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e 发帖数: 911 | 2
我托北京的同学买了书, 所以有把握还在卖. 具体地点是否有变化, 我倒是不知道.
你若回北京, 可以直接去理论所资料室问. 理论所在320终点五所小区. |
|
p****e 发帖数: 468 | 3 简介
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原外国教育研究所)创立于1965年,是中国建立最早、
规模和影响最大的比较教育研究机构之一,国家教委重点资助的全国十二个哲学、社会
科学研究机构之一,也是国家重点学科点。
该所在全国第一批拥有比较教育硕士和博士授予权,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国际教
育与比较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招收国内外的硕士、博士生和进修生,接待国内
外访问学者。
该所研究力量雄厚,有科研教学人员20余人,其中教授6人,
副教授8人,硕士研究生13人,博士研究生20人。目前,该所已发展成为一个语种
较为齐全(有英、日、德、法、朝鲜语和葡萄牙语等)、学科领域广泛、以研究国际教育
与比较教育为重点的教育科研基地。设有高等教育、普通教育、教育理论、教育经济、
成人和职业教育研究室,另有教育信息中心、《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和资料室等机构。
该所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英、美、法、德、日、俄、加拿
大等国的一些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
比较教育联合会等国际机构建立了人员和信息资料交换 |
|
y****y 发帖数: 95 | 4 这是我们系的系楼,所以很是熟悉!
一楼的导办,学生会等等,二楼的系办
别的就要到五楼和六楼了,中间两层好像也有,什么资料室之类的。
好像15系也在这里 |
|
g*****s 发帖数: 37 | 5 *贴者按*
我们是理想主义者吗?为什么不是,我们为了理想付出了多少。
我想,这是大家问自己,也这样回答自己的方式。
但,看看另一类理想主义者,好吗?
我为复旦有这样的理想主义者骄傲!
发信人: sudden (恍惚一瞬间), 信区: Campus_Digest
标 题: 人物——阿西
发信站: 日月光华站 (Sun Feb 25 19:31:15 2001) , 转信
我是跟着别人叫他阿西的,而且还没有当面叫过。至今我仍然不
知道阿西是他的姓还是他的名,他的全名--阿西木嘎--大家一看就知
道他是少数民族的人,所以他有很多与众不同的地方,在我决定写复
旦人物传的时候,第一个就想起了他。
阿西是个诗人,也是个歌者,不过他决不流浪。
那时侯复旦最火热的文艺社团是燕园剧社和燕园诗社。每次拿到
《语声》的时候,大多会见到这个名字,然而就象现在的BBS上一样
,见到的机会也不多。现在回忆起来,总共三次听他读诗,两次听他
唱歌,一次听他哭……
这个时刻已经被上海某电视台的摄象机记录了下来,现在不知道
落尘在哪个资料室的角落,1997年春夏之交的时候,阿西和 |
|
w*a 发帖数: 2138 | 6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系都有。我们系有资料室,学术杂志系里也有校图书馆也有。前一阵
看到葛剑雄在网上晒图书馆账单,很多人称赞财务透明。不过也的确听到老师和图书馆
的人抱怨他不懂图书馆的操作运行,外行,专业和外务又忙,图书馆搞得乱乱的。 |
|
w*a 发帖数: 2138 | 7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系都有。我们系有资料室,学术杂志系里也有校图书馆也有。前一阵
看到葛剑雄在网上晒图书馆账单,很多人称赞财务透明。不过也的确听到老师和图书馆
的人抱怨他不懂图书馆的操作运行,外行,专业和外务又忙,图书馆搞得乱乱的。 |
|
wh 发帖数: 141625 | 8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林今先生之调往厦门大学,朱复、索天章等先生之调往军队外语学院(后
陆续调回),然与调入者相比,毕竟是少数。那时,作为学生,仰望复旦外文系各位师
长,真可谓芒焰熠熠,大才槃槃;居心向学之士,只要善从诸儒不同的学养和专长,...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44 | 9 大约是96年春吧,学校通知老板(其实偶那时大四,还未正式入门,不过已为老板作
一些试验了)准备一下,教委的211评审团几天后可能参观偶们实验室。老板对此很
热心,毕竟进入211是学校发展最为重大的事情。遂首先让弟子们打扫布置实验室,
偶是老末,自然巨出力,一天下来,实验室确实整洁明亮了许多。虽有形式主义的
嫌疑,但实验室收拾好了,还是偶们受益。老板检查通过,忙着去准备讲稿。评审
团计划先听一下实验室的工作汇报的说。
第二天偶正在资料室看书,师兄叫赶紧去实验室,检查团来了。偶大吃一惊,来的
好快,竟有点紧张。跑到实验室,老板说是校领导先来看一看,算是预演。偶才平
静下来,
正好要跑个电泳,便坐下来干活。不久来了一群人,是几个副校长及系主任。偶们
实验室有个学习室,老板在那里讲了一阵,随后领这群人参观偶们作试验,议论了
很久。后来偶这个电泳跑的一塌糊涂,得一教训,作摆设和作试验不可兼得。
几天后评审团就要来了,老板见偶盯了两眼,说,你的试验服怎么有点脏,去找件
新的。
偶得此指示去找,发现偶身上的这件已是目前实验室剩余的里面最干净的了。正好
系里一MM在附近等着看热闹,偶不留神看到,登时眼 |
|
n*****n 发帖数: 567 | 10 发信人: Imust (Imust), 信区: lovestory
标 题: 分子[8]
发信站: BBS 思雨小语站 (Tue May 18 20:45:13 2004)
分子的回忆[8]
8.新的学期
新的学期开始了。郑言再次走进这个校园,已经是研一的学生了。暑假的辛苦告一段
落,金秋的清风徐徐吹来,满街都是新鲜水果的清香,蜜瓜、苹果、枣儿、葡萄,在阳光
下气味更加芬芳,州府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莫过于此。州立大学的校园马路上又多了许多
新的面孔。郑言夹杂在新生报到和寻找宿舍的人流中,搬到了研究生三号楼,一栋崭新的
女研究生楼。从本科时的七人间搬到三人间,着实宽敞了不少。
上午办完报到手续,,下午收拾好床铺,郑言拿着给吴青枫复印的资料去研一楼找到
吴青枫宿舍,宿舍门却关着,整个楼道也出奇的静。大概是因为涣散了一个暑假的缘故,
大家忽然对于试验和学习有了新的兴趣,老板们总会在开学的时候进行检查,所以大部分
人都在试验室资料室过光阴了。
“咚咚”两声敲门,回响在楼道里,没有人开门。倒是隔壁探出一个脑袋,不知是哪
个
无聊的家伙,看了一眼事不关己又立刻关上了门。下楼的 |
|
g****y 发帖数: 199 | 11 南京大学数学系运筹专业孙麟平老师于12月2日晚逝世
沉痛哀悼中........
(ZT)
发信人: lkj(三峰), 信区: D_Maths. 本篇人气: 1355
标 题: 一路走好
发信站: 南京大学小百合站 (Thu Dec 1 16:12:18 2005)
曾旁听过您的讲课,鬓角的白发,掩盖不住您的精明,慈祥的目光,让我们随着探窥那斑
斓世界的复杂网乱的事项工程中有序而明晰的脉络。我们是常需要按部就班地做好上天安
排在面前的事情,并为自己规划好自己一往无前的人生的。运筹学本就是一门聪慧的学问
,可惜我无缘塌实地跟您读一遍。今天上午有同学问我您好些了么,我说应该在治疗,好
些了。我们还在谈论您以后走上讲台。大约两个月前,您曾带领弟子们来系资料室,耐心
教导关于资料查询的各个环节,大师风范意气风发。那段时间定少不了阳光明媚的日子,
跟前几天一样,暖洋洋的。今天依旧温暖,但没有阳光,明天将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弟子们仍将十年寒窗,铁杵成针,老师放心,恩师保佑,一路走好。
孙老师走了,带着他的大师风范,带着他和蔼的笑容,带着他认真负责的讲课……
虽然只给我们上了运筹学,但是相信没有几 |
|
J*********y 发帖数: 31 | 12 纪念高华老师,虽未上过他的课,但是其人其文,高山仰止。
下面是转载高华老师的一篇文章。
出处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59117
高华《在历史的“风陵渡”口》自序
----行走在历史的河流
作者:
来源:作者博客
来源日期:2009-10-21
本站发布时间:2009-10-21 1:51:52
我的论文集《在历史的“风陵渡”口》出版在即,时代国际出版公司的编辑来电嘱我为
这本集子写一篇序言,读着手上的校稿,既有几许欣慰,也不乏一丝苦涩之味,不由得
想起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思绪一下从现在又跳回到过去,于是拉拉杂杂写下这篇文字,
权当“立此存照”吧。
如果说从进入大学的历史系就算正式学习或研究历史,我在史学领域已呆了二十多
年,也在南京大学渡过了自己从青年到中年的人生岁月。我和南京大学最初的渊源,是
在文革那个特殊的年代结下的,却是和大学原来的意义没有任何关系。我虽然从小就对
大学充满向往,很早就读过苏联作家特里方诺夫的《一年级大学生》,但很清楚读大学
那是遥不可及的梦,文革前我就知道家庭成份不好,成绩再好也考不...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398 | 13 发信人: parton (重生), 信区: physics
标 题: 世纪末最后一场大劳动
发信站: 我爱南开站 (Tue Nov 16 16:12:22 1999), 转信
本日上午和下午,在巍峨的第五教学楼内,数十个老师学生
从4楼到1楼沿楼梯一字排开,搬运着整个80年代物理科学的学术精华
和学术垃圾。笑语喧哗,手忙脚乱,蔚为壮观。
参加劳动的有资料室老师,理论教研室副主任(crosslink)等老师,
理论和固体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97本科生,过路的学生等。大家以
极大的热情热火朝天的投入到劳动中。短短几个小时内,搬运了近6000
册资料!
本人未能幸免,在劳动中也充当了排头兵和炮灰的角色,呵呵。
有几个感想:
1,文献资料的载体有必要做根本转变。用纸实在太沉了,就不能用
丝绸什么的?呵呵。
2,大家以后做文章的时候谨慎一点,不是好文章就别发了,否则弄出一堆垃圾,
不好吃不好穿,当枕头太硬,上厕所嫌糙,搬起来也太吃力。
3,我们系的物质条件实在是太。。。在20世纪末还要靠最原始的人力流水线。
希望系领导重视一下,下一次能不能弄个滑轮,传送带什么 |
|
c***t 发帖数: 48 | 14 来源: 中国青年报 2月1日 发稿时间: 2012-02-02 09:29
----------------------------------------------------------------------------
----
他的人生从70岁开始。他86岁告别大学讲台,93岁翻译《国富论》成了畅销书,
100岁还在电话里给学生讲哲学课。他70岁之后撰写的论著超过150万字。这位生于1908
年的“00后”还喜欢看偶像剧,跟“80后”年轻人结成忘年交。有人称,他的灵魂“没
有皱纹”。
本报记者 张国 文并摄
经济学家杨敬年精确地规划着时间。他在每天凌晨3点投入工作,工作时间是8个小
时。虽然走路迟缓,但他身上像揣着一只发条紧绷的钟表。
眼下他计划修订一部著作,腹稿早已打好。他能随口讲出需要新添的篇章,这使他
显得不像实际年龄那样年长。他在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驾崩那年出生,至2012年已经
104周岁了。他的眉毛全白了。
可他至今仍过着年轻人的生活。他抢着接听家里的电话,能迅速报出几个熟人的手
机号码。如果电灯没有关上,他宁可自己动手也不会去指挥晚辈。总能令访客惊奇的... 阅读全帖 |
|
b**********e 发帖数: 672 | 15 本科时候,听班导师谈当年(1977)如何跟杨先生在系里的资料室学习英语--心向往
之却一直不可得之。这个牛津的PPE的英文功力的确非同凡响呀。 |
|
F*N 发帖数: 34 | 16 我手上还有一本钱先生读过的资本论。当年找了一堆书,捐给系资料室。留本纪念一下
。 |
|
b*****8 发帖数: 337 | 17 刚才,我把题目看成了,“只能分开了”。的确,后来,我们只能分开了。
分开前有太多美好的回忆。
9x-1年的冬天,我带她去坐着北京的小巴,从五道口坐到农展馆,那个玻璃的餐馆后来
拆了,还骑车带她去xx数学中心。
除此之外,我们的约会大多都在她们系里的资料室,一起看那些最伟大的作品...从xx
到xxx...
我可能真的很喜欢当老师,有时候给我会递一张图放在她的座位,有时候会给她出两道
题。
她说很喜欢我的字:“他的字写得很好,但是更好的其实是他的文章。除了那些学术的
文字,他还会写小说,会写诗,尤其会写信。”我的确很爱写信,即便其实骑车不到20
分钟就可以见面。
我还有一个长处,就是很会做饭,有一次,她病了,急性胃炎,我赶紧去买了电饭煲,
用最简易的设备,在她们宿舍给我熬粥,熬的鸡茸山药粥,所以她们几个宿舍的姐妹们
都沾了光哈哈。
转眼到了9x年的春节,她要坐火车离开北京,我去送她。这个小笨蛋一看到火车要开动
就要哭。我把她送我上了车,她快要哭了,我说别哭,还可以陪你待几分钟。刚说完,
火车就开动了。我特别得意的笑着,拍拍胸脯,说,我还有900块钱呢。其实我的蓄意
也就是最后五分钟才酝酿 |
|
h**u 发帖数: 304 | 18 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座落在高科技的中关村街上在文化气息浓厚的中国人民大学校园内,她
始建于1947年,五十多年来,幼儿园一直坚持“一切为孩子,一切为家长,一切为教学科
研”服务的办园宗旨,积极探索科学育儿的新路子。 改革开放以来,幼儿园以改革为动力,
扩大了办园规模,改善了办园条件,加强了幼儿园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培养了一支具有较高政
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的保教队伍,提高了办园的总体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中国人民大学幼儿园占地面积10708平米,园舍建筑面积6294平米,教学用房平均
每班90平米以上,并配有卧室,卫生间等,室内玩教具配备均符合国家教委要求,房屋建筑科
学、向阳、通风、设有音乐教室、钢琴室、电子琴室、游戏室,幼儿园还设有保健室、会计室、
资料室,伙房等教学辅助用房。
幼儿户外活动场地人均4平米以上,活动场内有价值30余万元的大型运动器械,可供幼儿
娱乐和锻炼身体,有近百平米的种植园地,提供幼儿观察植物生长参与实践活动的场所,盛夏幼
儿园处处绿树成荫,仲秋园内金黄的银杏,火红的柿树,苍翠的柏树把幼儿园装扮得格外美丽。
天真活泼的孩子们是幼儿园最亮丽的风景线。
现全园 |
|
w***t 发帖数: 8175 | 19 经济学院文学院历史学院物理学院校友欢聚母校
2008-10-03 11:05
[本站讯]丹枫迎秋,金桂飘香。10月2日,历史78级、考古78级、物理84级、金
融94级、作家班88级校友欢聚母校,畅叙友谊,共话发展。校长展涛、校党委副书记方
宏建、副校长樊丽明等参加了校友聚会。
历史文化学院历史78级与考古78级入校30周年师生聚会在山东法官培训学院举行
,师生百人欢聚一堂。展涛、樊丽明到会看望老师和校友,并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
们对各位校友的返校表示欢迎,同时向大家介绍了山东大学新的发展情况。历史文化学
院院长王育济,陈之安教授、丁文方教授以及任课教师、海内外校友代表相继发言,共
话师生情谊,共谋母校美好明天。活动期间,播放了本届校友30年师生风采专题老照片
集锦,引起入会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将聚会活动推向高潮。校友们集结30年的学术专
著两大套,分别捐赠给图书馆和历史文化学院资料室。
2日上午,物理学院84级校友返回母校团聚,方宏建及物理学院院长梁作堂、党委
书记王卿璞,物理84级的辅导员、现山东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龙世立,84级任课
老师刘希明 |
|
k*****a 发帖数: 1518 |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kangjia 所发表 】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3322.org)◇◇
东南大学校长顾冠群院士剽窃别人成果的新证据
作者:不得不说
我是一个刚刚毕业没有几年的小人物,不敢也没有与顾冠群院士这样的前辈
打过交道,但参加过有他发言讲话的一些会议,听他讲话,好像很有水平,也很
有政治头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他的人品、学问等可谓佩服得肝脑涂地。
当我刚看到他的博士生抄袭国际著名会议论文并发表在一本在计算机网络界从未
听说过的小杂志《现代有线传输》的消息,第一个感觉就是他可能被一个不学无
术的学生害了,及至看了东南大学以学校名义发的《关于“东南大学校长剽窃外
国同行成果”的真相的说明》以及抄袭的博士生写的检讨,更是坚信,顾院士对
此一点不知情,为顾院士感到冤枉,甚至还为此与其他人辩论得耳红鼻子粗。但
跟在后面披露的第二、第三篇抄袭论文使我无话可说,被别人好好嘲笑了一把。
本星期一,我约一个学生到资料室谈事情,偶尔看到一本2002年3月出版 |
|
m******i 发帖数: 834 | 21 在爱中行走--记国家最高科术奖获得者、
拯救白血病患的王振义院士
新华社北京1月14日电(记者 余晓洁)他,一身白衣,俯身细细为病人查体,
静静倾听他们诉说。慈祥的眼神,时时传递着无限的怜爱;温暖的话语,点燃患者重生
的希望。这是每周四,上海一家医院一道特殊的风景线:87岁高龄、鹤发童颜的老医
者在给白血病患者看病。
白衣上的蓝色胸牌透露出他的身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
所医师王振义,工号10005。
14日,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这位勇敢向白血病宣战的仁医从国家主席手中捧回
烫着金字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为医:深如江海是仁爱
“人老了,回想起来常常感觉很幸福。这种幸福源自我一生担当的角色--医生。
特殊的工作,使医者的灵魂每天经受生与死的考验,不断得到净化与升华。”王振义说。
一个医生,应该把病人的需要放在首位,最大的动力就是为病人服务。这是王振义
自勉的信条。从医一个甲子,他做到了。
上世纪80年代,日本爱情剧《血疑》风靡亚洲,人们在慨叹主人公的生死不渝爱
情的同时,也记住了一个可怕的病魔--白血病。这种造... 阅读全帖 |
|
Q*K 发帖数: 3464 | 22 2007年5月底发生在江苏徐州中国矿业大学的铊投毒案件,如果不是因为投毒者和中毒
者都是大学生,也许不会在全国闹出这么大的动静。
因为在北京朝阳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郝凤桐主任的铊中毒病例“档案”中,尽
管在朝阳医院住院的中国矿大这两个学生,又让档案又多了两个病例。
但这两个孩子,已经是郝凤桐今年上半年诊治的第二个和第三个铊中毒患者了。
就在今年4月份,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人,因为铊中毒住进朝阳医院。
40多岁的唐先生在来医院前,已经开始服用普鲁士蓝了
2007年4月初,作为北京乃至全国著名的中毒诊疗机构,北京朝阳医院中毒医学科
主任郝凤桐接到北京宣武医院会诊邀请,前往宣武医院帮忙诊治一位怀疑中毒的“怪病
”患者。
到了医院一看,40多岁患者头发基本快掉光了。问了问,也是有四肢疼痛的症状,
而且患者平时也没有其他疾病,郝凤桐脑子里马上就闪出“铊中毒”字样。
这位40多岁的唐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因为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出差。而
为了拓展业务关系,和客户吃饭的事几乎每天都会有。
半年前,唐先生开始感觉腿疼,逐渐发展到几乎无法行走,头发也开始往下掉了。
唐先生的爱人,是北京一家医院的医...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1828 | 23 from bbs.whu.edu.cn
发信人: photon (phoenix), 信区: WHUCentury
标 题: 发表一下小感慨(Re: 华中科大近期在《Science》上以独立完成单位发表文
章) [原创]
发信站: 珞珈山水 (Sun Sep 26 02:41:30 2010), 站内
发表一下小感慨:
离开武大这么多年后,在外面接触了不少别的学校的,回想起来,在我的记忆中我们
武大还是很理想、很象牙塔的味道。记得物理学院原来有个老师,头发都白了,已经退
休了,每天还杵着拐棍去资料室看书。我一直坚持认为珞珈山是一个求学的好地方,因
为有这样一批真正醉心于知识的老教授。
但是从另外一方面看,武大能拿大项目的老师就不够多。973首席,863专家组这些
都很少。武大没有什么能够在拿大项目上说的起话的人物。但是现在国内的科研界情况
就是这样,拿大项目都是靠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好点,但是重点项目和重大项目也
是靠搞定评审专家,973要对外联合,没有关系人家不带你玩,863有专家组会好拿很多
,至于重大计划专项,还有军口的国防项目,没有关系更是想都甭想,都是那几个 |
|
b***e 发帖数: 4591 | 24 发信人: ci (泡沫★没有生前死后名), 信区: ZJUOnline
标 题: 给潘校长的一封公开信
发信站: 飘渺水云间 (Fri Jul 27 21:48:44 2001), 转信
敬爱的潘校长:
您好!
我是浙大玉泉一个普通的研究生,给您写这封信是想给你反映一点情况,
同时也希望您能在百忙之中看完这封信。
您有没有看到图书馆开放时复印室里长长的队?前天(周三)我看到沈
之荃院士同我们一样去五楼西文资料室查资料,也拿着书下来复印(如果光
靠五楼那个复印机,一整天也别想复印完),或许她查了许多,但是可能她
最终还是放弃了那些自己拿不动的大部头,只是拿了几本薄薄的新杂志下来
复印室复印,但我看到她已经汗流浃背了,毕竟她已经整整七十高龄了——
一楼复印室的人照样多,我师兄连忙将自己的位让出来,让沈院士的资料先
复印,过后,沈院士连连说了好多声“谢谢”,或许她是吃不消这么个折腾
法了。
按照我们学校的硕士生2.5年的学制,如果第一年学课程,外地考进来的
估计还得搭上半年查点资料熟悉实验课题,最后一两个月论文定稿及输入,
实际留给学生的只有八个月的实验时间 |
|
q********i 发帖数: 4290 | 25 父亲在河北乐亭农村出生,也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是地道的老呔。
我从小到大,好多次地听到父亲提到他读小学的学校。提到那些从外边的世界来到这个
农村小学教书的、当时在这些农村孩子眼中相当时尚的老师;提到这个学校教的知识多
么深广,以致父亲几年后在长春读中学时觉得好多知识都在这个小学学过;提到那个中
西合璧的校舍;提到他的好多同学小学毕业后都跟着几个进步的老师投奔了八路;等等。
小的时候,听父亲说这些,就当听故事了。大了后,就觉得父亲在吹,老呔吗。也觉得
可能是父亲没见过什么世面,农村长大的吗。一个三、四十年代的农村小学,就是把它
吹上天,又能好到哪去。今年,父亲八十七了。这次回国,就花了好多时间和父亲聊天
,问了好多父亲的经历,也问到了父亲读小学的那个学校的名字。我就在百度上找了找
,查到的结果还真让我有点震惊。
父亲读小学的学校叫百善学校。原来,百善学校是武百祥、赵禅唐主持创办的一所小学
。武百祥和赵禅唐都是著名的呔商,哈尔滨的同记号的买卖都是武百祥的,赵禅唐在哈
尔滨开钱庄。百善学校就在乐亭县的农村,城南二十五里何新庄村东,离父亲住的那个
庄就几里路。校舍一百零七间,其中礼堂、教室、...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7963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VChinese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TVChinese
标 题: 电视剧智者无敌的原型人物:中西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6 18:41:38 2011, 美东)
中西功(1910—1973)
日本共产党中央委员、社会活动家。日本三重县人。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毕业。1930年因
参加学生运动
http://baike.baidu.com/image/346bd85c6536847afbf2c0ed
被捕。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回国,在无产阶级科学研究所和中国问
题研究会工作期间,第二次被捕,不久获释。1934年经尾崎秀实介绍入满铁,就职满铁
大连本社资料课,撰写了有关华北农业经济的论文。曾在天津、上海、大连等地的满铁
事物所工作。1938年在“支那派遣军”特务部任职。同年与中国共产党取得联系。并成
立秘密反战组织。1939年参加满铁调查部“支那抗战力量调查委员会”,并领导完成“
支那抗战力量调查”项目。1941年尾崎被日本政府捕后,曾拟投奔我解放区。 1... 阅读全帖 |
|
f********l 发帖数: 1473 | 27 你说得没错,但是我是全方位的差。
现在看书(业务书或教科书),看的时候是比年轻的时候流畅,但是看过之后如果不用
,就很快忘光。若干个月之后,再去翻看,感觉大部分内容几乎是新的。
惶然之下,就采用 Mark Pen, 重要的地方划上几道。这样,下次再翻书时,至少可以
给自己一个安慰:噢,上次看过的。
回想起大学毕业工作的头一年,自告奋勇住在山沟的资料室值班 (住独身楼很吵),
夜里把正在研制的新飞机的跟电搭界的资料几乎都看了,并且大致能过目不忘,以至于
后来飞机通电调试和
试飞时,有问题都找我去解决,在四个地方有办公室,轮着转。别人就很郁闷。做工程
师,其实有些小聪明就可以了,靠的还是一个超强的记忆。 |
|
f********l 发帖数: 1473 | 28 你说得没错,但是我是全方位的差。
现在看书(业务书或教科书),看的时候是比年轻的时候流畅,但是看过之后如果不用
,就很快忘光。若干个月之后,再去翻看,感觉大部分内容几乎是新的。
惶然之下,就采用 Mark Pen, 重要的地方划上几道。这样,下次再翻书时,至少可以
给自己一个安慰:噢,上次看过的。
回想起大学毕业工作的头一年,自告奋勇住在山沟的资料室值班 (住独身楼很吵),
夜里把正在研制的新飞机的跟电搭界的资料几乎都看了,并且大致能过目不忘,以至于
后来飞机通电调试和
试飞时,有问题都找我去解决,在四个地方有办公室,轮着转。别人就很郁闷。做工程
师,其实有些小聪明就可以了,靠的还是一个超强的记忆。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提供几个中国老照片资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1 13:30:15 2014, 美东)
是福建版的Ahok推荐的。一个是日本东洋文库现代中国研究资料室出版的《亚东印画辑
》,收录1924-1944年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全部做成网上相册,每张照片有日语简介,
翻阅、放大、检索很方便:
http://www.tbcas.jp/ja/lib/lib3/
共24册+补足部分。其中第13-24册在这个网页上:
http://kindai.ndl.go.jp/info:ndljp/pid/967889?itemId=info:ndljp
每册第一页是目录,简介拍摄地点。比如第一册里包括东北、内蒙、山东、北京,第二
册有河北、山西、杭州等等。没找到怎么直接下载,我对着屏幕翻拍了几张第二册里的
照片——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镜泊湖——上的店标?
热河的卖枕头女孩:
北京的——素面?
滦河纤夫:
云岗石窟——这些雕塑不知道现在还在否;一些被文革破坏的雕塑或... 阅读全帖 |
|
l**********1 发帖数: 5204 | 30 同主题阅读:华科在读医学博士校内捐精猝死 其父索赔400万 sohu
[版面:军事天地][首篇作者:laodaniang] , 2012年06月19日23:2
[ 1 ]
发信人: laodaniang (老大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华科在读医学博士校内捐精猝死 其父索赔400万 sohu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19 23:21:15 2012, 美东
郑刚,祖籍鄂州,系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医学博士,响应学校号召捐精。2011年2月12日
,郑刚走进隶属华中科技大学的湖北省人类精子库捐精,"在取精室意外发生猝死"。事
发后,校方"出于人道主义"支付各种费用8.8万元,并减免郑刚妻子吴某在读研期间的
学费和生活费2万元。
长江商报讯(记者 王德华)昨日,对这一处理结果不满的郑刚父亲郑金龙状告华
中科技大学,向该校索赔各种费用共计400多万元。武汉市洪山区法院公开审理了此案。
没钱请律师 自带6包证据
昨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洪山区法院门前见到郑金龙时,只见他背着一大包东西。
沉重的包压得他有点驼背。包里全部是开庭用的名种书证材料,重约1... 阅读全帖 |
|
k*******d 发帖数: 500 | 31 书记校长都滚蛋, 大块人心啊. 周当北大校长, 7个副校长,11个校长助理, 天下
奇谭
是谁在支持混蛋法学院院长?闵,周,裤裆里还有蛋蛋的话就跳出来说说。
2012年8月24日 - 近日,前北大教授邹恒甫微博爆料北大院长、教授和系主任奸淫餐厅
服务员一事引发社会关注。昨日,北京大学发布最新声明回应称将彻查丑闻事件。
闵,周出来说说,查清楚了没有啊????
“早在2004年造成全国影响的“甘德怀考博”事件(被人戏称为朱甘事件)中,朱苏力就
因为违反招生规则(强行录取专业课或外语考试不及格的学生,拒绝录取各科考试及
格的
学生。。。在世界任何一所一流大学发生了此类事件,作为院长不主动辞职也会被立
即解职” 在朱苏力那里,受到重视的人基本上就是三种情形:
一是扶持他就任院长和连任院长的人
====================================================================
谨致
北大党委并闵维方书记、周其凤校长、各位常委
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贪污公款及学术造假
原因:
联名信:北大法学院院长朱苏力贪污公款及学术造假
我们是法学院的部分教师... 阅读全帖 |
|
m*********3 发帖数: 1425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ethanol123 (meoh),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少年屠呦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27 17:12:23 2015, 美东)
来源:青年报
下月,2015诺贝尔奖颁奖典礼将在瑞典举行。届时,85岁的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将与其
他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屠呦呦少年时就读于宁波效实中学,后转入宁波中学。青年时,在北京大学医学院
药学系学习。屠呦呦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卫生部直属的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研究院
)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屠呦呦和那个时代的很多青年科技工作者一样,专业报
国,钻研耕耘,默默无闻。直到2011年,她以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研究成就,获得拉
斯克奖,震惊世界。 我们想知道,青少年时代的屠呦呦是怎样一个人?在发现青蒿素
的过程中,她与同事经历了哪些难忘的事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和屠呦呦同时代的青年
科技工作者,又是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孜孜坚守?我们想知道,在全面推进科技兴国战略
的当下,在航空、交通等领域不断收获更新突破时,青年科技工作者,又在怎样坚守... 阅读全帖 |
|
h***z 发帖数: 1 | 33 ·周其仁·
一年前,赵紫阳先生逝世的消息传出的当天,担心杜老受到过大的刺激,我就到他家看望
。当时杜老夫妇已经打了电话,要去富强胡同6号吊唁。老人家行前像是自言自语、又像
是对我嘱咐说,写一点文字纪念紫阳吧。我默默无语,不敢接半句话。赵紫阳先生长期担
任党和国家的领导职务,是一位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有历史性贡献的伟大人物,怎么就轮
到我这样一介书生来写纪念文字呢?
回想起来,实在是机缘巧合。我是1978年从黑龙江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的。
因为下乡已经10年,对农村实际生活有了观察和体验,脑子里也存下许多挥之不去的问
题,所以凡脱离实际、教条化的理论,一概不能吸引自己的兴趣。当时的大学里,类似我
这种情况的老三届学生应该不少。其中气味相投的,就常常聚到一起,读喜欢读的书,讨
论喜欢讨论的问题。在一个跨专业的读书小组里,我们度过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没有料到,小组的一位成员、经济系资料室的白若冰早就认识当时的国家农委领导人杜润
生,并把我们读书会上争来吵去的一些话题,转述给杜老听。更没有料到,杜润生居然把
尉痪攘耍唤迕寂
“闪个身就过去了,怎么这么狠。”
人命在有权势力量者的手中 |
|
g**3 发帖数: 35 | 34 不过,很奇怪,清华大学图书馆给我的印象是,还不如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不过,这
肯定是错误的:清华大学图书馆我进去的次数不多,只看到几个资料室。
所以,我要赞扬一下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应该是国内不错的图书馆,肯定是中部最好
的。不过,俺没去过中科大,不敢妄言 |
|
q*d 发帖数: 22178 | 35 那个书店我以前过北京的时候都去,里面是有些书,但相对不够专业,
特别相比于理论所那个WXYZ资料室,所以后来我就不怎么去了.
现在我回去看到都是中关村图书大厦的正版 |
|
z**********e 发帖数: 22064 | 36 【书讯: 在方励之先生去世两周年之际,《方勵之紀念文集》(科學卷),由明鏡出版
社出版了。全书收集了74篇不同作者的回忆文章。作者中有方先生的尊师,亲朋好友,
工作中的同事,科研中的合作者,以及方先生不同时期的学生。全书共556页,并收集
了许多作者和方先生的合影,方先生的手迹等照片。书中也列出了方先生所发表科研论
文的目录。《方勵之紀念文集》是缅怀方先生,研究方先生的一部重要的书籍。】
方励之老师曾跟我说,他是科大建校(1958年)时最早的一批教师之一。我是1962年考
入中国科技大学的,但是,我同方励之老师的相识却不在我读书期间,地点也不在北京
玉泉路的校园里。那时我是近代力学系的学生,普通物理课是由物理教研室的老师来上
,但是他没有被安排给我们授课,无缘相识。
最初注意到方励之的名字,好像是在1973年。那一年,我离开学校已有五年,在昆明钢
铁厂已经当了三年烧锅炉的工人。当时厂里买了一台日本进口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为了
翻译它的英文说明书,把我从车间调到厂技术处的资料室,这使我有机会接触到一些中
外文的科技资料。此时,1971年9月发生的林彪外逃事件已经过去两年,文化大革命已
成强...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13043 | 37 来自主题: InnerMongolia版 - 乌兰巴干 乌兰巴干(1928—2005),哲盟科左中旗人。1946年参加革命,曾在部队当干部、内蒙
古报社任编辑、内蒙古党委机关当干事,担任过中国作家协会内蒙古分会副主席、内蒙
古文联副主任等职。写出《草原烽火》、《科尔沁战火》、《燎原烈火》等小说而著名。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是乌兰巴干红极一时,出尽风头的时期。他意气风发,逢人便讲
:“我能成为人大代表,能有今天,全是乌兰夫主席的培养关怀”、“这次成立五大委
,我当了文联副主任,证明了组织上对我的信任”、“乌兰夫是真正的马列主义者,是
民族政策的权威,是蒙古族革命的领袖”……等等。前门饭店会议上乌兰夫被打倒,乌
兰巴干马上翻脸,大骂“乌兰夫狐群狗党”对他“政治迫害”、“疯狂欺凌”。1967年
10月,在高锦明等当权者的允许和经费支持下,乌兰巴干等人成立了所谓的“揪叛国集
团联络站”。这个联络站虽然只存在了七个多月,却给挖肃势力提供了不少“内人党存
在”的黑材料。他们少时20余人,多时50多人,到处联络,外出调查,搜集整理出1800
余份黑材料,其中127份提交到了当政者,平均一天半就拿出一份。这期间做贼心虚的
乌兰巴干带着大口罩,蒙住脸,奔跑于... 阅读全帖 |
|
q*d 发帖数: 22178 |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z2015 (2015),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傅国涌:发现林昭的死刑判决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19 14:24:16 2013, 美东)
傅国涌:发现林昭的死刑判决书(图)
2013-08-12
林昭被杀四十周年前夕,我在编一本《林昭之死》(开放二○○八年十月出版)时,想
约上海剧作家沙叶新先生写一篇文章,他已答应,不料动笔之前查出有病,手术前来电
表示歉意,他说本已构思了一个剧本,其中有滴水洞中林昭与暴君毛泽东对话的一幕。
此剧未能写成,留下了一个遗憾。我也曾约请张思之先生从律师专业角度写一文,他答
应了,但要求看到林昭判刑的相关法律文书,当时我手头只有一份上海静安区人民检察
院的起诉书、两份宣告她无罪的判决书,最为关键的林昭获刑二十年和死刑的两份判决
书都没有找到,张先生最终没有完成此文,又是一个遗憾。
去年发现两份林昭入罪判决书
直到二○一二年十一月我才见到这两份判决书,第一份是一九六五年五月三十一日上海
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第二份是一九六八年四月十九日 中国人...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宋永毅:刘少奇――罪恶历史的制造者 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7 12:43:04 2013, 美东)
在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遭到批斗,并被解除一切职务,开除出党,其
后悲惨逝世。刘少奇的遭遇也被后人认为是文革当中的极具代表性的悲剧之一。而美国
加州州立大学洛杉矶分校宋永毅教授对此另有看法,在其所撰《刘少奇对文化大革命的
独特贡献》中指出,中共党内的受害者和迫害者的身份常常是合二而一,密不可分,而
刘少奇既是文革的受害者,也是这一罪恶历史的制造者之一。
把“刘少奇”和“文化大革命的独特贡献”这两个词放在一起作为一篇论文的题目,似
乎是矛盾乃至残忍的。因为刘少奇无疑是文革的受害者,并被残酷地迫害致死。就数以
百万计的文革受害者的级别而言,刘少奇还毫无疑问是他们中最大的受害者—他是中华
人民共和国的国家主席和中国共产党的第一副主席。或许正因为如此,在文革后几乎所
有的悼念刘的文章里,都只是强调了他“最大的受害者”的身份,并...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0 口述 茹遂初 文 马俊岩 安放
茹遂初是老一辈的重要摄影家,曾任人民画报编委,高级记者。几年前,他买回一
本国外出版的大型画册《CENTURY》(世纪),这本画册以编年的形式,记载了二十世
纪发生的有影响的事件。他在翻阅中,无意中发现1951年有一张反映中国土地改革的照
片很眼熟,再仔细一看,这幅纪录“土改”中贫苦农民和地主面对面进行说理斗争的照
片,很可能是他拍摄的。因为手头连样片也未保留下来,他不敢肯定,但这使他想起自
己五十年代初曾在青海拍摄过不少“土改”的照片,并萌发了寻找这些照片的想法。
经过回忆,他确定了这批片子的可能去向,终于在民族画报社资料室找到了底片,
虽经半个多世纪沧桑,仍然保存完好。触景生情,五十多年前的土改往事,又一幕幕地
呈现在老人眼前。
1951年,19岁的茹遂初刚从西北人民革命大学结业,便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土改工作
团支援青海土改。他的另一个身份是西北新闻局干部。西北新闻局领导林朗得知他要去
青海参加土改,交代他在参加土改的同时,也要担负摄影报道任务,并亲自去西北土改
委员会为他办理了给青海方面的介绍信。
那时候,除了西藏,全国各新解放区的土改都在轰轰烈烈地...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1 http://www.whb.cn/xueren/63214.htm
日期:2016-07-15 07:05:05 作者:文汇报记者 黄春宇
文汇报记者 黄春宇
“红火的夕阳”消失在历史的暮色中,长达40年的“满铁”调查活动画上了句号,但笼
罩在殖民统治阴影下的调查资料并未就此尘封。战后至今,或热或冷,一直有人在从事
整理与研究的工作。
“那天,大连晴空万里。傍晚,和往时一样,夕阳撒着她那金色粉末似的光辉,在西方
地平线上摇荡着;在这落日余晖中升起了一股烧毁文件的浓烟,被这浓烟熏痛了眼睛的
人们,都各自陷入了沉思……”这是草柳大藏所著《满铁调查部内幕》的结尾。日本战
败后,苏军没收了大连图书馆和“满铁”调查部资料室的部分藏书和资料,并用卡车拉
走了保存在营城子一个高尔夫球场地下室的大量调查文献。“红火的夕阳”消失在历史
的暮色中,长达40年的“满铁”调查活动画上了句号,但笼罩在殖民统治阴影下的调查
资料并未就此尘封。战后至今,或热或冷,一直有人在从事整理与研究的工作。
先从日本说起。1945年以前,社会科学研究受到日本政府的严格控制,当时的“满铁”
形象建立在国家的民族主义基础之上,这...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2 http://www.whb.cn/xueren/63213.htm
日期: 2016-07-15 06:51:38作者: 文汇报记者黄春宇
1945年前,“满铁”株式会社位于大连的总部。均资料图片
“满铁”首任总裁后藤新平被视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殖民地经营家,其推崇的一条经验
是要重视情报调查工作。
“满铁”地图(局部)
“满铁”调查资料(部分)
“满铁”调查部大楼一景
“满铁”调查部工作现场旧影
“满铁”调查部旧址挂牌“大连市重点保护建筑”
文汇报记者黄春宇
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中日战争以及中国农村问题的学者来说,近百年以来的“满铁”
调查资料绝不是废纸一堆,其价值也不止于罪证那么单薄。它是那段沉痛历史遗留下来
的一项数量很大的文物,重要的是如何去伪存真,为今所用,少一点笼统的褒贬,多一
点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用“硝烟”和“尘埃”两个词来形容“满铁”调查资料似乎很恰当,前者揭示历史——
这是日本侵华期间留下的文献报告,也是确凿的罪证;后者描述遭遇——在各地的档案
室与图书馆被束之高阁,有些甚至与废纸无异。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中日战争以及中
国农村问题的学者来说,近百年以来的“满铁”调...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日本的“满铁”调查:近代中国最早的农村田野调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3 11:56:28 2017, 美东)
http://c.m.163.com/news/a/CQOE0GPU000187UE.html
文汇报08-01 10:22
跟贴309条
用“硝烟”和“尘埃”两个词来形容“满铁”调查资料似乎很恰当,前者揭示历史——
这是日本侵华期间留下的文献报告,也是确凿的罪证;后者描述遭遇——在各地的档案
室与图书馆被束之高阁,有些甚至与废纸无异。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史、中日战争以及中
国农村问题的学者来说,近百年以来的“满铁”调查资料绝不是废纸一堆,其价值也不
止于罪证那么单薄。美籍华裔学者黄宗智对其的评价是:“不失为用现代经济人类学方
法来研究中国农村的一组数量最大,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资料,它们的质量甚至可能高
于本世纪前半期世界任何其他小农社会的有关资料。”
推动并资助“满铁”调查开展的是组建于1906年的“南满洲铁道株...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杨立三的经济实践与经济思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5 11:54:39 2017, 美东)
李琴
2008年第5期炎黄春秋杂志
杨立三(1900-1954)解放军首任后勤部长
人们通常认为,共产党领导经济工作不按经济规律办事,不承认个人的物质利益,不重
视科技人
员。然而,在革命根据地并不完全是这样。肩负八路军后勤保障和根据地经济建设重任
的杨立三的
实践和论述足以证明这一点。
杨立三,1900年12月生于湖南长沙,从井冈山到延安到北京,一直从事军事后勤保证工
作,建国以
后我军第一任后勤部长。1954年逝世时,周恩来、彭德怀为他执绋送葬。
「一要吃饱饭,二要打胜仗」
1939年4月初,杨立三由延安来到太行八路军前方总司令部任职。当时,太行地区经济
十分困难。杨
立三一到任即参加由总部和北方局召开的全面研究根据地建设的会议。参加会议的有朱
德总司令、
彭德怀副总司令等领导人。会议决定大力发动部队垦荒种地,建纺纱厂、织...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3 00:12:03 2016, 美东)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