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轨道舱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m****o
发帖数: 189
1
除夕之夜,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大楼灯火通明。作为飞船飞行控制的中枢神经,在神舟
六号飞船成功发射103天之后,这里仍担负着对在太空飞行的飞船轨道舱进行管理的任
务。
18时30分,在负责管理“神六”飞船轨道舱的飞行器管理室里,刘俊泽主任像往
常一样,在自己的工作台前忙碌着,注意着飞船轨道舱的一举一动。这已是他在工作岗位
上度过的第4个除夕了。
2005年10月17日凌晨,“神六”飞船返回舱载着两名航天员安然着陆。飞行
器管理室的科技人员来不及欢呼和庆祝,就立即投入到了对轨道舱进行为期6个多月的测
控管理工作中。
留轨运行的飞船轨道舱承担着多项科学实验任务。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
介绍说:“为了把轨道舱管理好,我们建立了一整套低轨道航天器长期管理的工作体系,
给轨道舱构造了一个安全平稳的‘驿站’,这为未来空间交会对接以及空间资源开发利用
奠定了基础。”
在整洁有序的机房里,科技人员时刻监视着轨道舱的运行轨迹。显示屏上,轨道舱的
y*h
发帖数: 25423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yoh (海豚),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专家称神六与神五轨道舱不会在太空相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13 11:18:42 2005)
专家称神六与神五轨道舱不会在太空相遇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7:13 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10月13日电 (记者高路) 两年前,神舟五号的推进舱与轨道舱分离,航天
员杨利伟顺利返回,这一幕人们还记忆犹新。那么,神五“抛”下的轨道舱,还在不在太
空?这一次,它有没有可能与自己的“兄弟”神六在太空“相会”?
据原中国航天档案馆馆长刘登锐介绍,神五的轨道舱在轨运行时间在半年左右。在此
之后,由于动力耗尽,就会类似“太空垃圾”那样在太空中游荡,渐渐被地球引力拉回到
地面坠下。因此,神六是不可能与神五轨道舱相遇的。即使神五的轨道舱还能按照以前的
轨道运行,由于相距神六飞船所在的轨道很远,双方不在同一条轨道上,也不会有相遇的
可能。
这位专家举出国外航天器对接的例子分析说,无论俄罗斯的飞船还是美国的
航天飞机,如果要
m****o
发帖数: 189
3
记者蒋建科报道: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1月25日宣布,截至今天凌晨3时44分,神舟六号
飞船轨道舱已在太空正常运行100天,环绕地球飞行1653圈,轨道舱平台工况正常,各项
科学试验进展顺利,并取得了多项成果。
大型专题:神舟六号再续中国载人航天梦
2005年10月17日4时27分,神舟六号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返回舱按计划返回地
面,轨道舱继续留轨运行,进行各项预定的科学试验活动。目前,神舟六号轨道舱已在太
空预定轨道运行了100天,共进行了3次轨道维持。根据各项测控数据表明,神舟六号轨道
舱的电源、姿控、测控、数据管理等系统工作全部正常,舱载的科学探测仪器也已开机运
行,先后圆满完成了平台在轨测试和多项科学应用试验,取得了大量科学数据和初步应用
成果,试验和验证了一些初次采用的新技术和改进措施,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朱民才介绍,飞船轨道舱留轨运行是我国载人航天的特
色之处,经过历次轨道舱留轨运行任务,我国在低轨道航天器长期管理方面,建立了一整
c********i
发帖数: 942
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基本肯定米国登月是个hoax
当时的电视和通信技术在月球上向地球做直播可能吗?我想至少当时的苏联应该知道这
是不是可能,从这一点来说应该是可能的。但是对比现在玉兔和小日本的月亮女神等传
送数字图像都只能一幅一幅地传,又感觉不可思议。
美国的返回舱发射返回时,如果是先自动控制发射在人工寻找轨道舱并实现对接,月面
返回舱的点火时刻怎么决定?是不是由轨道舱来决定点火时刻并通知返回舱点火?轨道
舱还一直在绕月飞行,从轨道舱上很难确定决定返回舱的点火时刻吧,难道是地球上算
出来提前通知轨道舱和月面返回舱?点火以后到返回舱到达轨道舱目视距离范围内这一
段是返回舱自主控制,辅以地球监控引导?这感觉很不靠谱,错过的可能性很大。
还有,返回舱和轨道舱对接后人转移进轨道舱时轨道舱的密封怎么处理?登月的返回舱
肯定不是密封的,返回舱上似乎也看不到有可以保持轨道舱气密性的对接段和对接机构
。轨道舱总不能也不是密封的吧。
i***s
发帖数: 39120
5
刘洋进入轨道舱时玩起了自拍,杨利伟评价她非常自信
继16日成功赴太空“约会”,神舟九号昨天与天宫一号顺利“拥吻”,成功实现了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在这具有历史意义的一刻,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也接受了记者采访,详细解读了这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
“这是开启未来空间站的一扇门”
记者: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获得成功,为什么是景海鹏打开那扇门,第一个进入天宫一号?
杨利伟:根据安排,他们有不同的分工。景海鹏作为指令长,同时作为第二次飞行的航天员,他对自己身体的把控,对操作的了解程度比另两位航天员更好。因此,我们在设计程序的时候,就编排成这样了。
记者:打开轨道舱的前舱门后,航天员特地来到对接机构照相,这应该是希望看一下锁紧状况下对接机构的真实状态。
杨利伟:对。我们的航天员要第一时间把对接机构拍下来,提供给我们的工程人员,因为它毕竟在太空中飞行了很长时间,同时也给我们以后的航天员看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记者:景海鹏在推开天宫一号的那扇门,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杨利伟:我想,这扇门就像开启我们将来的空间站一样,有着非常不同寻常的意义。
记者:所以开启的不仅... 阅读全帖
x********n
发帖数: 264
6
http://news.sina.com.cn/c/2009-01-04/212616975200.shtml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央电视台引述来自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消息说,自去年9月26日
神七伴飞小卫星从轨道舱上释放后,已成功运行100天。中国初步掌握卫星伴飞技术。
据悉,神七伴飞小卫星运行期间,工作人员对小卫星实施13次点火,小卫星由远及
近,围绕轨道舱沿椭圆飞行,距离轨道舱最远7.6公里,最近 3.8公里。绕飞过程中,
小卫星上的两个摄像头传回数千幅有关轨道舱画面,画质均清晰完整。至此,神七伴飞
小卫星完成历史使命,但由于小卫星有剩余燃料,工作人员将对其展开“轨道控制”等
科学试验,为进一步掌握卫星伴飞技术,积累数据。
此外,神七三名航天员在结束各地出访后,开始正常体能训练,为中国下一步建立
空间站进行准备。
P*******L
发帖数: 263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基本肯定米国登月是个hoax

月球那边用个半米的锅,地面用个几十米的锅,是没有问题的。阿波罗载荷很足,发射
功率比嫦娥高很多。
地面提前告知轨道舱和返回舱的操作流程,两个舱里的人按流程操作即可。地面引导是
有的,但是考虑一下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一秒,而轨道舱的速度是km/s量级的。所以控
制主要还是靠宇航员。此外,地面测算的轨道舱的轨道是有误差的,可能有十几米甚至
上百米。
如果错过了,返回舱和轨道舱都围着月球绕圈,一边绕圈一边调整轨道。只要初始误差
不太大,还是能纠正回来的。
最简单的密封结构就是双层门,这肯定是有的,而且也不是技术难点。
T*****m
发帖数: 3480
8
“神七”返回舱内蒙古安全着陆

神七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
在完成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后,“神舟七号”的三位航天员返航,返回舱在内蒙古着陆。
据中国媒体报道,神舟七号的返回舱在当地时间周日(28日)下午大约5时37分,在内
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安全降落。
返回舱降落在一片开阔的草原上,横卧在内蒙的草原上。

如何看中国发射神舟七号?
搜救直升机在飞船返回舱旁降落,返回舱外观检查正常,工作人员按程序打开返回舱打
开舱门,医疗人员为三名太空人作检查。 经检查三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
打开舱门之时,三名太空人向外招手,现场一片欢呼声,其中包括翟志刚,向记者伸出
一个大拇指,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
据报道,四子王旗一带已经提升安保警戒级别,更有当地民众表示,“神七”返回舱着
陆的安保工作,比此前两次载人飞船着陆都要严密。
按照计划,“神舟七号”星期天下午围绕地球运行到达第45圈时,返回舱将与轨道舱分
离。
天地对话
“神七”航天员翟志刚星期六(27日)完成了中国首次太空行走,出舱活动10余分钟,
另一名航天员刘伯明在轨道舱门口从旁协助。

来自黑龙江的翟志刚步出轨道舱后挥动中国国旗
中国人首次
c***s
发帖数: 70028
9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值不值?给中国载人航天算笔账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载人航天花费几何?所得几何?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再获突破的关口,让我们一起算一算经济账。
发展适度:中国载人航天20年花费不及美国一年投入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以来,载人航天工程已花费约350亿元人民币。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数字表明,从载人航天工程启动到2005年完成神舟六号飞船发射,即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第一步时,工程总花费约200亿元人民币;从2005年载人航天第二步开始实施到目前为止,工程花费约150亿元人民币。
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在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前夕接受新华社记者採访时说,中国载人航天20年的花费「不及美国一年的投入」。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每年的预算大概在170亿到180亿美元,俄罗斯不断加大投入,欧洲和日本也保持了平稳发展态势。
「我们这些年发展的确很快,但这是相对于过去规模小、发展慢而言的。」周建平说,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居全球第二,「如果把航天看成一个工业体系,与国家经济同步发展也是正常的」。
中国特色:少花钱,多办事
白手起家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向来遵从「少花钱、多办事」的塬则,这,也是中国航天的重要特点之一。
以神舟飞船为例,据中...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有一点不太合逻辑
《we reach the moon》里面说,这种登月舱从月球轨道舱分离——月球着陆——月球
起飞——登月舱(其实是登月舱上半部,下半部当作发射台了)与月球轨道舱重新会合
——抛弃登月舱——轨道舱返回地球的程序,在地面上演习过很多次,在地球上都能成
功,那么在引力小得多的月球上更没问题。
z**********e
发帖数: 22064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Joke
标 题: 美国做梦都想挖走的十个中国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2 12:22:28 2015,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17/16/872587_449178400.shtml
苏末语狐精灵送礼物
共和国成立65年来有那么一批人是要永载史册的,他们的付出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
最根本的保证!和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两弹元勋一样,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有一批
这样的科学巨匠为我们的军工事业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是:
第一,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总设计师:杨伟
杨伟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
设计师兼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现已升任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主持歼20设计工作。
杨伟同志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
年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他22岁研究生毕业,34岁晋升为青...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13878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如何从月球返回?
好像还有个轨道舱在天上,登月舱的燃料只是够升到天上和轨道舱汇合,回去的燃料都
在轨道舱上
e***p
发帖数: 142
13
美国国防先进研究规划局(简称DARPA)与波音签订协议,研发XS-1高超音速飞机。XS
为Experimental Spaceplane的缩写,意为实验性空天飞机,用于验证低成本卫星发射
系统。
随着卫星的军民用价值迅速提高,更多的卫星等待发射,失效的卫星必须迅速补射。传
统发射方式的成本太高,准备时间太长,已经不适合需要了。XS-1要求把每次发射的费
用降低到500万美元以下,比现在的典型发射成本降低90%,并把再次发射的准备时间缩
短到几小时,而不是现在的几个月。
在上世纪60-70年代空间竞赛时代,美国在空间技术方面连创辉煌,最后以“阿波罗”
登月计划为顶点。进入80年代,美国空间技术再创辉煌,航天飞机的成就至今无人超过
。但进入21世纪后,只有伊隆·马斯克的“猎鹰”和杰夫·比佐斯的“蓝色源泉”等民
间可重复使用火箭项目在折腾,美国政府主导的空间技术研发进入了沉寂,甚至出现发
射军用卫星必需的重型运载火箭依靠俄罗斯RD180发动机的尴尬。在高超音速方面,除
了雷声大、雨点小的X-47和X-51计划外,也是静悄悄的。XS-1计划使得人们会心一笑,
美国又回来了。
美国波音公司开始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4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17/16/872587_449178400.shtml
苏末语狐精灵送礼物
共和国成立65年来有那么一批人是要永载史册的,他们的付出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
最根本的保证!和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两弹元勋一样,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有一批
这样的科学巨匠为我们的军工事业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是:
第一,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总设计师:杨伟
杨伟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
设计师兼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现已升任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主持歼20设计工作。
杨伟同志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
年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他22岁研究生毕业,34岁晋升为青年
研究员。
十七年来,他怀着航空报国的强烈愿望,勇于创新,在航空高科技研究和国家重大型号
研制工程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
第二,辽宁号航母总设计师:朱英富
朱英富是中国著名舰艇设计及造船专家,中国海军国防中多种现代化舰艇... 阅读全帖
P*******g
发帖数: 215
15
哈工大报讯(本报记者闫明星) 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科研攻关中,我校承担的一项重
大科研项目是航天员舱外航天服的地面试验系统。其中,机电学院哈工大气动技术中心
包钢教授带领的课题组负责了“水平舱环控系统改造”和“舱外航天服试验舱紧急复压
系统”两项工作。这两个系统都是航天员舱外行走必不可少的试验项目。
水平舱环控系统改造
水平舱即载人航天“人(航天员)舱(轨道舱)服(舱外航天服)”地面试验舱。
课题组负责水平舱环境控制系统的改造工作,即负责为“人舱服” 试验提供合适的环
境控制。该环控系统模拟太空环境,提供被试验的轨道舱及航天服内气体的氧氮比、压
力、温度等环境,在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使航天员提前适应在轨道舱中的生
活。该项目于2006年初正式开始实施,2006年底顺利通过验收。
舱外航天服试验舱紧急复压系统
航天员身着航天服进舱进行试验时,舱内被抽成真空。倘若航天服发生泄露,航天
员就会暴露在真空状态,非常危险,甚至危及生命安全。在这种状况下,舱门不能及时
打开,就需要紧急复压系统恢复舱内大气压,使之达到适合人类生存的气压值,紧急抢
救航天员。该系统于2007年1
m****o
发帖数: 189
16
主持人马骧:航天员坐在返回舱返回之后,轨道舱还是留在上面工作?
朱毅麟:对。
网友:我是一位记者,神六的发射成本是多少,是不是一次性使用?
朱毅麟:成本我不太清楚,过去公布过神五以前公布,从载人航天工程开始,11年
间一共花了190个亿,说到这个事。每一艘飞船多少钱我是不太清楚,但是飞船是一次性
使用的。飞船这三个舱段上天以后,推进舱和轨道舱都留在空间了,只有反馈舱回来,
轨道舱还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半年左右,里面的物质用完了,就成垃圾了。返回舱回来
,大底朝下,主要是保护舱里面的温度不要过高,但是表面烧的像炭一样的东西,这个
回来以后不能再用了,都是一次性的。
主持人马骧:说到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就是太空垃圾的问题,还有航天飞
机,大家都知道出了不少事情,现在把它搁在哪里,您给我们说一下,当初为什么不发
展航天飞机,选择了飞船?
朱毅麟:航天飞机到现在来说,还是当代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器,尽管出了两次重大
的事故,它飞行了114次,出了两次事故,死了14个人,这是很悲惨的事情,但是从航天
飞机本身来说,我为什么说它很先进,有几个方面,第一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部分重
复使用,你看发现号
m****o
发帖数: 189
17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孙彦新、田兆运、黄明)神舟六号航天员13日先后
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结果表
明航天员较大幅度动作对飞船姿态影响微小,飞船姿态保持良好,姿态控制发动机不需
要启动。从此,航天员可自由进行类似幅度动作。
凌晨4时16分,飞船飞行第13圈,在地面指导下,结束了7小时8分钟休息的
费俊龙,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将两舱之间的舱门关闭,六七分钟后重新打开。舱门在
太空中关闭密封和快速检漏得到验证,完全正常。
一个多小时后,航天员费俊龙在返回舱内,在规定时间进行了穿脱压力服试验。
14时25分,第20圈,在远望二号测控弧段内,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
手、助力绳,头先脚后飘入轨道舱,随后以原来姿势飘回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
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动作。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舱时,就像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3次
穿舱试验顺利完成。此前航天员因工作生活需要,曾两次十分缓慢地在两舱之间穿行,
但这两次不算正式试验。
17时10分许,轨道舱内的航天员4分钟内连续按动抽取冷凝水开关约百次,地
面人员监控了这一切。正常情况下根据舱内湿度变
A*B
发帖数: 563
18
凤凰卫视10月14日消息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自12日上午9时长征二号F型火箭把费俊龙和
聂海胜乘坐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送上太空后,截至13日下午7时,神舟六号飞船已按
预定轨道环绕地球23圈,两名中国飞天勇士已在太空中生活34小时。在此期间,他们数
度穿越往返返回舱和轨道舱,并在轨道舱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这是杨利伟的神五
太空之行没有进行过的项目。
相关专题:「神六」十月剑指苍穹
据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主任席政介绍,飞船以每秒约7.820185公里的速度,在距地面343公
里的轨道飞行。绕地球一圈90分钟,飞行距离约42,229公里。在距神舟六号发射升空整
整一日后的13日上午,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太空中已经飞行约68万公里,
成为日行最远的中国人。从另一个角度看,此时飞船正环绕地球飞行第十六圈,他们在
神舟六号的轨道舱已迎送了十六次日出日落。
首次飞临香港上空
据新华社报道,费俊龙和聂海胜在首日飞行过程中,十分轻松。两人在太空中一边飞行
一边交谈,经常把手中的飞行手册、相机、手表等抛在面前,欣赏它们在失重状态下飘
浮。两名航天员升入太空十二个半小时后,与亲人进行了天地通话
K*K
发帖数: 125
19
“神舟”五号
2003年10月15日发射升空,定于10月16日返回,飞行21小时。
飞船进一步完善了应急救生系统,从起飞到着陆都精心设计了救生方案。”
实验:舱内未安放任何科学实验仪器,旨在保障航天员足够的活动空间和安全
。航天员一日三餐甚至包括鱼香肉丝等有中国特色的食物。飞船还搭载总计1000克
花卉、蔬菜、水果种子,利用空间技术手段促进改良遗传。
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1月被正式批准,拟定将发射6艘飞船,即“神舟
”一号至“神舟”六号,并实现飞船的安全载人和返回。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有关人士最近接受了《科学探索杂志》记者的采访。这位专家
表示,载人飞船的主要用途是作为空间站的运输器,未来的每一艘“神舟”飞船发
射后,都会有一个轨道舱留在太空轨道,成为“空间实验室”。但空间实验室只能
相当于一个“单间”,通过多次发射,多个轨道舱在太空对接,才能形成真正的“
空间站”。多个轨道舱通过多次对接后,空间站才能算得上一个功能齐全的“单元
”,各舱之间可分可通,航天员可以从一个舱钻进另一个舱里进行各种工作。
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
发射火箭:新型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此
c***s
发帖数: 70028
20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神九飞船完成首次变轨
据央视报道,神舟九号飞船入轨后开始追赶天宫一号。6月17日凌晨1点半,神舟九号飞船进行了首次变轨,17日当天它将进行5次变轨。3名航天员在飞船的返回舱内实时监控了神九的变轨全过程。
据中央电视台报道,神舟九号飞船入轨后开始奋力追赶天宫一号,目前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按照飞行计划,完成了各项任务。
今天凌晨1点半,神舟九号飞船进行了首次变轨,今天它将进行5次变轨来追赶天宫一号。
神九的轨控发动机经过短暂开机,对神九的轨道进行调整。这次神九追赶天宫的方式和神八完全相同。即经过5次变轨使飞船进入天宫一号正后方,直线距离52公里,垂直距离50公里轨道的位置,目前天宫一号正在343公里交会对接轨道上等待着神舟九号的到来。
3名航天员在飞船的返回舱内实时监控了神九的变轨全过程,他们的服装已经从白色的航天员舱内压力服装改为蓝色的航天员舱内工作服。
昨天飞船入轨后,进行第二圈时,景海鹏打开了返回舱和轨道舱的舱门,随后地面人员和3名刚入轨的航天员进行了第一次通话。
据地面工作人员介绍,地面人员很高兴听到女航天员状态很好,也看到她笑的也很开心。
航天员22时首次进食 首餐什锦炒饭等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今日傍晚... 阅读全帖
c****n
发帖数: 21367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登月要远远难于我们想象的
光是一定质量的矿石载荷,比如20公斤,月面再发射不难
带着人再发射就难了(加速度限制/仓体积、重量、燃料、发动机增大无数倍)
带着人再发射然后对接月球轨道舱再加速返回地球轨道简直不可想象
起码现在的技术还不是很有把握搞这种深空的载人的复杂事情
欧洲射无人深空探测器的成功概率都不是很大
我是倾向于认为美帝射了几发无人的上去登月,阿姆斯特朗等人也就在
地球轨道舱里转了半个月,然后下来。登月放的是录像。
w***o
发帖数: 1806
22
>>只能靠轨道舱的雷达和计算机。可是,这够吗?
主要靠航天员手动控制。其实比靠轨道舱的雷达和计算机可靠得多。
g**1
发帖数: 10330
23
【经济日报╱特派记者程嘉文/内蒙额济纳旗十日电】
2013.06.11 02:54 am
 
「神舟」太空船是中国大陆现役的载人太空船,总重八吨,是美国太空梭退役后,目前
最大的载人太空载具。 2003年10月,杨利伟搭载神舟五号完成飞行,使大陆成为继美
、俄、欧洲后,第四个「载人太空飞行」俱乐部成员。
大陆强调对神舟太空船「拥有完整智慧财产权」,不过神舟的外型,与俄国的联合号太
空船相当接近,尺寸更大一些。沿袭俄式太空船设计,神舟的人员空间分为返回舱和轨
道舱,与美国水星、双子星、阿波罗太空船「一舱到底」不同。在发射升空时,太空人
必须坐在返回舱中,到达轨道后进入轨道舱进行活动;等到返回地球时再回到返回舱,
单独落回地表。遗留在太空中的轨道舱,理论上可与下次发射的太空船再次接合。
此次发射的神舟十号,与先前已发射的八号、九号,都是2011年同批制造,特色是加装
了对接天宫一号的相关设施。当然经由八号、九号的经验,也对神舟十号进行部分软硬
体改良。
至于将神舟送上太空的长征二号F,是目前大陆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相较当年美国「
​​农神」火箭使用液态氢与...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2637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基本肯定米国登月是个hoax

这个大家都知道啊。登月是政治工程、面子工程,出发前拍好视频,无论登月成功与否
都会放的。拍视频也没有大家想的那么难,本来上去之前就要在模拟器上练习的。
是的,所以 NASA 的反驳非常不给力。
这我就不清楚了。我猜是人在轨道舱没下去,坐着轨道舱回来了。
f*******e
发帖数: 1061
25
航天科工在商业航天方面又放出一波“黑科技”的研发进展。
6月6日,在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工
”)副总经理刘石泉透露,航天科工在构建商业化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刘石泉进一步表
示,航天科工以高空长航时无人机、临近空间浮空器和近地轨道卫星为平台,装载通信
、遥感及导航增强载荷,开发相应的地面装备和空间信息应用产品,多层次构建信息网
络,实现全域信息覆盖和局域信息增强,致力于满足地面网络尚未达到地区的互联网接
入和物联网应用需求。
据悉,目前,航天科工打造的无人机平台、临近空间浮空器、卫星平台及地面应用系统
研制顺利推进,有望在2020年前后提供相应服务。
刘石泉称,航天科工大力发展商业航天,着眼于整合全社会全世界优质资源,发展成本
可控和使用方便可靠的航天技术与产品。
此外,据刘石泉透露,航天科工正努力提升进出空间能力和性价比。
在进入空间方面,航天科工大力发展性能可靠、成本受控、使用便捷的固体运载火箭,
今年已成功完成快舟一号甲、开拓二号甲两次火箭发射任务,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达到1
吨的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也将于今年年底首飞,面向大规模组建星座...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3572
26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观所谓“太阳神登月阴谋论”有感
可以,通信系统本身用得应该是S band的。阿波罗本身的天线展开我记得直径有好几米
,地面更是一堆直径几十米的大锅。可能还有轨道舱中继,这个不太清楚。但轨道舱是
可以发送sstv画面到地面的。
G****a
发帖数: 10208
27
生活在类地球环境中
压力、温度、湿度等与地球相似
厨房、卫生间、提供饮用水等与家类似
和地球相似的大气和压力环境,20多摄氏度适宜的温度,30%—70%的湿度环境,没有有
害气体和微生物的侵扰,这一切都要由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上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分
系统来实现,而在“神九”航天员生活在“天宫”、“神舟”组合体的10天中,组合体
的生存环境就由“天宫”上的环控生保系统单独来控制。
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介绍说,环境控
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可以说最具有载人航天特色,它要为密闭的座舱提供航天员生存和工
作的环境,包括大气环境,温度、湿度控制,还要对飞行器里的空气进行通风净化,使
人能够很好地生活、工作。
天宫一号提供的活动空间大约15立方米,再加上“神九”飞船,“天宫”生活的条件比
起以往有很大改善。航天员工作和睡觉都在天宫一号里,厨房和卫生间则都在“神九”
飞船的轨道舱。3名航天员不会同时睡眠,要留一个人值班。
与以往相比,这次专门开辟了睡眠区供航天员休息,没有床,但有睡袋。睡袋其实也可
以算是航天服的一种。“神九”航天员的睡袋外面浅蓝内里白色,像一个纯...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1504
28

那是无人飞船阿,当然没有人在里面拉。:)
FYI:
“神舟三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在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
和形体假人,能够定量的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参数,在相当程度上把无人飞船
变成了有人飞船。
这次发射,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它是为载人飞行时,在火箭发射和升空时万一出
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由运载火箭的逃逸系统将飞船带离危险区,确保航天员安全的
应急救生系统。据了解,在载人航天发射场和飞船上,也都有航天员应急救生系统。它体
现了载人航天的飞行方案,以人的安全性为基点的设计思想。
据介绍,“神舟三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进入太空后,
将持续绕地球飞行若干天,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科学试验。其中,中国科学院将在飞船上进
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空间应用试验。之后,飞船
返回舱返回地面,轨道舱继续留在太空飞行,直至完成预定的后续科学试验任务。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计划和调度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
关测控站和已停泊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四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将对
h********d
发帖数: 28
29
发信人: blitzwing (冰海瞎蝙蜉),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简氏防卫周刊断定神州三号携带有微型卫星(转载)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2年04月28日10:31:0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itzwing 所发表 】
简氏防卫周刊网站上公布了三号详细的变轨操作参数并指出下列值得关注的情况:
1。三号的轨道仓将被用于同四号进行会合,但不是对接。
2。三号携带了一颗被称为"创星一号“的卫星通讯中继卫星。这颗卫星将在返回舱返回
地面后从轨道舱释放。这样有利于增加卫星的
寿命。
3。同返回舱分离后,轨道舱的轨道将升高到400公里的圆形轨道。
解密大陆载人飞船档案
专访神舟三次飞行的总调度申劲松
文/特约撰稿员 张军 扩善
中国"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里程。"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也将在今明年蓄势待发,载人飞船
计划凌空浮现
神舟三号变轨技术领先欧美,诸多年青人走上台面
2002年3月25日晚,当全世界的目光还集中在巴以冲突和阿富汗恐怖分子偷袭驻阿
美军的时侯,一个白色的身形流线
A*B
发帖数: 563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OB (AOB),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神六飞天 全球关注 航天员今展开穿舱试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2 20:35:00 2005), 转信
火箭升空瞬间腾起烟雾
凤凰卫视10月13日消息 综合报道,中国第二艘载人太空飞船——神舟六号的首次双人远
征太空飞行已经进行了20多个小时。昨天晚上,两名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已和家人进
行天地通话,他们今天主要的飞行和试验任务是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又称穿舱试验)

聚焦航天英雄 神六征空幕后花絮 现场图辑此后,在随后三天的活动中,两名太空人还
将进行工效学评价试验、轨道舱飞船设备操作实验等一系列重要科学实验活动,将全面
考核轨道舱的设计水平,检验舱内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等关键技术的可靠性。另据
了解,目前,「神六」飞行计划还没有调整,「神六」飞船飞行五天,八十圈计划未变

费俊龙今展开穿舱试验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13日是「神六」飞行第二天。引人瞩目的是,13日,费俊龙将展开
穿舱试验。据载人工程高层透露,目前,全球观众都没有办
p****t
发帖数: 11416
31
也可能是逃逸后,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的时候,给轨道舱减速让它和
返回舱分开,降落伞肯定只够返回舱的
p****t
发帖数: 11416
32
我当然知道,但是爆破螺栓只是“开”,要“分”还是要二者有速度差
而且要保证二者迅速分开,万一磕磕碰碰搞得返回舱姿态不对开不了伞就完了
这个还和弹道导弹再入时候弹头和末段火箭不一样,那个时间长,可以靠空气
阻力。这个逃逸能跑多高,所以一定要给轨道舱增加阻力
嗯,当然,也可能是爆破之后,火箭继续工作,让轨道舱继续上升,那这个翼
就是控制方向,不能让返回舱乱滚
m****o
发帖数: 189
33
来自主题: Aviation版 - 神六第二天精彩回放
2005年10月14日00:37
太空早餐
时间:早晨6时10分;飞船飞行第15圈
画面:航天员开始用早餐。聂海胜拿着勺子,从食品盒中舀出一块食物让它飘在空
中,费俊龙用手轻轻一碰,食物飞入口中。然后两人冲着摄像头开心地笑了起来;聂海
胜也以相同方式往自己口中送入了一块食物。飞船下传回地面的图像上,可以看到他们
重复进行了多次类似动作。  专家连线: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
主任陈斌:“航天员用餐时,每人一套餐具,包括餐盘、勺子、叉子、安全剪刀等。”
太空洗脸
时间:09时17分;飞船飞行第17圈
画面:费俊龙坐在返回舱的舷窗边,从一个绿色帆布包里面拿出一张湿纸巾,把包
装袋撕开,取出里面的纸巾。只见他一松手,绿色的袋子就飘了起来,费俊龙把包装抓
住以后,开始擦脸。
专家连线:航天员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太空中无法沐浴,神六航天员
携带了一种专用的纸巾,出汗后可以用来清洁身体,还有特制的擦脸油用于护肤。”
航天员穿舱
时间:14时25分;飞船飞行第20圈
画面: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飘入轨道舱;随后以原
来姿势飘回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
A*B
发帖数: 563
34
新华网神六快讯:17日2时9分,飞船正飞行在非洲纳米比亚上空,费俊龙、聂海胜在舱
内翻看飞行手册,为返回做好准备。
2时40分许,飞船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2时40分许,神舟六号飞船返回指令解锁,即将结束五天的太空之旅,踏上返乡路程。
3时10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3时17分,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3时18分,飞船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3时42分,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六飞船信号。
3时43分,远望三号向飞船发出指令,飞船第一次调姿开始。
3时44分,飞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3时45分,神舟六号飞船发动机点火制动,飞船开始返回。
3时48分29秒,飞船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3时43分至48分,远望三号测量船对飞船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
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飞船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3时52分,飞船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祖国飞来。
4时02分,飞船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4时07分,飞船推进舱和返回舱成功分离。
4时13分,飞船已进
V*********l
发帖数: 660
35
华人飞天第一人,畅谈神六凯旋归
(<<田纳西时报>>独家现场采访10月19日,记者:姜晓华,王海红,郭兴奎报道)
背景介绍:北京时间10月12日,由中国自主设计制造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
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飞船运载了两名航天员: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
神舟六号”在太空飞行五天五夜后,其返回舱于北京时间17日凌晨成功降落于中国内蒙古
四子王旗,而其轨道舱将继续在太空中留轨工作六个月。至此,“神舟六号”圆满地完成
了飞行任务。与两年前发射的“神舟五号”相比,“神舟六号”实现了多人多天飞行,并
且航天员从返回舱到了轨道舱。田纳西时报记者就“神舟六号”飞行成功采访了全世界第
一位进入太空的华人――王赣骏教授。王教授于1985年和其他6名宇航员一起乘“挑战者
号”进行了为期7天的太空实验之旅。
记者(以下简称记):王教授,首先谢谢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接受我们的采访。中国“
神舟六号”刚刚飞行成功,海内外的华人都很自豪。作为华人太空第一人,您是以怎样的
心情来关注这次“神舟六号”的飞行?
王教授(以下简称王):事实上,华人在国外,就好像是说,
A*B
发帖数: 563
36
来自主题: Aviation版 - 神七研发已正式启动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citech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AOB (AOB), 信区: ScitechNews
标 题: 神七研发已正式启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8 20:48:08 2005), 转信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近日公布,神舟七号航天飞船的研发已正式启动。在攻克轨道舱、动
力电源、宇航服等一系列技术难题后,航天员有望实现太空行走。
按照计划,“神七”升天已初步安排在2007年-2008年,而此次飞天任务需要攻克的最大
难题就是太空行走。据了解,要想让航天员走出舱门,首先要把神六所用的轨道舱改造
成气阀舱。这之前需要进行非常充分、精密的地面实验;其次在飞船的运行中,电源担
负着舰船系统的一切供电任务。
专家说,“神七”飞天,航天员的宇航服上将配有一块特制的银蓄电池。当航天员进行
舱外活动时,它就开始源源不断地输出能量,待电时间将比原来提高2到3倍。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061基地梅岭化工厂厂长魏俊华说:“对我们来讲就是新研制了一块电
池,是用在宇航服上的。它要求低温,因为在太空上温度很低,航天员要出舱,就要在低
温下保证银蓄电池能工作。”另外,
m******n
发帖数: 462
37
太平洋上夜未眠 神七飞船第30圈测控侧记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9/25/content_10107048.htm (已被删除)
读者可以参阅以下页面,在其延伸阅读内可以发现被删除的新闻标题“ 太平洋上
夜未眠 神七飞船第30圈测控侧记”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8-09/25/content_10107352.htm
新华网远望一号27日电(记者 吴登峰 梅世雄 王玉山)27日午夜,太平洋上夜未
眠。
20000多吨的远望一号航天测量船,如同一叶被扣在"碗底"的扁舟,随着绵延的涌
浪高低起伏。
这是远望一号船在大海上度过的第27个夜晚。27天来,远望一号船在远离祖国的茫
茫大洋上,战风斗浪、风雨兼程,与4艘姊妹船一起在天地间建立起了一条实时、畅通
的数据通道,把3名航天员与祖国紧密联系在一起。
30分钟后,在太空中飞行30圈的神舟七号飞船将第六次飞抵"远望一号"上空。在10
分多钟的时间里,航天员将完成轨道舱复压确认、脱下航天服等动作。
这,是航天员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的关键时段之一。
s*****r
发帖数: 469
38
“神七”伴飞小卫星完成试验任务 开始超期服役
http://news.ifeng.com/mil/2/200901/0126_340_984389.shtml
本报讯 (记者 柳志卿 通讯员 杨冰 姜宁) 记者昨天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获悉,在
该中心的精确测控下,
神七伴飞卫星先后进行了20次轨道控制,顺利完成了各种科学试验任务,进入了“超期
服役”阶段。
伴飞卫星于去年9月25日搭载在神舟七号飞船上发射升空,9月30日开始,卫星在经过六
次变轨后,由远距离接
近到近距离逼近,最终实现了对飞船轨道舱的绕飞。绕飞过程中,小卫星上的两个摄像
头传回数千幅有关轨道舱
画面,画质均清晰完整。
北京飞控中心,担负着航天器长期管理的重任。在嫦娥一号卫星环月运行的444天时间
里,每一天,他们都要对
卫星进行严密监视跟踪和精密定轨。据统计,至今共实施了8次轨道维持,控制卫星安
然度过了两次月食考验,
圆满实现了工程确定的环月运行一年的目标。
对于神七伴飞卫星,也先后实施了20次轨道控制,顺利完成了各种科学试验任务。在北
京飞控中心精确测控
下,两颗卫星不但圆满完成预定使命,并且实现了“超期服役”。
x***u
发帖数: 6421
39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再说一次关于火灾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umu (朽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再说一次关于火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7 18:01:43 2008)
听见好多人批评“真空哪来的火”这句话,我一点看法:一是轨道舱里面的那些物体就
算真的着火也不大可能是别的什么乱七八糟的激烈化学反应;二是如果没有阳光直射,
轨道舱里面温度应该是零下二百多度(或许不会这么低),很多化学反应的着火点都
达不到。
因此真空+超低温注定了火灾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t*****i
发帖数: 32
40
“神舟”带上太空44件物品首度解密
厦门商报 (2002-03-31)
“神舟三号”到底携带什么物品,至今还是一个“秘密”。据有关方面披露,“神舟
三号”将在自主飞行阶段展开一系列大规模的科研实验,其中引人瞩目的是“神舟三号”
上搭载了一个能产生诸多治病抗体的“太空摇篮”——空间细胞生物反应器,其间进行的
一些实验还针对艾滋病和其它一些性病等。
治病抗体太空摇篮上天
“神舟三号”搭载的物品包括:处于休眠状态的乌鸡蛋;进行空间试验的有效载荷公
用设备十项,四十四件之多,包括:卷云探测仪、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地球辐射收支仪
、太阳紫外线光谱监视仪器、太阳常数监测器、大气密度探测器、大气成分探测器、飞船
轨道舱窗口组件、细胞生物反应器、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固
体径迹探测器、微重力测量仪、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据介绍,微重力测量仪、返回舱有效
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三次参加飞船试验;空间蛋白质结晶装置、多任务位空间晶体生长炉和
轨道舱有效载荷公用设备是第二次参加飞船试验;其余设备均是首次在太空作试验。
从目前有关方面披露的初步信息分析,“神舟三号”太空试验至少包括三项,它
f***o
发帖数: 883
41
新京报讯 昨日12时55分,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中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手控对接在阳照区进行
据悉,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在阳照区进行,神舟九号飞船采取倒飞姿态,天宫一号
采取正飞姿态。
此前,3名航天员已按计划顺利撤出天宫一号,依次关闭天宫一号实验舱和神舟九
号轨道舱、返回舱舱门,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坐椅就座。
昨日11时12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按照地面指令分离,神舟九号自动撤离
至与天宫一号相对距离400米停泊点处。
随后,神舟九号以均匀的速度和稳定的姿态向天宫一号逐渐靠拢。
据新华社报道,手控交会对接相当于“百里穿针”,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
细性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
刘旺操作控制手柄
昨日11时47分,当神舟九号到达140米停泊点时,地面科技人员对两航天器飞行状
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
12时38分,神舟九号飞船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就座在中间坐椅的航天员刘旺操作
平移和姿态控制手柄,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缓缓接近。航天员景海
鹏、刘洋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神舟...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2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神舟八号将于明日5时58分发射
编者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0月31日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将瞄准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10月31日当天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中新网酒泉10月31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五次会议研究决定,“神舟八号”飞船将瞄准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10月31日当天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目前,“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参试各系统技术状态正确,系统间接口协调,地面试验充分,各类预案演练到位,飞行产品和发射场设施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满足任务要求。
据悉,“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发射升空后将与正在轨稳定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以突破和验证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技术,验证组合体工作模式,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执行“神舟八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则是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基础上进行多项改进,提高了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总指挥部公布交会对接方案
人民网北京10月3...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3
神舟九号即将飞天,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载人交会对接。6月15日,执行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3名航天员亮相,分别是景海鹏、刘旺和刘洋。他们是如何被选拔出来的?为什么要有女航天员参加?这个航天员乘组默契程度如何?
为什么是他们?
记者:可能很多人都会问,景海鹏为什么要二次飞天?
景海鹏:我认为这是作为一名航天员的职业要求。我可以备而不用,但不能用而不备。从安全角度讲,这次任务中要尝试首次手控交会对接,航天员参与程度非常高,需要有一定的积淀,而我恰好有过飞天的经验。任务需要,安全需要,再次飞天可以说是责无旁贷。
刘旺:海鹏执行过“神六”、“神七”飞天任务。我认为他具有很丰富的在轨经验,能在心理上给团队以稳定作用。
在一些细节问题上,海鹏会给我们很具体的指导,很认真很细致。训练时,他常跟我们讲,起身一定要慢、动作要轻,因为我们身边遍布各种管线,稍不注意就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后果。在失重状态下,任何动作都要想清楚再做,不能像在地面一样随意。比如转头这个动作,在地面上是以脖子带动头部,但在太空中一定要转动整个身体,因为头部活动容易诱发空间运动病。
记者:海鹏,你作为指令长,如何评价自己的两...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4
记者从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看到,在打开天宫一号舱门之前,景海鹏首先从工具箱中取出“钥匙”。这并不是我们常见的钥匙,而是一把三四十厘米长的金属把手,相当于把一枚“螺母”套在舱门开门机构的“螺帽”上。
虽然地面试验中航天员开门并不难,此前科研人员们还是有担心:天宫一号关闭了这么长时间,会不会打不开?
不过,景海鹏并没有太费劲就打开了天宫之门。
神舟七号时的出舱环节,航天员翟志刚与刘伯明在打开舱门时费了些周折。“那道门内外是不同的空间环境与飞船舱内环境,虽然开门前舱内已经卸压,但仍然会存在一定的压力差,所以开门比较费力。”
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朱光辰解释说,这一次,天宫一号舱门的两头都是密封舱,压力完全平衡,因此操作相对顺利多了。
揭秘
为什么选景海鹏打开天宫?
昨晚,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说,选择景海鹏打开天宫一号大门主要有几个方面原因,一是根据任务程序的安排需要,每个航天员有不同分工,景海鹏是指令长,也是第二次飞上太空,他在身体的控制、个人操作特性,以及本人经验上更好。
在天宫与神九合体完成后,神舟九号的轨道舱就变成了航天员的厨房和卫生间。天宫一号就成了卧室、工作室、实验室和健身...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昨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完成中国航天工程首次太空载人交会对接。3名太空人先后走入天宫一号,创造中国太空人进驻太空站的历史。按照计划,3名太空人未来6日会在天宫一号工作和休息,然后返回神九,实验人工手控交会对接。
「感觉良好!」当神九飞船指令长景海鹏在昨日下午5时7分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向地面发出报告时,神九和天宫一号组合体已平稳飞行近3个小时。
前日凌晨起,神九先后完成了4次变轨,昨早11时许进入与天宫一号直线距离52公里、垂直距离50公里的交会对接准备位置。神九随后进入自主控制状态,逐渐缩短与天宫一号的距离。由距离52公里到相距30米,花了约2.5小时。神九随后以每秒0.2米的速度向天宫一号靠近。下午2时7分,神九和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由天宫一号控制,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变轨次数5变4 专家:技术改良
去年「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前曾作5次变轨,今次「神九」只需4次变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员唐歌实解释,地面人员透过定轨和控轨,取消前日下午第2次变轨,减少变轨次数,显示飞船运行、太空人安全及整个飞行控制过程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按照计划,今天早上执行神舟9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将撤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神舟9号飞船做返回前的准备。下面请看本台记者刚刚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回的报道。
这里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现在是北京时间早晨6点50时,从我身后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三名航天员正在紧张忙碌,今天他们是凌晨4点起床的,为什么起这么早?因为今天对于3名航天员来讲是个特殊的日子,按照神九飞行计划,稍后三名航天员将告别天宫,进入神舟9号飞船,进行返回前的各项准备。
3名航天员从6月18号下午2点14分进驻天宫一号以来,已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了十天,成功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和各项空间实验项目,今天将正式告别“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一个家”。
昨天晚上是3名航天员在天宫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我们也一直通过大屏幕关注着他们,可以说昨天是天宫一号的一个不眠夜,三名航天员完成各项工作已是晚上9点,航天员开始尽情享受太空失重乐趣。这也是进驻天宫的10天来,三人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他们像孩子一样尽情体验着失重的奇妙感觉。喜欢摄影的刘旺,一刻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摄像机,一会儿拍别人,一会儿自己摆出各种造型,在他的设计下三人还摆...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昨天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端午节,正驾乘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的3名航天员,度过了一个特殊的节日。他们从太空向全国人民发来祝福,王亚平在太空舱内“表演”了吃粽子,网友大赞“萌翻了”。
京华时报讯 昨天中午,飞控大厅的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神舟十号飞船返回舱内的情景。“今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们神舟十号航天员向全国人民、全球华人致以节日祝福,祝大家端午节快乐!”13时,3名航天员共同举起一块写着“端午节快乐”的字板,通过摄像机镜头送出问候。
指令长聂海胜说:“飞船入轨后,状态一切正常,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感谢大家的关心。”
航天员张晓光说:“我们的太空生活刚刚开始,目前感觉良好,请大家放心!”
航天员王亚平说:“向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航天科研人员致敬,你们辛苦啦!”
3名航天员向大家挥手致意。随后,航天员进入飞船轨道舱,品尝科研人员为他们精心准备的节日美食——豆沙粽。和地面不同,太空粽子是扁平形状,目的是方便贮存和加热。为了让航天员找到在家过节的感觉,细心的科研人员还专门为每颗太空粽子包上了一层嫩绿的粽叶。
这是中国航天员第二次在太空度过端午节,也是首次在神舟飞船上品尝美味的太空香粽。王...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8
杨利伟(资料图)
飞行是航天员的渴望,月球是地球人的向往。
首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一脸坚定地说:“如果有机会,我想去月球。”
中国计划在2022年前后建成空间站,届时航天员将成为一种常态化职业。中国暂时没有载人登月的计划,但随着技术发展,登上月球并非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无怪乎中国第一位探索太空的勇士,一谈及载人航天,眼中尽是光芒。
“火星对我来说有点儿远,月球还是可以的。”50岁的航天英雄杨利伟一边说,一边把自己也逗乐了。
中国航天的心很大
今年6月,中国将在验收完工的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进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试验。9月,将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10月,将发射搭乘2名男性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进行航天员在太空中更长时间驻留的试验。
明年,中国将发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等试验。2018年前后,将发射试验核心舱。2022年前后,将建造空间站,完成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
“随着载人航天技术发展,人类必然将会走向深空,比如月球、小行星和火星,这些都是可选项。以人类目前的认知来看,月球相对最...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9
北京时间10月17日早晨7点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执行此次任务的宇航员是景海鹏和陈冬,其中景海鹏是第三次乘坐神舟飞船进入太空,今年50岁的景海鹏看上去非常年轻,气色像30多岁的年轻人,有分析人士指出,这可能和航天员平时的膳食结构有关,因为他们都有专业的营养师为他们补充所需的营养物质。
作为中国建造并发射的第11艘飞船,它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将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与上个月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那么,这次航天发射究竟应用了哪些先进技术并要执行哪些特殊任务呢?先说航天任务必不可少的运载火箭,这次发射任务使用的是长征二号F火箭,它于1992年研制,并于1999年11月19日成功将首艘神舟一号飞船射向太空。
长征二号F又分为基本型和改进型,自神舟七号之后,都由改进型来执行发射任务。火箭起飞质量约493吨,起飞推力约600吨,发射载人飞船型号和发射天宫空间实验室的型号(无逃逸塔)的整流罩直径分别为3.8米和4.2米,火箭全长分别为58.34米和52米。可以把8.8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千米、远地点350千米、倾角42°的椭圆形近地轨道,为...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092
50
我靠,就那么一句话就唧唧歪歪半天中国人的等月。
中国宇航员在天上说轨道舱火灾的时候,难道那些人的对话也是提前安排好的?




,7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