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 发帖数: 70028 | 1 十七大
“我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
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中央政治局常委在人民大会堂同采访党的十七大的中外记者亲切见面。 胡锦涛逐一介绍了当选的其他8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同志是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大家都比较熟悉了。习近平、李克强是两位比较年轻的同志,他们分别为54岁和52岁。贺国强、周永康同志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大家也都比较了解。” 胡锦涛表示:“在这里,我代表新一届在这里,我代表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成员,衷心感谢全党同志的信任。我们深知肩上的担子重、责任大。我们将紧紧地依靠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认真地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决不辜负全党同志的重托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期望。”
十六大
“我诚心诚意地把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军委主席这个班交给锦涛同志”
在十六大上,除胡锦涛之外,十五届中央政治局常委江泽民、李鹏、朱槠基、李瑞环、尉健行、李岚清全部退出了中央委员会,实现了党中央领导层整体性新老交替。 2004年9月19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经过认真讨论,决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 9...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6566 | 2 邓小平与卓琳相遇相识在延安,他们的恋爱更缺乏浪漫的情调,就像是从事一件严肃的
工作。
1939 年秋,邓小平从太行到延安开会,遇见了正在陕北公学学习的卓琳,很有好
感,便以他特有的方式展开了“攻势”,并取得了成功。
关于他们的婚恋,卓琳回忆说:“邓小平和邓发都是从前方回来的,住在一个窑洞
里头。他那时是一二九师政委,在太行山工作,还没有结婚, 邓发想让他在延安找个
合适的,就把他带到学习班来了。一次我去曾希圣家,曾希圣说有人想和我结婚, 问我
愿不愿意。我表示不愿意, 因为当时我还年轻,还想再工作几年。曾希圣跟我谈了两
次,我都不愿意。”这当然是托词,卓琳在回忆录中写下了她真实的想法:因为当时长
征老干部都是工农干部,我们就怕跟工农干部结婚,怕他们没有知识,说话说不到一块
儿。延安有个笑话:一个工农干部和一个知识分子结婚了,两个人晚上沿着延河看月亮
。女同志说:“哎呀,你看天上的月亮多漂亮呀!”丈夫说:“有什么漂亮的?我看不
出来。”当时我想,我可不能找个工农干部,一定要找个知识分子。
但是邓小平并不灰心。他让人捎话来,问能不能面谈一次。卓琳同意了。
他们一起来到曾希圣家。邓小平对卓琳... 阅读全帖 |
|
t******t 发帖数: 15246 | 3 在经过十年文革的折磨后,中国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那年冬天,在邓小平亲自
过问和布置下,关闭10年之久的高考大门终于重新打开。于是,1977年便成了中国才子
们的狂欢年。
招生改革计划搁浅
1966年,文革爆发。
在那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狂热年代里,高考制度也没能幸免。那一年的6
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发出通知,声称以往的招生考试办法“基本上没有跳出资
产阶级的框框”,必须“彻底改革”。5天后,《人民日报》又发表社论,开始以更激
烈的言辞来抨击高考制度,宣布要将它“扔进垃圾堆里去”。高考终于成了被打倒的对
象,全国高校停止招生。
1972年,招生工作恢复,但这一次只“选拔具有二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优秀工农兵入
学”,取消文化考试,从此,没有任何文化考试的推荐选拔制度开始正式实行,这种制
度招来的工农兵学生,素质普遍不高,有的甚至不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大学教育面临
危机。
1975年1月,文革初被打倒的邓小平恢复工作,出任国务院副总理,开始着手对各
方面的整顿。9月26日,邓与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同志进行了一次谈话,表达了对当时招
生办法的忧虑,他说:“大学究竟起什么作用?培养什么人...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4 邓小平晚年的政治反思
作者:驳领凡
邓小平在1989事件后对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状况进行了反思,在南巡等一系列场合的
谈话中,充分论述了党内资产阶级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性,对毛泽东无产阶级专政下继
续革命理论,提出了认同的观点。
由于文革遭受到了全面的否定,随后社会上即出现自由化思潮,推翻共产党的领导
、推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鼓吹全面西化私有化的言论翻滚。虽然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
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86年又提出来反对自由化,但由于党内的主要领导人不仅
不予执行,而且存有抵触情绪,最终策演变成为了一场政治动乱,致使在短短三年内倒
台了两个党的总书记的历史悲剧。
这些对邓小平产生了强烈的震动,使他的思想产生深刻的变化。他说:“中国要出
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0页《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
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
邓小平的上述论中,虽然没有肯定文革,没有直接引用“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
权派”一词,但我们可以看到两个问题:第一、中国要出问题,这指的是什么问题呢?
这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资本主义复辟的问题。实际上就... 阅读全帖 |
|
C***J 发帖数: 7594 | 5 邓小平作为政治家争议颇大,人所共知,笔者屡次三番批邓,原因之一是不满
邓执国政而怀私利。邓小平作为父亲为五个儿女着想鲜为人知。例如即便是在文革那个
理想主义年代,邓小平为了大女儿邓林的分配问题,为了大儿子邓朴方的治病问题,为
了小女儿邓榕和小儿子邓质方上学的问题,多次给汪东兴写信走后门。至于邓小平为何
写信给汪东兴,是因为1967年5月,汪东兴受毛泽东委托,到中南海邓小平家当面转达
毛主席的三条意见:第一,要忍,不要着急;第二,刘、邓可以分开;第三,如果有事
,可以给毛主席写信。邓小平对汪东兴说:“以前,主席说过,有事找你。”“到江西
以后,是不是可以给你写信?”汪东兴说:“当然可以!”
一、为大女儿工作写信
1970年2月9日,邓小平在给汪东兴的信中写道:
“我的大女儿邓林来信说,他们学校即将分配工作,她已向领导请求改行(即
不做美术方面的事,因她本人搞美术是不行的),要求分配到一个工厂中工作。我们对
她也是这样希望。加之她已有28岁,本身条件差,至今还没有对象,本人一身是病,所
以在农村是很困难的,即使在工厂顶班劳动八小时,也似有困难。如能... 阅读全帖 |
|
w*********c 发帖数: 99 | 6 人民日报社论:邓小平是一切牛鬼蛇神的总司令!
一九七六年四月十八日
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人民大会堂巍然屹立,人民英雄纪念碑顶天立地。举国上下愤
怒批判邓小平妄图颠覆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的罪行。人心、党心、如葵花向阳
,向着毛主席。亿万军民坚持继续革命,反对复辟倒退的革命洪流,势不可当。
毛主席指出:“搞社会主义革命,不知道资产阶级在哪里,就在共产党内,党内走资
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资派还在走。”资产阶级就在共产党内,党内两条路线斗争,
就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两大对抗阶级的生死斗争。
为什么反革命分子把邓小平抬出来,就因为邓小平是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
他是右倾翻案风的总后台,他推行的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集中代表了党内外新老资产
阶级和没有改造好的地、富、反、坏、右的利益。因此,资产阶级和一切阶级敌人都把
复辟的希望寄托在邓小平身上。
回想去年夏季前后,邓小平大刮右倾翻案风时,这些人多么兴高采烈。反击右倾翻
案风的斗争开始,批判了邓小平,这些人又为他鸣冤叫屈,以至公开搞反革命破坏活动
。这就说明,反击右倾翻...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6101 | 7 有人提出质疑,说邓小平讲的不改革开放死路一条,他不同意,因为中华民族没有那么
容易死。
我认为,死路这个词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如果走这条路,那就没命了,比如说,从悬
崖上掉下去摔死了,但还有一条解释就是走不通的路,和死胡同的那个死字是一样的意
思。
我们知道汉语里死胡同的意思,并不是说,一个人进了死胡同,他就死在里面了。死胡
同是这个意思,就是一个人误以为从街道上的一条胡同能够通到另一条街上,但是往胡
同里一钻,钻到后来,发现不通了,这就是死胡同。因此并不等于这个人死了,只不过
是,他想到达通到胡同的另一个出口处,这个目标实现不了。
此外,我提出过,科学是什么?科学就是老鼠钻迷宫,这个定义是由强国论坛的数学网
友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提出,它解释了科学和伪科学的界限。因此,老鼠钻迷宫这个游戏
,就是这边有一个入口,但是有许多分岔点,那边有一个出口,但是,你必须在迷宫中
找到正确的路,才能够到达出口。那些错误的路,是象死胡同那样被堵死的,当然无法
到达出口。
当然啦,如果一个人走到死胡同里,死活不出来,硬要用头去撞死胡同也不出来,他当
然也有可能真的死。
再说邓小平南巡讲话中的“不改革死路一条... 阅读全帖 |
|
x******g 发帖数: 33885 | 8 邓小平在体育战线鼓吹什么?
云 力
《红旗》1976年5期
体育战线的广大干部和群众,坚决拥护党中央的两项英明决议,热烈欢呼粉碎天安
门广场发生的反革命政治逆流的伟大胜利。党中央两项英明决议的发表和对一小撮反革
命分子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大长了无产阶级的志气,大灭了资产阶级的威风更加鼓舞全
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深入开展反击右倾翻案风的伟大斗争,彻底清算邓小平反革命的修
正主义路线的罪行。
党内最大的不肯改悔的走资派邓小平带头刮起的右倾翻案风,在体育界也有表现。
它否定体育战线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获得的胜利成果,歪曲体育工
作的根本方向和任务,妄图把社会主义体育拉上修正主义的邪道,为资产阶级颠覆无产
阶级专政、复辟资本主义服务。
毛主席指出:“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
纲,其余都是目。”毛主席的指示,是对邓小平宣扬的“三项指示为纲”的反动谬论的
尖锐批判。邓小平为了兜售其“三项指示为纲”的修正主义纲领,在体育界,不讲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不讲抓阶级斗争,不讲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而说什么:“友谊第一,比
赛第二’,这就是一个纲”;你们的“工作计划”...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揭秘:邓小平为何两选接班人均告失败(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0 21:00:02 2016, 美东)
胡耀邦和赵紫阳先后登上中共最高权位。(网络图片)
胡耀邦和赵紫阳因先后得到邓小平的重用扶持而登上中共最高权位,却又先后被邓小平
以及其他中共元老废黜。中共党史研究学者高文谦曾在赵紫阳85岁诞辰前夕撰文深入分
析了邓氏改革与胡、赵二人的改革本质上的区别,以及邓最终接连两次废黜自己推举上
位的接班人的根本原因。
2004年赵紫阳85岁周岁诞辰到来之际,中共党史研究学者、自由撰稿人高文谦在《北京
之春》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改革的悲剧领袖赵紫阳》一文指出,邓小平当年主导中国走
向改革开放之路,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是为了维护经过文革浩劫后共产党危机四伏的
统治,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挽救已走入绝境的社会主义的尝试。所以,他一方面大
力推行经济改革,另一方面却迟迟不进行政治改革,实际上“扮演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
双重角色”。
高文谦认为,胡耀...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翻脸不认人!邓小平与汪东兴的两次互动(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4 16:57:00 2016, 美东)
邓小平有一张阴阳脸,失势时服软,得势时强硬。(网络图片)
上:寄人篱下时的邓小平感激汪东兴
邓小平写给汪东兴的信:
东兴同志,好久没写信了。由于主席的关怀和你的帮助,我的两个最小的孩子毛毛和飞
飞上大学的事已经解决了,毛毛进南昌医科大学,飞飞进南昌理工科大学,学无线电专
业,学校选拔通知二十天前就收到了……两个孩子得到这样的照顾,我们只能对主席和
党表示由衷的感激!我们的情形一切照旧,不过我的继母三天后就要去天津帮助我的妹
妹生产和带小孩,她七十几岁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几年来,在我们家里很劳累,所
以我们劝她去天津住一时期。她走后,两个孩子上学了,家里就剩下我和卓琳,照护一
个残废大儿子,因此,我暂不能去工厂劳动,必得在家做事(卓琳身体也不好)。我们想
请一个人做做饭,特别帮助照顾残疾人,已向领导提出。据说找人... 阅读全帖 |
|
y******g 发帖数: 266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ravisBickle (Travi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外国政要眼中的邓小平:吐痰奇准,霸气十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5 11:25:41 2014, 美东)
在中美建交前从一九七四到一九七五年的其中五次中美会谈中,按照美方相当仔细的会
议记录,每次均出席的邓小平总共朝着痰盂吐痰十六次,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会见福特
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一次吐痰最多,总共六次。该五次中美会谈中有关邓吐痰的描述共
有以下八种措词:(一)邓往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into his spittoon.);(二
)邓再次往盂里吐痰(Teng again spits into his spittoon.);(三)邓再次俯身
往痰盂里吐痰(Teng leans down again and spits into the spittoon.);(四)邓
俯身大声往痰盂里吐痰(Teng bends over and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五)邓大声...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2 胡耀邦和赵紫阳先后登上中共最高权位。(网络图片)
胡耀邦和赵紫阳因先后得到邓小平的重用扶持而登上中共最高权位,却又先后被邓小平
以及其他中共元老废黜。中共党史研究学者高文谦曾在赵紫阳85岁诞辰前夕撰文深入分
析了邓氏改革与胡、赵二人的改革本质上的区别,以及邓最终接连两次废黜自己推举上
位的接班人的根本原因。
2004年赵紫阳85岁周岁诞辰到来之际,中共党史研究学者、自由撰稿人高文谦在《北京
之春》杂志上发表了《中国改革的悲剧领袖赵紫阳》一文指出,邓小平当年主导中国走
向改革开放之路,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是为了维护经过文革浩劫后共产党危机四伏的
统治,用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来挽救已走入绝境的社会主义的尝试。所以,他一方面大
力推行经济改革,另一方面却迟迟不进行政治改革,实际上“扮演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
双重角色”。
高文谦认为,胡耀邦、赵紫阳则与邓小平有很大的不同,他们虽然也是共产党体制内的
人,但无论是胸襟和视野,还是人格和胆识都更加开阔,是中共党内真正的改革派。他
们“跳出一党之私的狭隘格局,着眼于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但他们的改革一旦触及
到中共的独裁政治体制时,不能容忍动摇一党专政的...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中共政治局十五次议“六四”内情 徐向前批邓小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0 20:36:30 2016, 美东)
89年的“六四”事件后,中共党内对于事件的定性从未停止过讨论。1992年以来,历届
的中央政治局对“六四”先后讨论了15次。甚至中共党内一些高层人士也多次上书,要
求重评六四。据悉,中共元帅徐向前曾致信邓小平,表示对六四事件的处理难以理解,
并且批评邓小平“撤换”胡耀邦是大错。
香港杂志此前刊登了一篇作者罗冰的文章,原题为《中共政治局十五次议“六四”内情
》。文章披露,自1992年以来,历届的中央政治局对“六四”先后讨论了十五次。虽然
偶有不同意见,但最后都是拒绝平反。
文章透露,在中共党内,每年都有人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要求重评“六
四”。其中在江泽民执政时间,1993年有近百件建议,1997年有70多件。但当时的统一
答复是:“当年局势下,中央的决定是从...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14 毛泽东与邓小平(资料图)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和必须弄清的问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毛泽东之所以在1974年12月下决心重新重用邓小平,是由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局势和党内状况的客观需要所决定的,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由诸多因素促成的。用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来解说,根本的原因,是“时势造英雄”。
具体说来,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论析:
第一,当时的客观形势迫切需要一个德高望重、能治国安邦的人出来支撑局面。当时“批林批孔”已搞了整整一年。由于江青等人到处“放火烧荒”,批判“复辟回潮”,树立“反潮流”典型,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联络站、上访团、汇报团之类的山头组织,一些刚落实政策的领导干部又被当作“孔老二”打倒在地,许多地方和单位的领导班子又陷于瘫痪状态,一些反潮流组织又提出“不为错误路线生产”的口号。这样,就使林彪事件后经过艰苦努力刚刚趋向稳定的政治局势和有所发展的国民经济,重新遭到严重破坏。
为此,毛泽东在1974年10月决定筹备召开全国四届人大时,就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已经八年。现在,以安定为好。全党全军要团结。”11月6日,李先念副总理陪同外宾到长沙拜晤毛泽东时,在会见后,就向毛泽东汇报了全国...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15 领袖们的春节,大多忙于国家大事;可与此同时,他们也同普通人一样,期盼着与家人团聚,吃顿热乎的年夜饭。
老一辈领袖们年夜饭里的许多佳话、轶闻,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
除夕晚饭,毛泽东吩咐把中午的剩菜端上来
相对于其他场合的国宴和领导人的家宴,毛泽东的年夜饭比较简单。中南海厨师康辉说:“毛主席生活俭朴,要求简单,无论是元旦还是春节,他的家宴总是三荤两素一个汤,鲍参翅肚是没有的,他也不爱吃。他一般说,一顿饭有个肉菜,有个蔬菜,够了。”毛泽东对工作人员脾气好,“发脾气也是冲干部发。饭里吃到沙子,他也不说话”。
康辉只在毛泽东家过了一次春节。他说,毛泽东家和平常人家里一样,年夜饭也包饺子,只比平时多几个荤菜,孩子们过来一起吃一顿。在他印象中,毛泽东有忌口,不吃酱油,原因是“他小时候在酱油作坊看到过死老鼠”。他不爱吃牛羊肉,不吃鸡。
毛泽东不吃鸡,康辉偏给他做鸡。有一次,他用鸡胸脯最嫩的那一点,剁成泥,裹上淀粉火煎,烹上汁,这样做出来的菜不但色泽漂亮,鸡肉煎得也特别嫩,跟豆腐似的。毛泽东平时对菜没什么点评;但这顿饭,他吃完直夸不错。
也不是康辉所有显示厨艺的时候都获得夸赞。有一回他炒了一个花刀猪肚...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9120 | 16 7月16日,平果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平果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此前曾任平果县委副书记的邓卓棣,没有出现在平果县委的领导班子中。
7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平果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开幕。次日,平果县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平果县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
记者注意到,这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平果县第十四届委员会11名常委,此前曾任平果县委副书记的邓卓棣,没有出现在平果县委的领导班子中。
邓卓棣出生于1985年,是邓小平幼子邓质方的儿子,也是邓小平唯一的孙子。
公开报道显示,至少在2013年5月,邓卓棣已经开始在广西百色市平果县任职,担任该县副县长,负责发展改革、物价、政府法制、农业农村、扶贫和重大项目等方面工作。今年3月15日,邓卓棣首次以平果县委副书记身份亮相,出席平果县旅游规划座谈会。
记者注意到,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永远的邓小平》一书,还有人民网刊载的文史学者周海滨《低调的“红三代”:被改变的人生轨迹》文章,记录了邓卓棣的成长轨迹。
据《低调的“红三代”:被改变的人生轨迹》...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17 评价邓小平要看他在毛时代做了什么
上篇专栏主要针对关于毛的种种神话,这一篇来谈谈邓小平。与毛的总体负面评价不同
,知识界对邓小平的褒贬还有很大分歧,甚至在莫之许看来,这个问题大概是广义自由
派内部最根本的分歧。
这个分歧当然有立场上的原因:受益于现有政治秩序的人需要一个被当局承认的偶像来
维持中共的执政合法性,对立面的人(比如我)则致立于破除一切此类偶像。但是也有
相当一批人挺邓小平并不纯粹是因为立场问题,而是单纯地认识问题,说白了,就是对
1976年以前邓的所作所为不够了解造成的。
挺邓者的逻辑很简单,就是邓小平结束了毛的错误政策。用知名文化人押沙龙的话说:
「我们习惯把市场化的、开放的、非意识形态主导的中国看成自然而然的事情,看过八
十年代历史的人应该知道:不是这样。」我当然不否认80年代经济政策的变化有一定操
作上的难度,主要是因为中共干部和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偏见。但问题是,这种偏见是
哪里来的?一个亲自主导洗脑,亲手缔造了这种意识形态偏见的人,即使日后参与了去
意识形态化的过程,又有多少值得称道的?设想一个黑社会骨干成员在街区里无恶不作
,如果有一天老大死了,他自己当上了老大,... 阅读全帖 |
|
S*****s 发帖数: 7520 | 18 北京大学新北大公社02621支队 1967年4月
(1) 打倒邓小平
(2) 邓小平及其一家文化大革命中部分活动大事记
(3) 斩断邓小平伸向北京师大女附中的黑手
(4) 清算邓小平在干部、教师问题上“打击一大片,保护一小撮"的资产阶级反动路线
(5) 揭开邓小平1967年1月13日家庭黑会的秘密
(6) 邓小平抗拒文化大革命,极力推行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罪行
(7) 邓榕对邓小平的揭发
附件
(1) 1966年6月2日邓小平对邓榕的指示
(2) 1966年6月22日邓小平对邓楠的指示
(3) 1966年6月28日邓小平对师大女附中工作组的指示
(4) 1966年7月5日邓小平与师大女附中工作组的谈话
(5) 我所听到的刘少奇、邓小平关于文化大革命的一些错误的指示(惠庶昌)
(6) 邓小平是镇压师大女附中革命学生的黑司令(胡启立)
(7) 邓小平在中国人民大学的讲话(1966.8.2) |
|
p*****c 发帖数: 20445 | 19 某中央领导人说香港不必驻军,惹邓小平发怒
2009-07-12 12:05我和X有个约会 | 分类:社会民生 | 浏览29645次
这个中央领导人是谁呢?
2009-07-13 11:40提问者采纳
是黄华和耿飚两位老先生!
这是84年五月的一天,六届二次政协和六届人大会议在北京举行。邓小平正在看从
香港报纸汇编而成的材料。突然间,邓小平拍案大怒。原来他看到人大副委员长、
前国防
部长耿飙在人大湖南小组会上讲话:“中国军队将来不会驻在香港,而香港人也无
须负担
军费。”耿飙的说法与中央关于“在港驻军象征主权”的决策不一致。后来,许家
屯也把
这一发现告诉了邓小平。邓立即通知大会秘书组,希望安排他见一下港澳代表委员。
5月25日,政协和人大的港澳代表、委员聚集在大会堂,按会议安排,邓小平与代
表谈话时,记者不得如内。大家排在一起,先由记者们照相。接着邓小平向大家笑
笑,领
头步入东大厅,代表们跟着鱼惯而入,邓小平回头问道:“记者们为什么不进来,
让他们
进来。”会议组织者赶紧通知记者,告诉他们可以进去拍照五分钟。记者们冲锋式
地进来
猛拍一阵,五分钟拍照完成之后,工作人员开始请记者退出。... 阅读全帖 |
|
t******r 发帖数: 8600 | 20 笔者从邱会作回忆录中看到的第三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是邓小平曾经弃军逃跑。这话
是毛泽东在中共九大的正式会议上说的,是不会错的。邓是中共继毛泽东之后供奉的顶
级“伟人”,他怎么可能做出这样卑鄙的事呢?
邱会作将军回忆道,1969年4月11日下午,毛泽东谈到对邓小平的评价,说:“邓作了
许多坏事,一条是弃军逃跑;一条是到北京后与刘少奇、彭真搞到一起。”(《邱会作
回忆录》,页628)九大期间的大会开得不多,“主席几次召集老同志、各大组的召集
人、各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主席不厌其烦地多次讲话,这么上心,这么用心良苦,是少
有的。”(《邱会作回忆录》,页625-626)1969年4月11日,毛泽东第一次召开这样
的会议,毛在会上大谈共产党的“路线斗争”,其中谈到上述对邓的评价。
毛在九大期间的讲话有正式文件依据,毛把邓曾经“弃军逃跑”定为邓所做的“许多坏
事”中的首要一条。邓的这段经历,在《红七军简史》中有记载,军内高层尽人皆知。
邓自己也承认这回事,只是回避“弃军逃跑”几个字。文革开始两年后的1968年6月至7
月,邓向中央写了一份《我的自述》,其中说:“现在我认识到,当时失去联系的两部
份部... 阅读全帖 |
|
u*****a 发帖数: 9489 | 21 读谢周勇《邓小平传》所感
cctvlry的博客
原创于: 2012-12-13 20:11:38
多年来,国际、国内的一些“大学者”们骂了许多年邓小平,并且骂劲越来越足。邓小
平死了,他再也无法回击别人对他的骂声,但中国和世界上的被压迫人民和一些有良知
的人对邓小平的赞语却也越来越多。毫无疑问,这些骂声和颂歌,邓小平都听不到了,
但这两种声音将永不停息,一千年以后亦或许是这样——这种超越国界和时空的对立的
声音就从正反两方面证明,并将永远证明邓小平永远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谢周勇这位出生在邓小平时代的热血男儿,对邓小平有着独到的看法。他赞扬邓小平,
又明确道明了时代对邓小平的局限,真正称得上是国内一位正直、坦率、良知、自信的
学者。正像作者所言:“邓小平是中国二十世纪共产主义革命中最伟大的领袖。他和他
的战友们不畏牺牲,艰苦奋斗,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
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建设起伟大的现代中国,使已近奄奄一息的中华民族重新屹立在世
界的东方”、“是他,把中国人民从“华人与狗不准入内”的水深火热之中,重新领回
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金光大道!”——这历史、客观地评...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22
基辛格在回忆录中称邓为“nasty little man”“肮脏小矮人”。
在中美建交前从一九七四到一九七五年的其中五次中美会谈中,按照美方相当仔细的会
议记录,每次均出席的邓小平总共朝着痰盂吐痰十六次,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会见福特
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一次吐痰最多,总共六次。该五次中美会谈中有关邓吐痰的描述共
有以下八种措词:(一)邓往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into his spittoon.);(二
)邓再次往盂里吐痰(Teng again spits into his spittoon.);(三)邓再次俯身
往痰盂里吐痰(Teng leans down again and spits into the spittoon.);(四)邓
俯身大声往痰盂里吐痰(Teng bends over and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五)邓大声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beside his chair.);(六)副总理俯身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he Vice
Pr...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23 在中美建交前从一九七四到一九七五年的其中五次中美会谈中,按照美方相当仔细的会
议记录,每次均出席的邓小平总共朝着痰盂吐痰十六次,在一九七五年十二月会见福特
总统和国务卿基辛格一次吐痰最多,总共六次。该五次中美会谈中有关邓吐痰的描述共
有以下八种措词:(一)邓往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into his spittoon.);(二
)邓再次往盂里吐痰(Teng again spits into his spittoon.);(三)邓再次俯身
往痰盂里吐痰(Teng leans down again and spits into the spittoon.);(四)邓
俯身大声往痰盂里吐痰(Teng bends over and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五)邓大声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eng spits loudly into his spittoon
beside his chair.);(六)副总理俯身往他椅子旁边的痰盂里吐痰(The Vice
Premier leans down beside his chair and s...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7227 | 24 海外中文媒体两天内炒出两篇邓家新闻,一则说的是邓小平孙女婿的金融帝国正在全世
界范围内疯狂扩张;另一则说的是习近平查办徐才厚的过程中一直在顾虑邓家面子的问
题。
第一则新闻中说:2014年12月16日,具有极浓红色背景的安邦保险集团宣布收购比
利时德尔塔?劳埃德银行。这是安邦集团继收购比利时百年保险公司FIDEA之后,又一次
100%股权收购久负盛名的比利时金融机构。而这只不过是安邦集团构筑“金融帝国”的
最新举动。在此之前,邓小平孙女婿吴小晖手中的安邦集团,斥重金收购纽约华尔道夫
酒店开始了海外扩张,在连番收购之后,安邦集团还向信托牌照进军,这个红色背景显
赫的保险集团全牌照“金融帝国”雏形已成。
作为多起海外并购收购方的中国安邦保险集团,2004年成立,是一家保险综合性集
团,股东包括上海汽车和中石化等国企,旗下拥有成都农村商业银行和安邦资产管理公
司,总资产达7,000亿元人民币(约合1,140亿美元),现有3万多名员工。该公司有着
饕餮的胃口和猎豹的速度,备受关注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其与中共诸多“红二代”、“官
二代”颇有渊源。安邦集团董事长吴小晖夫人是邓小平次女邓楠的女儿邓卓芮,... 阅读全帖 |
|
u********m 发帖数: 2073 | 25 居正:邓小弟到底有没有美国国籍?
最近据报道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说,邓小平唯一的孙子邓小弟即“邓卓棣确实在美国
出生,但绝没有拿美国护照,而是出生后立即向中国大使馆申请护照,刚满月便被父母
带回中国,也许大家觉得生在美国就是美国公民,但这是个误解。”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大错特错!
不是他人误解,是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无知或故意装胡涂。
中国10亿人民,每个人都有一本中国护照?那些没有中国护照的中国百姓都不是中国公
民?
美国每个人都有一本美国护照?那些没有美国护照的美国人都不是美国公民?
有一国护照,是这个国家的公民。但是反过来不一定成立。没有中国护照的可以照样是
中国公民;没有美国护照的可以照样可以是美国公民。是否一国公民,有无一国国籍,
最终必须按一国的国籍法来认定。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难道连这点最起码的常识也没有?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无视的是法律,一个法制社会在国籍问题上的法律。
按中国法律,中国不承认双重国籍,而只承认双重国籍者的中国国籍,其外国护照只能
作为旅行证明。定居国外并自愿加入外国籍的,其中国国籍自动丧失;没有定居国外或
不是自愿加入外国籍不会自动丧失,退出中国国籍首先必须填写...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还有两个星期,中共十九大就要召开了。十九大是中共的大事,更是习近平的大事。反
腐整党,习近平运气运了五年,见真章的时候终于到了。
在这个时侯,笔者要观察的是,邓小平生前的三大政治安排,习近平会不会彻底颠覆?
这三大政治安排就是,邓小平发明的隔代指定接班人制度会不会名存实亡?邓小平废除
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会不会死而复生?邓小平主导的集体领导制度会不会彻底破产?
先说第一个,邓小平发明的隔代指定接班人制度行之有效三十年,到了十九大,会不会
名存实亡?我认为,会!而且不仅“实”亡,“名”也会亡。习近平有足够的理由让这
个接班人制度寿终正寝,虽说他自己受益于这个制度。理由是:1)习近平执政后一心
要超越胡锦涛、江泽民,不会接受胡给他安排的接班人;2)习近平还要全面超越邓小
平,颠覆隔代指定接班人制度,只是小菜一碟;3)习近平有更高的政治理想,他在两
任后并不想交出权力棒。
孙政才的下台,就是这个隔代指定接班人制度走向灭亡的前奏曲。而当年被胡锦涛指定
的另一个接班人胡春华,日子也相当不好过。孙政才倒台后,形容他为“惊弓之鸟”,
一点儿也不为过。其实,在过去的五年中,他的日子就没好过过。和孙政才... 阅读全帖 |
|
j**n 发帖数: 13789 | 27 邓立群在1980年代初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长。他与政治局委员胡乔木一起,同属反对胡耀
邦的左派党棍打手。因为,胡乔木在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时,没有骨气,伙同四人帮大
批特批邓小平。后来,在1983年,又伙同陈云等人,未经邓小平许可的情况下,妄图通
过开中央工作会议,来打倒胡耀邦,自己当总书记,所以,邓小平是不信任不喜欢胡乔
木的。邓小平比较喜欢邓立群这个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干将。
1980年代初,邓立群见邓小平时,借夸奖胡耀邦时,向邓小平进谗言。邓立群说,
胡耀邦学习古文古书很下功夫,大家公认这点。并说,胡耀邦重用自己的下属团派人物
。邓小平喜欢的人是,搞经济建设,搞改革开放的人。如果胡耀邦学习古文下功夫,意
欲何为? 大家知道,中国古文古书里,尽是些权力斗争,争权夺利的事情,尽是些宫
廷权争的事情。 毛泽东就是喜欢读线装古书的人。邓小平在1966年被打倒后,下放在
江西劳动期间,为了自己搞清为何失去权力和如何再次得到权力,也是开始读《24史》
。可见,邓立群用心险恶。他试图告诉邓小平,胡耀邦是个危险分子,正在研究夺取更
多权力和拉帮结派!
邓小平当然是知道邓立群的... 阅读全帖 |
|
D*V 发帖数: 3096 | 28 笔者从邱会作回忆录中看到的第三句令人毛骨悚然的话,是邓小平曾经弃军逃跑。这话
是毛泽东在中共九大的正式会议上说的,是不会错的。邓是中共继毛泽东之后供奉的顶
级“伟人”,他怎么可能做出这样卑鄙的事呢?
邱会作将军回忆道,1969年4月11日下午,毛泽东谈到对邓小平的评价,说:“邓作了
许多坏事,一条是弃军逃跑;一条是到北京后与刘少奇、彭真搞到一起。”(《邱会作
回忆录》,页628)九大期间的大会开得不多,“主席几次召集老同志、各大组的召集
人、各部门的负责人开会。主席不厌其烦地多次讲话,这么上心,这么用心良苦,是少
有的。”(《邱会作回忆录》,页625-626)1969年4月11日,毛泽东第一次召开这样
的会议,毛在会上大谈共产党的“路线斗争”,其中谈到上述对邓的评价。
毛在九大期间的讲话有正式文件依据,毛把邓曾经“弃军逃跑”定为邓所做的“许多坏
事”中的首要一条。邓的这段经历,在《红七军简史》中有记载,军内高层尽人皆知。
邓自己也承认这回事,只是回避“弃军逃跑”几个字。文革开始两年后的1968年6月至7
月,邓向中央写了一份《我的自述》,其中说:“现在我认识到,当时失去联系的两部
份部...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everybodydeservestruth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everybodydeservestruth
标 题: 中共政治局十五次议“六四”内情 徐向前批邓小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0 20:36:30 2016, 美东)
89年的“六四”事件后,中共党内对于事件的定性从未停止过讨论。1992年以来,历届
的中央政治局对“六四”先后讨论了15次。甚至中共党内一些高层人士也多次上书,要
求重评六四。据悉,中共元帅徐向前曾致信邓小平,表示对六四事件的处理难以理解,
并且批评邓小平“撤换”胡耀邦是大错。
香港杂志此前刊登了一篇作者罗冰的文章,原题为《中共政治局十五次议“六四”内情
》。文章披露,自1992年以来,历届的中央政治局对“六四”先后讨论了十五次。虽然
偶有不同意见,但最后都是拒绝平反。
文章透露,在中共党内,每年都有人通过各种途径向中共中央提出建议,要求重评“六
四”。其中在江泽民执政时间,1993年有近百件建议,1997年有70多件。但当时的统一
答复是:“当年局势下,中央的决定是从... 阅读全帖 |
|
b***0 发帖数: 373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bz10 (冬去春来),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黎学文:邓小平转了什么折?(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2 08:58:32 2014, 美东)
8月8日开始,大陆的央视一套播放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引起网络吐槽一片
,剧中华国锋在政治局会议上的那句“粉碎四人帮,是毛主席生前的部署”一时成为笑
谈,而邓小平在获知“四人帮”被粉碎后对家人说的那句台词:“我还可以干二十年”
也让人一睹枭雄本色。有媒体认为该剧首次出现了胡耀邦和华国锋,以及西单民主墙,
是亮点,可这些都只是不得已的点缀,电视剧彰显的是邓小平的历史功绩,虚构得再好
看,也还是一个主旋律。
在官方的宣传话语中,邓小平被塑造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被认为为中国完成了两
大转折,一是文革后的改革开放,二是南巡后的市场经济。邓小平因此成为继毛泽东之
后被中共树立起来的又一个“神主牌”。然而,如果我们以大历史的视野和高度,理性
审视,便可发现,邓小平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个转折,那就是:在六四之后启动中国延续
至今的权贵市场经济,...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1 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女学生们:张锡媛 (左一)
邓小平除了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还是咱北京的姑爷。邓小平的第一位夫人叫张锡媛,她1907年生于北京房山县良乡镇,她的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良乡火车站站长、保定段铁路工会负责人。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曾一度被通缉。
1925年下半年,张锡瑗由中共北方党组织选派,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张锡瑗和邓小平相识。那时,邓小平22岁,张锡瑗20岁,她活泼、爽快、性情温和,对人很好,长相则是“少有的漂亮”。邓小平和张锡瑗在中山大学只是同学、同志、战友,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恋人的程度。中山大学的学制是两年,但邓小平学习不到一年,就因革命形势的需要提前回国了。
不久,中共中央迁往上海,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张锡瑗也到了上海,而且就在邓小平下属的秘书处里工作。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情趣和缘分,他们相爱了。
1928年刚过年不久,邓小平和张锡瑗结婚,邓小平不到24岁,张锡瑗不到22岁。为了庆祝这对年轻的革命者喜结良缘,中央的同志们特在上海广西中路一个叫聚丰园的四川馆子里办了酒席。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王若飞等都参加了,共有30多人。婚礼...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70028 | 32 张锡媛
邓小平除了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还是咱北京的姑爷。邓小平的第一位夫人叫张锡媛,她1907年生于北京房山县良乡镇,她的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良乡火车站站长、保定段铁路工会负责人。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曾一度被通缉。
1925 年下半年,张锡瑗由中共北方党组织选派,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张锡瑗和邓小平相识。那时,邓小平22岁,张锡瑗20岁,她活泼、爽快、性情温和,对人很好,长相则是“少有的漂亮”。邓小平和张锡瑗在中山大学只是同学、同志、战友,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恋人的程度。中山大学的学制是两年,但邓小平学习不到一年,就因革命形势的需要提前回国了。
不久,中共中央迁往上海,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张锡瑗也到了上海,而且就在邓小平下属的秘书处里工作。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情趣和缘分,他们相爱了。
1928 年刚过年不久,邓小平和张锡瑗结婚,邓小平不到24岁,张锡瑗不到22岁。为了庆祝这对年轻的革命者喜结良缘,中央的同志们特在上海广西中路一个叫聚丰园的四川馆子里办了酒席。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王若飞等都参加了,共有30多人。婚礼上,邓小平乐呵呵地喝酒,张锡媛用...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3 交者: 冷眼观蟹
2014年08月21日05:55:21
比电视剧更真实!更精彩!
原文作者:文华
要了解一个人,最好是看他自己写的正式的东西。要了解邓小平同样如此。可以阅读官
版《邓小平文选》,同时也可以选读一些《邓选》里没有的然而是出自邓小平之手的正
式作品。
其中一九七六年写给华国锋的信最绝,即使今天看来也堪称奇葩。 因其较短,故放在
前面。
一九七六年十月邓小平给华国锋的信件
东兴同志转呈国锋同志并中央:
我衷心地拥护中央关于由华国锋同志担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的决定,我欢呼这个极
其重要的决定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意义。不仅在政治上思想上华国锋同志是最适
合的毛主席的接班人,就年龄来说可以使无产阶级领导的稳定性至少可以保证十五年或
二十年之久,这对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来说是何等重要啊!怎不令人欢欣鼓舞呢?
最近这场反对野心家、阴谋家篡党夺权的斗争,是在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后这样一个关
键时刻紧接着发生的,以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战胜了这批坏蛋,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这是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胜利,这是社会主义道路战胜资本主义道路的胜利,这是巩
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胜利,这...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651 | 34 一辈子靠别人 死不认错是邓小平特长
死不认错是邓小平的特长。讲三件事就足以证明:一,在右派百分之九十九被平反
后,邓居然还说得出口,「反右派没有错」!二,叶剑英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主张得
到全国热烈响应,邓一方面不能不表示赞成,另一方面马上转过身来,宣布毛泽东思想
仍然是「伟大旗帜」,非「世世代代高举」不可。三,为了「永不翻案」,邓到死严禁
公布天安门屠杀真相,在全民全党嘴上贴封条。
所以毛认定邓不会像赫鲁晓夫那样掘共产党的墓,表扬邓是「钢铁公司」,可谓知
人善任!
邓一辈子靠别人吃饭。他自己独立指挥过的战役只有两次:落荒而逃的左右江暴动
,和不堪回首的中越边境战争。淮海战役呢?毛下决心,粟裕大将指挥实战;「总前委
书记邓小平」清闲得很,你懂的。毛健在时,邓独立主持过的工作也只有两次:他当小
组长的反右,和他当「副帅」的大炼钢铁,结果都惨无人道。由此可见,毛说邓「人才
难得」,是虚晃一枪。林彪死后,毛叫邓复出,总得有个理由,死不认错才是令毛放心
的真实理由。
中顾委副主任薄一波长期在陈云和邓小平之间穿梭。1987年6月底,薄想清楚了,
要树邓,要在七一纪念会上讲一篇话,要我帮他...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53 | 35 (四)
10点缺3分的时候,穆加贝一行抵达大会堂东门,吴明廉接到了客人抵达的电话,
走到邓面前轻声地说:“客人来了”。邓把手中的烟在烟缸里压灭,站起身正要走,细
心的警卫秘书张宝忠发现邓小平的一缕头发滑了下来,赶上前,从自己中山装上衣口袋
里敏捷地拿出一把小梳子,替邓把头发往后梳了一下,再用手掌在邓大人的头顶上轻轻
地压了一下,把头发压住。邓笑了,说:“你心很细喔”。然后就走向福建厅门口,站
在屏风旁边等候穆加贝的到来。
穆加贝一抵达,邓小平与他热情握手拥抱,邓说:“欢迎你,很高兴再次见面”。
穆加贝说:“您看上去还和四年前我们见面时一样健康”。邓摆摆右手,“马马虎虎吧
”。穆加贝说:“您看上去不像八十开外的人”。邓笑着说:“我已经八十一岁了。身
体总的说,还可以,但一些零件不灵了”。邓用右手食指指了一下自己的右耳,“这个
零件不灵了”,又指着自己的左耳,“这个稍好一点,所以我见客人都是这样坐的”。
邓意思是国内一般领导人见外宾,客人坐在主人的右手侧,而邓因为左耳听力好于右耳
,见人都把客人安排在自己的左侧。
邓接着说,“除了耳朵,其它零件都还正常运转”。...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7628 | 36 共同的缅怀——记习近平和李光耀为邓小平纪念碑揭幕
2010年11月15日 03:21:15 来源: 新华网
11月14日,正在新加坡访问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与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共同出席
在新加坡河畔举行的邓小平纪念碑揭幕仪式。新华社记者黄敬文摄
新华网新加坡11月14日电 共同的缅怀——记习近平和李光耀为邓小平纪念碑
揭幕
人民日报记者杜尚泽 新华社记者吴黎明
11月14日,新加坡河畔,华灯初上。葱茏的雨树下,新落成的邓小平纪念碑,
同落日、波光交相辉映。
纪念碑上雕刻的邓小平同志,依旧是那坚毅的目光、抿上的嘴唇、和蔼的面庞,还
有那件洗得发白的夹克,似在沉思、似要远行。
刚刚踏上这片土地的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和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亲切会谈
后,一起来到河畔,出席纪念碑揭幕仪式。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新加坡各界人士,静静等
待着这一刻。
新加坡文物局主席许通美是中新建交的亲历者,他深情介绍了纪念碑的由来。他说
,我们在为谁修建纪念碑上有严格的标准,一要看他对本民族的贡献,二要看其国际知
名度,三要看他与新加坡的渊源。我们之所以通过...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37 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必须要客观,不能搞全面否定,特别是对待邓小平这样有争议的历史
人物。
事实上,我认为现在所有对邓小平的评价都是低估。虽然邓小平作出了指挥百色起义、
淮海战役这样巨大的军事成就,虽然写出了三封效忠信这样名垂青史足以获得诺贝尔瓷
砖的传世经典,但是这些成就都远远比不上他79年后那12年对中国作出的贡献。
本文的目的就是要指出这一点,填补这项邓小平历史研究中的空白。
要知道,张春桥曾经在76年发出哀叹,说教育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的任务太艰难了
,他说这话是有原因的。这些左派费尽心思的想让人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结果人家邓小
平不用一枪一蛋就上了台,把这些毛左余孽全都抓起来,而左派精心呵护的广大人民群
众愣是没有起来造走资派的反,平常喊忠于毛主席比谁都响,关键时候都掉了链子漏了
怯。这件事让张春桥很伤心,才发出“教育人民群众”的任务可能需要很长时间的感慨
之词。
所以说,从左派的角度说,最大的未完成任务就是教育人民认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坏处
,这个任务显然文革左派没有完成。当然,也不是春桥太无能,实在是先富们太狡猾了。
不过,时间只过了三十年多点,毛轮们突然如雨后春笋一样在全世界中...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38 从春天再出发——记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
深圳莲花山顶,邓小平塑像前,敬献鲜花的人们络绎不绝——
20年前的春天,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世纪伟人邓小平35天的南国之行犹如浩荡
春风,给华夏大地带来无限生机与活力。
“发展才是硬道理”。20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踏上了高速发展
之路。
当又一个春天来临,新华社记者重走邓小平南巡之路,感受中国经济发展的脉搏,
感悟时代变迁的启示。
在对南方谈话的追忆和思考里,在历史和现实的交汇中,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在
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
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繁重艰巨的任务,一个共识如此鲜明:深化改革开
放,坚持科学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续写更加精彩的“春天故事”。
从春天出发,谱写人类发展史上的中国传奇
1992年的春天,一列火车在南方大地疾驶。
1月18日至2月21日,从武昌到深圳,从珠海到上海,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考察路上
一路走一路讲:“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看准了的,
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21396 | 39 环球网
人们常常认为,“杀鸡用牛刀”,是小题大做,把大气力用在了小事情上。其实,在一
定条件下,“杀鸡”有时还真得用“牛刀”,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杀鸡用牛刀
”,就是要善于集中各种力量,努力做好所需之事。对此,邓小平就曾提倡过。1979年
3月8日,他在参加讨论军队作战问题的会议上指出:“我们一个大的经验,就是杀鸡要
用牛刀,这也是集中优势兵力的原则。”集中优势兵力,用牛刀杀鸡,也就是要打“歼
灭战”。
打“歼灭战”是中国共产党在早期军事战争中创造的一种作战方法。1936年,毛泽东在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其解释为:“对于敌,击溃其十个师不如歼灭其
一个师”;后来在《论持久战》中又总结归纳为:集中优势兵力,实施运动战,达到歼
灭敌人的目的。作为军事战略,打“歼灭战”的关键在于集中力量,在主要方向上取得
突破。打“歼灭战”作为一种工作方法,只要运用得当,同样适用于经济建设和日常工
作中。
邓小平从指挥军事斗争开始到领导经济建设,一直都很重视打“歼灭战”的工作方法。
1992年,他在南方谈话中还提醒我们要学会打“歼灭战”。他说:“全国各行各业都要
通力合作,集中力量打歼灭... 阅读全帖 |
|
t*c 发帖数: 6929 | 40 在邓小平南巡二十年的时候,《人民日报》前副总编辑周瑞金撰文,回忆1991年皇甫平
系列评论文章带来的思想争论与交锋。指出舆论要在社会历史的紧要关头发挥先导作用
,敢当天下先,成为时代的晴雨表。
——写在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20周年之际
1991年2月15日(大年初一)《解放日报》刊登署名评论《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
,这就是皇甫平系列评论的第一篇。“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
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
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
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
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主旋律,说出了他们的心
里话。当时,全国不少省市自治区驻沪办事处人员都接到当地领导人电话,要求收集“
全部文章”,有的还派出专人到上海来了解“皇甫平”系列评论的“发表背景”。
这些文章当时在国外也引起反响,包括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世界各大通讯社纷...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796 | 41 邓小平的历史责任及本来面目
新加坡学者 董玉振
推荐者按:这是一篇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性对待事物的好文章。如果你是站在无产阶级
立场上,处于公心,不带任何偏见,读后,你一定会对我国所谓的改革有一个新的、正
确的认识。
本文多处以邓小平及其事业作比较,无意否定邓的一生为中国所作的巨大贡献,更无意
对改革开放的正确性提出置疑,只是为了在比较中能更清楚地看毛对中国发展所作的贡
献,及其所犯错误的历史必然性。对过去过分贬毛、过高抬邓的做法予以纠正,部分地
还历史真面目。当然,邓小平是近二十年来疯狂反毛的罪魁祸首,也是作者不得不作一
比较的重要原因。
一九八零年初,学校曾组织我们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看邓小平七九年访美的记录影片。在
欢迎邓的音乐会上,当一群美国小学生用中文演唱“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欢迎时,镜头在邓的
脸上停留了五秒钟;邓僵硬的、没有半点喜色的脸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一定让美
国主人感到奇怪。过于早熟的政治意识使作者强烈地感觉到一场反毛运动将很快来临,
而以邓小平为首的“文革”受害者们将在“实事求是”的外衣下不可避...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42 文章来源: 南华早报 于 2013-07-15
香港《南华早报》刊登对阿里巴巴前总裁马云的访谈录,在第一部分中,马云回顾阿里
巴巴公司曾遭遇的危机时,自比邓小平,称邓小平为了稳定,在“六四”中做出的镇压
,在当时是最正确的决定。
从7月13日起,港媒《南华早报》相继刊发对阿里巴巴前总裁马云的系列访谈录,首辑
刚刚上线即引起轩然大波。马云回顾阿里巴巴公司遭遇的“欺诈门”、“支付宝拆分”
等危机时自比邓小平在“六四”中处理危机做法,并肯定邓小平做出的“镇压”决定。
马云说:“一家公司的CEO,无论是阿里巴巴事件也好,无论是支付宝的拆分也好,你
在这个当口上,好像邓小平在‘六四’当中,他作为国家最高的决策者,他要稳定,他
必须要做这些残酷的决定。这不是一个完美的决定,但这是一个最正确的决定,在当时
是最正确的决定。任何时候,一个领导者是必须要做这样的决定。”
马云在访谈中还指被迫退出中国大陆市场的谷歌和美国政府的关系很铁,他们退出中国
市场应该反省,不要觉得别人的成功是有政府支持的。马云还据此夸赞中国互联网管制
很有水平。而《南华早报》在网友的争议声中,悄然删除首版原来的内容,再刊出时已
将... 阅读全帖 |
|
s*******l 发帖数: 8210 | 43 近平执掌中国不到两年,国内政治风气和社会面貌为之一改,也让昔日的邓家天下急剧
式微,好多时候,人们似乎一夜之间忘了还有邓小平这么个人。 这不,毕竟是统治过
中国20年的家族,为了延续其政治遗产和呼唤人们流失的记忆,邓家后人现在处心积虑
的推出了这么个匠心之作《邓小平》。
然而,看了两集后,感到这邓家目的是要在强权和跋扈的的邓小平之后,想效仿习家着
力打造一个平民的邓小平和豁达大度的邓小平。 可是,折腾了半天,平民邓小平却是
在阴暗的屋子里和老婆孩子密谋侧议,天天都想着谋权当官,再干20年,一点看不出有
平常百姓的人性一面。 而潜意识中的豁达大度的邓小平,就更有些隔靴挠痒,稀奇古
怪了。
别的不说,就说那高岗,曾经的国家副主席,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被刘少奇,周恩来
,陈云,邓小平合伙陷害致死后,毛泽东大发脾气,指着这堆人大骂:“都是你们把高
岗害死了!”, 明确说明高岗是给这帮人陷害了。 但后来, 邓小平掌柜了中国后,
给包括“工贼,叛徒,内奸”的刘少奇都能平反,就是剩下个高岗死活不给平反。还恶
狠狠的说道:“高岗就是坏人嘛”。
就是因为邓先生的这句话,高岗的案子成了邓小平,也这个自称...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61690 | 44 一家5年前成立的影视文化公司,似乎是专为制作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
小平》而生。
这家名不见经传的公司是北京华影文轩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下文简称“华影文轩”)
,其历时5年创作拍摄完成的48集《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总投入1.2亿元,仅编剧费
用就预付2946万元,但去年还在亏损924万元。
实际控制人是四川国资委
与1.2亿元的巨额投入、剧情和演员的夺人眼球相比,华影文轩的“履历”并不显
眼。
据该公司官网显示信息,华影文轩成立于2008年12月1日,注册资本1.6亿元,除了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外,由其出品的电视剧仅有《挺住李波罗》(原名《青春驿
站》),另有3部作品尚在创作过程中。华影文轩投资的项目包括电视剧《淘气包马小跳
》、《渗透》、《天伦》和电影《画皮Ⅱ》、《太阳脸》、《我是狼》。
在《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之前,此类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多由央视旗下的中国电视
剧制作中心制作。
华影文轩何以能操作如此重大题材?澎湃新闻了解到,华影文轩是港股上市公司新
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00811.HK)100%控股的子公司。
今年5月,中国证监会网站披露了新华文轩的A股招股... 阅读全帖 |
|
d*********o 发帖数: 6388 | 45 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4/08/140818_dengxia
8月22日是已故中国最高领导人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日,BBC记者在这个日子来临之
际采访了越南前驻华大使阮重永。
阮重永在1974年至1987年间担任越南驻中国大使,也是一位退役将军,目睹了中越关系
从“同志加兄弟”恶化为敌人的过程。
阮重永目前在越共内部代表主张实施民主改革并且采取对华强硬立场的声音,被认为是
党内重要的反华派人物。
他曾在今年7月份同其他60名越共重要人物发表公开信,敦促当局就南海主权纠纷把中
国告上国际法庭。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阮重永对华立场强硬,但他对邓小平在中国实施的改革却颇有赞许
之意,形容邓小平是“中国的伟人”。
他说,“邓摒弃了社会主义道路。尽管他仍然保持着社会主义的标签,但实际上是在遵
循资本主义。这使得中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阮重永在今年8月初通过互联网发表文章说,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是“纯粹的幻想”。
他说,越南共产党应该停止宣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
阮重永在谈到中国时说,中国在邓小平领导下抛弃了社会主义,现在习...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5579 | 46 你看看邓小平这毛轮当年是如何“不怕杀头、不怕坐
牢、不怕罢官、不怕开除党籍、不怕老婆离婚”, 也要做毛轮的。
阿金,即金维映,是邓小平的第二个妻子。第一个妻子叫张锡瑗,1930年就不幸去世了
。阿金是邓小平1931年在上海认识的,他们同被中央派往江西中央苏区工作,一路同行
,到了瑞金。邓小平主政瑞金、纠正肃“社会民主党”错误后,就与阿金结为夫妻了。
说起来,阿金倒真是一个女能人、女强人,一个干练、出色的女干部,中共历史上早期
女县委书记之一。她1926年入党,曾任中共江苏省委妇委书记,是上海工会联合行动委
员会领导人。到中央苏区后不久,她就担任中共江西于都县委书记、胜利县委书记,在
苏区以扩红、征粮的“突击模范”而闻名遐迩,曾上过《红色中华》的光荣榜。出人意
料之外的是,在邓小平身处逆境、撤职检查的危难时刻,她经受不住“左”倾错误的高
压,竟向邓小平提出了离婚的要求!
这对邓小平不啻是沉重的一击!
邓小平是条硬汉。为了使妻子不受牵连,在瑞金总政驻地一间阴暗潮湿的“拘留室”里
,邓小平咬咬牙,挥手在阿金的离婚报告上签了名。
阿金与邓小平离婚不久,嫁给了魁岸的中央局组织部长罗迈。阿金后来的...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5093 | 47 今天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改革开放新章的40周年,普遍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最大
推手的邓小平,却似乎被党媒为习近平定于一尊的造神运动所淹没。人民日报14日及17
日分别刊登了由“任仲平”署名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两篇文章,上篇《创造历史的伟
大变革》和下篇《亿万人民的共同事业》,合共1.6万多字的文章中,当今总书记习近
平至少被提到20次,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被淡化到只有4次。
此外,人民日报17日头版右上角一篇“顶报眉”的文章《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
》的文章,邓小平的名字完全未被提及。
至于由邓小平以下至习近平之间的第三代和第四代中共领导人江泽民和胡锦涛,在
党媒的眼中似乎对中国40年来的改革开放贡献乏善可陈,在上述的两篇文章中,完全缺
席。
对于党媒淡化邓小平独尊习近平的做法,事实上已早有蛛丝马迹可寻。一幅纪念改
革开放的油画,刻意突出时任广东省书记习仲勋地位,而邓小平在画中成为了习近平父
亲的其中一名听众。此外,另外又有一幅习近平参观邓小平纪念碑的大型油画在中国各
地博物馆巡展,画面上,习近平站在前方正中心,邓小平的雕像是远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8 作者: 未普
外界对习近平最为普遍的批评是,他自上任起改变了八十年代以来邓小平所倡导的改革
开放,对内实行严厉镇压,对外采取进攻性策略,云云。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
在某些方面,如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方面,邓规习随,习近平甚至用尽浑身解数。
邓小平在1980年提出四项基本原则,即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坚持共
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条中,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核心。邓小平
屡次强调,中国是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中国由
共产党领导,“这个原则是不能动摇的;动摇了中国就要倒退到分裂和混乱,就不可能
实现现代化”。
老实说,习近平在这方面坚持得不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习在上任后,在不同场合
不断重复,中国要真正崛起和富强,就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决拥护
共产党的领导,甚至是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习近平发誓要守住共产党的家业,不仅
共产党要永久执政,他自己也要终身执政,因此他在今年二月修改了宪法,删除了对任
期的限制性条款。
邓习二人在正式上任前后,都体认到共产党大失民心。据美籍华裔科学家朱传矩先生回
忆,邓小平在文革结... 阅读全帖 |
|
C**********e 发帖数: 3957 | 49 怎么看怎么觉得时势造英雄
小平同志搁现在也就一wsn8
老婆产仔都不舍得花钱担待着点
大家随意啊随意~
邓小平除了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还是咱北京的姑爷。邓小平的第一位夫人叫张锡媛
,她1907年生于北京房山县良乡镇,她的父亲张镜海是铁路职员,曾任良乡火车站站长
、保定段铁路工会负责人。参加过“二七”工人大罢工,曾一度被通缉。Mitbbs.com
1925 年下半年,张锡瑗由中共北方党组织选派,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这里,
张锡瑗和邓小平相识。那时,邓小平22岁,张锡瑗20岁,她活泼、爽快、性情温和,对
人很好,长相则是“少有的漂亮”。邓小平和张锡瑗在中山大学只是同学、同志、战友
,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发展到恋人的程度。中山大学的学制是两年,但邓小平学习不
到一年,就因革命形势的需要提前回国了。Mitbbs.com
不久,中共中央迁往上海,邓小平担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张锡瑗也到了上海,而且就在
邓小平下属的秘书处里工作。共同的革命理想、共同的情趣和缘分,他们相爱了。
Mitbbs.com
1928 年刚过年不久,邓小平和张锡瑗结婚,邓小平不到24岁,张锡瑗不到22岁。为了
庆祝这对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50 邓小平:揭批四人帮绝不能涉及毛周的错误
作者:舒云
邓小平复出后,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身份,
听取各方面的汇报。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向邓小平汇报平反冤假错案的进度。邓小平
说:“清查‘四人帮’帮派体系!”“林彪反党集团的问题也该重新审理了,在揭批‘
四人帮’中必须联系林彪!”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议上讲话:“要把‘四人帮’揭深批透,非联系
揭批林彪不可!”“林彪、‘四人帮’早就勾结在一起阴谋篡党夺权。揭批‘四人帮’
,联系揭批林彪,正是弄清他们在‘文化大革命’中的罪行。”“林彪对军队毒害很大
,过去没有怎么批,被‘四人帮’包庇下来。他们不批林,假批孔,把矛头指向周总理
、叶剑英副主席。揭批‘四人帮’联系批林彪,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不存在算历史旧账
的问题。”
邓小平会见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时说:“必须承认毛主席晚年犯了错误,而这
种错误属于好人犯错误。而这一点必须说清楚。”1978年秋,邓小平与陈云谈话,说:
“有些事是毛泽东同志的错误,但关键问题在林彪、江青这些人起了坏作用。”“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揭批要划一个段落。有些问...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