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高自旋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
M********t
发帖数: 5032
1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做一个稍微深入的了解: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41080c0cddd85b8.jpg 双黑洞系统想象图。(来源于LIGO网站)) 天外飘来引力波 对于“波”,我们并不陌生,生活中时常会听到无线电波、电磁波、声波、光波等等,引力波也是波的一种。 既然称之为引力波,它必然与引力有关。所以,在更深一步了解引力波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下人类对于引力的认识过程。17世纪末的物理学家牛顿看到了下落的苹果,意识物体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力,称之为“引力”,并且将其数学化,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万有引力。万有引力认识的精髓是物体质量的存在导致了引力,这在牛顿之后的两百多年里被认为是宇宙间的绝对真理。直到1905年狭义相对论发表,再到1915年广义相对论的发表,爱因斯坦提出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于引力的看法,引力是因为质量对于时空造成了变形所导致,而非质量之间的吸引。这就意味着,我们时空可被当做一种可以变形的介质来认识。所以引力波,简单来说,就是时空自身的波动。相比较我们熟知的无线电波(或者电磁波),它仅仅是在时空之中传播的,时空是它的媒介。 人们常说“星辰大海”,如果将时空视作海洋,那么天体就如同海洋生物一般。可以想象,如果大海中的某个生物摇了摇尾巴、或是晃了晃头,海水由此所产生的波动就会向外传播。与此类似,宇宙中某个天体的剧烈活动,会对所在的时空产生扰动,时空自身的波动也会向远处传播,如果足够强,就能够为地球上的我们所感知。 在引力的世界中,我们的宇宙通常是平静的。可是在北京时间2015年9月14日17点50分45秒,地球上的LIGO探测器却探测到了来自于宇宙深处距离地球13亿光年之外的一场引力风暴,来自于一个双黑洞系统的合并,以它的探测日期命名为 GW150914。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12c0afa9d0fc4fb.jpg LIGO的两个观测站探测到了同一个引力波事件。上面为观测得到的曲线,下面是和理论相比较之后的拟合结果。(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两个黑洞的“火并” 此次发布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双黑洞。这也是人们首次直接发现双黑洞,这两个黑洞的质量分别为26和39太阳质量,属于恒星级黑洞。或许你已经听腻了黑洞,生活中时不时的会听到某某黑洞爆发了,某某黑洞吞吃恒星了等等。但是这此发现却有些不同,两个天体都是黑洞,互相绕转,最后合并。这听起来像是一场黑吃黑的火拼,甚至有点儿像港片里熟悉的火爆场面。黑洞合并产生了非常强烈的时空振荡,所以我们遥远的地球才观测到了。 黑洞通常认为是大质量(超过25个太阳质量,请注意这是前身星的质量)的恒星在其演化的最终阶段,恒星中心会形成我们了解的恒星级黑洞。它们的质量通常预计在3个太阳质量到100个太阳质量之间。因为黑洞本身没有任何的辐射(不考虑量子效应下的霍金辐射,它的电磁辐射也是异常微弱),所以我们不能直接看到黑洞。我们的银河系或者其他类似的星系当中当中,每个星系都预计存在着上千万个恒星级黑洞,但是绝大多数的黑洞都是孤独存在的天体,如同幽灵般,没有任何辐射或者辐射及其微弱,所以很难被看到。 所幸,有的黑洞处于双星系统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提及的系统,而且另外一个天体是正常的恒星(也称之为伴星)。在这种情形之下,黑洞会从正常恒星上吸积气体,在其周围产生一个吸积盘,以至于某些时候吸积气体的量过多,不能被黑洞直接吞掉,这时还会沿着黑洞的两个转轴将多余的气体抛射出去,从而产生非常壮观的喷流。正是因为吸积盘和喷流的存在,他们都能够产生我们非常熟知的电磁辐射(也就是有我们熟知的光子产生),从而我们利用传统的探测方式,比如地面或者太空的望远镜,就可以间接地探测黑洞的存在。 大约在50年前,人类就是利用此方法发现了第一个黑洞候选体,天鹅座X-1 (Cygnus X-1)。在1974年,地球上两颗聪明的大脑、理论物理学家霍金和好朋友基普·索恩就这个候选体是不是黑洞而打了个赌,他们以一年的成人杂志《阁楼》作为赌注。后来的观测是利用天鹅座X-1中的伴星运动测得了黑洞质量,大约为15个太阳质量,从而霍金认输并且在两人的赌书上签名按上了自己的手印。基普·索恩从那时起就赢了。 对于双黑洞系统,他们几乎不会产生能够为传统方式所观测到的光子。所以,即使它们存在,仅凭借传统的观测方式,我们也无法发现他们。况且,很多的人都怀疑它的存在。但是,在双黑洞绕转,尤其是合并之时,会产生很强的引力波。只要引力波探测器足够灵敏,我们就可以发现它们的踪影。面对大家的怀疑,LIGO的发现用事实证明了它的存在。而此次发现引力波的天文台的创建人之一就是基普·索恩——索恩教授又一次赢了! 引力波为黑洞做名片 在观测到了完整的引力波形之后,利用一种叫做匹配滤波(waveform matching)的方法,理论上就可以推断出系统的性质信息,包括合并之前和之后。比如,对于双黑洞系统,可以推断出合并之前的黑洞质量,自旋和轨道,以及合并之后的质量和自旋。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所提及的引力波事件,就得到黑洞的质量在合并之前是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后是62个太阳质量(合并之前的两个黑洞自旋参数值限制的并不是很好),合并后黑洞是一个克尔黑洞,其自旋参数值为0.67。 你或许会有疑问,合并之后怎么少了3个太阳质量,它跑到什么地方去了?引力波也是携带能量的,在黑洞合并之时,它的形状非常不对称,不是我们看到的单个黑洞的球形,所以在振荡恢复的过程当中,一部分质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辐射出去,从而为我们所接收。合并的时间非常之短,仅仅在大约0.05秒的时间,就将3个太阳质量(大约6.0E30公斤)的能量就通过引力波的方式释放出去,也就是说在一秒钟可以释放出大约10^32公斤的能量。相比较之下,我们的整个宇宙包含了大约1.0E22个太阳,而每个太阳每秒钟向外辐射大约4.0E9公斤的物质能量,所以黑洞合并的最后释放出比整个宇宙每秒钟辐射出的电磁总能量还要高出3倍。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3aa5437d0cd140c.jpg 双黑洞系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波形随时间演化图。双黑洞系统的演化包括三个阶段:旋近(inspiral), 合并(merger)和铃振(ring down)阶段。(来源于LIGO所发文章) 我们注意到,合并前黑洞的质量为26个和39个太阳质量——这两个质量都比目前已知的恒星级黑洞要重许多。我们现在已经确认了大约20多个恒星级黑洞,最重的恒星级黑洞位于M33 X-7系统中,为16个太阳质量。而其它所有确定的黑洞质量均比这个小,大多数是七八个太阳质量左右。尽管理论之前预言了更大质量的黑洞的存在,但是之前从来还没有发现过,所以此次发现更大质量黑洞,对于黑洞的形成渠道也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所看到的所有恒星,都是处于旋转当中。所以对于那些由恒星塌缩而形成的黑洞而言,它们也是处在旋转之中。对于黑洞的旋转,天文学家用一个叫做“自旋参数”的量来表示,它在0和1之间变化——0代表了没有转动的黑洞(也叫“史瓦西黑洞”),而1代表了理论上黑洞所具有的转动最大值(也叫“极端克尔黑洞”)。对于此次观测中合并以后的黑洞,它的自旋参数为0.67。如果我们以转速来描述,它在以每秒钟100转的速率转动。相较而言,我们刚才提到的人类第一个黑洞“天鹅座X-1”,它是一个极端克尔黑洞,差不多在以超过1000转每秒的速率转动。 如果你觉得转速依旧很难理解,那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星际穿越》电影的一个情节,主人公在卡刚都亚黑洞的行星上只呆了3个小时,但是后来却发现飞船上已经过了23年,时间相差了6万倍。要有这样巨大的时间差,其中条件就行星极度靠近黑洞的同时,黑洞也以最大速度转动。按照相对论理论所言,这样行星上的时间就会被极大的拉长。天鹅座黑洞的转速就具有类似于电影中卡刚都亚黑洞那样的转速。对于此次引力波探测到黑洞而言,即使有某个行星在其周围最靠近的稳定存在,那么对于它的时间也会流逝的很慢,不过不会有6万倍那么大的差别,最多也就2倍左右。 对于黑洞而言,有着非常著名的无毛定理,也就是说黑洞只需要简单的几个量就可以描述。对于宇宙当中的黑洞,只需要我们上面所说的质量和自旋参数就可以完整的描述。当我们知道了黑洞的质量和自旋参数一些性质时,我就可以很容易的对黑洞本身的全貌做出一个描绘,就如同给出了一个人的完整自画像。而引力波的方法可以快速给出黑洞的完整信息,这相比较传统的观测方式,更为有效,尽管在观测方面有些困难。 氢原子的百亿分之一 从预言到探测,物理学家等待引力波的到来已有一百年之久,为什么引力波这么难得一见?主要原因是,相比较其他的几种力(强力,弱力,电磁力),引力是最弱的,相应的引力波效应也就很弱。想当初爱因斯坦在发表自己新的理论之后,就估算了引力波的强度。引力波的强度通常利用相对变形大小来表示,但是结果往往是小的可怜,几乎无法探测到。引力波是时空的自身变形,在一个方向上被拉伸,在其垂直的另外一个方向上就会被压缩。如果我们有一天,我们被同样的双黑洞系统在合并时所产生的引力波(变化强度为1.0E-21)所击中的话,理论上来说,我们同样会经历一个稍微变高变瘦,然后变胖变矮一些的过程。实际上,对我们身高不超过2米的人类来说,导致的变化大约为2E-21,为一个氢原子的五百亿分之一(一个氢原子的大小大约为1.0E -10米)。 引力波的效应是如此之小,所以一方面需要增加探测的长度,来增强变化的效应,另外一方面通过巧妙的方法来探测到微小的变化。这也是此次新闻发布会中提到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在建造之初所考虑的。它有两个观测点,分别建在美国华盛顿州的列文斯顿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汉福德。每个观测点都有两个互相垂直,每条长达4公里的臂。长臂中间是高度真空的管子,而在长臂两端,悬挂着大约直径34厘米、重达40kg的反射镜。LIGO的探测器利用激光干涉技术,不间断地测量每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每当引力波通过探测器时,人们会探测到两对反射镜之间的距离呈现此消彼长的周期性变化。 即使对于LIGO天文台4公里的长臂,引力波所造成的变化也是极其微小的。对于此次新闻报道中的双黑洞合并,其可能产生的尺度相对变化最高可为1.0E-21,意味着4公里的长度也仅仅只变化了一个氢原子直径的2.5千万分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精度,LIGO的科学家做了许多精密的设计,保证探测系统的稳定,保证LIGO反射镜的位置随机涨落小于一个氢原子大小的百亿分之一,从而保证可以相对比较容易的探测到可能的引力波源。 LIGO在1999年建成并且开始运行。但是在进行升级之前(也就是2010年),没有探测到任何确定的引力波事件。从2010年开始,LIGO对探测器进行了第二阶段的升级,2015年6月进行测试运行,2015年9月开始正式运行,第一阶段的科学运行一直持续到2016年1月,升级后的版本被称为Advanced LIGO (简称aLIGO)。而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其实就是在刚刚升级完之后,由还在进行测试中的的aLIGO所探测到的。相比较之前,aLIGO的探测灵敏度提高了10倍。而且此次的双黑洞所产生的引力波强度就在仅仅比最初LIGO的灵敏度低一些,所以当LIGO的升级刚刚完成,在试运行的阶段就发现了所报道的双黑洞系统。探测到引力波似乎就在本来的预料当中。就像发布会中所言,这或许是大自然给我们苦盼许久的一份礼物。2012年,LIGO天文台创建人基普·索恩在《科学》杂志的一篇评论文章中说,预计在2017年,第一例黑洞合并的事例将会被发现。当时预计LIGO的升级会在2016年底完成,结果是升级进度超前,让我们提前听到了宇宙时空的声音。 http://static.cnbetacdn.com/thumb/article/2016/0212/a4e034c670c7a62.jpg_600x600.jpg LIGO和aLIGO灵敏度比较(左);LIGO和aLIGO探测范围比较(右)。(图片来源于LIGO网站) 谁将撼动时空 那么在我们的星辰大海中,什么样的天体才能够撼动我们的这个宇宙时空,让位于遥远地球上的LIGO探测到呢?现在通常认为有如下四种: (1)旋进(In-spiral)或者合并的致密星双星系统。比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双星系统。非常类似于发布会当中的系统。 (2)快速旋转的致密天体。这类天体会通过周期性的引力波辐射损失掉角动量,它的信号的强度会随着非对称的程度增加而增加。可能的候选体包括非对称的中子星之类的。在《星际穿越》电影当中,教授说它发现了引力波,而它的其中一个产生机制很可能就是由一个快速转动的中子星,其表面大约2厘米的凸起所产生的(具体分析可以参阅由基普·索恩撰写的星际穿越一书)。 (3)随机的引力波背景。非常类似于我们通常熟知的宇宙背景辐射,这一类背景引力波,也通常叫做原初引力波,它是早期宇宙暴涨的遗迹。2014年由加州理工、哈佛大学等几个大学的研究人员所组成的BICEP2团队曾宣称利用南极望远镜找到了原初引力波,但是后来证实为银河系尘埃影响的结果。原初引力波的探测将是对暴胀宇宙模型的直接验证,对于它的探测依旧在努力寻找之中。 (4)超新星或者伽马射线暴爆发。恒星爆发时非对称性动力学性质也会产生引力波。而直接探测到来自于这些天体的引力波,将是提供对这些天体最直接而且最内部的信息。 除过LIGO之外,还有意大利的VIRGO引力波探测器,日本的KAGRA探测器以及英国德国的联合GEO-HF探测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引力波的探测事例会如同春笋般爆发,越来越多。 http://static.cnbetacdn.com/article/2016/0212/8dad832e823b89e.jpg 全球引力波天文台分布(来源于LIGO网站) 为一窥宇宙初生 毫无疑问引力波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最直接的验证。另外它在弱场中已经得到验证,但是对已强引力之下的验证,之前却从来没有验证过。所以此次的观测,是对广义相对论的一个非常好的检验。 引力波以光速传播,它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非常的弱,所以引力波可以给我们提供我们宇宙几乎无阻挡的图景,而这个几乎是无法利用我们熟知的电磁波来达到的。比如,利用引力波,我们可以看到宇宙的最早期,宇宙大爆炸之后的1.0E-36秒开始的宇宙形成过程,而对于电磁波而言,它最早只能看到大爆炸后的大约300,000之后的宇宙历史,在此之前,电磁波是不能给我们提供的。所以引力波是我们了解我们宇宙形成的最好工具。 如果还记得,在《星际穿越》电影中的结尾之时,主人公库珀身处一个5维时空的超体方体中,为了将从黑洞中心所提取出来的信息传递给身处4维时空的女儿墨菲,人为的制造引力波效应,成功将信息传递,从而人类得以解救。引力波从目前物理学家的认识来看,是唯一一种可以在不同维度传播的波。不同宇宙之间的碰撞,会产生引力波。说不定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也可以依靠引力波来判断多重宇宙的存在与否。 就如同一个天生的聋哑人,一直在听别人说声音的存在,突然有一天听力恢复了。我想我们此刻的心情也是差不多如此。引力波给我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窗口。引力波是一种方式,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历史的发现轨迹告诉我们,每一扇新的窗口被打开,都会有令人称奇的发现。虽然LIGO的探测能力还是有限,一旦这个引力波的世界被撬开了一道小的裂缝,让我们看到了春天的种子,相信硕果累累的引力波丰收季节也不会太远。
引力波
带人类倾听星辰大海之声
新浪科技
ugmbbc
8小时9分钟前
在一波又一波传言后,终于!北京时间2016年2月11日23:40左右,激光干涉引力波天
文台(LIGO)负责人、加州理工学院教授David Reitze宣布,人类首次发现了引力波。
发布会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与之前的传言有何不同吗?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黑洞
来客团队(团队主要成员苟利军 研究员为国家天文台恒星级黑洞研究创新小组负责人
,而这次被探测到的引力波正是来自双黑洞系统),全面解读这场激动人心的发布会。
正如发布会所言,在被预言将近百年、苦苦追寻几十年之后,首个位于地球之外13亿光
年的引力波源GW150914被人类直接探测到,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伟大时刻,一个新时代
的序幕正在拉开——地球人,欢迎你来到引力波时代!
激动人心的发布会结束了,其重点内容可以被简单归纳为三点:
(1)引力波终于被探测到了。
(2)引力波产生于两个恒星量级黑洞的合并(merger)。
(3)引力波是美国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英文简称LIGO)发现的。
接下来,让我们逐个分析和解释一下以上三点,从而对这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发现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量子纠缠或许来自高维度的投影
量子纠缠或许来自高维度的投影!将揭示世界本质
点击:233 作者:科学认识论 来源:今日头条 发布时间:2017-12-10 11:48:00
如果要问当代最成功的科学理论,那无疑是量子力学了。量子力学在短短的一
个世纪内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彻底颠覆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这也极大地激起了人们
对量子理论的好奇,但量子力学那晦涩难懂的反常识理论却让许多人望洋兴叹。
即便你对量子力学一窍不通,你肯定也听说过量子纠缠,因为这个现象简直太神奇魔幻
了。大家津津乐道的讨论着量子纠缠,各种解释轮番上阵,甚至拉上来太极八卦和佛学
。科学家认为,在微观系统里,两个纠缠粒子即便相距甚远,也会瞬时作用。测量一个
粒子,发现其自旋为上,那么相隔甚远的另一个纠缠粒子自旋必为下。
但是科学家却无法理解为什么大自然会如此“变态”,居然允许超距作用的存在?到目
前为止,科学家无法解释量子纠缠发生的内在机制。但是民间在高手,有人认为量子纠
缠是另一个维度的投影。
有人认为,为什么两个纠缠粒子可以相距甚远都能同时感应到彼此?这是因为这种感应
只是假象,这“两”个粒子其实只是同一个粒子在不同维度中...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385
3
一、自旋电子材料与量子器件研究中心简介
自旋电子材料与量子器件研究中心是一个面向未来后摩尔时代信息处理与存储可持续发
展的研究机构,瞄准5纳米以下新型电子量子器件技术发展前沿,围绕自旋电子及其他
低维电子材料研究方向,开展以低维电子系统的介观结构-物理特性-埃米制备技术为核
心的物理基础及量子器件研究工作,并以新型量子信息处理及存储工艺的研究和实施带
动后摩尔时代运算技术的持续发展,实现在该领域的理论、工艺与研究方法的创新。研
究中心将通过整合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学科资源、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引进国际一流人才
,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最终建成世界
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
1.中心主任
闵泰教授,“千人计划学者”(全职)
汪宏教授,“长江学者”(全职)
2.主要研究方向
1)低维介观量子体系材料、器件的电磁声光元激发和量子输运理论;
2)低维介观量子体系材料、器件的仿真和模拟(ab-initio,micro-magnetic,compact
);
3)新材料(石墨烯,拓扑绝缘体、MX2,磁性超薄膜等)的埃米生长技术(磁控溅射,
ALD,CVD)和物理表征(...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634
4
最近研究揭示,唱歌时的自旋量子态越高,发音的
位置也就越高。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技术,如何在
唱歌的时候尽可能提高自旋量子态。。。
h********r
发帖数: 821
5
来自主题: Chemistry版 - 问一个gaussian计算的问题
程序并不能自动判断你体系的自旋态。即使电子为偶数个,也可能基态是高自旋(最简
单的例子就是O2)。一般只能根据实验数据和化学常识去判断再加上计算认定。如果出
现open-shell singlet之类的东西,一般single reference的方法没法搞定,要上
multireference ××。算高自旋体系一定要注意spin-contamination,大了的话计算
结果没意义。
f***e
发帖数: 5443
6
张宗燧,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物
理系教授,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一九一五年六月一日出生于上海,
一九六九年六月三十日辞世于北京。父张东荪是著名哲学家、社会活动家,母吴绍鸿贤
惠持家,兄宗炳居长,宗燧次,下有弟宗颖,妹 宗烨 。 幼时家居上海,宗燧五岁进
学,好强争胜。后入育才中学,受戴铁君先生启蒙,对数理产生兴趣,表现出卓越的学
力。
一九三〇年,宗燧年十五岁,入燕京大学物理系,次年转清华大学,受吴有训、赵忠尧
等名师指导。一九三四年入清华研究院,同年报考庚款出国留学。一九三五年物理专业
名额仅一人,吴师建议宗燧改考天文专业,宗燧从命,经短期速成,即考取美庚款,后
去紫金山天文台实习半年,准备赴美。然而,宗燧有宏志于数学和理论物理,以当时国
际学术水准,欧洲高于美国;于是他放弃“美庚款”,次年报考“英庚款”数学专业,
第四届“英庚款”数学专业两名取生为许宝騄和张宗燧。
一九三六年,张宗燧于剑桥大学数学系,受业于著名统计物理学家福勒(R.H.Fowler
),两年发表了论文七篇,获博士学位。宗燧在“合作现象”领域,特别是关于“固...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9 13:53:58 2014, 美东)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 克 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关 洪
(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进
行的多次批判运动。特别是依据“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层子模型前后声称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并指责同行物理学家为“唯心主义”的一些正式发表的言论
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双百方针 层子模型
[作者简介] 关洪(1935-),男,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物
理学史和科学哲学。
一 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启动和推进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刊物《科学通报》继在1951年6月号登载了从苏联《哲学问题》
翻译过来的《反对数理逻辑中的唯心主义》的文章之后[1],...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8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 克 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关 洪
(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进
行的多次批判运动。特别是依据“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层子模型前后声称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并指责同行物理学家为“唯心主义”的一些正式发表的言论
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双百方针 层子模型
[作者简介] 关洪(1935-),男,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物
理学史和科学哲学。
一 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启动和推进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刊物《科学通报》继在1951年6月号登载了从苏联《哲学问题》
翻译过来的《反对数理逻辑中的唯心主义》的文章之后[1],又在1952年8月号登载从苏
联翻译过来的关于量子力学哲学问题的几篇文章[2]。例如,哲学家奥密里扬诺夫斯基
1951年在《哲学问题》上发表的《反对量子力学中的唯心主义》里宣称,作为“一切科
学之基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在物理学部门里,也同样是行动的指南。”此外还有
物理学家布洛欣采夫195... 阅读全帖
p*******e
发帖数: 1749
9
张宗燧(1915年6月1日-1969年6月30日),浙江杭州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数学
研究所研究
员。著名哲学家张东荪次子。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36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師從福勒研究統計物理學。1938年
获英国剑桥
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到丹麦随玻尔研究量子场论。1939年去瑞士,在沃尔夫冈·泡利
指导下工作,
继续研究量子场论。1940年由法國回上海﹐復輾轉越南海防、河內至重慶﹐出任中央大
學物理學系教
授。1945年再度出國,到剑桥大学工作。1947年同保罗·狄拉克一起到美国普林斯顿高
级研究院进行
研究工作。1948年回國﹐先後任北京大學物理系教授﹐北京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1956
年出任中國
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所長。
张宗燧主要从事理论物理特别是统计物理、量子力学、量子电动力学和量子场论等方面
的研究工作。
1930年代在合作现象特别是固溶体的统计物理理论等方面取得多项创见性成果,受到国
际上的重视。
在量子场论形式体系的建立特别是高阶微商、高自旋粒子的量子场论等研究方面,在理
论的数学形
式、洛伦兹群的表示、重正化理论、统计理论、层子模型等方面,取得多项重要成果,...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0
哈佛年轻教授尹希
哈佛年轻教授尹希
9月初,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网页上发布了一条一句话消息“尹希晋升到正教授”,这短短一句话背后的信息量可大得很。首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轻,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还未满32岁。在尹希之前,同样来自中科大少年班的庄小威在34岁时成为哈佛正教授。
9月初,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网页上发布了一条一句话消息“尹希晋升到正教授”,这短短一句话背后的信息量可大得很。首先,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尹希很年轻,1983年12月出生的他今年还未满32岁。在尹希之前,同样来自中科大少年班的庄小威在34岁时成为哈佛正教授。
超常儿童一路跳级
尹希一路都是别人眼里的“超常儿童”。据中科大官网早前的一篇采访报道,尹希在小学二年级时,就对妈妈大学时学的微积分课本产生了浓厚兴趣。“妈妈,你让我看吧,我保证不影响学习,看微积分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我爱看”。
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考入中科大少年班。当时媒体的报道说,“北京第八中学少儿班12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665
11
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
9月4日,哈佛大学高能理论研究组发布一句话新闻“祝贺尹希晋升正教授”。1983年12月出生的尹希,超越了他的学姐庄小威(87级少年班,34岁出任哈佛大学正教授),成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哈佛大学华人正教授。
9月20日,身在哈佛的尹希告诉澎湃新闻,晋升在自己的预料之中,这让他做研究时可以冒更大的风险去探索。
尹希童年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
小学跳级之后,9岁半的尹希考入北京八中智力超常实验班(简称少儿班)。1996年,不到13岁的尹希以572分的高考成绩成为中科大少年班最小的学生。
尹希说,他确实在小学时就读父亲的大学课本,包括微积分和量子力学,“当然只是皮毛”。他身边的朋友介绍,这位学术领域的“大拿”,还喜爱跑马拉松和攀岩。
其实,尹希相当反感外界对其“神童”的评价,“这词对我来说,带有诬蔑性含义”。
他也丝毫不认为少年班是“拔苗助长”,“这些所谓的成长规律都是人胡乱定出来的,没有任何科学依据。中科大少年班给一群孩子更多的选择,这正是中国教育普遍缺乏的地方”。他希望,中国的教育能够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减少天赋的埋没。
2001...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9805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三名武警扫射53岁持斧子男性
现在的战场步枪都是小口径高自旋,降低穿透性,创伤更大

发帖数: 1
13
http://people.ucas.ac.cn/~0004438
http://people.ucas.ac.cn/~0004
徐瑚珊 (Xu Hushan)

职  称:研究员
职  务:副所长,纪委书记,学位委员会委员
E-Mail:[email protected]
研究方向:实验核物理
简历:
徐瑚珊 男 1964年1月生 安徽潜山县人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8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科院近代物
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84年在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参加工作; 2001年6月入选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经费支持回国工作。
现任副所长,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所学位委员会和所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
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兼职教授,兰州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他是
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低、中能重离子碰撞及热核性质研究和放射性束核物理研究
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
主要工作与获得的成果:
曾参加“深非弹激发函数振荡结构研究”,首次观察该结构效应与碎片质量的关系
,获得国家和中国科学院自... 阅读全帖
p***n
发帖数: 17190
14
要搭配包帝國開發的 鏑 耐高溫強磁場磁鐵
m*******u
发帖数: 30
15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老子与粒子物理比较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一篇第五章的第二节。有些内容需要结合该篇另外
章节理解(网友如果快速阅读,不清楚之处可以跳过。另外此节的“象”就是“道”)。
论坛排版不便,有兴趣者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二、老子与粒子物理学比较
1,道(象)与真空、场、以太
1.1 “象”的一些基本情况
1.2 “象”与真空
1.3 “象”与场
1.4 “象”与以太
2,道(“象、物”)、“一、二、三”与基本粒子
2.1 形态与结构——“象、物”与丝弦、点粒子
2.2 形态与结构——“一、二、三”与丝弦、点粒子
2.3 “一、二、三”与基本粒子的一些性征
2.3.1 大小、稳定性、寿命
2.3.2 振荡、旋转、移动、碰撞、运动的永恒性
2.3.3 产生、消亡、转化、统一性
2.3.4 质量、能量、质能守恒、质能关系、连续性、量子化
2.3.5 波粒二象性、不确定原理
3,“象”与四种相互作用、统一理论、统一场、波动与传播
3.1 强、弱相互作用
3.2 电磁相互作用与电磁波
3.3 引力相互作用与引力波
3.4 统一理论
4,“物、一、二、三”与基本粒...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Intel公司计划用十年时间实现百万量子位芯片
[据未来大事件网站2018年6月10日报道] 英特尔公司量子硬件部门负责人Jim Clarke,
向“IEEE科技纵览”期刊表示,他们目前的量子技术将可能实现1000量子位。
英特尔公司研发了多种量子位技术。他们最初研发的是超导芯片。
硅自旋量子位的量子位尺寸(与其相比)要小上百万倍。
硅自旋量子位是一种内部有稳定电流流过的常规晶体管。在晶体管中,有一个囚禁电子
。该电子的自旋极性有向上和向下两种状态。代表两种量子位状态。英特尔公司正在利
用其先进的晶体管工艺技术将多个单电子晶体管集成在一起。
英特尔公司最好的晶体管工艺技术有望制造出最好的自旋量子位。
现在,量子点的线性阵列已经实现。英特尔公司正试图从根本上验证更大器件的物理可
行性,而接下来将把它们集成为量子位阵列。
利用超导技术,有望用5年时间实现1000量子位的芯片,而采用自旋量子位则将在未来
10年实现含有百万量子位的芯片。
英特尔公司目前每周能够制备出5片硅自旋技术晶片。
自旋量子位,相比于超导计算机,能够提供克服后者挑战的一些优势。
自旋量子位尺寸小而性能强:它们在物理尺寸上...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17
来自主题: Physics版 - 物理学年谱
物理学年谱
公元前~公元元年
公元前650~前550年,古希腊人发现摩擦琥珀可使之吸引轻物体;发现磁石吸
铁。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有通过对平面镜、凹面镜和凸
面镜的实验研究,发现物像位置和大小与镜面曲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中国 墨子和墨子学
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墨经》中记载了杠杆平衡的现象(中国 墨
子学派)。
公元前480~前380年间战国时期,研究筑城防御之术,发明云梯(中国 墨子学
派)。
公元前四世纪,柏拉图学派已认识到光的直线传播和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
公元前350年左右,认识到声音由空气运动产生,并发现管长一倍,振动周期
长一倍的规律(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
公元前三世纪,实验发现斜面、杠杆、滑轮的规律以及浮力原理,奠定了静力
学的基础(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三世纪,发明举水的螺旋,至今仍见用于埃及(古希腊 阿基米德)。
公元前250年左右,战国末年的《韩非子·有度篇》中,有“先王立司南以端
朝夕”的记载,“司南”大约是古人用来识别南北的器械(或为指南车,或为磁石指南
勺)。《论衡》叙述司南形同水勺,磁勺柄自...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18
诺奖级猜想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
新智元 2016-02-16 19:28 .
诺奖级猜想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
编者注:意识的本质是量子纠缠吗?近期,一篇有关量子脑理论的学术论文受到了广泛
关注。作者Matthew Fisher是 IBM T. J. Watson 研究中心史上第一位访问学者,随后
在加利福尼亚大学物理学系及Kavli理论物理学研究所工作。2007年,他暂时离开UCSB
物理学系,以研究物理学家的身份加入了微软Station Q实验室。在2009到2010学年,
Fisher在Caltech担任教职,并于2011年夏天回到UCSB物理学系。今年 Matthew Fisher
获得美国物理协会的奥利弗·巴克利奖,这是物理学的顶级奖项,这也让他获得诺贝
尔奖的呼声非常大。他在2003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于2012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
院院士。
Fisher在量子脑理论的论文中给出了多种实验验证方案。考虑到相关实验的可行性,学
术界或许在今年就能给出部分结论,我们不妨拭目以待。如果意识的本质真的是量子纠
缠,Fisher的这一工作无疑是诺奖级猜想。为此,新智元邀请静... 阅读全帖
q**w
发帖数: 782
19
对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
爱好科学的公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喋喋不休中国人不会创新、永远没希望的逆
向民族主义分子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让那些花岗岩脑袋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吧
,我们对他们的无知和偏执感到可怜。
2015年12月11日,欧洲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2015/dec/11/double-quantum-teleportation-milestone-is-physics-world-2015-breakthrough-of-the-yea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陆朝阳教授等完成的“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名列榜首,被评为年度突破(Breakthrough of the Year)。其他九大突破排名不分先后,由美国、德国、荷兰、葡萄牙、中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的科学家分享。下面我们尽量用公众能够理解的语言来介绍这些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wqw (胡瓜),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看中国的科技实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4 13:05:15 2015, 美东)
对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
爱好科学的公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喋喋不休中国人不会创新、永远没希望的逆
向民族主义分子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让那些花岗岩脑袋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吧
,我们对他们的无知和偏执感到可怜。
2015年12月11日,欧洲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2015/dec/11/double-quantum-teleportation-milestone-is-physics-world-2015-breakthrough-of-the-yea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 阅读全帖
C****o
发帖数: 132
21
专家预言:20世纪是核能世纪,21世纪是真空能世纪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437784
真空零点能是洁净、廉价的能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免费午餐”
记者:与一般能源相比,真空能的特性有哪些?
高歌:现代理论认为,所有的物理现象都与真空有关,而真空是巨大的能量涨落的海。
真空中粒子运动是个自循环系统,零点能推动粒子运动,粒子运动产生零点能。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零点能是洁净、廉价的能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免费的午餐”。宇
宙中所有的显物质都来源于零点电磁涨落能,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物质粒子不停地与真空
零点能发生能量交换,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物理体系称得上是孤立体系的。根据物
理真空的性质,我们可以从空间任何一点提取零点能,并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形式
。原子中电子绕核转;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转,几十亿年永不停息;超导和超流现象
,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关于能源的启示。
据此,我们可以探索许多未知领域,为解决能源、通讯、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中的问
题提供新思路。有人认为,21世纪是真空工程的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趋势是伴随着对宏
观...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22
专家预言:20世纪是核能世纪,21世纪是真空能世纪
www.6park.com
http://bbs.cjdby.net/viewthread.php?tid=437784 www.6park.com
真空零点能是洁净、廉价的能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免费午餐” www.6park.com
记者:与一般能源相比,真空能的特性有哪些?
高歌:现代理论认为,所有的物理现象都与真空有关,而真空是巨大的能量涨落的海。
真空中粒子运动是个自循环系统,零点能推动粒子运动,粒子运动产生零点能。取之不
尽,用之不竭。零点能是洁净、廉价的能源,是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免费的午餐”。宇
宙中所有的显物质都来源于零点电磁涨落能,我们身上的每一个物质粒子不停地与真空
零点能发生能量交换,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个物理体系称得上是孤立体系的。根据物
理真空的性质,我们可以从空间任何一点提取零点能,并转换成我们所需要的能量形式
。原子中电子绕核转;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转,几十亿年永不停息;超导和超流现象
,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关于能源的启示。
据此,我们可以探索许多未知领域,为解决能源、通讯、材料、生物医学等学科中的问...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qwqw (胡瓜),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从2015年国际物理学十大突破看中国的科技实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14 13:05:15 2015, 美东)
对中国的科学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
爱好科学的公众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对喋喋不休中国人不会创新、永远没希望的逆
向民族主义分子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让那些花岗岩脑袋在现实面前碰得头破血流吧
,我们对他们的无知和偏执感到可怜。
2015年12月11日,欧洲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新闻网站《物理世界》(
Physics World)公布了2015年度国际物理学领域的十项重大突破(http://physicsworld.com/cws/article/news/2015/dec/11/double-quantum-teleportation-milestone-is-physics-world-2015-breakthrough-of-the-year)。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潘建伟院士...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4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合集] 三体 1
☆─────────────────────────────────────☆
casact (尝尝也) 于 (Fri Jul 22 20:55:29 2011, 美东) 提到:
刘慈欣


《三体》终于能与科幻朋友们见面了,用连载的方式事先谁都没有想到,也是无奈之举
。之前就
题材问题与编辑们仔细商讨过,感觉没有什么问题,但没想到今年是文革三十周年这事
儿,单行
本一时出不了,也只能这样了。
其实这本书不是文革题材的,文革内容在其中只占不到十分之一,但却是一个漂荡在故
事中挥之
不去的精神幽灵。
本书虽不是《球状闪电》的续集,但可以看做那个故事所发生的世界在其后的延续,那
个物理学
家在故事中出现但已不重要,其他的人则永远消失了,林云真的死了,虽然我有时在想
,如果她
活下来,最后是不是这个主人公的样子?
这是一个暂名为《地球往事》的系列的第一部,可以看做一个更长的故事的开始。
这是一个关于背叛的故事,也是一个生存与死亡的故事,有时候,比起生存还是死亡来
,忠诚与
背叛可能更是一个问题。
疯狂与偏执,最终将在人类文明的内部异化出怎样的力量?冷酷的星空将...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25
基于氮-空位单电子自旋探针的微观核磁共振技术取得阶段性重要突破 2013-02-09 近
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教授研究组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J. Wrachtrup教授组合
作,成功实现了(5nm)体积样品质子信号的检测,取得微观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
。该实验利用掺杂金刚石中距表面7纳米深度的氮-空位单电子自旋作为原子尺度磁探针
,分别实现了(5nm)体积液体和固体有机样品中质子信号的检测,其中包括的质子总
数为一万个,其产生的磁信号强度相当于100个统计极化的核自旋。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杜江峰教授研究组与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J. Wrachtrup教授组
合作,成功实现了(5nm)体积样品质子信号的检测,取得微观核磁共振技术的突破性进
展。该实验利用掺杂金刚石中距表面7纳米深度的氮-空位单电子自旋作为原子尺度磁探
针,分别实现了(5nm)体积液体和固体有机样品中质子信号的检测,其中包括的质子
总数为一万个,其产生的磁信号强度相当于100个统计极化的核自旋。此实验为微观磁
共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研究成果于2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
学》杂志上[Scien... 阅读全帖
N********y
发帖数: 66
26
6月22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北京
时间6月22日),国际顶级物理学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论文。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贾金锋
研究团队率先观测到了在涡旋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踪迹。
事实上,在过去的80年里,粒子物理学家一直在搜寻马约拉纳费米子,这种粒子既是困
扰物理学界80多年的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费米子,也是未来制造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可能
候选对象。这次中国科学家成功“探测”到了它的踪迹,这意味着,也许离人类跨入拓
扑量子计算时代的梦想会迈进一大步。
揭开困扰物理学界80年的神秘粒子“面纱”
在物理学领域,科学家把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叫做“基本粒子”,它们是在
不改变物质属性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也是构成各种各样物质的原材料。
在粒子世界里,住着两大家族:费米子家族(如电子、质子)和玻色子家族(如光子、
介子),它们分别以物理学家费米和玻色的名字命名。一般认为,每一种粒子都有它的
反粒子,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就像一对长相一模一样,但... 阅读全帖
N********y
发帖数: 66
27
6月22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北京
时间6月22日),国际顶级物理学刊物《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论文。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贾金锋
研究团队率先观测到了在涡旋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踪迹。
事实上,在过去的80年里,粒子物理学家一直在搜寻马约拉纳费米子,这种粒子既是困
扰物理学界80多年的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费米子,也是未来制造拓扑量子计算机的可能
候选对象。这次中国科学家成功“探测”到了它的踪迹,这意味着,也许离人类跨入拓
扑量子计算时代的梦想会迈进一大步。
揭开困扰物理学界80年的神秘粒子“面纱”
在物理学领域,科学家把构成物质的最小、最基本的单位叫做“基本粒子”,它们是在
不改变物质属性前提下的最小体积物质,也是构成各种各样物质的原材料。
在粒子世界里,住着两大家族:费米子家族(如电子、质子)和玻色子家族(如光子、
介子),它们分别以物理学家费米和玻色的名字命名。一般认为,每一种粒子都有它的
反粒子,费米子和它的反粒子就像一对长相一模一样,但... 阅读全帖
g*********d
发帖数: 233
28
来自主题: Biology版 - 2010-12月23日《自然》杂志精选
封面故事:《自然》杂志年度新闻人物
今年的“Nature年度新闻人物”是Jane Lubchenco。作为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
长,她深入
参与了今年最大新闻事件之一——英国石油公司“深水地平线”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的
石油泄漏事件。
远古西伯利亚“人族”个体的基因组被测序
从解剖上来讲,现代人在距今20万年前之后的某个时间点上还在非洲,在此之后相当长
时间才达到欧
亚大陆。与此同时,包括“尼安德特人”(穴居人)在内的古“人族”至少在23万年前
就已在欧亚大陆
了,只是在距今约3万年前才从化石记录中消失。现在,来自南西伯利亚Denisova Cave
中的一个女
性古“人族”个体的基因组已根据从一个手指骨中提取的DNA被测序。这个“Denisovan
”个体所属的
群体与“尼安德特人”有一个共同的起源,而且尽管它并不涉及假设中的从“尼安德特
人”向欧亚人的基
因流动,但它对今天美拉尼西亚人的基因组的贡献达4%~6%。另外,一颗牙齿的线粒体
基因组与手指
骨的线粒体基因组非常像,这颗牙齿的形态表明,这些“人族”个体在演化上与“尼安
德特人”和现代人
都是截然不同的。
与冲动行为有关的...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1
29
宇宙模型之幻方结构
——描述整个宇宙的一个“简单的理论”
陈振华
第七章/一百章: 幻方结构旋转体描述宇宙物质的旋转性
概要:
旋转是宇宙物质的一个突出的、始终的,并且贯穿于物质从内到外各层级的现象;描述
物质结构方式的幻方结构,以其个体的差别性结合力汇聚成纠缠聚合,并使个体绕行运
动,从而形成“旋转力场”,进而影响到物质群和物质体分别表现为群转和自转
我们先来问一个古怪问题:为什么车轮子做成圆形的,而不是做成方形的。
被问者可能会说:“你这是吃多了撑的——这还用问?圆形的能滚动,方形的能滚动吗
?”
“再追问一句:为什么圆形的轮子能滚动,而方形的不能滚动?”
……
要想完满解答“为什么圆形的轮子能顺畅滚动”,并不容易。学者可以用几何学结合物
理学作学理上的解释——即使是学理上的解释,也并没有揭示出该现象的本质原因,那
么“本质原因”又是什么?
我们要说的是,幻方结构本身的旋转性,描述了宇宙物质结构以及物质间相联系的空间
“力场”,都表现为旋转形态。在旋转性所统治的物质多维空间中,物体以旋转方式运
动,则是与之相顺应。圆形轮子能顺畅滚动,就是顺应了旋转空间“力场”;如果车轮
做成方形的...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6504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 我为什么不相信量子计算?
Original AI前线小组 AI前线 今天
作者|Mikhail Dyakonov
译者|李志
编辑|Debra
AI 前线导读:爱好科幻小说的你,一定对量子计算并不陌生。而如今,备受瞩目的量
子计算到底进展如何呢?本文将带你走进当今的量子计算世界,听听理论物理学界大师
Mikhail Dyakonov 为什么不相信量子计算。
更多干货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I 前线”(ID:ai-front)
插画作者:Christian Gralingen
当今,量子计算备受瞩目,风靡一时。每天,各种新闻媒体都争相报道这项高大上的技
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神奇改变。然而,大多数评论家都忘记了——或者说有意掩盖了
这样一个事实:人们几十年来一直殚精竭虑地进行着量子计算研究,却到现在仍没有什
么实质性的应用展示出来。
有人说(相关文章:https://www.research.ibm.com/ibm-q/learn/what-is-quantum-
computing/), 量子计算机可以“在许多学科中提供突破,包括材料和药物发现,复
杂人造系统的优化和人工智能”。还有人说(相关文章:https... 阅读全帖
o*****y
发帖数: 699
31
11101433 彭君 中南大学 “补丁”马氏过程
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 A0110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2 11101434 徐勇 中南大学 无限时滞随机泛
函微分方程及其在种群动力系统中的应用 A011003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3 11101435 周岳 中南大学 三类常数项恒等
式的数学机械化研究 A0116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22
2012-1-1 2014-12-31
4 11102239 李地元 中南大学 ...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3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4NDQwNDQ2Nw==&mid=400140471&idx=1&sn=bce975720f9ec4304e6b01ed51a3440d&scene=2&srcid=1027Drik8jefxDp57CBbSQG5&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2014年7月7日,吉林大学崔田教授领导的团队给 Scientific Report 投了一篇文章,
题为压力诱导硫化氢的金属化和高临界温度超导性 (Pressure-induced metallization
of dense (H2S)2H2 with high-Tc superconductivity), 计算预测在200 GPa高压下
,硫化氢的超导临界温度在191K 至 204K 之间。这个文章 2014年11月10日在线发表。
2014年12月1日,德国马普所的Drozdov, Eremets, 和Troyan在预印本网站 arxiv.org
贴了一篇文章,题为高压下190K的传统超导体 ( Convetional supe...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33
http://view.sdu.edu.cn/info/1003/92502.htm
相对论量子流体极化领域取得新突破 山大学者参与该实验
发布日期:2017年08月03日 11:28 点击次数:
[本站讯]8月3日,由山大学者在内的中国科学家参加的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
RHIC-STAR国际合作组最新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Nature》杂志上。该研究在
重离子碰撞中首次观测到了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的“整体极化”(global
polarization),发现碰撞产生的Lambda超子相对于碰撞反应平面存在明显的自旋极化
。QGP“整体极化”理论最早由山东大学梁作堂教授和长江学者讲座教授王新年于2004
年提出,论文发表在美国《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94, 102301)上,开
创了QGP围绕自旋自由度相关物理研究的新方向。STAR实验组发表在《Nature》的实验
结果证实了该论文的预言。
位于纽约长岛的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利用两束接近
于光速的金核对撞来模拟宇宙大爆炸,产生类似于早期宇宙的夸克胶子物质形... 阅读全帖
p*****c
发帖数: 20445
34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3/11/285026.shtm
序号 项目编号 项目名称 承担单位 预算周期 专项经费
X1 2014CB046200 大型风力机的关键力学问题研究及设计实现 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 前两年 1090.00
X2 2014CB046300 深部危险煤层无人采掘装备关键基础研究 中国矿业大学
前两年 1245.00
X3 2014CB046400 大型飞机电液动力控制与作动系统新体系基础研究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 前两年 1424.00
X4 2014CB046500 大型航空复合材料承力构件制造基础 大连理工大学 前
两年 1303.00
X5 2014CB046600 新一代超大型运载火箭薄壁结构制造的科学问题 上海交通
大学 前两年 1314.00
X6 2014CB046700 高服役性能海洋动力定位装备制造的基础研究 ...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5
这两天,一条标题为《杨振宁遗产分割完毕,翁帆得到了一套别墅使用权》的消息让我们再一次将视线转向这对“老夫少妻”。
这条消息的大致内容是,陪伴杨振宁13年的妻子翁帆,在遗产分配里只得到了一套别墅的“生前使用权”,而杨振宁和已故前妻杜致礼的三个子女将获得现金资产。
当然,杨振宁的助理已经出来辟谣,表示“没有的事”。
除了对杨振宁的控诉和对翁帆的“同情”以外,还有人表达了自己的心酸:科学家只有在深陷绯闻之时,才会得到普罗大众的关注。
作为这种声音的衍生,还有一种声音也似曾相识:科学家得到的关注为什么不如明星,这真的是悲哀。
更极端的言论是,将明星比作“戏子”,追逐“戏子”多过科学家,社会风气令人痛心疾首云云。
这是个老问题,我们今天来掰扯掰扯。
1
近年来这类讨论不少,尤以“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和“演员黄晓明婚礼”事件影响较大。
由于上述事件恰好发生在同一时期,而后者的舆论关注度明显高于前者,于是有观点说:“屠呦呦一生研究敌不过黄晓明一场秀。”
随后这股风气蔓延开来,只要有科研工作者离世或者有什么“小道消息”,类似网帖便能出现一次。
曾有人发了一篇文章名为《跑男 滚出西安》的文章,文中称明星是...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36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6/22/c_129082665.htm
央广网上海6月22日消息(记者吴善阳)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里成功捕
捉到了一种物理学家寻找多年的神秘粒子——马约拉纳费米子。这种粒子既是困扰物理
学界80多年的正反粒子同体的特殊费米子,也是未来制造量子计算机的可能候选对象。
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北京时间6月22日),国际顶级物理学刊物《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及其合作者的论文:
“Majorana Zero Mode Detected with Spin Selective Andreev Reflection in the
Vortex of a Topological Superconductor”。通过巧妙的实验设计,贾金锋研究团队
率先观测到了在涡旋中的马约拉纳费米子的踪迹。在过去的80年里,粒子物理学家一直
在搜寻马约拉纳费米子,这次中国科学家成功“探测”到了它的踪迹,也许离人类跨入
量子计算时代的梦想会迈进一大...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385
37
来自主题: JobMarket版 - 西安交大材料学院招聘启事
一、自旋电子材料与量子器件研究中心简介
自旋电子材料与量子器件研究中心是一个面向未来后摩尔时代信息处理与存储可持
续发展的研究机构,瞄准5纳米以下新型电子量子器件技术发展前沿,围绕自旋电子及
其他低维电子材料研究方向,开展以低维电子系统的介观结构-物理特性-埃米制备技术
为核心的物理基础及量子器件研究工作,并以新型量子信息处理及存储工艺的研究和实
施带动后摩尔时代运算技术的持续发展,实现在该领域的理论、工艺与研究方法的创新
。研究中心将通过整合西安交通大学相关学科资源、强化科研平台建设、引进国际一流
人才,逐步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研究基地,最终建成
世界一流的学术研究机构。
1.中心主任
闵泰教授,“千人计划学者”(全职)
2.主要研究方向
1) 低维介观量子体系材料、器件的电磁声光元激发和量子输运理论;
2) 低维介观量子体系材料、器件的仿真和模拟(ab-initio,micro-magnetic);
3) 新材料(石墨烯,拓扑绝缘体、MX2,磁性超薄膜等)的埃米生长技术(磁
控溅射,ALD,CVD)和物理表...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28562
38
2013-01-21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
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持完成的两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至此,我校自1999年国家科技奖励改革以来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0项,位居全国
高校前列。
1月18日,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校合肥微尺
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主持完成的“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和“特征结构
导向构筑无机纳米功能材料”两项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至此,我校自1999年
国家科技奖励改革以来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10项,位居全国高校的前列。
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奖330个项目和7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授奖项目4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授奖项目77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212项;授予5名外籍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获奖成果一 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研究
由我校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杜江峰教授独立完成的“基于核自旋的量子计算
研究”主要围绕量子计算的能... 阅读全帖
f**z
发帖数: 186
39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光速
光速
光速不仅仅是光传播的速度。它是信息传递速度的绝对极限。它不仅把时间与空
间以一种根本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还保证未来不会先于过去发生。因此,听说我们能够
止住光的脚步,可能会让人感到惊讶。
在你阅读这个句子的时间里,迈克尔·舒马赫
可以驾着他的法拉利跑出300米,而光则可以在地球与月亮之间走个来回。光运动得如
此之快,以至于在人类历史的大多数时间里,它被认为是瞬时传播的。我们现在知道事
实当然并非如此,还学会了控制光的速度。我们可以使光的运动变慢甚至停止,然后轻
轻按一下开关使它重新运动起来。我们可以看到光在一场赛跑中打败它自己,还可以利
用光速来测量宇宙的年纪。它甚至能够决定你有多高。
丹麦天文学家罗默(Ole Romer)在17世纪首次成功地计算出光速。他使用木
星的一颗卫星有规律的轨道运动作为计时器,每次这颗卫星被巨大的行星(木星)所掩
食,他便记录下一个“滴答”。但他发现,从地球上观察,这些滴答的出现并不像预想
的那么规律,在一年之中会时而快几分钟,时而慢几分钟。
罗默计算出,这些时延是木星和地球在绕太阳
运动时它们之间的距离变化所引起的。通...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2464
40
就在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之后,中国在量子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量子计算
,也取得了开拓性进展。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并测量了约600对呈现纠
缠状态的量子,使得人类调控量子的能力获得巨大提高,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

图为科研人员在实验室超冷原子平台工作
据科技日报8月20日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
光晶格中超冷原子自旋比特纠缠态的产生、操控和探测,向基于超冷原子的可扩展量子
计算和量子模拟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日前以研究长文
的形式报道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
量子计算的速度可以是目前计算速度的万倍、亿倍。据光明日报介绍,量子计算机用量
子比特作为运算单元,具有天然的并行计算能力。同时由于量子操作的可逆性,可以大
大降低能耗。一个经典比特只存在0或1两种状态,而一个量子比特不仅可以处于0,1两
种状态,还可以处于0和1的叠加态。因此,N个量子比特的存储能力是N个经典比特的2
的N次方倍,随N指数增长。250个量子比特的存储器就能够同时存储比宇宙中的原子数
目还要多的数据。对N个量子比特实行一次操作,其效果相... 阅读全帖
q**w
发帖数: 782
41
应该是这个或者类似的新闻
http://m.guancha.cn/Science/2016_08_25_372484.shtml
量子通信之后,中国量子计算机也获世界领先成果
2016-08-25 20:14:44
就在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通信卫星之后,中国在量子应用的另一个重要领域量子计算
,也取得了开拓性进展。近日,我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制备并测量了约600对呈现纠
缠状态的量子,使得人类调控量子的能力获得巨大提高,为实用的量子计算机奠定基础。
据科技日报8月20日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及其同事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
光晶格中超冷原子自旋比特纠缠态的产生、操控和探测,向基于超冷原子的可扩展量子
计算和量子模拟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物理学》日前以研究长文
的形式报道了这项重要研究成果。
量子计算的速度可以是目前计算速度的万倍、亿倍。据光明日报介绍,量子计算机用量
子比特作为运算单元,具有天然的并行计算能力。同时由于量子操作的可逆性,可以大
大降低能耗。一个经典比特只存在0或1两种状态,而一个量子比特不仅可以处于0,1两
种状态,还可以处于0和1的叠加态。因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爱因斯坦的未竟之梦: 物理规律的大统一
2017-04-22现代科学报
东临碣石观沧海, 洪波滚滚天际来, 苍穹尽处水 连天, 宇河一统在此间. 其实, 人类
一直在追求对自 然界各种物质起源的理解以及各种相互作用的大统 一, 这体现了人类
对物质世界本源和谐统一的一种 信念. 古往今来, 人们一直企图从统一的角度来理解
世界的物质基础和基本规律, 无论是古希腊还是古 代中国, 都产生过朴素的唯物论,
把万物的本源归结 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或者是“原子”和“气”等, 试图从本 源统一的
角度来理解形形色色的物质世界. 统一是 物理学发展的主旋律, 统一之路曲折漫长,
统一之美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统一不仅是爱因斯坦的梦想, 也 是众多物理英豪的毕生
追求. 本文将对物理学中的 统一之路展开简要的评述, 不仅介绍已经成功的统 一理论
, 也将提及一些优美的不成功的统一尝试, 最 后评论正在进展中的终极大统一理论.
1 统一理论的发展历史
1.1 物理学的第一次统一 (天和地的统一)
基于伽利略相对性原理和惯性系的假设, 牛顿提出了三个运动定律来描述质点的运动规
律. 结合 万有引力, 牛...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DF-21D具体是怎麽打航母的
DF-21D具体是怎麽打航母的
来源: 文一城 于 09-10-03 19:21:28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
话]

http://blog.huanqiu.com/?uid-6885-action-viewspace-itemid-2009
********************************************************************
作为一支近海防御力量,中国海军建立了以空潜快炮为主的海防体系,然而共和国的
决策者们在海湾战争后猛然发现,苦心孤诣40年的心血已经无法继续信任下去,世纪末
战争中美国海军以射程1000海里的巡航导弹告诉全世界,你们的海岸——不设防。如果
说海湾战争对中国军队还只是震撼,96年的台海冲突则给了海军切肤之痛。没有远洋打
击力量,更不具备远海防御能力,堂堂三百万人民解放军竟然无法对抗美国海军的两个
航母战斗群。近海防御海军的窘迫就在于无法脱离陆地独立行动,不具备远洋攻防作战
体系,不能构筑海上钢铁长城御敌于国门之外,只能作为陆军的附属保卫区区十二海里
领海线。
知...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3276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科学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如果你能拥有一项超能力,你会选择什么?相信“瞬间移动”会是不少人儿时的梦想。
这种超能力在物理学上并非不可能。如果我们能够对构成物体的每一个粒子进行测量,
然后在目的地用同样的粒子完全复制其状态,就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物体。如今,中国
科学家在这项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今年2月26日,《自然》杂志发表封面文章,介绍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项目组的
“多自由度量子体系的隐形传态”研究。通俗地说,这一技术可以让科学家在异地瞬间
获知粒子状态,从而开启了物体瞬间传输技术的大门。
5日的政协小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用一个比喻向《科技日报》解释了这项
研究:“从合肥带到北京一个保险箱,钥匙忘带了。于是我请合肥的同事测量一下钥匙
,告诉我;我在北京复制它。”
经典剧集《星际迷航》中的瞬间传输装置
理论基础:量子纠缠
要想弄清楚“量子隐形传态”的原理,就绕不开“量子纠缠”的概念。量子纠缠是
指相距遥远的两个量子所呈现出得关联性。科学家早就发现,处于特定系统中的两个或
多个量子,即使相距遥远也总是呈现出相同的状态,当其中一个量子状态改变时,其他
量子也会随之改变。
爱因斯坦曾把量子纠缠称为“鬼魅般的超...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4447
45
http://www.weidu8.net/wx/1012150181200095
重磅 | 我校教授提出的理论已被国际实验证实!实验结果登上《自然》封面!
宇宙在最初诞生的百万分之几秒内以“夸克胶子等离子体”的形式存在,这种类似“电
浆”的状态被认为是固体、液体、气体之后的第四种物质形态。近日,我国科学家世界
首次提出的夸克胶子等离子体“整体极化”理论被美国布鲁克海文实验室重离子碰撞实
验证实,该实验室RHIC-STAR国际合作组织发言人许长补教授认为,超流体中相对论量
子的“整体极化”被证实是近年来国际高能核物理领域里的最重要突破之一。该实验结
果已经发表在8月3日出版的国际顶尖科学杂志《自然》(期刊号:Nature 548,62-65(
03 August,2017))上并登上该期刊封面。

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而原子核中的质子和中
子由更细微的夸克通过强作用力组成,这种强力作用通过胶子传递。通常情况下,夸克
被约束在中子、质子内,无法独立存在。通过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相对论性重
离子对撞机,科学家们让两个金原子核在接近光速下对撞,利用...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2511
4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逻辑和计算机
狄拉克方程是高量的内容,尚未场论。
应用物理可能不太在意纯理论的推导。具体凝聚态的方法我不太清楚。
比如,从应用来说,自旋耦合可用“改良薛定谔方程”,手动在Hamilton量中加入自旋
耦合项的,没问题,也可以得到精细结构,解释Zeeman effect,可以回忆一下曾谨言
的教科书,但是这种方法从纯理论上来说很ugly。
狄拉克方程是爱因斯坦流,那种极具美学色彩的方程推导。从相对论协变导出方程,带
入相对论协变的电动力学四维矢量,就可以得到自旋轨道耦合项,解释精细结构,完美
地统一了special relativity,量子力学和电子自旋。这还不算,Dirac直接顺藤摸瓜
,预测了正电子。狄拉克帅呆了。
c****t
发帖数: 19049
4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三体 1
33.智子 (下)
质子二维展开的第三次实验在三十个三体时后进行,这次是在夜间。从地面上看不到太
空中的加
速器圆环,只有旁边聚变发电站散热片的红光标示出它的位置。加速器启动后不久,科
学执政官
就宣布展开成功。人们仰望夜空,开始什么都没肴到,但很快,他们发现了一个神奇的
迹象:星
空分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中星群的图案是对不上的,仿佛两张星空图片叠在一起,小
的那张放
在大的上面,银河在两者的边界处被截断。小部分的星空是圆形的,正在正常的星空背
景上迅速
扩大。
“那里面的星座是南半球的!”文教执政官指着正在扩大的圆形星空说。当人们正在穷
尽自己的
想象力,试图理解在行星另一面才能看到的星空是如何叠印到北半球的夜空上时,一个
更惊人的
景象出现了:在那片扩大中的南半球星空移动的边缘,出现了一个巨大球体的一部分,
那个球体
呈褐色,正在像一个速度很慢的显示屏上的图像一样被扫描出来,那是一个大家都很熟
悉的球体
,上而清晰地显现着熟悉的大陆形状。当球体的显示完成后,它已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天
空,其表
面的细节可以看得更清楚了:褐色的陆地上布满了山脉的褶皱,一片片云层好像是紧贴
着大陆的
残...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48
来自主题: Astronomy版 - 各个方
向的星系都在加速远离地球,本宇宙(已知宇宙部分)直径二十五亿光年的牧夫巨洞(
即The Giant Void,如图,里面几乎什么也没有的巨大虚空),宇宙能压能否平衡,各
种粒子、元素、物质、天体(恒星、超恒星、行星、红矮星、白矮星、中子星)、星云
、星系、星系团和超星系团的成因,天体的自旋(自转)、宇宙星辰的分级(层)环绕
(行星系统、恒星系统、星系系统、星系团系统、超星系团系统)和星系中心低能压区
(零散黑洞)的成因,本宇宙的酝酿、诞生、形成、发展和消亡,黑洞的实质、酝酿、
诞生、形成、发展和消亡,本宇宙与未知宇宙的关系(联系)。该理论还揭示了整个宇
宙的无限性和构成整个宇宙的各种元素(因素)的无限性,揭示了能量存在形式、运动
形式、运动(传播)速度的无限性。
一切其它理论都无法完美解释的宇宙现象(宇宙状态、宇宙问题),宇宙能压理论都能
迎刃而解。宇宙能压理论把人类的视野扩展到了无限。
宇宙能压理论揭开了宇宙的第三层神秘面纱。宇宙的第一层神秘面纱就是万有引力,宇
宙的第二层神秘面纱就是微观世界(分子、原子、各级别粒子、量子等)的结构、运行
及相互作用的规律(还在被人类揭示中)。
2....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9
《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很难想象,这是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顶尖大学原校长的讲座题目。朱清时院士这次早就引起争议的讲座,今天就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如期举行。
根据媒体报道,朱院士在讲座中称,自己已练习《达摩禅经》十余年,从修炼真气中产生“极大的快乐”。他还试图“用现代的科学语言”解释真气,认为真气就是“神经元运行时的队列”,并且“一定有指挥者”。
从媒体透露出来的内容看,朱清时的观点与他今年5月10日发表在个人微博上的同题文章《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基本类似。该文提出,真气是意识范畴的东西,并暗示意识不是完全由大脑的物质基础产生的。然而,其核心论述却犯了明显的逻辑错误,他将神经元与意识的关系比喻成水和波浪的关系,声称“波浪是不能作用于水本身的”,让人不明所以。
至少现在看来,贵为中科院院士的朱清时还没有拿出让人信服的科学表述方式。
朱清时讲座现场
“修炼真气让我获得极大的快乐”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朱清时主讲的《用身体观察真气和气脉》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开讲。此前,这场讲座的海报在网络上曝光后,引起一片哗然,在某网络问答平台上引发了“真伪科学之争”。...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5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刨根问底(3):心与物质
六、心是物质吗?
(1)智能机器人之争
“外面的物质世界,是虚幻的,并不存在,离一多故。”
“喂,你到底想说什么啊?!”
“我是说,外境是心的幻象,如梦一般。”
“敢情,你用了这么长一节,绕了一个大圈,就是为了得出前面提到的那句话。‘那个
当年的孩子’怎么说来着?对了,物质世界,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梦’。”
“是的。物质如梦。外境如梦。色法如梦。在梦里,我们可以梦见自己开着‘宝马’和
心爱的女友兜风,就像白天一样真实。但是我们知道,正在做梦的当下,在做梦的房间
里根本没有一辆宝马汽车。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梦心里的幻现。”
“外境是心的幻现。可是,心是什么呢?”
“心就是心。”
“可是,我们从小学到的科学知识,心不是物质产生的么?”
“知识是一回事,真理是另外一回事。智者应该追求真理,而不是知识。”
从整个历史来看,持唯物主义观点的人,一直是少数。但是就我们这一代人所学到的知
识来看,唯物主义确实深入人心。
虽然,量子力学的发展,几乎剥夺了传统唯物主义和传统唯心主义生存的土壤。但是,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在某个范围内,人们的唯物主义观念,
还是非常深厚。所以,刚才的... 阅读全帖
1 2 3 下页 末页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