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龙树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W
发帖数: 1865
1
龙树菩萨开示现象界外之非现象界
《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
观念上如果只是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容易坠入一切法空的断见思想, 接而误解四圣谛苦
, 空, 无我, 无常之真义,会以误解《中论、中观》之空而否定识阴六识外之空性者,
如此其实为不解四圣谛,亦不解中论中观,因为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不相信蕴处界外实
有第一义故, 由于不相信蕴处界外实有第一义故, 识阴六识又是虚妄, 于是推一切法
空, 坠最严重之断见外道数中, 故龙树菩萨于《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有这麽开
示 :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以是事无故 则无四道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 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 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 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 是则破三空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亦复悉毁壤 一切世俗法
汝今实不能 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 是故自生恼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2
龙树菩萨开示现象界外之非现象界
《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
观念上如果只是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容易坠入一切法空的断见思想, 接而误解四圣谛苦
, 空, 无我, 无常之真义,会以误解《中论、中观》之空而否定识阴六识外之空性者,
如此其实为不解四圣谛,亦不解中论中观,因为执认只有识阴六识, 不相信蕴处界外实
有第一义故, 由于不相信蕴处界外实有第一义故, 识阴六识又是虚妄, 于是推一切法
空, 坠最严重之断见外道数中, 故龙树菩萨于《中论偈》观四谛品第廿四颂诃有这麽开
示 :
若一切皆空 无生亦无灭 如是则无有 四圣谛之法
以无四谛故 见苦与断集 证灭及修道 如是事皆无
以是事无故 则无四道果 无有四果故 得向者亦无
若无八贤圣 则无有僧宝 以无四谛故 亦无有法宝
以无法僧宝 亦无有佛宝 如是说空者 是则破三空
空法坏因果 亦坏于罪福 亦复悉毁壤 一切世俗法
汝今实不能 知空空因缘 及知于空义 是故自生恼
诸佛依二谛 为众生说法 一以世俗谛 二第一义谛
若人不能知 分别于二谛 则于深佛法 不知真实义
若不依俗谛 不得第一义 不...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
增上缘,次第缘这些概念在当时的几乎所有部派里面都有,也不排除是佛陀本人提出的
(还可能和舍利弗这些大弟子们有关),阿毗达摩最核心的一些东西,确实有可能是佛
陀所说,只是后来部派的人补充了很多。这方面我以前曾经讨论分析过,也罗列过一些
重要经文证据。但是具体哪些是佛陀所说已经无法确定了,所以基本上也可以把阿毗达
摩列为部派佛教的产物,这样也不算错。
他们把佛陀粗糙的缘起论细分了,让其更准确合理,不过弄巧成拙,反而把佛陀本人的
错误暴露的越来越明显,直接促成了大乘这个实质上的佛教最大的“反派”产生。
龙树抓到了其中的很多错误,不过龙树却没能走出佛教的阴影,当时他应该另立新教。
这样他也许更能得到尊敬,基本可以和佛陀并列,甚至超越佛陀。
我个人对龙树的欣赏,要超过佛陀。我挺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某些方面和我有点像。我
也对他感到惋惜。他如果出生于这个时代,就很可能和我走上同样的道路了,甚至能成
为非常好的战友。
a*******2
发帖数: 465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观想为什么这么难?
达真堪布仁波切慈悲开示:
我们修持金刚萨垛除障法、曼茶罗、破瓦法等很多修法时,都需要观想。但是很多人都
不愿意观想,也观不出来。
其实我们现在修法一点点也不用心,观想一点点也不专心。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
对自己喜欢的,特别感兴趣的事物,稍微看看就能观出来,随时都能想起来。对自己喜
欢的人,眼睛一闭,就能显现出来。自己喜欢的事,做梦都能梦得到。但是我们现在对
佛法没有生起欢喜心,没有希求正法的心,所以观想才这么难。我们学佛修行不是一心
一意的,是自己糊弄自己。
如果你对佛法真的有兴趣了,观想不是什么难事。修除障法也是,观不出来金刚萨
垛佛,说明你对这个法门还是没有信心。如果你真想忏悔,晚上做梦都会梦见金刚萨垛
佛,不可能观不出来。也不观想也不念,想解脱、想往生、想成佛,这都是不可能的。
平时不练是观不出来的。以前龙树菩萨有个弟子修生起次第,修生起次第主要是观
想。龙树菩萨没有让他直接观这些种子字、本尊、咒轮、坛城,先让他练习观一个牛角
在头顶上。他每天观,一段时间以后感觉自己头顶上有牛角了。又观了一段时间,感觉
自己用手就能摸到牛角了,但是别人却看不到。龙树菩萨让...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5

龙树主观上当然是要维护佛法的,就像我当初主观上也是尽力维护佛法,我不相信佛陀
犯错误,我认为是后代犯了错误。
然而我和龙树不同的是,经过大量的对佛教经典的阅读,经过对大小乘的对比,经过深
入的理性思辨,我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佛陀身上,是佛陀本人的认知局限导致
的。
龙树是在破斥当时部派的观点,然而部派佛教是冤枉的。他们也其实只是把佛陀的观点
变得更清晰而已。其中最清晰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分别说部,也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可是他的理论却又是最为荒谬可笑的。
所以佛教很尴尬,越是“正法”,漏洞越多,错误越严重,越是“像法”,却反而更能
自圆其说。
r****n
发帖数: 8253
6

龙树主观上当然是要维护佛法的,就像我当初主观上也是尽力维护佛法,我不相信佛陀
犯错误,我认为是后代犯了错误。
然而我和龙树不同的是,经过大量的对佛教经典的阅读,经过对大小乘的对比,经过深
入的理性思辨,我发现原来最根本的问题是出在佛陀身上,是佛陀本人的认知局限导致
的。
龙树是在破斥当时部派的观点,然而部派佛教是冤枉的。他们也其实只是把佛陀的观点
变得更清晰而已。其中最清晰的就是流传到现在的分别说部,也就是南传上座部佛教,
可是他的理论却又是最为荒谬可笑的。
所以佛教很尴尬,越是“正法”,漏洞越多,错误越严重,越是“像法”,却反而更能
自圆其说。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真实的本体论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
个问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
读不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
楚佛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
针对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
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破萧显正 破萧显正
萧平实
破萧显正 破萧显正 2017-02-15 16:20:53
萧平实,或称平实居士其马甲有叫金雄狮、方竹平,萧潔仁,门下信徒称其平实导师,
1944年生于台湾中部。于1990年11月自称开悟明心、眼见佛性实属邪见,1991年开始“
传法”在台湾的中信局(是台湾的一个金融体系机构)、佛学社(非正规佛教道场)。
1997年2月与诸同修成立“正觉讲堂”(是霸占别人的田地用来非法建的楼房),7月成立
台北市“社团法人佛教正觉同修会”以基金会形式成立跟佛教没关联,在中国内地和佛
教协会从没有得到相关认可批准过,为方便出版自己的邪书8月成立“台湾正智出版社
”萧平实出版物未经我国相关单位许可情况下包括图书、报刊和音像等,在社会上不能
公开发行贩卖,是违法的行为详见《出版管理条例》。
萧平实的著作在网上以佛教名义非法贩卖,有自创自编的《无相念佛》、以及诽谤
藏密的《狂密与真密》、歪理邪说《真实如来藏》、毁谤六祖大师的《楞伽经详解》、
自述年轻时看金瓶梅、素女经、练洞房术的《优婆塞戒经讲记》等,都是由境外“台湾
正智出版社”出版。萧平实著书立说所得收入从没公布透明去向存有可凝。
基本内容:
19...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般若禅不是禅定
般若禅不是禅定(一)

从古以来呢,就经常有人以为自己证得禅定,这样子就叫做开悟,因此当他证得禅
定的时候,他就以开悟者自居,这是从古以来就有的现象。那么到了现代这个末法时代
,这种情形越来越普遍,以证得禅定就认为是开悟的人越来越多。这种追求境界、以证
得定境为证悟的人却反过头来毁谤:“证得无所得、无境界的无生忍,不是真正的开悟
。”以定境这样的有所得法、有境界法而毁谤正法,其实是违背了了义经典的圣教量,
这样的行为已经成就了地狱的重罪。
那么想想看:一个人在这一辈子呢,以修学佛法、弘扬佛法的善因,却得到了未来
世地狱重罪的果报,想想看!他们是不是很可怜呢?平实导师以悲心的缘故,特地在《
生命实相之辨正》一书当中,为这一类的人概要的说明:现在的学佛人“以定为禅”的
各种层次,提供学佛人省察思惟。若这些人能够虚心接受,然后去比对圣教量,再作深
入的思惟整理,自己知道错处,然后重头再参,这样子才有机会可以远离地狱重罪。
我们接下来是要讲解“以定为禅的十种层次”。但是在讲解这十种层次以前,我们
先来说明:般若禅与禅定所证的境界有什么不同。先让各位了解以后,就知道以定为禅
为什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
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 (一)

我们来聊一聊鸠摩罗什法师是谁?也就是“鸠摩罗什与中国佛教的关系”。
鸠摩罗什法师生活在公元344年到413年之间,他可以说是我们中国佛教在佛经翻译
的成就上,最重要的两位大师之一,另一位则是玄奘法师。如果就影响中国佛教徒的广
度上,罗什法师甚至超越了玄奘法师,可以称得上是与佛弟子结缘最多、最广的一位译
经法师。
我们先简单地来说一下鸠摩罗什法师他的生平,有关他的故事在坊间非常的多、也
很详细,他的名字鸠摩罗什是梵语,翻译成中文叫作童寿,也就是期许他在童年的时候
就已经有一个老人的德行。鸠摩罗什法师他的父亲叫作鸠摩罗炎,出生在中印度的官宦
之家,也就是刹帝利种姓;依印度当时的种姓制度,这个家族是可以世袭官位的。可是
罗炎不愿意做官,他比较喜欢云游访师学道,于是就各处的去游学参访;他到了龟兹国
,也就是现在新疆库页附近;国王呢,听说从印度来了名人,就请他到宫里头去接受供
养,国王相谈甚欢,就把王妹耆婆许配给罗炎,后来生下了鸠摩罗什。比较特殊的是在
耆婆怀孕期间,耆婆本来不懂印度的梵语,可是怀鸠摩罗什的时候,竟然忽然会了印度
语,而且辩才无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核心是缘起”之谬
缘起法是不是佛教的核心?佛教正觉同修会已有多篇论文评述。本文仅从一位学佛
者的观点,以短文来辨正释印顺说“佛教的核心是缘起”,到底对不对?
释印顺在《唯识学探源》说:
《解深密经》的以缘起因果为依他起,作为染净迷悟的所依。这些大乘经,都是以缘
起为宗要的。大乘论方面,也大抵如此。特别是龙树菩萨的开示性空的缘起,反覆的
赞扬缘起,说它是佛法的究竟心要。《中观论》的八不颂是如此,《六十如理论》
也说
:“为应以何法,能断诸生灭?敬礼释迦尊,宣说诸缘起”!
《七十空论》也说:“以诸法性空,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胜义唯如是”。
从三乘圣者的自证方面看,从佛陀的言教方面看,从大乘论典方面看,处处都足以证
实缘起是佛法的心要。所以我说原始佛教的核心,是缘起。1
学佛者都会去探讨:所依是什么?如儿女之所依是父母,父母之所依是祖父母,再
往上推就是曾祖、高祖、天袓、烈袓、太祖,七祖想完了只有远祖、鼻祖,再往前推,
那就是人类的祖先从何而来了,这可是伤脑筋的事!所有的宗教除了佛教以外,其实没
有人搞清楚人类是怎样出生而有的。从前科技不发达是如此,现在科技发达了也是如此
,千年万年后还是会如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
释印顺在《般若经讲记》中说:“佛陀创觉了诸法实相,即缘起性空的中道。”1
然而,他所谓的“诸法实相”与“缘起性空的中道”却不是佛陀所开示的中道实相——
第八识真心如来藏;而是否定第七、第八识而说的无因唯缘之意识心中“缘起性空、一
切法空”的概念,本质即是无因论、断灭空的六识论恶邪见。但释印顺却又怕被说是断
灭见,因此就施设建立了“意识细心”及“灭相真如”,正是兼具了断常二见,完全落
在二边,哪里会有中道可说!
佛法所说真正的中道是指胜义谛的真实中道,也就是诸法实相—第八识真心如来藏
—之涅槃中道体性。譬如《央掘魔罗经》卷 4:
(佛告文殊师利:)“是故如来说一乘中道离于二边,我真实、佛真实、法真实、
僧真实,是故说中道名摩诃衍。”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众生不知中道,妄
想说余中道。”2
就如经中所开示的,此唯一佛乘的大乘中道才是真正的中道,但因甚深微妙故众生
难知难解,因此世尊虽然在初转法轮时即已为众生宣演此涅槃本际之中道实相,然二乘
人不知不解唯一佛乘的胜妙义理故,闻佛开示后就解读成二乘法修行事相上之中道。譬
如《中阿含经》卷 43〈根本分别品〉:
莫求欲乐极下贱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十二因缘之因
《缘起经》卷1佛开示说:
云何名缘起初?谓依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
,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起
愁叹苦忧恼,是名为纯大苦蕴集。如是名为缘起初义。(《缘起经》卷1)
意思是说,什么是缘起法初说的道理?就是依于这个“有”,所以有那个“有”,
由于这个法出生,所以有那个法跟著出生,也就是无明缘于行,行缘于六识,六识缘于
名色,名色缘于六入处,六入处缘于触,触缘于受,受缘于爱,爱缘于取,取缘于有,
有缘于生,生缘于老死,有老死所以生起愁叹悲苦忧恼,叫作纯大苦蕴聚集。这就是缘
起法初说的道理。
无明是缘起法的最初,由于有无明,所以有行支,有行支,所以有六识业种出现,
有六识业种,所以有后世名色,乃至有生支所以有老死支,都是由这一支而引生那一支
。也就是由于这一支生起,所以有那一支生起,十二有支都是各以前一支为因;也就是
先有前一支为缘,才有后一支出生,前一支就是后一支的因缘,也就是前一支存有的缘
故,所以才有后一支出生,这种此有故彼有的道理,就是因缘法。
十二因缘法里面,行缘识、识缘名色,所说的这个“识”,是指识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熊本体之诤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印顺认为佛法是没有本体的谬论。所以
,他才会说:【佛法说涅槃,说空寂,不是以此为宇宙本体,以满足玄学者的求知欲,
是深入缘起本性而自证的。】
释印顺的所说,就是明确地表示:他认为佛法是不主张有本体的,只有说缘起而已
。所以,释印顺为了扞卫他的主张及地位,很努力地把主张有本体的学者熊十力批驳得
体无完肤。
释印顺说:【依佛法,此现实的苦...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顺法師不信有佛
二、历史考证与佛学研究
太虚对印顺历史考证与佛学研究的方法提出了批评。太虚指出,中国古代虽然移译了小
乘经论,但很少象大乘经论那样系统研究。“今得原著从四含、六足,以至大毗婆娑、
顺正理等所曾辩涉各方,揭出虽译久晦之多种精义,及诸可为演生大乘之源泉者,益增
教义内容之丰富。然亦因此陷近锡兰之大乘非佛说或大乘从小乘三藏紬译而出之狭见。
”[3]这里,太虚法师一方面肯定了印顺从小乘经典中发挥大乘思想的做法,但是也明
确地反对依据世俗考据学认为大乘思想是后世佛教徒从小乘经典“发展”和“创造”的
观点。从目前的状况看,太虚法师的批评是很有远见的,联想到在将印顺尊为导师的台
湾有那么多佛教徒攻击龙树菩萨、攻击大乘佛法,就知道用学术进化的观点来研究佛法
的危险了!
本来太虚法师在尚未阅读印顺全书时所作的“议印度之佛教”一文中曾称许印顺提出“
佛教乃本释尊之特见,外冶印度文明而创立”的观点,但在阅读了全书后发现他与印顺
的观点其实相差很大,“原议佛陀为本而原著则声闻为本,以致从此而其下重重演变均
不能相符合矣。······大乘经源出佛说,非非佛说,亦非小乘经论紬释而出。”
太虚认为,印度佛教是从佛的...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371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
我下面要贴的这些东西,显然不招人喜欢。
1)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
2)「唯心所造,唯识所现」的逻辑思辨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原因
佛教在印度早就彻底灭亡了;这是几乎所有佛教徒根本不想承认的,甚至还有一些无知
的佛教徒竟然认为印度人全都是信仰佛教的,也有些佛教徒千里迢迢的去印度朝圣,却
竟然不知道现今在北印度一些佛教古蹟上重建的佛寺其实是廿世纪中叶以后,由印度以
外的「外国佛教徒」奉献资金重新修建的,而与原始佛教根本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
不论是研究佛教史、印度历史、印度宗教史,都不得不承认「佛教」在印度早就灭亡了
;连最后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不必打口水战去争论佛教在印度有没有真正灭亡或者在何时才算真正灭亡?
其实,好好读读历史就会知道:严格说起来,在西元八世纪,印度教的奇才「商羯罗」
以及「鸠摩利罗」公开舌战佛教高僧,不只是打得佛教群僧兵败如山倒,而且,许多寺
庙因此被国家没收,赐给印度教改为印度教庙宇,许多佛教僧侣若非四处流亡就是隐藏
身份,而众多佛教徒却因此改宗,又变成了印度教徒;这可算是「佛教」在印度,基本
教义和精神层面的灭亡。
虽然,一些佛教僧侣节节败退到东印度,被迫与印度教...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371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喜欢佛法的朋友们
我下面要贴的这些东西,显然不招人喜欢。
1) 佛教在印度的滅亡原因
2)「唯心所造,唯识所现」的逻辑思辨
佛教在印度的灭亡原因
佛教在印度早就彻底灭亡了;这是几乎所有佛教徒根本不想承认的,甚至还有一些无知
的佛教徒竟然认为印度人全都是信仰佛教的,也有些佛教徒千里迢迢的去印度朝圣,却
竟然不知道现今在北印度一些佛教古蹟上重建的佛寺其实是廿世纪中叶以后,由印度以
外的「外国佛教徒」奉献资金重新修建的,而与原始佛教根本没有任何直接的传承。
不论是研究佛教史、印度历史、印度宗教史,都不得不承认「佛教」在印度早就灭亡了
;连最后苟延残喘的机会都没有;
不必打口水战去争论佛教在印度有没有真正灭亡或者在何时才算真正灭亡?
其实,好好读读历史就会知道:严格说起来,在西元八世纪,印度教的奇才「商羯罗」
以及「鸠摩利罗」公开舌战佛教高僧,不只是打得佛教群僧兵败如山倒,而且,许多寺
庙因此被国家没收,赐给印度教改为印度教庙宇,许多佛教僧侣若非四处流亡就是隐藏
身份,而众多佛教徒却因此改宗,又变成了印度教徒;这可算是「佛教」在印度,基本
教义和精神层面的灭亡。
虽然,一些佛教僧侣节节败退到东印度,被迫与印度教...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印熊本体之诤
在“对佛陀以及佛教批判”中 提出了一些观点。
容当一一辨正。
观点既然提出来, 佛教正法从来无惧一些所谓的批判。
不过,末法时期佛教正法确实面对着错综复杂局面。
佛门内外都存在着对佛法的不正确的知见。
首先要辩证的是:“佛陀不承认时空外的非五蕴的
本体的存在”。这也不是什么新观点。
这里上提一篇已发帖文来论证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
修学佛法有一个极重要的课题必须探讨清楚,否则再怎么努力修习都无法成功。这个问
题就是:佛法到底有没有本体之论?为什么许多人读释印顺的著作,到最后会发觉读不
懂,或无法信受而读不下去?例如释印顺说佛法无本体论;那么,我们就来探讨清楚佛
法的所说,到底是有本体还是无本体?本文主要以释印顺在他的《无诤之辩》书中针对
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内容的大力批判,来探讨释印顺否定有“本体”是否符合佛法。
释印顺在书文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就是“借刀杀人”,譬如他借用无本体论者之名来
批判本体论,他说:【无本体论者批评本体论说:“本体,只是观念论者好弄玄虚,而
妄构一个神秘的东西来作宇宙的因素”!】其实很明显地,这根本也就是释印顺他自己
的想法,而以无本体论者作他的替身,来阐述释...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586
19
waichi只不过是借着一些佛教名词或者自己发明的名词来表达出自己的一套思想而已。
其实从理论水平上,waichi远超佛陀本人,也和那些大乘龙树或者世亲这类祖师级别的
人物不相上下,甚至某些方面还要超越。
佛陀理论水平是1分,龙树世亲和六祖这种大乘祖师级别的人物2到3分左右,而waichi
能达到5分。当然,即便是5分,也根本不及格(满分为10分),都属于很粗糙和不成熟
的理论。
从实修上来看,waichi也可能超越佛陀和龙树世亲这类大乘祖师。然而,依然和解脱差
得无比遥远,而且还极可能是重度走上入魔(和佛陀本人一样),是百分百的神棍。
我现在根本不在乎waichi是否符合佛法(佛法本来就很低级),我在乎的是他的一些独
有的创新见解以及这个人的诡异而矛盾表现的背后原因。

发帖数: 1
20
我曾经走过了一段十分艰难,方向莫辨,痛苦迷茫的心路历程。现在终于重获生机,找
回了生命的本来面目,不再让自己可悲地游离于真正自己的人生之外。
在我的觉醒过程中,对我起到莫大帮助的包括而不限于:
自己骨子里天生的正气气节,也是中国人历代就具备的骨气;
自己自幼就萌发的悲天悯人的赤子之心,圣人情怀;
自己的和自幼家庭里面的十分深重的乐观思想与对未来的不磨希望;
再苦再难之中不甘心生命就此堕落沉沦消沉的本能;
对奥妙宇宙神奇力量的敬畏;
对从来奇迹总会降临我身的底气信念,以及人类生命内在潜力的信心;
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的虚心学习和热心探索;
理性的思维辨别;
希望自己达到慈爱包容、不择亲冤的境界的美好愿望。
在此特将心得整理出来,希望能够给还在迷途中的人们以参考,少走一些弯路,未曾陷
入的人们不要重蹈我们的覆辙。
本篇每一章如果细述,单独都可以凝成煌煌巨著,而小子我的能力不足以涵盖如此广大
。这里并不想做知识性探讨,仅仅根据个人经历,陈述对我澄清困惑度过困境起到的助
益更大更明显的。这里只是抛砖引玉,点到为止了。有兴趣具体深入了解的可以直接去
看相关典籍著作,文末所列几篇可供参考。本文不是为...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7018
21
中国人有个普遍的错觉,印度人都信佛教。事实是,印度人相信的是婆罗门教。佛
教在印度从来没有成 为过主流。甚至连第二大教都算不上。根据1991年的印度人口普
查数据,人口的82%左右信奉印度教,12%左右信奉伊斯兰教。此外,还有基督教徒,占
人 口的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佛教的
信徒人数还远远落后于基督教,更谈不上和主流的印度教 比。
在印度历史上, 佛教甚至绝迹。印度教连续出现鸠摩利罗商羯罗两位大思想家,
论战中击败佛教。导致佛教大量寺院和信徒改宗。时间就在玄奘大师在纳兰陀寺留学归
国后50年 内。鸠摩利罗登门挑战,让佛教最高学府纳兰陀寺从公开讲学变为闭门授课
。显宗成为密宗。从玄奘大师在印度留学的辩论经历来看,就能明白佛教经常遭遇外道
学 者的强有力挑战度日艰难苦苦支撑中。失败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商羯罗时代佛教更
加不堪一击,终于全灭。沦为靠咒语赶鬼的土著信仰。恰如玄奘驳斥道士信仰:叩 齿
咽液之序,其言(辞)鄙陋。将恐西闻异国,有愧乡邦。
灭佛者商羯罗很年轻死时才32岁。但他给佛教的理论打击是致命的。佛教为抬高
自己学说贬低...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3575
22
还少了一个,就是大乘佛教的教主们,更是直白的说念它经书多少遍,就有多少多少功
德,就享福什么的。乃至佛教信徒们,还口口声声的布施,搞什么功德回向。
你随便问问一个信佛的居士,为什么要学佛?
因为现在这个世界苦,自己要解脱去极乐世界啊!
因为念佛有好处,能治病啊!
因为积攒功德,会赚钱发达啊!
你仔细的观察他们的动机,就会发现所有的动机都是指向——自己得好处。对了,哪怕
他们有一丝济世利民的动机,估计也不会去学佛,至少不会学“大乘佛教”。这也是为
什么原始佛教批判他们,是一堆自私自利贪图功德的伪修行人。
对了,如果你是信佛人,到这里想追问,为何释迦和龙树要弄出两个版本的佛教,一个
说可以自修涅磐,一个说可以度人还可以了别人的因果?恭喜你,你的确有追求真理的
善根。
答案很简单——释迦就是当初让亚当吞禁果那蛇,它想赎罪,传法也以清修为法,以寂
灭为果。但是,诱惑它幻化出禁果的燃灯(另一个宇宙来败坏我们这个世界的万恶之源
)不满意,后来就让龙树以传教为法,以洗脑成功,让灵去它的魔界为果。
但凡对现代科技电脑的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如果执行一整套源代码,里面的内容提前
都是公开的,这个程序有可能...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5873
23
俺敏感自恋碰巧从小就受正规的材料训练,娜娜你说sasa那句话是不是说俺?中国人的
身份咋了?它没给俺带来卑微感,正如它也不曾给俺任何自豪感一样。叔本华说过(俺
从网上找来的,没核对原文,算二手引用了),最廉价的骄傲就是民族自豪感,沾染上
民族自豪感的人暴露出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人缺乏个人能够引以为豪的素质。如果情况
不是这样,他也不至于抓住那些他和数百万人所共有的东西为荣了。拥有突出个人素质
的人会更加清晰的看到自己民族的缺点,因为这些缺点时刻就在眼前,但每一个可怜巴
巴的笨蛋,在这世上没有一样自己能为之感到骄傲的东西,那他只能出此最后一招:为
自己的民族而骄傲了。由此他获得了补偿。所以,他充满着感激之情,准备不惜以牙齿
和指甲去捍卫自己民族所特有的一切缺点和愚蠢。
发信人: iamwhatieat (我吃故我在),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Yale的Machu Picchu展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3 12:12:18 2010, 美东)
现在敦煌就一政治牌民族牌,上至政府学界,下至对敦煌卷子一无所知的蚁民们,无论
是谁,打出来...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24
第一章/佛法有什么好处?
【一】佛法会让我快乐吗?
快乐,是形容所有人类共同目标的一个概略名词。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想要快乐,然而「
快乐」的意义以及如何去达到它,却是众说纷纭。
全世界数十亿的人们都深信,快乐仰赖于自己拥有多少物质财富,他们梦想要过着一如
好莱坞红人、名流般的日子,以及所有搭配其身份的派头,例如坐落于比佛利山的大豪
宅,或使用工业用的烘干机来烘干一条手帕。然而,在真实的状况中,只有一小部分的
寻梦者能将自己挤进洛杉矶。而且,就算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类似的理想场所,若是上
亿的人都过着这种奢华浪费的生活,光是对生态所造成的后果,就会是一场浩劫。届时
不仅是这些寻梦者,连同地球上其他任何人,都无法再享有片刻的快乐了。
我有个澳洲学生道格拉斯(Douglas),他代表了另外一种版本的「快乐」。道格拉斯
靠着政府的失业求助福利维生而毫无感激,「出离心」与「厌离轮回」是他避免工作的
藉口。虽然他算是个佛弟子,但是深植的怠惰心以及缺乏个人的责任感,造成他纵然拥
有很多空闲时间,他也不修行。像这样不必工作,又靠着别人的善意过日子,似乎带给
他某种喜乐的感觉。但是像道格拉斯这种人的问题,在...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5
按照你这说法,佛陀本人就是非常没福报的人,他涅盘前因为吃了纯陀供养的野猪肉得
了严重的腹泻痢疾,最后涅槃。
另外佛陀大弟子目犍连被外道谋害惨死,头骨都被敲碎了,更是没福报,
还有阿罗汉优波先那尊者,被蛇毒死,
另外还有阿罗汉被牛撞死。至于临死前得重病的更有好几个。
这些统统是没福报的人,甚至大乘创建者龙树自杀而死,龙树弟子提婆被外道谋害致死
,这些也都没福报。
80
y******i
发帖数: 98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yuanhuai (圆满), 信区: Wisdom
标 题: 普贤行愿品释 第一课 (2) 略说顶礼支;广说身顶礼 索达吉堪布讲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n 14 17:42:59 2013, 美东)
第一课 (2)
索达吉堪布 讲解
下面开始讲经义。《普贤行愿品》包括长行文和偈颂,但这次我们不讲长行文
,只讲偈颂。《普贤行愿品》的核心是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
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
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这十大愿王如果发散出去,就是一切菩萨的十万大
愿,如果归摄起来,就是弘扬佛法和利益众生。在接下来学习的过程中,希望大家好好
体会这些意义。
甲二(经义)分三:一、前行七支供;二、正行广大发愿;三、后行以宣说功德而结尾。
乙一...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39
27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调心的过程
转自慈诚罗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nwlu.html
此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个麦彭仁波切的窍诀:调服心的过程。为什么要了解调服心的过
程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修行上的困难。如果不了解修行途中的路况,不
知道如何应对,就会有挫败感,以致失望、懈怠甚至退失。麦彭仁波切的这个窍诀虽然
文字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详尽。
一、总述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
,以及内在的各种感受,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
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天界、非天等善趣,地狱、饿鬼等
恶趣,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第二,精神自己的本
体,也是空性。虽然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并
没有明显地讲外在的世界是内心的现象,但龙树、月称菩萨的弟子们后来写的有些关于
中观实修过程的论典中,却承认了一切外境都是心的现象。因为修行的时候必须这样,
平时可以去观察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抉择一切都是空性。...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8
索达吉堪布 著
又有些人说:“密法不是由佛亲口所说,而是由后来的印度或藏地人所创造。”密宗续
部有些是释尊涅槃时作授记,后来才现于世间的,有些则是释迦佛住世时亲口所说,如
印度南方米积塔前所说的《文殊真实名经》、《时轮金刚续》等。《二观察续》云:“
如来先说有部、经部、唯识、中观之法门,此后宣说密宗金刚乘。”《时轮金刚后续》
云:“具德米积塔之前,法界十力大尊者,宣说诸佛之密续。”如今藏文《大藏经》(
德格版)仅经、续部就有一百零三函,其中二十多函是密宗续部。有些密续是莲花生大
师等大持明者以神变从龙宫、乌金、香巴拉等刹土迎请到这个世间的。当年阿底峡尊者
来到藏地时,看到桑耶寺里藏有丰富的密宗续部后感叹地说:藏地密法远比印度殊胜,
印度也见不到这么多的密典。在汉传《大藏经》中也有很多唐密续典。又据唐密传承,
大日如来于法界宫说《大日经》、《金刚顶经》等。金刚萨埵结集并于南天竺铁塔,待
人弘扬。其后释迦佛灭后七百年时,龙树开铁塔,亲礼金刚萨埵,受金胎两部大法,传
之弟子龙智,龙智传给金刚智、善无畏等广弘。是故应知密法并不是后来的印度僧人或
藏族喇嘛们所发明的一种法门,而是十方诸佛菩萨千...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9
净土宗是基督教传入佛教圈中的副产品
净土宗是基督教传入佛教圈中的副产品美国芝加哥大学宗教比较学教授Dr.Pierce
Beaver曾于日前参加「基督教日本宗教研究社」The Christian Center For Study of
Japanese Religions所主持之各宗教名人座谈会席间该教授曾向佛教大学教授发问
「基督教与佛教净土宗同为依赖他力之信仰耶稣基督和阿弥陀佛都能替人赎罪救人
可否请告知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关于此难题当时系由笔者予以简略答复兹特将
该说明予以扩大补充用中文写成此小稿以作为中国教牧圣工人员研究净土宗时参考
之用。
历史背景约在两千年前左右在东方的世界同时发生了两个有关「救赎人
类」的大思想一即基督教另一即属于佛教的净土宗她们都强调人难自救惟需依
赖从外界而来的他力才行依靠某种神或佛才能得救的道理在宗教学上名曰他力信仰
或依靠耶稣基督或依靠阿弥陀佛。基督教由耶稣基督所创通过使徒保罗在欧洲努力传
道之结果基督教于今日逐成为欧美人主要之宗教并在其它地区获得相当布道基础。
关于净土宗之成立虽在印度但甚难明白其较正确之年代简直没有任何证据...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0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31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2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朱清时院士的佛教物理学(ZT)
跳梁小丑罢了。
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
量子理论解读佛教空性(资料图 图源网络)
空性与量子理论的当代对话
作者王萌(1965-)男,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宗教与其他
文化的相关研究。
宗教与科学是人类社会中两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它们的对话是处于分裂状态的人类文化
寻求自我融合的一个必要途径。佛教文化作为传统的宗教文化形态之一,在与科学的对
话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当代科学的进展,佛教与科学的对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
跃局面。认识和揭示这一重要的文化现象背后的意义,对于深化科学的哲学反思和促进
现代文化的融合都是极为必要的。
一、佛教的空性论与现代物理学的量子革命
佛教以义理的宏富玄奥而著称,佛教的空性理论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一古老的理
论超越巨大的时空跨度与当代科学的量子理论联系在一起,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思维
的深刻统一性。
1.佛教的空性概念及其宗教含义
空性(sunyata),音译作舜若多,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佛教认为,空性就是依空
而显之实性,它是一切法(dharma,指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实本性。在此意义上,“
空性”与“空”(sunya)的概念具有...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3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2日
来源:不详 作者:老梵 317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阿赖耶识”和“如来藏”杂说
●作者:老梵
最近论坛上出现了萧平实的弟子(刀笔吏――这个可怜的小伙子或者大姑娘),于
此大谈阿赖耶识和如来藏,并且将萧平实一贯的作风继承的似模似样:喜欢引经据典,
但却断章取义,惯于依文解字,混淆经论圣言,将圆融博大的佛法,弄的面目全非,迷
惑初学,诽谤大德,实在令人痛心疾首。
萧平实和其弟子都有一个特点,喜欢引用排列经典中的词句,洋洋洒洒,很能让人
不知所以然,排列经典词句本来很好,说明博学多知嘛,但他们却又不能将其中深邃的
涵义领悟清楚,领悟不清楚也并无多大罪过,可以继续领悟嘛,但他们又喜欢冒充领悟
,于是妄解经论,分别圣意,邪见如山,悖论重重。
他们谈的最多的,应该是阿赖耶识和如来藏了,但却将这两个名词和其中的含义弄
的似是而非,让一些少以接触唯识学说的同修们不明就里;至于如何从修行中认知阿赖
耶识和如来藏,这帮人不是避而不谈,就是妄言胡说。老梵不才,学了一点点唯识,学
的不好,但还可以搞清楚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的异同,修...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3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我所认为的“明心见性”
大乘非佛说论的由来
作者:伊藤义贤
对于大乘非佛说论,若无专门知识的人,恐怕像丈二和尚摸不着头吧!所以特先解说如
下:
盖释尊一代五十年间的教法,若把人天教摄入小乘教,就可大别为:小乘教与大乘教。
就中,人天教是于迷界教人怎样生于人问或天界的法门,故以转迷开悟为目的的释尊本
怀来说,当然这是一种方便教了。
小乘教就是小人所乘的教法之意。即为:只怀小志的声闻、缘觉(又称辟支佛或独觉)
者所乘的教法。这通常称为二乘人。当然其所证的果报亦不过是小涅槃的灰身灭智而已
。因为他,并没有大志,堪忍于永劫的修行以济度众生,而期证佛果大涅槃,只一心一
意想着早一天出离三界六道的轮回,速证阿罗汉果罢了。
大乘教就是大人所乘的教法之意。这与声闻、缘觉者不同,乃矢志累积永劫的修行,渐
进菩萨的五十二阶位,至于成佛而证入大涅槃的大志者所乘的教法。如上述,释尊宛若
医师的应病与药,对小乘人即教以小乘教法,对大乘人即授以大乘教法。把这些教法笔
录成书的,即所谓的三藏经典了。这又叫做一切经、大藏经。 其卷数据「开元释教录
卷第十」的记载,至唐开元十八年,共译出了五千四十八卷。 其后更陆绩地从印度传
译了许多经本到中... 阅读全帖
n**u
发帖数: 6997
35
孤身赴北莽 第一百三十六章 南归,过河,拽山 [更新时间]:2013-07-26 04:35:31 [
字数]:4796
谈不上乘兴而来,也不好说是败兴而归。徐凤年还是那个背书箱远游子的装扮,红
袍阴物依旧隐蔽潜行,只是多了一颗含笑而亡的头颅。行出三百里,见到两骑纵马狂奔
去往弱水河畔茅舍,其中一骑马背上的男子玉树临风,北人的身材,南人的相貌,见到
徐凤年后顿时脸色苍白,下马后踉跄行来,跪地捂住心口咬牙哽咽,嘴上反复念叨着“
知道是如此”。徐凤年心知肚明,也不劝慰,冷着脸俯视这名被徐淮南寄予厚望的庶出
子孙。如此阴冷的初次相逢,实在是大煞风景,哪有半点史书上那些贤君名臣相逢便恨
晚的绝佳氛围。剩余一骑坐着个侍读书童模样的少年,见到主人这般失魂落魄,顺带着
对徐凤年也极为敌视。
男子早已及冠,却未及三十,失态片刻后,便敛藏神情,不悲不喜,挥去书童试图
搀扶的手臂,自行站起身,让书童让出一匹马,主仆共乘一马,三人两马一同默契地前
往南方。一路上经过各座城池关隘,温润如玉的男子都能与沿途校尉们把臂言欢,不过
少有称兄道弟的矫情场面话。穿过小半座宝瓶州南端,绕过王庭京畿之地,即将进入金
蟾州,...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6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
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
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
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
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
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
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
,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
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
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
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7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主要可以从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两个方面来考察。
首先,从信仰修证方面来说,小乘部派佛教奉释迦牟尼为教主,认为现世界只能有一个
佛,即释迦牟尼,不能同时有两个佛。信仰者通过“八正道”等宗教道德修养,可以达
到阿罗汉果(断尽三界烦恼,超脱生死轮回)和辟支佛果(观悟十二因缘而得道),然
不能成佛。大乘佛教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同时存在,释迦牟尼是众佛中的一个。
信仰者通过菩萨行的“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修习,可以达
到佛果(称“菩萨”,意为具有大觉心的众生),扩大了成佛的范围。又,小乘佛教要
求即生断除自己的烦恼,以追求个人的自我解脱为主,从了生死出发,以离贪爱为根本
,以灭尽身智为究竟,纯是出世的,所以大乘佛教讥讽他为“自了汉”。大乘佛教则自
称佛法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救世,建立佛国净土为目标。他认为,修证需要经
过无数生死,历劫修行,以“摩诃般若”(大智慧),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无上正觉),除断除自己一切烦恼外,更应以救脱众生为目标。因此他既是出世的,又
强调要适应世间,开大方便门,以引渡众生。
其次,从教理义学方面来说,小...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世界观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世界观
世界如何形成?万物从何而来?这个问题看似重要,但真正肯下工夫研究的人,实在不
多。就连许多宗教,对此问题也不深究,一是可能由于问题太玄,无法探讨,二是多数
宗教的最主要目的,都集中最现实的「救人脱苦」这个大目标上,先要为人类解决答复
这个问题要紧。因此,都把世界观放在次要地位。例如道教虽崇老子为始祖,但以后的
道教并未在者子最喜讲的「道可道,非常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见道德
经)的宇宙本体--「道」--上下功夫,而却专门在与人有大关系的符录、祈祷、炼
丹、服药等长生不老术上拼命努力;此即道教的救人脱苦之法。本篇将看看基佛两教对
世界形成、变化与万物来源等的信仰或解释作一番探讨。
基督教的世界观
旧约圣经的第一章,便是记载上帝用他的灵和他的话,创造了世界一切万物。「起初上
帝创造天地,…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一1-3)
。由此可见,基督教不单能清楚肯定地答复世界万物从何而来,也表示基督教对世界观
极其重视,毫不含混疏忽。
基督教的创造论否认了无神论,因为她确认在宇宙中有最高主宰上的灵,也推翻了在宇
宙间有一善一恶,...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3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基督教与佛教的比较 - 神佛观
凡要研究一个宗教,最重要的莫过于研究她所崇拜的对象如何,本文的目的只是将基佛
两教的神佛菩萨等,作较系统性区别,看看他们之间有何不同之处。
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神
一、独一无二的上帝
上帝,英文是 GOD,希伯来文是 JEHWAH,中译「耶和华」,意思是「今在的,自有永
有的」(出埃及记三14)。古代犹太人对上帝,另有以下的几个称呼:1、耶(EL)原文意
为「那有权能者,那刚强者」;2、耶罗喜穆(ELOHIM)意为「伟大无量」;3、耶里昂(
ELELYON)意为「至高的上帝」;4、阿多乃(ADONAI)意为「上帝是主人」。
上帝是有位格的(Personality),凡能自称「我」的就是有位格,所以上有自觉,自决
,自由的表示。在旧约圣经各处记有上帝向人说话,这就是上帝有位格的具体表现,例
如:「耶和华对亚伯兰说……。」(创世记十二1)
上帝至少有以下几种本质与属性:1、创造万物者(创一1;赛四十26,四二5)。2、全能
者(创十七1)。3、遍在者(诗一三九7)。4、不可见者(廿三8;约一18)。5、全知者(诗
一三九1-6)。6、永远者(申卅三27)。7、不变者(一○二26-27)。8、不...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0
你不理解很正常,因为整个西方就缺乏空性的见解,而这恰恰就是佛法最根本的见地,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这篇开示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空性的意义: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
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又
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个字
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
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耶稣的神通太小了 (转载)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
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又
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个字
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
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理论
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300
42
美国芝加哥大学宗教比较学教授Dr. Pierce Beaver 曾于日前参加「基督教日本宗教研
究社」(The Christian Center For Study of Japanese Religions)所主持之各宗教
名人座谈会,席间,该教授曾向佛教大学教授发问:「基督教与佛教净土宗同为依赖他
力之信仰,耶稣基督和阿弥陀佛都能替人赎罪救人,可否请告知两者之间的异同之处?
」关于此难题,当时系由笔者予以简略答复,兹特将该说明予以扩大补充,用中文写成
此小稿,以作为中国教牧圣工人员研究净土宗时参考之用。
历史背景
约在两千年前左右,在东方的世界同时发生了两个有关「救赎人类」的大思想,一即基
督教,另一即属于佛教的净土宗,她们都强调人难自救,惟需依赖从外界而来的他力才
行,(依靠某种神或佛才能得救的道理,在宗教学上名曰他力信仰)或依靠耶稣基督或
依靠阿弥陀佛。
基督教由耶稣基督所创,通过使徒保罗在欧洲努力传道之结果,基督教于今日逐成为欧
美人主要之宗教,并在其它地区获得相当布道基础。关于净土宗之成立虽在印度,但甚
难明白其较正确之年代,简直没有任何证据可供研究参考有关成立时期之用。虽...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一本好书---了凡四训

这些我早知道。什么从龙宫传出来?那都是胡扯。
实际根据考证,龙树应该是从一个有龙信仰的塔庙里面取出来的,而不是什么从龙宫。
这些大乘经典应该是一些大乘和尚自己编造,然后留在了塔庙里面,被龙树发现了。
看看这段吧。
http://www.ebud.net/budren/yinshun/miaoyun18/budren_yinshun_miaoyun18_20030425_15.html
d**a
发帖数: 2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于此二都无
关于空性什么的,龙树菩萨说:
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
关于中道什么的,龙树菩萨说:
故知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
r****n
发帖数: 8253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Waichi:题出者自己有见解:
一切的物质意识等等都是刹那生灭的,
一切的因缘法都是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的.
===================
第一句是对的,第二句是错的。
刹那生灭是建立在刹那性的不变的基础上的,如果没有刹那性的不变,则不可能有任何
的生灭变化。甚至会导致你无法观察到任何事物,也不会感知到自身的存在。
无论是物质还是意识,在生起之后,必须要有一个短暂性的驻留,在这短暂性的驻留期
间,它是不变的.这个就是佛法所说的“住”,此住是究竟真实的,包括生和灭也是究
竟真实的,这也是大小乘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一,因为此住,才有极微的成立,此极微也
是南传上座部所说的究竟名法和究竟色法。
龙树以及后代的很多大乘祖师对有为法生住灭的真实性的破斥是有重大漏洞的(对时空
的非连续性认识不足),它们并无真正有效破斥,这使得大乘的理论基础从一开始就建
立在空中楼阁的基础之上。
缘起是对的,但是性空,则是龙树等人自己的发明,其本质是错误的!
r****n
发帖数: 8253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Waichi:题出者自己有见解:

我比你都还要了解大乘太多了。
大乘无论是龙树,还是世亲,都犯了致命性的错误,使得大乘的理论基础完全建立在空
中楼阁之上。因为他们并没有成功破斥名色的真实性以及生住灭的真实性
龙树在中论里面对小乘的生住灭的真实性的破斥不能成立,因为他没有意识到如果时
空是量子化的,则必然存在生住灭同时的现象(一时聚三相)。他把时空的量子化的可
能性强行给排除掉了。(物理学现在都不能否定,反而越来越倾向于肯定)。
而世亲则混乱数学分割和物理分割的区别,以为只要有体积就一定能分割下去,而不知
道思维上,数学上的可分割,和现实的,物理上的分割是不能等同的,这是一个很低级
的错误。实际上也被量子物理彻底证伪。
大乘到现在还自我陶醉在两千多年前祖师们的那种低级理论上,可怜可悲。。。
而小乘的认识论,却反而比大乘要好太多了。虽然有些小瑕疵,但整体上基本正确。
位?
s***c
发帖数: 66
47
第九讲 中观学派的开悟(续)
讲中观学,主要介绍龙树菩萨的思想。因为,龙树菩萨是中观学的集大成者,
亦是大乘学派的开山祖师。现在就从他的一部重要著作《中论》谈起。
首先,把“中”字跟大家讲一下,“中”即不偏之义、偏就不对,偏左边不
对,偏右边不对;偏说有也不对,偏说无也不对。具体说:“中”就是佛教所说
的“缘起”理论,即缘起中道观。大家都知道“缘起”是佛教最基本的学说,是
佛教与其他宗教所不同之处,也是与其他哲学所不同的地方。其他宗教、哲学有
时也提到缘起的道理,但是,没有佛教谈得全面、彻底。中观学派更精辟地发挥
了缘起的深义。
“缘由”二字,可能大家都很熟悉,作为一个佛教徒,都知道缘起的道理。
“缘起”二字,于小乘来说,习见于“十二因缘”。因缘之义,简约的说,即“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有了这个,就有那个;若没有这个,也就没有那个。
拿“十二因缘”来说,即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它们之间的关系,
即由于无明作条件,产生了行;又由行作条件,产生识。那么,无明即是行的缘,
行即是识的缘,乃至于老死等等。没有一个单独生存、单独存在,都是相依相成,
相互依赖
z********y
发帖数: 109
4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关于伪经的问题
哪部经书是伪经?哪部是真经?众说纷纭。
我就不明白,那么多号称有证量,有神通的人,如定去查一下不就行了?不都是由宿命
通吗?这点上,我就很佩服,龙树和世亲菩萨,他们就敢说,“华严经”和“瑜伽十地
经论”是我从佛那里拿来的,听来的。我还没听过其他人说,我用我的证量神通发现,
某某经书是真的,某某经书是假的。
不管是真的,是假的,龙树和世亲菩萨有这样的气魄就要赞一下。即使是假的,编故事
的人有这样的气魄也要赞一下。
听过一句话,学佛的人就要有气魄,敢做敢当。
A****a
发帖数: 274
4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毗钵舍那’九个步骤
这篇文章的翻译者肯定是一个有大乘背景的人,所以才使用了“缘起性空”这类大乘用语
原始佛法的“空”,和大乘的“空”,是有区别的。
原始佛法通常不说空,只说无常。
缘起性空是大乘的龙树提出来的,原始佛法没有龙树那缘起性空的理论
a*******g
发帖数: 867
50
二、唯识的中心思想,从小乘到大乘
佛最初说法,从讲“四谛十二因缘”开始,这时主要是讲业感缘起,十二因缘,说明众
生怎样流转世间,怎样出离世间。流转世间,无非是由于业。业呢就是由于烦恼、无明
,无明烦恼生起,造业是由于什么呢?心!小乘的“业报论”重点就是突出这一点。唯
心因果,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马鸣菩萨的《大乘起信论》把心分为生灭门、真如门,由生灭门流转生死,由真如
门回到解脱的境界,证得法身。这就是对于小乘思想的进一步发扬。到了六七百年间,
龙树菩萨、提婆菩萨发扬大乘般若。般若就是讲智慧,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
若三种。文字、观照、实相都离不开能观智,所观境,也离不开心。中国天台宗继承了
这个思想,即“一心三观”,一个心对诸法作三种观察,空、假、中,三谛圆融,都是
把般若思想进一步发挥,还是离不开心。龙树菩萨有首偈子:
诸佛出生处,
堕地狱未减,
成佛原未增,
应敬礼此心。
到了无著、世亲菩萨时代,就把大乘经典如《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
经》、《胜鬘经》等等,进一步发扬,明确的提出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就是指三界的业报,业、报都离不开心,唯心所造。“万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