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陈伯达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
c*c
发帖数: 2397
1
我引用曾子的那句话,不主要是针对你,是因为版面上充斥了互相谩骂攻击的帖子,对
古人包括民国时期/文革时期或者更近时期的人物,包括政治的人物,学术的人物, 也
包括普通的士兵和老百姓,他们很多人死于战场,也有些死于非命,不管怎样,很多都
是值得纪念的。民国时期的学术,因为个人喜好有争论也是正常的,钱穆先生说中国每
800年应该出一个圣人(周公-孔子-朱子),期待中国再出一个类似的圣人。也许民国
时期的人物学术还不曾达到这样的要求,但是王国维陈寅恪梁启超包括钱穆本人的学术
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
转了陈寅恪先生的这篇文章,你有兴趣就看看吧。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881727/
义宁陈寅恪先生:对科学院的答复
我的思想,我的主张完全见于我所写的王国维纪念碑中⑵。王国维死后,学
生刘节等请我撰文纪念。当时正值国民党统一时,立碑时间有年月可查⑶。在当
时,清华校长是罗家伦,是二陈(CC)派去的,众所周知。我当时是清华研究
院导师,认为王国维是近世学术界最主要的人物,故撰文来昭示天下后世研究学
问的人。特别是研究史学的人。我认为研究学术,最主要的是要...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9095
高 华
◇ 一本奇书
雷光汉的未刊书稿《我的中国心结: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苏联流亡记》是一本奇书
,这是一位为躲避文革中“一打三反运动”的镇压,于1970年“外逃到苏联”的前北大
历史系毕业生在苏联中亚地区飘泊沉浮的实录。二十世记以来,虽然中国人写的旅苏观
感为数可观,但称的上是名篇的却不多,只有20年代瞿秋白的《饿乡记程》和《赤都心
史》、30年代初曹谷冰的《苏俄视察记》和胡愈之的《莫斯科印象记》等。及至郭沫若
1946年的《访苏记行》和1952年的刘白羽的《莫斯科访问记》,已完全落入程式化的俗
套,无一不是对苏联新制度直白的赞美。建国后的访苏游记写得好的也是曲指可数,给
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尚未结集,发表在1957年春《文汇报》上徐铸成的访苏游记,从
中多少能捕获一些苏共二十大后苏联社会的变化(1975年我曾拿着介绍信在南京图书馆
逐日翻看1957年的《文汇报》,时间一长,警惕性很高的管理员觉得不对头,就打电话
到我单位进行调查,结果很快就禁止我再看了)。另...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真如神-白区损失百分之百
戴晴美国之音中文博客
Posted by daiqing on 四月 28, 2011
现在我们回到造神毛泽东。
1964年,当肖华充满情感地写他那部《长征组歌》的时候,上边的故事,特别项与年以
及我们后边特别会说到的莫雄第四剿共保安司令部“主任参谋兼清乡委员长”卢志英,
他难道一点都不知道?
但他无论如何应该知道1937年春夏之交刘少奇的那个报告吧——《关于白区的党和群众
工作》?中共成立已经16年,全国代表大会已经开了六次。刚刚脱离危难找到立脚点,
刘即毫不客气地将矛头指向届时总书记发迹之始的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因政治路线错误
,导致“白区工作损失几乎百分之百”。
对这一石破天惊的说法,毛当时采取“有倾向的调和”(高华语)。而事后局面的发展
证明,就算唱主角的刘少奇当时没有百分之一百料到,此次以评点历史而挑战在位总书
记张闻天,确为延安整风和毛泽东登上权力颠峰的开场锣。
到1964年,这句标杆性话语——“白区损失百分之百,苏区损失百分之九十”——已为
毛写入自己著作(《关于人的认识问题》)。而在文革风暴里旗手江青朝周恩来掷过去
的“白区损失百分之百的祸首揪出来了,苏区损失百分之九十的...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嘉庚抗战下注延安
史料图片:1949年6月毛泽东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中南海勤政殿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
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
通过对战时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陈嘉庚对蒋介石的表现大失所望,对毛泽东则大加
赞赏,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政治选择。
重庆见闻:“绝无一项稍感满意”
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偕印尼侨领庄西言、南侨总会秘书李铁民等一行5人飞抵重
庆,受到国民党政府各机关、重庆市各界代表3000多人的热烈欢迎。
国民党政府对南侨慰劳团的接待工作异常重视,由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政治
部、宣传部、海外部、侨委会等近30个党政部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欢迎南洋侨胞回国
慰劳团委员会,并拨出8万元专款以供接待之用。这使陈嘉庚非常不安,认为这样铺张
浪费,不合时宜;重庆如此,必引起连锁反应,不仅耗费大量钱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慰劳团抵重庆后,连续三天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启事,“侨胞使命注重实际
工作,所有其他应酬概行谢绝”。此外,陈嘉庚个人也发表“郑重声明”,“一...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历史文献:杨小凯《中国向何处去?》
注:
此文是杨小凯当年中学时期的文章,其父亲被周刘打成右派,而他被“红五类
”红卫兵批斗歧视。
这个文章所给杨小凯带来的影响要远大于他如今的作为。在国内,全国性地展开
了对这个文章批判,而且流传到海外。
此文章,被周开大会点名批评是“极右”,随后,杨小凯被捕。
杨现在已经放弃了文中的许多观点,他反对一切革命,反对毛泽东,反对文革,
主张中国应该彻底改变制度,将金融业彻底私有。
他唯一没改变的是企图彻底改变中国,这与他如今的所谓反对革命形成了悖论。
中国向何处去?
(一九六八年元月六日)
注:这是一份徵求意见搞,现在公开发表是否适宜?是否能代表《“极左派”公社
成立宣言》?怎样进一步修改?请阅后把意见详细写在每页右边空白处,请于廿日前将
本稿退还发行者。
省无联一中红造会钢三一九兵团《夺军权》一兵  1968年1月12日
反击二月逆流的斗争到七、八月以来,全国人民有一种欣欣向荣的气象,大家以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有了“进行到底”的希望,一切束缚人们思想的传统观念都被抛到
一边去了,但是十月以来出现的自...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53800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乱世枭雄毛泽东(转载)
乱世枭雄毛泽东
作者:阿唐
三十年前的一个子夜,毛泽东走了,抛下了这个他已经整整统治了二十七个年头的古老
国度,径自去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这首传唱在中国大街小巷40年之久,并且在1970
年被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带上了太空的歌曲,曳然而止。
不象他的忠实臣子周恩来,生命的最后阶段,被病魔折磨得不成人形,远远拍摄的追悼
会上的新闻照片也不能掩盖他骨瘦形消的模样。也不象他的部下后来成为潜在对手的刘
少奇,饱受精神折磨后,披散着长达盈尺的白发,睁大着不甘心的眼睛,恨恨地离开了
人世。毛泽东走的很安详,昏睡之中,尘世与冥界之间一个趔趄,就去了。
其实早在4年前,他老人家已经走了一回。那是在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叛他而去之后,他
实在经受不住日夜不眠苦苦思考而不得其解的痛苦折磨,休克了过去,在鬼门关上走了
一遭。
自那以后,毛泽东的生命之火似乎已经奄奄一息,新闻照片和电影上,他总是一付淡淡
的表情,很少再展现慈祥的笑容。对,慈祥,就是这个词,大概是那个年代里面与毛泽
东一起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汇,另外一个就是伟大。伟大的舵手累了,他革命了几十
年,奋斗了几十年,把他的老对手蒋介石赶...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7
从档案看宋子文就是今天的比尔·盖茨
——被中共历史扭曲的宋子文
“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国民党败退台湾经济上的罪魁祸首”,这是我们之
前对宋子文的印象。2004年,胡佛研究院的宋子文档案开放了,在这些私人档案和其他
的史料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被历史极度扭曲的宋子文。
被访问者为宋子文档案、蒋介石日记开放的主要推手,胡佛研究院郭岱君博士。
岱君:从档案看,宋子文就是今天的比尔·盖茨,苹果的乔布斯
宋子文,一个有理想主义色彩的人物。
这是我们与郭岱君博士长谈后,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
他父亲早年是孙中山革命时的重要赞助者。他本人自青年始,便开始了为国民革命效力
。从孙中山的秘书开始,到北伐时期的财政部长,到抗战时期中国外交中扮演的最关键
的角色。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无论是财经还是外交,都少不了他。
他一生的跌宕,精彩,但也沉痛,有悲剧色彩。他对蒋介石贡献最大,但是蒋介石一生
都不喜欢宋子文,除了宋坚持自己的专业原则,是否还有政治理念上的分歧?
关于宋子文,我们需要了解的,还有太多。
胡适搞了半天,没拿到多少援助。后来宋子文到华盛顿,一开始一出手就是五千万美元
的贷款,最后最多到五...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8
不知道有人贴过这个没有。高文谦写的《晚年周恩來》由美国明镜出版社2003年4月初
版,颇引起争议。朋友寄给我这篇采访报道,我看得囫囵吞枣,总体感觉挺中肯。印象
深的两点,一是江青说的“我是主席的一条狗,主席让我去咬谁,我就去咬谁”。把一
切坏事都推给江青的说法是不对的,江青不过是奉旨行事,有时操之过急,但基本思想
是出自毛泽东的。
二是作者整体评价周恩来时引用的邓小平的两句话:第一句是“如果没有总理的话,文
革的结果可能更糟。”第二句是“如果没有总理,文革也许不会拖那么长。”这个我也
觉得很中肯。
以下是BBC的采访报道:
今天是1976年中国四五运动27周年纪念日。
27 年前的今天,中国民众以悼念去世不久的中国总理周恩来的方式来表达对文革不满
的活动,在清明节这一天达到了高潮,中国首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聚集了百万民众,虽
然这一天以中共高层主政的激进派下令对示威群众进行的镇压而结束,但这一天也预示
了半年后激进派倒台、文革结束、毛泽东神像倒塌等一些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的事件的征兆。不过,这一天也同时宣告了中共神坛上另一尊神像定制打造过程的开始
:文革后逐渐在中共高层占上风的所...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704
9
与九·一三事件相联系的上海文汇报三·一六文章
——十问十答(上)
朱永嘉
· 收到网友guokuo1234跟帖:老爷子能不能请教一个问题啊,前几天看了徐景贤同
志的回忆录《十年一梦》,里面有九一·三之后参观毛家大院的记录,关于林彪叶群一
家的生活给我印象很深,这些情景是真的吗?毛家大湾确实如书里写的那样吗?
答:看到你的跟帖内容,我知道大家都为林彪的结局惋惜,林彪毕竟是十大元帅之一,
出身黄埔军校,参加过南昌起义,上了井冈山,他二十五岁时,担任红军主力二十八团
的团长,不久就被任命为红军一军团的军团长,与彭德怀带的三军团是那个时期红军的
主力兵团,抗日战争时,他是八路军115师的师长,打过平型关战役,解放战争时期林
彪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打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后来出任中南军区司令员,最终
摔死在外蒙古温度尔汗。许多人想不通,这样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怎么会落得这样一个
结局呢?徐景贤在《十年一梦》中描述的他二次参观毛家湾的景象与林的前半生戎马生
涯自然对不起号来,所以你提出的问题,很多人会有相同的想法。林彪在1950年3月便
迁居毛家湾,那里原来是高岗的住所,...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10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采写:米鹤都·墨诞、编辑:米鹤都
◇ 前言
又是一度“九一三”,网上到处可见为林彪抱打不平的长篇短语。我对林副统帅素
无好感,当然也并不赞同将文革前期的污水全部倒在他的头上。不过,他确如一些文章
所言那般“睿智”和先知先觉,为何在1959、1962、1966三个历史关键时刻,他却都义
无反顾地站在了错误的一边。其实他的功过都是非常清楚的。不说作为一个真正以人民
利益至上的历史人物,就从爱护个人“羽毛”的角度,他也不至于做出哪些助纣为虐的
勾当。
本文并非评述林彪的功过,而是由此想到那个黑暗时代中曾挺身而出的草根英雄。
文革初起之时,曾经有两个不知名的北京中学生,给林副统帅发出了公开信。此信震动
了全国,也激发了人们对绝对迷信的第一次反思。在这个意义上,他们远比此时正在制
造现代迷信的林副统帅高明得多。尽管他们很快被镇压下去,但是依然对人民而后的反
思留下了火种。
在1976年的那次人民群众奋起反抗文革暴政的斗争中,他们再次率先站了出来。
1977年1月,他们和... 阅读全帖
b********h
发帖数: 2481
11
开篇声明,本文只是对历史事件进行探讨研究,无意涉及冒犯个人隐私。其参考资料文
献均来源于百度谷歌人民等搜索结果,如对资料依据及来源等存有疑问,请联系原作者
原载体,笔者概不负责。
一 、身为“接班人”和副统帅的林彪到底为什么会仓惶出逃?
40年前的9月13日凌晨,身为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的林彪仓惶出逃,
最终折戟沉沙坠毁在蒙古的温都尔汗,这就是当时震惊中外的“九一三林彪出逃事件”
。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并且写进了党章的铁定“接班人”,为什么要叛党叛国
、举家外逃呢?为什么会发生“九一三事件”?
官方对此的解释是林彪及其团伙密谋“篡党叛国”,急欲“抢班夺权”,阴谋败
露后仓惶逃跑。这显然不能令人释疑。首先,作为绝无仅有已写进了党章的铁定“接班
人”,林只需按部就班等毛**百年之后安心接班就是了,如果没有其他特别原因,又有
什么必要悍然去冒杀身之祸的天大风险来“篡党叛国” 、“抢班夺权”呢?要知道当
时的毛如日中天如神一般地位不可撼动,一生谨慎精于算计的林,是从来都不打那种没
有把握赌博式的的仗,更何况这种无异于拿鸡蛋去碰石头了。这当然解释不通,于是官
方便又“找”出证据说...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634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老将军龙书金:文革往事
老将军龙书金:文革往事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09-08-10 18:57:07)
转载
标签:
回忆
杂谈
分类: 文革那些事
老将军龙书金:文革往事
老将军龙书金:文革往事
(原新疆军区司令员龙书金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3年4月16日在广州逝世,享
年93岁。
龙书金同志是湖南省茶陵县人,1929年参加农民赤卫队,1930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
历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二万五千
里长征,以及直罗镇、东征、西征等战役战斗。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副营长、营长、
副支队长、团长、冀鲁边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副师长等职,带
领部队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战和反“扫荡”、反蚕食、反封锁斗争,参加了平型关、大
宗家、侠河村、王家楼等战役战斗。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师长、副军长等职,参加了
东北夏、秋、冬季攻势,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和辽沈、平津、渡江、湘赣、广东、粤桂
边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kirklook (Ni),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中共土改真相——群众运动 还是 运动群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6 22:08:28 2012, 美东)
张鸣:动员结构与运动模式——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政治运作(1946—1949)
中共话语中的“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法宝”之一,一向被看成是中国共产
主义革命成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抗战后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更是被视为中共最终战胜
国民党政权的决定性举措。尽管毁誉不一,但这一点半个多世纪以来却是被国内外舆论
和学界所认可的。然而,关于解放区土地改革的研究,尤其是作为关键区域的华北地区
土改,却是学术界较少关注的领域,过往的一些论述,大多是中共党史语境内的研究,
基本上着眼于阐述土地改革的意义,描述和探索中共土改政策的“左”或“右”变动原
因,而对于土地改革运动背后隐含的深刻的功利动因,以及运动给农村社会带来社会结
构、文化权力诸方面的变化更是绝少触及。李康(1999)、胡宗泽(1997)弗里曼(
Edward F...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共军是怎样抓壮丁的
有些爱党爱国同志口口声声控诉万恶的蒋匪军以多么多么不人道的方法抓壮丁,好
像他们共军抓壮丁就是文明的人道的,其实不然,蒋匪军抓壮丁总还算是照章办事,大
批壮丁死亡,考虑到当时恶劣的条件,多少还情由可愿,而共军抓壮丁就不然了,坑蒙
拐骗,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
在共军建立初期,共军除了从国军拉来的人以外,主要就是吸收各地地痞流氓兵痞
,黑社会分子,直到上了井岗山,共军的成分主要还是农民加流氓,老毛在《井冈山的
斗争》一文中就说:“红军的成分,一部是工人、农民,一部是游民无产者。游民成分
太多,当然不好。但因天天在战斗,伤亡又大,游民分子却有战斗力,能找到游民补充
已属不易”。当时的共军和黑社会组织哥老会走的很近,有段时间还喊出了那里有红军
那里就有哥老会的口号,基本上就是同气连枝了(见周恩来《关于哥老会问题》)。
后来共军有了地盘,情况就不同了,一方面原来的地痞流氓的军纪太坏,以至于“
红军每到一地,群众冷冷清清。我们深深感觉寂寞,我们时刻盼望这种寂寞生活的终了
”(见《井冈山的斗争》),二方面,共军需要扩编,所以就大搞扩红,那么怎么扩红
呢?
一是鼓动。毛泽东在《查田运动的群众工作》...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风雨小靳庄
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72/64915/5832243.html
○姜毅然 霞 飞
生长在20世纪70年代的人,很少有人不知道小靳庄的。这个小村庄因为能唱样
板戏,搞赛诗会而闻名。它成了江青的“点”后,在全国广为宣传。后来又在“学习无
产阶级专政理论”、“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中大出风头,江青还把外宾带到小靳庄去
参观。粉碎“四人帮”后,小靳庄的所谓“经验”受到批判。改革开放后,小靳庄重新
崛起。那么,这个本不知名的小村庄,经历了怎样的风雨?
靠实干成了“农业学大寨”的典型
建国后,天津市宝坻县林亭口公社的小靳庄,同中国大多数农村一样,也走过互助
组、合作化、人民公社的道路,也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也搞过“四清”。但在这些运
动中,小靳庄不前也不后,因此也总是不那么出名。上边来宝坻县视察的领导,或者来
宝坻县办事的外地人,大多数不知道有个小靳庄。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冲击到了小靳庄。小靳庄人同全国其他地方的
人们一样,也是抱着高昂的革命热情参加“文化大革命”的。但是,小靳庄人搞政治斗
争的结果,却是土地荒了,粮食产量少了,后来... 阅读全帖
s******i
发帖数: 87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发:反右运动的真相
这篇文章,讲了反右运动的真相,包括朱镕基等人是如何打成右派的。资料可信。
-----------------------------
http://www.wyzxsx.com/zazhi/no.151.htm#_Toc316325067
老 田:
“反右扩大化”与“政治机会主义同盟”的形成——谈谈“党史造谣学”的方法论基础
在党史国史研究中间,存在着一种支持“党史造谣学”的特殊方法论,在这种方法论中
间,对于历史和政治事件的分析,仅仅关注最高决策层的偏好与社会政治现实之间的“
因果链条”,而刻意地把当权派出于自身利益和意愿形成的“政策过滤机制”和社会结
构的作用排斥在观察视野之外。在这种方法论指导下产生的所谓研究成果,无一例外地
告诉人们:所有的政治和历史事件的原因都唯一地与最高领导人的偏好和政策相关。正
是排斥了当权派的过滤机制和社会结构这两个重要观察层次之后,才会有所谓的“总设
计师”这样的概念产生,这个诡异的概念浓缩了一种畸形的政治历史观——所有的历史
政治事件背后只存在着唯一的推动者(往往是某个高官的偏好和意愿)。
要对党史造谣学进行拨乱反正,需要立体地扩大观察视野,研究不仅...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17
史料图片:1949年6月毛泽东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中南海勤政殿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
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
通过对战时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陈嘉庚对蒋介石的表现大失所望,对毛泽东则大加
赞赏,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政治选择。
重庆见闻:“绝无一项稍感满意”
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偕印尼侨领庄西言、南侨总会秘书李铁民等一行5人飞抵重
庆,受到国民党政府各机关、重庆市各界代表3000多人的热烈欢迎。
国民党政府对南侨慰劳团的接待工作异常重视,由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政治
部、宣传部、海外部、侨委会等近30个党政部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欢迎南洋侨胞回国
慰劳团委员会,并拨出8万元专款以供接待之用。这使陈嘉庚非常不安,认为这样铺张
浪费,不合时宜;重庆如此,必引起连锁反应,不仅耗费大量钱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慰劳团抵重庆后,连续三天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启事,“侨胞使命注重实际
工作,所有其他应酬概行谢绝”。此外,陈嘉庚个人也发表“郑重声明”,“一...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18
史料图片:1949年6月毛泽东与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在中南海勤政殿
1940年,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为了慰劳祖国抗战军民,亲自组织并率领南洋各属华侨
筹赈会回国慰劳团(简称“南侨慰劳团”),对重庆和延安等地进行了实地慰劳考察。
通过对战时国共两党的近距离观察,陈嘉庚对蒋介石的表现大失所望,对毛泽东则大加
赞赏,认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并据此在战后作出了政治选择。
重庆见闻:“绝无一项稍感满意”
1940年3月26日,陈嘉庚偕印尼侨领庄西言、南侨总会秘书李铁民等一行5人飞抵重
庆,受到国民党政府各机关、重庆市各界代表3000多人的热烈欢迎。
国民党政府对南侨慰劳团的接待工作异常重视,由外交部、财政部、教育部、政治
部、宣传部、海外部、侨委会等近30个党政部门,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欢迎南洋侨胞回国
慰劳团委员会,并拨出8万元专款以供接待之用。这使陈嘉庚非常不安,认为这样铺张
浪费,不合时宜;重庆如此,必引起连锁反应,不仅耗费大量钱财,也会造成不良影响。
慰劳团抵重庆后,连续三天在国民党《中央日报》刊登启事,“侨胞使命注重实际
工作,所有其他应酬概行谢绝”。此外,陈嘉庚个人也发表“郑重声明”,“一...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云:百问九一三(1)
百问九一三
舒云
1、为什么要把“两案”绑在一起?
审理“两案”时,广州是最大的疑点。广州谁接飞机?就是没人承认。顾同舟不可能,
丁盛不承认。九一三事件后,白云山有个林立果的“据点”,广州军区查了半个月,弄
不清,没发现证据,就没管。接华国锋班的湖南省革委会主任卜占亚说,湖南组织了几
十列车厢和一批干部,到广州迎接林彪。这事株连了多少干部,后来卜占亚说,他的这
个交代全是假的,是被逼的,当时的交换条件是还当他的副政委。总政取证组的一位工
作人员说,所以凡是没证据或证据不确实,只有一人口供作证,或证据有矛盾,一律不
定罪。黄吴李邱是否参与谋杀毛泽东,南逃广州?李伟信说,听于新野讲,黄永胜他们
同意一起走。证据不足,拿掉。起诉的罪行减成55条,后来又减成48条。中央的政策是
打击主要的,不要打击面过大,宁愿不定,作为悬案,不要让更多的干部受牵连。15个
罪行去掉了,一月风暴、杨余傅事件、二月逆流、抓五一六,冲北展的武斗,七二O事
件,北兵南调,第一号令……这样去呀去呀,去了半天,这些都没有了。最后一稿,发
现“大舰队”没证据了,四大将与政变是什么关系?南逃计划他们知不知道?《五七一
工程纪... 阅读全帖
s*****j
发帖数: 643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邓力群自述:十二个春秋
"陈伯达都比他强。" 比陈伯达强的有几个?
l******l
发帖数: 2651
21
>>>>>>>> 陈伯达做的顶天是个秘书的工作。
中宣部副部长。普通话巨烂。你说凭啥呢?
你多看看陈伯达的东东。
我不跟你争。

文章看,胡乔木后来也参与了整理的工作。
c***h
发帖数: 1862
22
文史资料里共产党干部关于汤恩伯的回忆
汤恩部部分之摘要:
--------------
汤恩伯是蒋介石的亲信将领,抗战时期驻守河南一带,陈伯达写本书,说河南人民有四
害:水、旱、蝗、汤。把汤恩伯比做洪水蝗虫,为害一方。抗战时期我在河南一年半,
就我所见,汤恩伯部队的军风纪是严整的,汤恩伯驭下极严,因为犯有贪污罪,一天就
枪毙了一个上校团长和一个少将高参,是我亲眼所见。
1942年是河南省大旱之年,庄稼颗粒无收,灾民靠野菜度日。抗战官兵为了节约粮食,
每天仅吃两顿饭,节余部分粮食,发放给附近居民。我还配合陶干事,到各村大户人家
,查看财主们的粮囤,说服动员富人,出卖粮食,救助乡亲。
-------------
铁岭文史资料第九辑
--------------
抗战岁月回顾
陈宝琦
-----------
欣逢日本投降,抗战胜利五十周年纪念日,铁岭市政协文史资料编辑刘志刚先生,
敦促我写一篇纪念性文章,说来惭愧,我虽然在一九四二年六月八日夜间,凫过黄河,
投入了抗日部队,却错投了河南国民党的汤恩伯部队。主观愿望是好的,客观现实不容
选择,因此,虽有抗日救国志,未获奋勇杀敌功。后来,我脱离了...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3
杨成武很搞笑:
“听了严慰冰搞的这些特务活动,真是气人啊!我对陆定一讲解放军是无产阶级专政的
柱石!我边讲边站起来走到陆定一跟前,把拳头伸到他眼皮下说:‘这就是无产阶级专
政!’
还有杨成武出入皇后的闺房,竟然还到处显摆,"你们谁都没去过吧?"
杨勇被整翻还是站队问题,他当时是北京军区司令,位置相当重要。罗瑞卿被打倒。杨
勇对此想不通,曾说:“罗瑞卿同志有什么问题?不就是林彪向毛主席告状,说罗总长
有意要夺他的权。”林彪想拉他,说“其他军区的情况都了解一些,惟独北京军区的情
况不了解”,并要杨勇去见他。结果杨勇从来不单独向他汇报,每次都拖上廖汉生一起
去。”廖汉生是北京军区政委,贺龙的铁杆,这已经表明了杨勇的态度: 不和林彪有私
下交易。
文革这一过程里,跳到风口浪尖的过于活跃的很难保身。太多眼睛盯着了。当刀使的人
也不代表就不能保身。你看叶帅,整罗瑞卿很积极,照样没事。林彪积极给毛当刀使,
一开始不算错,错在后面。
刘邓被拿下,贺龙一系被打倒,得利的是军方和文革系。八届十一中全会前后的人事变
动:林彪上升到第二位,陶铸、陈伯达、康生上升到政治局常委,李富春也进入常委;
徐向前、聂荣臻...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首任中央文革办事组组长忆秦城监狱生涯
大中小2014-10-20 23:09:33
多维历史
编者按:本文是首任中央文革办事小组组长穆欣所写。穆欣曾任《光明日报》总编,
1966年5月28日列入中央文革小组名单中。1967年9月江青诬陷穆欣是“特务”,从此穆
欣被关进秦城监狱八年,1975年5月释放,1979年12月调任外文局副局长,1980年7月兼
任人民画报社社长、总编辑。1984年4月离休,因病于2010年9月3日逝世,享年90岁。
本文为穆欣生前所写文章《秦城监狱6831号犯人》,详尽披露秦城监狱中令他终生难忘
的所见所闻。
1966年9月15日,张春桥、江青、周恩来、姚文元、毛泽东、戚本禹、王力、关锋、穆
欣在天安门合影(从左至右)
1968年1月13日上午,穿着空军制服的军人把我送到秦城监狱。经过例行的姓名、籍贯
一类的问讯,就是一场侮辱性的检查,然后里里外外全部换上黑色的“囚服”,外面是
一套臃肿不合身的棉衣。监管员把我引向牢房的路上,冷冰冰地说:“这里不用名字,
你的代号是‘6813’。”很快走进里院一座三层的楼房,“犯人”正在开饭。
走过漫长的走廊,监管员把我引进走廊...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750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志绥回忆录到底可信不可信
戚本禹批判李志绥的回忆录
美国《达拉斯时报》
戚本禹批判李志绥的回忆录
访问:美国《达拉斯时报》编辑陆源,整理:锺志林
一度担任毛泽东「御笔」、前中央文革风云人物戚本禹近年深居简出。他不接见
记者,不谈政事,不写往事回忆。美国《达拉斯时报》编辑陆源的父执辈,是戚
本禹的好友。前不久,陆源因公务去中国大陆,两人会见,谈及往事。谈话中陆
源曾就李志绥写的《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征询戚本禹的意见。戚本禹坚决驳
斥了李志绥,并透露了许多文革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历史秘闻。
陆:前不久,台湾、美国出版了毛泽东私人医生李志绥写的回忆录,这本书轰动
海外,不知您看过没有?戚:看过,是友人从日本带回来的,谈这个问题之前,
先要学孔夫子来个「正名」。毛泽东没有私人医生。毛泽东的医生、护士、秘书
都姓「公」。李志绥原是北京中南海门诊部的医生。我一九五O年进中南海时,他
负责给中南海的干部、工人看病。他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洋医生」,医术要比
当时从解放军训练出来的土医生高,加上他看病认真负责,而且能讲出个道理来
,所以大家部愿意找他看病,由此有了名声,并被选为工作模范。他给当时中南
海的警卫局长汪东兴看病看得也... 阅读全帖
m****5
发帖数: 1131
26
重磅内幕 秦城监狱中共最高层的娇妻 美女们惨遭蹂躏
——秦城监狱上演夫人公案 党内斗争的伴奏曲
在秦城中,李莎与王光美囚室比邻,出狱平反后王光美曾看望李莎,感谢李立三没有
乱供所谓刘少奇充当斯大林间谍的问题。死前瞿秋白妻杨之华对杨之英耳语:“我知道
的东西太多了,非弄死我不可。”瞿独伊始终认为母亲死因不明。项英的爱人没有经过
任何审讯就被处决,事先征求了项英意见,“项英来电,同意处决”。
“娜拉”们到延安之后的出路,大体上是嫁给高干,成为政治斗争中的附庸,命运随婚
姻而沉浮。一旦高干落马,夫人容易被牵连入狱,王光美、严慰冰、叶群、薛明等人皆
不能例外,其中又以江青兼任毛泽东政治秘书为最突出。贺龙被打倒后,毛泽东曾贬损
他说“我最反对的是把自己的老婆做办公室的主任”,一方面为与薛明不和的江青出气
,同时也敲打林彪和叶群。但联系到江青自己,毛的话实极具反讽意味。夫人之间的公
案,实际是党内斗争主旋律的伴奏。全文如下。
作为两位前“第一夫人”,王光美和江青在秦城上演了“换房”桥段。
王光美出身大家,毕业于辅仁大学,父亲曾任民国总长,抗战胜利后从北平军调处转赴
延安,是刘少奇在中共胜利入城之际...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7
杨尚昆晚年谈毛泽东:多疑善变有时不可理喻
大中小2014-12-26 22:59:03
多维历史
1945年10月至1965年11月,杨尚昆在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岗位上干了20年。杨尚昆曾说,
“中央办公厅是中央的办事机构,掌握党的全部机密,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体现了毛
泽东对我的信任”。那么,杨尚昆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张闻天
选集传记组组长张培森在2009年第3期《炎黄春秋》发表的《杨尚昆1986年谈张闻天与
毛泽东》一文,透露了一些细节。比如,杨尚昆说:“毛主席这个人非常多疑,后来张
闻天在莫斯科当大使时,我想毛主席可能也有点怀疑。”另外,杨还说:“我们这个党
后来‘文化大革命’留有很多问题我现在也想不通,明明是毛主席讲过的话,他可以重
新变过。比如瞿秋白的那个《多余的话》,毛主席看了,也亲自跟我讲过,说秋白这个
同志是书生,说他文章写得很好。他那个意思就是说并没有出卖什么党的秘密,或者说
他是叛徒。后来忽然不晓得怎么一下子说他是叛徒。也是他讲的。所以他有些事情不知
怎么搞的。”该文全文如下。
毛泽东经典微笑照
杨尚昆同张闻天有着将近40年的友谊,称得上是知己的战友...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876
28
杨尚昆为什么要搞窃听?

杨尚昆晚年谈毛泽东:多疑善变有时不可理喻
大中小2014-12-26 22:59:03
多维历史
1945年10月至1965年11月,杨尚昆在中央办公厅主任的岗位上干了20年。杨尚昆曾说,
“中央办公厅是中央的办事机构,掌握党的全部机密,把我放在这个位子上,体现了毛
泽东对我的信任”。那么,杨尚昆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呢?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张闻天
选集传记组组长张培森在2009年第3期《炎黄春秋》发表的《杨尚昆1986年谈张闻天与
毛泽东》一文,透露了一些细节。比如,杨尚昆说:“毛主席这个人非常多疑,后来张
闻天在莫斯科当大使时,我想毛主席可能也有点怀疑。”另外,杨还说:“我们这个党
后来‘文化大革命’留有很多问题我现在也想不通,明明是毛主席讲过的话,他可以重
新变过。比如瞿秋白的那个《多余的话》,毛主席看了,也亲自跟我讲过,说秋白这个
同志是书生,说他文章写得很好。他那个意思就是说并没有出卖什么党的秘密,或者说
他是叛徒。后来忽然不晓得怎么一下子说他是叛徒。也是他讲的。所以他有些事情不知
怎么搞的。”该文全文如下。
毛泽东经典微笑照
杨尚昆同张闻天有着将近40年...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9
贺龙不同寻常的倒台与耐人寻味的平反(图)
发表于 2014-10-16 06:01:38 |
多维
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会议中发表“秘密报告”,对前领导人斯大林展开全面
批评,震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赫鲁晓夫在此后的苏共内部权力斗争中,得益于朱可夫
元帅的大力支持,将马林科夫等反对者悉数逮捕。文革爆发后次年初,《人民日报》、
《红旗》便以“中国的赫鲁晓夫”为代名词,对刘少奇进行上纲上线的批判。当时毛与
刘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但同样是元帅的贺龙并没有和刘少奇划清界限,这一举动引起毛
泽东的警觉和担忧,也由此埋下了贺龙悲剧式结局的隐患。1973年,毛泽东虽口头上为
贺龙平反,但近9年之后,中共中央才正式作出了“为贺龙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这
一波三折的平反过程,着实耐人寻味。蓑笠翁在个人网站发表文章《贺龙事件始末》,
对于“林彪迫害贺龙”的说法指出,林彪不是贺龙事件的元凶,真正的原因是由于毛害
怕贺成为朱可夫。
作者声明:对于文中所采取的很多资料,都是后来林彪倒台后的证词,尽管我多加验证
,肯定还会离真实有出入。
毛泽东在贺龙等陪同下,观看解放军和民兵的军事汇报表演
贺龙不能成为朱...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0
72年邓小平为重获信任向主席保证:绝不翻案
在1969年,中国和美国开始考虑重新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两个国家曾经是长达两个
世纪的贸易伙伴,二战时期做过4年盟友,成为冷战敌人也有20 多年。考虑到1969年中
苏边界冲突后苏联入侵的可能性,毛泽东开始在朝鲜战争以后,首次决定加强与西方世
界的联系,并派遣周恩来执行这一谈判。尼克松此时正在寻求解决越南冲突的办法,并
为了对付苏联而寻求长期合作,于是派遣基辛格担任跟周恩来打交道的人,通过谈判向
中国示好。1971年,为了准备尼克松的访问,基辛格从巴基斯坦至北京的戏剧性到访,
1972年2月尼克松的访问都是激动人心的大事件,帮助在邓小平时期中美关系的快速恢
复做好了准备。
1966年至1969年中苏关系恶化导致1969年的冲突,邓小平和这一历史没有关系。但从
1961年至1963年,他带领一组人马起草了给莫斯科的著名的9封挑起争端的信,1963年
,他于莫斯科个人发表了中方最后一次的重要讲话超越了这些愤怒的交流。尽管在1973
年晚些时候,他在周恩来的身边帮助执行谈判,邓小平也与向美国的开放无关,因为这
时他仍在江西。
不过,邓小平的贡献在...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1
972年邓小平为重获信任向毛主席保证:绝不翻案
环球网
在1969年,中国和美国开始考虑重新恢复两国的外交关系。这两个国家曾经是长达
两个世纪的贸易伙伴,二战时期做过4年盟友,成为冷战敌人也有20 多年。考虑到1969
年中苏边界冲突后苏联入侵的可能性,毛泽东开始在朝鲜战争以后,首次决定加强与西
方世界的联系,并派遣周恩来执行这一谈判。尼克松此时正在寻求解决越南冲突的办法
,并为了对付苏联而寻求长期合作,于是派遣基辛格担任跟周恩来打交道的人,通过谈
判向中国示好。1971年,为了准备尼克松的访问,基辛格从巴基斯坦至北京的戏剧性到
访,1972年2月尼克松的访问都是激动人心的大事件,帮助在邓小平时期中美关系的快
速恢复做好了准备。
1966年至1969年中苏关系恶化导致1969年的冲突,邓小平和这一历史没有关系。但
从1961年至1963年,他带领一组人马起草了给莫斯科的著名的9封挑起争端的信,1963
年,他于莫斯科个人发表了中方最后一次的重要讲话超越了这些愤怒的交流。尽管在
1973年晚些时候,他在周恩来的身边帮助执行谈判,邓小平也与向美国的开放无关,因
为这时他仍在江西。
不过,邓... 阅读全帖
L***i
发帖数: 334
32
转载
延安整风的反省标本和1950年代的匿名信,是朱明在历史上留下的两次痕迹,即使是官
方出版的林伯渠传记中,在介绍林伯渠的婚姻内容中,朱明也仅在1946年出现过一次,
近似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所说革命历史中被抠掉的“人形空白”。
另外一起与秦城有关的“匿名信事件”则发生在陆定一夫人严慰冰和林彪夫人叶群之间。
严慰冰入狱是由于检举叶群的“匿名信事件”。严与叶群早年并无利害冲突,同样出身
于大家,严慰冰父亲早年加入中共,她考取中央大学后随母奔赴延安,在抗大毕业;叶
群则为国军少将庶出之女,在一•二九运动中接近中共,以后到达延安。二人同
为延安名媛,各自嫁给高干,严慰冰相比下更为根正苗红。1949年之后二人工作亦无交
集,却由于出身和做派不同,令严对叶群产生了难以抑制的恶感。
严慰冰妹妹严昭称,1942年延安开展整风,在清查历史档案时,发现叶群有隐瞒历史、
虚报党龄等问题。严慰冰得知消息,曾向叶群所在单位马列学院党组织反映。后来叶群
和林彪结婚,此事未再追究。1943年,叶群在中央医院生了第一个孩子,正好严慰冰也
在住院。叶群经常要吃鸡汤,曾要警卫员头顶鸡汤泅水过延河,更引起...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33
“文革中被打倒”是个很光荣的词,见诸于很多老干部的回忆录和媒体文章,也是老干
部悼词中常用词汇之一。社会也对这些曾经在枪林弹雨下舍身闹革命的功臣良将,在文
革中受到的待遇给予了同情。他们的浮沉被当作全面否定文革的重要理由,抹黑文革的
文章很多出自这些人或者后代之手。
打倒这个词是文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之一,充斥着媒体和口号中。
打倒一词,在特殊的背景下有着特殊的含义。比如“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清政府”
、“打倒国民党反动派”。这是表达人们对厌恶或反对方的一种愿望。
文革中被打倒的老干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倒地,而是暂时性的失势、受冲击,或者叫做
离岗。对他们被打倒的抱屈是建立在他们正确的基础上。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种无法无天的口号是文革造反派们的心理支持。
按照以前的说法,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类灵魂的大革命,每个人都要接受它的洗礼。
文革的理论是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既对资产阶级思想及人物,又对无产阶级本
身和封建文化进行革命。
官员作为政权的统治者历来是社会变革首当其冲的群体,这种秋风扫落叶式的革命必将
对他们形成很大的冲击。
文革是一场革命与反革命,无产阶级思想与... 阅读全帖
s**********1
发帖数: 13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林彪的主席梦想"(转载)
3月8日,中央下发了《宪法》修改草案的两个版本,一个有设国家主席的内容,另一个
则不设国家主席。
当晚,周恩来在北京主持政治局会议,毛泽东在杭州,林彪在苏州,都没有到会。
林彪由叶群代表他到会。毛泽东的代表汪东兴也专门从杭州赶来,传达毛主席最近指示
,并请中央政治局研究几个问题:一是要准备召开四届人大;二是要修改宪法;三是制定
“四五”经济建设计划;四是防止苏修突然袭击,加强战备。汪东兴说:关于在宪法修
改中,要不要设国家主席,毛主席说:“我的意见是不设国家主席,《宪法》中也不要
国家主席这一条了,我也不担任国家主席”。毛主席又说:“你们看要不要设国家主席
,我的意见是不设,如果大家认为要设的话,那么由谁来当这个国家主席?我毛泽东是
不当了。如果要设国家主席的话,也只有林彪同志来当。”汪东兴要叶群尽快把毛主席
的意思传达给林副主席。会后汪东兴邀请叶群、林立果和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
会作到中南海他的家中吃白薯。汪东兴再次肯定毛主席要林副主席当国家主席。
3月16日,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修改宪法问题的请示》,毛主席再次明确他不当
国家主席,并让汪东兴转告林彪,由林彪担任国家主席。
3...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5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6
平反高岗易平反林彪难 中共需跨越三座大山(图)
文章来源: 博客中国
于 2015-11-22 14:18:0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3012 次)
2015年11月20日,中共高调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胡耀邦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政治局七常委悉数出席,习近平对胡耀邦的评价也极高,媒体认为胡耀邦已经“脱敏
”。在此前不久,一个红二代组织在北京高调举行“纪念开国元勋高岗同志诞辰110周
年(北京)座谈会”,高岗在2010年《忆高岗同志》中第一次被赋予“同志”称谓,由此
胡耀邦“脱敏”高岗平反还会远吗的声音在媒介响起。不过,相对于高岗的平反声音长
期以来的微弱,平反林彪的声音更为响亮,尤其是对文革反思的深入、毛泽东个人形象
的跌落,然而平反林彪中共需要跨越的障碍非胡耀邦、高岗可比。本文选自文史作者大
海之声在博客中国网专栏。
平反林彪中共需要跨越的障碍非胡耀邦、高岗可比。图为林彪文革旧照
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正面或负面的看法,这
不奇怪。最近共识网发表的关于林彪的两篇文章:马双有的《彭德怀与...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7
毛泽东打倒刘少奇 打着反政变的旗帜搞政变
大中小2016-01-27 20:44:54
多维历史
中共中央的516通知和林彪5月18日讲话,奠定了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基础。文化大革命的
目标是打倒刘少奇,而刘少奇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按
照宪法程序产生的国家元首。绕开宪法,绕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用军队支持的群众运
动废黜国家元首,这本身就是一场政变。毛泽东和林彪是打着反政变的旗帜搞政变。本
文摘自《红太阳的陨落》,作者辛子陵,书作坊出版。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与刘少奇在天安门城楼
在1966年4月杭州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解决彭真、罗瑞卿、陆定
一、杨尚昆问题,被扩大进来的人都有表决权。毛是想把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力
、关锋、戚本禹等“左”派干将弄到会上示威。刘少奇强调党内人事变动必须经中央全
会通过。如召开中央全会,毛泽东不一定能取得多数的支持。毛觉察到这一点,所以坚
持不开中央全会。不让各中央局、省市自治区负责人参加。毛紧紧抓住林彪,抓住军队
,决心必要时“枪指挥党”挽回颓势。抓军队主要是拉林彪,建立毛林联盟,以压住政
治局常委、政治局...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8
文革50周年-回首文革(11):毛周左右之争
美国之音中文网·MONDAY, FEBRUARY 29, 2016
音频:http://www.voachinese.com/audio/206...
李肃
“九一三事件”之后,毛泽东要清洗林彪势力,急于重新使用在文革中被自己打倒或者
打入冷宫的大批老官员。“九一三事件”两个月后的1971年 11月14日,毛泽东亲自为
当年自己怒斥过的“二月逆流”平反,把当年军队元老对文革派的不满硬说成是军中元
老对林彪的不满,而事实上,林彪在“二月逆流”中曾经支持过这些军队元老。
毛泽东甚至假惺惺地问叶剑英:你们那时为啥不来找我嘛?你们写写,我批上几句嘛!
*为何起用老干部*
文革专家宋永毅说:
“对毛泽东来说,他解放这些老干部,他是被迫的。如果说原来林彪那帮人仍然在这个
权力机构里边,他不用解放,或者他不用急着解放。那么林彪那批人是他清洗的对象,
那么他要依靠谁去清洗呢?他当然要依靠人去清洗。清洗完了,这些工作当然要有人给
他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毛泽东当然急于要做这个事情。这是第一。
“第二个呢,毛泽东是一个权术老手。只要他活着一天,他永远是在党内的...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504
39
刘与曾, 也就1940-1943年之间的直接工作关系,如果这样算是刘的人, 那刘的人就
数不过来了。刘的基本盘是华北地下党, 在华东,刘依靠的是在工会的老同事小饶,
当然像小饶那样错判形势,过早背叛恩主跳船的人, 倒霉后是没有人肯帮他的。
即使在文革期间, 红卫兵小将们也没有给曾贴上刘的人标签, 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在7
千人大会上把曾骂得狗血喷头, 要开除曾的党籍, 甚至扬言要杀头。刘派到安徽替代
曾的李葆华, 那才是刘的人, 安徽老百姓对于曾只有恨, 对于李, 民间评价是李青
天。
那么毛为什么不保曾?保了他的党籍, 还念他长征破密码的功劳, 但没保他官位,
因为曾还算有一丝良心, 在大批饿死人后, 搞了点包产到户的试点(小范围, 没有
推广), 这对于毛来说, 是跳船行为, 领袖是最讨厌曾经的亲信跳船的, 这点毛在
批庐山会议陈伯达时说得精彩,“我的船还没有沉, 陈伯达这个老鼠就要跳船了”。
s*******w
发帖数: 225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谢盛友:文革是什么?
文化大革命大事记
毛泽东和林彪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检阅红卫兵(1966年10月19日)
文革图片展纽约开幕:要让中国人吐尽狼奶
文革50年 幽灵依旧在
“文革”发动半世纪,毛仍受崇拜
焦点对话:文革专题(1):复杂的成因
莫雨
2016.05.17 08:33
华盛顿—
今年是中国文革发生50周年。那场始于1966年5月的政治运动,在之后的十年中让整个
中国陷入动荡。
1966年5月16日 文革开始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通知》(也被称为“五一六通知”),指
出党内、政府里和军队里混入了“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这份由康生、陈伯达起草、毛
泽东修改的通知被认为是文革开始的标志。
1966年5月25日 第一张大字报
北京大学哲学系党总支书记聂元梓以他与该系另外六位老师的名义在北大食堂张贴题为
《宋硕、陆平、彭佩云在文化革命中究竟干些什么?》的大字报,被毛泽东称为“全国
第一张马列主义的大字报”。
1966年5月28日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
中央文化革命小组成立,组长陈伯达,副组长江青、张春桥,组员包括康生和姚文元等
。同年8月底,江青出任代理组长。小组成立的目的是领导文化大革命...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4682
s*******w
发帖数: 2257
42
余英时:打天下的光棍毛泽东一生三部曲(图)
来源: judd 于 2016-08-28 14:54:36
1993年10月23日,旅美历史学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顿大学历史系教授余英
时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撰文《打天下的光棍——毛泽东一生的三部曲》指出,毛泽
东一生明显地分成三个段落,通过这三个段落的历史背景,才能比较具体地说明毛泽东
在中国现代史上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1969年中共九大,毛泽东威望如日中天(图源:VCG)
今年大陆上传说全年都在庆祝毛泽东的“百年诞辰”,但到现在为止似乎尚未见到任何
特别值得注意的报导。由于中共内部已隐然分裂成所谓“保守”和“改革”两派,而十
几年来邓小平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基本上是弃毛泽东的浪漫乌托邦路线,中共官方对于毛
泽东的态度已陷于褒贬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毛泽东是中共王朝的“始皇帝”,如果不
在此“百年庆典”中加以褒扬,则等于否定了这个王朝的合法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
庆祝过于热烈则又恰是以助长“保守派”的气焰,而否定了现行政策的合法性。所以大
陆的庆毛活动事实上是为了党内两派的斗争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战场。
在中国大陆以外,我还没有听见...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今年大陆上传说全年都在庆祝毛泽东的“百年诞辰”,但到现在为止似乎尚未见到任何
特别值得注意的报导。由于中共内部已隐然分裂成所谓“保守”和“改革”两派,而十
几年来邓小平的改革和开放政策基本上是弃毛泽东的浪漫乌托邦路线,中共官方对于毛
泽东的态度已陷于褒贬两难的困境:一方面,毛泽东是中共王朝的“始皇帝”,如果不
在此“百年庆典”中加以褒扬,则等于否定了这个王朝的合法基础。但另一方面,如果
庆祝过于热烈则又恰是以助长“保守派”的气焰,而否定了现行政策的合法性。所以大
陆的庆毛活动事实上是为了党内两派的斗争提供了一个意识形态的战场。
在中国大陆以外,我还没有听见有什么地方注意到这件事。“人间”副刊主编约我写一
篇谈毛泽东的文字,当然部署于“纪念的性质”。毛泽东对于现代中国人“影响”之大
是无可估计的。无论我们怎么看待这个“影响”,这一事实的本身毕竟无可否认。在台
湾和海外的中国人当然也希望对毛泽东其人有较深切的认识。但是我决定接受这项任务
是颇费踌躇。首先,这几年来,大陆上虽出版了不少有关追忆毛泽东生平的作品,但其
真实性都尚待考察,为可据为典要。到现在为止,我们还看不到可信的直接史料。其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只反清官,没反贪官
这些年,贪官层出不穷,贪腐无处不在,因为对腐败的强烈不满,于是,很多人便将目
光转回到文革。在网络的各种文字表达中,你会发现,将文革看作是反腐败的革命,把
文革当做是批斗贪官的舞台,甚至形容文革是廉洁的温床,已经成为一种语言习惯。
可惜,30多年前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事实上与反贪毫无关系,不仅
如此,文革还是以反对、批判、清算历史上的清官而拉开大幕的。
用清官海瑞为文革祭旗
1965年11月,姚文元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吹响了文革的号角,海瑞,
这位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300多年前以刚正不阿而著称的人物,被拿来为文革的
祭旗。
姚文元在文章中关于清官是这样下的结论:就拿“清官”同“贪官”的斗争来说,确实
有过清官大老爷在地主阶级的法庭上、根据地主阶级法律的某些条文,惩办一些“贪官
”的事;也有个别农民所告的恰巧是某个“清官”所反对的派别或集团中的一员,出现
个别农民在这个“清官”面前“打赢”官司的事。这种现象迷惑过不少没有政治斗争经
验的农民,使他们看不清“清官”的阶级面貌,看不清封建国家和封建法庭的阶级本质
,地主阶级也经常利用这种现象来麻痹农民的觉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恩来文革语录摘要
来源:
历史真相解密大全
关于刘少奇
“我完全同意你(江青)的批注和看法,我也是以无比愤怒的心情看着、想着、批注着
这三本刘贼叛卖我们党和牺牲同志们的材料。刘贼是大叛徒、大工贼、大内奸、大特务
、大汉奸,真是五毒俱全、十恶不赦的反革命分子!我们要首先欢呼我们伟大领袖毛主
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没有这种大革命,怎么能够把刘贼及其
一伙人的叛党卖国、杀害同志的罪状,挖得这样深,这样广?当然我们还要继续挖下去
,不能有丝毫松懈,不能失掉警惕,如果挖不完,我们要交给后来人!”
《周恩来接见首都工宣队军宣队代表时的讲话》
“刘少奇、王光美这些反革命修正主义分子、叛徒、特务,拿清华作试点,压迫清华的
革命小将蒯大富同志,不能因为他犯了这样那样的错误,而轻看了他们的作用,不能否
定当时王光美对他们的压力。当时我很清楚嘛!当时他受了很大的压力,禁闭,迫使他
们进行绝食。因为当时十一中全会已经开了,正在开着,那时候我奉命去谈话,代表毛
主席的声音去解放他们。当时他们是受压迫的一伙人。”
关于瞿秋白
《一九六六年八月三十日在接见中国科学院双方代表时的谈话》
“家庭出身好是一好,表现好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6
作者:
金汕
45年前的今天,文化大革命的副统帅准备出逃,第二天飞机坠毁于蒙古温都尔汗。从
1970年庐山会议之后,下一次路线斗争的矛头已经对准他了,他也在做最后的努力取得
毛泽东的谅解。
林彪一生给毛泽东写信(包括请示)无数,他们之间的通信将是未来研究中共党史的重
要资料,如果把他们之间的通信出本书也会很畅销。他们从起初上下级甚至父子般的亲
密到赐予法定接班再到剑拔弩张,变化之大、戏剧性之强、结局之惨烈在古今中外的政
坛都罕见。
林彪给毛泽东最后一封信是在1971年5月23日,这封信最终没有发出,而信在林彪离开
毛家湾住所决定乘机外逃也没有交给毛泽东。而人们一直印证5月1日林彪在天安门城楼
与毛泽东不辞而别是决心决裂,也似乎不尽然,因为20多天以后他仍写信给毛泽东说明
他一直设法挽救命悬一线的危机。同年7月1日他同意江青给他拍照,也证实他不想和毛
泽东搞僵。
林彪给毛泽东最后一封信是这样写的:
毛主席:
5月20日,我找了周总理,谈了谈有关党内团结和相当于政治局以上人员的安全问题,
为了总理考虑和请示主席,现将我谈话的大意报告主席,请主席考虑并盼主席能找总理
谈一谈,由总理采取落实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38军移防保定以及其他。
转于文革旋涡中的38军
叙拉古之惑 叙拉古之惑 2016-02-10 16:25:41
1953年7-8月,38军返国,集结于吉林省境内长白山地西南端。军领率机关
驻通化市内,所辖112师师部,位通化市郊庙沟;113师师部,位山城镇;114
师师部,位海龙。
1967年2月15日,军委电令:“奉毛主席、中央命令,为了更好地保卫无产
阶级文化大革命和加强战备”,决定对陆军第21、69、38军的部署,作出调整:
21军,由山西移驻西安、宝鸡地区,由北京军区调归兰州军区建制。驻甘肃平凉
地区之陆军第62师,归还21军建制。
69军,由河北保定地区移驻山西,接替21军防务。
38军,由吉林通化地区移驻河北保定地区,接替69军防务,由沈阳军区调归北
京军区建制。
军委又令:“以上部队接到命令后,应迅速做好行动准备,尽快开动。21军、6
9军务于3月5日以前全部到达指定地区,38军务于3月8日以前全部到达指定地区
”。
三个军的连环调动,牵动大,时间紧。据38军军史称,2月15日凌晨4时许,
受领移防预先号令。当日,军部分主要领导即乘飞机先期到达。16日0时15分,受
领沈阳军区转“部署调整”...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的几个未解之谜
同意一点,陈伯达对张春桥集团的进攻绝对不是什么书生意气,
而是蓄谋已久,林彪陈伯达集团,试图把张春桥等人拉下马,这个事情周恩来是默许的
但是他们却低估了江青在老毛心中的分量
这一点周恩来看得最清楚。
凡是跟张春桥江青对着干的都失败了,包括鼎鼎大名的陶铸,林彪都不敢保他
林彪到了70年附近还是比较膨胀,觉得自己跟能江青较量,结果。。。。
是不是也因此让他心灰意懒,自己跟老毛鞍前马后,还不如一个笔杆子和女人。
l*w
发帖数: 3758
49
高岗可一直没有平反。李锐回忆录增订版增订了许多页,可惜没把陈伯达的发言给增订
掉,陈伯达里面一句话就是说彭德怀跳出来攻击刘少奇周恩来是为了推翻党的领导核心
d*********2
发帖数: 334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林总死的怨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6751.htm
参见报告正文第七段:
“大家知道:九大政治报告是毛主席亲自主持起草的。九大以前,林彪伙同陈伯达起草
了一个政治报告。他们反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认为九大以后的主要任务是发
展生产。这是刘少奇、陈伯达塞进八大决议中的国内主要矛盾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
的矛盾,而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这一修正主义谬
论在新形势下的翻版。”
你可别说新华网上的也是伤痕文学。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