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长春电影制片厂
首页 上页 1 2 3 (共3页)
h***a
发帖数: 2349
1
【翻唱】敖包相会---------Huaja &Huajald
不知到同我前几次录的歌,声音有什么区别?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tdl75T8PZ4&feature=youtu.be
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本《草
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的一首插曲。
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交给了另一位编剧
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看。
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
成。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映,《敖包相会》也随之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
音乐作品
中文名称
敖包相会
发行时间
1952年
填 词
玛拉沁夫,海默
类 型
电影插曲
创作来源
海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
K******i
发帖数: 530
2
来自主题: GenderEquality版 - 导演金山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ejifuli (克己复礼),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金山这个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1 17:21:39 2011, 美东)
一不小心,看到一篇关于任芝铭的文章,然后看到这位老人活了大概100岁,受过毛泽
东的亲自宴请,还有一位出名的快婿叫冯友兰,同时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外孙女叫孙维
世的。
不小心就看到了金山,金山后来还做过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
不过金山的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年少时拜过杜月笙,加入中共,创办左翼剧社,和张瑞
芳结婚,后和张瑞芳离婚,和孙维世结婚,结婚不久在朝鲜艳遇,被押回中国。孙维世
原谅了他,后来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竟然又嫁给了他。
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有些奇特?他先是背叛了自己的婚姻,和张瑞芳离婚,和孙维世结
婚后,又搞艳遇婚外情,后来自己妻子的妹妹竟然还能主动送上门。
这人是不是太有魅力了?
转wiki的金山介绍。
金山(1911年-1982年7月7日),原名赵默,字缄可,祖籍湖南沅陵,出生于江苏苏州
,话剧与电影演员、导演,被称为“话剧皇帝”。
金山早年在上海闯荡... 阅读全帖
A**A
发帖数: 3392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p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PopNews
标 题: [YLJD]电影演员宋雪娟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4 21:02:27 2012, 美东)
记者4日从长影集团了解到,长影老一辈艺术家、著名电影演员宋雪娟,因病于3日在长春市逝世,享年77岁。
宋雪娟是辽宁开原人,1956年她凭借出色演技,从阜新煤矿文工团调入长春电影制片厂工作,担任演员。她随后出演了《芦笙恋歌》《铁道卫士》《甲午风云》《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续集)等脍炙人口的电影。她清丽的形象和精湛的演技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她塑造的娜娃(《芦笙恋歌》)等角色,成为长影乃至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宋雪娟(资料图)
宋雪娟的女婿赵旭东介绍,宋雪娟毕生都在为电影事业奉献。1983年宋雪娟退休,随即转向幕后,从事导演、编剧等工作。直到她70岁时,才因年事已高,身体欠佳,在家人的力劝下,恋恋不舍地离开她钟爱的电影事业。
昔日作品《芦笙恋歌》封面
据了解,宋雪娟的遗体告别仪式将于5日早在长春举行,长影集团相关领导及职工将参加,送别这位老艺...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4
来自主题: Xiqu版 - 李世济:忆马连良老师
一阵风,留下了千古绝唱——父亲与马连良(下)
笑谈中,马连良忽道:“过了两三年了,我可还记得在您家喝茶、吃饭的情形呢!”
本是一句闲话,父亲听来却心潮难平。回到家中,把马连良的这句话,说了又说,
提了再提。是呀,反右前在我家做客的朋友不知道有多少,也不知喝了多少杯茶,吃了
多少顿饭。现已无人说及,提及,念及。而这个艺人说得,提得,也念得。
下午,雪又飘飘洒洒地下起来。父亲怅望窗外,自语道:“春风、夏日、秋雨、冬
雪,幸有苍苍者不解势利。”
第二天,父亲便把《史记》和“古本戏曲丛刊”翻出来,叫我熟悉《赵氏孤儿》的
历史和剧本。父亲还说,歌德也写过模拟其后半部情节的一个剧本(即《埃耳佩诺》)
。《赵氏孤儿》这个戏,是由一个叫纪君祥的文人在八百年前写就的,他为此而传名至
今。《赵氏孤儿》取材于历史记载加以虚构发展而成:春秋晋国奸臣屠岸贾诬陷赵盾,
致使赵家三百余口被诛杀。为保护赵氏根苗和晋国同龄幼婴,草医程婴献出亲生骨肉,
原晋国大夫公孙杵臼抛却身家性命,守门将军拔剑自刎……他们心存正义,扑向死亡,
换得赵氏孤儿的安全。十五年后,程婴把事情的真相告诉了赵氏孤儿。孤儿把复仇之剑
刺向了义...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13043
5
产科幻片在上个世纪末一度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辉煌。1980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中
国大陆的首部科幻片《珊瑚岛上的死光》,该片无论是风格、叙事手法,还是特技之严
谨,都可以说是完完全全的成人科幻片,现在看来多少有点山寨,但不管怎么说,该片
填补了国产科幻片的空白。1988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科幻片《潜影》,影片的科
幻味很浓,加上影片对主人公人性的挖掘的深入,使得影片脱离了以往电影好人、坏人
两种分类的模式。特别是影片的悬疑和恐怖气息,即使放在今天看,也有可取之处。
1989年,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了科幻片《凶宅美人头》,该片还安排了不少商业元素:
凶杀、色情暗示等。这在那个年代,也是一个时代进步。而1992年上映的《再生勇士》
堪称中国大陆科幻片里“科幻含量”最高的影片,其动作水平达到了同期国产电影的一
流,因此在市场上也有不俗的成绩。
2001年,影片《拯救爱情》公映,尽管该片立志成为“我国第一部高科技太空科幻
片”,但由于投资仅300万元人民币,且国内电影人对特技很陌生,只能拿到美国作后
期,结果成为了一部科幻小片。之后的国产科幻片,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如果非要硬凑
,周星驰执导并...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5492
6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喜剧故事片《满意不满意》,反映我们苏州饮食服务
行业学雷锋
以后出现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风貌。编导者根据剧情需要编排了一个“得月楼”
的菜馆,实际
上当时本地并没有这样一个菜馆,而本地百姓心目中间公认的是暗指市区观前街上那家
百年老店“松
鹤楼”菜馆。
二十年以后。为适应发展旅游业需要,上海电影制片厂到本地来拍摄了一部喜剧
故事片《小
小得月楼》,反映饮食服务行业改革开放后的优质服务新面貌。拍摄地点在苏州东园的
“涵碧楼”茶
室。
两部影片播放之后,全国各地以及海外游客都以为苏州真的有这样一家“得月楼
”菜馆,可是
到苏州一打听却是没有这家菜馆,大家都感到十分遗憾。
后来,苏州商业部门解放思想,抓住这个商机,将市中心“松鹤楼”菜馆后门对
面、位于太监
弄的“味雅”菜馆改造为“得月楼”菜馆。当然,为了取得游客的信任,还特地查阅苏
州的方志,追溯
历史,寻找依据。终于有人查到明代嘉靖年间,苏州虎丘半塘的野芳浜口有个名叫“得
月楼 ”菜馆,
后随着沧桑变迁而淹没了……,这样算来“得月楼”的年龄要比清代开创“松鹤楼”还
v******a
发帖数: 45075
7
最近,在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内发现大面积、集中分布的炭化木。有关专家认为,这是距
今大约1000年前长白山火山大爆发的遗迹,不仅在长白山是首次发现,在全国也是绝
无仅有的,具有重要的科研、科普和旅游价值,应该采取措施加以严格保护。
据长春电影制片厂著名导演张国仰介绍,这是他在拍摄《长白山天池怪兽探秘》电视
片时,在长白山保护区维东保护站附近发现的。回到长春后,他邀请了长春科技大学(现
吉林大学)地质和火山专家,对所拍录像和带回来的实物进行了鉴定,得到专家确认。
据介绍,这个炭化木分布区是当地民工在为保护局西坡修发电站引水渠时,劈开山体
而使之裸露地面的。张国仰实地考察后说,炭化木露出地面的部分,高度三四米,长度五
六十米,其上面覆盖着1米左右的土层,生长着各种树木。炭化木分布不仅面积大、数量
多、地点集中外,还有许多尚未完全炭化的树木。有关专家认为,这为气象、地理、地质
、农林、动植物等多学科综合考察、实验提供了难得的良好条件,是研究资源、环境、灾
害地质及地球演化史、探索地球奥秘的理想场所。同时,这种独特的火山地貌景观,也是
我国难得的旅游资源;加上地处长白山西坡山门附近,可以在严格保护
v******1
发帖数: 14
8
来自主题: NorthEast版 - 有没有长影子弟校的同学们啊?
呵呵,这是小名了,大号“长春电影制片厂子弟学校”!
wh
发帖数: 141625
9
rip.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YCi5AgN4k0
中文片名   甲午风云
外文片名   The Naval Battle of 1894
影片类型   战争 / 历史
片长   China:95 min / Hong Kong:110 min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演职员表
导演 Director 林农 Nong Lin
编剧 Writer   希侬 Yi Xi   叶楠 Nan Ye   陈颖 Ying Chen   李雄飞
Xiongfei Li   杜梨 Li Du
演员 Actor
李默然 Moran Li .....邓世昌 Deng Shicang
浦克 Ke Pu .....丁汝昌 Ding Rucang
王秋颖 Qiuying Wang .....李鸿章 Li Hongzhang
李颉 Jie Li .....刘步蟾 Liu Buchu
庞学勤 Pang Xueqin .....王国成 Wang Guocheng
周文彬 Wenbing Zhou .....方伯谦 F...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4809
10
来自主题: Xibei版 - 今日影院
这个电影就是八十年代长春电影制片厂的水平
x***2
发帖数: 946
11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70年前 生物海归在北京的生活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EDibd9OG8Y
《四十年代北平教授一家的生活》,通过一段七十年前的视频,向我们展现了解放前夕
一个北平家庭的日常生活。这期视频被推送之后,视频中那位教授的后人,看到了久远
之前家人的影像。拜他们所赐,我们得知了许多关于这个纪录短片的有趣细节。
视频中出现了两位老人,被全家人谦恭地对待,也带孩子们去游园。解说称他们为孩子
们的祖父祖母。实际上,这两位是他们的邻居,被临时找来扮演长辈的角色。而“祖父
母”的生日,自然是配合剧组所做的演出,寿桃和长寿面,也是为拍摄而准备的。也许
,导演是为了将当时中国人的衣食住行和礼节习俗都在一个影片中展现,才会如此安排
的吧。
此外,在食物上,虽然没有为了拍摄而刻意提高太多生活水准,但实际上,一家人的日
常饮食,比呈现出来的还要差些。玉米面窝头算比较好的伙食了,更多时候是混合面。
在最困难的时候,孩子们只能靠喝米汤填饱肚子。
除这些幕后趣闻之外,新的故事也一起浮现出来。这一家人并不平凡,而经由他们的讲
述,这段场景也意外地离今日的我们近了一步。在那段平静岁月之后,他们又经历了多
少呢?... 阅读全帖
X*V
发帖数: 1431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郎朗红曲“上甘岭”掺假 “英雄儿女”虚构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4 06:52:53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郎朗红曲“上甘岭”掺假 “英雄儿女”虚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4 06:41:46 2011, 美东)
三角山地形图。(网络史料图片)
(大纪元记者李晓宇综合报导)在美国总统奥巴马招待胡锦涛的国宴上,郎朗弹奏的中
共红色经典电影“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其中搀杂另一部影片《英雄儿女》的
主题曲《英雄赞歌》,在海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这两首曲子在中国家喻户晓,被外界认
为有强烈的血腥味和仇美情绪。
面对媒体追问,郎朗表示自己不知道《我的祖国》的任何背景。但在大陆,被中共捧为
韩战“决定性胜利”的上甘岭战役有关内容,从小学到大学的课本及文艺作品中随处可
见,其插曲《我的祖国》更是伴随大陆几代人的成长...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4369
13
看三姐如何智斗WSN滴~~~哈,好几年没看这片子了,重新看的感觉就是很有趣,有
山歌听,有斗嘴看,有山水赏。
【出品年代】1960年
【影片名称】刘三姐 【类型】戏曲片
【出品】长春电影制片厂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 【作曲】雷振邦
【演唱】傅锦华 李世荣 李敏玲
【主演】黄婉秋 (刘三姐)、刘世龙 (阿牛)、梁音 ( 刘二)、张巨光 (老渔夫)、夏宗
学 (莫怀仁)
剧情梗概:在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之间,从静静的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歌声,吸引了正在
打鱼的老渔夫和他的儿子阿牛。只见从上游漂来的藤筏上站着壮族人民的歌手刘三姐。
原来,刘­三姐被恶霸地主陷害落水,沿江漂流来到这里。老渔夫把刘三姐留在家
里。刘三姐的哥哥刘二沿江找寻,赶到这里。于是,刘二和刘三姐同老渔夫、阿牛与舟
妹住在一起。他们上山采­茶,下河打鱼,过着勤劳的生活。刘三姐和姑娘们在山
上边采茶边唱歌。地主莫怀仁霸占茶山禁止姑娘们采茶,在刘三姐的鼓舞下,乡亲们拔
掉禁止采茶的牌子。莫怀仁又妄想禁歌。­刘三姐要与莫怀仁对歌并告诉他只要他
在对歌中取胜,就可以禁歌。莫怀仁依仗财势,请来秀才和刘三姐对歌。四...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来自主题: Guang_Xi版 - 巾帼英雄看《武当》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武侠片系列】巾帼英雄看《武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20 16:54:50 2014, 美东)
之前写过《自古英雄出少年》: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808987.html
和《少林小子》: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eisureTime/1833117.html
这次又和小孩一起看了长春电影制片厂1983年出品的《武当》。我就自行开个武侠片系
列,欢迎喜爱武侠的同学一起来聊。
《武当》和《白发魔女传》、《侠女十三妹》等,是少数几部以女英雄为主角的武侠电
影(近代还有带枪的《关东女侠》和《白莲花》;马戏团的《红牡丹》算不算……)。
小时候我妈带我去电影院看的《武当》,我深深记得里面的女侠天天对着木桩击掌苦练
,木桩上竟出现斑斑血迹——我看得既害怕又震撼。从此滋生了一个天天击掌、神功既
成的伟大理想,常于无人处嘭嘭击墙,手越痛越... 阅读全帖
t**p
发帖数: 818
15
来自主题: InnerMongolia版 - [分享] 内蒙民歌@youtube
德德玛,腾格尔等老一辈的蒙古族歌唱家,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我这里贴几首传统
的蒙语歌吧
首先当然是宴席上最常唱到的"祝酒歌"
"敖包相会"
1952年,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的电影剧
本《草原上的人们》,在长春电影制片厂开拍,而歌­曲《敖包相会》就是此片中
的一首插曲。据影片编剧之一的玛拉沁夫­介绍,他将《敖包相会》的歌词写好后
,交给了另一位编剧海默修饰­润色,两人几经切磋后,又拿给影片作曲——著名
的达斡尔族作曲家­通福看。随后,通福来到了他的故乡呼伦贝尔大草原,根据海
拉尔河­畔的一首古老的情歌创作而成。1953年,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上
映,《敖包相会》也随之飘向了祖国的五湖四海。
"送亲歌",即将出嫁的女儿对阿爸阿妈和家乡的依依不舍
"诺恩吉娅"
诺恩吉娅是奈曼旗第十一任扎萨克郡王德森楚克扎布弟弟德木楚克道尔吉的女儿。她的
出生地是今奈曼旗明仁苏木博尔堤嘎查(村)。她嫁给乌珠穆沁王嫡系布仁巴特尔的长子
宝迪毕­力格。婚后不到一年就死去了,陪送她的一匹枣红马托着...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
----
作者:央视网友9e3x8y2时间:2014-2-14 21:31 标题:漫谈文革期间国内上映的162部中
外文艺影片
《漫谈文革期间国内上映的162部中外文艺影片》
(一)
1966年下半年至1969年上半年近三年时间里,用“八亿人民八台戏”来形容是恰如其分
的。“九大”以后,为缓解大众对文化生活过于单调的不满,经主管文艺的江青选片,
文化部恢复上映了14部中外影片,其中国产片8部,即:故事片《南征北战》、《平原
游击队》、《小兵张嘎》、《鸡毛信》、《地道战》、《地雷战》以及动画片《草原英
雄小姐妹》和木偶片《半夜鸡叫》;译制片有6部,它们是: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
、《列宁在1918年》,朝鲜影片《南江村的妇女》,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
海岸风雷》,罗马尼亚影片《多瑙河之波》。
因国产经典影片《南征北战》和《平原游击队》列入北影和长影的重拍计划,这两部老
版影片1972年停映。
1970年至1972年又陆续上映了1...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被中央领导人关怀过的普通人今何在
1961年8月,毛泽东与江西省农垦厅文工团女演员邢韵声共舞,毛泽东一生中交往过的
人很多,但能让他记住,并书信来往的真的很少。邢韵声——一名普通的女演员,却有
幸成了毛泽东的笔友,并以“父女”相称,后来他们的来往甚至惊动了中央警卫局。
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接见大生产运动英雄吴满有(左一)。吴满有1947年参加解放军,
不久被国民党俘虏,被迫发表“追随蒋总统”的讲话。解放后吴满有回到延安,被开除
党籍。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当地就他一个人不入社,独自在山头放羊。
1952年5月23日,志愿军归国代表团代表解秀梅拥抱毛泽东,并请毛泽东签名。解秀梅
是部队文工团的战士,在朝鲜战争中救了负伤的605团排长李永华,立一等功。解秀梅
后嫁给李永华。1956年,解秀梅从部队转业到河北华兴印刷厂担任领导工作,1996年逝
世。
1956年2月1日,内蒙古诗人纳·赛音朝克图招待宴会上拥抱毛泽东,激动痛哭。纳·赛
音朝克图1937年留学日本,1941年归国。建国后担任《内蒙古日报》记者等职,写了大
量诗篇。文革伊始,他即被下放参加体力劳动,后被关入牛棚。1973年病逝。
1956年,毛泽东接见新疆舞蹈家康...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创业》风波
·华 克·
1975年春节至9月间,一部表现石油会战的电影故事片《创业》从公映到被禁演,
成为当年邓小平全面整顿中发生的一个突出事件。我作为当时该片主创成员与《创业》
蒙难的亲历者,对40年前遭到江青训斥引发的沉重感迄今难以消散。
◇ 震惊国人的禁演
《创业》影片还未开拍,当时的文化组(即后来的文化部)负责人于会咏、刘庆棠
在审看剧本之后,便传出告诫:“这是江青同志抓的重点片,一定要拍好,拍出水平,
不可掉以轻心!”
作为新中国电影摇篮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派出我这个年轻的副导演奔赴大庆,深入
生活,组织剧本创作。一年后的一个晚上,我正在钻井队板房整理素材,忽然值班员跑
来,说长影厂领导有要事找我通话。在电话里听到老厂长苏云告诉我,最近江青对大庆
题材的电影创作有了指示,厂里决定让我赶快回去。得此消息,我喜出望外。虽说我们
创作组对会战功臣已访谈了上百名,各类资料已累积300多万字,可是,像大庆会战的
大题材,如果没有权威的创意指导来引领创作,只怕难于进行概括与塑造典型。如今既
然江青发话,大概有门儿了!
回到长影会议室一看,顿时一愣:到场的不仅有曾被打成“黑笔杆”的编剧张天民
,挨过批斗...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9
http://history.people.com.cn/n/2013/0318/c198307-20824142.html
何立波
2013年03月18日10:53来源:党史文苑
1977年8月28日夜,绝望的于会泳给家人写下遗书:“我跟着‘四人帮’犯了罪,对不
起华主席,对不起人民,我的结局是罪有应得的,只有一死才能赎罪……我恨透了‘四
人帮’,也恨透了自己:消除旧的于会泳!彻底地更换!……”尔后,于会泳服毒自杀
,被发现后送医院紧急抢救。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8月31日死去。
于会泳与江青在大寨(资料图)
于会泳文革中的“戏剧”人生在“文革”期间,出现了许多非正常提拔的政坛“新贵”
,其中上海尤为突出。如王洪文由一名保卫干部跃升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徐景贤由一名
普通的机关干部提拔为上海市委书记,而于会泳则由一名普通的音乐教师,窜升到了中
央委员、文化部部长的高位。然而升得快,跌得也快。当“文革”结束之后,对于前途
失望的于会泳,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他的“戏剧”人生。◇早年的“革命”生涯1925
年6月,于会泳出生于山东乳山县西泓于家村。于会泳自幼喜好文艺,1946年9月,在乳
山老家...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20
来自主题: _Hope版 - 导演金山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nderEquality 讨论区 】
发信人: Kejifuli (克己复礼), 信区: GenderEquality
标 题: 导演金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1 17:22:09 2011, 美东)
发信人: Kejifuli (克己复礼),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金山这个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Nov 21 17:21:39 2011, 美东)
一不小心,看到一篇关于任芝铭的文章,然后看到这位老人活了大概100岁,受过毛泽
东的亲自宴请,还有一位出名的快婿叫冯友兰,同时还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外孙女叫孙维
世的。
不小心就看到了金山,金山后来还做过中央戏剧学院的院长。
不过金山的经历是非常复杂的。年少时拜过杜月笙,加入中共,创办左翼剧社,和张瑞
芳结婚,后和张瑞芳离婚,和孙维世结婚,结婚不久在朝鲜艳遇,被押回中国。孙维世
原谅了他,后来孙维世的妹妹孙新世竟然又嫁给了他。
这样一个人,是不是有些奇特?他先是背叛了自己的婚姻,和张瑞芳离婚,和孙维世结
婚后,又搞艳遇婚外情,后来自己妻子的妹妹竟然还能主动...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192
21
来自主题: _YueJu版 - 南京市越剧团 -- 百度百科
南京市越剧团成立于1956年2月,是与上海越剧院、浙江越剧院齐名的全国三大越剧团
之一。其前身为“越剧十姐妹”之一的竺水招和越剧界享有“老生泰斗”美誉的商芳臣
及众多优秀越剧演员创建的上海云华越剧团。在剧团成立之初首次进京演出时,周恩来
、郭沫若等中央领导人数次观看剧团演出的《南冠草》和《柳毅传书》。
剧团现有演员70人,阵容整齐、行当齐全。除拥有竺水招、商芳臣、筱水招等一批
老艺术家外,还培养造就了竺小招、袁小云等一大批中青年国家一、二级演员。
剧团成立40多年来,先后创作、移植、改编、演出了传统剧目《柳毅传书》、《南
冠草》、《莫愁女》、《秦淮梦》、《侯门之女》、《李清照》以及现代剧目《报童之
歌》、《江姐》等一大批脍炙人口的艺术精品。其中《秦淮梦》、《哑女恨》、《侯门
之女》等拍摄成戏曲电视剧,连续4次荣获中国电视“飞天奖”戏曲电视剧一、二等奖
;优秀保留剧目——新版《柳毅传书》荣获第四届江苏省戏剧节优秀剧目奖;此外《柳
毅传书》和《莫愁女》还分别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成彩色戏曲片,
享誉海内外。
首页 上页 1 2 3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