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首颗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w*********r
发帖数: 42116
1
中新社酒泉8月16日电 (记者 梁晓辉)8月16日01时40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
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简称量子卫星)发射升空。此次发
射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空间科学研究又迈出重要一步。
量子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首批科学实验卫星之一,其主要科学目标是借
助卫星平台,进行星地高速量子密钥分发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广域量子密钥网络实
验,以期在空间量子通信实用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空间尺度进行量子纠缠分发和量
子隐形传态实验,开展空间尺度量子力学完备性检验的实验研究。
这东西比奥运会得金牌还没有用吧。得个金牌还能让老将出来难受,让小将说老将SB呢
s*****r
发帖数: 469
2
http://news.ifeng.com/mil/1/200809/0919_339_793737.shtml
中国网9月19日讯 据印度亚洲通讯社报道,参与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项目“月球初航1
”的科学家们18日称,如果天气状况允许的话,印度将于10月19日在安德拉邦斯里哈里
科塔发射印度首颗月球探测器“月球初航1”。
科学家们在班加罗尔称:“月球探测器的发射时间被暂订为10月19日。“科学家们已完
成了月球探测器的所有工作,这一立方形状的探测器重590公斤,可携带11个载荷。科
学家们18日在班加罗尔的印度航天组织卫星中心展示了“月球初航1”。
“月球初航1”将由印度国产的极轨道卫星运载火箭发射。除了印度的载荷外,探测器
还载有美国、英国、德国、瑞典、保加利亚的载荷。
科学家们称,“月球初航1”可能于9月30日运往斯里哈里科塔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
“月球初航1”项目主管安那杜赖称:“我们已完成了卫星的整合工作。”
耗资40亿卢比的“月球初航1”将传回月球的数字高程图和其矿物集中地图。它还将对
月球进行环境研究,对月球表面的放射性进行测量。
与此同时,印度政府18日批准了“月球初航
n*******n
发帖数: 7628
3
2011年02月26日 11:56:25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俄罗斯首颗新一代“格洛纳斯-K”导航卫星26日升空。
h*****l
发帖数: 3857
4
原标题: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获名“悟空” 将探索宇宙起源
今天,我国空间科学卫星系列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获名“悟空”。“
悟空”是经公开征名从32517个名称中选定的。它将从酒泉发射,到太空中捕捉暗物质
,探索宇宙起源。(央视记者艾达)
y*z
发帖数: 3244
5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潘建伟3日透露,全球首颗量子通信科学实验卫星有望在7月
发射。如果该卫星成功运行,中国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并
结合地面已有的光纤量子通信网络,初步构建一个广域量子通信体系。在量子通信技术
成熟之后,类似于“棱镜门”之类的窃听行为将很难重演。
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一种新型的通讯方式。同传统通信相比
,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和高效性都实现了巨大提高,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国防、金融、政务
、商业等领域的信息安全问题。
潘建伟院士曾打比方,“古人在信封上用火漆封口,一旦信件被中途拆开,就会留下泄
密的痕迹”。量子密钥在量子通信中的作用比火漆更彻底,因为一旦有人试图打开“信
件”,量子密钥会让“信件”自毁,并让使用者知晓。理论上说,量子加密技术应用成
熟后,类似于“棱镜门”之类的窃听事件将很难发生。
中科院院士潘建伟
中国计划在2030年建成全球化的量子通信网络,因此在2011年启动了量子科学实验卫星
的研制,2013年启动了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京沪干线”项目。潘建伟院士说,即
将建成的量子京沪干线连接北京与上海,贯穿济南、合肥等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12月22日3时22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全球二氧化
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简称“碳卫星”)发射升空。
据中科院空间中心副主任、碳卫星工程副总指挥龚建村介绍,该卫星的成功研制和后续
在轨稳定运行,将使我国初步形成针对重点地区乃至全球的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监测能力
,对充分了解全球碳循环过程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提升我国
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
,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甲烷的浓度已经上升到2500万年以来的最高值,并依然呈上
升趋势,地表温度也在逐年升高。温室效应正直接威胁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精确监
视全球二氧化碳的排放状况已成为有效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和应对的迫切需求。
本次发射的碳卫星作为我国首颗用于监测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学实验卫星,围绕
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当今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全球性重大问题,以大气二氧化碳遥感监测
为切入点,利用高光谱与高空间分辨率二氧化碳探测仪、多谱段云与气溶胶探测仪等探
测设备,通过地面数据接收、处理与验证系统,定期获取全球二氧...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7
http://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170208-722388
(联合早报网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称,计划在2017年发射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
“珞珈一号”01星,在2019年发射“珞珈一号”02星,用以验证雷达卫星多角度成像模
式。
中新社报道,“珞珈一号”科学实验卫星由武汉大学多位院士领衔研发。卫星研发团队
首席科学家李德仁院士说,01星重约10千克,将侧重于应用夜光遥感技术,目前研制进
展顺利,发射后将为宏观经济分析、“一带一路”建设决策等提供数据;02星侧重于应
用雷达技术,未来可以用于勘测探查目标物及监测地形地表变化。
专家介绍,“珞珈一号”01星搭载了高灵敏度夜光相机,其精度将达到地面分辨率100
米。“夜间可看见长江上所有亮灯的大桥,获取精度高于当前美国卫星的夜景图片。”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李熙说。此前他曾借助夜光遥感影像
,反映出叙利亚、伊拉克等地的战乱残酷程度,研究成果被联合国安理会引用。
“珞珈一号”02星由武汉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研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卫
星型号总设计师...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3723
8
记者从国家测绘局获悉:我国首颗自主的民用高分辨率立体测绘卫星“资源三号”将
于2011年下半年发射,这将填补我国民用测绘卫星的空白。
资源三号卫星集测绘和资源调查功能于一体,主要用于生产全国1∶5万基础地理信
息产品,以及1∶2.5万等更大比例尺地图的修测和更新,开展国土资源调查与监测,为
防灾减灾、农林水利、生态环境、城市规划与建设、交通和国防建设等领域提供有效的
服务。(赵亚辉)
j*c
发帖数: 60
9
本来我想发的,让你抢先了,不过不能只发一个标题呀,我来贴全文;
新华网南京1月1日电 (记者 王骏勇) 由东南大学与东大通信公司联合研制的Noah3000
手机芯片日前通过了包括通话和数据业务传输在内的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芯片各项性能
指标均达到了WCDMA国际标准要求。这标志着我国已具备了开发世界移动通信领域三大标
准的所有核心技术的能力。
Noah3000手机芯片系统测试的成功,是东南大学与东大通信公司联合承担的国家“863
”集成电路专项重大项目研发取得的重要进展,是继2003年该校成功开发出国内首颗符合
CDMA2000国际标准的手机芯片Noah2000并形成系列产品后所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
记者从东南大学了解到,Noah3000手机芯片集16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为一体,它所采用
的多径能量窗技术,能使手机在恶劣的通信环境下仍能达到优异的性能,还能够为手机提
供极为稳定的高速数据业务,比CDMA2000芯片传输速率提高了2-3倍。它采用的多种低功
耗设计技术,可显著提高手机的待机时间。因此,装备了Noah3000芯片的手机将具备更快
的接通速度和信息交互速率、更好的通话效果、更
s*****r
发帖数: 469
10
中新网太原五月二十五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负责人二十五日下午
宣布,该中心将于五月二十七日上午十一时左右,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发射中国
首颗“风云三号”极轨气象卫星。目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二十六日太原卫星发
射中心将对运载火箭进行燃料加注。(完)
f***y
发帖数: 4447
1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首用“龙芯”发射北斗新星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5-03/31/c_127642296.htm
夜晚的微风习习吹过,为这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吹走了白天烈日的燥热,送来丝丝
的清凉。离发射场不足五公里的山坡上,一抬头,满眼的星空尽收眼底,与挺着小小“
啤酒肚”的月亮交相辉映,形成有趣的互动画面;山坡下面,灯火通明,时不时传来被
春风吹淡了的喊话声,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正在进行着最后的倒计时准备工
作。
2分钟后,轰鸣声起,地面微震,橘红色的火焰喷薄而出,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腾
空而起,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发射升空。“亮星”随即划过天际,奔赴其工作轨道
。与以往的卫星在发射后依靠自行变轨、几经“曲折”才能进入工作轨道不同的是,这
次的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享受到了“送上家门”的服务——运载火箭上新增加的一级独
立飞行器,充当“太空摆渡车”,可将卫星直接送到高轨道的工作轨道。
基础级分离、点火、调姿、星箭分离……今天3时34分,经历了5小时42分钟的飞行
之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指控大厅里响起掌声——星箭分离成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
发射任务成功。以往卫星需要跋涉几天的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中国两个全球卫星互联网络年内发射首星 总数将超456颗
分享到:
12
40
2018-03-02 22:16:30 字号:A- A A+ 来源:观察者网
关键字: 低轨卫星鸿雁虹云虹云工程低轨通信卫星
美国航天业冒险家马斯克近日号称要发射约1.2万颗低轨道卫星组成“星链”(
StarLink)星座通信网,让Wifi信号阀盖全球每一个角落。
可是,马斯克的雄心壮志并不是只有马斯克一人才有。
虽然不及马斯克“海口”下1.2万颗的数目,但我国航天科技集团和航天科工集团也都
分别提出了建设300余颗和156颗低轨通信卫星星座的计划。两个计划的首颗技术验证星
都预定在今年发射。
航天科工集团“虹云工程”动画演示(视频截图)
中国的低轨星座计划
全国两会开幕在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3月2日接受中
新网采访时表示,航天科技集团正在部署一个低轨道通信卫星星座。一期工程将有54颗
星,至二期工程时实现系统能力平滑过渡,卫星总数最终将超过300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中新闻 图)
包为民称,计划在年内启动全球移动宽带卫星互联网系统建设。建成后,它...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2602
13
昨日,记者从中国首个航天日活动获悉,北京八一学校将于明年发射一颗低轨道中学生
科普卫星,这也是我国第一颗由中学主导并发射的卫星。
由航天专家指导中学生设计制造
八一学校副校长朱凯介绍,八一学校学生将在航天专家的带领下,直接参与这颗卫星的
设计、制造、测试、发射、地面站建设等工作。目前,整体论证方案已经完成,学校的
十多名学生已经跟随航天专家听课。
对于参与卫星制造和发射的学生团队,朱凯表示,中学生团队将以高中生为主,并吸纳
少量初中科技特长生作为辅助。因此,学校也计划随后在学校内部公开选拔近20位团队
成员。这些未来的“航天专家”主要以特长生为主,确实爱好天文,在物理、化学等方
面突出,经过公开报名、专家面试的方式确定最终人选,团队总体规模将控制在20至30
人之间。未来,他们将分组展开工作,完全参与到卫星的各个环节。
计划于明年发射将提供免费服务
据介绍,这颗中学生科普卫星将采用立方体构型,边长250毫米,质量10千克,计划于
明年发射。卫星可遥控工作并自动向地面发送遥测信息,学生们可接收无线电信标信号
,通过卫星进行双向无线电中继通信并开展相关科学实验。
卫星将运行在太阳同步轨道,...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623
14
http://bbs.astron.ac.cn/thread-70945-1-1.html
真正意义上的我国大陆首个业余小行星发现!
2010年11月1日,孙国佑与高兴在当晚小行星搜索中,发现一个未知目标,按照现在的
小行星命名规则,抢先上报ONS,SNSP并作跟踪观测。11月5日中午,在C42注册的邮箱
中收到MPC自动编号回复,该小行星被授予小行星临时编号K10V11C。这是我国大陆业余
天文领域利用自有设备,自主拍摄搜索获得临时编号的首颗小行星。是真正意义上的大
陆首个业余小行星发现。虽然最终能否获得命名权还是个未知数,但总算是圆了多少爱
好者发现的梦。
可喜的是,这颗小行星的发现,完全是在掌握发现技术的前提下,有的放矢,主动发现
。同时期还有另两颗未知小行星也非常有可能获得临时编号,等待后续回复。相信以后
每个月发现个把颗是问题不大,只是美国佬的PAN-STARS太牛,也许这个冬天是最后一
个发现季了。
2010年11月2日,孙国佑与高兴在当晚的小行星搜索中,发现一颗未知小行星,按照现
在的小行星命名规则,抢先上报ONS,SNSP并做了跟踪。11月7日,该目标被确认为,
201...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8594
15
http://news.163.com/12/0225/01/7R2RIB9900014JB6.html
2012-02-25 01:36: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有1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
(0)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
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中国本次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
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新网西昌2月25日电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
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中国本次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
一步。自2011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该系统发展已转入建
设和应用并举新阶段,系统应用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 阅读全帖
g**1
发帖数: 10330
16
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
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
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中国本次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
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
中新网西昌2月25日电 (张利文 孙自法)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
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
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
网卫星。
中国本次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
坚实一步。自2011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该系统发展已转
入建设和应用并举新阶段,系统应用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
、水利、测绘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产生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2年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
导航组网卫星,不断扩大覆盖区域,提升系统服务性能。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将形成覆盖...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1035
17
http://news.xinhuanet.com/tech/2012-11/16/c_123960141.htm
北京时间11月16日消息,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天文学家们首次发现一颗不围绕任
何恒星运转,而是在宇宙中自由飘荡的“流浪行星”。
对于这项发现,天文学家们显得毫不意外,因为他们早就已经猜测其存在,并且已
经花费超过10年以上的时间试图找到这样的一颗流浪行星。当然这样的搜寻将是极为困
难的,它常常会被人们形象地描述为“在几千个柴火堆里找一根绣花针”。天文学家们
猜测这颗孤独的行星可能是在其形成之初便被抛了出去,它现在不属于任何一个恒星,
自由流浪于距离地球约100光年的空间之中。
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和研究人员和他们在欧洲的同事们使用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
远镜(CFHT)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获取的数据做出了这项重要的发现。
伊塔尼·阿提高(Itienne Artigau)是蒙特利尔大学的一名天体物理学家,她表示:“
尽管理论学家们早已猜测这种低温的年轻行星体的存在,但直到今天之前我们还从未实
际发现任何这类行星。”
由于其近旁没有恒星的巨大光芒掩盖,科学...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18
集微网消息,8月7日,作为中国领先的射频滤波芯片供应商,开元通信技术(厦门)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开元通信”)在深圳宣布推出体声波滤波器品牌“矽力豹”,以及
国产首颗应用在5G n41频段的高性能BAW滤波器产品EP70N41。这是国内芯片厂商在5G
BAW滤波器的首次突破。
众所周知,5G通信具有高速率、广连接、低延时等方面的突出特点,将会为移动终端、
智能制造、公共事业、行业市场等多个领域带来巨大的技术进步与效率提升。中国于
2019年6月正式发放了5G商用牌照,从而进入5G元年。据工信部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
预计在2020~2025年,中国5G商用带动的信息消费规模将会超过8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
总产出达10.6万亿元,具有巨大的社会经济意义。
5G通信需要支持更多的天线、更多的频段、更复杂的组网方式,因此对射频前端芯片的
需求量也将会急剧增加,5G手机中滤波器的单颗用量将会快速从50颗增加到100颗。据
海外RF&MEMS市场咨询机构Yole预测,2022年射频前端市场全球需求量将会达到220亿美
金的规模;其中射频BAW滤波器由于其更低的信号损耗、更好的杂波滤除特性、更高的
...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19
好,弄死连发可
http://laoyaoba.com/ss6/html/21/n-560621.html
7月23日,大唐电信旗下联芯科技主办的“冉冉中国芯 ,国产芯片发展研讨暨联芯科技
产品沟通会”透露,联芯科技采用28nm工艺的4G LTE智能终端芯片LC1860出货量已近千
万颗。LC1860于2014年第三季度正式上市,是国内首颗面向公开市场商用的28nm 4G
SoC芯片,是一颗自主可控的“中国芯”。
探究短短半年多时间内的LC1860造就千万颗芯片出货量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
点:
一是下游客户给力。这款LC1860,有一个强劲的整机合作伙伴——小米。据小米公
司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采用LC1860芯片的红米2A今年4月正式上市后至7月23日,已
经出货510万部。而8月至9月本是“学生机”旺销时节,499元的红米2A正好适合学生一
族,相信小米为这段时间学生购机潮备货不少。可以说,小米的商用规模及强大的渠道
,为联芯科技的芯片产品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应用基础。
二是高性价比。采用28nm工艺的联芯科技LC1860具备“4G+28nm”的特性:支持LTE
-TDD/LT...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20
潘建伟团队进行人类首次洲际量子通信,给奥地利发去了什么?
澎湃新闻记者 虞涵棋
2018-01-20 08:09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实验卫星完成目标;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开通;世界
首次洲际量子通信……在过去一年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带领“中国队”迅
速走到了量子通信的前沿领域。
1月19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披露了首次洲际量子通信的更多技术细节。通过“墨子号
”的中继,相距7600公里的中国和奥地利完成量子保密通信。
北京向维也纳发送了一张大小5.34kB的“墨子号”照片,而维也纳则向北京发送了一张
大小4.9kB的薛定谔照片,使用一段80kbit的量子密钥进行一次性加密。
这次量子保密通信与潘建伟的博士导师、奥利地科学院Anton Zeilinger教授合作完成
。“墨子号”向北京附近的兴隆地面站和维也纳附近的格拉茨(Graz)地面站进行了量
子纠缠分发,与两个地面站间各自产生一段密钥。接着,按照地面指令,“墨子号”给
两段密钥进行逐位异或运算,将结果发送给其中一个地面站,由此,中欧两个距离长达
7600公里的位点之间建立了密码。
此外,中国科... 阅读全帖
b*******k
发帖数: 1761
2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luebrook (HIDE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都是TG逼的:日本版GPS系统今年将部署 至少由3颗卫星组成(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1 20:29:14 2010, 美东)
华网东京1月21日电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0日发布公报说,有日本版GPS卫星系
统之称的“准天顶卫星系统”预计于今年七八月份开始部署卫星,届时发射的该系统首
颗卫星被命名为“指路”号。
“准天顶卫星系统”至少由3颗卫星组成,这些卫星在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圆形轨
道上以每天1周的速度运行。与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不同的是它们各自有不同的轨道,并
且这3条轨道都与地球赤道所在平面呈45度夹角,从日本本土来看始终有1颗卫星停留在
靠近天空顶点的地方,所以日本称之为“准天顶卫星系统”。
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说,该机构于2009年10月16日至12月16日期间通过互联网和
明信片向公众广泛征集首颗准天顶卫星的名称,在收到的1万多个候选名称中,有328个
为“指路”号。
公报说,随着车载导航仪和具有GP
f**o
发帖数: 12685
22
原标题: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9月中旬发射将进行全球首次空地量子密钥传输试验
7月10日,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消息称,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于昨日安全
运抵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即将开展发射场总装和测试工作。
据国际在线消息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按流程完成了
出厂前所有研制工作,2016年7月7日从北京启程,经铁路运输,于9日安全运抵酒泉卫
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装载全球首台空间冷原子钟、全球首
次空地量子密钥分配试验等14项空间应用载荷。
全球首台空间冷原子钟
据新华网3月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此前介绍,天宫二号将搭载全球
第一台冷原子钟升空,利用太空微重力条件,稳定度将高达10的负16次方。
超高精度的原子钟,是卫星导航等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
卫星导航的基本原理是,精确测量微波信号从卫星到达目标所用的时间,可得卫星和目
标之间的准确距离。因此,测量时间的精度,直接影响定位准确度。
常温下,原子都有大约每秒几百米的热运动,导致原子和电磁波作用时间短,影响原子
钟的精度。目前GPS和北斗上使用的原子钟,精度仅到...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1061
23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7/06/chinas-quantum-satellite-achieves-spooky-action-record-distance
新华社6月16日消息,中国科学家15日(当地时间)在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中
国“墨子号”量子卫星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千公里量级的量子纠缠,这意味着量子通信向
实用迈出一大步。
这一消息目前登上了“自然科学”网站(www.nature.com)的头条,并使外国专家感到
震惊。此前的量子传输距离纪录是144公里。
报道称,中国量子卫星克服了超安全通信的主要障碍。量子卫星探针实现了创纪录的远
距离量子纠缠,这能够实现基于量子技术下的数据加密传输。发射后仅仅数月,世界上
首颗量子通信卫星就已经达到了它最具雄心的目标之一。
中国研究人员在《科学》杂志发表报告称,通过两个地面站点和卫星之间发射量子,他
们在千公里级别上距离实现了量子纠缠。这一技术是未来绝对安全的量子通信技术的基
础技术。参与这次实验的两个地面站分别是青海德令哈站和云南丽江高美古站,两站距
离1203公里。
这次重要实验是在去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今日,我国发射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圆满完成了4个月的在轨
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使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相关领导在交付使用证书上签字。
“墨子号”是啥卫星?
“墨子号”是由我国完全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颗空间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于2016
年8月16日发射升空。该卫星从科学概念的提出到关键技术突破,从有效载荷研制到科
学成果的产出,由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前沿卓越创新中心主导完成。
面对在国际上首次开展空间尺度量子科学实验这一全新的领域,从2003年开始,中
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中科院光
电技术研究所、国家天文台、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经过长达10余年的协
同攻关,创新性地突破了包括星地量子信道、空间单光子探测、高亮度空间量子纠缠光
源等多项国际领先的关键技术,确保了卫星的成功研制,为各项科学实验任务的顺利开
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墨子号”要干啥活?
星地量子保密通信,千公里级量子纠缠分发
“墨子号”的主要应用目标是通过卫星和地...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25
http://news.163.com/11/1206/09/7KJ55OUD00014JB6.html
中新社华盛顿12月5日电 美国宇航局5日发布声明宣布,该局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科学家们表示,这颗行星的表面温度约为70华氏度(相当于21摄氏度),非常适宜生物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标。
“关于这颗行星有两件令人兴奋的事,”开普勒科学队副队长纳塔利·巴塔尔哈说,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 (Kepler-22b),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美国宇航局华盛顿总部的开普勒项目科学家道格拉斯·赫金斯说,“这是发现地球的‘双胞胎’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过,科学家们目前还不清楚这颗行星的组成主要为岩石还是...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6
中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通信百公里隐形传态2012年08月14日 10:30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12417人参与 445条评论 打印转发
中国量子领域的首席科学家潘建伟(资料图)
新华网合肥8月11日电(记者 徐海涛)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
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
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
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等人,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
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联合团队,于2011年10月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了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实验证明,无论是从地面指向卫星的
上行量子隐形传态,还是卫星指向两个地面站的下行双... 阅读全帖
b*****e
发帖数: 5476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enzene (苯苯),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天链一号02星发射成功将服务我国首次空间对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9:13:46 2011, 美东)
中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11日深夜在西昌成功发射,它
将与2008年4月发射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中国即将于下半年
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展应用服务。
中继卫星被誉为“卫星的卫星”,是航天器太空运行的数据“中转站”,可为卫星
、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从而极大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赢得更多预警时间。
据悉,“天链一号01星”已成功应用、服务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大幅提
高了“神舟”飞船的测控覆盖率。“天链一号”01、02星组网运行,将为中国“神舟”
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还将为中国中、低轨
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
根据计划,中国将于今年第三、四季...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28
赞啊赞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enzene (苯苯),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天链一号02星发射成功将服务我国首次空间对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1 19:13:46 2011, 美东)
中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11日深夜在西昌成功发射,它
将与2008年4月发射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中国即将于下半年
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展应用服务。
中继卫星被誉为“卫星的卫星”,是航天器太空运行的数据“中转站”,可为卫星
、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从而极大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赢得更多预警时间。
据悉,“天链一号01星”已成功应用、服务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大幅提
高了“神舟”飞船的测控覆盖率。“天链一号”01、02星组网运行,将为中国“神舟”
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还将为中国中、低轨
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
根据计划,中国将于今年... 阅读全帖
h*********u
发帖数: 10868
29
没看懂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ookacar (想要一辆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又一篇Science:中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通信百公里隐形传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4 14:37:33 2012, 美东)
新华网合肥8月11日电(记者 徐海涛)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
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
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
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等人,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
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联合团队,于2011年10月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了
百公里量级的自... 阅读全帖
e****3
发帖数: 441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ookacar (想要一辆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又一篇Science:中国在全球首次实现量子通信百公里隐形传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4 14:37:33 2012, 美东)
新华网合肥8月11日电(记者 徐海涛)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
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
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
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等人,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
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联合团队,于2011年10月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了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022
31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全球首颗真正人造心脏诞生 zz
欧洲Georges Pompidou医院上周给一名75岁法国老翁成功移植一颗人造心脏,这也预示
着全球第一颗真正意义上的人造心脏诞生。
上周,这位老人在Georges Pompidou医院接受心脏移植手术,手术持续了10个小时。跟
其他类似设备不同,这颗名为Carmat人工心脏预计能够在人体内持续工作5年时间,它
可以让病人恢复到正常生活,甚至可以让病人恢复工作。而其他类似设备通常只是一个
短暂维持病人生命的器械,需要等配体捐赠者的出现。
Carmat人造心脏的发明者Alain Carpentier医生表示:“我们已经见到过类似设备,但
是它们的‘自动性’相对偏低。Carmat人造心脏能够促使血液循环,减少凝血。这项研
究刚开始就获得医学领域的密切关注。“
Carpentier表示,目前已经做了数千次心脏移植手术,但是它所发明的Carmat是首个能
够完全替代真实心脏自我收缩的人造心脏。Carmat人造心脏内部有一个很复杂的传感器
和微处理器系统,它可以监测病人身体内部的变化,并根据病人身体机能需要,改变血
液流动。它能够根据病人的活动来加速或者减缓血液流动。
Carmat人造心脏外部... 阅读全帖
o******1
发帖数: 12177
32
老中的翻译有误。这颗行星的直径是地球的2.4倍,不是体积。体积小到地球2.4倍的外
系行星,目前的技术还很难发现。另外地球人还不确定这颗行星主要是气态,液态还是
象地球一样是岩石的。如果是岩石的,那是相当的重。它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转
。那颗恒星在天文分类上和太阳同一类,但是稍微小一点,温度也稍微低一点,但是寿
命也会比太阳稍微长一点。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b*****e
发帖数: 5476
33
中国第二颗地球同步轨道数据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2星”11日深夜在西昌成功发射,它
将与2008年4月发射的首颗中继卫星“天链一号01星”组网运行,为中国即将于下半年
实施的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开展应用服务。
中继卫星被誉为“卫星的卫星”,是航天器太空运行的数据“中转站”,可为卫星
、飞船等航天器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从而极大提高各类卫星使用效益和应急能力
,能使资源卫星、环境卫星等数据实时下传,为应对重大自然灾害赢得更多预警时间。
据悉,“天链一号01星”已成功应用、服务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大幅提
高了“神舟”飞船的测控覆盖率。“天链一号”01、02星组网运行,将为中国“神舟”
飞船以及未来空间实验室、空间站建设提供数据中继和测控服务,还将为中国中、低轨
道资源卫星提供数据中继服务。
根据计划,中国将于今年第三、四季度先后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
八号”飞船,实施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
y***i
发帖数: 11639
34
NASA现在拼命博眼球啊。上次砷细菌狼狈不堪,这次别又出一勺子。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双胞胎’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数达到2326颗。不过迄今只有包括开普勒-22b在内的29颗行星被证实是真正的行星,
科学家们相信绝大多数候选行星最终都将被证实为真正的行星。
G***G
发帖数: 16778
35
english version please.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双胞胎’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数达到2326颗。不过迄今只有包括开普勒-22b在内的29颗行星被证实是真正的行星,
科学家们相信绝大多数候选行星最终都将被证实为真正的行星。
b*p
发帖数: 2208
36
明年底前能大规模移民吗? 不能的话,还是省省吧,反正也没时间了.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双胞胎’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数达到2326颗。不过迄今只有包括开普勒-22b在内的29颗行星被证实是真正的行星,
科学家们相信绝大多数候选行星最终都将被证实为真正的行星。
i******s
发帖数: 8734
37
600 光年。 咋去呀 。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双胞胎’之旅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总数达到2326颗。不过迄今只有包括开普勒-22b在内的29颗行星被证实是真正的行星,
科学家们相信绝大多数候选行星最终都将被证实为真正的行星。
l******r
发帖数: 18699
38
新华网合肥8月11日电(记者 徐海涛)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奠
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究,
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存
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彭承志、陈宇翱等人,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王
建宇、光电技术研究所黄永梅等组成联合团队,于2011年10月在青海湖首次成功实现了
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实验证明,无论是从地面指向卫星的
上行量子隐形传态,还是卫星指向两个地面站的下行双通道量子纠缠分发均可行,为基
于卫星的广域量子通信和大尺度量子力学原理检验奠定了技术基础。
“在高损耗的地面成功传输100公里,意味着在低损耗的太空传输距离将能达到1000公
里以上,基... 阅读全帖
n***c
发帖数: 7400
39
中新社西安5月13日电(记者张素)全球首款全系统多核高精度导航定位系统级芯片,13
日在第六届中国卫星学术年会期间对外发布。专家表示,这意味着国产芯片不仅具备国
际竞争力,还从“跟踪者”跃升为“引领者”。
这款名为“NebulasII”的芯片由中国北斗产业化领军企业北斗星通发布。据研制
代表胡刚介绍,芯片率先在高精度领域采用55纳米低功耗工艺和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具有全系统、抗干扰、高输出率等特性,可实现高精度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测量
仪器小型化。
“高精度、迷你型、低功耗芯片是目前业界发展的最高追求。特别是进入移动互联
网时代以来,信息网络和物理空间紧密结合,要求能够感知时间和空间的器件越来越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经南说,NebulasII芯片集小面积、抗干扰、多频点等优点,领
先于其他国际厂商发布,“实现了业界的梦想”。
“芯片能够涵盖北斗、GPS等四大导航系统的12个频点,还可对抗数十个单音干扰
,支持毫米级测量精度,基于此芯片研制的接收机板卡在体积上可以缩小一半。”胡刚
说,芯片可在测量测绘、定位定向、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精准农业、石油勘探、地震滑
坡灾害监测、轨道...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330
40
最近,中国“东方红一号”卫星庆祝了自己的45岁生日,由于该卫星采用高轨道设计,
至今仍在宇宙中飞行,使用望远镜仍可观察到。昨天,微博用户“@北京天文馆朱进”
(北京天文馆馆长)发表了一张照片,显示“东方红1号”生日这天通过北京上空的照
片,这颗已过不惑之年的卫星仍清晰可见。相比之下,与“东方红一号”同样于1970年
升空的日本第一枚卫星“大隅一号”已于2003年坠入大气层。由于“东方红一号”近地
点高度还有很多余量,它还将继续在宇宙中飞行,就像是中国航天的“灯塔”,照亮后
继者前进的道路。
微博用户@北京天文馆朱进发表的照片,新华网报道:至今还在天空寻找这颗星的人,
还有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东方红一号”发射时恰好是他五岁生日。每当过生日时,
只要观测条件合适,朱进都会拍摄它。今年4月21日晚,朱进再次在北京拍摄到那颗移
动的小亮点。“我与这颗卫星很有感情。”
“东方红一号卫星还在天上飞,我们中的很多人却已经走了。”曾担任“东方红一号”
卫星总体组副组长的潘厚任,在24日举行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45周年座谈会上感
叹。
回想起45年前的今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秘书长周晓飞感...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3358
41
中新网西昌2月25日电 (张利文 孙自法)北京时间2月25日凌晨0时12分,中国在西昌卫
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将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
移轨道。这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也是中国2012年发射的首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
星。
中国本次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
坚实一步。自2011年12月27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该系统发展已转
入建设和应用并举新阶段,系统应用已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
、水利、测绘等行业以及大众用户,产生出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三步走”的发展战略,2012年中国还将陆续发射多颗北斗
导航组网卫星,不断扩大覆盖区域,提升系统服务性能。2012年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将形成覆盖亚太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将建成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提供覆盖全球的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此次发射的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及其运载火箭“长征三号丙”,分别由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 阅读全帖
G******U
发帖数: 4211
42
从体积上看大不少。如果密度和地球一样的话,那么上面
的重力加速度要大吧。
很多力学工程的公式要改了,以前算好的还得重新算。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s******y
发帖数: 28562
43
大家难道没有看出其中端详么?
美国宇航局在为迎接三体星系人的入侵在给大家做思想准备呢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像地球围
绕太阳运转一样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
c*******o
发帖数: 1357
44
表面积应该挺大的说

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
的居住。此外,这颗行星上还可能有液态水,而液态水被科学家视为生命存在的关键指
标。
这颗行星处在“可居住带”之中,它上面的温度既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有可能存在液
态水,而且这颗行星环绕着一颗类似太阳的星球运转。
e****3
发帖数: 441
45
http://news.sina.com.cn/c/2012-08-12/025924951471.shtml
我国实现量子信息百公里量级隐形传输
2012年08月12日02:59 人民网-人民日报
据新华社合肥8月11日电 (记者 徐海涛) 我国科学家潘建伟等人近期在国际上首次
成功实现百公里量级的自由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和纠缠分发,为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
卫星”奠定技术基础。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杂志8月9日重点介绍了该成果。
量子信息因其传输高效和绝对安全等特点,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IT技术的支撑性研
究,并成为全球物理学研究的前沿与焦点领域。基于我国近10年来在量子纠缠态、纠错
、存储等核心领域的系列前沿性突破,中科院于2011年启动了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
专项,力争在2015年左右发射全球首颗“量子通讯卫星”。
m******n
发帖数: 1274
46
黑洞并合,爆发出强烈的引力波,将并合形成的新黑洞抛出星系,速度可达每秒上千千
米。这可不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假想场景,最新的发现表明,这种极端“驱逐”事
件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确实发生过。
如果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会以光速向外传播。不过,这些引力波并非传向四面
八方,而是主要集中在一个方向向外发射,因此黑洞就会像发射过炮弹的炮身一样,朝
相反的方向反冲。结果就是,这个黑洞被逐出了星系中心。如果反冲速度足够高,黑洞
就可能完全摆脱所在星系的引力束缚。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斯特凡尼·科莫萨(
Stefanie Komossa)领导的天体物理课题组发现了第一颗被逐出星系的黑洞。他们通过
直接观测证实,这颗距离地球100亿光年、质量相当于几亿颗太阳的黑洞,正以每秒2,
650千米的速度被逐出星系。这颗黑洞正从周围的吸积盘中吞噬气体,从而发出各种辐
射,让科学家能够观察到它。盘中的气体足够这颗黑洞继续吞噬大约数百万年。
这项新发现很重要,因为它间接证明黑洞确实会并合,而且并合有时确实会产生巨大的
反冲。不过,由此得出的另一项推论就是,必然有一些星系中心没有黑洞,也必然有一
些黑洞永远游荡在
m******n
发帖数: 1274
47
黑洞并合,爆发出强烈的引力波,将并合形成的新黑洞抛出星系,速度可达每秒上千千
米。这可不是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来的假想场景,最新的发现表明,这种极端“驱逐”事
件在我们的银河系中确实发生过。
如果两个黑洞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会以光速向外传播。不过,这些引力波并非传向四面
八方,而是主要集中在一个方向向外发射,因此黑洞就会像发射过炮弹的炮身一样,朝
相反的方向反冲。结果就是,这个黑洞被逐出了星系中心。如果反冲速度足够高,黑洞
就可能完全摆脱所在星系的引力束缚。德国马普地外物理研究所的斯特凡尼·科莫萨(
Stefanie Komossa)领导的天体物理课题组发现了第一颗被逐出星系的黑洞。他们通过
直接观测证实,这颗距离地球100亿光年、质量相当于几亿颗太阳的黑洞,正以每秒2,
650千米的速度被逐出星系。这颗黑洞正从周围的吸积盘中吞噬气体,从而发出各种辐
射,让科学家能够观察到它。盘中的气体足够这颗黑洞继续吞噬大约数百万年。
这项新发现很重要,因为它间接证明黑洞确实会并合,而且并合有时确实会产生巨大的
反冲。不过,由此得出的另一项推论就是,必然有一些星系中心没有黑洞,也必然有一
些黑洞永远游荡在
i***s
发帖数: 39120
48
一位艺术家想象中的葛利斯581d行星右,外表称暗红色
据外媒报道,法国巴黎拉普拉斯学院(the Institut Pierre Simon Laplace)的一组科学家近日在太阳系外部发现了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的星球。
该星球名为葛利斯581d(Gliese 581d),是太阳系外距离地球20光年的一颗行星。它是科学家首度发现并官方承认的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
小组成员罗宾?华兹华斯(Robin Wordsworth)博士表示:“这个发现非常重要,因为这是首个被气象分析员认定具有供生命居住可能性的星球,并且其他观察员也认同该星球的存在。”
葛利斯581d行星目前所具备的条件可以支持一些类似地球生命的生存,其上可能有淡水资源和降水。
科学家们对于这个发现感到非常吃惊。因为早前葛利斯581d行星被他们排除在适合生命居住的行星行列之外。科学家们认为,这个发现将为今后探索适合人类栖息的星球铺下道路。
但报道指出,今后到达该星球的航天员可能会发现,这个星球周围的环境与地球有着天壤之别。天空是暗红色的,引力也是地球的两倍,在这上面的生命可能会比地球上的重两倍,而且,这个星球目前的二氧化碳层还不适合人类呼... 阅读全帖
y*z
发帖数: 3244
49
2月3日,国防科工局召开记者招待会公布首批高分四号卫星拍摄的照片,包括北京、新
疆、西藏、澳大利亚等的卫星影像。照片分辨率50米。
央广网2月3日报道,国防科工局3日对外公布高分四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首批影
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信息丰富,包括50米全色、50米多光谱、400米中波红外三
类,观测幅宽大于400公里。
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静止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遥感卫星,利用定点赤道
上空的优势,能够高时效地实现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可见光50米分辨率、中波红外400米
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获取,可以为我国减灾、林业、地震、气象等应用提供快速、可靠、
稳定的光学遥感数据,也为灾害风险预警预报以及林火灾害监测和地震构造信息提取、
气象天气监测等业务补充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开辟了我国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对地观
测的新领域。同时,它也在环保、海洋、农业、水利等行业以及区域应用方面,也具有
巨大潜力和广阔空间。
据了解,在综合考虑图像质量以及地物类型和目标关注度等因素基础上,选取了北京、
新疆火焰山、西藏纳木错、澳大利亚等卫星影像,也反映不同地貌影像特点和生态环境
监测、林火监测等情况。从...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50
http://www.rofsmicro.com/index.php?case=archive&act=show&aid=126
诺思发布5G n41频段与3.5GHz滤波器
2018年12月初,工信部公布三大运营商获得5G试验频率:中国电信获得 3400MHz-
3500MHz 共100MHz 带宽的5G试验频率资源;中国移动获得 2515MHz-2675MHz、4800MHz
-4900MHz 频段的 5G 试验频率资源,其中 2515-2575MHz、2635-2675MHz 和 4800-
4900MHz 频段为新增频段,2575-2635MHz 频段为中国移动现有的 TD-LTE(4G) 频段
;中国联通获得 3500MHz-3600MHz 共 100MHz 带宽的 5G 试验频率资源。
“信息随心至,万物触手及”。即将到来的5G时代,使各领域的信息传递更加高效,使
万物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5G已成为高科技战略的必争之地,它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
和社会的移动化和数字化,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高下,世界各国围绕5G的
争夺战已趋于白热化。
射频前端作为无线通信的核心,滤...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