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 发帖数: 8253 | 1 本经的重要经句是:“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也就是
大般涅槃经当中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此句是佛法要义.
它的意思是说世间一切有为法(诸行)都是生灭无常的,生生灭灭无穷无尽,只有代表
寂灭的涅槃才是最乐。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富罗山侧。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一切行不恒、不安、变易之法。诸比丘,于一
切行,当生厌离,求乐解脱。
“诸比丘,过去世时,此毗富罗山,名长竹山。有诸人民围绕山居,名低弥罗邑。
低弥罗邑人寿四万岁。低弥罗邑人上此山顶,四日乃得往反。时世有佛,名迦罗迦孙提
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出兴于世,说法教化,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彼
长竹山于今名字亦灭,低弥罗聚落人民亦没,彼佛如来已般涅槃。比丘,当知一切诸行
皆悉无常、不恒、不安、变易之法,于一切行,当修厌离,离欲解脱。
“诸比丘,过去世时,此毗富罗山,名曰朋迦。时有人民绕山而居,名阿毗迦邑,
彼时人民寿三万岁。阿毗迦人上此山顶, |
|
y****w 发帖数: 39 | 2 诞生的前后
在南印度的摩揭陀国,离首都王舍城大约有二三里的路程,有一个叫迦罗臂拏迦的村庄
,茂林修竹,山明水秀,是个很幽静的地方,这是智能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的故乡。
舍利弗诞生在婆罗门种姓的家庭,父亲提舍是婆罗门教中负有盛名的论师;当母亲怀着
舍利弗的时候,他母亲的智能,就异于寻常的妇女,据说这是受胎儿的影响。
母亲的弟弟拘稀罗,也很善于议论,但每当他和怀孕的姊姊议论时,总是辞穷力拙,不
支而退。拘稀罗因此惭愧得离家出走,他知道姊姊所怀的胎儿,一定是一位大智能的人
,自己若再不求进步,将来不如外甥,岂不给人笑话!因此他就到处参访明师,研究学
问,连指甲都没有时间剪,当时的人都叫他长爪梵志(后来因舍利弗皈依佛陀,他也皈
依做了比丘)。
舍利弗八岁的时候,就能通解一切书籍。当时的摩揭陀国,有长者兄弟二人,兄名吉利
,弟名阿伽罗,设宴招待国王太子,大臣论师,作乐歌舞,谈古论今。宴会中规定什么
身份的人坐什么位置,但八岁的舍利弗,却坐上论师的宝座,旁若无人,一点都不畏惧
。很多大臣论师起初都觉得他年少无知,不屑与语。他们都派年少的弟子和他酬答,但
舍利弗言词清晰,义理周详,语惊四座,诸大论师此时...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3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4 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义
二、慈悲的类别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号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性别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本迹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道场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像
四、慈悲的代表—称念观音的功德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
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
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
无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义,慈悲的类别,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点来说
明。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
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
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
,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5 注意这个故事与焰摩迦的故事的差别。焰摩迦听了舍利弗的解说后,马上就得了法眼净
。而阿㝹罗度也听了同样的话,而且是佛陀亲说,但却没有得法眼净,只是欢喜
奉行去了。可见,法是同样的法,而人却是不同样的人。也因为此,佛陀并没有给阿
14201;罗度进一步的讲解,就像舍利弗讲给焰摩迦的一样。对不同的人,需要讲不同层
次的法。
另一个问题,阿㝹罗度回答外道的问题时,说是无记,虽然不是最好的说法,但
对于外道比丘,并没有无我的思想根基,这是与焰摩迦比丘不一样的。焰摩迦原来就听
闻过佛法,只是对一些细节理解的还不够深入,所以一经舍利弗提点,就立刻得了法眼
净。对于外道比丘,说多了,他们也不一定就能理解。 |
|
f****2 发帖数: 311 | 6 顶礼南师!师兄过谦。
我们学佛是学习佛的慈悲和智慧。以下是索达吉堪布的一篇开示,和师兄们共勉。
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7 索达吉堪布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
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
,都有关于这方面的内容。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向往,对密宗非常崇
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拜。事实上,我对这
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所说的那样,包含着
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的一切法门,一切教
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想?
答:首先必须指出一点,学术界的一些人对藏传佛教基本持否定态度,包括印顺法师和
圣严法师也在其相关著作中对密法提出非议,这种种看法、论点、著述乃至行为都是出
于对密法教义缺乏深层理解而致的错误甚至危险的言行。他们对密宗的轻率否定,不论
在教证还是理证上都是站不住脚的。例如在圣严法师所著的《印度佛教史》中,有这么
一段话:“《大日经》是密教理论的建设者,由《金刚顶经》开出的,即将此一理论付
诸于实际的生活。一切都成为‘即事而真',‘事事无碍'的结果,淫、...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8 卷三
复次。阿难。云何六入。本如来藏。妙真如性。阿难。即彼目精瞪发劳者。兼目与劳
。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明暗二种妄尘。发见居中。吸此尘象。名为见性。此见离
彼明暗二尘。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见。非明暗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
何以故。若从明来。暗即随灭。应非见暗。若从暗来。明即随灭。应无见明。若从根
生。必无明暗。如是见精。本无自性。若于空出。前瞩尘象。归当见根。又空自观。
何关汝入。是故。当知眼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以两手指急塞其耳。耳根劳故。头中作声。兼耳与劳。同是菩提瞪
发劳相。因于动静二种妄尘。发闻居中。吸此尘象。名听闻性。此闻离彼动静二尘。
毕竟无体。如是。阿难。当知是闻。非动静来。非于根出。不于空生。何以故。若从
静来。动即随灭。应非闻动。若从动来。静即随灭。应无觉静。若从根生。必无动静
。如是闻体。本无自性。若于空出。有闻成性。即非虚空。又空自闻。何关汝入。是
故。当知耳入虚妄。本非因缘。非自然性。
阿难。譬如有人。急畜其鼻。畜久成劳。则于鼻中。闻有冷触。因触分别。通塞虚实
。如是乃至诸香臭气。兼鼻与劳。同是菩提瞪发劳相。因于通塞二种妄尘。...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9 远离邪命非法:《阿含经》里释迦牟尼佛对出家众所示占相、咒术的态度
──兼论他对神通的看法(注1)──
罗正心
国立政治大学、私立东吴大学中国文学系讲师
页次:9-28页
东方宗教讨论会论集新3期(1993.10出版)
一、前言
占相、咒术与神通似乎一直是人类感兴趣的,而在传统与习惯的
认知里,它与宗教有某种关连 (注2)。由于宗教与神通方术若即若离
,在佛教一般性介绍或入门的书籍,常有针对两者关系的澄清 (注3)
。其实从佛典中看,占相、咒术自为一范畴,神通另为一范畴;而佛
教徒有在家与出家人之分,佛陀允许在家人做的,不一定同意出家人
做。本文仅探讨佛陀对出家人表示有关占相、咒术的态度,兼论他对
神通的看法。简单地说,佛陀明白地反对出家人从事占相、咒术,而
有条件地许可神通的表现。但如果以它们为手段,于身外有所希求,
或满足现世利益(如名闻利养)为目的,则皆在释迦牟尼佛反对摒斥之
列。在后文可以发现,它们与调伏自身贪、瞋、痴,以解决世间烦恼
(如老、病、死、无常诸苦),达到涅盘或心解脱为目的之佛法有别。
本文系以《大正新修大藏经》里的《阿含经》 (长、中、杂、增
一、别...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392 | 10 天很快就亮了,幽姬觉得啖鬼一定是睡着了。他闭着眼睛,半天没有说一句话。
幽姬伸出手在啖鬼的面前晃了晃,啖鬼全无反应。她又握起拳头一拳向着啖鬼面门
击去,拳头到了啖鬼面前,一下子止住了,拳风吹得啖鬼的黑发全都飞扬了起来,但啖
鬼仍然闭着双眼。
幽姬怔怔地看了会儿啖鬼,她想他长得真好看,听说夜叉族的男人个个都是英俊秀
美,果然名不虚传。
她仔细地打量着啖鬼漆黑的长发,秀气中不失英挺的眉毛,似乎可以在脸上投下阴
影的长长的黑睫毛,她忍不住轻轻叹了口气,男人长成这样,真不知是福还是祸。
她脸就有些红了起来,她也并非没见过好看的男人,但象啖鬼这样又好看又有本事
的就少之又少了。
她用双手捂着脸,心绪有些紊乱起来。抬头看看天,天是碧蓝一色,初雪后如洗过
般的洁净。远远近近次次第第的宫宇,都在一片银白之下。这并非是她所喜欢的颜色,
苍狼一族向来居住在最北的极寒之地,每日触目所及就是一片白色。
她看见老年的太监弯着腰慢吞吞地打扫着积雪,一边扫一边大声咳嗽,似乎在宣告
着自己的劳苦功高。晨起的宫女们都换上了冬装,各司其职,忙忙碌碌地走来走去。
每个...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265 | 11 天亮了。
无双与流火站在崖边,流火为难地看了看崖顶,又俯首看了看崖下万丈深渊。
他叹了口气:“你真地什么都忘记了?连怎么飞行都不会了吗?”
无双点了点头:“我什么也不会,就会念经。”
念经有什么用?流火心里暗忖。
“你不是会飞行吗?”无双问,“你带着我飞上去不就行了吗?”
流火苦笑:“我飞不上去。”
“为什么会飞不上去?你不是很厉害的人吗?连刚才那个蜘蛛精都可以飞上去飞下
来的。”
流火道:“都是拜你所赐,一百年前你伤了我,我本应该沉睡五百年,就可以完全
恢复神通。但因为现在提前醒过来,神通根本还未恢复。刚才我杀那个蜘蛛精的时候已
经用掉了所有的神通,恐怕一两天之内,是无法再用任何神通了。”
“那么说,你现在只是一个普通人?”
流火虽然很不愿意承认,但没有神通力的人,当然只能算是一个普通人。他道:“
这是一个秘密,我以前的仇人很多,你千万不能让别人知道,否则他们一定会杀了我,
然后再逼你去找摩合罗。”
无双笑道:“那又有什么区别,现在你不也一样逼我去找摩合罗吗?”
流火道:“至少我不会用蜘蛛...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2 杂阿含105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
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闍那毘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遶,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仙尼!有一师,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仙尼!其第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名曰断见。彼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 |
|
P******n 发帖数: 329 | 13 在这个版看了很久的贴,学了不少。最近读杂阿含,感觉这段讲的比较透。请师兄们指
教。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
。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
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
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
。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
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
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
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
。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而无能知命终后事。是名第一师出于世间。复次。仙
尼。有一师。见现在世真实是我。命终之后亦见是我。如所知说。复次。先尼。有一师
。不见现在世真实是我。亦复不见命终之后真实是我
仙尼。...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14 ☆─────────────────────────────────────☆
Psoliton (Psoliton) 于 (Mon Aug 8 08:57:17 2011, 美东) 提到:
在这个版看了很久的贴,学了不少。最近读杂阿含,感觉这段讲的比较透。请师兄们指
教。
(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世尊。先一日时
。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
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
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绕。其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
。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毗罗胝子.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
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绕。亦如前者。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
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
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等为三。有一师
。见现...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15 杂阿含105经就是明确反对离开五蕴有如来。如来藏就包括在本经所破斥的第二种「彼
第二师见今世后世真实是我,如所知说者,则是常见。」
反对「离蕴计我」的阿含经文很多,连大乘龙树的中论、月称的<入中论>都还用如本
经的「二十种观如来」不可得。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105.htm
杂阿含105经[正闻本173经/佛光本107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
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
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
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闍那毘罗胝子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遶,亦
如前者。
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
∶「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329 | 16
这就是你的知见错误的根本原因。非得认为必须有个什么东西在轮回,这就是导致你所
有知见错误的根本。说你错,不是想批判你,真的是想把你往正道上引,听不进去也是
没有办法了。
只要你认为有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在轮回,即认为有个轮回的主体,不管这主体是变还是
不变,都会导致你有我执,或者说因为你有我执才会有这种知见。比如说,我们都知道
我们人的身体从出生到死亡,时时刻刻都在变化,1岁的时候和20岁肯定不一样,到了
60岁又不一样。我们接受这种变化,但是我们还是有我执,认为1岁的时候的那个“我
”和20岁的“我”以及到60岁的“我”是同一个“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我们根深
蒂固地认为有个主体在那里。所以只要你认为有个东西在轮回,你必然认为这是属于我
的,我要做功德,在这个东西上积累功德,然后这个东西可以轮回到好一点。这全部都
是我执。你思考修行解脱死后是什么状态,这又是变相的我执,你认为,“我”一定要
以某个状态(或者说“相”)“存在”,不然就会恐慌,害怕。害怕寂灭。你如果一定
要问是个什么状态,舍利弗尊者说过,一切“有”的寂灭,一切五蕴的灭尽就是解脱后
的状态。这个状态并不一定非要死后才有。解...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329 | 17 明白你的问题了,不断灭就一定还要剩个什么。五蕴灭尽后,就是苦的灭尽,如果一定
要问还剩个什么,那就是寂静、清凉!
看来你还没明白“断灭论”到底是什么意思,所以认为不断灭就一定要剩个什么。摘录
杂阿含经第105经来告诉你什么叫断灭论。
~~~~~~~~~~~~~~~~~~~~~~~~~~~~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有外道出家,名仙尼,来诣佛所,恭敬问讯,于一面坐,白佛言:
「世尊!先一日时,若沙门、若婆罗门、若遮罗迦、若出家,集于希有讲堂,如是
义称:『富兰那迦叶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中有极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
命终,悉不记说其所往生处;复有末迦梨瞿舍利子,为大众主,五百弟子前后围遶,其
诸弟子有聪慧者,有钝根者,及其命终,悉不记说所往生处。』如是,先阇那毘罗胝子
、阿耆多翅舍钦婆罗、迦罗拘陀迦栴延、尼揵陀若提子等,各与五百弟子前后围遶,亦
如前者。
沙门瞿昙尔时亦在彼论中言:『沙门瞿昙为大众主,其诸弟子有命终者,即记说言
:「某生彼处,某生此处。」』我先生疑,云何沙门瞿昙得如此法?」
佛告仙尼:
「汝莫生疑!以有惑故,彼则生疑,仙尼!当知有三种师,何...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19049 | 18 颜清紧紧地抱住流火,吻上他的嘴唇。如果命运有错,对幸福的奢求不会有错。如果爱
情有错,心底伤痛的感觉不会有错。在这一刻,她第一次原谅了母亲,第一次原谅了自
己卑微的生命,过去的不必追究,未来的也不必多想,就让生命如同风一样自由自在。
便在此时,石屋的门忽然被推开了。
一大群人站在石屋的门前,惊讶地看着拥抱着的两人。
颜清一下子僵住了,她到底是一个女孩子,赤身** Www.Xsxs520.Com地与一个男人
拥抱接吻,居然暴露在那么多人面前。
她脸一红,披上衣服,夺路而逃,向着石屋外奔去。
流火若无其事的站起身,面前是无双等一群人,他平平淡淡地看了他们一眼,似乎
每个人都等着他给个交待,不过他却不觉得有什么交待的必要。
然而当他的目光落在拓跋绍的身上时,眼神却是一黯。他与无双亲眼看着他死去,
现在他却又出现在他们的面前。
他不由地望向无双,眼中露出一丝询问之色。
然而无双却故意装作没看懂,一双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他被无双的眼睛这样
盯着看,自己忽然觉得有些无所遁形,似乎刚才真地做了什么错事。
他挫败地长叹,终于低... 阅读全帖 |
|
q***1 发帖数: 219 | 19 夜深了。
影雪悄然离开自己的住所。虽然乾闼婆城中的街道如同迷宫一样曲折,但经过这一
段时间,她总算能够了如指掌。
她已经换了一身黑色的衣服,用黑巾蒙住了脸。
这并非是母亲希望她使用的方法,但母亲的方法,她却更不愿意使用。
用女子的身体来勾引男人,虽然这是最有用的伎俩,她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但事
到临头,偏偏又不能真地狠下心来。
也许是因为心里的一点羞耻感吧!如果他不是乾闼婆族的王子,他不曾出现在这里
,可能会容易得多。
她向着神殿行去,动作轻如狸猫,不带一丝声响。乾闼婆宗主就住在神殿之中,只
要杀死他,再杀死水澜,那么就算是报了大仇了。
她的父兄皆死于对乾闼婆族的战争中。自父兄死后,母亲便处心积虑,将她训练成
一个报复的工具。
她虽然觉得很无奈,却又无力反抗母亲。丧夫及丧子之痛使母亲将所有的罪孽都加
于族人的身上。她想,母亲在折磨别人的时候,也同样在折磨着自己。为了这个原因,
她依着母亲的意思,逐渐将自己按母亲的设计,变成一个更加完美的女人。
只为了有朝一日,能够报仇雪恨,令敌人一族也同样感受到失去宗主及王子的痛苦... 阅读全帖 |
|
q***1 发帖数: 219 | 20 含瑞有不祥的预感。
她看见种在影雪庭院中的曼陀罗花凋谢了。
这花是影雪的分身,只要她活着,花就会一直开放,无论四季寒暑。可是这一天,
当她偶然走到影雪的庭院中时,她看见凋零的花瓣。
她的心不由地一紧,难道影雪出了什么事情?
她一直是一个乖巧的女孩,也有极好的潜质,若是好好修炼,她的灵力必然会超过
以往的历代摩呼罗迦宗主。但她却完全没有这样的机会。
从十岁那一年起,她便开始把她当成一个刺客来训练。她并不真地相信族中的那些
女子,她们或者太单纯,或者灵力不够,或者心思动荡。历年被送去的贡女果然没有一
个能够成事的,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影雪的身上。
偶然的时候,她也会想,这样做是否对影雪太过于残忍。然而过度的仇恨却蒙蔽了
她的心,只要一想到早逝的丈夫和儿子,她就无法进餐,无法安眠。她总是在梦中醒来
,看见丈夫和儿子满身鲜血地叫着她。
这样的夜晚,她就会咬牙切齿地怀想着自己的仇人,想象着如何将他们碎尸万断,
才能解除自己的仇恨。在仇恨中的人,通常最先伤害的总是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她知
道每个族人都无奈地分担着她的仇恨,尤其是她的女儿,但她就...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21 七年之后,天臂城的王宫。
摩登伽女披上一件新的绿色丝裙,她挑剔地看着镜中自己美若仙子的倒影。她年满
十七岁了,是一个美丽非凡的姑娘,人人都说她的美丽甚至超过了天臂城著名的美女耶
输陀罗。那是她的长姐,数年前嫁给迦毗罗卫国出生之时便脚踏莲花,周行七岁,一手
指天一手指地的王子悉达。
据说王子悉达必会成为世间的圣主。
与耶输陀罗相比,摩登伽女的性情显得过于激烈,她是一个对爱与恨都十分执着的
女孩,不似她的长姐那般平淡出尘。
因为喜穿绿衣的原因,人们在提到她时经常会用那个绿衣服的姑娘来代替她的名字
。天臂城中谁都知道,绿色的衣裙是城中妇女们的禁忌,除了摩登伽女公主以外,其他
的女子都主动或者被动地避免穿戴绿色的衣裙。
然而摩登伽女并非真地如此喜爱绿色,事实上,许多年来一直穿绿色的衣服已经让
她感觉十分厌恶。然而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她却仍然坚持着穿绿衣的习惯。
她的衣柜之中,全部是清一色的绿色衣裙,她脚上来自东方的丝履也同样是绿色的
,她发髻上系着绿色的丝带,她感觉到自己就象是一个被绿色包裹着的菜虫。
人人都夸讲她身穿绿色时所具有的空...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22 提婆达多看见雪山之顶的曼陀罗花凋谢了。
他每年都翻过雪山,只为了看一看山顶那四季开放着的曼陀罗花。
他知那花并不是真地存在在那里,不过是某一处花朵的倒影罢了。这便如同是一个
奇异的海市,山顶四季长存的雪光,将花的倒影折射到那里,那花便仿佛是真实地存在
于那里一般。连香气都隐约可闻。
他并不曾奢望会再见到那个名叫影雪的女孩,就算见到,或者也不再能够相认。但
自从七年前的邂逅之后,他便疯狂地爱上身穿绿衣的女孩。他的这种奇异嗜好,不仅摩
登伽女知道,连他神秘莫测的长兄悉达亦是知晓。
但他对于此事却不置可否,他一直认为提婆达多如同他一般,身具宗教领袖的气质
,不该将感情浪费在无谓的情爱上面。
许多年来,悉达都是以一种奇异的状态存在于迦毗罗卫国的王宫之中。
他如同一个常人一般结婚生子,饮食起居,处理政事,但提婆达多却知道国人所见
到的悉达王子不过是他的肉身罢了。
他的元神早已经游离在身体之外,四处寻访人间至道。而护送他的元神出游的则是
悉达王子五个忠心不贰的仆人陈?如等。
他亦是身具慧根之人,也如同悉达那般对于人间疾苦充满怜悯与感伤...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392 | 23 璎珞与流火才到达修罗火山,就被修罗族人团团围住。
似乎是上一次经过璎珞一闹,修罗火山的守卫要比以前森严得多了。
璎珞连忙施了一礼道:“上一次是我冒昧,擅闯修罗禁地,这一次前来,是特地来
陪罪的。”
为首的红衣少年,便是看守火中红莲之人,他伸手道:“红莲在哪里?”
璎珞将红莲交到少年手中,“冒犯神使,还请恕罪。”
那少年道:“你即是那迦族圣女,应知圣物对于修罗族的意义,你这样取走,分明
是讥我修罗族无人。”
璎珞道:“我愿意亲自向尊主请罪,请代为引见。”
少年道:“你已经是我修罗族的敌人,不仅少主不会见你,今天你们也休想离开这
里。”
流火皱眉道:“璎珞这样做,全是因为我的原因,若是你们的尊主要怪罪,就怪罪
我好了,与璎珞无关。”
那少年道:“好大胆的妖怪,居然敢闯到修罗圣地来,看来真是欺我族中无人。”
流火双眉微轩:“我虽然是妖怪,但此次前来,只是为了将火中红莲送回。阿修罗
族虽然是战神一族,我也未必就怕了你们。只望你们不要牵怒于那迦族,我知道璎珞不
想看见那迦与阿修罗族交恶。”
少年冷笑道:“是那...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392 | 24 月华大盛的那一天夜里,破邪亦看见了明亮的月光。
他也不知自己昏迷了多久,醒来时,仍然见到繁星满天。他静静地躺着,努力地回
忆着昏迷以前做过的事情。
他逐渐想起那把剑,想起那如同妖魔一样的力量。
他不由轻轻地叹了口气,想起了一切,便想到了流火,为何总是要输给他?
他只觉得身心俱疲,这场耗日长久的争斗使他自一个人人羡慕的夜叉族少主变成了
一个以食用妖怪的内丹来维持生命与灵力的怪物。
他看着天空中的繁星,如此明亮的群星之下,演绎着不同的故事,人们有悲有喜,
吉凶难定,按照自己既定的宿命努力地走下去。可是他的宿命又在何方呢?
他闭上双眼,很累,一百年来苦苦地生存下来,只因为不甘心,不甘心就这样败在
流火的手中,不甘心上天不公的对待。为了这不甘,用尽一切的心机,搜寻天下的名剑
,希望有一日,终于可以在转世的璎珞面前,真正的击败流火。
虽然,终于找到了天下第一的名剑,结果,却还是败在他的手中。
很累,累得不想再睁开眼睛,也许便这样睡下去,永远不必再面对如此黯淡的人生。
然而却有人不想让他便这样睡下去。一个人重重地踢了他一脚。
...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25 “紫羽!紫羽!”破邪柔声叫着紫羽的名字。
紫羽茫然地看着抱着自己的男人,是自己经过百年寻找,才总算找到的爱人。她知
道她就要离开他了,她裂开嘴,算是在微笑,可是鲜血却从口中溢了出来。
“破邪!破邪!”她似乎正在恢复力气,叫他的声音也连贯了。
“别怕,我就在你的身边。”
“我要死了!”
“不会的,你不会死,你已经是半魔半神,没有那么容易死的。”
紫羽笑笑,她知道破邪是在安慰她,她想其实她也并不是那么怕死的,只是她死了
以后,破邪又会孤单一人。“你会活下去吗?会吗?”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急切。
破邪沉默,半晌他才问:“你想让我活下去吗?”
紫羽摇了摇头,“不是!”
破邪有些错愕,他以为紫羽会勉励他活下去。
“一个人活着,太悲伤了!”紫羽不再流泪,她想她一个人活了一百年,一个人活
着,真地很悲伤。她是实可破邪比她早死,那么忍受孤独和悲伤的人就是她。悲伤地一
个人活下去,是比什么都要可怕的事情。
“我知道如果你活下去,你就会想办法报仇,可是他太可怕了,我所见到的半神之
中,他是最不可捉摸的一个。如果你报仇,你...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292 | 26 四、结集三藏
(一)为正法久住
佛陀作为佛法的创觉者、觉行圆满的大智者,而成为僧团的当然领导者,引领具
足善根的众生走向解脱的彼岸。但色身无常,佛陀年届八十,也垂垂老矣。而佛陀千劫
难遇,他的涅槃,对无明众生来说,将是怎样沉痛的一件事!诸佛之法虽然是法尔常住
的,但五浊恶世中众生的业力也不可思议,“有五因缘能令如来正法沉没”:当“相似
像法”出现于世间,诸比丘于佛、于法、于律、于随顺教、于诸梵行、于佛所称叹的,
不敬不重,不下意供养而依止住,佛法渐没。因此恶众生出现于世:非法言法,法言非
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乃至欲行诸恶,乐行诸恶,成就诸恶。[49]做为一个真正的
佛子,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人痛心疾首的呢?
但就是在佛陀涅槃之时,出现了这样的苗头。如经中说:
时,彼众中有释种子,字拔难陀,止诸比丘言:“汝等勿忧,世尊灭度,我得自在
。彼者常言,当应行是,不应行是。自今已后,随我所为。”迦叶闻已,怅然不悦。[
50]
这位闻佛涅槃觉得庆幸的释种比丘,《四分律》与《五分律》中也说是拔(跋)难陀
,《摩诃僧祗律》中说是摩诃罗,《善见律毗婆沙》中说是须跋陀罗摩诃罗,《十诵律
》则说是一个“顽愚...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27 济群法师问:
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密宗部
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而普通民众基于对西藏这块神秘土地的
向往,对密宗非常崇拜,只要是藏地来的任何一位喇嘛,他们都会当作佛菩萨那样去崇
拜。事实上,我对这两种态度都不以为然。我想请教堪布的是,藏传佛教是否像学术界
所说的那样,包含着许多印度教和苯教的思想?或者说,藏传佛教就是纯正的佛教?它
的一切法门,一切教义都源于佛陀和历代祖师大德的传承,根本就不包含任何另外的思
想?
索达吉堪布答:
众所周知,要了解密法、评价密法就必须真正地走入密法。如果连密宗任何一
个教派的教义都没有完整、系统地学过,同时也没有得到过任何一个教派的清净传承,
更没有在密法理论的引导下,在一位具德上师的指导下进行过实修,那么在这种前提下
再去探讨甚或质疑密法,与在空中楼阁之上指手画脚又有何不同?比如说如果有人要研
究汉地佛法的基本特征,但他本人对汉语却一窍不通,又从没有实地接触过汉地的佛教
界人士,更没有深入显宗的诸多法门中去亲身修学一番;此时仅仅根据一些书面材料或
所谓的考据学原理,再...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28 阿弥陀佛!
“藏地的出家人没有不发菩提心的。汉地也是大乘佛法盛行的地方,汉地的出家人在受
戒时,同时要受别解脱戒和菩萨戒。因此现在所见的出家人都可以说是菩萨,大家应该
对他们观清净心。如果对任何出家人都不指责、不诽谤,不仅可以避免诽谤菩萨的罪业
,也可以逐渐圆满一切功德。”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一些疯疯癫癫或者行为不如法的人,这些人当中很可能有诸佛
菩萨的化身,所以观清净心非常重要。修行好的人对一切众生都能观清净心。在藏地,
由于很多高僧大德经常向信众宣讲《极乐愿文大疏》,所以很多藏族老人都会观清净心
,当听到有人说过失时,这些老人都会劝诫:“不要说,不要说,谁都不知道菩萨在哪
里,嗡嘛呢叭美吽,嗡嘛呢叭美吽……””
“求菩萨道的人应该对一切众生平等视之,如果有人求菩萨道,文殊菩萨经常会现身试
探他们。””
“观清净心有不同的层次,高的如禅宗所说的万法是本来清净、一尘不染的觉悟境界。
以前洪寿禅师听到薪柴落地而有省悟 ,当时说偈曰:“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
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圆悟克勤禅师在《碧岩录》中也说:“一尘举大地收,一花
开世界起。”这种层次的观清净心对没有大彻大悟、...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29 幽姬努力活着,她现在还不能死,因为她还不知道摩合罗是否已经被收藏到一个真正的
秘密所在,而且她还要见流火最后一面。
她每天从早到晚地看着窗外,等待着传讯的宫人。她看到皇宫之内的斗争,看到南
风终于控制了大局。她知道只要有南风活着的一天,就可以保住九龙鼎不失。
她虽然感觉到南风的手段毒辣,以她妖怪的本性来看,她觉得这根本无关紧要,为
达到目的,人们本来就是不择手段的。她不知这个人间将会何去何从,她只望能尽自己
的全力保住摩合罗,那是她对啖鬼许下的承诺。
终于,传递消息的宫人带来一把青色的宝剑,剑为莫邪,据说本是张华的好友雷焕
的宝物,现在这剑却成了找到摩合罗的关键。
摩合罗被藏在一个叫做延平津的地方,只有干将莫邪两把剑齐集,才能找到摩合罗
的所在。干将剑仍然留在张华府中,而干将和莫邪的秘密也只有张华、南风、幽姬和传
信之人知道罢了。
幽姬得到了这个消息,终于真正地放下了心。她想,她也该回到北方去了。
临去之日,已经成为皇后的南风为她饯行,以往的十年,她来便来了,去便去了,
从未曾有过接风饯行这样的仪式,但南风也知道她这一走,便再也不会回来。... 阅读全帖 |
|
i***r 发帖数: 292 | 30 五、呵责是爱护
大迦叶尊者修行严谨,对己对人都严格要求。他若是看到僧侣有不如法的言行,通
常会向佛陀举罪。但他对当事人少有呵斥,甚至对自己屡屡兴谤、中伤的偷罗难陀比丘
尼,最多也只是说“恶女,我不责汝,我责阿难”。[84]而唯独对阿难,动辄声色俱厉
地呵责,甚至毫不留情。虽然如此,我们从经律的记载中,却能看出大迦叶并不是与阿
难过不去,故意找茬,其实每一次都有因有缘,有错才呵责。
如大迦叶目睹阿难与目揵连两人的弟子“共诤多闻”、以分胜负后,便向佛陀揭
举,由于阿难在一旁护短,大迦叶当着佛陀面呵斥他:“汝且默然,莫令我于僧中问汝
事”。[85]佛陀在世时,阿难同众多比丘在摩竭提“人间游行”时,他所带的六十名年
少弟子,竟然都要舍戒还俗。大迦叶知道了,就呵责他“年少不知足”,[86]而此时的
阿难已过中年,头上都出现白发了。在佛陀涅槃后不久,同样的事又发生了。阿难带着
一群年少比丘“人间游行”至南天竺时,有三十个弟子舍戒还俗。这一次大迦竟呵责阿
难是“童子”,“不知筹量”。[87]又在结集三藏时,大迦叶因为阿难尚在学地,毫不
留情地将他赶出去,甚至骂他“疥瘙野干”,如经:
有比丘言:“诸长...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1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2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
|
i*******e 发帖数: 50 | 33 大乘是佛说 - 经论中的论证
一、大乘是佛说
《成唯识论》中,圣慈氏以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一、先不记故。若大乘经。佛灭度后有余为坏正法故说。何故世尊非如当起诸可怖事先
预记别。
二、本俱行故。大小乘教本来俱行。宁知大乘独非佛说。
三、非余境故。大乘所说广大甚深。非外道等思量境界。彼经论中曾所未说。设为彼说
亦不信受。故大乘经非非佛说。
四、应极成故。若谓大乘是余佛说。非今佛语。则大乘教是佛所说。其理极成。
五、有无有故。若有大乘。即应信此诸大乘教是佛所说。离此大乘不可得故。若无大乘
。声闻乘教亦应非有。以离大乘决定无有得成佛义。谁出于世说声闻乘。故声闻乘是佛
所说。非大乘教不应正理。
六、能对治故。依大乘经勤修行者皆能引得无分别智。能正对治一切烦恼。故应信此是
佛所说。
七、义异文故。大乘所说意趣甚深。不可随文而取其义便生诽谤谓非佛语。是故大乘真
是佛说。
二、小乘经典,也承认大乘是佛说
《大正藏》第02册No. 0125增壹阿含经
契经一藏律二藏, 阿毗昙经为三藏;
方等大乘义玄邃, 及诸契经为杂藏。
安处佛语终不异, 因缘本末皆随顺;
弥勒诸天皆称善, 释迦文经得久存。
弥... 阅读全帖 |
|
q***1 发帖数: 219 | 34 累代的仇恨,就这样被解开了吗?
影雪仍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只是因那和尚的三言两语,再加上一点点障眼法的法
术,居然就说服了一直如此痛恨乾闼婆族的母亲。
自那日起,影雪的生活忽然不同了。她无需再进行坐立行走的训练,无需再费尽心
机地痛恨一些人,无需做任何事,连严厉的母亲也变得平和了许多。
她却觉得不习惯起来,以往生命中的目标一下子失去了,似乎就只剩下了无法承受
的轻。生命变得很轻,心情变得很轻,似乎连身体也变得轻飘飘起来。
她努力地忽视心底的那一点点思念,并不曾真地有思念吧!跟他,不过才见过几面
而已。越是忽略,心就越轻起来,似乎每天都浮在半空之中,没有一个着落。
这感觉并不让人觉得舒服,其实是很难过的,好似身子也浮在半空之中,没个着落
,难过得让人艰于呼吸,甚至想要呕吐。
母亲不再过问她的行踪,她可以自由地出入摩呼罗迦故地。每个族人也变得轻松得
多了,笑容也多起来。这样多好,每个人都解开了身上的枷锁,可以轻松愉快地过属于
自己的日子。只有她,因无所事事而迷茫,因迷茫而更加无所事事。
她可以公开地用粘土捏小泥人,有时会有一些孩子围在...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64 | 35 舍利弗是佛陀的首座弟子,佛陀最信任的就是他,当罗侯罗年幼的时候,佛陀曾叫
罗侯罗拜他为师,跟他受沙弥戒;祇园精舍建立时,奉佛陀的慈命前去督促工程的也是
舍利弗。在北方的舍卫城,佛陀的法驾尚未到达,他就能先把外道慑伏,著令他们等候
皈依佛陀。
说起舍利弗的智慧,据传当他母亲怀妊的时候,忽然就变得智慧过人,在当时婆
罗门教中最负盛名的雄辩家就是舍利弗的母舅拘絺罗(长爪梵志),在辩论时他都辩不
过舍利弗的母亲。舍利弗在没有出世以前,他的母舅和母亲就觉察到他将来一定不是一
个寻常的人物。
后来长爪梵志皈依佛陀,就是因为他知道他的外甥,如果不是遇到大觉完人,他
不会拜他为师,就因为他能信任舍利弗这一点,所以他才勇敢的舍去迷妄,皈投到佛陀
的座下。
舍利弗的智慧虽然超群,但他对于佛陀,却是百依百顺,从来没有对佛陀的教示
,生过反感。
有一次舍利弗带领沙弥的罗侯罗从外面托钵乞食回来,佛陀见到罗侯罗的面色很
不好看,知道他心中一定有不平之气,佛陀叫他到身旁,问他有什么事感到不能满足。
少年的罗侯罗,低着头含羞的告诉佛陀说道:
“佛陀!上座和中座比丘,到外面托钵乞食,信众们都布施上等的美味,我们初
进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36 (取自杂阿含经第106经)
有一次,在阿㝹罗度比丘的住所里,来了一大群外道出家的比丘。他们相互寒暄
问候已毕,外道比丘就很客气地问阿㝹罗度,“我们有一些问题想问你,不知道
你有没有空,给我们解释呢?”
阿㝹罗度爽快地答道:“有什么问题随便问,如果我知道的,就会尽力回答。”
这时,那些外道比丘就开始问了,“尊者,你说如来死了以后,还有如来吗?”
阿㝹罗度说,“我听世尊说的,这个问题是无记,没有答案的。”
外道比丘又接着问,“那如来死了以后,就没有如来了吗?”
阿㝹罗度说,“我听世尊说的,这个问题也是无记。”
外道比丘又问,“到底如来死了以后,是有还是没有,或是即非有也非无呢?”
阿㝹罗度说,“我听世尊说的,这个问题还是无记。”
众外道还是不甘心,追问说,“为什么会这样呢?尊者。说如来死后有,是无记;说如
来死后没有也是无记;说如来死后,即非有也非无,还是无记。那么,尊者,佛陀是不
知道,没有见地吗?”
阿㝹罗度说,“不是的,世尊不是不知道,不是没有见地。”
众外道听到此处,都不高心了,开始言...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37 阿含经里没有提到阿㝹罗度后来怎样了,应该是没有得法眼净。阿㝹罗度
开始时对佛法所说不确定,不知道该怎样回答那些问题。暂时回答了,也不知道对错,
需要向世尊求证。从南传相应部里的说法,应该是阿㝹罗度出家不久,对佛法了
解不深。即使后来听到世尊所说法,也是依葫芦画瓢,目的是为了日后遇到同样的问题
知道如何作答。得法眼净是初果,需断身见结、戒取结和疑结。我觉得阿㝹罗度
的疑结还没有断。
而焰摩迦原来已经知道佛法所说,并有自己的知见,虽然对一个关键的地方理解有误,
但一经舍利弗提点,马上就醒悟了。可见焰摩迦的智慧应该是比较高的。从他听舍利弗
的下一个故事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这点。
以上这些也算不上什么原因,只是不同人本来就不一样吧。 |
|
w****j 发帖数: 5581 | 38 《寒柳堂集》页一七六至一八一
陈寅恪
陈承祚著三国志,下笔谨严。裴世期为之注,颇采小说故事以补之,转失原书去取之意
,后人多议之者。实则三国志本文往往有佛教故事,杂糅附益於其间,特迹象隐晦,不
易发觉其为外国输入者耳。今略举数事以证明之,或亦审查古代史料真伪者之一助也。
魏志贰拾邓哀王冲传云:
邓哀王冲字仓舒。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
,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
,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叶水心适习学记言贰柒论此事曰:
仓舒童孺,而有仁人之心,并舟称象,为世开智物理,盖天禀也。
是直信以为事实。何义门黄焯以仓舒死於建安十三年前,知其事为妄饰,而疑置水刻舟
,算术中或本有此法。邵二云晋涵据吴曾能改斋漫录引符子所载燕昭王命水官浮大豕而
量之,谓其事已在前。(见梁章钜三国志旁证壹肆。)然皆未得其出处也。考北魏吉迦
夜共昙曜译杂宝藏经壹弃老国缘云:
天神又问,此大白象有几斤?而群臣共议,无能知者。亦募国内,复不能知。大臣问父
,父言,置象船上,著大池中,画水齐船,深浅几许,即以此船量石著...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39
阿㝹罗度 应该算”开法眼”
也就是对佛陀说的正法理解了 (具有基本正见)
-- 由对五蕴的无常、无我,及缘起法,继而了解四圣谛。
现代也许很多人未必是这个角度理解佛法,
仔细看佛陀说的五蕴、无常、无我、缘起法、四圣谛(集灭等)互相的关系
已经看了几百次的对话,很简单的对话,
再看ㄧ次,对我都有收获,都是警惕,常常惊觉自己对四圣谛还是太轻忽。
现代人修行佛法,很少谈五蕴、集灭,
对缘起法、四圣谛、八正道,只是口头提提,常常在修行上是晾在一边。
得法眼净者,方向很正确(正见、正思维) + 修行内观功力很深(正念),
-- 亲见缘起,亲见集灭,对四圣谛净信不疑。
具备基础佛法上的禅定(正定),e.g.空三昧。
炎摩迦比丘应该是努力修行的比丘,但少了正见,当然也就缺少正思维,
于是胡思乱想
舍利弗一提,将方向导正,对准涅盘(正见的”正”)
炎摩迦比丘对应修行,当下八正道贯通,得正定
我个人猜测,炎摩迦比丘可能是由外道转而修习佛法,所以有一些外道禅定基础,
但缺少正见。
这一类比丘在当时很多,五比丘、舍利弗、大目健连等都是这类比丘
常常佛陀一提佛法上的正见,很快就导通。
阿...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0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1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79382
《净治明相》导论
谈锡永 造
顶礼两代摧魔法王众生依怙主
顶礼三种传承上师持明教法尊
顶礼文殊师利语金刚般若导师
顶礼本净虚空如来藏三身佛陀
一 本来面目与明相——释论名
本论具名《现证自性大圆满本来面目教授·无修佛道》,简称《净治明相》(Nang
Jang)。
“大圆满”道法,即以直指本来面目为建立见地的手段,此同于由菩提达摩大师传
入汉土的教法。关于这点,目前已成不争之论,过去有学者扬禅辟密,实乃由于资料不
足,且有门户成见之故,因而便欠客观。
汉土近期著作,有蓝吉富居士《坛经的修证理论与藏密的大圆满法门》一文(收《
中国佛教泛论》文集),较能道出真相。虽然他所引用的资料与及结论,尚多可补充之
处,但亦可见汉土学者对藏密大圆满的看法,跟六七十年代已有显著的不同。
外人著述,则有 Jeffrey Broughton 的 Early Chan Schools in Tibet(《西藏早
期禅宗》)一文,据敦煌文献,论述西藏于早期曾接受汉土的禅宗思想。此文对禅与大
圆满同源的... 阅读全帖 |
|
q***1 发帖数: 219 | 42 心里忽然生起了一丝淡然的哀伤,好熟悉的感觉,哀伤得让人厌倦。厌倦与生俱来便不
得不承担的责任,厌倦这五浊恶世,厌倦没完没了的人生,厌倦活。
自从遇到流火后,厌倦的感觉消失了许多,但这一刻,忽然如此强烈地涌上心头。
门内很黑,也不知黑暗之中有什么。却并不觉得恐惧,因为这种熟悉的感觉,一直
藏在记忆的深处。
你来了吗?
你来了吗?
你来了吗?
有人在等她吗?好象已经等了很久了,只为等她的到来。
“扑”地一声轻响,四壁上的油灯一齐亮了起来,忽然而来的光明使无双不由地闭
上眼睛。
过了片刻,她才慢慢地睁开眼睛。
一间很大的石室,没有什么特别,只除了石室中间的那个人。
璎……珞……
无双一时之间,失去了行动的能力,呆呆地注视着石室正中的那个身着白衣的女子。
璎珞!
她盘膝趺坐,双手一上一下环抱于胸前,手间是一个小小的泥偶悬空而立,泥偶上
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光。
死了一百年了吗?为什么身体还在这里?
她虽然双目闭着,但看起来就象是睡着了一样,脸上也似乎还有神光流动。
璎...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3 犹如坚固岩,不为风所摇,
毁谤与赞美,智者不为动。
——《法句经》
为了人类的福祉,佛陀忘我地行化各地,没有贫富贵贱之分,他的信徒遍布社会
的最高层和最低层。人们对他的爱是自发的,对他的尊敬是深厚的。国王和贵族、富人
和穷人、虔诚的民众或淫女,各阶层的善男信女,争先恐后地为他服务,从而使他崇高
的使命得以成功。富者为他慷慨出钱,建筑环境宜人的寺院,信仰虔诚的贫穷者,以谦
卑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虔敬。而他却圆融平等地接受富人和穷人的供养,没有任何偏心或
偏见。不过,他对穷人或低下种姓之人施与了更多的悲悯。如同蜜蜂在百花丛中采蜜而
无损于任何花朵,他生活在信徒和支持者中,不给任何人带来一点一滴的不方便。各种
各样的供养纷纷向他飞来,而他却彻底无染无著地接受一切。
虽然他为人类服务的动机是绝对的纯洁,彻底的无我,但是在宣说和传播教法中
,佛陀不得不与强大的反对者作斗争。他受到刻薄地批评,公然的侮辱,以及无情的人
身攻击。这是其他宗教领袖从来没有经历过的。他的主要反对者就是外道之师及其追随
者。而他们的传统教法和盲目的祭祀仪式受到佛陀的公正抨击。就个人而言,他最大的
敌人就是他的姻弟和早期弟子提婆... 阅读全帖 |
|
v****i 发帖数: 779 | 44 佛教经典中真正的“法轮”是怎样的?
法轮,是佛教用语。
在佛教经典中,“法”是梵文dharma的意译,音译为达摩。原指“护持人间行为的
规范”,又指价值、真理、规则、品德、属性、存在,为通于一切之语。在佛教密宗,
“轮”是“圆轮具足”的略称,梵文mandala的意译,音译为曼陀罗,指本质、精髓。
由此可见,从语源上分析,佛典中的“法”、“轮”二字意为真理、精髓。它们是“形
而上”的本源之道,而不是“形而下”的器用之术。
在佛典中,法轮是佛法的别称。佛教认为释迦牟尼的教法能息灭烦恼,摧伏怨敌,
犹如转轮王转动轮宝(战车的神化)摧破山岳一样,并认为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辗
转相传,犹如坐轮,所以称为法轮。
“转轮圣王手持宝轮,空中无碍;佛转法轮,一切世间天及人中无碍无遮”(《大
智度论》卷二十五)。据《四十二章经》记载,释迦牟尼“于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
度憍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
法轮是梵文dharma-cakra的意译,指佛教的真理之轮。法轮又称梵轮,梵是清净之
意。佛法是清净法,所以称为梵轮。“佛转法轮,或名法轮,或名梵轮”(《智度论》
卷八)。在佛教理论中,佛之说法即法轮转起,可使...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5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392 | 46 夜叉族人终于探听到了岑昏的行踪,据说他躲在健康城外的山上。那一天在场的宫人说
,他虽然杀死了颜俊,但似乎自己也受了重伤,带着玉玺逃走了。
啖鬼便命人通知提婆族人,请他们协助他一起夺回岑昏拿走的玉玺。
送信的人不日回来了,回报说岑昏本是提婆族少主凌日的弟弟,一直对于凌日承继
族长的事情心怀不满,想不到居然做出这样的事情。并说会与啖鬼在健康会合。
啖鬼听到回报,心中却颇为疑惑。
此时捷疾已经有了几个月的身孕,她向来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女人,虽然知道啖鬼从
未真心喜欢过她,但自她出生起,她的一生便已经定下来,那就是成为啖鬼的妻子。她
不似啖鬼有那么多的想法,啖鬼真地回来与她成亲,她已经觉得很意外,对于别的事情
,当然一概不愿追究。
她深心里很在意那个使啖鬼离开的女人,她看到啖鬼看那个女人的眼神,他从未用
同样的神态看过她。
然而她简单而善良,既然大家都不再提起,她便也当做不曾有过这件事情。
啖鬼临行之前,她也并不真地感觉到担心,她单纯地相信提婆族的许诺,若是提婆
族的少主也一同前往,她就相信不会出现什么意外。
然而啖鬼却叮嘱她说,若...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7 乌巴庆
毗婆舍那的最初目标是启发自身内的「活化无常」
──完全经验到真正无常,
即身心连续体很快融化,
像「掉落在湖面的雨水」,
在那时,心灵产生净化力──
或感受内在自我的无常,
最终希望能达到内、外宁静和平衡的状态,
个人全神贯注于身内无常时,
即可达成此一目标。
根据字典上意义,佛教不是个宗教,因为它不像其它所有宗教,有一中心的上帝。严格
说来,佛教是
结合身体和心灵道德规范的一套哲学体系。它的目的在于灭绝痛苦和死亡。
佛陀第一次说法的四圣谛,奠定本哲学体系。事实上,前三个圣谛阐明佛陀的哲学,而
第四个圣谛(八
正道,是道德兼哲学的一套规范)则作为达成目的的方法。这第一次说法,系对憍陈如
(Ko&n&da^n^na)
领导的五苦行者,他们是佛陀早期求道的同修。憍陈如是佛陀第一个完全证悟的弟子。
现在我们谈到四圣谛,它们是:
一、苦谛
二、集谛:苦之生起或苦之根源
三、灭谛:苦之止息
四、道谛:导致苦之止息的途径
要完全了解佛陀哲学的基本概念,需要明白苦谛。为了说明苦谛,佛陀从两个不同的角
度来探讨这问
题。
首先,利用推论过程。佛陀让弟子了解,人生是苦难,人生是痛苦的,生是痛苦,...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48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著
前言
怀疑把我们引向真理
不知佛法无权反对
佛教科学的奥秘
佛教是整个人类的宗教
只有佛法才能满足众生的心愿
信佛不是迷信
佛教徒特别需要学习佛法
铁证般的历史事实
佛教真实不虚
神话还是奥妙
超越您的经验
辩证唯物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
佛教是人类最高文化的产物
维护信教自由
以广阔的心胸来拥抱世界
人死并非如灯灭
鬼神等生命的存在
克隆绵羊与生命的产生
前生与后世
转世灵童
奇异的业力
因果规律
可怜可叹的愚痴众生
科学的谬误与无知
生物进化论与生命流转
世界上最大的谜是什么
佛陀为什么不广宣说科学的内容
科学并未给人类带来真正的幸福
当今世界急需佛法的拯救
使人类向善、使世界更加光明
睁开眼睛看世界
伏藏品之谜
授记与预言、预测
地球与四洲
微尘数佛刹世界与宇宙
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
人应有高尚的道德理想
学佛是对自身有利的事情
帝王将相亦学佛
佛法是座宝山
怎样学佛
气功人士理所当然应学佛
出家人对社会的贡献
历代帝王也恭敬出家人
出家以报父母恩
追随先贤的足迹
即生成就的简单法门
结尾
前言
各位朋友,您好!
我很高兴大家能超越时空,共同地在这佛教与科学接... 阅读全帖 |
|
q****u 发帖数: 1421 | 49 卷十
阿难。彼善男子。修三摩提。想阴尽者。是人平常梦想销灭。寤寐恒一。觉明虚静。
犹如晴空。无复粗重前尘影事。观诸世间大地河山。如镜鉴明。来无所粘。过无踪迹
。虚受照应。了罔陈习。惟一精真。生灭根元。从此披露。见诸十方十二众生。毕殚
其类。虽未通其各命由绪。见同生基。犹如野马。熠熠清扰。为浮根尘。究竟枢穴。
此则名为。行阴区宇。若此清扰熠熠元性。性入元澄。一澄元习。如波澜灭。化为澄
水。名行阴尽。是人则能超众生浊。观其所由。幽隐妄想以为其本。
阿难。当知是得正知奢摩他中。诸善男子。凝明正心。十类天魔。不得其便。方得精
研。穷生类本。于本类中生元露者。观彼幽清。圆扰动元。于圆元中。起计度者。是
人坠入二无因论。一者。是人见本无因。何以故。是人既得生机全破。乘于眼根八百
功德。见八万劫所有众生。业流湾环。死此生彼。只见众生轮回其处。八万劫外。冥
无所观。便作是解。此等世间十方众生。八万劫来。无因自有。由此计度。亡正遍知
。堕落外道。惑菩提性。二者。是人见末无因。何以故。是人于生既见其根。知人生
人。悟鸟生鸟。乌从来黑。鹄从来白。人天本竖。畜生本横。白非洗成。黑非染造。
从八万劫。无复改移。... 阅读全帖 |
|
d*****1 发帖数: 228 | 50 幽姬发现,无论何时,只要是南风出现,凌日必然会退避三舍。
她在遥对阳平寝宫的地方找了一个小小的山坡将笑雪的尸体埋入土内,那么笑雪就
算是死去了,也可以一直看着阳平。
她相信,就算是阳平出卖了笑雪,笑雪在死去的瞬间也并不曾恨过阳平。情之为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也便是因为这个缘故,她虽然深知阳平是如何一个卑鄙的女子,但
她却也决定不再为哥哥报仇。
为情而死,在哥哥的心中,也会觉得幸福吧!
但她却因为凌日对贾南风的退让而感觉到忐忑不安,总觉得这里面会有什么隐情。
她想到提婆族的尊者带着摩合罗离开提婆故地,虽然摩诃尊者在死时并没有说明提婆族
中发生什么变故,但她却不能不怀疑凌日。
以凌日这样一个可怕的人,如果族中真地有变故,他没理由查觉不到,除非,所谓
之变故指的便是凌日。
可是他身为提婆族少主,已经是提婆族中最至高无上的人了,难道他还需要背叛族
人吗?如若是背叛族人,他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她很庆幸自己早已经将摩合罗藏在一个隐秘的地方,否则凌日若是知道摩合罗在她
身上,她一定无法保住摩合罗。若是她失去了摩合罗,她真不知道该如何面对啖鬼...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