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麻黄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n
发帖数: 3575
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麻黄替代方剂
可是药店不给开麻黄,给开荆芥 防风
m*****n
发帖数: 3575
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麻黄替代方剂
麻黄就是勾得人心动过速
L*D
发帖数: 3966
3
**至于其观舌之“诀窍”则是:凡舌质不现明显热象者,便一律使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此与明代张介宾治病,凡无热象者便赏用温补药物,岂非如出一辙?**
虽说作者强调不能省略四诊八纲,但他提到的只看舌头,还是让人无语。舌诊一般是辅
助诊断吧,光看舌头估计不行。人家老先生成功率那么高,一定还有别的方法诊断。
n*p
发帖数: 1253
4
现在倒不急着用。前段时间有个方子要用麻黄不给配,只好换方了。如果你那能买,帮
我买点寄过来备用吧。
我回头给你发email.多谢!
a******r
发帖数: 1464
5
美国现在哪个州还让卖麻黄啊?好奇。
t*******d
发帖数: 48
6
我就是要补气血,本来四物汤加茯桂术甘效果很好,但后来去寒去痰
的药轮番试不见反应后就给我开了阳和汤,有麻黄和附子,一下子糟糕了。后面又给我
开那个四物汤也不见好,反倒肝火越来越旺,都肋间痛了 。我不想再吃中药了,请问什
么食物能减轻心悸。多谢。
l*t
发帖数: 1695
7
庸医害人啊
麻黄附子可以治病,也可以要你半条命
你把你的症状说说先?
X*******g
发帖数: 489
8
如果真是虚热,可用甘寒。
能食、口渴、烦躁,像是里热,有用白虎汤的机会。可辅以瓜蒌牡蛎散以解渴生津液。
你心悸的原因,应是血不足以养心。而血不足的根源则是里热,壮火食气嘛。先灭了火
,津液气血才有机会慢慢恢复。
四物汤性温,不可取。阳和汤含麻黄桂枝,辛温发汗,徒伤津液,所以心悸愈甚。
t*******d
发帖数: 48
9
多谢大家提的建议!我现在有虚火但脾胃寒,怎样补血、滋阴润躁又不伤脾胃?最需要
去除的症状是心悸、胸闷和肺痿,即不咳而痰。心悸、胸闷是喝麻黄阳和汤后出现的,
但肺痿的症状是从去年十月干咳一个月后出现的,一直没断。肺痿有阴虚引起的,有阳
虚引起的,我一直口渴的厉害,应该是阴虚。炙甘草应该是治阳虚的吧,对我合适吗?
我在吃芡实薏米山药粥和银耳加冰糖炖的汤。我一直吃桂圆补血,大家说还应该继续吃
吗?会不会造成肝火、心火更旺而克肺金?有一天点了竹笙发菜汤觉得好滋润、好舒服
的感觉,但这会不会让脾胃更寒?要加点姜吗?谢谢!
汤药我可害怕了,不敢喝了,我身体本来就特别敏感,万一辨证稍有误差,对我的负面
影响非常大。
t*******d
发帖数: 48
10

我觉得你水平很高,谢谢。我在这里发帖集思广益,同时也让给我开药的中医看看,还
有就是让同我一样毫无医药知识的人知道喝中药也要谨慎。我本想补气血,没想到搞出
个心悸、胸闷,后来中医给我试不同的药方,出现种种反应。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未必是
坏事,这个过程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更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养生方式
,甚至自己用药的禁忌、药量与众不同的特点都暴露出来,这对我以后都有积极意义,
毕竟现在年轻还有本钱。
小柴胡汤中医给我试了,可能加的知母和石膏太寒了,他让我立即转到备用的一贯煎。
这中医还给我试过甘草白芍汤,心悸、胸闷加剧。炙甘草汤是他一开始就想开给我治心
悸的,但碍于阿胶没敢,看来我的特殊体质也给医生造成困扰。
我心情不好的时候也质问他为什么给我开麻黄(当时我一点中草药知识都没有)。其实
他为人还不错,只是水平不足。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盲点,可以理解,如果中医之间有
一个交流切磋、进一步学习的平台会很好。我知道这个事件对他影响很大,他在进步。
因为心悸、痰热扰心心情不好过,但现在心情渐渐不会被身体牵着走了,比较平静,好
像一切都云淡风轻的过去了,一切都在好转。
你说的甘草用来缓...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11
《汉传免费课程少阴篇条文146---156条》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622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伤寒论类编补遗》少阴病篇146--156条讲解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伤寒论类编补遗》少阴病篇的146--156条。
少阴病,在六纲当中很特殊。特殊性就表现在表证和里证的区分上。少阴病,是三
阴之表。这里有两个含义要搞清。第一个含义,它是表证,是相对太阳病来说的。太阳
病,在表的阳证。而少阴病,正相反,是在表的阴证。第二个含义,就是少阴病,属于
阴,三阴之表。在阴阳分类上,三阳在外,三阴在里。所以它又有所谓的里证(本证)
存在。因此,它有里证(本证),表证呢,是和太阳相对,也是居于最外表。特殊性就
在这里。
在表的话,它是最外边的表位,和太阳病相对。同时,它又是属阴,又有里证(本
证)的表现,整体的阴阳呢,阳在外,阴在内。少阴属阴,相对阳来讲,它是在里。而
它的表证,是居于最外表,和太阳相对,因此,它除了具备有表证的中风证之外,还有
一个伤寒证。因此...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18
12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合集] 请老中医poof明示
☆─────────────────────────────────────☆
sunnygirl (漫长的8分钟) 于 (Wed Oct 25 16:33:24 2006) 提到:
您儿子
不怎么生病,咋整的,到底?
药到病除,啥药,到底?
//bow
☆─────────────────────────────────────☆
jenniewu (jennie) 于 (Wed Oct 25 16:49:03 2006) 提到:
我刚叫他老中医.他不高兴了.说侮辱了中医.哈哈.
他儿子好象属于免疫力比较强的.不知是天生的,还是给他调出来的. @@POOF.
不过有些小孩的确免疫里比较好的. 如果POOF小孩真是天生强壮,那似乎也不能归功于
POOF的中医功劳.
☆─────────────────────────────────────☆
poof (曝肤-见死不救) 于 (Wed Oct 25 17:02:32 2006) 提到:
我觉得应该是中医的关系,我LD以前工作很累,身体透支,8年前被迫退休在家养病,生孩
子的时候是高龄产妇,儿子生下来就5-... 阅读全帖
i**o
发帖数: 1161
1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你们手头的伤寒论是什么版的

这样说来,我的资料就更多了,看我来篇长的:
《伤寒杂病论黄序》(注:黄-黄竹斋)
兹取十二稿本(注:十二稿-桂林古本)与今世通行之宋刊《伤寒》、《金匮》各书
及近年湖南刘昆湘得于江西张隐君之桂本,涪陵刘镕经得于垫江某
洞石柜之桂本相校,如太阳篇下“脉浮滑”节,宋本及涪本同作
“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脉方乖违,义实难通。湘
桂本作“表有热,里无寒”似较优胜,然犹未若十二稿作“里有
热,表无寒”之确切不易也。又如《伤寒论》第 25 条“服桂枝汤,
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桂本作“太阳病,服桂枝汤后,
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孰是孰非,观者自知。
(注:这种跟宋本一字一句对比辨析的例子我有整整一本书)
论非后人补充
或曰:《伤寒杂病论》久已残缺,此是否为后人对圣师著作的
补充?答曰:若是片言只语,一鳞半爪之文,应有此疑,今二者差
异如此之多,皆以桂林本为是,若他人删补改易,岂能尽合圣师之
意。且又句句工整、无懈可击。观其增文部分,有一字或数字者,
一句者,一条者,数条者;半篇者、全篇者,或接连数篇者,且多
是古医籍未载之独特见识。倘是别人... 阅读全帖
i**o
发帖数: 1161
14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你们手头的伤寒论是什么版的

这样说来,我的资料就更多了,看我来篇长的:
《伤寒杂病论黄序》(注:黄-黄竹斋)
兹取十二稿本(注:十二稿-桂林古本)与今世通行之宋刊《伤寒》、《金匮》各书
及近年湖南刘昆湘得于江西张隐君之桂本,涪陵刘镕经得于垫江某
洞石柜之桂本相校,如太阳篇下“脉浮滑”节,宋本及涪本同作
“此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脉方乖违,义实难通。湘
桂本作“表有热,里无寒”似较优胜,然犹未若十二稿作“里有
热,表无寒”之确切不易也。又如《伤寒论》第 25 条“服桂枝汤,
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桂本作“太阳病,服桂枝汤后,
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如此之类,不胜枚举,孰是孰非,观者自知。
(注:这种跟宋本一字一句对比辨析的例子我有整整一本书)
论非后人补充
或曰:《伤寒杂病论》久已残缺,此是否为后人对圣师著作的
补充?答曰:若是片言只语,一鳞半爪之文,应有此疑,今二者差
异如此之多,皆以桂林本为是,若他人删补改易,岂能尽合圣师之
意。且又句句工整、无懈可击。观其增文部分,有一字或数字者,
一句者,一条者,数条者;半篇者、全篇者,或接连数篇者,且多
是古医籍未载之独特见识。倘是别人...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1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转载)
黄煌经方言论 整理版 十分实用
1 舌苔不必过于在意。在杂病中,舌质比舌苔重要;体型体貌比脉象重要;精神状态比
主诉重要。
2 本人研究经方的着眼点,可能更重视整体,重视‘人’的感受.
3 经方是中医学的一支流派,是一支重实证、重实效、重临床、具有鲜明学术个性的流
派。
4 中医非常重视保护和利用机体自身的抗病能力,因势利导,这个势,就是抗病的趋向
,或汗,或吐,或下,或进食,或睡眠,等等。如果压制或替代机体的抗病能力,逆向
而治,就是误治。
5 光读书不实践,光临床而不观察总结,对中医均无济于事。学中医的过程,是研究
的过程,是总结经验积累经验的过程,所以,要有科研的头脑,每个案例都是科研课题。
6 学真正的中医其实不难,难在选择,难在鉴别。换句话说,学中医关键是学眼光,
学思路,学方法。没有挑剔的目光,没有科学的方法,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学不到
真正的中医的。用学文的方法,用信教的态度,用经商的手段,用理政的标准,均不能
得到实实在在的能看病的中医。
7 古方助我此病安康度晚年 钱汝益 (孤立肾病案)
面容清癯,比较消瘦,脸色黄暗,皮肤也很干燥,腰腿痛,步履乏力,就判...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16
以前不知道这个链接还需要注册。抱歉。
2014.11.03 刘志杰老师总群解密-汉传中风专题(部分)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35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威胁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是由
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
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通称。脑血管病又称脑血管意外,脑中风或脑卒中。是由脑部血
液循环障碍,导致以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的一组疾病。高血压、动脉硬化为本病的
主要致病因素,故多见于中老年人。
即使应用目前西医最先进、最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
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
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我国每...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3966
1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医者佛: 鼻炎的中医治疗 之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fe2b650100gnd6.html
<鼻炎的中医治疗 之二>
医者佛 董洪涛
一、鼻炎治疗的思路和方法
我们已经清楚,鼻炎是外邪内伏为因,而正气不足为本。所以其治疗思路非常简单,就
用六经辨证。扶三阴之阳气,祛内伏之邪气。
急性鼻炎其实就伴随在感冒症状里,因此,就当成感冒来治即可。我已经写过数篇相关
的文章,其所用之方多属经方,疗效确切,一两剂即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地参看
一下。
大凡久患鼻炎,必是三阴体质。阳气素虚,无力祛邪。所以,治本之道在于要先扶三阴
之阳气。在扶阳的基础上,配合开表、通窍、温通诸药即可。
太阴体质者,中焦阳气不运,清阳不升,其表现为面色青白,腹胖易泻,消化不良,体
质比较弱。其舌质多淡胖而大,见齿印,其脉右关无力。当温补脾土以养肺,临床我习
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苓姜术甘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吃寒凉的食
物即容易发作鼻炎,这时可以用麻黄理中汤,开太阳扶太阴,标本皆治。《黄帝内经》
有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说的就是太阴之证。这时可以用小青龙汤来开太阳,去形
之寒;用附子理中汤...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18
汉传唐十四经方验案——哮喘三剂愈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598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汉传唐十四经方验案——哮喘三剂愈
彭某某.男.67岁 伍桥镇人
就诊日期:2015.1.3
主诉:咳嗽,气喘,胸闷,喉中水鸡声,浓痰四天。抽烟饮酒喜食厚味之物习惯。
刻诊:咳嗽,气喘,胸闷,喉中水鸡声,浓痰,乏力,眼胀,双肩酸胀,咽干。小便色
黄,大便正常。
舌脉: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六纲: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属少阳
五证:饮烦滞痞 阴旦汤类
处方:射干麻黄汤加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射干30 麻黄40 细辛30 紫苑30 款冬30 五味子20 大枣七枚 半夏45 杏仁30 石膏50 三
剂 自煎。服三剂而愈。
告知患者煮一次服三次,后患者还是一下大意忘了。跑来述说,药汤及其苦,且
一喝即吐。我一说你是煮几次几服。患者立马反应,是煮一次一服了。是方法错了。我
告知患者再不要煮一次服一次。一次服用三次的量是非常大的,当然吃不消。后面用正
确方法煎煮服用效果立马显现。后面患者症状全部消失。要患者再...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19
导读:十 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
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
动 神经元疾病,艾滋病!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
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1西医对我说: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这次治未病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总的来讲,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对待生命与疾病的
战略观点,因为世界上一切疾病的产生,首先是人体本气致病。
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中医对待疾病的战略手段!内经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世界医学
文献上最早出现,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光辉思想,现在和将来永远要指导人类的生命活
动。
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
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十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
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
疾病,艾滋病!
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20
导读:十 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
高血压一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
动 神经元疾病,艾滋病!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
病,就像遮羞布,一个挡箭牌,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1西医对我说:我们束手无策的疾病,你们也没有什么高招
这次治未病的问题,大家谈得很多。总的来讲,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对待生命与疾病的
战略观点,因为世界上一切疾病的产生,首先是人体本气致病。
而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中医对待疾病的战略手段!内经预防为主的思想在世界医学
文献上最早出现,是独一无二的,这个光辉思想,现在和将来永远要指导人类的生命活
动。
西方医学界在本世纪初提出了威胁人类健康的十大医学难题,他们经过100年的奋斗,
没有成功,基本失败了。
十大医学难题大致有这么几个大类:心脏器质性病变,癌症,脑血管病(包括高血压一
系列症状),肺结核,糖尿病系列病症,免疫缺陷病,血液病,慢性肾衰,运动神经元
疾病,艾滋病!
面对这十大医学难题,有些西医对我说“你们空谈什么治未病,就像遮羞布...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3966
21
☆─────────────────────────────────────☆
njhunanren (njhunanren) 于 (Fri Apr 15 15:35:52 2011, 美东) 提到:
作者任之堂主人,祖传中医,在湖北十堰行医,个人博客在此:
http://piao-peng.blog.163.com/
医案是《医间道》这本书后所附,与中医粉分享,也欢迎中医黑们批评挑刺。
第一例:肺实脾虚气陷证
患者,李某,男,40岁 湖北十堰人
自感呼气困难5年余
患者5年来,每天总感到气出不上来,稍干重活即呼气困难,无咳嗽、咳痰,无咯血,
无潮热、盗汗。在多家医院就治,心、肺功能均正常。吃补中益气丸稍轻,服多位老中
医中药均无效,在当地十大名中医基本都看过。
2009.06.13日抱着试试看心理前来就诊,面色黎黑,说话前半句有力,后半句无力,牙
齿黑黄,舌质粗糙,舌尖红,中苔黄糙,舌根白腻,肺脉滑实有力,右关若,右尺沉细
,左寸浮细而软,左关涩。
诊断:气陷(肺实脾虚气陷)
分 析:张锡纯治疗大气下陷为开山鼻祖,其升陷汤本人研究多年,此病人有大气下陷
的病机,但病机并非如...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1211
2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的几点思考
To abigbear & Derickdrl
Sorry for using English. It is because my Chinese typing
is toooo slow.
“麻黄素和麻黄并不是一个东西”
- 麻黄不仅在中国使用,其他很多文明的古代医学都有麻黄作药的经验。
- ephedrine & pseudoephedrine 是麻黄的活性成分。 这点你可能不同意。
但是这样的结论是基于实验 - ephedrine and pseudoephedrine 在临床上和
麻黄有相同的作用。 事实上,麻黄净重的~2%是这两种物质。
"首先中药因为纯度低,相对高度提纯的西药来说毒性一般都低一些。"
-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毒性取决于计量。过去Tylenol Cold 的pseudoephedrine
剂量一般是每片 30mg。中医中麻黄的剂量每剂10克是不少见的。这样活性成分高达
200mg。
- 什么是毒性:麻黄素在药学上叫做 sympathomimetics。就是说激活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这类物质包括体内天然的catecholami...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5594
2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的几点思考
感谢你对中医的理性思考:)
说一下我的想法:
麻黄素和麻黄肯定不能等同,即使麻黄中有~2%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那还有98%的其他
成分,虽然大部分是结构成分(你可能认为没有用的成分)。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麻
黄根中也含有麻黄碱,但麻黄是用来发汗的,麻黄根却是用来敛汗的。只用有效成分无
法解释。所以复方成分的作用并非仅是单位成分的叠加。
再按你说的2%来说,其中伪麻黄碱对心率、血压、中枢神经无明显影响,所谓副作用的
来源主要是麻黄碱。我看到的数据,麻黄中1-2%的成分是生物碱,其中40-90%是麻黄碱
。国家药典建议的麻黄用量是一次5克(实际应用会有加减),按平均来算,每次量的
麻黄碱约50mg。但这只是理论计算,实际应用当中,还要考虑到麻黄的炮制,熬药的方
法等等。比如按照伤寒论的用法,熬麻黄要去节,先煮,去上沫。那么在这个过程中,
考虑到麻黄碱的溶解程度、热分解、挥发性等,实际的量可能比理论值要低很多,具体
数据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特别是这个去上沫,古书说是为了减轻麻黄引起的心烦,一
个合理的猜测就是其中可能含有较多的麻黄碱成分。
中医说的毒性其实与西医说的毒性并不相同。我以前提到过...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1527
24
如柳:呼吁用中医治肺炎,这里有立竿见影的方子!
如柳:喜讯!!!中医经方治愈武汉肺炎实例
就在2月2日晚,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治疗救治组直接发文,要求各定点救治机
构于2月3日24时前,确保所有患者服用中药。
这些都是好现象,表明中药在临床实践中,确实发挥了无可替代的救治作用。
但是,尽管如此,每天看到不断攀升的感染人数和重症患者人数及死亡人数,如柳
依然心急如焚,如柳从第一篇肺炎文章就开始呼吁,这个病在起病初中期如果直接用对
症的张仲景麻黄(包含麻杏石甘汤)系列方子,效果应该立竿见影,一般都不容易发展
成重症。
这个病完全没有那么可怕,实际就是一种新型流感,我们的祖先早都为我们准备了
良药,特别是是医圣张仲景的经方,可以说既简单又有效,基本可以做到药到病除。
但是,很无奈的是,不论是国家还是武汉市公布的新型肺炎治疗中医方案,除了一
般用到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为主方(清热除湿化痰)外,基本上都没有用到辛温解表、
温肺化饮的麻黄汤(不含石膏)系列方子(包括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等)。
武汉新冠防控救治组推荐的中药协定方
凭如柳的经验判断,这些公布的医疗方案虽然可以救一部分人,但是只能救一部...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5462
2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鼻子塞 切勿长用麻黄素
正解,中医从不单独用麻黄,那些中药提取物,没有资格谈论经方的好坏。
古人用药,想得非常周到,根据合适的比例,用甘草来解麻黄之毒,单纯拿麻黄一味药
来说事的人,我给你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你把这个汤的生物分子组成全部分析完成,再来说事,否则你们没有资格再发相关的帖
子!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
覆取微似汗,不须粥饮,余如桂枝法将息,桂枝汤见后卷。
方解:先煮麻黄去其(沫)毒;用桂枝护心阳,防止发汗过度;甘草和诸药,解麻黄之
毒;杏仁,止咳。并且覆取微似汗以发表,发汗多了不行,少了也不行。
配伍之严密 ,比例之合适,现代人真的不知道他们怎么样搞出来的。
单拿麻黄一味来说事的人,你根本没有资格评论,别丢人现眼了。
l*t
发帖数: 1695
26
桂枝∶味辛微甘,性温。力善宣通,能升大气(即胸之宗气),降逆气(如冲气肝气上
冲之类),散邪气(如外感风寒之类)。仲景苓桂术甘汤用之治短气,是取其能升也;
桂枝加桂汤用之治奔豚,是取其能降也;麻黄、桂枝、大小青龙诸汤用之治外感,是取
其能散也。而《神农本草经》论牡桂(即桂枝),开端先言其主咳逆上气,似又以能降
逆气为桂枝之特长,诸家本草鲜有言其能降逆气者,是用桂枝而弃其所长也。
小青龙汤原桂枝、麻黄并用,至喘者去麻黄加杏仁而不去桂枝,诚以《神农本草经》原
谓桂枝主吐吸(吐吸即喘),去桂枝则不能定喘矣。乃医者皆知麻黄泻肺定喘,而鲜知
桂枝降气定喘,是不读《神农本草经》之过也。桂枝善抑肝木之盛使不横恣,又善理肝
木之郁使之条达也。为其味甘,故又善和脾胃,能使脾气之陷者上升,胃气之逆者下降
,脾胃调和则留饮自除,积食自化。其宣通之力,又能导引三焦下通膀胱以利小便(小
便因热不利者禁用,然亦有用凉药利小便而少加之作向导者),惟上焦有热及恒患血证
者忌用。
桂枝非发汗之品,亦非止汗之品,其宣通表散之力,旋转于表里之间,能和营卫、暖肌
肉、活血脉,俾风寒自解,麻痹自开,因其味辛而且甘,辛者能散,甘...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29846
2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大陆名老中医 秘方大公开(中)
张镜人
张镜人教授,名存鉴,1923年6月生于【上海市】。张氏家世业医,以擅治热病而
称着于【江南】,由明末相传至今。张镜人教授为第12代传人。深研灵素经文,探索仲
景奥秘,遍览历代名著,集思广益。学识日进。治热病服膺叶、吴二氏,于染病颇崇景
岳、东垣。尝谓治学当厚古而不薄今,师法而不拘方。变化在我,讲究实效。擅长治疗
外感热病、慢性胃炎、慢性肾炎、心肌炎后遗症、冠心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他主张
临床与科研相结合,对萎缩性胃炎的研究曾获国家级科研进步奖。曾发表论文数十篇,
并参加《辞海?中医学科》《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等书的编
写工作。
现任【上海市?卫生局】顾问、【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上海医科大
学】教授、【中国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长、七届全国政协委
员等职。
【安中汤】
﹝组成﹞:(1)柴胡6克 (2)炒黄芩9克 (3)炒白朮9克 (4)香扁豆9克 (5)炒白芍9克(6)
炙甘草3克 (7)苏梗6克 (8)制香附9克 (9)炙延胡9克 (10)八月札15克(11)炒六曲6克 (
12)香谷芽12克。
﹝主治﹞:脘部涨满...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28
家庭常备中药方及感冒发烧常用方对证用法 家庭常备中药方 夜晚孩子感冒、发烧
等一些常见问题的紧急处理,由于抓中药的限制,可在自己家里长期备上一些,每剂药
备上2剂,写好名称备注,以供紧急情况下用!以下方剂,基本上可以解决家庭的常见
之急!
1. 桂枝汤 (发热汗出、鼻流清涕、鼻塞) 桂枝6 白芍6 生姜3片 大枣2枚 炙甘草
5
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证+咳嗽) 桂枝6 白芍6 生姜2片 杏仁3 厚朴5 大枣2
枚 炙甘草5
3. 桂枝二陈汤(桂枝汤证+咳嗽、痰多、浊鼻涕多) 桂枝6 白芍6 生姜2片 陈皮5
半夏5 茯苓5 大枣2枚 炙甘草5
4. 桂枝二麻黄一汤 (受风初起,怕冷、清涕、无汗、咳嗽) 桂枝6 白芍6 麻黄3
杏仁3 生姜2片 大枣2枚 炙甘草6
5. 桂枝二越婢一汤(受风初起,怕冷、清涕、咽干、痛,咳嗽 黄白痰、口干等)
桂枝6 白芍6 麻黄5 杏仁6 生石膏15 生姜3片 大枣2枚 炙甘草5
6. 小青龙汤(外感风寒,咳喘、流清涕、喷嚏、痰液清稀) 麻黄4 杏仁3 桂枝6 白
芍6 干姜5...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15.6克。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
有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 汉代“一两约合
现代的9g (三钱),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 (200 ml)"。
又说: “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 (一钱) 计算
”。《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云 “凡云若于升者,若
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92克
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
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
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先生在《汉...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464
30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的几点思考
麻黄素和麻黄并不是一个东西。除非你能解释清楚为什么对青蒿素抗药的疟原虫对青蒿
浸液却扛不住。而且你也不要想当然的以为古人就没有总结出来什么人不能用麻黄。它
的禁忌症可不是便秘的时候坐在马桶上想出来的,这里面可能包括西医知道的人群,也包括西医不知道的人群。而且对麻黄的安全使用量也有论述。
现代医学提出对高血压患者慎用麻黄当然可以作为对麻黄适用范围的一个补充。毕竟中
医治感冒办法多了。但因为这个就把麻黄说成恶魔简直搞笑。
L*D
发帖数: 3966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cmclub 俱乐部 】
发信人: spiderman (听,那青蛙跃入古潭的声音), 信区: tcmclub
标 题: 煎药古法,有多少被我们忽略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5 14:36:24 2011, 美东)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8c4dea0100sfyk.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ecaf330100w0a9.html
伤寒论》对药物的煎煮方法十分重视,其煎药方法除了常见的先煎、后下、烊化、对服
之外,还有一些更特殊的煎药方法,这些特殊的煎药方法广大中医师在处方医嘱时常常
被忽略,而影响到中医汤剂疗效的正常发挥。
1.加酒同煎法如炙甘草汤,原方要求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同煎。佐清酒同煎目的
在于借酒行气血、通经络、和阴阳,助行药势、宣痹通阳。尤其在补阴剂或气血双补剂
中加酒能够通行药性,达到补而不滞之目的。炙甘草汤是治疗气虚血少之脉结代、心动
悸的常用方剂,在煎药的同时加入清酒,不独增强通心阳、推动血行之作用,而且还使
诸养阴药滋...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2248
32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乡下土郎中医案
11. 有魏氏妇,年五十,有十五年结核病史。经抗痨治疗后,病情稳定。于今年六月,
染时疫,先憎寒头痛,后发高热,咽痛,咳喘。经住院治疗后,其他症状好转,只是热
退不尽。慕郎中之名来求治。
证见:午后发热(38.0度),两歡潮红,乏力疲倦,夜寐盗汗,纳差,手足心热,舌
红瘦,脉细数。乃投之清阴分之风热,滋阴血,透伏邪之秦艽鳖甲散:秦艽15克 鳖甲20
克 地骨皮15克 银柴胡12克 知母10克 当归15克 青蒿8克 白芍10克 乌梅2枚。服八帖
后热退,仍有盗汗乏力,原方加北芪20,牡蛎25克再服六帖后盗汗除。由于结核病史长
,体质较弱。再加20帖八珍汤善后。
* 按 邪热外袭,入里则伤阴,阴伤则难于制火,故骨蒸发焉。此症虽风火炎炽,但一
有阴血素虚之体,二有入里内闭之热。故强攻峻补并不宜之,用槁苖引水之溉滋其阴,
汤沸揭益之法透其热,阴血既滋,内热渐退,伏邪既透,其病自除。
12.暑热 曾姓男孩,12岁。7月间,因暑期无课,日日与小伙伴嬉闹玩耍。某日下午踢
球后,一身大汗又到井边汲凉水冲凉。当晚即高热(40.0度)畏冷,头痛,胸闷,烦躁,
口渴引饮,小便短赤。即求诊,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957
33
转一下黄煌老师的文章,写的真不错,中医疗效的可重复性,正是各大名医的切身体会
,就这么简单:
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一句话,经方好!好在哪里?好处真不少。经方严谨,经方方
小,经方价廉,经方有潜在的巨大市场开发价值,等等,可以列出的经方好处很多,但
在我们临床医生看来,从学术价值的角度评价,经方有方证,才是经方的最妙之处。
谈方,不能离开证。方是矢,证是的,有的才能放矢,对证才是好方。所以,经方
好,是好在经方的方证上。什么是方证?方证,就是方的主治。这个证,是安全有效地
使用本方的临床证据。与后世方不同,经方的方证不是病机概念,而是非常实在的临床
证据,是安全有效使用经方的依据和凭证。下面,我给大家说说经方方证的四大特征,
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推广经方的四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经方方证真实,按经典方证用方,疗效可靠。
《伤寒论》说芍药甘草汤主治“脚挛急”,我治疗各种腿痛,效果确实不错。上周
一,一个老病人电话我,是她的坐骨神经痛发了,右腿痛得不能着地,必须弓腰方能缓
和些,针灸也没有效果。我说你记一下,两味药:白芍60克、生甘草30克。上周五她电
话我,说此方真...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3966
34
这两天一直也很关注你的帖子。谢谢quadrics (阿甘)的问诊,使我们对你的病况有了
很全面的了解。
这种寒咳,是本来体寒的人都很易得的。尤其你还吃退烧药和寒凉止咳药。我身体也寒
,这种寒咳,我以前也常得。
我常看的治咳嗽的书是唐步祺的《咳嗽之辨证论治》,里边对咳嗽分的很细。麻黄汤是
伤寒之圣药。从你这次感冒的症状来看,就已是麻黄汤症:咳嗽,发烧,无汗,清痰,
如果你感冒时就吃麻黄汤,应该很快就会好。你现在的症状还是麻黄汤症,只是现在你
喉管发痒而且咳的更甚,是麻黄汤症而兼有风邪,宜加紫苏,防风以清血分之风,则喉
不痒而咳自止。(抄自《咳嗽之辨证论治》 )
麻黃湯 : 處方內容是麻黃5克, 桂枝10克, 杏仁5 克,炙甘草10克,每付藥加入
三碗水然後用大火煮成一碗,空腹時服用。
上方另加紫苏12克,防风12克。
建议大家有感冒时还是自己治治,试几次就有经验了。尤其是有孩子的,看到小孩因感
冒受苦,真的很心痛。象楼主这样的无汗的感冒发烧,是麻黄汤症。如果有汗,就是桂
枝汤症。有黄痰的那种是肺热咳嗽,是麻杏甘石汤证。肺寒咳嗽会咳白痰,感冒第三四
天得,或有鼻涕,是小青龙汤症。
htt
F*I
发帖数: 2896
3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小儿湿疹请教
看了lz的帖子和大家的跟帖,我觉得似乎桂枝汤应该是可以起作用的。lz给孩子用过桂
枝汤,但却没有坚持到出汗,所以结果就无效。
lz可以读读下面这个帖子,或许会受些启发,住院lz儿子早日康复
http://www.iiyi.com/med/thread-1952516-1.html
故事五:荨麻疹-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1976 年,唐山地震前夕,当然我们那个时候,并不知道 7 月份要发生地震了,
我们那个时候是4 月份吧,我和刘渡舟老师带着我们74 级的同学,75 级的同学到唐山
地区开门诊办学,那里在唐山地区的抚宁县,然后呢,有一个同学得的是荨麻疹。荨麻
疹我们现在好多人都读荨(xun)麻疹,所以现在国家规定的读音呢,后来我就问国家
的管理语言机构,我说这个字应该读荨(qian)麻疹,你们为什么改成荨(xun)麻疹
?他们说了一句话,地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了。这个字原来应当读成
荨(qian)麻疹,可是现在你听我们医生都读荨(xun)麻疹,而且病人也都读荨(xun
)麻疹,那么既然这么多人都来走这条路,所以我们就规定读荨(xun)麻疹是对的,
读荨(qian)麻疹... 阅读全帖
r*c
发帖数: 484
36
口渴是胡希恕强调的
陆渊雷先生也以为大青龙主证为发热、恶寒、不汗出、口渴、烦躁五证
日本山田正珍氏认为大青龙汤主证为发热、恶寒、不汗出、烦躁四证,但日本书中,麻
黄为桂枝的二倍,《伤寒论》中,麻黄为桂枝的三倍
后人也有用麻黄略多或略少于桂枝的。
兹录网上能找到的大青龙医案如下,与大家共勉。LDD留心看看,要是能找到症状有黄
痰黄鼻涕的,吱一声
一。伤寒烦躁:
张锡纯医案:曾治一入冬日得伤寒证,胸中异常烦躁。医者不识大青龙证,竞投以
麻黄汤。服后分毫无汗,胸中烦躁益甚,自觉屋隘莫能容。诊其脉洪滑而浮,治以大青
龙汤加天花粉24克。服后5分钟,周身汗出如洗,病若失。
(《医学衷中参西录》1957:143)
按语:大青龙证与麻黄证表实虽同,而烦躁一证为麻黄证所不备也,此内有郁热之
象,治宜解表同时兼清其里。麻黄汤有发汗之用而无清里之功,用之不惟不切病情,反
增内热,故烦躁益甚,当以大青龙汤发表清里,待龙腾雨降,郁热顿除,则烦躁自解。
二、夏季伤寒
余瀛鳖医案:邓某,男。身体素壮,时值夏今酷热,晚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
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觉寒而醒,入室裹毯再
j*****I
发帖数: 2626
3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帮我看看宝宝这是怎么了, 急
搜了一下,发现煎一副麻黄汤比做盘菜复杂。 尤其是家里不常熬中药的。
不大好掌握呀。谁能贴个图片,看看美国这边一般用什么样的器具。比如说,国内的中
药好像用砂锅煎药。这边的炉子很多是用电的,不可能加热砂锅。
【组成】麻黄三两去节(9克)、桂枝二两去皮(6克)、杏仁七十个去皮尖(9克)
、炙甘草一两(3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
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服
后盖被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义】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君药
麻黄味辛性温,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臣以桂枝辛温
发散,解肌发表,温经通脉,合麻黄宣卫阳,透营气,相须为用,倍增发汗散邪之力;
本症之喘,是由肺气闭郁失降而反上逆所致,故佐以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同麻黄一
宣一降,增强解表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峻猛之性
,使无过汗伤正之弊,为使药。方中
f*******e
发帖数: 5594
3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太阳伤寒表实证(吴佩衡医案)
太阳伤寒表实证
王××,男,四十二岁,某厂干部。
患者于昨夜发热,体温38.9℃,今晨来诊仍发热,头痛,颈项强直,肢体酸楚而
痛,流清涕,心泛欲呕、食减而不渴,脉浮紧、舌苔薄白。此系风寒伤及太阳肤表所致
。 《内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照仲景法,当以辛温发散以解表邪,拟麻黄
汤加味主之。
麻黄6克 桂枝10克 杏仁10克 法夏6克 防风6克 甘
草6克 生姜3片
嘱温服而卧,取汗自愈。殊料病者家属畏忌麻黄一药之温,恐燥热伤津,自行将药
中麻黄减除,服一碗,未得汗。
见其躁烦,热势反增,体温升至39.7℃。继服第二碗,则头痛如裂,身痛如被仗,恶
寒较昨日更甚,疑为药不对症,邀余急往诊视,脉来浮紧急促,苔白腻,呼痛呻吟,虽
言失治,幸喜表寒症型未变,释明其意,即嘱仍用原方,万不能再去麻黄。经照方服药
二次后,温覆而卧,稍顷汗出热退,表邪解,遂得脉静身凉而愈。
按:世有畏麻、桂如蛇蝎者,以为其性温而易伤津化燥,不知表寒实证无麻黄之辛
散,何以开发腠理,驱邪外 出。无桂枝之温通,何以助阳温经而散寒?不畏邪之伤于
人,而畏药性
L*D
发帖数: 3966
3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ZZ: 清风大夫谈产后风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591739532_0_1.html
(LDD: 清风大夫据说就是民间中医网的大千老师。)
什么是产后风?
什么是产后风呢,一般产妇得的产后风一般不是真正意义的产后风。
所谓产后风。即产后有明显受风冷史(小风不算),而使风冷之邪入于子宫,这种产后
风,不同与平时受风。平时受风浅,产后受风深。故难治。
目前人们生活条件都很好,不会无故着大风大寒、但城市里的产妇体质多不佳,又营养
失调。产后所得多是产后虚损不调之症,而表现怕风、怕冷、出汗、心悸的产后类风症。
用药多以补益为主。把身体之虚补上来即会明显改观。之所以很多中医生开的药无效。
多是从攻风入手,故百无一效,还会产生不小的副作用。希望大家明白。
中药治病,如果对症,三、五剂药就会看出效果。凡医生说一个月看效果,并且吃半月
,毫无效果者。皆是未对症。希望患者不要继续吃他们的药。
产后方的方子中如有:独活、威灵仙、秦九、防风、川芎、续继、全蝎、蜈蚣、鸡血藤
等中的两味药以上者,即可断定他的方子是以攻风为主。切不可服。损人正气,使你的
病加重并难愈。慎之。戒之。
... 阅读全帖
z*********a
发帖数: 71
40
伤寒论治鼻炎的理法方药|http://www.hhjfsl.com/jfbbs/read.php?tid=27018
鼻炎是外邪内伏为因,而正气不足为本。所以其治疗思路非常简单,就用六经辨证。扶
三阴之阳气,祛内伏之邪气。
急性鼻炎其实就伴随在感冒症状里,因此,就当成感冒来治即可。我已经写过数篇相关
的文章,其所用之方多属经方,疗效确切,一两剂即效,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细细地参看
一下。
大凡久患鼻炎,必是三阴体质。阳气素虚,无力祛邪。所以,治本之道在于要先扶三阴
之阳气。在扶阳的基础上,配合开表、通窍、温通诸药即可。
太阴体质者,中焦阳气不运,清阳不升,其表现为面色青白,腹胖易泻,消化不良,体
质比较弱。其舌质多淡胖而大,见齿印,其脉右关无力。当温补脾土以养肺,临床我习
用理中汤,附子理中汤,苓姜术甘汤,补中益气汤等等。这种体质的人往往吃寒凉的食
物即容易发作鼻炎,这时可以用麻黄理中汤,开太阳扶太阴,标本皆治。《黄帝内经》
有谓:“形寒饮冷则伤肺”,说的就是太阴之证。这时可以用小青龙汤来开太阳,去形
之寒;用附子理中汤以扶太阴,解饮之冷,则数剂必效。
少阴体质者,肾阳不足,其表现为面暗色...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305
41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朱培府讲中风zz
2014.11.03豫一品堂朱培府讲中风
http://www.zhongyi999.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0438
(出处: 汉传中医师承论坛)
一品堂主说中风专题2014-11-3
各位同修,大家下午好!
今天凌晨,恩师把汉传中医治疗中风病的部分精髓,给公布出来了,大家一定要珍惜,
更要善于运用。趁着今天下午有空,我先和大家分享一则先兆中风的案例吧。
一、汉传中医·一品堂医馆·中风病案系列之一 【先兆中风案】
夏某某,女,67岁。
初 诊:2013-4-6
主 诉:头晕腿软,手指、面部麻木3日。
病 史:3年前轻度脑梗,经某医院治疗愈,2年前跌倒致使一侧骨头骨折,手术后躺
床上3个月未愈。后来服用服我医馆自制神效接骨丹,半月后下床能自理生活。3日前中
午入厕突然晕倒,半小时后自动缓解,未在意,当晚又发作,至某医院诊为:多发性脑
梗,因输液过敏,故第二日出院,来我医馆吃中药。
刻 诊:身体中等,面色红黄,头晕, 记忆力差,左侧大拇指、食指麻木,面部麻
木如风行,视物模糊,眼前有暗影(白内障 )。身出红疹,瘙痒...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2
今年6月份,63岁的蒋某因琐事被村主任打伤,之后派出所对打人者作出行政处罚。此后蒋某要求作伤情鉴定,并多次找公安榆阳分局麻黄梁派出所所长谢安义问案情,遭所长骂“你怎么不早点去死”等话语。谢安义对此回应,话是他说的,因为蒋某天天来办公室纠缠,严重影响其正常办公。
当事人
处罚打人者500元不公平
据蒋某讲,他是榆阳区麻黄梁镇王家湾村人,今年6月2日,他到麻黄梁镇政府要查看村务账本,被村上领导拒绝后,在账本抢夺时和王湾村村主任发生争执,后被村主任打伤。随后,蒋某在榆林市第三医院检查时被检查出左侧第5至第7根肋骨骨折,左侧胸、左肘部等多处软组织损伤。
“我现在医药费都花费1000多元了,派出所仅对打人者罚款500元就结案了,是不是对我有些不公平。”蒋某表示,事后他多次到麻黄梁派出所询问案情,并要求对其伤情作出司法鉴定,为此他多次找到麻黄梁派出所所长谢安义,不料却遭到所长的辱骂,蒋某用手机录了音。
华商报记者从蒋某提供的录音中听到,“你怎么不早点去死?”“要是疼去五楼跳下来死了算了”以及“你要再来,打断你的腿”等各种不当言语。“我只是要求要做一个伤情鉴定,所长竟然能说出这些话,我就录了音。”蒋...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44466
43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鼻子塞 切勿长用麻黄素
http://www.tj.xinhuanet.com/shkj/2006-08/28/content_7886258.htm
当然包括含麻黄素的中成药了。
周末,邻居的老徐来串门,向我倾诉了心中的烦恼。
原来老徐患有“过敏性鼻炎”,鼻子塞是常事,碰到鼻塞时,久病成医的老徐就会
上药店买支麻黄素滴鼻液滴鼻。可是用药后,鼻子通气只是暂时好转,时隔不久又依然
如故,甚至塞得更厉害。为了缓解鼻塞,老徐只能以增加滴药的量及次数来维持效果,
结果不但鼻塞长期不愈,而且滴鼻药难以离身。
“这到底是这么回事呢?”老徐一边擤鼻涕,一边急切地问。“别急,听完麻黄素
的故事,您就明白了。”我一边将纸巾递给老徐,一边解释。
麻黄属裸子植物门麻黄科,主要产于中国、印度、埃及等国。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
,麻黄至今已有四千多年的应用历史。汉代名医张仲景《伤寒论》中的麻黄汤一方用以
治疗伤寒。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列有引气汤,用以治肺劳实、气喘鼻胀。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也有用麻黄的方剂。
麻黄素也称麻黄碱,是从麻黄草中分离到的结晶体。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有4种异
构体,其中
L*D
发帖数: 3966
44
如果没有麻黄,问一下有没有麻黄粉。我这里的药店只有麻黄粉卖,用量比麻黄要轻些
,大概两小勺(快餐用的塑料勺)。
实在买不到,可以用荆芥五钱,防风三钱,浮萍三钱来代替麻黄。
L*D
发帖数: 3966
45
想知道你到底吃的是什么药?大青龙汤减麻黄方?
大青龙汤:麻黄12克(去节) 桂枝4克(去皮) 甘草5克(炙) 杏仁6克(去皮、尖) 生姜9克
(切)大枣10枚(擘) 石膏20克{碎)
麻杏甘石汤:麻黄5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石膏24克。
http://www.mitbbs.com/bbsann2/scitech.faq/ChineseMed/doctors3/%5BD/M.1243819172_2.q0/%A1%BE%C9%CB%BA%AE%A3%BA%B8%D0%C3%B0%A1%BF%D6%D0%D2%A9%D6%CE%C1%C6%B8%F7%C0%E0%B8%D0%C3%B0%BC%F2%D2%D7%CD%BC%B1%ED
从下图(二),你可以对一下你的症状。
嗓子开始有点疼 -- 有汗 -- 怕冷, 不咳嗽 -- 应吃桂枝汤加葛根
从另外一个图(三):
鼻塞 -- 有汗 -- 怕冷,不口渴 -- 应吃桂枝汤
总之,你的就是桂枝汤症。还好你没吃麻黄,麻黄只能无汗时吃。麻杏甘石汤的主要症
状是咳嗽黄痰。
桂枝汤:桂枝9g 芍药9g 炙甘草6g 生姜9g 大枣12枚(擘)五味
f*******e
发帖数: 5594
46
几点想法供参考:
一、用咳嗽与喉咙痛来区分麻黄汤证与大青龙汤证应该还是可以的。这里的咳嗽应该是
具有形痰涎的咳嗽,如用黄痰和白痰来区分大、小青龙汤证。喉为肺呼吸之门户,所谓
形伤肿,气伤痛,喉咙痛加上有形痰涎表明里热成实。此时若仅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
恐怕力有不及。当然,如果出现烦躁的情况,大青龙汤证就形神皆备了。值得注意的是
,这里的咳嗽若仅为咳喘,而无痰涎,就可能仅是肺热而喘,并未成实,仍属麻黄汤证
。所以,麻黄汤用于治疗寒邪闭表的伤寒,大青龙汤用于治疗表寒里热的伤寒。
二、伤寒论中对于外感伤寒的初期病症,主要是采取汗法。从这个角度来说,桂枝汤、
麻黄汤、大青龙汤的发汗能力依次增加,那么他们也就对应了病症程度的轻重缓急。大
青龙汤是整个伤寒论中发汗力最强的一张方剂,那它也就对应了发病最急、发烧最厉害
的情况。所以,在服用方法上,明确提出“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
,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在具体应用上,应该根据病人的年龄、地区、时间等做适
当的调整。
三、胡老先生提到的亡阳毙命的例子我没有找到,不过我听郝万山老师说过一个类似的
例子。那是因为没有按照“一服汗者,停后服
g*****j
发帖数: 1211
47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中医的几点思考
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麻黄根中也含有麻黄碱,但麻黄是用来发汗的,麻黄根却是用来
敛汗的。
This is very interesting. Not sure that 麻黄根中也含有麻黄碱. I read that
the root of 麻黄 contains ephedradine, a chemical that has vasodilatory
effect, the exact opposite of ephedrine. Isn't that a great evidence
that the traditional observation is valuable, but there is chemistry
basis to that.
再按你说的2%来说,其中伪麻黄碱对心率、血压、中枢神经无明显影响,所谓副作用的
来源主要是麻黄碱。
I am not sure this is true. Pseudoephedrine and ephedrine are simply
isomers. They are sympathomimetics and will h...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48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转载
巧治咽喉炎
一天,在方健诊所,来了一个50来岁的妇女,体型较胖,花白头发,满脸痛苦。我
和方健一边切脉,一边听她口述: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动了扁桃体手术一周了,喉头一直
痛,并有异物感,象什么东西哽着,非常难受,吃了医专开的药,不灵,又到其他几个
医院开过药,都无效。我一边看病一边感叹:现在的医院用刀真是越来越成习惯了,动
辄就要把人体组织和器官割了,大病不得已倒罢了,一个扁桃体炎也治不了,说割就割
了,不知是真治不了还是图方便,或是图效益。刻诊:尺弱寸弦,舌质淡,有齿痕,苔
白,舌根较厚。我问病人:是否腰无力或腰痛,大小便如何。病人说:你不问我还忘记
说了,就是有点腰杆痛,走路无力,小便不畅快,少而次数多,大便没啥问题。断为肾
阳虚,寒客少阴,火不归元,上犯喉咙。处方:真武汤合麻附辛汤,制附片10克、麻黄
6克、细辛6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桂枝10克。三付药吃完,
诸症全消,复诊我不在,方键将原方再开两付,以巩固疗效。真武汤合麻附辛汤是伤寒
论的经典方,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合用在这儿?我不多说,留给读者朋友自己去思考
。在这个合方中加了桂枝,是取桂枝...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2896
49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我是这样学医治病的----转载
巧治咽喉炎
一天,在方健诊所,来了一个50来岁的妇女,体型较胖,花白头发,满脸痛苦。我
和方健一边切脉,一边听她口述: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动了扁桃体手术一周了,喉头一直
痛,并有异物感,象什么东西哽着,非常难受,吃了医专开的药,不灵,又到其他几个
医院开过药,都无效。我一边看病一边感叹:现在的医院用刀真是越来越成习惯了,动
辄就要把人体组织和器官割了,大病不得已倒罢了,一个扁桃体炎也治不了,说割就割
了,不知是真治不了还是图方便,或是图效益。刻诊:尺弱寸弦,舌质淡,有齿痕,苔
白,舌根较厚。我问病人:是否腰无力或腰痛,大小便如何。病人说:你不问我还忘记
说了,就是有点腰杆痛,走路无力,小便不畅快,少而次数多,大便没啥问题。断为肾
阳虚,寒客少阴,火不归元,上犯喉咙。处方:真武汤合麻附辛汤,制附片10克、麻黄
6克、细辛6克、茯苓15克、白术15克、白芍15克、生姜15克、桂枝10克。三付药吃完,
诸症全消,复诊我不在,方键将原方再开两付,以巩固疗效。真武汤合麻附辛汤是伤寒
论的经典方,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合用在这儿?我不多说,留给读者朋友自己去思考
。在这个合方中加了桂枝,是取桂枝...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2472
50
文/林树元 编辑/九九
作者介绍:林树元,出身中医世家,为首批全国名老中医林沛湘教授嫡孙,桂派林氏中
医主要传承人。倡导《伤寒论》三阴三阳平脉辨证思想及经方应用。
九九有话说:祝附子五段论伤寒,辛温药亦可治高热。
***********************************************
介绍一个人,我总是习惯从讲故事说起。
民国十八年,1929年,祝味菊刚到上海行医不久,在上海新中国医学院讲学。停!我不
得不在故事的一开头就讲点题外话,列位看官是否还记得以前提到过的上海中医专门学
校?是否还记得大明湖畔的丁甘仁和他没救回来的金子久?祝味菊任教之处是上海另一
家中医豪门——朱孙南父子创办的。如果再加上章次公、陆渊雷办的上海中国医学院,
泸上中医界遂呈三足鼎立之势了(当然,有没有鼎起来,那又另说)。
民国的上海滩真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地方,名医一大把,偶像遍地爬。这家上海新中国医
学院,当时的老师除了朱家父子,还有伤寒名家包识生,温病名家章巨膺,以及我们的
主人公——祝味菊。
走出来的学生呢,我只说一位就够了——日后成为国医大师的何任。
祝味菊有一个粉丝学生,姓...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