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 发帖数: 6723 | 1 文:北京晚报
反航母弹道导弹,是最近西方媒体有关中国远程打击武器的重点炒作对象。在国庆60周
年阅兵式上,二炮展示了几种不同类型、不同射程的常规及战略弹道导弹之后,更引发
了西方媒体的普遍关注。在他们看来,传说中国能够打击航空母舰的弹道导弹终于露面
了。然而在西方媒体的舆论轰炸中,我们有必要保持一定的清醒头脑。
反航母导弹是要把航母摧毁,还是仅仅让其失去战斗力即可?一种说法是,导弹交手航
母根本是关公战秦琼。
弹道导弹飞行速度快,1万多公里的射程,20多分钟就到了,再加上携带的核弹头,瞬
间就可以毁灭一个小型国家,可谓是十足的“大杀器”;航空母舰排水量大,海面上行
驶威风凛凛,能携带几十架先进战机和大量武器,被公认为强大海军的标志。这两种武
器怎么会交上手,难道不是关公战秦琼吗?
事实上,弹道导弹和航空母舰的较量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开始了。当时的苏联海
军相信,在核导弹出现以后,美国的航空母舰只不过是海面上漂浮的钢棺材。但是核武
器的巨大破坏威力和严重政治后果,根本就无法在常规战争中用来对付航母编队,而使
用常规弹头,当时弹道导弹的精度根本不足以击中航空母舰大小的目标,更遑论航空母... 阅读全帖 |
|
n****t 发帖数: 729 | 2 你怎么这么死脑筋呢?就算登月舱携带的燃料不够,在和返回舱完成对接前就耗尽了燃
料,那还可以用返回舱去主动对接登月舱啊。返回舱可是最终要摆脱月球轨道,进入地
球轨道的,所以带的燃料肯定有富余。 |
|
M******8 发帖数: 10589 | 3 居然提出“月球车的轮胎在温差那么大的情况下为什么不爆炸”。
傻屄小将竟然不知道月球车的轮胎是钢丝编的。
还有,“返回舱的火箭是怎么发射的?”
谁告诉你返回舱是火箭发射的?就是登月舱的上半部发射升空,因为月球没有空气,所
以不需要气动外形,而且只需要发射到跟绕月飞行的地球返回舱交会的高度就可以,毫
无难度,比希特勒的V-1还要简单。
好好去看看《We reach the Moon》吧,你们会抽自己几个大嘴巴的,因为你们太丢人
现眼。 |
|
n****t 发帖数: 729 | 4 登陆舱和返回舱完成对接后,参与等月的宇航员进入返回舱。返回舱和登月舱脱离,返
回地球。而登月舱则继续绕月飞行,直至坠毁在月球某个角落。 |
|
s**r 发帖数: 6678 | 5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thread-305184-1-1.html
我看成飞黑丝带(中华网首发原创)
好久没写过原创了,最近比较忙,经常一天上13个小时的班,10年12月29日吧我才确认
了成飞黑丝带是真的存在的,30日看了群里和中华网上的组图,心里那个机动呀!今天
是2011年元旦!写个长贴谈谈个人对黑丝带的一点浅显认识,同时抛砖引玉,欢迎讨论!
一、从外观上看成飞黑丝带
(一)、先说黑丝带的隐身性能
从目前技术来看,一般按隐身要求排名依次为:“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和“可
见光隐身”和“声信号隐身”和“磁信号隐身”五种。
黑色的夜莺——f117就有可见光隐身的考虑,声隐身和磁隐身因为目前探测技术难以实
现对几十公里外战斗机噪音(内噪和外噪)和磁特型进行定位捕捉,所以还处于天方夜
谭的地位,当然声探测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战场——反狙击系统的主力。
目前飞机主要还是追求“雷达波隐身”和“红外隐身”,这两者主要防范敌方的空及面
布局探测(空如敌机、面如敌舰或敌地面配置),也可以有效缩短敌人攻击手段的探测
距离。比如降低雷达特性后,可以缩短敌人...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6 文摘:提出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展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进行重型运载火箭构型分析
,初步确定了火箭的直径以及发动机的推力量级,形成了基于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
基于大推力固体助推器的两种重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并对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
术进行了梳理。结合重型运载火箭的特点对未来的潜在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重型运载火箭对于提升中国空间活动能力,加快空间应用开发的步伐都有着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加速推动重型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展建议。
0前言
一个国家进入空间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空间活动的能力,以及空间应用开发的
水平,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以进入空间能力来衡量其空间技术水平,运载火箭是目前世
界上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载工具,运载火箭的规模和水平支撑了进入空间的能力。在中国
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重型运载火箭是实施太空发展战略的必要保证,
可以有效拓展航天产业发展空间、大幅提高进入空间能力、促进航天科技整体水平提高
,对提升空间开发水平、提高工程技术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政治影
响力,提高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随着人类探索太空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 阅读全帖 |
|
D*V 发帖数: 3096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龙乐豪:重型运载火箭及其应用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9 23:47:00 2011, 美东)
文摘:提出中国重型运载火箭发展原则,根据这些原则,进行重型运载火箭构型分析
,初步确定了火箭的直径以及发动机的推力量级,形成了基于大推力液氧煤油发动机和
基于大推力固体助推器的两种重型运载火箭总体技术方案,并对重型运载火箭的关键技
术进行了梳理。结合重型运载火箭的特点对未来的潜在应用需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重型运载火箭对于提升中国空间活动能力,加快空间应用开发的步伐都有着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分析,提出了加速推动重型运载火箭的后续发展建议。
0前言
一个国家进入空间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空间活动的能力,以及空间应用开发的
水平,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以进入空间能力来衡量其空间技术水平,运载火箭是目前世
界上进入空间的主要运载工具,运载火箭的规模和水平支撑了进入空间的能力。在中国
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转变的过程中,重型运载火箭是实施太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8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217/16/872587_449178400.shtml
苏末语狐精灵送礼物
共和国成立65年来有那么一批人是要永载史册的,他们的付出为我们的幸福生活提供了
最根本的保证!和钱学森、钱三强等老一辈两弹元勋一样,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有一批
这样的科学巨匠为我们的军工事业在默默地奉献着,他们是:
第一,第四代重型战斗机歼20总设计师:杨伟
杨伟是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总
设计师兼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四川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
现已升任中航工业集团副总工程师,主持歼20设计工作。
杨伟同志1985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获工学硕士学位,同
年分配到中国航空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工作。他22岁研究生毕业,34岁晋升为青年
研究员。
十七年来,他怀着航空报国的强烈愿望,勇于创新,在航空高科技研究和国家重大型号
研制工程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最年轻的飞机总设计师。
第二,辽宁号航母总设计师:朱英富
朱英富是中国著名舰艇设计及造船专家,中国海军国防中多种现代化舰艇... 阅读全帖 |
|
l*****n 发帖数: 25 | 9 伞舱盖能不能顺利打开是关键
11月21日凌晨,经过21小时11分的太空遨游,飞船返回舱安全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茫茫夜色,挡住了人们观赏飞船徐徐飘落那壮观场景的视线。
飞船返回距地面10公里高度时,返回舱上的伞舱盖会自动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
伞一个“牵引”一个相继张开,像天空中盛开的花朵一样。夜幕笼罩,这精彩的瞬间是看
不到了。对研制者来说,此时更关心的是伞舱盖能不能顺利打开。
飞船回收着陆系统的研制着实令科研人员动了不少心思。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得保
证伞舱盖能够打开,否则降落伞便拉不出来,失控的飞船就会像巨石一般飞速砸向地面,
其后果不堪设想。
俄罗斯当年在发射“联盟1号”飞船时,返回舱本身失控,主伞未能按时打开,备份
伞打开后又与主伞的绳索缠绕在一起,导致一名宇航员丧生。
主降落伞有1200平方米大
惨痛的教训,铭记在科研人员的心里,也提醒着他们不能有丝毫的偏差,研制工作用
了两年,地面试验、空投试验反反复复进行了多次。1200平方米大的巨型主伞,别说制作
,就是折叠起来都很费劲,甚至连合适的场地都找不到。为了按规定叠好这张中华第一“
大伞”,20多名科研人员跪在地上连干了 |
|
p****t 发帖数: 11416 | 10 也可能是逃逸后,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的时候,给轨道舱减速让它和
返回舱分开,降落伞肯定只够返回舱的 |
|
m****o 发帖数: 189 | 11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孙彦新、田兆运、黄明)神舟六号航天员13日先后
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结果表
明航天员较大幅度动作对飞船姿态影响微小,飞船姿态保持良好,姿态控制发动机不需
要启动。从此,航天员可自由进行类似幅度动作。
凌晨4时16分,飞船飞行第13圈,在地面指导下,结束了7小时8分钟休息的
费俊龙,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将两舱之间的舱门关闭,六七分钟后重新打开。舱门在
太空中关闭密封和快速检漏得到验证,完全正常。
一个多小时后,航天员费俊龙在返回舱内,在规定时间进行了穿脱压力服试验。
14时25分,第20圈,在远望二号测控弧段内,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
手、助力绳,头先脚后飘入轨道舱,随后以原来姿势飘回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
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动作。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舱时,就像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3次
穿舱试验顺利完成。此前航天员因工作生活需要,曾两次十分缓慢地在两舱之间穿行,
但这两次不算正式试验。
17时10分许,轨道舱内的航天员4分钟内连续按动抽取冷凝水开关约百次,地
面人员监控了这一切。正常情况下根据舱内湿度变 |
|
u***************r 发帖数: 11227 | 12 发信人: powerfull(能量满满), 信区: Aviation
标题: 人类想登陆火星,比登月要难多少?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Tue Aug 29 11:03:10 2017,GMT)
首先必须说一句,相对现代的人类科学技术,登月就已经很困难了。虽然美国人近50年
前就登上了月球。但美国人是以举国之力耗费了十年的时间才完成了登月,并且因为耗
资巨大,美国人五次登月之后再也不提登月的事了。而登陆火星则是比登月难几个数量
级的事情,下面就试分析一下!
首先一点就是火星距离地球比月球距离地球要远得多,目前人类的登陆火星计划都是需
要赶在火星和地球接近的时候,但是即便如此,人类到火星的距离也远远大于月球到地
球的距离,我们可以这样打个比方,如果说登陆月球就像我们去附近一里地之外的小学
去上学,那么登陆火星就好像我们到四五百里地之外的城市去上大学,依靠步行我们能
很轻松地走一里路,但是依靠步行走四五百里路就很困难了。
再就是技术方面,美国人为了登月造出了专门用的土星5号火箭,以及阿波罗登月舱和
返回舱等等,就说土星5号火箭,这种级别的超重型火箭目前还只有美国人成功研制出
来了,这种...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83 | 13 新京报讯 昨日12时55分,在航天员的精准操控下,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实现与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中国首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
手控对接在阳照区进行
据悉,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在阳照区进行,神舟九号飞船采取倒飞姿态,天宫一号
采取正飞姿态。
此前,3名航天员已按计划顺利撤出天宫一号,依次关闭天宫一号实验舱和神舟九
号轨道舱、返回舱舱门,在神舟九号飞船返回舱坐椅就座。
昨日11时12分,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组合体按照地面指令分离,神舟九号自动撤离
至与天宫一号相对距离400米停泊点处。
随后,神舟九号以均匀的速度和稳定的姿态向天宫一号逐渐靠拢。
据新华社报道,手控交会对接相当于“百里穿针”,对航天员眼手协调性、操作精
细性和心理稳定性要求极高。
刘旺操作控制手柄
昨日11时47分,当神舟九号到达140米停泊点时,地面科技人员对两航天器飞行状
态进行全面检查确认。
12时38分,神舟九号飞船转由航天员手动控制。就座在中间坐椅的航天员刘旺操作
平移和姿态控制手柄,控制神舟九号飞船向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缓缓接近。航天员景海
鹏、刘洋密切监视飞船仪表参数和对接靶标。
12时48分,神舟...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14 9月28日下午17时38分,神七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空中搜救分队搭乘陆航直升机及时搜救到返回舱并顺利将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转送到呼和浩特市。
在新中国空军成立60周年之际,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11月1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空天的军事化是对人类和平的挑战,中国空军在“空天领域”也同样面临挑战。此外,许其亮还展望了中国空天战略的未来走向。对此,西方媒体和军方人士立刻“闻风而动”,纷纷对其进行解读,更有媒体借此炒作中国“太空威胁论”。
指责中国搞太空军事化
近日,许其亮在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对中国空军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他表示,从世界新军事变革的趋势来看,军事力量竞争正在向空天领域转移,军事力量建设不断向空天方向拓展。这种“转移”是大势所趋,这种“拓展”是历史必然,这种发展不可逆转。现在,不仅世界主要大国空军正加紧调整军事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空军也在不断推出战略转型的新举措,积极抢占这一新军事变革的战略制高点。
上述这番讲话,本是中国军方将领对当前空天领域现状的客观描述,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开始借机炒作“中国太空威胁论”,指责中国要发展太空战的武器装备。 |
|
c***s 发帖数: 70028 | 15 编者按: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10月31日宣布,“神舟八号”飞船将瞄准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10月31日当天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中新网酒泉10月31日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31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对外宣布,“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总指挥部第五次会议研究决定,“神舟八号”飞船将瞄准北京时间11月1日5时58分发射,10月31日当天实施运载火箭推进剂加注。
目前,“天宫一号/神舟八号交会对接任务”参试各系统技术状态正确,系统间接口协调,地面试验充分,各类预案演练到位,飞行产品和发射场设施设备均处于良好状态,满足任务要求。
据悉,“神舟八号”飞船为改进型载人飞船,具备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功能,发射升空后将与正在轨稳定运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行交会对接,实施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以突破和验证航天器自动交会对接技术,验证组合体工作模式,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执行“神舟八号”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则是在“长征二号F”火箭的基础上进行多项改进,提高了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
天宫一号/神舟八号总指挥部公布交会对接方案
人民网北京10月3...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6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昨成功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交会对接,完成中国航天工程首次太空载人交会对接。3名太空人先后走入天宫一号,创造中国太空人进驻太空站的历史。按照计划,3名太空人未来6日会在天宫一号工作和休息,然后返回神九,实验人工手控交会对接。
「感觉良好!」当神九飞船指令长景海鹏在昨日下午5时7分在天宫一号实验舱向地面发出报告时,神九和天宫一号组合体已平稳飞行近3个小时。
前日凌晨起,神九先后完成了4次变轨,昨早11时许进入与天宫一号直线距离52公里、垂直距离50公里的交会对接准备位置。神九随后进入自主控制状态,逐渐缩短与天宫一号的距离。由距离52公里到相距30米,花了约2.5小时。神九随后以每秒0.2米的速度向天宫一号靠近。下午2时7分,神九和天宫一号完成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由天宫一号控制,以每秒7.8公里的速度绕地球飞行。
变轨次数5变4 专家:技术改良
去年「神八」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前曾作5次变轨,今次「神九」只需4次变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研究员唐歌实解释,地面人员透过定轨和控轨,取消前日下午第2次变轨,减少变轨次数,显示飞船运行、太空人安全及整个飞行控制过程的...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7 按照计划,今天早上执行神舟9号飞行任务的3名航天员,将撤离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进入神舟9号飞船做返回前的准备。下面请看本台记者刚刚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发回的报道。
这里是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现在是北京时间早晨6点50时,从我身后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三名航天员正在紧张忙碌,今天他们是凌晨4点起床的,为什么起这么早?因为今天对于3名航天员来讲是个特殊的日子,按照神九飞行计划,稍后三名航天员将告别天宫,进入神舟9号飞船,进行返回前的各项准备。
3名航天员从6月18号下午2点14分进驻天宫一号以来,已在组合体内工作、生活了十天,成功完成了手控交会对接和各项空间实验项目,今天将正式告别“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的第一个家”。
昨天晚上是3名航天员在天宫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我们也一直通过大屏幕关注着他们,可以说昨天是天宫一号的一个不眠夜,三名航天员完成各项工作已是晚上9点,航天员开始尽情享受太空失重乐趣。这也是进驻天宫的10天来,三人难得的一段快乐时光,他们像孩子一样尽情体验着失重的奇妙感觉。喜欢摄影的刘旺,一刻也不愿意放下手中的摄像机,一会儿拍别人,一会儿自己摆出各种造型,在他的设计下三人还摆...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8 王亚平与丈夫合影照
王亚平与妹妹合影照
昨天早上6:15,记者一行3人从山东烟台市区出发,前往“神女”王亚平的姥姥于方珍家。老人住在栖霞国路夼,是一个秀美的小村庄。
一夜未眠,4点多就起床了
和神十发射时的热闹不同,这回,于方珍家门口并没有记者蹲守。82岁的于方珍老人记性异常好,虽然只见过两面,她还是记得我们其中一名记者的样子,很热情地将我们迎进家门。老人从大锅里拿出热乎乎的鸡蛋,每人倒上一杯热水,乐呵呵地和我们聊起来。
因为外孙女就要回来了,老人几十年规律的作息时间也突然“不听使唤”起来。晚上,她一直看电视看到晚上十点多才睡,躺下了,却睡不着,心里反反复复想着亚平就要从太空回到地球的事儿。一夜没怎么合眼,凌晨4点多就起来了。
亚平体力好,有遗传因素
这回亚平从太空回来,老人终于不像从前那样回避媒体。她爱说亚平的事儿,记性也十分好。老人4个女儿,其中一对双胞胎,还有一个儿子。如今,她已是四世同堂。
于方珍年轻时如“铁娘子”一般,上百斤的独轮车,一个人推着能走几十里路。老人说,亚平体力好,有遗传因素。别的小孩1岁多才会走路,王亚平走路却很早。于方珍记得她七个月大的时候,奶奶给做的老虎头鞋...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19 杨利伟参加浙江省宁波市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
12月1日上午,在参加浙江省宁波市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时,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杨利伟首次回应太空遇到的敲击声,他称可能是物品结构或者气压发生变化时发出的声音。
参加活动的孩子现场向杨利伟提问敲击声是什么,他回答称:“我们在飞行中,遇到飞船在太空中的声音,作为航天员来讲,完成任务回来之后要和科研人员进行交流,为后续的任务提供帮助,历次都是这样。”杨利伟说。
杨利伟表示:“我了解的情况,在每次飞行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都有声音,可能是因为我们的飞船在地面时会有压力。太空是真空无压力的环境,有可能结构会有一些变化产生变化,会产生一些声音。”
“我们的很多物品在上天前都是有大气压封到里面,随着在太空中飞行,可能会泄压也会有一些声音发出,这样的话需要我们去辨认,我想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比如无论是它的结构发生变化,还是气压发生变化都会产生声音,非常正常。”杨利伟说。
“也不是什么敲门声,就是在飞行过程中会有不同声音。”杨利伟笑着给孩子们回答。
据了解,浙江省宁波市少先队员主题教育活动,是第三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暨2016年志愿服务交流会系列活... 阅读全帖 |
|
|
a****1 发帖数: 654 | 21 石家庄亚光速科技有限公司专门提供客户想要而市场奇缺的技术类装备及模型。为客户
量身定制全尺寸空间站组合体、宇宙飞船、各种用途的飞船返回舱、训练返回舱、舱内
航天服、出舱航天服、空间站机动服务系统、全尺寸战斗机教学系统、机载武器使用演
示系统、外军空战模拟器、仪表飞行练习器、海空一体战演示、潜艇和水面战舰指挥训
练系统、运输机模拟驾驶系统等大型展示、训练和场景/道具设备;以及全尺寸飞机、
火箭、导弹、航天器静态模型、科普展品、校园科技馆、幼儿科学宫等科学展品。 |
|
a*********g 发帖数: 8087 | 22 天宫神八组合体今晚分离后再次对接
2011-11-14 01:42:08 来源: 京华时报(北京) 有12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0)
核心提示:11月13日22时37分,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合体调头倒飞,为今晚在阳光下
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据悉,从两目标分离到二次对接锁紧完成,全程约需半
小时。
本报讯 昨天22时37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精确控制下,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组
合体调头倒飞,为今晚在阳光下进行第二次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组合体已成功调头
截至昨天22时,组合体已在距地面高度约343公里的近圆轨道运行了10天20小时。当天
22时37分,这对伴侣一起在太空调了个头,完成偏航180度,建立倒飞姿态。
此前组合体的飞行状态,是天宫在后,飞船在前,由天宫控制组合体运行。因此在二次
对接前,组合体要首先转身,让“神八”正飞,天宫的对接机构朝后,这样就与首次交
会对接一致。
据介绍,这次太空转身,由“天宫”控制进行。但组合体并未启动发动机,而是依靠陀
螺动量轮,就完成了漂亮的转身,尽可能减少对轨道的扰动。
再对接约需半小时
为试验对接机构的重复使用性能,及测量设... 阅读全帖 |
|
y****z 发帖数: 1606 | 23 看这段视频,从30:15开始看,把登月过程讲得很清楚,那个登月舱的模型和这次玉兔
登月基本一个模子。貌似到载人登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除了类似土星5大推力火箭要
研发,还要到月球轨道上留下一个返回舱,放下一个巨大的登月舱,到了月球以后还要
自行发射并连接到返回舱,最后回到地球。不知道以后的10-15年能不能看到这个蓝图
实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C-cyoqKjpQ |
|
y****z 发帖数: 1606 | 24 用三支火箭,一支送人,一支送登月返回舱,一支送月球轨道返回舱,如果立即要小火
箭登月只能这样了。也可以直接在地球外发几个部件组装好再去。 |
|
x****u 发帖数: 12955 | 25
绕月指令舱的轨道高度已知,登月返回舱的发动机推力已知,登月舱质量已知,月球重
力已知,居然还有人傻到以为把返回舱加速到月球轨道并和指令舱轨道重合是个很难得
事情。 |
|
S*********4 发帖数: 5125 | 26 嫦娥5号T1”试验:又一次“111” 式的打击 zt
来源: dfh 于 2014-11-02 11:54:21 [档案] [旧帖]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
652 次 (6294 bytes)
字体:调大/重置/调小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前面有朋友说返回器不是HTV2和WU14,其实说的没错。
HTV2和WU14都是以飞的远为目标,所以气动外形都是“高升阻比”,返回器小飞是以减
速为目的,是“低升阻比”,就是尽量的能做到减速。高升阻比主要是利用“扁片形”
外形产生高效的升力,又能不损失太多的速度,这样才能“漂”的远。
返回器小飞以2点五度的再入角进入大气层,因为以减速为目的,她的下压和上弹幅度
都不大。应该说,下压是减速,上弹也是减速,在大气层内滑行的时间(黑障段)要比
高升阻比的HTV2和WU14都长的多。
美国的HTV2虽然以20马赫在黑障段时间短,还是烧毁了,小飞却是以35马赫的速度比
THV2长的多的时间在黑障中滑行,如果安全返回,美国的脸就丢大了。 这次水漂,看
做导弹她就是导弹,看做航天器她就是航天器。猎枪也是枪...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1 | 27 2015最强探月科普(正式版)----5分钟证明阿波罗“月面活动”全是地面拍摄(兼答有
关米国送中国1克“月壤”的问题)
作者:吴刚----谨以此文献给无比善良并为家人和社区奉献一生的母亲
160; 先爆点新料,以飨读过前两版的网友。米前总统克林顿卸任后的自传
《my life》第156页(中文版不知如何翻译的)专门讲到他经历的“登月直播”的故事
。1969年夏天23岁的克林顿(从牛津大学回来准备去耶鲁大学读法学院)在老家给一位老
木匠打下手盖房子。老木匠先问他信不信登月成功。和几代几十亿地球人一样,聪明绝
顶的克林顿当时也是笃信不移,他反问老木匠:“电视上不都直播了吗?”老木匠说自
己压根儿就不信。克林顿当时觉得老头实在是个怪人。可是,再过30多年,在华盛顿做
了两任总统一共八年以后,他却彻底改变了看法: “这老木匠居然真的有先见之明。”
言下之意,首次“登月”的全球“电视直播”的确如老木匠当初所断言:“玩电视的可... 阅读全帖 |
|
n*******4 发帖数: 2285 | 28 应该差别比几十分之一还大不少, 是几百分之一。土星V要将70吨重飞船加速到7.9公
里每秒,登月返回舱的火箭只要把3吨重的返回舱加速到2.2公里每秒的月球环绕速度。
这个动能就差约300倍!而且土星V还要克服巨大自重的地球势能,跟飞离月球比差上千
倍。(3000吨,200公里高,1个g 对比 5吨,60公里高,g/6) 再加上地球上空气阻力
影响。所带燃料重量差几百到1000倍是合理的。 |
|
s***f 发帖数: 262 | 29 我国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将于近日结束30多天的“太空之旅”,两位航天员在天宫二号
空间实验室中的任务也已经接近尾声。明天(17日),景海鹏和陈冬将开始进行撤离天宫
二号的准备工作,并进入神舟飞船,之后将返回地面。
载人航天器的安全返回,关系着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是载人航天任务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之一。从技术层面来说,航天器的返回包括再入大气层、减速和着陆等复杂过程。而在
再次进入大气层这个环节上,国际上一般采用的有三种方法。
美国和苏联早期载人飞船采用弹道再入式
美国和苏联早期的载人飞船,例如美国的“水星”载人飞船,苏联的“东方”及“上升
”载人飞船,它们再入大气层的方式都是弹道再入式。弹道再入式指的是,载人飞船返
回大气层时,返回舱沿着自然下落的轨迹进入大气层。
这种方式技术简单,通过大气层时间短,飞船与空气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对少,飞船防烧
蚀结构也相对简单。但它有明显缺点,就是下落过程中航天员受到的冲击很大,返回舱
落点精度较差难以寻找,所以对航天员的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我国神州系列采用升力再入式
为了降低对航天员的影响,提高落地精度,美国的“双子星”“阿波罗”载人飞船、俄
罗斯的“联盟...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1557 | 30 竟有这么蠢的廊五,尼玛叔都气哭了。
原标题:中国发力火箭回收(“瞄准世界科技前沿”之航天科技①)
开栏的话: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一重大历史任务,指出
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
突破。本版特推出《“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系列报道,展现中国科技工作者勇于创新
、勇攀高峰的拼搏进取精神。敬请期待。
1月9日12时11分,中国“快舟一号甲”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同时搭载“行云试验一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
体星。图为火箭发射瞬间。中新社发 亓创 摄 1月9日12时11分,中国“快舟一号甲”
通用型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吉林一号”灵巧视频03星,同时搭
载“行云试验一号”、“凯盾一号”两颗立方体星。图为火箭发射瞬间。中新社发 亓
创 摄
每公斤约5000美元。这不是某种稀有金属的价格,而是低轨卫星发射将来可能的预
期报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保华在近日举行的中国航天高峰论坛上给出
上述预期报价可谓诱人。要知道,中国目前在国际上最具商业优势的快舟... 阅读全帖 |
|
r*******e 发帖数: 680 | 31 登月舱从月面发射,去环月轨道上面跟返回舱对接。现场一共只有三个人:返回舱一个
人+登月舱两个人。这三个人要完成地球上几百人搞的航天器对接,姿态调整等等。
地球控制中心真能精细实时检测并控制月球附近的两个飞行器吗?飞控信号延迟都有2
秒. 想想都刺激 |
|
c*********r 发帖数: 19468 | 32 那你的估计没有根据了
重力不到40%,大气密度不到1%,返回舱载荷本身又很小,怎么可能需要1000吨的火箭?
返回舱的火箭只要把它发射回火星低轨和轨道舱对接就可以了,很小的火箭就可以做到了 |
|
p**j 发帖数: 7063 | 33 质疑这个返回舱的问题是不是太无聊了,返回舱从月球重返地球,事实上那时候的美苏
都做到了,只是一个是人控制,一个是自动的而已。 |
|
P*******L 发帖数: 2637 | 34
月球那边用个半米的锅,地面用个几十米的锅,是没有问题的。阿波罗载荷很足,发射
功率比嫦娥高很多。
地面提前告知轨道舱和返回舱的操作流程,两个舱里的人按流程操作即可。地面引导是
有的,但是考虑一下光从地球到月球需要一秒,而轨道舱的速度是km/s量级的。所以控
制主要还是靠宇航员。此外,地面测算的轨道舱的轨道是有误差的,可能有十几米甚至
上百米。
如果错过了,返回舱和轨道舱都围着月球绕圈,一边绕圈一边调整轨道。只要初始误差
不太大,还是能纠正回来的。
最简单的密封结构就是双层门,这肯定是有的,而且也不是技术难点。 |
|
z**********e 发帖数: 22064 | 35 2015年12月24日01:29
据外媒报道,近日,法国国防部宣布,法军首次使用“斯卡普EG”空对地巡航导弹打击
伊拉克境内的IS极端组织,报道还称中国也研发了类似的CM-4000AKG超音速巡航导弹。
在中国对外军事合作的历史上,法国是一个不得不提的国家,本期出鞘,我们就一起聊
聊中法军事合作的那些事儿。
1964年,发生了两件震惊世界的事件,一件是中国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
原子弹。另一件事情则堪称一次外交领域的原子弹爆炸: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
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法国成为首个和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东西方两个游离于超级大国之外的国家走到了一起,不仅迅速在国际社会引发震动,也
为日后中法两国的军事交流夯实了基础。据传,中法间最初的军事合作也与核武器有关
,1967和1968年,中法两国先后试验氢弹成功,不过中国实验的氢弹是实用化的氢弹,
而法国的实验氢弹体积巨大。
因此据未经证实的消息,法国在核武器小型化领域曾经获得过中国的技术支持,中国也
因此交换到了许多军工技术。不过类似的说法还有“美国支援”说和“英国神秘人”说
,考虑到中国首枚氢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6 美国东部时间2016年4月8日16时43分(北京时间9日04时43分),SpaceX公司猎鹰9号火
箭搭载着“龙”式飞船,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升空。在顺利将飞船送入
轨道的同时,火箭的第一级也成功地在无人回收平台“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
上实现了软着陆。
在此之前的2015年12月22日,SpaceX已成功实现了火箭第一级的陆上回收。故本次海上
回收的成功,意味着该公司已经实现了自2012年启动火箭第一级垂直回收项以来,第一
阶段的所有预订目标。
消息传来,引发了航天业界的激烈反响。其热情甚至向公众舆论界辐射,引发了一定规
模的轰动效应。甚至无数此前从不关注航天的群体,也受其感染,开始加入到对SpaceX
的一致褒美合唱之中。此刻,其俨然成为了人类航天的希望之星。
!wap.jpg
0埃隆·马斯克:不要6000万,甚至不要1500万……只要20万! 20万你发射不吃亏!20
万你吃了亏也不吐血!20万就能放卫星打飞船!20万你买不了房!却可以体验一回航天
梦!
然而在盛誉的背后,这一成功的意义是否真如埃隆·马斯克所言——将可以将发射成本
降至...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846 |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vie 讨论区 】
发信人: lczlcz (lcz), 信区: Movie
标 题: [转贴] 发在午夜的《遗落战境》评…(大量剧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y 15 00:50:16 2013, 美东)
by A.X
其实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安静…所以今天晚上就一个人跑去看了《遗落
战境》,晚上回来接到一个电话要弄点东西,所以影评就发在了午夜,这样也好,安静…
首先,对于这部片子的特效我很满意,有点遗憾没有去看IMAX版本。片子的导演是《
TRON》的导演,所以在整体设计风格上一如既往的保留了简洁的态度,无论是天空居所
,泰坦星球,还有阿汤哥驾驶的飞机,以及很Q又很残暴的无人机,都走的白色简洁路
线~ 而作为背景的已成残骸的地球,和这样的模型设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就是
本片的音效恢弘大气~之前那部《钢铁侠》后来的音效让我几度想起《变形金刚》,而
本片则更加细致的多,甚至有人说会喧宾夺主的说!
说完了特效,接下来就直入剧透剧情了!!!
在未来,一次和外星人的大战毁灭了大半个地球,剩下的人类移居泰坦星球,只剩下少
部分人... 阅读全帖 |
|
l****z 发帖数: 29846 | 38 by A.X
其实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去看电影,安静…所以今天晚上就一个人跑去看了《遗落
战境》,晚上回来接到一个电话要弄点东西,所以影评就发在了午夜,这样也好,安静…
首先,对于这部片子的特效我很满意,有点遗憾没有去看IMAX版本。片子的导演是《
TRON》的导演,所以在整体设计风格上一如既往的保留了简洁的态度,无论是天空居所
,泰坦星球,还有阿汤哥驾驶的飞机,以及很Q又很残暴的无人机,都走的白色简洁路
线~ 而作为背景的已成残骸的地球,和这样的模型设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有,就是
本片的音效恢弘大气~之前那部《钢铁侠》后来的音效让我几度想起《变形金刚》,而
本片则更加细致的多,甚至有人说会喧宾夺主的说!
说完了特效,接下来就直入剧透剧情了!!!
在未来,一次和外星人的大战毁灭了大半个地球,剩下的人类移居泰坦星球,只剩下少
部分人类留守地球负责清理战场和剿灭外星人残骸。人们造了好几个巨型的水动力核能
碉堡,应该是在为泰坦生成能源供给的~ 阿汤哥在里面饰演编号为49的清扫人员,和他
在一起搭档的是一个方脸MM维多利亚,他们在一起除了搭档工作,还搭档另外一些事情
,你懂的!我就不说了!... 阅读全帖 |
|
n**********2 发帖数: 648 | 39 女主做着返回舱进入大气层的时候, 居然没有回答美国总部的电讯,
看到这里, 我总觉得下一个镜头应该是飞来一枚拦截导弹把返回舱炸烂才对,
看那个形状, 那个轨迹, 怎么都像是核弹头来袭么, 末尾还打开个降落伞, |
|
J****n 发帖数: 3011 | 40 女主在ISS的返回舱,隔了上百mile瞄准了天宫。然后用一次性着陆火箭启动,就可以
笔直朝天宫飞去。
如果离得很近,这样搞是可以的。比如对接过程。
假定着陆火箭启动前二者在同一轨道上,因为看起来很长时间二者相对位置没有改变.
如果离的远,火箭启动后,女主在的返回舱要不圆周速度增加,会跑到更高轨道(应该
是椭圆轨道);要不圆周速度减少,会落到较低的轨道。这样最后离天宫可就有段距离
了。虽然说最后有fire distinguisher做调整。
记得轨道飞行器调整轨道互相靠近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
|
s***s 发帖数: 4329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ltro1 (ga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真相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15 12:00:09 2011, 美东)
石家庄亚光速科技有限公司专门提供客户想要而市场奇缺的技术类装备及模型。为客户
量身定制全尺寸空间站组合体、宇宙飞船、各种用途的飞船返回舱、训练返回舱、舱内
航天服、出舱航天服、空间站机动服务系统、全尺寸战斗机教学系统、机载武器使用演
示系统、外军空战模拟器、仪表飞行练习器、海空一体战演示、潜艇和水面战舰指挥训
练系统、运输机模拟驾驶系统等大型展示、训练和场景/道具设备;以及全尺寸飞机、
火箭、导弹、航天器静态模型、科普展品、校园科技馆、幼儿科学宫等科学展品。 |
|
G***o 发帖数: 5158 | 42 「神九」飞船返回舱昨日按计划在上午10时03分着陆,地面人员随即分陆空两路搜索,
仅花约4分钟就找到返回舱。身穿白色工作服的医护人员先入舱,为3名太空人作简单检
查,并协助他们重新适应重力。11时09分,景海鹏首先出舱,其次是刘旺,最后是刘洋
。3人面带微笑,不时挥手和敬礼。在场医护人员扶他们出舱,并抬坐到准备好的软
椅上。
着陆后重复站坐免晕倒
与过往太空人比较,「神九」3名太空人的出舱时间明显较长。「神六」太空人出舱用
了31分钟,「神七」则用了37分钟,而今次「神九」由着陆到太空人出舱,前后超过1
小时。主陆场医监医保副主任设计师刘建中解释指出,「神九」飞船在太空逗留的时
间较过往都要长,达13天,太空人返回地面后会出现站立困难,甚至会因头部供血不足
而晕倒,医学上称为「立位耐力」,所以3人在出舱前先要在返回舱内重复站立、坐下
,补充饮用水和营养液,所以出舱所花时间较以往长。 |
|
k****i 发帖数: 1504 | 43
那是无人飞船阿,当然没有人在里面拉。:)
FYI:
“神舟三号”飞船虽然没有载人,但在飞船上装有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
和形体假人,能够定量的模拟航天员在太空中的重要生理参数,在相当程度上把无人飞船
变成了有人飞船。
这次发射,还首次进行了逃逸系统试验。它是为载人飞行时,在火箭发射和升空时万一出
现意外故障的紧急情况下,由运载火箭的逃逸系统将飞船带离危险区,确保航天员安全的
应急救生系统。据了解,在载人航天发射场和飞船上,也都有航天员应急救生系统。它体
现了载人航天的飞行方案,以人的安全性为基点的设计思想。
据介绍,“神舟三号”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飞船进入太空后,
将持续绕地球飞行若干天,进行一系列项目的科学试验。其中,中国科学院将在飞船上进
行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微重力科学等空间应用试验。之后,飞船
返回舱返回地面,轨道舱继续留在太空飞行,直至完成预定的后续科学试验任务。
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计划和调度下,西安卫星测控中心有
关测控站和已停泊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上的四艘“远望号”远洋航天测量船,将对 |
|
k****i 发帖数: 1504 | 44 神舟五号与“兄弟”有些异样
“神舟五号”与早前升空的“神舟四号”,设计、外形均十分相似,都是由轨道舱、
返回舱及能源舱三部分组成。不过“神舟五号”的前部是圆柱体,并非“神舟四号”的半
球形。
“神舟五号”内部空间约有5.5平方米,装有三个座位,没有实验设备。太空船与地
球有宽频网路连接,随时可进行话音、影像及数据通讯。
在“神舟五号”的舱内还备有手枪、匕首等自卫武器,以防止返回舱未能在预定地点
降落时,太空人可以对付野兽、鲨鱼等危险动物或敌人。
来源:《新闻晨报》 |
|
s*****e 发帖数: 970 | 45 日前,上海交大数字电视及图像通信的科研团队参加了神舟七号返回舱主着陆场指挥
搜救系统的最后实地演练并获得成功。
上海交大自主研发的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技术ADTB-T,可广泛应用于各种状况下图像
信号的移动和固定接受。
为满足“神舟七号”返回舱着陆场搜救任务的现场图像传输要求,上海交大科研团队以
ADTB-T体制为核心,专门开发研制了一套地空高速机载宽带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用于空中
搜救指挥。该系统与机载前端和地面其它设备的有机结合,实现主着陆场空中搜救指挥平
台与地面卫星通信车之间的指挥语音、数据和图像等通信业务互联,经卫星或地面通信网
传送到北京指挥中心。
该系统采用上海交大独创的国际先进抗多径,支持快速移动的单载波ADTB-T4OQAM
调制解调技术,强大的数据纠错保护技术加上支持高速移动的图像传输技术,成功克服了
传统微波、扩频等无线通信手段在多径反射严重及遮挡情况下无法支持高速移动图像传输、
视距传输局限和需要事先架设定向天线的缺陷,实现在高速运动中拍摄并实时非视距传输
高质量图像。
在神七主着陆场的多次搜救演练中,该系统达到近百分百的效果,受到了领导和专家
的好评。据神七指挥部介绍 |
|
h********d 发帖数: 28 | 46 发信人: blitzwing (冰海瞎蝙蜉),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简氏防卫周刊断定神州三号携带有微型卫星(转载)
发信站: 日月光华 (2002年04月28日10:31:07 星期天),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ews 讨论区 】
【 原文由 blitzwing 所发表 】
简氏防卫周刊网站上公布了三号详细的变轨操作参数并指出下列值得关注的情况:
1。三号的轨道仓将被用于同四号进行会合,但不是对接。
2。三号携带了一颗被称为"创星一号“的卫星通讯中继卫星。这颗卫星将在返回舱返回
地面后从轨道舱释放。这样有利于增加卫星的
寿命。
3。同返回舱分离后,轨道舱的轨道将升高到400公里的圆形轨道。
解密大陆载人飞船档案
专访神舟三次飞行的总调度申劲松
文/特约撰稿员 张军 扩善
中国"神舟三号"无人飞船成功回收,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里程。"神舟四号"
、"神舟五号"也将在今明年蓄势待发,载人飞船
计划凌空浮现
神舟三号变轨技术领先欧美,诸多年青人走上台面
2002年3月25日晚,当全世界的目光还集中在巴以冲突和阿富汗恐怖分子偷袭驻阿
美军的时侯,一个白色的身形流线 |
|
m****o 发帖数: 189 | 47 主持人马骧:航天员坐在返回舱返回之后,轨道舱还是留在上面工作?
朱毅麟:对。
网友:我是一位记者,神六的发射成本是多少,是不是一次性使用?
朱毅麟:成本我不太清楚,过去公布过神五以前公布,从载人航天工程开始,11年
间一共花了190个亿,说到这个事。每一艘飞船多少钱我是不太清楚,但是飞船是一次性
使用的。飞船这三个舱段上天以后,推进舱和轨道舱都留在空间了,只有反馈舱回来,
轨道舱还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半年左右,里面的物质用完了,就成垃圾了。返回舱回来
,大底朝下,主要是保护舱里面的温度不要过高,但是表面烧的像炭一样的东西,这个
回来以后不能再用了,都是一次性的。
主持人马骧:说到这个问题,大家很关心的问题就是太空垃圾的问题,还有航天飞
机,大家都知道出了不少事情,现在把它搁在哪里,您给我们说一下,当初为什么不发
展航天飞机,选择了飞船?
朱毅麟:航天飞机到现在来说,还是当代最先进的载人航天器,尽管出了两次重大
的事故,它飞行了114次,出了两次事故,死了14个人,这是很悲惨的事情,但是从航天
飞机本身来说,我为什么说它很先进,有几个方面,第一它是可以重复使用的,部分重
复使用,你看发现号 |
|
p****t 发帖数: 11416 | 48 我当然知道,但是爆破螺栓只是“开”,要“分”还是要二者有速度差
而且要保证二者迅速分开,万一磕磕碰碰搞得返回舱姿态不对开不了伞就完了
这个还和弹道导弹再入时候弹头和末段火箭不一样,那个时间长,可以靠空气
阻力。这个逃逸能跑多高,所以一定要给轨道舱增加阻力
嗯,当然,也可能是爆破之后,火箭继续工作,让轨道舱继续上升,那这个翼
就是控制方向,不能让返回舱乱滚 |
|
m****o 发帖数: 189 | 49 2005年10月14日00:37
太空早餐
时间:早晨6时10分;飞船飞行第15圈
画面:航天员开始用早餐。聂海胜拿着勺子,从食品盒中舀出一块食物让它飘在空
中,费俊龙用手轻轻一碰,食物飞入口中。然后两人冲着摄像头开心地笑了起来;聂海
胜也以相同方式往自己口中送入了一块食物。飞船下传回地面的图像上,可以看到他们
重复进行了多次类似动作。 专家连线: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
主任陈斌:“航天员用餐时,每人一套餐具,包括餐盘、勺子、叉子、安全剪刀等。”
太空洗脸
时间:09时17分;飞船飞行第17圈
画面:费俊龙坐在返回舱的舷窗边,从一个绿色帆布包里面拿出一张湿纸巾,把包
装袋撕开,取出里面的纸巾。只见他一松手,绿色的袋子就飘了起来,费俊龙把包装抓
住以后,开始擦脸。
专家连线:航天员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太空中无法沐浴,神六航天员
携带了一种专用的纸巾,出汗后可以用来清洁身体,还有特制的擦脸油用于护肤。”
航天员穿舱
时间:14时25分;飞船飞行第20圈
画面: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飘入轨道舱;随后以原
来姿势飘回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 |
|
A*B 发帖数: 563 | 50 据新华社电神舟六号主着陆场各项准备工作有序进行,为提高搜救能力和确保航天员安
全,主着陆场此前已进行了3次演练。
13日晚进行了最后一次演练。
18时40分,参加主着陆场夜间搜救演练的4架直升机发出巨大的轰鸣,从着陆
场站临时停机坪上依次起飞,卷起阵阵沙土,很快消失在夜空当中。
20时整,参加主着陆场夜间搜救演练的第一架直升机在距离模拟返回舱不到50米的地方
平稳降落。
20时02分,参加主着陆场夜间搜救演练的工作人员协助由两名战士模拟的“航天员”顺
利打开舱门,“航天员”自主出舱。随后,两名“航天员”自行进入医监医保直升机,
按照预定计划开始实施医监医保程序。
20时32分,参加主着陆场夜间搜救演练的两名“航天员”分别搭乘两架直升机,飞往转
运机抄…主着陆场最后一次夜间搜救演练成功结束。
另悉,飞船主着陆场站站长姚峰说,据气象部门预报,未来几天主着陆场地区不会有明
显的降水,风力也将逐渐减弱,符合飞船返回舱降落的气象条件和要求。
来源:华夏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