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贝时璋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z******g
发帖数: 1067
1
☆─────────────────────────────────────☆
zoun (槑槑槑槑槑) 于 (Sat Oct 31 12:53:25 2009, 美东) 提到:
新华网
核心提示: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
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2009年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
资料图:贝时璋
记者从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获悉,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
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2009年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
年107岁。
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作为我国现代生物学研究和教育的先行者,贝时璋
开创了我国生物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和宇宙生物学,为我国生命科学和载人航天事业作
出了突出贡献。
贝时璋简历:
贝时璋(Shitsan Pai,1903.10.10~2009.10.29)实验生物学家,细胞生物学家,教
育家。中国细胞学、胚胎学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早年从事无脊椎
动物实验胚胎学和细胞学的研究,对细胞数恒定动物与再生的关系作了深入的研究;
P**********e
发帖数: 2964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dmain (qqq),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12:02:40 2009, 美东)
发信人: dd322508 (纽约一条棍), 信区: USTC
标 题: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08:00:38 2009, 美东)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贝时璋院士,
2009年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睡眠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院士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的一个贫苦家庭。
1921年秋,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学预科。同年,赴德国留
学,先后在弗赖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动物学系
M*****c
发帖数: 3306
3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
院士、我校校友贝时璋先生,于2009年10月29日上午在北京逝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院士曾于1919年至1921年在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医学预科学习。虽然时间不长
,但贝老对在同济的学习记忆深刻。他回忆起当时德国老师鲍克斯德上课的情形:“他
授课不带稿,也不发讲义,用图谱和实物相互对照,讲解细致生动,教学十分认真负责
。” 我校80周年校庆、100周年校庆时,贝老曾给母校题字,祝贺母校诞辰。
贝时璋院士逝世的消息传到同济,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校友总会发了唁电,中国科
学院院士、校长裴钢教授代表学校向贝老家属表示慰问,他表示,贝老是生物物理学研
究的开山鼻祖,影响了几代人。更重要的是,贝老为人忠厚低调,心底坦荡,直到百岁
仍心系科研,让人高山仰止。作为中国生物科学研究的后来者,作为后辈校友,同济师
生一定要培养更多科技人才,取得更新研究成果。这应该是贝老最希望看到的!
贝时璋院士传略
贝时璋于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
1919年春,考入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1921年,从同济医工专
P**********e
发帖数: 2964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dmain (qqq),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12:02:40 2009, 美东)
发信人: dd322508 (纽约一条棍), 信区: USTC
标 题: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08:00:38 2009, 美东)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贝时璋院士,
2009年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睡眠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院士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的一个贫苦家庭。
1921年秋,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学预科。同年,赴德国留
学,先后在弗赖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动物学系
P**********e
发帖数: 2964
5
☆─────────────────────────────────────☆
Physmolecule (斐丝~) 于 (Sat Oct 31 12:06:46 2009,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godmain (qqq),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12:02:40 2009, 美东)
发信人: dd322508 (纽约一条棍), 信区: USTC
标 题: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31 08:00:38 2009, 美东)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贝时璋院士,
2009年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睡眠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院士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
M*****c
发帖数: 3306
6
在贝时璋院士告别仪式举行次日,作为贝老在国内接受高等教育的唯一学校,我
校11月5日上午在逸夫楼会议室举行以“超越百年”为主题的贝时璋院士追思会,共同
缅怀这位杰出校友对我国科学事业的卓越贡献和为人为学的崇高风范,激励全校师生继
承并发扬贝时璋校友献身科学、矢志报国的精神品格,在同济大学新的百年谱写更加辉
煌的篇章。
校党委副书记陆敏恂出席并讲话,党办、校办、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档案馆
、校史馆、外联办、团委、德国问题研究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学校师生代表近50
人参加了追思会。校党委宣传部部长黄昌勇主持会议。
贝时璋校友于1919年春进入同济大学前身——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的德文科,
一年后进入学校的医学预科学习,1921年秋毕业。随后他赴德留学,先后在弗莱堡大学
、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学习,1929年回国。
“贝老一直认为他在同济大学两年半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为他到德国留学打下
了很好的基础,在他任何版本的简历中都明确记载了这一段求学经历。”校史馆馆长朱
大章老师说。
两幅题词,饱含着贝老对母校的深情。“‘同舟共济
d******8
发帖数: 2191
7
著名生物物理学家贝时璋院士逝世
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
、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国生物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贝时璋院士,
2009年10月29日上午9点30分,在家中睡眠中安详辞世,享年107岁。
贝时璋院士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的一个贫苦家庭。
1921年秋,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同济大学前身)医学预科。同年,赴德国留
学,先后在弗赖堡大学、慕尼黑大学和图宾根大学动物学系学习。1928年3月获图宾根
大学自然科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29年回国报效祖国。
1930年,贝时璋院士创建浙江大学生物学系并任系主任,1949年兼任理学院院长,在浙
江大学20年,成为师生爱戴的一代宗师。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起,参与
中国科学院生物学科各研究所的筹建工作,并于1950年出任实验生物学研究所所长。
1954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处学术秘书,参与筹建中国科学院学部和学部委员
遴选工作。1955年被选为首批中国科
s****p
发帖数: 1087
8
zz《饶议科学》为饶毅的落选给出了答案兼谈饶毅与贝时璋、陈章良
by 丁广进

饶毅先生(以下简称饶)2009年出版了一本可看作科普的《饶议科学》,但是其中科普
内容并不是太多,更多的好像是对国内某些体制的批评与建议,这些文章发表时饶主要
在美国,估计当时也没考虑选院士,但是此前的这些批评就为今日的结果买下了种子。
这本书我看着很享受,饶第一时间在科学网博客以“黄书”推荐给我们,我开学后立马
订了这本书,有些东西是非常值得看的,里面还有几篇科普文章是有关社会行为,所以
近年来饶发表的论文我并未感到奇怪,导师觉得他会从前任的研究成果中找到自己需要
的然后再去指导学生进行试验。
《饶议科学》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我反复读了几遍,因为里面有些人名略去了说
的较为隐晦,后来我经过认真揣摩与上网了解才知道是某些大名鼎鼎的人。这篇文章提
名为《邹承鲁:善者好之,不善者恶之》(以下简称皱文)饶毅此文博客链接: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641,顺便说一下,这两天有博客说饶毅竞选院士的阻力来... 阅读全帖
d**e
发帖数: 2420
9
http://fangzhouzi.t.sohu.com/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人体特异功能”抬轿的著名科学家,除了钱学森,还有生物物理
所贝时璋、高能物理所赵忠尧、空间技术研究院胡海昌、微生物所方心芳(上面这几位
都是中科院学部委员,也就是后来的院士)、清华大学陆祖荫(要求让严新当清华教授
的就是这位)、海军总医院冯理达(她有个特殊身份,冯玉祥的女儿)。现在不应该为
避讳,都不提这些人当年的劣迹。
在二三十年前“人体特异功能”最猖獗的时候,也有一些著名科学家出来反对,也应该
给他们立个碑:周培源、严济慈、茅以升、马大猷、张香桐、洪朝生、何祚庥(以上当
时是中科院学部委员,即后来的院士),还有心理所所长潘菽。基本上,科学界反对的
还是主流。
w********h
发帖数: 12367
10
别的不说,施一公和王晓东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要比贝时璋那时候的国际学术地位高吧。
N*****e
发帖数: 1094
11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10:周仁
周仁。(网络图片)
周仁(1892年8月5日-1973年12月3日),冶金学家和陶瓷学家。中国第一个民间科学
团体中国科学社的创始人之...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1 21:27: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13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4412
14
来自主题: CivilEngineering版 - 涂序新是否死于房价
当巨著合上时 我们才翻开 2009-11-02 人民日报
两位曾经改变世界的科学巨匠,心脏停止了跳动。“上学时不再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很
少有孩子戴近视眼镜,分数和名次也不再是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这是李金华的期待
;就在贝老和钱老离世前一个多月,比贝时璋小74岁的浙江大学归国博士涂序新,选择
了离开。
两位曾经改变世界的科学巨匠,心脏停止了跳动。大雪消散时,他们将融入大地,
化为科学史、文化史、思想史上闪光的片段。这思想的烛光,将怎样照亮未来的人们?
而下一个贝时璋、钱学森又在哪里?
听到贝时璋和钱学森两位长者仙逝的消息时,正送孩子去上奥数班。
跟孩子说起这两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她一脸茫然。也难怪,学奥数、参加华罗庚数
学竞赛的很多孩子,连华罗庚是谁都不知道,何况其他。
不只是孩子。跟学生家长聊起两位先生,对钱老有印象的还算不少,但说起贝时璋
,大多数人也都是眼神飘忽,表情茫然。
媒体倒是格外地热闹。从贝老“学问要看胜似我者,生活要看不如我者”的恬淡,
到钱老“我姓钱,但我不爱钱”的风骨;从贝老每天“4片复合维生素B、6片维生素C”
的养生秘诀,到钱老与蒋英珠联璧合的美满婚姻……边
i*****s
发帖数: 4596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特异功能20年
中国特异功能20年(一)
作者:涂建华

1979年
3月11日,《四川日报》报道:《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认字的儿童,省有关科研
部门已采取措施,对这一现象进行科学研究》,报道称:“大足县最近发现一个能用耳
朵辨认字、鉴别颜色的儿童。经反复考查,确有其事。”“唐雨耳朵的奇异功能能是罕
见的,人类生理学又增加了新的研究内容。”“省委负责同志到了当地,接见了唐雨及
其家属,了解了实况。省有关科研部门对此已采取措施进行科学研究。”
3月13日始至20日,四川医学院对“唐雨认字”进行了测试、考察,认为唐雨耳朵认字
是假的。调查称:“唐雨出身于一个农村家庭,现年12周岁。从5、6岁起,经常扯谎,
并以为乐。现已学会抽烟。第一次‘用耳认字’就是为骗取别的孩子的香烟开始的。”
“我们对唐雨做了25次试验,他有时用耳朵‘认字’,有时用手指、头顶、小腿、足底
‘认字’。结果表明,除了6次偷看未成而拒绝辨认外,其余19次都是偷看后认出的。”
4月3日,四川医学院对唐雨进行了调查测试,否定了唐雨用耳朵认字的功能。
4月4日,北京石景山区模式口小学二年级学生姜燕由教育局和学校老师陪同,到科学院
信访处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6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历任中国领导人的诺奖情结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诺奖。“政事儿”发现,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习近平等领导人都同样关注诺奖,或接见诺奖获得者、或阅读诺奖作品等。
昨天起,媒体及社交网络因为一个中国老人的名字而沸腾:屠呦呦。这个被誉为“青蒿素之母”的85岁中国女药学家,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致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祝贺屠呦呦获诺奖。“政事儿”发现,中国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都同样关注诺奖。
毛泽东
晚年在中南海接见杨振宁和李政道
毛泽东晚年,除了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一般很少接见客人。不过,他接见了两名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
1973年,杨振宁和毛泽东的见面,是在毛泽东中南海的书房里。谈话结束以后,杨振宁说他快走到门口时,毛泽东和他握了握手,并且说他年轻的时候也希望在科学上能够有所贡献,不过自己没有做到,他很高兴杨振宁能够对人类的科学有所贡献。
《李政道文录》一文记载:1974年5月30日早6时许,在北京饭店,李政道的房间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有人通知他,毛泽东想在1小时内在中南海的住所见他。令他惊奇的是,会见时毛泽东想了解的第...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3 11:25:59 2018, 美东)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复制链接]
东方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黄河清博客
兼论1949年后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科学大师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成立,中科院学部于1955年成立,学部委员233人, 1993年改
称院士。本文一律称院士。从1958年至1979年,二十一年间,中科院没有增加一名院士
。为什么?折腾阶级斗争了。1949年前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留在大陆和从海
外回归59人,59位院士续选为中科院院士者46人。有中研院院士翁文灏,1951年从法国
回大陆,系以战犯身份而非科学家受到中共事先承诺的宽待。故中研院院士留在大陆和
从海外归来者是59人,非现行资料中所说的包括翁在内的60人。
说明:本表根据中科院档案处藏知识分子...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13 11:25:59 2018, 美东)
1949年后大陆科学家景况一览 [复制链接]
东方
电梯直达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5 22:23: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黄河清博客
兼论1949年后中国大陆为什么没有科学大师
中国科学院于1949年11月成立,中科院学部于1955年成立,学部委员233人, 1993年改
称院士。本文一律称院士。从1958年至1979年,二十一年间,中科院没有增加一名院士
。为什么?折腾阶级斗争了。1949年前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留在大陆和从海
外回归59人,59位院士续选为中科院院士者46人。有中研院院士翁文灏,1951年从法国
回大陆,系以战犯身份而非科学家受到中共事先承诺的宽待。故中研院院士留在大陆和
从海外归来者是59人,非现行资料中所说的包括翁在内的60人。
说明:本表根据中科院档案处藏知识分子...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3 22:16:34 2016, 美东)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13 22:16:34 2016, 美东)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 阅读全帖
m**f
发帖数: 67
21
来自主题: LZU版 - 生科院现在发展很不错啊
看来当年老校长治下引进武吉夫妇是引对了,那时候好像眼红的人挺多,说学校搞了一百
万(?)引进了二个清华的, 以至于水木当年有一笑谈,说生物再不行,就去兰州大学
哈哈!!!
2009高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名单zz
C-反应蛋白参与炎症过程调控的级联转换机制研究 武一 165万元
具有重要医药用途的神经肽的化学修饰及作用机制研究 王锐 200万元
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传感器研究 刘伟生 175万元
中国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形成与遗传资源保护研究 刘建全 180万元
中亚干旱带核心区域全新世生物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重建 冯兆东 200万元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上/地下反馈机制研究 杜国祯 198万元
中国生物物理学会最高荣誉奖揭晓
兰大教授武一获殊荣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讯(记者武永明)日前在桂林结束的中国生物物理学年会上,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武一荣获首届“贝时璋青年生物物理学家奖”。
为庆祝中科院院士贝时璋创建中国生物物理学会30周年,表彰先进,鼓励
l********l
发帖数: 148
22
来自主题: ZJU版 - 在浙大的科学院的院士
1. 王淦昌
王淦昌, 核物理学家. 1907年5月28日出生于江苏常熟. 1934年获德国博士学位.
1936-1950年曾任浙江大学物理系教授, 系主任. 中国核工总科技顾问, 研究员.
1955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 苏步青
苏步青, 数学家. 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平阳. 1931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
博士学位. 1931-1952年任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 教务长. 复旦大学教授, 校长,
名誉校长.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 卢嘉锡
卢嘉锡, 物理化学家. 1915年10月26日出生于福建厦门. 1934年毕业于厦门大学
化学系, 1937年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45-1948年在浙江大学讲学并任化学
系主任. 1991年任中国科学院院长.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4. 贝时璋
贝时璋, 细胞学家. 1903年10月10日出生于浙江镇海. 1928年获德国博士学位.
1930-1950年任浙江大学生物系教授, 系主任. 理学院院长. 中科院生物物理所
研究员, 名誉所长. 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 黄秉维
黄秉维,
p*****m
发帖数: 7030
23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挖个坑坑问一下童弟周
这个不是一回事吧 谈家祯李汝琪都是严肃的遗传学家 是果蝇研究在中国的奠基人。这
俩人回国之后比较郁闷的就是建国后碰上了李森科主义横行 两个摩尔根的嫡传再传弟子
首先在政治上就错掉了 在学术上自然也就不可能有什么用武之地。两个人的历史地位
更多的是在顽强的和李森科主义作斗争坚持孟德尔-摩尔根遗传学的时候奠定的 作为受
过良好训练的科学家 一辈子在和公众学生澄清什么是ABC 1+1这样的问题是历史的悲哀
反过来 童第周 还有贝时璋 可能还有几个蛮有名的老教授 其实也是严肃的科学家 但是
他们最被人所知的研究成果 像童第周和牛满江搞的鲫鱼鲤鱼的核移植 贝时璋弄了一辈
子的细胞重建 很有可能是搞错了 或者干脆就是假的。当然了,科学家犯错误这个太正
常了,但是童和贝的错误就不光是错误这么简单了。。在中国 什么研究成果都能政治化
标签化 这个是科学家本人最大的悲哀
z**********e
发帖数: 22064
24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中科院玫瑰李佩:民国的人去哪儿了
http://news.sina.com.cn/o/2016-01-13/doc-ifxnkkuv4493665.shtml
原标题:湍流卷不走的先生
本报记者 从玉华 《中国青年报》(2016年01月13日12版)
李佩先生参观“两弹一星”纪念馆熊卫民/摄
李佩
郭永怀、李佩夫妇陪女儿弹钢琴
郭永怀雕塑
郭永怀、李佩夫妇和女儿郭芹
□她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遗孀,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
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她和李政道一起帮助中国第一批自费留学生走出国门。当时没有托福、GRE考试
,她就自己出题,李政道在美国选录学生。
□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
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
,都登过这个大讲坛。
□唯一的女儿郭芹病逝了。没人看到当时近八旬的她流过眼泪。几天后,她像平常
一样,又拎着收录机给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的博士生上英语课去了。
进入人生的第99个年头,李佩大脑的“内存越来越小”,记忆力大不如以前了。她
一个月给保姆发了3回工资;她说现在的电视节目太...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426
2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最近挂的老人都很高寿
吕正操 104岁,贝时璋 107,钱学森 98
难道国人的平均寿命最近有显著提高?
j******n
发帖数: 1568
26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人民无罪?
lz有些话过头了。tg虽然现在问题很大,但是当年的国府更是烂泥扶不上墙。给你看看
第一届中研院院士49年后的去留。
数理组 (27位)
姜立夫、许宝騄、陈省身、华罗庚、苏步青、吴大猷、吴有训、李书华、叶企孙、赵忠
尧、严济慈、饶毓泰、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朱家骅、李四光、翁文灏、杨
钟建、谢家荣、竺可桢、周仁、侯德榜、茅以升、凌鸿勋、萨本栋。
赴美:陈省身,李书华,吴宪
去台:吴大猷,朱家骅,凌鸿勋
病逝:萨本栋
生物组(25位)
王家楫、伍献文、贝时璋、秉志、陈桢、童第周、胡先驌、段宏章、张景钺、钱崇澍、
戴芳澜、罗宗洛、李宗恩、袁贻瑾、张孝骞、陈克恢、吴定良、汪敬熙、林可胜、汤佩
松、冯德培、蔡翘、李先闻、俞大绂、邓叔群。
赴美:陈克恢,汪敬熙,林可胜
去台:袁贻瑾,李先闻
人文组(28位)
吴敬恒、金岳霖、汤用彤、冯友兰、余嘉锡、胡适、张元济、杨树达、柳诒徵、陈垣、
陈寅恪、傅斯年、顾颉刚、李方桂、赵元任、李济、梁思永、郭沫若、董作宾、梁思成
、王世杰、王宠惠、周鲠生、钱端升、萧公权、马寅初、陈达、陶孟和。
赴美:李方桂,赵元任,萧公权
去台:吴敬恒,胡适,傅斯年,李济,
H****g
发帖数: 14447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1975年人大常委里的屌丝比例超过50% (附全部常委名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y 24 02:25:16 2012, 美东)

143个人大常委,72个是来自基层的工农兵,有西沙海战的战斗英雄,有劳动模范,有
火车司机,有下乡知青。除了这些工人农民解放军,还有人大常委是赤脚医生,羽毛球
冠军,如果把这些66年之前连科级干部都不是的都算进去,四届人大里的基层群众占到
的比例远高于50%。

作为对比,如今的人大代表里,不要说常委,就连普通人大代表,近3000人里没有一位
是真正的农民工(三个所谓的农民工早就转为城市户口,当了官)。

下面是1975年四届人大常委名单。80年代后,这些出身基层的人大常委几乎毫无例外都
被罢官甚至判刑了。

1 千比 常委
2 马成杰 常委
3 马学礼 常委
4 马恒昌 常委
5 王世泰 常委
6 王世惠 常委... 阅读全帖
F*V
发帖数: 3978
28
在中关村海龙大厦斜对面,有一片坡顶的三层小楼,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的职工宿舍
区。小区里的13号、14号、15号楼是整个宿舍区的核心。从1955年起,钱学森、钱三强
、何泽慧等一批科学家陆续入住这些特楼。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老一辈科学家
先后离世,曾经的特楼也变成了老楼危楼,被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今年市政协十一届
五次会议期间,市科协提交团体提案,呼吁将三座特楼作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
现场 老旧特楼租户杂居
这是一片很容易被忽视的灰色小楼,小区门前没有任何标识。然而院里的老人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小区可真是气派,周围还都是平房和庄稼地。那时小区门口有武
警站岗,现在门卫室已经改作小卖店了。
走在中科院宿舍区里,可以看到有的小楼因年久失修,楼道的窗户已摇摇欲坠。楼
里楼外都被贴了不少小广告,房屋中介和一些教学培训班就设在一些老楼里。楼门也没
有门禁,人们可以随意进出。
小学退休教师玉老师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她的爱人是中科院职工。中午时分,玉老
师带着一群午休的孩子做游戏,上自习,地点就在14号楼的一间空房里。
玉老师回忆,当年13、14、15号楼是整个小区条件最好的,一个楼...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486
29
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官网公布的首批荣誉学部委员?
如果是正式的学部委员(现在叫院士)应该没有退休年龄.贝时璋就是一例.
s*******w
发帖数: 2257
30
蒋介石的战略眼光:抗战期间的一项伟大决策
大中小 2015-04-03 21:36:24
多维历史
抗战爆发后,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如何处理教育和抗战之间的关系,成了摆在国民
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教育界内部也围绕如何制定新的“战时教育方针”而展开了论战
。主流的意见认为教育应该完全服务于抗战。不但学科要调整,变为以军事课为主,教
育对象也要调整,须“以民众为对象”,“高中以上学校与战事无关者,应予以改组或
即停办”。面对意见分歧,蒋介石力排众议,作出决策:“我们切不可忘记,战时应作
平时看,切勿为应急之故而丢弃了基本……我们教育上的着眼点,不仅在战时,还应该
看到战后。”本文选自2015年4月3日共识网,作者毕唐书,原题为《抗战时期一项伟大
的教育决策》。
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
在中国现代史上,抗日战争的胜利应当是最辉煌的篇章。同政治和军事上的成果相比,
这一时期的教育不但毫不逊色,而且更为可圈可点,甚至堪称世界奇迹。
以常理论,抗战期间山河残破,民生凋敝,教育事业出现倒退,自在情理之中。但事实
却恰恰相反。在这段最艰难的时期,中国的教育经费投...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9677
31

鱼妈,偶尔狗下啊
=======================================
1姜立夫1890-1978数学
2许宝马录1910-1970数学
3陈省身1911-数学
4华罗庚1910-1985数学
5苏步青1902-2003数学
6吴大猷1907-2000物理学
7吴有训1897-1977物理学
8李书华1889-1978物理学
9叶企孙1898-1977物理学
10赵忠尧1902-1998物理学
11严济慈1900-1996物理学
12饶毓泰1891-1968物理学
13吴宪1893-1959生物化学
14吴学周1902-1983物理化学
15庄长恭1894-1962化学
16曾昭抡1899-1967化学
17朱家骅1893-1963地质学
18李四光1889-1971地质学
19翁文灏1889-1971地质学
20黄汲清1904-1995地质学
21杨钟健1897-1979地质学、古生物学
22谢家荣1898-1966地质学、矿床学
23竺可桢1890-1974气象学、地理学
24周仁1892-1973钢铁冶金学、陶瓷学
25侯德榜1890-1974化学...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32
在中关村海龙大厦斜对面,有一片坡顶的三层小楼,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的职工宿舍
区。小区里的13号、14号、15号楼是整个宿舍区的核心。从1955年起,钱学森、钱三强
、何泽慧等一批科学家陆续入住这些特楼。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老一辈科学家
先后离世,曾经的特楼也变成了老楼危楼,被列入拆迁改造的范围。今年市政协十一届
五次会议期间,市科协提交团体提案,呼吁将三座特楼作为科学名人群体故居加以保护。
现场 老旧特楼租户杂居
这是一片很容易被忽视的灰色小楼,小区门前没有任何标识。然而院里的老人说,
上世纪五十年代,这个小区可真是气派,周围还都是平房和庄稼地。那时小区门口有武
警站岗,现在门卫室已经改作小卖店了。
走在中科院宿舍区里,可以看到有的小楼因年久失修,楼道的窗户已摇摇欲坠。楼
里楼外都被贴了不少小广告,房屋中介和一些教学培训班就设在一些老楼里。楼门也没
有门禁,人们可以随意进出。
小学退休教师玉老师是这里的老住户了,她的爱人是中科院职工。中午时分,玉老
师带着一群午休的孩子做游戏,上自习,地点就在14号楼的一间空房里。
玉老师回忆,当年13、14、15号楼是整个小区条件最好的,一个楼...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159
33
他们如果是真相信,那就不算劣迹。顶多算丢人。
除非他们明知有假却支持。
c*******9
发帖数: 9032
34
劣迹斑斑的是何祚麻之流。人体特异功能研究本身没什么不对。
d**e
发帖数: 2420
35
以讹传讹。
k*******2
发帖数: 1429
36
支持特异功能和支持对特异功能的研究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支持对其研究,没觉得
有什么问题。
d**e
发帖数: 2420
37
在那个时代环境下,大力支持对特异功能的研究没有问题吗。
view.news.qq.com/zt2013/qgr/index.htm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
钱学森力挺“特异功能”,坚信必将带来“科学革命”
钱学森支持“人体特异功能”,认为“耳朵认字”是客观存在,
“因而是否定不了的”
这样的做法和表态有没有问题。
d**e
发帖数: 2420
38
view.news.qq.com/zt2013/qgr/index.htm
钱学森致信高层,“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胡耀邦作出让步
作为中国当代知名度最高的科学家之一,钱学森毫无疑问是80年代中国“特异功能”大
潮极重要的推手。直到今天,那些声称拥有“特异功能”的“大师”们,仍在继续使用
钱学森提出的“中医、气功和特异功能三位一体”的“理论”。
k*******2
发帖数: 1429
39
那个时代环境是什么环境?
r******y
发帖数: 763
40
81位民国院士近60人1949年后留在大陆:部分人的命运】
1948年,中国的内战正酣之际,第一届院士共81人诞生了,在 那个决定中华民族未来
命运同时也决定这些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精英的历史时刻,他们何去何从,陷于了痛苦之
中,有今日学者专门写下了他们的选择——《1949 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
国涌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选择呀!有的并不赞成共产主义但不想没有国家的流浪
留下了,有的认为自己并没做错什么大不 了钻到故纸堆里留下了,有的害怕台湾还是
不保留下了,当然也有毅然决然离开的,相当部分则是怀有极大的希望留下了,一如胡
风的伟大献词《时间开始了》,他 说的是伟大的新时代的时间开始了。中共接管政权
前后,共有22位院士离开大陆,28位人文组院士中留在大陆的18位(考古学家都在这个
组)。他们,除了那 个没有人格的郭沫若外,其他一律遭到改造、整肃、批判,更有
不堪忍受身心摧残与人格凌辱而自杀的。这里没有总结多少自杀的,下面转载的是一个
基本介绍,读后只有无语的份。
一、民国时期81位院士中离开大陆的22位院士
中研院院里14个单位,成建制 迁台的只有管理机构中央研究...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4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山东关键还是不重视人才
和我党没关系,解放前就靠南方输送。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江西省萍乡县 物理化学
庄长恭 福建省晋江县 有机化学
曾昭抡 湖南省湘乡县 化学
朱家骅 浙江省吴兴县 地质学
李四光 湖北省黄冈县 地质学 宣统三年工科进士
翁文灏 浙江省鄞县 地质学
黄汲清 四川省仁寿...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42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江西省萍乡县 物理化学
庄长恭 福建省晋江县 有机化学
曾昭抡 湖南省湘乡县 化学
朱家骅 浙江省吴兴县 地质学
李四光 湖北省黄冈县 地质学 宣统三年工科进士
翁文灏 浙江省鄞县 地质学
黄汲清 四川省仁寿县 地质学
杨钟健 陕西... 阅读全帖
a*******m
发帖数: 14194
43
你苏你浙人才最多,你可以出来跟我辩论一下。
你苏你浙,未来什么时候还能重新占院士的总数的80%?
放个话吧。
发信人: tomnjerry (tom jerr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苏我浙我沪真心牛啊,北方实在是不太产读书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0 19:13:26 2014, 美东)
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 浙江省平阳县 数学几何学
许宝騄 浙江省秀水县 微分几何学
华罗庚 江苏省金坛县 数学
苏步青 浙江省平阳县 微分几何学
吴大猷 广东省高要县
吴有训 江西省高安县
李书华 河北省昌黎县
叶企荪 江苏省上海县 物理学
赵忠尧 浙江省诸暨县 物理学
严济慈 浙江省东阳县 物理学
饶毓泰 江西省临川县 物理学
吴 宪 福建省侯官县 生物化学
吴学周 ...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114
44
zz http://blog.renren.com/share/314160918/2807273356
至1948年3月底,浙江大学已发展成为拥有文、理、工、农、师范、法、医7个学院、
25个系、9个研 究所、1个研究室的综合性大学。
随新中国解放,浙江大学进行一系列的院系调整,学科和院系设置发生了很大
变动。调整后的浙江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业大学。
浙江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
杭州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系部分教师,之江大学
文理学院、以及解放后创办的俄文专科学校和 设在浙大的浙江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
为浙江师范学院,院址在原之江大学。1958年该院又与新建的杭州大学合并,定名杭州
大学。1998年,并入浙江大 学。
浙江农业大学
1952年,浙江大学农学院独立成为浙江农学院,1960年扩建成浙江农业大学,1998年,
并入浙江大学。
浙江医科大学
1952年2月,浙江大学医学院与浙江省立医学院合并,定名为浙江医学院,以原浙江大
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附属第一医院,以广济医 院作为附属第二医院。1960年更名为浙
江...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9576
45
看着像老杨鼓动shopping争取诺奖,科学院开了无数次会把作者从30多人砍成一人,最
后没评上。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156399
与诺贝尔奖接触的真相
钱三强为促进推荐我国人工合成胰岛素成果参与1979年度诺贝尔奖评选做了大量工
作。1977年6月12日至30日,以钱三强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问澳大利亚。在同
澳大利亚科学家的一次谈话中,有人对钱三强说:“你们人工合成胰岛素的工作是应该
获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在于你们愿不愿意接受。”对此,钱三强不知个中原委。
钱三强如此“孤陋寡闻”是有原因的,这里不妨作点儿交代。钱三强是中国科学院
的筹建者之一,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创始人。他创建的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划归原第
二机械工业部(以下简称二机部)后,他转任二机部副部长。他对该部一些不按客观规
律办的事不违心迎合,大胆直言,因而在那个不正常的年代不止一次受到不公正的待遇
。他从1965年10月起到河南信阳农村参加劳动,紧接着“文革”时进一步受到批判斗争
,直到1972年5月因心脏病发,经批准才...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院士怎么这么长寿?
杨绛现在还活着呢;
贝时璋,1928年就是浙大生物系系主任,2009年107岁去世,这时候估计他的第一批学
生全都死光了吧。
s******g
发帖数: 3841
4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如果长春还是满洲国首都
不要装傻啊,科学技术江浙人确实有优势
中国数学的领头人华罗庚陈省身苏步青都是江浙人
物理的领头人李政道 钱三强 吴健雄 王淦昌都是江浙人, 杨振宁和邓稼先也就在江
浙附近
化学家不大了解
生物也不大了解,但是领头人里听说过童第周和贝时璋,都是浙江人
竺可桢算是哪个学科?气象
工程里面钱学森钱伟长茅以升
计算机的姚期智上海人,也算江浙吧
这还都是只列领头人级别的,下面的还没提
z**********e
发帖数: 22064
48
http://hx.cnd.org/?p=120093
(接前文)
四、引蛇出洞之后的束星北
1957年,在毛泽东号召帮助共产党整风的阶段,束星北又坐不住了。不过,此时的束星
北,大起大伏的经历,使得束星北毕竟清醒了许多,他意识到,没有或缺乏法制意识,
是造成这一切问题的根源。他开始钻研政治。1957年5月,在山东省委宣传工作会上,
他作为山东大学的代表做了题为《用生命维护宪法的尊严》的发言,立刻产生了强烈的
回应。总共半个多小时的讲演,被台下欢呼的掌声打断了二十多次。有人事后将束星北
的发言形容为一个令人警醒的炸雷,一场心田久旱的甘霖。
束星北究竟在这次会上说了些什么?这里,我们不妨摘引一下:
我感觉到我们可能面临着一个新的时代,一个文化经济蒸蒸日上的光明灿烂的黄金时代
。我们必须做好准备工作,不能使它流产。这次会议可以说是准备前的工作之一。我今
天先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能贯彻的障碍和原因揭发检查一下。
“鸣”和“放”的问题其实在三年前就已经解决了,《宪法》,就是1954年党领导人民
制定的根本大法。第87条上明白地写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
社、游行、... 阅读全帖
r*****4
发帖数: 4016
49
1971年,赵玉芬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毕业,并考取了杨振宁教授所在的美国纽约州立大
学石溪分校的化学专业研究生。
赵玉芬刚到美国的时候,杨振宁教授回到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作了一次有关中国见闻
的演讲。他介绍了祖国的情况,谈到了大陆的科学家还在进行着科学研究工作,还介绍
中国的最新考古发现,展示了一枚出土的铜镜。
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1972年中国科学家代表团访问美国,来到了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
校,赵玉芬作为台湾留学生的代表向中国生物学家贝时璋教授献花。赵玉芬经过几年时
间多方打听和联系,在1978年终于得到了老家河南淇县的消息,与外祖父母取得了联系
。这一年的夏天,赵玉芬终于回到了魂牵梦绕的故乡。时年90多岁的外公是前清的秀才
,见到外孙女回来高兴得当场挥毫泼墨。忆起那时的历历往事,赵玉芬说:“我突然之
间有了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以前在台湾,我对自己来自哪里,我的祖先是谁都很茫然
。没有根,人好飘浮啊!”。
1979年,赵玉芬告别了纽约大学的博士后导师夏皮洛教授,回到了中国。
1991年,43岁的赵玉芬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学部委员)
T****t
发帖数: 11162
50
1948年选出的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81人名单,与他们在1949年后的去和留
(根据网上相关资料整理、编辑)
数理组院士28人:
姜立夫(1890.7.1-1978.2.3),数学家。
许宝騄(1910.9.1-1970.12.18),数学家。“抢救”1
陈省身(1911.10.28-2004.12.3),数学家。去美国 1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数学家。
苏步青(1902.9.23-2003.3.17),数学家。
吴大猷(1907.9.29-2000.3.4)物理学家。去美国 2后去台湾
吴有训(1897.4.26-1977.11.30),物理学家。
李书华(1889-1979.7.5),物理学家。“抢救”2 去美国 3
叶企孙 (1898.7.16-1977.1.13) ,物理学家。“抢救”3
赵忠尧 (1902.6.27-1998.5.28),核物理学家。
严济慈 (1900.12.4-1996.11.2),物理学家。“抢救”4
饶毓泰(1891.12.1-1968.10.16),物理学家。“抢救”5
吴宪(1893.11.24-1959.8.8)...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