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h 发帖数: 4412 | 1 青弋江上飞“彩虹”[组图] 2009年08月25日 新华网
8月25日,横跨青弋江的安徽芜湖新袁泽桥钢构桥梁合龙。
该桥总长约1315米,宽60米,主跨度为215米,净高符合芜申运河通航标准,预计
今年10月通车,建成后将是国内最大的集束拱桥。新华社发(陈立希 摄)
8月25日,横跨青弋江的安徽芜湖新袁泽桥钢构桥梁合龙。新华社发(陈立希 摄) |
|
k******u 发帖数: 3137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nhui 讨论区 】
发信人: kellyliu ( ), 信区: Anhui
标 题: 弋江十桥追晚霞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5 11:46:08 2007), 转信
http://www.smxs.com.cn/viewtexti.asp?id=688039
弋江十桥追晚霞 一
年青的时候,并不在意青弋江畔的晚霞,只记得每每站在花津桥的跳板上向中山桥
看去,绚丽多彩的晚霞总会消除一天工作的疲惫,当然,那时侯青弋江上还没有花津桥。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青弋江上桥多了起来,芜湖市区的河段数了一下,竟然
有十座桥。去年有一天从查湾顺芜当江堤骑车回来,过清水后在一座桥下休息,又见晚
霞映天,才重新认识到青弋江的变化:桥多了,但是看到晚霞的机会少了。
顺江堤骑车是一桩特别惬意的事,多半是清晨向东出发,只要雨后天晴,朝霞比晚
霞容易出现,而随着芜湖城区的扩大,积累一天的各种浮尘飘荡在芜湖上空,晚霞就在
这种浮尘中被掩盖消失,所以人们都特别稀罕晚霞的出现,晚霞逐渐成为奢侈品。
春日,一夜大雨后天空放晴,朝霞在东方显现的时间虽然不长 |
|
I********l 发帖数: 8702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rrational (Herzo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也从抗战相持阶段的军事政治背景谈皖南事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7 17:49:21 2013, 美东)
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对日伪作战
时间:1938年春至1940年底
内容来自新四军网站(www.n4a.cn)
http://www.n4a.cn/eastday/xsjyj/2012n4a/node639058/index.html
1938年
蒋家河口战斗---新四军首次深入敌后战斗
1938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编成后,在司令员高敬亭率领下,于5月展开于皖中舒
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5月12日,该支队第9团
一部在巢县东南的蒋家河口设伏,中午时分,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近百人
乘船至运漕河(裕溪河)西岸实施抢掠,当敌进至蒋家河口地区时,设伏部队突然出击,
敌仓皇抵抗,激战约20分钟,毙日军20余人,残敌逃回巢县城内,设伏部队无一伤亡。
此为新四军深入敌后首次战斗,牵制... 阅读全帖 |
|
I********l 发帖数: 8702 | 4 皖南事变之前新四军对日伪作战
时间:1938年春至1940年底
内容来自新四军网站(www.n4a.cn)
http://www.n4a.cn/eastday/xsjyj/2012n4a/node639058/index.html
1938年
蒋家河口战斗---新四军首次深入敌后战斗
1938年春,新四军第四支队编成后,在司令员高敬亭率领下,于5月展开于皖中舒
城、桐城、庐江、无为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5月12日,该支队第9团
一部在巢县东南的蒋家河口设伏,中午时分,日军第6师团坂井支队巢县守备队近百人
乘船至运漕河(裕溪河)西岸实施抢掠,当敌进至蒋家河口地区时,设伏部队突然出击,
敌仓皇抵抗,激战约20分钟,毙日军20余人,残敌逃回巢县城内,设伏部队无一伤亡。
此为新四军深入敌后首次战斗,牵制了日军对合肥的进攻,也为第四支队在皖中迅速展
开取得一个良好开端。
韦岗伏击战
1938年6月,新四军先遣支队在镇江西南韦岗伏击日军的战斗。1938年初,中共东
南分局和新四军军部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开展华中敌后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的指示
,组成以粟裕为司令员的新四军先遣支队。4月... 阅读全帖 |
|
k******u 发帖数: 3137 | 5 2008年01月07日
青弋架金桥南接北连成大道,芜湖飞彩虹富民强市奔小康。在全市人民喜庆“两会”胜
利召开之际,昨日上午,长江之滨中江塔畔鼓乐激荡,群鸽腾飞,新建成的临江桥与滨
江南路一期正式通车。这是我市继中山桥、中江桥、元泽桥后又一条飞架南北的交通主
桥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詹夏来,市领导陈树隆、臧国寅、魏道斌、张运木、洪建平
、章传几等出席通车典礼。
据了解,临江桥全长433.5米,主桥结构为独塔单索面钢梁斜拉桥,主跨97.5米,
桥宽36.5米,双向六车道。桥梁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铁四局二公司总承包施工
,省高等级公路监理公司和深圳恒浩建监理公司工程监理。工程克服了青弋江水位涨落
、防洪要求高、钢箱单块重量大、施工场地狭小等不利因素,历时一年半按计划如期完
工。去年12月成功通过桥梁综合检测,其质量完全符合标准。临江桥工程设计结合我市
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及桥梁使用功能,主塔总体像鱼,中间玻璃幕墙部分像一粒米,矗
立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处,寓意芜湖“鱼米之乡”。桥上栏杆、人行道路面花纹设计成
波浪状,寓意长江岸边水土肥美,稻浪滚滚,也寄托着芜湖风调雨顺,未来更加美 |
|
发帖数: 1 | 6 一直以为我们老一辈以前的人都只爱待在家乡,没想到以前交通极不发达的年代,李白
还全国到处跑。
网上找的:地名(今名), 佐证诗词(史料)
剑南道(四川省)
成都(成都市),《上皇西巡南京歌·其二》
散花楼(成都市百花潭公园),《登锦城散花楼》
琴台(成都市琴台路),《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
绵州府(绵阳市)
广汉郡(绵阳市),《上安州裴长史书》
昌隆县(江油市),《拟恨赋》、《酬宇文少府见赠桃竹书筒》等
戴天山(大康镇旱丰村),《访戴天山道士遇不遇》
大匡山(大康镇下庄坝村),《雨后望月》、《别匡山》等
窦圌山(武都镇团山村),《题窦圌山》
蛮婆渡(青莲镇盘江),《四川通志(清雍正版)》
陇西院(青莲镇天宝山),《唐李先生彰明县旧宅碑(北宋)》
粉竹楼(青莲镇天宝山北),《重修粉竹楼记(清道光)》
磨针亭(青莲镇天宝山),《潜确类书》卷六十(明陈仁锡)
石牛沟(青莲镇武家坡),《咏石牛》
月圆墓(青莲镇天宝山),《彰明逸事》
李白衣冠墓(青莲镇小学旁),《江油县志》
太白祠(青莲镇天宝山南),《重修太白祠碑(清嘉庆)》
小匡山(太平镇让水河村),《重建太白祠碑记(清光绪)》
太... 阅读全帖 |
|
s******i 发帖数: 870 | 7 http://www.wyzxsx.com/zazhi/no.151.htm#_Toc316325067
童志强:皖南事变发生原因新探
2010年4月,笔者应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之邀,自费赴台作访问学者,得以有
机会查阅蒋介石大溪档案等有关资料,此行收获颇丰,看到不少未经删改的与新四军和
皖南事变有关的档案。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一国之中3种政权(国、共、伪)4种军队(
国、共、日、伪)并存的情况下进行的,其复杂性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诸国所罕
见。尽管国共两党结束了10年血拼,第二次合作携手共同抗日,但由于貌合神离、各有
所图,一个想借手合作溶解对方,一个想通过抗战壮大自己,由此决定了在合作抗日的
过程中大小磨擦不断发生。皖南事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国民党当局容不得新四军在华
中敌后迅速发展壮大,但是蒋介石、顾祝同、上官云相为什么在1941年1月6日这一天下
令发动事变,则与皖南新四军的决策失误有一定的关系。本文试从两岸史料综合研究分
析着手,对皖南事变发生原因作一些新的探索,以就正于方家。文内所有资料引文,凡
两岸共有者,均用大陆出版物作注释,以方便大陆读者查阅。
国民党确有制裁... 阅读全帖 |
|
j****c 发帖数: 19908 | 8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国家信访局不断接到各界群众来
信,盛赞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社
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期盼党的十
八大胜利召开。
盛世中华,成就辉煌。从老人到青年,从知识分子到工人农民,从中共党员到民主
党派人士和普通群众……一封封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信件,装满各界群众对党团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骄傲。这些来信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
善;赞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赞颂经济建设稳中求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赞颂文化事
业繁荣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赞颂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更
加幸福。江苏省南京市88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老党员谭金保,云南省昆明市李大伟分别
来信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巨
大成就。安徽省宣城市青弋江管理处退休干部陈选良...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24594 | 9 新华社北京10月28日电 在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之际,国家信访局不断接到各界群众
来信,盛赞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
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和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心,期盼党的
十八大胜利召开。
盛世中华,成就辉煌。从老人到青年,从知识分子到工人农民,从中共党员到民主
党派人士和普通群众……一封封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信件,装满各界群众对党团结带
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巨大成就的骄傲。这些来信赞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完
善;赞颂党的建设全面加强;赞颂经济建设稳中求进,综合国力显著提升;赞颂文化事
业繁荣发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进一步提高;赞颂社会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生活更
加幸福。江苏省南京市88岁的新四军老战士、老党员谭金保,云南省昆明市李大伟分别
来信说,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继承和发展马列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
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取得了巨
大成就。安徽省宣城市青弋江管理处退休干部陈选良...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10 作者:童志强 责任编辑:王庆 来源:《铁军·纪实》2013年第2期
日期:2013-10-10 浏览次数:9348
1941年3月12日深夜,在皖南事变中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被身
边的军部副官刘厚总枪杀。然而,几十年来,刘厚总的下落如何,始终是众说纷纭,谜
团重重。在采访了当事人和翻阅大量史料后,本文作者认为刘厚总并非死在皖南,他的
最后结局仍是一桩历史的悬案。
1941年3月12日深夜,在皖南事变中隐藏于泾县、旌德、太平3县边界赤坑山蜜蜂洞
的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和副参谋长周子昆,被身边的军部副官刘厚总枪杀,周子昆的警卫
员黄诚被击重伤。然而,几十年来,刘厚总的下落如何,始终是众说纷纭,谜团重重。
1980年4月,我调到“安徽省革命斗争史资料收集整理办公室”(省委党史资料征
委会和党史研究室的前身),分工收集整理和研究安徽抗日战争时期党史资料。了解和
厘清皖南事变的前因后果,便成为我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也使我有条件接触到一些当事
人和有关的档案资料。不过,在追寻杀害项英、周子昆的凶手刘厚总踪迹的过程中,确
曾也遇到了层层云遮雾障……
...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4 | 11 芜湖小忆
清灵的青弋江水滋润着我18年的岁月,象是在我心里种下的蛊,萦萦绕绕,总是牵引着我
回家的路。
童年住在金马门的一条小巷里,巷口的街道两边,遮天蔽日的粗大的梧桐树,是我秋千的
承重墙,是我夏日的遮阳伞。巷尾的石井,深深幽幽,总是激起我对于所有投井传说的联
想,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躲避着它。
对门的邻居家有三个小孩,一个领养来的哥哥,两个妹妹。经常听到爸爸狂揍哥哥的叫骂
声。每每此时,巷里的大人门就低头叹息。他家的大妹妹很和顺,小妹妹很刁蛮。平日里
,哥哥总是沉默。现在,我能依稀回忆起来就是他太阳光下倔强的眼睛和沉默的嘴唇。
那时候,我还是个幼儿园小班的小孩,哥哥大我两岁,总是在巷口的转弯处,拦住我,让
我答应以后嫁给他。对于那时的我,虽不太清楚那是怎样的一回事,但也觉得要强迫别人
答应的必然不是一件太好的事,但那是回家的必经之路,常常僵持几秒后,就匆匆答应,
狂奔回家。
等到再大一点,上小学后,就知道不好意思了,大家巷头巷尾碰见,就猛低了头,紧走过
去,才能松了提住的一口气。
以为,那样的年纪应该什么都不懂,可是,其他的事都不记得了,这件事却记住了这么久
,想来,以后也不会忘记了。 |
|
s****e 发帖数: 57 | 12 不知道啊,原来青弋江上不就3座桥么,中山,中江,弋江,这个应该是后来造的啦。 |
|
s*********y 发帖数: 1085 | 13 哎,我觉得咱们安徽地理位置这么好,发展不起来,这个可恶的大水也挺有关系的
我们芜湖也沿江,还有青弋江,不过貌似灾情倒还好 |
|
s***1 发帖数: 26 | 14 滨江公园在青弋江宝塔那里。他有一个很好的水池设计,让你感觉江水一直延伸到脚下
。还有些小桥流水,铜雕像什么的。人特少。
九莲塘也很不错,我这次回去我妈还特地带我去那里逛了。 |
|
z**********e 发帖数: 22064 | 15 住
泾县农村的住房情况一般较为宽裕。尤其茂林、黄田、溪头、陈村、厚岸、包合等
地,历史上文风兴甚,经济发达,读书识字乃至经商做官人较多,盖起大片大片的厅堂
楼舍。共产党夺取政权以后,地主富农资本家被打倒,田地被瓜分,房屋也被瓜分,贫
苦农民都分到住房,居住较为宽敞。黄田村空房很多,谁来住都可以,根本不用租金。
住长了,也就变成他的房了。“洋船屋”这组大宅院,占地4200平米,建筑面积3700平
米,“土改”时除留给原房子主人四间房、一间堂屋和一间灶屋以外,其余分给了七、
八户农民。就是说每户大约分得近500平米空间,其中建筑面积就达400多平米。足足抵
得上如今一幢别墅,有过之而无不及。
城镇居民的住房就紧张多了。机关干部一律由单位或系统安排住房。单身汉数人一
间是很正常的事情。1961年我在城关小学当教师,住的是四人一间的民房和两人一间的
披厦。次年到文教局,与人同住一间。1962年到潘村中学,住在大门口厢房内,约6平
米。房内只容得下一张床、两张课桌和一条方凳。1963年到文化馆,三人同住一间大约
十多平米的房间。以屏风隔成内外两个空间,王静山住里间(他先来),我与潘德平住外
间;...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