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马背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i
发帖数: 1379
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89b2420100ppki.html
龙,是中华传统里最为核心,传承也最为古老的信仰。在其他传统符号已经罕见的今天
,我们依然可以在古建筑的门墙上中,在各种装饰物上,在影视动漫里,和过年节的龙
灯上见到它的身影。
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以龙为祖先。龙的历史在中华大地源远流长,遍及南北。在
北方内蒙古的三星他拉于1971年发现了玉雕的猪龙,据专家考证大约距今 6000—7000
年前;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有陶壶龙纹;远隔千里之外的江苏吴县良渚文化
出土的器物上,刻有一种似蛇非蛇的勾连花纹,即是古越人的龙图腾崇拜的象征。这说
明,至少在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就有了关于龙的图腾崇拜。
龙的信仰,不只为汉民族所独有,而是遍布各个先民部族。《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里记载了哀牢夷祖先的神话:
哀牢夷者,其先有妇人名沙壹,居于牢山。尝捕鱼水中,触沉木若有感,因怀妊,十月
,产子男十人。后沉木化为龙,出水上…九隆兄弟皆娶以为妻,后渐相滋长。种人 皆
刻画其身,象龙文,衣皆著尾。九隆死,世世相继。
除哀牢夷外,还有越和匈奴等民族。...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33
2
就是没能制造一个忠于华夏的游牧人群。
固然汉人可以建立起自己的骑兵部队,但是吧农耕的汉人赶上马背训练出骑兵,代价高
昂。一旦遇到宋朝那样没有产马地的情况,骑兵部队就会先天不足。内地也有牧人,也
有大量靠放牧为生的汉族,为什么不强制性在北方边境建立一支汉族的游牧群体呢?甚
至可以罚没罪人去北方变成牧民。这些牧民就会具备和蛮族一样的先天优势,靠北方草
原养活,可以提供廉价而高效的骑兵资源。这些牧人的家园就是草原,以牧人守卫草原
,对蛮族就有天然的仇恨。为什么汉族君主就没想到这个办法呢?
B***6
发帖数: 787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谈谈 佘太君
《浩学历史网》
佘太君,名赛花,和其他传说中的杨门女将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曾祖父曾任后唐麟州
(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刺史,隶属李克用;祖父折从远,公元930年后唐明宗授他为府州(
今陕西府谷县)刺史;父折德扆,后汉隐帝特任府州团练使。据清代兵部尚书毕沅《吴
中金石记折克行碑 》中记载:折恭武公克行神道碑,在府谷县孤山堡南,叙折太君事,世
以此碑为折太君碑。考折太君,杨继业妻折德扆女也,墓在保德州南折窝村。折太君即是
历史上的佘太君。佘姓是后来说书人以讹传讹,用了同音字所致。
杨门女将中少数民族不少。例如有人考证穆桂英的姓“穆”是鲜卑大姓慕容氏的转
音。姓氏考略云:折氏出匈奴折兰王之后。为古代匈奴族折兰氏、鲜卑族折娄氏所改。
而五代西河郡麟府折氏是羌族折掘氏后裔,党项族;祖籍云中(今天的大同,注:云中
为大同在历史上的一个称谓),远祖折华。党项族是隋唐时期部分羌族为拓展生存空间
东进并融合其他当地民族演变而成的新种族,西羌是其前身。西元六世纪有羌族“莫折
大提、莫折天生、莫折念生起义称王秦州;莫折也是折姓来源之一,后改为单字折姓。
虽然折氏与后来的西夏同族,但是在宋朝抗击外侮的战争中,...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4
☆─────────────────────────────────────☆
hanjia (假期结束了) 于 (Thu May 17 12:17:10 2012, 美东) 提到:
前几天看到了义和团在北京,才知道我错了。
关于义和团那段,是从《1901》那本书里看来的,当了回恍然大悟党。
☆─────────────────────────────────────☆
GIML (24/7) 于 (Thu May 17 15:18:23 2012, 美东) 提到:
义和团怎么能和文革比

☆─────────────────────────────────────☆
ahgu (老狼) 于 (Thu May 17 17:39:55 2012, 美东) 提到:
呵呵, 這個有意思, 欺騙愚民手段比較接近。
愚民不想辦法去教育, 反而加以欺騙用之當炮灰。
☆─────────────────────────────────────☆
hanjia (假期结束了) 于 (Fri May 18 10:09:28 2012, 美东) 提到:
1900年6...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5
刚才说满清,其实满清可能无意之间为中华的上古史做了点贡献。满清大兴文字狱,有
点风吹草动疑神疑鬼就把人给活活剐了,这谁受得了。所以当时的人都一头扎进故纸
堆里,满清很高兴,汉人给他们自己的老祖宗挑毛病么。反过来,如果是汉人的天下,
大家第一不一定有这么大劲头,第二有祖宗之法不可动的传统。
总之,结果大家对这些古文字之类的特别熟悉和敏感,看到甲骨文立马就知道这是宝贝。
甲骨文研究的识别与研究的铺垫是清朝经学的两个学派的兴起:考据学和金石学。受到
以上这些思潮影响的王懿荣等偶然看到龙骨一下就警觉起来并不是偶然的。
商人从哪里来?
先商阶段,没有一点踪迹。除了一点事迹,有易氏那个。易在北京那一带,很北面,王
亥是赶着牲畜去的有易氏那里,所以专家们推断商这个时候在易水的南面。
其实我认为这个推断很不必然。安知王亥不会从北边来呢?畜牧业从张北草原一带过来
也很正常啊。
这里我认为专家们的思路认定商是东夷部落,主要是东夷玩鸟图腾,所以被限制住了。
我认为其实这个燕子和东夷的鸟不同,燕子全世界都是,非洲还是人家的故乡呢。
据说"夏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
管子:殷人之王,立...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锋披天下的秦国青铜兵器 (ZT)
国学园
公元前221年,雄才大略的秦王嬴政扫平了华夏大地上纷争不已的各诸侯国,统一了天
下。唐代大诗人李白曾有诗赞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候尽西
来。”
战国晚期,随着铁制兵器的发展,称雄数百年之久的中原青铜兵器开始逐步走向衰落。
但在这个阶段,铜兵器依然是短兵的主力。特别是在秦代,承战国余绪,仍较多使用青
铜兵器,并在铜兵器的形制和制作技术方面,继续有所发展。
1974年春,在陕西骊山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出土了青铜剑、青铜铍、铜戈、铜戟、弩
机、箭镞、铜殳等大量青铜兵器。战 国末年,青铜正在慢慢退出历史,铁,正在开启
一个新的时代。而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件兵器,几乎全由青铜铸成。难道用武力统一
了中国的秦军,真的是一支装备落后的军队吗?
答案是否定的,战国晚期铁制兵器虽然已经出现,但尚未为列国所广泛使用、金属工艺
也未尽成熟;而此刻,中国青铜古兵器的冶炼铸造技术(包括金属工艺)正处于最后的
、也是最辉煌的颠峰。众所周知,高锡青铜兵刃虽坚硬,但劈砍易折断;秦国的兵器工
匠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金属工艺问题,大大提高了铜兵的柔韧性。因此,强大的秦军就是
凭借这“血色青铜”铸...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查士丁尼时代(二)前奏之六
上一回讲到了五世纪“日耳曼病毒”在东罗马帝国被“治愈”的两个事件: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2/History/31881851.html
本节讲述提奥多立克的崛起和东哥特王国的建立。本来想要独立成篇,但是在阅读过程
中发现此事件也是“日耳曼病毒”“痊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上一节作了修改,
把本节所述和上节一起算成三个事件……
------------------------------------------------------------
最后一个事件是东哥特人的领袖“伟大的”提奥多里克(Theodoric the Great)的崛
起和西征。东哥特人将是我们查士丁尼时代故事的重要配角,因此这里我将作一个小小
的展开。
伊苏里亚将军芝诺在协助利奥一世清洗了阿兰人阿斯帕的日耳曼势力后,自然而然的成
为了皇帝的左膀右臂。474年,利奥一世病逝,没有留下男嗣。按照罗马帝国松散的继
承惯例,娶了利奥一世女儿的芝诺颇有资格披上紫袍。然而东罗马人对于“野蛮”的伊
苏里亚人抱有对日耳曼人一样的戒心,这促使芝诺暂时妥协把自己的儿子,亦即利奥一
世的外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8
你自己去英国德国看看就知道了
那不叫长城,那叫土墙
欺负没有马匹的日耳曼人高地人还可以
对付亚洲那种马背上的胡人
简直就是找死,所以最后拜占庭亡于突厥人之手
之前匈奴王阿提拉打得西罗马帝国也是闻风丧胆
F******w
发帖数: 1278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朝的一些问题
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就是夏,夏就是匈奴。 匈奴是马背上的亚洲人。是蒙古人,满族人的先祖。
周朝把夏的后代封在杞。
这些都是信史。
早期匈奴没有文字。
甲骨文里也没有夏字,夏很有可能就是匈奴的匈,或者闲勇,昏周之类的别名。
甲骨文有提到闲勇,昏周,鬼方,和苗。
商是东夷部落,崇鸟。
甲骨文从哪里来,谁也不知道。瞎猜没用。 除非在河南外找到类似甲骨文的东东。
t*n
发帖数: 14458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朝的一些问题
商根本不是东夷
灭夏之前主要活动区域是河北河南一带
考古也证明了先商文化跟东夷系不同
汤灭夏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东夷

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就是夏,夏就是匈奴。 匈奴是马背上的亚洲人。是蒙古人,满族人的先祖。
周朝把夏的后代封在杞。
这些都是信史。
早期匈奴没有文字。
甲骨文里也没有夏字,夏很有可能就是匈奴的匈,或者闲勇,昏周之类的别名。
甲骨文有提到闲勇,昏周,鬼方,和苗。
商是东夷部落,崇鸟。
甲骨文从哪里来,谁也不知道。瞎猜没用。 除非在河南外找到类似甲骨文的东东。
F******w
发帖数: 1278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朝的一些问题
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就是夏,夏就是匈奴。 匈奴是马背上的亚洲人。是蒙古人,满族人的先祖。
周朝把夏的后代封在杞。
这些都是信史。
早期匈奴没有文字。
甲骨文里也没有夏字,夏很有可能就是匈奴的匈,或者闲勇,昏周之类的别名。
甲骨文有提到闲勇,昏周,鬼方,和苗。
商是东夷部落,崇鸟。
甲骨文从哪里来,谁也不知道。瞎猜没用。 除非在河南外找到类似甲骨文的东东。
t*n
发帖数: 14458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朝的一些问题
商根本不是东夷
灭夏之前主要活动区域是河北河南一带
考古也证明了先商文化跟东夷系不同
汤灭夏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东夷

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就是夏,夏就是匈奴。 匈奴是马背上的亚洲人。是蒙古人,满族人的先祖。
周朝把夏的后代封在杞。
这些都是信史。
早期匈奴没有文字。
甲骨文里也没有夏字,夏很有可能就是匈奴的匈,或者闲勇,昏周之类的别名。
甲骨文有提到闲勇,昏周,鬼方,和苗。
商是东夷部落,崇鸟。
甲骨文从哪里来,谁也不知道。瞎猜没用。 除非在河南外找到类似甲骨文的东东。
f**********4
发帖数: 2617
13
西西河挖坟挖出来的牛文,基本总结了史学界对东方的匈奴和西方的匈人(Huns)之间
关系认识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匈奴(Hsiung-nu),历史上有着众多不同的名字,比如鬼方、昆戎
、猃狁、荤粥、胡等等,有人统计,别名高达32种之多(冯家升1937)。一直到《史记
》才定名为“匈奴”。
至于匈奴的来源,也是众说纷纭。《史记》记载,“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索隐”
引乐彦《括地谱》:“夏桀无道,汤放之于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
避居北野……中国谓之匈奴。”又引张晏“淳维以殷时奔北边”。按这种说法,獯粥是
夏桀的儿子,也为后世匈奴的始祖,所以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学者如吕思勉赞同此说。
但是,没有证据说獯粥即是匈奴之始。如果按照《史记•五帝本纪》,黄帝就曾
经“北逐荤粥”。《国语•郑语》说:“昆吾为夏伯。”《左传》语“昆吾夏桀
同日亡。”《诗经•商颂》:“韦顾既伐,昆吾夏桀。”昆吾在商朝人那里就被
叫做鬼方,按徐中舒《夏史初曙》,是和夏人联盟的一个部族,他们被打败后一起迁往
北方。王国维《鬼方昆夷猃狁考》考证,这些称呼都是指的同一个民族... 阅读全帖
l*****t
发帖数: 1080
14

太初元年(前104年)的一天,壮士车令带着纯金铸造的金马和黄金千斤踏上了西去
的征途,他受当朝天子派遣,前往万里之外的大宛国求取天马------汗血马。
汗血马,据说就是今天的“阿哈-捷金马”,它的闻名于世,并不全是它有多么高
大壮猛、奔跑力强,而在于它的一个奇特之处:每当激烈的奔跑之后,它的前肩以及臀
部、背部都会出汗如血,因此汉人为它取了“汗血马”这个响亮的美称。据今人考证,
这个带有浓厚神话色彩的特征,其实是一种寄生虫的分泌物。加上它喜欢以苜蓿为食,
与汉地的马种大为不同,由于这些奇异的差别,人们视之为天马,在东方人的心中产生
了一种奇特的魅力。
汉武帝一生冀求长生不老、升仙得道,他闲着没事,用《易经》卜了一卦,曰“神
马当从西边来”。这令沉溺于祥瑞的他颇为受用。果然还真应景,不久敦煌方面来报,
说在渥洼池发现了天马!武帝龙颜大悦,有了神马,不就可以骑着它一朝升仙了吗?他
深信这是“太乙神”赐给他的礼物,于是隆重的赐名“太乙天马”,连带着献马之人暴
利长(光看名字就是个生事的主)也被封官受赏。武帝在位54年,是个雄材大略的天子
,王侯将相,没有谁能轻易蒙得了他,唯独方士例外。... 阅读全帖
e**a
发帖数: 2169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先秦秦朝时有马鞍吗?
兵马俑中没有发现高桥马鞍,好像顶多就是个垫在放在马背上。现在要是不放马鞍,估
计没几个人会骑马了,这戏也就没法拍了。
M****7
发帖数: 2334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先秦秦朝时有马鞍吗?
匈奴等族自小在马背上,骑光背没问题, 因此没有发明马镫的动力.
R*****d
发帖数: 1148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谁能说清龙的来历 ?
☆─────────────────────────────────────☆
GoWithHeart (随心所欲) 于 (Mon Jan 23 19:57:26 2012, 美东) 提到:
12 生肖就龙不是真的动物。 考古发掘和龙有关的实物可追溯到八千年前, 所以中国
自称是龙的传人是有很长的历史。
想了很多次,都想不明白,网上查了资料,也是众说纷云。有人认为古时候有龙这种动
物,但没有化石为依据,不能站住脚。也有人认为是动物图腾,但这种图腾崇拜大都以
某种真实动物为对象, 就是这个龙很是神秘。
没文字之前就有了龙,恐怕龙将是个永远的谜。
☆─────────────────────────────────────☆
deadpig (死猪) 于 (Mon Jan 23 20:07:08 2012, 美东) 提到:
History Channel的Ancient Alien有解释,各个
古代文明和宗教都有神从天降的传说。假如今天
有架飞机飞到一个从没见过现代文明的小岛上,
岛上土住人一定把飞机当成神明。
飞机有点像龙不?火箭怎样?
☆──────────────...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0345
18
1936年冬,蒋介石的次子(收养)蒋纬国远赴德国进修军事。
在此后三年里,他先以军官候补生的身份进入德军山地部队服役,后又在慕尼黑军官学
校接受基层指挥员训练,其间亲身参与了德奥合併以及佔领捷克苏臺德区等重大事件,
直到二战爆发前夕才学成归国。海外留学培养了蒋纬国的职业素养和军人风范,也成為
他日后被蒋介石所器重的原因。蒋纬国回顾了那段特殊的经歷。
1.德军规定钱夹里不能超过8马克
我到德国去的时间是1936年冬天,在西安事变之前。三年后我回国时,父亲问我有
何感想,我说:“父亲,我知道我不应该离开的嘛,你看我一走开,你们就搞得乱七八
糟。”父亲也是哭笑不得。在父亲旁边,让他能够得到一点精神上的调剂,恐怕家里面
也只有我能够做得到了。
德国的军事制度中,入伍教育与军官教育是衔接的。入伍教育的课程是从单兵动作
到班、排的小战术训练,属於战斗层次。在入伍时,军官候补生除了日常训练之外,还
要再加强排、班的小战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到了军官学校之后,便要进一步接受
营连战术的教育。入伍训练时,从战斗到勤务都要加以学习,要了解所有的武器及装备
,还要学习行政事务。
德军的入伍训练中,有一点是...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舒同这个人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舒同这个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n 9 12:14:58 2013,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6254
刘小生
从网上读到舒同的女儿舒均均回忆其父的一篇文章。舒女士的回忆有扬善而少溢美
,深情而低调,在此类作品中当属比较得体。舒同一生最显赫的职务是山东省委书记。
对于这位家乡当年的封疆大吏,我原来知之甚少,只知道当年三年饥荒“人相食”时的
山东主政,正是此人。从舒女士的回忆文章中,又了解了此人的一些经历。以史为鉴,
掩卷长叹。说舒同,意踌躇,伤心山东为政处,百万黎民都化作土。荣,人民苦。衰,
人民苦!
舒女士回忆,中央曾经内定父亲做台湾省委的第一书记。由于进军台湾的事情一直
拖下来,这台湾省委书记的差事也就渐渐泡了汤。台湾迟迟未能解放,让很多人遗憾不
已,其中也包括赫赫有名的粟裕大将。可是在我看来,至少台湾人民应该庆幸不已,让
我这个... 阅读全帖
n********t
发帖数: 1843
20
单挑行为是老百姓们脑补的。
中国古代,从春秋起主将就护得死死的,有专门重甲持戟的中军护卫,几十到几百不等
。按《吴子兵法》说,主将有失,中军护卫皆斩。
这也是为什么经常有几万大军全军覆没,就剩几十人跑了的时候,经常发现主将是存活
者之一。除非自己想殉国,想活的都能活的下来。
能完成冲阵斩将的,一般是骑术极佳的将领,带个一百几十人的精骑出奇不意的突击,
有时能有奇效,但非常看运气。
真实历史上,三国时期最典型的例子应该算白狼山一战,张辽率百余骑直接把蹋顿冲掉
了。这个难度比亚力山大要大,大流士的军队还是步兵为主,而乌桓的4万骑是马背上长
大的游牧民族。这种情况能斩将只能说运气太好了。后来曹操复盘战斗,奖励的第一个
是张辽,第二个就是劝自己不要打得谋臣。说这仗太凶险了,我们本该是输的。
s****3
发帖数: 57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没有马镫骑射问题不大吧?
去内蒙看见过,小孩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飞奔,
f**********4
发帖数: 2617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三国演义第一回就开始扯了
这个只是演义的画面。长柄刀用在真实的骑兵作战中根本就是yy,而且汉代根本就没有
这玩意儿。骑兵用长武器就一个战术动作:刺。三国志中真实的关羽斩颜良就是用“刺
”来描述的。拿着那么长又重的玩意在颠簸的马背上挥来挥去,人先就掉下马来了。用
来挥着砍人马刀都不可能是长柄的。
r****p
发帖数: 1854
23
☆─────────────────────────────────────☆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于 (Sun Nov 10 11:37:11 2013, 美东) 提到:
满清王朝――驰骋在历史逆行道上的特快列车
发表于 2010-09-01 和 09:40:30 | 作者: 向海的风 |
近来,由“改革家”李鸿章引发了不少辩论,为李鸿章叫好者、鸣冤叫屈者不少。闲来
一直在思考,笔者认为,李鸿章卖国的帽子是断然不能摘掉的。
诚然,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很特别很重要的人物,他倡导的“洋务运动”在一
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工业的发展,但作为那段历史的制造者之一,李鸿章软弱卑的劣行
径正是腐朽的满清王朝的缩影。很多文章为李鸿章翻案,还摆出一幅教训人的架势,说
什么在那个历史时代,李鸿章已经做的够好了,李鸿章很无奈,不过是慈禧太后的替罪
羊而已… …还有大力吹捧李鸿章外交才干的,称其为“东方的卑斯麦”,据说卑斯麦
先生闻听此言,不以为然的说道“幸亏我不是西方的李鸿章” … …呵呵,这些文章还
是有些水平的,作者还知道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论历史人物,但这些文...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4
真正的寒冷地区族群都是矮小的。体表面积太大的,不耐寒,会被淘汰的。爱斯基摩人
矮小。北欧土著拉普人矮小。
现在北欧人很晚才迁徙到北欧,那时已经比较发达了,能有技术抗寒。
游牧民族都很矮小,也是生存选择的结果。马背上的人群,太大了马受不了。 生存竞
争中被淘汰。
j****7
发帖数: 667
25
满清马背上下来没多久。对这种东东不感兴趣。
再说满清终究不是汉。学了先进的玩意汉人做奴才更久。
h**r
发帖数: 807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剪头发
草原空旷地带风大,长发很不方便。
又因为经常在马背上,束发颠几颠也散了,还是短发利落
h**r
发帖数: 8078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剪头发
草原空旷地带风大,长发很不方便。
又因为经常在马背上,束发颠几颠也散了,还是短发利落
v**e
发帖数: 8422
28
想想你们的先人,从蒙古高原,经过欧亚大草原,一直打到东欧。
马背上经过了多少时区,好象没听说抱怨倒时差。
哪天坐火车出阿拉山口,沿欧亚大陆桥丝绸古道向西,看看一路风景。
哦这两天习大夫妇正在荷兰,大陆桥的另一端,
v**e
发帖数: 8422
29
强力反弹 有限扩张
——话说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之二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略。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野强弱
,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这是民族发展史的铁则。
中国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无与伦比的抵御消
解能力。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总结中国
历史,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扩张。面对强敌,坚
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限扩张。从总体上看,中国
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
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
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击不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历史上举凡曾经
强大而一朝覆亡的帝国民族,如古罗马、拜占庭、西夏、辽、金、元、希特勒第三帝国
等,莫不是不知进退而衰竭枯涸。否则,这种把握如何称得上艺术境界?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名赫赫
。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8422
30
精英导航:知识分子始终居领导阶层
——话说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之五
知识阶层的地位,决定着民族与国家的兴衰生灭。
世界文明竞争展现着这样一幅历史画卷:知识阶层始终居于主导地位的民族,都是
无可争辩的优秀民族,都曾经有过足以骄人的光荣与梦想;知识阶层地位卑下弱小,甚
或不足以产生知识阶层的民族,都是显而易见的落后弱小民族,都无可避免的陷入“鱼
腩”境地;当一个或若干个民族以国家形式生存的时候,知识阶层的地位与作用,就决
定着这个国家的生存命运。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是否孕育出具有优秀传统与非凡智慧
的知识阶层,意味着这个民族与国家是否拥有最根本的竞争实力。
也许,这幅画卷曾经有过一笔两笔的异色与偏差。但就主流趋势而言,这幅历史画
卷是清晰的,那铁血交织的兴亡线条永远的震慑着我们,警示着我们。
知识阶层是一个民族孕育的精华,是一个民族所产生的智慧活体,是一个民族血肉
滋养成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为自己铸造的远航灯塔,是一个民族用自己的全部智慧凝聚
催生的导航师。
一个民族可以没有任何一个社会阶层,但却不能没有知识阶层。
浏览民族竞争的血泪历史,我们会偶尔看到这样的异象:一个在文明形态上显然落
后的剽... 阅读全帖
z******4
发帖数: 4716
31
脱水版
http://www.tieku001.com/74052/1.html
很长,大家硬着头皮看吧,欢迎指出文中错误的地方啊
---------------------------------------------------------------------
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年仅26岁的原重庆市江洲县县委书记张陵,正式向朝廷提
出辞职申请。
这件事对于朝廷来说,是件小事。但对于中国历史来说,却是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张陵,字辅汉,祖籍江苏省丰县,汉光武帝建武十年生,相传为西汉贤相张良的
八世孙。从这一点看得出,他的基因是很过硬的。
和所有后来有出息的人一样,张陵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天赋:七岁时就精通《
道德经》,而且“天文地理河图洛书无不通晓”!这就很了不起了,请问在座的看官,
你们年纪也是一大把了,有哪个敢拍胸脯,说自己“粗通”《道德经》?
当时还没有兴科举考试,但朝廷也有自己的办法,叫“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
也就是让地方上的三老四少,看看自己周围有没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如果有
,就推荐给朝廷做官。张陵读《道德经》读出了名,于是给推荐上去当了县级领导干...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78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老还有一事不明
井上靖《敦煌》原著中的描写:
在一个小山丘下的开阔沙土地上,两支展开成带状的军队正在迅速地接近。赵行德他们
的队伍排在离前锋约三分之一的位置上。朱王礼率领着这支一百多人的队伍,队伍的前
面打着一面黄色旌旗,上面大书着一个黑色的“朱”字,迎风招展。
两支军中,战马奔驰,马蹄掀起的黄沙遮天蔽日。小黑点变得越来越大,两条黑色
的带子似乎在相互吸引,逐渐接近,距离越来越小了。
突然,鼓声大作。正在这一瞬间,赵行德的眼前猛地被马蹄扬起的沙尘遮住,什么
也看不见。赵行德只好放开缰绳,任他的马径自向前跑去。四下里杀声顿起,矢石如雨
。两军的先锋已经交战,都冲进了对方的阵中。只要是对面来的就是敌人,凭着这种判
断,两彪人马一经接触,立即投入了一场混战。
赵行德还是像从前那样,伏在马背上,用旋风炮将石块射向敌人。身边飞矢鸣镝,
战马嘶鸣。黄色的沙尘铺天盖地,朦胧中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仰马翻。行德拼命向前奔跑
,但是这个地狱般的战场似乎无边无岸,怎么也跑不到头。
行德忽然感到自己的周围一片明亮,像是从一个阴森黑暗的山洞中被人抛到阳光灿
烂的外面来了一样。行德不由得朝身后看了一眼... 阅读全帖
G**8
发帖数: 1209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马鞍、和马镫
看到一个有趣的说法:马镫是中国人发明的,时间在三国时期或者两晋时期。
这非常奇怪!因为马的驯化非常早,大约在公元前4千年。第一批被驯化的马在
Kazakhstan,很快扩展到Eurasian Steppes。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上的一件大事:立刻导
致人类第一个文明--Danube Valley civilization--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被拥有了马匹
的Aryan摧毁。人类文明因此倒退一千多年进入第一次千年“中世纪”,直到公元前2千
年,Mesopotamia和Egypt才恢复到Danube Valley civilization当年的规模。
从马的驯化到三国两晋大约是4千多年。为什么马镫这么晚才被发明?看上去不复杂啊。
原因很简单:因为马鞍的发明非常晚!最早的马鞍大约在公元前700年才出现在Assyria
,今天的Iraq。之前,所有拥有制造能力的文明人都坐马车(例如西方的chariot和东
方的“乘”);只有没有制造能力的野蛮人才骑在光马背上到处颠簸!
马鞍出现之后很快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大约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00年之前)
传到中国。这个先进技术首先被匈奴人学习,然后大...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10466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亡一症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ShuiRen004 (绿茶里的虫),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明亡一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5 03:03:24 2015, 美东)
大明朝就像一辆沿着下坡奔向悬崖的马车,所有的势能都指向一个万劫不复的终点。这些势能是此前的几个世纪积累起来的。它的最后一任驭手——崇祯皇帝竭尽心力的努力看起来更像一个苍白的手势,于事无补。相反,也许正是由于他的垂死挣扎,反而加速了这一进程。
大明朝的问题不在于遍地的水灾、旱灾、蝗灾,不在于四处蜂起的盗贼,也不在于几位奸臣或昏君。这些只是表象。在这一切的背后,支撑社会正常运转的精神支柱已经腐烂了。
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像明朝那样重视名教纲常。半文盲皇帝朱元璋,本质上是一个精明的、讲究实用的农民。他在马背上夺取了天下,又以他那典型的农民式灵感发明了八股文,发明了《大诰》,发明了《皇明祖训》。他的努力指向一个方向:把天下人的头脑装进儒教纲常的保险箱,让社会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教条之下永远平稳运转。
... 阅读全帖
s**a
发帖数: 141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徽宗的光荣与耻辱(zz)
宋徽宗赵佶端详着《清明上河图》,半天没有说话。那些楼与船、词与物、光与影,一
定让他的心里震了一下。一瞬间,他看见了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它凝聚在那条河上,
即使在夜里,依旧光芒耀眼。他感到一阵恍惚,对于河流所代表的岁月无常,他没有,
或者说不愿太多去想。那时的他一定不会相信,他目力所及的繁华,转眼之间就会蒸发
掉,甚至连这座浩大的城——包括那些苍老的城墙、笨重的石像,居然也会消逝无踪。
很多年后,它们只能带着日暮的苍凉和大雪的清芬,定格在他的记忆里,供他在饥寒交
迫的五国城,一遍遍地反刍。
明代陈霆《渚山堂词话》中记载,徽钦二帝被金人押解着一路北上,一天夜里,他们露
宿林中,在凄冷如刀的月光下,听见有胡人吹笛,赵佶悲从中来,口占一首《眼儿媚》
,那份悲凉凄切,丝毫不输给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
玉京曾记旧繁华,
万里帝王家。
琼楼玉殿,
朝喧箫管,
暮列琵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
春梦绕龙沙。
忍听羌笛,
吹彻梅花。
陈霆说当时宋钦宗应和了一首,只是因为“意更凄凉”,所以他不忍心录下。
此时的宋徽宗,面对着《清明上河图》,对于那场逃不过的劫难却没有丝毫的预感。他
仿佛亲身穿过了一个又一... 阅读全帖
l******3
发帖数: 293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明末路上的悲壮英雄
我要讲的这个人,不太出名,对历史不太感兴趣的朋友可能都没怎么听说过,因为他着
实没能掀起什么转折性的大波澜,不是袁崇焕那样有争议的将领,也不是洪承畴那样无
争议的叛徒,他只是个悲壮的末路英雄,牺牲在抗清沙场上的一名总督,卢象升。
卢象升很年轻,是天启二年的进士,虽然是文官出身,却爱好习武,骑射功夫了得。正
值明末各地战事吃紧,急需要上阵打仗的人才,因为农民起义军搞得陕西湖北等地十分
不太平,当地的地方官性格又都以懦弱胆小为主,时任大名三府兵备道的卢象升就因为
行事果敢、治行卓异被皇帝看中,去治理闹乱最严重的郧阳。卢象升接到调令后,在一
月之内便完成了交接大名政务、赶往郧阳、完成对接工作等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过程,速
度之快让人叹服。
卢象升在战场上最初崭露头角是在崇祯八年,我们应该还记得,在那年,高迎祥、李自
成、张献忠闯到了凤阳崇祯的老祖坟所在地,刨了个倍儿爽后跑路,崇祯气得几乎吐血
,立刻调集兵马剿匪,以报刨坟之仇,这被调集来的将领,一个是洪承畴,另一个就是
卢象升。当时的兵部尚书要求洪承畴堵西北,卢象升管西南,合夹流寇,一举歼灭。卢
象升接到命令的时候是很惶恐的,因为农民军的规模非常...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越南比高丽在历史上要猛一点
天朝扶植高丽很大一部分是为了抵御日本人的侵袭
而越南在东南亚是霸主,打遍东南亚无敌手
所以经常直接跟天朝较量,包括到了现代
越南也远没有高丽那么听话,跟天朝直接过招
如果不是天朝的压制,搞不好越猴已经统一东南亚了都
当然南边是越南,东北面主要敌人是日本
再往前古代主要敌人是马背上的游牧民族,热兵器时代之后
基本上主要威胁来自日本,越南会小一点,但是也不是省油的灯
z****e
发帖数: 54598
38
等游牧民族适应了农耕这种稳定的食物来源之后
你要他们再爬回马背上去,那是绝逼不干的
所以一般一两代之后就没戏了
s*******w
发帖数: 2257
39
毛泽东钟情的谢静宜 究竟隐藏多少秘密http://www.creaders.net
2015-03-09 11:28:19 丁抒
1960年谢静宜在杭州汪庄与毛泽东合影
1994年,李志绥通过美国兰登书屋出版了《毛泽东私人医生回忆录》。由于书中详
细披露了毛泽东不光彩的一面,且是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人第一次在海外出书,叙
述亲眼所见的毛泽东其人其事,引发海内外极大关注。从李志绥书中,提到在毛泽东身
边的女性工作人员中有一位名叫“小谢”的译电员,即在文革中职位飞速蹿升的谢静宜
。作家丁抒撰文《文革时进入中共核心的女译电员谢静宜》透露,谢静宜虽直通天庭,
却由于某种不可言的原因委屈自己,曾到迟群下榻的招待所,向迟道歉,下跪讨饶。此
事“很快在清华园传开,几乎成了公开的秘密。”
毛泽东的医生李志绥在其回忆录中谈到众多“被毛腐化的女孩”时,写了这么一段:
大部分的女孩在初识毛时,仍是天真无邪的年轻姑娘。毛的性生活、特殊性格和至
尊权势,在在都使这批年轻无知的女孩耳濡目染,逐渐堕落。多年来,我看着旧戏不断
重演。她们在成为毛的“女友”后,不但不觉得羞耻,反而日益趾高气昂。与毛的“特
殊关...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重论毛泽东
1.毋庸置疑,毛泽东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毛泽东是几千年不世出的
旷世天才。20世纪的中国历史(无论其正面或者负面)是毛泽东所一手所铸成的。
而那一个世纪的世界历史,如果没有毛泽东,也必是完全不同的另一面貌。
毛泽东的旧日政敌铁托在知悉毛泽东去世时说:“毛泽东是伟人中的超级巨人。”十世
班禅说:毛泽东是凡躯之神。
在人类历史上,毛泽东是一位旷世绝伦无与类比的人物。毛泽东唤醒了整个东方人类和
新兴世界。
毛泽东雄姿英发,文韬武略,倜傥风流,胆识过人。
所有的亲历回忆者都指出毛泽东的个人魅力是无穷的。任何走近他的人,都不能不被其
人格和魅力所震撼或者融化(包括他的对手如蒋介石、尼克松、赫鲁晓夫和基辛格)。
在他面前,巨人显得渺小。
以毛泽东出身之卑微,早年所受教育之狭蹙,社会背景之孤陋,以及所掌握资源之匮乏
----而竟能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缔造出一个雄伟的新生之国!这在最近的历史1000年
、黑铁时代以来3000年、青铜时代以来5000年,以至智人诞生以来的四百万年历史上,
毛泽东现象都是绝无仅有,浑然天成。
毛泽东的业绩令当世之人目瞪口呆,令后世之人难以置信!
2.毛泽东...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41
爱新觉罗•毓赡,末代皇帝溥仪的侄子,恭亲王溥伟的儿子,1923年11月出生于
大连,1939年他在伪满洲国承袭“恭亲王”的封号。然而此时的毓赡不但没有住进祖辈
的那种有气派的王府,更没有享受到祖辈的那种荣华富贵。他和溥仪在日本人的控制下
生存着,1945年8月他们又被苏联红军俘虏。毓赡14岁进入伪满洲国的“皇宫”,此后
的20年,一直生活在溥仪的身边,亲眼目睹了伪满洲国的崩溃。
“恭亲王”这个称呼那个时候已经很少有人再提及了,原来北京恭王府什么样的,我
也完全不知道。用俗话说,就是连恭王府大门朝哪开我都不知道。到了1937年,父亲去
世,家里头突然没有了生活来源。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三人,只有开始变卖家产。今天卖
点这个,明天卖点那个,拿这个当生活。
那个时候溥仪已经到了长春当了“满洲国”的“皇帝”,家里也没办法,就商量让我到
他那去,等于说是从家里带出一张嘴去。听说溥仪还在“皇宫”里办了个私塾。我小时
候也没上过学校,到那念书去,管吃管喝还管穿。上别的学校还要交学费,这个学校还
能管你生活。就这样,我就上溥仪那儿去了。
到了“满洲国”的新京后,我被安排住在“皇宫”里面。辟了单... 阅读全帖
w*********4
发帖数: 1769
42
其实跟这个没关系。。
其实最重要的原因是,元的文吏,多数都是汉人,元人马背民族,以武功定天下,本身
蒙古族有几个通晓汉族文化的?
宋史的主编是脱脱和阿鲁图,脱脱虽是蒙古族人,但从小跟随汉族师傅学习;阿鲁图不
识汉字。
明白了?
b*s
发帖数: 82482
43
对于游牧民族,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生活就是训练
q*****k
发帖数: 586
44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穿着裤子,男女皆穿,但通常穿着于袍服内,并不会把裤子露在最外面。初期裤子都是没有裤裆的,后来才出现了合裆裤。
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总会让我们形成这样的错觉:四川人一直都是吃辣椒,男人一直以来都是穿裤子。事实上呢,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吃辣椒和穿裤子的历史都不久。
8月初,在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的洋海古墓内发现了两条裤子,这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历史最为悠久的裤子,历史可追溯到3300年前。那么,中国人是不是从三千多年前开始穿裤子?其实也不尽然,你看孙悟空,不就一直穿着一条虎皮裙吗?
骑马的穿裤子,
不骑马的穿袍子
三千多年前的新疆,是游牧民族的领地。所谓游牧,就是居无定所,人们骑着马驱赶牛羊,逐水草而生。在那时中东的两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乃至四川的金沙和三星堆,人们都是穿着宽松的长袍,但是对于骑马的游牧民族而言,长袍就太要命了,马背会时刻摩擦大腿内侧的肌肉,很容易出血,完全没法骑马。所以,很多研究者认为是游牧民族最早发明了裤子,而新疆塔里木盆地发现的裤子正是最好的佐证。
这两条裤子由羊毛制成,主人是两名男子,可能是放牧者或者战士。事实上,裤子的发明应该更早些,因为普遍认...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175
45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纵马驰骋,在马背上成就下功名伟业。良驹历来为名将渴求,而识马伯乐更是一人难求。
良驹配英雄,名将功垂千秋,良驹却极少数得以留名天下,由历代英主文字表彰或丹青造像的马,更是少之又少。中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生于西域,如赤兔、汗血宝马。
关于名马的喜好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穆王最好宝马良驹,有八骏:“一名绝地,足不践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称“凿空”。从此,中原王朝与许多西域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史载,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宛国发现汗血马,将汗血马的信息带回中原。
自此之后,围绕汗血马,在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展开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伴随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汗血马不断传入中原,成为丝绸之路上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除了汗血宝马,中国历史上的名马良驹,它们的故乡几乎都是西域之地。而丝绸之路的... 阅读全帖
D*******1
发帖数: 49
46
在中国历史上,英雄豪杰纵马驰骋,在马背上成就下功名伟业。良驹历来为名将渴求,
而识马伯乐更是一人难求。
良驹配英雄,名将功垂千秋,良驹却极少数得以留名天下,由历代英主文字表彰或丹青
造像的马,更是少之又少。中国中原地区的马属于蒙古马,蒙古马的优点是速度较快、
耐疲劳,但是体形小、体力有限,所以好马多生于西域,如赤兔、汗血宝马。
关于名马的喜好可以追溯到周朝。周穆王最好宝马良驹,有八骏:“一名绝地,足不践
土。二名翻羽,行越飞禽。三名奔宵,野行万里。四名越影,逐日而行。五名逾辉,毛
色炳耀。六名超光,一形十影。七名腾雾,乘云而奔。八名挟翼,身有肉翅。”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史称“凿空”。从此,中
原王朝与许多西域国家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揭开了新的一页。史载,张骞出使西域,
在大宛国发现汗血马,将汗血马的信息带回中原。
自此之后,围绕汗血马,在中原王朝与西域诸国之间展开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伴随丝绸之路的畅通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汗血马不断传入中原,成为丝绸之路上
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除了汗血宝马,中国历史上的名马良驹,它们的故乡几乎都是西域...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t戏说中华文明基本脉络
戏说中华文明基本脉络 2015-09-30 08:09:16

从遣词造句看,这似乎是一篇演讲稿。演讲者似是在清华大学就职。不知道这个演讲者
是谁。虽然这个人从古到今地论述了一遍,不像什么都不知道地站在那里胡抡,但这个
人的国文基础太差了。我觉得这个演讲里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就想帮着在文字上顺
一顺。弄到三分之一我就烦了,有些地方不是啰嗦的问题,语句根本就不通。所以后半
部分保持本色。我在题目里加了两个字---“戏说”。
戏说中华文明基本脉络
我们一般说中华文化五千年,其实它真的跨入成熟文明的门槛,是离现在4200年。现在
是公元21世纪,那个是公元前21世纪,等于一张纸对折一下,即公元前21世纪,中国文
化跨入了成熟文明的门槛。
那么文化成熟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这种文化必须有文字。
第二这种文化必须有城市式的居住方式,城市可以小一点,但必须有居住的方式。
第三必须有青铜器,所谓有青铜器就是必须有金属冶炼,青铜的冶炼熔点很低,人类最
早能冶炼青铜器就是能冶炼金属的初步了。
四大文明我们排第几?
4200年前我们跨入了成熟文明门槛,那在世界上是第几名呢?就像运动员比...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48
您第一句话或许有道理,但是后面论据全是错的。
非洲是人种最多样性的地区,基因最高的民族和最矮小的都在这里。印度也不比巴基斯
坦矮。所以热带地区人矮是错误的。矮小在热带并没有任何优势。矮小对于北方马背上
的民族,倒是一个竞争优势。
可能您以东南亚或者中国为例子,但是这主要是以大米为主食的结果。还有日本人,矮
小也是因为历史上除了米团子,什么别的都没有。连吃鱼都是近代才开始普及的。
血液循环快是能把能量更好地向四肢和体表传递,对寒冷气候更加需要。
和你说得恰好相反,寒冷季节心脏负担重。美国每年冬天都有很多老年人室外铲雪而死
掉的。很多还是没有心脏病的。就是因为冬天心脏负担重。
m***n
发帖数: 12188
49
宋朝文人有个理论:“中原乃阡陌之地,养不得马。” 写进史书的。谁要是说宋朝的
土地也能养马,那就是等于说发明永动机之类,被嘲笑的。
再说,养马也骑不了呀。比不了马背上长大的。
东晋王献之(官职是个什么将军),有一次过河下船走在木搭板上,突然河边一匹马叫
了一声,结果王将军吓得咕咚掉下河了,还尿了一裤子。
爬起来还说:此虎啸之威也。
宋朝那些南方人也差不多。
g******t
发帖数: 18158
5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马背民族天性好战 (转载)
逐水草而居,经济缺乏稳定性,天一冷牲畜都冻死就没吃的了,只好抢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