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谭鑫培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l******r
发帖数: 18699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京剧名角:谭鑫培
谭鑫培(公元1847.4.23~公元1917.5.10) 著名京剧演员,主攻老生,曾演武生。本
名金福,字望重。因堂号英秀,人又以英秀称之。 籍贯湖北黄陂(今武汉市黄陂区)
。出生于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其父谭志道,主工老旦兼
老生。谭鑫培为其独子,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
艺坛评价编辑
程长庚曾预言:“吾死后,鑫培必成大气候。”谭鑫培曾师事程长庚、余三胜,并向张
二奎、卢胜奎、王九龄问艺,博采众长化为己有,终成一家,与汪桂芬、孙菊仙被誉为
“新三鼎甲”,并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光绪十六年五月二十五
日,与孙秀华、陈德霖、罗寿山四人被选入升平署进宫承差,宫内艺名谭金培。1917年
5月10日上午8时病逝于京城宣内大街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
墓地,界桩上刻“英秀堂”。今谭门已是七代梨园世家。
弟子流派编辑
谭派的弟子很少,但私淑者极多,当时几乎“无生(老生)不学谭”,传人分新老两派,
老谭派代
生活照
生活照 (19张)
表人物是王又宸,还有谭小培(其子)、贾俊卿、孟小茹、罗小宝、贯大元、贾洪林等
。言菊朋早期的表演...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2216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大清与民国的“亡国祸根”谭鑫培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19:07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大清与民国的“亡国祸根”谭鑫培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10 13:57:00
标题算是先卖个关子,暂存而不叙。
我前面几个京剧帖子,都提到谭鑫培,称其为一代大宗师。其实,这么说还不足以让
人体会到这谭鑫培到底有多牛,在京剧界与京剧史上位置到底有多显赫,在当时的社会中
到底有多大魅力与影响力。所以,得单开一帖,好好扯扯这位京剧泰山北斗。
咱还是以最形象的方式来开扯。
京剧界与戏迷,对成名艺人一般用“老板”二字来尊称。如同商界一样,老板也有大
小高下之分,超级牛的该是“大老板”。在京剧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上,只有两个人
是被用“大老板”来尊称的:一个是程长庚,京剧的开山鼻祖,也是谭鑫培的师傅,另一
个就是谭鑫培。所以,京剧界提起“大老板”只能会在说这两位:程大
B****g
发帖数: 253
3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大清与民国的“亡国祸根”谭鑫培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10 13:57:00
标题算是先卖个关子,暂存而不叙。
我前面几个京剧帖子,都提到谭鑫培,称其为一代大宗师。其实,这么说还不足以让
人体会到这谭鑫培到底有多牛,在京剧界与京剧史上位置到底有多显赫,在当时的社会中
到底有多大魅力与影响力。所以,得单开一帖,好好扯扯这位京剧泰山北斗。
咱还是以最形象的方式来开扯。
京剧界与戏迷,对成名艺人一般用“老板”二字来尊称。如同商界一样,老板也有大
小高下之分,超级牛的该是“大老板”。在京剧界到目前为止的全部历史上,只有两个人
是被用“大老板”来尊称的:一个是程长庚,京剧的开山鼻祖,也是谭鑫培的师傅,另一
个就是谭鑫培。所以,京剧界提起“大老板”只能会在说这两位:程大老板、谭大老板。
其他人,哪怕是梅兰芳先生,也都只能是“老板”。谁要敢对梅先生用“大老板”来称呼
,就是梅先生的最铁杆粉丝也不会同意与认可,梅先生本人更是不敢领受。
这么说还是仅在京剧界与戏迷圈中讲,再扩大范围,看他当时在社会不同层面的魅力
与影响力。
那时,中国还没有现
B*******a
发帖数: 452
4
来自主题: Xiqu版 - 【转贴】雨天听谭鑫培
早晨起床后无所事事,去修伞,自然要带点东西听。宿舍里冷得透骨,本想带张爵士暖
暖身的,但因为心里不爽,眼睛还是瞄上了放戏曲资料的那层。听余叔岩没那份闲静的
心境;听奚啸伯的话会憋死;听杨宝森又怕太压抑了。谭鑫培那张CD还没拆,我捧在手
里摩挲了半天。以前只买了磁带,后来追悔莫及,幸而今年寒假托一个小朋友帮我带了
张,一直舍不得剥去塑膜。今天狠了狠心。
CD机上用惯常的S-XBS模式听这么老的唱片实在难过,最后发现还是LIVE模式的最
适合。要是真有能幸临谭鑫培的现场,……不敢想。
洪洋洞没怎么好好听,一来在调整模式,二则听惯了正常的快节奏,听这个慢条斯
理的没感觉。卖马里马字那个甩腔一下调动了我的激情。
实在想不通碰碑开唱前录那么长一段长锤干什么,直接帽儿头不就截了,还能让谭
鑫培把“一阵败了”唱完。不过断在“双龙会”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增加了点神秘主
义色彩。“宋”字两个高速擞音那个爽啊~。后面的拖腔整个儿把节奏都融化了,毫不
犹豫地流淌出去,绵延牵连,这份胆识这种境界,舍谭其谁!五体投地!
我最喜欢的碰碑是杨宝森的那个现场,沉郁得让人透不过气来,嗓子
d******a
发帖数: 32122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余三胜厉害还是谭鑫培厉害?
谭鑫培
c*********d
发帖数: 9770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京剧名角:谭鑫培
谭鑫培不是满族他他拉氏吗?
s*****r
发帖数: 43070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余三胜厉害还是谭鑫培厉害?
老谭牛吧,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他的《定军山》
b*******k
发帖数: 16989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arvestt (he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ZT: 很全面的名单:中共领导层、太子党关系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2 23:32:53 2012, 美东)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609821.html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习仲勋之子)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毛泽东之妻贺子珍侄子)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江泽民外甥女婿)


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


王岐山――副总理(副总理姚依林女婿)


回良玉――副总理(江泽民儿女亲家)


李源潮――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成之子)


戴秉国――国务委员(文化部部长黄镇女婿)


刘延东――国务委员(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之女)


俞正声――上海市委... 阅读全帖
h******t
发帖数: 872
9
http://bbs.wenxuecity.com/mychina/609821.html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习仲勋之子)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毛泽东之妻贺子珍侄子)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江泽民外甥女婿)


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


王岐山――副总理(副总理姚依林女婿)


回良玉――副总理(江泽民儿女亲家)


李源潮――中央组织部部长(李干成之子)


戴秉国――国务委员(文化部部长黄镇女婿)


刘延东――国务委员(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刘瑞龙之女)


俞正声――上海市委书记(一机部长黄敬之子;母亲是北京市副市长)


薄熙来――重庆市市委书记(副总理薄一波之子)


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机械工业部、建设部部长周建南之子)


温云松――北京优创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博讯北京时间2011年3月18日 首发 - 支持此文作者/记者)
博讯编者按:以下名单有的过时,有的不准确,例如 温家宝家的女婿不是徐明。博讯
欢迎知情者爆料,提供太子党的关系、财产、海外存款、海外投资和企业等信息。
以下内容由专业人士转给博讯,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名单:
习近平――国家副主席(副总理习仲勋之子)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贺国强――中央纪委书记(毛泽东之妻贺子珍侄子)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周永康――中央政法委书记(江泽民外甥女婿)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李长春――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副主席李德生之子)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王岐山――副总理(副总理姚依林女婿)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回良玉――副总理(江泽民儿女亲家)
很全面的名单:中国国家领导人、太子党关系网

... 阅读全帖
I**C
发帖数: 1513
11
清朝末年,外患频生、战乱不断,不但民不聊生,清廷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作为朝廷
重臣的那桐却是个超级戏迷。据说他对京剧的酷爱是出类拔萃的,他的有些行为甚至超
过当今的“追星族”。那桐位居决策中枢,被称为“那相”,威势自然了得;可是,这
位“那相”若遇到京剧演员便忘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甚至对京剧名家不惜低声下气,
谄媚讨好。有一次,庆亲王奕劻在家中为福晋(夫人)祝寿办堂会,谭鑫培应邀献艺。庆
亲王出门迎接,并与之商量:“谭老板,今天能不能请您给我唱个双出?”谭鑫培说:“
行啊,但得有哪个大臣给我磕个头啊?”庆亲王面有难色。孰料,军机大臣那桐双膝跪
地,虔诚地说:“请谭老板赏脸。”谭鑫培非常惊讶,自然唱了“双出”。那桐在谭鑫
培演出时,还情不自禁地站起来朝台上作揖,以示自己的仰慕之情。
m***n
发帖数: 12188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其实慈禧也不是那么无恶不赦
穆彰阿,十九岁中举,非常牛;满人能中举的非常少。
清朝实行AA制,科举基本上都是尽量录取汉人。因为满人不需要考试也能当官。
所以能中举的满人都不是一般的牛。
他的孙子德珺如,成了京剧名家,和谭鑫培结亲家
加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的满人成员
“德珺如与谭鑫培结成亲家。其初,女婿谭小培在同文馆学德语,因为谭鑫培唱出名头
后不愿子女再做这一行,联姻后也希望借助历代仕宦的亲家,洗白自家的身世。谁知德
珺如不但自己“脱离家庭”,下海做演员,还“以不学戏为可耻”,严令小培学戏。谭
家没办法,只能“俯就”。”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B7%E7%8F%BA%E5%A6%82/1443566?fr=aladdin
i******n
发帖数: 538
13
楔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上回说“花雅之争,乱弹遍地”,今次就让我们聊聊“京剧”,
也好为本系列做一个小结。
话说徽班进京后,迎合了一般观众的观剧心理,在京中剧坛站住了脚跟。宛如当年的“
秦腔”一般,很快风靡京城。但,较之魏长生时期又明显有了许多优势,比如,班底角
色行当齐全,文武皆能、诸腔兼备,以至高朗亭的旦角儿无所披靡。
面对着来自徽班的新的威胁,昆曲、京腔这些正声雅乐的前景日渐岌岌可危,清廷又一
次用行政手段予以干涉。
禁令
嘉庆三年,诏谕曰:“乱弹、梆子、弦索、秦腔等戏,声音既属淫靡,其所扮演者,非
狭邪媟亵,即怪诞悖乱之事,于风俗人心殊有关系。此等腔调,虽起自秦、皖,而各地
辗转流传,即苏州、扬州,向习昆腔,近有厌故喜新,皆以乱弹等腔为新奇可喜,转将
昆腔抛弃,流风日下,不可不严行禁止。嗣后除昆弋两腔仍照旧准其演唱,其外乱弹、
梆子、弦索、秦腔等戏概不准再行唱演。所有京城地方,着交和珅严查饬禁,并着传谕
江苏安徽巡抚、苏州织造、两淮盐政,一体严行查禁(苏州《老郎庙碑记》)。”
然而,此次禁令与乾隆五十年禁演秦腔的禁令有所不同,首先,禁演的声腔不止一种,
而且强调禁演剧种是发源...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14
来自主题: Xiqu版 - 谭富英和余叔岩
凡大角儿之成功,必备下列主要条件:天赋,基本功,师承。谭富英在这三个方面,无
不优越。因此他并不是像杨宝森那样苦学成才,而是很快窜红。
谭富英的生母是德珺如的女儿,身上有一半满族血统,由混血而优生,这是他得
天独厚之处。对于谭富英端正大方、匀称富态的扮相,刘曾复先生曾向我引述早年观众
的一种评价:“谭富英票价一元二,一出台亮相,就值八毛!”其天赋在嗓音方面也显
得很突出,既高亢又宽亮。可以说,在谭鑫培身后的谭派系统里,谭富英的嗓子几乎是
最好的。他从小得到谭小培的亲炙,又坐科富连成,学习条件之好,戏路之正,为旁人
所难以企及。
谭富英出科后,谭小培深知富连成打的基础虽好,但仅靠这些大路玩意还不足以
成大器,惟有向得道的高人再请教。谭小培对谭富英说:“咱谭家的好玩意儿,都在叔
岩处啊!”于是带他拜访余叔岩,郑重其事地托付。比起余叔岩当年入谭门之千辛万苦
来,谭富英入余门可谓不费吹灰之力。余叔岩对谭鑫培奉若神明,他从未自称过“余派
”,而一贯强调自己是宗谭的,此时对于师门的托付,焉敢怠慢?谭富英得到余叔岩的
亲授之后,就像是皈依者拜过了真佛,修行者见过了真经,其境界自然
i******n
发帖数: 538
15
那是谭鑫培在损他的竞争对手刘鸿声讲的话。但你听那段“自那日”谭鑫培的尺寸的确
是很快了,他自己也是讲这样的处理是要表现出回光反照的情形了。
谭鑫培这样讲其实也是有他私心的。当年刘鸿声本来是他手下一个唱配角花脸的。但是
后来刘居然改唱老生,而且唱成了主角,唱红了,观众之多一度威胁到了谭老板的地位
。刘之所以唱得红,因为他天赋异禀,嗓子那是特别的好。具体的讲吧。现在一般票友
唱老生西皮唱到E调就不错了。专业的红演员像于魁智能唱到F调。而解放以前好的老生
能唱到G调,也就是所谓的正宫老生,比如余叔言。刘鸿声比他们还要牛,他唱的是A调
,有时还是降B/B调。所以他唱的特别高亢,调门特别高。那时都流传“听嗓听刘,听
味听谭。”曾经有一度,刘的票房还超过了谭。所以谭对刘的好嗓子高调门是有那么点
看法的。
现在李和曾学的高派,也就是高庆魁创立的高派,其实是学了不少刘鸿声的东西的。
i******n
发帖数: 538
16
来自主题: Xiqu版 - 万啸甫:余门学艺散记
我家祖居北京。父亲万子和是当时北京新新大戏院和华乐戏院的经理。我小的时候记得
父亲经常带我到剧场看戏。所以我从小就非常喜欢京剧。
我6岁那年,在北京珠市口汇文中学读书。每天放学就到鲜鱼口华乐戏院去吃午饭
。那时,张云溪、张世桐、张小杰三个人每夭中午都在华乐由张云溪的父亲张德俊给他
们练功。我天天中午都坐在剧场的包厢里边吃饭边看他们练功。我不仅白天看练功,晚
上还准到华乐剧场去看戏。当时经常在华乐演出的名演员是杨小楼、钱金福、高庆奎、
郝寿臣等前辈。后来,我父亲看我对京剧迷得厉害,又有不少人说我有这么好的条件应
该学戏,于是我父亲就同意我学戏了。
我开始练毯子功是在陈富康先生办的一个长庆小班,地点在前门外大栅栏观音寺宾
宴花楼.这个小班共有叨多个学生,有姜铁麟、何宝童(何辉)、白永贵等。我在那儿练
了二年多的功,以后就开始学文戏。我的文戏开蒙老师是乔玉林先生,他那时是马连良
先生扶风社后台管事的。和乔先生学了一段以后,我又和马四立先生学,他是马连良先
生的叔伯弟弟,是扶风社的后台二管事的。在这儿学戏的人也很多,有唐少甫、纪英甫
(即现在上海京剧院的纪玉良)。我去的最晚,岁...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glory0607(without), 信区: Military
标题: 谭纶:数千年来谭姓人最高军事统帅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Oct 20 11:22:21 2017,GMT)
谭纶:数千年来谭姓人最高军事统帅
世间道理,一物降一物,恶人需要狠人治。倭寇是恶人,可是遇到一批降服它的狠
人。
数百年前明朝正统时期,国防废弛,军队腐弱,倭寇乘虚而入。到嘉靖执政时,明
朝“卫所制度”如枯木朽枝,军屯大量流失,士兵纷纷逃亡,服役者老弱残兵多,战斗
力极其低下,遇敌畏怯,不战自退。而倭寇不是一般的群盗,军事素质极高,火枪技术
极先进,十分凶残,好些明朝将士,都阵亡在倭寇的火枪下。倭寇大规模袭扰东南沿海
,给民众和国家造成巨大灾难。
这是呼唤民族英雄横空出世的时代。果然,涌现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敢于和
善于打败倭寇的豪杰志士。
谭纶这位民族英雄,有些传奇的色彩,出身书香门第,是文进士,却满腹韬略,武
艺超群;在横戈马上之余,竟能松弛下来欣赏戏曲。岂不传奇而又有趣味!
其实,真正的军事家、大英雄往往是文武兼备,谭姓第一位...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708
18
唱段二十二:《定军山》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
谭富英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3633.html 1936年唱片,后半段
谭元寿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5161.html
谭孝增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0252.html
于魁智 http://www.jingju.com/changduan/34523.html
从老到小:
谭志道 谭鑫培 谭小培 谭富英 谭元寿 谭孝曾 谭正岩
当当当当!掌声欢迎最大的梨园世家,七代嫡传的谭家出场!!!
中国第一部电影就是谭鑫培的戏。谭派是京剧最早的流派,唱腔保留了很多初期特色,比如湖广音。插一句,《八大锤》
里王佐听出敌方少主奶妈的口音后兴奋地套近乎“嘿嘿!我也是湖广潭州人呢!”老太
太马上泪汪汪,“将军与我乃是同乡,说也无妨”,就把天大的秘密告诉他了。我觉得
老太太不一定真实潭州人,但这个例子说明当时唱戏的大多是湖广老乡。
金庸是谭富英的戏迷,写了很多谭派的戏评。因此我总觉得他是故意把《笑》写成历史
...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19
来自主题: Xiqu版 - 盖叫天的三次断腿
王德彰
今年是盖叫天诞辰120周年,不由忆起这位享誉梨园的武生泰斗。
盖叫天原名张英杰,1888年出生于河北省高阳县西演村一个佃农家庭。因家贫无
奈,他8岁即开始学戏,10岁登台,既唱老旦,也演武生。当年艺人为成名或成名后,
都要起个艺名,这是时尚。1901年张英杰13岁时,因他崇敬名伶谭鑫培的艺术,欲取艺
名“小小叫天”(谭鑫培之父谭志道艺名“叫天”,谭鑫培艺名“小叫天”。叫天是一
种鸟,鸣声高远,正是“谭派”唱腔的特点),不料招来一些人的讥讽,说他是刚刚进
入梨园的小演员,不配叫“小小叫天”。张英杰自幼志向高远,为求艺可谓天不怕、地
不怕,舍得一身剐。他一气之下,干脆连“小小叫天”也不叫了,就叫“盖叫天”。不
仅要学习前辈,还要“盖”过前辈。
自此“盖叫天”闻名剧坛,人们反倒对他的真实姓名淡忘了。
戏曲界的武生演员在演出中摔胳膊摔腿断大筋是常有的事,但像盖叫天一生中竟
有一次断臂、三次断腿的经历,却是罕见的。
其实,早在1904年盖叫天16岁时就已有两次变故和磨难。清末,清宫中以慈禧太
后为首的一帮人爱看戏,便应运而生了“内廷供奉”这一称谓(
e*******c
发帖数: 2133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老舍“兔”读后感
去年在北京和朋友一起去看了林兆华的话剧《老舍五则》,全剧五折短戏,是依老舍五
则短篇小说分别改编而成;最后一折“兔“乃与京戏有关,更有胡琴清唱表演夹杂其间
,看时便觉新奇,第一次知道老舍原来还写过与京戏有关的小说。散戏后将原文找来通
读一番,看后惊觉老舍对彼时戏曲行业及‘春典’之熟稔,其中诸多细节可堪咂摸,现
简记如下。
小说情节并不复杂,“我“作为旁观者,“小陈”的前同事,记录了男旦票友小陈被‘
黑汉’撺掇下海最后落得家破人亡的故事。文章从文笔来讲在老舍众多作品中难称上乘
,但其中反映出的社会风气,尤其京剧圈的文化绝对是做文化史研究的绝佳素材。
题目“兔“便是北京人常说之”兔子“、”兔儿爷”,指男同性恋。袁枚《子不语》中
有载”今陰官封我為兔兒神,專司人間男悅男之事“。这个词一般多含贬义,在老舍那
个时代也不例外,而自清末始伶人便有作“相公”侑觴媚寢之传统,如梅兰芳爷爷梅巧
玲就办有相公堂子”景和堂“,伶界大王谭鑫培也有”英秀堂”。是以小说开篇便是“
许多人说小陈是个“兔子”。 …..他不能,绝对不能,是个”兔子”“。即便不是老
舍本人之想法,也至少反应那个时代对男同甚少宽容。
下一...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周信芳的“一字为师”
不久前,在上海参加纪念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诞辰120周年的学术研讨活动,会上
提到周信芳先生和他所创立的麒派艺术对于京剧不同行当的广泛影响,让我想起了武生
名家厉慧良的一桩往事。
厉慧良先生是一代武生大家,艺术生涯起步于江南,早期的老师却大多出自北京富
连成科班,由此打下了“京朝派”的基础,而后在江、浙和上海等地期间,又深受“南
派”包括周信芳等名家的熏染,故而走的是“南北合”的路子,用他自己总结的话说是
“南功北戏,艺不宗一”。他文武兼备,先习老生,变声后以武生为主,博采众长,精
于创造,形成了个性鲜明的艺术风格,世称“厉派”。
1986年9月,天津纪念中国大戏院建院50周年,年逾花甲的厉慧良在两个晚上演了
四出戏,一出是武生、武花脸兼演的讲究功架、气度的《铁笼山》;第二出是武小生戏
《雅观楼》,塑造了神勇无敌而又不失稚气的少年李存孝形象;第三出是武生名剧《挑
滑车》,饰演主人公宋营猛将高宠,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当晚却为几位青年武生演员
配演武花脸应工的金兀术;最后一出是《八蜡庙》,以武老生饰演主要角色褚彪。这四
出戏,分别属于武生、小生、武花脸和武老生四个行当,人物的身份、年龄,性格...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22
来自主题: Xiqu版 - 梅兰芳唱红上海滩
梅兰芳唱红上海滩
沈鸿鑫
由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梅兰芳》最近提前公映,观众反响热烈。这使人想起在将近一个
世纪之前,梅兰芳初次到上海的情景。
梅兰芳出身梨园世家,祖父梅巧玲是京剧名旦,“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
也是旦角演员,伯父梅雨田是谭鑫培的琴师。他八岁学戏拜师朱霞芬、吴菱仙学青衣,
十四岁在喜连成科班搭班学艺,后又投师王瑶卿。十七岁那年,梅兰芳在北京各界“菊
榜”评选中列为“探花”,就是第三名。梅兰芳在北京已经崭露头角。然而,真正唱红
成名却是在上海。
壹 首次露演申城 一炮打响
1913年秋天,上海丹桂第一台老板许少卿专程到北京,邀请名角王凤卿和梅兰芳到
上海演出。王凤卿是王瑶卿之弟,初习武生,后改老生。14岁入四喜班,后搭三庆班,
汪桂芬对其十分赏识,收为弟子,向他亲授了《朱砂痣》《取成都》等拿手杰作,并指
点他《文昭关》《鱼藏剑》等戏目。王凤卿嗓音宽亮,气势充沛,武功底子深厚。清光
绪三十四年(1908)被选入清内廷升平署。至民国初年,他已经是南北驰名的须生了。
而梅兰芳只是个不足20岁、初出茅庐的青年。讲定王凤卿以须生挂头牌,包银每月3200
元;梅兰芳以旦角挂二牌,包...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Xiqu 讨论区 】
发信人: liucarl (盛笑笑), 信区: Xiqu
标 题: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4 21:17:46 2012, 美东)
京戏是大剧种,芭蕾舞是小剧种。
京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这是大剧种的气象。有名气的剧种不一定是大剧
种,比如芭蕾舞剧,它的题材很狭窄,多是爱情故事,表现力有限。芭蕾舞剧是从“哑
剧”演变来的,单靠肢体语言,尽量简单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中国江南的昆曲
和越剧也是小剧种,只有小戏,没有大戏。新凤霞的评剧也是小剧种,它由冀东和东北
的“二人转”演变而来。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小剧种。而京剧的气势就大了,它可以描写
爱情,描写风俗,也可以描写政治、历史、战争,像《赤壁大战》那样的戏,宏大的战
争场面。 五十年代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赤壁大战》,是父亲经常提起的,所以
我记得那些名角儿,即马连良的孔明,叶盛兰的周瑜,谭富英的鲁肃,肖长华的蒋干,
裘盛荣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张君秋的孙尚香,等等。在解放前,这么多名角共聚一
堂是不可能的。
父亲也带我看其它程派演员的...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24
来自主题: Xiqu版 - 老京剧艺术家的故事
程长庚拒不“走穴”
京剧前辈艺术家,“前三鼎甲”之一的程长庚是清咸丰、同治是的最大最红的老生
演员,且主持三庆班。那时,还没有“走穴”这个词,可类似事情还是有的,叫“外串
”。程长庚特别看重自己的三庆班,从不外串演戏。如果有钱有势的人来请他外串,他
总是诚恳又严肃地说:“诸君如果喜欢听我的戏,必须有三庆班演。我如果只顾自己挣
银子,扔下与我共患难的伙计们不管,我还怎么做人?还怎么当这个班主?您不用打我
的注意了,就是给我6万紫金我也不去。”就这样,他谢绝了许多情他外串的邀请,少
挣了成千上万的银子。
同治年间,一次过春节,都察院团拜,邀请四喜班演戏,请程长庚外串。都察院来
请,他还是那套词,把人挡了回去;都察院不死心,就派了个不大不小的主事来请,还
是没有请动。都察院的老爷恼羞成怒,便用铁链子将程长庚抓到都察院衙门。将程锁在
廊檐下抱柱上,也不审问。过了半天,督察老爷迈着方步过来训话,问程长庚为什么给
脸不要脸,不给老爷唱戏?程长庚把牙一咬,气哼哼地说:“我嗓子痛,唱不出来,难
道唱戏的一辈子不生病?”督察老爷无言回答,只好把程长庚放了。
谭鑫培让戏杨小楼
谭派创始人谭鑫培
l*****l
发帖数: 4170
25
来自主题: Xiqu版 -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京戏是大剧种,芭蕾舞是小剧种。
京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这是大剧种的气象。有名气的剧种不一定是大剧
种,比如芭蕾舞剧,它的题材很狭窄,多是爱情故事,表现力有限。芭蕾舞剧是从“哑
剧”演变来的,单靠肢体语言,尽量简单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中国江南的昆曲
和越剧也是小剧种,只有小戏,没有大戏。新凤霞的评剧也是小剧种,它由冀东和东北
的“二人转”演变而来。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小剧种。而京剧的气势就大了,它可以描写
爱情,描写风俗,也可以描写政治、历史、战争,像《赤壁大战》那样的戏,宏大的战
争场面。 五十年代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赤壁大战》,是父亲经常提起的,所以
我记得那些名角儿,即马连良的孔明,叶盛兰的周瑜,谭富英的鲁肃,肖长华的蒋干,
裘盛荣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张君秋的孙尚香,等等。在解放前,这么多名角共聚一
堂是不可能的。
父亲也带我看其它程派演员的戏,比如以票友下海的李世济,还有赵荣琛。到了60年代
,在江青的“样板戏”出台之前,北京京剧团展现出京戏最后的辉煌,即由马连良、裘
盛荣、谭富英、张君秋等出演的《秦香莲》和《赵氏孤儿》。这两个戏是我和父亲在宽
街的圆恩寺影剧...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170
26
来自主题: Xiqu版 - 看文化人说京剧衰落
京戏是大剧种,芭蕾舞是小剧种。
京戏的表现力达到了无所不能的地步,这是大剧种的气象。有名气的剧种不一定是大剧
种,比如芭蕾舞剧,它的题材很狭窄,多是爱情故事,表现力有限。芭蕾舞剧是从“哑
剧”演变来的,单靠肢体语言,尽量简单的情节,不能表现人物性格。中国江南的昆曲
和越剧也是小剧种,只有小戏,没有大戏。新凤霞的评剧也是小剧种,它由冀东和东北
的“二人转”演变而来。大多数地方戏都是小剧种。而京剧的气势就大了,它可以描写
爱情,描写风俗,也可以描写政治、历史、战争,像《赤壁大战》那样的戏,宏大的战
争场面。 五十年代在中山公园音乐堂演出的《赤壁大战》,是父亲经常提起的,所以
我记得那些名角儿,即马连良的孔明,叶盛兰的周瑜,谭富英的鲁肃,肖长华的蒋干,
裘盛荣的黄盖,袁世海的曹操,张君秋的孙尚香,等等。在解放前,这么多名角共聚一
堂是不可能的。
父亲也带我看其它程派演员的戏,比如以票友下海的李世济,还有赵荣琛。到了60年代
,在江青的“样板戏”出台之前,北京京剧团展现出京戏最后的辉煌,即由马连良、裘
盛荣、谭富英、张君秋等出演的《秦香莲》和《赵氏孤儿》。这两个戏是我和父亲在宽
街的圆恩寺影剧...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27
对袁世凯,人们有过许多称呼:袁项城,是借用他的祖籍地;袁宫保,是用清廷所赐“
太子少保”衔,当上民国大总统之前,这是他最喜欢的称呼;大总统,从他53岁叫到56
岁,但长子袁克定即使在新中国成立后,提起父亲依旧称“先大总统”;洪宪帝,从
1916年1月1日到3月22日,共 83天;卖国贼、窃国大盗,从民国叫到新中国,出现在历
史教科书里。
他的后代在上历史课的时候,不是“无地自容”,就是“回家暗自流泪”。
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骆宝善精研袁世凯20多年,能一眼辨认出袁氏手迹。“我读书的时
候,袁世凯是窃国大盗;我在中大教书时,也跟学生说袁世凯是窃国大盗;直到我退休
了,才能不这样讲了。”
“过去史书上说,袁世凯是个纨绔子弟,其实不是这样。从同治十三年到光绪三年,他
正正经经在北京读了4年书,长进很大。他自己说过,那几年,为了要博一个功名,他
读书累到吐血,都没考取一个举人,这是他一生最大的遗憾。”
骆宝善忽然记不起袁世凯某年乡试所作的挺不错的联句,女儿悄悄递进来一张纸条:“
光绪五年:重门惊蟋蟀,万瓦冷鸳鸯。”字是骆宝善的妻子刘路生写的。夫妇俩都是袁
世凯的研究者,连女儿对袁世凯也很熟悉。
...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28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的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因此,皇帝除了上朝理政之外,最感兴趣的
事情就是如何与这三千佳丽及时行乐。那么,在冰封雪飘的冬天,皇帝和他的后妃宫女
是怎样及时行乐的?古代的宫廷之中究竟有哪些的适合帝后妃嫔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呢?
古代宫廷的娱乐休闲生活虽然不如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但是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匮乏
。早在两汉时期,宫廷中的娱乐休闲活动就十分盛行。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明清
时期,宫廷中的娱乐休闲活动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平时娱乐和休闲活动如蹴鞠、
投壶、赛马、射猎、棋弈、骋鹜、游观、钓鱼、鼎力、斗鸡等等,宫中娱乐之盛,历朝
不衰,宫中的娱乐好尚和帝后妃嫔们的雅好不绝如缕。即便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
冬天,皇宫之中的娱乐和休闲活动也是妙趣横生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每逢到了冰天雪地的冬日,皇宫中便开展名为“冰嬉”的
娱乐休闲活动。冰上嬉戏的乐趣将源自大自然的魅力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人们,直到今天
,人们对冰上运动的兴趣依然浓厚不减。在“冰嬉”中加入竞技的元素,可以使人们在
游戏中的乐趣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明清两代的宫廷冰嬉活动无不打上那个时代帝王后妃
及时行乐的深深印...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长沙名媛一览
当年“老上海八大明星”。后排左起:叶秋心、黎明晖、胡蝶、阮玲玉、徐来。前排左
起:袁美云、陈燕燕、王人美。
1905年,湖北武昌(今属武汉市)人谭鑫培谭因主演戏曲片《定军山》(任庆泰导
演、刘仲伦摄影)被誉为中国电影第一人。那么,武汉第一位女电影明星当推“模范美
人”叶秋心。在武汉的电影史上,最早的影星当推“模范美人”叶秋心了。叶秋心(
1913-1984年),湖北黄冈仓埠(今属武汉新洲)人。1913年生,少年时曾就读于教会办
的汉口圣罗以女子中学(今武汉市二十中)。她喜爱文艺,尤其是对电影更有浓厚的兴
趣。读中学时迷上电影,经常出人电影院,是当年圣罗以女中有名的影迷。因她有这一
爱好,又长得文静秀丽,身材窈窕,被当时汉口的武汉影片公司看中,应邀在该公司拍
过一部《什刹海》的片子。当时她曾提出到珞伽山拍外景,后因大雾作罢。她后来转人
话剧界,在汉口演《西游记》,她女扮男装演唐僧,颇得观众好评。由于才貌出众,她
被同乡国民党将领万耀煌的胞弟万倚吾(时任旅长)“纳为外室”。因叶秋心常出没于
影院、歌厅,为万倚吾所不容。1932年,叶秋心被迫离开汉口前往上海。1932年叶秋心
到上海后,遇电...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0
·老 达·
对于样板戏,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即使不欢喜京剧都会哼哼几句,那个时代不听它
也得强迫你听,除非你是聋子。因此今天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样板戏也理应抛弃,不
该再让荒唐年代的东西来剌激我们的神经,样板戏是我们民族大灾难的文化大革命的重
要组成部分,巴金先生在文革后又听到样板戏的唱就做恶梦,在文革中受尽折磨的人们
都会有同感。今天样板戏的名声不好,在当权者的推动下,样板戏改称为红色经典了,
不限于那时的八个样板戏,包括了所有颂扬毛泽东与共产党的丰功伟绩和提倡阶级仇恨
暴力斗争的革命现代戏,唱红要成为今天的主旋律,这样的发展趋势不是什么好兆头。
文革否定的不彻底,样板戏要在政治上否定是不大可能的。可是事情并非那么简单,今
天仍热衷于唱样板戏或唱红的除了极少数政治野心家外,还是有为数众多的人们跟随,
你不能简单地称他们是盲从或觉悟太低。唱红现象很复杂,我只从京剧唱样板戏谈谈个
人看法。
回顾京剧走过两百余年由盛至衰的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盛是它不断的创新,衰是它
保守落伍,几乎与一个社会兴衰是一个道理。京剧的全盛时期可说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
到四五十年代,顶峰时间也就是30年左右。...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我是歌手》第一期快评
原来是谭老板和尚老板。他们之间有过节?

谭鑫培和尚小云?
x*x
发帖数: 46
32
来自主题: Movie版 - “西洋镜”
“北京喜讯到边寨”的第五部,我选了“西洋镜”。
影片借了个讲述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诞生的壳,但基本上是
围绕夏雨饰演的“刘京伦”来演绎。说的是他和(应该是杜撰的)
京剧泰斗谭鑫培女儿谭小凌、以及“洋人”雷门之间的故事。
早在看片之前,就读了些关于该片的报道,捧的挺高。看完后,比
较失望。那些对导演胡安的吹捧显然夸大其词。在我看来,她固然
不如在好莱坞渐渐混出点名堂的陈冲,比之早些年回过国的胡雪桦
也差了许多。
据说片子的剧本还是得奖之作,但不知道原意是不是如胡安导演所
要表达的“中国也可以说'yes'”。姑且认可导演这种改编,然而除
了在影片中生硬地让夏雨“说”出这种意图来之外,很难给我以共
鸣。影片所获得的票房恐怕也不是因为胡安追求的“雅俗共赏”带
来的,倒可能是影片中夏雨和女主演邢宇飞那所谓“最令人心醉之
吻”更吸引人。
不过,虽然“在美国生活了19年”,导演胡安选演员倒还有些眼光。
刘佩琪确实把“丰泰”老板的无奈表达出来了;吕丽萍也真适合这
种“狠”角色,让我想起了早年她的“孙柔嘉”;最可爱的是方青
卓的“江寡妇”,发型象是"Messenger: The Story of J
j******y
发帖数: 554
3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外行影评--- 电影《梅兰芳》挑刺
偶然机会,拿到了电影《梅兰芳》的光盘。看完之后连连感慨:当年的《霸王别姬》,
拍得真好啊!
电影大致分三节:改戏创新;小冬之恋;蓄须抗演。
第一部分拍得相对成功一些,少年梅的扮相和表演都不错。十三燕的原型显然是谭鑫培
。历史上梅谭打过对台,梅也赢了。将改戏与对台放到一起,有一点问题:大家没看到
梅的创举给京剧带来什么好处,却发现改革直接逼死了一位宝刀不老的长辈艺人。十三
燕的刻划不好。开始的时候,太跋扈,看不出伶人之受气;败的时 候,太仓促,很难
想象第一天用靠把戏叫了满座儿的大牌,会在第二天因为对手挂了出悲剧新戏而一败涂
地。演员之间打对台,剧场老板永远是胜者,受伤害的是失败的演员日后的出路。这里
讲打了两天对台戏就破产,很难理解。
孟小冬之恋部分,更象是《翠堤春晓》(The Great Waltz) 的中文版。行刺部分是历史
故事的移花接木。这一点的设计是独具匠心的。便装清唱一折不好,两个人举手投足都
很笨,孟(章)身上看不到一点老生的架式。这场戏黎章二人不可能演好,又没法用替
身,导演强人所难了。两人恋爱的演绎,镜头太粘,交代太清,观众想象的空间太小了。
蓄须抗日部分不错。梅的“
n*n
发帖数: 456
34
悲歌一曲四座惊--“名票”袁寒云
么书仪
袁克文行二,是袁世凯使韩时,韩王所赠姬人金氏所生,克文在汉城出生前,世凯梦见韩
王送来一只花斑的,用锁链系着豹,跳跃踉跄,忽然扭断锁链,直奔内室生克文,所以世
凯赐克文字豹岑,抱存、寒云都是后来他的别署。
袁克文最喜彩串昆剧《千忠戮·惨睹》一曲,其唱“[倾怀玉芙蓉]收拾起大地山河一担装
,四大皆空相,历尽了渺渺程途,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长江,但见那寒云惨雾和愁
织,受不尽苦雨凄风带怨长。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到襄阳”时,慷慨激
昂,自为寒云之曲……
张伯驹(大收藏家,时任盐业银行董事兼总稽核)《春游纪梦》中说:“洪宪前岁,先父
寿日,项城命寒云来拜寿。时寒云从赵子敬学昆曲,已能登场,但不便演,介绍曲家演昆
曲三场,后为谭鑫培之京戏,时已深夜,座客皆倦,又对昆曲非知音者,乃忍睡提神,以
待谭剧。” 洪宪前岁的一九一五年,正是袁克文对戏曲最迷恋的时候,当时昆曲在京城
已是问津者少,坚持这种高雅审美趣味的人也已不是太多。在张伯驹父亲寿辰时连演三场
昆曲,纯粹是为了袁寒云的爱好,观客“忍睡提神”也是“陪看”的意思。
一九一五年,
i***s
发帖数: 39120
35
江夏一男子穿了双新皮鞋去相亲,但新皮鞋不时发出“啪啪”异响,让人误以为是放屁声,而遭到众人白眼和指责,也吓跑了前来与他相亲的女子。
29岁的杨先生,家住江夏区纸坊大街,一直没找到中意的女朋友。本月16日,同事将一名刘姓女子介绍给他。他与刘女士约定星期天相会。“男人看脚,女人看脸”,为给刘女士留个好印象,他就前往纸坊街“卒仕坊”鞋店买了双新皮鞋。店员向他推荐了一款有健足功能的皮鞋。店员说这款皮鞋有通气、换气功能。于是,他花286元买了一双。
前天,在同事安排下,他前往纸坊二道口,与刘女士见面。在交谈几句后,双方都觉得很愉快,决定结伴前往谭鑫培公园游玩。两人挤上前往公园的公交车后,杨先生脚下的新皮鞋竟不合时宜地发出类似打屁声的“啪啪”异响。同车乘客闻声纷纷避让,还有部分乘客给他白眼,更有个别乘客指责他“不文明、无公德”。
杨先生有口难辩,与他同行的刘女士更是气得面红耳赤,认为杨先生太不注重小节了,遂抽身而去。
因新皮鞋发出异响,让他在大庭广众受了“不白之冤”,还让他的相亲泡了汤,杨先生气得火冒三丈,遂怒气冲冲地找到鞋店讨说法。店家称,皮鞋发出异响,是杨先生用力不当造成。店方拒绝了杨先生提出...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6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inews(i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咸丰担心慈禧不守妇道,留给慈安一杀手锏,慈禧恨之入骨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Sun Aug 13 09:05:25 2017,GMT)
咸丰十一年(1861),咸丰皇帝死于热河(河北承德)行宫。六岁的载淳即帝位,懿妃叶赫那拉氏同皇后钮祜禄氏并尊为皇太后。当时,钮祜禄氏因为住在热河行宫的“烟波致爽斋”的东暖阁,史称东太后,而住在西暖阁的懿贵妃赐被尊为西太后了。
载淳登基定年号为“同治”,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慈禧皇太后,尊钮祜禄氏为慈安皇太后。因同治年幼,两宫太后临朝听政,实行“垂帘听政”。
表面上,慈禧对慈安十分尊重,实则口蜜腹剑,对慈安恨之入骨。
同治八年(1869)秋,慈禧的心腹太监安德海奉慈禧密旨前往南方采办宫中用物。安德海乘船沿运河一路招摇,沿途飞扬跋扈,招权纳贿,结果撞到山东巡抚丁宝桢手中,以“官竖私出、非制”为由拘捕上奏。恭亲王奕早已经对安德海在后宫权柄过大不满,接到密报,当即来见慈安,两人未经慈禧同意,下旨斩安德海于济南。
遭此打击,慈禧老实了很长一段时间。
寡妇门前是非多,年轻守寡的慈禧难耐寂寞,... 阅读全帖
n**0
发帖数: 244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请问各位老师定军山在哪里?
谭鑫培?
I********l
发帖数: 8702
38
1971年10月26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第1976次会议以压倒多数通过了“两阿提案”,恢
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知消息后,毛泽东高兴之余,对周恩来、乔冠华等人
说:“有一出京剧就叫《定军山》,是谭鑫培、谭富英的拿手戏。你们看看《魏书》的
《夏侯渊传》。当初夏侯渊打了几次胜仗,曹操写信提醒他:‘为将当有怯弱时,不可
但恃勇也。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但知任勇,一匹夫敌耳。’”“‘当有怯弱时
’,就是要想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有打败仗的可能。夏侯渊把曹操的告诫不当一回事
,结果全军覆没。你们去联合国,困难很多,要‘以勇为本’,更要注意‘为将当有怯
弱时’。”
k****r
发帖数: 9629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余三胜厉害还是谭鑫培厉害?
谁有研究的?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逆向思维与革新精神
王克斌
开宗明义,什么叫逆向思维呢?
按互动百科,“逆向思维法是指为实现某一创新或解决某一因常规思路难以解决的问题
,而采取反向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与逆向思维对应的是正向思维,“正向思维与反向思维只是相对而言的,一般认为,正
向思维是指沿着人们的习惯性思考路线去思考,而反向思维则是指背逆人们的习惯路线
去思维。”
由于时间只有一个方向,走路总是朝前,办事时总喜欢订计划按部就班,常年的社会和
生产实践导致了人类的思维以正向为主。“然而,实践中也有很多事例,对某些问题利
用正向思维却不易找到正确答案,一旦运用反向思维,常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功效。这
说明反向思维是摆脱常规思维羁绊的一种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当正向思维受阻时,逆向思维的采用往往会在关键
时刻起到出奇制胜绝路逢生的效果。最能体现向思维的成就的莫过于近代物理了。
19世纪末,物理学界对黑体辐射的能量密度取得了精确的实验结果。理论物理学家开始
用不同的经典方法解释数据。一个模型只能吻合辐射的短波部分,而另一条曲线又只与
长波成分相符。
为了解决这个疑团,普朗克先生冲破了光波能量连续的传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1
没有提到谭鑫培?他他拉氏?
r*****3
发帖数: 6442
42
笑死老子了
徽班进京是干嘛的?还不是颠颠地去为满洲皇帝演戏?没有徽班进京,那他妈的有京剧。
京剧就是汉人戏子为了讨好满洲皇帝,给乾隆祝寿进京,结合各地唱腔才产生的
一大批的戏剧当年都是为了满人皇帝的喜好编的,你们真是太蠢了
程长庚、徐小香、杨月楼,谭鑫培等人都是满清皇宫的常客,没有慈禧力捧,京剧就是
江湖水平,难上大雅之堂。
p*****o
发帖数: 1010
43
清末生行,再往窄里说,老生,才是绝对优势的角儿。一提泰斗当然是谭鑫培。旦角那
个时候都是大包头嘴巴一点红捧着肚子呆唱。后来青衣宗师,人称“老夫子”的陈德
霖,以及通天教主王瑶清出世 (这些人,包括末尾的尚小云都是进宫唱戏的角儿),
依然掉老生后面一大块。那时被追捧的哪有旦角?旦角开始火爆走向京剧的主导行当,
梅兰芳是第一人啊。这同时意味着京剧随着其余行当的逐渐势危正式开始走向衰亡。
共产党没有提携京剧,而是正式导致其灭亡。梅兰芳没赶上文革就死了。否则下场
好不了。看看后死的尚小云的境遇就知道了。共产党彻底摧毁了京剧得以生存和发
展的土壤。手指头可数的几个样板戏和他们合伙推崇的洪亮的革命京剧腔就是他们
最后留给人们的京剧。其他的,连剧本,绝活,唱腔,流派,连同老艺人,老角儿,
顺眼不顺眼的,都破了四旧,送了阴曹了。现在的戏哪还能看,不如看电影看话剧。
p*****o
发帖数: 1010
44
清末生行,再往窄里说,老生,才是绝对优势的角儿。一提泰斗当然是谭鑫培。旦角那
个时候都是大包头嘴巴一点红捧着肚子呆唱。后来青衣宗师,人称“老夫子”的陈德
霖,以及通天教主王瑶清出世 (这些人,包括末尾的尚小云都是进宫唱戏的角儿),
依然掉老生后面一大块。那时被追捧的哪有旦角?旦角开始火爆走向京剧的主导行当,
梅兰芳是第一人啊。这同时意味着京剧随着其余行当的逐渐势危正式开始走向衰亡。
共产党没有提携京剧,而是正式导致其灭亡。梅兰芳没赶上文革就死了。否则下场
好不了。看看后死的尚小云的境遇就知道了。共产党彻底摧毁了京剧得以生存和发
展的土壤。手指头可数的几个样板戏和他们合伙推崇的洪亮的革命京剧腔就是他们
最后留给人们的京剧。其他的,连剧本,绝活,唱腔,流派,连同老艺人,老角儿,
顺眼不顺眼的,都破了四旧,送了阴曹了。现在的戏哪还能看,不如看电影看话剧。
k******g
发帖数: 89
45
来自主题: Mainland版 - zz 宫女谈往录12
西行路上(1)
“老太后的西行车队像滚雪球一样,由最初的3辆变为30多辆了。当差的人也陆续添
了十多个,于是也就威武起来。可能是为了安全起见罢,撇开京绥通路不走,傍着这条道
走崎岖的小路。最初还记些地名,以后索兴不记了。长途跋涉是很苦的,但差事比较轻闲
。中午吃饭有太监伺候,除晚上睡前的洗涮由宫女伺候外,老太后因沿途劳顿安歇得早,
事不多。最奇怪的是老太后在路上很少发脾气。规矩松了,过去我们不能抬眼皮看的人,
现在也能正眼看他们了,除去皇上以外。
“难熬的是路途上的寂寞,满眼青纱帐,无边无际,若有什么古迹,我们也没心肠看
。睁开眼睛一片绿,也都看厌烦了。但不能睡觉,稍不小心,车一倾斜,头会碰出包来。
就在这万分无聊的时刻,忽然后边的驮轿里发出清脆的二胡声音,手法很熟练,听得出这
是由大阿哥的轿里飘出来的。随着风又飘来几句唱词:‘头通鼓,战饭造;二通鼓,紧战
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锋交,上前个个俱有赏,退后……’节奏鲜明,行腔吐
字,一放一收,很有叫天(谭鑫培)的味道。这是大阿哥在长途寂寞中第一次发出来的声音

“大阿哥是己亥年(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进宫的,当时大约是14岁。他
m****a
发帖数: 2216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京剧雅训化代表与最伟大的保守者余叔岩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20:12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京剧雅训化代表与最伟大的保守者余叔岩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22 22:43:00
对以演艺为业的艺人来说,大红大紫是每个人的梦想。
艺人走红,通常应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本身有实力,若没实力,就是再人有捧,也
不会真红起来。二是要能经常在舞台上出现,所谓混个脸熟,否则观众会很快把你忘掉的

但在京剧大师级人物中,有一个人就打破了这种规律,这个人就是前“四大须生”之
首余叔岩。而他身后,学其艺术又有发展的另一人,也颇不合此规律,此人便是“后四大
须生”之尾杨宝森。
说到这里,不妨先对所谓“四大须生”做个稍详细交待。
谭鑫培后,京剧老生行群龙无首,各路英豪群雄逐鹿。到上世纪20年代后期,四位优
秀人物脱颖而出称雄当世,这便是余(叔岩)、言(菊朋)、高(庆
m****a
发帖数: 2216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闲扯京剧:“忍”字心头一把刀---最后的老生大师李少春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21 14:20:44 2005), 转信
[宗教文化]闲扯京剧:“忍”字心头一把刀---最后的老生大师李少春
作者:中国老农民 提交日期:2005-8-25 17:41:00
1975年9月下旬的一天,《人民日报》头版右下角刊登了一个小讣告:四届人大代表
、京剧演员、中国戏曲学院教师李少春去世。
这是1958年程砚秋与1961年梅兰芳去世后,京剧界所受到的少有 “礼遇”。尤其在
文革未完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就更显出逝者的特别。
这是怎样一个人?能在如此特殊时期受到此等“优容”?
让我们先给他做个定位,再来最简单地认识他一下。
如果把京剧生行艺术简化一下,分成文武两大类,李少春在哪个类别中,都不能说是
最顶尖的。但如果把两类集于一身而论“全能”,李少春则是京剧史上的文武全能冠军,
在这个意义上,他甚至超越了谭鑫培。他是继“后四大须
c****u
发帖数: 8308
48
谭鑫培吗? 他的歌对我来说还是比较新了.
h*s
发帖数: 574
49
来自主题: Pingpong版 - 绝妙好文转载
转自博乒网
作者 Dioksourio
黄金时代”的世乒赛 —— 代序桌子一拍,开书。有道是,长江水后浪推前浪,论坛上
一代新人换旧人。如今这个年月,混迹在乒乓论坛上的,大概很少看过盖亭塞弗一猛一
杰对抡板斧,中国队一大票队员在底下看得脸儿都有些发绿的情形,那些见到印刷品乐
乐小杀签名就吱哇怪叫的DDMM们,怕是听都没听过。所谓的席卷全国的乒球热,真真实
实的起始于并不那么久前的天津世乒赛。所谓乒乓球迷的数量,那之后才在《乒乓世界
》主编夏娃女士“六载朝思暮想一夜殢雨尤云”的灌溉下象雨后的黄豆芽子一样噌噌的
往上长了起来。象立秋贵宾和天明大斑这样从小关注乒乓球至今还形成强迫症难以忘却
的,在各大论坛的数量并不会比长江里的白暨豚多多少。而如龙文或者ogo这类华丽的
生物,随着物种的快速更新和自身生存压力的增大,正式被湮没于地层填补化石空白去
了。
一张嘴说不了两家话,闲言少叙。这天津世乒赛有这么大来头,并不能仅仅为谭鑫培吼
出去的或者马三立白话出去的,用比较时髦的话讲,“有其背后的深刻必然性”。领导
讲话了,首先,这是在我们自己的国家举办的世界性盛会。中国人的好客,全世界都出
名了,不是
w******g
发帖数: 10018
5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韩玲玲:红酒,生蚝及其它zt
单田芳老实说算不得云遮月,不够亮。谭鑫培那个嗓子才是货真价实的云遮月。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