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elief版 - 调心的过程
相关主题
《藏密问答录》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宗萨钦哲仁波切 -----天堂:终极的假期?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有何区别?(ZT)宇宙生命的“事实真相”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如何作佛事?
《密宗断惑论》信心与成就Re: 问佛教徒一个问题
《密宗断惑论》密宗与净土看看科学怎么解释这个(if it is true)
《密宗断惑论》密宗的功德跑日,按照你的理解在初禅到四禅,禅相是不是一直都在?
《藏密问答录》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坑: 关于止观的问题。
正见-佛陀的证悟自序俺琢磨着开个四禅八定俱乐部。咋样呀?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修行话题: 杂念话题: 空性话题: 内心话题: 证悟
进入Belief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y****w
发帖数: 39
1
转自慈诚罗珠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4975a20101nwlu.html
此文将向大家介绍一个麦彭仁波切的窍诀:调服心的过程。为什么要了解调服心的过
程呢?刚开始修行的时候,会遇到很多修行上的困难。如果不了解修行途中的路况,不
知道如何应对,就会有挫败感,以致失望、懈怠甚至退失。麦彭仁波切的这个窍诀虽然
文字不多,但内容却非常丰富详尽。
一、总述
所有大乘佛法的修行窍诀,大致可以归纳为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一切外在的物质世界
,以及内在的各种感受,都是心的现象,都是我们的内心创造出来的一种幻觉。除了我
们的八识等精神的幻觉之外,没有一个真正的轮回。天界、非天等善趣,地狱、饿鬼等
恶趣,也都是心的幻觉。除了心的幻觉以外,六道众生都不存在。第二,精神自己的本
体,也是空性。虽然在龙树菩萨的《中论》,与月称菩萨的《入中论》等论典当中,并
没有明显地讲外在的世界是内心的现象,但龙树、月称菩萨的弟子们后来写的有些关于
中观实修过程的论典中,却承认了一切外境都是心的现象。因为修行的时候必须这样,
平时可以去观察十二处、十八界等等,抉择一切都是空性。但真正修行的时候,却不需
要这么多的观察,仅仅知道外在的一切现象都是精神创造的,然后去观察本性、直视内
心即可。抉择了心的本性,就等于抉择了一切万事万物的本性。麦彭仁波切讲过,这两
个关键,是包括显宗、密宗乃至大圆满的窍诀。所以,佛教徒不说与天斗,与地斗,也
不说与人斗,而是要与自己的内心斗。调服自己的内心,并最终证悟空性,是学佛最核
心的问题。
调伏内心有两个窍诀:首先,证悟心的本性是空性,然后,就在空性的境界当中安住。
麦彭仁波切说,这几个窍诀当中,包含了所有的窍诀。
斗争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是对立阶段。一开始的时候,内心会反抗、对立,与我们对着干。
第二个,是失力阶段。内心虽然继续在反抗、对立,但已经失去了力量。
第三个,是和睦阶段。这时候已经基本上调服了内心,我们怎么安排,它就怎么去做,
非常地配合,非常地听话、和睦。让它修无常,它就去修无常;让它修空性,它就去修
空性。
第四个,是精神自解脱阶段。也即进入大圆满的境界当中了。
二、禅的分类
虽然六波罗蜜多当中,有关于禅的分类,但佛教还有一种非正规的分类,可以把禅分为
三种:
第一种,是有思维的禅。
也许有人会说:禅不是要很平静?没有任何杂念吗?有思维的修法算不算禅呢?这个也
叫做禅。因为此时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一个思维的点上面,没有任何其他杂念,所
以也是禅。
“禅”,是印度梵文的音译。它的意思,就是心平静下来的状态。禅有广义和狭义之
分。从广义的角度来讲,修金刚萨垛、菩提心、人身难得、死亡无常等外内前行,都叫
做修禅。
第二种,是无念的禅。无念的禅可以分为两种,此处说的是没有证悟空性的无念禅。只
是心静下来而已,这就是平时我们讲的寂止,也即狭义的禅——四禅八定。四禅八定不
是佛教特有的,外道和没有信仰的人也会修四禅八定,只是修禅的目的不一样而已。轻
微的精神病人若能坚持每天晚上睡觉之前,修一点寂止修法,慢慢内心的压力就可以减
轻,病症也可以逐步痊愈。
显宗的禅定修法,在小乘佛教的《俱舍论》,与《大乘阿毗达摩》当中讲得非常清楚。
简单而言,就是内心完全放下以后,自己去看自己的心。虽然物质无法自己感受自己的
状态,但内心却既可以去分析、判断、观察外面的东西,又可以感受自己的状态,这是
精神特有的性质,这也叫做自知自明。
第三种,也属于无念的禅,但其中包含了证悟空性的成分。修禅的人在证悟空性的境界
中安住下来,没有任何杂念。
三、禅修的四个阶段
(一)对立阶段
刚开始的时候,修行还是很苦的。因为在调服内心的时候,它会反抗、抵制。让它去修
出离心,它不但没有厌倦这个世界,反而愈加贪婪;让它去修慈悲心、菩提心,它不单
不修,而且越发自私、邪恶;对佛法的信心很微弱,满脑子装的,都是像海洋里的巨浪
一样强有力的贪、嗔、痴、慢等与解脱背道而驰的念头。有些时候昏沉,有些时候掉举
、散乱。而此时我们自身的修行能力又很弱,我们的内心,就像飘在空中的纸一样不由
自主,一切都要听从烦恼、杂念的摆布。痛苦、恐慌、紧张等负面情绪,自私、贪欲等
烦恼随时都在轮番攻击、威胁着我们。无论怎样想方设法对治,都无法平息,只能任由
烦恼一直发展、成长,最后演变为打人、骂人、杀人等恶劣行为。这是修行人最痛苦的
阶段。
但我们必须要知道,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是所有普通人修行必须要经过的一个阶
段。过段时间以后,就会挺过,不可能永远都这样受挫。如果闭关修行修得比较好,只
需六个月左右,就可以闯过这个难关。当然,如果一味逃避、畏缩,就永远过不了这个
关,那也永远无法修禅定,永远无法证悟。
一般人会说,修行的障碍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修行障碍,诸如生活、工作不顺利等等
;一种是内在的修行障碍,比如身体不健康等等。其实,最重要的问题并不是这些,内
、外、密最大的违缘,是各种各样的杂念、情绪。
从表面看来,不能说所有生病是因为情绪。《俱舍论》当中也讲过,肉体和精神是两个
不同的属性,在五蕴的分类当中,它们是分开的。但从深层次而言,所有的疾病、痛苦
,都是意识创造的。除了意识以外,所谓的病痛与苦难都不存在。
其实,佛教所说的四种魔,其本质,就是我们的混乱念头,或毁灭性的情绪产生的一种
现象。除了情绪、幻觉以外,没有什么外在的鬼和魔。
比如,修古萨里断行的时候,修行的瑜伽士眼前,会出现鬼、神、魔或各种动物等非常
恐怖的幻觉。这些现象其实都不存在,都是精神创造的幻觉。
如果不懂得这是必经之路,不懂得一切都是自心的显像。虽然已经开始生起修行上的一
些功德,但还是很难忍、很痛苦、很枯燥,但我们一定要用足够的勇气去面对。
就像小小的疾病,也得经过艰难的治疗才能康复。而且很多治疗过程,也是很痛苦的,
但为了重拾健康,我们却愿意主动花钱去接受痛苦的挑战一样。为了以后的解脱,我们
必须接受当下的痛苦。
战胜的过程,有很多方法:修加行,通过生起次第的修法修禅定等等,就可以逐步调服
内心。
(二)失力阶段
修行人和内心斗争六个月左右以后,通过禅定获得了一些力量,意识、杂念便逐渐失去
力量。此时虽然还是有各种各样的杂念、烦恼,却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修行人也不会受
到影响。本来所谓的念头,就像魔术师幻化出来的军队,其本身并没有杀人的力量,只
要知道是幻觉,它自己就会消失。当一个烦恼诞生的时候,不需要像过去那样很费力地
去对治,只要稍事休息,很快它就会自生自灭。
用比喻来讲,此阶段的烦恼、杂念,就像初春的风,即使刮得再厉害,也不像冬天的寒
风一般刺骨,因为开始尝到了甜头,获得了第一步的胜利,便开始对修行产生了兴趣与
信心。
这时候是不是登地了呢?还不是登地,甚至不一定是加行道。如果证悟空性了,就可以
说是加行道。一般来说,这属于资粮道。
杂念为什么会失去力量呢?有两种可能:一个原因是了证悟空性,证悟了所有的念头、
杂念都是幻觉;另一个原因,虽然没有证悟空性,但禅定修得比较好,心能够静下来,
在禅定的状态当中安住的时间比较久,杂念生不起来,即使偶尔会有,但也失去了力量。
(三)和睦阶段
这时候也有杂念,但杂念很配合,与我们的心相处得很和睦,不但不会影响修行,而且
在修出离心、菩提心的时候,杂念反而变成了修行的助缘、顺缘。我们的内心,仿佛是
一个非常听话的佣人,让它干什么就干什么,一点都不抵抗。用比喻来讲,就像阳春三
月的微风,轻柔、舒缓,吹过以后,也了无痕迹,不具任何破坏性。这时可以说已经降
服了自己的内心,同时也意味着降服了三千大千世界。达到这个修行境界以后,修行人
会非常幸福,不但对修行不生厌倦,而且非常喜欢修行。
这时候我们需要杂念,没有杂念,就无法修出离心与世俗菩提心。否则虽然内心很平静
,但也许属于第二种禅,不一定与解脱有关。
(四)念头自解脱阶段
因为证悟了空性,所以虽然还有念头,但在念头冒出的同时,修行人立即就能感觉到念
头是空性。在念头产生的当下,还没有来得及造业,就消失了。
一般说来,在两种情况下,念头也会消失:第一种原因,一切有为法都不可能停留在第
二、第三或第四个瞬间,无常是一切万法的自然规律;第二,当我们生起细微的念头时
,即使从来没有修过大圆满、密法或中观的普通人去看它的本性,它也会自动停下来,
不再持续发展。但这两种情况都不是自解脱。
所谓的自解脱,是因为证悟了空性,所以失去了发展的动力,断除了它的命根——执着
。这种念头与空性感受无离无合,也叫胜义谛和世俗谛无二无别。当然,真正的二谛无
二无别,要八地菩萨以上才能够做到,但此时也会有类似的感受。这还不算大圆满的最
高境界,一般属于大手印的境界,或者也可以说是大圆满最低层的证悟。
当不清净的杂念消失以后,就会现出内心真正的本来面目——佛的坛城,这也是内心本
身的一种作用。执着,就显现不清净的轮回;证悟,就显现佛的坛城。进入佛的境界以
后,清净和不清净的现象都不存在,唯有如来藏的本性、大光明、大空性,这叫本来的
心。
多数时候,“心”是指包括阿赖耶识在内的八识,但“本来心”,却是指如来藏,也即
密宗所说的母光明。明心见性的“心”和“本来心”是有差别的:明心的“心”,指的
是子光明;而所见的“性”,则是指佛性、如来藏、本来心、心的本性,密宗称之为母
光明。
其实,在前面四个阶段的每一个阶段当中,心的本性并没有变化。比如,第一个阶段的
时候,虽然内心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杂念,但心的本质却是光明纯洁的;第二个阶段的时
候,有了一些收获,属于道谛的子光明有所变化,越来越明晰,越来越清楚。但属于灭
谛的母光明却始终没有变化、永恒稳定。修行人通过子光明,最后进入母光明的境界,
也即通过道谛进入了灭谛。此时修行人就会明白,原来自己的本质永远没有变化。虽然
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但四个不同的阶段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已。从佛性的角度来说
,证悟一地时候的本性,和当初凡夫最混乱阶段的佛性,永远如如不动、恒定一味。
大圆满会用非常直接的方法去证悟,但就像禅宗不适合于所有人一样,大圆满也不一定
适合于所有人,它只适合于根机相应的人。如何成熟根机呢?虽然也有先天根机就成熟
的人,但是不多。更多的人,是今生通过一步一步地修外加行、内加行,当质量修得比
较好,内心发生了变化以后,就适合修大圆满了。大圆满修了以后,最后就能进入大圆
满的境界当中。这,就是成佛。
1 (共1页)
进入Belief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俺琢磨着开个四禅八定俱乐部。咋样呀?《密宗断惑论》密宗与净土
这个,才是真正的神通《密宗断惑论》密宗的功德
佛法浅说《藏密问答录》藏密——不容置疑的纯正佛法
两个打坐的理论问题 (转载)正见-佛陀的证悟自序
《藏密问答录》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宗萨钦哲仁波切 -----天堂:终极的假期?
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有何区别?(ZT)宇宙生命的“事实真相”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略传如何作佛事?
《密宗断惑论》信心与成就Re: 问佛教徒一个问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修行话题: 杂念话题: 空性话题: 内心话题: 证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