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Biology版 - 本期Cell封面很有中国特色
相关主题
这个有点牛啊邓宏魁新的chemical induced iPSC 文章
谢欣研究员《Cell research》创新iPS新技术生命之初---CSH小鼠分子胚胎课侧记(十六)
这是真克隆么?用三个转录因子把fibroblast变成neuron
有没有人相关领域的人员谈论下北大的那个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的有没有可能出现假KNOCKOUT的情况?
邓宏魁老师讲课笔记问一个CRE的问题
邓宏魁这个成果还上新闻联播了Yamanaka 是不是一个幸运儿
邓宏魁、曹雪涛当选Cell编委一篇体细胞重编程的机理文章, NCB
邓宏魁是下一个小保方吗?请问做human iPS cell 最迅速便捷的方法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细胞话题: 邓宏魁话题: 因子话题: 分化话题: 汤超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i****g
发帖数: 3896
1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法和理论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作的评论文章。
“Seesaw模型”的landscape图
细胞命运决定的“跷跷板模型”
2006年,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发现向小鼠体细胞转入胚胎干细胞特异因子(
OCT4, SOX2, KLF4, c-MYC)可以完成体细胞的重编程。在此之后,细胞重编程领域普
遍认为向目标细胞状态的转变需要靠在目标状态中特异高表达的因子的诱导。因此目前
发现的能够在细胞重编程中发挥作用的因子均在胚胎干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细胞干性维
持紧密相关。
传统观点认为分化因子与干性因子是相互拮抗,相互抑制的。干性基因在胚胎干细胞中
高表达,抑制分化基因;分化基因在胚胎干细胞中不表达或低表达,高表达这些分化因
子将抑制干性因子,破坏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状态,导致其分化。
然而邓宏魁研究组通过大规模筛选发现,细胞重编程中至关重要的干性因子OCT4能够被
调控中内胚层(ME)发育和分化的因子(如GATA3,GATA6,PAX1)代替;SOX2能够被调
控外胚层(ECT)发育和分化的因子(如GMNN)代替。进一步,汤超研究组根据这一发
现创新性地建立了“跷跷板模型”,来更好的理解中胚层基因和外胚层基因在重编过程
中的相互抑制和相互平衡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决定了细胞命运的维持和改变。这个模
型提供了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其它方法的预测,甚至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模拟结果:如
果同时过表达中内胚层和外胚层基因,就可以达到平衡从而同时替代SOX2和OCT4。而我
们的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可能,首次实现了用ME分化因子和ECT分化因子同时
替代掉了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干性因子OCT4和SOX2。这一发现改变了向目标
细胞状态的转变需要用在目标细胞状态中高表达的因子的诱导的这一传统观点,为研究
细胞命运转变提供了新视角,重新认识了细胞重编程和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
邓宏魁研究组博士生舒健、吴晨、吴业涛与汤超研究组博士生李志远为共同第一作者,
邓宏魁研究组博士后赵扬也在这一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邓宏魁、汤超均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
编辑:剡溪
f******g
发帖数: 1003
2
牛,
s****a
发帖数: 51
3
确实牛!
a*********n
发帖数: 2526
4
re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 法和理论
: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 作的评论文章。

e*****r
发帖数: 373
5
model is cute. experiments were designed well. cons!
f*******2
发帖数: 410
6
厉害

【在 f******g 的大作中提到】
: 牛,
l*****i
发帖数: 1163
7
居然是封面,niu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 法和理论
: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 作的评论文章。

s*******a
发帖数: 8827
8
这么牛为啥要回国呢??感觉回国的都是在这边混不下去的呀。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 法和理论
: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 作的评论文章。

C*******I
发帖数: 151
9
也有因为想干大事而回去的。

【在 s*******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么牛为啥要回国呢??感觉回国的都是在这边混不下去的呀。
j******1
发帖数: 1315
10
邓确实是混不下去才回的国。这个工作也就是JBC的水平,真不知道为什么上了Cell的
封面。不过邓的水平一直是比较稳定,在PNAS上下,这次终于功德圆满。
相关主题
邓宏魁这个成果还上新闻联播了邓宏魁新的chemical induced iPSC 文章
邓宏魁、曹雪涛当选Cell编委生命之初---CSH小鼠分子胚胎课侧记(十六)
邓宏魁是下一个小保方吗?用三个转录因子把fibroblast变成neuron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d****h
发帖数: 46
11
真正了解邓的工作,你就不会这么说了。

【在 j******1 的大作中提到】
: 邓确实是混不下去才回的国。这个工作也就是JBC的水平,真不知道为什么上了Cell的
: 封面。不过邓的水平一直是比较稳定,在PNAS上下,这次终于功德圆满。

p*****c
发帖数: 20445
12
这个就看编辑好恶,和文章水平无关,每篇文章都可以提交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居然是封面,niu
a*********n
发帖数: 2526
13
说说怎么就JBC了

【在 j******1 的大作中提到】
: 邓确实是混不下去才回的国。这个工作也就是JBC的水平,真不知道为什么上了Cell的
: 封面。不过邓的水平一直是比较稳定,在PNAS上下,这次终于功德圆满。

w***7
发帖数: 1637
14
除了施一公和王,maybe 饶。剩下的都是在us 混不下去被赶回去的吧?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也有因为想干大事而回去的。
b******k
发帖数: 2321
15
朱健康 袁俊英 汤超 钟毅 董晨 邓兴旺 冯新华 马红 韩家淮。。含笑飘过

【在 w***7 的大作中提到】
: 除了施一公和王,maybe 饶。剩下的都是在us 混不下去被赶回去的吧?
i****g
发帖数: 3896
16
钟毅没全职回吧?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朱健康 袁俊英 汤超 钟毅 董晨 邓兴旺 冯新华 马红 韩家淮。。含笑飘过
l*****i
发帖数: 1163
17
tang chao有这么牛,跟这些人持平?

【在 b******k 的大作中提到】
: 朱健康 袁俊英 汤超 钟毅 董晨 邓兴旺 冯新华 马红 韩家淮。。含笑飘过
a****k
发帖数: 1130
18
当然

【在 l*****i 的大作中提到】
: tang chao有这么牛,跟这些人持平?
b******k
发帖数: 2321
19
两年过渡期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钟毅没全职回吧?
s******y
发帖数: 28562
20
我好奇的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居然是力学系毕业的。看来不幸的被一些人说
中了,生物的发展要靠外行们。呵呵呵。

【在 a****k 的大作中提到】
: 当然
相关主题
有没有可能出现假KNOCKOUT的情况?一篇体细胞重编程的机理文章, NCB
问一个CRE的问题请问做human iPS cell 最迅速便捷的方法
Yamanaka 是不是一个幸运儿Neural crest变化引起家养动物变成黑白花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i****g
发帖数: 3896
21
汤超很牛的 有一篇经典的物理学文章被引用了四五千次

我好奇的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居然是力学系毕业的。看来不幸的被一些人说中了
,生物的发展要靠外行们。呵呵呵。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我好奇的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居然是力学系毕业的。看来不幸的被一些人说
: 中了,生物的发展要靠外行们。呵呵呵。

s******y
发帖数: 28562
22
哇靠,物理学的文章能被引用这么多次,的确很厉害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汤超很牛的 有一篇经典的物理学文章被引用了四五千次
:
: 我好奇的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居然是力学系毕业的。看来不幸的被一些人说中了
: ,生物的发展要靠外行们。呵呵呵。

l***y
发帖数: 4671
23
感觉汤超正朝着自成体系的方向走,虽然可能还没达到这一步。
系统生物学这个方向,Tyson 等人从具体的反应和参数入手,发展出来一系列的实验工
具,最后迈向理论层面的动态的调控模型;以色列那帮子人,以 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 为代表,直接从寻找 network motif 入手,寻找那些 essential
building blocks of biosystems;汤超是从数学的视角出发,上一篇 cell 通过穷举
的方法(当然做不到那么“穷”)证明了 adaptive systems 的常见的调控结构在数学
上的合理性,有些像是 Weizmann 风格的延伸,这一次则是在 Tyson 等人发展出来的
bi-stable hysteric model 的基础上,不去研究 switching,而是反过来研究
balancing。看汤超这些年的 paper,感觉虽然每一个问题做得都很新颖独到,可是整
体上看,做得还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比较散;但是自己的风格也在慢慢浮现出来。但愿
他能逐渐形成自己独到的体系。
另外,看看系统生物学领域的牛人,还真的大部分是物理专业出来的啊。生物或者生物
工程出身的,例如 Sorger,虽然可能做得挺红火,但是在建树方面,还是很受思维方
式的制约啊。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 法和理论
: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 作的评论文章。

l**********1
发帖数: 5204
24
if iPs some unknow key factor as similar likes Higgs boscon, then
sting theory as next 系统生物学 breakthrough start point might be possible
too.
pls refer
>Higgs, very sensitively
>depend on the physics at the cut-off scale, which might be the seesaw, GUT
or >Planck scale.
Fallbacher M
TU Munich one 2012 Diploma Thesis.
title:
No-go Theorems for R Symmetries in Four-dimensional Grand Unified Theories.
PDF web link:
//einrichtungen.physik.tu-muenchen.de/T30e/research/theses/FallbacherDiplom.
pdf
pp25 Fig IV.1

Institute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汤超正朝着自成体系的方向走,虽然可能还没达到这一步。
: 系统生物学这个方向,Tyson 等人从具体的反应和参数入手,发展出来一系列的实验工
: 具,最后迈向理论层面的动态的调控模型;以色列那帮子人,以 Weizmann Institute
: of Science 为代表,直接从寻找 network motif 入手,寻找那些 essential
: building blocks of biosystems;汤超是从数学的视角出发,上一篇 cell 通过穷举
: 的方法(当然做不到那么“穷”)证明了 adaptive systems 的常见的调控结构在数学
: 上的合理性,有些像是 Weizmann 风格的延伸,这一次则是在 Tyson 等人发展出来的
: bi-stable hysteric model 的基础上,不去研究 switching,而是反过来研究
: balancing。看汤超这些年的 paper,感觉虽然每一个问题做得都很新颖独到,可是整
: 体上看,做得还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比较散;但是自己的风格也在慢慢浮现出来。但愿

l**********1
发帖数: 5204
25
post figure iv 1 just

GUT

【在 l**********1 的大作中提到】
: if iPs some unknow key factor as similar likes Higgs boscon, then
: sting theory as next 系统生物学 breakthrough start point might be possible
: too.
: pls refer
: >Higgs, very sensitively
: >depend on the physics at the cut-off scale, which might be the seesaw, GUT
: or >Planck scale.
: Fallbacher M
: TU Munich one 2012 Diploma Thesis.
: title:

l**********1
发帖数: 5204
26
Google Scholar 它引次数 数据有夸大的成份
比如楼下的这位
Jinhu Lü/Lu
Citation indices All Since 2008
Citations 10929 8143
h-index 46 41
i10-index 109 93
http://scholar.google.fr/citations?user=mCjNN7kAAAAJ&hl=en
比Chao Tang 还牛
Citation indices All Since 2008
Citations 18315 5318
h-index 38 24
i10-index 64 46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Lorenz system and the Chen system
J Lü, G Chen, D Cheng, S Celikovsk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12 (12), 2917-2926 719
2002
而 Web of Knowledge:
Title: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he Lorenz system and the Chen system
Author(s): Lu, JH; Chen, GR; Cheng, DZ; et al.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Volume: 12 Issue:
12 Pages: 2917-2926 DOI: 10.1142/S021812740200631X Published: DEC
2002
Times Cited: 463 (from Web of Science)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summary.do?SID=3Ee975HdF4ejkLI8C
and
Jinhu Lü/Lu et al.
A new chaotic attractor coined
J Lü, G Chen
Int. J. Bifur. Chaos 12 (3), 659-661
1056 2002
Title: A new chaotic attractor coined
Author(s): Lu, JH; Chen, GR
Sour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FURCATION AND CHAOS Volume: 12 Issue:
3 Pages: 659-661 DOI: 10.1142/S0218127402004620 Published: MAR 2002
Times Cited: 647 (from Web of Science)
两者都差了 45%
plus Chao tang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An explanation of the 1/f noise
P Bak, C Tang, K Wiesenfeld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59 (4), 381-384
5625 1987
Title: SELF-ORGANIZED CRITICALITY - AN EXPLANATION OF 1/F NOISE
Author(s): BAK, P; TANG, C; WIESENFELD, K
Source: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Volume: 59 Issue: 4 Pages: 381-384
DOI: 10.1103/PhysRevLett.59.381 Published: JUL 27 1987
Times Cited: 3,574 (from Web of Science)
两者差了 60%
http://scholar.google.fr/citations?user=OnoMAckAAAAJ&hl=en
http://apps.webofknowledge.com/summary.do?SID=3Ee975HdF4ejkLI8C

【 在 ipdang (iphone5) 的大作中提到: 】
: 汤超很牛的 有一篇经典的物理学文章被引用了四五千次
: 我好奇的去查了一下他的资料,发现居然是力学系毕业的。看来不幸的被一些人说
中了
: ,生物的发展要靠外行们。呵呵呵。

【在 s******y 的大作中提到】
: 哇靠,物理学的文章能被引用这么多次,的确很厉害
i****g
发帖数: 3896
27
邓宏魁今年爆发了,又一篇Science:
《科学》(Science) 杂志发表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使用小分子化
合物逆转“发育时钟”
日期: 2013-07-18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
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
——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
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在这项研究中,邓宏魁团队仅使用四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就可以成
功地逆转其“发育时钟”,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使用这项技术,他们成功地将已
经特化的小鼠成体细胞诱导成为了可以重新分化发育为各种组织器官类型的“多潜能性
”细胞,并将其命名为“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CiPS细胞)”。
哺乳动物细胞只有在胚胎的早期发育阶段具有分化为各种类型组织和器官的“多潜能性
”,而随着生长发育成为成体细胞之后会逐渐丧失这一特性。人类一直在寻找方法让已
分化的成体细胞逆转,使之重新获得类似胚胎发育早期的“多潜能性”,并将其重新定
向分化成为有功能的细胞或器官,应用于治疗多种重大疾病。此前,通过借助卵母细胞
进行细胞核移植或者使用导入外源基因的方法,哺乳动物体细胞被证明可以被进行“重
编程”获得“多潜能性”,这两项技术共同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邓宏魁团队的研究成果则开辟了一条全新途径,仅使用小分子化合物这样一个简单的手
段就能够诱导体细胞的重编程。这个新方法摆脱了以往技术手段对于卵母细胞和外源基
因的依赖,避免重编程技术进一步应用所遭受的一些质疑,例如破坏胚胎或基因突变风
险等。这项成果提供了更加简单和安全有效的方式来重新赋予成体细胞 “多潜能性”
,是体细胞重编程技术的一个飞跃,这为未来细胞治疗及人造器官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
源。
这项新技术让人惊奇的是,原本人们认为复杂而严密的分化发育过程竟然可以通过如此
简单的方式实现逆转。为了明确化学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过程发生的机制,邓宏魁研究
组还进一步研究了这一过程中的分子水平的路径。结果显示“化学诱导的体细胞重编程
”的过程是一条有别于以往体细胞重编程方法的全新途径。更有意思的是,这条新途径
的早期变化过程同低等动物再生的早期过程中所涉及的分子机制比较类似。
此外,这项研究成果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命运决定和细胞命运转变的机制,使
得人类未来有可能通过使用小分子化合物的方法直接在体内改变细胞的命运。如果这一
目标得以实现,许多难以治疗的疾病将会得到全新的解决方案,整个再生医学领域也将
会发生新的变革。
邓宏魁和赵扬是这一研究成果的共同通讯作者。邓宏魁教授是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
中心成员。侯萍萍、李艳琴、张旭、刘纯、关景洋、郦宏刚均为该研究成果的主要作者
。赵挺、叶俊青、刘康、杨炜峰、葛建、徐君和张蔷在该课题中有重要贡献。
这只名叫“贝贝”的嵌合小鼠的出生意味着用化学方法将成体细胞重编程得到的“多潜
能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同样的分化发育的能力。
这只名为“青青”的小鼠的“母亲”是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得到的多潜能干细胞
这是一个嵌合的小鼠胚胎,几乎完全由“化学诱导的多潜能干细胞”来源的细胞(被用
红色荧光标记)所构成
编辑:拉丁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法和理论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作的评论文章。
“Seesaw模型”的landscape图
细胞命运决定的“跷跷板模型”
2006年,日本科学家Shinya Yamanaka发现向小鼠体细胞转入胚胎干细胞特异因子(
OCT4, SOX2, KLF4, c-MYC)可以完成体细胞的重编程。在此之后,细胞重编程领域普
遍认为向目标细胞状态的转变需要靠在目标状态中特异高表达的因子的诱导。因此目前
发现的能够在细胞重编程中发挥作用的因子均在胚胎干细胞中高表达并且与细胞干性维
持紧密相关。
传统观点认为分化因子与干性因子是相互拮抗,相互抑制的。干性基因在胚胎干细胞中
高表达,抑制分化基因;分化基因在胚胎干细胞中不表达或低表达,高表达这些分化因
子将抑制干性因子,破坏胚胎干细胞多能性的状态,导致其分化。
然而邓宏魁研究组通过大规模筛选发现,细胞重编程中至关重要的干性因子OCT4能够被
调控中内胚层(ME)发育和分化的因子(如GATA3,GATA6,PAX1)代替;SOX2能够被调
控外胚层(ECT)发育和分化的因子(如GMNN)代替。进一步,汤超研究组根据这一发
现创新性地建立了“跷跷板模型”,来更好的理解中胚层基因和外胚层基因在重编过程
中的相互抑制和相互平衡的关系,这种关系可能决定了细胞命运的维持和改变。这个模
型提供了诱导体细胞重编程的其它方法的预测,甚至还有一个出乎意料的模拟结果:如
果同时过表达中内胚层和外胚层基因,就可以达到平衡从而同时替代SOX2和OCT4。而我
们的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个可能,首次实现了用ME分化因子和ECT分化因子同时
替代掉了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最关键的两个干性因子OCT4和SOX2。这一发现改变了向目标
细胞状态的转变需要用在目标细胞状态中高表达的因子的诱导的这一传统观点,为研究
细胞命运转变提供了新视角,重新认识了细胞重编程和细胞命运决定的机制。
邓宏魁研究组博士生舒健、吴晨、吴业涛与汤超研究组博士生李志远为共同第一作者,
邓宏魁研究组博士后赵扬也在这一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邓宏魁、汤超均为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成员。
编辑:剡溪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北大邓宏魁和汤超发的:
: 邓宏魁与汤超研究组在《细胞》(Cell)发表封面论文报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的创新方
: 法和理论
: 日期: 2013-05-27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联合中心
: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邓宏魁研究组和北京大学定量生物学中心汤超研究组合作,首次证
: 明小鼠体细胞重编程可由调控分化的基因完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细胞命运转变的“跷
: 跷板模型”。2013年5月23日,该成果研究论文“Induction of pluripotency in
: mouse somatic cells with lineage specifiers”于《细胞》(Cell)期刊以封面文
: 章形式在线发表。《细胞》同期还配发了希伯来大学Nissim Benvenisty教授对于该工
: 作的评论文章。

s******s
发帖数: 13035
28
这个好多人做了N年了,终于被邓先做出来,真是赞。
没看原文,不知道效率怎么样,还有做出来的和普通方法有啥区别

【在 i****g 的大作中提到】
: 邓宏魁今年爆发了,又一篇Science:
: 《科学》(Science) 杂志发表北京大学邓宏魁团队的重大研究成果——使用小分子化
: 合物逆转“发育时钟”
: 日期: 2013-07-18 信息来源: 生命科学学院
: 7月18日,国际学术权威杂志Science杂志(Science Express)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
: 学学院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革命性的研究成果
: ——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实现
: 体细胞重编程的途径,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 在这项研究中,邓宏魁团队仅使用四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就可以成
: 功地逆转其“发育时钟”,实现体细胞的“重编程”。使用这项技术,他们成功地将已

q****k
发帖数: 1023
29
听过汤超今年的一次会议邀请报告。
他提到了积分和微分思维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对减少噪声影响的不同作用。
大概意思是这样,积分能减少或抹平噪声,而微分可能保留了太多的噪声导致找不到隐
藏的关系。
他可能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思想的人,纯数学的可能也不怎么考虑噪声的影响。但他强
调和显示了这个积分思想运用后在生物上的新发现。
这个对本人还是有点启发的,虽然做的东西很不一样。以前有点过于迷信微分的好处了
(方程降维了,变简单了)。
反过来讲,如果数据很精确,噪声少,允许深挖细究的话,微分(一次,甚至多次求导
)的思想可以多侧面的观察研究体系。

Institute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感觉汤超正朝着自成体系的方向走,虽然可能还没达到这一步。
: 系统生物学这个方向,Tyson 等人从具体的反应和参数入手,发展出来一系列的实验工
: 具,最后迈向理论层面的动态的调控模型;以色列那帮子人,以 Weizmann Institute
: of Science 为代表,直接从寻找 network motif 入手,寻找那些 essential
: building blocks of biosystems;汤超是从数学的视角出发,上一篇 cell 通过穷举
: 的方法(当然做不到那么“穷”)证明了 adaptive systems 的常见的调控结构在数学
: 上的合理性,有些像是 Weizmann 风格的延伸,这一次则是在 Tyson 等人发展出来的
: bi-stable hysteric model 的基础上,不去研究 switching,而是反过来研究
: balancing。看汤超这些年的 paper,感觉虽然每一个问题做得都很新颖独到,可是整
: 体上看,做得还是东一下西一下的,比较散;但是自己的风格也在慢慢浮现出来。但愿

N******n
发帖数: 3003
30
这个正合我意,在数据分析上,也是如此。

【在 q****k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过汤超今年的一次会议邀请报告。
: 他提到了积分和微分思维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对减少噪声影响的不同作用。
: 大概意思是这样,积分能减少或抹平噪声,而微分可能保留了太多的噪声导致找不到隐
: 藏的关系。
: 他可能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思想的人,纯数学的可能也不怎么考虑噪声的影响。但他强
: 调和显示了这个积分思想运用后在生物上的新发现。
: 这个对本人还是有点启发的,虽然做的东西很不一样。以前有点过于迷信微分的好处了
: (方程降维了,变简单了)。
: 反过来讲,如果数据很精确,噪声少,允许深挖细究的话,微分(一次,甚至多次求导
: )的思想可以多侧面的观察研究体系。

相关主题
paper help谢欣研究员《Cell research》创新iPS新技术
[合集] miRNA target 一个很疑惑的问题这是真克隆么?
这个有点牛啊有没有人相关领域的人员谈论下北大的那个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的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y***k
发帖数: 60
31
厉害啊,这个意义太大了
y***k
发帖数: 60
32
这嘴炮打的,张嘴就来啊......

【在 j******1 的大作中提到】
: 邓确实是混不下去才回的国。这个工作也就是JBC的水平,真不知道为什么上了Cell的
: 封面。不过邓的水平一直是比较稳定,在PNAS上下,这次终于功德圆满。

l***y
发帖数: 4671
33
对了,积分器和微分器在 systems biology 里很有名啊。积分器常见于 robust
control,可以过滤掉背景噪音,比如说 cell cycle control 中的大量的积分器。微
分器常见于从噪音中放大出信号,比如说第一级信号传导中常见到微分器。

【在 q****k 的大作中提到】
: 听过汤超今年的一次会议邀请报告。
: 他提到了积分和微分思维在处理数据过程中对减少噪声影响的不同作用。
: 大概意思是这样,积分能减少或抹平噪声,而微分可能保留了太多的噪声导致找不到隐
: 藏的关系。
: 他可能不是第一个提出这个思想的人,纯数学的可能也不怎么考虑噪声的影响。但他强
: 调和显示了这个积分思想运用后在生物上的新发现。
: 这个对本人还是有点启发的,虽然做的东西很不一样。以前有点过于迷信微分的好处了
: (方程降维了,变简单了)。
: 反过来讲,如果数据很精确,噪声少,允许深挖细究的话,微分(一次,甚至多次求导
: )的思想可以多侧面的观察研究体系。

1 (共1页)
进入Biolog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请问做human iPS cell 最迅速便捷的方法邓宏魁老师讲课笔记
Neural crest变化引起家养动物变成黑白花邓宏魁这个成果还上新闻联播了
paper help邓宏魁、曹雪涛当选Cell编委
[合集] miRNA target 一个很疑惑的问题邓宏魁是下一个小保方吗?
这个有点牛啊邓宏魁新的chemical induced iPSC 文章
谢欣研究员《Cell research》创新iPS新技术生命之初---CSH小鼠分子胚胎课侧记(十六)
这是真克隆么?用三个转录因子把fibroblast变成neuron
有没有人相关领域的人员谈论下北大的那个体细胞诱导成干细胞的有没有可能出现假KNOCKOUT的情况?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细胞话题: 邓宏魁话题: 因子话题: 分化话题: 汤超