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k 发帖数: 6800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9366 | 2 ☆─────────────────────────────────────☆
kirklook (Ni) 于 (Thu Dec 29 23:08:32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cwlch (cwl),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读大江大海一九四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Dec 29 22:58:04 2011, 美东)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3 高华:六十年来家国,万千心事谁诉
——读龙应台《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札记
作者:高华
来源:《领导者》总第34期(2010年6月)
本站发布时间:2010-7-20 7:56:45
一、引子:龙应台要说什么?
龙应台去年出版的《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在台、港和海外的华人社会引起强烈
反响。作为一名近代史研究者,我读过许多探讨1949年前后中国历史变化的著述,我自
己也曾就其中的某些问题写过文章,但是龙应台的书还是给我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应
该说,这是一部用散文的文体,以新的思维,对1949年前往台湾的一群中国人进行全新
论述的重要作品。
《大江大海一九四九》意象复杂,场面宏大:从1949年200万大陆人渡海迁台,再
到二战时期的德、俄战场和南太平洋战场;从“白色恐怖”对“外省人”的残酷迫害,
到“本省人”对“祖国军”的期盼和失望,再到“亚细亚孤儿”的悲情。全书有家有国
,以个人和家族的变迁,来折射时代和国家的大势走向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以人文的、
人道的史观,穿透被宏大话语总结、归纳的历史,从中还原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寻求其
中的意义和价值,这是《大江大海一九四九》一书的基本特点。在我多年的...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 莺歌放在铁轨上的百合。
一群年轻人来到山海关。
莺歌俯下身,将一株百合放在铁轨上。这是他在山海关火车站附近买的,15块钱。“一株百合是孤独的,我期待这一株能装饰锈黄的铁轨。”莺歌没跟其他人结伴,独自走着。走了一段路,他拿出海子的诗集,在铁轨上放声朗读。
这是一场纪念诗人海子的活动,2016年3月26日,30个80、90后的年轻人分别从北京、天津和吉林汇聚到华北平原秦皇岛山海关的一段废弃铁轨上。这一天,阳光灿烂,人影映在北方的土地上。
27年前的春天, 1989年3月25日清晨,诗人海子从北京昌平来到山海关,一直待到第二天,26日下午5时多,海子在秦皇岛龙家营至山海关间的铁道上卧轨。如今,这段铁轨已经废弃,但他卧轨的具体地点,仍是个谜。
八十年代底下的大学生,作家野夫曾说,那时他们充满了理想,和改造社会的热情,要奔向远方。
列车碾过,一个时代在隆隆的车声中远去。而诗人的赤子之心,火焰般的热情与力量却穿越时空,在与他一样的年轻人心中,成了诗。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以梦为马》
从山海关火车站乘汽车出发,到老龙家营火车站所在地将近3...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5 发信人: lingshu (沈殿霞),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我读梁羽生之《大唐游侠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3 22:06:36 2007), 转信
最上一回读梁羽生的小说可以追溯至大学时代,近六月时课已经不多了,周末的晚上室
友出去通宵,我泡了杯清茶,独自蜷在书桌前,一坐便是五六个小时,尤记得那本书是
大唐三部的首篇--《女帝奇英传》。
间中歇息时一时兴起,将msn上的名字改成《女帝》的回目,看一回改一回,约是改到
近终篇的时候,意外发现列表上竟出现了另一个以梁回目为名的小绿人。能想象出当时
我脸上诧异的神情吗?很多年以后,看黄小邪在《你的样子》中提到被人理解的惊喜,
遥想当年亮过的那次眼睛,不由也是会心一笑。
之后总惦念着要将大唐系列的后两部看完,怎知浑浑噩噩过了四五年,忙着读书或是糊
口,人亦是越发浮躁,终与当年美好的心愿渐行渐远。直到那天因《云海》又与人撞了
次墙角,听他说起《女帝》的后篇《大唐游侠传》,蓦地想起多年前未能实现的遗憾,
没多犹豫,当晚便冲去公司将整本书打印了回来。
《大唐》的开篇并不讨喜,最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南霁云和...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479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alpsky (sky),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再读桐华的《步步惊心》,解读一下若曦和众阿哥【转载】
关键字: 步步惊心,十四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0 12:31:43 2011, 美东)
转载自:http://hi.baidu.com/sallyru%C8%E3%C8%E3/blog/item/7ef1241302527438dd540107.html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
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
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
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
是十分活泼的场面,却隐含着惊心动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读的词:“重来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
依。……”
这样凄... 阅读全帖 |
|
n*******2 发帖数: 10103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alpsky (sky),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再读桐华的《步步惊心》,解读一下若曦和众阿哥【转载】
关键字: 步步惊心,十四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0 12:31:43 2011, 美东)
转载自:http://hi.baidu.com/sallyru%C8%E3%C8%E3/blog/item/7ef1241302527438dd540107.html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
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
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
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
是十分活泼的场面,却隐含着惊心动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读的词:“重来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
依。……”
这样凄... 阅读全帖 |
|
d********e 发帖数: 39903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alpsky (sky),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再读桐华的《步步惊心》,解读一下若曦和众阿哥【转载】
关键字: 步步惊心,十四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0 12:31:43 2011, 美东)
转载自:http://hi.baidu.com/sallyru%C8%E3%C8%E3/blog/item/7ef1241302527438dd540107.html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
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
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
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
是十分活泼的场面,却隐含着惊心动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读的词:“重来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
依。……”
这样凄... 阅读全帖 |
|
h*******e 发帖数: 5550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alpsky (sky),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再读桐华的《步步惊心》,解读一下若曦和众阿哥【转载】
关键字: 步步惊心,十四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八阿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20 12:31:43 2011, 美东)
转载自:http://hi.baidu.com/sallyru%C8%E3%C8%E3/blog/item/7ef1241302527438dd540107.html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
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
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
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
是十分活泼的场面,却隐含着惊心动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读的词:“重来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
依。……”
这样凄...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3373 | 10 有点长,但是很好看。
周启博:我的父亲周一良
(一)尴尬群体中的一个
父亲周一良二零零一年十月二十三日去世,享年八十八,当属高龄。遗憾的是他未能把
想说的话全部形诸文字。
父亲对子女随和,不象母亲有时不严自威。但他少与子女谈心。以我观察,他有两批较
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一是留学哈佛的“学友”,青年学子在异国共度寒窗,铸就友谊。
二是文化革命中因“反聂(元梓)”而同被关押殴打,和因“梁效”而同被禁闭整肃的
“难友”。学人罹难共度铁窗,遂成莫逆。我自己成年后很少与父亲深谈,直到年逾不
惑,发现自己青少年时是在谎言包围中渡过,才有意识地找父亲交流,并探索他这一代
知识分子的思想变革。
父亲是一个企业世家兼文化世家的长子,家教是忠恕之道和谨言慎行。少年青年时潜心
文史,所在学科前辈和同侪对他颇为看好。如果他能按自选方向走下去,学术上当有可
观成就。然而他生不逢时,在中年以后被社会环境压倒,奉领袖为神明,把改造思想以
达到领袖要求当作高于学术甚至家庭的终极目标。每当他未泯的人性和常识与领袖的方
针冲突,他都认为人性和常识是自己未改造好的表现,“改造思想”成为他永远追求也
永远达不到的目标,而...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11 一九六六年夏天,我小学毕业,却碰上取消升学考试,枯坐在家,静待分配。当时也有
一个消息曾激起小伙伴们的兴奋:郊县有一些质量上乘的学校,需动员一部分市区学生
去住宿就读。分配到我们那里的是上海县的莘庄中学和川沙县的高桥中学。男生看中这
一去向,是因为可以住宿,能远离父母束缚,有一种远走高飞的感觉。几个心野的同学
特别向往高桥中学地处海边,于是相互约定,要到海滩去过一种崭新的生活。当时北方
来的红卫兵刚刚到上海,他们搅动社会秩序,市面上出现一种越出常轨的激动气氛,只
要在公共汽车上发表演说,或者朗诵传单,司乘人员就不向他们收钱售票。我们利用这
一机会,在公共汽车上打快板、念传单,一路免费,既去了高桥,又去了莘庄。实地比
较的结果,好象还是莘庄中学好,因为那个学校从外面看去很雄伟,有一个高高耸立的
跳伞塔。到了文革第二年,这一消息却沉寂下来,再也不见提起。一九六七年夏天,新
成立的市革委会教育组终于想起还有一届小学毕业生没有分配,于是就按街道划块,三
下五除二,将几万名活蹦乱跳的小学生当成几万个没有生命的阿拉伯数字,很快就把它
们切块完毕,一个个塞进了住家附近的中学。我的那些儿时伙伴就这样被...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2 ☆─────────────────────────────────────☆
Psoliton (Psoliton) 于 (Mon Aug 8 08:57:17 2011, 美东) 提到:
在这个版看了很久的贴,学了不少。最近读杂阿含,感觉这段讲的比较透。请师兄们指
教。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
。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
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
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
。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
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
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
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
。见现...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3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肖郎
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初,我读到了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这本书的名字叫“第三帝国的
兴亡。”
这本书的作者是个美国的战地记者,他根据自已在二战时的所见所闻,和在战后获得的
大量纳粹德国的档案文件,写成了这本记叙了希特勒和他的法西斯帝国从开始,发展,
壮大,到最后二战失败,彻底灭亡全过程的纪实史书。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文革已经进行好几年了,但各种运动还是一个连着一个没有个尽头
,人们斗来斗去也没完没了,很多老百姓是早就厌烦透了,渴望能早日转入“四化建设
”,来改善生活,但文革却是丝毫没有象要结束的迹相。那时有着“副统帅”,“亲密
战友”头衔的林彪谋反不成,出逃而摔死在外蒙的事件也已经发生,人们虽然仍旧一如
既往地“响应”着伟大领袖的号召,“涌跃”地投入“批林批孔”和“尊法反儒”的运
动“高潮”,但是稍稍读过几本书的人心里都明白这事是何等的荒唐和无聊:因为林彪
和孔老夫子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两码事。很多人都是抱着
无奈,却冷眼里在看着这种如...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5 | 14 转载自:http://hi.baidu.com/sallyru%C8%E3%C8%E3/blog/item/7ef1241302527438dd540107.html
十四阿哥篇
十四阿哥胤祯是我一直忽略的一个人物,尽管小说中多次有精彩的描写,尽管这个人物
光华四射,灼人双目,但我始终认为,他与若曦的命运只能是一对平行线,不可能发生
交集,直到小说的最后篇章,我才惊得猛吸一口气:原来,十四对若曦一直是情根深种
啊!
初次相见,年幼的若曦坐在亭中的石凳上读宋词,顽皮的十阿哥跑去捉弄若曦,本
是十分活泼的场面,却隐含着惊心动魄的暗喻,且看若曦读的词:“重来阊门万事非,
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
依。……”
这样凄绝的词,从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儿口中读出来,本就让人心惊,又适逢她与十
四阿哥的初次会面,看完了这二人的结局,当我再次重温这一段的时候,才突然发觉,
这一铺垫竟是这样触目惊心,第一次感到,作者笔底竟有些曹公的“草蛇灰线”之文风。
十阿哥的寿宴上,若曦为了看清楚将来的雍正,将半个身子探出窗去,这一不雅的
情景恰被回过头的十四“逮了个正着...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2 | 15 宿舍里的七个恐怖故事
(一) 老大的苹果
老大是大连人,一身腱子肉。说起话来铿锵有力,极为豪爽。
老大家里承包着一个大果园,在瓦房店。听说面山背海,景色非常不错。可惜我们
从来没有去过,这不能不算我大学时代的一个遗憾。有一年十一放假,不知为什么老大
竟然从家里带了一百多斤苹果到学校。苹果是用当时民工很时兴的编子袋装着,往床下
放时竟然快把整床下面给占满了。我们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大往床下塞着那袋庞然大物,
老大弄好以后用毛巾用力擦着脸上的汗。
他爹个腿,门口守卫硬是不让我进学校,不拿学生证他还真以为我是民工呀。
他爹个腿,是老大的口头禅,老大说相当于我们口中的“我KAO”。老大擦完了汗,
就拿起了他桌上的大水碗。老大喝水极有特色,左手叉腰,右手拿起那快有一扎大的水
碗。一扬脖不管里面多少水都是一口喝光。喝完了水,老大一抿嘴大喝了一声,走!逮
饭去(大连话:吃饭去)!我们几个都张着嘴,老大,不是吃苹果吗?
他爹个腿!老大极不情愿地从床上又拖出那个编子口袋。袋口用线缠着,他好不容
易解开了,然后从里面拿出七个苹果。挨个扔到我们床上,他爹个腿,不能再给了。走,
逮饭去!
后来,我们终于知... 阅读全帖 |
|
D**W 发帖数: 253 | 16 学中文对在美国的小朋友来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可不学,父母心里这一坎儿
过不去不说,对孩子今后好像也是个损失,白白失去了一项优势。但就算开发智力也得
寓教于乐,妈妈实在是花了不少功夫找能吸引小朋友的教材读本。“四五快读”算是不
错的一套,主要是因为它注重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而不是简单地由简入繁地识
字。但即使是这样,课本里提供的句子段落也太有限,而且动不动就是“爱学习,爱学
生字”之类的句型,实在有点倒胃口。现在两册读完了,但如果不巩固,肯定是要忘的
。再反反复复读教材里的文字不要说儿子不干,连老师我也要烦了。怎么办?相应的辅
助教材哪里找?找了几本儿童杂志,生字太多,读不下去;从前买的婴儿读物还在,当
时没怎么用,现在翻出来倒是和他们的识字量相当,但用字跟“四五快读”里的字的重
叠率还是不够高,儿子读起来还是费点劲。情急之下,只好自力更生自己写了,于是有
了下面的几段。不能说没有生字,但只要生字率在10%以下,有妈妈在旁边帮忙,读书
的乐趣就不会受影响。当时儿子开始读英文书,从 Dr. Seuss 系列起步,就是这么干
的。每天读一、两段,喜欢的多读几遍,不喜欢的就跳...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17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法”。不
过这样说对于青年读者似乎毫无用处。如果详细而具体地讲,那便非写一部很长的“读
书自传”不可。
我另外也感到一个困难:我究竟对谁说“读书方法”呢?我现在姑且假定我的读书是有
志于研究中国文史之学的青年朋友,和四十年前的我差不多,即正想走上独立治学...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Esquimau (雪门院),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4 17:41:25 2012, 美东)
老文章了,有人转过没?
余英时:怎样读中国书
读书方法因人而异、因目的而异、因学科而异、因书而异……所以读书方法是很不容易
写的题目。而且一提到“读书方法”,好像便给人一种印象,以为读书有一定的方法,
只要依之而行,便可读通一切的书。这是会发生误导作用的。《开卷》专刊以“我的读
书方法”辟为专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作法。因为读书方法确是每个人都不一样。
但是我在构思这篇短文时,还是不免踌躇,因为我从来没有系统地考虑过:我这几十年
究竟是用哪些方法来读书的。现在回想起来,我似乎变换过很多次的读书方法,这和我
自己的思想变迁以及时代思潮的影响都有关系。但是所谓“方法的变换”并不是有了新
的方法便抛弃了旧的方法,而是方法增多了,不同的方法在不同的研读对象上可以交互
为用。我以前提出过:“史无定法”的观念,我现在也可以扩大为“读书无定...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9 2015年5月14日,我在一个知青微信群里看见了朱克家先生的一段留言——
“当年我也算是一个知青典型,这几年也参加了一些活动,其中有邢燕子,侯隽,
董加耕,薛喜梅等当年著名人物,他们中不少人都对知青运动持肯定态度。有些人会问
我,我不会口是心非,虽然我是自愿的,但对69年之后的知青运动是否定的。其实不用
多深的道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包括更左的朝鲜,将正在上学读书的学生,停
课搞运动,然后无奈地将学生送去边疆,农场,农村。69届只是小学刚毕业,53年出生
只有16岁,一片红,意味着没有选择,真正有点知识的是高中66,67届,比例很少。我
所在的傣族与僾伲村寨,另外,李建伟在的地方更原始,到公社需爬7个小时山路,无
论再苦,我们并无怨言。但是,错就是错,因为不是几个人,而是近二千万人,不少国
家都没有这么多人。”
不仅是我,一些知青朋友对这段留言都认为作为当年一个被捧红的“知青典型”,
到了今天能够说出这番话,值得肯定!
一、无法原谅的昨天
1、无法原谅的难度在于敢不敢自我否定
朱克家,这三个字对于当今的年青人是陌生的,但对于经历了“文革”期间上山下
乡的知青们是熟悉的。
朱克家,... 阅读全帖 |
|
s*****j 发帖数: 6435 | 20 我读长征 --- 综述类 II
---------------------------------------------------------------------
<<爷爷率红军走过—毛新宇话长征>> (<<爷爷>>) 毛新宇 华文出版社 2006.
本不想谈这本书, 但由于作者的关系, 还是谈一谈吧. 我借来这本书看时, 也没指望
这会是本好书. 看完之后真是感慨万千呀(下面说为什么).
全书以”八”为尊, 分为”长征中的八次激战”, “长征中的八次会议”等等 (一般来
说, 这样来写长征故事是水平不够的表现). 整本书没有什么新鲜观点, 属于常规作品
. 太祖孙写得还是很有感情的, 虽然丰富得有点过分. 比如写泸定桥, 战斗结束后,
刘伯承在桥上视察时曾经跺过几脚, 感慨”我们胜利了”. 这个杨成武和聂容臻的回忆
录里都有记述. 到了太祖孙这, 改成了”( 刘伯承)摸着粘着勇士们的皮肉的铁索栏杆
..” , 读得我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当然太祖孙怀念爷爷的心情还是可以理解的.
再往下读, 到了遵义会议那段, 读出问题来了. 怎么觉得文笔好...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1232 | 21 贴一篇王安忆的《骄傲的皮匠》
(一)
倘若要说明这块方寸之地为什么属于小皮匠,大约就要涉及这近代城市的发展史了,具
体地说来,且又是一些个别的人和事。最初时候,这片地方还是在城市的近郊,外国人
在这里开了墓园,本地人称“外国坟山”。四周就有了一些鲜花店,蜡烛店,还有出售
木雕和石刻的十字架、小天使、耶稣圣母像等等装饰墓地的用物。后来,墓园的边缘,
那些连接田地的地方,被开辟出来埋葬中国人,墓园扩大了,周遭就有了中国殡葬习俗
的店铺:香烛、纸扎、寿衣、锡箔、中国样式的棺椁。再后来,墓园越延越广,最深远
处,其实已成荒冢。终于有一天,工部局征下地皮,准备建住宅区。第一要务清理墓地
,也就是本地人说的“坟山”。先在报纸上等了七天启事,让中国人来迁坟,无人认领
的墓便拾骨平地,一总焚烧,只留下外国人的墓地,用围墙圈起来。这样,周遭的殡葬
业便不驱自散了。等这片地方建起几条弄堂和一排洋房,初具街区规模,就又有一些当
年的旧业主回来,不过都转了行。有的摆水果摊,有的是馄饨挑,还有的做了看弄堂的
人。其中有一个浦东人,原来是卖锡箔的,现在骑了脚踏车,车后面坐一个蒲包,包里
面是河鲜鱼虾,挨家挨户兜售...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511 | 22 读《西方哲学史》(上)
我想还是应该来谈一谈罗素这个人,因为理解他的思想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他的个人。
当然,只限于为了理解他的哲学,至于他的私生活,那是狗仔队关心的事。
而且还是我感兴趣的并且是我知道的,这方面的书有一些,我读的的非常有限,主要是
他的自传。
首先得提到他的家庭,因为现在的心理学认为:人成年前所受到的教育,周围的环境是
有决定意义的。
罗素出身在一个政治世家,父母早亡,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他的祖父曾经两次出任
英国首相,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像这样出自于显赫家庭的大哲学家我只知
道他。如果你印象不够深的话,可以认为他是出生在现在美国总统的家里,因为那时候
的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
他在自传中说道,他的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就来源于他的祖母。我想,他一生对政治,
对社会活动具有高度的热情,这起码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曾经认
真考虑过从政,这即是家族的传统,又是家人的希望,但实在抵挡不了哲学对他的引诱
,有些内疚。
不过想象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家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从他的自传看来,他的长辈都有些奇特,...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3195 | 23 1、about初夜年龄
在我的拷问下(我经常好奇地拷问他这个那个……汗~),他大爆料外国人的初夜
故事~~听起来他们真的尝试得比较早。可是看看论坛里许多帖子,也就知道中国人也不
晚啊,还有社会上频频传出的少女怀孕堕胎事件,觉得这事咱们国人还真是愿意和国际
接轨啊……
BF也是个80后,虽然眼看就要30了,哈哈。他初夜是17岁。我惊呼:这么早!我指
责他说,你那么小懂什么呀,怎么能这么轻易就把自己交出去。
他回答:轻易?不不不,她当时是我的女朋友。
也许在老外眼中,轻易与否跟年龄无关,如果在Party上喝醉了乱搞,确实是轻易
的。据他说,男生都差不多是他那个年龄尝试第一次。女孩子就更早一些,提前到15岁
左右。(难以接受ing~)
他们都懂得使用保护措施,甚至家长知道他们在约会之后,都会提醒一句。因为…
…他们家长也是那么过来的。
我真的觉得这样不好。可是看看他以及周围的外国朋友,现在都婚恋观正常,收入
稳定,人品良好。于是,我也说不出这样有什么不好了,毕竟他们并没有因此堕落。反
观中国,倒是非常值得深思。那些在中学时代受到抑制的青少年,往往在大学时期突然
放纵,耽误了大好前程。
2、a...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511 | 24 读《西方哲学史》(三)(上)
我想还是应该来谈一谈罗素这个人,因为理解他的思想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他的个人。
当然,只限于为了理解他的哲学,至于他的私生活,那是狗仔队关心的事。
而且还是我感兴趣的并且是我知道的,这方面的书有一些,我读的的非常有限,主要是
他的自传。
首先得提到他的家庭,因为现在的心理学认为:人成年前所受到的教育,周围的环境是
有决定意义的。
罗素出身在一个政治世家,父母早亡,是由祖父母抚养长大的。他的祖父曾经两次出任
英国首相,所以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官二代,像这样出自于显赫家庭的大哲学家我只知
道他。如果你印象不够深的话,可以认为他是出生在现在美国总统的家里,因为那时候
的英国是世界第一强国。
他在自传中说道,他的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就来源于他的祖母。我想,他一生对政治,
对社会活动具有高度的热情,这起码是主要的原因之一。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曾经认
真考虑过从政,这即是家族的传统,又是家人的希望,但实在抵挡不了哲学对他的引诱
,有些内疚。
不过想象他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政治家倒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
从他的自传看来,他的长辈...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324 | 25 http://business.sohu.com/20121113/n357503672.shtml
原标题 [女子读商学院两年换四任男友 获4套豪宅2辆豪车]
核心提示:
据商学院EMBA班的L先生介绍,不到两年时间,班上的M小姐已经在商学院中走马灯
似的换了四任男友,有中年富豪大叔,也有富二代小正太。其收获也颇丰:两台百万以
上的豪车,包括中信红树湾、中旅国际公馆、香榭丽花园、水榭花都在内的四套豪宅,
以及三家投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光大银行2.59-0.02-0.77%
浦发银行7.49-0.14-1.83%
招商银行10.06-0.20-1.95%
资几百万元的美容院生意。
原标题:商学院同学间的那点事
如果不是王石意外的恋曲,对商学院的关注也不会如此迅速从精英阶层传至坊间。
阳春白雪般的商学院也被网友调侃为“邂逅富豪福地”。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商学院中富豪、明星扎堆吗?中国式EMBA(高级管理人员
工商管理硕士)显然与中国做生意的方式有关。连日来,记者深入采访了分别就读长江
、中欧、北大等知名商学院EMBA班的多位精英人士,了解商学院其中神秘的人际生态环
境。对于记者的疑问...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neStory 俱乐部 】
发信人: MMJJ2008 (Adda),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读《杜甫诗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3 16:17:43 2010, 美东)
1
2010-03-12 20:55
写这个题目我很纠结,因为一直没弄清楚到底是喜欢杜老头还是不喜欢。
不过不管喜欢不喜欢,我读他的诗的次数竟然要超过读别人的。
我手上这本选集不算厚也不算薄,是按创作年代编排的。选诗者显然是经历过特殊年代
的,他在选到律诗时说,这些诗虽然没有三吏三别通俗而思想性好,但律诗需要一定文
化修养才能理解其美妙,不能不选。可见特殊年代实在是扭曲审美观啊。
其实我不太喜欢做选集的做法——我希望一本集子能尽量收录一个诗人的所有作品,何
必令有遗珠?何必使选诗者的审美影响到读者?不过话虽如此,我倒是只买过青莲和黄
景仁的全集。
就如这本杜诗选,如果选者只选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东西,那这本书就无甚可观了。正如
我在前面说过的,我对这些所谓“诗”的感觉如果没有100%的厌恶,至少也有90%的厌
恶度。
杜诗真正好的,就是律诗。
2... 阅读全帖 |
|
m******s 发帖数: 665 | 27 如果不是王石意外的恋曲,对商学院的关注也不会如此迅速从精英阶层传至坊间。阳春白雪般的商学院也被网友调侃为“邂逅富豪福地”。
在商学院里到底学什么?商学院中富豪、明星扎堆吗?中国式EMBA(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显然与中国做生意的方式有关。连日来,记者深入采访了分别就读长江、中欧、北大等知名商学院EMBA班的多位精英人士,了解商学院其中神秘的人际生态环境。对于记者的疑问,这些不愿意透露自己真实姓名的EMBA 学员们回答:“别逗了,读EMBA实际是去混‘圈子’。”
普通公众也许会惊呼动辄五六十万元的学费,其实这个小圈子里的学员们却极少抱怨学费高。同学,是一种特别好用的资源。读EMBA的“成功人士”们,更希望用两年的时间,让自己过去20年得到的资源得到一次重组、扩大,甚至化学的巨变。广种人脉,的确是学员就读EMBA的收获,但并不是唯一收获。
学费,
不是问题,上哪个商学院才是问题
“一位著名企业家告诉我们平常他爱登登小山,最近我才明白这些年他只是在等小三。”L先生打开手机微信,EMBA班的QQ群和微信群里,最近最火的就是王石的段子以及范冰冰要来读商学院的传闻,他们互相调侃着是不是要为范冰... 阅读全帖 |
|
D**W 发帖数: 253 | 28 学中文对在美国的小朋友来说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事儿。可不学,父母心里这一坎儿
过不去不说,对孩子今后好像也是个损失,白白失去了一项优势。但就算开发智力也得
寓教于乐,妈妈实在是花了不少功夫找能吸引小朋友的教材读本。“四五快读”算是不
错的一套,主要是因为它注重在阅读中寻找乐趣和成就感,而不是简单地由简入繁地识
字。但即使是这样,课本里提供的句子段落也太有限,而且动不动就是“爱学习,爱学
生字”之类的句型,实在有点倒胃口。现在两册读完了,但如果不巩固,肯定是要忘的
。再反反复复读教材里的文字不要说儿子不干,连老师我也要烦了。怎么办?相应的辅
助教材哪里找?找了几本儿童杂志,生字太多,读不下去;从前买的婴儿读物还在,当
时没怎么用,现在翻出来倒是和他们的识字量相当,但用字跟“四五快读”里的字的重
叠率还是不够高,儿子读起来还是费点劲。情急之下,只好自力更生自己写了,于是有
了下面的几段。不能说没有生字,但只要生字率在10%以下,有妈妈在旁边帮忙,读书
的乐趣就不会受影响。当时儿子开始读英文书,从 Dr. Seuss 系列起步,就是这么干
的。每天读一、两段,喜欢的多读几遍,不喜欢的就跳...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389 | 29 自序
—— 题《莽苍苍斋诗卷》
秋花漫楚岗,一雁起沅湘。
云涌邀折翼,渊深候引吭。
扁舟鱼龙语,杯酒莫邪光。
忽梦奇男子,蘼芜随梦长。
一
第一次听说谭嗣同的名字,大约是在中学的历史课上。那时我对戊戌变法到底要干什么
,六君子中那五个是谁等等,都一概敷衍着乱背,眼睛只在扫过“我自横刀向天笑,去
留肝胆两昆仑”这两句诗时,小小被灼了一下,从此就记住了谭嗣同这个人。但对于他
生死以之的事业,却仍旧漠不关心。后来我又听说,这两句诗也是他去世后被康、梁改
过的,谭君的原作是“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功罪后人论”。
假如改诗的说法是真的,那么我便对他一无所知了。
这种一无所知又似曾相识的状态保持了近二十年。有一天我在答疑室里读《清词三百首
》,正看到清末,龚自珍之后,诸派皆如虫鸣衰草。苏辙倘在,大约又会来一句“此真
亡国之声也”吧?于是又出了陈廷焯辈,穷极无聊之下,把前人词当作政治谜语从新解
读一番,读出了忠君爱民的深意,便感叹世风不古,今人已不再把跑步进入原始社会作
为自己的治世之梦云云。
忽然有一首词叫我眼前一亮——那是首《望海潮》的词牌,附题“自题小照”:
曾经沧海,又来沙漠,四千里外关河...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511 | 30 读史有感(慕容垂)
“後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396年6月2日),字道明,原名慕容霸,字道業,一說字
叔仁,鮮卑名阿六敦,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鮮卑族人。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前燕
文明帝慕容皝的第五子。在前燕時屢有戰功,更加曾擊退東晉桓溫的北伐軍。然而因為
受到當政的慕容評排擠而被逼出走前秦,但很受前秦君主苻堅的寵信。淝水之戰後慕容
垂乘時而起,復建燕國,建立後燕,後又滅了同為慕容氏所建的西燕。參合陂之戰戰敗
後率軍再攻北魏,在期間發病病重,並在退軍時去世。”《维基百科》
要说慕容垂,就得提到他的哥哥慕容恪,这可绝对是个人物。不但自己打仗(历史上最
著名的将领之一)从未败过,而且在他主政前间,前燕就未吃过败仗,在那个战争不停
的年代,可称为奇迹。慕容垂比他就要差一些,虽然自己身经百战也未吃过败仗(有时
是先败后胜,总之是胜),但是,作为後燕的开国君主,手下将领在參合陂大败,他不
能说没有责任。
其实最大的区别在于哥哥是一个罕见的良相,懂得怎么处理君主关系,知人善用,为人
沉稳(他经历曲折,慕容垂则是少年就得名所以难免自恃其高... 阅读全帖 |
|
b****z 发帖数: 4485 | 31 2009年的这个时候,我对JD(Juris Doctor,法学博士)这个学位还感觉到非常陌生,
只依稀知道无论在美国还是中国,这个学位的含金量都很高。而如今,我已经在美国念
了一年的法学博士课程。想一想,这真是一段出人意料的奇妙经历。那我为什么会选择
读法学博士这条路呢?在法学院这一年里我又经历了哪些事儿呢?容我慢慢道来。
一波三折申请路
2009年,我正在芝加哥大学读国际关系的硕士,当时对JD的了解仅限于概念性的认识。
由于我特别喜欢芝加哥大学法学院的De’Angelo Law Libary,便经常去那儿看书,一
来二去便认识了在法学院读LLM(Master of Law法学硕士)和JD的中国同学,从他们那
里我开始慢慢了解JD的学习内容和职业前景。当时我感觉这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很具有挑
战性,而且职业前景相当光明,于是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深深的向往。
然而,由于我之前完全没有学习法学的经历,所以并不确定自己到底是不是适合这个专
业。于是,我决定在芝加哥大学选修一门法律课——公司法,先接触一下这个学科。这
门课开启了我的法律学习生涯的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case st... 阅读全帖 |
|
t**x 发帖数: 20965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dlife 讨论区 】
发信人: perfectcat (perfectcat), 信区: Midlife
标 题: 年少不懂林教头,读懂已是中年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3 02:38:27 2018, 美东)
中国人有句俗语:“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
年少气盛读水浒,总喜欢那些血气方刚的英雄:武松、鲁达、李逵......
快意恩仇,以为这样的人生才精彩。
而谈到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除了一开始被他的名号唬住,心里头总有些不待见,就这
么一个“怂人”也能称之为英雄?
直到而立之年才发现,绝大多数的我们,都活成了林冲的模样。
“少不读水浒”,并不是说年轻人不适合读这部名著,而是因为有些事情你不曾到了一
定年纪亲身经历,永远也不会明白。
人到中年,无非一个字——“怂”。
“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
林冲一出场就是一位中年大叔,所以我们并没有看过这位八十万禁军教头年轻时候的风
采。
但是,从他闲暇时光能够携美眷逛街、陪好友喝酒可以看出,即便这个男人算不上功成
名就,也称得上事业有成、家庭美满了。
可惜... 阅读全帖 |
|
b***i 发帖数: 10018 | 33 ☆─────────────────────────────────────☆
AiUWa (Nemo妈) 于 (Tue Feb 28 14:53:48 2012, 美东) 提到:
上个礼拜左glute痛,休息。养了2天没感觉了。去跑步,左膝盖痛,决定休息一个礼拜
,其实才一天后就不痛了。但是我是小心出名的,所以继续养着。
书其实还没看完。看到一半的地方吧。
一些完全没有organize好的想法。
1. 在还没看书之前,测了一下平时easy long run的心跳。136-146之间。然后看书知
道怎么算MATHR.发现我如果take on LHR training的话。心跳要保持在134-144之间。
所以自己最舒服状态跑步差不多就是他建议的那样了。但是想想次次出门跑步都要像
easy long run的pace.没有speedwork,tempo, 难道不会很boring么?
2. 他说在build up aerobic base之前,任何anaerobic运动都会有坏影响。这点非常
turn me off.
3. 作者说用MAF办法,并且配合良好的饮食,压力控制好之类。...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511 | 34 母亲的故事(读信)
母亲有一个习惯,她写的有些信是要我读的。当然,我有些兴趣缺缺,那些道理我早就
听她讲过,有的还不止一遍。不过就我的看法,她挺能写的,起码是简明扼要,一句是
一句,逻辑关系清清楚楚。由于她总是说我写东西废话多多,我曾经想过挑毛病,但那
的确是有些办不到。
我现在想来,那是因为没有网络,她也就只能有我这一个忠实的读者,还是一个不怎么
情愿的读者,运气不怎么好。
首先她的字很有特点,大而很有力,不怎么像女性写的。不管笔画的多少,字都是一般
大,从不潦草,一笔一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我后来看过魏碑,我估计她年轻的时候练
过那玩意,那时候既没有电视,又没有网络,大概人就只能靠这来消遣。不过她一生都
是一个教师,写板书是基本功,过去是很讲究这个的。
这是她经常批评我的一点:
“你看你那个字,人家就会说你是一个不认真的人,字是能反映人的。不能笔画一少字
就变小,你得平等对待,就像你在家里最小,我能不能对你就不重视呢?写字要放开,
人家就会认为你是一个胸襟开阔的人。”
她永远是大道理连篇,写字怎么能和平等有什么关联。她没有能看到将来科...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8775 | 35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读圣经 掌握正确的读经方法是正确理解圣经的重要前提。圣经是一本很厚的书,内容丰富,如
果任人随意解释,断章取义的话,你可以得出任何你想要的结论。有人虽然读经很久,
但由于没有正确的方法,往往认为圣经到处是矛盾。但其实只要遵循正确的方法,这些
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以下内容来自于https://bible.org/series/bibliology-and-hermeneutics,第十节。
(我认为很好,在这里转述一下。但出于现实考虑,我把课程的顺序重排了一下,英文
好的人可去看课程视频。)这里面提到的读经的办法非常复杂,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个当
一个标尺,虽然做不到,但可以尽量做。里面最重要的是如何解读圣经(解经),如何
避免常见的解经的错误。
如何解经呢?
我们先看一下宗教改革时期的神学家John Calvin的一句话:
It is the first business of an interpreter to let the author say what he
does say, instead of attributing to him what we think he ought to ...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36 ☆─────────────────────────────────────☆
lixiaoyao (逍遥公子) 于 (Sun Nov 14 06:26:24 1999) 提到:
中华佛教论坛
开卷有异--读南怀谨的《如何修证佛法》
老书呆子
此书题目十分诱人,又冠以“中国神秘文化研究丛书”,更让我心动,于是花14元人民币
买了一本,兴冲冲把家还;有诗为证:
“生死大迷解不开,指路明灯请回来;
我佛如来慈悲大,从今度化老书呆。”
翻过目录,是编者的话(台湾老古文化事业公司编辑室),其中(四)说“本书最大的特
点是:对于修持路上的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觉的错误,都一一点破。”
太好了!佛法者,无上正等正觉之宇宙大真理,又谓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译究竟圆满
的智慧,岂能犯错误!
读!刚读就发现上当了!书中充斥了“迷惑、歧路,以及不自觉的错误”!
唉,还是由老书呆给一一点破吧。
在第三页写道“其实,假如你真能做到天天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即使你没有道,别人也认
为你有道,皈依弟子也都来了。”这一段是接前面说打坐的,看来南氏没有好好地打坐,
老书呆问了问出家的师兄大德,他说这纯粹是没有常识...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37 ☆─────────────────────────────────────☆
jjseven (大杂院) 于 (Tue May 31 12:34:40 2011, 美东) 提到:
从去年开始到今天,读完了三遍高阳的《慈禧全传》。其实年轻的时候(大概20年
前?)就接触过这套书,是友谊出版社出版的,明黄色的封面。先读第一本《慈禧前传
》,主要是讲辛酉政变,写的十分精彩,情节环环相扣,推动很快,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但往后看,或许是年龄还小的原因,觉得逐渐无聊起来,就放下了。去年重新开始,
发现原来觉得精彩的部分依然精彩,原来觉得无聊的部分别有一番意境,不知不觉就看
完了。但这部书实在是年度跨度太大,人物众多,关系纷繁复杂,看完一遍仍然意犹未
尽,又在短时间内复习了两遍,并辅助性的阅读了不少相关书籍,终于有了些感觉,有
不吐不快之意。
第一,关于本书。该书名为慈禧全传,却是写尽了晚清五十年,是一部绝对的史诗
性巨著,堪称中文历史小说的翘楚。这部作品最抓人的地方在于叙事的真实性。高阳虽
然著作等身,但遍观其作品,显然晚清才是他最熟悉的一段历史。这段历史距离现代不
远...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1022 | 38 ☆─────────────────────────────────────☆
doubao (windflower) 于 (Sat Jan 22 22:44:58 2011, 美东) 提到:
汉字已经认识了大概1,500左右的时候,继续增加识字量,每天应该花多少时间学中文?
多谢
☆─────────────────────────────────────☆
northbeach (Oops) 于 (Sat Jan 22 23:18:27 2011, 美东) 提到:
我太葱白你了,偶像啊。你是咋教的?
我其实没有资格给你意见,因为我的孩子才认识两百多字而已。不过,我觉得你不用再
让孩子认字了,应该每天让孩子念一会儿中文书。你孩子认识1,500字,读书没有任何
问题了,应该在阅读中巩固。
☆─────────────────────────────────────☆
doubao (windflower) 于 (Sat Jan 22 23:25:13 2011, 美东) 提到:
没啥特殊方法,就是每天坚持40分钟左右中文学习。
但是,我发现识字量过1,50...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15642 | 39 2.布书不是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读后
最近小儿在吃书的基础上新添一爱好,就是翻书,特别是纸板书,翻来翻去玩个不停。
小熊宝宝这样的铜版纸书禁不起这样蹂躏,我就把当当上买的几本中文布书翻出来玩。
谁知道这些布书不是抄袭就是模仿英文布书的创意,连中文都懒得印,直接上英文。中
国的小猪都发出了oink oink 的叫声,我不禁感慨国内双语教学真是无处不在!└(^o^
)┘
说布书不是书,这是我的观察,因为发现娃儿玩布书的方式和玩其他玩具的方式都一样
,就是啃。我本指望他啃的时候会顺便看一眼……所以各位如果还没买布书的,甭费劲
了,直接买玩具吧。估计等娃不啃了,也就可以看纸板书了,选择多得多。
顺便贴一段最近读一本中文育儿书的心得,《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电子版网上很好找
。 之前看很多人推荐这本书,我不以为然,因为觉得标题太抓马,但是最近略读了几
本国产育儿书,才发现这本质量的确比较高,值得一读。
本书作者是北师大的教育硕士,培养自己的孩子很用心,也经常给别的孩子家长做辅导
,经验很丰富。这本书主要讨论她自己的育儿经验,也讨论了一些她见到的案例。全文
二十万字左右,不长,也不难读。
本书共... 阅读全帖 |
|
m*********u 发帖数: 1491 | 40 我们党的反腐力度,读遍二十四史,没有像现在这么强的。这种力度绝对是不见史册的
,但反过来说,腐败程度也是严重的。
谈古道今,纵横捭阖。
让我们跟随思想的脚步,听大家娓娓道来……
从今日起,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推出“聆听思想的声音”系列访谈。我们将以口述实录
的方式,记录一位位中外大家谈人生、谈历史、谈文化、谈反腐。他们的精彩人生与独
到见解,必将带给我们丰富思考和深刻启迪。
聆听思想的声音,感受思想的力量。
著名作家二月河访谈录:现在的反腐力度 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
题记:2014年7月2日,在河南省南阳市一个爬满青藤的安静院落,我们见到了因“落霞
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而为海内外熟知的作家二月
河。近几年来,二月河因其对反腐败的论述不断出现在公众视野。通过两天的专访,二
月河讲述了一位作家丰富艰辛的创作历程、一位历史研究者对当代政治生活的观察与思
考以及一位文化传播者对于文化、教育的热忱与见解。从参军入伍、弃武从文、研究红
学,到文学创作、建言反腐……整个访谈都闪耀着二月河先生的人生智慧和历史洞见,
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人文情怀。
我想... 阅读全帖 |
|
z*m 发帖数: 3227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zlm (We will prevail),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 段振豪妻子专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7 23:16:52 2011, 美东)
访问曹女士之前,和她通电话约定时间,电话里面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清脆
。在网上看到她说自己几乎从来不发脾气骂人,我觉得难以置信,抛开她最近的经历不
说,哪怕任何一个普通中年人,孩子,事业,家庭,琐碎的人生里,要面对多少不如意
,谁能保证自己没有着急上火失控的时候。可是见到曹女士本人后,我相信了。我们约
在她家见面,美国很典型的独栋小楼,前后有花园,花木繁盛,小区很安静,年头似乎
也颇新,曹女士来给我们开门,清瘦,短发,很得体的淡妆,运动服牛仔裤,举止从容
,言谈温和,声音跟电话里一样,年轻,清脆。室内装修得很大方,青花瓷落地大花瓶
,西式家具。所有这一切连同曹女士本人,都像是从某个旅美华人的美国梦里面跳出来
的,大方雅致,决不豪奢但是舒适得体。
从哪里开始?
曹女士和段先生的故...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42 访问曹女士之前,和她通电话约定时间,电话里面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清脆。在网上看到她说自己几乎从来不发脾气骂人,我觉得难以置信,抛开她最近的经历不说,哪怕任何一个普通中年人,孩子,事业,家庭,琐碎的人生里,要面对多少不如意,谁能保证自己没有着急上火失控的时候。可是见到曹女士本人后,我相信了。我们约在她家见面,美国很典型的独栋小楼,前后有花园,花木繁盛,小区很安静,年头似乎也颇新,曹女士来给我们开门,清瘦,短发,很得体的淡妆,运动服牛仔裤,举止从容,言谈温和,声音跟电话里一样,年轻,清脆。室内装修得很大方,青花瓷落地大花瓶,西式家具。所有这一切连同曹女士本人,都像是从某个旅美华人的美国梦里面跳出来的,大方雅致,决不豪奢但是舒适得体。
从哪里开始?
曹女士和段先生的故事是20多年前在北京开始的,那时候曹女士还在读大学本科,段先生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读研究生,经别人介绍认识,很快就恋爱了, “我们学校伙食好,他常常到我们那里吃饭,饭后一起散步”。“他那时候就跟别人不同,不是一味的书呆子,很有想法,有上进心,我喜欢有上进心的人”。令人唏嘘的是,当谈到段十多年后决定只身回国的时候,曹女士再次提到段...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萧轶
自特朗普上月入主白宫后,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等一批经典的反乌托邦小说在
美国以及其他国家销量骤升。有报道与评论认为,那些小说里对极权主义政权的扭曲与
种种管控的描绘,与特朗普总统及其助手的错误陈述、夸大其词、恶言恶语之间,似乎
令广大读者看到了荒诞的对应关系。按照自由派人士的观点,特朗普为了反击主流新闻
媒体上关于本届政府的批评报道,动辄使用“假新闻”(fake news)和“另一种事实”(
alternative facts)的标签,似乎让人不由地想到了奥威尔所谓的“新话”——这是一
种经过严格管制的语言,独立思想和非正统的政治理念在其中遭到剿灭,因为它们威胁
到“老大哥”和“党”的统治。但另一方面,许多保守派的特朗普支持者认为,自由主
义的“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规范似乎是另一种“新话”,它们在美国
社会做得太过,像特朗普这样的人就不应该受到那么多的束缚,而是更坦率地说出自己
的心中所想。
当然,在实行权力垄断的国家,比如中国和2011年前军事统治下的缅甸,向来有将现实
政治与奥威尔的小说加以比较的习惯,这或许多少解释了最近出版的由学者... 阅读全帖 |
|
z*m 发帖数: 3227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zlm (We will prevail),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 段振豪妻子专访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7 23:16:52 2011, 美东)
访问曹女士之前,和她通电话约定时间,电话里面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清脆
。在网上看到她说自己几乎从来不发脾气骂人,我觉得难以置信,抛开她最近的经历不
说,哪怕任何一个普通中年人,孩子,事业,家庭,琐碎的人生里,要面对多少不如意
,谁能保证自己没有着急上火失控的时候。可是见到曹女士本人后,我相信了。我们约
在她家见面,美国很典型的独栋小楼,前后有花园,花木繁盛,小区很安静,年头似乎
也颇新,曹女士来给我们开门,清瘦,短发,很得体的淡妆,运动服牛仔裤,举止从容
,言谈温和,声音跟电话里一样,年轻,清脆。室内装修得很大方,青花瓷落地大花瓶
,西式家具。所有这一切连同曹女士本人,都像是从某个旅美华人的美国梦里面跳出来
的,大方雅致,决不豪奢但是舒适得体。
从哪里开始?
曹女士和段先生的故...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8702 | 45 无论是“大下访”,“上访无罪推定”,“大建公租房”,还是”24小时交巡警平台"
,以及经济上从“两头在外”变成“一头在内一头在外”,都是对邓小平改开理论的进
一步完善。事实上,薄熙来搞的这一套,虽然并不是毛泽东时代的路线,更接近于“市
场社会主义”;但是从效果上而言,的确缓解了社会矛盾,特别是官民矛盾,得到那么
多群众以及左派的支持也就不足为奇了。
但是很明显,重庆的改革越是靠拢群众,就必然越是导致官僚、特别是右派买办先富官
僚的忌恨和恐惧。看看下面这段当年的采访,就不难看出为什么27亿要给重庆扣上文革
的大帽子。
“张轩:当然有一个执政理念的问题,只有真正的重视这个问题才会去认真的对待。过
去讲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是工人农民。问个问题,我们的工人得到实惠没有?我们的农民
得到实惠没有?改革中他们是不是真正的受益者?如果工农不支持我们,那么谁是我们
执政的基础?先不说工人、农民上访,就连退下来的区县委书记和保卫国家浴血奋战的
老战士也成为上访者,那我们到底依靠谁?个体户、民营经济觉得你给他的还不够,我
们到底依靠谁?比如,薄书记说过一句话:“上访群众就是什么理由都没有,但他如果
非常困难,...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3601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asredneck (德州乡巴佬),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读史有感(AT&T的垄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3 11:32:02 2014, 美东)
读史有感(AT&T的垄断)
要说起美国的企业垄断,在历史上恐怕没有任何一个比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更为
臭名昭著了。AT&T凭借着自己在美国建立的电信网络,在美国基本上垄断了电话电报超
过半个世纪。它基本不允许任何公司接入它的电信网,这样一来,除非有公司能够建立
另一个覆盖全国的类似网络,就不能有长途电话和电报业务。当然,这个门槛太高,所
以谁都无非与之竞争。
这还不说,AT&T那一段时间与美国政府好得像穿一条裤子,FBI利用AT&T进行了大量的
非法(没有法官许可)的窃听(当然是以国家安全为理由),比如对马丁.路德.金。可
想而知,美国政府并不想有另一个网络,这会造成类似的窃听更为复杂和困难,所以说
,AT&T的垄断是...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47 历史想起就是一段(二)
沈听雪
101、文革中的哈尔滨出了一份叫《向北方》的油印小报,其中在毛主席语录“领导我
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下面加
了一句“这是颠扑不灭的真理,任何人不许篡改和代替”。结果被当权者认为“篡改毛
主席语录”“打着红旗反红旗,恶毒攻击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谓《向北方》就是“向
往北方的苏修”。于是小报的两名作者哈尔滨青年工人巫炳源、王永增被定为"6811现
行反革命集团主犯"。1968年4月5日,他们在公判大会上被宣判“判处死刑,立即执行
”。当巫炳源听到死刑判决时,仰天长叹,大喊一声:"这个世道太黑暗了!"此后直到
被架入刑场枪毙,巫炳源至死没有睁眼。
102、1948年苏联和南斯拉夫决裂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南斯拉夫政府和军队中有相当
数量的人选择了支持苏联,拥护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开除南共的决议。如在二战中功
绩卓著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约瓦诺维奇上将就试图投奔苏联,结果在偷越边
境到罗马尼亚时被南斯拉夫边防军打死。以铁托为首的南共集团不得不在国内进行了清
洗,据统计当时有1.6万多名支持情报局的南斯... 阅读全帖 |
|
x********e 发帖数: 35261 | 48 【转】误解大了:林建华的“质疑”究竟是什么
2018-05-06 钟国兴 三力学城研究院
林建华在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会上读错字,一时间成为网民笑谈,随后他公开发表了
一封道歉信,又引起了许多人不满,甚至有人用“极度愤怒”来表达。然而,现在我想
告诉人们:也许你的愤怒,是因为极大地误解了林建华。 让我们现在看看林建华在校
庆大会上原话是怎么讲的。他说: “北大从未忘怀肩上担负的家国责任,始终坚守着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优良 传统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以
敢为天下先和大无畏的反思与批判精神 ,激励自己不惧艰险、砥砺前行。这种精神和
价值理念,已深深根植在北大人的灵魂深 处,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价值判断、思维方式
和举止言行。” 请注意这段话,强调的是“大无畏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强调的是“
思想自由、兼容并 包”的学术精神。
接下来林建华说了什么?请注意他讲到了大家关注的“质疑”二字: “技术革命和全
球化的影响触及到了人们的观念和灵魂。历史的沉积与未来挑战、传统 观念与新技术
、平静的校园与喧嚣的社会,过去的、今天的和未来的,都在校园中相互 撞击和博弈
;技术至上、功... 阅读全帖 |
|
z*m 发帖数: 3227 | 49 访问曹女士之前,和她通电话约定时间,电话里面她的声音出乎意料的年轻,清脆
。在网上看到她说自己几乎从来不发脾气骂人,我觉得难以置信,抛开她最近的经历不
说,哪怕任何一个普通中年人,孩子,事业,家庭,琐碎的人生里,要面对多少不如意
,谁能保证自己没有着急上火失控的时候。可是见到曹女士本人后,我相信了。我们约
在她家见面,美国很典型的独栋小楼,前后有花园,花木繁盛,小区很安静,年头似乎
也颇新,曹女士来给我们开门,清瘦,短发,很得体的淡妆,运动服牛仔裤,举止从容
,言谈温和,声音跟电话里一样,年轻,清脆。室内装修得很大方,青花瓷落地大花瓶
,西式家具。所有这一切连同曹女士本人,都像是从某个旅美华人的美国梦里面跳出来
的,大方雅致,决不豪奢但是舒适得体。
从哪里开始?
曹女士和段先生的故事是20多年前在北京开始的,那时候曹女士还在读大学本科,
段先生在中国地质科学院读研究生,经别人介绍认识,很快就恋爱了,“我们学校伙食
好,他常常到我们那里吃饭,饭后一起散步”。“他那时候就跟别人不同,不是一味的
书呆子,很有想法,有上进心,我喜欢有上进心的人”。令人唏嘘的是,当谈到段...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