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发帖数: 141625 | 1 赞!苏联战争/反极权文学一直被捧得很高,但我看古拉格群岛、癌症病房没有很大感
触。日瓦格医生只看了电影,了解不多。静静顿河和杰尼索维奇都没看过,一定要找来
看,呵呵。 |
|
wh 发帖数: 141625 | 2 静静顿河的这个网页我也存着,但一章章看起来太累,一直没去看。 |
|
k********k 发帖数: 5617 | 3 http://bbs.creaders.net/tea/bbsviewer.php?trd_id=780091
送交者: 马悲鸣 2012年10月11日14:24:06 于 [茗香茶语] 发送悄悄话
《静静的顿河》与《丰乳肥臀》
马悲鸣
2000年有中文作者获诺贝尔文学奖。这使我想起苏联的三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洛霍
夫、帕斯杰尔纳克和索尔任尼琴。三人的代表作分别是《静静的顿河》、《日瓦格医生
》和《伊凡•杰尼索维奇一生中的一天》。
三人的作品一个比一个短,而其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色彩却一个比一个浓。从文学造
诣上来说,更是一个不如一个。《静静的顿河》有四大本。《日瓦格医生》只有一本。
《伊凡•杰尼索维奇一生中的一天》则只是一本小册子。
萧洛霍夫除了《静静的顿河》以外,还有一本《一个人的遭遇》曾经震撼过我。
我特别喜欢《静静的顿河》,因其与我下乡的地方有某种神似。读着该书,能从鼻子里
嗅出顿河两岸 黑色泥土的气息。此书功力之强,很难使人相信其开篇竟出自一个十七
岁少年之手。而且确曾传出过多次萧洛霍夫的原稿得自一位被击毙的白军军官的 手提
箱, 或得自于他老丈人的... 阅读全帖 |
|
wh 发帖数: 141625 | 4 赞!苏联战争/反极权文学一直被捧得很高,但我看古拉格群岛、癌症病房没有很大感
触。日瓦格医生只看了电影,了解不多。静静顿河和杰尼索维奇都没看过,一定要找来
看,呵呵。 |
|
wh 发帖数: 141625 | 5 静静顿河的这个网页我也存着,但一章章看起来太累,一直没去看。 |
|
k********k 发帖数: 5617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aquarius923 (aquarius0205),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名单及获奖理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10 14:53:55 2012, 美东)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主要诗作有《命运》,散文《诗之遗嘱》和
《论美术》等。1901年作品《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主要诗作有五卷本《罗马史》等,并主
编16卷《拉丁铭文大全》。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获奖理由: “今世最伟大的纂史巨匠,此点于其巨著《罗马史》中表露无疑”
1903年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主要作品有剧作《皇帝
》、《挑战的手套》,诗集《诗与歌》等。1903年作品《挑战的手套》获诺贝尔文学奖
。
获奖理由: “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2019 | 7 西伯利亚归来
作者:卡洛·席尔瓦
录入: 歌剧院幽灵
西伯利亚是个有去无回流放罪犯和必须为生存艰苦奋斗的地方。一九四二年西伯利
亚那个阴沉的冬天,一小批缺胳臂断腿的意大利战俘的生存机会,看来的确微乎其微。他
们是在东方前线被击溃的墨索里尼远征军中仅以身免的伤患。但是他们居然活下来了,甚
至还在一群有充分理由仇恨他们的人之间,赢得一份热爱。什么因素使意大利人与苏联人
在那不堪想象的时与地打成一片呢?基本上的人性是部分因素。而且在苏联人的灵魂深处
,也许隐藏着一份对意大利的温暖和奢华、对它的歌曲、对在海参崴或诺夫哥罗德从来享
受不到的温煦醉人的地中海阳光的向往。前意大利战俘卡洛·席尔瓦〔Carlo
Silva,1921-1992〕在他于一九七三年出版的回忆录《西伯利亚归来〔VENGO DALLA
SIBERIA〕》一书中,追忆在这有去无回之地的绝望惨痛和生存奇迹。
下面是本书的缩写书摘。书摘原文刊登于美国读者文摘中文版一九八九年三月号。由
歌剧院幽灵手工录入。
天亮时,两名士兵把我从临时拼凑的外科手术室中抬了出来。那是意大利神枪手师军
医在顿河之西约八十公里、屡遭兵火的小镇谢科沃设立的。那 |
|
|
e*******n 发帖数: 4912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PCC (PCC),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二战时期,主要负责搞笑的是意大利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Mar 1 09:18:11 2012, 美东)
第一,关于吃
1*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这一信念之下,当其他国家都在
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大利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
…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2*在离补给站10公里的战场上因为肚子饿,全军煮意大利面吃,然后全军被敌人轻
松俘虏…
3*午餐时间战斗会停止,PASTA吃完了就会失落地躲到战线后方……
4*意大利的军服是绅士装,并且从全世界购入了3000万吨红茶。意大利某著名红酒
的包装上有“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这样的宣传语。在被敌军缴获的物资中,红酒
比弹药的数量还多
5*意大利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大利抓获,投入
了俘虏集中营。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
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
“这就是... 阅读全帖 |
|
m********y 发帖数: 21909 | 10 是感觉挺富有的, 平时穿的都是制服, 裤子上还拼着红条, 跟咱们现在穿的运动裤
一样。
哥萨克是不是就类似过去的军团, 或者说类似现在的建设兵团?
红军一听说哥萨克来了, 就浑身发抖---
小说里面没有说他们平时操练, 貌似天生就是军人。里面有个类似共产党一样的人给
哥萨克们普及他们的历史, 说他们的祖先都是农奴, 跑到了顿河边上安顿了下来,
就变成了哥萨克。
长得确实挺像维族人的--格里高利被描写得那么帅, 我一看电影, 真的很失望, 截
至把我想象的想象打得粉碎。 |
|
T*****y 发帖数: 18592 | 11 旗人是自己夺天下了。哥萨克是造反的背招安了。
招安以后替着沙皇打天下。哥萨克的传统定居地
都是俄国的老少边穷地区
原本是他们祖先逃亡定居的地方
后来成了沙皇扩充疆土和安定边陲的前哨
比如顿河区,外高加索库班地区,外贝加尔,远东地区等等
他们替沙皇收拾不服从的人
比如外高加索就是收拾车臣人的 |
|
w****2 发帖数: 12072 | 12 西如
1902年,列宁写了一本《怎么办?》的小册子,阐述了自己对于工人运动如何入手去往
何处的看法。这部在当时只是用于论战的小册子,今天在中国被抬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
。许多非无产阶级出身也没有体验过工厂生活的左翼读了些马列书籍之后,就断言工人
本身无法产生政治上对抗资产阶级的思想,工人的阶级意识需要知识分子进行启蒙,当
然这还是客气的。比较直白的说法就是工人需要左翼知识分子进行理论和政治教育。这
些21世纪的列宁门徒断言,这一切的思想来源是列宁同志的《怎么办?》,并认为应该
有一整套知识分子学好理论教育工人群众的策略加以实施。本人不赞同类似的观点,所
以认为有必要得回顾下列宁同志参与过的俄国工人运动事业。今天中国如野草般生长的
各省经济斗争也需要澄清类似的观点,更何况,中国左翼处在一个共产主义遭受历史挫
败的一个低谷点,更需要明白什么才是工人阶级成长的真正障碍,而非把一切失败都推
到“工人觉悟低,不可靠”这种编造的借口上去。
俄国革命工人运动的幼儿时期
19世纪60年代,对外扩张的俄帝被英法帝国主义在克里米亚搬到狠狠地扇了两耳光。沙
皇和其近臣认识到农奴制支撑下的俄国军队相对于现代资本... 阅读全帖 |
|
R*****d 发帖数: 1148 | 13 俄罗斯文化的最底层自然是古代斯拉夫人的,其中难免也混杂一些乌拉尔人的成份。信
史要从维京海盗(瓦良格人)算起,由于斯堪的纳维亚人征服了伏尔加-顿河流域,原
始北欧文化(即尚未受到基督教侵染的北欧神话,民俗,等等)无疑在俄罗斯文化的的
方方面面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后来,由于东正教和由东正教传教士所创立的西里尔
字母的传入,俄罗斯文化就越来越向希腊-拜占庭文化靠拢,基督教的东西自然不消说
,古希腊的成份也伴随着基督教大量传入基辅罗斯。西欧搞文艺复兴的时候,俄罗斯人
的祖先还在同鞑靼人突厥人穆斯林浴血拼杀,然而俄罗斯文化当中原本就包含着来自拜
占庭的不少古希腊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能因为俄罗斯人没有参与文艺复兴,就说
其文化是如何的落后。拜占庭亡国前后,尽管大批的古典艺术品和艺术家流入意大利,
构成了诱发西欧文艺复兴的一个主要催化成分,但是从法统看,真正继承了君士坦丁堡
的衣钵的,却是莫斯科。
另一方面,从基辅罗斯到莫斯科大公国,俄罗斯先民始终都在同来自东方和南方的,并
不信仰基督教的各类游牧民族,进行着殊死搏斗。由此,哈扎尔人(或者叫可萨人)所
承载的犹太文化,各类突厥人所推行的伊斯兰...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5255 | 14 14.严肃通俗的另一种判断方法
(续7. & 13.)
a.
有id说:
“没真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区别。
严肃文学都是一大堆通俗里面几个比较特别的而已。”
这是一种观察方法。相对于13.中的相对客观性(道德观是否存在),似乎还有一种判
断来分辨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从导演创作的主观意图上):
严肃文学:是给自己写的,写给自己看的。
通俗文学:是给读者写的,写给读者看得。
那么在绝对的写给自己(0)和绝对的写给读者(1)之间,有无数个点。你写一个小说
,你的数值是多少?有多大程度是给自己?有多大程度给别人?
b.
这是一维度量,类似,可以有二维度量:
一根横轴是写给自己的度量(0-1);一根纵轴是写给别人的度量(0-1)。那么最牛的
那类作品就是坐标点(1,1),比如红楼梦,比如静静地顿河,比如百年孤独。
类似地,演员的表演,可以用一维度量,0是完全的演员自身,1是完全融入人物形象,
失去演员自身的任何特质。一个好演员,就是在处理不同的角色时,首先确定好(似乎
大多数演员并没有意识到有这个问题),并且能精确地表达出这个根据具体案例设定的
数值。Meryl Streep是所以是个...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5255 | 15 关键句:通俗小说的创作过程是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快感过程的逆向工程。你时刻要考虑的是怎么使读者产生阅读快感。
假设你要写一个通俗小说,目标是吸引你的潜在读者读两遍。要让人读两遍,这很不容
易。
一. 具体写作过程
1.你需要很多很多的有趣细节(发生在角色身上的事件语言等等),有的甚至跟最后的主题并无太大关系。但这些细节是吸引读者读下去的重要动力,并且这些细节往往会给角色带来作者原本没有想到的性格的丰富性和多面性。这就是信息的复杂性。
你需要在结尾部分有个twist(读者喜欢悬疑,这是重要的阅读习惯)。让读者看到这
里,嘴里发出“啊”的一声,是你想达到的效果。所谓twist可以前文埋伏下暗示,但
毫无征兆,然后在结尾爆发;也可以利用读者的惯常阅读套路阅读习惯,用一些惯常套
路桥段把读者往一个方向引导,然后twist往反方向反转。
2.你需要在情节的前半部埋伏下很多很多伏笔,至少有五个伏笔。然后在故事的后半段逐一引爆它们。草蛇灰线是吸引读者读第二遍的重要条件。记得天龙八部吧,在第一部木婉清初见段誉爹娘的时候,不喜欢段誉父亲,心中思量幸好段誉长得象妈。到第五部才揭示出段誉父亲另有其人。
这种伏... 阅读全帖 |
|
l******d 发帖数: 5255 | 16 14.严肃通俗的另一种判断方法
(续7. & 13.)
a.
有id说:
“没真正意义上的通俗文学和严肃文学的区别。
严肃文学都是一大堆通俗里面几个比较特别的而已。”
这是一种观察方法。相对于13.中的相对客观性(道德观是否存在),似乎还有一种判
断来分辨严肃文学和通俗文学(从导演创作的主观意图上):
严肃文学:是给自己写的,写给自己看的。
通俗文学:是给读者写的,写给读者看得。
那么在绝对的写给自己(0)和绝对的写给读者(1)之间,有无数个点。你写一个小说
,你的数值是多少?有多大程度是给自己?有多大程度给别人?
b.
这是一维度量,类似,可以有二维度量:
一根横轴是写给自己的度量(0-1);一根纵轴是写给别人的度量(0-1)。那么最牛的
那类作品就是坐标点(1,1),比如红楼梦,比如静静地顿河,比如百年孤独。
类似地,演员的表演,可以用一维度量,0是完全的演员自身,1是完全融入人物形象,
失去演员自身的任何特质。一个好演员,就是在处理不同的角色时,首先确定好(似乎
大多数演员并没有意识到有这个问题),并且能精确地表达出这个根据具体案例设定的
数值。Meryl Streep是所以是个... 阅读全帖 |
|
c*****s 发帖数: 425 | 17 第一个确实是问题,可能是我的误解,因为多种种族混杂的缘故。蒙古鞑靼的
血统应该早于俄罗斯乌克兰的血统吧,因为后者好象是罗斯独立国家开始形成以后
才逐渐融入顿河-黑海-高加索那个三角地带的,印象而已,确实值得商榷。
历史上俄罗斯政府和苏联布尔什维克都是宣传哥萨克和俄罗斯人没有什么区别的,
这也是对多种起源的一种利用吧。不过,无论哪个起源在先,至少到十月革命以前,
哥萨克的主要血统是俄罗斯加一点点乌克兰,在加上祖先的一点蒙古-鞑靼,这个是
事实。和纯粹俄罗斯人区别不大。我觉得也许可以类比回民和汉民的关系?
红色哥萨克确实存在,而且大多数还是从前线回来的士兵,但是内战时期哥萨克政权是
是哥萨克人民自主建立的,而且是排斥“异乡人”布尔什维克的,因为布尔什维克
宣传土地首归国家,农民平等使用,这个刺激了哥萨克的土地优越意识;布尔什维克
要建立全国政权,哥萨克希望地方自治;哥萨克的军州传统喜欢秩序和纪律,视布尔
什维克为乱党;哥萨克留恋沙皇时代的荣耀,但是也痛恨沙皇时代的专制……
一切复杂的经济、社会和心理因素,导致他们希望建立的是一个混杂体:政体上是
苏维埃制度,其实是给他们的传统议会制度加一件 |
|
v******a 发帖数: 45075 | 18 基辅罗斯,又称古罗斯,是9~12世纪初位于东欧平原的一个早期封建国家,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大民族(国家)的共同渊源。古罗斯国家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9世纪后半期~11世纪初)是以第聂伯河中游城市基辅为中心的古罗斯国家的形
成时期,巡行索贡和征战贸易是其主要的经济政治活动方式,这一阶段后期罗斯接受了基
督教。俄罗斯民族的祖先东斯拉夫人,是斯拉夫民族的一支,分布在东欧平原上,西起德
涅斯特河和喀尔巴阡山脉,东至顿河、奥卡河和伏尔加河,南抵黑海,北达拉多加湖。(
地图)6世纪前,东斯拉夫人处于氏族社会阶段,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成部落,选举酋长为
首,一切重大事情由部落会议决定。随着氏族制度逐渐解体,家庭成为独立的生产单位。
若干大家族按地域关系结合成农村公社。村社内的森林、牧场、水源、荒地等为全社公有
,耕地则按家庭分配使用。起初分配是暂时的,后来份地渐渐固定,成为家庭的私有财产
,贫富分化开始形成。部落长老和酋长往往利用职权取得较多较好的土地,在战争中获得
大量战利品,把俘虏变为家奴,由此富裕起来,渐渐形成部落贵族。富裕的酋长利用财富
豢养亲兵,逐渐独揽部落大权,职 |
|
v******a 发帖数: 45075 | 19 莫斯科城奠基于1147年,在蒙古统治时期,莫斯科公国偏安一隅,又得交通和商业之利,
逐渐强盛起来,成为东北罗斯的中心和反抗蒙古统治的中流砥柱。从十四世纪开始,莫斯
科公国骗取蒙古统治者的信任支持并依仗教会的势力,逐一兼并其他公国。到德米特里?伊
凡诺维奇继位时,莫斯科公国达到极盛时期,而这时金帐汗国却日益削弱了。德米特里继
续与邻近各公国作战,先后迫使诺夫哥罗德和特维尔臣服自己。这使蒙古统治者感到不安
,并派兵讨伐。1380年9月,在顿河流域的库利科沃战役中,德米特里大败蒙古军,沉重打
击了金帐汗国,使其统治从此一蹶不振,俄罗斯看到了恢复独立的曙光。到伊凡三世(14
62—1505在位)统治时期,先后占领雅罗斯拉夫和罗斯托夫公国和诺夫哥罗德共和国。伊
凡三世利用金帐汗国内部分裂之机,停止对金帐汗纳贡,并与克里米亚汗结盟。于1480年
夏最终击败金帐汗国的军队,结束了蒙古人对俄长达240年(1240—1480)的统治。
伊凡三世积极筹建俄罗斯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1472年他迎娶了拜占庭末代皇帝侄女索菲
亚?巴列奥为后,自认为是拜占庭帝国皇统的继承人(拜占庭帝国于1453年被土耳其所灭) |
|
c*****s 发帖数: 425 | 20 当然不一样。十月革命都不一样呢。十月革命的两个伟大领导人,政治是列宁,军事
是托洛茨基。还有十月革命的政治结盟和分裂。布尔什维克搞掉制宪会议……
我对内战的兴趣更大,在国内的时候翻译了几章俄国内战的书,高尔察克还没有翻译
到呢,那是反革命的高潮;才翻译了反革命军事反抗的开端,以及顿河和邓尼金的
一部分。未知的东西太多啊。
俄国革命其实很重要的,只不过他的政治结果被人家废除了,本身也就没有人发掘和
研究了。先是被斯大林歪曲,尤其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西方的东西也不是尽然可信,
然后被赫鲁晓夫直到索尔忍尼琴、戈尔巴乔夫之类的修正、批判、改良份子再利用,
等到政治成果消散,历史尘埃落定吧,又tmd不受人重视了,因为一个革命的时代消散
了。
那是一段被他的子孙不断出卖和背叛的伟大历史。 |
|
s**d 发帖数: 18498 | 21 偶说的这些十分大概,属于科普性质的,西方的书也一样会写。主要是不能孤立地看。
光看火星计划,战史可能很详细,你可以看到苏军的步兵如何不能扩大突破口,朱可夫
如何不得不把手头那点机械化部队投入那些很窄的突破口,这些部队如何面对德国两翼
的打击,德国人援兵到了,朱可夫的机械化部队被打得不善。朱可夫竭力重组部队,把
它们并到一起,寻找敌人薄弱的地方进攻,但是没什么效果,等等等等。这样看当然是
朱可夫败了。
但是同时在斯大林格勒,苏军用于反攻集结的部队有110万人,1000多辆坦克,10000
多门大炮。到了12月中旬,为了干掉轴心国左翼,苏军又集结起40万人,1000多辆坦克。
这两次进攻都非常成功。而同时,德国一共组织起两个装甲军约20万人,800辆坦克给
曼师泰因。当然了,包围圈里面的,还在高加索的,以及左翼的那些轴心国部队都归
曼师泰因指挥。但是实际能用上的就这两个装甲军。苏军用于攻击轴心国左翼的是一个合
成集团军和3个坦克集团军。这差别就显出来了。在中部战区,朱可夫只有西方方面军和
加里宁方面军,没有一个坦克集团军。在南部,苏军集中了西南方面军,顿河方面军,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沃洛 |
|
c*****s 发帖数: 425 | 22 发信人: Galvatron (从来就没有救世主),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连载:波罗底诺会战(四)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at Feb 9 18:36:50 2002), 站内信件
连载:波罗底诺会战(四)
在北边,哥萨克骑兵统领阿塔曼·朴拉托夫(Atamen Platov)企图执行
一次大规模战术机动。行动的缘由是他的人发现了一个以前无人知晓的
浅水区。他派人通知库图佐夫他想利用这个新发现,建议用预备队的骑兵
跨过河去威胁法国人的北翼。当时预备队骑兵位于俄军的北翼。他的使者
和拉夫斯基堡失陷的消息同时到达。尽管如此,托尔上校建议库图佐夫
应该用整个俄军右翼的骑兵去冒一下这个险。库图佐夫同意了。
这个命令释放出8000名此前无所事事的俄军骑兵。奥发洛夫(Ouvarov)的
第一骑兵军包括28个中队和一个12门炮的近卫军马车炮队。他们又汇合了
5000名哥萨克和两个顿河哥萨克马车炮队。整支队伍于早十一时分在
马娄(Maloe)渡过克罗查河。首先遭遇他们的法军部队是第84步兵团以及
奥拉纳诺的巴伐利亚和意大利轻骑兵。俄军骑兵不经炮火准备就徒劳 |
|
j***y 发帖数: 2074 | 23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02.html
第二章
灰色黎明的天空上闪烁着稀疏的晨星。风从黑云片下吹来。顿河上,雾气奔腾,
在白垩山峰的斜坡上盘旋,像条没有脑袋的灰色巨蛇,爬进了峡谷。左岸的河汉、
沙滩、湖沼、苇塘和披着露水的树林——都笼罩在一片凉爽迷人的朝霞里。太阳还
在地平线后面懒洋洋地不肯升上来。
麦列霍夫一家人,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第一个醒来。他一面走着,一面扣
着绣有小十字架的衬衫领子,来到台阶上。长满了青草的院子到处闪着银色的朝露。
他把牲口放到街上去。达丽亚只穿着一件衬衣跑去挤牛奶。她的两条白皙的光腿上
溅满了像新鲜乳汁似的露水珠,院子里的草地上留下了一串烟色的脚印。
潘苔莱·普罗河菲耶维奇朝着那被达丽亚踩倒、又慢慢挺直起来的小草看了看,
便走进内室去了。
开着窗户的窗台上落满了小花园里已经开败了的、毫无生气的粉红色樱桃花瓣。
葛利高里一只手伸出床外,在趴着睡觉。
“葛利什卡,你去钓鱼吗?”
“你说什么?”葛利高里小声问道,把两条腿从床上耷拉下来。 |
|
j***y 发帖数: 2074 | 24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07.html
第七章
阿克西妮亚十七岁的时候嫁给了司捷潘,是从顿河对岸、沙漠地区的杜布洛夫
卡村嫁过来的。
在出嫁前一年的秋天,她在离村子八俄里的草原上耕地,夜里,她的父亲——
五十岁的老头子——把她的手绑起来,强奸了她。
“你要是敢说出一句,我就宰了你,你要是不说出来,我就给你买一件天鹅绒
上衣和一双带套鞋的高筒靴子。你要给我记住:要是走漏半点儿风声,我就宰了你
……”他威吓她说。
夜里,阿克西妮亚只穿着一条撕烂的衬裙,跑回了村子。她倒在母亲脚边,上
气不接下气地哭着诉说……母亲和哥哥——一个刚复员回来的阿塔曼斯基团的哥萨
克——把马套在车上,叫阿克西妮亚也坐在车上,赶到父亲那里去,这八俄里的路
程,哥哥差点儿没有把马给抽死。他们在宿夜地附近找到了父亲。他喝得烂醉,睡
在铺在地上的羊皮大衣上,身边有一个空伏特加酒瓶。阿克西妮亚眼看着哥哥从车
上卸下一根辕木,用脚把沉睡的父亲踢醒,简单地问了他几句话,就用铁皮包着的
辕木照着老头子的鼻梁打去。他和母亲 |
|
j***y 发帖数: 2074 | 25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09.html
第九章
村庄各家院子里还留有三一节的痕迹:撒在地上的干香薄荷,踏碎了的干树叶
末子,以及砍来插在大门口和台阶旁的、树皮已经干裂、叶子枯黄的橡树和白蜡树
枝。
从三一节那天起,就开始割草了。一大清早,妇女过节穿的裙子、鲜艳的绣花
围裙、五颜六色的花头巾,像鲜花一样撒遍了草场。全村的人都出来割草了。割草
的男人和耙草的女人都打扮得像过年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风俗。从顿河边直到远
方的赤杨林,被蹂躏的草地在镰刀下波动、呻吟。
麦列霍夫家的人起晚了。他们出发去割草的时候,几乎半个村子的人已经都在
草地上了。
“早觉睡得太久啦,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一些汗流满面的割草人叫嚷
说。
“这不能怪我,都赖老娘儿们!”老头子笑着用生皮鞭赶着牛。
“你们好,乡亲,晚啦,老兄,晚啦……”一个高个子的戴草帽的哥萨克在道
旁磨着镰刀,摇晃着脑袋说。
“难道草会干啦吗?”
“你快走吧,还来得及,不然可就要干啦。你那段草在什么地方? |
|
j***y 发帖数: 2074 | 26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14.html
第十四章
“我想念他,亲爱的老奶奶。眼看着在瘦下去。紧着在把裙子往瘦里缝,也没
有用——过一天,就又显得肥啦……他从我们家院于前头一过,我心里就乱成一团
……我真想趴在地上,亲吻他的脚印……也许,他是用什么妖法迷惑住我了吧?…
…救救我吧,老奶奶!他们家要给他娶亲啦……救救我吧,亲爱的老奶奶。要多少
钱我就给多少钱。把我最后一件衬衣剥掉也行,只要你能救我一命!”
德萝兹吉哈老太婆用周围布满了皱纹的浅色眼睛看着阿克西妮亚,听着她诉说
衷肠的话语,有节奏地摇晃着脑袋。
“是谁家的儿郎呀?”
“潘苔莱·麦列霍夫的儿子。”
“是那个土耳其人的儿子吗?”
“是他的。”
老太婆吧嗒着瘪进去的嘴,住了半天才回答说:“小娘子,明天早点来。天一
蒙蒙亮就来。咱们到顿河去,到水边去,冲掉你的相思病。从家里带一把盐来。就
这样吧。”
阿克西妮亚用一条黄色的头巾裹着脸,低着脑袋走出大门。
她那黑乎乎的身影消逝在黑夜里。只 |
|
j***y 发帖数: 2074 | 27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28.html
第五章
圣母节前三天,葛利高里和妻子去耕地。潘苔莱·普罗珂菲耶维奇病了;他拄
着拐杖,腰痛得直哼哼,走出来送耕地的人。
‘噶利什卡,先把牧场后头,靠红峡谷的那两块地耕好。“
“好好。那么塔洛夫山崖旁边那一块怎么办?”葛利高里钓鱼时哑了嗓子,脖
子上缠着一块手巾,小声问道。
“圣母节以后再说。这两块就够耕的啦。靠红峡谷的那两块儿足有一圈半,别
大贪心啦。”
“彼得罗不去帮我们吗?”
“他和达丽亚到磨坊里去。我们要现在抢先磨完,晚了人就多啦。”
伊莉妮奇娜把一些松软的面包圈塞到娜塔莉亚的上衣里,小声说道:“要不,
你把杜妮亚什卡带去赶牛,好不好?”
“两个人足够啦。”
“那好,当心点,宝贝。基督保佑你。”
杜妮亚什卡抱了一堆湿衣服,压得弯着细腰,穿过院子,到顿河边去涮洗。
“娜塔莎,亲爱的,红峡谷那儿的雀模菜可有劲儿哪,掐些回来!”
“我掐,掐。”
“住嘴,淘气鬼!”潘 |
|
j***y 发帖数: 2074 | 28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29.html
第六章
自古就是这样:如果一个哥萨克没有伴儿,赶车去米列罗沃,路上遇到乌克兰
人(他们的村落从下雅布洛诺夫斯克村,一直绵延到米列罗沃,约有七十五俄里)
而不让道的话,乌克兰人就会把他打个半死。因此哥萨克要到车站去的时候,就一
定要几辆大车结伴同行,这样,在草原上遇到乌克兰人,就可以壮起胆子互相辱骂
了。
“喂,霍霍尔!让开道!你们这些坏蛋住在哥萨克的土地上,还不愿意让道儿,
啊?”
到顿河岸帕拉莫诺斯克粮栈运送麦子的乌克兰人的遭遇也是一样。这时候他们
会无缘无故遭到毒打,只因为他们是“霍霍尔”,既然是“霍霍尔”——那就应该
打。
几百年以前,一只勤勉的手在哥萨克的土地上播下了等级差别的种子,并精心
培育、娇养着它们,于是种子萌发出茁壮的嫩芽:哥萨克和外来人——俄罗斯人和
乌克兰人——在斗殴中,血洒大地。
在磨坊里发生斗殴两个星期以后,县警察局长和检察官到村子里来了。
第一个就传讯了施托克曼。检察官是个哥萨克贵族出身的青年 |
|
j***y 发帖数: 2074 | 29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30.html
第七章
冬天并没有一下子就到来。圣母节后,积雪融化了,又把畜群赶到牧场上去,
刮了一个星期的南风,天气又转暖了,大地复苏,草原上又是一片绿油油的晚秋的
青苔。
一直暖和到圣米哈伊洛夫节,后来严寒袭来,下了一场大雪;一天比一天冷得
厉害,接着又下了两俄寸半厚的雪,顿河边上的菜园子里,野兔越过顶上被大雪覆
盖着的篱笆,留下一圈圈梅花形的趾印,宛如姑娘衣服上的花边。烧牛粪的烟雾笼
罩在村庄的上空,飞集到有人烟的地方来的乌鸦,在路旁的灰堆里徘徊觅食。爬犁
压出来的冬季道路,像一条褪了色的灰带子,婉蜒在村中。
有一天,在广场上开村民大会;到了分配砍伐树枝地段的时候了。一群穿着长
皮袄和短皮袄的人,毡靴子咯吱咯吱响着,聚集在村公所外面的台阶旁边。严寒又
把人们赶到村公所里来。那些蓄着银灰胡子的、可敬的老头子们,都在桌子旁边,
靠着村长和文书坐下来,年轻些的——生着各色胡子或者没有长胡子的——哥萨克
挤成了一堆,从暖和的羊皮领于里发出了嗡嗡的喧噪。文书在纸上 |
|
s**d 发帖数: 18498 | 30 从人种上来说,哥萨克不是一个民族,但从文化上说可以说哥萨克是个民族。他们有自己
的组织,风俗习惯和聚居区。
俄罗斯真正立国是在1480年击败蒙古金帐汉国之后,此时俄罗斯基本上是单一民族国家。
实际上乌克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也是蒙古人硬分开的。白俄罗斯只不过就是穿白衣服的
俄罗斯人。
此后俄罗斯开始对外扩张,逐步控制了现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欠高加索一带。16世纪伊凡
雷帝当政,对内残酷专制对外迅猛扩张并确立了农奴制。在以上所说的这100多年里,俄
罗斯西部人口稠密地区的青壮年农奴和城市贫民逃往人烟稀少的顿河,第聂伯河流域,聚
集在一起,渔猎游牧抢劫为生,成为哥萨克。哥萨克是突厥语自由人的意思。这些人骁勇
善战,热爱自由,富于反抗精神。俄罗斯历史上爆发的多次农奴起义包括拉辛起义和普加
乔夫起义都是哥萨克人领导。
哥萨克人有自己的议会和军事组织,各级领导人通过选举产生,属于民主原教旨主义或者
类似无政府主义。哥萨克人最早与俄罗斯政府合作是16世纪伊凡雷帝征服喀山。16世纪末
,此时本来哥萨克发动起义,但波兰扶植代理人当了沙皇,后来又入侵俄罗斯并攻占莫斯
科(这一阶段在俄罗斯历史上称为空位时期) |
|
v******a 发帖数: 45075 | 31 你还记得没有贴完顿河啊, good boy
/pat pat |
|
j***y 发帖数: 2074 | 32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37.html
第十四章
叶甫盖尼·利斯特尼茨基中尉在禁卫军阿塔曼斯基团服役。在军官赛马时跌伤
了.折断了左手腕,出院后,就请了一个半月的假,回到亚戈德诺耶父亲的庄园小
住。
很早就鳏居的老将军一个人孤独地住在亚戈德诺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
夫人就在华沙郊外遇刺身死。有人企图暗杀这位哥萨克将军,却打中了夫人和车夫,
在四轮马车上打了许多窟窿,但是将军保全了性命。夫人留下一个当时仅两岁的儿
子叶甫盖尼。这一事件发生后不久,他就呈请退役,移居亚戈德诺耶(他的四千俄
亩土地,还是祖父因参加了一八一二年的卫国战争有功赏赐的,都在萨拉托夫省)
开始过起俭朴,严酷的生活。他把年轻的叶甫盖尼送进武备中学,自己则专心经营
起家业来:繁殖良种牲畜,从皇家牧场买来几匹好种马,然后使它们和从英国以及
顿河的普罗瓦利斯基牧场买来的良种骡马文配,培育出自己的良种马。他在自己的
哥萨克的份地和买来的土地上放牧畜群,雇工种植小麦,秋天和冬天就带上猎狗去
打猎,有时候一个人关在粉刷得洁白的客厅里 |
|
j***y 发帖数: 2074 | 33 http://www.shuku.net:8080/novels/foreign/jjddh/jjddh38.html
第十五章
在大斋的第四个星期,严冬退却了。顿河两岸好像镶了花边,河冰已经变得千
疮百孔,表面开始融化的冰变成灰白色。夜晚,山谷在轰鸣,上年纪的人说,这是
寒流的先兆,可是实际上却是解冻的日于来了。早晨,地上结了一层薄冰,可是到
了中午,就融化了,土地就露了出来,散发出三月的气息,散发出冻樱桃树皮和腐
烂的于草气味。
米伦·格里戈里耶维奇慢慢地准备着春耕,整天地在板棚的檐下忙活,安装耙
齿儿,和格季科一起做了两个新车身。格里沙卡爷爷在大斋的第四个星期开始斋戒
祈祷,从教堂里回来,脸都冻青了,向儿媳妇诉苦道:“神甫把我累死啦,简直是
个饭桶,他念起经来,像鸡蛋贩子赶车一样慢,真是倒了大霉啦!”
“爹,您老等到复活节那个星期守斋就好啦,到那时候天气可就暖和多了。”
“你给我把娜塔什卡叫来。叫她把袜子打厚一点,穿这种脚跟都能露出来的袜
子,就是老灰狼也要冻僵的。”
娜塔莉亚住在父亲家里,总觉得不过是“霍霍尔出家”,暂时的。葛利高里一
回 |
|
c**r 发帖数: 2019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lamefox (瘸腿狐),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诺曼征服之古罗斯篇(上)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Jun 19 14:32:11 2003) WWW-POST
诺曼征服之古罗斯篇(上)
平先
约5-6世纪,斯拉夫人的最强大的一支——生活于第聂伯河支流普里皮亚季河流域沼泽地
区(今乌克兰、波兰、白俄罗斯三国交界处)的东斯拉夫人⑴离开故乡,向哥特人、匈奴
人移民西欧后留下的宽广而空虚的东方大平原进发,由于向南向东更适宜生存的地区被强
大的阿瓦尔人(后来是西迁的保加尔人、马扎尔人、佩切涅格人)和北迁的保加尔人、可
萨人先后占据,他们逐渐在北起伊尔门湖(今俄罗斯诺夫哥罗德州中部)南达第聂伯河中
下游,东止于顿河上游的大平原上定居下来,30多个部落分散在这一广大地区,由于农业
和商业的发展,到7-8世纪,人们逐渐摒弃了民族血缘聚居原则,而代之以居住地域为主
要原则的农村公社,这种村社组织在东斯拉夫北部被称为“米尔”,而在南部则称之为“
维尔福”,在这块新乐土上大家或种地,或放羊, |
|
c**r 发帖数: 2019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lamefox (瘸腿狐),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诺曼征服之古罗斯篇(下)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Thu Jun 19 14:32:44 2003) WWW-POST
诺曼征服之古罗斯篇(下)
平先
公元912年,罗立克的儿子伊戈尔(LGOR)继任基辅大公⑺,他继承了奥列格的南进政策
,征服了德涅斯特河和多瑙河之间的东斯拉夫南方诸部。为了攫取更大的商业利益。公元
941-944年间,罗斯人重启与东罗马人的战端。公元945年初冬,当伊戈尔率亲兵在乡间进
行索贡巡行⑻时,被南方草原上的德列夫利安人袭杀。
公元945年,伊戈尔的儿子斯维雅托斯拉夫(SVIATOSLAV)一世即位,由于年幼,实权由
他的母亲奥列加(OLGE)掌握,后者史称奥列加女大公。从962年起,罗斯人的国策有所
改变,他们与东罗马人暂时停止了争斗,转而向东南方的可萨汗国发动了进攻,以夺取欧
亚商路北道的控制权。公元965年,战争狂人斯维雅托斯拉夫一世开始亲政,经过战斗,
他的军队攻占了位于顿河下游的可萨汗国的首都萨 |
|
e***e 发帖数: 3872 | 3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lon 讨论区 】
发信人: gaoyuan66 (gaoyuan66), 信区: Salon
标 题: 索尔仁尼琴在伦敦逝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ug 4 00:36:10 2008)
环球时报郝平春风8月4日报道/ 8月3日晚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因中风在伦
敦逝世,享年89岁。(chinesenewsnet.com)
索尔仁尼琴1918年出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197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
著作有长篇小说《古拉格群岛》等。(chinesenewsnet.com)
资料:亚历山大·索尔仁尼琴(chinesenewsnet.com)
索尔仁尼琴于1918年12月11日生于北高加索的基斯洛沃茨克市。父亲曾在沙俄军队中供
职,战死在德国;母亲系中学教员。由于他是个遗腹子,童年全靠母亲的微薄薪水维持
生活。1924年,随寡母迁居到顿河上的罗斯托夫市。在这里,他读完了中学,考入罗斯
托夫大学的数学物理系,194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与此同时,作为莫斯科大学的函授生
,他在攻读文学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chinesenew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