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Automobile版 - 中国消费者为何只认特斯拉?中国新能源车企陷入绝望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t**h
发帖数: 1
1
这几天特斯拉成功刷了屏,先是股价大涨上了央视新闻,之后又是Model 3以绝对优势
问鼎3月新能源车销量榜单。特斯拉逆势上扬的背后是什么,它的压倒性胜利对于中国
国内的新能源厂商又是福是祸呢?
特斯拉缘何能取得近期的成功?
特斯拉3月份的大卖固然与释放产能、交付疫情期间积压订单有关,但问题是特斯拉有
积压订单其它车企也应该有,为什么单单是特斯拉脱颖而出呢?想必没那么简单。
自从去年10月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建成投产后,Model 3已经国产了近半年。虽然经历
了上市之初价格居高不下的质疑,但如今加上补贴Model 3 的起售价格已经跌破30万元
,直接触碰到被宝马3系、奔驰C级以及奥迪A4L长期把持的细分市场。当本来最大的短
板——性价比都成为了优势之后,这款续航里程区间为445km—668km的纯电车型想不拥
有竞争力都难。再加上短视频等平台对其无人驾驶等技术的渲染,分走一部分本属于
BBA的客户也是理所当然。
尽管纯电车型如今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铆足了劲开发电动车,
但特斯拉电动车“元老”级别的地位还是没有改变。再加上特斯拉“美系豪华”的标签
和埃隆·马斯克独特的个人魅力,特斯拉有着无可比拟的品牌影响力。且特斯拉在门店
布局上相比蔚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专挑繁华商圈下手,覆盖率也是远超大部分新能
源车企,这也进一步增强了特斯拉的知名度。蔚来专攻SUV,小鹏定位亲民,作为最便
宜的特斯拉的Model 3竞品稀少,又抓住了消费者的“求新”、“求异”心理。
当然,特斯拉的成功也绝对不仅仅是靠自身,整个新能源车的态势都基本向好,在3月
份的汽车销量榜单上除了特斯拉之外,蔚来和广汽新能源旗下车型也都取得了较大幅度
的增长。在疫情尚未完全结束的情况下整体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以见得,国内新能源车
有一定的“刚需”属性。
随着一二线城市充电桩布局的拓展,纯电车型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近期国家为了
提振汽车消费市场,明确指出保持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制度,各大限牌城市的牌照指标也
有一定的倾斜。疫情期间公共交通的暂停等因素事实上反而激发了一部分人的购车需求
,有需求没蓝牌指标,当然只能转向新能源车。
特斯拉大卖,给国内新能源车企带来的是希望还是绝望?
特斯拉Model 3三月份的销量不仅问鼎新能源车细分市场,甚至还在豪华车型榜单中力
压各大一二线豪华品牌明星车型取得第一,在所有车型的销量总榜上也名列第11位,可
以说已经可以和燃油车掰掰手腕了。特斯拉的暂时性成功展示了其独有的强大实力,同
时,也证明了新能源车也是可以在销量上与燃油车一较高下的。这两个事实究竟对志在
新能源市场的各大厂商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特斯拉的绝对优势,说明了国内新能源企业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大厂都还不具备
与其分庭抗礼的实力,消费者“只认特斯拉”是一个可怕的信号。从3月份的汽车销售
榜单乃至今年1-3月的榜单来看,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都是第二名的两倍左右,考虑到
特斯拉的豪华属性和单车价格,这样的现象说明本土品牌还不能建立起稳固的口碑和消
费者忠诚度。人们一说起电动车或者新能源车就联想起特斯拉,本来新能源车市场就比
燃油车小,又被“外来和尚”牢牢占据,属于国内新能源车企的蛋糕太小了。
但同时,特斯拉的大卖也证明了人们对新能源车特别是纯电动车的认同提升了,由以前
的不敢尝试变成了现在的欣然接受,这对于整个新能源车市场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蛋
糕整体做大了,每个人分到的自然也会更多。
特斯拉虽然仍然是市场龙头,但毕竟它定位偏高、车型有限,与绝大部分国内新能源车
企有着价格上的差别,而它的成功又能促进消费者提高对于新能源车的关注,不希望购
入特斯拉或者暂时没有能力购入特斯拉的消费者自然会转向其它品牌的产品。这个效应
肯定是要大于特斯拉的挤占效应的,所以特斯拉的大卖,国内新能源车企是可以笑出声
的。
道阻且艰,国内新能源车企怎样跟上特斯拉的步伐?
俗话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现在机会出来了,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就看各大新
能源车企的行动了。我们从特斯拉身上可以看到很多它独有的亮点,有一些是值得各友
商借鉴的。
就专攻新能源的造车新势力而言,同样只产电动车的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地区门店已经逼
近100家,这哪怕是蔚来、威马这样的第一阵营企业也比不上的。当然,我们不能盲目
追求数量多,布局精准才是关键。特斯拉的高定位决定了它在一线、新一线城市的密集
布局,其它厂商可以避其锋芒,把中小城市的销售、展示网络建立起来,搞一个“小城
包围大城”战略,迂回建立品牌力。另外,尽管有一些企业推出了五花八门的特色充电
服务,特斯拉的自建充电桩仍然非常讨喜,专属充电桩的广泛布局实际上又是一种品牌
宣传的手段,可谓一箭双雕。
对于传统车厂的新能源车型而言问题则更加棘手,因为这些车型往往不是独立研发,而
是依附于燃油版本,起到的只是锦上添花的作用。绝大部分混动、纯电车型都是全系最
贵的,想让消费者多掏一份钱买个不确定性,想想都不符合逻辑。传统车厂也可以探索
独立研发新能源车型的道路,建立起新能源自己的品牌力,或许可以改变这个略显尴尬
的格局。
任何成长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人是如此,车亦是如此。新能源车已经逐渐摆脱稚气,
相信不久的将来,新能源车可以真正分得汽车市场的一片广阔天空。
 
1 (共1页)
进入Automobile版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