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足心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W
发帖数: 1865
1
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
色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受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想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行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识阴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云何五阴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譬如有人。以清净目观晴明空。唯一精虚迥无所
有。其人无故不动目睛。瞪以发劳则於虚空别见狂花。复有一切狂乱非相。色阴当知亦
复如是。阿难是诸狂花。非从空来非从目出。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从空来还从空入。
若有出入即非虚空。空若非空自不容其花相起灭。如阿难体不容阿难。若目出者既从目
出还从目入。即此花性从目出故当合有见。若有见者去既花空旋合见眼。若无见者出既
翳空旋当翳眼。又见花时目应无翳。云何晴空号清明眼。是故当知色阴虚妄。本非因缘
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手足宴安百骸调适。忽如忘生性无违顺。其人无故以二手掌於空相摩。
於二手中妄生涩滑冷热诸相。受阴当知亦复如是。阿难是诸幻触。不从空来不从掌出。
如是阿难若空来者。既能触掌何不触身。不应虚空选择来触。若从掌出应非待合。又掌
出故。合则掌知离即触入。臂腕骨髓应亦觉知入时踪迹。必有觉心知出知入。自有一物
身中往来。何待合知要名为触。是故... 阅读全帖
E******u
发帖数: 3920
2
天台智顗一心具足說之理論意涵
林志欽
真理大學宗教系助理教授
壹、前言
天台宗之立宗大師智顗(A.D.538-597)以其博聞強記,高超之思辨抉擇與綜攝能力[1],
統合當時傳至中國之諸大小乘佛教經典[2],構築成理論周備、層次井然之整體佛教思
想體系。智顗之思想分教、觀二門,即教相理論與觀行實踐兼備而並舉。其中又以圓教
、圓觀之提出最為殊勝。圓教思想由智顗之師慧思(A.D.515-577)所奠基,圓觀(一
心三觀)則源自天台宗二祖慧文禪師。但二者詳細內容之闡述、演發以至周備者,則是
由智顗所完成。依智顗之說,圓教理論由「一念三千」說獲得具體之說明與論立;圓觀
法門則以「一心三觀」為修法之中心。由此一念三千與一心三觀,可以發現二者終歸於
「一心」,由一心(以至於一念、念念)而具足萬法、萬行,成為最圓極、究竟之教理
與觀法,本文乃稱之為「一心具足說」。無論是就教理或觀行兩方面來說,一心具足說
即是智顗思想理論最高處,亦即圓教、圓觀說之核心。本文之目的即在就此一念三千思
想所展現的一心具足義,闡釋其理論意涵,探討其如何在思想上論立,又何以證成。
貳、化法四教說
智顗綜攝佛陀之教[3...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
照见清净心 禅修入门指引
MEDITATION:ADVICE TO BEGINNERS
(本书已根据原版书校对,电子版请上 www.guanyin123.com 佛学网免费下载 南无观
世音菩萨)
作者: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译者:吴嘉真 陈玲珑
审阅:丁乃竺
出版社:张老师文化
作者简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一九四〇年诞生于藏西地区的游牧家庭中,经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认证为上一世波卡仁波
切之转世。二十岁那年,随着其他上师由西藏……至印度,在印度受教于藏传佛教中最
伟大的上师之一卡卢仁波切(Kalu Rinpoche),在其指导下完成两次三年三个月的传
统严谨闭关。他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传承之法脉持有者,担任多所寺院之闭关总导师,
亦广受其他教派所推崇,……也时常邀请他互相交换心得及讨论。
封面推荐:
随着禅修的进步,缠心的念头会减少,即使念头仍然存在,也已失去了牵制力,不再是
痛苦的原因。我们的心会平静下来,升起愉悦的觉受;甚至我们的脸会变得开朗、和善
及欢喜。我们会变得平易近人;别人会希望时常看到我们。
波卡仁波切是噶举派首席禅修老师,在...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2689
4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http://www.chibs.edu.tw/ch_html/LunCong/098/098a-02.htm
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及其語言特色
丁 敏
(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提要
本論文嘗試從佛教經典中神通故事的作用與語言特色兩個面向,來分析神通故
事何以一再活躍於佛教發展史上的各個時期,乃至在今日社會中仍有其魅力。由於佛教
神通故事是依循佛教神通理論的發展而有所不同。因此本文分為原始佛典、介於小乘至
大乘間的佛典、大乘佛典三個階段來看佛教神通故事隨其神通觀念的變化而顯示出的不
同作用。其次,分析神通故事在宗教與文學兩方面的語言特色,以了解神通故事的語言
特色,也是它引人入勝的所在。最後本文試圖指出佛經神通故事對整個佛教宗教性格的
影響為何;並概括指出佛教神通故事在中國社會中由古至今的若干作用。
案:本論文所引用的佛經,均引用自《大正新脩大藏經》,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在台
影印版。而在論文的附註中,均簡稱《大正藏》。又在論文行文中,引用佛經原文或轉
述佛經故事,常在文後即註明出處,例如〔2-11a~15b﹞,表示在《大...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1162
5
南宋岳飞著
要 论 一
岳飞
岳飞
从来散之必有其统也,分之必有其合也,以故天壤间四面八方,纷纷者各有所属,千头
万绪,攘攘者自有其源。盖一本散为万殊,而万殊咸归于一本,事有必然者。且武事之
论,亦甚繁矣。而要之,千变万变,无往非势,即无往非气,势虽不类,而气归于一。
夫所谓一者,从上至足底,内而有脏腑筋骨,外而有肌肉皮肤五官百骸相联而为一贯者
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节
攻之,中节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贯者,其斯之谓欤。而要非勉
强以致之,袭焉而为这也。当时而静,寂然湛然,居其所而稳如山岳。当时而动,如雷
如塌,出乎尔而疾如闪电。且静无不静,表里上下,全无参差牵挂之意。动无不动,左
右前后,并无抽扯游移之形。洵乎若水之就下,沛然而莫之能御,若火之内攻,发之而
不及掩耳。不假思索,不烦拟议,诚不期然而然,莫之至而至,是岂无所自而云然乎。
盖气以日积而有益,功以久练而始成。观圣门一贯之传,必俟多闻强识之后,豁然之境
,不废格物致知之功,是知事无难易,功惟自尽,不可躐等,不可争遽,按步就步,循
次而进,夫而后官骸肢节,自有...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6

净宗心要
2011-08-22 20:58:35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193
(以一九八九年讲于北京广济寺念佛七道场录音为基础)
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阿弥陀经宗要
大乘无量寿经宗要
先师虚老开示净业心要
(一)世尊唯说弥陀愿海
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净土宗的国家。信的人很多,但是真正能够理解净土宗的殊胜的,
还是很希有。中日共尊举世敬仰的善导大师有两句话:‘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
愿海。’这是说世尊为什么出兴于世,到人间来说法,来度众生,开演种种的教化,其
唯一的原因就是要说弥陀如来的本愿。这两句没有什么特殊的名词术语。就是佛所以兴
出世,唯一要说的是弥陀的本愿的海嘛,都能懂。但真能懂得,确实十分希有。大家想
想看,佛说这么多法,怎么说就是说弥陀本愿海呢?这里就不好懂了。所以佛经语深。
我们一辈子把这两句话能够真正明白了,就没有白来一趟啊!这话只有像善导大师这样
的水平才能说得出。所以莲池大师说:善导大师人称是弥陀化身,纵然不是弥陀,也是
观音势至文殊普贤的同等人物,所以才能说出这样的话。我能听到这样殊胜的开示,深
感佛恩。由于感恩故想报恩,所以今天抱...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方术纪异》 王亭之
《方术纪异》 王亭之
王亭之原名談錫永,廣東南海人,雖攻讀化學,但出身八旗世家,少習琴棋書畫、醫卜
星相諸學,對子平、易理更為有研究,雖從事金融,但性喜文史哲學,信仰佛教,後隨
中州派劉惠蒼師父習紫微斗數,得其真傳,使其在香港發揚光大,收門徒四十人,成立
紫微斗數學會,從事學術性研究。然其平生所慕,實為佛學,自大學時代即已研究,二
十八歲時得機緣修習西藏密宗,隱居夷島六年,配合經論修習,近年更編纂《佛家經論
導讀叢書》、《甯瑪派叢書》,甚得好評。

对於方术,王亭之一向抱著既不全面否定,亦不全面肯定的态度。为甚么不否定,
因为有些人的确具有超乎常人的根识,例如人的听觉受声波幅度限制,假如能超越这些
限制,那就可以听到一般人所不能听到的声音,在方术的层面,就可以称为「道术」,
或如今人之称为「异能」。
然而为甚么又不肯定呢?
任何方术,包括星相风水,都有它的局限性,是故许多称为「大师」的人,渔色渔
利或者得意,可是其际遇却往往不足为外人道。由是可见方术之不足尽恃。至於不学无
术之辈,假方术之名,迹同行骗,那就更不在讨论范围之内。
了解方术的局限,非常重要,否则便会变成迷信。古往今来,许...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21
8
来自主题: _PathOfQingWu版 - 楞严经(卷九)
卷九
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
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欲习既除
。离欲心现。于诸律仪。爱乐随顺。是人应时能行梵德。如是一类。名梵辅天。身心
妙圆。威仪不缺。清净禁戒。加以明悟。是人应时能统梵众。为大梵王。如是一类。
名大梵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苦恼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诸
漏不动。名为初禅。
阿难。其次。梵天统摄梵人。圆满梵行。澄心不动。寂湛生光。如是一类。名少光天
。光光相燃。照耀无尽。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类。名无量光天。吸持圆光。
成就教体。发化清净。应用无尽。如是一类。名光音天。阿难。此三胜流。一切忧愁
所不能逼。虽非正修真三摩地。清净心中。粗漏已伏。名为二禅。
阿难。如是天人。圆光成音。披音露妙。发成精行。通寂灭乐。如是一类。名少净天
。净空现前。引发无际。身心轻安。成寂灭乐。如是一类。名无量净天。世界身心。
一切圆净。净德成就。胜托现前。归寂灭乐。如是一类。名遍净天。阿难。此三胜流
。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
三... 阅读全帖
a****1
发帖数: 654
9
前言:因肉戏中断,读者未免不爽,故而写够两章后一起发出,以方便读者。
希望看到大家的回复。
***********************************
第二十七回
苏绣胡思乱想间走回厢房,尚未进门,便听到众女议论:「真没想到那俊哥
儿竟这般怪异眼光!苏绣画的那么丑,却偏偏选她!」另一个侍女插嘴道:「这
才是她的狡猾之处!故意做出与众不同,好让那公子选她。」另一个年长些的女
子道:「若是喜欢与众不同,恐怕苏绣笼络不住他呢!」旁人好奇,纷纷问她缘
由,只听她吃吃笑道:「少年人多喜欢新鲜刺激,苏绣还是个黄花闺女,哪里懂
得那些风流韵事。今天晚上破瓜,说不定更痛得夹手夹脚,没有半点趣味,若她
再不开窍,只怕没几日便要被冷落了。」
众女笑道:「便是如此。且让这小丫头得意,过几日略施手段,定叫那风流
公子移情别恋!」苏绣心中听得满腔怒火,咳嗽一声,推门直入。众女见她进来
,一时有些尴尬,又知她有读心之能,唯恐被她窥去隐私,顿时一哄而散,避而
远之。
苏绣向来被人孤立惯了,丝毫不以为意,琼鼻中冷哼一声,自行回屋。她本
来还有些忌惮去找云炫,听到众人议论之后,反而将她战意点燃。少女一边收拾...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方舟子挖鼻孔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306930588766
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佛陀庄严的德相并不是生来如此的,《大乘百福庄严经》说:每修一百福,才庄严一相
,菩萨修行要经过一百大劫,才能成就相好,佛陀在因地时,由于精进不懈,经过九十
一劫才圆满相好的业报。
其实,相与好是有差别的。佛陀庄严的色身中,显而易见,一目了然的特征,称为“相
”,约略可分为三十二种,叫作“三十二相”;细微难见,不易查觉,而能使人生起欣
喜爱乐之心的,就称为“好”,共有八十种,叫做“八十种好”。由于这八十种好是随
三十二相而有,所以又称为“八十随形好”。
受戒修善可得佛之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三十二相
从头到脚排列:
头部各相——顶髻相,眉间白毫相,眼睫如牛王相,真青眼相,狮子颊相,牙白相,齿
齐相,四十齿相,广长舌相,味中得上味相,梵音深远相。
上体各相——肩圆好相,两腋下隆好相,大直身相,上身如狮子相,(性器)马藏阴相

四肢各相——(大腿)如鹿王相,手足长指相,手足指缦相,手足柔软相,足下平安立
相,足下二轮相,足趺高满相,足跟广平相。
身躯尺度——身广长...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2192
11
《大智度論》中四無量心的地位及修持
釋海實
大   綱
一、前 言
二、四無量心
(一)慈、悲、喜、捨義
(二)無量義
三、龍樹對四無量心的立場
(一)承續《阿含經》解脫的立場
(二)以三種緣明不共二乘之差別
四、四無量心的修習方法
五、結 論
【參考書目】
一、前 言
四無量心(慈、悲、喜、捨),在原始佛教中,本是佛陀所重視的修行法門之一。世
尊不但順應當時沙門、婆羅門等,希求生梵天而教授其法,[1] 更進而開示,修四無量
心能得無量心解脫的要義。但至部派時期、聲聞學者卻將四無量心視為是勝解觀(假想
觀)、一般的世俗定法,僅能降伏煩惱,不能依此引發無漏慧得証解脫。直至大乘佛法
的興起,龍樹菩薩以一切法無自性空的立場,來解說四無量心,這才又回復佛陀的本懷
,並以三種緣(眾生緣、法緣、無緣),來論述當時聲聞學者對四無量心的錯誤觀點。
此外,慈悲本是佛教的精髓,大乘行者無不以此為要著。而長養慈悲的方法,不外乎是
修習四無量心。那四無量心要如何修習才能與菩薩道相吻合呢?龍樹又如何解說四無量
心,如何會通原始佛教解脫的立場呢?今即對此等問題,以本文略加探討。
二、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又名四梵行...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12
摘自:
http://www.szjt.org/xuexiu_daoh/rufozhijian/contents/fodao_15.h
我还没有细看,就贴过来了. 好像还是不太谨慎, 呵呵. 可以多看几位法师的讲法,相互
印证比较. 我觉得讲得非常好.
------------------------------------
三十七道品之四神足
尊者雷迪

现在我将简要描述“神足”(iddhipadas),这个字的解释是:「证得圆满的境界
(ijjhanam iddhi)。」(译按:依照PTS巴利字典的说法,“iddhi”此字在英文中找
不到对应字,因为在欧洲并没有这样的观念,也没有单独使用的“iddhi”,其主要的
意义是指一种能力。而根据本文的脉络,无论是“iddhi”或“iddhi padas”并不是指
超自然的神力,而是指在法上修持的成就基础。本译文中,将“iddhi”译为“如意”
,“iddhipadas”译为“神足”,以示区别。)
在佛陀的教法中,总共有五种“如意”(iddhi),分别是:
对於诸如“名”、“色”等需要特别的知识,达到圆满的境界。
对於诸如“苦圣谛”等...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真如门之立空与真实不空
上已经谈到心真如门的部分,谈到真如跟五阴十八界,祂不是两个法,不是一也不
是异,就是论文所说的非一相、非异相。这一集节目当中,我们要继续探讨 马鸣菩萨
对心真如门之立空与真实不空的法义。在这论文当中,菩萨有以下的开示,在《大乘起
信论》的卷上略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触,故立为空。据实道理:妄念非有
,空性亦空;以所遮是无,能遮亦无故。言真实不空者,由妄念空无故,即显眞心常恒
不变、净法圆满,故名不空;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智之所证故。】
(《大乘起信论》卷1)
首先来探讨为何论文当中说这心真如立为空?论文中说:“以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
不能触,故立为空。”这在说明这心真如祂是一个空性,这心体不是众生所知的色法,
不是物质的法,所以祂无形无色,更没有方位处所可言。那么众生希望去找到这个心眞
如如来藏,他想要从烦恼、妄想、妄念的出生源头去找到这个心真如,这是因为经论当
中常会说到妄想、妄念是由这个心真如所出生;那他就想,既然妄想、妄念由祂所生,
那我就从妄想、妄念的源头去追,就一定可以找到祂。但是 马鸣菩萨论文当中说到:
这心真如是“一切众生妄分别心所不能触”,...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662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转)心经略说
心经略说
http://bookgb.bfnn.org/books/0095.htm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其
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作
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七
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什
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首
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
俱,尔时婆伽梵入深明法门三昧,是时复有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观照般若波罗蜜多深妙
之行,照见五蕴皆自性空,尔时寿命具足舍利子承佛威力自圣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
佛的聚会在王舍城灵鹫山,很多...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15
心经略说
2011-08-22 21:23:06 来源: 作者:黄念祖居士 评论:0 点击:98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这是先师夏莲老讲《心经》时的一句宝贵开示..... 正
是画龙点晴。修行无论那一宗,都必须以般若为导引,才能直趋觉岸......(以一九八
七年于美国维州莲华精舍录音为基础)
心经两种形式
玄奘大师承受本经的殊胜因缘
经题
经文
《心经》是一切众生出苦慈航
一、心经两种形式
在我国广泛流传家喻户晓的《心经》,是唐代大德玄奘法师的译本。它的格式不同于
其它经典,它前面没有如是我闻这一段证信的序分,结尾也没有大家欢喜,信受奉行,
作礼而去之类的流通分。秦代罗什大师所译也与此相同,但其它多种古译(到清季共有
七种)以及在西藏的藏文心经,则仍和其它经典一样,包括了首尾这两部份,玄奘、罗
什两大师译本的不同,乃由于他们的简化,心经正宗分(即常见的心经)只二百多字,
首尾两部份所占的百分比数过大,为了重点突出,故删除未译。
现在把玄奘大师没有译出的部份,简单介绍于下:
甲、序分(证明分)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梵在王舍城灵鹫山与大比丘众及大菩萨众俱,尔时婆伽...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16
敬錄自《親友書》講記 龍樹菩薩 造頌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kc/html/20101231123_4.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qinyoushu.pdf
癸一、對治之功德(對治貪執財富有什麼功德):
佛說一切財產中,知足乃為最殊勝,
是故應當常知足,知足無財真富翁。
人天導師佛陀在大小乘經典中再三強調:所有的財產當中,知足少欲最為殊勝
。前面也講了,之所以命名為「財富」,是因為它能讓人得以滿足,不管精神財富還是
物質財富,都會帶來一種滿足感。但如果你精神上非常空虛,物質上再怎麼富裕,內心
也無法滿足,裝多少財富也沒辦法填滿。
現代跟古代大不相同,古人沒有現在這樣的資源條件,一個國家的消息基本上
都是封閉的,村落與村落之間由於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也少得可憐,這樣一來,人們看
... 阅读全帖
j********0
发帖数: 47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禪宗的开悟明心如何印证?
前言:

禪宗的开悟明心之印证,必须经过三量的检验:也就是圣言量、比量、现量这三量来验
证。圣言量就是他的所悟必须符合 佛陀经典的开示和大菩萨论中的开示,乃至禪宗真
悟祖师的开示与公案,真悟者也必定能够理解。
然而其中不仅是智慧上的印证,开悟明心的菩萨必定也要先修行菩萨六度,要有菩
萨种性,也就是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禪定、般若等六度的修行与功德。
在上一篇「禪宗的开悟明心是什麼意思?」的文章中,( http://www.chinafowang.com/bbs/viewthread.php?tid=84358&extra=page%3D1 ) 我们提到开悟明心就是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第八识如来藏有祂自己的功能体性,是本来自性清净涅槃,有能生万法的体性,是真实与如如的体性、是离见闻觉知的体性,这些在经典上都有说明。而六祖大师在开悟明心时也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由此证明开悟明心时必定要亲证如来藏的这些自性。
以下我们用「圣言量」(经典、论典和真悟祖师之开示)和「现量、比量」来说明开
悟...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18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丹增嘉措堪布在多伦多的开示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乃为修
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于真正
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作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心。若
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菩提心
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个也没
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显密佛
法,无论属于闻思修何种阶段,从最初发心直至最终回向都不能离开菩提心,其原因就
在这里。
所谓菩提心,是来自于理性的观察,并伴随着智慧的利他心而生起的。以前在一个叫做
RA真的地方,有位名叫香门切出的修行人请教波多瓦格西:“请问什么是菩提心?”波
多瓦格西回答说:“所谓菩提心,是救度轮回中一切苦难众生,并将他们安置于佛的果
位。”弟子惊讶地说:“啊扎吗(表示惊叹的意思)!那可需要多大的胆量啊!”波多
瓦格...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19
利他主义与菩提心
日期:2012-04-12
丹增活佛  讲述
----------------------------------------------------------------------------
----
这次在加拿大多伦多,各位法友共聚一堂,有机会讲闻佛法,我非常高兴,感谢大
家!
今天讲课的主题是围绕利他主义与菩提心来展开的。华智仁波切说:“修行修行
乃为修自心,倘若能以菩提心修心,即使未有身语之善根,除解脱外更无他歧途。”对
于真正想寻求解脱的人来说,不应该将佛法挂在嘴上或只做形象上的修行,必须修持自
心。若想成佛,菩提心是必不可少也是唯一的妙法,因此当依菩提心来修持自心。如果
菩提心的修持能够有所成就的话,由于心的善根起到主导作用,哪怕普通的身语善根一
个也没有修成,依然能踏上解脱之道。这个偈颂强调了菩提心之重要性。无论修持何种
显密佛法,无... 阅读全帖
p******1
发帖数: 17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心的修法
菩提心的修法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菩提心的修法若讲广一点,内容就比较多,但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给大家略说。
大概在半年以前,我要求大家每天早上要观菩提心,时间最少是半个小时,可是我当时
比较忙,没有详细讲怎么样观修,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比较茫然。有些人早上起来之后
,想一想“我今天要帮助众生、利益众生”就可以了,有些人观到胜义菩提心的空性方
面去了,这种现象最近比较多,所以我今天简单介绍一下观修方法。
一、观修菩提心的必要性:
学过《入行论》等大乘论典的人都知道,在所有的修行当中,菩提心的地位举足轻重。
如果没有修成菩提心,一切显宗和密宗的修法功德不大,甚至很可能修偏了,所以首... 阅读全帖
B***o
发帖数: 13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菩提心的修法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解(黄念祖居士)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虽行有优劣,莫不皆发无上菩提
之心。此无上菩提心,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
生生有佛国土心。是故愿生彼安乐净土者,要发无上菩提心也。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曰:「依天亲《
净土论》(即《往生论》)云,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者,有其二义:一者,先须离三种
与菩提门相违法。二者,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
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方便门
,怜愍一切众生心,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顺菩提门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即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何等为三:一者无染清净
心。不为自身求安乐故。菩提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乐,即违菩提门。是故无染清
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一切众生苦故。……三者乐清净心。欲令一切众
生得大菩提故。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
者,则违菩提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Banquet版 - 不貪求,心滿足
女孩子稍微化化妝,人家看著很漂亮,如果濃妝豔抹的,走出來像個什麼樣子啊?什麼
東西過頭了,就沒有了美感。所以吃東西的時候,要想到我少吃一點、我夠了,一碗湯
喝兩口,真好喝,如果你把一大碗都喝下去,你還有胃口嗎?所以,中國茶文化裡過去
上茶,都是一點點來的,喝茶可以看出你的品質,看出你的風格,這些都是有竅門的,
拿一個蓋子慢慢地把茶葉弄弄,就看你的穩重。如果你今天來跟別人談生意,他看你喝
茶的樣子,就知道你的為人素質。
中國茶道文化和飲食文化在桌子上都是一樣的。你慢慢地把茶杯拿起來,手不抖,說明
你今天心不慌。然後,你很耐心地把茶葉去掉,慢慢地用嘴巴吹一吹,再慢慢地喝下去
,這叫什麼?胸有成竹。你今天能夠這麼穩得住,你這個人做事情一定能夠成功。你看
我們現在有的人,拿起茶杯就喝,馬上燙得全部吐出來,這種人能夠做什麼事情啊?學
中國的文化,學佛教的禪,都是一種意境和意念。所以師父跟你們講,“少吃一口”是
原則,經常說“我夠了,我飽了”就是圓融啊。
我們要住得簡樸,一個人住得越簡樸,越是容易開悟。這句話怎麼理解呢?住得簡單一
點,怎麼會容易開悟呢?因為經常憶苦思甜啊。我有一個房間住,我夠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耶穌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跡的追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3 11:54:28 2014, 美东)
馮 馮
前言:
本文的目的不在於尊佛抑耶,而在於佛耶同尊,並且祝陡鞔笞诮谈用芮泻献鳎纹
碜诮讨g勿再有人互相貶斥攻擊。
佛教主張慈悲佈施,耶穌主張博愛施予,伊斯蘭教亦主張人類都是兄弟應該互相敬愛應
分享施予,儒家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老吾老與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主
張憂難互助……各教都主張孝敬父母尊長,基本上,都是相近的,大同小異而已,為什
麼要生分別之心?為什麼要互相水火?只可說是宗教的本來善意,已被部份人士曲解了
吧!
耶穌說:「天國在你心中」「施予的比受的人更有福」「愛你的親人也愛你的敵人」「
信主得永生。 」
佛陀說:「心淨則佛土淨」「六度萬行,佈施為先 」「怨親平等」「一心稱念阿彌陀
佛,得生樂土」
從這些熟知的經句,不就已經可證佛耶兩教的密切關係了嗎?如果研究深入下去,就會
發現更多的共同點。...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11983
24
这个也有“感恩”二字,于是也转发过来,呵呵。不用给我发包子,转载的。
*******************************************************************
专访辽足新帅:回归有感恩心 不惧压力打技术流
2013年11月27日14:58
来源:搜狐体育 作者:张亮
(搜狐体育 张亮 11月27日报道)辽宁宏运新主帅终于浮出水面,辽足十连冠时期
核心成员高升接替自己的队友马林担任主教练,这也是时隔10年之后高升再回辽足执教
,2003年他曾经担任球队助理教练,过去两个赛季他在绿城担任冈田武史的助理教练。
消息确定之后,高升也接受了搜狐体育的专访,他表示:“我是抱着一颗感恩心回到辽
足的,希望能在困难时期给球队带来帮助。”
高升确定接手辽足的时候,他心里也有一些忐忑,他直言:“现在这支辽宁队我熟
悉,也不熟悉。说熟悉呢,我是在辽宁队成长起来的,对球队的感情几十年都没有变过
,说不熟悉,过去这十年我基本上都在日本执教,对辽足虽然一直关注,但是具体的事
情还是不太熟悉。现在很难得有这个机会回到辽足,我希望能够回报辽足对我的培养,
希望能够给球队带...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16666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rtialArts 讨论区 】
发信人: antiwheel (¤!逆火轮¤!), 信区: MartialArts
标 题: 心意拳初学者需要知道的一些要点-我的一点体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6 14:25:23 2015, 美东)
河南派心意拳以武夫子姬隆丰为始祖,由马学礼传与河南。历任大师有张志诚,李政,
张聚,买壮图,袁凤仪,袁先师授徒甚多,以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宋国宾最为出
色。 卢嵩高先师开创上海一支。宋国宾先师则开创蚌埠一支。我所习练的心意拳即为
蚌埠宋门一支。
那么本支初学者需要知道什么要点或者说初学有什么特点?
首先,无论蚌埠或者沪上,初学就是要踩腿(或称遛鸡腿,走鸡步等)。踩腿是一个很
吃功夫的苦活。不但腿酸屁股疼,身上也怎么练感觉都不对劲。简直就是和人正常运动
习惯过不去。但是,如果踩腿不过关,以后练什么都不会落到实处。反之,如果踩腿过
关,以后哪怕练习别的任何拳术格斗,都有极大的好处。这已经不止一次被我师兄弟们
所证明。前后找我老师学拳的人约有200多快300人,绝大多数都被这个踩腿难住。有些
是基础差,...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26
敬錄自《佛子行》講記 無著菩薩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3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zhengfatihu.pdf
戊三、修學斷煩惱之理:
煩惱串習難對治,執持正知正念劍,
貪等煩惱初生時,立即鏟除佛子行。
眾生具有貪嗔癡等八萬四千煩惱,在分別念的誘導下,逐漸在相續中串習成熟
,積習難改。因而,一定要執持不能忘記善法的正念、經常觀察三門的正知之寶劍,一
旦煩惱剛開始萌生,馬上用這種武器斬草除根,阻止它在相續中繼續蔓延,毀壞自他的
善根。所以,立即鏟除一切煩惱,就是大乘佛子的行為。
一個凡夫人,沒有煩惱是不可能的,無論你是出家人、在家人,肯定都有貪心
嗔心。其實這只是你不用竅訣而已,真正用竅訣的話,每一個煩惱都可以對治。以前成
千上萬的修行人,都是通過...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2353
27
河南派心意拳以武夫子姬隆丰为始祖,由马学礼传与河南。历任大师有张志诚,李政,
张聚,买壮图,袁凤仪,袁先师授徒甚多,以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宋国宾最为出
色。 卢嵩高先师开创上海一支。宋国宾先师则开创蚌埠一支。我所习练的心意拳即为
蚌埠宋门一支。
那么本支初学者需要知道什么要点或者说初学有什么特点?
首先,无论蚌埠或者沪上,初学就是要踩腿(或称遛鸡腿,走鸡步等)。踩腿是一个很
吃功夫的苦活。不但腿酸屁股疼,身上也怎么练感觉都不对劲。简直就是和人正常运动
习惯过不去。但是,如果踩腿不过关,以后练什么都不会落到实处。反之,如果踩腿过
关,以后哪怕练习别的任何拳术格斗,都有极大的好处。这已经不止一次被我师兄弟们
所证明。前后找我老师学拳的人约有200多快300人,绝大多数都被这个踩腿难住。有些
是基础差,年龄大,有些是不协调等等。踩腿过关,才能讲下一步东西。要知道,大家
都有拳脚,各门派具体打法也大同小异,靠什么去赢人?步法!而步法,一定要从踩腿
中求。
其次,不论练什么,都要求步子大,力量猛,发全力,力竭而止。不可有保留。有些初
学者,开始为了求动作“准确”,或者想去找“劲”。而把动作放...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耶穌基督在印度西藏足跡的追尋
馮 馮
前言:
本文的目的不在於尊佛抑耶,而在於佛耶同尊,並且祝陡鞔笞诮谈用芮泻献鳎纹
碜诮讨g勿再有人互相貶斥攻擊。
佛教主張慈悲佈施,耶穌主張博愛施予,伊斯蘭教亦主張人類都是兄弟應該互相敬愛應
分享施予,儒家主張先天下之憂而憂,老吾老與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道家主
張憂難互助……各教都主張孝敬父母尊長,基本上,都是相近的,大同小異而已,為什
麼要生分別之心?為什麼要互相水火?只可說是宗教的本來善意,已被部份人士曲解了
吧!
耶穌說:「天國在你心中」「施予的比受的人更有福」「愛你的親人也愛你的敵人」「
信主得永生。 」
佛陀說:「心淨則佛土淨」「六度萬行,佈施為先 」「怨親平等」「一心稱念阿彌陀
佛,得生樂土」
從這些熟知的經句,不就已經可證佛耶兩教的密切關係了嗎?如果研究深入下去,就會
發現更多的共同點。真理都是相同的,只有緣份不同。
基督教的聖經新約全書,以四大福音稱為基礎,四大福音書,是耶穌基督的及
身親信門徒馬太、路加、約翰、馬可等四位聖徒所寫,記錄下耶穌的言行及寶訓事蹟,
基督教學者與歷史學者公認四福音書是各聖徒親近耶穌的第一手資料,絕對可靠可信,
寫...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9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修心最第一
修心最第一
《八大人觉经》有云:心是恶源,行为罪数,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佛遗教经》有云:心之可畏,甚于毒蛇、恶兽、怨贼、大火越逸,未足喻也。
我们的分别、习气、妄想、无明皆由心造
因此,也应从心上下功夫来改过
若把这颗心比作一颗有毒的大树,那么种种的烦恼习气就如同树上的树枝和树叶一般
又何必一枝一枝一叶一叶的去摘除?
树叶摘了还会再发芽,烦恼习气也是一样。
所以,只需要斩断大树的根,不让其再度发芽。
从心上入手,修这颗如如不动的妙明真心
烦恼习气自会不攻自破。
修心最第一!
你的真心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光明,人人本自具足。
何为真心?
当你无我的时候便是真心现前之时
当你不妄想不分别不执着的时候
你的自行光明大放华彩,便是真心
把心打开吧
你的真心被束缚的太久
把心打开吧
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保持清净的戒体,精进功课是增长定力的前提
持得净戒,勿令毁缺
得生诸禅定,及灭苦智慧
勤心修习善法,勿令有废
当勤精进,则事无难者
定生慧显,本自具足的智慧皆得现前
了知所有宇宙人生的真谛
了知这一切虚空幻化的空无
倘若心外求法,则如缘木求鱼,未可得也...
精进当下
安住当下
莫问习气和烦恼...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修行是在修什么?主要修心。对了!那么人到底有几颗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
题!有的人会说:“我只知道我有一颗心。”对一般人来说,他当然只知道有一颗意识
心,其他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他不知道“识”就是心。眼睛所能了别的,不是鼻子所
能知道的;鼻子所能闻到的味道,耳朵当然无法辨别,五个识都有祂的界限和功能差别
所以称为识,而识就是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不难了知,大家都能够清楚地知道;
但会讲到第七识、第八识的,唯有佛教。为什么其他宗教都说六识论,唯有佛教跟人家
不同而说八识?因为这是 佛来人间告诉我们的,佛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八个识,不是
六个识而已;所以,六识论不是佛教,八识论才是佛教,这是千古定义,不可怀疑。怀
疑佛教的八识论,您就找不到佛教在哪里了。
为什么六识论的人不相信八识论?因为他不知道第七识在哪里?八识之中,第八识
最不可思议,甚深极甚深,第七识就极难了知了,何况是第八识;难了知的原因,是因
为离您太近了。有人不信邪,以为离太近才看得更清楚啊!怎么会不知道呢?那我就告
诉您吧!您看过自己的眼睫毛吗?有人说: “笑话!拿镜子来不就看到了吗?”是啊!
是看到了,但那是镜子...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92
31
藏文化的修心养生观
——清华大学科技园演讲
(2010年6月25日晚上)
主持人致辞:
晚上好,非常感谢大家光临清华科技园!在讲座开始之前,首先,我对今天的主讲人—
—索达吉堪布作个简单介绍:
索达吉堪布,是喇荣五明佛学院汉僧部的主管大堪布,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曾
先后随晋美彭措法王前往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英国、日本、印度、泰国
、新加坡、马来西亚、不丹、尼泊尔等国家弘法,并被推任为美国纽约喇荣显密中心的
导师。
在著书方面,堪布的著作令人叹为观止,现已印刷出版的就有九十多本,累计字数超过
千万。
在学识方面,堪布对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等五部大论精通无碍,并通过现代
网络技术弘扬佛法,影响非常广泛。
在修为方面,堪布对时轮金刚、大幻化网、大圆满等,都证达了不可思议的境界。
在慈善方面,堪布从2007年起发起“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佛教徒在保护动物的同时
,也应关爱自己身边的可怜人。并身先士卒,先后在藏地建立了智悲小学、养老院、居
士林、小沙弥学院等;资助大量失学的高中生、大学生;在几所中学分别设立奖学金;
救济了很...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fdf2120102dyti.html
丁二、四無量心
“四無量心”就是慈悲喜捨。由於這四種心遍緣無量眾生,因此稱為“無量”。
【慈莊嚴故,於諸眾生,不起惱害;】
現在能做到身口意清淨,這還不夠,還要具有慈心的莊嚴。慈心就是願眾生具
足安樂的善心。如法地修持就會出現慈心,心上就會具有慈心的莊嚴。因為有慈心的緣
故,對待任何眾生,不會生惱害的惡心。什麼叫惱害呢?就是我不想讓他得安樂,一定
要讓他吃盡苦頭等等。這樣的惱害心就沒有了。
【悲莊嚴故,愍諸眾生,常不厭捨;】
心上不但要具足慈心的莊嚴,還要具足悲心的莊嚴。就是要修出願一切可憐眾
生都脫離苦難的悲心。見到眾生正落在瘋狂、錯亂當中備受苦惱時,心裡不但不忍心捨
棄他,還想盡力幫助他。有這樣的悲憫之心,就不會捨棄眾生,就像母親不會捨棄獨子
那樣,兒子越是瘋狂、錯亂、受苦,母親就越是於心不忍。
【喜莊嚴故,見修善者,心無嫌嫉;】
進一步,心中要有喜心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修行是在修什么?主要修心。对了!那么人到底有几颗心?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有的人会说:“我只知道我有一颗心。”对一般人来说,他当然只知道有一颗意识心
,其他眼耳鼻舌身这五个识,他不知道“识”就是心。眼睛所能了别的,不是鼻子所能
知道的;鼻子所能闻到的味道,耳朵当然无法辨别,五个识都有祂的界限和功能差别所
以称为识,而识就是心。眼耳鼻舌身意这六个识不难了知,大家都能够清楚地知道;但
会讲到第七识、第八识的,唯有佛教。为什么其他宗教都说六识论,唯有佛教跟人家不
同而说八识?因为这是 佛来人间告诉我们的,佛才知道一切众生都有八个识,不是六
个识而已;所以,六识论不是佛教,八识论才是佛教,这是千古定义,不可怀疑。怀疑
佛教的八识论,您就找不到佛教在哪里了。
为什么六识论的人不相信八识论?因为他不知道第七识在哪里?八识之中,第八识
最不可思议,甚深极甚深,第七识就极难了知了,何况是第八识;难了知的原因,是因
为离您太近了。有人不信邪,以为离太近才看得更清楚啊!怎么会不知道呢?那我就告
诉您吧!您看过自己的眼睫毛吗?有人说: “笑话!拿镜子来不就看到了吗?”是啊!
是看到了,但那是镜子里...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12899
34
☆─────────────────────────────────────☆
iloveguai (elfamy) 于 (Sun Jul 1 08:21:59 2012, 美东) 提到:
老公奔四的人了,还像个孩子极其不懂事。除了好吃懒做,其中一个臭习惯让我恨之骨
--每周六下午去踢足球三小时,经常为此事二人大吵。在我剖腹产出院才三天时,老
公穿上球衣就吵着去踢足球,全然不顾我的感受,不管孩子,我发飚他没去。但变本加
利,之后每周六只要我不让其去踢足球他就在家作,不带孩子,自己睡觉看电影看球。
不顾及我父母和我的感受。孩子尚小,带小小娃的辛苦版上姐妹都深有体会,总吵影响
母乳分泌,让我父母也跟着操心,我妥协让其每月踢2次,可还是不依不挠,今天又大
吵。一周基本不带孩子,周日能和我说上几句话。实在不知道怎么和他沟通了。难道我
要因为他的爱好而离婚?又可怜孩子。苦不堪言,真心求教版上各位美妈如何调教老公
。谢谢。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 中文网站浏览器
☆─────────────────────────────────────☆
Ki...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2353
35
你的问题问的特别好。正是我下一个要讲的初学心意拳需要注意的要点,即,动作必须
规范。
我们得承认,不是每个人都能练拳。心意拳的动作特点和平时的运动习惯往往不合,而
且个人资质,起点,耐心,悟性都不一样。天生就会打架的人不少,天生会练拳的极其
罕见。不论个人情况如何,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是动作必须规范。不可以大师们练拳一
人一个样作为自己放松要求的接口。为什么?因为动作规范对敌时才不会变形,对自己
则不会受伤。仅举踩腿为例,踩腿最基本的要求是前腿尽力发足,后腿尽力后蹬,身体
保持侧身,踩成一条线。这些要求,沪上和宋门的要求一致。而初习者往往前腿不会发
,后腿只知道硬扛,这样胯特别紧张,无法放松,达不到任何锻炼效果,反而会伤害到
膝盖。这个时候,初学者往往知难而退甚至责怪踩腿伤膝。这就是对动作规范重视不够
的后果。再如,后足不可外撇的要求,对于一些初习者不知道有多难。尤其是以前有过
一定基础的人,往往会不由自主的后足打横。后足打横的后果是什么?对弓牮步后足打
横则后腿失去撑力,鸡步后足打横则失去下一进步的动力。外八字跑步能快吗?因此心
意拳开始练习单式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动作规范,如果这些初学...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36
第二部 沙场兵
第一章 一剑东来逢叛乱 独守营门定军心
春来四月,山花乍放,林深幽静,鸟鸣啾啾。林外树前的草地上,正有几只
野兔嬉戏觅食。忽然,其中一只抬头竖起耳朵静听,另外几只也偏头侧目,跟着
便四散逃去。未久,有几个手持简陋兵器的青壮从林中深处走了出来,踏在刚刚
被野兔啃噬过的青草之上,向四周打量。其中一人如猿猴般迅捷地爬上树梢,向
远处瞭望了一会,喜悦地向下喊道:「陆二郎,这股金兵貌似过去了!」
树下被称作陆二郎的那人二十余岁年纪,眉清目秀、乍背蜂腰,打了个赤膊,
前胸后背有几处看似痊愈未久的伤疤。听到树顶那人喊话,欣喜笑道:「好!你
下来与众人先行,我返林中喊乡亲回村。」
树下另一人调笑道:「二郎喊乡亲是假,与周家小娘子厮磨才是真吧!」
陆二郎满面羞赧,强项道:「只你这泼才心内腌臜!」
众人见他脸色通红,齐发一阵哄笑,七嘴八舌指点议论。陆二郎吃不住众人
戏谑,抛下句「路上仔细些个」便一头扎回来路林中。走了一会儿,耳根热烫渐
消,心中浮起兰秀的柔情美貌,笑容浮上唇角,脚步更加快了些。
崎岖中行了顿饭工夫,又跨过一条小溪,乡民藏匿的山洞便现于眼前。陆二
郎使洞口放哨之人知会... 阅读全帖
k******e
发帖数: 26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发菩提心--黄老居士
《维摩诘经》说:“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阿耨多
罗三藐
三菩提心的简称)即是出家。”有很多人想出家,不过常有困难,例
如父母不答
应也是不行。你发菩提心就是出家,你一个在家人有出家人一样的功
德。《维摩
诘经》又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切具足。”一切功德你已
经具足了,
你不再欠少什么。所以我们这个修行,要抓住这个根本哪!一切具足
。还有《毗
婆沙论》(注①)中说:“此法门是诸佛之父。”此法门即是发菩提
心,这是一
切佛的父亲。“诸佛之母。”看见没有,诸佛完全是从发菩提心生出
来的。又说:
“是诸佛之眼。”诸佛要普度,要能照见一切,什么是眼呢?菩提心
是眼。“是
无生法忍之母。”我们都是花开见佛入无生,见了阿弥陀佛,花开见
佛了,入了
无生法忍,无生法忍的母亲是什么?是发菩提心。你在花开时为什么
证无生,因
为你曾真正发起了菩提心。“是大慈大悲之母。”常常修习功德无量
啊!无边哪!
赞叹发菩提心的殊胜啊!佛的父佛的母。花开见佛入无生,这是无生
之母。再有
《大般若经》(注②)里头说:“如以箭射物。”拿箭去射靶子,那
你就可能射
中或者射不中。但是你往地下射,谁都中。
s*********t
发帖数: 16647
3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四足妖山
妖火之山融合了拒梦鼎的四足,下半身带着一些鼎身的残片,一边喷火,一边摇摇
晃晃地向断流城走去,每一步都踩出深深的脚印,震得百里以内的地面发颤,它像一头
刚从围攻当中逃出来的野牛,伤痕累累却横冲直撞,不管是地上的妖兵,还是空中的道
士与妖术师,都要避其锋芒。
“天呐,这是妖术?还是它真的活了?”棋山道士杨青元吃惊地大叫,“咱们挡不
住,要输!”
小青桃早已用谷海宝珠试过,五十几名吸气道士的法力对妖火之山造不成任何伤害
,“怎么办?”她也大叫,觉得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
由于四足妖山的搅动,道士四周的包围圈陷入混乱,这是他们退出战场的大好机会。
“跟我来!”杨清音带头飞向北方,道士们紧随其后,杀死数名妖术师,突出重围。
杨清音转过身,向四足妖山射出一只火球,“继续攻进,把它引过来!”
道士们马上明白了她的意思,宁可让四足妖山直接跨河前往东介国,也不能让它碾
过断流城,于是众人且退且战,法术不停地飞向妖山,希望能让它改变路线。
四足妖山不在乎这点挠痒痒似的攻击,仍然直奔断流城。
辛太傅远远望着妖山,战马惊恐地原地踏步,若不是被缰绳束缚,早已撒腿逃亡,
他心中的惊恐也与马匹一样,束缚他的缰绳只...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化性谈-三界
30. 人是三界生的,天赋人的性,地赋人的命,父母生的身,所以说三界是人的来
踪。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才能返本归根。人只知有个身我,不知天上有个
性我,地府有个命我。性化了,天上的性我得天爵;道理明了,地府的命我得人爵。所
以一人本身有三身,可惜人都不知道呀!
31. 我所讲的“性存天理、心存道理、身尽情理”和佛家的“三皈”、道家的“三
华”、儒家的“三纲”是一样的。
32. 佛家的“三皈”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就是皈依佛;心存道理就是皈依法
;身尽情理就是皈依僧。
33. 道家的“三华”就是性、心、身,性华开天理足,心华开道理足,身华开情理
足。
34. 儒家的“三纲”就是性、心、身。性存天理有仁,心存道理有智,身尽情理有
勇。
35. 三界就是三教,儒家从立命做起,道家从炼身做起,佛家从养性做起。
36. 性存天理要柔和;心存道理要平和;身尽情理要蔼和。
37. 性要服人,不服人伤性;心要爱人,不爱人伤心;身要让人,不让人伤身。
38. 性、心、身三界不太平,是因为三界中有三个贼,一禀性(又名气禀性,指怒
、恨、怨、
v***t
发帖数: 27100
40
2012年04月17日04:41来源:重庆日报 打印字号
大|中|小.  中央决定对薄熙来同志严重违纪问题立案调查和对王立军事件严肃处理
后,国内外十分关注重庆。重庆怎么办?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胡锦涛
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继续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
围,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人心齐泰山移。心齐,就是全市干部群众要在思想认识上一致、在政治方向上一致
、在工作目标上一致,真正做到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要坚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育引导,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精
神上来。重庆的科学发展与和谐稳定是全市人民的根本利益。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党
员干部要切实把中央精神与重庆实际结合起来,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并把科学
思路和具体目标转化为全市人民思改革、求发展、保稳定、图振兴的具体行动,不辜负
党中央的殷切期望。
气顺则百病不生。气顺,就是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心境平和、心情舒畅,不急不躁、
不愠不火。人有喜怒哀乐,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憋气的事、不顺心的事,产
生忧虑、抱怨甚至不满。... 阅读全帖
n**********a
发帖数: 438
41
http://www.xianmifw.com/book/downssfy.php?nav=&pid=3&nid=21
庚四、攝義分三:一、具有四種差別的修行之相 二、劣慧者將護修習之相
三、如何修習暇滿
辛一、具有四種差別的修行之相
【如是若於暇身能發一具相取心要一欲樂,須思四法。】
對暇滿人身如果想要發起一種具相的攝取心要之欲樂,就必須思惟以下四種法
,即:必須修行、堪能修行、今生即須修行、現在即須修行。
以下逐一解釋。
【其中須修行者,謂一切有情皆唯愛樂而不愛苦,然引樂除苦亦唯依賴於正法
故。】
其中,所謂“必須修行”,即由於一切有情都只喜愛安樂而不想要痛苦,但是
要獲得安樂、遣除痛苦也唯有依靠修行正法,所以必須修行。
【能修行者,謂外緣知識、內緣暇滿,悉具足故。】
“堪能修行”,即由於外緣的善知識和內緣的暇滿人身都已具足,所以堪能修
行。
【此復必須現世修者,現世不修,次多生中暇滿之身極難得故。】
“今生即須修行”,即因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心
问:【二、阿赖耶识是变异性、是生灭法,阿赖耶识里含藏著真如,此真如才是不
生不灭的。真如就像金矿中的黄金,黄金成分早已经决定,而阿赖耶识就像金矿中其他
的杂质。】
答:阿赖耶识心体,绝非变异性,绝非生灭法; 佛说阿赖耶识心体即是未来佛地
之真如心体无垢识故。然而 佛说阿赖耶识非断亦非常,此谓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
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
,然此真如性之心体中,却含藏著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
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
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故名其第八识为流转真如、
邪行真如,即名此第八识心体为阿赖耶识。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
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故说阿赖耶识非常,即是《大乘起信论》
中一心二门所说之生灭门也!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阿赖耶者即是执
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
如是心体常住、性如金刚、永不能坏;乃至集十方诸佛威神之力为一力,亦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54
44
愿菩提心
四无量心
菩提心不是一个空泛的概念,它以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为基础,有着翔实的建
立步骤。
“愿诸众生永具安乐及安乐因;愿诸众生永离众苦及众苦因;愿诸众生永具无苦之
乐,我心怡悦;愿诸众生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这四种发心的对象范围广大,无
边无际、没有穷尽;发心的功德不可计量,所以是四无量心。
传统上,四无量心的训练是从“舍”开始。“舍”是慈悲心的起点和基础。
四无量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涵盖,融会贯通。慈悲、喜乐若不是以平等心
为基础,则不够清净;平等心中若没有慈悲、喜乐,就会变得冷漠和无动于衷。
慈、悲、喜、舍都是从内心的温柔中生起。
慈爱
冷漠往往不是因为缺乏爱的能力,而是因为不相信自己敞开心胸的能力。培养慈心
也可以看作是培养爱的能力,学习以真诚和善意去对待众生、与外界相处。
倾尽全力去追求的名利对生命来说,其实没有太大意义。与之相比,内心的平和富
足、亲情友情、慈善助人等对自己更有帮助,更容易产生幸福感。
迎面走来的人,男女老少,喜欢的、讨厌的,他们都和我们一样渴望幸福安乐,只
是追求幸福的手段或许很笨拙,这样地想,我们会很自然地生起同情、宽容之心。
或许...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心如狂象当调服:九住心(驯象)图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57:45 2014, 美东)
原文地址:心如狂象当调服:九住心(驯象)图解作者:德格宁玛嘉绒寺
[转载]心如狂象当调服:九住心(驯象)图解
从前,我的心四处攀缘,但现在我已经调御内心,如同驯象师制服狂象。飘浮的人,无
法证得究竟法喜。佛教中经常用驯象来喻示调心。在寺院的墙壁壁画上有幅《修定图》
描述修行者净化心灵成长之图。图用象来比喻学习佛法的几个阶段,意思是说人刚学佛
时就像那不羁不驯的黑象一样,思想不开悟,障碍重重,必须加以强制。猴子和火焰是
象征佛教哲理中所说的“心”。当M障和心灵得到了净化,由强制达到了自觉自愿,就
和那象的颜色由黑逐渐变白、脾气由暴躁变驯服一样,彻底开悟了。再看看那背景,山
脚下水浪翻滚,沿途风光枯燥;而山顶上却是花红柳绿、白云缭绕,星辰日月争辉。--
--主题推荐
出家人表用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与物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335
47
来自主题: Talk版 - 修去怕心 广洒甘露救众生
看到了斑竹的置顶声明,但似乎这里最近还有不少有关法轮功的文章,所以冒昧一贴,
在此仅请斑竹谅解,这帖意在劝善救人,谢谢
更多真相, 请到真相之光俱乐部
http://www.mitbbs.com/club_bbsdoc2/everybodydeservestruth_0.htm
法轮大法是佛法
http://www.mitbbs.com/club_bbsdoc/FalunDafaistheBuddhaFa.html
http://www.minghui.org/mh/articles/2014/8/19/修去怕心-广洒甘露/a>
【字号】大 中 小
文/湖北大法弟子
【明慧网二零一四年八月十九日】我从小胆子小,怕心重;一个大男人的样,一颗弱女
子的心。师尊说:“怕心会使人干错事,怕心也会使人失掉机缘,怕心是人走向神的死
关。”[1]怕心曾使我跌过跤、走过弯路,怕心成了我做好三件事、助师正法的关难。
下面就汇报一下我如何修去怕心、广洒甘露救众生的点点滴滴。
一、巧安排,师尊为我签通行证
十年前,因被邪党迫害,我来到了现在生活的这座城市。朋友帮忙找了一份工作,办公
地点在邪党省委大院内。才...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48
藏传佛教的内涵ZT
教授:格鲁/果硕仁波切
时间:一九九八年七月十一日
地点:白马山菩提讲堂
整理:刘凯玲
转自:大眼观世
一、出离心、菩提心、空性正见慧——三圣道为入于密乘修持之根基
金刚乘佛法从印度传至西藏,事实上金刚乘佛法并非独立于大乘佛法之外,和大乘
佛教是一体的;只是修持时藉大乘的波罗密多乘(因乘)和金刚乘(果乘)交互修持,
特别是用金刚乘修持,如果正确修持得到佛果是很快的(即金刚最上乘无上瑜伽密,即
身成佛的法门);所以,我们修持金刚乘的目的||成佛,和一般波罗密多乘及显教根
本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成佛;如果没有显教修持的内容作基础,要证得佛陀果位根本
不可能。
显教修持不只是自己修菩提心,追求解脱轮回的痛苦,更进一步也要让众生修持菩
提心,离开轮回的痛苦,得到佛果位。这样的目的之下,我们要是想成佛果位,若没有
这两样作为根本,说要证佛陀果位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金刚乘要证得佛陀果位,须以
显教为修持内涵,如菩提心、出离心、空性的正见为修行基础。
佛陀非常善巧地根据各种因缘、根器、处境而度化众生。如果众生想求得解脱,在
痛苦轮回中生起出离世间之见,佛陀以小乘的教化来教导这些众...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略谈南传佛教修定的方法ZZ
南传上座部佛教很重视禅定修养,缅甸、泰国等的教徒设有许多禅定中心的组织,专门
从事研究和修习。向我国佛教徒介绍一点南传佛教修定的方法,也许不是没有益处的吧!
先谈初步的修心法。第一是调身。选择一个比较安静的地方,敷设一个柔软舒适的座位
,然后坐下。坐的方法,一般是“结跏趺坐”,就是平常说的盘腿而坐。有双盘腿和单
盘腿两种。双盘腿是先把左脚压在右腿上,再把右脚压在左腿上,两脚足心向上。单盘
腿是先屈右脚放在座位上,足心向上,再把左脚压在右腿上,坐好以后,把两手重叠放
在盘腿上面,手心向上,左手掌在下,右手掌在上。但有人腿子硬,不能结跏趺坐,也
可用别的方法,如交腿而坐,或把两足放在地上端正而坐,把两手放在膝盖上,手背向
上亦可。要以身体舒适为主。但身子不前倾,不后仰,要正直自然。此时,把左右肩稍
微摇动几下,以通血脉,再把视线收到眼前最近之处,眼看自己的鼻端,不完全闭眼(
因闭眼容易昏沉睡眠),然后放松全身。
第二调息。先呼出一口浊气,然后以舌尖抵上颚,闭上嘴,用鼻子呼吸。呼吸有三种:
如果出入息急促粗重而可闻声者为声,粗者为气,微细缓慢者为息。修定的人不取声,
不取气,而取微细的息进行...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