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集韵
1 (共1页)
w*******g
发帖数: 797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蝶恋花·答李淑一韵部韵脚
第四部
平声 【六鱼】【七虞】通用
【六鱼】鱼余书初庐虚疏居如渠车[jū]舒除锄舆裾蔬闾墟徐驴渔胥梳储予[yú,我也
。]蕖诸欤嘘躇蜍摅琚旟祛玙樗猪蘧狙菹歔趄[jū]誉[动词]篨蛆与[yú,同欤。]袪潴
畲纾榈淤胪疽妤鶋苴[jū]帤雎蒢沮①且[jū]茹铻据[jū,拮据。]砠魖璩涂②綀磲箊
畬[yú]挐鴽袽滁屠③醵呿籧[qú]驉伃䃴䈝舁藷龉谞苎瘀摴鴡腒蝑藘阹槠
蒘蝫蜛橥蕠淭鵌艅狳楈崌匷憈椐雓俆於鉏洳[音如。水名,在南郡。]衙④鐻⑤筎瑹稌筡
伹唹疋[shū]岨揟侞劯曥桇櫖嬩籅涺硢蒣蕏耝紶螶蚷鱋鮽邚鵨抾飷坥偦鷠麆璷娪捓謯藇
[xū,又以诸切,音余。芞藇,香草。]捈豦郚豠捒魼爈湑[xū]
注:
①沮:古水名。在今陕西省。《唐韵》、《集韵》、《韵会》、《正韵》:子余切,音
苴。水名。《说文》:水出汉中房陵,东入江。《水经》:“沮水出东汶阳郡沮阳县。
”又《前汉•地理志》:“武都郡沮县沮水,出东狼谷。”《水经注》:沔水一
名沮水。又漆沮,二水名。《书•禹贡》:“漆沮既从。”《诗•大雅&#
8226;緜》:“自土沮漆。”《水经》:“漆... 阅读全帖
w**********5
发帖数: 1741
2
来自主题: Joke版 - 元素周期表上的明代藩王
更新烷烯炔烃:
既然大家都如此感兴趣,本人也就耐着性子又去查了一下火字旁,还真找到了……而且
烷烯炔烃齐全。只可惜老朱家最终还是没有发明出“焓”、“熵”这些高级词汇……
一、太祖派
1、周系 临安王 朱勤烷(7)
2、楚系 楚王 朱孟烷(2)
3、蜀系 永川王 朱悦烯(2)
4、岷系 安昌王 朱定烷(7)
5、唐系 唐王 朱琼烃(2)
6、伊系 伊王 朱颙炔(2)
二、仁宗派
郑系 郑王 朱厚烷(7)
三、宪宗派
衡系 玉田王 朱厚烃(7)
回应
销魂红唇拆克闹
销魂红唇拆克闹 (wo在北纬43) 2012-08-25 13:01:35
老朱家打油诗辈分字
太子家: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后来的字都白取了
,没用上)(刚才看回复说太子系有后人,但的确正史中没有记载。比如那个徐王朱允
熙,《明史》里写的是“(永乐)四年卒。无子,除。”不知道关于太子后人的消息真
实否?与诸君共探讨之。)
秦王家:尚志公诚秉,惟怀敬谊存,辅嗣资廉直,匡时永信敦。
晋王家:济美锺奇表,知新慎敏求,审心咸景慕,述学继前修。
燕王家: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797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蝶恋花·答李淑一韵部韵脚
第十二部
平声 【十一尤】独用
【十一尤】尤秋游流头愁楼州休舟留忧求侯浮洲丘幽牛收谋悠羞裘酬由钩修周鸥俦不①
投柔筹稠优沟囚畴尤瓯旒讴雠眸猷搜飕虬仇刘遒瘳邮球辀鸠陬侔矛油偷抽楸缪[móu,
绸缪。]沤[ōu,水泡,名词。]喉邱啾骝犹飗湫篘貅猴毬锼驺榴耰篝邹蝣篌牟髅鍪疣酋
脩呦否[fǒu,与有韵“否”通。]麰璆裯勾[gōu]樛莸韝斿彪鞲鯈娄攸蜉媮[tōu]咻帱
[chóu]鹠罘嚘缑遛[liú]蟊紬[chōu chóu]糇诹庥鰌兜欧鳅齁逑揪搂[lōu]褠裒蒐涪
绸[chóu]詶啁[zhōu]廋愀蛑售溲瘤赒鞦刍[音鄒。]桴赇艘骰阄蝥揫泅槱吺[dōu]崷揉
漱[音鎪。]輶诌镠㡚丢髹搊鲰飂琉滮句[gōu]菆[zōu]飍抔鍮鍭睺窭②䐹
騪繇抠蝼浏蒌鼽鹙惆馐盩侜摎[jiū liú]掫[zōu zhōu chōu]烰[fú]瘊秞膢怄堥莤
[yóu]觓頄调[zhōu]区[ōu]锫唒羺㬋枹呕[ǒu]偻[lǚ]喽篓蝤赳耧篼颩踌妞泵
瓿蟉诪硫蚰絿彄蚯鞧浟[yōu]蓲[qiū]犨牏鸺慺鞣厹[róu qiú]麀芣艛髟怮[yōu]鯸
鴾醧龟[qiū]鸼俅峳恈鏂銗鄹鎏棷[z...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文里“爸爸”这个词
这个倒也未必,日语就不是的。
不过中文的“爸爸”确实不是外来,就算是外来语,也是4000年以前的说不清怎么回事
的外来语了。
藏语:papa(一般认为这是汉藏缅语未分离前的语音)。
首先,“父”是中国社会中历史最悠久、最稳定、也最有地位的称谓。但是古代它的发
音是 ba4。后来它作为书面语被文人使用,在北方的发音却变了,但是在南方人口中,
民间口音没变,于是另外造一个字 “爸”。
以下拷贝:
汉语文献中看到对“父亲”的最早称谓是“父”。“父”在甲骨文时代已经指称父亲了
②。后来的字书、辞书一直没有改变。直到今天,“父”类仍然是称呼父亲的重要方式
。只是它一般是用来作背称。
按“古无轻唇,‘鱼、模’转‘麻’,故‘父’为‘爸’”的说法, “爸”实即“父
”之本音。(黎锦熙,1933)这个说法在今天的方言和外语的对音中还可以找到旁证:
福建一些方言保留“父”的词中,“父”的声母都念[p](冯爱珍,1993);
雷州话中虽然是以“阿”“尼阿”称父,但在含“父”的词中,“父”也读[pe]。
此外,轻唇音非组声母的文读为[h],白读则是[p]组,如飞、分、放、孵、父、吠、饭
等和蜂、芳、缝等(李新...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256
5
那时都是喊字啊。孟德兄。
康熙字典里没性交的意思:
《唐韵》七刀切《集韵》《韵会》《正韵》仓刀切,𠀤草平声。《说文》把持
也。《礼·曲礼》谋于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左传·襄三十一年》犹未能操刀而使
割也。《前汉·贡禹传》勇猛能操切百姓者。《注》操,持也。切,刻也。 又姓。明
嘉靖给事中操守经,江西浮梁人。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𠀤
七到切,音糙。所守也,持念也。《前汉·张汤传》汤客田甲有贤操。《注》所执持之
志行也。《后汉·赵熹传》熹少有节操。 又风调曰操。《南史·袁粲传》淸整有风操
。 又琴曲也。《后汉·曹褒传》乐诗曲操,以俟君子。《注》《刘向·别录》曰:君
子因雅琴以致思,其道闭塞,悲愁而作者,名其曲曰操。言遇灾害,不失其操也。
s**x
发帖数: 7506
6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拼音:cǎo chè
部首:屮,部外笔画:0,总笔画:3
五笔86&98:BHK 仓颉:UL
笔顺编号:522 四角号码:224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C6E
基本字义
● 屮
chèㄔㄜˋ
◎ 草木刚长出来。
其它字义
● 屮
cǎoㄘㄠˇ
◎ 古同“草”。
English
◎ sprout; KangXi radical 45
编辑本段《康熙字典》
【寅集上】【屮字部】 屮
【广韵】丑列切【集韵】敕列切,𠀤音彻。【说文】艸木初生也。象丨出
形,有枝茎也。【徐铉曰】屮,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 又【集韵】采
早切,音艸。尹彤曰:古文或以为艸字。【前汉·鼂错传】屮茅臣无识知。
编辑本段《说文解字》
【卷一】【屮部】屮
艸木初生也。象丨出形,有枝茎也。古文或以为艸字。读若彻。凡屮之属皆从屮。
尹彤说。丑列切〖注〗臣铉等曰:丨,上下通也,象艸木萌芽,通彻地上也。
编辑本段粤语意义
“屮”音同“扯”,轻者意为“走”如:我地屮啦(我们走啦);重者为滚:你同
我屮!(你给我滚!)
编辑本段相关词语
-----------------------...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350
7
唐宋音的韵书存世吗?
历代汉朝代音韵有典籍如下:
[编辑本段]
隋代
《切韵》系韵书 隋代陆法言《切韵》是前代韵书的继承和总结,又是后世传统韵
书演变的基础,是韵书史上划时代的著述。原书没有流传下来。现在可以看到的只是敦
煌出土的唐人抄本《切韵》原书(传写本)的片断和一些增订本(见《切韵》音)。
[编辑本段]
唐代
《唐韵》 这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唐代孙勉作,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之后。因为它定名为《唐韵》,曾献给朝廷,所以虽是私人著述,却带有官书性
质,比起较它早出的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还更著名。
[编辑本段]
宋代
《广韵》《集韵》《礼部韵略》等
全名《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前代韵
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它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切韵》
、《唐韵》的音系,是汉魏以来集大成的韵书,所以对研究古音有重要的作用。
《广韵》共5卷,计206韵,包括平声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
去声60韵,入声34韵。每一个声调中的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
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
d******a
发帖数: 32122
8

另外,火烧和烧饼的祖先是胡饼
胡饼大约是在汉代班超通西域时传来的。可惜至今尚未找到直接的文字记载。最早一条
记载“胡饼”的文字,是《太平御览》八六。引《续汉书》:“灵帝好胡饼”。其次是
《三辅决录》:“赵歧避难至北海,于市中贩胡饼”的记载。可见汉代已有“胡饼”。
就算有人说《三辅决录》出自后人之手,《晋书》也有王羲之独坦腹东床,啮胡饼,神
色自若的记载。可知至迟晋代已传入“胡饼”了。   到了唐代,啮胡饼已经成了一
种最时髦的享受。《旧唐书》:“贵人御馔,尽供胡食”。所谓“胡食”的种类,慧琳
《一切经音义》第三十七卷“陀罗尼集”第十二说:此油饼本是胡食,中国效之,微有
改变,所以近代亦有此名,诸儒随意制字,未知孰是。胡食者,即毕罗、烧饼、胡饼、
搭纳等是。   “胡食”自汉魏以来,即在中国风行,到唐代最盛。安史之乱时,玄
宗西幸,走到咸阳集贤宫,没有东西吃,只好用“胡饼”充饥。《通鉴》玄宗纪说:日
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胡三省注说:“胡饼今之蒸饼”。高似孔说:
“胡饼言以胡麻著之也”。看来高说更确切一些,胡饼即是麻饼,亦即烧饼。崔鸿《前
赵录》说,石虎忌讳“胡”字,所以...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854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朝“普通话”竟是粤语
zz的:
谁来当古汉语的"活化石"?
现代汉语划分7个方言区,各种方言均能留存古音古词
现代人没哪个曾经听过“古人”说话,特别是古人的语音,因为汉语没有注音的特点,
我们也很难找到史料来推断古汉语。可实际上,语言学家们却总是能告诉你这个字古代
怎么读,那个字古代怎么读。汉语语言学家是怎么寻找古汉语的踪迹的呢?方言就是一
个很好的切入口。从学术意义上而言,方言的确是古语考证的一个“活化石”。中国南
北各地的诸种方言中,古汉语的“基因”都无处不在。
1 方法 现有史料配合异域方音
古人是怎么说话的?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也是个很难解答的问题。但却有一些手段可
以接近“最终答案”。一种方法是根据现存史料来判断。有一些文字记载了古人说话是
什么样的。通过最早的甲骨文,学者可以接触到3000年前的汉语。后来汉语独特的“读
音字典”出现了,那就是韵书和韵图。这是古人对汉语音韵进行分类的专门著作,如《
切韵》、《集韵》、《广韵》等。古代汉语没有音标系统,他们使用反切的方法来标示
汉语的读音,比如“东”这个字可以注为“德红切”,表示“东”字的读音由“德”和
“红”拼成。古人还会将同韵的字排在一起,形成一...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有些形声字转音了?
“工攻功魟”在《广韵》里面的发音就是“平东见”--平声,东韵,见母,跟“公宫弓
”的读音完全一样,类似于普通话的gong1吧。“红”在《集韵》里面的发音也是“平
东见”。
“杠扛肛豇江”在《广韵》里面的发音是“平江见”,是江韵。东韵和江韵在中古的发
音略有区别,不像普通话里区别这么大。另外这些字跟前面列举的字,声母都是见母,
不像普通话里分属好几个声母。
所以“工攻功魟杠扛肛红豇江”这些带“工”字的字,在中古的发音略有区别,可以推
测在上古的发音应该是一样的。
D*****i
发帖数: 8922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为什么有些形声字转音了?
“工攻功魟”在《广韵》里面的发音就是“平东见”--平声,东韵,见母,跟“公宫弓
”的读音完全一样,类似于普通话的gong1吧。“红”在《集韵》里面的发音也是“平
东见”。
“杠扛肛豇江”在《广韵》里面的发音是“平江见”,是江韵。东韵和江韵在中古的发
音略有区别,不像普通话里区别这么大。另外这些字跟前面列举的字,声母都是见母,
不像普通话里分属好几个声母。
所以“工攻功魟杠扛肛红豇江”这些带“工”字的字,在中古的发音略有区别,可以推
测在上古的发音应该是一样的。
d**n
发帖数: 3172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讲突厥语的吗?
估计周人说阿尔泰语的证据,还是因为史上所说周人出自于狄。强大于和羌的混血。而
狄被认为是突厥系的祖宗。下文中有汉语阿尔泰语同源说。具体是同源还是互相渗透
,鬼也不知道。不过这种还是属于野史学家的范畴,和我们灌水差不多。
比如我也可以灌水说,黄帝是讲土火罗语的白人。因为黄帝是西面昆仑来的。而当时昆
仑是土火罗人的,连昆仑这个词都是土火罗语。哈哈。
藏语和周姜王室语言尤其相似/李葆嘉
(博讯北京时间2010年6月12日 转载)

(一)考古文化学证据
距今7000年前,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期三大考古文化系统大致形成。处于东南沿
海及湖泽平原的是以植稻农业为特征的青莲岗(龙虬庄、河姆渡、大汶口)水耕文化;
处于西北黄土河谷地带的是以种粟农业为特征的仰韶(含半坡早期)旱耕文化;处于河
套大漠草原的是以游牧为特征的北方细石器文化。三大考古文化系统的创造者都是蒙古
人种,但东南文化的创造者是南亚种群,即太古夷越人;西北文化的创造者新石器时代
是东亚与南亚种群,青铜时代是东亚种群,即太古氐羌人;北方文化的创造者早期是北
亚种群,晚期有北亚和东亚种群混合的趋势,即太古胡狄人。 ... 阅读全帖
d*b
发帖数: 21830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禁止说广东话真是可笑的行为
广东话当然是一种语言,但广东话又是汉语的一种方言,你要不明白随便找本任何一半
英文版的方言学看看。
中国没有官方语言,中国只有通用语言。中国历史上的“官方语言”的发音早在1000多
年前的”广韵“,”集韵“就定型了,你要不明白,找本康熙字典去看看,哪轮得到你
们港灿来重写中国的”官方语言“?
你这种港灿最大的问题是无知,汉语言的所谓“标准”发音,唐宋就定型了,历史上无
数文献可以考证,所谓的古汉语,只不过某些无聊文人的意淫而已。
d*b
发帖数: 21830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港灿无知的真令人发指啊
广东话当然是一种语言,但广东话又是汉语的一种方言,你要不明白随便找本任何一半
英文版的方言学看看。
共产中国没有官方语言,中国只有通用语言。中国历史上的“官方语言”的发音早在1000多
年前的”广韵“,”集韵“就定型了,你要不明白,找本康熙字典去看看,找得到一个广东发音么?哪轮得到你
们港灿来重写中国的”官方语言“?对了,你们港灿的广东拼音那是什么年代才有的?至少传统的汉语拼音早在宋前的“广韵”就存在了
你这种港灿最大的问题是无知,汉语言的所谓“标准”发音,唐宋就定型了,历史上无
数文献可以考证,所谓的古汉语,只不过某些无聊文人的意淫而已。
d*b
发帖数: 21830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当年广州话差一票就成了国语
中国官方语言的发音,自大宋《广韵》,《集韵》就已经定了,现代民国乃至共产党做
的只是对发音进行修订,考证,规范化而已,汉语标准发音从来就不是用什么方言为基
础的。
d*b
发帖数: 21830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两岸对“和”字的发音不同
你太搞笑了,汉语发音的权威是大宋年间修订的《广韵》和《集韵》,什么时候轮到洋
大人说话了?
d*b
发帖数: 21830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两岸对“和”字的发音不同
近200年来最权威的汉语字典:《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都是以《广韵》《集韵
》为汉语发音的标准,从来没有人列《中原音韵》。
d*****u
发帖数: 17243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两岸对“和”字的发音不同
你连中古汉语都不知道,就不要谈音韵学了
说个最简单的,广韵和集韵里都有入声
现在北京话没有入声
元代的中原音韵倒是没有入声
比如元曲里一大堆不按入声押韵的
宋词里绝对没有
m***n
发帖数: 12188
19
犹原来也应该是一种动物,
兽名。猴属,也叫“犹猢”,形如麂 [a kind of monkey]
犹如麂,善登木。——《尔雅》
犹,五尺大犬也。——《释文》引《尸子》
犹,兽名也。——《颜氏家训·书证》
犹与未决。——《史记·吕后纪》。索隐:“犹,猿类也。夘鼻长尾 ,性多疑。”
山多犹猢,似猴而短足好游崖树,一腾百步,或三百丈,顺往倒返,乘空若飞。——《水经
注》
犬子 [son of dog]
犹,《说文》:“陇西谓犬子为犹。”——《集韵》
d*b
发帖数: 21830
20
插那,你给大家说说这狗屁的《唐韵》这书现在究竟在哪里?在你们港灿的屁眼里吧?
汉语发音的标准是《广韵》和《集韵》,凡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老中都知道,港灿楞造出
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唐韵》,还他妈的要“follow".
d*b
发帖数: 21830
21
我老查了《广韵》,《集韵》,《康熙字典》读的都是“胡戈切”,“音禾”。
台湾列宁给大家说说如何?

发帖数: 1
2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教导主任现行反革命
薨 编辑
薨(hōng),指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
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古人对身故的有多种方式的描述,常见的就是“卒”了,早亡一般用“殇”,帝后级别
用“崩”,还有就是对一些特殊地位或者特殊方式死亡的描述,比如“殉”、“没”、
“自尽”、“弑”等,这里专门谈一下“薨”的用法。《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
,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薨”【说文】公侯卒也。【白虎通
】薨之言奄也,奄然亡也。 又【集韵】呼宏切,音訇。众也,疾也。【诗·周南】螽
斯羽薨薨兮。【大雅】度之薨薨。在古代主要针对地位高的人士所用,一般是皇帝的高
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新唐书·百官志》:“凡丧,三品
以上称薨,五品以上称卒,自六品达于庶人称死”。清代皇室成员中,皇帝皇后和皇太
后等身故称“崩”,皇贵妃以下到嫔称“薨”。
M******8
发帖数: 10589
23
那些我们老读错的字,都悄悄改拼音了!
播音主持艺术网 微信号 byyzcys
功能介绍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www.cnbyzc.com
“远上寒山石径斜(xié),白云生处有人家。”
“一骑(qí)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
作者:“我老人家费劲心思完成的押韵,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这么被改了?”
“说客”的“说”原来读“shuì”,但现在其实读“shuō”;
“粳米”的“粳”原来读“jīng”,但现在要读“gěng”;
……
这几天,网友针对拼音的发帖引发热议,许多人称“怕自己上了个假学”。
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
;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
大家纷纷表示有些“发懵”,不知道现在我们到底应该读哪个字音才算正确。
下面,就来看看那些被大家发现修改了读音的字——
比如道别的时候。经常说的“拜拜”(báibái)。“拜”,《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
注音bài,第6版增加注音bái。
确凿(quèzáo),原读音:确凿(zuò)。后因从俗改为:确凿(záo)
荨(qián)麻疹改为荨(xún)麻疹。
“呆板”本来读...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17243
24
口语里已经不用的字讨论的意义比较小,因为读音是规定出来的。
如果按《五音集韵》博木切,推测普通话读音确实应该是bu2
但如果按康熙字典普卜切,应该是pu2
不知道为啥现在普通话要规定成bu2,有可能某些方言里还常用然后照顾那些方言的规律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粽子是谁发明的?
历史上关于粽子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粽”字本作“糉”,《
说文新附·米部》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说文解字·冬部》:“葼,
敛足也。”意为鸟飞时收敛腿爪。《集韵·送韵》:“糉,角黍也。或作粽。”
记载归记载,很可能很早就有。
后来附会祭伍子胥,再后来附会祭屈原。
我觉得南楚覆灭之后在南楚故地祭屈原是最不可能的,秦法分分钟叫你做人!
很大可能是楚人东迁安徽、江苏、浙江一带后,改原来吴地本来就有的包粽子祭奠伍子
胥的习俗祭奠屈原。
b****h
发帖数: 163
26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闲扯方言
辰光(时间、时光)
早更头家(大清早天蒙蒙亮的时候,拂晓)
八大老早(很早)
晏(晚、迟)
早起(早晨)
小日中(接近中午)
日中(中午;又有“中饭”之意,例:快点家来吃日中)
老日中(中午偏后)
晚茶时辰(中、晚饭之间吃小餐的时候,下午三、四点钟)
掸散暗(黄昏前)
黄昏头(黄昏)
夜上(夜里,天黑以后)
新近头里(春节至元宵节期间)
清明脚下(清明节左右。另有“端午脚下”、“月半脚下”等说法)
腊月黄天(腊月)
年脚下(临近春节)
初头家(农历每月初的几天)
先子(前天)
昨朝(昨天)
今朝(今天,“今”读成“根”音)
明朝(明天)
后朝(后天)
期朝(以后,将来)
朝日家(往日,也作“朝朝家”)
才将(刚才)
几时(什么时候)
亮星(有月亮的夜里)
暗星(没有月光的夜里)
变天(阴天)
天作变(天要下雨)
丢点(开始下雨)
住点(雨止)
烹毛雨(小雨飘落)
起水(发大水)
热和(暖和)
三伏(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夏至与立秋期间)
三九(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在冬至后第19天至第27天)
扫竹星(扫帚星,即彗星,喻会带来坏运气的人)
一伏时(一天一夜的时间)
平常三四(平时)
打春(立...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许茹:古今暴君下场之夏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7 07:22:42 2016, 美东)
在古今中外的人类历史上,既有彪炳青史的贤达仁德之君,也有遗臭万年的暴虐昏庸之
王。尽管这些暴君身处不同的国家,身处不同的时代,但他们的下场却是惊人的相似:
都是众叛亲离,而且都不得善终。本系列就是将对这些暴君的生平和下场予以还原,这
样的下场除了见证“善恶有报”的天理外,更是一再向各国的统治者们提出告诫:为君
者一定以仁德为本,一定以百姓为本,否则下场堪忧。
夏朝最后一个帝王履癸,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死后的谥号为“桀”。《康熙字典》“
桀”条说:“集韵:巨列切。……磔也。……古人称桀黠者,其凶暴若磔也。又谥法:
贼人多杀曰桀。”是以给履癸谥号为“桀”可能是源于夏桀生前的暴行。但另有一种说
法是,“桀”极有可能描述了夏桀的惨死之状。
夏桀生前到底做了哪些恶事呢?
奢侈无度
夏桀的父亲是“发”,由于自夏王孔甲开始,夏王不修内政,到夏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有些汉字骨骼清奇,它们大多在生活中不常用,是如火星文、异体字般的存在。然而,
如果遇到好奇宝宝,愿意花些心思查查这些汉字,却发现它们都是极具表达自我属性的
汉字。
它们就是汉字庞大族群——会意字。
今天就介绍几个这样的汉字,所以,童鞋们!下文全是重点,提升你汉字逼格的时刻到
了,拿好小本认真记!
在古代,这个字本来和“仁”是一个意思,代表仁爱、亲。古人用这个字,质朴地表达
了本不相干的两个人,却能和谐地在一起的美好。
然鹅!强大的网友硬是耿直地赋予这个字“不够专心、专一”的新属性。看字形,一个
字两颗心,这么解释看起来也没毛病。
所以,“忈”这个字用起来得慎重,形容两个人以上时,是褒义,透着和气融融的温馨
;形容一个人,是贬义,代表这个人不专一。还要特别提醒一句,“忈”上面的“二”
是个虚拟量词,对两个人以上的不专心也可以用“忈”表示呢,具体代表几个,还得去
问当事人!
这个字多用于地名,读音也多,现在的字典统一为“wěng”。清初顾祖禹撰写的《读
史方舆纪要》记录的 “西通奣子浦”,读“晃”;在江苏昆山,那里还有一座“奣子
桥”。基本字义就是你看到的样子:一眼看到天的晴朗无云...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9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古训《增广贤文》 建议置顶
古训《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D**********R
发帖数: 25234
30
查到了!
xuan1 wei3

xuānㄒㄩㄢˉ
◎ 明。
《康熙字典》:
【辰集上】【日字部】 昍
【集韵】许元切,音暄。明也。
部首:日,
部外笔画:4,
总笔画:8
m*******r
发帖数: 13263
31
我也不知道到底啥意思。百度知道:
汉字释义
源自:冏(囧其实是“冏”的衍生字,在一般的微型字典里(如小型的新华字典)
里查不到。两个字的读音相同。冏的意思为“明亮、光明”。“冏”字是生僻字,一般
古代常用。)
原义:光明,明亮,光。
《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音憬。
《说文》窻丽廔闓明,象。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冏。见《书
囧命》。又与 同。
《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窻囧 囧。[注]囧囧犹也。
hi表情中的“囧” 网义:“八”像眉眼,“口”像一张嘴。因此根据形状,“囧
”被赋予郁闷、尴尬、悲伤、无奈、困惑、无语等等意思,示意很好很强大,指处境困
迫,喻尴尬,为难。同窘一样表示在特殊情况下的一种极为窘迫的心情。(原是台湾某
青年用orz 来代表郁闷,因为“orz”很像一个人跪着,后改为“囧rz”,更加形象,
后才出现郁闷等网意。)本作“冏”同“窘”(粤语与“炯”同音)。
形容词词性
(象形。本作“冏”。象窗口通明。本义:光明)
1、同本义,光明(英文:light或bright)。
囧囧(光明的样子);冏彻(明亮而通彻);冏寺(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
马及马政
a*******l
发帖数: 2353
32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关于太极八法的重大发现。
这个 肘 字到底是什么?
我们把场景往后一直拉到明清之交。基本上现代流传的中国武术大部分与明中后期在军
中成型,明末各种原因传入乡里。这符合现在公认的太极拳,心意拳的历史。三四百年
过去了 语言尤其是读音已发生了变化。有些几不可考。好在满清前期做了很多正音正
字的工作,康熙大典是这项工作的集大成。
这个zhou3 字 就是 扭。
《康熙字典·手部·四》扭:《唐韻》《集韻》女久切,音紐。《佩觿集》手轉貌
。今俗謂手揪爲扭。一曰按也。又《廣韻》陟柳切,音肘。義同。又《集韻》陟救切,
音晝。挼也。
陟这个字读 治。所谓切就是读前一个字的生母加后一字的韵。广韵集韵都是宋朝的韵
书 说明从宋朝开始 这个字就有了钮与肘两个发音。
这个扭字能够很好的解释太极拳里的扭转 螺旋 缠丝 公转自转 等劲法。
那么什么地方还在用这个发音?江淮官话和部分中原官话里都用这个字表示扭 拧的意
思。只是很多人都不会写了。比如合肥老方言里把盖子拧紧 就是肘紧,说某人特别难
处叫做这个人很 肘手也就是扭手。甚至北方官话里形容人很固执,说某人怎么这么轴
。这个轴字 很可能根本就是扭、zhou3的异读。
有网友先前提出这个字... 阅读全帖
a*******l
发帖数: 2353
33
来自主题: MartialArts版 - 关于太极八法的重大发现。
康熙字典主要做的是辑录和简化工作,并不创造发音。 它引用的广韵,集韵都是宋代
的韵书。与有字母拼音的现代字典相比,过去的字书里声母韵母都用字来表示,反切读
音。如果做声母和韵母的字本身发生变化,这个字的读音也会发生变化。
另外汉语发音在宋末发生改变,在明清两代时期基本定型为现在的发音。
汉语古音无卷舌音的声母。在韵书里,陟为端母,也就是说当时这个字是D母。古音读
蒂。
錢大昕曰,古音陟如得。
b*s
发帖数: 82482
34
《广韵》奴鸟切,音娆。扰也。《嵆康·与山涛书》足下若嬲之不置。《王安石诗》嬲
汝以一句,西归瘦如腊。《又》细浪嬲雪于娉婷。 又《集韵》乃老切,音脑。义同。
wh
发帖数: 141625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3 19:49:29 2012, 美东)
是Leisuretime版的网友upupupu寄给我看的。正好这里聊起理想主义,我就贴出来啦。
文章里提到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中国当代隐士的书《空谷幽兰》,后来拍成电影
《Amongst white clouds》。我刚看了个开头,好像是一个老外在北京修行。不知道有
人看过没有。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5902279151658995270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
丁启阵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中国当代隐士的书《空谷幽兰》,第一章《隐士的天堂》,有
如下一节文字:
我们所考察的山中,有一座叫太姥山,就在福建省东北部。在路上,我们碰到一位居士
。他把我们带到山洞前,洞里有一位八十五岁的老和尚,他在那儿已经住了五十年了。
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老和尚问我,我反复提到的那个“毛主席”是谁。他说,他是1939...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2273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国学经典《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
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
历年间。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
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民间
创作的结晶。

《增广贤文》上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阅读全帖
a****5
发帖数: 10854
37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中国各地小娃如何叫父母?
“爹”应是源自古代北方方言,《广韵》认为是羌人语。
“娘”很多时候作年轻女子、妻子等义,也有“母”义。杜甫《兵车行》:“耶娘妻子
走相送。”
父也有叫爷的,见于《木兰诗》“阿爷无大郎,木兰无长兄”。(这个客家话还在用)
“爸”、“妈”古代也是有的。
“爸”字《正字通》认为源自夷语,《集韵》认为源自吴人语。
“妈”字在古文字典类也有。
但此二字只在字词类出现,很少见于古典文学作品(不含明清白话文小说),因此是口
语化的词
至于连读复音,估计是儿语所致,如“公公”一类,以此称呼,倍感亲切。
A*******8
发帖数: 1453
38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李玟的“玟”字读音是“民”
根据康熙字典:
《集韻》眉貧切《正韻》彌鄰切。與珉同。瓀玟,石次玉。《禮·玉藻》士佩瓀玟而縕
組綬。《孔融詩》玟璇隱曜,美玉韜光。
又《集韻》無分切,音文。玉文。或从彣。
其中集韵的读音是无分切,音文。但是宋朝的时候“文”字的读音大概跟miuen差不多。
j********8
发帖数: 1339
39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复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知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路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识,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那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劝有钱人。
闹里有钱,静处安身。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494
40
中国人的思辨一直都停留在这种市侩层次,
难怪三千多年历史都能没产生哲学和科学。
D*******l
发帖数: 5462
41
新华字典
鸟(屌)diǎo
【名】
人、畜的雄性生殖器〖malegenitalia〗——骂人的粗话。如:鸟乱(亦作“鸟闹”。
骂人话。胡闹,捣乱);鸟事(坏事情) 。
屌(diǎo )是男子阴茎的俗称,现代又用做侮辱人的话。
甲古文
甲古文
该字读鸟的古音。鸟是屌的本字。
在湖北、湖南、安徽、河南、沈阳等地方言中亦表示“厉害”之意,亦可能是男性生殖
崇拜演化的说法,常与女性生殖崇拜同时使用(例如,“这人真屌/真牛屄”、“太屌/
牛屄了”、“屌爆了”,意思是“这个人真厉害”、“太厉害了”。但却是调侃之语,
也稍有讽刺之意)。在台湾(方言?)“屌”字也有好、妙的意思。
此字为生僻字,古代常常用“鸟”来代替此字。
音韵参考
[广 韵]:都了切,上29篠,diǎo,效开四上萧端
[国 语]:diǎo
[客 语]:diau3[1]
[粤 语]:diu2
[闽南语]:chiau2[2]
基本信息
郑码:XMJL,
篆文
【卷四】【鸟部】鸟
长尾禽緫名也,象形。鸟之足佀匕。从匕。凡鸟之属皆从鸟。都了切(diǎo)。二部
。《康熙字典》《唐韵》都了切《集韵》《韵会》丁了切。
x*****u
发帖数: 3419
42
集韻:「乾,通作干。」
http://ap6.pccu.edu.tw/Dictionary/word.asp?no=519
《庄子·田子方》:“方将被发而干。”陆德明释文 : “而干 , 本或作乾 ……。”《释名·释饮食》:
“干饭 , 饭而暴(曝) 乾之也。”毕沅疏证 : “干与乾音同 , 得相假借。”敦煌汉简 : “干茭一钧七
斤半斤。”王国维《流沙坠简》注 : “干即乾之俗字。”《后汉书·独行传》: “明堂之奠 , 干饭
寒水。”《集韵》: “乾 , 燥也。……通作干。”《康熙字典》:“干 , ……古与乾通。”
李乐毅《80 %的简化字是“古已有之”的》语文建设 1996 年第 8 期
楊愼曰:淡,古淡液之淡,干,古干溼之干。今以淡作痰,干作乾,非也。
http://www.zdic.net/zd/zi/ZdicE5ZdicB9ZdicB2.htm
M******8
发帖数: 8425
4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咏盐
转载一段吧:
“在我国历史上,写诗、填词、作曲,在一定时期内大体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用韵标准,
这就是各种韵书。但在隋代以前,还没有这种韵书。从隋代陆法言开始,以四声分为二
百零六韵,编为《切韵》一书,便成为千古韵书之祖。在清代以前,都认为《切韵》是
二百零六韵。近几十年来,发现几本唐写本的韵书,从而考定《切韵》为一百九十三韵
:平声五十四韵,上声五十一韵,去声五十六韵,入声三十二韵。然而《切韵》久佚。
继《切韵》之后,唐代孙 ?编撰《唐韵》,宋代陈彭年等编撰《广韵》,宋代丁度等
编撰《集韵》。
韵分得太细,写诗很受拘束。唐初许敬宗等人奏议,把二百零六韵中邻近的韵合并起来
使用。南宋时,江北平水人刘渊编写了《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将二百零六韵合并为一
百零七韵。因刘渊是平水人,后人则将其称为“平水韵”。但是,刘渊的平水韵也已佚
失。在平水韵佚失之前,金代王文郁编写了《平水新刊韵略》一书,又把平水韵的一百
零七韵改并为一百零六韵。这就是后来通行的“平水韵”。清代将平水韵改称为“佩文
诗韵”,也是一百零六韵。王力先生曾指出,因为平水韵是根据唐初许敬宗奏议合并的
,所以,唐人用韵,实际上用的是平水
M******8
发帖数: 8425
4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85 标题 谈谈诗歌的音韵(1)
Fri Oct 13 15:13:25 2000
汉字是一字一音的。有些字有几种读音,也是每一种读法一个音。汉字
的语音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有四种声调,即有“四声”。
在古代,通常是这样分四声的:
平声:这个声调包括阴平声(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阳平声(汉语拼音
的第二声)。而在某些韵书中则分得更细。如《五音集韵》中就分:上
平,中平,下平。
上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而有些字按今天的读法已变成了去
声字。
去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少数按今天的读法变成了上声字。
入声:古汉语的入声字读音短促,这个声调在今天普通话中已不存在,
分别并入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中。今天某些方言中还保存
有入声。读诗时,很多时候按汉语拼音来读,有些字平仄是不合格律的,
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由于入声字在今天已不存在所导致。
而在现在汉语中,四声为:
阴平:第一声,读音高而长,但不升不降。
阳平:第二声,读音低而长,也不升不降。
上声:第三声,读音上升而短。
去声:第四声,读音下降而短。
汉字的四种声调,可以分平声和仄声两类。现代汉语第一和第二声归为
平声字,第三和
M******8
发帖数: 8425
4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沔水诗话》(卷四)
87 标题 谈谈诗歌的音韵(3)
Fri Oct 13 16:07:38 2000
中国古代韵书甚繁,最早的是出现在公元三世纪三国时期魏国校令李登
所编撰的〈声类〉十卷。
早期的韵书流传到现在的,有〈广韵〉和〈集韵〉两种。这两部韵书都
分206个韵目,又分上、平、去、入四声。每个韵目中集中韵母相同并且
声调相同的字若干个。
到了公元十三世纪中叶,宋.刘渊(江北平水人)曾编了一部〈壬子新刊
礼部韵略〉,此书刻印于宋淳祐壬子年(公元1252年),简称〈新刊韵〉
或〈平水韵〉。分韵107。此书早已不存。元代阴时夫编了 丛 府群玉〉,
分106韵。刘渊书上声迥独用,拯与等通,阴书全部合并,所以少了一韵。
明代各种诗韵分韵都是106,与阴书同。到了清康熙年间编了两部书:
〈佩文韵府〉和〈佩文诗韵〉,此后也有不少韵书出现,这些书分韵都
是106。
虽然〈平水韵〉早已不存,但“平水韵”的资料都保存在〈佩文诗韵〉中。
金元以后,人人习用诗韵,而人们写诗时用韵的根据就是“平水韵”,因
此“平水韵”一直通行了700多年。
近几十年来,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组织编定了〈诗韵新编〉。此书以北京
语音为基础,把韵部
p******e
发帖数: 5174
4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MMJJ2008专缉之诗歌的音韵
85 标题 谈谈诗歌的音韵(1)
Fri Oct 13 15:13:25 2000
汉字是一字一音的。有些字有几种读音,也是每一种读法一个音。汉字
的语音无论在古代在现代都有四种声调,即有“四声”。
在古代,通常是这样分四声的:
平声:这个声调包括阴平声(汉语拼音的第一声)和阳平声(汉语拼音
的第二声)。而在某些韵书中则分得更细。如《五音集韵》中就分:上
平,中平,下平。
上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三声,而有些字按今天的读法已变成了去
声字。
去声:多数就是汉语拼音的第四声,少数按今天的读法变成了上声字。
入声:古汉语的入声字读音短促,这个声调在今天普通话中已不存在,
分别并入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和第四声中。今天某些方言中还保存
有入声。读诗时,很多时候按汉语拼音来读,有些字平仄是不合格律的,
这种情况往往就是由于入声字在今天已不存在所导致。
而在现在汉语中,四声为:
阴平:第一声,读音高而长,但不升不降。
阳平:第二声,读音低而长,也不升不降。
上声:第三声,读音上升而短。
去声:第四声,读音下降而短。
汉字的四种声调,可以分平声和仄声两类。现代汉语第一和第二声归为
平声字,第三和
l*****d
发帖数: 7963
4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王力诗词格律
王力诗词格律
第一章 关于诗词格律的一些概念
第一节 韵
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
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在北方戏曲中,韵又叫辙 。押
韵叫合辙。
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
。但是。今天我们有了汉语拚音字母,对于韵的概念还是容易说明的。
诗词中所谓韵,大致等于汉语拚音中所谓韵母。大家知道,一个汉字用拚音字母拚
起来,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例如“公”字拚成gōng,其中g是声母,ōng是韵母。
声母总是在前面的,韵母总是在后面的。我们再看“东”dōng,“同”tóng,“隆”
lóng,“宗”zōn g,“聪”cō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ong,所以它们是同韵字。
凡是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所谓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
上。一般总是把韵放在句尾,所以又叫“韵脚”。试看下面的一个例子:
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
茅檐常扫凈无苔(tái),
花木成蹊手自栽(zāi)
一水护田将绿遶,
两山排闼送青来(l...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74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训《增广贤文》
古训《增广贤文》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酒逢知己饮,诗向会人吟。
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
相逢好似初相识,到老终无怨恨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易涨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
运去金成铁,时来铁似金,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
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流水下滩非有意,白云出岫本无心。
当时若不登高望,谁信东流海洋深。
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
两人一般心,无钱堪买金,一人一般心,有钱难买针。
相见易得好,久住难为人。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相逢不饮空归去,洞口桃花也笑人。
红粉佳人休使老,风流浪子莫教贫。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黄金无假,阿魏无真。
客来主不顾,应恐是痴人。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
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wh
发帖数: 141625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3 19:49:29 2012, 美东)
是Leisuretime版的网友upupupu寄给我看的。正好这里聊起理想主义,我就贴出来啦。
文章里提到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中国当代隐士的书《空谷幽兰》,后来拍成电影
《Amongst white clouds》。我刚看了个开头,好像是一个老外在北京修行。不知道有
人看过没有。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5902279151658995270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
丁启阵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中国当代隐士的书《空谷幽兰》,第一章《隐士的天堂》,有
如下一节文字:
我们所考察的山中,有一座叫太姥山,就在福建省东北部。在路上,我们碰到一位居士
。他把我们带到山洞前,洞里有一位八十五岁的老和尚,他在那儿已经住了五十年了。
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老和尚问我,我反复提到的那个“毛主席”是谁。他说,他是1939...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3 19:49:29 2012, 美东)
是Leisuretime版的网友upupupu寄给我看的。正好这里聊起理想主义,我就贴出来啦。
文章里提到的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中国当代隐士的书《空谷幽兰》,后来拍成电影
《Amongst white clouds》。我刚看了个开头,好像是一个老外在北京修行。不知道有
人看过没有。
http://video.google.com/videoplay?docid=5902279151658995270
那些孤陋寡闻的人们
丁启阵
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中国当代隐士的书《空谷幽兰》,第一章《隐士的天堂》,有
如下一节文字:
我们所考察的山中,有一座叫太姥山,就在福建省东北部。在路上,我们碰到一位居士
。他把我们带到山洞前,洞里有一位八十五岁的老和尚,他在那儿已经住了五十年了。
我们交谈的过程中,老和尚问我,我反复提到的那个“毛主席”是谁。他说,他是1939... 阅读全帖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