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贵戚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l********g
发帖数: 2970
1
来自主题: Talk版 - “佛亲贵戚”也难逃一死
2016年2月22日,凯风网从肖辛力在国内的亲属处证实,原日本《大纪元时报》记
者肖辛力于2011年12月30日病亡,享年43岁。从公布之日算起,肖辛力的死四年有余,
说明李洪志对其死讯的封锁也长达四年之多。
肖辛力是法轮功的“功臣”。从2001年开始,肖辛力在日本法轮功组织中公开身份
为日本《大纪元时报》记者,还担任“全球营救受迫害法轮功委员会日本发言人”、“
日本保卫言论自由人权同盟”发言人。
然而,这样的肱骨之臣并没有得到李洪志承诺的“我根本就不需要动手的,我瞅瞅
你就好了”,“我把大法弟子每个人都在地狱里除了名了”等法身的保护,却在法轮功
内部创造了“死讯遭封锁时间最长”、“死亡最年轻”、“最不值的殒命夫妻档”等多
项纪录。
近二十年来,在李洪志“消业祛病”、“法身保护”、“地狱除名”等歪理的蛊惑
下,至少造成了2400名法轮功弟子死亡,其中有李继光、李国栋、李大勇、封莉莉、刘
静航、金正浩、柳济南、兰多、林逸明等30多名“佛亲贵戚”。肖辛力的死,再次让李
洪志的上述邪说不攻自破,真是乱上加乱呀。
l********g
发帖数: 2970
2
来自主题: Talk版 - “佛亲贵戚”也难逃一死
2016年2月22日,凯风网从肖辛力在国内的亲属处证实,原日本《大纪元时报》记
者肖辛力于2011年12月30日病亡,享年43岁。从公布之日算起,肖辛力的死四年有余,
说明李洪志对其死讯的封锁也长达四年之多。
肖辛力是法轮功的“功臣”。从2001年开始,肖辛力在日本法轮功组织中公开身份
为日本《大纪元时报》记者,还担任“全球营救受迫害法轮功委员会日本发言人”、“
日本保卫言论自由人权同盟”发言人。
然而,这样的肱骨之臣并没有得到李洪志承诺的“我根本就不需要动手的,我瞅瞅
你就好了”,“我把大法弟子每个人都在地狱里除了名了”等法身的保护,却在法轮功
内部创造了“死讯遭封锁时间最长”、“死亡最年轻”、“最不值的殒命夫妻档”等多
项纪录。
近二十年来,在李洪志“消业祛病”、“法身保护”、“地狱除名”等歪理的蛊惑
下,至少造成了2400名法轮功弟子死亡,其中有李继光、李国栋、李大勇、封莉莉、刘
静航、金正浩、柳济南、兰多、林逸明等30多名“佛亲贵戚”。肖辛力的死,再次让李
洪志的上述邪说不攻自破,真是乱上加乱呀。
j**u
发帖数: 6059
3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天下节度 40盗马贼上
一夜无事,次日天刚蒙蒙亮吕润性便依照军中习惯起来,准备到院中去松松筋骨。
他刚刚下得堂来便看到护卫领急匆匆的从外间进来,脸上满是焦虑之色,便沉声问道:
“出了什么事情吗?”
“禀告殿下,外间有五匹马不见了!”
“马不见了?”吕润性微微吃了一惊,他们这些马匹个个体型高大,在少马的江南
显眼的很,无处藏匿,而且都是军马,在身上都烙有标记,盗贼便是偷了去也无处转卖。
“莫非昨夜里没有拴紧缰绳,马儿惊走了?”吕润性问道。
护卫领摇了摇头,从怀中拿出一段缰绳,指着那光滑的断口处答道““应该不是的
,你看这缰绳断口处十分整齐,应该是有人用利器割断的,若是被马匹挣脱或者风雨吹
断决计不会这么整齐。”
“不错!”吕润性仔细察看了那段缰绳,同意了护卫领的判断,他的脸色一下子变
得严峻起来,在吕吴的心腹区域,自己的战马被偷走了,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盗马贼肯定会留下痕迹,立即吹号召集所有人,尾随追击,定然要将这些恶贼生
擒活捉!”吕润性将手中的那段缰绳往对方手里一扔,一边出命令,一边快步向堂下的
自己坐骑走去。
“殿下!”那护卫领一边尾...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6059
4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天下节度 39夜宿
聚宝山,雨花台,位于建邺城南,聚宝门外,因岗上遍布五彩斑斓的石子,又称聚
宝山。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高僧云光法师在此设坛讲经,感动上苍,落花如雨
,雨花台由此得名。由于此地正好位处建邺城南的制高点,可以俯瞰城内,所以吴军在
岗顶屯扎了五百人,立岩砦坚守,岗上松柏森森,虽然此时已是寒冬腊月,但松柏之姿
,遇冰雪尤翠,较之其他山头冬日里草木凋敝的景象,别有一番景致。
当时已是傍晚时分,雨花台下官道上回城的车马行人纷纷加快脚步,好赶在城门关
闭前回到城中,否则若是被关在城外,那可得在城外呆上一宿了,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当时吕吴多年对外征战,对百姓盘剥征调极多,市井颇为不李靖,尤其是这国都建邺,
因为吕方在派高奉天相水土,查检地形之后,将城址向南迁移,前依聚宝山,后枕鸡笼
山,东望钟山。西带石头城,舍弃了当时已经荒废了的六朝宫城旧址。将秦淮河两岸繁
荣的商业区包入城中,以秦淮河为护城河,大加扩建,城墙由今天的通济门开始,一路
经由聚宝门、三山门、石城门,清凉门。然后折向东,至竹桥向南,经玄津桥,复成桥
,大中桥直到通济门,共长二十五里五十四步,城墙高三丈,顶端宽两丈五尺,...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y***r
发帖数: 16594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徽宗、钦宗为什么不自杀?
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
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后妃、帝姬之外,还有
养在深宫供他们消遣和驱使的三千佳丽。
风尘涨天,沙雪扑面,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后代的历史巨眼关注,也不为
当时自顾不暇的主子们怜惜,她们羊羔似地瑟缩着,凄惶着,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之中
抵债的王朝女眷们
“议和”一开始,这些中原女子同金银、布帛、土地一样,也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二日,宋钦宗亲自同宰相何栗到金营求和,送上降表,并
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之外,还要立送一千
五百名少女。宋钦宗一律照办,派人四处搜捕年轻女子,不够数目就用自己的妃嫔抵数
。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杀而死。
《南征录汇》记:十二月初十日,宋臣“吴幵、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
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二千具,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这些女性,就是宋
王朝献给金人的最早的贡品。
“议和”在继续,女性是必不可少的条款。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协议... 阅读全帖
y***r
发帖数: 16594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徽宗、钦宗为什么不自杀?
靖康二年(1127)四月,当上了亡国奴的徽宗、钦宗一行分乘八百六十多辆牛车,在如
狼似虎的金兵的押解下开始北上。随行的除了他的皇子、皇孙、后妃、帝姬之外,还有
养在深宫供他们消遣和驱使的三千佳丽。
风尘涨天,沙雪扑面,这些柔弱的中原女子,既不被后代的历史巨眼关注,也不为
当时自顾不暇的主子们怜惜,她们羊羔似地瑟缩着,凄惶着,消失在茫茫的历史迷雾之中
抵债的王朝女眷们
“议和”一开始,这些中原女子同金银、布帛、土地一样,也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靖康元年(1126)十二月二日,宋钦宗亲自同宰相何栗到金营求和,送上降表,并
屈辱地下跪。金人除了索要金一千万锭、银二千万锭、帛一千万匹之外,还要立送一千
五百名少女。宋钦宗一律照办,派人四处搜捕年轻女子,不够数目就用自己的妃嫔抵数
。不少女子不甘受辱,自杀而死。
《南征录汇》记:十二月初十日,宋臣“吴幵、莫俦传宋主意,允以亲王、宰执、
宗女各二人,衮冕、车辂及宝器二千具,民女、女乐各五百人入贡”这些女性,就是宋
王朝献给金人的最早的贡品。
“议和”在继续,女性是必不可少的条款。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协议... 阅读全帖
h**z
发帖数: 9751
10
宋徽宗沙比赵佶是不是旷古奇葩?他女儿被金军轮奸产子,他还写词祝贺。
靖康之变后北宋后妃及宗室女性的悲惨遭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99c0da0100qh7t.html
如《瓮中人语》记载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宝寺火。二十五日,虏索国子监
书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虏索玉册、车辂、冠冕一应宫廷仪物,及女童六百
人、教坊乐工数百人。二十七日,虏取内侍五十人,晚间退回三十人。新宋门到曹门火
。二十八日,虏索蔡京、王黻、童贯家姬四十七人出城。”一幕幕,扣人心弦。
在《开封府状》这本官方文书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那颤抖的笔触和慌乱的心神,
有的段落甚至有点断断续续、语无伦次之感。而最令人震惊的是女性的命运。金兵围攻
陷汴京前后,大肆烧杀掳惊,奸淫妇女,无恶不作。除金银财物之外,他们大量俘虏宋
朝官员和百姓,其中女性尤多。像上文所引,金人特意索要“女童六百人”,却没有索
要男童,可见女性天生就比男性不幸。
《瓮中人语》载,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刘皇后家、蓝
从家、孟家,沿烧数千间。斡离不掠妇女七十余人出城。”这... 阅读全帖
s****p
发帖数: 1087
11
来自主题: Medicalpractice版 - 吴英恺大夫的传奇
皇亲贵戚?
还有成语暗含皇亲贵戚的?
难道谜底是: 柳暗花明 ?
谜底算是意译谜面。但是除了带了“柳”字,别的也和皇亲贵戚不相关呀?
a*****y
发帖数: 33185
12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逆转不
了的。研究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批判尊儒反法思潮,必须认清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而要正确认识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就必须
弄清从秦 孝公到秦始皇这一百五十年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

“秦行...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225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NLu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ikiShinji (三木真二), 信区: LoveNLust
标 题: 【文情随笔】真实励志经典-石选童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8 18:27:21 2015, 美东)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西太后连忙化装成普通农妇,抱着小皇帝光绪,带着两个贴身
太监,混在难民群里逃出城来。
一溜烟跑到天黑,走进太行山脚下一座村庄,西太后又累又困,饥寒交迫,怀里的小皇
帝也饿得哇哇大哭。要命的是,挑着行李的大太监安德海、揣着银两的小太监李莲英都
走散了,西太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只好坐在一家农舍门前默默流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太后的泪眼里忽然出现一双皴裂的小手,捧着一个窝头、一碗青
菜豆腐汤。抬头一看,是个衣着破旧、但是干干净净的少年。
“尊敬的夫人,”少年对她说,“很明显您遭遇了极其突然的不幸。这点食物是如此地
微薄,以至于它并不能满足您的饥饿,但这已经是我和我贫穷的家庭所能提供的一切了
。”
等西太后含着泪吃了窝头、喝了汤,少年把她领到自家的柴房:“这里并不豪华,甚至
算不上舒适,但它足以让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去年以来备受关注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大量豪华随葬品
汉代国力的强盛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厚葬成为有汉一代的整体风气。正如《潜夫论
·浮侈篇》所云:“今京师贵戚,郡县豪家,生不极养,死乃崇丧,或至金镂、玉匣、
檽梓、梗、楠。多埋珍宝、偶人、车马,起造大冢,广种松柏,庐舍祠堂,务崇华侈。
”当时之人即多有感叹:“国赀糜于三泉,人力单于郦墓,玩好穷于粪土,伎巧费于窀
穸。”这些都是汉代厚葬之风的一种证明。
自西汉至东汉,文献中不断记载有帝王、思想家及有识之士对厚葬的抨击与对薄葬的提
倡。西汉前期的汉文帝修建自己的霸陵时,坚持不以金、银、铜、锡为饰,专用瓦器,
并在遗诏中明令不准厚葬。东汉初期光武中兴之时,曾下诏说:“世以厚葬为德,薄葬
为鄙,至于富贵奢僭,贫者单(殚)财,法令不能禁,礼义不能正,仓卒乃知其咎。其
布告天下,令知忠臣孝子、慈兄悌弟薄葬送终之义。”东汉王充在其《论衡》一书中竭
力反对厚葬陋习,力主“圣贤之业,皆以薄葬省用为务”。当时甚至还有人身体力行倡
导薄葬。武帝时的黄老之徒杨王孙认为,“夫厚葬诚亡益于死者,而俗人竟以为高,靡
财殚币,腐于地下。或乃今日入而明日发,此真与暴骸于中野...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15
首先,最早的传说,汉代的传说,是说赵高和张良都是韩公子。那样,才能自圆其说。
后来有人把他说成赵公子,是因为时代远了,想当然,那时没有网络,大家读书不容易
,模糊知道一点,主要是因为赵高姓赵,想当然以为他是赵国公子。比如清人赵翼在《
除余丛考》卷四十一《赵高志在复仇》,就说他是赵国公子,其实他引用错了。
他应该是记得一点,但是没有机会仔细校对原文,想当然以为是赵国公子。郭沫若也这
么说。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第二册“秦末社会矛盾的激化”章节中说:“赵高原
是赵国远支宗室的后代,因其父犯罪被处宫刑,当了宦官……骗取了秦始皇的信任。”
其实,最新的考证,他们全错了。第一,他们想当然,以为赵就是赵国,忘记了秦赵是
同姓。长平和秦赵的血海深仇,其实也是后人想象的。第二,后人误解了“宦官”这个
词的早期含义,以为就是后来的太监(阉人)。其实不是。
实际上,赵高是秦国宗室。不然也不会那么容易爬上去,受信任。
众所周知,秦国、赵国的国君都是嬴姓赵氏,以其先祖造父封于赵城,故后世以赵为氏
,他的嫡子孙是后来的赵国王室;另一支赵氏旁支——他的侄孙赵非子分封于秦,后代
是秦国王室。非子封秦后,秦国的嫡派...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698
16
他们先前是想把朱祁镇做掉的,比如他们竟然用大炮攻击朱祁镇所在的瓦剌军营,
没成功。后来改变策略,把朱祁镇接回来更有价值,比如可以用他威胁朱祁钰,你不听
话的话,嘿嘿!
而朱祁钰当然知道这一点,他并不甘心当个傀儡,以换太子事件抗争,试探群臣,
看看有没有支持自己的大臣(与唐高宗换皇后事件类似)
至于明英宗为什么会复辟成功?其实景帝无后,而且病重,之后的皇帝要么是明英
宗、要么是明英宗的儿子(当时的太子),而太子年幼,明英宗如果以太上皇的名义摄
政,文官集团拿什么理由阻止?
何况当时手握重兵的石亨由于与文官集团(包括于谦)发生了矛盾,于是石亨选择
支持明英宗复辟,以换取更大利益。明英宗有名分、有手握重兵的将领的支持,文官集
团已经不可能废掉他了
为什么清修明史不抹黑于谦,而乐于神化于谦?
首先,修明史的是投靠满清的东林党的遗老遗少,怎么会抹黑曾经为文官们带来巨
大利益的自己人?他们修的明史抹黑的是明朝的皇帝,抹黑明朝的皇帝才符合东林党遗
老遗少和满清统治者的共同利益。而如果抹黑于谦,会解开明朝文官集团的卑劣和明朝
皇帝的无奈与辛酸,等于向天下人表明,明朝是文官集团害的,明朝皇帝为了振兴明朝...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225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NLu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ikiShinji (三木真二), 信区: LoveNLust
标 题: 【文情随笔】真实励志经典-石选童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8 18:27:21 2015, 美东)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西太后连忙化装成普通农妇,抱着小皇帝光绪,带着两个贴身
太监,混在难民群里逃出城来。
一溜烟跑到天黑,走进太行山脚下一座村庄,西太后又累又困,饥寒交迫,怀里的小皇
帝也饿得哇哇大哭。要命的是,挑着行李的大太监安德海、揣着银两的小太监李莲英都
走散了,西太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只好坐在一家农舍门前默默流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太后的泪眼里忽然出现一双皴裂的小手,捧着一个窝头、一碗青
菜豆腐汤。抬头一看,是个衣着破旧、但是干干净净的少年。
“尊敬的夫人,”少年对她说,“很明显您遭遇了极其突然的不幸。这点食物是如此地
微薄,以至于它并不能满足您的饥饿,但这已经是我和我贫穷的家庭所能提供的一切了
。”
等西太后含着泪吃了窝头、喝了汤,少年把她领到自家的柴房:“这里并不豪华,甚至
算不上舒适,但它足以让您...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91
18
汉朝的王公贵戚,成千上万的坟茔,都是不出几十年都被强盗或者反贼开挖。董卓入京
,一起开挖了几百个皇室坟茔,肆意侵夺。
唯汉朝的王公贵戚,成千上万的坟茔,都是不出几十年都被强盗或者反贼开挖。董卓入
京,一起开挖了几百个皇室坟茔,肆意侵夺。
唯有这个最不中用最不待见的草包刘贺,保住了尸骨的体面。两千年后,重新享受了现
代媒体的聚光。造化弄人。有这个最不中用最不待见的草包刘贺,保住了尸骨的体面。
两千年后,重新享受了现
代媒体的聚光。
r******y
发帖数: 9892
19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李公公怎么穿龙袍
龙袍:
龙袍以明黄色为主也可用金黄杏黄等色。古时称帝王之位,为九五之尊。九、五两
数,通常象征着高贵,在皇室建筑、生活器具等方面都有所反映。清朝皇帝的龙袍,据
文献记载,也绣有九条龙。从实物来看,前后只有八条龙,与文字记载不符,缺一条龙
。有人认为还有一条龙是皇帝本身。其实这条龙客观存在着,只是被绣在衣襟里面,一
般不易看到。这样一来,每件龙袍实际即为九龙,而从正面或背面单独看时,所看见的
都是五龙,与九五之数正好相吻合。另外,龙袍的下摆,斜向排列着许多弯曲的线条,
名谓水脚。水脚之上,还有许多波浪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立有山石宝物,俗称“
海水江涯”,它除了表示绵延不断的吉祥含意之外,还有“一统山河”和“万世升平”
的寓意。
蟒袍:
清代蟒袍--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关于蟒、龙的
区别,历来没有明确的答案。一般根据《野获编》“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即皇帝
)所御(龙)袍相肖,但减一爪”及《大清会典》中“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 .....
.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的禁例,得出五爪为龙,
四爪为蟒的结论。其实不尽然...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225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veNLust 讨论区 】
发信人: MikiShinji (三木真二), 信区: LoveNLust
标 题: 【文情随笔】真实励志经典-石选童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8 18:27:21 2015, 美东)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西太后连忙化装成普通农妇,抱着小皇帝光绪,带着两个贴身
太监,混在难民群里逃出城来。
一溜烟跑到天黑,走进太行山脚下一座村庄,西太后又累又困,饥寒交迫,怀里的小皇
帝也饿得哇哇大哭。要命的是,挑着行李的大太监安德海、揣着银两的小太监李莲英都
走散了,西太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只好坐在一家农舍门前默默流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太后的泪眼里忽然出现一双皴裂的小手,捧着一个窝头、一碗青
菜豆腐汤。抬头一看,是个衣着破旧、但是干干净净的少年。
“尊敬的夫人,”少年对她说,“很明显您遭遇了极其突然的不幸。这点食物是如此地
微薄,以至于它并不能满足您的饥饿,但这已经是我和我贫穷的家庭所能提供的一切了
。”
等西太后含着泪吃了窝头、喝了汤,少年把她领到自家的柴房:“这里并不豪华,甚至
算不上舒适,但它足以让您...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5337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ikiShinji (三木真二),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文情随笔】真实励志经典-石选童的故事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8 18:28:56 2015, 美东)
发信人: MikiShinji (三木真二), 信区: LoveNLust
标 题: 【文情随笔】真实励志经典-石选童的故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8 18:27:21 2015, 美东)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西太后连忙化装成普通农妇,抱着小皇帝光绪,带着两个贴身
太监,混在难民群里逃出城来。
一溜烟跑到天黑,走进太行山脚下一座村庄,西太后又累又困,饥寒交迫,怀里的小皇
帝也饿得哇哇大哭。要命的是,挑着行李的大太监安德海、揣着银两的小太监李莲英都
走散了,西太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只好坐在一家农舍门前默默流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太后的泪眼里忽然出现一双皴裂的小手,捧着一个窝头、一碗青
菜豆腐汤。抬头一看,是个衣着破旧、但是干干净净的少年。
“尊敬的夫人,”少年对她说,“很明显您遭遇...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2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恩,蔡鞗写他眼见的
也贴点当时人记录,先无名氏的开封府状中写到的,以宗族世妇帝姬等准抵金银多少,
作为给金国的进贡赔偿,蔡鞗妻茂德帝姬也在其中,即赵福金,并不久后即死于金兀室
寨中:
一伏奉皇子令旨,帝姬、宗姬依照去目逐名补送目详封号,以免混淆。又由邓圭传奉国
相令旨,福金帝姬具详端的,不得匿隐。契勘帝姬只是恭福,为乱兵戕害。余除报明身
故,委已遣送无遗。宗姬尚无封号,先遵事目,将七王所出载入亲王宗姬目中,遣送讫
。自余归入近支族姬,先后遣送,不入目内。今分详两目,酌补名号,外无遗漏。福金
帝姬,实是正月二十八曰归入蔡京、王黼、童贯遗存家属内遣送,原目载赵氏一名。的
证因邓圭传奉国相令旨,福金是皇子夫人位号,应送皇子寨中,以符名谶。遵依送往,
非曾匿隐。自恭福帝姬外,实帝姬二十一人。
大金副元帅府指挥
契勘二庶人誓约,愿献犒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先续过纳金二十四万七千六百
两,用情准四万九千五百二十锭,银七百七十二万八千两,准一百五十四万五千六百锭
。不欲照五十两一锭旧例,所缩已多,是依庶人续约,准折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
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具详别幅,仍缩金三十四万二千七百八...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75
23
前面已经说过,中国文明自始就是一个统一的文明,所谓“居域中之
大”。其次,自秦皇以降,中国就是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政令自中央出,有所
谓“莫非王臣……莫非王土”之说。在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治下,自然就产生了
三个等级:皇帝,臣工,百姓。中国的皇帝只有一人,故而称孤道寡,是最高的
统治者。规定:其位传嫡,实行长子继承制,所谓之“有天下”,故而是“家天
下”。 这就给中国的政治,制定了如下规则:
第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尽管做了皇帝,还是不能不死,这也就是秦始
皇、甚至唐太宗都要寻不死药的原因。那把椅子实在是太好了!继位的龙子龙孙
们,一旦身登九五,无所羁牵,怎么会不按自己的意思,去做做那名符其实的皇
帝呢?谁愿意为一个死人活着?谁又愿意去做一个“傀儡”?于是政事更张,于
是各行其便,一朝天子一朝臣。怎不人亡政息。注意!这是在最理想,最常规的
情况下发生的。
第二:皇帝的家人,称皇族,这是一个很有特权的团伙。其中,皇帝又三宫
六院,娘娘嫔妃,何其多也!又偏能生育,于是皇子成群,贵戚成荫。大家都是
兄弟,可皇储只有一人,一朝登基,便成皇上,奴主立分。谁愿意作奴才?又谁...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225
24
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城,西太后连忙化装成普通农妇,抱着小皇帝光绪,带着两个贴身
太监,混在难民群里逃出城来。
一溜烟跑到天黑,走进太行山脚下一座村庄,西太后又累又困,饥寒交迫,怀里的小皇
帝也饿得哇哇大哭。要命的是,挑着行李的大太监安德海、揣着银两的小太监李莲英都
走散了,西太后身无分文,走投无路,只好坐在一家农舍门前默默流泪。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西太后的泪眼里忽然出现一双皴裂的小手,捧着一个窝头、一碗青
菜豆腐汤。抬头一看,是个衣着破旧、但是干干净净的少年。
“尊敬的夫人,”少年对她说,“很明显您遭遇了极其突然的不幸。这点食物是如此地
微薄,以至于它并不能满足您的饥饿,但这已经是我和我贫穷的家庭所能提供的一切了
。”
等西太后含着泪吃了窝头、喝了汤,少年把她领到自家的柴房:“这里并不豪华,甚至
算不上舒适,但它足以让您摆脱初春的寒冷。”
少年道过晚安正要回家,却被西太后叫住。
“你叫什么名字?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是正定府获鹿县石家庄,”少年答道,“我叫石选童。”
几个月以后,恭亲王奕欣率领各路勤王兵马打退了八国联军,醇亲王奕譞带着禁卫军在
石家庄找到了为别人拆洗被褥为生的西太后,...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536
25
听见归德长公主说起科道官之事,李佑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过去了,这也是他上次没来
得及问明白的,也不知长公主是否有意含糊。眼下这位贵女心情愉快,套出消息应该不
难。
归德千岁与李佑如此熟悉,对他的心思一清二楚,主动告诉了他。 “这个官职,
全因京师案情频发,有东便门劫掠客商者,有贵戚当街杀人纵火者,有上百人闹市殴斗
者,不可胜数,还有个寺卿家公子在南城被强盗刺死。辇赣之侧,朗朗乾坤下居然街市
不平,朝廷极其震动,所以要设一员专治此事。”
李佑微讶,天子脚下居然如此乱糟糟,不过细想也不难明白。
一者,京师人口过百万,流动性极大,又来自天下各地,民情十分复杂,在皇城以
及皇城周边之外的地区乱一些也是正常。
二者,京师公卿勋贵数不胜数,大多世袭勋戚都是世代居住京冇城,身冇份贵重又
成了地头蛇,屡屡违法犯禁并不稀奇。
不过他在京冇城时,独身客居往来单调,无非就是在寓所、宫廷、十王府、教坊司
这几点之间来回,大都是官军密布的地方,所以还真没亲眼见到过什么案情。
说起国朝京冇城的管辖权,有个特点是,大兴与宛平这两个京县与其它县不同,职
责上并不管治安,而只负责民政。
至于京冇城治安,由朝廷专设的东、南...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史记 《苏秦列传》
苏秦者,东周雒阳人也。东事师于齐,而习之于鬼谷先生。
出游数岁,大困而归①。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曰:“周人之俗,治产业,力
工商,逐什二以为务②。今子释本而事口舌③,困,不亦宜乎!”苏秦闻之而惭,自伤
,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④,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
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⑤,伏而读之。期年⑥,以出揣摩⑦,曰:“此可以说
当世之君矣。”求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素习知苏秦⑧,皆少之⑨。弗信。
①困:窘迫,不如意。②逐什二:从事工商获十分之二的利润。③本:此指手工
业、商业。口舌:指游说。④屈首:低头,埋头。受书:从师受教。⑤《阴符》:古兵
书名,《战国策》谓为太公所著。已佚。今传本《阴符经》旧题黄帝撰,有太公、范蠡
、鬼谷子、张良、诸葛亮、李筌六家注。⑥期年:一周年。⑦揣摩:此指悉心求其真意
,以相比合。后用为测度、估量或欣赏文字,加以效仿等意。⑧素:平时,向来。习:
熟。⑨少:轻视。
乃西至秦。秦孝公卒。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①,被山带渭②,东有关河③,
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此天府也④。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rthury (弱智儿童欢乐多),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0 21:15:54 2012, 美东)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722
28
来自主题: Medicalpractice版 - 吴英恺大夫的传奇

岂只是失足文青,您就没看出来还是位皇亲贵戚?--- 想不到蝎大侠居然也是谜坛高手
、我League中人--- 欲知这位皇亲贵戚果是何人,请猜蝎公暗中出手的谜语:
洗去铅华,迎来人生的又一个高峰 -—打一四字成语。
(田连元是这范儿的吧?lol)
D******6
发帖数: 6211
29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红楼征文——理想主义的最后堡垒
嗯,我倒不觉得贾母想要为宝玉攀个贵亲,公主贵戚都是出了名的难伺候,真要心疼儿
子孙子,都不想那么攀亲。四大家族互相联亲除了门户相当,大家互相了解性格好做亲
。而且贾家的很多媳妇也都不是贵戚。
贾母当时和张道士那个口风,当然就是心疼宝玉的意思了,只要相貌性格好就成。说明
贾母考虑过黛玉,不过这么个十顿饭吃不了五顿饭的人,渐渐成了病人的代名词了,和
谁也不能说亲啊。
另外,宝钗的确也没有什么不好。薛家败落了问题不大,贾母一再强调不嫌女家穷,其
实薛家穷上来也是都看得懂的(自己有买卖有儿子,在娘家姐姐的婆家住好几年,虽说
是生活自理,但是以一个家族论,比孤儿黛玉不强多少),主要是宝钗模样和性格都好
,搁谁也都愿意考虑的。
还有,我觉得过去要想发达,除了攀亲,主要还得自己的子孙茂盛,林家败落主要是没
人。黛玉妈妈嫁的,也算门当户对,但是并不是四大家族,是不是也怕嫁到大户人家受
委屈。。。王熙凤这么厉害还觉得自己委屈呢。。。
f*********u
发帖数: 3
30
司马懿窃国与华夏之祸
司马懿以奸谋窃国,深恐威德不足以服众而遍施惠与勋旧贵戚,开九品中正之端,谓之
与众宿老共治。三十年来高门显贵枝繁叶茂而占据中枢,门阀之势已成而非人力可逆转
矣。识时务者如太上,今上,均知可与其谋而不可谋之也。
懿初登大宝,国计民生日蹵,时国门渐开而民智渐启,茱尔小国之富陡见于亿万小民,
故布衣黔首颇有怨望者。有小人宋健献马氏计生妖言以图佞进。马氏者,或曰其为回回
也,太学首任祭酒,尝献邪策于太祖武皇帝,曰国困民穷,无他,人多尔;欲富,计生
可也。此说荒谬绝伦,阳为科学,实为阴谋,必欲减吾华夏血脉而张异族人口。太祖神
武,不为所惑,斥退马氏。至司马懿以拨乱反正为名窃据大统,得此邪说,如获至宝。
盖中华一日人丁兴旺,则司马氏执宰昏庸,民众穷困之实便可推脱一日。遂昭告天下,
钦定计生为国策,尊马氏为国师,赐宋健黄马褂,入军机处,特许大内行走。至此,吾
华夏族人,遂有千年大劫。官吏为求考成而不择手段,断人生计者有之,毁人家园者有
之,囚人父母兄弟勒索罚金者有之,甚至于光天化日强抢孕妇暴力堕胎;布衣匹夫人人
有断子绝孙之祸,为求一子而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荼毒之烈,虽蒙满暴虐
k******k
发帖数: 6800
31
逃亡大使馆:从急先锋到替罪羊
雪珥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63
3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nfair (unfai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5 21:12:22 2012, 美东)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3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kindnessgirl(友好的菇凉), 信区: ChinaNews
标题: 了解过古代的“童养媳”后 才知道什么叫万恶的旧社会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hu Aug 17 11:15:26 2017,GMT)
因为某条关于猥亵幼女的新闻,“童养媳”这个概念被再一次提了起来。大多数人未必
见过这种现象,这对女孩子来说简直就是人格和身体上的双重摧残。在本应该成长的年
纪,却成了别人家的媳妇,毫无权利可言。
第一次知道“童养媳”这个概念,是在很小的时候看一部叫做《婉君》的电视剧,当然
那是一部言情剧,焦点绝不是在婉君身不由己的命运多么可怜上。
童养媳,也叫“待年媳”、 “养媳”,是由婆家养育的女婴、幼女,等到成年后正式
结婚,这种现象在清代尤为普遍。
宋朝时,上层社会就开始盛行童幼许婚。宋英宗高皇后少小时鞠养于皇宫中,英宗此时
也在皇宫内,与皇后同年,仁宗谓“异日必以为配”,长大后二人遂成婚,生神宗(见
《宋史·后妃传》)。这种情况在同时期的金朝也一样普遍,金世宗曾说:“朕四五岁
时,与皇后定婚。”(见《金史·后妃传》)
准确来说,我国古代并无童养媳的称呼,但这种形式却很早...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4
我们所看到的女星大都打扮得光线亮丽,毫不夸张的说,几乎看不到明星短期内穿重样,如果想要长此以往保持不重样,女星衣橱到底长什么样呢?别说,还真有不少女星曝光过自己的衣橱!
这两大鞋柜上的鞋看上去是不是有些乱呢?密密麻麻至少得有700多双,就算是一天换一双穿,也能保证将近2年不重样,而这两个大鞋柜的主人就是大S。
除了鞋柜让人眼花缭乱,这琳琅满目的首饰也叫人看不过来,只是画面还是一如既往的乱。不过再乱,大S自己找得到就好。
大S的化妆台和化妆工具,不愧是爱美狂魔,这才是女王的正确打开方式。
作为辣妈标配的李小璐,火辣的身材与时尚的品味,让人对她的衣橱产生了不小的兴趣,李小璐本人也很大方的晒出自己的衣橱,从照片可以看出,李小璐的衣服大都很青春很少女,作为明星衣服还是用收纳箱放,这点实属难得。
赵欣瑜的衣橱就显得十分奢华,各色各款的高跟写就让人目不暇接,还有高大赏的貂皮大衣贵戚十足,名牌包包和首饰更是让人数不清,这大概是每个女人都想拥有的完美衣橱吧!
都说吴昕私下不爱收拾,这晒出的衣橱皂片不是挺整洁的吗?衣柜上一大堆粉红hellokity,原来吴昕少女心这么浓烈。
对比以上几位女星,张雨绮的衣...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3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司马懿窃国与华夏之祸
司马懿窃国与华夏之祸
司马懿以奸谋窃国,深恐威德不足以服众而遍施惠与勋旧贵戚,开九品中正之端,谓之
与众宿老共治。三十年来高门显贵枝繁叶茂而占据中枢,门阀之势已成而非人力可逆转
矣。识时务者如太上,今上,均知可与其谋而不可谋之也。
懿初登大宝,国计民生日蹵,时国门渐开而民智渐启,茱尔小国之富陡见于亿万小民,
故布衣黔首颇有怨望者。有小人宋健献马氏计生妖言以图佞进。马氏者,或曰其为回回
也,太学首任祭酒,尝献邪策于太祖武皇帝,曰国困民穷,无他,人多尔;欲富,计生
可也。此说荒谬绝伦,阳为科学,实为阴谋,必欲减吾华夏血脉而张异族人口。太祖神
武,不为所惑,斥退马氏。至司马懿以拨乱反正为名窃据大统,得此邪说,如获至宝。
盖中华一日人丁兴旺,则司马氏执宰昏庸,民众穷困之实便可推脱一日。遂昭告天下,
钦定计生为国策,尊马氏为国师,赐宋健黄马褂,入军机处,特许大内行走。至此,吾
华夏族人,遂有千年大劫。官吏为求考成而不择手段,断人生计者有之,毁人家园者有
之,囚人父母兄弟勒索罚金者有之,甚至于光天化日强抢孕妇暴力堕胎;布衣匹夫人人
有断子绝孙之祸,为求一子而家破人亡者不计其数。荼毒之烈,虽蒙满暴虐
m******r
发帖数: 4351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也说一下李广
这一块我写的有错误, 不光卫青,公孙贺也不是没经验,之前公孙贺还参加了马邑的埋伏
.公孙敖他们一开始也是骑郎,也算是当兵的.
不过我的结论还是不变, 只是我前面我表达的有误, 他们不是没经验,而是没有指挥作
战的经验。不是穿个军服就算有军事经验了, 干十年接电话的receptionist不等于你具
有十年的CEO经验,同理,当十年大头兵也不等于你有十年的军队指挥经验,完全两回
事。
不管怎么说,四个名额,三个是贵戚,也就是李广这样的,其他的人就算有才能,也没
这个机缘。卫青上来就是建章监,侍中,一步登天。之后到前129年那次,之间打过什
么仗么? 就算是正常的低级军官往上走的一对一的玩命对敌搏杀,他也没多大可能去参
加了
w****j
发帖数: 5581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景帝和郅都的尴尬事
前一段查7国之乱,翻资治通鉴,看到这个尴尬事:
始,都(郅都)为中郎将,敢直谏。尝从入上林,贾姬如厕,野彘卒来入厕。上目都,
都不行;上欲自持兵救贾姬。都伏上前曰:“亡一姬,复一姬进,天下所少,宁贾姬等
乎!陛下纵自轻,奈宗庙、太后何!”上乃还,彘亦去。太后闻之,赐都金百斤,由此
重都。都为人,勇悍公廉,不发私书,问遗无所受,请谒无所听。及为中尉,先严酷,
行法不避贵戚。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号曰“苍鹰。”
这段最逗:上目都,都不行。哈哈,然后郅都还要为胆怯找理由。赏识他的是太
后,最后杀他的也是太后。读完长叹啊。
S*******C
发帖数: 7325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唐诗都是怎么发表的?
摘抄一段。
唐代诗人写了诗后,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发表:
●呈示寄赠 这是最普遍的方式,如李白的诗《赠汪伦》、《沙丘城下寄杜甫》。
有些诗虽不以“寄”、“赠”为题,但也是赠送给别人的。有时诗人直接把自己的新作
向友人吟诵。杜甫的诗友苏涣曾到杜甫船上拜访,当面吟诵自己的诗给杜甫听。
●投诸名流 唐代许多举子文士为了获得声誉,顺利及第,往往会把自己的得意之
作献给当时的名流,以便广为流传,提高自己的身价。如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诗就
是献给当时著名诗人张籍的。
●即席赋咏 如大历年间卢纶、韩胡、李端等所谓“十才子”,常奔走于王公贵戚
的宴席上赋咏酬答,从而名声大振。
●墙壁题诗 驿馆、驿亭、寺观等公共场所的墙、柱成为唐代诗人约定俗成的诗歌
“发表园地”。白居易《蓝桥驿见元九题诗》中说:“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
?穴元稹?雪诗。”唐代诗人也喜欢在名胜古迹上“发表”诗作,据记载,饶州干越亭上
的题诗达上百首。晚唐诗人张祜曾在全国各地几十座著名寺观里题过诗。
此外,中唐以后还流行用“诗板”题诗,然后挂起来。晚唐成通年间,诗人薛能经
过蜀地飞过泉亭,曾看到“亭中有诗板百余”,可见当时使用诗板很...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6348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bymill (mil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柔福帝姬:宋徽宗宠女被掳掠后的惨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4 14:17:03 2011, 美东)
国破家亡之际,战争就不再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们往往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苦难,
因为她们往往成为战争的战利品和敌人的玩物。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
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著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
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后来因为假冒之案而出名的柔福帝
姬。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宋徽宗皇后郑氏。郑皇后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她少年入宫,原
为向太后身边的侍女,美貌出众。赵佶还是端王时,时常去拜见向太后,便对郑氏瞩目
。向太后便干脆将郑氏赐给赵佶。郑氏当上皇后后,倒是很少干政,也严格约束娘家人
,这点在日后她娘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金军攻破汴京,将皇室及大臣押送北方时,
郑皇后向金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求情说:“妾有罪,当随行北迁... 阅读全帖
d*******8
发帖数: 3182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guchidai (梦里水乡),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如果冒犯了各位愤青的“民族自尊心”,请多包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26 17:25:14 2011, 美东)
有人说,中国历史就是一部血泪斑斑的屈辱史。这句话说得不无道理。也许是从小教育
出的毫无根据的民族自豪感让大家认为我国在古代史中一直是“遥遥领先的强 国大国
”,网上甚至有大量的诸如“秦朝vs亚历山大”“秦朝vs蒙古”“汉朝vs罗马”之类的
近乎搞笑的意淫帖,最后结论无不是“中国完胜”,好似那些世 界闻名的强大帝国在
中国军队面前全都不堪一击。
那么究竟中国从古到今有多么的屈辱,下面就让小女子来带大家数一数:
一:秦国
攻打岭南几个原始民族竟然动用了60万大军。
面对北方强大的匈奴帝国,更是只能采用消极防御,造长城把自己圈起来(中国人
建造奇迹万里长城的出发点就是由于恐惧)。
秦军唯一可取的,大概就是“野蛮,酷爱战争”,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别的了。
现 在的国人意淫秦军,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有人甚至认为秦军10...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897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代的体育事业很发达啊
宋朝可说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到极限的产物,足球、自由搏击、极限运动都发展的很火
爆。
足球---第一球霸,中国足协理事长高俅
自由搏击---相扑神州争霸赛金腰带得主,浪子燕青
极限运动---钱塘弄潮儿,刚看了一段三言二拍中的段落,摘抄如下:
至大宋高宗南渡,建都钱塘,改名临安府,称为行在。方始人烟辕集,风俗淳美。似此
每遇年年八月十八,乃潮生日,倾城士庶,皆往江塘之上,玩潮快乐。亦有本上善识水
性之人,手执十幅旗幡,出没水中,谓之弄潮,果是好看。至有不识水性深浅者,学弄
潮,多有被泼了去,坏了性命。临安府尹得知,累次出榜禁谕,不能革其风俗。有东坡
学士看潮一绝为证:
吴儿生长押涛渊,冒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破浪变桑田。
…………
话分两头。却说是时,南北通和。其年有金国使臣高景山来中国修聘。那高景山善会文
章,朝命宣一个翰林范学士接伴。当八月中秋过了,又到十八潮生日,就城外江边浙江
亭子上,搭彩铺毡,大排筵宴,款待使臣观潮。陪宴官非止一员。都统司领着水军,乘
战舰,千水面往来,施放五色烟火炮。豪家贵戚,沿江拾缚彩幕,绵亘三十余里,照江
如铺锦相似。市井弄水者,共有数百人,蹈...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蒙古的崛起
铁木真在统一草原后,设置了三项制度:千户制、怯薛制和断事官。
重点说说千户制:
铁木真将草原各个部落分类为95个千户,分封给贵戚和功臣,任命他们为千户的那颜。
通过编组千户,蒙古百姓被纳入严密的组织之中,由大汗委任的那颜管理,国家按千户
收税和调军。
不过各个那颜千户数量不定,少则几百户,多则几千户甚至上万户都有。这个制度有些
像金朝的猛安谋克制。
怯薛制相当于中央禁军制度,是专门保卫大汗的制度。断事官是掌管司法和民户分配。
不知我的回答是否令阁下满意?
s****7
发帖数: 2507
43
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央集权的需要,是选士制发展的结果。
隋朝统一中国以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了
一系列的改革,而首先着手的就是官制和与官制密切相关的选士制度的改革。因为:第
一,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把选用人才的大权集中在中央政府手里;第二,要巩固统治
,必须最大限度地网罗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第三,全国统一,封
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统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这样
,被地方官员操纵的察举制和被士族所操纵的九品中正制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隋
文帝正式废“九品中正制”。至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一般认为,进
士科的设置,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到唐代,科举逐渐成为定制,宋、元、明、清,历
代相袭,在中国历史上推行1300年之久。
(二)科举的科目
科举与以往的选士制度有承袭关系,但又有重大区别。最突出的区别是,以往的察举和
九品中正制都是以主管官员的推荐作为选士的关键,所以又统称荐举;而科举则是以统
一考试的成绩作为选士的基本依据,所以考试是科举的核心。
唐代科举分为常科和制举两类。常科是固定时间举行的...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63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否决资政院的要求,但这相当于向宣称代表大
多数人民的资政院开战。这篇电文被次日(26日)的《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曼彻斯特卫报》(The Manchest...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资治通鉴》读书札记(三)
武则天
唐纪十九
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下 永淳元年(682年):西突厥阿史那车薄师十姓反,以裴行
俭讨之,师未行,行俭薨。车薄围弓月城,安西都护王方冀引军救之,大破突厥于热海
,西突厥遂平。关中先水后旱,继以疾疫。零陵王明被逼自杀。吐蕃论钦陵寇柘、松、
冀州,诏李孝逸等御之。突厥余党寇并州、单于府,薛仁贵大破之。娄师德破吐蕃于白
水涧,八战八捷。
弘道元年(683年):突厥寇定州、妫州、蔚州等地,杀刺史。绥州白铁余为乱,自称
光明圣皇帝,败,死。十二月,上崩于贞观殿。中宗即位。以刘仁轨为左仆射,裴炎为
中书令,刘景先为侍中。
则天顺圣皇后上之上 光宅元年(684年):立太子妃韦氏为皇后。中宗欲以韦玄贞为侍
中,因言得罪太后,被废。立豫王旦为皇帝,太后命丘神勣诣巴州,逼故太子贤自杀。
突厥寇朔州。立武氏七庙,时诸武用事,唐宗室人人自危。徐(李)敬业、弟敬猷、唐
之奇、骆宾王等会于扬州,举兵反武氏。上以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以讨徐敬业。十
一月,李孝逸平徐敬业之乱。敬业、敬猷、骆宾王、唐之奇等皆死,扬、润、楚三州平
。杀裴炎、姜嗣宗、程务挺。
垂拱元年(685年):刘仁轨薨。突厥寇边,淳... 阅读全帖
v********1
发帖数: 319
46
他守不住北京城。
主力在山海关溃败。北有清军和吴三桂,南边明朝还有几十万大军,虽然战斗力很弱。
外加北京城内的明朝王公贵戚都得罪干净了。
就当时的形势看来,退回老巢是稳妥之策。
d*****n
发帖数: 3033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如果你穿越成了崇祯
看来看去
这个是最猥琐的!
怎么也得搞几个皇亲贵戚撒,
你就搞几个村姑。。。
s*********i
发帖数: 13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平话欺世盗名骗取天下的王莽
西汉时的王莽就其宗族而言,应该说是出身豪门:他父亲虽然早死,但他的几个伯
父、叔父在汉成帝时代一个个出将入相、封侯受赏,王氏一门可谓显赫之极。
但王莽本人的小家却是寒微之极:父亲早逝,只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亲戚周济生活
。但也正因此,王莽从小就养成、练就了一套为人处世的本领,少年老成之极。无论心
中多么难过或气恼,但在亲戚长辈或外人面前,他都表现出十分愉悦、平和的样子,因
此颇为宗族中众人赏识。
有一次,他的大伯父病重,他得知后跑来,守候在病人床前,端药送水,守夜看护
,一连几个月衣不解带,蓬头垢面、惟悴不堪,简直比病人还“病人”,比亲儿子还“
亲儿子”。对此,台族上下无不夸赞,纷纷上书,为他请求封赏。
于是汉成帝封他一个新都侯称号,并命他任宫中侍卫,成了皇帝身边一位近臣。地
位高了,权力大了,但王莽从不露出半点骄矜懈怠神色,反而益发谦恭有礼一方面广为
结交公卿将相、名士大儒,一方面又赈济穷贫、轻财好施。而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常
常吃荤菜,更不穿长袍大袖的礼服,只一身短打扮。于是朝野众人一致以一个“贤”字
称赞他。后来,他的叔父、大司马王根病逝,临终举他以...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713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红朝史 平西王薄公世家
红朝史 平西王薄公世家
薄公熙来者,山西定襄人也。太祖建国元年生于京师,为老平西王爷书存二子。
初,老平西王爷党附修公少奇。文革二年,“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事发,修公、太宗
皇帝皆事败。康生收老平西王下狱,老平西王妃自尽,熙来年才十九,收北苑少管所,
文革六年,为二轻局机修厂技工。
废帝凡是二年,太宗皇帝将加九锡,监国耀邦承旨就狱中赦出老平西王,授工部尚书并
军机大臣。熙来亦转读京师大学堂,熙来时年近三十,苦光阴荏苒,遂秉烛苦读,三年
间为社科院硕士。
改开五年,熙来拜辽宁金县令,改开十三年,迁大连知府。熙来知大连,人称好大喜功
。以女警劲装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市人莫不侧目。熙来又整顿市容,栽树种草,大连面
貌一新。时太宗方倚重东南沿海,东北凋敝,盗贼四起,民不聊生。唯大连府政事日新
,商阜云集,号“北方明珠”,人以熙来为能。
才帝代表二年,熙来督辽宁,时辽宁重工毁弃殆尽,贵戚豪强鱼肉百姓,熙来到任,不
避亲贵,收沈阳巡抚慕绥新、富商仰融以下数十人下狱严治,豪强重足屏息。京师以其
严酷,号之“苍鹰”。
老平西王闻熙来在辽宁奉公执法,不避豪强,心甚忧之。每戒熙来宜和光同尘,不可锋
芒毕露,...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50
版主云:这样大家看着方便一点。
比较有内容的评论,我基本上是原文copy paste。除了一些地方因为上下文衔接稍作改
动,以及删除了个别过于激烈的言语
------------------------------------------------------------------

pegasus9红朝史 平西王薄公世家
薄公熙来者,山西定襄人也。太祖建国元年生于京师,为老平西王爷书存二子。
初,老平西王爷党附修公少奇。文革二年,“六十一人叛徒集团案”事发,修公、太宗
皇帝皆事败。康生收老平西王下狱,老平西王妃自尽,熙来年才十九,收北苑少管所,
文革六年,为二轻局机修厂技工。
废帝凡是二年,太宗皇帝将加九锡,监国耀邦承旨就狱中赦出老平西王,授工部尚书并
军机大臣。熙来亦转读京师大学堂,熙来时年近三十,苦光阴荏苒,遂秉烛苦读,三年
间为社科院硕士。
改开五年,熙来拜辽宁金县令,改开十三年,迁大连知府。熙来知大连,人称好大喜功
。以女警劲装高头大马招摇过市,市人莫不侧目。熙来又整顿市容,栽树种草,大连面
貌一新。时太宗方...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