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P********e 发帖数: 55 | 1 我想说的是我们通过这次奥运会应该要知道批评哪些东西、思考哪些东西、学习哪
些东西、改革哪些东西以及必要性地肯定并表扬哪些东西,而不是像门户网站那些不懂
球的媒体一样乱喷!
宫鲁鸣教练说,只要我们这次奥运会学到了东西就没有白去,只要球员肯学、愿意
学就永远不会晚。这两句话说出后我见到了一堆人乱喷,这是一句很诚恳的话,头脑清
醒的人也应该认识到我们通过奥运之旅需要学习什么!
只有出去输过球,才能清醒的认识到差距在哪里,才能刨根问底追溯差距的来源,
才能知道要学习什么,才能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去真真正正地提高男篮水平。
首先从这次奥运会宏观来讲,你会发现世界篮球正在大跨步地向前飞跃,澳大利亚
、塞尔维亚、法国、克罗地亚甚至是立陶宛都在大幅度地缩减着与美国的差距,更别提
奥运会之外加拿大这样的未来劲旅;而我们却已经远远落伍了,甚至非洲兄弟早已不再
是我们熟悉的安哥拉,而是豪强尼日利亚了(之所以说是豪强,是因为尼日利亚两大球
星阿米奴和艾泽里并未随军出征奥运会,奥拉迪波依然保留着以尼日利亚球员身份参加
国际比赛的潜在可能,即便是这支尼日利亚已经可以和欧洲豪强掰手腕了)!
其次从微观来讲,你会发现我们的球员的个人技术(甚至可以说是基本功)、身体
对抗、技战术都已经不知落后了世界篮球大国多少个档次了。而宫鲁鸣所说的要学习,
学习学什么?就是要学习这些东西!你说这些东西可以学吗?可以,训练方式、优秀的
战术套路和思想、身体对抗这些哪样不可以学习还是哪样不应该学习?所以我觉得宫鲁
鸣教练所说的学习没有任何被喷的理由,甚至我们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我们要学什么以及
怎么学!
细细深究,这些要学习的东西最终都可以划为一个问题——那就是变革现有体制!
刨根问底,男篮为啥这么差
男篮差确实是我们技不如人,但是技不如人的背后却是我们的篮球理念和篮球培养
方式。
我们的篮球理念,起码至今在广大基层教练和教导员那里还停留在“得内线者得天
下”这个层面,这个“得内线者得天下”甚至是更狭隘的理解方式——那就是我用内线
解决问题把你吃掉!(笔者注:"得内线者得天下"还是有道理的,目前来看,在绝大多
数的比赛中篮板球依然是球队的生命线,我只是说在国内我们往往理解比较狭隘。)
这样的理念,决定了我们的选材标准、培养方案、球员特点、打球方式以及战术思
想。
在这种理念下,我们选材往往首看身高。以自身为例,中学时代学校选拔篮球队,
180cm以下的统统不要,在这种硬性条件下我被排除在了名单之外,但是同班身高188cm
的同学得以入选,本来在班级的比赛中我是打后卫的,而188cm的同学是在班级里面打
中锋,单从球感和传控的基本功上我在他之上许多,但我同学进校队之后被按照后卫(
确切地说是得分后卫)的方案培养,我承认在两年后他的篮球技术在我之上了,但是从
打球的风格上还是可以看到很多由于以前身高打中锋留下来的弊端,那就是投射差劲、
无球跑位意识不强、传球手法差。也有被当做控球后卫培养的,要求就是控球过半场不
失误,然后交球内线或者打一些与内线大个子的2人转,总归还是要把球交到内线球员
手上,让内线去终结进攻。
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其实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搬运工”,因为教练要求把球交到中
锋手上打阵地凿内线,并不允许后卫拿球乱突,所以后卫的持球突破攻击力比较差,传
球的灵性(或者说是想象力和创造力)差很多。而评判你是不是好后卫的标准就是能不
能把球运过半场,能不能把球交给内线。不光在学校,在一些体育队、青年队也是这样
选材和培养的,在我们的CBA甚至是国家队依然可以看到这种影子和这种思想,以及在
这种理念下培养起来的球员特色。
在校级比赛、市级等级别的比赛中,这种打球方式很能出成绩,因为没有进攻三秒
、背身五秒等一堆规则的限制,拥有强力内线往往就能统治比赛,也完全不需要有那么
多突破和外线投射;在国际比赛中,我们靠着穆铁柱、巴特尔、王治郅、姚明这些大个
子确实打出了一些成绩,于是至今我们依然把这种培养方案奉为金典!慢慢地我们确实
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大个子,包括现在国家队以易建联为首的几个内线,但是这样的培
养方式造成了其他位置很难出人才,我们的男篮十几年了未曾有过一次是以外线球员为
核心的(锋线就别提了,一般青年队培养球员,身高不是很高,运球又比较差的才去打
小前锋,所以小前锋是苗子最差的)。
在这样的篮球理念下,你大概明白为什么陈江华、刘晓宇最终成了“搬运工”,为
什么赵继伟在辽宁是第三控卫在国家队却可以把郭艾伦挤到替补席,这是我们传统的篮
球理念决定的。
中国篮球,请你睁眼看世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