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高英培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g
发帖数: 253
1
[札记]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6):泪眼送别高英培
作者:云也退 提交日期:2002-4-4 16:08:00
谨以此文送给远去的高英培先生
年初二,高英培先生走了。我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是在三月中旬。猛地听见电台里高
先生的门生孟凡贵说道:“有两千多人赶来为高先生送别……”我呆住了,好一阵没有回
过神来。1928年出生的高先生,多年来我始终觉得他是个年轻人啊。
赵佩茹老先生的两位高徒——高英培和李伯祥身上都洋溢着天津相声演员的热情奔放
:嗓门大,语速快,手舞足蹈,活力四射,但是“快嘴”李伯祥的表演有说有唱,高先生
却不会唱,他以他的勤奋和投入弥补先天的弱点,把他“说”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孟凡贵
回忆说,高先生的演出,场场都如往观众群中仍重磅炸弹一般,非“火爆”二字能够形容
得了的。某一回在剧院的厕所里听到外面的不断爆发的笑声和掌声,孟凡贵说:气氛热烈
得“让人害怕”。
“文化大革命”结束时,高英培先生已经年届半百,然而他和他忠实的搭档、同样优
秀的表演艺术家范振钰先生的黄金时代才刚刚开始,他们身后有杰出的相声作家王鸣禄先
生勤勉地从事创作。整个八十年代,“高范”的黄金组合留下了一段段既让
h******y
发帖数: 2025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札记]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6):泪眼送别高英培 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Sep 25 23:26:50 2005), 转信
[札记]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6):泪眼送别高英培
作者:云也退 提交日期:2002-4-4 16:08:00
谨以此文送给远去的高英培先生
年初二,高英培先生走了。我得到这个消息,已经是在三月中旬。猛地听见电台里高
先生的门生孟凡贵说道:“有两千多人赶来为高先生送别……”我呆住了,好一阵没有回
过神来。1928年出生的高先生,多年来我始终觉得他是个年轻人啊。
赵佩茹老先生的两位高徒——高英培和李伯祥身上都洋溢着天津相声演员的热情奔放
:嗓门大,语速快,手舞足蹈,活力四射,但是“快嘴”李伯祥的表演有说有唱,高先生
却不会唱,他以他的勤奋和投入弥补先天的弱点,把他“说”的长处发挥到极致。孟凡贵
回忆说,高先生的演出,场场都如往观众群中仍重磅炸弹一般,非“火爆”二字能够形容
得了的。某一回在剧院的厕所里听到外面的不
n**********r
发帖数: 4
3

万能胶出自高英培的《不正之风》
二个他妈出自高英培的《钓鱼》
跟出自《教训》的坐地泡不是一个段子。
f*****9
发帖数: 6768
4
高英培
T****r
发帖数: 22092
5
第三部分
高英培,你怎么搞的?下次再这样你犯错误,你给我买的排骨一点都不肥。
t******n
发帖数: 2939
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合集] 李菁没法不离开郭德刚
☆─────────────────────────────────────☆
lawrencerat (lawrencerat) 于 (Mon Aug 29 14:29:27 2011, 美东) 提到:
首先声明,我不是狂热的挺郭德刚, 但是我也没有兴趣狂踩他。 我就是一个从小听相
声长大的人, 记得小时候每天中午1点到1点半听北京台的每日响声。 那时候觉得还是
有一些好节目的。 第二,我觉得郭德刚的相声有的时候确实很逗笑, 但是有的节目也
确实比较低俗。 这么说吧, 很多节目都是往下三路去的。 您要说了, 郭德刚的相声
比电视上在床上一阵猛啃的节目更加粗俗吗?你为什么不去说那些节目呀? 没错, 现
在有的电视剧里的内容比老郭的相声更加粗俗, 但是 这不意味着老郭的粗俗我们就不
应该说了。 这么说吧, 我认为老郭把侯宝林先生花了大力气去除掉的东西又重新加回
去了。 (我知道侯先生在解放前说过更加粗俗的东西, 但是他把一些粗俗的东西经过
改革之后去掉也是事实。 你要是不承认这一点, 也随你, 只不过咱们没有讨论的基
础罢了。)
这么泛泛的说大家谁都会, 咱们就说一个段子。 我... 阅读全帖
q***z
发帖数: 543
7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发一个相声MP3大全下载
相声目录(速度超级快)
·1 八大改行 (郭德纲/张文顺)
·2 论50年相声之现状 (郭德纲/张文顺)
·3 大保镖 (郭德纲/于谦)
·4 寿比南山 (郭德纲/于谦)
·5 八猫图 (郭德纲/于谦)
·6 列宁评戏 (郭德纲/于谦)
·7 西征梦 (郭德纲/于谦)
·8 羊上树 (郭德纲/王文林)
·9 歪批三国 (郭德纲/李菁)
·10 古董王 (郭德纲)
·11 解学士 (郭德纲) 2 3 4 5
·12 灭鼠轶事 (冯巩)
·13 我的儿子 (冯巩)
·14 拆字 (刘宝瑞/马季/郭启儒)
·15 一匹马 (刘宝瑞/郝爱民/于世尤)
·16 八扇屏 (刘宝瑞/郭全宝)
·17 猜地名 (刘宝瑞/郭全宝)
·18 吃饭我掏钱 (刘宝瑞/郭全宝)
·19 寸步难行 (刘宝瑞/郭全宝)
·20 当行论 (刘宝瑞/郭全宝)
·21 飞油壶 (刘宝瑞/郭全宝)
·22 赶考 (刘宝瑞/郭全宝)
·23 高人一头的人 (刘宝瑞/郭全宝)
·24 韩青天 (刘宝瑞/郭全宝)
·25 好啊好 (刘宝瑞/郭全宝)
·26 买猴 (刘宝瑞/郭全宝)
·27 批聊斋 (刘宝瑞/郭全宝)
·28 绕...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7103
8
来自主题: Minnesota版 - 相声里边的天津话。。。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anjin 讨论区 】
发信人: keninkun (SSK), 信区: Tianjin
标 题: 相声里边的天津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8 13:13:01 2010, 美东)
昨天和一个天津人聊天聊到相声,那哥们是个搞民俗学的, 给我科普一下,还真长见
识。
这些词不会用的都不是天津人,不知道吧,都是相声里的。
马大哈 --- 马三立《买猴》
二姨夫 甩货 --- 高英培 《不正之风》
着哩 --- 高英培 《不正之风》
坐地炮 --- 高英培 《教训》
k******n
发帖数: 1265
9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相声里边的天津话。。。
昨天和一个天津人聊天聊到相声,那哥们是个搞民俗学的, 给我科普一下,还真长见
识。
这些词不会用的都不是天津人,不知道吧,都是相声里的。
马大哈 --- 马三立《买猴》
二姨夫 甩货 --- 高英培 《不正之风》
着哩 --- 高英培 《不正之风》
坐地炮 --- 高英培 《教训》
g***j
发帖数: 40861
10
[导读]威权政治是戕害相声的罪魁,它毁掉了相声来之不易的青春。在从1989年到
1992年这一段文艺“治理整顿”过后,原先电台、电视、晚会的主力笑星们,忽然连原
创的能力都开始丧失了。
中国相声阉割史:80年代批判风骨成绝响
作者系民间学者
苦笑:中国相声“话语”的变迁
上世纪50、60年代的政治极端主义也直接导致了1949年前的相声状况再也无法还原
,那时以电影胶片、剧本手稿、录音磁带等形式承载的各种艺术资料都被损毁殆尽。中
国人的美德和弱点,中国文化的光荣与缺失,日常生活中恼人的、可笑的荒谬,这些相
声人最擅长的题材,在五六十年代都被弃置不用了。他们或被动或主动地放弃自己如鱼
得水的领地,让政策、口号、应景的词句大量进入相声台词之中。
相声人花了数年时间剥掉那些植入式政治广告。不管人们对昔日的主流演员有多少
意见,上世纪80年代是相声人的“黄金十年”,他们争取到了相当程度的表达自由,而
且,凭这种自由影响公共话语,也赢得了后者的尊重与爱戴。在一本1984年——一个很
有文化隐喻的年份——出版的《全国获奖相声选》中,由刘梓钰先生创作,常宝丰、王
佩元合说的《并非讽刺裁判》,同侯跃文、... 阅读全帖
o**r
发帖数: 90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OnStage 讨论区 】
发信人: BugBug (屋子加上铁窗防老鼠), 信区: OnStage
标 题: [札记]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26):非驴非马的农民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30 16:52:08 2005), 转信
[札记]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26):非驴非马的农民
作者:云也退 提交日期:2004-12-23 17:00:00
非驴非马的农民
云也退
十多年前,高英培、范振钰在一个小段里用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作话题:“农民进城
,腰系麻绳。……喝瓶汽水,不会退瓶。看场球赛,不知道输赢。找不着厕所,旮旯也行
。”如此丑化当然让农民伯伯不乐意。高英培摹仿了一位农民大爷的讽刺口吻:“不会退
瓶?我们不是不会,我们那是不在乎退不退!”“不知道输赢?要我说你们城里头人也不
知道输赢!上回我看了一场球赛……双方踢了个零比零,你说谁输谁赢?”
这个农民有点抬杠,不过态度可以理解。城市人挖苦农民的顺口溜广为流传,却很少
听到农民嘲笑城市人,似乎农民生来就要受这份气的。直性子的高爷为弱势群体当了回代
言人。但几年之后,进城的农民就得忍气吞
B****g
发帖数: 253
12
[札记]怀念可爱的相声艺术(26):非驴非马的农民
作者:云也退 提交日期:2004-12-23 17:00:00
非驴非马的农民
云也退
十多年前,高英培、范振钰在一个小段里用社会上流行的顺口溜作话题:“农民进城
,腰系麻绳。……喝瓶汽水,不会退瓶。看场球赛,不知道输赢。找不着厕所,旮旯也行
。”如此丑化当然让农民伯伯不乐意。高英培摹仿了一位农民大爷的讽刺口吻:“不会退
瓶?我们不是不会,我们那是不在乎退不退!”“不知道输赢?要我说你们城里头人也不
知道输赢!上回我看了一场球赛……双方踢了个零比零,你说谁输谁赢?”
这个农民有点抬杠,不过态度可以理解。城市人挖苦农民的顺口溜广为流传,却很少
听到农民嘲笑城市人,似乎农民生来就要受这份气的。直性子的高爷为弱势群体当了回代
言人。但几年之后,进城的农民就得忍气吞声了,一边被土地排挤,一边有户籍长枷在身
,必须乞求城市慷慨接纳,不惜委身旮旯当苦力。外来人口涌入是城市问题的一个重要来
源,中世纪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城市的肉食者要关心的,往往是怎样限制这
些边缘人的自由。
“农民进城”不能理直气壮,农民的身份也跟着一落千丈。当然农民
o********r
发帖数: 82
13
还有很多戏曲唱段和伴奏,喜欢的可以去免费下载来存在IPOD里,随时想听就听。
学知网是个有5000G学习资料的下载网站,注册后可免费下载以下资料:
1)[路径]戏曲艺术-评书
[目录]单田芳|田连元|袁阔成|最新资源
[地址]http://www.stuknow.com/dirlist/10009/19c6617d4f8f91cac3b3859453d4b423.htm?popid=rose
2)[路径]戏曲艺术-相声
[目录]【才华】|【曹俊清】|【常宝丰】|【常宝华】|【常宝堃】|【常宝霖】|【常宝
霆】|【常贵德】|【常贵田】|【常连安】|【常佩业】|【常越】|【陈寒柏】|【陈君
志】|【陈鸣志】|【陈涌泉】|【崔金泉】|【崔喜悦】|【崔裕宽】|【大山】|【戴志
诚】|【邓小林】|【范伟】|【冯巩】|【冯翊纲】|【高德明】|【高凤山】|【高笑林
】|【高英培】|【高英培精选集】|【郭德纲】|【郭冬临】|【郭启儒】|【郭全宝】|
【郭荣起】|【郭振清】|【韩翔】|【韩笑】|【郝爱民】|【何云伟】|【侯宝林】|【
侯宝林精选集】|【侯宝林全集】|【侯长喜】|【侯耀华】|【侯耀文】|【
f***a
发帖数: 11477
14
来自主题: AudioBook版 - 著名相声演员范振钰去世zz
本报讯 (记者 刘平 实习生 王珺)昨日凌晨5时,著名相声演员范振钰因病医治无效
在天津逝世,享年82岁。
范振钰,1927年生于天津。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出师后,加入天津和
平区曲艺团。
十年动乱,在工厂烧锅炉。“四人帮”垮台后重返舞台。1979年与高英培一起调入全总
文工团。高英培与范振钰合作40余年,配合默契,珠联璧合,他们创作和表演的主要节
目有:《钓鱼》《跟谁对着干》《不正之风》《教训》《皆大欢喜》《一对沙发》《大
家研究》等。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
相声界评价范振钰捧哏,善于揣摩故事情节,研究人物心理,捧得稳、准,严丝合
缝,恰到好处。
t*****e
发帖数: 2470
1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菁没法不离开郭德刚
我真的很惊讶,各位真的没有听过传统相声吧?
有机会可以去搜搜当年的相声录音,我说的当年是指天朝政府干预相声之前的相声,大
家都是互损,而且无所不用其极。李菁离开郭德纲并非是因为被损,这些所谓的损在相
声演员之间根本就是司空见惯见怪不怪的。
任何幽默要大众化必须是讽刺文艺。
李菁为何离开郭德纲,其实很简单,分赃不均。
其实郭德纲之所以火,真的主要归功于他自己。当年相声界真正的大拿,说实话侯耀文
马季姜昆之流真的是红色滑稽演员而已。侯耀文曾经说一段《八扇屏》说的上气不接下
气,基本功根本不敢恭维。相反天津许多艺人一直还在努力维护传统相声,先不说当年
的高英培,就是马志明苏文茂等人也都非常兢兢业业地说着传统相声。高英培在我看来
是一个真正的相声大家,他哪怕是80年代的创作都没有太过于红色,总是要有一些油腔
滑调和抽损在里面。相声本来就是市井平民的艺术,理应如此。
郭德纲同志基本功扎实,而且他本身自己已经在业界摸爬滚打多年,都看过当年他和王
玥波的相声吧,他那时候还捧哏过。之后还说过书,也唱过快板。电视台电台只要能做
节目他都上。
后来在茶馆红了,绝非偶然。但是他红了是他的努力和运气,李菁何云...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04
1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菁没法不离开郭德刚
貌似你也不怎么懂相声啊。
你先把"互损"、找便宜、伦理哏、脏哏和讽刺分清喽再喷行吗?
郭德纲说了这么多年相声了,谁给我举出5段你们认为是讽刺型的相声?
至于你说"虚无缥缈"的捧哏艺术,那我只能说,您再多学习一下吧。
也不理解为什么你把高英培和马志明就划到所谓的"红色滑稽演员"之外了。这二位特别
是高英培歌颂型相声很多啊。您真的听过很多相声么?
大家都以为相声是在49年之后政府的规范下才改革的,先不论去掉的是不是糟粕,至少
那时候演员是政府养着,演员吃国家的,不用靠天吃饭,按政府的意愿改革也天经地义。
姜昆的传统相声拿不起来这是事实。这和他的经历和生活年代有很大关系。但是要说姜
昆不重视、不保护传统相声,大家可以看看中国传统相声大全的编委是谁。这个事当时
我在北京时,还和他在广播节目的热线中聊过。
还有一个事大家不怎么知道的是,即便国民党统治时期,相声也出现过过于低俗而导致
掉座的情况,当时的报纸上开始出现批评文章,相声演员们也已经有自我反思了。
p****n
发帖数: 148
17
来自主题: Joke版 - 听相声
说说看吧,谁比郭德纲强,谁比郭德纲差,谁比姜昆强,谁比姜昆差
Oct 23, 2011
马三立《大乐 特乐》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4j4G9U6FTc
侯耀文 崔金泉《自不量力》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yQ2E-cYGh8
马志明、谢天顺《五味俱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A0MDQzMTY0.html
李伯祥、杜国芝《看红岩》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cyMzI3MjI4.html
苏文茂 马志存《批三国》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1uXX3XE6gU
==
常宝华 赵世忠 《新警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DKCAAfTwdY&NR=1
====
少马爷的几段(gshjj推荐)
马志明 黄族民 《看不惯》
http://www.youtube.com/watch?v=6Xg-ncApv0g&feature=player_embed
马志... 阅读全帖
f***a
发帖数: 11477
18
来自主题: _AudioBook版 - 著名相声演员范振钰去世zz
本报讯 (记者 刘平 实习生 王珺)昨日凌晨5时,著名相声演员范振钰因病医治无效
在天津逝世,享年82岁。
范振钰,1927年生于天津。1950年拜班德贵为师,专事捧哏。出师后,加入天津和
平区曲艺团。
十年动乱,在工厂烧锅炉。“四人帮”垮台后重返舞台。1979年与高英培一起调入全总
文工团。高英培与范振钰合作40余年,配合默契,珠联璧合,他们创作和表演的主要节
目有:《钓鱼》《跟谁对着干》《不正之风》《教训》《皆大欢喜》《一对沙发》《大
家研究》等。1985年被评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
相声界评价范振钰捧哏,善于揣摩故事情节,研究人物心理,捧得稳、准,严丝合
缝,恰到好处。
J*******3
发帖数: 1651
19
引子
10年前……一位枯瘦的老人躺在家中的病榻上,那一双糊着眼屎的浑浊的双眼,充满无
奈的望着我。用含混的声音反反复复的重复着一句话:“虎啊,咱这厂子,咋就黄了呢
?”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在改革的浪潮中,早已无力回天,但在他生命的尽头,似乎
还留着一丝眷恋。
几个月后,随着这位老人的心脏停止的,还有我家门前那口龙门吊上的卷扬机……而共
老人那双浑浊的眼睛一样,久久未能的闭合的,还有我那多年的记忆。
20多年了,我看着那高耸的院墙变得斑驳;20多年了,我看着那火热的车间变得空旷;
20多年了,龙门吊不见了、天车倒塌了、气锤已不再轰鸣、马达早停止了转动……
最终,那一片荒草丛生的厂房成了装饰城,而每天来来去去的我,则愈加自虐式的在我
的心头牢牢地刻上了一个个问号:咋黄的?咋没的?我问青天,青天不语。我问流水,
万古东流。
我问脚下的路,这路似乎还要自己来探索!从此,我走上了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之路……
三年前,笔者以组织或参与的形式,开展了对天津、北京、武汉、开封、襄樊等20余家
原国营企业的调查,采用过入厂、走访工人、走访市民等方式进行过或浅或深的调查。
提到国营企业,可能大多数未在原国营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0
从长春市建设街下榻处到东方大剧院。3.5公里,驱车十几分钟的路程。
7月16日,长春。一位相声名家带着他的团队,走过这段路程,欢乐直达眼前。
笑声的背后,是他的行程满满。凌晨入住,白天彩排,晚上演出。多年的艺术生涯和曾经的艰苦生活,让他习惯于面对这种紧张劳碌、辛苦奔波。前一天夜里22点走下飞机。当天8点一刻下楼就餐,19点整演出开场,是他的两次亮相。前者是生活,在台下;后者是艺术,在台上。“是他吗?”自助餐厅一位小伙子悄悄问同伴,令其意外的是大腕如此亲和,可能忽略了除身为相声人外,他更是平民艺术家。
“是他吗?”剧场里一位中年观众执拗地问邻座的家人,他意外的是相声可以如此奔放劲爆,可能忽略了台上跳街舞的他,已然年过花甲。是他!
姜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常青树”,曲坛传承与相声光大的重要代表人物。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他,既因写相声、说相声、做“笑星”扬名至今,也因为相声著述、当文艺官员而成为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同时,因较早接触互联网、运用新媒体及在影视、书画、体育等领域的跨界而备受关注,时时成为焦点。
他此次和多位中国曲艺名家为第三届吉林省市民文化节公益演出奉献的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1
《三联生活周刊》封面
央视兔年春晚开场歌舞表演《回家过年》
一号厅,1800平方米。中央电视台春晚的舞台。
这个物理性描述的空间,意味着什么?6年前,本刊记者采访赵本山,说起这个表演空间,确实是他的兴致所在――如此格局的演出空间,“演员与观众很难建立互动,现在基本上用掌声代替了笑声,但自然兴奋与强迫兴奋是两码事,强迫兴奋不再是快乐,而是劳动”。很可惜,当时能记录并发布出来的只是赵氏幽默,没有真正的演艺经验,记者很难体会专业演员的空间敏感。赵本山满腔热情的 “空间”观察与思考,未及认真对待,便失去了传播。
1998年,春晚正式启用一号厅。如此空间格局,这台晚会究竟以电视为主导,还是以舞台为主导来控制;或者两者结合以及如何结合,其间的矛盾――赵本山空间敏感中的不适应感,其实贯穿至今。
物理性空间对表演改造的决定性力量,虽然基本不为观众所能感知,却强大无比。在这样的舞台上,赵本山说他的表演,基本上要“吼”;而说相声的冯巩,单凭口说,已无法控制场面,必须加入剧烈肢体运动的小品动作……所有的舞台经验,都面临挑战。而更大舞台,比如团体操式的表演形式,开始进入这一表演空间。看上去,这是以电视为主导控...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po (小坡), 信区: Joke
标 题: 郭德纲和姜昆,谁更低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31 14:10:49 2014, 美东)
转自知乎 作者:不言调
在姜昆和郭德纲之间,更多人只是忙于站队,而并没有专心听相声,或者,没听过几年
相声。
背景介绍:从我人生记忆的起点,就开始听相声;再之前光忙着喝奶和学说话了,其他
的事记不得了。
先抛出观点:比低俗,当然是近期的郭德纲更甚;比相声水平,还需要多论一论。
早期姜昆的相声多是讽刺,《如此照相》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段子。《特大新闻》,表
演效果一般,但是从审核尺度和讽刺手法来讲,能在央视元旦晚会上说这种“天安门改
农贸市场”的包袱(1989年的元旦),郭德纲定是不敢(参见郭德纲在春晚上的表现;
当然,时代环境也不允许了…)。即便是《鼻子的故事》、《祖爷爷的烦恼》这样弘扬
或者贴近主旋律的相声,故事性和表演功底也明摆在那里,比起现在大部分相声来(包
括近期郭、王的相声)水平和用心程度还是要高一些。同期或者稍早的常贵田的《帽子
工厂》,你去听一听,那是...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1566
23
来自主题: Joke版 - 郭德纲和姜昆,谁更低俗?
转自知乎 作者:不言调
在姜昆和郭德纲之间,更多人只是忙于站队,而并没有专心听相声,或者,没听过几年
相声。
背景介绍:从我人生记忆的起点,就开始听相声;再之前光忙着喝奶和学说话了,其他
的事记不得了。
先抛出观点:比低俗,当然是近期的郭德纲更甚;比相声水平,还需要多论一论。
早期姜昆的相声多是讽刺,《如此照相》就是比较典型的一个段子。《特大新闻》,表
演效果一般,但是从审核尺度和讽刺手法来讲,能在央视元旦晚会上说这种“天安门改
农贸市场”的包袱(1989年的元旦),郭德纲定是不敢(参见郭德纲在春晚上的表现;
当然,时代环境也不允许了…)。即便是《鼻子的故事》、《祖爷爷的烦恼》这样弘扬
或者贴近主旋律的相声,故事性和表演功底也明摆在那里,比起现在大部分相声来(包
括近期郭、王的相声)水平和用心程度还是要高一些。同期或者稍早的常贵田的《帽子
工厂》,你去听一听,那是怎样的谄媚、恶俗。姜昆相比还是有风骨的,至少没比现在
郭德纲明显差很多。如果把郭德纲放在那么一个年代,不敢说他在道德上会高洁到哪里
去。
(2014年12月31日补充:郭德纲年轻的时候作品也说过“文革”老艺人受迫害的作品,
也...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24
乙:哎,怎么唱《霍元甲》啦?
甲:我在北京看电视哪!
乙:到家啦!
应该说这是点睛之笔。也是完整的一笔,整个作品即以回来啦——回到祖国而定格,从
而完成了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艺术创造。
台词:
乙:给同志们表演相声。
甲:噢,你是一位相声演员?
乙:对呀。
甲:太好啦!我特别喜欢听相声啊。
乙:噢!爱听。
甲:您可不知道,我一听相声啊,我就哭。
乙:哭?你听谁的相声哭啊?
甲:谁的相声都听过呀。
乙:啊。
甲:马季的、姜昆的、常宝华的、高英培的,我都听过。
乙:他们的相声不至于这么惨哪?
甲:你在这儿听不显。你要在国外能够听到他们的相声,感觉非同一般。
乙:这么说你在外国还听过相声?
甲:我出国的时候带了很多相声的磁带。
乙:噢,这么回事儿。
甲:在国外还甭说听一段相声了,你要能看到一幅中国的国画。
乙:怎么样?
甲:你能为祖国秀丽的山川感到自豪!看到一个中国的古瓶,你能为祖国绚丽的文化遗
产感到骄傲。
乙:哎。
甲:走在大街上,碰见一个同胞,说两句中国话,备感亲切。
乙:这倒是。
甲:你要能在国外听一段中国相声啊,找地方哭去吧!
乙:不对呀!相声啊,使人发笑。
甲:是啊!你要在欢笑和快乐... 阅读全帖
t*****e
发帖数: 2470
25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菁没法不离开郭德刚

义。
哦,高英培说了许多歌颂型的相声,没错啊,但是他的相声中红色元素不减,流气痞气
欠揍气也从来没缺过。同时您可以去听听姜昆的,马季的,这些人的相声非但红色且极
度“端正”,传统相声元素请问他们融合了多少?姜昆同志与太太李静民女士倒是经常
对歌对唱,实为一景。
姜昆的许多段子,你可以随便捡一个来听,刚说几句就让人感觉到所谓的“教育意义”
。也有例外,好比说虎口脱险之流,教育意义的色彩少了,宣扬歌颂貌似也没有被太过
bold,立刻大受欢迎,春晚之后他靠这个忽悠了两年还在继续演。当然虎口脱险只能算
他的代表作之一。但是他从来没有高老的“嘴皮子”,也没有少马爷潇洒台风,更没有
大家们的功力功底。但是出镜率很高,把“相声”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峰,真乃可歌
可赞也。
顺便说一下,李金斗此人可能行为不端,但是他还真是说学逗唱样样精通,说红色,上
传统,样样都行,台风里面街市味道极浓,我甚喜爱。
至于马季他老人家,从“参加工作以来”基本都是靠党吃饭,相声节奏慢且笑料温和,
非常符合我天朝政府当政之后的特色。
另外,老兄貌似对“解放前”的相声甚不以为然,觉得许多人误解了我党。对此我不能
只持保留意见...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04
2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菁没法不离开郭德刚
哦,高英培说了许多歌颂型的相声,没错啊,但是他的相声中红色元素不减,流气痞气
欠揍气也从来没缺过。同时您可以去听听姜昆的,马季的,这些人的相声非但红色且极
度“端正”,传统相声元素请问他们融合了多少?姜昆同志与太太李静民女士倒是经常
对歌对唱,实为一景。
你还问马季的传统相声元素?你不是跟我开玩笑吧?马季基本把侯宝林的传统相声连锅
端了,随便说几个吧,卖估衣,杂学唱,戏剧杂谈,找堂会,拔牙,王金龙与祝英台,
即便是他的新相声里面,只要你听得够多,大部分新相声里面也都能找到“传统相声的
元素”。举个例子吧,马季唐杰忠的《梦游纽世敦》里面,很明显就有《老老年》的桥
段。
《《《《《《《《《《《《《《《《《《《《《《《《《《《《《《《《《《《《《《
《《《《《
姜昆的许多段子,你可以随便捡一个来听,刚说几句就让人感觉到所谓的“教育意义”
。也有例外,好比说虎口脱险之流,教育意义的色彩少了,宣扬歌颂貌似也没有被太过
bold,立刻大受欢迎,春晚之后他靠这个忽悠了两年还在继续演。当然虎口脱险只能算
他的代表作之一。但是他从来没有高老的“嘴皮子”,也没有少马爷潇洒台风,更没有
大家们的功力功底。但...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7
郭德纲童年照曝光。
郭德纲不是从小就那么“不正经”。
青春年纪
郭德纲,一个原本默默无闻的相声演员,从2005年底到2006年初的短短几个月内,突然间成为全国各大小媒体蜂拥报道的对象,近几年来在娱乐圈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人气。他不仅将自己德云社经营得红红火火,而且还跨界发展出单曲、做主持、拍电影,可谓忙得不可开交。然而,成功后的郭德纲却没有忘记过去那些艰苦的岁月。在接受媒体访问时,常常会讲起他在当年初到北京闯荡的酸楚经历,德云社创办初期的惨淡,却很少谈及自己的少年时代。近日,有网友曝光了郭德纲的童年靓照,从照片上看小时候的郭德纲就颇具喜感。
郭德纲1973年出生于天津市的老城区红桥区的一个普通人家,父亲是一名警察,母亲是一名教师。郭德纲自幼酷爱民间艺术,常常到家附近的俱乐部里听戏,跟着一些老艺人学习京剧。8岁投身艺坛,先拜评书前辈高庆海学习评书,9岁时经父母托关系找到相声大师常宝华的弟弟常宝丰开蒙学习相声,期间曾受白全福,高英培等前辈的指导、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姊妹剧种,15岁时,郭德纲离开了学校辗转于各场子打杂,谋求登台说相声的机会,但由于四处碰壁,父亲曾考虑让郭
A***g
发帖数: 1816
28
来自主题: Fishing版 - 懒了些,也来个恶俗照!
想起高英培的《钓鱼》,“你这技术够高的啊,......”
t*****e
发帖数: 2470
2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李菁没法不离开郭德刚
挺好,也算遇到一个常年听相声的。另外,虽然我不是80后,但是我并不认为这与年纪
有任何关联。在1990-1993年这段时间,我每天守着收音机,就是为了能听一听有没有
我没有听过的相声。后来在某节目中看到了半段抗美援朝时常大师的相声,我第二天还
专门在重播的时候录下来。
老兄说马季的几个段子,还真不巧,都是我不爱听的,因为我最不爱听的就是唱,至今
依然如此。但是也好巧不巧,我基本还听过,《拔牙》就不说了,这玩意儿不知道和传
统相声有任何关联。而且当时我就不觉得有何可笑。其它您所谓随便说的几个,(弟不
才,与仁兄文论时不敢google,以免有失公允,加之狗歌也经常有错)以唱为主。这说
明马老师是相声偏门专家么?难道之后他出国到处巡演的《打电话》之流就不能算他的
代表作了?请注意,马季同志乃民国时代人,但是他从“参加工作”不久就是为我党服
务,当时已经开始艺术全面红色化。而马老一生所作的事情,就是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说
相声,在诸多限制与要求下,他左右逢源,知所进退,最后在相声界被树立成一代宗师
,自然相当不易,取舍之间,许多事情我们后人只能评论而无法深知。然后事实就是事
实,哪怕是今日,你将马... 阅读全帖
l******m
发帖数: 31446
30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北平无战事的旁白
必须是啊。我查了一下主要演员,基本都是山东籍的(吴秀波是北京,告状那个丫头是
陕西),而且都是很有来头的,虽然脸可能不太熟。比如二叔内角,中戏87级的,之
后在人艺演了好多年的话剧。演逃跑的村领导的内位,是高英培的儿子。。。
这个片虽然漏洞不少,但主线和心思很不错,尤其是借农村这个号称中国“最民主”的
地方说事儿---不是赵本山那种纯粹耍宝的那种---非常以小见大啊。村子里面各
种传统势力和从上面派下来的新兴力量的较量,互相的利用,引导民意并操纵投票结果
,我刚一看就说,咦,介不一中国农村版的纸牌屋吗。。。

个就是写时下题材的例子 —— 现实,尖锐,比什么挖掘坟墓古人戏的题材要高几个层
次啊。
不用借古讽今,不用遮遮掩掩,今天,当下,这类题材就在那儿:没说不能讲,没说不
让拍,关键看你怎么讲会不会拍。。。
w**********o
发帖数: 2099
31
来自主题: Joke版 - 说说郭德纲的相声
本人从小在天津长大,不敢说是相声迷,但是也是从小听着半导体里的相声长大的。
对于郭德纲,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先不说他人怎么样,就说这相声水平和艺术造诣
,我感觉自己好像一直跟不上形势。
我认为,作为一位相声大师或者艺术家,要达到以下几点:
(1)要有几段经典的新作品或者原创作品,也就是别人没说过的,或者是别人没
说红的,相声段子。
比如马三立先生有买猴,十点钟开始;马季有五官争功,红眼病;姜昆有虎口遐想
,祖爷爷的烦恼;高英培有钓鱼,不正之风;冯巩有小偷公司。。。。。。
(2)能够把某几段传统相声演绎成教科书式的经典
比如马三立的开粥厂,马志明的大保镖,赵振铎的八扇屏,马季的请堂会,苏文茂
的文章会,批三国,刘宝瑞那些经典的单口。。。。。
这些相声的魅力在于:百听不厌,明明早就知道底,还能够让你会心的笑出声来
(3)创作能力很强,能够留下一些传世的经典之作
这个恐怕比较少的人能够达到,解放之后我觉得恐怕只有梁左做到了。老一辈恐怕
要算李德炀,张寿臣他们了,《对春联》,《文章会》,《扒马褂》之类就是他们创作
的。一段相声在创作了50年甚至100年之后还有人听,就足以证明他们的水平了。
这三... 阅读全帖
T****r
发帖数: 22092
32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高英培高大爷的相声《教训》
音频,rar文件,第一部分。
需要三部分全部下载解压才成,总共2.88M
T****r
发帖数: 22092
33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高英培高大爷的相声《教训》
第二部分,
和平老三,海河老大,红桥老五,白楼老七……
T****r
发帖数: 22092
34
来自主题: Tianjin版 - 高英培高大爷的相声《教训》
嘿嘿,爸爸是老梆子
j****e
发帖数: 12067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ntusiruifo (完图斯睿佛),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喜欢相声的朋友有没有人和我一样不喜欢郭德纲的相声(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6 19:08:34 2010, 美东)
本人从小在天津长大,不敢说是相声迷,但是也是从小听着半导体里的相声长大的。
对于郭德纲,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先不说他人怎么样,就说这相声水平和艺术造诣
,我感觉自己好像一直跟不上形势。
我认为,作为一位相声大师或者艺术家,要达到以下几点:
(1)要有几段经典的新作品或者原创作品,也就是别人没说过的,或者是别人没
说红的,相声段子。
比如马三立先生有买猴,十点钟开始;马季有五官争功,红眼病;姜昆有虎口遐想
,祖爷爷的烦恼;高英培有钓鱼,不正之风;冯巩有小偷公司。。。。。。
(2)能够把某几段传统相声演绎成教科书式的经典
比如马三立的开粥厂,马志明的大保镖,赵振铎的八扇屏,马季的请堂会,苏文茂
的文章会,批三国,刘宝瑞那些经典的单口。。。。。
这些相声的魅力在于:百听不厌,明明早就知道底,还能够让你会心的
c***s
发帖数: 70028
36
郭德纲15年前说评书照曝光
郭德纲于谦春晚表演《败家子》
今日,知名博主长春国贸曝光了1998年郭德纲播讲评书时的青涩照,当时的郭德纲还保留有头发,发质浓密,让诸多网友大吃一惊,“郭德纲还有这青涩时候”。
央视蛇年春晚,郭德纲与搭档于谦在黄金时段亮相表演了相声《败家子》。然而郭德纲的春晚首秀,却引发了外界褒贬不一的评论。有人认为他的这段相声没劲、没意思、没笑点,包袱陈旧且大多没抖响,很失败。但也有人认为,相声的本质就应该是讽刺,从这个角度来看郭德刚的这个作品做到了,而且说学逗唱都有了,是个完整的作品,讲到了虚开发票、公款吃喝、房姐、表哥、高价酒、黑车,提及了好多百姓关注的社会问题,元宵晚会上的《追着幸福跑》不知道会有何看点值得期待。
郭德纲1973年出生于天津市的老城区红桥区的一个普通人家,自幼酷爱相声。8岁投身艺坛,曾受白全福,高英培等前辈的指导传授。其间又潜心学习了京剧、评剧、河北梆子等姊妹剧种,15岁时,郭德纲离开了学校辗转于各场子打杂,谋求说相声的机会。但由于四处碰壁,父亲曾考虑让郭德纲转行,但郭德纲并不愿意接受父亲的意见。无奈之下,父亲又帮助他进入到红桥区文化馆工作,算是正式... 阅读全帖
T******m
发帖数: 677
3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查德云社的经济问题
高英培的钓鱼,那就不低俗,但是绝对喜闻乐见。
听捌佰遍也还是爱听。
w**********o
发帖数: 2099
38
本人从小在天津长大,不敢说是相声迷,但是也是从小听着半导体里的相声长大的。
对于郭德纲,我一直不太能理解。先不说他人怎么样,就说这相声水平和艺术造诣
,我感觉自己好像一直跟不上形势。
我认为,作为一位相声大师或者艺术家,要达到以下几点:
(1)要有几段经典的新作品或者原创作品,也就是别人没说过的,或者是别人没
说红的,相声段子。
比如马三立先生有买猴,十点钟开始;马季有五官争功,红眼病;姜昆有虎口遐想
,祖爷爷的烦恼;高英培有钓鱼,不正之风;冯巩有小偷公司。。。。。。
(2)能够把某几段传统相声演绎成教科书式的经典
比如马三立的开粥厂,马志明的大保镖,赵振铎的八扇屏,马季的请堂会,苏文茂
的文章会,批三国,刘宝瑞那些经典的单口。。。。。
这些相声的魅力在于:百听不厌,明明早就知道底,还能够让你会心的笑出声来
(3)创作能力很强,能够留下一些传世的经典之作
这个恐怕比较少的人能够达到,解放之后我觉得恐怕只有梁左做到了。老一辈恐怕
要算李德炀,张寿臣他们了,《对春联》,《文章会》,《扒马褂》之类就是他们创作
的。一段相声在创作了50年甚至100年之后还有人听,就足以证明他们的水平了。
这三
q*d
发帖数: 22178
39
你那高英培的钓鱼我从来没听说过,
找出来一听,大失所望--估计懂你们天津方言的才觉得好笑吧
q*d
发帖数: 22178
40
高英培的钓鱼我就觉得不好笑,
大段的天津方言
w**********o
发帖数: 2099
41
不知道您是哪里人
这段相声也算得上是相声的一个经典了
北京人基本上也都知道
高英培就是凭着这段相声从天津走向全国的
t***s
发帖数: 1247
42
我是听不下去了……
w**********o
发帖数: 2099
43
您是来捣乱的吧
《大保镖》里有哪一句是天津话?
里边倒是有两句江湖黑话
他们说的春典
可是没有一句是天津话啊
相声源于北京,繁荣于天津
凡是用天津话,就算是倒口
一般只有在模仿人物语言的时候才用
高英培曾经在普通话里夹杂着天津话抖包袱
被赵佩茹训斥过的
q*d
发帖数: 22178
44
youku上自己搜搜看,
最后一段,有一整句话我都听不懂在说什么的.
高英培的钓鱼我搜到的版本里也是大量使用天津话.
z****n
发帖数: 777
45
这样说过于狭隘了。
大兵的普通话不标准,这是事实。但大兵的创作能力在相声界首屈一指,他的很多作品
比如白吃应该在相声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和奇志的表演捧逗区分不明显,而且普通话
不标准,但不能说他们说的就不是相声。高英培等人在表演相声的时候有时也方言到底
,不用标准的普通话。
p****n
发帖数: 9263
46
这是高英培范振钰的还差不多,于老师怎么会来回来去光说个“一边去”?
s*****o
发帖数: 2317
47
不用毛时代,80年代初还是这样的
高英培有个相声,说一个人善走各种后门,其中就包括卖东西的
z**********e
发帖数: 22064
48
“北大孟凡贵的报告”?
你确定不是清华高英培的?
c*****r
发帖数: 140
49
相声的第五代门长是赵佩茹先生,艺名叫赵宝琛,是‘宝’字辈的大师。
侯宝林先生通过自己的二公子侯耀华,并经过高英培先生找到了李伯祥,因为那个时候
赵佩茹先生已经过世了。 李伯祥不敢得罪侯宝林, 同意认这个师弟。侯耀文就是这样
“拜” 的师。 这样侯耀文就和马季一辈了,比姜昆高一辈。
说句不好听的,这是欺骗。
y**********n
发帖数: 555
50
我们家主要是山东和东北的背景,而且在京津两地都长时间的居住过
我从来不吃猪下水(除了猪肝),好像从小家里就没吃过
原来以为是华北地区的人都不怎么吃
但发现"九转大肠"还是鲁菜的一道名菜
而且北京的卤煮还主要是猪下水
我们家的长辈里,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也不少
但是好像都从来不吃卤煮,也不吃豆汁焦圈之类的北京早点
我以为天津人不吃这些,后来发现高英培的一个相声说得就是"谁的肠子"
看来天津人也并不排斥
但说起来奇怪
我在天津长大,中学的时候和同学出去吃饭
好像从来没有点过熘肥肠这类的菜
很多东西,一旦你小的时候从来没吃过
就总会有一种排斥的感觉
这个是不是只和家庭的习惯有关?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