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鲜卑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2
发帖数: 410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鲜卑等的古dna部分研究
东北、内蒙古地区三个古代人群分子遗传学研究/有删节
----------
作者 王海晶
----------
答辩日期 2007.06.10
指导老师 周慧
本文对属于内蒙古长城地带,与畜牧/游牧有关的内蒙古朱开沟、饮牛沟古代人群样本
和辽西地区喇嘛洞古代人群样本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分析(线粒体),
在内蒙古我们采集了饮牛沟和朱开沟二批样本,均属于青铜到早期铁器时代遗存。结果
表明饮牛沟古代人群与东亚人群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鄂尔多斯东部龙山时代晚期至夏
商时期的朱开沟遗址结果表明朱开沟古代人群与饮牛沟墓地古代人群及现代东亚人群遗
传关系最近。在考古学上已经证明了朱开沟古代居民是中国境内本土起源的最早的具有
畜牧文化特征的居民。这些古代居民在母系遗传上与其后的内蒙古饮牛沟古代居民及现
代东亚人群具有较近亲缘关系,表明从大约4000年前到现在,该地区居民在母系遗传上
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鲜卑是汉、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慕容鲜卑属于鲜卑非常
重要的一个分支,本文对辽宁省喇嘛洞三燕墓地慕容鲜卑遗骸进行了分...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
专家称“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2011年09月26日 10:0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27)  【字体:↑大 ↓小】
五千年前一家人慕容原是黄帝后
■“有熊氏之苗裔”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汉人的血缘基因中没有查到鲜卑族的基因痕迹?
■为什么说,千百年来、长城一线,血染夕阳、漫漫狼烟,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周边部族为夷狄、为苗蛮,华夏正朔观刻
入骨髓,甚至演化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理念。对此,鲜卑、契丹、女真等诸
多入主中原的民族并不买账,他们认定自己与中原汉人一样是炎黄子孙!
清初,华夷之辨在中原士大夫阶层中喧声鼎沸,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
,提出“华夷一家”,斥责中原人不该视满清为异族,既然连尧舜禹等圣贤都不是中原
人,又何苦对与华族血脉相近的满清耿耿于怀?
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的史证
“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而“有熊氏”是
黄帝部落的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 “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
有关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实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其实古已有之,...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
专家称“鲜卑族与汉族同为炎黄子孙”
2011年09月26日 10:09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27)  【字体:↑大 ↓小】
五千年前一家人慕容原是黄帝后
■“有熊氏之苗裔”是什么意思?
■为什么汉人的血缘基因中没有查到鲜卑族的基因痕迹?
■为什么说,千百年来、长城一线,血染夕阳、漫漫狼烟,反复演绎着“本是同根
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悲情?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以居高临下的姿态视周边部族为夷狄、为苗蛮,华夏正朔观刻
入骨髓,甚至演化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极端理念。对此,鲜卑、契丹、女真等诸
多入主中原的民族并不买账,他们认定自己与中原汉人一样是炎黄子孙!
清初,华夷之辨在中原士大夫阶层中喧声鼎沸,雍正皇帝亲自撰写《大义觉迷录》
,提出“华夷一家”,斥责中原人不该视满清为异族,既然连尧舜禹等圣贤都不是中原
人,又何苦对与华族血脉相近的满清耿耿于怀?
慕容鲜卑为黄帝后裔的史证
“慕容,字弈洛瑰,昌黎棘城鲜卑人也。其先有熊氏之苗裔……”而“有熊氏”是
黄帝部落的称谓,黄帝部落的重要图腾之一是 “熊”,因此黄帝部落也称“有熊氏”。
有关鲜卑、契丹等游牧民族实为黄帝后裔的说法其实古已有之,...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5027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来鲜卑确实皮肤比较白
东晋人认为,晋明帝因母亲是鲜卑人而相貌类似于鲜卑人,所以才被称为“黄头鲜卑奴
”或“黄须鲜卑奴”,证明“黄头”或“黄须”正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金发是白种人
的显着特征之一,可见鲜卑人、至少是东部鲜卑人中,存在相当数量的白种人。晋明帝
生母荀氏生于公元3世纪下半叶,所以说,东北亚的东南部地区,至晚在公元3世纪,就
已经有白种人的部族居住,只不过他们在当时被看成是鲜卑人。
不仅东晋人把“黄头”或“黄须”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在唐朝人的观念中,
鲜卑人的相貌特征仍具有金发碧眼等白种人的特点。唐代诗人张籍的《永嘉行》开篇即
是:“黄头鲜卑入洛阳,胡儿执戟升明堂。晋家天子作降虏,公卿奔走如牛羊”
,显然咏的是西晋灭亡的史事,诗中称鲜卑为“黄头”,反映着在唐代通行的观念中,
鲜卑人最明显的相貌特征是“黄头”。苏轼在观赏唐人韩干的画时赋诗,其中一句是:
“赤髯碧眼老鲜卑”
,说明在唐人的画作中,鲜卑人的形象还是黄须碧眼的,反映出唐代社会普遍将黄须碧
眼看成是鲜卑人的相貌特征。
公元3世纪,东北亚地区的白种人不仅存在于鲜卑人之中。《魏书·安同传》:“安同
,辽东胡人也。其先祖曰世祖,汉时以安息王侍子...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9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019
10
来自主题: Hebei版 - 鲜卑族源分布及社会状况
鲜卑族源分布及社会状况
http://www.no1190.com/minzu/gudaiminzu/beifang/xianbei.htm
一、族称族源及迁徙
“鲜卑”作为一个部落集团的名称,约始见于东汉。
鲜卑一名,有学者认为鲜卑即“犀毗”,亦称“师比“,指胡人的带钩而言。此带钩
初出自东胡,战国时传入赵国等。《史记·匈奴传·索隐》引张晏言指出:“鲜卑郭落带
,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郭落”为兽之义,“鲜卑”意为瑞祥或神,合之为瑞兽或
神兽。东胡人以鹿等瑞兽状铸镂带钩上,即所谓“鲜卑郭落带”,译言瑞兽带或神兽带。
知春秋战国时,东胡已有鲜卑之名,东汉以前复以鲜卑名山或名族。另有学者认为此带钩
名与作为民族实体的鲜卑不能混为一谈。
另外,有的学者还认为鲜卑族称系由其部落酋长之名转化而来。鲜卑为满语Sabi(意
即吉祥)的译音,原为此部落酋长,后以其名为族称。
关于鲜卑的起源目前尚无一致看法。东汉人应奉上桓帝书云:“秦筑长城,徒役之士
亡出塞外,依鲜卑山,因以为号。”东汉服虔则云:“东胡,乌桓之先,后为鲜卑。”又
云:“山戎,盖今鲜卑。”胡广亦云:“鲜卑,东胡别种。”晋代王沈《魏书》
m*********a
发帖数: 3299
11
二晋南北朝时期时期进一千年的时间
鲜卑族统治着中国秦岭淮河(长江)以北区域
直到北周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
我的解释就是现在的汉族就是原来的鲜卑族,
原来的汉族已经灭亡了,否者无法解释,现在没有一个独立的鲜卑族。
而且这个时期的记载有,鲜卑族在北方大量屠杀原住民的记录。
和原住民短暂但是失败的反击的记录(如杀胡令)。
東漢及三国时期
東漢初年,鮮卑、烏桓諸部落原仍隸屬於匈奴。竇憲聯合北方各游牧部落,擊破北匈奴
。鮮卑部落佔領蒙古高原,開始興起。匈奴各部落皆自號為鮮卑[4]。
東漢末年,乌桓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崛起。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杀
死轲比能,立其弟为首领。这段时期为鲜卑的古典时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中有述。
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西晋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雖然有
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但並無實證。
慕容部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
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3299
12
二晋南北朝时期时期进一千年的时间
鲜卑族统治着中国秦岭淮河(长江)以北区域
直到北周为外戚杨坚所篡,成立隋朝。
我的解释就是现在的汉族就是原来的鲜卑族,
原来的汉族已经灭亡了,否者无法解释,现在没有一个独立的鲜卑族。
而且这个时期的记载有,鲜卑族在北方大量屠杀原住民的记录。
和原住民短暂但是失败的反击的记录(如杀胡令)。
東漢及三国时期
東漢初年,鮮卑、烏桓諸部落原仍隸屬於匈奴。竇憲聯合北方各游牧部落,擊破北匈奴
。鮮卑部落佔領蒙古高原,開始興起。匈奴各部落皆自號為鮮卑[4]。
東漢末年,乌桓被曹操征伐之后衰落,鲜卑崛起。236年,曹魏幽州刺史王雄派刺客杀
死轲比能,立其弟为首领。这段时期为鲜卑的古典时期,《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
”中有述。
五胡十六国时期
在西晋至東晉、五胡十六國时期,鲜卑分为三大支部。
东鲜卑
东部有段部、慕容部、宇文部等。
其中段部曾和晋阳的刘琨联合,后被羯人的后赵击溃,融入中原其他族群之中。雖然有
人认为该部与宋朝时期的大理段氏有关,但並無實證。
慕容部有慕容氏諸燕的流變。一開始的慕容皝於五胡十六國前期创立的大燕国,史称前
燕。前燕於能臣慕容恪死后衰落,慕容...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3513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话说现在还有鲜卑人吗
人民网肇庆11月2日电 记者刘圣清报道:作为北方游牧民族鲜卑后裔一族的复姓慕容,
至今,他们在广东高要已有近700年的历史了。
在高要白土镇幕村,该村村官慕容瑞湖拿出一本世代相传的《慕容氏大宗族谱》,
告诉记者,鲜卑人是他们的祖先。据幕村的《慕容氏大宗族谱》记载,明朝洪武五年(
公元1372年),他们的始祖慕容绍奕迁徙到高要蛟塘镇金鸡村。慕容绍奕去世后葬在村
后的金鸡山。100多年后,其后代有人迁到白土镇幕村居住,后又有分支迁往该镇的大
旗村。目前,肇庆市的端州、广宁、怀集等地都有慕容氏人居住。但人丁兴旺、集中居
住的还数高要白土镇幕村、大旗村,约有3000多人姓慕容,仅大旗村就约有2000多人姓
慕容。在当地莲塘镇的波河、石脚、马安镇的马安村也有慕容绍奕的后代,但人数不多。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慕容氏族人迁到白土镇幕村时,村中原有阎、梁、钟等姓氏
。几十年后,慕容成了幕村的大姓,其它姓氏却逐渐减少。再后来,又有李、谭、陈姓
人迁来幕村,与慕容氏和睦相处。 幕村的慕容氏人不断与汉人通婚,也许是民族遗传
基因的作用,许多人仍然保持着北方鲜卑人的体貌特征。记者在采访时见到慕容氏人跟
附近...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2019
14
来自主题: Hebei版 - 东部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东部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http://www.no1190.com/minzu/gudaiminzu/beifang/xianbei1.htm
一、檀石槐军事联盟的兴衰
西汉初,东胡自被匈奴冒顿单于击破后,鲜卑和乌桓一样,成为匈奴奴隶主政权统治
和奴役下的对象。如檀石槐之父投鹿侯就在匈奴中服兵役三年。
东汉初,鲜卑仍役属于匈奴,但逐渐与汉朝发生关系。建武初,鲜卑曾与匈奴、乌桓
联合入扰汉之北边,“杀略吏人,无有宁岁”。此后“匈奴、鲜卑及赤山乌桓连合强盛,
数入塞”。公元45年(建武二十一年),匈奴与鲜卑分兵侵犯北边,匈奴掠上谷、中山,
鲜卑扰辽东。辽东太守祭彤以“三虏连和,卒为边害”,乃利用鲜卑的力量以对抗匈奴和
乌桓。公元49年(建武二十五年):乌桓内迁到边郡塞内,鲜卑势力南延至老哈河,与汉
“始通驿使”。鲜卑大人偏何至辽东归附,祭彤嗾使其反击匈奴在伊育訾部。从此,匈奴
与鲜卑岁岁相攻,势遂衰。公元54年(建武三十年),鲜卑大人于仇贲、满头率种人属汉
,被封为王和侯。系鲜卑接受汉朝封号之始。同时,祭彤又赂使偏何出兵袭击徙居渔阳的
赤山乌桓。公元58年(水平元年),偏何攻下赤山,斩乌桓大
d******a
发帖数: 32122
15
万例血样抽查 证明“华夷一家”
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强令鲜卑贵族与中原汉族互通婚姻,那么在如今汉人的血缘基
因库中为什么没有留下鲜卑族的基因痕迹?冯立民很肯定地判定道:“因为鲜卑族与汉
族同为炎黄子孙! ”
人类学家依据多达万例的抽样调查与多年谨慎研究,最终得出这样的科学结论:以
鲜卑、契丹、女真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人的确是同宗同脉的。
冯立民先生介绍说,前些年,人类学家对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进行了上万例的血样
抽查。结果发现,在汉族XY46对遗传基因中,没有发现阿尔泰语系族群如古代靺鞨人所
拥有的相似的遗传基因。而从南北方汉族人群的血样抽查看,母系基因有所不同,但父
系基因却都是一样的。过去认为,今天的汉族应该是多民族通婚融合形成的民族,是杂
血种的,但这一调查却提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汉族的血统基因很纯,几乎没有受到千年
以来的民族交融的影响。
这样一来,随即就产生一个不可回避的疑问:既然汉民族的血统是纯种的,那么鲜
卑、契丹等民族究竟融入汉族体系中了吗?这些民族到底被同化没有?这些民族是外来
民族,还是与汉族共有一个祖先?
以鲜卑为例,史书上明确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主动融入...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16
万例血样抽查 证明“华夷一家”
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强令鲜卑贵族与中原汉族互通婚姻,那么在如今汉人的血缘基
因库中为什么没有留下鲜卑族的基因痕迹?冯立民很肯定地判定道:“因为鲜卑族与汉
族同为炎黄子孙! ”
人类学家依据多达万例的抽样调查与多年谨慎研究,最终得出这样的科学结论:以
鲜卑、契丹、女真为代表的北方少数民族,与中原汉人的确是同宗同脉的。
冯立民先生介绍说,前些年,人类学家对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进行了上万例的血样
抽查。结果发现,在汉族XY46对遗传基因中,没有发现阿尔泰语系族群如古代靺鞨人所
拥有的相似的遗传基因。而从南北方汉族人群的血样抽查看,母系基因有所不同,但父
系基因却都是一样的。过去认为,今天的汉族应该是多民族通婚融合形成的民族,是杂
血种的,但这一调查却提出完全相反的结论:汉族的血统基因很纯,几乎没有受到千年
以来的民族交融的影响。
这样一来,随即就产生一个不可回避的疑问:既然汉民族的血统是纯种的,那么鲜
卑、契丹等民族究竟融入汉族体系中了吗?这些民族到底被同化没有?这些民族是外来
民族,还是与汉族共有一个祖先?
以鲜卑为例,史书上明确记载北魏孝文帝迁都改革,主动融入...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唐太宗皇后长孙氏, 鲜卑族???

黄须鲜卑
《世说新语·假谲》记载,王敦称司马绍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其相貌特征是“黄
须”。注引《异苑》所载,王敦语作:“黄头鲜卑奴”,并加以解释:“帝所生母荀氏
,燕国人,故貌类焉”。黄头指的是金发,黄须指的是黄胡子,可见司马绍的相貌特征
就是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晋书·卷六·帝纪第六》亦载,王敦称司
马绍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明确指出司马绍的
相貌与其母族相近,说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种人的特征。既然司马绍被称为“黄头鲜
卑奴”或“黄须鲜卑奴”,其生母荀氏应为鲜卑人。司马绍生母荀氏的身份是宫人,《
晋书·后妃传》未载其出身,《晋书·卷六·帝纪第六》称其为“燕代人”,据《晋书
·地理志上》:“起雁门以东,尽辽阳,为燕代”,则“燕代”一词显然指的是地理范
畴。但《晋书·刘聪载记》称“鲜卑之众星布燕代”,足见燕代地区是鲜卑人的主要分
布区,《晋书》之所以称荀氏为燕代人,是本着为尊者讳的原则,不直书荀氏为鲜卑人
,而以与鲜卑人关系至为密切的燕代地区代指。《异苑》称荀氏为“燕国人”,此燕国
是指鲜卑人建立的前燕政权,也是以此暗示荀氏是鲜卑人。
f*******e
发帖数: 2791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鲜卑族政权的遗憾
鲜卑族政权的遗憾
鲜卑人在五胡乱华后期成为主要的胜利者。鲜卑人长期掌握了当时中国北方的领
导权。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汉化或鲜卑化的分水岭。中国北方究竟是汉化或鲜卑化,其实
就差那么一点点。最终胜利的还是汉族,当时的中国北方,方向最终走向了汉化。这确
实得助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伟大功绩。其深层因素来源于汉族人的人口比例。虽然
当时的统治阶层是鲜卑为主,但是普通人群却是以汉族人为主。中国北方当时的人口构
成,是汉族人占优势。

五胡乱华后期的胜利者主要就是鲜卑人与汉族人。其它几胡消失了,几乎是无影
无踪的消失了。鲜卑人牢牢控制着中国北方的统治权利,汉族人是认真繁衍后代的被统
治者。汉族人口占北方人口的比例,在五胡乱华后期逐渐恢复升高。中国北方的汉族人
,大量的生育,获得人口比例的优势。

随着鲜卑统治者在相互的内讧中,人口逐渐减少。鲜卑政权逐渐需要大量的汉族
人作为鲜卑政权的兵源。随着汉族人兵源数量或比例逐渐增大,汉族人在军队中的地位
获得了迅速的提高。高级将领中的汉族人在逐渐增多,上层汉族力量在逐渐增大。到后
来,水到渠成,汉族高层自然就可以取代鲜
c**r
发帖数: 2019
19
来自主题: Hebei版 - 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拓跋鲜卑的兴起及建国
http://www.no1190.com/minzu/gudaiminzu/beifang/xianbei2.htm
拓跋鲜卑,应包括建立代、魏的拓跋部,建立南凉的河西鲜卑秃发部等,而习惯上往
往仅指北部鲜卑。
一、拓跋鲜卑的发源地及迁徒
拓跋氏初是鲜卑地处最东北的一支,亦称别部鲜卑。原居于额尔古纳河和大兴安岭北
段,“统幽都之北,广漠之野,畜牧迁徙,射猎为业”。
1980年在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10公里大兴安岭北段顶巅东侧的嘎仙洞中,发现
了北魏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李敞祭祖先时刊刻于石壁之上的祝文,全文19行,201字
,内容与《魏书·礼志》一所载大致相同。但在石刻祝文中则保留了“维太平真君四年癸
未岁七月二十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如闻旧墟爰在彼方
”、“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等文句。证实了可汗、可敦出于鲜卑,柔然称
可汗、可贺敦源于拓跋部,其后突厥、回纥、蒙古等的称呼略同。嘎仙洞石室祝文的发现
,进一步证明了拓跋鲜卑的发祥地“大鲜卑山”就是在今阿里河附近的大兴安岭北段。
据《魏书·序纪》载,鲜卑之先“积六十七世”,
S*******C
发帖数: 732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合集] 鲜卑族政权的遗憾
☆─────────────────────────────────────☆
freeangle (华夏后裔) 于 (Fri Oct 1 06:52:22 2010, 美东) 提到:
鲜卑族政权的遗憾
鲜卑人在五胡乱华后期成为主要的胜利者。鲜卑人长期掌握了当时中国北方的领
导权。当时中国北方处于汉化或鲜卑化的分水岭。中国北方究竟是汉化或鲜卑化,其实
就差那么一点点。最终胜利的还是汉族,当时的中国北方,方向最终走向了汉化。这确
实得助于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伟大功绩。其深层因素来源于汉族人的人口比例。虽然
当时的统治阶层是鲜卑为主,但是普通人群却是以汉族人为主。中国北方当时的人口构
成,是汉族人占优势。

五胡乱华后期的胜利者主要就是鲜卑人与汉族人。其它几胡消失了,几乎是无影
无踪的消失了。鲜卑人牢牢控制着中国北方的统治权利,汉族人是认真繁衍后代的被统
治者。汉族人口占北方人口的比例,在五胡乱华后期逐渐恢复升高。中国北方的汉族人
,大量的生育,获得人口比例的优势。

随着鲜卑统治者在相互的内讧中,人口逐渐减少。鲜卑政权逐渐需要大量的汉
m***n
发帖数: 12188
21
慕容鲜卑是白种人,拓拔鲜卑是黄种人。
有争论,但不是谣言。
1)开始的时候,拓拔鲜卑和慕容鲜卑明显长得有区别。看你的审美,有人不喜欢,有
人喜欢。代国的创始人拓拔什翼健明显就喜欢慕容的女孩,娶了一个,后来死了,老头
还想要娶慕容美女,就是看上眼了。说明,慕容鲜卑的女孩的长相至少有些与众不同的
特色。
只要会作逻辑分析,你也能从历史记载的事件流中看出一些来。
比如你读资治通鉴,肥水之战後,慕容鲜卑和氐族在长安打巷战,长达半年。故事反复
变化,符坚跑不掉。 我感觉一个明显的逻辑,就是慕容鲜卑和氐族汉族长得肯定非常
容易区别,否则很多事情无法解释。 而氐族汉族羌族整体上长相没有区别,彼此可以
互相冒充,有时候产生误会。慕容鲜卑冒充不了氐族汉族羌族,只能抱团。
这张战争似乎是一场黄白种族之战。 关中平原坞堡的汉人要支持符坚,组队来给城内
被围的氐人送粮食,慕容鲜卑看见了,当作氐人;城内氐人看见了,问都不问就放进去
了。
2)“白虏”, “黄头鲜卑” 这些个说法可以有不同解释,比如黄色头巾,类似黄巾
军,后来还有“黄头回鹘”,就是黄帽子的黄种人。
但是那时候白种人确实很多的。按照记载,王世充金发...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1148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简单地谈谈“鲜卑后裔”
<魏书>里面仅仅说“室韦。。。语与库莫奚、契丹、豆莫娄国同”,可以由此推断室
韦属于东胡系统,然而它却没有必要是鲜卑。<新唐书>当中又说,“室韦,契丹别
种,东胡之北边,盖丁零苗裔也。。。其语言,(革+末)(革+曷)也”。这就很古怪
了。按照现代语言学民族学的观点,契丹属于蒙古语族,丁零的语言系属不详,很
可能不是阿尔泰系,而(革+末)(革+曷)则显然是通古斯人,由此看来,室韦的主体
是不是属于蒙古语族都难说了。<隋书>当中虽然指认室韦和契丹“同类”,但却没
有明确声称室韦来自于鲜卑的某个部落。鉴于这些事实,我们更有理由认为,与其
说室韦是“鲜卑后裔”,倒不如把它看作是东胡当中居住在北部,受华夏文明影响
较小的一大分支。室韦同鲜卑之间,很可能如同鲜卑和乌桓之间一样,是一种并列
关系,而不是传承关系。
其实这个问题展开来就变成了一个更头疼的问题:究竟什么是鲜卑,鲜卑人都包
括哪些?如果你认为不把室韦算作“鲜卑后裔”就是“落掉了”,那么乌桓该怎么
办呢?原文讨论的是“鲜卑后裔”,而不是所有的“东胡后裔”。不过你写的这几
句话更多地起到了进一步科普的作用,所以我也顶你一下,哈哈。
对了,奚人
m******r
发帖数: 4351
23
晋朝的时候有黄头鲜卑一说。
"《世说新语》第27《假谲》载王敦称晋明帝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其相貌特征是
“黄须”。注引《异苑》所载王敦语作:“黄头鲜卑奴”,并加以解释:“帝所生母荀
氏,燕国人,故貌类焉”。黄头指的是金发,黄须指的是黄胡子,可见晋明帝的相貌特
征就是金发黄胡子,具有白种人的相貌特征。《晋书》卷6《明帝纪》亦载王敦称晋明
帝为“黄须鲜卑奴”,并称“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谓帝云”,明确指出晋明帝的相
貌与其母族相近,说明其母族的相貌具有白种人的特征。既然晋明帝被称为“黄头鲜卑
奴”或“黄须鲜卑奴”,其生母荀氏应为鲜卑人"。
这个晋明帝在位时间很短,不到四年。有几个著名事迹
1. 日远长安近。
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
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
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
目则见日,不见长安。”
2. 遗鞭
敦将举兵内向,帝密知之,乃乘巴滇骏马微行,至于湖,阴察敦营垒而出。有军士疑
帝非常人。又敦正书寝,梦日环其城,惊起...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3299
24
鲜卑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鲜卑的一个分支又迁移到辽河上游鲜卑山(大兴安岭),是女真
,朝鲜人的祖先。入住中原的鲜卑一直统治北方。
上面有人提,鲜卑政权在南北朝就结束了,这是错误的。没有读过历史
鲜卑政权在北方一直延续上千年,经过南北方,隋朝,唐朝,辽,金,蒙古,女真
你读过历史就知道,隋唐的体系都是鲜卑外戚篡权,继承了原来鲜卑的政府,军队。
杨坚,唐太宗都是靠鲜卑军队上位的。
m*********a
发帖数: 3299
25
鲜卑是匈奴的一个分支,鲜卑的一个分支又迁移到辽河上游鲜卑山(大兴安岭),是女真
,朝鲜人的祖先。入住中原的鲜卑一直统治北方。
上面有人提,鲜卑政权在南北朝就结束了,这是错误的。没有读过历史
鲜卑政权在北方一直延续上千年,经过南北方,隋朝,唐朝,辽,金,蒙古,女真
你读过历史就知道,隋唐的体系都是鲜卑外戚篡权,继承了原来鲜卑的政府,军队。
杨坚,唐太宗都是靠鲜卑军队上位的。
R*****d
发帖数: 1148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简单地谈谈“鲜卑后裔”
多数中国同胞对于“鲜卑人”的印象主要来自两本书(或一部电视连续剧和一本书):
<天龙八部>和中学历史课本。“姑苏慕容家族”,“魏孝文帝改革”,这两个看起
来似乎有些风马牛不相及的词组,使得“鲜卑”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谈天说地的一
个有趣话题。古代的鲜卑,作为一个曾经辉煌民族联合体,早已成为了历史,但这
个族群的后裔们又在何处呢?
起始于西晋末年,充满了战争,杀戮和流血,以及经济文化的破坏,交融与复兴的,
黄河流域的“民族大融合”,于隋朝或唐朝初年大体完成。在此三百年间陆续进入
中原地区的鲜卑各部落(慕容,拓跋,段,等等),其主要部分显然是顺理成章地融
入了汉族。唐朝的很多帝王将相才子佳人都有“鲜卑血统”,这个我就不具体列举
了,否则文章就跑题了。本文所要重点讨论的,是那些没有融入--或者在隋唐之后
暂时没有融入--汉族的鲜卑人的下落。
留居在长城以北的鲜卑人于北魏初年逐渐形成了两大民族:库莫奚和契丹,他们都
来源于被慕容部所击败的宇文部的残余之众,库莫奚很可能与鲜卑宇文家族同宗,
而契丹则多半是曾与宇文氏密切通婚的“外姓人”。库莫奚主要分布于当今的内蒙
东南部而契丹则位于辽宁西部。在立族
f*******e
发帖数: 2791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
非常多,争论不已,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而且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
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非常多,李唐是否是汉,争论不已,
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陈寅恪先生当年就是为了反驳日本学者
金井忠和满遗学者刘盼遂等人的李唐出自鲜卑的无稽之谈才对李唐源流作了详细的考证
并作以文章加以叙述.
在陈寅恪的原文"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发现新旧唐书记载的李唐皇室自述之世系中,
李唐先祖李重耳此人的生平事迹和"魏书","宋书"中记载的李初古拔的生平事迹几乎雷
同,从而判断李唐疑是出自李初古拔一系,而...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2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只有史盲才认为李唐是鲜卑
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
非常多,争论不已,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而且自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就有人争
论李唐的源流问题,及至今日,网络上关于此的篇幅也非常多,李唐是否是汉,争论不已,
今写一篇以为论述.
首先李唐的父系的确是出自汉族华夏,网络上有的人说是史学大师陈寅恪论证出李唐源
出胡人,此类人要么是故意捣乱,信口开河,要么就是根本就没有看过陈寅恪的原文或者
是没有看懂,陈寅恪恰恰是证明了李唐出自华夏.陈寅恪先生当年就是为了反驳日本学者
金井忠和满遗学者刘盼遂等人的李唐出自鲜卑的无稽之谈才对李唐源流作了详细的考证
并作以文章加以叙述.
在陈寅恪的原文"李唐氏族之推测"一文中,发现新旧唐书记载的李唐皇室自述之世系中,
李唐先祖李重耳此人的生平事迹和"魏书","宋书"中记载的李初古拔的生平事迹几乎雷
同,从而判断李唐疑是出自李初古拔一系,而...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拓跋鲜卑眼里的五胡十六国
antee觉得拓跋珪称契丹为夷狄是五十步笑百步,让我想起了这个话题。根据《魏书》
的分类:
匈奴刘聪(前赵) 羯胡石勒(后赵) 铁弗刘虎(胡夏)临渭氐苻健(前秦) 羌姚苌
(后秦) 略阳氐吕光(前凉) 賨李雄(成汉),(匈奴)卢水胡沮渠蒙逊(北凉)。
和我们的现在看法差不多, 拓跋氏认为他们属于少数民族政权, 评价是“夷狄不恭,
作害中国”(魏书 列传第八十三 匈奴刘聪等)。
海夷冯跋(北燕),这个名字有点意思。
私署凉州牧张实(前凉) 私署凉王李暠(西凉)。
“私署”两个字的意思我估计是,你本来是正统政权的一部分,张实开始是西晋的护羌
校尉、凉州刺史;或者你出身本来还是好的,李暠被认为是李广的后裔,祖先也曾仕于
西晋。你们俩虽然不像上面是夷狄,但是后来脱离中央另立山头,所以是“私署”。
拓跋虽然认为自己出自黄帝,但是也不否认自身的鲜卑渊源。比较有意思的是拓跋氏对
几个鲜卑政权的称谓:“徒何慕容廆(前燕,后燕, 南燕),鲜卑乞伏国仁(西秦)
, 鲜卑秃发乌孤(南凉)”。
这里能看出明显亲疏有别。“徒何”是辽东的地名,很明显拓跋认为慕容氏不是鲜卑,
而后两者属于鲜卑。另外不在十六国之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鲜卑人的汉化
所谓汉化 最重要的是心态的汉化 三观的汉化
完全以一个华夏人的心态看待历史和现实
不是乾隆那种附庸风雅然而暗地里搞满洲本位
要搞清楚这一点 就必须看鲜卑人的汉化
首先是统治者心态的转变
“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厚其风教,殊乖中国,仅魏晋世,似有若无,五胡乱治,风化
方盛。朕非五胡,心无敬事,既非正教,所以废之”
这是周武帝的灭佛宣言
里面说得清清楚楚 灭佛的根本目的在于从政权性质到文化传承 周要接上汉魏晋的传统
而不是五胡十六国的部族政治
与此对应的是后赵石虎的崇佛宣言
虎诏曰:“朕生自边鄙,忝君诸夏,至于飨祀,应从本俗。佛是戎神,正所应奉。其夷
、赵百姓乐事佛者,特听之。”
石虎崇佛 就是用外来的佛教去刻意标榜自己的戎狄身份,这是维持羯族部族政治压迫
汉人的需要
相比之下
宇文邕已经不是祖上乱华的鲜卑 而决心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中华帝王
再看唐代鲜卑后裔的心态
第一个例子是于志宁
北周太师于谨的曾孙
于谨本姓万忸于氏
鲜卑人无疑
而且在西魏北周地位崇高
到了于志宁这一代 已经完成心态的汉化
于志宁作为太子左庶子 为了规劝李承乾不要和突厥人来往
曾经在上书中指出
“又突厥达哥支等,人状野心...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369
31
来自主题: Korea版 - 鲜卑与高句丽
都饭世界杯了
两天来的帖子严重跑题
想起前两天有人问关于鲜卑和高句丽的关系
鲜卑分支很多
其实大家更关心的应该是拓跋鲜卑和高句丽
在拓跋鲜卑南迁以后到迁都洛阳以前这一段
鲜卑人与高句丽以及夫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当时晋室早已南迁
中原丧乱已久
何止是礼崩乐坏而已
鲜卑人早期文化中继承的外来文化的东西
主要应该有三个来源
西北--以五凉为主,尤以佛教文化为重.
东南--主要是山东地区,实际上是将南方的汉晋文化间接传将过来.
东北--夫余,高句丽,其文化中似乎保存着较多早年中原汉晋文化的成分.
由于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随后入主中原
它们所形成的文化实际上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鲜卑人早期对于周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
礼失求诸野
i***r
发帖数: 369
32
来自主题: _Korea版 - 鲜卑与高句丽
都饭世界杯了
两天来的帖子严重跑题
想起前两天有人问关于鲜卑和高句丽的关系
鲜卑分支很多
其实大家更关心的应该是拓跋鲜卑和高句丽
在拓跋鲜卑南迁以后到迁都洛阳以前这一段
鲜卑人与高句丽以及夫余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当时晋室早已南迁
中原丧乱已久
何止是礼崩乐坏而已
鲜卑人早期文化中继承的外来文化的东西
主要应该有三个来源
西北--以五凉为主,尤以佛教文化为重.
东南--主要是山东地区,实际上是将南方的汉晋文化间接传将过来.
东北--夫余,高句丽,其文化中似乎保存着较多早年中原汉晋文化的成分.
由于拓跋鲜卑建立的北魏随后入主中原
它们所形成的文化实际上是隋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鲜卑人早期对于周边文化的吸收和借鉴
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就是
礼失求诸野
N***i
发帖数: 4104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鲜卑族政权的遗憾
鲜卑在人口方面没干过汉人的主要问题是一夫一妻的旧习,以致于北魏时期还有大臣专
门要提倡“士大夫一妻一妾”之类的汉族古制来促进贵族纳妾。
如果鲜卑人按照汉人的风俗,在占据经济政治优势的情况下尽量多纳妾、多肏汉族女人
为他们生育后代的话,恐怕北方就真的鲜卑化了,毕竟鲜卑人是各种统治过中原的胡族
中人口最多的。
当然鲜卑人长得和汉人不一样,怕后代和自己长相差别太大也可能是一个原因。还有就
是普通汉女太丑也有可能,毕竟鲜卑本身被认为是出美女的。
D*****i
发帖数: 8922
34
中国历史记载中,乌孙人是金发碧眼。如果鲜卑人是金发碧眼,跟中国人差别这么大,
史书上肯定会提到。
实际上,鲜卑应该是跟现代蒙古人满族人长相差不多。另外,鲜卑和锡伯是同根词,现
在的锡伯族(跟满族是近亲)应该就是鲜卑的后代。西伯利亚应该也是从鲜卑这个词派
生出来的,意思就是鲜卑人的土地。
a***e
发帖数: 27968
35
现在没鲜卑人了,汉人和鲜卑一样从何说起?
北方汉人往南迁,从夏商就开始了,
东晋衣冠南渡,等等不停挤压百越,连越南也一堆O3
南方变成O3主导的历史要早于胡族真正跨过长江,
简单的事实,鲜卑辽金都没到过南方
那是蒙元后的事情了,跟鲜卑没什么关系
另外,按史记说法,匈奴都是华夏后裔
赫连勃勃还建了个夏国
对你的问题,最简单的解释是鲜卑被稀释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鲜卑灭族南方的事情
a***e
发帖数: 27968
36
现在没鲜卑人了,汉人和鲜卑一样从何说起?
北方汉人往南迁,从夏商就开始了,
东晋衣冠南渡,等等不停挤压百越,连越南也一堆O3
南方变成O3主导的历史要早于胡族真正跨过长江,
简单的事实,鲜卑辽金都没到过南方
那是蒙元后的事情了,跟鲜卑没什么关系
另外,按史记说法,匈奴都是华夏后裔
赫连勃勃还建了个夏国
对你的问题,最简单的解释是鲜卑被稀释了
从来就没有什么鲜卑灭族南方的事情
R********n
发帖数: 5904
37
从魏晋开始,鲜卑氏族占据了北面大片河山数百年,一直到隋唐。擒获横扫北朝的闵冉就是鲜卑英豪,大唐皇后独孤氏也是鲜卑族裔,可以说现在中国人近半的血统都是鲜卑族的。
可现在有谁知道自己是鲜卑后人的?想想这些人的鲜卑祖先驰骋草原,马革裹尸,豪情万丈真男儿,如今却认孔孟文化为先祖,真可悲啊。
e***d
发帖数: 8248
38
旧日之鲜卑四部,现已分散于中国各处。
北境之宇文部,一部分与北匈奴留守亚洲部分融合,
一部分演化/融合成契丹,再一部分开创隋唐之先河。
拓跋部、慕容部叱诧于五胡乱华,建北魏、各燕,融入中原。
段部深入滇地,建独立王国。
鲜卑四部均发端于鲜卑山。留守于鲜卑山的鲜卑人后由于
女真的崛起而依附于女真,清初被派往新疆平乱军垦。
解放后划分民族时周总亲自定名为锡伯,
佟丽娅应为军垦于新疆的锡伯族(鲜卑族)后裔。
g***j
发帖数: 40861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伯侯即是鲜卑侯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shzzd (哈哈哈),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西伯侯即是鲜卑侯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5 15:59:23 2017, 美东)
从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来看,西伯侯就是鲜卑侯,但此鲜卑非彼鲜卑,而是地名,即
西伯利亚至远东广袤地界,远东还有大鲜卑山。
所以如果周人不是骗子,那么他们所说的夏就应该是在西伯利亚至远东地区,又从西夏
来看,夏进一步缩小到西伯利亚东部到远东地区,这么一看,西伯利亚和黑龙江的玉器
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夏的,或者先夏黄帝部落的。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黑龙江以北为什么有比红山更古老的玉石文化的原因,红山有7,8千
年,黑龙江北边的有万年以上,现在找夏应该顺着夏迁徙的路径,从内蒙出发经红山往
北到黑龙江以北一带去找,在山西中原地区那肯定是找不见的。
s******g
发帖数: 7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记错了是慕容是鲜卑人
1、出自汉代,以寺庙名称命姓,称慕容氏。
2、慕容氏是鲜卑族主要部落之一。三国时,鲜卑族首领莫护跋率领族人迁居辽西,
曾随同司马懿征讨割据辽东的公孙渊,立下战功,被封为率义王。莫护跋在荆城以北(今
河北省昌黎县境内)建立国家。据说当时北方的汉人流行戴步摇冠(一种带有悬垂装饰物
的帽子),莫护跋见了也很喜欢,也做了一顶,整天戴在头上。鲜卑人见了他这种打扮,
都称他为“步摇”,因当地语言“步摇”同“慕容”读音相近,所以传到后来就成了“慕
容”。莫护跋的后人便干脆以此作为部落的名称。西晋时,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
自称鲜卑大单于,他的儿子慕容皝后来建立前燕国,从此正式以慕容为姓。东晋十六国时
,慕容氏在北方先后建立了前燕、后燕、西燕、南燕等国,前后历时七十多年。
郡望:
1、敦煌郡:汉代时从酒泉郡中分出一部分置郡。相当于现在甘肃省河西走廊以西一
带地区。
2、雁门郡:战国时赵武灵王置郡。秦、汉沿之。相当于现在山西省代县一带地区。
堂号:
“辽东堂”:慕容廆占领燕北、辽东一带,自称鲜卑大单于,归属于晋朝,晋朝太兴
初年封他为“辽东公”,慕容氏因此以“辽东”为堂号。
迁徙分布
主要分布在甘
o**4
发帖数: 35028
41
鲜卑先世似与九夷中的白夷有关,属于东夷北支系统。从拓跋鲜卑称东部鲜卑为白部,
氐人称慕容鲜卑为白虏,均可印证此点。《晋书·慕容廆载记》提到慕容氏的祖先“世
居北夷,邑于紫蒙之野,号曰东胡”。《十六国春秋·前燕录》指出:“以君北夷,世
居辽左,号曰东胡。秦汉乏际为匈奴所败,分保鲜卑山,因复以为号。”都说明东部鲜
卑是北夷(或东夷、东北夷)的一支,很可能是《竹书纪年》所记九夷中的白夷,留下
了尚白的习俗,故被沿称为白部或白虏。

的。
a***a
发帖数: 102
42
哦,谢谢哦,谢谢你如此地粉汉族的文明。你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
汉族、藏族、苗族、土家族过半的父系O3是鲜卑的。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原来是鲜卑数千年前立国,说的是汉藏语系。
在横断山脉与世隔绝生活了数千年的100%的纯O3的独龙族原来也是鲜卑,说的也还是汉
藏语系。
越南也有近半的O3。鲜卑啥时还访问过越南?
高,高,继续秀你可怜的鲜卑智商吧。
a***a
发帖数: 102
43
说你脸皮厚马上就来现世了。来看看你鲜卑智商的逻辑:
鲜卑“世属匈奴奴役”,所以是匈奴的分支。擦,这个推理和逻辑好有鲜卑特色。
父系有60%棕色人种C型的蒙古人和C型可以忽略不计的汉人都是鲜卑的分支。擦擦,你
这个传说中的鲜卑究竟是C还是O3?
某C型男的YX和女的XX结合能够产生出Y为O3型的后代,这是你说的基因有变化吧?
这些推理真为人类不能理解的,佩服佩服。
a***a
发帖数: 102
44
哦,谢谢哦,谢谢你如此地粉汉族的文明。你的意思我终于明白了:
汉族、藏族、苗族、土家族过半的父系O3是鲜卑的。
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原来是鲜卑数千年前立国,说的是汉藏语系。
在横断山脉与世隔绝生活了数千年的100%的纯O3的独龙族原来也是鲜卑,说的也还是汉
藏语系。
越南也有近半的O3。鲜卑啥时还访问过越南?
高,高,继续秀你可怜的鲜卑智商吧。
a***a
发帖数: 102
45
说你脸皮厚马上就来现世了。来看看你鲜卑智商的逻辑:
鲜卑“世属匈奴奴役”,所以是匈奴的分支。擦,这个推理和逻辑好有鲜卑特色。
父系有60%棕色人种C型的蒙古人和C型可以忽略不计的汉人都是鲜卑的分支。擦擦,你
这个传说中的鲜卑究竟是C还是O3?
某C型男的YX和女的XX结合能够产生出Y为O3型的后代,这是你说的基因有变化吧?
这些推理真为人类不能理解的,佩服佩服。
o****d
发帖数: 5454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伯侯即是鲜卑侯
从西伯利亚就是鲜卑利亚来看,西伯侯就是鲜卑侯,但此鲜卑非彼鲜卑,而是地名,即
西伯利亚至远东广袤地界,远东还有大鲜卑山。
所以如果周人不是骗子,那么他们所说的夏就应该是在西伯利亚至远东地区,又从西夏
来看,夏进一步缩小到西伯利亚东部到远东地区,这么一看,西伯利亚和黑龙江的玉器
文化遗址很可能就是夏的,或者先夏黄帝部落的。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黑龙江以北为什么有比红山更古老的玉石文化的原因,红山有7,8千
年,黑龙江北边的有万年以上,现在找夏应该顺着夏迁徙的路径,从内蒙出发经红山往
北到黑龙江以北一带去找,在山西中原地区那肯定是找不见的。
i***z
发帖数: 7508
47
鲜卑人后裔很多的,问题是怎么区别汉族和鲜卑人?没有确切的DNA说明鲜卑人士怎么
个系列的。

冉就是鲜卑英豪,大唐皇后独孤氏也是鲜卑族裔,可以说现在中国人近半的血统都是鲜
卑族的。
情万丈真男儿,如今却认孔孟文化为先祖,真可悲啊。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是鲜卑族
即便是鲜卑慕容部,白人也是极少数部分。
慕容宗室也是小黄人。
鲜卑拓跋部,这个宗室都是李广、李陵后裔。当作汉人对待好了。拓跋氏是比慕容氏更
能折腾的。历史上一系列,北魏、西夏、佘家将、李自成(拓跋自成?)。。。
鲜卑宇文部,北周,也是当过皇帝的部落。
鲜卑段部,呵呵,这个就不用说了吧,云南大理国。
其实鲜卑还有一部,就是李唐皇室。Y-DNA是N1,典型的北亚类型。汉唐汉唐,没人不
把他们当汉人对待。
e********3
发帖数: 1857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来鲜卑确实皮肤比较白
最近被老公手刃的艺人白静是锡伯族的,也就是古代鲜卑白虏的后代,我找了几个锡伯
族名人的照片,总体感觉确实比较白,而且和一般汉人感觉长相确实有些区别,印象就
是皮肤更白,眼睛更大,尤其是锡伯族女人。而且锡伯族现在这么多年下来,肯定已经
比慕容鲜卑时代的鲜卑人汉化的多了,可以想象慕容鲜卑体貌像白人还是基本符合事实
的。
白静
关牧村
焦健成
吴元丰
瑶淼
佟丽娅
d******a
发帖数: 32122
50

对于慕容鲜卑人是否是白种人的问题,考古学家们长期以来也给予了特殊的关注。据目
前发掘的鲜卑墓葬的人种特征来看,墓主无一例外的是蒙古人种。另外,喇嘛洞墓地出
土了两件鎏金人脸,其眼梢上挑,鼻梁塌陷,与现在的蒙古人种也相差无几。据此,从
考古学角度,考古学家将鲜卑人为白种人的说法一票否决。那究竟为何古人将鲜卑人描
绘成金发碧眼呢?这个谜团只能留给大家发挥充分的想象去猜测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