932年
之后,除去战争期间的那段流亡时期,玻尔一家一直居于此地直到老玻尔去世。
其实这次会面在当时只是纷杂的历史大环境下的一个不太起眼的小插曲。然而十几年后
,一本书的出现打破了沉寂,这就是奥地利记者兼作家...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1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多重宇宙投影 by 拉拉
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三句话,可是……没有人能够搞清楚它的深奥含义。由于基地组织
关闭了其下属的合法电视台,人们无法得到拉马丹·拉登先生的下一步解释。得不到解
释就弄不清楚,弄不清楚就无法反驳,无法反驳就……时间一天天过去,人们动摇了,
科学界集体向后站,非政府组织装模作样,好像之前什么话都没讲过。
论文见报四十五天后,在巴黎和布鲁塞尔的大街小巷,人们公开讨论拉马丹·拉登
先生获得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可能性,讨论详细到了猜测拉马丹·拉登先生获奖时
将穿什么颜色衣服的地步。
ibm公司别无选择,只能放弃空间动能力学的研究,转而进行大分子原子排列,试
图从观赏性上占据评选的优势地位。
十月十二日,随着“i”和“come”的完成,有六名研究人员进了海伦堡脊椎康复
中心。这天晚上(也可以说是第二天凌晨),正当贝肯·冯·伯克(这个名字表明他是
一名德国贵族)独自一人在实验室里,将一颗碳16原子放到引力场中形成“f”的第一
个点时,怪事发生了。那个原子在冯·伯克的视线内闪烁了一下,接着又是一下。
冯·伯克去了一趟洗手间,又喝了一杯浓得胃痉挛的咖啡,等他回来的时候,计算
机上已经记录了33次闪烁的痕迹...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612
1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2012·末夜》作者:沧月
2012年8月2日上午8:30,东京大井区,希尔顿酒店。
窗外下着霏霏的雨,笼罩着这一座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已经到了酷暑的时候,空气中却
蕴含这反常的凉意,路上的行人甚至穿着初秋的长衣。
“听说自从去年3月份宫城县那场大地震后,这里的天气一日比一日反常。”二十七层
高的落地窗前,一个老人望着雨幕中的东京塔,喃喃道,“是么,加藤?”
这个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神职人员黑色的长袍,手腕上缠绕着连着十字架的念珠,手里
握着一本羊皮烫金封面的旧圣经。他虽然说着流利的日语,但面容却有着欧亚混血人种
的痕迹,尽管已经到了白发如银的暮年,但气度沉静,目光犀利,依旧能令人想象他年
轻时的风采。
“是的,龚格尔神父。”
站在他身边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日本青年,衣着整洁,带着斯文的黑框眼镜,长相酷似
KAT-TUN组合的龟梨和也,然而却有着科学家那种审慎干练的冷静。
年轻人小心翼翼地端详着这个神父尽量让自己不显得冒昧。虽然他不知道身为诺贝尔奖
获得主的天野教授和这个神父是什么关系,但老人身上有着某种神秘的气息,镇住了这
个眼高于顶的天才科学家。
今天他按照天野教授的指示,一大早就匆匆从研究所里来到酒店拜访这位叫龚...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证涅槃的科学原理

那是因为无知。
已经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或者具备能力和知名度拿诺贝尔物理学奖的
我为什么要做这种愚蠢的事情?我不是搞物理学的。
而且我所说的,除了意识的波粒二象性之外,大部分在物理学界已经有了相关理论。
比如意识导致波函数坍塌,那是上个世纪数一数二的天才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冯诺依曼的
理论,他推断出的相关数学公式至今还没有人能推翻。
而没有测量前的微观粒子是不真实的,那是哥本哈根解释的相关理论。
l**a
发帖数: 5175
20
杨振宁,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其于
1954年提出的规范场理论,于70年代发展为统合与了解基本粒子强、弱、电磁等三种相
互作用力的基础;1957年由于与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观念被实验
证明而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外曾在统计物理、凝聚态物理、量子场论、数学物
理等领域做出多项贡献。
在一次北大的演讲中,一个北大学生问杨振宁:“您认为科学发展到终点,会是什么呢
?”
杨振宁几乎是想也没有想,立刻说到:“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哲学,哲学发展的终点是宗
教”。
学生有问“那是可不可以这样说,科学的发展的终点是宗教呢? ”
杨振宁答到:“是的!”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科学发展的终点是宗教。
他也曾经说过:“佛教是世界上伟大的宗教之一,两千多年前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文
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杨振宁谈“物理学与佛教”
因为对科学感兴趣,我高考时报考了物理系。在大学读书时及毕业后就对佛学兴趣日浓
。今天我想从科学的角度谈谈我的佛教观。
佛教是科学的、理性的,是符合科学精神的。科学是理论和实践的总和。科学理论和科
学实践相影响、相促进。人们在长期的科...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224
21
hehe, big chance for physics guys in SDU....
消息源:中国新闻网
【八阕】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山东大学名誉教授丁肇中,应山东省科技厅邀请,今天
下午在山东会堂为山东省数千名大学师生、科研人员、领导干部作了题为“寻找宇宙中最
基本的结构”的学术报告,丁教授用幽默诙谐的言谈,在讲述五个有关“AMS(阿尔法磁谱
仪)实验”故事的同时,也娓娓道出了他所研究的深奥科学原理和研究体会,一代国际级
著名物理大师的风采赫然映入每一位倾听者的心目中。 【八阕:PopYard.Org】
“树高一丈落叶归根”
“中国有句古话‘树高千丈,落叶归根’,我是‘树高一丈落叶归根’”。丁肇中教
授充满思乡之情的开场白,一下拉近了他与现场听众的距离,听众对他报以热烈、持久的
掌声。
丁肇中教授祖籍山东日照,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的二十八年时间里,他每时每刻
都密切关注故乡的科学研究和发展状况。十年前,他第一次到父亲早年就读的山东大学访
问时,欣然接受了该校授予的名誉教授的荣誉职务。这次回故乡,他怀着期待——山东大
学能
s*****e
发帖数: 970
22
中国首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是上海交大的校友。在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之际,上海交大和波恩大学于10月10日隆重纪念中国首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毕业100周年。上海交大校长张杰与德国波恩大学校长Prof. Matthias Winiger出席纪念会并致辞。在纪念会上,李复几当年的博士论文,因为与1905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勒纳的论文较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李复几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07年1月,题目是“关于勒纳德碱金属光谱理论的分光镜实验研究”,主要内容是通过拍摄钠的火焰光谱图来验证P·勒纳(Lenard)提出的火焰中心发射说。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光谱实验及其数学表达式成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们的热门课题。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勒纳于1903、1905年提出的火焰发射说:发射谱线的光弧是由大量的相互包裹着的中空火焰组成的,每层次火焰都是一个发射中心,每个中心发射一个线系,且主线系的火焰中空形状最大,第一、第二副线系的中空形状逐渐缩小。
为了验证勒纳的理论,李复几在其导师凯瑟尔指导下,在波恩大学物理研究所作了实验研究。他将钠放入两根碳棒电弧之中,用摄谱仪拍下火焰照片。然而即使以高倍放大镜在
s*****e
发帖数: 970
23
200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揭晓之际,上海交大和德国波恩大学10日隆重纪念
中国首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毕业100周年。纪念会上,尘封的往事被提起:百年前,
李复几用自己的实验结果向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提出质疑。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光谱实验及其数学表达式成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的热门课
题。李复几的博士论文完成于1907年1月,题目是“关于勒纳德碱金属光谱理论的
分光镜实验研究”,主要内容是通过拍摄钠的火焰光谱图来验证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诺
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勒纳德(Lenard)提出的“火焰中心发射说”。
众所周知,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勒纳德于1903、1905年提出的“火焰发射说
”核心意思为:发射谱线的光弧是由大量的相互包裹着的中空火焰组成的,每层次火焰
都是一个发射中心,每个中心发射一个线系,且主线系的火焰中空形状最大,第一、第
二副线系的中空形状逐渐缩小。
为了验证勒纳德的理论,李复几在其导师凯瑟尔指导下,在波恩大学物理研究所作
了实验研究。他将钠放入两根碳棒电弧中,用摄谱仪拍下火焰照片。然而即使以高倍放
大镜在毛玻璃上观察,他也没有看到中空火焰的形状,甚至连一丝痕迹都不存在。
r***9
发帖数: 354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roc99 (中华民国,百年风雨),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鸠占燕穴,是不会产出燕窝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pr 24 02:26:11 2010, 美东)
鸠占燕穴,是不会产出燕窝的
中华民国英才录(更新中)
杨振宁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士(1942),硕士(1944)
1957年以中华民国公民身份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86年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1993年获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1995年获 爱因斯坦奖章,与李政道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与罗伯特·米尔斯一道提出了杨-米尔斯理论,即非阿贝尔规范理论,对基础物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的基础
李政道 国立浙江大学物理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学士 芝加哥大学博士
1957年以中华民国公民身份与杨振宁以弱作用下宇称不守恒的的发现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吴健雄 国立中央大学数学/物理学士,先后在国立浙江大学,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工作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沃尔夫奖获得者,曾任美国物理学会会长
1957年
M******0
发帖数: 87
25
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教授讲演同济讲坛

分享重大科学发现背后的亲身经历,勉励同济学子努力探索科学奥秘。5月19
日上午,一二九礼堂全场满座,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
作客同济讲坛,讲述了他与李政道教授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杰出成果——“宇
称不守恒”诞生的背景、过程,以及为这一理论提供验证的吴健雄教授的重要实验。
g**********y
发帖数: 451
26
7月27日下午,特霍夫特(G ’t Hooft)教授名誉博士授予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我校东区
师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校领导朱清时、许武、李定出席仪式,理学院、研究生院等有关
领导以及300多名师生参加了授予仪式和学术报告会。仪式由副校长侯建国院士主持。校
长朱清时院士向特霍夫特颁发了名誉博士学位证书并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这是继第三
世界科学院院士、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萨拉姆教授和美籍华裔
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之后,中国科大授予的第三个名誉博士学位。
朱清时校长在致辞中高度评价了特霍夫特教授对现代物理学发展的杰出贡献。他说
,特霍夫特教授在Yang-Mills规范场理论的工作为基本粒子的理论依据(标准模型)奠定
了基础。“标准模型”被认为是科学史上堪与牛顿的引力理论媲美的瑰宝。值得注意的是
,特霍夫特教授几乎所有工作都是在他的祖国荷兰做出来的,Yang-Mills规范理论的工作
是他在荷兰读研究生时做出来的。荷兰在欧洲属中等国家,在特霍夫特教授等的努力,该
国对自然科学的贡献,得到世界科学界的高度尊重。特霍夫特教授致力于科学研究、奉献
s******y
发帖数: 28562
27
11月1日下午,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senior VP)、微软研究院创始人、美国国家工
程院院士里克·雷斯特(Rick Rashid)在科大接受名誉博士称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名誉博士称号的颁发标准非常严格。除了考虑对方的学术成就和对
中国的贡献,还考虑对方和科大的关联。因此建校多年总共只发过三个名誉博士,
分别授予了三位诺贝尔学奖得主,他们分别是:
已故巴基斯坦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萨拉姆教授,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教授,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物理学奖获得者特霍夫特教授。
里克·雷斯特教授是史上第四个(同时也是第一个工程领域的)中科大名誉博士。
里克·雷斯特本科毕业于Stanford, 在 University of Rochester获得硕士以及博士学
位,他在加入微软之前是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教授。里克·雷斯特是美国国
家工程院(NAE)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AAAS)院士,他创立的微软研究院是
工业界代表性的基础科学研究院。1998年,里克·雷斯特教授主持创立了微软中国研究
院(2001年更名为微软亚...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1413
28
首届中国科大硅谷科技峰会2017年10月1日在加州Palto Alto落幕。以下为快讯,新创
基金会将在一周左右发出约10篇新闻稿件,还原主题演讲到10场分会场讨论的精彩过程。
10月1日,张亚勤(78少,百度总裁,IEEE Fellow)做《走进AI时代》演讲;杨培东(
8812,美国科学院院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发表《人工光合作用》;
Thomas Sudhof(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2013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获得
者)做《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2017: A Personal Perspective》演讲;骆利群
(81少,斯坦福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做《Genetic Dissection of Neural
Circuits》。
计算机学院院长李向阳(IEEE Fellow)代表许武书记与包信和校长问候硅谷校友,并
通报了母校与计算机学院的入选双一流等重大进展,呼吁校友支持母校。
9月30日晚,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美国科学院院士、
斯坦福大学教授朱棣文会见部分中国科大校友,并发表关于气...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143
29
阅读次数:426
来源:文汇报 时间:2007-05-21 13:44:58
浙大桃李满天下

李政道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李政道(1926-)出生于上海,祖籍江苏苏州。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
学奖得主。

1944-1946年先后就读于浙江大学、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入美国芝加哥大
学物理系研究院学习,1950年6月获哲学博士学位。1953 -1960年历任美国哥伦
比亚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0-1963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学恩里科·费米讲座教授,1984年至今任哥伦比亚大
学“大学教授”。

李政道和杨振宁荣获195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基于他们在1956年提出
的“李——杨假说”:在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可能是不守恒的,这被
另一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1912-1997)用实验所证实,从而推翻了过去在
物理学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宇称守恒定律,为人类在探索微观世界的道路上打
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回忆浙大求学的这段岁月时,李政道曾经这样写道
j**********i
发帖数: 3758
30
来自主题: ComputerGraphics版 - 科普:“光”的简史 (转载)
http://zh.wikipedia.org/wiki/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起初:
后来: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里,直接研究光得奖的有: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瓦尔特·博特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
伊利亚·弗兰克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
威利斯·尤金·兰姆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凯·曼内·伯耶·西格巴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伽博·丹尼斯
阿瑟·肖洛
若雷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
恩斯特·鲁斯卡
罗伊·J·格劳伯
约翰·L·霍尔
高锟
威拉德·博伊尔
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
如果要是把研究谱等相关的人都算上,要占得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62人,离开75人还
差几个,就看怎么算了,要是相关,还是能算到这个数,当然还不会把用CCD相机观测
天文现象简单地算成相关)。
在诺贝尔化学奖和生理学或医学奖里面也有一些研究光的人,开始形成方向。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许人们猜测,人体里是通过电传输信息,那么看见光,就显
明了光和电的某种关系。经过一批人的长期努力,试图...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1
if without Cryo then do solution SAXS below 1.0 nm scale that particle
signal might be read as wave
signal, then your CNS or N sub manuscript wrote that your group got a new
structure might belong to Wave patterns?
德布罗意
主条目:德布罗意波
1924年,路易·德布罗意构造了德布罗意假说,声称所有的物质都有类波的属性。他将
这个波长λ和动量p联系为:
这是对爱因斯坦等式的一般化,因为光子的动量为p = E / c(c为真空中的光速),而
λ = c / ν。
德布罗意的方程三年后通过两个独立的电子散射实验被证实于电子(具有静止质量)身
上。在阿伯丁大学,乔治·佩吉特·汤姆孙将一束电子穿过薄金属片,并且观察到了预
期中的干涉样式。在贝尔实验室,克林頓·戴維森和雷斯特·革末将他们的实验电子束
穿过一个晶体。
德布罗意于1929年因为这个假设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孙和戴維森...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2
if without Cryo then do solution SAXS below 1.0 nm scale that particle
signal might be read as wave
signal, then your CNS or N sub manuscript wrote that your group got a new
structure might belong to Wave patterns?
德布罗意
主条目:德布罗意波
1924年,路易·德布罗意构造了德布罗意假说,声称所有的物质都有类波的属性。他将
这个波长λ和动量p联系为:
这是对爱因斯坦等式的一般化,因为光子的动量为p = E / c(c为真空中的光速),而
λ = c / ν。
德布罗意的方程三年后通过两个独立的电子散射实验被证实于电子(具有静止质量)身
上。在阿伯丁大学,乔治·佩吉特·汤姆孙将一束电子穿过薄金属片,并且观察到了预
期中的干涉样式。在贝尔实验室,克林頓·戴維森和雷斯特·革末将他们的实验电子束
穿过一个晶体。
德布罗意于1929年因为这个假设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孙和戴維森...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3
加权 并想乘的关系: 牛的程度=智力程度^3∗努力程度^2∗mean的程度^(-1)。
Albert Einstein and Wolfgang Ketterle (Nobel Prizer in Physics in 2001) as examples.
一八七九年三月十四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家庭。一
年后迁入慕尼黑, 十五岁时又迁离慕尼黑入瑞士。之后他在苏黎士高等
工业学院接受高等教育,日夜耽读理论物理经典。在此期间他邂逅了三位
日后对其一生影响重大的人。一位是俄裔数学家赫曼·闵可夫斯基,闵氏
似乎十分枯燥的讲演后来成为相对论的重要数学工具。第二位是同学马索
·格罗斯曼,此人以黎曼几何的知识协助爱因斯坦表述其广义相对论的场
方程。第三位是匈裔女生米勒娃·马利兹,她后来成为他的第一任夫人。
苏黎士高工毕业后爱因斯坦即面临择业困难,甚至连中学教师也当不上。
还好格罗斯曼把他推荐给伯尔尼专利局局长海勒。本文愿在此处提及这个
名字,是因为这位思想开阔的智者,深知在任何行业独立思想比特殊经验
远为珍贵。正是在专利局任上,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光...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4
Continue:
>爱因斯坦晚年倾心于寻求统一理论,但是没有成功,因为人们当时关于弱
作用和强作用还知道得非常少。量子论才是描述世界的正确框架,而他却
拒绝接受它的真实性,所以他在寻求描述次原子现象的物理场方面没有斩
获。但是寻找统一理论已成为理论物理的主流之一。一九六七年萨拉姆和
温伯格以爱因斯坦没有预料到的方式实现了电磁力和弱力的统一。
以宇宙为纪念碑
吴忠超
爱因斯坦是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天才。如果人类没有诞生他,世界或许
还会存在,但一定会是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模样。
一八七九年三月十四日,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乌尔姆的一个犹太家庭。一
年后全家迁往慕尼黑,他在那儿接受初等教育时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天才的
征兆。由于父亲生意失败,十五岁时又迁离慕尼黑。之后他在苏黎士高等
工业学院接受高等教育,日夜耽读理论物理经典。在此期间他邂逅了三位
日后对其一生影响重大的人。一位是俄裔数学家赫曼·闵可夫斯基,闵氏
似乎十分枯燥的讲演后来成为相对论的重要数学工具。第二位是同学马索
·格罗斯曼,此人以黎曼几何的知识协助爱因斯坦表述其广义相对论的场
方程。第三位是匈裔女生米勒娃·马利兹,她后来成为他的第一...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5204
35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工作快1年了,写点感想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标准技
术研究所教授戴维-维恩兰德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获奖
同主题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法国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NIST戴维-维恩兰德
[版面:军事天地][首篇作者:Cheung] , 2012年10月09日
发信人: Cheung (L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法国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NIST戴维-维恩兰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9 06:06:07 2012, 美东)
@微天下:【快讯】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报道,北京时间9日17时45分,2012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标准技
术研究所教授戴维-维恩兰德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获奖。 获奖。专题:http://t.cn/zl4tVPu #诺贝尔奖#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8542927.html
l**********1
发帖数: 5204
36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工作快1年了,写点感想
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标准技
术研究所教授戴维-维恩兰德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获奖
同主题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法国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NIST戴维-维恩兰德
[版面:军事天地][首篇作者:Cheung] , 2012年10月09日
发信人: Cheung (L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法国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NIST戴维-维恩兰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9 06:06:07 2012, 美东)
@微天下:【快讯】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报道,北京时间9日17时45分,2012年诺贝尔物理
学奖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揭晓,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教授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标准技
术研究所教授戴维-维恩兰德因在量子力学领域的突破性研究获奖。 获奖。专题:http://t.cn/zl4tVPu #诺贝尔奖#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Military/38542927.html

发帖数: 1
37
事实未必有看起来那么光鲜。
一般而言,无论海内外的华人父母,大都简单地认为上顶尖大学或研究生院只会对子女
有好处。这当然是有可能性的,有时也的确会发生。但是,还有另一种可能性,也许发
生更频繁——那就是对于大多数华人的孩子来说,上顶尖学校也可能对其造成影响一生
的负面作用。
一般国内的人会觉得这种说法令人惊讶,海外华人中也不流传这种看法,原因是绝大多
数华人并不知道这是事实:因为绝大多数华人或没进过顶尖院校,或即便进过但也不愿
对外讲出全部事实——特别是不令人喜悦的事实;也因为华人父母经常简单地迷信,或
臆测顶尖大学的好处。
什么是‌‌“顶尖‌‌”大学?
首先定义‌‌“顶尖‌‌”。这里说的顶尖意味着至少在前10名
,特别是指那些排在前5名之内的大学。从大学来说,公认的顶尖综合性大学本科包括
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而顶尖的理工科院校也就是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
)、麻省理工学院(MIT)。从研究生来说,顶尖并非仅以学校综合实力为标准,而通
常只在某专业领域做到顶尖的系科。
前五名... 阅读全帖
c*****m
发帖数: 4817
38
李政道 出生 1926年11月24日 諾貝爾物理學獎(1957年)- 31
杨振宁 出生 1922年9月22日 诺贝尔物理学奖(1957年)- 35
Sir William Lawrence Bragg 出生 1890年3月31日 诺贝尔物理学奖(1915年)- 25
kx
发帖数: 16384
39
来自主题: Economics版 - [合集] 其实邓亚萍不是最牛的
☆─────────────────────────────────────☆
mmandroy (David Pollard) 于 (Mon Dec 1 11:22:21 2008) 提到:
1. 尼尔斯•玻尔
球员成就:丹麦AB队主力门将
文化成就: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
如果说前面九名球员都是“高材生”,那么尼尔斯•玻尔绝对称得上是“导师”
级人物。1922年,尼尔斯•玻尔因为对原
子结构模型的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在物理学界是20世纪少见的几位大师级人
物之一。当然,尼尔斯•玻
尔还有一个角色,那就是丹麦劲旅AB队的主力门将。
足球界一直盛传尼尔斯•玻尔曾入选过丹麦国家队。不过深入调查发现,玻尔虽
然是当时丹麦AB队的主力,却从没
有入选过丹麦队。据AB队史料记载,在一场AB队与德国特维达队的比赛中,德国人外围
远射,尼尔斯•玻尔却在门
柱旁边思考一道数学难题。这么容易分心的门将,自然无法入选丹麦国家队。
不过,尼尔斯•玻尔的弟弟哈拉德•玻尔确实曾经入选过丹麦
j**********i
发帖数: 3758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 】
发信人: jpostsildavi (ID),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科普:“光”的简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5 02:42:02 2012, 美东)
http://zh.wikipedia.org/wiki/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起初:
后来: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里,直接研究光得奖的有: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瓦尔特·博特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
伊利亚·弗兰克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
威利斯·尤金·兰姆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凯·曼内·伯耶·西格巴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伽博·丹尼斯
阿瑟·肖洛
若雷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
恩斯特·鲁斯卡
罗伊·J·格劳伯
约翰·L·霍尔
高锟
威拉德·博伊尔
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
如果要是把研究谱等相关的人都算上,要占得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62人,离开75人还
差几个,就看怎么算了,要是相关,还是能算到这个数,当然还不...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1219
41
据诺贝尔奖官方网站消息,10月3日当地时间上午上午11时45分(北京时间17时45 分),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两名美国科学家约
翰-马瑟和乔治-斯莫特,以表彰他们发现了黑体形态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扰动现象。
他们将分享一千万瑞典克朗的奖金(137万美元、107万欧元)。
诺贝尔物理学奖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遗嘱中提到的五大奖励领域 之一,他在遗嘱
中说奖金的一部分应颁给“在物理学领域有最重要 的发现或发明的人”。2005年度物
理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奥伊- 格拉布尔(Roy J. Glauber) 、约翰-哈尔(John L.
Hall )和德国 科学家特奥多尔-汉什(Theodor W. Hnsch)。
w********h
发帖数: 1236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culty 讨论区 】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Faculty
标 题: 石墨烯教父: 从千年博后到物理诺奖的心路历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4 19:42:43 2015, 美东)
石墨烯教父: 从千年博后到物理诺奖的心路历程
安德烈·海姆
石墨烯是最坚硬并极具弹性的材料,其发现者安德烈·海姆 (Andre Geim) 也拥有同样
的属性。卧薪尝胆十几年,脑洞大开万千遍,正是其非同寻常的科研风格为我们带来了
可颠覆全球科技产业的一把钥匙。这个曾以“飞翔的青蛙”荣获搞笑诺贝尔奖的物理学
家怎样看待自己的研究生涯呢?请看石墨烯之父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亲口讲述他
自己的故事。
如果现在有人想要了解石墨烯的美丽的物理内涵,他们可以从许多相关的学术综述,还
有大众科学杂志上的文章中选择。在此我向读者推荐自己写的几篇相关的文章[1-3],
希望大家能原谅我的“自卖自夸”。为了不重复这些文章的内容,在这次演讲里,我决
定给大家讲一讲我自己曲折的科研道路,以及这条路最终是如何通向诺贝尔奖的。这其
中大部...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43
标 题:李政道:中国人第一个诺贝尔奖应属于赵忠尧
消息源:《新安晚报》
http://www.popyard.org
【八阕】据《新安晚报》6月28日报道,在中国科技大学隆重纪念赵忠尧教授百年华诞
之际,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日前特致信中科大,透露出一个惊人的秘密:
曾于1955年被选聘为中科院院士、生前任教中国科技大学的赵忠尧教授应成为第一个
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来信中,李政道教授称:“1929年,他指赵忠尧教授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研究工
作,观察到硬γ射线在铅中引起的一种特殊辐射,实际上这正是由正负电子湮没产生的γ
射线,”而“赵老师的这一实验是对正电子质量最早的测量”,“这是人类在历史上第一
次观测到直接由反物质产生和湮没所造成的现象的物理实验。”
李政道教授说,赵忠尧教授的这一实验给了与他同在加州理工学院做研究生的安德逊很大
启发,两年后,安德逊由此观测到了宇宙线中的反物质———正电子的径迹,并因而获得
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李政道教授透露道:“两年前,瑞典皇家学会的Ekspong教授告诉我,当时瑞典皇
家学会曾郑重考虑过授予赵老师诺贝尔奖。不幸,有一位在德国工
m*****f
发帖数: 185
44
很巧,前段时间正好本人也在看管的回忆录。
大概管是指郝,因为二人不和,所以不好意思提名字。
郝的回忆:
我事先从苏联同学处听说,同朗道考试,要看谁
先说“再见”& 如果一道题做不上来,你就得说“ 再
见”,以后还有机会再试一两次& 如果朗道主动说
“再见”,那是个好征兆& 我做了7 道题后,朗道拿出
三张打字纸,并且说“矢量运算您稍慢一些,不过会
习惯的& 再见”& 那三张纸上印着接受其他各门考试
的人名和他们的电话,还开列了研读《教程》准备考
试时可以略而不读的章节& 那时,41 卷《教程》还没
有出齐,《物理动理学》(现《教程》第41 卷)用的是
古列维奇的专著&
/)- B(CD B& BEF)GH9HI(4302—),011.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 <& @& ;*JJ(4237—43/4),4372 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3)- K& K& LHMH()’EHI(4313—4330),杜布诺联合核研究所理论室
的创建和领导者,乌克兰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以其命名
4350 年朗道受伤之后,讨论班停了约两个月,
从. 月00 日起继续,不过朗道的座位始终空着& 5
月/ 日我
e*******n
发帖数: 4912
45
201. Nobert Wiener听学术报告的习惯是一般迟到几分钟,然后在
第一排坐下,拿出本杂志很认真的看,如果他比较累就会睡上
一觉,在报告快结束时问一个关键的问题,或者自己来做一个
小型报告
Wiener经常会让人列出美国最伟大的十个数学家,1930s有一
次在duke大学的一次数学会议上,一些人故意只列出9个,然
后观察Wiener那种表情
202. 在Princeton大学曾经流传着一些数学家证明定理的“显然”
标准
if Wedderburn says it's obvious,everybody in the
room has seen it ten minutes ago
if Bohnenblust says it's obvious,it's obvious
if Bochner says it's obvious,you can figure it out
in half an hour
if von Neumann says it's obvious,you can prove it
in three months if you are a genius
if... 阅读全帖
j**********i
发帖数: 3758
46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科普:“光”的简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ence 讨论区 】
发信人: jpostsildavi (ID), 信区: Science
标 题: 科普:“光”的简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5 02:42:02 2012, 美东)
http://zh.wikipedia.org/wiki/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列表
起初:
后来:
在诺贝尔物理学奖里,直接研究光得奖的有:
阿尔伯特·迈克耳孙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罗伯特·安德鲁·密立根
瓦尔特·博特
钱德拉塞卡拉·文卡塔·拉曼
帕维尔·阿列克谢耶维奇·切连科夫
伊利亚·弗兰克
伊戈尔·叶夫根耶维奇·塔姆
威利斯·尤金·兰姆
尼古拉·根纳季耶维奇·巴索夫
阿尔弗雷德·卡斯特勒
凯·曼内·伯耶·西格巴
尼古拉斯·布隆伯根
伽博·丹尼斯
阿瑟·肖洛
若雷斯·伊万诺维奇·阿尔费罗夫
恩斯特·鲁斯卡
罗伊·J·格劳伯
约翰·L·霍尔
高锟
威拉德·博伊尔
乔治·埃尔伍德·史密斯
如果要是把研究谱等相关的人都算上,要占得奖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62人,离开75人还
差几个,就看怎么算了,要是相关,还是能算到这个数,当然还不... 阅读全帖
g****a
发帖数: 1520
47
From 百度百科
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江苏苏州人,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因在宇称不守恒、李模型、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RHIC)物
理、和非拓朴孤立子场论等领域的贡献闻名。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
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
20世纪60年代后期提出了场代数理论。70年代初期研究了CP自发破缺的问题,发现和研
究了非拓扑性孤立子,并建立了强子结构的孤立子袋模型理论。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
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w*******e
发帖数: 15912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子曰:“再得瑟我削你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期待建厂捕捉“上帝粒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Nov 20 19:04:29 2013, 美东)
201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比利时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国物理学家彼得·
希格斯,以表彰他们提出希格斯机制并成功预测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对诺贝尔奖花落
希格斯玻色子该如何解读?发现希格斯玻色子对人类认识宇宙有什么重大意义?中国科
学家对发现该粒子做出了哪些贡献?近日,本报记者就这些问题专访了几位中国物理学
家。
等待近半个世纪
“实至名归”和“期盼已久”,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和生
用两个词来描述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归属。他说,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
子对标准模型理论来说是关键粒子,经全世界物理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发现了它。

什么是标准模型?它是物理学用来解释自然界最深层物质结构的粒子物理基本理论
,它的成功被大量的高能物理实验所证实,但是,在...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49
关于杨振宁、李政道的间谍身分:
杨振宁、李政道,都是由吴大猷在1945年所召集的第一批成绩优秀的学生,由蒋介石签
名担保,之后安排去美国读书,目的是学习原子弹的制造技术,换言之,他们原本都是
中华民国的军事间谍份子。因为有蒋介石的担保,故而美国政府随他们选择学校,也因
此顺着蒋介石的意思安排他们到爱因斯坦的脚下去读书,全部都研究相对论与量子物理
,表面上全是和原子弹相关的学问。
后来因为国共内战,蒋介石自身难保,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原子弹的研发,撤退到台湾后
他继续关注在美国的这一批间谍学生,把希望放在他们身上,并且大量提供各种的金钱
及人脉资源帮助这一批在美国的间谍学生,认为原子弹搞出来就能复国。
可惜的是,这一批学生都没学到原子弹的任何技术,只有空谈的理论。因为他们全依附
在爱因斯坦的脚下,以为在此可以学到技术,结果是正中美国政府的诡计,毕竟爱因斯
坦根本就不懂原子弹,他只是美国政府安排用来作为原子弹的傀儡。
1949年蒋介石安排最诡计多端的心腹学生杨振宁转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想要一石两
鸟,而当时的院长就是奥本海默,杨振宁无所不用其极的设法要巴结奥本海默,而奥本
海默初期还搞不太清...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50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诺贝尔就是浮云
1.哈佛美女教授庄小威
2. 乔丝琳·贝尔·伯内尔女爵士,DBE,FRS,FRAS[1](英语:Dame Jocelyn Bell
Burnell, 1943年7月15日-),出生名蘇珊·乔丝琳·贝尔(英语:Susan Jocelyn
Bell),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出生於贝尔法斯特。当她还是研究生时,与安东尼·休伊
什一起利用射电望远镜发现了第一颗脉冲星。[2] 她现在是物理研究所的主管。
关于发现脉冲星的文件共有5个作者,安东尼·休伊什位列第一,约瑟琳·贝尔·伯奈
尔列在第二。休伊什博士与莱尔博士一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并没有把贝尔作为
共同研究者列入诺贝尔奖获奖名单。这引起了争议,遭到了休伊什的同胞——天文学家
霍伊尔的谴责。[3] 瑞典科学院在其新闻稿中宣布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4],引用莱
尔和休伊什他们在天体物理学的开创性工作,特别提到莱尔对孔径的工作合成技术的支
持,和休伊什发现脉冲星上所起的决定性作用。约瑟夫·什克洛夫斯基博士,1972年的
布鲁斯奖的获奖者,已在197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大会时找出贝尔,告诉她“贝尔小姐,
你已作出20世纪最伟大的天文发现”[5]。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