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读刊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
a***n
发帖数: 1993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第14章 近代传承
第14章 近代传承
一、圆瑛禅净兼弘
进入近现代后,中国佛教神日渐衰微,但传承不断,法脉绵延、敬安、圆瑛、太
虚、虚云、来果、明真、印顺等一批高僧、大德主持佛法,长者、居士大力扶持,光大
宗门,颇有建树。
一、圆瑛禅净兼弘
圆瑛(1878-1953)为中国近代禅门高僧。他宗说兼通,台贤并弘,精研
《楞严》,禅净双修,归宿“三求”,爱国爱教,弘法度生,为中国佛教事业作出卓越
贡献。
圆瑛,俗姓吴,法名宏悟,号韬光、一吼堂主人。福建古田县人。父名元云,母亲
阙氏。因祷于观音菩萨有感,于清光绪四年(1878)生。幼失怙时,由叔父诗瑛扶
养,五房一嗣,备受慈爱。年稍长,感身世孤零,人生如幻,欲出家,叔父不许。18
93年投考本县秀才,次年中取,名列前茅。1895年秋(十九岁)大病一场,病愈
投福州鼓山涌泉寺,礼莆田梅峰寺增西上人为师,剃度出家。次年,到涌泉寺依妙莲和
尚受具足戒,后到大雪峰崇圣寺谒达本禅师,充当钣头菜头,茹苦含辛,清修梵行。
二十一岁,圆瑛回到常州天宁寺,依治开老和尚参究禅宗心法,四年中获益良多,
继往宁波天童...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
其实大家不必苛责韩寒,人家水平本就如此啊,人家也从没冒充过大师,公知。实在是
他那成堆粉丝水平太低太差,把心中偶像捧的那么高,现在一旦失望了,又去说人家是
五毛。
+++++++++++++++=
谌旭彬:暴民论、国民素质论可以休矣
岁末年终,下面这段文字在互联网上流传甚广:
“我们幻想一下革命,假设,革命到了中段,学生,群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
农民,工人,肯定不能达成共识。而我们一直忽略了一个人群,那就是贫困人口,这个
数目大概是两亿五千万。你平时都不能注意有他们的存在,因为他们甚至从来不使用互
联网。既然革命能够发展到中段,必然已经诞生了新的领袖。没有领袖的革命一定是失
败的,白莲教起义就是很好的例子,而有了领袖的革命,也不一定好到哪里去,太平天
国又是很好的例子。中国式的领袖,绝对不会是你现在坐在电脑前能想象的那些温厚仁
慈者。这样的一个领袖,八成独断专横自私狂妄狠毒又有煽动力,是的,听着有点耳熟
。但中国人就吃这一套,也只有这一套才能往上爬,这个社会习惯了恶人当道,好人挨
刀。文艺青年们看好的领袖一个礼拜估计就全给踢出局了。而越是教育水平高的人,越
不容易臣服与领袖。所以这...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4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反面教材,评论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视明星戏弄了物理学界?》为题发表在2002年12月12 日《南方周末》上。本编
辑部经过认真核查,认为举报属实。根据业内共识、您与本报所签合同、以及您本人对
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您的这种行为对本报的信誉造成了危害,它也是不能被整个社
会和全体...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一稿多投统计:7稿共投达21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05:03:23 2011, 美东)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00147&do=blog
一稿多投?——《南方周末》与《经济观察报》的“波氏兄弟事件”
已有 1317 次阅读 2010-10-8 13:48 |个人分类:七嘴八舌|系统分类:博客新闻|关键词
评论人:[游客]专治妖孽
标题:你省省吧
评论内容:
博主回复:其实在这个问题上许多反对方舟子的人所持的观点是:方舟子使用了双重标
准。他指控别人造假时使用的标准和为自己辩解时使用的标准是不同的。
------------------
博主这句话,才是真正hit the point, 质疑舟子抄袭的人,就是这个看法。
-----------
方舟子先生:
据本报读者举报,您发表在本报上的大作《波氏兄弟事件》乃是您六年前旧稿,曾以《
法国电...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韩寒和金丽华
韩寒:感谢陪在我身边的姑娘,我爱她
韩寒,29岁,成功的独立作家、博客写手、职业车手,失败的高中学生和杂志老板,曾经出过专辑,现在只偶尔写词,自他1998年从一场作文大赛中脱颖而出并引发巨大争议后,已经一路风风雨雨地走过了13年。
29岁这年,韩寒宣布结束了他那本“独唱”一期的杂志;29岁这年,韩寒被传开始了他初为人父的生命。他依然没有正面回答孩子的问题,却写下了很多谢意,他谢谢陪在他身边的姑娘,谢谢车队老板,谢谢总被一起拿来娱乐的郭敬明。
2010年,韩寒接受兄弟周刊《南都周刊》(不太娱乐的那本)的访问,并被冠上了“公民”的头衔。2011年,足够娱乐的我们决定换一副面孔,来和这位新爸谈谈。
女友露面 新爸新妈温馨亮相
与韩寒在博客上一向高调的言论相比,他的个人生活简直低调到无声。当他在周立波(在线看影视作品)的《壹周立波秀》上坦言有结婚生子的打算后,去年年末真的传来了他当爹的消息。不过就如《独唱团》的真正停办原因一样,韩寒作为娱乐人物的新闻,总是从欲盖弥彰到销声匿迹。在这本广受关注的杂志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之后,我们好奇地探究,韩寒最近在忙些什么?早春二月,韩寒和传说中的“...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郝斌:截屏再瞥周一良
周一良先生生前所用印章[1]
1987年初,时在农历岁尾,按照校长办公室的安排,我到燕东园24号周一良先生寓所拜
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谈话。于今快三十年了,当时的尴尬情景时时涌动心头。现
在,依据我的记忆,把这次晤谈追记下来,同时也以我现在的认知做一点必要的诠释。
周一良,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已有不少学者对他给予关注、
研究,我写的这些,或许可以作为研究者的参考。
现时的北大,每到农历年末,都有一场春节团拜会,数百人的规模,校内的教职员工,
方方面面,都有人受邀出席。这一举措,始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初,而后成为定制
,延续至今。在此之前,春节到来,只是因袭旧俗,登门拜年。受拜的,先是一、二级
教授,后来因人事代谢,一、二级教授凋零的不少,遂延扩至三级教授。登门拜年的角
色,由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充任。有时一人独往,有时二人同行。一个上午拜
望一家、两家,最多三家。至于谁去拜谁,全依平日交往熟识的状况,由校长办公室协
调确定。最早是空手登门,仅是叙谈和礼数而已;后来,办公室加备了一点礼品,也不
过苹果二、三斤。那个时候,冬令时节,市场上只有国光苹果可见,...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郝斌:截屏再瞥周一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8 17:34:44 2016, 美东)
周一良先生生前所用印章[1]
1987年初,时在农历岁尾,按照校长办公室的安排,我到燕东园24号周一良先生寓所拜
年,遭遇了一场意想不到的谈话。于今快三十年了,当时的尴尬情景时时涌动心头。现
在,依据我的记忆,把这次晤谈追记下来,同时也以我现在的认知做一点必要的诠释。
周一良,作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位代表性人物,已有不少学者对他给予关注、
研究,我写的这些,或许可以作为研究者的参考。
现时的北大,每到农历年末,都有一场春节团拜会,数百人的规模,校内的教职员工,
方方面面,都有人受邀出席。这一举措,始于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之初,而后成为定制
,延续至今。在此之前,春节到来,只是因袭旧俗,登门拜年。受拜的,先是一、二级
教授,后来因人事代谢,一、二级教授凋零的不少,遂延扩至三级教授。登门拜年的角
色,由校长、副校长、书记、副书记充任。有时一人独往...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0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印刷术
发表于 2005-10-15 22:34 只看该作者
信誉 83 / 粟米 795 / 恶评 0 / 不满 3 / 帖子 12362 / 精华 5 / 在线 738 小时 /
注册 2004-2-13
1、 印刷历史悠久 规模宏大
概括地说,中国的雕版印刷(block printing)比欧洲约早七百余年,活
字印刷术(typography)比德国谷登堡约早四百余年。中国雕版印刷起源于隋代的记载
,有明人陆深《河汾燕闲录》所记“隋文帝开皇十三年十二月八日,敕废像遗经,悉令
雕造”。唐代的雕版印刷现存实物最早的,大概是1966年韩国东南庆州佛国寺释迦塔石
塔内发现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此经也是世界现存最早的木板印刷品,七○四至
七五一年间刊行的,比题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阶为二亲敬造善施”,即印于八六
八年著名的《金刚经》早约一百多年。比日本宝龟本(770年)百万塔《无垢净光根本
陀罗尼经》等也早几十年。[1] 文献记载如长庆四年(824年)诗人元稹为白居易《长
庆集》作序,讲到扬州、越州有人将白居易及自己的诗“缮写模勒”出售,“模勒”
即刊刻。不过... 阅读全帖
p****j
发帖数: 172
12
Link:
http://bbs.tiexue.net/post_5138228_1.html
不知道那位所谓的"首长"是谁?
全文
大海将星
──南沙海战编队指挥员陈伟文纪事
陆其明
1988年3月14日,中越两国海军舰艇编队在赤瓜礁海域进行了一场南沙海战。那场海战
给人们留下了层层迷雾:引发海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具体过程怎么样?国内外媒体为
何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嘉奖令为何迟到半个月?中方编队指挥员陈伟文将军的命运又
如何?等等。这一切,随着时光流逝,迷雾逐渐敬开,终于露出了事实的真相。
一、争议由越南“干预”我国建设74号海洋观测站而激化
1987年12月。
一天,海军榆林基地司令部参谋长陈伟文接到了出席广州军区四级参谋长会议的通知。
临行前,基地司令员杨玉书嘱咐陈伟文:开完会就在广州休假。而陈伟文表示,形势多
变,到时根据情况再说吧。杨司令员认真地说,不要 “再说”了。陈伟文还想说什么
,杨司令员又强调了两点:一、基地军以上干 部的休假时间是经过党 委讨论的,正常
情况下不要变,变了会影响其他人休假:二、己到年底了,现在不休,过了时间可能就
会“吹”,这对长期分居两地的妻子是会...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3
列宁斯大林的党国体制还通过广泛的政治宣传,“大树特树”列宁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和
个人迷信,以此来保持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政治控制。有一则笑话说爱迪生、希特勒和
耶稣相会于天庭,互相吹捧。耶稣说:“爱迪生在世上创造了不少物品,我不如他。”
爱迪生受宠若惊,慌不迭地说:“你是人世间的造物主,我哪能与你相比呀!惭愧,惭
愧。”耶稣听爱迪生这么一说,便对希特勒说:“那还是你行,我造的万物都给你砸了
,连我的后代犹太人都给你杀了一半。”希特勒若有所思地说:“我们三人都不要沾沾
自喜,你们看斯大林,他才真正叫行,你们造物、造人算什么,人家连神都造出来了。
”耶稣和爱迪生目瞪口呆!
本来,马克思恩格斯是反对个人迷信的。马克思在给德国政治活动家威廉•布洛
斯的信中说:“由于厌恶一切个人迷信,在国际存在的时候,我从来都不想公布那许许
多多来自各国的、使我厌烦的歌功颂德的东西,我甚至从来也不予答复。偶尔答复,也
只是加以斥责。恩格斯和我最初参加共产主义者秘密团体时的必要条件是:摒弃章程中
一切助长迷信权威的东西。原来,拉萨尔的所作所为却恰恰相反。” 恩格斯也说:“
马克思和我,我们一直反对公开宣扬...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2015-08-28 11:57:10
几十年来,1959年庐山会议史料文献浩如烟海,各界公认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贡献
最巨。湖南教育出版社在1989年那个特殊而敏感的年代推出李锐所著《庐山会议实录》
,不仅填补了再现庐山会议这段真实历史的空白,还让世人见识了湖南出版人敢为人先
的胆略。此书发行以后被抢购一空,随即被禁。
查了一下好像回首论坛还没有这个资料,网络上也没有在线阅读版本。把我的PDF转成
文字,换行没有换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前言
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过去
30多年了。
庐山之变影响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至深且巨,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
践从此升级,引入党内,直到中央领导层,终于导致十年动乱的到来。
1980年秋,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时,
关于庐山会议,我曾作过一个较长的发言(《简报》刊出两万余字)。当时
就有中央领导同志催我,将这段史实尽快详细写出,否则,许多真相后代
难以弄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自己也觉得义不容辞。但由于工作繁忙
及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现在利用在青岛消夏的时间,将已经收集和
整理过的资料编写出来。...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1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韩寒门让我想起一高中同学
我的父亲韩仁均以及他的作品(2012-01-27 14:08:14)转载▼标签: 杂谈
今天一大早,我的父亲给我电话,说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一下,问我这样写能
不能把事情说清楚了。我觉得特别的凄凉。一开始,他们说我有团队,并重金鼓励网友
举证,结果千万网友中没有人能举证出身边的亲朋好友属于我的写作团队,于是他们又
说金波是我少年成名的推手,结果发现金波98年的时候还在河南的一个罐头厂工作。他
们最后的一招就是把所有的脏水泼到了我父亲身上。说我的父亲替我写了我少年时候的
文章,因为我少年时候的文章特别的老成,不可能是17岁的学生写的。这个非常可笑,
我在很多的场合说过,我小时候喜欢阅读钱钟书梁实秋和很多民国作家,因为我觉得他
们文字好。在一个人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你阅读谁,必然模仿谁。而了显得渊博和少
年老成,我还摘录了很多典故或者英语,准备随时引用在文章里显摆。而我的父亲则对
民国文人兴趣不大,所以我们两人的文字非常好辨认。如果这样去加罪文学作品,我在
十七岁的时候还发表过两篇写大学生活的小说,十五岁的时候还发表过写成年人生活的
散文,当时我非常得意于杂志社的编辑都不知...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一本批邓反江的奇书——《剑竹丹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19 22:29:44 2019, 美东)
http://mobile.qzone.qq.com/details?sharetag=35C2EF318318DC035CFEDC5C1368821C&bp7=&bp2=&bp1=&_wv=1&res_uin=1650187534&appid=2&cellid=1443706558
╭ァQ榊苮
这是第一本在国内公开发表的批江反邓的红色经典,她能够公开发行,本身就是一个奇
迹。当然作者作出了拥护狐瘟的姿态,这也是一种策略。
作者:范兴运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3月北京9版(初版是2002年8月)
中国国家图书馆、首都图书馆、全国各省(区)图书馆世界诸多国家图书馆荣誉收藏
范兴运著《剑竹丹叶》被评为“红色经典”范兴运著《剑竹丹叶》一书,特殊视角洞察
世事,高瞻远瞩感悟人生。文笔锋锐,思维独特...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1
17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韩寒的代写者太无私了
我的父亲韩仁均以及他的作品(2012-01-27 14:08:14)转载▼标签: 杂谈
今天一大早,我的父亲给我电话,说写了一篇文章来说明一下,问我这样写能
不能把事情说清楚了。我觉得特别的凄凉。一开始,他们说我有团队,并重金鼓励网友
举证,结果千万网友中没有人能举证出身边的亲朋好友属于我的写作团队,于是他们又
说金波是我少年成名的推手,结果发现金波98年的时候还在河南的一个罐头厂工作。他
们最后的一招就是把所有的脏水泼到了我父亲身上。说我的父亲替我写了我少年时候的
文章,因为我少年时候的文章特别的老成,不可能是17岁的学生写的。这个非常可笑,
我在很多的场合说过,我小时候喜欢阅读钱钟书梁实秋和很多民国作家,因为我觉得他
们文字好。在一个人刚开始写文章的时候,你阅读谁,必然模仿谁。而了显得渊博和少
年老成,我还摘录了很多典故或者英语,准备随时引用在文章里显摆。而我的父亲则对
民国文人兴趣不大,所以我们两人的文字非常好辨认。如果这样去加罪文学作品,我在
十七岁的时候还发表过两篇写大学生活的小说,十五岁的时候还发表过写成年人生活的
散文,当时我非常得意于杂志社的编辑都不知...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8
《安士全书》今译
作者: 来源:弘化社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点击数: 2519
◎《安士全书》,为天下古今善书之冠。(《增广卷二·致陕西陈柏生督军书》)
◎但善书虽多,所说皆世间小因小果。惟《安士全书》,觉世牖民,尽善尽美。讲道论
德,超古超今。言简而该,理深而著。引事迹则证据的确,发议论则洞彻渊源。诚传家
之至宝,亦宣讲之奇书。言言皆佛祖之心法,圣贤之道脉。淑世善民之要道,光前裕后
之秘方。若能依而行之,则绳武圣贤,了生脱死,若操左券以取故物。与彼世所流通善
书,不啻有山垤海潦之异。(《增广卷一·与广东许豁然居士书》)
◎《安士全书》,实为古今第一融通儒佛心法,详示因果报应,及修持方法之导俗奇书
。(《增广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三》)
——印光法师
编辑推荐
●清代昆山周安士居士述,印光大师亲为原本校订并作序,誉为“挽回世道人心之第一
奇书”,极力劝赞流通
●汇集儒释道三教典籍精华和历史故事,雅俗共赏,启人摒诸恶业,广行众善,戒杀护
生,节欲保身,并最终导归净土法门,圆满世出世间一切善法
●民国年间弘化社常年流通书籍之一,蒙政商各界赞助,印赠累计数万部,普赠社会各界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美洲发现甲骨文?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xuhui3.txt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方舟子按:参见2001年9月4日、5日的有关争论)
再揭许辉抄袭剽窃我们的研究成果
王大有
我首先向方舟子致谢,感谢您的无私帮助,使我能公开揭露许辉侵害我们的
知识产权、著作权的丑恶行径。您还发表了义正辞严的评论,伸张正义。许辉随
即在网上作出反应,并急忙给我打电话,又托上海的刘晓寅(2001年9月13日)、
北京的王震中(2001年9月9日)发来给我的信,进行诡辩企图混淆视听。
我与宋宝忠商量后,在这里一并回复再作揭露。
第一、我从来没有在网上发过给许辉的信,只有在方舟子新语丝论坛上公开
揭露许辉抄袭剽窃我们1996年以前学术成果的文章。
第二、我们公开揭露,是郑重严肃的陈述事实,让受蒙蔽欺骗的媒体、记
者、编辑、学者、...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差,而地道中文原有的那种美德,那种简洁而又灵活的语文生态,也必将面目
全非。
中文也有生态吗?当然有。措词简洁、句式灵活、声调铿锵,这些都是中文生命的
常态。能顺着这样的生态,就能长保中文的健康。要是处处违拗这样的生态,久而久之
,中文就会...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0426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wordsman (真の猛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6 16:42:15 2015, 美东)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 阅读全帖
i***h
发帖数: 12655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wordsman (真の猛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余光中:现代汉语的西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26 16:42:15 2015, 美东)
一、《余光中:中文的常态与变态》
1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七十年间,中文的变化极大。一方面,优秀的作家与学者
笔下的白话文愈写愈成熟,无论表情达意或是分析事理,都能运用自如。另一方面,道
地的中文,包括文言文与民间文学的白话文,和我们的关系日渐生疏,而英文的影响,
无论来自直接的学习或是间接的潜移默化,则日渐显著,因此一般人笔下的白话文,西
化的病态日渐严重。一般人从大众传媒学到的,不仅是流行的观念,还有那些观念赖以
包装的种种说法;有时,那些说法连高明之士也抗拒不了。今日的中文虽因地区不同而
互见差异,但共同的趋势都是繁琐与生硬,例如中文本来是说「因此」,现在不少人却
爱说「基于这个原因」;本来是说「问题很多」,现在不少人却爱说「有很多问题存在
」。对于这种化简为繁、以拙代巧的趋势,有心人如果不及时提出警告,我们的中文势
必越变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中文报刊在日本
《读卖新闻》、《朝日新闻》、《中日新闻》、《产经新闻》、《日本经济新闻》等日
本大报的名字,为很多的国内人所熟知。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人都以为《中日新闻》是
专门刊发中、日而国之间的政治、绖济、科技等内容的一种报纸。甚至还有人以为这是
一家中文报纸。其实,这是误解。这里的“中日”是中部日本的简称,和中文里的“中
原”的概念有点接近。要是到了广岛一带,那里有称为中国银行、中国新闻、中国工业
、中国科学、中国化学、中国体育、中国音乐等名字的机构,但那里的“中国”也是中
部日本的简称。和中文报刊、和我们炎黄子孙的中国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真正的中文报刊反而很少在名称中使用中国这一术语。如目前在日本最有影响力、发行
量很大、又长期盛行不衰的《留学生新闻》、《外国学生新闻》等等。
早在一八九八年的六月二十九日,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留日高潮时期,诞生了由在日留
学生主办的报纸《东亚报》。至今年为止,正好是中文报刊在日诞生的一百周年。而现
代日本中文报刊的兴起是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留学生政策紧密相关的。八十年代中期
以来,公费和自费赴日留学的洋插队一族们在日本一日多似一日,读日文报刊以提...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24
一场审判,两个父亲—复旦投毒案给为人父母的启示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2014-12-25 10:45:53 版权声明
原标题:一场审判 两个父亲——复旦投毒案 背后的世界
实习记者/杨楠(发自汕头、自贡、上海)
本文首发刊载于2014年12月18日发售的《中国新闻周刊》总第689期
2013年4月16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遭室友林森浩投毒后死亡事件,
引发巨大波澜,被检方定性为“一起罕见、而又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的恶性犯罪案件”
。10个月后,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林森浩死刑。林父对一审判决
不服,当庭提出上诉。
再隔10个月,12月8日上午10时,该案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进行第二次公开审理。
两个10个月间,两个当事人身边最亲的人如身处炼狱,一方面,在公众视野里他们
承担了各自儿子在事件中角色的继续;另一方面,同为父母,尤其父亲,面对儿子突发
不幸,这个生命中曾经最引以为荣的血脉基因,却成为了后半生最大的痛楚。
事发六百余日来,两个父亲对失去或可能即将失去的儿子,除了伤痛,他们内心是
如何看待发生在儿子身上的命运突变?
他们是否哪怕偷偷地问过自己“... 阅读全帖
c*****3
发帖数: 1141
25
】最近,中国作家铁流倡议,全中国受害的五七人(五七年被中共打成右派)团结起来
,起诉毛泽东践踏宪法,破坏党章,无视生命,枉法杀人的血腥罪恶。
五七老人 响应铁流倡议
据海外媒体报导,自6月1日五七老人铁流发出倡议:“全国受害的五七人团结起来,向
最高人民法院起欣毛泽东践踏宪法,破坏党章,无视生命,枉法杀人的血腥罪恶。”铁
流收到诸多回应。
曾被打为右派,原成都日报编辑铁流从2007年4月就开始上书,要求胡锦涛兑现承诺批
判毛泽东。他去年表示,在胡锦涛卸任时,他将发出第10封《公开信》。铁流在五七年
被中共打成“右派”,判处劳改长达23年。2008年,铁流和其他 “难友” 创办了《往
事微痕》小册子,主要发表右派难友的回忆文章,但在09年8月遭当局查禁、收缴。
北京大学难友纪增善、王书瑶,成都难友彭慕陶、刘冰,重庆难友牛立华,纷纷来信表
示支持:起诉杀人犯毛泽东,以昭公义平息民愤。
难友胡显中在来信说:好!一定要公开起诉,全体右派及其后人都应该签名,我100个
赞成。向海牙国际刑事法庭起诉毛泽东,罪名是:以言定罪,严重违反1954年制定的宪
法和人道主义的普世原则。
杭州难友叶光庭来信说...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293
26
最近,中国作家铁流倡议,全中国受害的五七人(五七年被中共打成右派)团结起来,
起诉毛泽东践踏宪法,破坏党章,无视生命,枉法杀人的血腥罪恶。
五七老人 响应铁流倡议
据海外媒体报导,自6月1日五七老人铁流发出倡议:“全国受害的五七人团结起来,向
最高人民法院起欣毛泽东践踏宪法,破坏党章,无视生命,枉法杀人的血腥罪恶。”铁
流收到诸多回应。
曾被打为右派,原成都日报编辑铁流从2007年4月就开始上书,要求胡锦涛兑现承诺批
判毛泽东。他去年表示,在胡锦涛卸任时,他将发出第10封《公开信》。铁流在五七年
被中共打成“右派”,判处劳改长达23年。2008年,铁流和其他 “难友” 创办了《往事微痕》
小册子,主要发表右派难友的回忆文章,但在09年8月遭当局查禁、收缴。
北京大学难友纪增善、王书瑶,成都难友彭慕陶、刘冰,重庆难友牛立华,纷纷来信表
示支持:起诉杀人犯毛泽东,以昭公义平息民愤。
难友胡显中在来信说:好!一定要公开起诉,全体右派及其后人都应该签名,我100个
赞成。向海牙国际刑事法庭起诉毛泽东,罪名是:以言定罪,严重违反1954年制定的宪
法和人道主义的普世原则。
杭州难友叶光庭来信说:...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7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095
高 华
◇ 一本奇书
雷光汉的未刊书稿《我的中国心结: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苏联流亡记》是一本奇书
,这是一位为躲避文革中“一打三反运动”的镇压,于1970年“外逃到苏联”的前北大
历史系毕业生在苏联中亚地区飘泊沉浮的实录。二十世记以来,虽然中国人写的旅苏观
感为数可观,但称的上是名篇的却不多,只有20年代瞿秋白的《饿乡记程》和《赤都心
史》、30年代初曹谷冰的《苏俄视察记》和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等。及至郭沫若
1946年的《访苏记行》和1952年的刘白羽的《莫斯科访问记》,已完全落入程式化的俗
套,无一不是对苏联新制度直白的赞美。建国后的访苏游记写得好的也是曲指可数,给
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尚未结集,发表在1957年春《文汇报》上徐铸成的访苏游记,从
中多少能捕获一些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的变化(1975年我曾拿着介绍信在南京图书馆
逐日翻看1957年的《文汇报》,时间一长,警惕性很高的管理员觉得不对头,就打电话
到我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就禁止我再看了)。另... 阅读全帖
f****w
发帖数: 407
28
zz from 井大
南周人有什么可牛的? 2010-09-08 16:55 | (分类:默认分类)
我基本上不会在公开场合使用粗话,今天标题里的“牛x”这个词更是第一次用。而之
所以用到这么个标题,我可以很明确地说,是因为有一篇《成长为这个时代的南方报人
》,作者方可成,我们在豆瓣上是友邻,最早好像是卢十四介绍给我的还是他自己写过
来一封简短的豆邮,我已经记不太清。另外,我也认识他大学同学,私底下也会和他同
学交流。
本文的写作我把它定位在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是对以方可成为代表的南方报人的一种善
意的建议。其实我给南周提意见建议什么的历史已经很长了,始于豆瓣出现南周小组之
初,不过没什么太大意思。等几年之后再议南周,那是在我接受了新的方法论体系来看
待事物的时候,对南周的意见就不再停留于字面上的错误和虚假,而是深入对它背后的
动机和理念的分析。
所以呢,标题真得就是标题党,在这一点上,南周水平比我可高得多,“在这里读懂中
国”啦,“无互爱 不人类”啦,“许中国一个未来”啦,这怎么不牛x呢!好,“牛x
”到此为止,下文正式开始。
======
可是在开始之前,我想先自引一段,在昨天的日记...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李白是白种人
集评补
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多不拘
常律,振摆超腾,既俊且逸。(〔唐〕任华《杂言寄李白》)
国朝能为歌诗者不少,独李太白为称首。盖气骨高举,不失颂咏风刺之道。(〔唐
〕吴融《禅月集序》)
白性嗜酒,志不拘检,常林栖十数载。故其为文章,率皆纵逸。至如《蜀道难》等
篇,可谓奇之又奇,然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唐〕殷璠《河岳英灵集》卷上)
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读之则神驰八极,测之则心怀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
间语者,有李太白。(〔唐〕皮日休《刘枣强碑文》)
子之文章,杰立人上。……大巧自然,人力何施。又如长河,浩浩奔放,万里一泻
,末势犹壮。(〔宋〕曾巩《代人祭李白文》)
李白歌诗,度越六代,与汉魏乐府争衡。(〔宋〕黄庭坚《黄山谷诗话》)
建安诗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风调高雅,格力遒壮。其言直致而少对偶,指事情而
绮丽,得风雅骚人之气骨,最为近古者也。一变而为晋宋,再变而为齐梁。唐诸诗人,
高者学陶、谢,下者学徐、庾。惟老杜、李太白、韩退之早年皆学建安,晚乃各自变成
一家耳……李太白亦多建安句法,而罕全篇,多杂以鲍明远体。(〔宋〕范温《潜...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30
一、引子:“此情可待成追忆”
1961年八月的一个下午,《往事并不如烟》的作者章诒和(时年19岁)来到北京东黄城
根附近的迺兹府胡同12号,这是一座不算大的四合院,院子里只住着一个人,他就是章
诒和父亲章伯钧的对手、同时也是1957年反右运动中 “章罗同盟”的二号人物罗隆基。
几十年后,章诒和在这篇专写罗隆基的《一片青山了此身》中提到她对这个四合院的感
受:“环顾四周,只有电扇发出的声响。他这个家,安静得有些过分。”就是在这个终
日阒寂的院落里,年过六旬的罗隆基和不到二十岁的“小愚”(章诒和的小名)有过这
样一段交谈:
罗隆基知道我是学文的,他的话题就从学文开始。问我:“现在文科教材里面,有没有
现代文学史?”又问:“在现代文学史里面,有没有新月派?”再问:“新月派里面,
有没有罗隆基?”
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因为我学戏剧文学,不开现代文学史课,而在我自己所读的现
代文学史里,新月派宗旨已不是从“那纤弱的一弯分明暗示着、怀抱着未来的圆满”,
给“社会思想增加一些体魄,为时代生命添厚一些光辉”的文学流派。官方认定的文学
史上,说新月派在政治上是既反对国民党、又与共产党作对的第三种力量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1
2012年12月的一个夜晚,我在浙江某个城市的小酒店房间彻夜难眠。我的身边围绕着一叠叠林昭遗稿的复印件,一夜间,我翻来覆去地阅读这些狱中家信、日记,仿若遭逢神迹。我听到林昭的声音在这个小屋子里一遍遍地响起:
“我以我的血痛切控诉如此恶劣的暴行迫害!请你和一切别的人都记着:假如我死去,我就是活活被他们摧残、凌虐、折磨死的!”“这信很难指望他们寄出,但至少可以留作他日的见证之一啊!”
怀着为未来作证的写作信仰,林昭留下了几十万字的狱中文集。我所引述的家信,见之她所编辑的“备忘录之二十七:血书家信——致母亲(附血书抗议)”,其中有她从1966年10月4日至1968年1月14日的家信。最后一封信网上有流传文本,即在信的正文之后,林昭补写了一信,其中列出了她所需要的物品;并向母亲索要各种她想像中的食品。这是在1968年春节前,离除夕还有两周,离林昭生命的终点仅余最后三个半月时间。
在我背后有蓝色墙面的房子以及后面的矮楼,都属于提篮桥监狱。
36岁的林昭在狱中度过了生命中将近八年时光。
一、林昭的判决与加刑
林昭,目前一般记录为生于1932年,实际为1931年。林昭的朋友在编辑文集中介绍她时提到:...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8912
32
一名学生问道:“纸币到底有没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课本的标
准答案很明确:没有。但这一次,董丰均没有像过去那样直接回答。他发现,书里说纸
币没有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但隔了没几页,又说美元、英镑、日元
等纸币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告别中学讲台已近两年,但59岁的董丰均始终觉得自己在政治教学上的“最后一课”,
至今还没上完。
这一课的内容,是要纠正中学本中他认为有待商榷的一些表述。为了补好这一课,他的
办公桌上,长年备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资本论》、凯恩斯的《货币论》,以及
多种版本的政治经济学教材和中学政治教材等书籍。身后的报架上,夹着他爱看的几份
报纸,倚着书柜堆放的旧报纸,高过了他的头顶。
在湖北省十堰市郧阳中学这位政治老师眼里,这些书报,都牵扯着他未竟的政治课教学
。从2009年秋天至今,他大部分时间都埋首于这些书报间,寻找答案。
一封信带来的改变
困扰董丰均的问题,出现在2003年10月22日。
那天,他拆开了一封写着“董丰均校长收”的信,随后这个教了27年政治课的老师便开
始“寝食难安”。
写信人是十堰市房县一中政治教师张道旭。那年暑假,他参...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26222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与转基因的安全 ZZ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c****e
发帖数: 1628
34
【多维历史】吴国桢与周恩来曾经是学生时代的好友,虽然政治信仰不同,但在吴国桢
随蒋介石去台前,两人一直有着交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马军据吴国桢之回忆录,在《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中描绘出吴国桢眼中的周恩来。
吴国桢和周恩来均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曾留美获博士学位,作为蒋介石的
密切追随者,历任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
市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后者在留法勤工俭学中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协助毛
泽东展开武装斗争,最终夺取了政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俩在少年时代是
交谊颇深的挚友,成年后却成为政治上的死敌,其关系的演变极富传奇性和戏剧性。探
讨两人交往过程的文章不少,但均非学术之作,材料也多出自道听途说[1]。笔者现依
据吴国桢已刊及未刊回忆录[2]等一手材料,试图勾勒一个吴氏眼中的周恩来,并着力
反映两人几十年间友谊和苦斗的交织。
一 同窗好友
吴国桢,字峙之,1903年10月21日生于湖北建始。周恩来,字翔宇,1898年3月5日生于
江苏淮安。历史的命运使两位少年成为了中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主办的天津南...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黄色,色情,爱情 (转)
那就也考考古黄色的来由:
为什么用「黄」形容色情?什么时候开始的?
作者:黄兴涛、陈鹏
近年来,时常有学者或文化人从中国民族文化自尊的角度强调,不宜再将“黄色”一词
作为色情和淫秽的代名词来使用。他们认为,这一中国传统语境中本来象征高贵和尊严
的色彩词,其含义的剧烈转变其实历史并不长,不过是近代以来中西文化互动的变异产
物。然而这些文章未能深化探讨“黄色”一词内涵演变的近代轨迹,未能深入揭示其“
淫秽”含义在中国得以生成的具体历史过程、时代契机与因缘,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所
潜藏的文化意蕴。故此,本文试图在这些方面,作出新的研究努力。
一、传统语境下“黄色”一词内涵的基本倾向及近代延展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赤橙黄绿青蓝紫都不仅是只表示物理含义的颜色词,而且还被
赋予各种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色”基本上属于被崇尚的颜色。不
仅汉民族很早就尚黄,很多与“黄”相连的组合词汇,多富积极含义,而且在藏族和维
族的传统文化中,也有类似现象。藏传佛学的知名研究专家扎雅·罗丹西饶活佛说:“
黄色作为佛之增业的本色,是福、禄、寿、教证(指教法和证法)兴旺发达的象征。人
们把黄色作为尊贵、高尚...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3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阴阳先生这几年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3 23:07:04 2011, 美东)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辞职
这个世间上的事情往往都是虚假的。.没有人能真正的看收飞,这话挺对,起码我心具是这么觉得的。 记得今天刚回哈尔滨的时候,去袁大叔的面馆儿里吃饭,袁大叔聚精会神看着电视,当时我还以为是袁大叔对考古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但是现在一想却并不是如此。因为他当时看的是黄巢墓的掘现场。 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也十分的怀疑袁大叔了,这个和蔼可亲的面馆老板,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是有石决明的话,恐怕我和老易这俩傻小子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袁大叔竟然会隐藏的如此之深,一时间我和老易都没了言语。 良久,我抬起了头对着老易和石决明说:“先别想那么多了,你不是也只是猜测而已么?我想过了,张雅欣过几个星期不是要带我和老易去旅游吗?到时候我直接去问那个袁枚好了,我觉得还是摊牌比较好,毕竟咱们手里有...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77
37
“我只是我梦境的一部分,
而我的全部梦境才是我”
(1)
陈敏那天穿的是一条白色灯芯绒长裤,百米冲刺一样往图书馆的地下一层冲去。如果她
知道后来的十几年因为这个下午而受到的煎熬,也许会放慢脚步,会折到一楼的咖啡馆
去喝杯咖啡。可是,就像《星际穿越》中的男主越过书墙看到从前的自己却无能为力一
样,她,只能看着那个已婚却仍然懵懂如十八岁的女孩向楼下冲去,一头扎进命运。那
一刻,一星正穿着一件土黄色灯芯绒夹克,不紧不慢地拾阶而上,抬起眼,微微笑的看
了她一眼。
她甚至忘记了那是哪个月的哪一天,忘了是911之前还是之后,只记得是2001年的
秋天,刚刚开学。而911呢?彻底忘了是哪一年。情人的眼睛就像黑洞,陷进去,就穿
越了时间,周围都是出不去的墙,只能在里面挣扎。等到再见世界时,周围的人们,都
老了!
有次,她躺在他的床上,他坐在床边,问了她一个问题:“假如你开车撞了一个人
,你会怎么办?”她想都没想就说:“那还用问?赶紧送他上医院啊。”他盯着她的眼
睛,嘴角漾出一个微笑,说:“我会倒回去,把他压死。”她惊恐地看着他,难以置信
这就是片刻之前还温柔万分的男人。他说,这就是hit and ru...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122
38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3日04:39 中国青年报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李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
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
这位颇有声望的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
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的博士学位证
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
“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
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
,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
授予博士学位。
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
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 阅读全帖
t******c
发帖数: 122
39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3日04:39 中国青年报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李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
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
这位颇有声望的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
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的博士学位证
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
“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
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
,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
授予博士学位。
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
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469
40
http://news.sina.com.cn/c/2012-07-13/043924765566.shtml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李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
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
这位颇有声望的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
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的博士学位证
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
“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
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
,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
授予博士学位。
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
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6年,硕士-博士连读生的培
养... 阅读全帖
a********i
发帖数: 6345
41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李卫东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3日04:39 中国青年报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李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
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
这位颇有声望的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
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的博士学位证
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
“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
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
,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
授予博士学位。
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
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42
南开长江学者所带10余名博士未发表论文无学位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7月13日04:39 中国青年报
毕业三年后才被授予学位
发生在南开大学教授李卫东和他的弟子之间的故事,起初是平凡无奇的,后来则成
为令当事人“心情复杂”的极端事例。
这位颇有声望的化学家7年前开始在南开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然而迄今为止,10
多名毕业生中没有一名能够正常获得学位。
在争取了十几个月之后,30岁的白迎军6月底终于拿到了那本粉红色的博士学位证
书。他将其放到一边,没向家人展示。
“它代表了一段痛苦的回忆。”他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这样形容。
这段回忆包括:他的父亲去世之前,没有见到这一纸证书。
白迎军是与其他4名同学同时获得学位的。他2005年师从李卫东,2010年博士毕业
,截至今年6月,学位证书迟到了18个月。但与学长多维国相比,这些等待不算什么。
2002年入学的多维国,2005年转至李卫东门下,2008年6月毕业,2011年12月才被
授予博士学位。
多维国等了3年半,他说,“就算再读一个博士学位,也该毕业了”。
南开大学博士生的基本培养年限是3至4年,最长不超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3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马军:吴国桢视野里的周恩来
http://history.dwnews.com/news/2014-04-16/59465508-all.html
马军:吴国桢视野里的周恩来
2014-04-16 23:08:30
【多维历史】吴国桢与周恩来曾经是学生时代的好友,虽然政治信仰不同,但在吴国桢
随蒋介石去台前,两人一直有着交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马军据吴国桢之回忆录,在《二十一世纪》2008年2月号中描绘出吴国桢眼中的周恩来。
吴国桢和周恩来均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前者曾留美获博士学位,作为蒋介石的
密切追随者,历任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外交部政务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上海
市长、“台湾省主席”等要职。后者在留法勤工俭学中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协助毛
泽东展开武装斗争,最终夺取了政权,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他俩在少年时代是
交谊颇深的挚友,成年后却成为政治上的死敌,其关系的演变极富传奇性和戏剧性。探
讨两人交往过程的文章不少,但均非学术之作,材料也多出自道听途说[1]。笔者现依
据吴国桢已刊及未刊回忆录[2]等一手材料,试图勾勒一个吴氏眼中的周恩来,并着力
反映两人几十年间友谊和...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一条注释和一篇附录
【文献号】1-403
【原文出处】鲁迅研究月刊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199910
【原刊页号】56~60
【分类号】J3
【分类名】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复印期号】200001
【标题】关于一条注释和一篇附录
【作者】朱正
【正文】
1
1980年,我借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担任《鲁迅全
集》第六卷的责任编辑。第六卷包括《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三个集子。
《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这篇,就在《末
编》里面。这一篇的注〔1〕,在发稿时有过一些曲折。
这篇涉及当年左翼文艺运动内部许多人事纠纷的文
章,其注〔1〕即题注本来是容易引起是非的。五十年
代出版的十卷本《鲁迅全集》的这一条注释,说:
徐懋庸给鲁迅写那封信,完全是他个人的错误行动,
当时处于地下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文化界的组织
事前并不知道。鲁迅当时在病中,他的答复是冯雪峰执
笔拟稿的,他在这篇文章中对于当时领导“左联”工作
的一些党员作家采取了宗派主义的态度,做了一些不符
合事实的指责。由于当时环境关系,鲁迅在定稿时不可
能对那些事实进行调查和对证。
就这样否定了这篇文章,却也注意...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7
第七章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文化教育,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适
应洋务活动需要所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种事业,既与清政府同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外交活动有关,也与办洋务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一切政治、
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洋务文化教育涉及面是比较广泛的,它培
养了包括翻译、外交、律例、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电报、矿务、冶炼、机
械制造、水陆军事等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是由于
洋务派在洋务活动实践中,意识到培养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性而逐渐举办
的,是适应洋务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因此,虽有一些计划,但并无远景
规划和战略目标,因而基本上是被动的,尤其在洋务运动开始时是如此。
首先意识到紧迫需要的是通事(翻译)人才。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
使用通事,并不是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
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
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沙俄交往...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国际新闻界》用黄色标注出具体内容,认定于艳茹的行为“已构成严重抄袭”。资料图片
本案中于艳茹的博士论文并没有舞弊作伪,授予学位的主要标准是博士论文。但北大却以在校期间投递的论文舞弊作伪作为撤销其博士学位的标准,并不恰当。
———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中国行政法研究会副会长刘莘
4月4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学位授予与学位撤销中的法律问题”研讨会上,来自北京高校的十数位法学专家大多认为,北大对于艳茹撤销博士学位的处罚“量刑过重”。
去年8月17日,中国人民大学学术月刊《国际新闻界》杂志通报于艳茹在该刊发表的文章涉嫌抄袭,今年1月10日,北大通报撤销其博士学位。
“北大博士抄袭”的新闻震惊了于艳茹的同学。她的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的同学都向南都记者证实:于艳茹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优等生。事实上,于艳茹的硕士毕业论文曾被评为优秀论文,在北大读博期间所发表的论文数量也超出了北大历史系的要求,其博士论文也在答辩时获得全票通过。
她感到委屈:“我有错,但同时我也是个受害者。”她质疑北大的处理决定和申诉处理结果,并打算通过所有合法途径维权。
一位在学术上颇有前景的博士,为何卷入抄袭门,继而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8
作者: 刘梦溪
毛腊肉诗词有三种抄袭剽窃现象:一是“搅拌式”。将他人的话与自己的话搅拌在一起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或者将他人的语序做些调整,便作为自己的诗句登场”;
二是“掩耳盗铃式”。将别人的诗原原本本地抄下来,但在抄袭时稍做文字上的调整;
三是“老老实实式”。一字不差地将别人的话抄下来,不搅拌、不掩耳盗铃,也不注释
。具体有:
“搅拌式”
将王建《宫词》中的“春风吹雨洒旗竿”剽袭为“热风吹雨洒江天”(《七律-登庐山
》);
将温庭筠《苏武庙》中的“空向秋波哭逝川”剽袭为“别梦依稀咒逝川”(《七律-到
韶山》);
将黄庭坚《鹊桥仙-席上赋七夕》中的“别泪作、人间晓雨”剽袭为“泪飞顿作倾盆雨
”《蝶恋花-答李淑一》;
将刘克庄《贺新郎》中的“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剽袭为“今日长缨在手,
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
“掩耳盗铃式”
将古童谣中的“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剽袭为“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水调歌头-游泳》);
将幼卿《浪淘沙》中的“极目楚天空”剽袭为“极目楚天舒”(《水调歌头-游泳》);
将李贺《致酒行》中的“雄鸡一声天下白”剽袭为“一唱...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12685
49
吐槽一些期刊 精选
已有 7172 次阅读 2017-4-2 11:5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6月份就要到了,期刊新的影响因子基本定型,吐槽下一些期刊以供娱乐。
若有不当请提醒本人屏蔽某期刊的评论。
1)纯粹商业运作模式的Hindawi旗下期刊和当年温州人创业差不多,在来者不拒下大肆
出版捞取出版费的历程中,经过小范围的运作让更多的旗下期刊进出SCI数据库,一些
期刊被踢出SCI数据库。在积累了巨额资金后开始漂白,严格重视稿件评审,出版迅速
,有点类似暴发户开始注意自己外在形象一样。但按照影响因子分层次的收费让不差钱
的研究人员爱恨交加,欲罢不能。但从商业模式来看无疑是成功的,也许商业模式的期
刊运作更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分享和推广。考虑品牌效应和长远效益,那种交钱就发的说
法是站不住脚的,当然,特定群体下的special issue出版征集总会有漏洞和投机行为
,你们懂的。
2)被一些人扯为水刊的Applied mathematics and computation曾经因为发表了大量的
低维混沌系统同步控制文章,导致引用极度膨胀。当混沌同步控制的热点逐渐淡去的时
候,AMC开始... 阅读全帖
g******n
发帖数: 53185
50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银元时代生活史ZZ
作者:陈存仁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存仁(1908—1990)原名陈承沅,出生在上海老城厢一衰落绸缎商人之家,早年丧父。
·从学校毕业后,又拜国学大师章太炎,名中医世家丁甘仁、丁仲英父子为师。
·1935年主编三百余万字的《中国药学大辞典》,由上海世界书局首次以精美彩色画印
制中药植物,先后印制二十七次,解放后仍再版。
·1937年应上海世界书局要求,赴日本收集汉医书籍四百多种,回来出版《皇后医学丛
书》。
·1960-1970年代 在香港最畅销的《星岛日报》专栏投稿,达17年之久,每天一篇,
其中有关食补的“津津有味谭”连载,得到香港及东南亚粤籍读者极大欢迎。
·1964年由韩国驻香港总领事推荐,荣获韩国著名的庆熙大学名誉博士衔,以表彰其对
汉医学的杰出贡献。
·1970年中期 法国美食协会给予“美食家”称誉。
·1979年 应日本名出版社“讲谈社”之邀,编撰《中国药学大典》共四大册(1982年
正式出版)。
·1990年9月9日,因突发心脏病,于美国洛杉矶寓所去世。
第一章 一块钱尽是血泪
1.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一块银元 七钱三分 惨遭逆境 幼年... 阅读全帖
首页 1 2 3 4 5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